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1000字 > 儿童立场读后感 > 地图 > 儿童立场读后感

儿童立场读后感

发布时间:2022-01-27 来源:互联网

儿童立场读后感1000字三篇(优秀范文)。

常言道:“窗间白发催愁境,烛底苍头劝读书。”学习数年,我们读过很多书,大多数时候老师会在要求学生读完一本书后写一篇作文,这样可以将我们读完书后的所思所想一点点的记录下来,如何才能将读后感写的清晰而有条理呢?考虑到你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儿童立场读后感1000字三篇(优秀范文)”,供你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儿童立场读后感大全1000字1

想查看更多读后感敬请关注读后感大全网。

在教育活动中,我们首先要明确教育的主体是谁,教育是我们的工作,但教育活动中真正要被教育的对象却是学生。我们所从事的活动不应该以我们自身发展为第一要务,而是应该以学生的成长为第一要务。不是说不去关注教师自身的成长,教学相长是必须有的,可是我们最需要关注的点应该放在孩子身上。就像是我们在种庄稼,庄稼最后的收成是我们从事这项工作的最终选择,而不是说通过从事这项劳动,我们自身种庄稼的能力提升了多少作为首要目标一样。

带着这样的想法我也就更加深刻的体会到作者在书中所写的那几篇文章《教室是出错的地方》、《等待是艺术也是科学》以及尝试给学生不布置作业的几篇文章,正是有了作者能够俯下身子积极关注学生,才会发出这样的感慨,作者在书中好几次提到陶行知的名言。其中一段是这样的,“我们要知道儿童的能力需要必须走进小孩的队伍里去体验,而后才能为小孩苦,苦造福,我们必须重生为小孩,不失其赤子之心。”正是有这种教育孩子时的心态参与,才有了这本书中“儿童立场”这一个主题。

“教师不应该忘记自己的童年体验,而应当回到自己的童年时代,这样就会改进如今的教育行为。”当我们能够回到自己的童年,肯定不会想每次放学后都有大把的作业要去完成了,肯定也喜欢到户外去玩耍运动。这个出发点如果能够作为我们自己的从教的红线,势必会对自己课堂的教学效率进行反思,会对自己布置的作业有效性进行反思,能有这种立场的老师,他的作业量和任务肯定和其他人不一样,即便是有作业他也能够去注意到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体现出作业的最优化。

很多时候我们都是以“伪儿童立场”的形式去教育孩子。我们替孩子规划他们的未来,给他们安排假期的生活,给他们计划好每一步路应该怎么走,替他们考虑好每一个细节。然后让他们在我们的规划之内行走。他们有些许的自由,但是很多时候这种“自由的镣铐”还是太重了,更多的是在行使着我们大人的意志。

为孩子松绑,还得在具体措施上再去落实。就从我们身边孩子的家庭作业来看,我们也能从中有些思考。在上级要求中,对孩子布置作业需要因材施教,分层布置,这要求无疑是切合儿童实际的,但是在真正地落实中,我们不难发现,作业因人而异的特点不明显,会的还有再做,不会的也只能平均用来,对强化纠错方面不突出,导致课后作业的整体质量不高,时间花费了,玩耍活动的时间牺牲了,换回的知识的低效率获得有意义吗?管中窥豹,反观我们的教育教学存在较多的“平均用力”,这种多年前的大规模生产的“教育教学方式”已经与时代有些脱节了,应该逐步退出历史舞台了,希望“儿童立场”的时代早点到来。

儿童立场读后感大全1000字2

第一次听说“儿童立场”是在重庆市教科院张咏梅老师疫情期间组织的一次线上交流活动中听到的。它和“系统思维”这个词一同出现,同等重要。

初次听到“儿童立场”的时候,我眼前出现的是:“蹲下来和孩子说话”、“说孩子听得懂的话”“把自己当做孩子”。在一次次和孩子的交流中,我都努力让自己蹲下来、说慢点、说清楚,想想孩子的感受。

粗浅的理解让我觉得我一直在压制自己的“大人”人性,而并非真的懂得,直到我触摸到成尚荣老师的《儿童立场》,开始了细微的改变。

成老说:教育的大智慧是认识和发现。我认识过我的孩子们吗?好像认识了,又似乎并不认识。我知道他们的名字、性格、习惯,但似乎并不知道他们的心理、想法。他们和我,近在咫尺也远在天涯。

认识,需要注意到他们的点点滴滴,从他们的点点滴滴中可以感受属于他们的那份生命的旋律与节奏。我认识我的孩子们吗?有一部分,我是认识的。

勋哥是班上一位胖乎乎的小男生,个子高,皮肤白。勋妈常说勋哥没长醒,所以每天在学校总是这里做不好,哪里做不对,这里一脚,那里一拳。年级里也是家喻户晓的“名人”。每天要处理他的事情,可不,没停过。每次有同学或者老师跟我说起勋哥时,总是义愤填膺的样子。在他们上嘴唇拍打下嘴唇的时候,我的脑子里总有一阵阵强烈的呼声:我要对他温柔。为什么呢?经过很多次的事件总结而来的。大部分不超过2种情况:1.我觉得有点好玩;2.他先说我,弄我;3.我忍不住了。

这三种情况的背后,其实都不具有敌对性,而是童心使然。儿童在进入学校以前,最初的性格形成于家庭教育。目前多数家庭的教育是开放式的,童心的保护程度远远超过父母这一辈。孩子生活的世界是无忧无虑的,只要不是原则或者危险事情,想干什么就可以干什么,遇到的是非也相对较少,自我约束能力因没有十分刻意的规范,也不强。这些都是儿童的生活。所以,我认为,站在儿童立场,第一应当是理解他们的行为,那么对很多事情的定性也就不一样了。其次是引导,引导其认识是非(站在孩子的角度引导),可以尝试事件还原,角色扮演(老师扮演以为孩子),显现作为学生的老师如何良性看待对方的行为,做出利好行为,改变事情结局的方式,让孩子真实的感受到自己和老师扮演的自己的不同。

成老说,对于儿童的研究要回到儿童完整的生活中去,回到儿童生活方式和游戏方式中去,回到儿童原本的一一上去,回到儿童最伟大之处区。

儿童最伟大之处?是的,便是儿童的可能性。

每一个孩子都是上天赐予的礼物,呵护、鼓励、激发、等待、走进……任何一种友善的关注与思考,都可以让我们更好的坚守儿童立场。

儿童立场读后感大全1000字3

对于小学教师来说,工作对象自然是儿童,所以一切工作也就站在儿童的立场开展。成尚荣在《儿童立场》中旗帜鲜明地提出:“儿童研究应当是教育研究的母题,教育的一切研究都是以儿童研究为基底的,都要从儿童出发,为了儿童发展而研究儿童。”教师的任务就是为国家培养儿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纪律”的时代新人。

陶行知说:“我们对于儿童有两种极端的心理,都于儿童有害。一是忽视,二是期望太切。”任其像茅草那样自生自灭即为忽视。期望太切则会揠苗助长,最终可能会促其夭折。当下的教育最为极端的心理是期望太切以致揠苗助长。我所带的班,百分之九十的同学都有各种辅导班,其中有十几人每周上辅导班三次以上。通过聊天得知,他们对此苦不堪言,说是不喜欢上这些班,但是家长逼着学,没有办法。没有时间出去玩,甚至有的没有时间写作业。儿童白天在校学习一天,晚上还要继续学习。看着他们忙碌的身影,实在心疼。

