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亲子读书读后感的读书笔记 > 地图 > 亲子读书读后感的读书笔记

亲子读书读后感的读书笔记

发布时间:2019-09-20 来源:互联网

《逝去的诗人》读书笔记_名著读书笔记3000字。

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个高尚的人说话,人类的进步,都是与读书相伴而行的。阅读了作品之后,我们一般对于这个作品都会有自己的感悟,此时可以抽出一点点时间写写读后感,分享自己的想法。该如何才能将一篇作品读后感写好呢?小编为大家呈上收集和整理的《逝去的诗人》读书笔记_名著读书笔记3000字,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这是一本独特的书,是陆小曼的两个弟子展望之和张方晦所写,用小说的形式给诗人徐志摩的一生抛光。我读这本书总觉得在独特的氛围中完成,经常泡图书馆,本无意翻开这本书,这时走过来一个熟识的女孩和我开玩笑道:你也读我读过的书呀?!于是,我就较真的读了起来。上部捂着鼻子读完,因为那种半诗半文十分破坏叙述的完整性和连贯,矫情的抒情是上部小说的硬伤。到了下部书,我才读到此书的乐趣,也读出了遥远诗人的那份独特的气质一半是诗人的,一半来自于孩子的。

诗人出身富商家庭,受过剑桥的大学正统教育,崇拜孔子、卢棱,喜爱雪莱、拜伦、济慈,结识曼殊斐尔、罗素,交往林长民,师承梁启超,满脑子自由,爱和美就像孩子,心中只有纯真、快乐和黑白分明。然而诗人的生活中有痛苦和污浊,所以诗人有宗教清教徒似的执著于自己理想的世界,执著行走于自己的诗歌,背负着忠实于心中的爱情,哪怕被现实拥踏而死也在所不措。

诗人本来不叫徐志摩,小时候有个苦行僧志恢大师走过诗人的家乡硖石镇,抚摩过诗人孩童时的头颅,赠几句诸如此子前途不可量之类廉价的吉祥话,得徐家施舍而走,却留下了志摩这个后来不同凡响的名字。

诗人的第一任老婆张幼仪,是父亲做的主,据资料载应该算作中上等的美女,不过此女让人佩服的地方是善经营、有豪气、对爱情决绝的姿态。她现实的生活方式和传统道德的矜持,使得诗人的浪漫产生了抗体像至清的水中的油污,怎么也融不到一起。在明白此节之后,她主动要求和诗人离婚,给诗人的浪漫以绝对空间,诗人的肉体以绝对的自由,诗人的爱情以绝对的宽容。于是她终身未嫁,一个人孤苦零仃地背着爱的灰烬一生冷清。

她是个女强人的类型,在她到徐家后便帮徐家打点生意,而且井井有条,特别是令徐老太爷眉开眼笑(也导致了后来陆小曼进入家门后的冷遇,徐老太爷对陆的评价真是一个洋娃娃,中看中玩就是不中用,可见张幼仪是参照系);后来到德国深造后,回国兴办实业,成为当时极少见的女实业救国者。

我看她最可贵的还是她的宽容。

她主动和诗人离婚后,诗人大喜过望,像得到了方糖的孩子:脑子发热常常先于嘴中的甘甜,也绝不去想大人会为一个月的盐巴无着落而愁苦。诗人把自己写的《徐志摩、张幼仪离婚通告》刊发在《新浙江》的副刊上,恐天下人不尽知(时有评论家认为此举为自由先驱之举),而诗人的快乐和自由是建立在一个善良女性痛苦和一生幸福的终结基础上的。无怪乎,诗人的家庭宁舍其亲生的儿子,也要留住外来的儿媳这是善良的感召,与封建主义无碍;也无怪乎诗人的恩师梁启超写信规劝:万不容以他人之痛苦,易自己之快乐。况多情之人,其幻想起落鹘突;而满足宁贴也极难,所梦想之神境终不可得,徒以烦恼,终身己耳。最可畏者,不生不死而堕落至不复能自拔。呜呼志摩,可无惧耶,可无惧耶!

可谓字字见血,惊心动魄,但诗人仍有自己的信仰和自己的选择:我将于茫茫人海访我唯一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诗人的浪漫无边际是背叛现实的选择,他也以后来的生命承担了选择的后果,所以诗人也没有错,只是对一个善良的女性太过惨忍。而张幼仪更像他的母亲,承受着自己孩子给予自己的痛苦毫无怨言后来诗人和陆小曼生活无着落,她常常给予救济,这看起来像个玩笑,其实是个讽刺是现实对诗人生命过程进行的一个无伤大雅的讽刺。 诗人生命中的初恋情人是林徽音,一个绝色的美女,也是个内敛的才女。一对浪漫无边际的诗人,爱情因彼此的才气惺惺相吸,对平庸生活的不满,于是用激越的浪漫将它淹没,用伤感的诗歌将它忽略,用寂寞的爱情将它占领。

他们的爱情,几乎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纯精神恋爱,是梦呓般美好而无奈,诗人喜欢引用爱德娜那句浪漫得无以复加也无药可救的诗:如果我突然飞了起来,你得答应我抓住我的两只脚,好吗?不然,我就永远下不来了。

这是注定的悲剧,但谁又能说这不是最纯粹最晶莹剔透的爱情呢?太纯粹的东西往往经不起现实的一点伤害,原先爱情有多纯粹,后来身上的伤口就有多深。

他们是对沉默的恋人,喜欢用眼神和诗歌倾诉一切,绝对的浪漫真实的感动。以致后来林徽音在解释为什么拒绝给诗人回信中说:你偏要我把心底难以言喻的感受用贫乏的语言来表达一番吗?你难道不知道沉默有着无限大的容量?

