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观后感 > 观红高粱有感 > 地图 > 观红高粱有感,2024观红高粱有感
观红高粱有感

(共 6449 篇)

  • 1、 《红高粱》(精选读后感)

    《红高粱》读后感红高粱作为《红高粱家族》的第一部分,整体以胶平公路的伏击战为主线,其间以意识流的结构穿插着回忆,使人不断联想在这片高粱地里发生的故事。叙述主体在“我”“父亲”“爷爷”“奶奶”之间自由转换。看似凌乱的剧情发展够成了意识流叙述风格的特色。在山东高密县东北乡一带,生活着一群有血性的人种。有个叫戴凤莲的女子,该当要出嫁的年龄了,爱财的爹妈将她许配给烧酒作坊单家做媳妇。哪知单家之子患有不治之症麻风病,流脓血淌黄水谁嫁他谁就毁了。轿子头余占鳌实际上是土匪头子,也许是出于拯救戴凤莲的目的,在她嫁到单家没两天,他就将单家父子杀了,并在高粱地里要了她。戴凤莲留住准备散伙的长工们,成了烧酒作坊的新主人。为头的罗汉大叔,继续主事。他还负责饲养东家的两头大黑骡子。日本人说来就来。进村抓民为他们修公路,刘罗汉与骡子一齐被抓去。公路横跨墨水河,河上原木桥不行了,不能够载重汽车,要修石桥。罗汉大叔搬石块过程中遭遇监工毒打,产生逃跑念头。夜间本已成功脱逃,因要一同解救出骡子而再次被捉。日本人将刘罗汉剥皮示众,激起民愤。一民女喜欢上余司令下属任副官,前往找他时误入余司令叔父处,并遭其强奸。任副官以离任相要挟,要求正法余大牙。千兵易聚,一将难求。余司令为严肃军纪,挥泪斩叔。“一队队暗红色的人在高粱棵子里穿梭拉网,几十年如一日。”小说集中笔力,讲述一次抗击日军的伏击战的经过。余占鳌率部队在公路两侧的高粱地里埋伏,准备狙击从桥上经过的日本人的汽车队,为罗汉大叔报仇。戴凤莲亲自为部队战士送饭,途中被前来的鬼子枪弹击中。余占鳌与敌人激战,烧了敌人汽车,击毙鬼子一少将,双方伤亡惨重。戴凤莲血洒高粱地,成为抗日烈士。作者着重歌颂一群有着传奇色彩的人群。“他们杀人越货,精忠报国,他们演出过一幕幕英勇悲壮的舞剧。”他们之中,有余占鳌,有刘罗汉,也有戴凤莲。戴凤莲在弥留之际,有一段对生命的留恋和热爱的话:“天赐我情人,天赐我儿子,天赐我财富,天赐我三十年红高粱般充实的生活。天,你既然给了我,就不要再收回,你宽恕了我吧!”“天,什么叫贞节什么叫正道什么是善良什么是邪恶你一向没有告诉过我,我只有按着我自己的想法去办,我爱幸福,我爱力量,我爱美,我的身体是我的,我为自己做主。”“我什么都不怕。但我不想死,我要活。”我要多看几眼这个美丽的世界。莫名其妙的有很多感触,却不明白来自哪里,因为触目惊心的赤裸的战争描述

  • 2、 红高粱观后感(读后感大全)

    【第1篇】

    大概在一个月前,看了电一影《红高粱》,当时就想写点感想,这几天网间疯传莫言是诺奖大热门,今天中午又看了一遍。晚上,小说《红高粱》的作者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趁机赶风头说一说。

    之前,我并没有在意电一影《红高粱》是由小说《红高粱》改拍的。所以对其中的微词都是针对编剧和导演。这是对广大小说被改成电一影的作者的不重视,深感抱歉。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我并没感到丝毫的自豪和骄傲,但有点庆幸的是,诺贝尔奖也许会因此不是敏一感词了吧,诺贝尔文学奖是断然不会了,还会成为这段时间的喉舌媒体关键词大肆鼓噪。不知道诺贝尔和平奖会不会因此也不再敏一感呢。如果继续敏一感,这无疑是给诺贝尔奖一操一作机构一记响亮的耳光,拍马粘了一手屎。

