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风筝读后感800字 > 地图 > 风筝读后感800字,2024风筝读后感800字范文
风筝读后感800字相关栏目
风筝读后感800字热门栏目
风筝读后感800字推荐
风筝读后感800字

(共 6551 篇)

  • 1、 《刀锋》读后感_800字

    《刀锋》读后感800字

    过了几天,才准备写读后感,觉得还是认真回味,才无愧于这本作者在70高龄写出的巨著。先复制下书中的最后几句话:书中与我有关的人物无不如愿以偿:艾略特成为社交名流;伊莎贝尔凭着巨额财产,活跃于上流文化圈;格雷有了轻松赚钱的稳定工作,每日朝九晚六;苏姗·鲁维耶的生活无虞;苏菲求得一死;拉里获得幸福之道。

    艾略特,毕生都在社交中度过,沉浸在奢华与享乐当中。为人内心深处善良友好的,爱护家人。可只是在浮华中结束自己的一生,死前的被人遗忘与冷漠对待也是作者对他可悲一生的叹息。

    伊莎贝尔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外向热情,处事周到,八面玲珑,拥有强烈的控制欲。只可惜她从小受到长辈关于生活态度的思想灌输,导致她与拉里无法走到一起的悲剧。

    格雷为人真诚,头脑灵活,善于经商,格外注重友情(从他对拉里的态度),而且对妻子一心一意,爱护家人。算是现代社会的居家好男人。

    苏珊只是一位漂泊者,可是她思想独特,懂的如何在这个社会上立足下去,有头脑,机灵。

    写着写着,我还是感觉自己读的不够深,实在无法多写什么,只能谈谈自己对拉里这一生的看法。

    书名《刀锋》,是作者从印度宗教中获得的灵感,它这这本书中,就是指拉里如何在俗世中克服艰难,获得他所需求的大道。自由,由心而出。他在大彻大悟后,回到了美国,干起了开车的行业,正如他所说的,赚到买车的钱,就干出租车的生意,开半天车,足够开销,剩下的半天就去读书。他是懂的了在精神世界享受,他通过精神世界的自由,来间接影响物质世界。其实,拉里一开始和作者的谈话,说的很清楚,他最开始的疑惑其实是没有得到答案,不过,这都没有影响,他明白了何为自由,何为世界。他在不停的壮大精神力量,来让自己能够在这个世界活下去。

    by    自己还是太年轻,还是没有读的太懂,汗颜。

  • 2、 《天浴》读后感_800字

    《天浴》读后感800字

    一如既往喜欢严歌苓

    ①天浴

    一如既往的泥土式文风。唿吐吐的水,一波拱一波的草,没有交代时间,地点,几句话就实实在在的让人看见,辞藻不是华丽的,就跟那片草地,那个帆布包,那双布鞋一样朴实,所以我把它想象成泥土式的文风。而且它还会糊在耳鼻上,让人用眼睛去画那副画,直至有些窒息感,直至被土腥味恶心到。

    全文没有提到秀文的内心感受,通过老金对一个女孩的疼爱与无奈表现出她的绝境。破鞋?或许这样的女人很遭人厌恶,可在她身上我看到一个女性在经历命运和现实的糟践之后的妥协,和妥协后的呐喊。

    没有人想成为尘土,可若没有风我们就无法飞起,若风来到,不过飞舞的灰尘而已。

    秀文没有回到成都,就像我们回不到初心一样。秀文释放了灵魂。就像我们没有了初心还有遥遥征途,一样。

    ②扮演者

    面具带太久,就会长到脸上,在想揭下来,除非伤筋动骨扒皮。钱克到死还戴着他的面具,他不敢揭开,他的面具是毛主席,他享受着这个面具带给他的鲜花,掌声,更重要的是尊严。一旦面具揭下,他又变成了钱克,那个沈编导瞧不上的钱克,那个女售货大骂流氓的钱克,那个王师傅骂着龟孙子,欠了五个月伙食费的钱克。 那个生如蝼蚁的钱克。

