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800字 > 读阿房宫赋有感800字 > 地图 > 读阿房宫赋有感800字,2024读阿房宫赋有感800字范文,读阿房宫赋有感800字左右
读阿房宫赋有感800字相关栏目
读阿房宫赋有感800字热门栏目
读阿房宫赋有感800字推荐
读阿房宫赋有感800字

(共 9133 篇)

  • 1、 读《阿房宫赋》有感 1500字作文(精选)

    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这是《红楼梦》中的一句谚语。秦二世而亡,阿房宫早已被项羽一把火化为冷烟寒灰,但在往事越千年后,人们并没有忘记它,可见秦始皇之皇泽是长久的。当然,这里加了引号的皇泽,只具讽刺意义。秦始皇修建阿房宫,从反面给后人留下多少思考,多少教训!清初诗人阎尔梅(1603-1661)曾漂泊西北天地间,考察秦王朝的种种遗迹。他在《题阿房宫故址》诗中写道:渭水云何像汉津?浪言营室拟星辰。员峤妄遗童男女,方士虚称善鬼神。博浪不能搜大盗,深宫徒自饰真人。南山未表辒辌臭,真得长沙着《过秦》。(《白耳山人诗集》卷六)虽然诗中用典,但翻翻《史记》或任何一种中国通史,我们就能够知道,秦始皇妄图长生不死,活到万岁千秋,享尽人间富贵。相传其所建阿房宫,东西宽五百步,南北长五十丈,宫中可立五丈夫高的大旗,能容纳一万余人。迷信方士,求不死之药,但在死神面前,毕竟感到茫然,于是以建造长眠之所骊山墓。光这两项工程,就动用了不下70万的役夫和刑徒,而当时全国人口也不过二千万左右。这种倒行逆施,激化了社会矛盾,导致秦王朝土崩瓦解。西汉文学家贾谊(前201-前169)曾作《过秦论》三篇,总结秦王朝灭亡的教训指出其根本原因,是仁义不施。这自然是不错的,但结论仍嫌笼统,以阿房宫立论,把秦朝来亡的教训,用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尖锐地展现在人们面前,从而鸣起历史警钟的,是唐代文学家杜牧(803-852)。公元825年,唐敬宗继位后,广造宫室,天恕人怨,杜牧拍案而起,作《阿房宫赋》讽时济世。由于他是在触及现实政治敏感神经的高度上,去探索历史经验的,结论也就特别发人深思:呜呼!------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这就是说,灭亡秦朝的,是秦朝自身,秦朝人来不及给自己唱挽歌,而后人给他唱挽歌,却又不吸取历史教训,遂使更后的人又为后人唱挽歌了。这个结论多么深刻。秦始皇死后辒辌臭载尸之车,令人掩鼻,秦二世被迫自杀,真乃死于非命,就此而论,秦皇父子,均属不幸。但是哀其不幸,怒其腐败!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第一个统一的中央王朝,秦王朝只有十五年的寿命,可谓短祚。何以故?腐败的规模固然空前,速度也令人瞠目。阿房宫堪称是秦王朝的窗口,读一读《阿房宫赋》的描述,我们就不难想见,秦朝是如何将民脂民膏、百姓血肉任意榨取、吞噬,而挥霍于遮天蔽日的宫阙之中的。秦

  • 2、 《阿房宫赋》读书笔记

    读了《阿房宫赋》这篇文章,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为阿房宫绵延几百里,气势雄伟而感叹,为六国粉黛齐聚一宫而惊奇,为那么美丽壮观的宫殿最终化为焦土而哀惋。但对我触动最大的还是文章末尾的一句话: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是啊,六国经过春秋争霸,自身均很有实力,不用说六国合纵,只要各自稳住阵脚,秦国就难以东向。秦国荡平群雄,诸侯莫敢与之争锋。但是,秦也被打败了。他们都是被自己打败的啊!

    被自己打败的又何止是六国?何止是秦?

