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对月读后感 > 地图 > 对月读后感,2024对月读后感
对月读后感

(共 3738 篇)

  • 1、 心中的明月——读《对月》有感
    心中的明月——读《对月》有感 福建省安溪恒兴中学进取文学社高一年谢伟端(362400) “月,你的存在,你的本身就是说明这个世界,就是向世人作着启示;万事万物,就是你的形状,一个圆,一个圆地完成啊!” 贾平凹《对月》一文清新而又深刻的话语恰似这三月的绵绵春雨,滋润着我那幼小的心田,是那样的发人深思。天地间人人皆知的明月,却被写得如此神妙,细细品来,文章的字里行间告诉我们——努力奋斗,坚持不懈,成就二个圆。 曾记得,刚步入高中门槛的我一直渴望第一次考试就能够名列前茅,因此我以百倍的努力,疯狂地汲取知识,在考试的前晚,奋战到深夜。但,考试出来的分数却浇灭了我的希望。那个夜晚,我静静地坐在教室的窗边,明月依旧,月光轻柔地滑落窗前,如丝,如绸…… 我握着让人难以置信的成绩单,内心的压抑终如洪水般袭来,泪决堤,肆意而流。突然,一只温暖的大手拂过我的发鬓,回头,凝神,哦,是班主任{老师轻轻地拭去逗留在我脸颊上的泪珠,一脸关切地望着我:“怎么?还在想着成绩的事呢!”我点了点头。“走,随我来!”老师说。 我和老师走近阳台,她指着寂静的夜空上的明月道:“看,那一轮明月。她正是经历了弦月才赢得了现在的满月!在无数个黑夜她不停地奋斗,默默地努力着,用行动充盈自已……一百次跌倒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已失去了一百零一次爬起的勇气……”我对着明月,惊叹之余深为感动。(读后感 )老师露出了微笑,默默地走开。 我仔细端详着这轮明月,明亮而又端庄,清爽而不妖媚,这就是月亮本来的面目吧!我能看到她奋斗的过程,我能看到她失败的痕迹。 正如文中所言:“踏踏实实地走完我的半圆,而为完成这个天地万物运动规律的大圆尽我的力量。”月光依旧,当我再次坐在书桌前时,我笑了,因为我把这轮“明月”记在心中了,带着她奋斗下去,一直不停地奋斗下去…… 感谢这篇《对月》,使我真正地理解那读过多次的句子:“君不见,此月方从远方来,历沧桑,经兴衰,看千古风流,看花开花落,初夏月高悬不语,娟然如画。” 我也会变成一轮满月的! 指导老师:陈炳塬

  • 2、 谈谈我对《你是人间四月天》的看法合集五篇

    如果说,一本书就是一个台阶,那么在人的一生中将有千万道台阶等着我们去跨越。阅读《你是人间四月天》后,我被作者林徽因描绘书写的情景吸引,印象深刻,有了想法和感触,为了不让它遗忘,最好是写一篇读书心得。在读了《你是人间四月天》后,您自己有什么感想呢?读后感大全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谈谈我对《你是人间四月天》的看法”,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谈谈我对《你是人间四月天》的看法【篇一】

    每当在这春暖花开的时节,望着挂满枝头的朵朵鲜花,便会有一首“你是那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四月天”的美丽诗句萦绕在脑海中。

    林徽因——一位中国现代史上传奇式的女子,她不仅是一位出色的建筑设计师,而且又是一位诗人。她的一首《你是人间四月天》使许多人爱上春意盎然的春天,爱上了鸟语花香的人间,更有许多人对这个女子萌生了感情,并认定她是梦中期待己久的白莲。无论岁月如何变换,她永远定格在人间四月。

    林徽因的性情是温和的,她没有张爱玲的凌厉,没有三毛的放逐,不管她的生活受到多少人的赞美与不解,她依然乐观执着,所以她的生命不惊心也不张扬,她柔婉又坚忍,诗意又真实,她淡定优雅,端庄娴舒,可以令徐志摩为她写下最美丽的诗章,令梁思成和金岳霖两位才华横溢的男子相安无事的为她甘愿守护一生,都说文如其人,读她的一首《你是人间四月天》就象四月天刚萌发的春意,既不华丽,也不冷峻,但却轻柔绵软,清新温暖。又好似她如莲的一生,纯净,柔美,典雅,让人从身体到心灵感受到一种愉悦的震颤!