童年的回忆,总是离不开母校,离不开当年的教师。教师,对于学生,意味着什么?“这是个秘密。”对此,我有着深切的感悟。小时候,对自己喜欢的老师的想念,是那么美好。它是一个秘密,隐藏在心中,伴随着一生的回忆。班里小雪,在我心中是个小百灵,于是推荐她去做红领巾广播电台的播音员。节目播出当天,小雪悄悄告诉我:“王老师,今天中午有我的播音,希望你别布置作业。”我欣然答应,不仅如此,而且提醒全班同学认真听小雪的播音。妈妈说:“你们俩关系太好了,如此无礼的要求也能提出来。”我喜欢这种“无礼”,因为,这是她自信的表现。还有什么比自信更难能可贵的呢?记得小时候,最初学英语,一塌糊涂,不知为什么句型背不过,单词不会写······老师提问自然也就什么也不会,次数多了,惹得老师非常生气,有一天在课上批评了我,而且假装表示以后不再管我。不料这种激将法还挺管用,后来我的英语成绩突飞猛进,姑姑说我“睡醒了”。感恩老师当年的批评,现在我已到了不惑之年,每每想起这件事,内心都充满感激。对老师的感恩和想念,的确是伴随一生的回忆。

爱是教育的核心,让教育在爱中行走。4月25日,我班转来一个从日本回来的小女生。由于她小学阶段一直在日本,虽然能用汉语交流,但不识字。班里几个小女生自发组成了互助小组,帮她学习,带她打饭、吃饭。甚至有的小男生也主动上前给她讲解如何记作业。爱的教育最终让学生学会爱,用爱去爱别人。

别把通向儿童世界的大门关闭。儿童世界和成人世界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我们真的应该到儿童世界去走一走,看一看。小若在百字作文中给艺术节排练节目的李老师写了一封信,表达对李老师的思念之情。上学期,我带了一个实习生,小若也跟实习生相处很好,在百字作文中多次写她。当我在班级中读了小若写的作文后,有好几个学生为我担心:“王老师,小若这么想念实习生李老师,你会不会吃醋?会不会伤心?”哈哈,这就是天真可爱的孩子。当短时间相处的老师走后,学生依然记着,会想念她,说明这是个知道感恩的学生,是个有情有义的学生,作为班主任,我为此高兴还来不及呢,怎会吃醋?怎会不开心?

那不敲响的钟声······成尚荣老师每次去台湾大学,必定在傅亭前久久徘徊。那口古铜色的傅钟,垂挂于亭中,一片静默,不过,它每天只敲响二十一下,还有三响是不敲的,因为校长说,那不敲响的三小时,要让台大的师生,安下心来,静静地读书、思考,永远怀想老校长傅斯年的教诲。傅先生给给台大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留下了最重要的思想。近些年,听了不少语文公开课。讲课教师的教学水平都是相当高的,只是我发现,几乎所有习作课,在学生动笔写作时,老师都会播放音乐。用音乐创设情境,既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又能启发学生的想象。整节课,除了教师讲,就是学生答,要么就是小组讨论或交流。如果能有几分钟,让学生的大脑处于休息状态,有让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让课上的音乐成为“那敲不响的钟声”该有多好!

我们应该坚持儿童立场。心中有儿童,儿童就在那。

HdH765.cOm更多精选读书心得阅读

长征读后感1000字三篇(优秀范文)


长征读后感大全1000字1

读后感大全能够帮助您创作出更优质的读后感,欢迎阅读和收藏!

近日读了王树增同志所著的长篇纪实文学《长征》,内心深受触动,在即将迎来建党一百周年的今天,回顾历史上罕见的不畏艰难险阻、不畏牺牲的、传播理想的远征,我们始知什么是信仰的力量,什么是不屈的意志,什么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信念与气节!

书中令我记忆最深刻的是湘江之战。湘江战役是关系中央红军生死存亡的关键一战,是中央红军自突围以来最壮烈、最艰难的一仗,我军与优势之敌苦战,终于撕开了敌人重兵设防的封锁线,粉碎了蒋介石围歼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而红军虽然突破了第四道封锁线,但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全体指战员浴血奋战,直到弹尽粮绝,年轻的红军士兵前仆后继的壮烈牺牲,令大半个中国山河苍茫。最终,中央红军在毛泽东、周恩来等同志的带领下,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走过松潘草地、翻过岷山雪山,历尽艰辛终于到达陕北根据地,随后和红四方面军、红二方面军于十月会师于甘肃会宁,标志着长征胜利。

一路走来,让人感动的是中国广大劳动人民对于红军的全力帮助与支持,书中让人泪目的是描写指战员躺在担架上指挥战斗以及很多年纪轻轻的小战士们牺牲的场景。让人难忘那橘子洲头的层林尽染;娄山关的西风烈、霜晨月;更有北国风光,千里冰封的壮丽。从南到北在无数场大大小小的战役中,铸就了中国工农红军顽强拼搏的长征精神,铸造了中国共产党百折不挠、坚定革命的信念。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正是有了革命先辈们的浴血奋战,不畏牺牲,才换来了今天的和平、稳定、繁荣、富强。作为新时代的共产党员,我们秉承着长征精神,奋斗在新的时代。20xx疫情突袭时,是党组织领导着广大党员同志们冲在第一线。不论是抗疫一线的医生护士,还是各行各业的砥砺支持,党员同志们都走在了前面,不畏病毒,勇于奉献,更有许多青年火线入党,为抗疫贡献自己的力量。我和身边的党员同志们也积极投入到抗疫战斗中,车站组织成立了党员突击队,抢装抢卸防疫救灾物资,下沉社区帮助居委会入户调查,登记......在危机时刻,是中国共产党挺身而出,带领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应对,在最短的时间内控制住疫情,保障了人民生命的安全。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为喜迎建党100周年,今年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习近平总书记用“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十六个字道出了党史学习的深刻涵义。我们通过学习党史,以史为鉴,来对照自己的言行举止,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和政治修养,争做新时代的优秀党员。长征精神告诉我们,共产党员要有坚韧不拔、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精神,我为自己是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而备感自豪!

长征读后感大全1000字2

“长征是黑暗天际间迸裂出的一道照彻大地的光亮。”伴随着王树增先生的这句话,我在假期读完了《长征》一书,感触颇多。阖眼后,似有红星光芒万丈,在我泱泱大国高挂。

回想起毛主席的诗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我踏上红军的长征之路,无时不领略到其大无畏的精神。湘江水,因战略性错误导致了几万红军的牺牲,烈士的鲜血都化作奔腾不息的河水,与其融为一体而又永不褪色;大渡河,红军以急行军速度沿其岸边高山两天内行了二百多里路,二十二位勇士踩着仅有的九根铁索越过咆哮的河面,敏捷而坚韧,最终以奔向火海的无畏铸起一座永垂不朽的石像;赤水,红军在毛泽东的带领下四次渡之,将围剿的敌人远远甩掉……他们在每一次战斗中都将人类大无畏精神最大化展现出来,让我难以忘怀那勇往直前的决心。

前言中有言道,长征被《人类1000年》录入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名列。以吾之所见,长征能被世界认同、牢记,并不因为其思想主义或奇迹程度,而是因为它是全人类的精神财富。长征中的红军不单是大无畏精神的代表,更是乐观主义、人道主义、牺牲精神的象征。毛主席如是说: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在红军的眼中,险峻的五岭连绵不绝,却只如汪洋一朵浪花般微不足道,高大的乌蒙山陡峭雄伟,翻越它却不过走泥丸般信手拈来。这是红军的气魄,是气吞山河的壮志,是熔铸了汗水和鲜血的史诗,是反抗压迫这崇高理想和斗志的结晶!

