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童年读书笔记读后感 > 地图 > 童年读书笔记读后感

童年读书笔记读后感

发布时间:2019-09-20 来源:互联网

张爱玲《小团圆》读书笔记3000字。

我们在一生的阅读中,一些经典自然而然地在岁月中沉淀下来。读书,热爱阅读,是一个人成功的不二法宝,阅读作品后,我被作者描绘书写的情景吸引,印象深刻,为了充分回味作品这个作品,就可以好好写一篇读后感。怎么才能防止将作品读后感写的千篇一律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张爱玲《小团圆》读书笔记3000字”不妨参考一下。希望你喜欢!

灵魂的黑夜,那痛苦像火车一样轰隆轰隆一天到晚开着,日夜之间没有一点空隙。一醒过来它就在枕边,是只手表,走了一夜。

张爱玲用她琐碎苍凉的笔调写着九莉的痛苦,也是她自己的痛苦,亦或是辗转于那个时期的所有女子的痛苦。九莉的枕边睡着痛苦,爱玲的枕边睡着痛苦,所有女子的枕边都睡着痛苦。痛苦没有沉睡,它狰狞着眼,在灵魂的黑夜里潜伏着,随时准备着趁虚而入。可是九莉的心不是砸开了缝的核桃,它是门窗洞开的房间,痛苦来去自如,来了,抵挡不住,不走,也无法驱逐。于是那痛苦穿躯而过,碾压在脆弱的心脏薄膜上,让一颗心鲜血淋漓。

九莉枕边睡着痛苦。盛九莉枕边睡着的是邵之雍。他们凝望对方的目光里尽是温柔缱绻,可床头两端隔着的不仅仅有他沾染的那些女人们,更是一个世纪的沧海桑田。

战火纷飞的时代,无休止的轰炸,沦陷的孤岛,在末日般的沉沦中,盛九莉像一朵只盛开在夜间的诡异花朵,辗转流离,被连根拔起,失去了土壤。她的美在文字间流转,稍纵即逝。邵之雍闻到这缕独特的幽香,他寻香而来,为她沉醉。她需要他的爱慕,需要被重视的感觉,他吻她的时候,她想着:他是真爱我的。如此才放心地去爱他,这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现。她爱他的时候,总觉得卑微到尘埃里,那点欢喜也在尘埃里开出花来。但他骨子里不过是个旧式文人,不甘只折一枝花在手,他要的美好团圆,是才子佳人式的三妻四妾和睦与共,是繁花似锦的大团圆。而盛九莉的渴望,则是一夫一妻白头偕老的爱情和婚姻,只可惜,她将一生钟情错付与了一个处处留情之人,她梦中的花前月下,终究只能是一个人的花前月下,一个人的小团圆。

在盛九莉隐秘的内心深处,一定怀有对家和温暖的向往。因为过继给大房,她称自己的生父生母为二叔二婶,而乃德和蕊秋,也就是她的亲生父母婚姻的破裂也使得九莉常常处于一种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蕊秋是个思想和行为都很前卫的母亲,很长一段时间在国外度过,她对自己的女儿九莉的态度不冷不热,甚至带着些僵硬的疏离感。和盛九莉相处的为数不多的时间里,她好像永远在收拾行李,而她教会给九莉的也就是如何收拾行李。以至于她唯一一次牵着九莉的手过马路,都会让九莉觉得无比窘迫,回想起来,甚至有点恶心。乃德终日沉迷于烟榻之上,对她也是不闻不问。亲情的残缺、淡漠,使她从小变成一个敏感孤独的人,心思复杂细致,自尊心强,看人的眼光冷冽而锋利。

宋淇说《小团圆》里把九莉写成了一个大胆、非传统的女人,即使摆在现在看来,她依然是一个大胆、非传统的女人,这一方面说明了她的大胆和非传统名副其实,另一方面也体现出人们思想中某些传统畏缩的偏见根深蒂固,即使过去许多年,封建礼教对女性的身心束缚依然残存,在爱情和婚姻方面,世俗对于女子的苛刻和批判比男子更甚,即使很多爱情悲剧的起因都是男子的负心薄幸。九莉对待爱情用的是飞蛾扑火的方式,明知邵之雍的身份是汪伪政府的官员,明知他的为人,却依然不顾一切纵身扑入她相信的爱情里,即使那不过是海市蜃楼般虚幻的存在。当邵之雍说起二次大战要完了,她回答:希望它永远打下去。之雍沉下脸来道:死这么多人,要它永远打下去?九莉轻声笑道:我不过因为要和你在一起。她想要的爱情生活是与时局政治割绝的,任它烽火连三月,她只想留住与他的天荒地老。

只是,她对爱情过于理想化,正如邵之雍对女人过于理想化。爱情不是乱世的桃源,爱情存活于俗世,俗世的庸常也存活于爱情之中。命运的无常和残酷,时局的动荡不安,并不会因邵之雍在那张合婚庚帖上写下的岁月静好,现世安稳而有所改变。在这样的乱世之中,人和人之间互相揭发算计,人性深处的卑劣与懦弱暴露无遗。《小团圆》书中对邵之雍的讽刺也是犀利的,从一开始,盛九莉就像一只警敏的狐狸,嗅出了邵之雍人格里的弱点。从开始的之雍迷信他自己影响人的能力,对他的朋友都是占有性的,一个也不肯放弃,到听他说起他相信有狐狸精的诧异,到最后惊觉:他完全不顾我的死活,就知道保存他所有的。他在她锐利的目光下褪下了层层伪装,到最后暴露出自己自私滥情的本质了,却还浑然不觉,以为她会一如既往地爱他,等他,等他回来,三美团圆。他得意洋洋地对她提起他与那些女人之间的纠缠,在他看来,用别的女人来引起她的妒忌,也是好的。盛九莉表面上不动声色地听着他的荣耀之事,心里却像被乱刀砍着。她对他的痴恋,最终被一次又一次的失望所耗尽了。以至于到后来,她绝望到想要自杀,却想到邵之雍可能产生的反应,他能说服自己随便相信什么,她死了他自有一番解释,认为也很好,就又一团祥和之气起来。

盛九莉对邵之雍的感情,从一开始的迷醉投入到了后来的爱恨交缠。邵之雍亲口承认他是和小康小姐生离死别来的,后来他睡着了,正好背对着她。她有种茫茫无依的感觉,像在黄昏时分出海,路不熟,又远。她看着这个男人,让她又爱又恨的人,心里甚至萌生了杀意。想着:拿来那把切西瓜的长刀,对准了那狭窄的金色背脊一刀。你要为不爱你的人而死?她在心里对自己说,这话让她醒悟过来。原来,他根本不爱她,又或者,他自以为的爱,根本不是她渴望的那种感情。

最后,她终于写信给他,为她们纠缠多年的感情画上句号。她写道:我并不是为了你那些女人,而是因为跟你在一起永远不会有幸福。本来中间还要加上两句:没有她们也会有别人,我不能与半个人类为敌。至此,她似乎把他看透了,看穿了,认清楚了他的本来面目。可是为何她的心里仍有余痛,也许就像张爱玲曾对胡兰成说的:因为懂得,所以慈悲。九莉爱他的姿态永远是寂然的,不对他哭闹抱怨,把对他的爱恨情仇诉说成了一个人内心的独白,即使到最后分开,他也未必听到了多少句。从此,他遗失了一个因为懂他而对他心怀悲悯的女人。

这是张爱玲的遗作,她写道:这是一个热情故事,我想表达出爱情的万转千回,完全幻灭了之后也还有点什么东西在。

青山上红棕色的小木屋,映着碧蓝的天,阳光下满地树影摇晃着,有好几个小孩在松林中出没,都是她的。之雍出现了,微笑着把她往木屋里拉。非常可笑,她忽然羞涩起来,两人的手臂拉成一条直线,就在这时醒了。二十年前的影片,十年前的人。她醒来快乐了很久。

那是多年后盛九莉做的一个梦。

若这个世界上的爱情,都可以像螺丝钉和螺帽那样有规格,有迹可循,匹配起来,成就一段段旷世姻缘,也容易得多了。月老毕竟是老人了,总是会有配错人的时候,一个眼花不慎,两个本不合适的人就被红线牵了来,枉送了一生的幸福。理想的人间爱情,自然是痴情的配痴情的,无情的配无情的,多情的配多情的,专一的配专一的,这样人人心有所属,身有所安,互相懂得,也少了许多恩怨纠缠,磕磕绊绊。可人间大多数爱情和婚姻,却总是阴差阳错,痴情的偏被无情的伤,专一的偏被多情的伤。如果爱错了人,大可不必沉沦于伤痛之中,再马不停蹄地去找那个对的人就好了,可爱错了人偏是一件伤筋动骨的事情,错的人留下的阴影挥之不去,哪怕遇见对的人,也少不了迟疑和不安。这个世界上缺少敢爱敢恨的人,缺少拿得起放得下的人,也缺少有勇气重新来过的人。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盛九莉对邵之雍的爱情,虽然最终不值得她生死相许,却永远留在她心里,成为一个残缺的印记,梦中的小团圆。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扩展阅读

读张爱玲《小团圆》有感


以前时代的事情,渐化作一卷电影胶片,桥段;一张老照片,黑白;一段别人看的故事,不明。渐渐落了微尘,泛了昏黄。皆那么无言,却是仅有的痕迹,让这世界记得。张爱玲便是这样,她生前写了太多经典,而我今天要说的,却是她逝后才面世的作品,《小团圆》。

那是张爱玲最为神秘的作品,她一度欲销毁。《小团圆》是篇近似于自传体的小说。张爱玲的魅力在于,文字到她的笔下,才真正有了生命,直钻进你心里去。她的言辞无比精致,一贯嘲讽的细腻工笔。我是张迷,迷恋她的文字,迷恋阅读她文字时的感觉。她的文字仿若附着魔力,有让人爱上她写的故事,她这个人的欲望。她写文字像蜘蛛编织它的网,让人渐渐坠进去,陷下去不上来也宁愿。十里洋场,她穿着另类时髦,古装短袄旗袍,上海滩,她是最浓郁的一道沉香。胡兰成,只能说他毁了张爱玲这个人,却成就了张爱玲这个名字,这个作家。尽管张爱玲的一生过得悲凉而忧伤,可我想,她的心是充实的,毕竟,她来过了,有太多东西能够证明她来过已足够。她,空白地来到这世上,空白地离开这世上,却填补了世上的空白。

在09年的4月《小团圆》才渐渐浮现在我们面前,让人有点儿神秘有点儿兴奋,《小团圆》的女主角九莉,她是张爱玲本身的写照,九莉具备特殊的文采,因此吸引了之雍,一如张爱玲因文章吸引了胡兰成一样,正如他们的初相遇呵。盛九莉和邵之雍的故事原是她张爱玲自己和胡兰成的故事,但读起来,却不像看张爱玲和胡兰成的经历那般强烈和忧怨,张爱玲的叙述给我感觉有些淡,是无奈后的释然?还是彻底的心灰意冷?她像写别人的故事给自己看一般,有了几分洒脱。张爱玲这样说《小团圆》:这是一个热情故事,我想表达出爱情的万转千回,完全幻灭了之后也还有点什么东西。那么,幻灭后,有的是什么东西呢?是很长的回忆和自己曾来过的证明,以及,拥有的停留。毕竟,很多事情并不是只有圆满和存在才是有价值的,纵算完全幻灭,亦是存在的结果和证明,因为,如果没有存在过,连幻灭都没有。存在的痕迹是要留给这个世界上自己爱过的人,和爱过自己的人。