    项羽,楚汉相争时著名英雄,气盖世,力拔山。当年垓下被围时,他仗一匹乌骓马,一杆乌龙枪,面对汉王刘邦的十里埋伏,百万雄师,而毫无惧色!但是,他失败了!对于失败,他自己说:此天亡我,非战之罪也!自然是非战之罪,只不过我以为,句中的天要换成项羽自己,他沽名钓誉,刘邦的几句恭维话就叫他打消了消灭异己的动机;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谁知之者?他自称霸王,将刘邦赶入汉中就万事大吉,没有忧患意识,急于表现自己,容易满足,是他灭亡的重要原因。

    三国时的周瑜,赤壁之战时,谈笑间使曹操樯橹灰飞烟灭,可是,他竟被诸葛亮活活气死!他战胜不了来自内心的敌人过分的自尊。他临死时说什么既生亮,何生瑜?他容不下比自己强的人啊!

    中兴之主唐玄宗,开元天宝让人津津乐道。但他战胜不了自己,要美人不要江山,最后落得弃宫逃跑,连自己心爱的女人也保不住的下场。

    现代社会那些贪官,又有谁是能战胜自己的呢?他们不知道手莫伸,伸手必被捉的道理吗?成克杰、陈希同、胡长清。他们一个个落马,不同样是被自己打败的吗?

    我们青年学生,明知道不能贪玩,要认真学习,但就是不能战胜自己,最后导致学习成绩飞速下滑。

    能战胜自己的人,才是最后的胜利者。刘邦原来是一个贪于财货,好美姬的地痞无赖,但当他发现要成就大事,必须战胜自己,克服自己时,他会毫不犹豫地做出决断。他攻下关中后,籍吏民,封府库,还军霸上,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他成功了。唐太宗经常想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倚重直言敢谏的魏征,战胜了自己,获得了贞观之治的美誉。朱元章听从谋士的建议,广积粮,缓称王克服自己急于求成的心理他也成功了。这样的例子在当今就更多了:孔繁生、郑培民、陈景润、袁农平,以及奥运健儿,他们无不是先战胜自己,才战胜别人,才战胜困难的。

    杜牧说: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 3、 重读《阿房宫赋》有感

    悲剧不能重演

    ——重读《阿房宫赋》有感

    文/杨尚余

    《阿房宫赋》是晚唐杜牧所写的一篇赋体散文。作者借古讽今,通过描写阿房宫的兴建及其毁灭,生动形象地总结了秦朝统治者骄奢亡国的历史经验,向唐朝统治者发出了警告,表现出一个封建时代正直的文人忧国忧民、匡时济俗的情怀。这篇经典名文,早已选入中学教材。我上中学时赏读过它;在中学任教时,我带着学生解读过它;如今退休后,再次品读它,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它让我想起了很多,尤其想起了文化大革命那场浩劫。

    1966年10月,那是一个激情燃烧的岁月。一场史有前例的历史悲剧——"破四旧,立四新"运动在我们中华民族的大地上再次重演了。这是一场由几个人策划发动的所谓伟大的政治运动。当时,我们正在读中学,似乎是在一夜之间,我们全校师生均成了"红卫兵".我们组成队伍,戴上红袖章,手拿木棍,与公社、大队组成的破四旧,立四新小分队汇合在一起,奔赴各村各户、庵堂寺庙,高喊着"砸烂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破四旧,立四新"的口号,去打、砸、搬或是限期群众将凡属"四旧"的东西统统自动上交到公社去,如有抗命不交者,后果自负。红卫兵所到之处,远远就见到老百姓在东奔西突,东收西藏。有的群众家的碗碟上有古人头像与万字图案的也被砸烂,造成吃饭无碗。房梁上、门窗上、墙上、门头上有木、砖、石雕的四旧图案的,顿时就有人上去用斧凿、锯、挖。打砸后,扬长而去,还丢下一堆狠话:"未挖净的,自己去挖。"属轻软的四旧物品顺手带走。真可谓明火执仗,入室抢夺,留下的是一片狼藉。从老百姓的神情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是敢怒而不敢言啊!

