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儿童立场读后感 > 地图 > 儿童立场读后感,2024儿童立场读后感
儿童立场读后感相关栏目
儿童立场读后感热门栏目
儿童立场读后感推荐
儿童立场读后感

(共 1595 篇)

  • 1、 儿童立场读后感1000字精选3篇

    阅读是充实自我的绝佳途径,读完作者写的作品以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写读后感切忌面面俱到。你是不是正在为写作品读后感而头疼?我们收集并整理了“儿童立场读后感”,仅供你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儿童立场读后感(篇1)

    最近,读了成尚荣先生的《儿童立场》,令我感触颇深。透过字里行间,我感受到成老先生是一位非常爱孩子的老师,感受到陶行知先生的话又在耳畔响起:“你若变成小孩子,便有惊人的奇迹出现:师生立刻成为朋友,学校立刻成为乐园……谁也不觉得你是先生,你便成了真正的先生。”同时,成老先生也有一句经典语录:“对待孩子就要像对待玫瑰花上的雨露一样。”孩子=玫瑰花,孩子的心灵=玫瑰花上的雨露。多么形象生动的比喻!

    是的,我们的小学生是未成年人,我们做老师的要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用心去呵护孩子幼小稚嫩的心灵,用自己的一腔热血去感染学生,让学生喜欢我们,喜欢我们的课,这样才能“亲其师,信其道。”

    到底怎样才是“儿童立场”呢?书中第一辑就给出了明确的答复:教育的大智慧是认识和发现儿童。成先生引用了卢森堡的一句话:“一个匆忙赶往伟大事业的人没心没肺地撞倒一个孩子是一件罪事。

    从这句话中我不由得想起在曾经的我在做班主任时,总爱端起一副教育者的架子,头头是道地教育学生,给他们讲大道理,生怕他们学坏了,到时候就是我的责任。殊不知,这完全是违背儿童立场的。当学生犯错误的时候,其实他也已经很愧疚和自责了,这时候,更需要我们站在儿童的立场,感同身受,去感受儿童内在的那份不安与自责,去共情他,让他觉得老师是发自内心地理解他。先处理儿童的心情,再来处理相关的事情。且相关的事情,也最好是儿童自己来商议解决,并且主动接受应有的处罚。于是我渐渐地调整了自己的立场,让自己努力站在儿童的立场来思考和解决问题。

    最近两天,班上两个男生玩耍时没控制住情绪,打起来了,值周的老师在劝阻的过程中也被伤及。在这样的场景下,对学生大吼大叫也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我看到两个儿子眼中的泪水和愧疚的脸色,已经知道他们知道错了。作文于是,我说了他们几句后,就让他们到办公室,把整个过程的心理说明详细地写下来,心情平静之后,再邀请两位家长到校,对其进行教育和帮助,这个时候,行使该有的惩戒——惩罚一周的课间没有自由活动时间,到办公室进行反思,全班念自己的心理说明,当面向老师道歉,二人承担老师检查的费用,两个孩子都有压

  • 2、 儿童立场读后感1000字三篇(优秀范文)

    儿童立场读后感大全1000字1

    想查看更多读后感敬请关注读后感大全网。

    在教育活动中,我们首先要明确教育的主体是谁,教育是我们的工作,但教育活动中真正要被教育的对象却是学生。我们所从事的活动不应该以我们自身发展为第一要务,而是应该以学生的成长为第一要务。不是说不去关注教师自身的成长,教学相长是必须有的,可是我们最需要关注的点应该放在孩子身上。就像是我们在种庄稼,庄稼最后的收成是我们从事这项工作的最终选择,而不是说通过从事这项劳动,我们自身种庄稼的能力提升了多少作为首要目标一样。

    带着这样的想法我也就更加深刻的体会到作者在书中所写的那几篇文章《教室是出错的地方》、《等待是艺术也是科学》以及尝试给学生不布置作业的几篇文章,正是有了作者能够俯下身子积极关注学生,才会发出这样的感慨,作者在书中好几次提到陶行知的名言。其中一段是这样的,“我们要知道儿童的能力需要必须走进小孩的队伍里去体验,而后才能为小孩苦,苦造福,我们必须重生为小孩,不失其赤子之心。”正是有这种教育孩子时的心态参与,才有了这本书中“儿童立场”这一个主题。