    一个月前看《红高粱》,是对早期张艺谋抱有一欣赏态度去看的。但一习一惯于挑一毛一病的我看着看着就觉得不对劲。

    得麻疯病的酒厂老板用一头大一毛一骡子从九儿她爹手上换来一个如花似玉的大闺女。没多久就惨遭毒手,死了。轿夫鸠点雀巢成了酒厂主人九儿的老公。后面就是一些弘扬主旋律的无聊堆砌。虽说无巧不成书,但这电一影中的一些巧还是超出了我能承受的范围。所以不喷不快。在那个时代,麻疯是人人谈之色变的一种恶一性一病。俗称癞子。我小时候听老人讲,以前如果村里有人得麻疯,要被赶出村去的,更有甚者,用一种叫粮杆的农具夹一着脖子拖了丢下河去。村里有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不得而知也无从考证。当时是当作真事相信了,震惊于前人对生命之冷漠之余,对麻疯的恐惧也让人背部发冷。但电一影〈红高粱〉里的李大头,得麻疯竟然继续开酒坊,巧得让人受不了。另一处,轿夫往酒缸里洒尿,严重的食品污染事件,作坊的大工头竟然说酒成了,味道特别好。不知道是以肮脏当高尚呢,还是别有用心的反讽。通观整部影片,找不出反讽的迹象,所以原因只能是前者。而这究竟小说中原始情节还是剧本创作时改的,就得而知了,也不想知道了。联想到价格屡创新高且销量一路凯歌不断的某些酒,我就别有用心的猜想,这些酒会不会也是加了尿的呢?

    【第2篇】

    电一影《红高粱》是根据莫言的小说《红高粱家族》改编的,是张艺谋“摄而优则导”的一鸣惊人之作。本片曾获得多项大奖,同时也捧红了不少演员。一直想好好地看一下这片子。

    以为从没有看过《红高粱》,但当我再次听到那狂放的将近吼出来的歌声“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莫回头,莫回头……”时,我才依稀记起,第一次看《红高粱

  • 3、 读读《红高粱》有感

    莫言是继鲁迅先生、老舍先生之后的又一个大文豪,是我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因为于二零一二年获得国际上文学最高荣誉的奖项诺贝尔文学奖而闻名世界,无论是中国华人,还是外国洋人,无不佩服他的文笔犀利,他写了很多有名的作品,如《天堂蒜臺之歌》、《四十一炮》、《生死疲劳》、《蛙》等等,其中,最有名的作品除了连续获得矛盾文学奖、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蛙》,就是那本被誉为寻根文学的作品《红高粱》了,语文老师多次强烈地推荐我们去阅读这本书,她说道:我敢肯定,不管是你们其中哪一位同学去读一读这一本书,精心研究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你们的文笔以及你们的文学功底可以得到飞跃性的提高!老师的一番话激起了我的兴趣,今天早上,我怀着好奇的心情读完了这部寻根文学《红高粱》,读完之后,心里心潮腾涌,思潮腾涌,久久不能平静。

    这本书通过我活生生的回忆讲述,描写了抗日战争期间,我的祖先悲壮的充满神奇色彩的人生故事。以双重矛盾的写法和离奇的故事情节、特殊的故事环境以及悲惨的结局,成功地描绘出了中国山东省高密市大栏乡一个土匪英雄,一个既拥有土匪的野性、也拥有英雄的血气的我的爷爷余占鳌,折射出人性的优点及其污点。

    《红高粱》这本书的主题思想究竟是什么呢?(我每看完一本书都要做总结,思考这本书所传达出来的主题思想)我想,这本书一定是在歌颂追求自由、崇尚自由、渴望个性解放的精神吧?有句话叫做人生呈可贵,自由价更高,在当时那个日寇踏遍中原大地,血流成河的尚未改革开放的中国,我的爷爷余占鳌和我的奶奶戴凤莲,能够做到蔑视奴性,呼唤个性解放、呼唤自由、反对奴性,这种精神是多么可贵啊!