《小团圆》中,九莉本通过了伦敦大学的入学试,可是赶上太平洋战争的她被迫放弃远赴伦敦的机会,而选择了香港大学,在香港她一直名列前茅,无奈,毕业前夕香港却沦陷了。关于她的一切文件纪录尽数被烧毁。什么都没有了!其实,这便是张爱玲本身的经历。对于这件事,她却只轻轻地说:那一类的努力,即使有成就,也是注定了要被打翻的罢?我应当有数。也许我们都无法体味这种苦楚的滋味,当我们有那么一天,努力了太多太多,却得了无果的结局。一定不会像张爱玲那么轻描淡写和释然,也许我们会绝望会疯狂,可张爱玲不会。她选择了并懂得接受。同为学生的我,倘若遇上这样的事,会万念俱灰的罢。我想,经过酸雨的洗礼之后,花木存活下来的尽管很少,但毕竟是有的,张爱玲便是这样,她的傲慢撑起她自己,经过不复柔和的历练。让我一下懂得,曾努力过的东西覆灭,一味想复原是无用的,我们记得,曾经那么努力地努力过就好。我们就算没有结果,但是有比别人多付出的过程,就不一定不值得,那些来过、做过的证明,是我们最美的回忆。

就正如一炉沉香,燃灭之后,冷却掉了,却还留下沉香屑,更值得的是,还会有一道道沉香的余香,弥散着,余香,犹在

那是95年的9月,8号那天,张爱玲永远地离开了,她离开得安静而不为人知,75个年岁,张爱玲就这样走过。她也一如那一炉沉香,她也本就是由沉香开始的,她的处女作《沉香屑第一炉香》让人们知道了张爱玲,如今她燃灭后冷却,依旧留下沉香屑和余香,亦无憾了。因为,她留下了那么多文字,纪念她的爱情,证明她的存在,而且,还让太多人读到了她含有魅力的文字。她来过,她分享了。那一道沉香的余香,绵亘长存她的经历,她和胡兰成之间,有太多故事和记忆,值得记得,却又最好忘掉,因为他们之间的回忆是苦楚的。

就用徐志摩《偶然》里的句子结束罢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沉香冷却,余香犹在

张爱玲小团圆读后感


【篇一:张爱玲小团圆读后感】

张爱玲的遗作《小团圆》今年四月在内地隆重登场了,在这久不见天才的文坛里倒称得上是盛事一件。十二岁时就开始读她的书,她最后一部作品,我自然无论如何都不能错过,欣欣然在网上定了她的书,很喜庆的封皮,看了让人眼前一亮。

书是周一送到的,这两天赶着做实验,但还是忙里偷闲抓紧时间看完了。我看书的速度一向奇快,而且只要捧着书不看完绝对不愿撒手。书是终于看完了,但很是惆怅,说不出的滋味,从心底里怜惜这个女子。书是她一贯的嘲讽口吻,像个冷漠的人,站在云端看俗世,看人情世故,看骨肉亲情,看所谓万转千回后的爱情,一切都完全幻灭了,还试图抓住一点什么,其实什么都没有,幻灭了其实就是幻灭了,爱玲心里清楚的很,我透过书本看到她嘴角的一丝冷笑。

书名叫做《小团圆》,其实只是一个空心的圆圈,空荡荡地圈住逝去的时光,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你找不到起点自然也找不到终点。所谓小团圆,是爱玲回首往事三十岁前的盘点,是一场接一场考试之间的噩梦,是从睡梦里醒来的她絮絮叨叨讲给自己的一个故事,本不想给我们这些不相干的人看,但踌躇很久却也终不忍心销毁,把两难的选择留给后人,她躲在云端吃吃的笑。你们不是总盼着万事都有个大团圆嘛,我偏偏叫它《小团圆》;你以为小团圆就真的是团圆嘛,那只是个镂空的圆圈,什么都没有剩下。

倒只剩下一些居心叵测的闲人在圆圈外晃悠,试图看看才女笔下的花好月圆,郎情妾意,然后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说一说汉奸之妻,人人可戏的花边新闻。爱玲,我扭转身为你掬一把热泪,你又是何苦来着,就算是一个人的孤寂,也该咬咬牙挺着,你的笔下自有烟霞,沉香屑里第一炉香的余香还烟雾缭绕,倾城之恋里流苏那低头一笑还没来得及抬起,金锁记里七巧还在凝望三十年前的那轮月亮,你又何苦写这劳什子的小团圆,白白让别人看了笑话。

文风明显是淡了,不再有以前的精雕细琢,心里嫌脂粉污了颜面,这一次,她由着自己的性子来写。一出场就是浩浩荡荡一大批人名,她是存心要让那些看笑话的人看不下去,她冷冷的笑,双臂交叉放在胸前,头高高地昂着,她一贯的姿势。等着那些看笑话的人走开了,三十年前她的故事仍然在继续。洋派的母亲很漂亮,但却吝于伸出手拉着女儿一起过街,偶尔手指的触碰,母亲就皱起了眉头;父亲是典型的晚清遗少,空有名家的家世,却空荡荡的像个稻草人,躲在床幔的背后吸者大烟,怒视着小小的孩子在他面前重复背一篇又一篇的古文,听到后娘的诬告,一脚一脚踢在那个倔强女孩的身上;违心的说更喜欢那个给她做衣服的烟花女子,因为二婶给她做的衣服是用旧衣服改的,小小的心里,多多少少是有些屈辱

终于长大了,告别了悲惨的童年,可以用自己的文字换钱了,和三姑二婶在财务上要分得清清楚楚,欠下的债是她心头的一道疤,寄人篱下的感觉,从来就没有离开这个敏感的女子,她活得很累,但生活就是这样,她无法选择。二十二岁,花一般的年纪,她可以自己选择了,是一个为日伪卖命的文人,她明明知道结局,却还是奋不顾身去爱了,把高傲的头颅低地很低,在尘埃里开出花来,可是她心是欣喜的,以为是碰到命里注定的知己,以为那个老男人的步伐会因为她而驻足。

谁知道不过是昙花一现,年轻的后面永远都有更年轻的,她以为自己二十二岁是风华正茂,足以取代他家里那两个年老的妻,谁知道武汉还有十六七岁的小周,小周之后自然还有那个千里护京的范美秀。滥清的男人什么时候少过,爱玲自然不能与半个人类为敌,却也终是厌了,扭过头去,不愿看那个和半只苍蝇一样让人恶心的男人。以后又碰到那个导演,终究还是一场云烟。

原以为是金光闪闪的金子,切开来看,却是一块稀土金属,在时光的氧气里一层层氧化,一层层剥落,多年后回首再看,原不过是一堆让人避之不及的灰尘粉末,风一吹就淡了,散了,远远望去,一个空空的圆圈。而关于联考的噩梦,依然一个接着一个。

《小团圆》,不过是爱玲自己讲给自己听的一个故事而已。

【篇二:张爱玲小团圆读后感】

在我的脑海中,张爱玲一直是站在那里,持一个潇洒而苍凉的手势,淡淡的看着那个十里洋场般华美的上海。

《小团圆》一书是张爱玲的自画像,书中的人、事、物、景都是她生命中所经历的种种,从创作主体心态的角度来看,张爱玲早年的身世影响了其人格心理的发展,进而影响到她对外部世界的感受和体验。曾有女学者赵园评价张爱玲的创作风格:张爱玲的艺术才能,使她在诸种矛盾的艺术因素间,找到并组成了她所需要的那一种和谐、统一。这里最基本也最足构成特色的,是旧小说情调和现代趣味的统一。在这本书中,主人公的成长环境,其母亲的对其创作风格影响深远,从而形成了中国旧小说与西方现代小说的不同情调的融合。十里洋场的繁华与浮夸,在张爱玲的小说中,被完美的融合进东方旧世纪的生活习惯当中,或许有人认为张爱玲的小说未必写的动人,但是却是写的最适宜的。

张爱玲的小说中金钱、婚姻、*是很重要的话题,在小团圆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其父挥霍致使家业破败,生活日益变得苦难,而母亲和父亲之间结束的婚姻也使得张爱玲对婚姻产生了怀疑。在社会中人性的缺失使作者备受煎熬,而人性当中的虚伪和残忍也在其小说中得到了反映。张爱玲以敏锐的目光审视着现实,选择两性关系作为切入点,讲述着大都市里的小市民恋爱与婚姻的故事,冷冷地告诉人们:人间无爱,至多只有一层温情的面纱。她笔下的女性是为了谋生而成家的女人,而非追求自我价值的强者和天真烂漫的情种。

正如很多人所言,《小团圆》中的张爱玲像一位洞悟人生而又难以接近的巫女,以冷峭、阴郁甚至有些刻薄恶毒的眼光注视着社会与人生,揭示了人性阴暗的一角。

【篇三:张爱玲小团圆读后感作文】

张爱玲的自传体小说《小团圆》发表以后,许多人都把它当成了信史。

难道不是吗?里面的人物都是各有所指:盛九莉分明就是作者自己,二婶蕊秋是她的母亲,二叔盛乃德是她的父亲,盛楚娣是她的姑姑,邵之雍则是胡兰成,小康是护士小周,巧玉是范秀美,荀桦是柯灵,燕山是桑弧,虞克潜是沈启无如果真是这样看小说还有什么意思呢,记得张爱玲在《烬余录》中说过这样的话:我没有写历史的志愿,也没有资格评论史家应持何种态度,可是私下里总希望他们多说点不相干的话。

现实这样东西是没有系统的,像七八个话匣子同时开唱,各唱各的,打成一片混沌。文人将零星的、凑巧发现的和谐联系起来,便造成艺术上的完整性。历史如果过于注意艺术上的完整性,便成为小说了。张爱玲自己说:这是一个热情故事,我想表达出爱情的万转千回,完全幻灭了之后也还有点什么东西在。我现在的感觉不属于这故事。

《对照记》出版以后,在照片的最末一张最后的一句话,张爱玲是这样写的:我希望还有点值得一看的东西写出来,能与读者保持联系。这值得一看的东西应该就是《小团圆》。她写了,然而由于当时胡兰成正在台湾,朱西宁也准备根据胡兰成的活动写张爱玲的传记,宋淇觉得此时出版《小团圆》会被胡兰成这个无赖人利用。种种原因和顾虑,便使《小团圆》的出版遥遥无期。

今天我们读《小团圆》,也就是张爱玲笔下的历史,应该在注意作者自己对历史解读的基础上,更注意艺术上的完整性。我以为小说的看点重要之处有二:

首先是母女感情。女儿对于母亲的厌恶嫉妒与憎恨绝情,在现代文学作品的人物长廊中,张爱玲小说中的母女关系简直是举世无两。

从《金锁记》中曹七巧的儿女到九莉之于蕊秋,尤其是主人公九莉对母亲二婶蕊秋的态度,我们越读越是难以理解。她的妈妈常年在国外游学,每次出去都携带很多的箱子,因此九莉在香港上学的时候,连暑假都不回家。面对来港看她的母亲,九莉首先发觉的是她的发式与衣着;当蕊秋把英国讲师安竹斯给她的小奖学金800块港币拿去赌博输掉的时候,九莉竟然顿生这样的感觉:就像有件什么事结束了、一条很长的路走到了尽头。按照张爱玲对女性的描写规律,小说中的人物发展脉络常常是从媚俗开始而最终走向骇俗。

她们母女在一起的时候几乎永远是行李,作为环球旅行家的母亲,传授给她唯一的本领就是整理箱子。九莉在学校里读的是考瓦德的剧本和劳以德的小说,因此她和母亲的关系有许多是西方家庭模式的,这里面有着西方小说的心理探讨和道德关怀。九莉生病的时候榻边有一个呕吐用的小脸盆,蕊秋见了盛气地走过来说:反正你活着就是害人!像你这样只能让你自生自灭。快人快语的西方语言,当然一点也不幽默,而九莉听着像诅咒。蕊秋难得单独带九莉上街,过路口时方才抓住她的手,一到人行道上立刻放了手。这唯一的一次形体上的接触,让她也有点恶心。这是怎样的一个古怪女孩,这是怎样的一对母女!