    “教师不应该忘记自己的童年体验,而应当回到自己的童年时代,这样就会改进如今的教育行为。”当我们能够回到自己的童年,肯定不会想每次放学后都有大把的作业要去完成了,肯定也喜欢到户外去玩耍运动。这个出发点如果能够作为我们自己的从教的红线,势必会对自己课堂的教学效率进行反思,会对自己布置的作业有效性进行反思,能有这种立场的老师,他的作业量和任务肯定和其他人不一样,即便是有作业他也能够去注意到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体现出作业的最优化。

    很多时候我们都是以“伪儿童立场”的形式去教育孩子。我们替孩子规划他们的未来,给他们安排假期的生活,给他们计划好每一步路应该怎么走,替他们考虑好每一个细节。然后让他们在我们的规划之内行走。他们有些许的自由,但是很多时候这种“自由的镣铐”还是太重了,更多的是在行使着我们大人的意志。

    为孩子松绑,还得在具体措施上再去落实。就从我们身边孩子的家庭作业来看,我们也能从中有些思考。在上级要求中,对孩子布置作业需要因材施教,分层布置,这要求无疑是切合儿童实际的,但是在真正地落实中,我们不难发现,作业因人而异的特点不明显,会的还有再做,不会的也只能平均用来,对强化纠错方面不突出,导致课后作业的整体质量不高,时间花费了,玩耍活动的时间牺牲了,换回的知识的

  • 3、 《儿童立场》读后感800字(优秀范文)

    “教育应站在儿童的立场上。”那什么是儿童立场?所谓儿童立场,就是儿童教育过程要从儿童视角出发,研究儿童心理,遵循儿童认知的发展规律,简单来说就是想儿童之所想,为儿童之所为。

    希望您阅读完读后感大全网的读后感后,能够收藏。http://www.dhb100.com

    教育有自己的立场,教育立场说到底是儿童立场。只有站在儿童立场上,才会有真正的教育、良好教育的发生。作为一个成人,怎样才能站在儿童立场里?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故事:妈妈带着五岁的小男孩逛商场,商场很热闹,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孩子却突然拽着妈妈的衣服,一个劲儿说害怕,哭闹着要回家。妈妈觉得很奇怪,蹲下身来,想抱起孩子,就在这时,她突然发现使孩子害怕的东西了——腿,那一条条大人的腿不停地从孩子眼前晃过,孩子眼里全是腿,难怪他会不安。于是,妈妈急忙带着孩子回家。故事中的这位妈妈如果不蹲下来,也许她永远也不会知道孩子害怕什么,这位妈妈如果不蹲下来,也许她永远也不会知道孩子眼里的世界和大人有着如此的不同。这就是视角的不同,立场的不同,当然不单是身高差距这一物理现象,而是心理上的视角不一样。

    很多时候,我们会感到学生的所做所为与我们的想象格格不入,想让他往西去,他偏要朝东走,于是我们埋怨、责怪学生。其实,距离产生是因为我们站得太高,离学生太远,没有站在儿童的立场里,甚至说没有看到儿童!就像书中多次提到的卢森堡的批评:“一个匆忙赶往伟大事业的人没心没肺的撞到一个孩子是一件罪行。”我们也常常在赶往教育这一太阳底下最崇高事业的路上撞到儿童,因为我们不知道儿童是谁,儿童在哪里,没有站在儿童立场上。

    那么我们怎么样才能站在儿童立场里,用儿童的视角来接近学生,走进学生,让他们感到尊重,哪怕面对的是学生的错误,甚至是有些幼稚、荒唐的言行举止!那么就让我们蹲下来,“放下身段”有意和儿童变得一样高,当我们和学生一般高时,我们就能读懂他的语言,读懂他的内心世界,我们就更容易走近学生,理解学生,甚至说把自己也看做是一个儿童,把自己变成一个儿童,与学生融为一体。

    心中始终装着儿童,便能真正发现儿童,拥有儿童的视角。树立“儿童立场”的教育理念,倾听教育的可能性的召唤,从清纯的童心中发现阳光、友情、美好以及幸福,进而促使儿童成就想象之外的可能。

    假期里酣畅淋漓读了好几本书,成尚荣老师的《儿童立场》早有耳闻,借着假期的作业与书籍相遇,使任务也变得充满了

  • 4、 儿童立场读书笔记1000字

    最近,读了成尚荣先生的《儿童立场》,令我感触颇深。透过字里行间,我感受到成老先生是一位非常爱孩子的老师,感受到陶行知先生的话又在耳畔响起:“你若变成小孩子,便有惊人的奇迹出现:师生立刻成为朋友,学校立刻成为乐园……谁也不觉得你是先生,你便成了真正的先生。”同时,成老先生也有一句经典语录:“对待孩子就要像对待玫瑰花上的雨露一样。”孩子=玫瑰花,孩子的心灵=玫瑰花上的雨露。多么形象生动的比喻!