    当日军入侵木栏村,火烧寨子,活捉中国人时,麻木的人民们居然没有人敢站出来反抗?是的,他们在屠刀之下屈服了,他们在大炮的轰鸣和刺刀的肃杀之中,放弃了生存的本能和自由的希望,好在我的爷爷余占鳌勇敢地跳出来了,他领导着人民听从其妻子戴凤莲的鼓励与建议,积极投身于民族革命战争,在铁路上埋炸药,扔火药桶,伏击日本军队,虽然余占鳌带领的军队经过那次血战之后损伤惨重,而且失去了我的奶奶戴凤莲她在给伏击队员送大饼的时候,战争开始了,她欲逃跑,但是敌人射出了一颗罪恶的子弹,也牺牲了。毫不夸张地说,她是一名抗日女英雄。

    这部寻根文学《红高粱》整本书都显露着对人、人的命运、人的价值、人生、死亡、生命力、名族精神、伦理道德等方面的深刻思考。作家莫言在名族精神、文化改革、

  • 4、 《红高粱》读后感(一)

    《红高粱》读后感

    2012年,莫言成为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中国瞬间刮起了”莫言风”。原来,我几乎没有接触过莫言的作品,这个暑假我终于有时间来品读一下莫言的文章.他的成名作《红高粱》必然成为我的阅读首选。

    《红高粱》是莫言的成名作。小说通过“我”的叙述展现了抗日战争年代,“我”的祖先在高密东北乡上演的一幕幕轰轰烈烈、英勇悲壮的故事。爷爷、奶奶、父亲、姑姑等先辈一方面奋起抗击残暴的日本侵略者,一方面迸发着让子孙后代相形见绌的传奇爱情。小说洋溢着丰富饱满的想象,以汪洋恣肆之笔全力张扬着中华民族的旺盛生命力。通过这部作品,作者把他的“高密东北乡”安放在了世界文学的版图上。

    我觉得这篇小说是最能反映莫言风格的奇作,小说以一块块的感觉画面组合而成,形成一个以独特感觉为基础的“红高粱”世界。与以往的“抗日文学”不同,《红高粱》摒弃了种种思想框框的制约,抹去了单纯乐观的色调,把家乡的抗日生活重新放置在民族的自然发展和充满血腥的历史过程中去。有人惊叹地评价:《红高粱》把抗日题材拖出了困海,不仅如此,《红高粱》还为我国当代的“战争文学”拓出了一条新路。

    莫言的“红高粱”所着力表现和强化的生命意识,侧重于对性与爱这一生命自然性的发掘。作者激情洋溢地渲染描绘着由那种毫无遮掩的生命欲望和原始本能冲动所释放出的强悍狂浪的生命能量、生命元气和生命强力,绘制出一幅幅故土高密东北乡人事景物的生命图画,弹奏着北方农民蓬勃生力的热情礼赞,以此来鄙弃一切传统文化的文明的伪饰,呼唤和激励着在传统理性禁束下与现代生存困扰中逐渐衰弱的广大国民感性生命力的复活。

    我很欣赏莫言的语言和他看事情的角度,他的语言大刀阔斧,有北方汉子的气派,而且是大碗饮酒,大块吃肉的那种。在他的高粱地里,红树林里,充满着真正男子汉的豪情。这种语言比起那种细腻温柔的文字,有它独特的魅力,让人读着更痛快。