    在这鲜花盛开,星光灿烂的夜晚,内心充斥着温暖和感动,站在窗前,依栏远望星空,任微风吹拂着额前的发丝,彷佛看到一位清丽秀美的女子,携带着花的芬芳,微笑着站在广袤的夜空中,我的耳边又响起了《你是人间四月天》美丽诗章。

    谈谈我对《你是人间四月天》的看法【篇二】

    最近梁思成第二任夫人林洙在微博上小小的火了一把,起因是网友挖出了林洙早年上电视节目的一些截图,节目中林洙对林徽因进行了一些“轻描淡写”的贬低。“林徽因基本不做饭的”“林徽因的家事都是有阿姨、保姆完成的”。看到这样的言论我不禁冷笑。一位为建筑,文学和国家做过杰出贡献的才女,就这么被随随便便误解和贬低。她那首《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一直被误解为这首诗是写给诗人徐志摩。事实上,这首诗和徐志摩毫无关系。因为这是当年林徽因写

  • 3、 对工作负责就是对自己负责读后感

    在读《对工作负责就是对自己负责》这本书的时候,会有种被刺痛的感觉,也许是因为它揭露了内心深处一些连自己都不愿意承认的缺点。其实整本书并没有多么华丽的语言和精彩的修辞方法,所叙述的故事和观点也都是我们所知晓的,但是这些文章中却蕴涵了许多关于做人、做事的真谛。我承认自己在刚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是带着一种莫名的排斥与不屑的,但随着章节内容的深入,我切实感受到了一种震撼和幸运,震撼的是作者居然能从一件小事中引出这样一种崇高的信念;幸运的是我看了这本书,知道了自己的缺点,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第二章第四节中标题是“我们是在为自己工作”。此时,文章中的深刻道理开始让我这个刚刚进入社会的年轻人觉得羞愧。我想很多人都有过和我同样的想法,工作只是一种简单的雇佣关系,做多做少、做好做坏对自己的意义并不大。其实这种想法是完全错误的。工作不是为了老板,如果你始终认为你的工作只是应付老板,那你可能永远处于一种从属的地位,无法真正获得独立自主。工作也决不是为了金钱,薪水只是生活的手段,是工作价值的体现,而不是工作的最终目的。

    我作为一名企业的普通员工,没有那么宏伟的人生计划,有的只是一个最简单的想法:我是为自己工作。为自己工作,就需要认真对待工作中的每一件事情,无论大小,顺利完成它是我应当履行的责任;为自己工作,就要更加珍惜现在拥有的工作机会,每个人都是企业中的一员,企业的发展成败将决定我们的生存和发展;为自己工作,明确自身在企业中所承担的责任并且要有高度的责任感,时刻关注企业利益,并持之以恒地担负起责任来,最终才能实现企业与个人发展的双赢。因此,我们要抱着为自己工作的信念,这样才能让自己的人生理想在企业中得到实现。