    是的,我们的小学生是未成年人,我们做老师的要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用心去呵护孩子幼小稚嫩的心灵,用自己的一腔热血去感染学生,让学生喜欢我们,喜欢我们的课,这样才能“亲其师,信其道。”

    到底怎样才是“儿童立场”呢?书中第一辑就给出了明确的答复:教育的大智慧是认识和发现儿童。成先生引用了卢森堡的一句话:“一个匆忙赶往伟大事业的人没心没肺地撞倒一个孩子是一件罪事。

    从这句话中我不由得想起在曾经的我在做班主任时,总爱端起一副教育者的架子,头头是道地教育学生,给他们讲大道理,生怕他们学坏了,到时候就是我的责任。殊不知,这完全是违背儿童立场的。当学生犯错误的时候,其实他也已经很愧疚和自责了,这时候,更需要我们站在儿童的立场,感同身受,去感受儿童内在的那份不安与自责,去共情他,让他觉得老师是发自内心地理解他。先处理儿童的心情,再来处理相关的事情。且相关的事情,也最好是儿童自己来商议解决,并且主动接受应有的处罚。于是我渐渐地调整了自己的立场,让自己努力站在儿童的立场来思考和解决问题。

    最近两天,班上两个男生玩耍时没控制住情绪,打起来了,值周的老师在劝阻的过程中也被伤及。在这样的场景下,对学生大吼大叫也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我看到两个儿子眼中的泪水和愧疚的脸色,已经知道他们知道错了。于是,我说了他们几句后,就让他们到办公室,把整个过程的心理说明详细地写下来,心情平静之后,再邀请两位家长到校,对其进行教育和帮助,这个时候,行使该有的惩戒——惩罚一周的课间没有自由活动时间,到办公室进行反思,全班念自己的心理说明,当面向老师道歉,二人承担老师检查的费用,两个孩子都有压岁钱的账户(由家长保管的),于是从账户里面开支这部分费用。

    两个孩子不光主动向老师道歉,还每节课间主动接受惩罚,我相信他们进入中学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也会按照我教给他们的方法,自我调适情绪。

    同时,在教学中,我

  • 5、 儿童立场读书笔记1000字(读书笔记)

    最近,读了成尚荣先生的《儿童立场》,令我感触颇深。透过字里行间,我感受到成老先生是一位非常爱孩子的老师,感受到陶行知先生的话又在耳畔响起:“你若变成小孩子,便有惊人的奇迹出现:师生立刻成为朋友,学校立刻成为乐园……谁也不觉得你是先生,你便成了真正的先生。”同时,成老先生也有一句经典语录:“对待孩子就要像对待玫瑰花上的雨露一样。”孩子=玫瑰花,孩子的心灵=玫瑰花上的雨露。多么形象生动的比喻!

    读后感大全网提供给您优质的阅读读后感的平台,希望您能喜欢。m.dhb100.com

    是的,我们的小学生是未成年人,我们做老师的要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用心去呵护孩子幼小稚嫩的心灵,用自己的一腔热血去感染学生,让学生喜欢我们,喜欢我们的课,这样才能“亲其师,信其道。”

    到底怎样才是“儿童立场”呢?书中第一辑就给出了明确的答复:教育的大智慧是认识和发现儿童。成先生引用了卢森堡的一句话:“一个匆忙赶往伟大事业的人没心没肺地撞倒一个孩子是一件罪事。"

    从这句话中我不由得想起在曾经的我在做班主任时,总爱端起一副教育者的架子,头头是道地教育学生,给他们讲大道理,生怕他们学坏了,到时候就是我的责任。殊不知,这完全是违背儿童立场的。当学生犯错误的时候,其实他也已经很愧疚和自责了,这时候,更需要我们站在儿童的立场,感同身受,去感受儿童内在的那份不安与自责,去共情他,让他觉得老师是发自内心地理解他。先处理儿童的心情,再来处理相关的事情。且相关的事情,也最好是儿童自己来商议解决,并且主动接受应有的处罚。于是我渐渐地调整了自己的立场,让自己努力站在儿童的立场来思考和解决问题。