    十月底的一天,公社召开了一次万人庆功大会。会场选在街道附近的一片有几十亩面积的稻茬田里,用八仙桌搭起的主席台设在广场中央,广场的前面摆着尽是收缴来的所谓的四旧陈列品。有:古书籍、族谱、古玩、字画、古瓷器、木、砖、石刻、金银首饰、牌匾和被锯掉头颅的菩萨、牛鬼蛇神头像等等,包罗万象。既美不胜收,也滑稽可笑。看得人眼花缭乱。广场四周红旗招展,红卫兵们臂戴袖章,手持木棍,列阵主席台正前方。全场口号声此起彼伏,可谓惊天地,泣鬼神!

    会议照例是:领导讲话;红卫兵代表发言表决心。内容大意是:宣读收缴、砸烂清单,张扬丰功伟绩。接下来是大会主持人要求全体与会人员举起拳头,高呼口号:誓死砸烂旧世界,建立一个新世界!破除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喊声震天。青少年们心情激动,热血沸腾

  • 4、 阿房宫赋读后感

    阿房宫赋读后感

    读《阿房宫赋》有感 《阿房宫赋》,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牧所作。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其著名文章有《樊川文集》一书。其为唐代杰出诗人,散文家,尤其以七言绝句著称。 在《阿房宫赋》一文中,作者讽谏时弊,以秦朝灭亡为案例。含沙射影般的写出作者当代朝廷的用乱不堪。此文擅用散句,对偶十分工整,凸显文章的大气之势。此文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前半部分采用铺陈夸张之法来写秦始皇的荒淫无度,后半部分有一番抒情色彩的议论,两者互相结合,将古今王朝的政治格局分析的井井有条。 文章的好句有下面几句: 一、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二、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三、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逆,弃脂水也;烟雾横斜,焚椒兰也。 四、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我初读此文之时,对文中感悟颇深,杜牧在唐朝晚期因作文《樊川文集》而名声大震,此文采用了借古讽今之法深刻揭露了晚唐社会的黑暗。古人通常以身边的事作为生活素材,以时事为基调来作文。杜牧说过:凡为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彩章回为卫兵。是强调文章最重要的是思想和情感,文章的气势和形式是为内容来做铺垫,他的文章《阿房宫赋》就完全符合这一点,这篇文章的内容是谢秦王朝灭亡的原因,文中多用散句,骈句就是为了增强文章的气势,来凸显秦朝的灭亡的必要条件。同时为了警示当世统治者不要重蹈秦王朝的覆辙。 文章中多用修辞手法,比如“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逆,弃脂水也”这句将宫中的妃子们使用的胭脂水粉的繁多表现的淋漓尽致,让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渭水河上浮的一层油光才用了夸张的手法表现出了阿房宫中的妃子之多,花费之大。也衬托出秦始皇在为时是如何的骄奢淫逸,大家可想而知,妃子们用的化妆品的钱从何而来呢,还不是收刮民脂民膏,也体现了秦始皇的凶恶不体恤民间疾苦,杜牧写出此文我想他所处的社会与秦王朝相差不大吧。同时作者的目的也在于此,他希望唐朝的统治者能专心朝政,不能胡乱放纵自己,否则到了祸起萧墙,国破家亡这时,就会悔之晚矣! 作者的文章能受到大多数人的亲睐,也在于他的文章有非常强的艺术感染力,作者描写的阿房宫很是雄伟,气势非凡。虽然只用了寥寥数百字,但将阿房宫的丰姿盛态完全呈现在读
  • 5、 读后感大全:阿房宫赋