    我们是在为自己工作,不要在乎别人的说法,积极工作,在工作中获取快乐与尊严。这样,我们的人生才会更辉煌,生命也会更有价值。

  • 4、 《对工作负责就是对自己负责》读后感

    《对工作负责就是对自己负责》读后感

    《对工作负责就是对自己负责》读后感 读《对工作负责就是对自己负责》一书后,颇有感触。文章从几个方面不同角度详细、客观地论证和阐述了工作对每个的人生重要性、以及现实意义的理解和诠释,为人们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工作在我的意识,情感世界里,我认为人生下来时,只能说是活在这个世界上,长大之后,活者的含义便应运而生了,那就是要通过有价值的劳动获得生命的意义,自然要体现工作的价值。其实,这就是一种责任。农民拥有一份田地辛勤的劳作,获得收获,从而养活自己,这是农民应有的工作,也是他的工作职责;作为一名政府办事人员,我们的工作职责是什么呢?不言而喻,工作是劳动的产物,有了养活自己和家庭的工作,意味着我们要有工作的责任心,就是要体现对工作负责。“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这句话过去是衡量我们工作的标准,今天对我们来说仍然是衡量我们工作的标准,然而更具有现实意义。 过去我们处在企业,端的是企业的饭碗,吃的是人们常说的“杂粮”,吃的即苦又酸,心里总觉得不是滋味。杂粮之下,也许我们有理由混日子的理由。坐在办公室里,泡杯茶,抽根烟,拿份报纸悠闲地浏览着昨天和今天的消息,尽兴地时候大家围坐在一起,在烟雾缭绕的办公室内聊着漫无边际的闲话,道道东家长,李家短,无所事事。所谓的工作只是被动的应付,似有不把日子混到尽头决不罢休的埋怨和怪罪心理。改制后,我们的情况发生了质的变化,仍掉了“杂粮”的饭碗,端起了人们常说的“黄粮”的金碗。一夜之间天上掉下的馅饼,自然兴奋之情难以言表。我们吃的是国家从财政拨给的钱,一句话,我们吃的是纳税人的钱。身份变了,地位变了,钱更是变了,从过去的几百元到如今的几千元不等,沉甸甸的银子搁在手中令我们有了些许的快意,有一种“从奴隶到将军的感觉”,生活更是“麻开花节节高了”。拿着纳税人给我们的血汗钱,我们该如何去“享受”,用什么来报答纳税人的“养育”之恩呢?我们只能说好好地工作,努力地工作,正如我们所读的这本书的题目“对工作负责就是对自己负责”这是我们最好的报答!为人民服务是我们的宗旨,在工作中我们必须要充分体现这一点。有了工作,我们该如何做好我们的工作,这是我们的首要问题,也是我们必须回答,必须用我们的实际行动来证明的问题。做好工作最突出的问题,是我们否具有责任心,责任感的问题。工作是人的一种需要,一个人如果不珍惜,
  • 5、 《对工作负责就是对自己负责》读后感作文

    通过学校举行的读书活动,我有幸拜读《对工作负责就是对自己负责》这一书,深有感触。

    责任是什么?责任就是准时、就是守纪、就是严格。大凡头脑正常的人,不论担负什么样的社会角色,总是要对你所担负的社会角色负责任的。否则,就会受到社会道德和社会法律的制裁。那么,责任意识从哪里来呢?首先,要进入角色。在家庭有不同的角色;在单位也会有不同的角色;在社会也有不同的角色。在家里就要对家庭成员负责;在单位就要对你工作负责;在社会就要对社会负责。责任体现了家庭、单位或社会对你的信任。

    一个人要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首先应是对工作负责,也就是对工作要有责任心。不论做什么事,都应该竭尽全力。这种精神的有无,可以决定一个人日后事业上的成功与失败,一个人在工作的时候,要以生生不熄的精神,火焰般的热情,去做好每一天的工作,这就是我们工作的内在动力—责任,有了这种内在的动力,工作是主动的、积极的、认真的、发自内心的。人的能力是不一样的,但不管能力大小最重要的是有一颗强烈的责任心去干好工作。很难想象,一个对工作没有热情、没有责任心、把不好好工作当成一种习惯的人,会始终如一的高质量的完成好自己的工作?更别说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了。工作上投机取巧也许只给你带来一点点的经济损失,却可能毁掉你的一生,想想这两种结果孰重孰轻?有责任意识的人,无论处在什么职位,什么岗位,都能自觉的意识到自己所担负的责任。有了自觉的责任意识之后,才会产生积极、圆满的工作效果。没有责任意识和不能承担责任的人,不可能成为优秀的员工。由此可见,责任是干好工作的前提。

    责任心有时也来源于对工作的热情。一个人对工作的热情,心里就会有很强的责任感,这是事业成功的前提。当然对工作有热情或者说感兴趣,对于领导者来说,要做到知人善任,使其最大限度的发挥才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对于一般人来说,职业一旦确定,就应该自觉地去培养这种对工作的热情和责任,这点尤为重要

    我作为学校的普通的一员,没有那么宏伟的人生计划,有的只是一个最简单的想法:我是为自己工作。为自己工作,就需要认真对待工作中的每一件事情,无论大小,顺利完成它是我应当履行的责任;为自己工作,就要更加珍惜现在拥有的工作机会,每个人都是学校中的一员,学校的发展成败将决定我们的生存和发展;为自己工作,明确自身所承担的责任并且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并持之以恒地担负起责任来,最终才能实现个人发展。因

  • 6、 十月的悲惨——《十月》读后感

    暑假我看了一本《十月》的书。这本书讲了男生刘诗乐,小时候便没有了爸爸,留下他与妈妈相依为命。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在他十五岁时,妈妈也因患了癌症离他而去。诗乐和妈妈玩起了一场死人与活人之间的游戏。