    ③法律有时也像罪恶一样残酷

    粗略读下来,印象最深的是作者精湛的写作手法,把一个将死之人对爱人,母亲,女作家这三个女人以及生命的最后的留恋用细腻的笔触刻画出来。

    但是心里乱糟糟的,看的有些恍惚。

    ④“它不能控裁它的生死,我们也不能控裁我们的青春。”颗韧竟然还是死了,从绝望到老百姓出现说要收养它的希望再到它逃窜中被击毙,震惊又悲痛。

    司令的孙女蹂躏一只狗被咬。已经不想再说阶级不阶级的问题了。可是动物真的懂人类的世界么???它分的清什么时候你是在疼爱它,什么时候是在折磨它么,它分的清,它和我们对外界的直观感受一样,也会善良的回馈。

    看到颗韧救小周,想到大姨去世的时候,她的狗也是呜咽着在地上打转,绝望的蹭着我们的脚。

  • 3、 《心经》读后感_800字

    《心经》读后感800字

    因为家中长辈信佛,从小也会去庙里拜拜,虽不解其意,(毕竟许下的愿望从未实现过,还是要自身努力才行嘛,哪有坐享其成的好事)仍是对佛教生了亲近之心。真正开始感兴趣大概是因为16,7岁的年纪离家求学,在外突然思考起了生死,又适逢末日论。一个人躺在床上的时候想着想着就怕到不行,异国他乡若是出个意外,父母该多伤心?大好人生还没开始就要结束臣妾真的做不到啊,想着想着心都要颤抖了,接着又想万一真那一刻来到,也非人力所抵抗,那段日子真是一个人想太多绝望,又一个人闷着也没办法跟人说这种杞人忧天无病呻吟的事情。然后开始接触了佛学。浅尝辄止。佛家的六道轮回让我的心重归平静。嗯,就算此生终结,也是新的开始,这不还能变鬼?然后莫名其妙就不怕了。再后来,偶然在荔枝fm听到了一个电台主播念的《心经》,嗓音真是有磁性真好听呀,日夜单曲循环,情到深处还要跟着念。心情浮躁念一遍,只要心情波动就喜欢念一遍静心。以至于后来回国有次跟我母上吵架吵得很凶的一次,忘了吵架缘由,好像是设置手机的问题吧。父皇在开车,母上在副驾,而我在后座默默拿出ipad放心经,一边抹眼泪一边哽咽着跟读心经,一下子就把我父皇给噗嗤一下逗乐了…不过那个时候还只是单纯的跟读,并没有去理解其中深意,只是觉得念了静心。 现在又重拾起来,了解了些旁的背景啊故事啊,亦去看了注释,看了梁文道先生的《心经诠释》,慢慢的理解就多了,但还是不够,不同境遇下总是会有新的见解,看得越多了解得越多,理解出来的东西才是本身沉淀下来的,佛经它不告诉你具体的该怎么做,只是告诉你大概的自己去悟自己的,悟到即你所得。 一直读错了般若二字,前两天看到注释,羞愧不已。所幸现在及时矫正过来了。 大概会时不时的翻一翻,希望有更多的领悟。到时候再来更领悟吧,现在的领悟还是太浅薄了。只是突然想写这么一遭,啰里八嗦的话。

  • 4、 《刺》读后感_800字

    《刺》读后感800字

    看蔷薇花的刺,里面张家姐妹因为“好玩”而对一名弱多次实施的校园暴力乃至精神暴力,感到揪心。拿家庭当靠山,拿无知当武器,拿年少当挡箭牌。

    看月季花的刺,韩晓婷为报复校园之伤使用职场暴力,抢别人男朋友。在这部分的最后似乎逃离魔掌的逃离魔掌,不了了之的不了了之。

    看仙人掌的刺,人物角色又跳到了五十年后,一切因为十几岁种下的因在古稀之年才各自得果。整本书情节老套,衔接不自然,跳来跳去。如果没有看到最后写这本书的缘由,没有暴力作为主题穿针引线,就单纯的人物故事而言,感觉很散。

    其实特别是小学,大多数的班级里都有一个任人欺负,打不敢还手骂不敢还口的被欺凌者吧,那时的我不会围观,只是看着他经常这样为什么不会反抗,为什么一忍再忍,现在想想可能真的是势单力薄,反抗不到位带来的是变本加厉。那时没谁会注意这些学生的问题,就算老师随意打骂体罚学生都是被家长赞同默许的。