更有甚者,九莉作为编剧的电影放映有了稿费以后,她竟然问过姑姑,母亲为自己大概一共花过多少钱?最后她居然将这笔钱合成二两金子还给母亲,低声笑道:那时候二婶为我花了那么多钱,我一直心里过意不去,这是我还二婶的。在争执中蕊秋流下泪来,说道:你也不必对我这样,虎毒不食儿,嗳!小说接着这样写道:从前的事凝成了化石,把她们冻结在里面。原来就感情并不深厚的母女此刻更是形同路人,九莉反而觉得时间是站在她这边的,她对自己说:反正你自己将来也没有好下场。读来真是令人身心俱凉,她母亲去世以后留给她的一副翡翠耳环,她也终于决定拿去卖掉了。其实那时候她并不等钱用。这样的描写正如她自己所说是虚伪中有真实,浮华中有素朴。这真是一种别样的阴冷!

其次是情感生活。九莉遇到了邵之雍,小说里面很有张爱玲与胡兰成相恋的影子,但这是继胡兰成《今生今世》之后张爱玲的另外一种解读。

邵之雍先是为九莉写一篇书评,后来是见了面,再后来是他天天来。在张爱玲笔下的邵之雍是文笔学鲁迅学得非常像,有时眼里闪出轻蔑的神气,他太自信了,面对一个女作家竟然这样说:你这名字脂粉气很重,也不像笔名,我想是不是男人的化名。如果是男人,也要去找他,所有能发生的关系都要发生。这是什么话?一个有知识再加上有匪气(或者说是无赖气)的男人,大概最能征服有虚荣心的女孩子的心。小说还写了九莉坐在邵之雍身上所引起的对方生理反应,一段象征性的想象描写,在收敛中有大胆、在写意中写实,暴露出邵之雍的真实。他说:我不喜欢恋爱,我喜欢结婚。他以一纸婚帖就得到了九莉的爱情,然后是把事情做实,当着九莉的面说他们的事已经说给谁谁听了、已经写信告诉谁谁了。果然是情场高手,邵之雍的目的达到了。

【篇四:《小团圆》读后感】

晚上躺在床上,脑海里面突然冒出一句话:但凡喜欢张爱玲作品的人,他的内心都住着一个张爱玲式的灵魂。

张爱玲居然称呼自己的母亲二婶,也就只一个称呼就让人心里生出无限的陌生来。我小时候被父母管教的比较严格,有些拘谨,遇到陌生人一开口就将红色涂满脸,一直画到脖子。高中的时候开始住校,期间也在自己的亲戚家住过一段,我是个不喜欢将自己想法说出来的人,有了这样的经历,就更加的内向起来,总有一颗魂灵被深深的囚禁在内心。此后,回家的次数也少了,慢慢的和自己的至亲也有了生疏感。

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和母亲逛街,看中了一件衣服,心中很是喜欢,眼神也表现的很强烈,但是母亲对于衣服的样式和价格还有些不满足,我也只有悻悻的放弃了,嘴里面淡淡的说:我不要了。脸上虽然有些不乐意,但是却尽量的遮掩起来,不让自己看起来是赌气才这样说的。慢慢的就将别人的眼色和态度放在了首位,总觉得自己是哪个需要低眉顺眼的人。大学的时候,自己开始全面掌握自己的财政,在钱上是从来没有打算的,总是一塌糊涂,在看到存折上全部是了零后才知道自己的拮据。但自己也从不主动的向家里面要钱,总是父母在电话里面问起,我才嗫嚅的说出:那就给我邮寄些吧。向同学借钱更是少的可怜,都不好意思开口,似乎世界上孤单单的就我一个。

我确实有些敏感,有时候敏感的让自己都生出讨厌来。没有了生猛的气息,总是低眉顺眼的,搞得满腹都是牢骚,却又不能声张起来,最后伤害的还是自己,却也只能躲在角落里面独自舔舐。

看着张爱玲的作品,尤其是小团圆,似乎那个九莉的身体里面囚禁着无数个张爱玲式的灵魂,我也是其中的一个,那过马路时渴求被母亲拉起的小手,张在空中,白嫩的,很是刺眼。中国人就是那么含蓄的羞于表达自己的爱,你是,我是,所以大家只能苍白的活着。

看着张爱玲的小团圆,尤其是她童年和姑母同居的生活,就让我有些感同身受,虽然没有她那样的楚怜,但总让自己在梦中有坐船的感觉,热辣辣的光在湖面上晃个不停,没有什么着落感,就是空空的浮在哪里。

【篇五:《小团圆》读后感】

说是有感,其实不过是读张爱玲书时冒出的杂感。

在看《小团圆》之前,并未看过什么她的小说。而我所知道的张爱玲,也只是那一个与胡兰成有着旷世绝恋的人。

直至买回这本书,翻开前言,看到张爱玲的遗产执行人宋以朗先生写的话,才明白这本书的男女主角有着胡与张二人的影子,也有些张爱玲自传体小说的意味。

与我想象的不同,张的笔触细腻,且没有什么繁重的描写。只是我觉得文字有些隐晦自然是要隐晦的,当时张爱玲并不想让别人看出文中的邵之雍就是胡,而九莉就是她。一开始时,我认为一二章有些生涩,有些不明所以,读起来有点吃力或许是还没有习惯张爱玲的笔风,也或许是因为里面人物框架太大。

但之后便开始感觉顺畅也需要读书人的全神贯注。好笑的是,《小团圆》共十一章,我看到第三章时才发现,第一章就已出现的人物蕊秋我本以为她与女主角九莉同龄其实她是九莉的母亲。我对我的后知后觉哭笑不得,只能在心里喊一声天哪。张爱玲并没有明确说明蕊秋与九莉的关系,并且九莉一直称她母亲为二婶,醒悟之后只觉自己该重新看一遍《小团圆》了。

自然,《小团圆》有她出色的地方。有一次去朋友家,翻她买的小说,才看了开头便知结尾了,早已没了读下去的兴致,这时莫名想起《小团圆》,《小团圆》吸引我,它让我想接着读这是神奇的一点,尽管我不知道原因。看到《小团圆》最后一页时,我发现结尾和开头是同一段话,读起来感觉奇妙又特别。

我想,我需要多看几遍《小团圆》才会明白其中的某些东西,而这本书值得我一读再读。

【篇六:《小团圆》读后感】

若是从未,亦或是很少读张爱玲文章的人,乍读《小团圆》,难免会觉得混乱,不知所云;若是张爱玲的资深读者,会觉得《小团圆》所讲述的一个个故事,所使用的一段段语言,甚至书中的修辞,都是曾经在她的其他文章中出现过的,正如她自己所说的,是在炒冷饭,再好的语言,泛滥之后也味同嚼蜡了。

所以很多人并不看好《小团圆》的文学价值。此书,对于不少的人,只是了解或者说窥探张爱玲这位奇女子的传奇人生的一个途径。

《同学少年都不贱》之前的,张女士的小说及散文,我都看了不下二三十遍了,若说为了欣赏学习张女士的文章,其实不差这本。所以在2010年初制定的全年计划中,根本没有把《小团圆》算在其中。买《小团圆》,只因为春节脱离了宝博的监督,购书癖发作了。然后抱着既买之则读之的态度,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开始了第一次阅读。

书名为何是《小团圆》?指的是谁与谁的团圆?有人认为,书中的九莉与邵之雍的短暂爱情是九莉孤独生命中难得的团圆,故名《小团圆》。我不以为然。全书283页,邵之雍在142页才出场,260页之后基本上消失。况142页至260页之间,还有很多其他的重要事情穿插其中,九莉与邵之雍关系的描写,可能只占全书的1/3,如何撑得起一部大约十八万字的小说?

当然,考虑到张爱玲或许原计划将《小团圆》写成中篇小说(张女士颇擅长写中篇),最初,全文有可能都是围绕九莉与邵之雍的爱情展开的。但是随着增删,随着字数越来越多,《小团圆》已经偏离了张爱玲起先计划的道路而讲述了九莉三十年的人生,在这其中,邵之雍只是一个很重要的过客而非主角。所以,小团圆指的并不是九莉与邵之雍的团圆,至少,无法达到这样的目的。

团圆的,并不是九莉与邵之雍,而是张爱玲的人生中出现的人、事,张爱玲以前的文章中出现过的人、事、表现手法,在这本书中实现了团圆。换言之,《小团圆》是张爱玲对自己的人生及自己的旧作的总结、思考和揭露。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那样几块地方,就像是旧伤口,不敢碰不能碰,却又终生难忘。偏写文章的人都有过这样的冲动,要把人生中最见不得光的最不为所知的东西写出来,要把结痂的伤口再次撕开。因为压抑的感觉往往更痛。只是写出来,却无法让人看,因为那像是自己最卑劣的隐私,决不能让人抓在手里,再伤害自己一次。怎么办?只有一次又一次修改,改到面目全非,甚至语句不通。如果《小团圆》让你觉得生涩,原因便基于此。

所以整本书看来,《小团圆》的文学价值并没有张女士早期几部作品那么高。但是,若是逐字读去,恍惚间就好像自己变成了九莉,旧伤口一条条崩裂。等待着,心情惨淡,就像大考的早晨

【篇七:《小团圆》读后感】

男人大凡曾被一个女人爱过,他一辈子都会神经兮兮的认为这女子会或多或少的想着他,这是男人普遍的虚幻,也是男人普遍的自恋。这一点若看不透,上则不能安排好自己的恋爱婚姻,弄的丝丝连连当断不断;下则很难心甘情愿心平气和的读完《小团圆》。

上周从浅浅那里借来《小团圆》,入夜挑灯夜读,第一章竟致昏昏欲睡人名太多。这是读张爱玲从来没有的经历。前日半夜与人怄气,打了一通电话给朋友诉苦,挂掉后余气未消,睡意全无,又捧起《小团圆》,从第二章始入佳境,看到不敢不睡觉为止。今天早上又看了两个多小时,一气读完。

说是小团圆,其实真够团圆的,张爱玲从前小说散文以及她生命中的各色*人物一齐到场,好不热闹。说这是小说,不过是换了名字的回忆录罢了。不必熟读她作品和深谙她八卦的人,都能知道比比是炎樱,邵之雍是胡兰成,文姬是苏青,燕山是桑弧,荀桦是柯灵等等。因为这些事情,都已经被他们讲过一遍了。这就是读本书极为有趣的体验,不同的人讲同样的故事,更不必说严浩那种两重改编之后的电影《滚滚红尘》了。

比如文姬问邵之雍有没有性*病的话,苏青的《续结婚十年》里早已写过。想必张爱玲也是读过的,所以也不惮拿来坐实这件事情吧。而桑弧与她的往事,我从前听到的倒都是温存有加,这次翻看,可知张爱玲并不喜欢他,而且,我觉得桑弧也是个自作多情的人。不过这些人与事,在她是记忆的边角料,在我是鸡毛蒜皮。我想看的,是《今生今世》的另一面证词。

《小团圆》给我最大的感触,是我发现她一辈子无非记得两件事情:童年时光与一场有始有终的爱情。而且,前者能决定后者的模样。

什么要销毁的遗稿,什么自爆私生活,统统都是炒作。这不过是一个女人晚年平白素淡,且略带意识流的回忆录。本来,《小团圆》的大部分篇幅并非写爱情,而是写童年。恐怕大多数读者都不怎么注意到她对童年的种种记忆吧,然而这却是我最感动的地方。

她真是个内向的人,想得又比旁人多,童年的时候,她不过是各色*成*人裤脚边不被注意的小生灵。她的感受极少被长辈理解与尊重,这种隔膜又不是总因为年龄她就是这样一个怪姑娘,像我下午偷学的一句方言痴囡囡(某人看到不许笑)。即便是这般一想起来就疙疙瘩瘩的童年,在她的笔下其实却极富温存。人只要年龄一大,想起童年来都会酸酸的,倒不全是为了无忧无虑,而是曾经的一个世界消失了,空留下飘忽的记忆和感觉。张爱玲写小说,取材绝大都是童年听闻和亲见的家事,现在看来,她一辈子也没有走出这些往事。