    莫名其妙的有很多感触,却不知道来自哪里。无论触目惊心的赤裸的战争描写,还是离我遥远却感觉似曾相识的高密乡的味道。或者这些我根本没有懂得,或许我什么也没有从这本书得来。但是,内心总有那么一点触动,我会想象着静静的躺在高粱地里,嗅着黑土地的芬芳,听着烈风拂过高粱额头的瑟瑟之声,还有渗透在空气里甘冽的高粱酒的醇香。也许我的灵魂在这一刻将会得到洗礼,也许……引人无限的遐想,也许是这篇小说的魅力所在吧……

  • 5、 观《红猪》有感

    《红猪》观后感

    红猪是宫崎骏在1992年的力作,与大部分宫崎骏的作品一样,《红猪》中也少不了魔法元素,很多不了解宫崎骏作品的人都会觉得魔法作品是用来糊弄小孩子的,可是宫崎骏善于运用魔法,把一些看似不现实的东西巧妙地融入现实生活中,从而更加深入地表达作者的思想,生活态度,以及人生观念,《红猪》的主人公是一位因为中了魔法而变身一头猪的飞行员波鲁克罗素,他也是一战时期意大利空军英雄,后来,他不远在参与战争,决定隐退,隐退后的他靠着捉拿空贼拿取赏金过日子。

    红猪是一位极有绅士风度的猪,在与空贼作战的过程中,他不费一枪一弹,仅靠着自己高超而又灵巧的飞行技术诱使空贼误伤自己的飞机,从而结束战斗,他有一个自己的小天地,在一个小山坳中,里面有湖,有一架小收音机,他用来收听外面的世界,这是一只极有魅力的猪,很多人都比不上,他的技术让所有空贼拜倒在他的脚下,但是他极其低调,因为他看透了人类的世界,他厌恶战争,厌恶侵虐,所以他逃离了人类的社会,只与自己钟爱一生的事业飞行打交道,当然也要与有关飞行的人打交道,即使这样,他的人格魅力让影片中的两位女主角都爱上了他。猪能活到这份上真的已经很完美了。

    宫崎骏说:当一个男人步入中年,他就已经成了一只猪,《红猪》是宫崎骏一部带有自传性质的电影,宫崎骏自喻为剧中主人公波鲁克,将自己的那种处在俗世而身不由己的矛盾构思成波鲁克的传奇故事。故事里面的世界是一个不算现实的世界,没有穷凶极恶的匪徒,空贼们也只是想混口饭吃,却从不伤人,甚至他们抢劫了一艘船,把船上的小女孩当做人质还担心小女孩的安危,但是从这个不算现实的故事中我们看到了宫崎骏老先生的出世思想,他说男人步入中年就变成了猪,实际上是说人生是充满诸多羁绊的,人的一生中会有很多放不下的包袱,当这些放不下的人和事充满了人的大脑时,就会感到解决不了,而过去的时光是追不回,所以人就学会了适当的逃避,学会了适当的麻木,这样就变成了一只猪。

  • 6、 观《红高粱》有感:生命的赞歌

    《红高粱》观后感:生命的赞歌

    一九八八年张艺谋把红地毯一路铺上柏林国际电影节的台阶,《红高粱》在中国电影史的地位不言而喻。二十年后的今天,他丝毫不掩饰激情的中国红像浪潮般冲击了在一片黑暗中观影的我。所有诗意的激情幻化成无数铿锵有力的鼓点,在心脏最饱含生命张力的地方奏响激动人心的乐章。

    在介绍上,《红高粱》的标签是剧情/战争。如果说这是一首对民族精神的赞歌,那它更应是一首对生命的赞歌。说它是战争片,格局太小,映衬不起这片燃烧的红,倒不如说这是一个向我们淋漓尽致地展现生命力的故事,只是它恰好发生在一个战争的背景下。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中国电影在回归现实的潮流中,已经酝酿着对生活实录更本质的表现。从对长镜头的记录功能的强调,到散文化形态电影的渐成风气,影像审美的魅力楚楚动人。