    舅舅对他很严格,毫不留情地一次一次当着大家的面打了他,但他很坚强,他只能默默受着其他人的讽刺、嘲笑。这时她想起妈妈留下的钥匙,打开了他的心房。拿着钥匙,他打开了柜子,里面有妈妈留给他的信。妈妈的第一封信说,只要十月七天不哭,就可以打开下一个柜子,领取奖励。这是妈妈精心设计的闯关游戏,没有辜负妈妈的期望,完成了第一个习题,可接下来,摆在他面前的是一个又一个的难题,在游戏中。

    读到这里到这里我的心像喝了醋了一样,酸溜溜的。我觉的十月为了完成妈妈给他的习题,不管受到别人的训骂,他都毅然的完成了。这时常人都无法克制的。

    他一次又一次的完成了许多的习题。当他在一次打开柜子时里面有两张剪报,一些婴儿用品和封信,从简报上,那条关于15年前的抢劫案的新闻,让他们知道自己不是妈妈亲生的,而是他讨厌的历史老师玛丽老师他唐春莲的儿子。

    ,我读完这本书,心里乱糟糟的,仿佛我就是十月,这本书让我明白了当你残疾、受伤她都不会抛弃你她就是妈妈。

  • 7、 纸月读后感

    纸月读后感(一)

    纸月,是一个小女孩的名字2020。

    纸月以前是在板仓小学读书的,但纸月不想在板仓小学读书了。外婆便带着她到油麻地来找桑校长,想让纸月去油麻地小学读书,桑校长同意了。从此,纸月每天从离油麻地有三里地的板仓步行到油麻地小学。纸月的毛笔字2020写得秀丽,不骄不躁;纸月的朗诵,非常好听;纸月的作文,透出一股普通孩子不可能有的灵气,她很快就成为了油麻地小学的骄傲。但是,纸月在油麻地小学上了几星期学之后,便常常迟到,桑桑(桑校长的儿子)觉得奇怪,便起来个大早,去板仓看个究竟。原来,是有人欺负纸月,桑桑为了保护纸月,便拿起两块砖头向欺负纸月的人逼近。桑桑手里的砖头扔出去后,欺负纸月的人中的头儿,刘一水打得桑桑鼻孔出血,刘一水看见纸月做船已经远去了,急忙丢下桑桑,跑到船头上,趴下来卷起袖子,用手将船往回划着。桑桑慢慢地站起来,朝刘一水爬了过去,用头一撞,把刘一水撞下了水。刘一水跑回家换了衣裳,快近中午时,就觉得浑身发冷,乌了的嘴唇直打颤,放学后勉强回到家中。刘一水着凉生病了。刘一水的家长就闹到了油麻地小学,就闹到了桑校长家。这么一闹,就把事情闹大了,事情一闹大了,也就好收拾了。到处都有桑校长的学生。桑校长赔了礼之后,联合了板仓小学,甚至联合了地方政府,一起出面,将刘一水等几个孩子连同他们的家长找到一起,发出严重警告:假如日后再有一丝欺负纸月的行为,学校与地方政府都将对刘一水们以及刘一水等人的家长们进行老实不客气的处理。纸月继续在油麻地小学上学了,可没有想到事情还有余波,桑桑英雄救美的事成了大家议论、嘲笑的对象。比如,上体育课,当他正好与纸月分在一个小组时,以朱小鼓为首的那帮家伙,就会莫名其妙地嗷地叫一声。还有,老师让桑桑朗读他的作文,他的作文本却不见了,大家纷纷在自己的桌肚、书包里寻找,最后,纸月在自己的桌肚里发现了桑桑的作文本,交给了老师。朱小鼓领头,嗷地叫了一声,随即,几乎是全教室的孩子,都跟着嗷起来最后,纸月受不了同学们的嘲笑,离开了油麻地小学。

    纸月是一个文弱恬静,清纯而柔和的女孩儿。虽然她在生活中遇到了许多困难,但她勇敢的面对困难,不怕苦、不怕累,坚持每天到离家有三里路远的油麻地小学上学,并能写出一手秀丽的毛笔字2020,老师们喜欢她,同学们崇拜她,就连桑桑这个调皮的孩子也十分喜欢她。柳柳更不用说了,那天听了纸月要留下来过夜,柳柳高兴的蹦蹦跳跳。可见,

  • 8、 月迹读后感

    月迹读后感(一)

    这是一篇立意清新深邃的优美散文。作者运用象征的艺术手法,通过中秋之夜一群天真烂漫的孩子盼月,赏月、争月、寻月的趣味横生的故事的描述,含蓄地表达出光明,美好的事物,只有想方设法去努力追求才能够得到的思想。