事实上,我们也是如此吧,《小团圆》的大部分内容都给了童年,这是张爱玲的《追忆似水年华》。

另一件事情,就是她与胡兰成的情事,这是一件说不清的事,既然说不清,那就只拣一样来说吧。胡兰成写好《今生今世》,是工工整整誊了寄给她的。我能想象,张爱玲读完之后,一定是好气又好笑,当然也很怅然有感的。自从当年张爱玲寄给他那张我已经不再喜欢你了,你亦早已不再喜欢我了的便条开始,张爱玲真的就不再喜欢他了。可他偏要写出来,抖出来,显出来,唯恐天下人不知道他胡兰成身为一介寒士兼汉奸,曾经和一代才女兼闺秀张爱玲恋爱过,不仅恋爱过,还把人家甩了。这样的人,纵然是真的余温尚存,半夜想一下也都会往事不胜寒吧。

《今生今世》我当然爱不释手,爱的是那种虚伪的开出花来的文字,能把龌龊的事情也写的温文尔雅。是的,温文尔雅的男人如胡兰成,尤其喜欢跟其他的女人讲述自己的又华丽又干净的情史;粗犷一点的男人如我认识的不少人,则是喜欢跟其他人讲自己睡过多少身材相貌不一得女子。这其实是一样的,一样的不自信和一样的自恋。当然,这是男人通病,他今天不主动讲,明天被动着也会说出来。

倒是《小团圆》里,把这件事情说的非常清楚,确切的说,是区分的非常清楚当年我是爱过你的,但后来真的不爱了,前后不过几年工夫。你不必在《今生今世》里,把我前面对你的爱蒙在后面的不爱上,让读者非得透过这层爱的面纱去看我们的分手,这是你的不对,我张爱玲还不至于和你撕破脸皮的说我不爱你,但你也犯不着这样子来写我们。我爱你的时候,就是我摘下眼镜来被你吻的时候(在某个小说里,张爱玲早写过,但凡在人前摘眼镜,总有种脱掉衣服的感觉。),但后来我真的不爱了,真的真的真的。我们本不是恭王府戏台子上的大团圆,郎才女貌洋洋洒洒,鲜花着锦烈火烹油;我们不过是《小团圆》第九章里写的那场乡下祠堂里的社戏,一个个都这么难看的,好容易有个漂亮的戏子出台,可惜偏不是我。这样龌龊的平生,灰头土脸,烟尘满面,怎能跟戏文里的大团圆结局相比?你我能如隔世之人一般活到老已经够团圆了,不是吗?

读《小团圆》到最后,看到这段话:她再看到之雍的著作,不欣赏了。是他从乡下来的长信中开始觉察的一种怪腔,她一看见亦是好的就要笑。这是书中最直接的宣布,张爱玲不懂撒谎,更不懂云山雾罩的去把抹布变成绫罗绸缎。当一个女人开始还钱给旧情人的时候,他竟然连金钱的这层另类含义还读不懂吗?所以这句的确是她的真心话。

《小团圆》写出了什么新东西吗?我觉得没有,因为我一直就是这样来看他俩的。我曾在一篇谈论《罗丹的情人》的影评中顺带着说过这样的话:张爱玲聪明,自己仁至义尽,早早放手,一辈子也就过来了。至于是悲是喜,外人不足道也。(这评论可能会发在近期《看电影》上嘿嘿)当时《小团圆》还没出版,自然是外人不足道也,如今出版了,我当然可以说,古之人不余欺也了。

最后,我还想说,毕竟是张爱玲,行文之中,仍是常常可见那些细腻的描写与抒怀。虽然灵气几近全无,虽然与过去作品中的细腻之处常常重复(比如第273页她又说漂亮的男人经不起惯),但我还是时时被打动的。

最后的最后,虽然我说了那么多男人的坏话,但是我得承认,这就是男人,贾宝玉和西门庆的区别不过是未成年和成年后。粗糙是男人的底色*,一如温婉是女人的质地。如果一个男子不好色*不吃醋不是登徒子,那么他才一定是个真正无情的人。

【篇八:读张爱玲《小团圆》有感】

以前时代的事情,渐化作一卷电影胶片,桥段;一张老照片,黑白;一段别人看的故事,不明。渐渐落了微尘,泛了昏黄。皆那么无言,却是仅有的痕迹,让这世界记得。张爱玲便是这样,她生前写了太多经典,而我今天要说的,却是她逝后才面世的作品,《小团圆》。

那是张爱玲最为神秘的作品,她一度欲销毁。《小团圆》是篇近似于自传体的小说。张爱玲的魅力在于,文字到她的笔下,才真正有了生命,直钻进你心里去。她的言辞无比精致,一贯嘲讽的细腻工笔。我是张迷,迷恋她的文字,迷恋阅读她文字时的感觉。她的文字仿若附着魔力,有让人爱上她写的故事,她这个人的欲望。她写文字像蜘蛛编织它的网,让人渐渐坠进去,陷下去不上来也宁愿。十里洋场,她穿着另类时髦,古装短袄旗袍,上海滩,她是最浓郁的一道沉香。胡兰成,只能说他毁了张爱玲这个人,却成就了张爱玲这个名字,这个作家。尽管张爱玲的一生过得悲凉而忧伤,可我想,她的心是充实的,毕竟,她来过了,有太多东西能够证明她来过已足够。她,空白地来到这世上,空白地离开这世上,却填补了世上的空白。

在09年的4月《小团圆》才渐渐浮现在我们面前,让人有点儿神秘有点儿兴奋,《小团圆》的女主角九莉,她是张爱玲本身的写照,九莉具备特殊的文采,因此吸引了之雍,一如张爱玲因文章吸引了胡兰成一样,正如他们的初相遇呵。盛九莉和邵之雍的故事原是她张爱玲自己和胡兰成的故事,但读起来,却不像看张爱玲和胡兰成的经历那般强烈和忧怨,张爱玲的叙述给我感觉有些淡,是无奈后的释然?还是彻底的心灰意冷?她像写别人的故事给自己看一般,有了几分洒脱。张爱玲这样说《小团圆》:这是一个热情故事,我想表达出爱情的万转千回,完全幻灭了之后也还有点什么东西。那么,幻灭后,有的是什么东西呢?是很长的回忆和自己曾来过的证明,以及,拥有的停留。毕竟,很多事情并不是只有圆满和存在才是有价值的,纵算完全幻灭,亦是存在的结果和证明,因为,如果没有存在过,连幻灭都没有。存在的痕迹是要留给这个世界上自己爱过的人,和爱过自己的人。

《小团圆》中,九莉本通过了伦敦大学的入学试,可是赶上太平洋战争的她被迫放弃远赴伦敦的机会,而选择了香港大学,在香港她一直名列前茅,无奈,毕业前夕香港却沦陷了。关于她的一切文件纪录尽数被烧毁。什么都没有了!其实,这便是张爱玲本身的经历。对于这件事,她却只轻轻地说:那一类的努力,即使有成就,也是注定了要被打翻的罢?我应当有数。也许我们都无法体味这种苦楚的滋味,当我们有那么一天,努力了太多太多,却得了无果的结局。一定不会像张爱玲那么轻描淡写和释然,也许我们会绝望会疯狂,可张爱玲不会。她选择了并懂得接受。同为学生的我,倘若遇上这样的事,会万念俱灰的罢。我想,经过酸雨的洗礼之后,花木存活下来的尽管很少,但毕竟是有的,张爱玲便是这样,她的傲慢撑起她自己,经过不复柔和的历练。让我一下懂得,曾努力过的东西覆灭,一味想复原是无用的,我们记得,曾经那么努力地努力过就好。我们就算没有结果,但是有比别人多付出的过程,就不一定不值得,那些来过、做过的证明,是我们最美的回忆。

就正如一炉沉香,燃灭之后,冷却掉了,却还留下沉香屑,更值得的是,还会有一道道沉香的余香,弥散着,余香,犹在

那是95年的9月,8号那天,张爱玲永远地离开了,她离开得安静而不为人知,75个年岁,张爱玲就这样走过。她也一如那一炉沉香,她也本就是由沉香开始的,她的处女作《沉香屑第一炉香》让人们知道了张爱玲,如今她燃灭后冷却,依旧留下沉香屑和余香,亦无憾了。因为,她留下了那么多文字,纪念她的爱情,证明她的存在,而且,还让太多人读到了她含有魅力的文字。她来过,她分享了。那一道沉香的余香,绵亘长存她的经历,她和胡兰成之间,有太多故事和记忆,值得记得,却又最好忘掉,因为他们之间的回忆是苦楚的。

就用徐志摩《偶然》里的句子结束罢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沉香冷却,余香犹在

【篇九:张爱玲《小团圆》读后感】

加拿大回来的女朋友问:你们都说张爱玲的书好看,嗳,好看在哪里?我们聚餐一共七八人里有两人喜爱张爱玲。我说:她的文字里有我所了解的上海,让我经常不自禁的笑起来,什么手搭凉棚,就是手搁在眉上那现在要了解上海太容易了,msn什么都知道,用不着看书啊也知道哑然。

不想一下子就看完,知道以后没有爱玲的文字可看了,所以看的特慢,磨磨蹭蹭地结果还是看完了,对于像谜一样张爱玲,就像一下子看到自己喜爱的人在自己面前与他人做爱一样,有种透彻感。

有她全套的书,其他的都是皇冠的繁体字,只有《小团圆》是简体字,但也不错,就是封面不是张爱玲所喜爱的蓝绿,而是回归本色,特有意思。

那些书里的人物大部分都出现了,都是张爱玲身边的人。为了忘记胡兰成拿明星(或是导演)来填空档,还是个不错的美男子,在张爱玲面前怕是没有一个不自卑的,有一种可能男人只把她当生育的女人看,这样的男人肯定是粗人,没思想只在乎感官刺激的男人,相信爱玲是不会让这样的男人接近的。美男后来跟一小明星结婚,既然是小明星不但名气小,相信年龄也小。

胡兰成居然把她的子宫颈撞断,这事让人看了很震惊,一个年长十五六岁的男人,又有那么多女人的男人,在性经验上那么差劲,是个光说练不好的男人。

紧紧是我的女朋友,一次朋友们喝酒,聊起一俊男,几乎每张脸上充满了爱慕,紧紧得意地笑了:我一夹他五分钟,真的,骗你们是小狗。差不都同时尖叫起来。为了她那五分钟,请她去唱歌,一直诱问她是怎样做的,叫她在房里示范,紧紧把我们挑逗的咯咯娇笑,天蒙蒙亮空气中还带着湿气,我跟她坐在她家的楼梯阶梯上,侃侃而谈。难道真有传说中的淑女功。像谜一样解不开。

几年以后的一天,又碰上那俊男,张嘴但出不了口,后来有好友的男友在浴室里问出了秘密,原因很简单,心里也就豁然开朗。

胡兰成为了张爱玲登报离了两个女人。一份报纸上的内容有胡兰成一人完成,只是用不同的笔名,可见是位能言善辩的能人,爱玲说女人的爱情是有阴道开始,会说甜言蜜语的占优势是第一步,到床上毕竟要花财力时间等。他俩有说不完的话,互相欣赏,但是张爱玲在床上满足不了胡兰成,事情往往就是那么简单。

张爱玲记仇,因为弟弟未寄出的一封信,信里说她败坏门风,侮辱了她的人格,弟弟又帮继母说话,所以不原谅他,结果弟弟一辈子未婚,留在国内,在上海的浦东郊县当一名教师,开过眼的贵族一般的女人是不入眼的。