敏感成为习惯的诗人,麻木起来更令人害怕,当诗人沾沾自喜地把离婚的通告昭白于天下时,林徽音不辞而别(历史的一个谜团,但我想这和林与张幼仪女性相通的同情本性分不开的,当浪漫遇到善良的叉路口,她们宁愿选择善良行走),再到后来遇到梁启超的公子,并且相爱时,她和诗人的爱情即为灰烬。老奸巨猾的梁启超对年轻人的善变心理洞明得无以复加,知道林和徐的感情随时可以死灰复燃所以安排儿子和林到国外读书,直到林心中对诗人爱情的灰烬没有了温度

当林再一次见到诗人的时候,是他们的爱情彻底灰飞烟灭的时候,林对诗人说道:爱做梦的人都喜欢圆明圆。一块破石,几根残柱,任你用想像重塑昔日的锦华,真要把它重建起来,就没有了想像,没有了怀念。志摩呀,不要给我们的故事添一个平庸的结局吧,这样就没有诗意了。

这不过是林以诗人能接受的方式拒绝了他,但诗人很久之后才接受这个现实:直到很久后泰弋尔访华。诗人和林一起陪伴,在分手后的火车上,诗人给林写了最后一封情书,然而最终没有送到林的手中,而是被诗人的红颜知己叔华保留。当后来叔华要把这封情书物归原主时,诗人不是接受,而是孩子气十足地学着当年张生在《西厢记》里对红娘的台词;姐姐真乃小生生平第一知己。其时,他已经结识京华名媛陆小曼。

一半是诗人,一半是孩子。

当孩子的一半浮出生活的海面的时候,让人好笑,好气,但你却忘记记仇,他更不会。最后你还会不可思议地被他孩子气的可爱打动。上面的两位女性,和诗人的心灵靠的更近的时候,就是和诗人结束一段感情之后,在最不可思议的时候。

诗人和陆小曼的相识、相知、相爱的过程,用社会道德的眼光,陆是红杏出墙,诗人是第三者插足。但人们不忍用道德的眼光来否定诗人,因为诗人孩子似的气质中根本没有道德的杂质,而只有爱,忠实于心灵纯粹的爱。

人们以对孩子宽容的一切容量宽容了诗人,也成全了诗人的爱情。

用书中的话讲,他们的相遇,就像两个圆的相切,奇迹就在这个切点,生命的意义,也在等候这个切点。但我想说,当等到这切点之后,生命的意义该沿着哪条河流的方向?

陆小曼的丈夫,王赓,那位西点军校毕业的,当年随同顾维钧出席巴黎和会的随从武官,他也像当初张幼仪成全诗人一样的善良而伟大,和陆小曼离婚给他们自由。  诗人死后,陆小曼开始真正的悔过,不再贪恋热闹的繁华而归于平静的清苦,整理徐志摩的文稿中也许她才开始真正了解诗人:感情是他的指南,冲动是他的风,她难以置信世间曾跳动过那样一颗孩子般晶莹的心灵,而且还曾经是自己深爱却不了解的人。

陆小曼,用整整后半生的孤独,寻找诗人前半生的执著,两颗分开的心这时才真正契合起来。我想起徐志摩送给陆小曼的《爱眉小札》中的开头:幸福还不是不可能的。

直到诗人的生命结束以后,这种幸福才凸现其原形。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延伸阅读

《逝去的诗人》读书笔记3000字


这是一本独特的书,是陆小曼的两个弟子展望之和张方晦所写,用小说的形式给诗人徐志摩的一生抛光。我读这本书总觉得在独特的氛围中完成,经常泡图书馆,本无意翻开这本书,这时走过来一个熟识的女孩和我开玩笑道:你也读我读过的书呀?!于是,我就较真的读了起来。上部捂着鼻子读完,因为那种半诗半文十分破坏叙述的完整性和连贯,矫情的抒情是上部小说的硬伤。到了下部书,我才读到此书的乐趣,也读出了遥远诗人的那份独特的气质一半是诗人的,一半来自于孩子的。

诗人出身富商家庭,受过剑桥的大学正统教育,崇拜孔子、卢棱,喜爱雪莱、拜伦、济慈,结识曼殊斐尔、罗素,交往林长民,师承梁启超,满脑子自由,爱和美就像孩子,心中只有纯真、快乐和黑白分明。然而诗人的生活中有痛苦和污浊,所以诗人有宗教清教徒似的执著于自己理想的世界,执著行走于自己的诗歌,背负着忠实于心中的爱情,哪怕被现实拥踏而死也在所不措。

诗人本来不叫徐志摩,小时候有个苦行僧志恢大师走过诗人的家乡硖石镇,抚摩过诗人孩童时的头颅,赠几句诸如此子前途不可量之类廉价的吉祥话,得徐家施舍而走,却留下了志摩这个后来不同凡响的名字。

诗人的第一任老婆张幼仪,是父亲做的主,据资料载应该算作中上等的美女,不过此女让人佩服的地方是善经营、有豪气、对爱情决绝的姿态。她现实的生活方式和传统道德的矜持,使得诗人的浪漫产生了抗体像至清的水中的油污,怎么也融不到一起。在明白此节之后,她主动要求和诗人离婚,给诗人的浪漫以绝对空间,诗人的肉体以绝对的自由,诗人的爱情以绝对的宽容。于是她终身未嫁,一个人孤苦零仃地背着爱的灰烬一生冷清。

她是个女强人的类型,在她到徐家后便帮徐家打点生意,而且井井有条,特别是令徐老太爷眉开眼笑(也导致了后来陆小曼进入家门后的冷遇,徐老太爷对陆的评价真是一个洋娃娃,中看中玩就是不中用,可见张幼仪是参照系);后来到德国深造后,回国兴办实业,成为当时极少见的女实业救国者。

我看她最可贵的还是她的宽容。

她主动和诗人离婚后,诗人大喜过望,像得到了方糖的孩子:脑子发热常常先于嘴中的甘甜,也绝不去想大人会为一个月的盐巴无着落而愁苦。诗人把自己写的《徐志摩、张幼仪离婚通告》刊发在《新浙江》的副刊上,恐天下人不尽知(时有评论家认为此举为自由先驱之举),而诗人的快乐和自由是建立在一个善良女性痛苦和一生幸福的终结基础上的。无怪乎,诗人的家庭宁舍其亲生的儿子,也要留住外来的儿媳这是善良的感召,与封建主义无碍;也无怪乎诗人的恩师梁启超写信规劝:万不容以他人之痛苦,易自己之快乐。况多情之人,其幻想起落鹘突;而满足宁贴也极难,所梦想之神境终不可得,徒以烦恼,终身己耳。最可畏者,不生不死而堕落至不复能自拔。呜呼志摩,可无惧耶,可无惧耶!