    月,有影无踪,但文章题为《月迹》,仿佛暗示这高悬天际的月亮在地上是有迹可寻的,命题机趣地展现出孩子们淳朴天真的内心世界。文中所写,孩子们眼中看到的月亮,的确是从竹窗帘儿溜进来,又爬上穿衣镜,是长了腿的。有了这个发现,当月亮由满而亏而消失的时候,才引出孩子们院中赏月,争月的一幕。为什么要争呢?因为月亮圆满满的。月光玉玉的,银银的多么美好啊!美好事物谁不想拥有呢?争的结果怎样呢?奶奶送来的每人一杯甜酒消除了这场争端。原来,月亮是每个人的。同样是由于奶奶的引导,孩子们便在院外寻起月亮来了。在院里,他们在葡萄叶儿上,磁花盆上,在爷爷的锨刃上都发现了月亮;在院外,他们又在灿烂地闪着银光的河上湾、下湾和河的每一处都找到月亮;后来,甚至在弟弟妹妹的眼睛里看见了月亮。最后,我由惊叹月亮竟是这么多的。而得了自己的结论: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这愿意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执着地追求。通过寻月,孩子们已经清楚地认识到,月亮、天空以及未来生活中的一切都是属于他们的,因而眼下就把月亮当成自己的印章按在了天空上。孩子们的意识升华了,作者的写作意图也完美实现了。

    这篇散文之所以光彩熠熠,美不胜收,是在于它的立意新,语言美,这也是吸引我的地方。

    月迹读后感(二)

    我们都看起天上,我突然又在弟弟妹妹的眼睛里看见了小小的月亮。我想,我的眼睛里也一定会有的,噢,月亮竟是这么多的: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月迹》

    每个人与月亮都有不解的缘分,有着许许多多的故事和回忆,对于我来说也有着许多令我难忘的回忆和故事。

    就想贾平凹作者一样,我小时侯也会和兄弟姐妹们一起坐着看天上的月亮,玩些在现在看来有些愚笨但却可爱的小游戏。

    小时候,还在妈妈怀里的时候就会听到许多关于月亮的故事,最多的便是关于嫦娥奔月的故事。那时总是不太明白为什么嫦娥要去月亮上,(.org)但时间久了就会发现,原来月亮是很漂亮的地方。当然,那只是我当初单纯的想法,认为月亮看上去就很漂亮,自然住在上面也很好。那时候也曾怀疑过嫦娥住在那么小的地方上,不会觉得很挤吗?那时妈妈告诉我小傻瓜,看上去那里很小,但实际上因为它离我们很远,所以其

  • 9、 对老师的读后感

    对老师的读后感(一)

    读了着名教育家李镇西老师所着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

    本书是由着名教育家李镇西25年教育教学思想和智慧的精华集萃,全方位阐释了李镇西教育观、学生观、班级管理、学生思想工作、学生心理健康、语文教学的理念和实践。其中有的观点已经深入人心变语文教学为语文教育集体主意教育是中学教育的核心把班主任的权威转化为学生的集体权威让语文教学走进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参与语文教学班级管理要以法治取代人治解放班主任和班主任的自我解放童心是师爱之源变应试语文为生活语文德育观念的十大碰撞

    这本书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李老师提出的在平等中培养平等。这是一个既普通又真实的故事:课间休息,一个女生到办公室借杯子,李老师指了指角落里的书柜,让学生自己拿。学生拿了杯子后向老师说声谢谢。而李老师阐述了当自己在教室里向学生借红笔时,学生都是争先恐后地拿笔,而且是以最快的速度把笔伸向我们,有的甚至跑到面前给我们。我们往深处想,为什么学生向我借杯子,我想都没想过要亲自把杯子递给他或者接好水呢?从李镇西老师这个真实的案例中,我想到我们平时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每次学生要向我们借东西时,都要小心翼翼地问老师,能把xx借给我吗?得到老师的允许后才会借走。而当我们向学生借东西时,有时候会在拿的时候直接说我用一下,或者什么都不说直接拿走,根本没有给学生同意或者拒绝的机会。基础教育界流行一句话:蹲下来和孩子说话,蹲下来的本意主要不是指肢体的蹲下而是心灵的蹲下,就是老师要在心灵深处平视学生。要让我们的学生意识到,同在蓝天下,每个人的尊严和权利都是相等的。这就是李老师所说的,平等只能在平等中培养今天的教师如何对待学生,明天的学生就会如何去对待他人。