母亲赌钱输掉了爱玲的奖学金,没有一句解释,这是普遍中国人的传统习惯,生你出来你的一切都是父母的,母女俩为了男人而争,看了有点触目惊心。

文明的背后是原始,张爱玲看穿了领悟了活着的痛苦,回忆甜蜜的爱情时,加了一道开胃菜,来了一段堕胎的心路历程,一个已成型的男孩在抽水马桶里迅速漩去。我捂着肚子有点不忍。人跟一切地球上的生物一样,是为了传下去生命是需要延绵不断的,人并不是比别的物种更加高贵或了不起,打开老鼠和人的胸腔五脏六腑的排列是一样的,只是形状大小,人比其他动物多了一成思想而已,只能算是高等动物,所以生育是人的天职。

【篇十:读张爱玲《小团圆》有感】

这一次,皇冠出版社用了一个很笨的修辞:最后的遗作。是得这么笨,因为前些年出《同学少年都不贱》、《重访边城》,已经把最后、遗作、唯一都用遍了。这还不算,笨修辞下陡然一朵大粉花,庸俗不堪,这封面就不是给文艺读者作的,因为出版社当然知道,无论封面怎样,张迷们还是会照买,而他们要赚最多的钱,完全不顾这调调与内文天差地别。

读者那一边呢,谈论《小团圆》是写得差的自传体小说还是写得好的小说体自传的人,不免多此一举,因为大家心急要看的,是名人八卦,才女性*事,是张爱玲竟然也堕过胎,是他和她、她和她竟然都有过?这不是《红楼梦魇》,而是张国荣演贾宝玉的那出《红楼春上春》。

其实再过些时候,索隐派要说的可能就也差不多了,我先说些易见却意味深长的,因为看过胡兰成的《今生今世》,看《小》时发现一些时刻似是有意对照来写,不是刻意申诉,而是这些时刻对二人来说都是记忆中的纠结点。

比如胡兰成跑路时张爱玲去乡下看他,张给彼时胡的新爱画像一节。《今》中如此写道:爱玲尽管看秀美,叹道:范先生真是生得美的当下她就给秀美画像她却忽然停笔不画了。秀美去后,爱玲道:我画着画着,只觉她的眉眼神情,她的嘴,越来越像你,心里好一惊动,一阵难受,就再也画不下去了,你还只管问我为何不画下去!言下不胜委屈,她看着我,只觉眼前这个人一刻亦是可惜的。

在《小》中:他带巧玉到旅馆里来了一趟。九莉对她像对任何人一样,矫枉过正的极力敷衍。实在想不出话来说,因笑道:她真好看,我来画她。画了半天,只画了一只微笑的眼睛之雍接过来看,因为只有一只眼睛,有点摸不着头脑,只肃然轻声赞好。九莉自己看着,忽道:不知道怎么,这眼睛倒有点像你。之雍把脸一沉,搁下不看了。九莉也没画下去。

在胡笔下,张爱玲可以爱屋及乌,即使表露委屈,也随即被对胡的怜爱冲荡开来;但在张笔下,画像却是又伤恸又自尊时的敷衍。胡兰成太自恋,所以误解了张爱玲的骄傲,《今》在在称赞的奇伟大度,并非张糊涂得不知道妒忌,而是因为她的骄傲,九莉的骄傲令她给之雍的信里一定要删去那句:没有她们也会有别人,我不能与半个人类为敌。

另一时刻是在上海的永别:

《今》:是晚爱玲与我别寝。我心里觉得,但仍不以为意。翌朝天还未亮,我起来到爱玲睡的隔壁房里,在床前俯下身去亲她,她从被窝里伸手抱住我,忽然泪流满面,只叫得一声兰成!这是人生的掷地亦作金石声。我心里震动,但仍不去想别的。我只得又回到自己的床上睡了一回。天亮起来,草草弄到晌午,就到外滩上船往温州去了。

《小》:次日一大早之雍来推醒了她。她一睁开眼睛,忽然双臂围住他的颈项,轻声道:之雍。他们的过去像长城一样,在地平线上绵延起伏。但是长城在现代没有用了。她看见他奇窘的笑容,正像那次在那画家家里碰见他太太的时候。他不爱我了,所以觉得窘,她想,连忙放下手臂,直坐起来,把棉袍往头上一套。这次他也不看她。

按胡文,二人别寝是因张不喜胡与小周秀美之事;而在《小》中(此引段落之前文)除了这些,还有之雍言谈、思想上屡屡显露的庸俗(要九莉脱衣验身的那个之雍更简直猥琐不堪)。晨早唤名那一刻,胡文只见到爱玲的满腔爱恋不舍,张文中的九莉却只有乍醒一时情迷旧日,但霎时清醒,但已经决定要忍痛抽身。至于胡文中草草弄到晌午之事,在《小》则交待为之雍搜检九莉抽屉,九莉还金断爱;此后之雍也写过信来盟誓,但九莉没有理他。

略举两例,可见《小》出版的必要。此前关于胡张关系的正面文字,竟只能依从胡兰成的《今生今世》,多少传记作者为此扼腕。所以我想,关于出版的道德讨论大可不去理会,宋以朗举卡夫卡的例子举得很有道理,出版社要借此捞一笔也是昭然之心,我们只看这一次确是张爱玲自家发声这一个理由,就应该感谢《小》的出版了。

此处辨析罗生门,不是非要一校真伪,指责谁负了谁,胡兰成的美辞我相信至少有七分是自我打扮,但剩下两三分则是他自己真正糊涂,昏昧。对昏人的谴责若超过了他昏昧的比例,就不值了。所以评判胡兰成个人事小况且那更多是张爱玲自己的事,但有一样不吐不快,就是胡身上反射出的封建意识,被他的语言打扮得天花乱坠,但他是封建就是封建,也就是说,在当时追求新思想的环境下,胡兰成千千万万个胡兰成的只鳞片影在他们身上探头探脑的男女是老土就是老土。

《今》中反复描摹的那个天神张爱玲,可并非《小》中的九莉。好事者最喜欢跟胡兰成一起忽悠张爱玲顶天立地,世界都要起六种震动,可看下去就发现,即使在《今》里,胡心中臆想的那个完美张也与现实张之间也大有差距,胡还为此扼腕惋惜,长叹他的爱玲怎么竟有妒忌云云,其实胡不过希望张爱玲远远地在上海守着他们二人的感情:既不来他身边烦他;也不去和别人谈情说爱。

前者可见张爱玲去乡下探胡,胡十分不快,《今》中自述他几乎当面就粗声粗气骂她:你来做什么?还不快回去!,他的理由是这样千里迢迢为男人拖累岂是他心中的张爱玲应当做的,但《小》里则讲述了彼时藏匿小城的之雍对九莉可能引人注目的害怕。后者则可见于前文所述之雍返回上海与九莉告别的那个上午,之雍曾把她的抽屉和字稿翻个乱七八糟,前一晚又要检验她的身体以确定她是否又有了别的恋人

所以说胡对张的想象除了文学层面,和老农地主直无二致,五四运动在这样的人事上失败得可以。这不是评论胡兰成个人,因为这种态度放在今天的华人社会中显然也面熟得不得了。

由此,《小》给了我们一次考校语言的机会。之前读《今》,已经觉得胡兰成的美辞下其实是言辞闪烁、文过饰非,但此书仍然获得谀评如潮。《今》对张大举评论,反而模糊了她的本来面貌,越读越像自恋意婬*;《小》对胡未发恶声,只是从语言神态着手,描摹出一个复杂的对方,他的侧面令她爱,他的正面则胆小昏庸,令她怀疑,也描摹出一个复杂的自己,拙笨自卑聪明高傲伤害机遇杂陈并道。与《今》刻求空灵的言辞不同,《小》的语言面貌相当踏实,全无此前典型张爱玲式的炫耀、小聪明、大惊小怪和那种有一非要说成三的架势。很多为张迷乐道的比喻,眩目奇巧,时嫌刻意做作,《小》也有这类修辞,但相对清健得多,好像是对一个肯听她讲的熟人说话,不需用力和漂亮。

减少的还有情调化的语气尾巴,这种语气太多,常令她的好作品打了折扣。胡兰成自述受张的语言影响,其实他发挥张爱玲语言中的那部分情调态度恰恰发挥到糟糕一面去了:胡的美辞多只用于拔高事实,美化事实,将自己情调化,无赖了还有一大堆道理,并为此沾沾自喜。张的美辞则用于点破事实,直掘人心,二者根本是背道而驰的。《小》里也直接说出了张对此套路的反感:之雍便道:你这样痛苦也是好的。是说她能有这样强烈的情感是好的。又是他那一套,好的与不好,使她憎笑得要叫起来。将结尾处尤其痛快,九莉看之雍的信:一看见亦是好的就要笑亦是好的,多少胡迷受过这个腔调的影响恣意低迴。

《小》的结构也出彩。它同张的大部分作品不同,叙事散乱,意随笔到,部分写童年的闲散段落实在让人想到《呼兰河传》,不过实际上,这也都是现代小说的惯常写法。但学者型张迷们还是会举出部分段落认为完全无关宏旨,突然出现的人名要到几页后才知来龙去脉,由此可见它的行文粗糙云云,可事实上这些都在意识流小说常见。《小》开头用了整整两章描写香港的读书生涯,一直写到日战,也被认为不吸引,无作用,人名纷出如点名簿子,但实际上正是为全篇打好了精细与惶惑并陈的底子,越是不厌其烦地堆灰,后面才越能激荡粉尘。根据张爱玲的信件,这是一部酝酿得实在太久的小说,多番修改而未讫,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其实是一个动态的文本,但正是这个深思熟虑过的非定稿,反叫读者更能体会她的心思笔意,那多处转折在事实交代方面或许突兀,实则处处皆有相通相成的心理依托。

张爱玲没能完成修改的原因是什么呢?据宋以朗的序言,宋淇初阅小说后力劝张爱玲大改,举出很多原因,比如无赖人胡兰成尚且在世,比如文学同行的嫉妒等等,修改意见是进一步褪去自传色*彩,将以胡兰成为原型的邵之雍改为地下工作者,贪利成为双料间谍后又被雇主之一干掉,这样,汉奸胡兰成总不会跳出来说自己就是那个地下工作者了吧。此外,宋淇还建议《小团圆》的结局应当是邵死后,她的女人们聚首对质,一对就对出他原来是这样一个言行不一致,对付每个女人都用同一套的男人,让女主人公彻底幻灭。宋淇的策略周全,是好莱坞、媒体人、文化人的路子,却不是作家的路子。作家的路子不周全,可是耿介。张爱玲反对宋淇建议的幻灭,她在信中坚持,她想写的恰恰是完全幻灭了之后也还有点什么东西在。宋以朗在序里说张爱玲根本舍不得销毁《小团圆》,我则认为张爱玲根本舍不得修改《小团圆》,至少是舍不得按照那种齐备得有如四喜丸子的方法修改。

到底是中国,张爱玲曾在《中国的日夜》里惊叹,但这却是不可能容她的中国,《小》结尾写及在海外看中国杂技团演出,花样百出,又道:到底我们中国人聪明,比海狮强,这花样百出的何尝不是胡兰成、何尝不是他自诩代表的中国文化?文学毕竟不是文化,长大后的张爱玲更知道聪明从来只是二等文学的标准,所以张爱玲到底并不聪明,《小》到底并不聪明,甚至不显得漂亮。从小说的形式来说,一头一尾那段完全重复,也算是团圆了,可写的终究也是梦魇:大考的早晨斯巴达克斯奴隶叛军遥望罗马大军摆阵,这大军可是压倒性*的屠杀机器完全是等待等待什么呢?当然是等待死亡。张爱玲就是把一个万人期待的团圆写成了梦魇,那些想看华丽文字的、想看高级艳照门、真实版《色*,戒》的,最终看到的还是梦魇,文字的粗砺,为的叫人直面这梦魇如许荒凉。