可谓字字见血,惊心动魄,但诗人仍有自己的信仰和自己的选择:我将于茫茫人海访我唯一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诗人的浪漫无边际是背叛现实的选择,他也以后来的生命承担了选择的后果,所以诗人也没有错,只是对一个善良的女性太过惨忍。而张幼仪更像他的母亲,承受着自己孩子给予自己的痛苦毫无怨言后来诗人和陆小曼生活无着落,她常常给予救济,这看起来像个玩笑,其实是个讽刺是现实对诗人生命过程进行的一个无伤大雅的讽刺。

诗人生命中的初恋情人是林徽音,一个绝色的美女,也是个内敛的才女。一对浪漫无边际的诗人,爱情因彼此的才气惺惺相吸,对平庸生活的不满,于是用激越的浪漫将它淹没,用伤感的诗歌将它忽略,用寂寞的爱情将它占领。

他们的爱情,几乎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纯精神恋爱,是梦呓般美好而无奈,诗人喜欢引用爱德娜那句浪漫得无以复加也无药可救的诗:如果我突然飞了起来,你得答应我抓住我的两只脚,好吗?不然,我就永远下不来了。

这是注定的悲剧,但谁又能说这不是最纯粹最晶莹剔透的爱情呢?太纯粹的东西往往经不起现实的一点伤害,原先爱情有多纯粹,后来身上的伤口就有多深。

他们是对沉默的恋人,喜欢用眼神和诗歌倾诉一切,绝对的浪漫真实的感动。以致后来林徽音在解释为什么拒绝给诗人回信中说:你偏要我把心底难以言喻的感受用贫乏的语言来表达一番吗?你难道不知道沉默有着无限大的容量?

敏感成为习惯的诗人,麻木起来更令人害怕,当诗人沾沾自喜地把离婚的通告昭白于天下时,林徽音不辞而别(历史的一个谜团,但我想这和林与张幼仪女性相通的同情本性分不开的,当浪漫遇到善良的叉路口,她们宁愿选择善良行走),再到后来遇到梁启超的公子,并且相爱时,她和诗人的爱情即为灰烬。老奸巨猾的梁启超对年轻人的善变心理洞明得无以复加,知道林和徐的感情随时可以死灰复燃所以安排儿子和林到国外读书,直到林心中对诗人爱情的灰烬没有了温度

当林再一次见到诗人的时候,是他们的爱情彻底灰飞烟灭的时候,林对诗人说道:爱做梦的人都喜欢圆明圆。一块破石,几根残柱,任你用想像重塑昔日的锦华,真要把它重建起来,就没有了想像,没有了怀念。志摩呀,不要给我们的故事添一个平庸的结局吧,这样就没有诗意了。

这不过是林以诗人能接受的方式拒绝了他,但诗人很久之后才接受这个现实:直到很久后泰弋尔访华。诗人和林一起陪伴,在分手后的火车上,诗人给林写了最后一封情书,然而最终没有送到林的手中,而是被诗人的红颜知己叔华保留。当后来叔华要把这封情书物归原主时,诗人不是接受,而是孩子气十足地学着当年张生在《西厢记》里对红娘的台词;姐姐真乃小生生平第一知己。其时,他已经结识京华名媛陆小曼。

一半是诗人,一半是孩子。

当孩子的一半浮出生活的海面的时候,让人好笑,好气,但你却忘记记仇,他更不会。最后你还会不可思议地被他孩子气的可爱打动。上面的两位女性,和诗人的心灵靠的更近的时候,就是和诗人结束一段感情之后,在最不可思议的时候。

诗人和陆小曼的相识、相知、相爱的过程,用社会道德的眼光,陆是红杏出墙,诗人是第三者插足。但人们不忍用道德的眼光来否定诗人,因为诗人孩子似的气质中根本没有道德的杂质,而只有爱,忠实于心灵纯粹的爱。

人们以对孩子宽容的一切容量宽容了诗人,也成全了诗人的爱情。

用书中的话讲,他们的相遇,就像两个圆的相切,奇迹就在这个切点,生命的意义,也在等候这个切点。但我想说,当等到这切点之后,生命的意义该沿着哪条河流的方向?

陆小曼的丈夫,王赓,那位西点军校毕业的,当年随同顾维钧出席巴黎和会的随从武官,他也像当初张幼仪成全诗人一样的善良而伟大,和陆小曼离婚给他们自由。

诗人,从来不同意婚姻是爱情的坟墓这种说法,然而被自己的婚姻求证。

他们结婚后,诗人的家庭不再给诗人以资助(大部分是张幼仪的资助),交际花陆小曼仍旧挥金如土不学无术(最后竟荒唐地领一唱戏的小生到家里陪她吸食鸦片,但此书因避讳未谈及),所以诗人不得不没日没夜辗转于几个高校之间讲课,但仍入不缚出常常靠借贷维生。有意思的几件小事,胡适等几位好友筹钱给诗人夫妻出国深造的银元,陆小曼用来作演戏用的服饰;诗人让陆学习写字,陆问诗人:我的一个香吻可以省写多少字诗人的诗歌开始沉默无语,他的浪漫无边际被自己一手营造的庸俗淹没,他灵感的翅膀在现实中受伤,再也飞不起来。

当在北京的胡适让诗人来北京就职时,诗人毫不犹豫的答应了,他意识到自己该逃离一些东西了,就像叛逆的孩子本能的知道,世界在眼中的黑白分明是不真实的。

诗人到了北京,义无反顾的,但陆小曼割舍不掉繁华奢靡高朋满座歌舞升平慵懒浅俗的大上海生活,所以诗人不得不常常往返于理想和现实之间他喜欢坐飞机,飞在天上,出入云霞,俯视尘寰,其乐无穷。

终于有一次,他得到中航公司一个朋友的免费票,乘运送邮件的济南号飞机返回北京途中,于开山失事,是年36岁。许多人扼腕恸哭,我看大可不必,人生犹如一篇文章,可以长而冗余,可以短而回味无穷,至于最后一个标点为句号、叹号甚至于耐人寻味的省略号,那就无关大雅了。

诗人死后,陆小曼开始真正的悔过,不再贪恋热闹的繁华而归于平静的清苦,整理徐志摩的文稿中也许她才开始真正了解诗人:感情是他的指南,冲动是他的风,她难以置信世间曾跳动过那样一颗孩子般晶莹的心灵,而且还曾经是自己深爱却不了解的人。