    影片没有一处性写实,却处处充满性暗示,写意的手法如诗一般美丽动人。狂风中起伏的高粱地中出现的蒙面人,奶奶凌乱的脚步,绷紧了影片的节奏,设置悬念。而这种暴力的错觉,强化了爷爷的男性力量。当爷爷摘下面罩,跪在躺在高粱地上的奶奶面前时,性爱变成一种仪式。俯瞰镜头仿佛来自神性的目光传达对人类关怀和深深的赞誉。当人类的生殖繁衍与自然融为一体,贴近生命本原的力量喷薄而出,如同初升地平线的日头万丈霞光让人目不暇接。奶奶在这片霞光中仰下身去的特写谱写了一首抒情小诗,女人的娇柔妩媚与男人的刚劲强硕相得益彰。鼓点铿锵响起,仿佛送君出征,再一次强化性爱的仪式性。当激昂的唢呐声响起,不仅凸显了仪式的庄严性,更吹响对人类原始生命力的礼赞。红高粱的摇曳生姿完成了一次次对这场生命仪式的膜拜,动态的空镜头中生命在天地间奔涌融合。

    在罗汉爷爷的追悼仪式上,代表罗汉爷爷的那碗熊熊燃烧的高粱酒,燃起了生命的生生不息,不屈服于生的光芒璀璨地映衬在每个烧酒锅人的脸上。死变成生的延伸,影片站在死的角度去赞颂生,如同片尾豆儿在一片沉寂的黑暗中(日全食)爆发的声声啼哭,一股破晓的力量将对生的赞誉带到另一个高度。苍凉而粗粝的黄色(通过人物造型和烧酒锅地理环境渲染)奠定了影片悲壮的基调,而张扬毫不掩饰激情的红色以一泻千里的姿态为这片位于黄河流域的土地注入勃勃生机,在苍凉的背景乐中为生命谱写了一首荡气回肠的赞歌。

    在这样一部影像风格明显的个人化电影中,导演以贯彻始终的激情为我们讲述。影片节奏张弛有度,笔触刚劲有力而又不失温婉细腻,细节铺垫使得整部

  • 7、 红高粱电影影评

    红高粱电影影评(一)

    色彩和造型上获得不俗的效果

    张艺谋作为摄影出身的导演,色彩和造型一直是他所关注的。对于电影色彩和造型艺术的探索也显示了他在美学方面的天才,他的电影画面从来就不缺乏视觉冲击力。张艺谋不但善于使用适当的电影色彩以使观众产生心理刺激和视觉震撼,而且擅长使用独特的造型达到他所追求的隐喻和象征效果。

    色彩实际上是包含在造型艺术里的。在电影作品中,色彩和光线、画面构图等都具有视觉造型的功能。但是本文为了突出张艺谋独具特色的色彩运用,特别地将色彩单列出来进行论述。

    张艺谋惯于在他的电影中使用色彩斑斓的造型来烘托电影的气氛,增强视觉效果。这些造型可能是一幕场景,一些道具,也可能是一些动作,它们和故事情节紧密结合,不光给予观众以强大的视觉冲击,也象征性的传递了导演想在电影中表现的主题。

    在《红高粱》中,电影造型的精巧几乎成为张艺谋在艺术形式上最主要的追求。《红高粱》的追求是对生命力的讴歌,影片在表现的时候,选取了一系列独特的造型:抬轿的狂颠,高粱地上的野合,酿酒时热闹繁忙的场面,伙计们抱着酒罐向日本的汽车冲去;太阳下爷爷奶奶泥塑般的造型,孩子声嘶力竭的哭喊和日食等。《红高粱》中无边无际的高粱地,黄土弥漫的土围墙,火光,水气冲天的酒坊,都表现了原始生命力的蓬勃旺盛和热烈张扬。

    "颠轿”一场戏:黄土高原的空旷,崎岖的道路,滚滚的黄尘,轿夫近似疯狂般的野性舞蹈,以及轿中“我奶奶”的表情,鲜活的呈现出了一种张扬生命的力量。颠轿是一种狂乐的纯自然的表现,光头的汉子有在异性面前表现的强烈欲望,在空旷寥寂的黄土地上的那种狂热是缺乏理性的、完全凭感觉的、粗糙的、原始性的情绪自然地表露。