九莉在离开之雍十年后,唯一的一次梦见他,是一个好的梦,青山树影中,好几个小孩,都是她的,接着之雍出现了,微笑着把她往木屋里拉九莉醒来后快乐了很久很久快乐的是九莉,这个梦要是在张爱玲生平中成真,那她就只有恐惧的份了,对于受尽伤害的她来说,如果还要如此好莱坞地自欺,这才是真的梦魇。再过二十年后,开笔写《小团圆》的张爱玲,已经深昧人间梦魇之味,在众人脍炙的最儿童不宜的一段,人人都看见兽在幽暗的岩洞里的一线黄泉就饮之兽饮轻狂,可是殊不知张爱玲此刻的觉悟,尽在黄泉二字,冥冥结合。

《小团圆》读书笔记500字


《小团圆》是一部标准的自传,以第三人称叙述的自己的半个人生,以告慰自己的心灵。

序中所说,张爱玲多次修改《小团圆》,却在好友劝诫下不予发表这篇文章,因文章中所提及人物,大多是玲的家人,人们不由得对号入座确实是这样。而人物隐私之描写,包括同性恋,不伦私情,婚外恋情,堕胎等,无不坦诚外露,人们大抵会当个八卦报来读,而很难单纯把这本书看做一篇小说我也是如此。

我很赞同她对于胡兰成的描写,有一种类似偷窥的微妙感。但他的出场却描写的相对简单,简单的没有太多感情色彩,褒义词只有一个:略显英气。另有一段写他坐在沙发上,是个特写的镜头。九莉看到他的侧面,心里生出了点意思。他们在一起是必然,情场老手如果捕捉不到异性发散的气息,那就跟胖子不爱吃饭一样,是不可能的事。

《小团圆》在进行了三分之一的时候,男主角邵之雍终于出现,一本书都读去了半指厚。而在这之前,女主角九莉生活中的零碎都有描述,香港求学,遇见战事。间杂着生母蕊秋的情史若干,女学生的生活轶事,家族私事等

现实中很多事情都是很险恶的,但不去想,就能开开心心地生活下去。但在《小团圆》这个自传中,张的爱情以盲目的形式出现,以被骗为过程,最终又以被抛弃为结尾。感觉还是挺可惜的。

张爱玲《小团圆》读后感700字


在我的脑海中,张爱玲一直是站在那里,持一个潇洒而苍凉的手势,淡淡的看着那个十里洋场般华美的上海。
《小团圆》一书是张爱玲的自画像,书中的人、事、物、景都是她生命中所经历的种种,从创作主体心态的角度来看,张爱玲早年的身世影响了其人格心理的发展,进而影响到她对外部世界的感受和体验。曾有女学者赵园评价张爱玲的创作风格:张爱玲的艺术才能,使她在诸种矛盾的艺术因素间,找到并组成了她所需要的那一种和谐、统一。这里最基本也最足构成特色的,是旧小说情调和现代趣味的统一。在这本书中,主人公的成长环境,其母亲的对其创作风格影响深远,从而形成了中国旧小说与西方现代小说的不同情调的融合。十里洋场的繁华与浮夸,在张爱玲的小说中,被完美的融合进东方旧世纪的生活习惯当中,或许有人认为张爱玲的小说未必写的动人,但是却是写的最适宜的。
张爱玲的小说中金钱、婚姻、性爱是很重要的话题,在小团圆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其父挥霍致使家业破败,生活日益变得苦难,而母亲和父亲之间结束的婚姻也使得张爱玲对婚姻产生了怀疑。在社会中人性的缺失使作者备受煎熬,而人性当中的虚伪和残忍也在其小说中得到了反映。张爱玲以敏锐的目光审视着现实,选择两性关系作为切入点,讲述着大都市里的小市民恋爱与婚姻的故事,冷冷地告诉人们:人间无爱,至多只有一层温情的面纱。她笔下的女性是为了谋生而成家的女人,而非追求自我价值的强者和天真烂漫的情种。
正如很多人所言,《小团圆》中的张爱玲像一位洞悟人生而又难以接近的巫女,以冷峭、阴郁甚至有些刻薄恶毒的眼光注视着社会与人生,揭示了人性阴暗的一角。

张爱玲《小团圆》读后感1000字


读后感大全相关栏目推荐:“张爱玲《小团圆》读后感”。

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阅读作品后,犹如收获至宝,感触颇多。读后感在点名中心时的语言不能过于口语化,应该尽量使用书面语言,如何在写作品的读后感时把自己的真实感悟写出来呢?编辑特意为您整理了《张爱玲《小团圆》读后感》,请继续阅读本文相关内容!

张爱玲《小团圆》读后感(篇1)

拿到张爱玲的《小团圆》已有一段日子了,但是一直迟迟未读。读她的书要带着一颗平静而又虔诚的心,要是没有,那么你是绝不能融入到张爱玲的文字里面,体味不到那字里行间透出的那股冷艳气息。而这本几经波折才得以出版的《小团圆》尤甚。它是一部让天才作家张爱玲花了二十多年时间来写,此后又花了二十多年时间修改,直到去世前还不满意的小说;一部让受托付的朋友矛盾纠结,在出版和销毁之间摇摆不定的小说。它是张爱玲的遗作,一部极为神秘的小说。找一个内心平静的时刻,找一处幽寂清静的地方,才敢捧起这一神秘的书,来细细品味。

虽说已对张爱玲生平的种种知道一二,可是《小团圆》灰黯的基调还是看得人心里发冷感觉很压抑。《小团圆》可以看作是张爱玲本人自传性的小说,她以自己的人生经历为蓝本,用文学的手法叙述了传奇一生。在本书中,对她家人包括父母、最亲密的姑姑、以及很多亲戚的以前不为人所知的隐私都被无情的揭露,更令人惊讶的是她对自己的剖白,赤裸裸程度几乎到了自虐的地步,令人心痛不已。在书里张爱玲没有半点隐晦,白描了曾经发生过的一切,客观直白的剖析了人物之间的种种纠葛。全书从头至尾少有温情,用冷静而细腻的笔触诠释了一段残缺的人生,用洋洋洒洒的文字让人阅尽世俗百态。无论内心如何激荡,场面如何不堪,在她笔下永远是平和地轻轻带过,还不时带着微笑。

要是不了解张爱玲的生平种种,是很难读懂这本书的。开始读时是极不愿意带着《小团圆》是张爱玲本人的自传性小说这个观点去读的,但是翻了十几页就觉得不行了,越发感觉到这就是写她自己的书。于是不等不把主人公九莉当成了她,父母、姑姑、弟弟甚至是好朋友比比等一系列的人在现实生活中都有所原型。当看到她用如此无情犀利的笔触写出这些亲近的人的种种时,不禁为此感到惊讶,倒吸一口凉气。看来,她似乎是要不顾一切了。

看的时候,一直期待着邵之雍的出现。关于张爱玲和胡兰成的故事是一直很吸引我的。胡兰成在《今生今世》里的片言只语更让人想知道张爱玲对这段感情的看法。见到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去,但心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九莉爱上了比自己大的老男人邵之雍,而且是那样的义无反顾,可以容忍他有老婆,同时跟几个女人纠缠不清,可以达到在他抛弃自己之后跟其他女人混在一起的时候还寄钱去给他,爱得惊世骇俗,爱得不顾一切。九莉对于感情,哪怕是做作,也有些男子气概在里面,并不牵萦于那些别的女人,更不屑打听任何细节,邵之雍却偏偏一件一件事情地讲给她听,无耻得令人骇然。看着盛九莉在一个男人面前变得很低很低,既觉心酸又有一丝敬佩。很多时候,我们知道正在发生的一切不过是个梦,但却总是不愿意醒来。雨声潺潺,像是住在溪边,宁愿天天下雨,以为你是因为下雨不来。三十岁的时候,她在笔记本写下一句如此深情的话,不知道那时的她心里想的是谁,是之雍?抑或是燕山?这样的独自排解,只是因为你不在,而爱还在。

张爱玲,如此般的一个惊世才女,在爱情上尤且得不到圆满,更何况是我们这般的凡夫俗子。读她的书,越读越惆怅,可是又舍不得放下。

张爱玲《小团圆》读后感(篇2)

在我的脑海中,张爱玲一直是站在那里,持一个潇洒而苍凉的手势,淡淡的看著那个十里洋场般华美的上海。

《小团圆》一书是张爱玲的自画像,书中的人、事、物、景都是她生命中所经历的种种,从创作主体心态的角度来看,张爱玲早年的身世影响了其人格心理的发展,进而影响到她对外部世界的感受和体验。曾有女学者赵园评价 张爱玲的创作风格:张爱玲的艺术才能,使她在诸种矛盾的艺术因素间,找到并组成了她所需要的那一种和谐、统一。这里最基本也最足构成特色的,是旧小说情调和现代趣味的统一。在这本书中,主人公的成长环境,其母亲的对其创作风格影响深远,从而形成了中国旧小说与西方现代小说的不同情调的融合。十里洋场的繁华与浮夸,在张爱玲的小说中,被完美的融合进东方旧世纪的生活习惯当中,或许有人认为张爱玲的小说未必写的动人,但是却是写的最适宜 的。

张爱玲的小说中金钱、婚姻、性爱是很重要的话题,在小团圆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其父挥霍致使家业破败,生活日益变得苦难,而母亲和父亲之间结束的婚姻也使得张爱玲对婚姻产生了怀疑。在社会中人性的缺失使作者备受煎熬,而人性当中的虚伪和残忍也在其小说中得到了反映。张爱玲以敏锐的目光审视著现实,选择两性关系作为切入点,讲述著大都市里的小市民恋爱与婚姻的故事,冷冷地告诉人们:人间无爱,至多只有一层温情的面纱。她笔下的女性是为了谋生而成家的女人,而非追求自我价值的强者和天真烂漫的情种。

正如很多人所言,《小团圆》中的张爱玲像一位洞悟人生而又难以接近的巫女,以冷峭、阴郁甚至有些刻薄恶毒的眼光注视著社会与人生,揭示了人性阴暗的一角。

张爱玲《小团圆》读后感(篇3)

比较喜欢看那些不是一眼就看得很清楚的文字,张爱玲的《小团圆》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我这个想法。这是一本以小说的形式写的自传,小说虽然可以认为是虚构的,但如果以自传的精神来写,则更有立体感、真切感。

有点象《红楼梦》的笔触,上半部主要写父母、祖父母、姐弟、亲戚,下半部写自己的爱情,各占一半笔墨,虽然是一个个生活小事,但每一个字里都是细节,情态毕现,仿佛生活就在那里陈设着,象些老家俱在旧房子里,散发着那时的气息。春秋笔法处处可见,即使对于作者自己,也毫不留情。对于父亲、母亲、姑姑、继母、、亲戚直到奶妈。。。。。。人物不论大小,身份不论高低,也是不放过分毫。是一把锋利的解剖刀,深深地达到骨髓深处。有的是悲悯,有的是平静的陈述,但不忘记点出质的穿透与洞察。正因为有了洞察与穿透,才有这份平静、冷静甚至冷酷,但悲悯才统领着整个精神的基调。

对于生活,作者愿意活一百次,活一千次,活无数次(原文,大意);喜欢曾经生活过(大意)。人的热情就是这样,即使一个个人物都似是可笑、可悲、可恨,但也是有一些值得肯定的地方。

张爱玲《小团圆》读后感(篇4)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沉香冷却,余香犹在——读张爱玲《小团圆》有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以前时代的事情,渐化作一卷电影胶片,桥段;一张老照片,黑白;一段别人看的故事,不明。渐渐落了微尘,泛了昏黄。皆那么无言,却是仅有的痕迹,让这世界记得。张爱玲便是这样,她生前写了太多经典,而我今天要说的,却是她逝后才面世的作品,《小团圆》。