陆小曼,用整整后半生的孤独,寻找诗人前半生的执著,两颗分开的心这时才真正契合起来。我想起徐志摩送给陆小曼的《爱眉小札》中的开头:幸福还不是不可能的。

直到诗人的生命结束以后,这种幸福才凸现其原形。

《逝去的诗人》读书笔记_写人读书笔记3000字


这是一本独特的书,是陆小曼的两个弟子展望之和张方晦所写,用小说的形式给诗人徐志摩的一生抛光。我读这本书总觉得在独特的氛围中完成,经常泡图书馆,本无意翻开这本书,这时走过来一个熟识的女孩和我开玩笑道:你也读我读过的书呀?!于是,我就较真的读了起来。上部捂着鼻子读完,因为那种半诗半文十分破坏叙述的完整性和连贯,矫情的抒情是上部小说的硬伤。到了下部书,我才读到此书的乐趣,也读出了遥远诗人的那份独特的气质一半是诗人的,一半来自于孩子的。

诗人出身富商家庭,受过剑桥的大学正统教育,崇拜孔子、卢棱,喜爱雪莱、拜伦、济慈,结识曼殊斐尔、罗素,交往林长民,师承梁启超,满脑子自由,爱和美就像孩子,心中只有纯真、快乐和黑白分明。然而诗人的生活中有痛苦和污浊,所以诗人有宗教清教徒似的执著于自己理想的世界,执著行走于自己的诗歌,背负着忠实于心中的爱情,哪怕被现实拥踏而死也在所不措。

诗人本来不叫徐志摩,小时候有个苦行僧志恢大师走过诗人的家乡硖石镇,抚摩过诗人孩童时的头颅,赠几句诸如此子前途不可量之类廉价的吉祥话,得徐家施舍而走,却留下了志摩这个后来不同凡响的名字。

诗人的第一任老婆张幼仪,是父亲做的主,据资料载应该算作中上等的美女,不过此女让人佩服的地方是善经营、有豪气、对爱情决绝的姿态。她现实的生活方式和传统道德的矜持,使得诗人的浪漫产生了抗体像至清的水中的油污,怎么也融不到一起。在明白此节之后,她主动要求和诗人离婚,给诗人的浪漫以绝对空间,诗人的肉体以绝对的自由,诗人的爱情以绝对的宽容。于是她终身未嫁,一个人孤苦零仃地背着爱的灰烬一生冷清。

她是个女强人的类型,在她到徐家后便帮徐家打点生意,而且井井有条,特别是令徐老太爷眉开眼笑(也导致了后来陆小曼进入家门后的冷遇,徐老太爷对陆的评价真是一个洋娃娃,中看中玩就是不中用,可见张幼仪是参照系);后来到德国深造后,回国兴办实业,成为当时极少见的女实业救国者。

我看她最可贵的还是她的宽容。

她主动和诗人离婚后,诗人大喜过望,像得到了方糖的孩子:脑子发热常常先于嘴中的甘甜,也绝不去想大人会为一个月的盐巴无着落而愁苦。诗人把自己写的《徐志摩、张幼仪离婚通告》刊发在《新浙江》的副刊上,恐天下人不尽知(时有评论家认为此举为自由先驱之举),而诗人的快乐和自由是建立在一个善良女性痛苦和一生幸福的终结基础上的。无怪乎,诗人的家庭宁舍其亲生的儿子,也要留住外来的儿媳这是善良的感召,与封建主义无碍;也无怪乎诗人的恩师梁启超写信规劝:万不容以他人之痛苦,易自己之快乐。况多情之人,其幻想起落鹘突;而满足宁贴也极难,所梦想之神境终不可得,徒以烦恼,终身己耳。最可畏者,不生不死而堕落至不复能自拔。呜呼志摩,可无惧耶,可无惧耶!

可谓字字见血,惊心动魄,但诗人仍有自己的信仰和自己的选择:我将于茫茫人海访我唯一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诗人的浪漫无边际是背叛现实的选择,他也以后来的生命承担了选择的后果,所以诗人也没有错,只是对一个善良的女性太过惨忍。而张幼仪更像他的母亲,承受着自己孩子给予自己的痛苦毫无怨言后来诗人和陆小曼生活无着落,她常常给予救济,这看起来像个玩笑,其实是个讽刺是现实对诗人生命过程进行的一个无伤大雅的讽刺。

《逝去的诗人》读书笔记_关于徐志摩的读后感3000字


这是一本独特的书,是陆小曼的两个弟子展望之和张方晦所写,用小说的形式给诗人徐志摩的一生抛光。我读这本书总觉得在独特的氛围中完成,经常泡图书馆,本无意翻开这本书,这时走过来一个熟识的女孩和我开玩笑道:你也读我读过的书呀?!于是,我就较真的读了起来。上部捂着鼻子读完,因为那种半诗半文十分破坏叙述的完整性和连贯,矫情的抒情是上部小说的硬伤。到了下部书,我才读到此书的乐趣,也读出了遥远诗人的那份独特的气质一半是诗人的,一半来自于孩子的。

诗人出身富商家庭,受过剑桥的大学正统教育,崇拜孔子、卢棱,喜爱雪莱、拜伦、济慈,结识曼殊斐尔、罗素,交往林长民,师承梁启超,满脑子自由,爱和美就像孩子,心中只有纯真、快乐和黑白分明。然而诗人的生活中有痛苦和污浊,所以诗人有宗教清教徒似的执著于自己理想的世界,执著行走于自己的诗歌,背负着忠实于心中的爱情,哪怕被现实拥踏而死也在所不措。

诗人本来不叫徐志摩,小时候有个苦行僧志恢大师走过诗人的家乡硖石镇,抚摩过诗人孩童时的头颅,赠几句诸如此子前途不可量之类廉价的吉祥话,得徐家施舍而走,却留下了志摩这个后来不同凡响的名字。

诗人的第一任老婆张幼仪,是父亲做的主,据资料载应该算作中上等的美女,不过此女让人佩服的地方是善经营、有豪气、对爱情决绝的姿态。她现实的生活方式和传统道德的矜持,使得诗人的浪漫产生了抗体像至清的水中的油污,怎么也融不到一起。在明白此节之后,她主动要求和诗人离婚,给诗人的浪漫以绝对空间,诗人的肉体以绝对的自由,诗人的爱情以绝对的宽容。于是她终身未嫁,一个人孤苦零仃地背着爱的灰烬一生冷清。