长征的史实,因为有了红军的大无畏和乐观等精神,足以历久弥新,拥有极高的历史意义。而红军的无畏向前,也使我不禁想及了眼下的中国。

由红色革命者奋勇捍卫的中国,如今早已改头换面。东方的睡狮早已苏醒,中国正步步迈入富强。从五卅运动到井冈山会师再到解放战争,中国共产党一步一个脚印,号召工农红军和被压迫民众起来反抗。无论征途多么坎坷,他们始终用“万水千山只等闲”的英勇气魄“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无论黑夜如何沉重,他们坚信“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一路势如破竹,用热血和生命践行着革命信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疫情当前,以共产党人为代表的医护人员毅然决然奔赴抗议前线,星火驰援,领导严防严控,为抗击疫情的伟大胜利交出一份圆满的答卷。“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而生于这样一个时代的我们,每一位中华儿女,更应继承先辈的精神,勇往直前,不负时光不负红星。最美好的未来,定是属于最无畏、最乐观的热血少年。

历时整整两年的红军长征,终在山城堡战役取得胜利,踏遍千山万水,只为解放人民;历经战役无数,始终坚定初心;终是转危为安,迎来中华新时代。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纵观当今之中国,如腾起之蛟龙,崛起于世界东方。如今英雄辈出,有着挽狂澜于既倒,撑大厦于断梁之情怀,有着万水千山只等闲的英雄气魄,有着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雄心壮志。今日,共产党已然建立一百周年之际,希望立于东方,英雄精神,传出千年回响,继往开来,不惧风霜,

忆峥嵘岁月,庆盛世华章。吾辈应将振兴中国之责任置于自身之肩上,将先辈的长征精神永远铭刻在心,且看群英雄起,共筑时代脊梁。抬眸高望,红星光芒万丈;迈步向前,红色长征路不可阻挡!

长征读后感大全1000字3

面对无法越过的困难,面对无论是精神还是生理上的无限压迫,我们从没有放弃过,在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历练,坎坷,即使在最后剩下的只有鲜血和伤痕,我们都能死死的捍卫好自己的尊严。

伟大的远征,涅槃的重生。

我们在这平和美好的年代,享受这物质与精神上的财富。相较于之前的时代背景和当代实事,无限的优越性在我们这个金碧辉煌的时代体现的淋漓尽致。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就此摒弃旧时代的所有。经历过浴火重生而形成的红色革命精神,是值得我们无数次去进行回味,体会,传承。那份炙热的红心,是这高度文明,科技发展的道德积淀和基础。

我们透过纸张的厚度和笔墨的浓度,回溯历史,从二万五千里的“长征”里,去探索更深层次的红色。

《长征》是一本讲述了中国工农红军在根据地遭到敌人毁灭性的“围剿”或是在军事指挥失误的情况下,被迫进行的一次巨大的军事转移的纪实性的书籍。一条跨越了中国的十一个省,翻越了二十多条巨大的山脉,渡过了三十多条河流,走过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广袤湿地,总里程远远超过了二万五千里的征程,红军队伍要随时随地克服各种各样的困难:饥饿、寒冷、伤病,还要时常与数倍于己的敌人进行激烈的交战。很多红军官兵壮烈牺牲了,仅红一方面军在离开中央苏区时有八万六千多人踏上征途,在到达陕北苏区时仅剩近八千人。这是一条已经将残酷的后果明明白白的摆在了战士们的眼前:前进,意味着牺牲;后退,也意味着牺牲。但是他们却不约而同的选择同样的决定。他们牺牲时还是那么年轻——指挥员的平均年龄不足二十五岁,战斗员的平均年龄不足二十岁,十四至十八岁的战士至少占百分之四十。

他们心里向往着没有苦难的生活,这种向往让他们不畏艰险、前赴后继、舍生忘死。想象着这些鲜活的生命倒下时的情形,让我们扼腕叹息,心疼不已。

“红军不怕远征,万水千山只等闲”这不仅仅是一条磨炼意志的艰难之路,也是一条用生命开辟的希望之路。

我们有时面对生活、工作、学习的问题,或深陷其中,或不知所措。我们或许早已习惯了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和人生信条,那一抹艳丽的、炙热的、充满着血性与正义的红色精神正在逐步的淡出我们的生活。我认为这是应该极力避免的一个情况,红色的“长征”精神应该更深刻的烙印在华夏民族的文化根基之中,进一步的增强其相应的文明认同感。

贯通中华上下,起承转合,是这个特殊的时代给予我们的责任与任务。新冠肺炎当头,正是这“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样舍己为人,敢为人先的奉献精神,无论是医护人员,各业精英,还是那些平凡的市井小市民,都在党中央的积极领导下,为自己,也是向世界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新中国,与那些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在这样一个对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极其不平衡的世界局盘之中,我们国民更应该发扬“长征”精神,因为祖国的命运和个人的命运是相互依存的。用长征精神充实自己,以先进的科学技术,增强国防,提高国家的实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显示中国的世界地位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万里长征之精神,值得薪火相传。

捕捉儿童敏感期读后感1000字(优秀范文)


第一次接触到这本书是大学的时候,音乐老师给我们推荐了孙瑞雪的这本书《捕捉儿童的敏感期》,她说很遗憾是在她女儿快3岁的时候才接触了这本书,错过了很多她家宝贝的成长时刻,这本书很适合幼儿教师、家长们阅读,因为书中详细的例子描写,向我们展示了每一个敏感期的不同表现,通俗易懂。而且还有对于每个案例的点评,深入的揭示了孩子成长的规律。

相信读后感大全网能够帮助到找不到优质读后感的您,找到优质的读后感模板。

所谓敏感期,是指在0—6岁的成长过程中,儿童内在生命力的驱使,在某个时间段内,专心吸收环境中某一事物的特质,并不断重复实践的过程。顺利通过一个敏感期后,儿童的心智水平便从一个层面上升到另一个层面。敏感期是培养孩子性格、兴趣、思维能力和独立能力的最佳时期,只有敏感期得到发展了,这个孩子才会头脑清晰、思维开阔、安全感强等。

作为一名幼儿老师,我们每天都会不断地听到孩子们的“告状声”,“老师,XX打了XX小朋友”“XX拿了别人的东西”……曾经我为这些“告状声”苦恼,也曾经为这些“告状声”应付。看完这本书之后我知道了,儿童和成人不同,成人都有别人闲事不管的心理。而孩子天生就有内在的秩序感,他喜欢遵守规则。只有孩子和一些保持了这份美德的成人,才会把规则融入生命。如果孩子内在的秩序以及外在环境的秩序被权威替代,那么决定孩子内心的就是成人。孩子就会产生惧怕的感觉,这种无序的环境是孩子丧失了安全感,最终,这种环境会培养和滋生出懂得丛林规则的孩子,人格就会沦落。

正如韩寒的《后会无期》里有一句话说:小孩子才分对错,大人们只看利弊。其实真正的小孩子连对错也不分的,他们只重感受。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两个小孩分一个蛋黄派,一个孩子拿到大的那块,一个孩子拿到小的那块,拿到小块的孩子不乐意,拿到大块的孩子就说,你等我先吃一口你再吃,这样你的就比我的大一点了。于是他们这样做了,两个人都很开心。

书中说的秩序敏感期是在2岁半左右,执拗敏感期被认为是在秩序敏感期后,儿童形成了一种秩序的内在模式,一旦被破坏,儿童就会哭闹、焦虑,我认为这两个时期可以在一起谈感想。小朋友有自己的内在秩序,需要你的尊重。小时候,我最不喜欢听的两个字是:听话。所以,我理解为孩子需要被尊重,他的内在秩序被尊重了,被发展了,才会和你认为的秩序或者规则配对。你单纯的强调听话,他不懂自己为什么要听话,为什么要遵守某些规矩。孩子自己的秩序都没有被尊重,如何叫他遵守环境秩序,也就是所谓的规则?所以,表面上看起来任性的孩子,很多都是因为自己的内在秩序被破坏,被误读为任性固执,如果用暴力制止的话,他会混乱的,以后所有的秩序对他来说都是无用的。秩序敏感期是最容易被误读,被破坏的,在孩子处于这个敏感期时,要多理解,多尊重,并尽力创造好的有秩序的外部环境。