那是张爱玲最为神秘的作品,她一度欲销毁。《小团圆》是篇近似于自传体的小说。张爱玲的魅力在于,文字到她的笔下,才真正有了生命,直钻进你心里去。她的言辞无比精致,一贯嘲讽的细腻工笔。我是“张迷”,迷恋她的文字,迷恋阅读她文字时的感觉。她的文字仿若附着魔力,有让人爱上她写的故事,她这个人的欲望。她写文字像蜘蛛编织它的网,让人渐渐坠进去,陷下去不上来也宁愿。十里洋场,她穿着另类时髦,古装短袄旗袍,上海滩,她是最浓郁的一道沉香。胡兰成,只能说他毁了张爱玲这个人,却成就了“张爱玲”这个名字,这个作家。尽管张爱玲的一生过得悲凉而忧伤,可我想,她的心是充实的,毕竟,她来过了,有太多东西能够证明她来过已足够。她,空白地来到这世上,空白地离开这世上,却填补了世上的空白。

在09年的4月《小团圆》才渐渐浮现在我们面前,让人有点儿神秘有点儿兴奋,《小团圆》的女主角——九莉,她是张爱玲本身的写照,九莉具备特殊的文采,因此吸引了之雍,一如张爱玲因文章吸引了胡兰成一样,正如他们的初相遇呵。盛九莉和邵之雍的故事原是她张爱玲自己和胡兰成的故事,但读起来,却不像看张爱玲和胡兰成的经历那般强烈和忧怨,张爱玲的叙述给我感觉有些淡,是无奈后的释然?还是彻底的心灰意冷?她像写别人的故事给自己看一般,有了几分洒脱。张爱玲这样说《小团圆》:“这是一个热情故事,我想表达出爱情的万转千回,完全幻灭了之后也还有点什么东西”。那么,幻灭后,有的是什么东西呢?是很长的回忆和自己曾来过的证明,以及,拥有的停留。毕竟,很多事情并不是只有圆满和存在才是有价值的,纵算完全幻灭,亦是存在的结果和证明,因为,如果没有存在过,连幻灭都没有。存在的'痕迹是要留给这个世界上自己爱过的人,和爱过自己的人。

《小团圆》中,九莉本通过了伦敦大学的入学试,可是赶上太平洋战争的她被迫放弃远赴伦敦的机会,而选择了香港大学,在香港她一直名列前茅,无奈,毕业前夕香港却沦陷了。关于她的一切文件纪录尽数被烧毁。什么都没有了!其实,这便是张爱玲本身的经历。对于这件事,她却只轻轻地说:“那一类的努力,即使有成就,也是注定了要被打翻的罢?……我应当有数。”也许我们都无法体味这种苦楚的滋味,当我们有那么一天,努力了太多太多,却得了无果的结局。一定不会像张爱玲那么轻描淡写和释然,也许我们会绝望会疯狂,可张爱玲不会。她选择了并懂得接受。同为学生的我,倘若遇上这样的事,会万念俱灰的罢。我想,经过酸雨的洗礼之后,花木存活下来的尽管很少,但毕竟是有的,张爱玲便是这样,她的傲慢撑起她自己,经过不复柔和的历练。让我一下懂得,曾努力过的东西覆灭,一味想复原是无用的,我们记得,曾经那么努力地努力过就好。我们就算没有结果,但是有比别人多付出的过程,就不一定不值得,那些来过、做过的证明,是我们最美的回忆。

就正如一炉沉香,燃灭之后,冷却掉了,却还留下沉香屑,更值得的是,还会有一道道沉香的余香,弥散着,余香,犹在……

那是95年的9月,8号那天,张爱玲永远地离开了,她离开得安静而不为人知,75个年岁,张爱玲就这样走过。她也一如那一炉沉香,她也本就是由沉香开始的,她的处女作《沉香屑·第一炉香》让人们知道了张爱玲,如今她燃灭后冷却,依旧留下沉香屑和余香,亦无憾了。因为,她留下了那么多文字,纪念她的爱情,证明她的存在,而且,还让太多人读到了她含有魅力的文字。她来过,她分享了。那一道沉香的余香,绵亘长存——她的经历,她和胡兰成之间,有太多故事和记忆,值得记得,却又最好忘掉,因为他们之间的回忆是苦楚的。

就用徐志摩《偶然》里的句子结束罢“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沉香冷却,余香犹在……

张爱玲《小团圆》读后感(篇5)

张爱玲全集:小团圆的读后感,来自当当网的网友:久不读张爱玲,却读到了这样的一本《小团圆》。读这本书,心里浮现的总是电影色戒中的一个镜头:女主角放走了刺杀的对象在回程的黄包车里,一个很长的长镜头。这个镜头一直在我脑海里,时时回放,挥之不去。张爱玲以她一贯的文字,一贯的风格,给了读者一个最后的最真实的故事,她自己的故事。在百转千回之后,是直视的勇气和岁月的苍凉。自度没有评价这样的作品的资格,只是感谢,感谢一位作者,一个若干年前生活在上海的女子,为后人留下一段遵从自己的诚恳的文字。作者说:“这是一个热情故事,我想表达出爱情的万转千迴,完全幻灭了之后也还有点什麼东西在。”我在这个故事里看到的却是深彻的孤寂,一出原本是双人舞的独角戏。敢在这样的故事里,坚持爱情,是生命本身的力量?还是入戏太投入?我不得而知。不知道在作者的心里那完全幻灭了之后,还有点的是什么东西,我只是看得无比心酸,如许孤寂的团圆……

张爱玲《小团圆》读后感(篇6)

若是从未,亦或是很少读张爱玲文章的人,乍读《小团圆》,难免会觉得混乱,不知所云;若是张爱玲的资深读者,会觉得《小团圆》所讲述的一个个故事,所使用的一段段语言,甚至书中的修辞,都是曾经在她的其他文章中出现过的,正如她自己所说的,是在炒冷饭,再好的语言,泛滥之后也味同嚼蜡了。

所以很多人并不看好《小团圆》的文学价值。此书,对于不少的人,只是了解或者说窥探张爱玲这位奇女子的传奇人生的一个途径。

《同学少年都不贱》之前的,张女士的小说及散文,我都看了不下二三十遍了,若说为了欣赏学习张女士的文章,其实不差这本。所以在2010年初制定的全年计划中,根本没有把《小团圆》算在其中。买《小团圆》,只因为春节脱离了宝博的监督,购书癖发作了。然后抱着既买之则读之的态度,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开始了第一次阅读。

书名为何是《小团圆》?指的是谁与谁的团圆?有人认为,书中的九莉与邵之雍的短暂爱情是九莉孤独生命中难得的团圆,故名《小团圆》。我不以为然。全书283页,邵之雍在142页才出场,260页之后基本上消失。况142页至260页之间,还有很多其他的重要事情穿插其中,九莉与邵之雍关系的描写,可能只占全书的1/3,如何撑得起一部大约十八万字的小说?

当然,考虑到张爱玲或许原计划将《小团圆》写成中篇小说(张女士颇擅长写中篇),最初,全文有可能都是围绕九莉与邵之雍的爱情展开的。但是随着增删,随着字数越来越多,《小团圆》已经偏离了张爱玲起先计划的道路而讲述了九莉三十年的人生,在这其中,邵之雍只是一个很重要的过客而非主角。所以,小团圆指的并不是九莉与邵之雍的团圆,至少,无法达到这样的目的。

团圆的,并不是九莉与邵之雍,而是张爱玲的人生中出现的人、事,张爱玲以前的文章中出现过的人、事、表现手法,在这本书中实现了团圆。换言之,《小团圆》是张爱玲对自己的人生及自己的旧作的总结、思考和揭露。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那样几块地方,就像是旧伤口,不敢碰不能碰,却又终生难忘。偏写文章的人都有过这样的冲动,要把人生中最见不得光的最不为所知的东西写出来,要把结痂的伤口再次撕开。因为压抑的感觉往往更痛。只是写出来,却无法让人看,因为那像是自己最卑劣的隐私,决不能让人抓在手里,再伤害自己一次。怎么办?只有一次又一次修改,改到面目全非,甚至语句不通。如果《小团圆》让你觉得生涩,原因便基于此。

所以整本书看来,《小团圆》的文学价值并没有张女士早期几部作品那么高。但是,若是逐字读去,恍惚间就好像自己变成了九莉,旧伤口一条条崩裂。等待着,心情惨淡,就像大考的早晨

张爱玲《小团圆》读后感(篇7)

看张爱玲,体会到一句话,何谓强极则辱,慧极必伤。她为何就不能有一会儿糊涂的时候?她为何就不能在这滚滚红尘里有一会儿的麻醉沉迷?

她觉得过了童年就没有这么平安过。时间过得悠长,无穷无尽,是个金色的沙漠,浩浩荡荡一无所有。只有嘹亮的音乐,过去未来重门洞开,永生大概只能是这样,这一段时间与生命里无论什么别的事都不一样,因此与任何别的事都不相干。她不过陪他多走一段路,在金色梦的河上划船,随时可以上岸

这是她跟胡兰成恋爱后写的一段话,永生大概只能是这样,可想爱对于她生命的意义,然而在这样的时刻,她想到的亦是随时可以上岸。因此与任何别的事都不相干可以看出,这几乎等同于她的信仰,信仰又怎么能和现实的生活有任何关系呢?

说她红颜薄命亦是对的。张爱玲的美是在骨子里的,是近似于与莲花,与月光,与雪山般代表的美,是清冷的美,是出世的美,是几乎靠近于神的美。与世俗中令人温暖的美是相反的,因此她的美只能存在于意境之中,远观之中。然而这便是她的命运了,她若不屑改变,如不能英年早逝,就只能悄然孤身终老。

古往今来,在中国的文学作品中,这样的女子还有如林黛玉,如李清照,当然前者只是创造出来的人物。艺术家有才华,创造出传世的文学作品的多不其数,然而能将自己的人生也写成一部著作的,又有多少呢?

张爱玲的美,是以生命作为代价,是以幸福作为祭品,来追求的美。难怪胡兰成的书里,总叹她惊为天人,字里行间透露出跟她在一起的沾沾自喜,然而真正要陪着在身边的,却还是小胡,小苏或是其他的女子。你说他矛盾吗?其实还真不是的。只是叹这世间,神仙偶尔是有的,然而神仙眷侣,却还真的是不易有。说张的美只是一个角度。除了艺术的角度,还有现实的角度。这就是为什么张爱玲的争议如此之多。

为了爱,练就十八般武艺,不计回报,付出所有,若最终只是为了获得一个男人的爱情,或者说独占一个男人的爱情。你知道这从一个男人的角度出发,该是一件多么可怕和有压力的事吗?又有哪个男人担的起上帝的角色呢。有点良知的,不敢担。敢照单全收的,大多是无赖。

看过本能吗?理解为什么莎姐要在床上杀掉情人吗?这应该是一部从男性化的思维模式出发拍的电影。当然也是从艺术的角度夸大这个矛盾。但从进化论的角度,人类的基因发展,就是一个弱肉强食的过程,人的本能都有自我保护的意识,对于一个能控制自己的人有天生的恐惧和反抗。你的对手越强,越有可能控制你,你越是会选择反抗。因为我们都知道,在感情的游戏里,越是爱得深的那个,越是容易受伤害。

这也是为什么欣赏张爱玲的大多是女人,男人,要不是看不懂,看懂了的也会觉得恐惧。记得看过一个颇有才华的男作家写过一句话说这样的女人:见过黑寡妇吗?她们真的要把爱的男人吞到肚子里才甘心吗?当时不解,后来释然,忍不住哈哈大笑。

男人的本能是要尽可能地占有更多的女人资源。女人的本能是尽可能的独占一个强的男人。谁有错?谁也没错,要有疑问的话去问上帝吧。

张爱玲《小团圆》读后感(篇8)

我发现,读后感一定要趁热写,不能拖,震撼的印象总会随时间变淡,想不出滋味。上个月读完《小团圆》,当时写下感受肯定和现在不一样,如果等明年去写,也仅记得大体故事梗概了。