    “酿酒“一场戏:通过作坊里面的大酒缸、大海碗、烟气和来回走动的人从而营造出来一种热气腾腾的气氛,来表现一种强烈的力量美。

    “野合”一场戏:高粱地里的高粱在风中狂舞不止,心跳似的鼓声和呐喊似的唢呐声拔地而起,热血男女激情云雨,表达了强烈的生命意识、人性的解放和爱的觉醒。倒塌的红高粱形成了情欲的温床,波澜壮阔的高粱地里设置了帷帐的屏障,无所不在的摄影镜头穿透进去,顺着男主角阳刚而伟岸的躯体,完成了对女性的俯视与压迫的情欲的主观角度再造。另外,野合地点是男主角踩倒高粱的高粱地,那个形状与女性生殖器极为相似,有生殖崇拜的意义。

    给观众以强烈震动的是“剥皮”的场面,鲜血淋漓,控诉了侵略者的暴行和中华民族的

  • 8、 莫言《红高粱》赏析

    一、作者与创作

    莫言,原名管谟业,1955年生于山东高密县河崖镇平安村,1960年五岁时在家乡上小学,1966年11岁小学毕业后因家庭成分是富农又因得罪了一个农民代表,莫言被剥夺了继续上学的权利只能回家务农。在农村劳动多年。1976年历经波折加入解放军。1981年开始创作生涯,主要写乡土题材,其成名作为《红高粱家族》,以内容新颖奇妙,风格大胆泼辣,叙事独到丰满,感情激烈昂扬震动文坛;1997年长篇小说《丰乳肥臀》获中国有史以来奖金额最高的“大家文学奖”;随后的长篇小说《檀香刑》却惹来不少争议。有《莫言文集》五卷。

    莫言1985年在解放军艺术学院学习期间,发表了《透明的红萝卜》,受到好评。次年,中篇小说《红高粱》的发表,产生很大反响。随后,他又写了与《红高粱》在故事背景、人物等有连续关系的几个中篇,它们后来结集为《红高粱家族》。这些小说,主要以对小说中的故乡高密的记忆为背景展开。《红高粱》系列,以及发表于1995年的长篇《丰乳肥臀》,是作者对于民族的骁勇血性的那种理想状态的寻找。显然,他也要如福克纳那样,不断叙述他所建造的“高密东北乡”的故事。这些图景,来源于他童年的记忆,在那片土地上的见闻,以及他的丰沛的感觉和想像。他把笔伸向“历史”,在这片充满野性活力的生活场景上,叙述先人在过去年代的生活,他们(“我爷爷”“我奶奶”)生命的奔放热烈和无所拘束的传奇性经历。另一些小说,写当代的乡村生活,农民的情感、生存状态,人的本性所受到的压抑和扭曲。如《透明的红萝卜》《金发婴儿》《枯河》。这两部分作品似乎构成一种对比,而暗含着对生活于其中的后代的怯懦、孱弱的批判。

    莫言的小说,表现了富于感性化的风格。他的写作,对当代小说过分的观念结构所形成的文体模式,是一次冲击。他采用一种不受控制的、重视感觉的叙述态度。在描述中,心理的跳跃、流动、联想,大量的感官意象奔涌而来,而创造一个复杂的、色彩斑斓的感觉世界。这种强烈的感性体验的写作方式,与对于带有原始野性生命力的向往有关。不过,有的小说也会由于对感觉过分倚重,表现出控制不够、刻意追求暧昧意象的倾向。

    (选自北京大学中文系洪子诚教授《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二、生命的颂歌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把文学的对象视为生命意志的理念。《红高粱》就是通过“我奶奶”戴凤莲和“我爷爷”余占鳌的故事,以时空错乱的顺序,借用意识流的表现方法