    最近两天,班上两个男生玩耍时没控制住情绪,打起来了,值周的老师在劝阻的过程中也被伤及。在这样的场景下,对学生大吼大叫也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我看到两个儿子眼中的泪水和愧疚的脸色,已经知道他们知道错了。于是,我说了他们几句后,就让他们到办公室,把整个过程的心理说明详细地写下来,心情平静之后,再邀请两位家长到校,对其进行教育和帮助,这个时候,行使该有的惩戒——惩罚一周的课间没有自由活动时间,到办公室进行反思,全班念自己的心理说明,当面向老师道歉,二人承担老师检查的费用,两个孩子都有压岁钱的账户,于是从账户里面开支这部分费用。

    两个孩子不光主动向老师道歉,还每节课间主动接受惩罚,我相信他们进入中学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也会按照我教给

  • 6、 《思辨与立场》读后感范文

    1.在生活中我们会需要用到批判性思维的问题:怎样在面临复杂形势的时候获取足够信息来做出最佳选择?怎样不被他人所欺骗?怎样不被自己欺骗?怎样选择解决问题的最佳手段与方法?

    2.书中提到了要对自己的思维提出一系列质疑,下面进入自问自答环节

    你对自己的思维了解多少? 回答:我对事物有着自己的评判标准,然后会在这些我已经认定的标准之上再进行合理的逻辑演绎与推理。打个比方,我觉得社会运行的标准就应该是帕森斯所提出来的社会四要素的评判标准,所以我就用这个标准去评价我所看见的所有社会问题,而且我得出的结论都是在严格合理的逻辑推理之上的,这些逻辑过程都是可以被我自己所感知察觉的,所以我认为我是知道自己的思维是怎么来的。但是这些标准的来源很大程度上不是我自己所思考的,所以我自我感受我的思维地基是不稳固的。

    你曾研究过自己的思维吗? 回答:思维的具体方式和具体技巧我从没去研究过,我都是直接使用这一工具,而且从目前来看,这一工具的确是有很多问题。之前习惯于张口就来,说结论不靠证据,然后被室友怼的体无完肤,所以目前反而我也变成了一个非常严苛的人,反事先问百度,或者说自己亲自去计算查证,才敢谨慎的得出结论。当然,思维上想当然的错误只是缺陷的其中之一,我觉得我的思维过程还能进一步优化提高,思维方法还能改善。

    你都具备哪些有关思维的知识? 回答:对于头脑中心智过程的来历,我以前读《心理学与生活》的时候,知道了人脑的思维会经历感觉、知觉、认知,再到推理这个阶段,但是我学习过程中对于这些概念(之后会谈谈对与概念的清晰认知的重要性),没有理清楚,只知道是这么个过程,所以只能似是而非的给出一些评价。

    如何分析、评估、重组个人思维? 回答:这几个动词的实际概念我都不是很清楚,所以不能作答。

    思维质量如何评判,标准是什么? 回答:我个人平常没怎么思考过这个问题,但是蜗居的思维质量与我掌握的知识和我掌握的技巧是有很大关系的,在正确的思维基础上推演,利用正确的思维逻辑,才能得出高质量的思维,这个需要不断地学习与联系。

    有没有掌控过思维? 回答:当我可以控制我自己地情绪,将其往理智上引导地时候,我觉得我是控制了自己地思维的。

    3.为自己列出一份思维问题清单,从存在的问题与产生因素两个方面来写。

    我的思维根基不是自己打下来的,是不稳固的也是坍塌过的,但是我在那次思维坍塌后并没有吸取足够的教训,因为懒惰而没有推到自己

  • 7、 《思辨与立场》读后感200字

    批判性思维具有的特质:

    1、认知谦逊

    2、认知勇气

    3、换位思考

    4、认知正直

    5、认知坚毅

    6、信赖推理

    7、思维自主。

    努力达到思维的最高层次:反省外显化、最高水平的技能和一贯的公平合理。

    对自己有启迪的有两点:一是我们常常认为的公正的对人对事,实际上却是受着文化的遮蔽性影响下的不公正。我们常常以为的团队精神却包含着受社会中心主义影响的非理性思维。二是只有破除批判性思维的障碍,包括隐蔽的权力斗争,群体对现实的定义,官僚主义,误导成功等,才能很好地感知和培养批判性思维的七个特征。读书的好处就是知道错在哪儿,怕就怕无知自信。樊登读书会让我撕开了自己的一个个知识的缺口。