她是个女强人的类型,在她到徐家后便帮徐家打点生意,而且井井有条,特别是令徐老太爷眉开眼笑(也导致了后来陆小曼进入家门后的冷遇,徐老太爷对陆的评价真是一个洋娃娃,中看中玩就是不中用,可见张幼仪是参照系);后来到德国深造后,回国兴办实业,成为当时极少见的女实业救国者。

我看她最可贵的还是她的宽容。

她主动和诗人离婚后,诗人大喜过望,像得到了方糖的孩子:脑子发热常常先于嘴中的甘甜,也绝不去想大人会为一个月的盐巴无着落而愁苦。诗人把自己写的《徐志摩、张幼仪离婚通告》刊发在《新浙江》的副刊上,恐天下人不尽知(时有评论家认为此举为自由先驱之举),而诗人的快乐和自由是建立在一个善良女性痛苦和一生幸福的终结基础上的。无怪乎,诗人的家庭宁舍其亲生的儿子,也要留住外来的儿媳这是善良的感召,与封建主义无碍;也无怪乎诗人的恩师梁启超写信规劝:万不容以他人之痛苦,易自己之快乐。况多情之人,其幻想起落鹘突;而满足宁贴也极难,所梦想之神境终不可得,徒以烦恼,终身己耳。最可畏者,不生不死而堕落至不复能自拔。呜呼志摩,可无惧耶,可无惧耶!

可谓字字见血,惊心动魄,但诗人仍有自己的信仰和自己的选择:我将于茫茫人海访我唯一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诗人的浪漫无边际是背叛现实的选择,他也以后来的生命承担了选择的后果,所以诗人也没有错,只是对一个善良的女性太过惨忍。而张幼仪更像他的母亲,承受着自己孩子给予自己的痛苦毫无怨言后来诗人和陆小曼生活无着落,她常常给予救济,这看起来像个玩笑,其实是个讽刺是现实对诗人生命过程进行的一个无伤大雅的讽刺。

诗人生命中的初恋情人是林徽音,一个绝色的美女,也是个内敛的才女。一对浪漫无边际的诗人,爱情因彼此的才气惺惺相吸,对平庸生活的不满,于是用激越的浪漫将它淹没,用伤感的诗歌将它忽略,用寂寞的爱情将它占领。

他们的爱情,几乎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纯精神恋爱,是梦呓般美好而无奈,诗人喜欢引用爱德娜那句浪漫得无以复加也无药可救的诗:如果我突然飞了起来,你得答应我抓住我的两只脚,好吗?不然,我就永远下不来了。

这是注定的悲剧,但谁又能说这不是最纯粹最晶莹剔透的爱情呢?太纯粹的东西往往经不起现实的一点伤害,原先爱情有多纯粹,后来身上的伤口就有多深。

他们是对沉默的恋人,喜欢用眼神和诗歌倾诉一切,绝对的浪漫真实的感动。以致后来林徽音在解释为什么拒绝给诗人回信中说:你偏要我把心底难以言喻的感受用贫乏的语言来表达一番吗?你难道不知道沉默有着无限大的容量?

敏感成为习惯的诗人,麻木起来更令人害怕,当诗人沾沾自喜地把离婚的通告昭白于天下时,林徽音不辞而别(历史的一个谜团,但我想这和林与张幼仪女性相通的同情本性分不开的,当浪漫遇到善良的叉路口,她们宁愿选择善良行走),再到后来遇到梁启超的公子,并且相爱时,她和诗人的爱情即为灰烬。老奸巨猾的梁启超对年轻人的善变心理洞明得无以复加,知道林和徐的感情随时可以死灰复燃所以安排儿子和林到国外读书,直到林心中对诗人爱情的灰烬没有了温度

当林再一次见到诗人的时候,是他们的爱情彻底灰飞烟灭的时候,林对诗人说道:爱做梦的人都喜欢圆明圆。一块破石,几根残柱,任你用想像重塑昔日的锦华,真要把它重建起来,就没有了想像,没有了怀念。志摩呀,不要给我们的故事添一个平庸的结局吧,这样就没有诗意了。

这不过是林以诗人能接受的方式拒绝了他,但诗人很久之后才接受这个现实:直到很久后泰弋尔访华。诗人和林一起陪伴,在分手后的火车上,诗人给林写了最后一封情书,然而最终没有送到林的手中,而是被诗人的红颜知己叔华保留。当后来叔华要把这封情书物归原主时,诗人不是接受,而是孩子气十足地学着当年张生在《西厢记》里对红娘的台词;姐姐真乃小生生平第一知己。其时,他已经结识京华名媛陆小曼。

一半是诗人,一半是孩子。

当孩子的一半浮出生活的海面的时候,让人好笑,好气,但你却忘记记仇,他更不会。最后你还会不可思议地被他孩子气的可爱打动。上面的两位女性,和诗人的心灵靠的更近的时候,就是和诗人结束一段感情之后,在最不可思议的时候。

诗人和陆小曼的相识、相知、相爱的过程,用社会道德的眼光,陆是红杏出墙,诗人是第三者插足。但人们不忍用道德的眼光来否定诗人,因为诗人孩子似的气质中根本没有道德的杂质,而只有爱,忠实于心灵纯粹的爱。

人们以对孩子宽容的一切容量宽容了诗人,也成全了诗人的爱情。

用书中的话讲,他们的相遇,就像两个圆的相切,奇迹就在这个切点,生命的意义,也在等候这个切点。但我想说,当等到这切点之后,生命的意义该沿着哪条河流的方向?