对于孩子,我们始终要记住这三个词:耐心、宽容、正面引导。耐心是指孩子的成长需要时间,对于未知世界,孩子需要花时间去适应、学习。对于教师家长来说,理解他们、耐心的等待他们是最好的支持。宽容,人们获得经验都是不断的尝试、犯错、再次尝试。允许孩子犯错,不要限制他们的行为,更不要对他们的错误进行批评纠正。正面引导,我们需要以身作则,用合适的语言正确的行为当孩子的榜样。对于孩子们的小问题,正面回应。对于孩子不当的行为和言语,正面引导。尊重孩子,尊重个体,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孩子都是最美的存在。我们只需慢慢等,静待花开。

古人云:“开卷有益”,书是前人劳动与智慧的结晶,它是我们获取知识的源泉。莎士比亚曾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书让我们的头脑有知,明智而知不足,扩充知识以外兼可涵咏性情。对于教师而言,读书不仅是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更是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从中提炼出可供借鉴的精华,为理论的突破夯实根基。辛燕研修共同体每周推送成员读书笔记一篇,使成员之间形成追赶超越积极读书,读好书的读书氛围!

读后感大全能够帮助您创作出更优质的读后感,欢迎阅读和收藏!

有多少父母知道,婴幼儿喝了糖水后为什么拒绝再喝白开水?他们为什么爱吃手,还对非常微小的东西感兴趣?让他听磁带,他的兴趣为什么不在听上,而是在来回装卸磁带上.....

在读了资深幼儿教育学家孙瑞雪编著的《捕捉儿童敏感期》一书后,我才了解,这一切的背后,是一个黄金般贵重的概念—敏感期。

所谓敏感期,是指在0~6岁的成长过程中,儿童受内在生命力的驱使,在某个时间段内,专心吸收环境中某一事物的特质,并不断重复实践的过程。顺利通过一个敏感期,儿童的心智水平便从一个层面上升到另一个层面。

这本书收录了200多个孩子(0~10岁)敏感期的真实案例,所有案例由家长或老师记录,通俗易懂,孙瑞雪老师针对每个不同案例都作了点评,她认为儿童的智力来自于感觉;个性跟创造力之间是画等号的,创意不能教;打骂中长大的孩子,看不到客观现实.....这是第一次大规模、全面深入地揭示敏感期这一生命现象,它就像一把打造了10年的金钥匙,引领我们读者了解儿童成长的规律,破解儿童内心的秘密,让每个孩子在爱和自由中健康成长。

敏感期是培养孩子的性格、兴趣、思维能力和独立能力的最佳时期。它的一个特点就是不期而至。成长中的儿童有一个接一个的敏感期,但很多父母、老师都不太了解,一直用自己的思维成人的价值观来判断孩子的行为。他们强制性的介入不但侵占了儿童每个敏感期的独特发展时机,还会使儿童对强制灌输的内容产生恐惧,严重破坏了孩子自我发展的探索行为。有问题的儿童,如多动、自闭症的儿童,正是他们的探索活动被严重阻碍而造成的。因此,敏感期得到充分发展的孩子,头脑清晰、思维开阔、安全感强能深入理解事物的特性和本质。

这本书中的一句话让我感触至深:“只有错误的成人,没有错误的儿童。”这就要求我们应该深入了解孩子身上所表现出来的一切特质。除了观察、了解外,我们还应该给幼儿充分的爱和自由

在这本书中,有大量孩子敏感期的照片:从口的敏感期到手的敏感期,再到空间敏感期、人际敏感期等,使我一下子对敏感期有了非常直观的认识。全书的述说对儿童种种发展都充满了由衷的赞叹和崇拜,言语中充满了爱和包容,尤其对儿童某些“恶劣”的行为和言语的冲撞,都能那么宽大的包容和理解。这也是我们每一名老师要做到的。

在读这本书后,我更深刻地认识到,儿童成长的每一个重要时期和生命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认识到教师重要的品质是会观察,不去干扰孩子,充分给孩子爱和自由的空间。学会捕捉儿童的敏感期,如何在关键时刻给予孩子科学的教育和关注是如此重要。不但可以在幼)L敏感期对幼儿进行正确的引导,还可以在家长提出的疑问的时候给予正确的与指导,让孩子在充满爱、充满快乐自由的环境。(任乐)

第一次接触到这本书是在育儿课堂中听到的,当时老师用了三天的时间来解读这本书,刚听完那会感叹万分,因为两个孩子都已经长大了,期间错过了很多敏感期。也因为自己的无知并没有让孩子很好的过渡敏感期。这本书买了很久却一直迟迟未开封,一部分原因是育儿课堂上听过,也有部分原因是自己认为孩子已经过了敏感期了,没必要看了。最近重读了这本书,书中有三个知识点让自己感触特别的深刻。

读后感大全网为大家提供优质原创内容,转载请标明。

第一点也是印象最深的一点,就是孩子秩序敏感期第三阶段的执拗和不可逆性。在孩子小的时候吃东西时不小心掉地上,无论自己如何哄,拿一样的吃的也好,更有吸引力的吃的也罢,哪怕拿出平时最爱吃的东西,都无法改变孩子就是要掉地上脏了的那一块食物的想法。多次把当时的自己气的够呛,只觉得怎么会有这么犟的孩子。一点都不理解孩子其实是在经历秩序敏感期,无论什么东西都要和原来一样,哪怕是掉地上的糖,再拿一块一样的对孩子来说也是不一样~

第二点是书中提到的一个案例:讲着一个孩子在玩自己的尿,他的妈妈多次劝阻无效后,孩子的爸爸强行将孩子带离现场,而书中两个孩子却提出了不同的解决办法,一个是不管孩子,让他继续玩;一个是寻找孩子从来没见过的玩具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来阻止孩子玩尿。试想如果是我们,又会怎么做呢?我一定也会像案例中的爸爸或妈妈一样,想尽办法阻止他继续玩,不断的打扰他,如果还没有用也会使用强行拉走的办法。而书中却提到孩子在专心致志于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时常被无端打断,破坏了孩子成长的机会。虽然自己的孩子没有出现过书中那样玩尿的情况,可是又有多少孩子在专注于一件事时没有被打扰过呢?我家孩子被打扰最典型的莫过于孩子小时候喂饭难,为了让孩子多吃几口饭,父母总是会在孩子边玩时塞一口饭。因此孩子现在不够专注,和小时候专注被打断是有必然联系的。

第三点是书中提到的攀爬敏感期,相信每个孩子都会经历还没走稳就喜欢乱爬乱窜的行为。我家大宝也不例外,一直以来都觉得大宝是个胆子很小的孩子,看这本书时想起他曾经成长的经历,原来他曾经也有过大胆尝试与体验的经历,像爬床爬楼梯爬凳子,甚至是床的围拦也拦不住他攀爬。只要能爬的,他都会去尝试。但由于他是大宝,大家都很宠他,尤其是父母,生怕他摔着碰着,在孩子多次尝试各种攀爬时,自己总是会揪着一颗心,时不时大声呼唤小心。而父母的宠爱时常不给孩子尝试的机会,慢慢的,孩子胆子越来越小了…

已经错过的敏感期就是错过了,孩子们已经长大了也过了可以恢复敏感期的年龄,但这本书还是解决了自己很多疑惑,理解了孩子现在的某些行为,知道了自己曾经在孩子成长中犯过的错误。自己努力读书也是为了给孩子更好的教育,日后,希望自己无论是这本书还是其它亲子教育类书籍,都不要忘了初心,教育孩子的前提是爱,给予孩子充足的爱,爱孩子就要先懂孩子~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1000字三篇(优秀范文)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大全1000字1