  • 9、 红高粱读后感

    篇一:《红高粱》读后感

    篇二:《红高粱》读后感

    篇三:《红高粱》读后感

    篇四:《红高粱》读后感

    篇五:莫言小说《红高粱》读后感

    篇六:《红高粱》读后感

    篇七:莫言《红高粱》读后感

  • 10、 读《红高粱》有感范文500字

    对于莫言的小说,除了《红高粱家族》,我真的没有再细读过其他任何一部。因为自这之后,我对购书对阅读越来越挑剔,价格的几何式增长,质量的几何式下滑,时间精力与工作的矛盾,当然个人喜好是最重要的。但不管怎样,随着《诺贝尔文学奖》地揭晓,莫言以及他的著作已在国内刮起了一股强劲的旋风。即便几十年前的那部红极一时的电影也再一次进入人们的视线,自然也包括我在内。

    其实自闻说莫言得奖后,虽然心里也有些小激动,也没有为长时间的冷淡他的作品而后悔,可《诺奖》毕竟还是极具分量的,不说文字,但是这超过百万美金的奖金,已足已勾起你的欲望去读了,看到底是否物有所值。遗憾的是动作稍显迟了,一连逛了几个书店,莫言的书全面断货,还要等一段时间才能全面上货。而我并没有灰心,几乎一有闲空便往书店跑,生怕再次错过。如此看来,莫言获得了百万,而书店恐不止这个数字了,呵呵。

    等待的日子有些漫长,虽然书架上仍摆着多年前的《红高粱家族》,可已读了多遍了,硬是懒得再去动它。

    忽地就想起了这部电影。初看此片的时候还值懵懂,这么多年过去了,除了那满眼的中国红,让人恨得切齿的日寇,再没了其他。的确,二十多年了,人们提到这部电影的时候,首先印入脑海的便是无边无际的红色。红高粱,红花轿,红盖头,酒叫“十八里红”,歌中唱着“红袖楼”、“红绣球”,还有那热烈如火的欲望,充满国仇家恨的血腥。张艺谋用一场红色风暴袭击了人们的眼球,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除此之外,影片所释放出的野性自由,粗狂放荡,激情喜悦无不蕴含在这红色之中。如此一片鲜艳,热烈,庄重,灵动的中国红怎能不给眼睛和心带来难以抹去的光影记忆?

    影片中那片如汪洋涌动的的红高粱,莫言讲那是野生野长得,正因为这才给了人一种原始的美丽与震撼,它们有着蓬勃的野性和旺盛的生命力,是中国北方农民生命力的象征。文学表达的是文字的、静态的美;而电影是感官结合的体验,动态的美。文学借助电影的影象,使之真正成为广泛的大众的艺术。于是莫言把这片红高粱交给了张艺谋。张艺谋说:要通过塑造人物的个性来赞美生命,赞美生命那种喷涌不尽的勃勃生机,赞美生命的自由,舒展。于是自莫言笔下流淌出的那片狂野的红,被张艺谋恰到好处,酣畅淋漓地呈现到了我们眼前。

    尽管电影表现的主题是抗日的爱国主题,但无论从哪个方面看,尤其是悲怆的结尾,在当时国内纯粹的爱国主义主旋律的大背景下,是那么的不同寻常,如一轮新阳。事实他成功了

  • 2021-11-02

  • 2019-10-28

  • 2019-10-19

  • 2019-09-28

  • 2019-10-22

  • 2019-09-21

  • 2019-09-28

  • 2019-10-23

  • 2021-09-16

  • 2019-11-02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09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10-20

  • 2019-09-20

  • 2019-11-02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11-02

  • 2019-11-04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1-08

  • 2023-06-09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09-27

  • 2019-09-20

  • 2019-10-17

观红高粱有感
观红高粱有感栏目给大家提供丰富的2024观红高粱有感、观红高粱有感大全等,希望丰富的观红高粱有感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供大家参考借鉴!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