陆小曼的丈夫,王赓,那位西点军校毕业的,当年随同顾维钧出席巴黎和会的随从武官,他也像当初张幼仪成全诗人一样的善良而伟大,和陆小曼离婚给他们自由。

诗人,从来不同意婚姻是爱情的坟墓这种说法,然而被自己的婚姻求证。

他们结婚后,诗人的家庭不再给诗人以资助(大部分是张幼仪的资助),交际花陆小曼仍旧挥金如土不学无术(最后竟荒唐地领一唱戏的小生到家里陪她吸食鸦片,但此书因避讳未谈及),所以诗人不得不没日没夜辗转于几个高校之间讲课,但仍入不缚出常常靠借贷维生。有意思的几件小事,胡适等几位好友筹钱给诗人夫妻出国深造的银元,陆小曼用来作演戏用的服饰;诗人让陆学习写字,陆问诗人:我的一个香吻可以省写多少字诗人的诗歌开始沉默无语,他的浪漫无边际被自己一手营造的庸俗淹没,他灵感的翅膀在现实中受伤,再也飞不起来。

当在北京的胡适让诗人来北京就职时,诗人毫不犹豫的答应了,他意识到自己该逃离一些东西了,就像叛逆的孩子本能的知道,世界在眼中的黑白分明是不真实的。

诗人到了北京,义无反顾的,但陆小曼割舍不掉繁华奢靡高朋满座歌舞升平慵懒浅俗的大上海生活,所以诗人不得不常常往返于理想和现实之间他喜欢坐飞机,飞在天上,出入云霞,俯视尘寰,其乐无穷。

终于有一次,他得到中航公司一个朋友的免费票,乘运送邮件的济南号飞机返回北京途中,于开山失事,是年36岁。许多人扼腕恸哭,我看大可不必,人生犹如一篇文章,可以长而冗余,可以短而回味无穷,至于最后一个标点为句号、叹号甚至于耐人寻味的省略号,那就无关大雅了。

诗人死后,陆小曼开始真正的悔过,不再贪恋热闹的繁华而归于平静的清苦,整理徐志摩的文稿中也许她才开始真正了解诗人:感情是他的指南,冲动是他的风,她难以置信世间曾跳动过那样一颗孩子般晶莹的心灵,而且还曾经是自己深爱却不了解的人。

陆小曼,用整整后半生的孤独,寻找诗人前半生的执著,两颗分开的心这时才真正契合起来。我想起徐志摩送给陆小曼的《爱眉小札》中的开头:幸福还不是不可能的。

直到诗人的生命结束以后,这种幸福才凸现其原形。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_名著读书笔记3000字


一次听说《文化苦旅》还是在高中的时候。因为看到其中有两个字与我的名相近,一直认为是莫大的缘分,所以对它还有些印象,但也只记得这曾经是语文老师强力推荐过的一本读物,她的初衷是希望我们在课余时间能够多读些书,了解一些在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遗憾的是当时的我性情极为浮躁,实在很难静下心,觉得即使看了也是一种浪费,之后不久就把那本书抛在了脑后,不再理会。

时间一晃而过,如今的我已经踏进了大学的门槛。想着买些书打发在大学里的闲暇时光,一进书店,此书便映入眼帘,只是书架上摆放的都已加上新版二字,旧迹难寻,而又想着应该是融入了更多的精华,于是立即买下,并且趁着寒假认真看完。

在谈我对这本书的感悟之前,我想先说说这本书的作者余秋雨先生,他是我非常钦佩的作家之一。当然,我并没有像时下流行的追星一样了解过这位作者的血型、星座、爱好等的细枝末节,只是通过看书中对作者的简单介绍和个人对书中文字的联想去了解作者本人,或许这样也还很肤浅,因此我仅从我个人方面表达对他的崇敬。我钦佩他,不因为他拥有渊博的学识;不因为他拥有响亮的名声;不因为他拥有显赫的地位,只因为他有放下这一切的决心;只因为他有坚持不懈的毅力;只因为他有容纳是非的胸怀;只因为他就是他,而不是谁都可以模仿的别人!

《文化苦旅》这本书主要由中国之旅、世界之旅、和人生之旅三部分组成。在中国之旅中作者踏遍了中国文化的一条条天地之线,将中国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串联起来,带给我们一场异彩缤纷的文化盛宴。世界之旅更是作者冒着生命威胁贴地穿越数万公里考察了巴比伦文明、埃及文明、克里特文明、希伯来文明、阿拉伯文明、印度文明、波斯文明等一系列最重要的文化遗址后汇编而成,其中对当代世界文明作了全新思考和紧迫提醒,而最后的人生之旅尤其发人深思。作者通过谢晋、巴金、黄佐临、陈逸飞等文化代表以及自己的生平经历向我们讲述了何谓苦旅。语言感染,使人深切体味到那些文学巨人们所要面对的心酸而荡然的人生。只是我依旧不知结束本书的那简短一句且拜且祭,且忆且思,且喜且泣是作者对过去人生的一次总结,还是对未来人生的一种猜想,又或者是其他。

如果要说看完这本书后的第一感觉,我想借用一下黄佐临的四字名言:可喜,可惜!可喜的是这本书的作者极好,写了一本好书。可惜的是拿着这本书的我却称不上是个好读者。举个事实说明:记得两年前曾看过作者写的另外一本书《山居笔记》其中同样也有对山西商人从发展壮大到衰落破败的描写,只是当时我还暗自笑话,觉得它就是在交通不便的时代自发形成的作用于通商贸易的队伍,何必费如此笔墨,竟完全没有深想!如今再看,着实汗颜。周国平先生在《思想的星空》中浅谈过一个真正的读者应该具备的特征。他说了三点:第一,养成了读书的癖好;第二,形成了自己的读书趣味;第三,有较高的读书品味,自知以上三点未能有一点达到,因而就只能粗略的说一些书中让我感想较多之处了。