    每个年代都有自己的暴力,出生在八零末九零初的农村孩子可能因为家里想要一个男孩而不断抛弃中间女孩的事情数不胜数,这算不算是亲情暴力。到后来我们是怨恨还是原谅?还是先是怨恨再是原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到如今我选择的是既不恨也不原谅,只是知道无论为何目的,世界上有人十月怀胎给过你生命,让你知道血缘的出处。但通常养比生的恩情更大。这不过是十多年间的心理变化。所以我并不认为一个人心里的恨,报复心,可以像韩晓婷,王橙宇,刘涛,张家姐妹他们之间那样,恩怨情仇可以持续到生命终结都不会削减。好歹有句话是“人心都是肉长的”

    一路走来,谁没有在爱情友情亲情里受到过伤害呢,虽然人们在各种伤害下容易走两种极端,变坏或者没变坏。即便都是锥心刺骨也都应该是一种历练,而不是为了证明,为了报复的一种动力。

  • 5、 《黑石之墓》读后感_800字

    《黑石之墓》读后感800字

    被这个名字深深吸引,然后花了不到一天的时间读完,看完后的感受是很压抑的。

    故事分为现在和曾经两个场景显现,故事围绕五个临近上大学的年轻人展开。即将上大学考古学专业的女主希瑟,和女主一同考入考古学专业并和女主互相吸引的男生道奇,一个因谈恋爱而与女主疏远的闺蜜艾玛,嘴上能吹成花但永远不行动的闺蜜的男朋友达伦,和没什么明显存在感的朋友马丁。因为道奇的生日即将到来,五个年轻人一同去了黑石冢海边度假庆祝生日,本以为是场让人向往的旅行,然而在马丁、道奇、希瑟冒险,挖到了黑石冢里的胸针并据为己有后,五个人中,有争吵发生,有人消失,希瑟觉得是被拿走的胸针触犯了某种传说中的超自然力量,遭到了报应,后来也确实是看到了一个看不见的黑色怪影,最后的结局确实马丁、艾玛、达伦的死亡,道奇的昏迷,希瑟被医生认定为精神病,这一切都是她的幻想,她的朋友们都是被她所杀,所伤。

    所幸,道奇从昏迷中醒了过来。道奇的醒来,让希瑟洗脱了精神病的怀疑和杀友的罪状。故事讲到这里,我以为一切都结束了。 然而,所谓的超自然力量是不存在的。随后的描写,让我感觉到内心被压抑,久久地沉浸于一种难受中。是的,马丁等三人的死并非幽灵作祟,而是有人刻意为之。而凶手,是希瑟和昏迷后醒来的道奇。杀机很简单,简单到让人不寒而栗,他俩为一本血祭相关的书着迷,然后起了兴趣,起了杀机,拿朋友试手,然后一直装疯卖傻,营造一种被幽灵控制的假象。最终逃脱了制裁,两人碰面后的回忆让我感到不寒而栗,看似无辜的人却是两个冷血无情的杀手,人,怎么可以冷酷无情到这种地步?

    书的前半部分描写生动,引人阅读,而后半部分的转折,实在让我无法理解作者写这本书是什么原因,出于什么样的心态,是为了剖析人性之恶吗?还有许多地方禁不住推敲,有种为了畅销而故意悬疑的性质。全文最好的,是书名吧。

  • 6、 《湖畔》读后感_800字

    《湖畔》读后感800字

    书的背景很贴近我们的生活,家庭和教育。看的时候想到了很多。

    书里描绘的几个家庭,家人间的关系都有些疏离,不像家人。他们漠视家人之间的裂缝,并任由其肆意扩大,不思考原因,也不寻求解决方法,欺骗自己不听不看就可以不存在。

    我的家庭其实也并不十分和谐,夫妻之间、婆媳之间、父母与子女之间都有一些相处上的问题。所以小的时候有过很多不愉快的回忆,甚至有一些可怕的经历还时常出现在梦里。曾经他们的处理方式很糟糕很极端,随着时间推移,我们长大了,他们也渐渐看开了些,虽然矛盾和芥蒂都还在,时不时地也有点摩擦,但很多事情他们也都慢慢释怀了,学会了理解和包容。现在的我们是比较幸福的,是珍惜此刻的。