希望读后感大全网能够对您找寻优质读后感提供帮助。

红星重照耀,中华辉煌现。

《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是世界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是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作者。斯诺在中国的七年间,对于与中国红军、苏维埃和共产主义运动的有关问题,一直得不到满意的答案,所以当1936年6月斯诺得到一个能够亲自进入红区,寻找答案的机会时,他义无反顾地决定前往冒险。

他在西安见到了红军指挥官——周恩来,了解到了周恩来总理走上革命的历程和他的卓越才能。

接着在前往保安的道路上,了解到了几个年轻的红军战士,他们一致认为没有人会不喜欢红军,因为红军教他们认字,帮助他们,待他们极好,还帮他们平配土地,其中有一个四川的农村少年,就是为了向红军这样,为人民谋利益,因此选择了参军。有的参加红军是为了打日本,有两个是为了要逃脱奴役,三个是从国民党军队中逃出来的,但他们大多数还是因为“红军是革命的军队,打地主和帝国主义”而来的。

这些年轻红军们几乎都遭受过人生的悲剧,但他们依然保持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他们相当快活,这意味着对于生存有一种自信的感觉。看完他们的事,我不禁对他们的团结友爱、乐观积极、严己律己的精神风貌感到钦佩,这在当时消极的中国社会环境下,实属难得。

作者着重介绍了毛泽东这个优秀共产党员的由来,以及他的一些个人情况,最后还记叙了红军的发展壮大、胜利与失败的战争以及最后通过长征到达甘陕的历程。

这几章带领我们初步了解红军的事迹。每个人都有自己参军的理由,但不变的是,一颗心永远向着中国,向着红军。

红军不怕远征难。红军的长征作为他介绍的一个大背景,让我们深切体会到了红军战士们长征的艰险,还写了红军到达西北后刘志丹同志的早期经历,从中可以看出刘志丹较为激进的革命路线。接下来他用一支笔描绘出了中国西北老百姓的苦难,这包括缺乏饥荒的有效赈济手段导致大量人民饿死以及人民奋起反抗的反抗经历。随后,他前往了前线,记述了他去甘肃边境和前线的所见所闻。然后,他引用战士们的回答,带领我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战士们的热情和激情,更显示出了报道的真实性。

让我感慨颇深的是那篇大渡河英雄。强渡大渡河是长征中关系最重大的一个事件。如果当初红军渡河失败,就很有可能会遭到歼灭。但河流越来越急,渡河的难度也在大幅度增加,前面两天已经渡过了大约有一师人,但到第三天,渡一船人需要四个小时,照这个速度,全部人过去得要好几个星期,还没过河,他们就会被包围。彼时,国民党蒋介石的飞机已经发现了这个地方,大肆轰炸。敌军从东南方向急驰而来,还有其他部队从北方赶过来。没办法,渡江是行不通了,于是他们只好改变策略,红军战士们赤脚沿着峡谷间迂回曲折的小道,向大渡河上西藏以东的最后一个可以过河的地方——泸定桥。

部队日夜兼程,休息、吃饭顶多10分钟,这时还得听筋疲力尽的政治工作者向他们讲话。最终,他们安然度过了大渡河。

红军战士们坚持到底、迎难而上的精神值得歌颂。

除了战士们,共产党领导人徐海东的人生历程也被记录下来,反映了中国残酷的阶段战争给老百姓带来的杀戮和苦难,讲述了共产党团结起来抵抗压迫者的策略。

同一时期,在战争的另一端有一群热爱学习、热爱祖国的红色中国少年。他们代表着中国的希望,也给我了比较深的印象。他们喜欢红军,大概是因为在红军中,他们生平第一次受到人的待遇,是红军们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和任何人都是平等的,是他们在少年们黑暗无边的生活里照射进了一束光亮。他们学会了体育运动,他们受到初步教育,他们对简单的马克思主义口号有了一种信仰。这些,都来源于可敬的红军战士们。

此外,还讲述了共产党为建立统一战线所做出的努力以及革命领导人朱德极其优秀的领导才能,使得红军们拥有丰富多彩的生活,此时,俄国对中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为俄国顾问李德在指挥作战出现了失误。

最后具体讲了西安事变的具体情况和过程,并分析了中国社会革命运动的复杂社会背景、面临的挑战及其取得最终胜利的原因。

合起书页,我激动澎湃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的思绪仿佛又回到了那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年代,脑海里依然浮现着一代革命英雄的传奇人生,他们用鲜血和生命书写了一部光辉灿烂的历史,为后人留下一串红色的记忆。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大全1000字3

这在周,我读了《红星照耀中国》的前四篇,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很惊讶,这是一本外国人写中国红军的书,作者叫埃德加·斯诺,他是一名美国人,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家庭。一九二八年,在中国正处于战乱的时候,他来到了上海,一九三零年,为采集新闻,他冒着危险,到过许多的城市。作者很了不起,我非常佩服他,当然也肯定有很多中国人都认识他。

文章中有许多让我感动的地方,其中有一处写到,他曾经站在那弹痕累累的内城城墙下,看到上万名年青学生在那里集合,他们不顾宪警的棍棒,齐声高呼:“一致抗日!!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分割华北要求!国共合作,抗日救国!”看到这,我不禁心潮澎湃,激动不已,那些年青的学生是多么的勇敢!是怎样的爱国精神使他们不怕棍棒,不顾生命安全,振臂高呼!再多的宪警,再多的棍棒,也阻止不了学生们抗日的热情!不怕坐牢,不怕死亡,大批大批的年青学生们自发走向街头,示威游行,向日本亮出中国的态度,呼唤着沉睡着的中国人民,用着自己的方式保护着自己的国家和土地。

还有一个故事情节,讲到作者去西安府的火车上,心情非常兴奋,身体却不舒服。一开始我以为是因为作者不习惯坐火车的原因,读到后面我才知道,作者兴奋,是因为他要去探索一个跟紫禁城时间上相隔千百年的地方,是到“红色中国”去;身体上的不舒服是因为注射了太多预防针。我深深感受到了作者的兴奋,我认为作者到“西安府”后,一定会被那里所震撼到,更会被中国人民的精神折服到。在这里,在二千多年以前,当时已经够激进的大汉族统治着一个统一的、当时是进步的中国,成功地在战国的混乱中巩固了一个民族的文化,使得后代从此以汉族子孙自称。在这里,他描写了一个革命战士-刘龙火,长像英俊,牙齿整齐洁白,最突出的就是他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充满自信,目光坚定,从那双眼睛里看到了希望,新中国的希望!

看了《红星照耀中国》的第五、六、七、八篇,分别是长征、红星在西北、去前线的路上和同红军在一起,这几篇主要就是讲作者埃德加·斯诺找到红军之后,同红军一起长征的故事。

其中有几篇使我印象特别的深刻。红军过草地的故事我以前在电视剧中看过一些剧情,我所了解的过草地与作者埃德加·斯诺写的过草地有许多的不同,他所描写的红军过草地比我想像的更加的艰难,他把过草地的艰难描写的淋漓尽致,真使我身临其境啊!其中有一段描写到红军在大草地上一连走了十几天都不见人烟,并且是大沼泽地带,几乎每天都是大雨连绵不绝,只有沿着一条为红军当向导的本地山民才认得出的像迷宫一般曲折足迹,才能穿过它的中心。这些是我难以想像的艰难困苦,需要多大的精神意力支撑着才能走出去。总有一天,有人会把这部激动人心的远征史诗全部记述下来,就像毛泽东诗里讲的“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在这之前,还有一个事件,就是过大渡河。我在以前也大概听过这个故事,但在我看完作者埃德加·斯诺写的过大渡河后,我对这个事件就了解了更多,体会也更深刻,越发佩服红军的不怕困难,迎难而上的精神。强渡大渡河是长征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事件,如果失败,就会被歼灭。红军从金沙江开始,迅速的北移到四川境内,泸定桥建桥有数百年历史,桥面已经没有了木板,只剩下铁索架,他们必须从这空铁索上渡过,机不可失,红军战士们一个个站了出来,面对着对面敌人的强烈攻击,纷纷强渡过河,前面的战士掉入了奔腾的大江,后面的战士义无反顾的接上去,一两个小时过去了,也不知有多少战士掉入江里,他们终于强渡过了大渡河,进入四川境内。他们成功了,创造了中国甚至是世界上的奇迹。有多少无名英雄的死亡,换来了红军的成功。

我们会永远将这些无名的英雄铭记于心!“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因为他们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新中国的胜利!他们永远不会被忘记!