在第一部分中国之旅中作者将中国各个地区相连接,记录了中国的许多文化遗址,无论是山水如画的南方还是壮美旷达的西北,都深藏着他那厚重而冗长的脚印,都蕴含着他那对文化孜孜不倦的渴望与追求。值得一谈的是,在作者的众多遗址记录中让我印象深刻的竟是两个人苏东坡与王圆箓,他们都曾为中国的文化尽过一份心力。我相信很多人都知晓苏东坡与黄州赤壁,却极少人会知道王圆箓,但是如果说起莫高窟我想就应该没人会感到陌生了。王圆箓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莫高窟的主人,而他本人却只是那个时代随处可以见到的一个中国平民。他的普通越显他的高贵,作为一个道士的他竟能为以佛教文化为主的莫高窟投入一生的心力!如果说发现莫高窟是他人生的一次机缘巧合,那么更可以说是他辛勤努力之后的意外收获。站在一个普通人的角度,我对他有无限的赞叹,但是站在历史的角度,我却如鲠在喉,张口难言。毕竟,莫高窟生于他,死于他。莫高窟虽由前人所建,但在近代却是他第一个发现,没有占为己有而让它暴露于阳光之下,是他让世人知道了莫高窟的存在,但也是他间接让莫高窟走向了深渊,与天一阁一般进入了难逃的时代浩劫。但认真想想我这种观点也是自私的,这不能怨他。作者也曾设想过一种可能:拦截下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的掠夺。可是,即使拦下来,在中国动荡的近代社会里又有何处容得下文化的自由发展,也只是迟一步的浩劫,来得更深,更彻底,最终能存留的也只会是一如往初的叹惋。所以更加准确的说法是,莫高窟是生于那个时代,死于那个时代,文化浩劫的来临不是人错了,而是那个时代本身的错。作为文科生的我一直以来都并不喜欢学习中国的近代史,但有应该的尊重。正如作者在文中的告诫:历史就像一件旧家具,抽掉一个重要环扣就会全盘散架。这应该也能引起一些人的反思吧!苏东坡也算是历史上带有传奇色彩的一个人物,乌台诗案他被贬黄州,官场上的失意却成就了他文学上的巅峰,只是我想说的却是苏东坡的成熟。作者在文中写道: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述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苏东坡真正地成熟了,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成熟于灭寂后的再生,成熟于穷乡僻壤,成熟于几乎没有人在他身边的时刻。看到这里之时我并没有别的想法,只是心底里有一个疑问:我,成熟了吗?

世界之旅向我们展示了那些曾在世界史上风靡一时的古代文明,只是不知是被作者文字的打动还是自己内心情感的提升,看得愈深,愈是心疼。在各大文明辉煌灿烂的一刻盛极必衰的契机也好像已经到来,就犹如在天空中一闪而过的流星,那样绚丽,那样美好,但又太过短暂,留不住永恒。而今,我想说说的是作者在欧洲考察时发生在他身上的一些危险事件:西班牙北部昼夜频繁的凄厉警笛,在巴黎与阿姆斯特丹发生的重大失窃,以及在法国图卢兹这座最平静的城市遇到的大爆炸等。作者以欧洲文明为坐标来寻找中华文明短处的同时也明确说出了欧洲文明自身遇到的麻烦,而对于我们这新一代的年轻人而言在追赶当今时下所谓潮流的过程中也能否拒绝一味抱歆羡和追慕的态度作一些更深入的总体思考?

谈及人生之旅我才真正知道苦之由来。苦并非指旅行之苦,而是苦在创造,苦在人生。作者在本书中所谈及的文化代表有些是历经家庭的苦痛,有些则是历经社会的苦痛,而作者本人,两者都有。可能我被此书如此打动的原因就在这吧,有经历才会有情感,有情感才会有感动。或许此刻会有人不解:文化与人生会有着怎样的必然联系?为何作者会选择在最后从文化过渡到人生来结束本书?我想现在我已经明白了,就姑且自己先做个答案,或许也可以成为其他人思考这个问题的一个提示。文化在发达之后,根子上仍然是生命的痕迹,我在上文中也有所提起。无论是中国的还是世界的,那么多古迹都是无数高贵的生命在支撑,而只有将人生之旅写入其中才能道出文化苦旅的本质吧!只是一个人究竟要承担多少的人生之重才能扛起文化这份责任?谢晋的哽咽,巴金的忧郁,黄佐临的沉默,那些千千万万中国人的气息,那些千千万万中国人的呐喊与彷徨,究竟在他们的身后有着怎样的无奈?究竟在他们的身后又暗藏着怎样的光辉?我不敢也不愿再说下去,未曾经历又怎能评价!我只是一个普通人,似乎对自己没有什么期许,只希望自己在这嬉闹的时代,不说了解,至少明白这人生之苦吧!

看完这本书之后回顾作者所写的全书内容,又对作者多了一份赞叹。虽然作者是以文化为主线,但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将文化与生态紧密的结合。尤其喜欢作者所写的杭州宣言关于自然,关于生态,关于美丽,关于人间。我不知道现在中国的生态问题已经引起了多少中国人的关注,是否要等到城市已被垃圾淹没再也找不到昔日的繁华;水中已是重度污染,再不见往日之清澈,再不见鱼儿的嬉戏;天空好似乌云遮蔽,再难有书中的蓝天白云;雾霾已经席卷全国,白天也看不见周围的人群,我们才会知道我们应该关心些什么。如果一定是这样,那么文化末日也将来临。不在乎有多少人在振臂呼喊,只在乎有多少人在默默行动。我内心的想法就有如作者的感慨:无言的大地,有多少地方值得我们跪身,又有多少地方需要我们谢恩!正中进步成长。

《家》读书笔记_读书笔记3000字


《《家》,巴金先生的代表作之一,《激流三部曲》的第一部,生动地展示了青年一代的觉醒忽然封建势力的没落,是文学史上的里程碑。

觉新是巴金先生笔下的《家》中十分重要的人物,也是一个个性极其鲜明的人物。巴金先生也曾说:我应当在觉新身上花费更多的笔墨。可见,觉新这一人物在作者心中的分量以及其举足轻重的地位。

可以简单分析一下觉新这一人物形象。觉新这个人物可以分作两个阶段来看。第一阶段是他从小直至中学毕业。这一阶段的觉新,还没有感受到命运的残酷,而且又是那样的出众。他生来相貌清秀,自小就很聪颖,在家里得着双亲的锺爱,在私塾得着先生的赞美他在爱的环境中渐渐地长成在中学里他是一个成绩优良的学生他对于化学很感到兴趣,打算毕业以后再到上海或北京的有名的大学里去继续研究,他还想到德国去留学。他在一番顺境中成长,憧憬着美好的未来。正如书里所写:他的脑子里充满了许多美丽的幻想。在那个时期中他是为一般同学所最羡慕的人。如果没有大的变故,觉民将一步步朝着自己的理想迈进,走上人生的坦途。