    牧的《阿房宫赋》一出世,就引得士林惊叹,争相诵读。杜牧秉承唐代古文运动的传统,使用散体笔调,把散文的笔法、句式引进赋里,经纶世务,针砭时弊,突破了六朝以来赋文日益骈俪化、声律化、形式化的趋势,开创了我国古代赋体的新体式散赋。《阿房宫赋》文句奇偶错落,骈散互用,长短结合,融叙述、描写、议论于一体,全文洋溢着史论的理性风采,又焕发着诗画灵动的光芒。纵观全文,以下三点作者独具匠心,历来被人们所景仰,所称道。

    首先,文章对阿房宫的铺陈描写奇伟壮丽,气象开阔绵邈,充分显示出作者立足之高、胸襟之广。开首第一句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用韵急峻,先声夺人,突兀有力,让人有泰山压顶之感,不仅简捷地交代了阿房宫的背景,并把全文置于一个国家兴亡、朝代更替的视角与高度。接着,作者采用了现今所谓的摄像技术,多角度地带动读者的视觉去感受阿房宫建构的宏大与精致之美。覆压骊山两句高空俯瞰,极绘阿房宫占地之广,规模之大;廊腰一句属仰观,重楼叠阁,长廊高檐,气势非凡;盘盘焉一句把镜头拉长、拉阔,以宏观的角度去远看一组组的亭台楼阁;长桥复道两句则让读者的视野随镜头而推转,把读者直接带入缤纷画图之中。这里,作者先总后细,由远及近,虚实结合,逐一展示了阿房宫的宏伟豪华,内外奇观与丰姿盛态。

    其次,观照现实,立意高远,充分表现出了一个清醒的政治家的真知灼见。杜牧生活在内忧外患日益加深的晚唐时代,从青少年时代起就关心国事,怀抱着中兴唐王朝的理想。《上知己文章启》中说: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可见是借古讽今,以秦警唐,提醒唐王朝统治者应充分认识到荒淫无度必然导致民怨沸腾,国亡族灭的道理,表现出了一个正直文人忧国忧民、旷世济俗的情怀。前后两个部分,前部分着重描写与铺陈,分别从宫室建筑、宫中美女和宫中珍宝三个方面详细叙写了秦朝统治者奢靡荒淫的生活。后一部分着重说理与议论,总结了秦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更是犹如巨钹洪钟,永远响彻在历史的天空,回荡在人们的耳际,警醒着一代又一代的统治者。

    第三,多种修辞手法的纵横交错运用,更是的突出特点。作为散赋的开山之作,突破了骈文的四言句式,全文句式长短不一,骈散结合,句与句之间有相当的跳跃性,具有散文的意脉,有时又参用纯散文句式,使文章带上了散文、散文诗灵动多变的特点。特别是在修辞上,综合运用了排比

  • 6、 阿房宫赋读后感精选

    多读好书,会使我们脱离庸俗和无知。望着手里这本作品,思绪仍旧久久沉浸其中,为其中的宏达,为其中的大义读后感是建立在读的基础上进行的。或许你之前写过作品的读后感吧!有请阅读编辑为你编辑的阿房宫赋读后感,相信你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阿房宫赋读后感【篇1】

    《阿房宫赋》,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牧所作。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其著名文章有《樊川文集》一书。其为唐代杰出诗人,散文家,尤其以七言绝句著称。

    在《阿房宫赋》一文中,作者讽谏时弊,以秦朝灭亡为案例。含沙射影般的写出作者当代朝廷的用乱不堪。此文擅用散句,对偶十分工整,凸显文章的大气之势。此文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前半部分采用铺陈夸张之法来写秦始皇的荒淫无度,后半部分有一番抒情色彩的议论,两者互相结合,将古今王朝的政治格局分析的井井有条。

    文章的好句有下面几句:

    一、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二、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三、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逆,弃脂水也;烟雾横斜,焚椒兰也。