《儒林外史》读后感1000字三篇(优秀范文)


《儒林外史》读后感大全1000字1

读后感大全网为您提供更多优质内容,请大家阅读收藏!www.dhb100.com

“功名富贵无凭据,费尽心情,总把流光误。浊酒三杯沉睡去,水流花谢知何处。”这是《儒林外史》开头的几句,这也是整本书的灵魂所在。

这些话看似简单易明,但是真正明白的人又有几个呢!他们把读书当成获取功名利禄,荣华富贵的“敲门砖”,“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为了财富、功名,他们可以废寝忘食,可以从黑发垂髫到白发苍苍地读书。八十岁才中了状元的梁灏,花白的胡子还是“小友”的周进,考了几十年一朝中榜却欢喜疯了的范进。《儒林外史》中为了功名利禄,消得人憔悴的又何止这几个。鲁迅先生称封建礼教为吃人的礼教,那么称封建科举制度为害人的制度也不为过了。

小说用诙谐幽默尖锐的语言,描述了元末明初的考场、官场趣事。故事的主人公多为士林人士,通过对民间正直儒士的赞颂和对腐败政客的鞭挞,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对改变灰暗世界的期望。

本书揭露了科举制度造就了一批蛀虫,他们毒害着整个社会。如,温州巿的乐清县有一农家子弟叫匡超人,他本来朴实敦厚。为了赡养父母,他外出做小买卖,后来遇上了选印八股文的马二先生,马二先生赠给他十两银子,劝他读书上进。匡超人回家后,一面做小买卖,一面用功读八股文,很快日子过得好了起来。后来,他为了巴结权贵,就抛妻弃子去做了恩师的外甥女婿,而他的妻子却因贫困潦倒死在了家乡。

这里面的许多故事讲述了科举制度的腐败,八股文考弊端百出,可以请人代考,可以行贿,可以冒名顶替,书中也有这样的描写。当安东向升为安庆知府后,他到察院去考察童生时,看到了那些童生有代笔的,有传考卷的,有丢纸团、扔砖头的,挤眉弄眼的,无所不为。甚至还有一个童生,借出去方便的机会,走到土墙根前竟把土墙挖了个洞,伸手要到外头去接文章。这样的环境能出什么样的人才,又怎么能使江山千秋万代呢!

作者笔下的人物,无论是孝子还是逆子,无论是升官者还是罢官者,无论是翰林学士还是侍读,都写的形象逼真,美丑可见。这本书经常三言两语就使人物“穷形尽相”。用功名富贵引出不同的各类人物,借以否定科举制度,并且批判了腐朽没落的统治阶级。

在晚清这样的封建社会里,人心不古,社会丑恶没落。但是也有少数不媚世俗、淡泊名利的人存在。

小说开篇描写了浙江诸暨县的一个村子里有一个少年叫王冕,因家境贫寒,从小替人放牛,聪明颖悟,勤奋好学。他画的荷花惟妙惟肖,呼之欲出。他博览群书,才华横溢。他不愿结交朋友,更不愿求取功名利禄。县令登门拜访,他躲避不见;朱元璋授他“咨议参军”的职务,他也不接受,并逃往会稽山中,过上了隐姓埋名的生活。

书中的“四大奇人”,他们还保留着传统的道德。但是他们的力量又是多么的薄弱,这些“奇人”有着正直的意识,却又是现实中最为落魄的人。

《儒林外史》不仅有丰富深刻的思想,还有卓越独特的艺术风格,通篇贯穿了讽刺艺术的技巧,它的讽刺艺术非常高级,它的语言艺术、文学艺术都是堪称一流的。

《儒林外史》是中国四大讽刺小说之一,它给人一种真实的感觉,在《儒林外史》的众多人物中大都有真人真事的影子。但作者又巧妙地把故事情节推向前朝,避开了统治者残酷的文字狱,这是聪明的。全书正是以反对科举和功名富贵为中心抨击当时的官僚制度,人伦关系以及整个社会风尚的,这是它独特的亮点。读《儒林外史》如同在观一幅中国水墨山水长轴,读得越深入,越了解它的文字所表达内容的精神,回味那一段段精彩的动作描写和人物对话,有着无穷的韵味,这都是中国古典文学的妙处啊!

几百年后的今天,捧起《儒林外史》细细品读,时而为当时士人名流的庸俗可笑而叹息,时而又为贪官污吏的卑鄙丑恶而愤怒。吴敬梓以幽默诙谐的语言,把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黑暗刻画的淋漓尽致。这本书我非常喜欢,我也希望有更多的人可以读到这本书,因为它值得被读!

《儒林外史》读后感大全1000字2

人生南北多歧路,将相神仙,也要凡人做。百代兴亡朝复暮,江风吹到前朝树。功名富贵无任据,费尽心情,总把流光误。浊酒三杯沉醉去,水流花谢知何处。

——《儒林外史》开头的几句话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学而优则壮”这句话害了一批又一批的读书人,他们把读书当成“敲门砖”,为了金钱,为了财富,他们可以废寝忘食的读书,可以从黑发垂髪考到白发苍苍。儒林中还有很多人为了功名利禄,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不仅放弃自己的尊严,只为求得一个官名。

读书,其实强调的是一个漫长的求知过程。王国维所说的读书的三个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西楼,望尽天涯路”,这是立志;“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是奋斗;“众里寻他千百度,贸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才是最后的成功。而儒林中的那些人一生只为追求功名利禄,第一重境界------立志,就跑偏了。

在我看来,读书就是人在不断汲取精神食粮的过程,最关键的在于吸收,然后再转化为自身的力量。这与一日三餐的功效是一致的:吃饭,吸收营养,促进自身生长。只可惜儒林中的某些学子们只注重食,即数十年如一日的读书,却忽视了吸收。读书对他们来说,只是一个敲开荣华富贵之梦的工具。一旦达到目的这个工具也就毫无价值了。这些人,即使读一辈子书,也不会有半点知识吸收转化成自身力量。这些书,除了造成他们的营养不良,别无他用。

当然,“世人皆醉我独醒,举世浑浊我独清”的人在儒林中也不是没有。王冕就是其中的一个,他从小就因为家境贫寒而为邻人放牛,在牛背上,他依旧博览群书,刻苦自学。他画的荷花惟妙惟肖,呼之欲出,下到平民百姓,上到知县财主都来索画。但王冕不求荣华富贵,不媚世俗,朝廷要征聘王冕出来做官,他却隐居在山。后人提到王冕时,常常称其为王参军,但王参军何曾做过一日官!能在功名面前,心如止水,不为所动,像王冕一样的人在儒林中的也只能是凤毛麟角了。

匡超人原本是一个敦厚朴实的贫苦孩子出身,由于对于壮途的追求背弃了父亲的遗训,一心贪图功名利禄,不顾德行,变成一个毒辣凉薄趋炎附势的统治者的打手,没了人样。六十多岁的周进,因为未曾进学不得不卑躬屈膝,忍着新进学的梅三相公的嘲笑,还替前朝的王举人扫了一早晨的垃圾,到后来连教官的职位也给丢了,只得给商人记账,还哭的死去活来,最后商人给他捐了个监生,他竟没了尊严爬到地上给他们磕头,说他们是再生父母,做牛做马也要报答。连考二十多次都不中的老童生范进,后来终于中榜了,发榜的那天家里连米都没了,就抱着正下蛋的母鸡到集上去卖,当得知自己中举后竟拍手大笑欢喜的疯了,直到挨了丈人胡屠户的耳光才清醒过来。

《儒林外史》中的许多故事讲述了科举制度的腐败、八股八股取士弊端百出:可以请人代考,可以冒名顶替,考场可以互传考卷,中途可以离场偷取答案等等。这样的环境能出什么样的人才,又怎么能使江山千秋万代?