    里面的教育背景跟我们现在也很相似。很多家长生怕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从小就给孩子报各种补习班,不给孩子选择的自由和休息娱乐的空间。他们总说着为孩子好,让孩子拼了命地去学习,巴着他们考一个重点学校,做学校里的“佼佼者” 。有些家长为了让孩子顺利考上理想学校,还不惜做些背离道德和法律的事。

    总是觉得现在的孩子很辛苦,童年于他们来说到底是什么。想想我们小时候,每天按时上下学,完成作业后的时间就都是自己的了,我们在户外奔跑,跟小伙伴一起玩耍,跟家人看喜欢的节目,吃吃东西聊聊天……

    爸爸总希望我当个老师,安稳又轻松。我不觉得教室是个轻松的职业,教书育人,在我看来是个无比重大的责任。也许一句无意识的话,一个不经意的举动,就能给他们带来很大的不同。所以我不敢轻易地担上这么大的责任,是的,我很怂。再加上现在总体的教育环境我并不认同,我不知道这样的教育对他们来说是好是坏,太难评断,太难选择,而个人的力量又如此有限。如果去尝试了,但又因为蚍蜉难以撼动整棵大树,改变不了大环境,结果大概只会害了那群学生吧。

    最后,故事的真相太让我惊讶,让我觉得很可怕。孩子的教育,真的太难太难,也太让人纠结和揪心了。

  • 7、 《华氏451》读后感_800字

    《华氏451》读后感800字

    同样从奇葩说过来,囫囵看过略感失望。不想再说文明退化知识于人云云。

    “到了二十世纪,书的内容缩水了”“人的头脑被出版商、剥削者、传播者的手转得太快,结果离心机把所有非必要的,浪费时间的思想全甩光了!”不知作者到底是否意在讽刺我们现在急功近利的阅读习惯以及很多以次充好的“写作者”。但我确实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想到了这个并且想试着表达一下。

    1

    上学的时候为了完成学生必读系列,对名著简明版简直不要太喜欢。比如,我读了《钢铁是怎样练成的》,简明版告诉我保尔经历了一个又一个磨难,但是我并不知道他到底是如何经历这一个又一个磨难的,当中细节不知,所以对内容的理解大概也就是只知道开端和结局吧;再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对于内容重点的理解是不一样的,甚至说不准有时候看到几个字一段话就会让你有感而发呢?可是简明版给我的让我完成的是千篇一律的读后感,因为我摒弃了独立思考的机会。以上,我想表达的是请尽量尽量读原版。

    2

    以往的作家是要靠作品说话的,而现在呢?现在流量是硬道理,所以造成了行业门槛过低,太多残次堆砌的问题。读者在选择一本书的时候很容易被迷惑双眼,又或者,可能有些读者根本不想被擦亮双眼。对于前者我们大家应该都有体会,对于后者我大概举个例子。很多人应该都读过这样的内容,阅读的时候觉得作者说的太对了,但读完之后感觉好像一无所获,并且甚至连感觉都没有。因为作者所说的是你本身就明白的,只不过他写出来了,而你只留在心里。这种阅读很多时候是急功近利的,想要迫切的提升或者迫切的感受到被证明,可结果反而往往没留下一丝痕迹。

    所以希望书刊行业能够竖立行业标尺,提升入门水准,避免以次充好。作为读者,我们也应理性选择。

    以上,可能我所说的这些也是某种意义上的退步吧哈哈。

  • 8、 《面纱》读后感_800字

    《面纱》读后感800字

    “你知道,我的好孩子,人无法从劳作或愉悦中得到安宁,也无法在现实世界或修道院里得到安宁,只能在自己的灵魂中找到安宁。”

    “赢得人心的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让自己变成值得别人爱的人。”

    “我希望她无所畏惧地活着。我希望她活得像个人,一个能自己掌握命运而独立的人,而且我想看到她自由地活着,能比我活得更好。”