    读了这本书,让我深深地知道作为一名教师,不仅仅是拥有高学历和丰富的经验就可以了,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颗真诚的爱心爱每一位学生的心。李老师在书中极力强调没有爱,便没有教育。而我们的老师做到的往往是对自己所教的学生的爱,那对外班的、其他年级的、外校的学生的爱,我们做到了吗?会不会像李老师所说的为了自己班的学生而对其他班学生唾骂或动手呢?如果以厚此薄彼的态度对待学生,并不是真心爱学生。

    李老师在这本书的序言中说:每个人都是一棵树。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最可爱;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李镇西老师的文

  • 10、 宗月大师读后感

    宗月大师可以说是地地道道的富家子弟,原本北京西直门大街一半都是他家的产业。老舍笔下的宗月大师,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不惜自己及家人受苦,也要帮助穷人。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宗月大师读后感,欢迎阅读。

    宗月大师读后感1

    宗月大师一生中都极为善良,老舍文中提到他为老舍儿时上学问题出手大方,他富时做慈善事业,穷苦时仍做,令其妻子、儿女忍受饥寒,尽管如此他仍旧好善。他的善是大善,更是博爱之心。

    事实上,我认为善良并无大小之分,只要有心做好事,那便是善了。宗月大师的善是接近佛的,他做到了坚持自己的善举,无论周围如何改变,无论贫富贵贱,甚至连妻儿都不顾去救济苦人,这大概是一种最接近佛的慈悲精神了,他竭尽了他的全力去济贫,不吝啬任何东西,直至他离开这个世界。他的善,我认为不仅挽救了很多苦人,他更在传递着善心。他将他一言一行深深地刻在老舍先生的心中,使他能够受益终生成为他的榜样。这才是最接近极致的善吧。

    在现如今,更是有类似地近似传奇的人物。比如感动中国的白方礼老人,从1987年开始便开始了十余年靠自己蹬三轮的微薄但却饱含沉甸甸善的收入资助贫困的孩子实现上学的梦想,直至他09年永远地离开了我们。白方礼老人他真的是竭尽自己的全力做了挽救孩子们一生的事,他的举动不仅仅是那几千元几万元的学费,他也将他的这种善永永远远留了下来,他将他的这种无私不求回报的爱不仅传递给了那数百位的贫困孩童,更向广大社会传递着这种震撼人心的正能量,这便与宗月大师的大善是相同的。

    正是如此,宗月大师、白方礼老人用他们的实际行动向我们传递着他们那似乎永无穷尽的爱与无私,教会我们不求回报地奉献,这样,当一切归于平静之时,你所留下的才会远比你能够带去的要多得多。

    宗月大师读后感2

    我也许一辈子也不会入学读书。没有他,我也许永远想不起帮助别人有什么乐趣与意义。他是不是真的成了佛?我不知道。但是,我的确相信他的居心与言行是与佛相近似的。我在精神上物质上都受过他的好处,现在我的确愿意他真的成了佛,并且盼望他以佛心引领我向善,正像在三十五年前,他拉着我去入私塾那样!“这是老舍先生在《宗月大师》中的最后一段话。语言质朴而又真诚。看完文章,真是让人唏嘘不已,心潮难平:世上竟有如此悲天悯人的人,如此默默奉献、不计名利的人,如此之”傻“,抛却家业、救济穷人的人……

    古人总说,”德怨两忘,恩仇俱泯“”扶公却私,种德修身“,然而,人生在世,恩恩怨怨

  • 2022-11-06

  • 2019-10-12

  • 2019-10-19

  • 2019-09-20

  • 2019-09-25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19

  • 2019-10-29

  • 2019-09-23

  • 2019-09-20

  • 2019-10-09

  • 2019-09-19

  • 2019-09-25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09-20

  • 2019-10-09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10-19

  • 2019-10-28

  • 2019-10-09

  • 2019-10-09

  • 2022-01-04

  • 2019-09-20

  • 2019-10-24

  • 2019-10-23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0-24

  • 2019-09-21

  • 2019-10-16

  • 2019-10-09

  • 2019-10-19

  • 2019-10-23

  • 2022-03-07

  • 2019-09-23

  • 2019-10-28

  • 2019-10-29

对月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对月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对月读后感、2024对月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