  • 8、 思辨与立场读后感范文欣赏

    《思辨与立场》是一部由美国理查德保罗著作的书籍,不知道各位小伙伴们有没有看过呢?该书主要讲述了作者对批判式思维的认识并且向读者详细的介绍了批判式思维的作用。很多网友对这本书都给出了褒贬不一的评价,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无名之辈》这部戏剧电影却让我看出了眼泪。李海根为了在老家修一套房子,把心爱的女孩娶回家和胡广生一起去抢劫。可笑的是两人因为蹩脚的抢劫技术,放着银行不抢,偏偏去抢手机店。正当两人打着的如意算盘准备从抢手机店入手,把抢劫事业做大做强的时候。马嘉祺的提醒让两人在一次陷入绝境。这时他们才发现自己抢的手机是手机模型,根本就不值钱。两人感觉再一次被被世人嘲弄了。

    也许我们在观影的途中会被李海根和胡广生的愚蠢逗得满腹大笑。但仔细一想,其实他们两人也并没有什么过错。他们只是希望自己能够有所成就,能够做出一番属于自己的事业。但因为两人的无知而走向了抢劫的这条路。更为离谱的是两人希望通过抢劫而被别人所关注。

    我相信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有很多这样的人存在。一方面,他们希望自己在某一方面有突出的成就,能够养活自己的家人,能够给自己带来荣耀()。另一方面由于自己有限的学识,他们撞破头皮都找不到出路。在他们的心中显然自己已经成为了上帝的弃儿。在现实生活面前他们不得不另觅他路。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虽然这句话我并不是特别的赞同,但是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永远是不过时的。尤其是当我而站在了教师这个工作岗位上时,我深切地感受到知识对于人的重要性。因为知识水平的差异,每位学生都有着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在我看来这一部电影的笑点,也是这部电影所展现给我们的痛点。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个人太过的无知。即便是犯了错误,仍旧不知道还在沾沾自喜。

    在我们社会当中有不少这样的人,因为无知要被欺骗,因为无知而踏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常说可恨之人,必有可悲之处。无知的悲哀是难以弥补的。

  • 9、 这是我的立场读后感书评1800字

    《这是我的立场》一书由罗伦培登所著,是关于新宗教改革的发起人马丁路德的传记,他的先进思想是一直值得我们学习的。下面给大家带来的是这是我的立场读后感书评1800字,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进来看看,参考参考。

    在沃木斯国会上路德英勇地为他的信仰做辩护,路德的良心被上帝的圣言所束缚,不愿做出违背良心的行为;路德在陈述完他的信仰后说到:这是我的立场,我不得不如此。沃木斯会议也标志着路德与天主教的彻底决裂。会后路德被定罪,但被萨克森选侯保护了起来,无奈之下路德依附于权贵,这也为路德宗教会的软弱埋下了伏笔。路德在瓦特堡隐居期间着手开始翻译德语圣经,德语圣经的广泛使用巩固了改教成果,也提高了神职人员的圣经及神学素养。这对当代的宣教工作也是重大启发,将圣经翻译成当地的语言,对于当地教会的建立意义深远。

    在路德隐居期间,改教运动依然蓬勃发展。墨兰顿接续了路德的领导责任,路德的理念得到实践。祭司结婚打破天主教神父守独身的戒律,礼拜仪式也开始改革,平信徒可以领受杯和饼,唱圣诗不再是神父和诗班的特权。[4]同时民间也出现一批拒绝婴孩洗礼,拒绝圣经的运动,教会受到侵扰。[5]路德被邀请回威丁堡主持大局,慢慢的的恢复了局势,路德在威丁堡推动教会改革。与此同时苏黎世慈运理所领导的改教运动也是风生水起,并逐渐与威丁堡分庭抗礼。在平信徒可以阅读圣经后,教会不再独占解释圣经的权柄。各人信心程度不同,对圣经的解释也不尽相同,为复原教教的分裂埋下了伏笔。