    毛姆的作品向来锋利,故事情节可能是其次,让我沉迷的一直是他简洁,幽默甚至刻薄的话语,他擅长冷静地,冷酷地把那些熟知的美好撕得粉碎,然后狠狠地摔在地上,读的人这才领悟到,这也许就是生活,就是现实。

    《面纱》讲述的是背叛和赎罪,是一个因为丈夫瓦尔特冷漠平庸妻子凯蒂遂而红杏出墙的故事,被拆穿出轨后,瓦尔特带着凯蒂来到瘟疫横行的小镇,在那里每天与死亡和绝望擦肩而过。

    凯蒂经历了背叛和死亡的威胁,她在这个疾病蔓延的小镇找到了自己的价值,也从身边人的言语里理解了瓦尔特的责任感并生出敬意,过去的欲望和浮华是一张面纱,而现在生活的面纱终于被揭下,她仿佛睡了很久,终于大梦初醒。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段落是瓦尔特罹患瘟疫垂死的时候,凯蒂乞求他的原谅,她希望他能够不带怨恨,心平气和地离开人世,而瓦尔特安静地流着泪,最后说,“死的却是一只狗。”(出自奥利弗·戈德史密斯《一首关于疯狗之死的挽歌》大意为一个好人收养了一只狗,一直和谐相处,但有一天狗突然发疯将人咬伤,人们都以为那个好人会死去,结果人痊愈了狗却死了。)

    如果按照这首挽歌去解读这个故事,那么瓦尔特当初带凯蒂来到异乡行医确实是暗藏报复,希望她会在这里患病死去,然而最后死的是他。当瓦尔特询问孩子是不是他的时候,过去的凯蒂可以靠谎言来给他一个宽慰并且彼此都能得到原谅,可现在的凯蒂经历了变故,变得不再能够随意地说谎,那一句“我不知道”,是令人觉得冷酷的坦然诚实,可是正式瓦尔特带她来到这个小镇才有了现在的改变,所以最后瓦尔特呢喃着这句话死去,这是讽刺也是悲哀。

  • 9、 放风筝读后感800字精选

    书是阶梯,帮助人们登上理想的高峰。观看一本书之后,我们对于作品每个人都会有不一样的感受。读后感,其实可以说是读书笔记或者观后感,写自己的感想体会,写好读后感,让阅读更有意义。大家一般写的读后感是什么样的呢?也许下面的“放风筝读后感800字精选”正合你意!希望能帮助到你的学习和工作!

    放风筝读后感 篇1

    《追风筝的人》讲述了12岁的阿富汗富家少爷阿米尔与他父亲仆人儿子哈桑之间的友情故事,作者并没有很华丽的文笔,她仅仅是用那淡柔的文字细腻的勾勒了家庭与友谊,背叛与救赎,却给我以震撼。

    当仆人哈桑阿米尔最好的伙伴,被其他富家少爷围困在角落里施以暴力时,阿米尔哈桑最信任的朋友,却蜷缩在阴暗的角落里默默注视,直到泪流满面却仍不敢挺身帮助哈桑时,我听到了心碎的声音。阿米尔因为懦弱而极端害怕直至惭愧不已,无法面对哈桑。最后甚至栽赃他,让他永远离开了这个家。到后来阿米尔获悉哈桑竟是自己同父异母的兄弟时,悔恨与伤痛纠结故事的最后,阿米尔救回了索拉博,可此时的索拉博却因精神上的伤痛至以完全失去感情,唯有说起风筝那哈桑和阿米尔童年最喜爱的玩物时,才会不知觉的笑起来hellip;hellip;书的后半段写得是主人公心灵的救赎。他费尽周折找到了哈桑的儿子索拉博,追到了心中漂移已久的风筝,重新成为一个堂堂正正的男子汉,生活的大门终于又向他敞开了。阿米尔的结局,相比较而言,是幸福的。他终于明白了彼此的意义以生命为代价。

    书中的情感不仅仅是亲情,不仅仅是友情,只要是能够沉下心来阅读的人,都会被其中直指人心的情感打动,也会从中折射出自己曾经有过的心。也许故事的结局并不完美,也许有些许苦涩与酸楚。但人生就是这样,犯错,错过,再用一生来挽回。