    四、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我初读此文之时,对文中感悟颇深,杜牧在唐朝晚期因作文《樊川文集》而名声大震,此文采用了借古讽今之法深刻揭露了晚唐社会的黑暗。古人通常以身边的事作为生活素材,以时事为基调来作文。杜牧说过:凡为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彩章回为卫兵。是强调文章最重要的是思想和情感,文章的气势和形式是为内容来做铺垫,他的文章《阿房宫赋》就完全符合这一点,这篇文章的内容是谢秦王朝灭亡的原因,文中多用散句,骈句就是为了增强文章的气势,来凸显秦朝的灭亡的必要条件。同时为了警示当世统治者不要重蹈秦王朝的覆辙。

    文章中多用修辞手法,比如“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逆,弃脂水也”这句将宫中的妃子们使用的胭脂水粉的繁多表现的淋漓尽致,让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渭水河上浮的一层油光才用了夸张的手法表现出了阿房宫中的妃子之多,花费之大。也衬托出秦始皇在为时是如何的骄奢淫逸,大家可想而知,妃子们用的化妆品的钱从何而来呢,还不是收刮民脂民膏,也体现了秦始皇的凶恶不体恤民间疾苦,杜牧写出此文我想他所处的社会与秦王朝相差不大吧。同时作者的目的也在于此,他希望唐朝的统治者能专心朝政,不能胡乱放纵自己,

  • 7、 观《宫心计》有感400字

    《宫心计》是一部电视剧,多年前看过几集,终因心神惊秫引发肝火过旺而对其嗤之以鼻! 夜深人静,猛然忆起,遂直观结局,了却心思。 宫心,谐音攻心,其含义不言而喻;计,除了诡计,更多释义为计谋或策略,褒义居多。此三字被汉文化诡秘结合,便有了似是而非地解读。名字只是个噱头,《宫心计》,实际就是叙述宫廷内部人与人之间尔虞我诈、你死我活的斗权之争。用十六字概括即:不择手段。利欲熏心,借刀杀人,令人发指! 记忆最深刻者当属做好事、说好话、存好心的刘三好和泯灭良知、狡诈阴险的姚金玲。起先,此二人身为主仆情似姐妹,入宫为婢不忘奋发图强,互助互爱。熟料时过境迁,已然物是人非。三好自然不必多说,温柔婉顺,心存善念,感恩图报,重情重义,好人好报,痛心之处在于出身刘家伺婢的金铃,盲目依从宫中尔虞我诈、猜忌人心的游戏规则,从一个机灵聪慧、坚毅不屈、本质善良的丫头蜕变成刚愎自用、埋没良知、阴险歹毒、令人切齿的丽妃。最终因痴迷权力地位无法自拔,落得个发疯的下场! 回看金铃的成长轨迹:奴婢之身时,本质纯朴、机灵乖巧观人入微。入宫后,欲望膨胀,忌意四起,一步步坠入深渊,实在惋惜! 作,不知是何方方言,但我想定是没事寻事、瞎折腾甚或犯贱的意思。知道了这,作死就不难理解了。金铃就有这作劲,结果可想而知!
  • 8、 看《宫心锁玉》有感

    对你来说,穿越时空的爱恋,是一段没有结尾的爱情,把你仍不变的微笑固定在此。

    眼泪挂在腮边,哦,你说我哭了,伪装的笑容挂在脸上,哦你说那不真诚,真正的笑早已消失,但我不想伪装真正的笑容,因为你说那不真实。

    不去想,不去想,那瞬间的回忆,永远的定格在那儿,不去想,不去想,我也无力再去想,因为心中的眼泪早已枯干。

    当一切的秘密被公开的时候,眼泪夺眶而出,没有人在乎你的感受,你只能选择悄悄的离开,去过属于你的天地。

    失去的时候,为什么不想挽回,因为那份淡淡的味道早已消失,她笑着说,不是,因为

  • 9、 读《宫崎市定中国史》有感

    读《宫崎市定中国史》有感(一)