可是命运却在此时跟她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他的未来从此改变。从中学毕业开始,觉新步入了他人生的第二阶段。仅仅因为长辈间在麻将桌上的矛盾,他痛失了青梅竹马的爱人,与一个不相识的女子结婚。而这段婚姻竟是由抓阄来决定的,如此荒唐的做法改变了他的一生。出国留学也随之化为泡影。接着他在父亲的安排下过上了大少爷应有的生活,也开始承担起了大少爷应负的责任。他不是只知道吃喝享乐的花花公子,而是在父亲去世后努力撑起这个家,虽然他的肩膀还是那样稚嫩,可是他已被剥夺了青春。他必须要面对的大家族里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许多有形和无形的箭便开始向他射来。在和平的、爱的表面下,他看见了仇恨和斗争,而且他自己也就成了人们攻击的目标。开始的他并没有选择沉默,他愤怒,他奋斗,他以为他的行为是正当的。然而奋斗的结果只给他招来了更多的烦恼和更多的敌人。他的斗争毫无结果,反而会把他拖得更加疲惫。于是他选择敷衍家人,他牺牲了一部分时间去讨她们欢心,只是为了想过几天安静的生活。他苟且度日,把曾经的梦想抛弃,直到有了孩子,他才看到了希望,看到了自己的未来。可是,无法回避的是,他还要在那个大家族内周旋。他采取作揖主义无抵抗主义,其实这并非他的初衷,而是他在复杂的家族斗争中所作出的无奈之举。而觉新的悲剧正是在这种种无奈中展开。

觉新的悲剧不是他一个人造成的,而是由整个家族和社会造成的。

首先,觉新的自身原因。他在面对事情时过多地选择了逃避、忍耐、顺从。即使是牺牲自己和所爱的人,也要去遵从旧传统。为此,他出国留学的梦想破灭了,他心爱的梅嫁与他人,最终他深爱的妻子也因此惨死郊外,连在她临死前二人都没能见上最后一面。觉新曾感叹:我们生活在这样的时代,只有牺牲的资格。可是,他那毫无原则的苟且顺从,牺牲的不只是他自己的幸福,更有别人的幸福甚至性命。这完全是懦弱的表现。他不说一句反抗的话,如果说是出于无奈,那么没有反抗的意思则完全是因为他性格的懦弱,懦弱到毫无疑义的听从着家人的摆布。觉新的悲剧,他自己的懦弱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其次,家族原因。第一,觉新的家族地位。他是家里的长房长孙,他从一出生便注定要承担起整个家庭的重任。他是整个家族的未来,他承载着家人的希望。家庭就是他整个生活的中心,他的一切都要以家族为重。因此,他很难把视野投向整个社会,也就不会针对社会弊端做出抗争。这一特殊地位注定了他不能像觉慧那样激进,不能勇敢地做出反抗。第二,觉新的思想根源。这一点是由第一点衍生而来的。作为一个封建大家庭的长子长孙,他自然被寄予了厚望,接受良好的教育,当然这教育也是封建伦理的教育。儒家思想的孝悌观念自然早已融入了他的血液里。这也在思想上给他戴上了沉重的枷锁。在他的思想里他已不是简单的为自己而活,他活着就是为了整个家族。它完全是封建礼教的奴隶。恪守着长房长孙的规矩。他完全成了一个傀儡,被人玩弄,任人摆布,没有思想也没有灵魂。

最后,社会原因。在封建社会日趋瓦解的时代,像高家这样的封建大家族也注定走向腐朽和堕落。家族的逐渐腐化令觉新认识到它所严格遵守的旧传统再也无力支撑起这个家,现实的巨大压力使觉新变得迷茫不知所措。他始终认为封建秩序是不可动摇的,因而在纷乱的境况中他只有选择墨守。

觉新是处在新旧制度之间的人,矛盾的境遇也造成了他矛盾的人格。

觉新从小接受的是传统封建礼教的思想,是完全从他的祖父、父亲身上继承下来的。同时他又处在社会转型的时期,与弟弟们一起如饥似渴的阅读进步刊物。每天晚上,他和两个兄弟轮流的读这些书报,连通讯栏也不肯轻易放过。他们有时候还讨论这些书报中所论到的各种问题。他的思想虽不如觉民觉慧激进,被称作刘半农的作揖主义的拥护者,也常说自己喜欢托尔斯泰的无抵抗主义,可他的思想毕竟超越了封建礼教的范围,是一大进步。而且他这样又能够把《新青年》的理论和他们这个大家庭的现实毫不冲突地结合起来。它给了他以安慰,使他一方面信服新的理论,一方面又顺应着旧的环境生活下去,自己并不觉得矛盾。他正是在这种矛盾当中寻找理想与现实的交叉点。或许只有在这时他才能找回那颗年轻的心,自己才不至过早的老去。

觉新最大的悲痛莫过于两位至爱的人的离去。

当他来到梅的床前,看着她安静地躺在床上,眼睛微微闭着,头发飘散在枕畔,瘦削的脸像纸一样地白,他心中会是怎样的滋味?悲哀?悔恨?痛心?可这所有的一切都无济于事,无论什么都已无法挽回那陨落了的年轻的生命。寂寞的荒庙中又有谁能陪伴那孤独的生命?

当瑞珏的声声苦叫从窗里飞出,闯进他的耳朵,他又是怎样的心情?一扇破旧的木门最终使他们阴阳两隔,至死都没能见上一面,在门外狂吼的他又是怎样的痛苦?那两扇破旧的木门最终拦住了最后的爱。

直到此时,觉新才悔悟到:真正夺去了他的妻子的还是另一种东西,是整个制度,整个礼教,整个迷信。这一切全压在他的肩上,把他压了这许多年,给他夺去了青春,夺去了幸福,夺去了前途,夺去了他所爱的两个女人。他现在开始觉得这个担子太重了。他想把它摔掉。他在挣扎。这如果说算作思想上的觉悟的话,那么他帮助觉慧离家便可称作是将这一觉悟付诸实践。他是真切的感觉这个家需要一个叛徒,真切希望这个腐朽家族的改变。

觉民这一典型形象揭示的是懦弱的个人在封建礼教的压迫下饱受煎熬和摧残,最终葬送自己及他人的幸福的悲剧。他与觉慧构成鲜明的对比,也让人们看到了在新旧时代交替的背景下人们内心深处的一种矛盾。

读后感《《逝去的诗人》读书笔记_名著读书笔记3000字》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好读后”是专门为给您提供读后感文章而创建的网站。同时,hdh765.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亲子读书读后感的读书笔记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