    在马尔堡会议上复原教代表齐聚一堂,路德、墨兰顿、慈运理、埃科兰巴狄、布塞尔等教会领袖一同商议教会的联合,在圣餐论出现了严重的分歧,最终宣告复原教合一的破灭,复原教各派系走向了独立发展的道路。[6]这对当今教会依然有很大的启发,改教运动过了500年,众教会如今依然是分分合合。教会分裂不是为了信仰,只是因为教会领袖之间的分歧与冲突。教会是基督的新妇,主耶稣爱祂的教会。改教领袖为了教会合一所作的努力,依然值得我们学习。

    路德注重教会的讲道和教导事工,他继续翻译圣经和编写教理问答和赞美诗集。教理问答也是宗教改革精神的延续,然而今天在普世教会却被逐渐遗忘,这是当今教会需要反思的。当代教会讲道的时间也是逐渐缩短,活动的内容却不断增加,但教会的人数却不断的减少。传承宗教改革精神,传讲上帝大能的作为,传讲圣经神的话,是当代教会需要继续操练功课。

  • 10、 《儿童发展》读后感:促儿童发展

    《儿童发展》读后感:促儿童发展

    小学时期的孩子正是在懵懂的时候,很容易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到外界的暗示。而作为与他们最亲近的老师和家长对他们的影响无疑是占了很大的部分。通过对学生的观察与交流,我发现学生的行为大多与周围的环境脱离不了关系。例如父母关系不好的学生通常自卑,没有安全感,性格内向。孩子们现在所处的环境还很单纯,仅仅只是在家与学校之间。而学校对他们的影响似乎更大,因为他们在学校的时间比在家里的要多许多。

    老师更是这其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在年幼的孩子心中,老师的地位不可动摇,他们崇拜着老师、信任着老师。但事物往往有两面性,我们的一句话或一个并不在意的行为也许就会给孩子带来伤害。所以老师们更要注意自己的行为和方法。

    1.辩证的看待赏识教育法表扬是甘露,但过多了则成为水患。表扬需要批评的衬托,没有批评衬托的表扬显得软弱无力;同样,批评也需要表扬铺垫的批评,因为它容易扼杀学生向上的积极性。对于赏识教育法,我们应有所选择、有所创新地应用,不能把赏识教育与批评教育分割开来,它们是辩证的统一,也是平衡孩子心理的好方法。

    2.正确处理以人为本的做法在教育上要注意处理的艺术,不能事事倾向于个人为本,而是应该从绝大多数同学的角度和情感上出发。转化后进生时不但要遵守奖惩分明的原则,还要发挥全班同学的积极作用,取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不过多的言语和斥责我们的训斥会让孩子们暂时看起来很听话,但是,这么简单粗暴的处理,将会对孩子的心里投下怎样的阴影?将会对他们的行为打下怎样的烙印?师生之间应该是平等的关系。对教育来讲,唠叨是无效药,甚至是反效药。唠叨者喋喋不休的数落、没完没了的重复、不厌其烦的历数过去、主观臆断的推测将来,会激起学生的厌烦、对抗甚至仇恨的情绪,或违心屈从、或刻意逃避、或正面冲突,与唠叨着的主观臆断大相径庭。

    老师的正确方法会让学生觉得信任,从心理上愿意接受老师的教导,从而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小学生的心理还处于一个不成熟的儿童时期,需要人的正确引导。外在因素(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影响等等)尤为重要。因为它会直接影响一个人的思想和心理,导致其行为的巨大分端。

    小学教育是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环,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注意以上的各个方面。以行为和平时的教育关心来让孩子形成好的习惯,让他们从心理上接受我们的正确引导,从而表现一个学生能有的最佳状态。

  • 2019-11-02

  • 2019-10-09

  • 2019-10-17

  • 2019-10-11

  • 2019-09-20

  • 2019-09-25

  • 2019-10-09

  • 2019-09-20

  • 2019-10-11

  • 2023-05-24

  • 2019-09-28

  • 2019-09-1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09

  • 2023-01-31

  • 2023-05-28

  • 2019-10-17

  • 2019-10-09

  • 2019-10-29

  • 2019-10-17

  • 2019-10-19

  • 2019-10-28

  • 2019-10-09

  • 2019-10-19

  • 2019-10-17

  • 2019-09-20

  • 2019-09-25

  • 2019-11-04

  • 2019-10-24

  • 2019-10-20

  • 2019-10-20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11

  • 2019-09-23

  • 2019-11-12

  • 2019-09-23

  • 2019-09-23

儿童立场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儿童立场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儿童立场读后感、2024儿童立场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