    放风筝读后感 篇2

    这个学期我们学了《风筝》这篇文章,课文讲了作者看到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就感到惊异和悲哀,这是因为:鲁迅有兄弟之情,有游戏之于儿童的意义,有鲁迅的自省精神,有鲁迅对小兄弟身受虐杀却无怨恨的深沉感慨。

    文中所说的对于精神的虐杀这一幕,具体指鲁迅小时候不许小兄弟放风筝,不准小兄弟弄这种没出息的玩艺,行为十分粗暴。 我过去认为,放风筝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作为兄长,严格管束弟弟,原是为弟弟有出息,现在反思起来,当年为落后观念所支配,自己的行径实在是精神虐杀的行为。弟弟论长幼,论力气,他是敌不过鲁迅先生。做弟弟的呢,兄长不许放就不敢放,只得偷偷做风

  • 10、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赏析800字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赏析800字:

    追风筝的人,看到这个名字,在我印象里按常规这应该是一部追逐梦想的励志小说,结果看完小说,会发现,这个追风筝的人是在现实中切切实实存在的,追风筝的比赛也是切切实实存在的,感觉天空中飞舞旋转的风筝好像也在脑海里一祯一祯放映着。

    故事的男主人公和他的玩伴这种带有阶层色彩的情谊总是处于一种矛盾和纠结之中,但是最后根深蒂固的阶层观念和不平等的思想打败了十二多年相处的点点滴滴,其实我看完整篇小说,就记住了一个鲜明的任务,哈桑,他正直、善良、诚实、勇敢、热爱学习,集合了时间所有美好的词汇,对于他的小主人,内心敏感的哈桑除了真心珍惜爱着小主人,把他当朋友,其实也一直在扮演着忠诚的仆人身份,从来不会提过分的要求。

    看到哈桑最后娶妻生子,感觉到了一阵莫名的悲凉,童年的不幸给他成年后的生活带去多少阴暗的心理阴影,再去探讨作者为什么不救下哈桑已经没什么意义了,小说一般不会给予太多的幸福于底层的人民,但善良的作者还是留了一点希望下来,希望哈桑今后的后代可以迎着风,继续将风筝线攥在手里,追逐更加开阔的蓝天,愿有梦想的人都能勇敢追逐,不负初心。

    2018年8月22日读完《追风筝的人》下面是文中摘录的一些句子,仅做留存:

    1、在喀布尔,你再不能相信任何人_为了获得悬赏或者因为受到威胁,人们彼此告密:邻居告发邻居,儿童揭发父母,兄弟陷害兄弟,仆人背叛主人,朋友出卖朋友。

    2、我们默默无声,但并非因为我们无话可说,而是因为我们之间无需交谈。

    3、对我来说,美国是个埋葬往事的地方。对爸爸来说,这是个哀悼过去的地方。

    4、它只是一个微笑,没有别的了。它没有让所有事情恢复正常。它没有让任何事情恢复正常。只是一个微笑,一件小小的事情,像是树林中的一片叶子,在惊鸟的飞起中晃动着。

  • 2019-10-17

  • 2023-01-14

  • 2019-09-19

  • 2019-09-19

  • 2021-12-07

  • 2019-09-23

  • 2019-09-20

  • 2019-10-28

  • 2019-09-20

  • 2021-07-28

  • 2022-12-11

  • 2019-09-21

  • 2019-10-20

  • 2023-01-29

  • 2019-10-23

  • 2019-10-24

  • 2021-10-27

  • 2019-10-23

  • 2022-12-23

  • 2021-03-20

  • 2020-06-12

  • 2019-11-12

  • 2019-11-12

  • 2021-07-20

  • 2023-01-08

  • 2023-01-20

  • 2019-10-23

  • 2019-09-19

  • 2019-10-11

  • 2019-10-12

  • 2021-11-04

  • 2019-09-23

  • 2019-09-21

  • 2019-10-11

  • 2021-11-08

  • 2019-09-20

  • 2023-01-18

  • 2019-10-28

  • 2019-11-06

  • 2019-11-06

风筝读后感800字
风筝读后感800字栏目精心为您提供各种风筝读后感800字,2024风筝读后感800字,教您怎么写风筝读后感800字,希望能够帮助您。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