作家的笔无论多尖刻,写自己家人都是手软的,赞美居多,给自己贴金,尤其是写自己母亲。例如三毛、席慕容、刘墉,读者只会觉得书中的母亲就该是那样,比凡人聪明可爱,如果是写清苦的母亲,就该如季羡林所写那样,穷也穷得有理由,艰辛之处都比别人伟大,赢得读者的热泪。难得张爱玲没有赞美,平静地记录点滴,不夸张、不升华、不歌颂,她的笔太理性,没有热情,彼此内心的阴冷揣测也要写上去,全是真实人性的影子。

而且张爱玲的记忆好得惊人,儿时一件小小事都不忘,一句话、一个动作、一点心思,写得就像正坐在历史的回程车上一样,透过门缝在窥探家人的对话,让人倒吸一口冷气。

《小团圆》最好是在读过张的大部分小说之后再看,能串起来,因为里面很多家庭细节就是她小说的素材:《茉莉香片》原型出自她的弟弟和父亲、继母;《琉璃瓦》和《花凋》是写她舅舅家的女儿;《郁金香》应该源于她继母的弟弟;《创世纪》是写她的姨奶奶;《倾城之恋》是她在香港读大学时,遇到的一对情侣改编的故事;《沉香屑第二炉香》是在香港听同学说的;《赤地之恋》和《秧歌》是解放后她的见闻;《小艾》是她出国前迎合当时社会创作的一篇小说。这样把小说和自传对应着看,非常有意思,传奇的家庭造就了张的见多识广又内心敏感,不动声色地把周围都列入她笔下。创作还是得源于生活啊,架空的文学是写不好的。

小时候老师总让写读后感,可是憋来憋去也挤不出字,无感可发,最后只能凑字,先把书名和作者介绍一番(一段),再把故事梗概叙述一番(一大段),再谈一些自己的感性(最后一段),比如要好好学习,学习书中某个人物,为国家做贡献等等。然后长舒一口气,算是终于完成作业。想想,是因为那会读的东西实在是无感可写,小孩子理解能力又浅,只在乎故事本身是否吸引人。《格林童话》、《天方夜谭》,的确是写给小孩子的,故事吸引人,读完却想不出什么,也只有觉得开心或者瞠目结舌罢了,合上书本满足地玩去了。不像张爱玲的书,发人深省。

是什么样的一种勇气,让张爱玲把家庭的记忆碎片都拼凑起来,说人老了就爱回忆,而且回忆十分清晰,她后来久居美国,是不是一直在思念着家乡,怀念着这些往事呢。《小团圆》这样的回忆录并没有像其它的回忆录一样打下美好、温馨等烙印,然而读起来却觉得是美好而真实的,不是琼瑶阿姨那样,反复把生活多美好、像公主一样的女人这样的词语硬刻在书上。也只有经历过什么样的生活,才能写出什么样的文章,《创世纪》描写祖母出嫁前的场景,只有出身于那样的家庭才能把繁华富贵写得如家常便饭吧,她最擅长写显赫家族没落衰败。

看完《小团圆》,就像小孩子吃完了最爱吃的零食,肚子里满足,心里却失落起来,因为还想继续吃。记得有一本《民国女子》这样评价张爱玲:有趣的是,冰心靠《寄小读者》传世后代,林徽因靠与徐志摩的绯闻被后世牢记,民国真正被大众认可的女作家则是政治问题多多,婚姻并不完满的张爱玲。

张爱玲的一本新书《少帅》在台湾出版了,不知她还有多少未写完的稿,未刊登的小说。我是不折不扣的的张迷,自豪且幸福着。

张爱玲《小团圆》读后感(篇9)

加拿大回来的女朋友问:你们都说张爱玲的书好看,嗳,好看在哪里?我们聚餐一共七八人里有两人喜爱张爱玲。我说:她的文字里有我所了解的上海,让我经常不自禁的笑起来,什么手搭凉棚,就是手搁在眉上那现在要了解上海太容易了,msn什么都知道,用不着看书啊也知道哑然。

不想一下子就看完,知道以后没有爱玲的文字可看了,所以看的特慢,磨磨蹭蹭地结果还是看完了,对于像谜一样张爱玲,就像一下子看到自己喜爱的人在自己面前与他人做爱一样,有种透彻感。

有她全套的书,其他的都是皇冠的繁体字,只有《小团圆》是简体字,但也不错,就是封面不是张爱玲所喜爱的蓝绿,而是回归本色,特有意思。

那些书里的人物大部分都出现了,都是张爱玲身边的人。为了忘记胡兰成拿明星(或是导演)来填空档,还是个不错的美男子,在张爱玲面前怕是没有一个不自卑的,有一种可能男人只把她当生育的女人看,这样的男人肯定是粗人,没思想只在乎感官刺激的男人,相信爱玲是不会让这样的男人接近的。美男后来跟一小明星结婚,既然是小明星不但名气小,相信年龄也小。

胡兰成居然把她的子宫颈撞断,这事让人看了很震惊,一个年长十五六岁的男人,又有那么多女人的男人,在性经验上那么差劲,是个光说练不好的男人。

紧紧是我的女朋友,一次朋友们喝酒,聊起一俊男,几乎每张脸上充满了爱慕,紧紧得意地笑了:我一夹他五分钟,真的,骗你们是小狗。差不都同时尖叫起来。为了她那五分钟,请她去唱歌,一直诱问她是怎样做的,叫她在房里示范,紧紧把我们挑逗的咯咯娇笑,天蒙蒙亮空气中还带着湿气,我跟她坐在她家的楼梯阶梯上,侃侃而谈。难道真有传说中的淑女功。像谜一样解不开。

几年以后的一天,又碰上那俊男,张嘴但出不了口,后来有好友的男友在浴室里问出了秘密,原因很简单,心里也就豁然开朗。

胡兰成为了张爱玲登报离了两个女人。一份报纸上的内容有胡兰成一人完成,只是用不同的笔名,可见是位能言善辩的能人,爱玲说女人的爱情是有阴道开始,会说甜言蜜语的占优势是第一步,到床上毕竟要花财力时间等。他俩有说不完的话,互相欣赏,但是张爱玲在床上满足不了胡兰成,事情往往就是那么简单。

张爱玲记仇,因为弟弟未寄出的一封信,信里说她败坏门风,侮辱了她的人格,弟弟又帮继母说话,所以不原谅他,结果弟弟一辈子未婚,留在国内,在上海的浦东郊县当一名教师,开过眼的贵族一般的女人是不入眼的。

母亲赌钱输掉了爱玲的奖学金,没有一句解释,这是普遍中国人的传统习惯,生你出来你的一切都是父母的,母女俩为了男人而争,看了有点触目惊心。

文明的背后是原始,张爱玲看穿了领悟了活着的痛苦,回忆甜蜜的爱情时,加了一道开胃菜,来了一段堕胎的心路历程,一个已成型的男孩在抽水马桶里迅速漩去。我捂着肚子有点不忍。人跟一切地球上的生物一样,是为了传下去生命是需要延绵不断的,人并不是比别的物种更加高贵或了不起,打开老鼠和人的胸腔五脏六腑的排列是一样的,只是形状大小,人比其他动物多了一成思想而已,只能算是高等动物,所以生育是人的天职。

张爱玲《小团圆》读后感(篇10)

在看《小团圆》之前,并未看过什么她的小说。而我所知道的张爱玲,也只是那一个与胡兰成有著旷世绝恋的人。

直至买回这本书,翻开前言,看到张爱玲的遗产执行人宋以朗先生写的话,才明白这本书的男女主角有著胡与张二人的影子,也有些张爱玲自传体小说的意味。

与我想象的不同,张的笔触细腻,且没有什么繁重的描写。只是我觉得文字有些隐晦自然是要隐晦的,当时张爱玲并不想让别人看出文中的邵之雍就是胡,而九莉就是她。一开始时,我认为一二章有些生涩,有些不明所以,读起来有点吃力或许是还没有习惯张爱玲的笔风,也或许是因为里面人物框架太大。

但之后便开始感觉顺畅也需要读书人的全神贯注。好笑的是,《小团圆》共十一章,我看到第三章时才发现,第一章就已出现的人物蕊秋我本以为她与女主角九莉同龄其实她是九莉的母亲。我对我的后知后觉哭笑不得,只能在心里喊一声天哪。张爱玲并没有明确说明蕊秋与九莉的关系,并且九莉一直称她母亲为二婶,醒悟之后只觉自己该重新看一遍《小团圆》了。

自然,《小团圆》有她出色的地方。有一次去朋友家,翻她买的小说,才看了开头便知结尾了,早已没了读下去的兴致,这时莫名想起《小团圆》,《小团圆》吸引我,它让我想接著读这是神奇的一点,尽管我不知道原因。看到《小团圆》最后一页时,我发现结尾和开头是同一段话,读起来感觉奇妙又特别。

我想,我需要多看几遍《小团圆》才会明白其中的某些东西,而这本书值得我一读再读。

张爱玲《小团圆》读后感(篇11)

这几天读了张爱玲的《小团圆》,不管书的前言里面怎样引证仅仅是小说,我却看到了张爱玲的真心,她絮絮叨叨地回忆,她的欢喜与哀愁,自省,再平常不过的真心,小团圆读后感。

在张爱玲写的文章里,那种冷眼旁观的态度,在《小团圆》里亦冷眼旁观了自己。有些不忍看下去,那种压抑后习惯性的平静不是人人能体会理解,能拿出来当笑话说给他人听的。张爱玲的人生没有过团圆,她的心里亦不渴望团圆,因为出生以来碰到的人和事都是破碎的。破碎的父母亲、破碎的亲戚家族,破碎的亲情友情,破碎的爱恋,甚至谈不上有过一个完整的家庭。父亲,她一直在乎着却从来不在乎她,母亲,在她不再在乎的时候在乎她起来,没有团圆过。亲戚姑母一直住在一起,却形同外面的租约关系,经济上AA制,感情上也AA制互不吐露心声。终于懂得了爱情,在一个视感情为儿戏,时时把其他女人挂在嘴边的汉奸那里,收得一根灰烟蒂,单张随意写成的婚约,失去纯真少女全部的梦想和她不屑世人皆替她在意的声名。

我觉得这本书只是一个人在时过境迁之后,对往事点点滴滴的回忆吧。没有太多的震动、悲哀,人的一生不是都要经历许多的吗,谁又能说自己没有故事,张爱玲的故事最为曲折?前面还有很长很长的路,我们一生所经历的,又会在哪里团圆?

还有一句颇为感动的话。只有白纸上的黑字是真实的。所感相同,所恨亦同。

张爱玲《小团圆》读后感(篇12)

看《小团圆》之前,对于张爱玲和胡兰成的故事,仅仅通过众口相传以及胡的《今生今世》。当然,对张爱玲的生平的了解也只来源于《私语》《对照记》。《小团圆》尽管是小说,张爱玲也不愿意称之自传,可是我们还是一厢情愿的看到了想看到的所有细节。尤其是对母亲的复杂的依恋与疏离,对父亲的怀念和怨,对胡兰成的爱与恨。

最让我感动的是最后两页,谈到她已暮年,再看之雍的著作,不欣赏了一看见亦是好的就要笑。也说到身在异乡对祖国的伤感。然后说她做的一个梦,青山上红棕色的小木屋,映著碧蓝的天,阳光下满地树影摇晃著,有好几个小孩在松林中出没,都是她的。之雍出现了,微笑著把她往木屋里拉。非常可笑,她忽然羞涩起来,两个人的手臂拉成一条直线,就在这时候醒了。二十年前的影片,十年前的人。她醒来快乐了很久很久。每每读到,简直泣不成声。不管当年她和胡兰成是怎样开始,怎样结束,都是真心爱过的。多年以后,已经不爱这个人了,可是那份回忆,依然有美好的部分,让她念念不忘。在梦中想起来,都可以快乐很久。

感谢您阅读“好读后”的《张爱玲《小团圆》读书笔记3000字》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好书的读后感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童年读书笔记读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