    任侁

    "每月一书"活动的第一轮即将进入收关,终于要轮到我面对……

    任到中年,生活节奏的加快,已许久没有静下心来的感觉,突然要我去挑一本书来读,都觉得好陌生。面对形形色色有毒的、无毒的鸡汤文,我窃喜这个社会比我还浮躁。也是偶然,在豆瓣的书单里瞥见了宫崎市定的《中国史》,一本传统意义上跟我们对立面的日本人写的关于我们自己的历史书。自小我就被告知读史可以明智,史可以看到别人的正确与错误,从而使自己面对同样或类似的事件时,做出最好的最有利的判断,从而起到使人明智。 教训也好,经验也好,都值得我们借鉴的。纵观国内的通史著作,基本都是以我们自己的历史观为基础,大同小异。 抱着"知己知彼"的情结,我翻开了此书……

    宫崎市定的《中国史》,这是一部史学著作,有评论说,他"以世界史眼光和社会经济史为特色,拥有平易的文风和明快的思维,能把精致的实证研究与大气恢弘的通史叙述紧密结合。"应该说,这是一段较为精当的评论。他在《中国史》的总论中说,"在历史叙述中,确实有不管谁来写都一样的部分,例如年表等,不管谁来做,都大同小异。主要部分是不会改变的,然而历史不是年表……就算某国于那一年灭亡这种事不管在谁看来都是不可动摇的事实,但对其所蕴含的意义的评价可能是一人一个样。"由此,也就明白胡适所说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这句话了。

    对于历史本身我没资格评论,但是作者推重的客观立场值得尊敬。当下,对人也好,对事也罢,我们何尝不是主观第一。其实生活工作中很多时候都需要我们以客观的态度站在对方的立场换位思考。何谓"换位思考"?儒家思想有言:"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说自己做到通达事理前,首先要使别人也通达事理,即"推己及人". "换位思考"的实质就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即想人所想,理解至上。同是一朵花摆在面前,会有"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的感怀,也会有"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深刻。换位思考、世事无绝对。每一件事情都是有双面性的。当我们面对他人的时候,不妨也换位思考一番,从对方的角度去考虑某些问题,设身处地的从对方的角度去思考、处理问题,有可能某些我们眼看无法调和的问题,在我们"山重水复疑无路"时,会因为我们的换位思考而进入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以上是我难得"静下"后的一些胡诌,还望各位同事一起探讨指正。

    读《宫崎市定中国史》有感(二)

    中国

  • 10、 看《宫锁珠帘》有感作文200字
    今年,有个热播剧叫《宫锁珠帘》,我听我的好朋友说《宫锁珠帘》非常好看,于是我也看了起来。 看到一半的时候,我就已经有些感触和问题了:玉漱和怜儿是好姐妹,怜儿当上娘娘之后,还是像以前一样关心玉漱,可是玉漱却假心假意地对怜儿,还挑拨怜儿和皇上之间的感情,利用怜儿去给果亲王送药的事,故意将药装错,告诉皇上怜儿和果亲王有感情,玉漱这样做其实就是想让皇上立她为妃子,皇上就这样立她为玉贵人。怜儿听苏公公说了这些后还不相信,经过了一次测试才知道这全是玉漱的阴谋。为什么怜儿那么善良,不会策划,老是吃亏。我真想问编剧为什么要这样写,不能再写好点吗? 人要善良,可也不能太软弱,要会策划,这样就不会老是吃坏人的亏。
  • 2019-09-20

  • 2019-10-24

  • 2023-05-22

  • 2019-11-06

  • 2019-11-04

  • 2022-12-04

  • 2022-06-16

  • 2019-10-28

  • 2021-04-29

  • 2021-04-29

  • 2023-01-15

  • 2021-04-29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10-11

  • 2021-05-29

  • 2019-09-19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6

  • 2019-10-24

读阿房宫赋有感800字
读阿房宫赋有感800字栏目为您提供海量的2024读阿房宫赋有感800字,读阿房宫赋有感800字范文,读阿房宫赋有感800字大全等,带您走进读阿房宫赋有感800字的海洋,让您细细品味。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