一卷《儒林外史》道尽了百年士林的风云变幻、辛酸苦辣。读这本书让我们看到了古代封建王朝的顽固不化,吃人,害人。但更多的是让我思考现在:学子们都在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这是我们的骄傲。

《儒林外史》读后感大全1000字3

中国最优秀的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所谓“知识分子”“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向我们展现了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

“有人辞官归故里,有人星夜赶科场。少年不知愁滋味,老来方知行路难。”文章开篇这句经典的话引起了不少人的深思。作者吴敬梓也是深陷科举多年,后来终于想开了,退出了这残酷的“刑场”,所以他才能深有体会,写出这样经典的著作。《儒林外史》中的人物各有各的特色,但他们大多数人是为了做官而活,作者将他们的丑态揭露的非常彻底。

书中人物形象最鲜明也最出名的当属范进。范进是执着追求科举考试的典型人物,三十多年痴心于考取功名,把自己大半辈子搭上了,一朝中举能不喜极而疯吗?范进中举前后判若两人,中举前的他没有什么地位,对自己的老丈人唯唯诺诺,活得低三下四;而中举后的他就以高傲的姿态对待亲朋好友,几天的时间就让他从一个小小的穷秀才变成了家财万贯的老爷。他在为母亲守孝时,为了不让那些官绅老爷笑话,在打秋风的筵席上大吃大喝,这可见他的趋炎附势以及当时的世态炎凉,坚守本质才能彰显人间的真性情。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一人中举,全家荣光。范进中举后变化最明显的当属他的老丈人——胡屠户。这个人本来只是小镇上的小屠户,举止粗鲁,却也以高人一等的眼光看周围的人,而且惜财如命,对范进参加考试进行阻止。在范进中举后,他仗着范进做官更加抬高自己的地位,开始“关心”“好意劝导”范进。范进的母亲,之前一直贫困艰苦地生活,突然面对高墙阔院,竟然激动得晕了过去,此后便一直精神不振,直到去世也不敢相信现实。

严监生的吝啬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文中没有提到“吝啬”这两个字,但他的一举一动都体现着“吝啬”。严监生在临死前,硬撑着一口气,伸出两根手指,众人迟迟猜不到他指的是什么,亏得赵娘子了解他,原来他只是怕浪费灯芯里的两茎灯草,在挑断一茎灯草以后他便断了气。要是没有这个熟知他的人,他岂不是要死不瞑目了。世界上有名的四大吝啬鬼之一——《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在临死前也是紧紧地盯着他的金子,直到把金子攥在手里才闭了眼。但一茎灯草如何能与金子相提并论?所以,作者可谓是把严监生的吝啬刻画到了极致,令人惊叹!

书中的老好人杜少卿一直让我记忆深刻,他的“好”可不是一般的好,如果在现代,他一定是一个举世闻名的大慈善家!杜少卿给人的感觉是淡泊名利、与世无争的。他知道很多人来找他是为了他的钱,可他仍愿意与他们结交并且“资助”他们。直到把家产挥霍完了,他也像从前一般逍遥自在。家里人劝他去考取功名时,他却丝毫不放在心上,只道科举无用。他虽然心地善良,但这样也算是不思进取了,所以我认为,它不仅是正面人物,也是个反面人物。

牛浦郎也是书中一个比较鲜明的人物。一开始,牛浦郎是真心想要读书的,甚至为了能够读书而去偷钱。后来,在机缘巧合之下,他占用了牛布衣的身份,自此以后,他就不曾认真读过书,生活在一个充满谎言的世界里,而这也与他原本的生活环境有关,生活在市井里,多少会沾染一些市侩之气,毕竟想要做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玩心机自然不会有好下场,牛浦郎的“克星”牛玉圃出场了,这个人骗术精明,把牛浦郎骗得团团转,甚至让他“认祖归宗”。后来两人越看越不顺眼,两个骗子上演了一场绝佳的好戏。可笑的是,牛浦郎在经历了一系列事情之后,依然不知悔改,我行我素,终究在错误的道路上越陷越深。

该书开篇讲的第一个人便是王冕,他也是唯一一个真正的正面人物。虽然从小因为家境贫寒给人家放牛,可他却有着崇高的理想。自小他就聪明有绘画天赋,在牛背上博览全书,在河边练习作画,远近闻名。下至黎民百姓,上至官绅老爷,都找他作画。王冕知道官场中的人性腐败,拒绝了作画的请求,连有人请他做官,他都选择隐居。也许王冕一开始是想要为国效力的,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也就越来越懂得人情世故了。

功名富贵只是过眼云烟,瞬息即逝。拨开烟云缭雾,这本书无时无刻不在提醒我们: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什么才是最有价值的?

鲁迅评价《儒林外史》为“秉持公心,指摘时弊”,这本书以喜剧的手法刻画人物形象,也在讽刺中让我们看到了人世间的喜怒哀乐、人情冷暖,让我们体会到了可笑、可恨、可怜、可悲的人间百态,更好地珍惜今天的生活,善待他人,善待自己。

古代的读书人学习的目的只是为了升官发财,而现在的我们必须为国效力、不负人生。

所以,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们要迎难而上,乘风破浪,奋力拼搏。

《活法》读后感范文三篇(优秀范文)


《活法》读后感大全范文1

更多内容敬请关注读后感大全网!

几年前就对稻盛老先生非常敬仰,从朋友曾宪盛那里知道有盛和塾这个学习平台,就义无反顾的加入了盛和塾。很庆幸可以加入盛和塾,参加了三天的六项精进课程,让我醍醐灌顶,怦然惊醒,“作为人,何为正确?”几十年我一直处在迷茫中,六项精进给了我指引的航标,如一盏明灯照亮我的灵魂。每天的线上打卡学习,我都会反复的读几次,直到思想领悟了,才提交发到群里,希望把《活法》这本神圣的书读透,浸入生命中去。

知而不行等于未知,知而行就是得到。每天我都反省一下自己的行为是有违背六项精进,是否真的按六项精进去践行。

一、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努力钻研,坚持不断,契而不舍,有闲工夫发牢骚,不如努力向上。

二、要谦虚不要骄傲

谦受益,满招损,每天我都在告诫自己,是否骄傲或者有骄傲的念头了。

三、要每天反省

现在我每天都反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是不是自私自利,有没有利他。

四、活着就要感谢

我从常常抱怨的心转换成感恩的心,感恩身边的人,不再去评判他人,感恩身边的事和物,怡悦和幸福感悄无声息产生了。一切事情都开始往好的方向发展。

五、积善行,思利他

我发愿日行三善,每天都在做,常常提醒自己今天有没有行善。

六、不要有感性的烦恼

人生总是波澜万丈,人活着就会遇到各种挫折和困难,在遇到违背自己想法的事情时,就会产生烦恼心,但是我常常用这句话来安抚自己,心中的烦恼就慢慢消失了。

上了六项精进课程,再阅读《活法》又有了更深的感悟,其中我感悟最深的有:

1、要实现的愿望,在头脑里真实地呈现,反复推敲,真实的感受以及成功的喜悦,一次一次的强烈意愿,仿佛这种意愿已经实现,所有现实的发生都是头脑中意念所呈现。苹果手机的出现是乔布斯先生无数次在头脑呈现的结果。这就是意念所感召来的无穷力量。从小我就有愿望要做老板,20岁就开始创业,从美容院老板到做水泥企业,我觉得这一切都由我的念头所感召来的。

2、志存高远,成功的事业是依靠今天的一点一滴汗水积累而成,每天进步一点,那怕只有一寸,也要努力提升,伟大美好的目标就一定可以实现。刚开始做水泥企业时,我真的一窍不通,就开始一点点的学习,每天进步一点点,慢慢把所有的事情都学透。

3、让自己的工作成为乐趣,发自内心的喜欢上自己的工作。无论工作多长时间也不觉得累,成为一个自燃型的人。当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中,品尝工作带来的成就感,发现工作真的有很多的乐趣,就能感受到工作带来的快乐。

非常感谢能加入盛和塾学习,期待跟着盛和塾继续提升心性,让自己的灵魂更加纯粹。我也将感召更多的人走进盛和塾,让家人、员工、朋友也一起进步,让大家一起提升,一起精进!(李杰坤)

《活法》读后感大全范文2

读《活法》让我在经营企业遇到困难和迷茫、不知路在何方时,稻盛老先生的一句话,像黑夜里的一道亮光,划过我的脑际——作为人何为正确?以善良,不坑人,利他之心为企业发展方向,此时我信心十足,能量大增!里面的内容深深的把我给感动了,我以前很多的疑惑也有了答案,也证实了我之前了解到的一些观点,所以让我更加的坚信不疑!打卡学习两个月之后我有以下几点读后感大全。

想要将一件事情做得圆满,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这和中国那句古话“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不谋而合。每个人都在付出100%的努力,想要成功,就必须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有时我觉得我很努力了,但读了《活法》后,我觉得之前还是做得不够的,所以更加努力,满怀热情,全力以赴,只有这样认真地把一件又一件事情做好,服务好客户,我相信企业一定能变好!

稻盛先生一开始进入松风工业的时候,同一批进入公司的员工对公司的环境、待遇、实力都不满意,纷纷离职,但是稻盛先生爱上工作,这是成就事业的关键。在我年少时,初中毕业就学习木工,别人学习木工都是3年6个月,我在学习过程中,拼尽全力地做,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减轻父母的负担。当我学到5个月时,就己经超过刚出师3年零6个月的老表了,只是手工粗糙点,但还是可以交付客户使用。学习8个月后,我就开始个人创业生涯了!爱上工作,稻盛老先生这一点,在我成长的路上,得到了印证!

不投机——额头流汗换来的利润才有价值。这一句话,感悟颇深,只有用汗水换来的金钱,才是难能可贵的。以前经常做一些投机的事情。作为一个企业的负责人要带头干活,在任何一个岗位,都要亲自体验,都要了如指掌,随时可以顶岗,而不是一个指挥家!

成功方程式: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x热情x能力。其中“思维方式”从负100分到正100分打分,也就说明了一个聪明的人如果思维错了,会给社会带来了更大的危害!要一直保持积极向上的状态,要有感恩的心,以及学习六项精进:1.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2.要每日反省;3.要谦虚不要骄傲;4.活着就要感谢;5.积善行思利他;6.不要有感性的烦恼。通过践行六项精进,不断磨炼自己的心志。

稻盛先生在年轻时,在一次聆听松下幸之助先生的讲座时,了解到了一种名为“水库蓄水式”的经营方法并深有感触。在其后来的几十年经营过程中,无论是京瓷集团或者KDDI集团,都在一贯沿用这一经营理念。“水库式经营”给我启发很深,以前有一点钱我就做各种投资发展,导致每年到春节都缺钱,得借钱过年。学到这一点后,我一定学会每年留20%作为企业的发展资金,学会水库式经营!

以上几点是我阅读《活法》后的感触,希望同修给予指点!(赵家华)

《活法》读后感大全范文3

读《活法》这一书籍之后对我最大的感悟有两个:思维方式和六项精进。反思自己走过的三十多年的人生,我想说应该感谢工作,工作让我磨练心志走向成熟,让我的生命有价值。读《活法》这本书让我对于生命的意义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成功方程式:人生·工作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其中最重要的是思维方式,也就是人生哲学,它决定着人生结果的上限和下限,因为它有正负,它的分数区间是负100分到正100分。所以即使能力高、热情高,只要思维方式是负值,结果就是一个负值。我也曾荒废生命,也曾不知道为什么要努力工作,经常有感性的烦恼,以前的人生结果是负数。感谢学习,感谢工作,回顾走过的这些路,发现正是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努力工作在修炼提高自己的认知和思维方式。

哲学里有一句名言:人无异于一根芦草,只是这是一根会思想的芦草。这句话直击人类的本质,并指出人类承担的宇宙的责任,因为在这个星球上,人之所以能和其他物种区分开来,在于人有思想。稻盛和夫说人与动物最本质的区别是人有思想,其实人与人也没有本质的不同,不同的就是思想认知的高度不同。所以有的人一辈子人生精彩,有的人一生碌碌无为,有些人很优秀人生效率很高,而有些人在荒废生命。

《活法》这本书不是心灵鸡汤,而是人生哲学,是稻盛和夫用一生走过的路总结出的人生指南,教我们如何活出生命的意义。只要我们遵照六项精进去践行,提升心性,磨练灵魂,就会拥有精彩的人生。通过学习,我也领悟到了稻盛先生总结的六项精进。

1.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上帝会眷恋勤奋努力的人,只要付出足够的努力就可以实现梦想。这让我想起了以前自己连续加班,非常焦虑,几乎只有工作没有生活,但我始终坚持做正确的事情,终于坚持下来了,努力工作得到了认可,也被提拔升职。现在我是抱着学习成长的心态在工作,是自燃型的人,发现每一项工作都是自己学习进步的历练,都在让我变得越来越成熟。所以也不再因为忙碌而抱怨和焦虑。我将继续磨磨练自己,全心投入工作,爱上工作。让自己生命的每一天过得有意义。

2.谦虚戒骄,人生应该谦逊,与人为师,终身学习。当我们看待周围的人不顺眼的时候,就是自己该注意的时候,是自己太骄傲了。要提醒自己保持谦逊,才能快乐。

3.天天反省。通过每天反思可以让我每日精进,要知道成长永远比学习更重要。什么是成功的人?就是今天比昨天更有智慧,比昨天更慈悲,比昨天更懂得爱,比昨天更懂得生活的美,比昨天更懂得宽容别人。成功就是日益精进,向上向善。所以我很荣幸加入了盛和塾,天天反思和学习的好处在于逼着自己去输入和输出,让我始终保持开放的心态,这将会逐步提升我的思维方式。

4.活着就要感谢,滴水之恩不忘相报。非常认同稻盛和夫先生的感恩心态,感恩让我拥有正能量,感恩什么就会拥有什么,我们应该把感恩作为一种习惯,它将改变我的人生,让我未来的人生变得更加美好。

5.积善行、思利他,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帮助别人是一件很快乐的事,但这需要付出实际的行动,多做好事善事。

6.不要有感性的烦恼。这条就是要让我们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只有控制好情绪才能有高效的人生。我们提高了格局,自然不会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而烦恼了,这需要我们多读书、多学习,提高思想认知。

以上就是我读了《活法》后的感悟。最后想说的是:精进之路是一条少有人走的路,很难、很苦,需需要克服人性的弱点,人性的懒惰,人性的自私,需要很强的自律,但这是心灵通向天堂的幸福之路,可以让我的心灵真正得到满足,活出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让我们一起践行六项精进,过幸福人生。(马辉)

感谢您阅读“好读后”的《儿童立场读后感1000字三篇(优秀范文)》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好书的读后感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儿童立场读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