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初中读后感 > 初三读后感500字 > 地图 > 初三读后感500字,2024初三读后感500字范文
初三读后感500字相关栏目
初三读后感500字热门栏目
初三读后感500字推荐
初三读后感500字

(共 6395 篇)

  • 1、 初三读后感集锦

    也许以下内容“初三读后感”合你需求,您阅读作者的作品,也会因作者的感想有所共鸣。我们可以通过文字记录的方式将书中优质的内容记录下来,您觉得作品的读后感不该怎么写?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三读后感【篇1】

    没有人一生下来,就一切顺意,或许有困难,有挫折;或许被讪笑,被歧视,但我相信往往是这些处于逆境的人才会努力进取,勇于面对,他们会用比常人多十倍的努力付出,真正让自己逆光飞翔。

    有人说过:“苦难是生活最好的老师!”那么,我们应该勇敢地挑战,不绝望,不沉沦,反而以此为前行奋斗的动力。安徒生笔下的丑小鸭亦是如此,它本来是一颗不知来历,被遗忘在一棵牛蒡底下的天鹅蛋,一只母野鸭把它当作一颗鸭蛋孵化出来。由于它的体积太庞大,太特别,处处受欺负,受排挤,受嘲笑,受打击。但它并没有绝望,也没有沉沦,而是始终不屈地奋斗,处于逆境中它终于变成了一只美丽而高贵的天鹅。

    这就是一只“丑小鸭”的蜕变,当它成为天鹅时,它就克服了所有苦难,如愿地从“丑小鸭”变成“天鹅”。从各种困境中,逆光飞翔。实际作者本身也是从逆境中走出,“丑小鸭”只是重蹈它的覆辙,是它以前生活的写照。安徒生小时候家境贫困。11岁逝父,14岁漂泊他乡,17岁发表《尝试集》,最终成为了家喻户晓的“童话大王”,写下了许多童话作品。

    像这样在逆境中成长的人,他们往往有一颗恒心,有一个梦想,但最重要的只是过程、虽然贝多芬学拉小提琴时,他的老师说他绝不是当作曲家的料。爱迪生小时候反应奇慢,老师认为他没有学习能力。俄国作家托尔斯泰大学时因成绩太差被退学。但是他们最终是成功者。即使小时候资质平平,甚至更差时,坚持不懈地努力是走向成功的垫脚石。他们都可以在处于劣势时,破茧成蝶,逆光飞翔。

    是的,原来丑陋的小鸭在逆境中煎熬拼搏,当走到成功的殿堂,它便可以化身天鹅展翅飞翔了。是金子总会发光!

    初三读后感【篇2】

    一阵秋风吹来,树上的桂花都纷纷飘落下来,芳香溢满校园,贪婪的我吮吸着空气,如此境界使人心情舒畅,心境放松,但我的心还在怦怦跳个不停

    那是因为《詹天佑》这篇课文让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19xx,清政府要修筑京张铁路(北京到张家口),遭到了一些帝国主义国家的阻挠。他们提出了一个无理的条件:如果用中国的工程师和资金来修筑铁路,他们就不会插手。在这种情况下,清政府任命詹天佑为修筑京张铁路的总工程师。为了设计出一条耗时短、质量好、花钱少

  • 2、 《雷锋的故事》_初三读后感500字

    从读了《雷锋的故事》这本书之后,他一直感动着我。雷锋是一个充满爱心乐于助人的人。他把为人民服务当做他的生活习惯。

    雷锋也是个工作认真,学习刻苦的人。每到晚上,当别人已经睡觉的时候,他就努力学习。工作之余,他都会挤出时间来读书。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

    这句话一点儿也没错,有一次,雷锋坐了从抚顺开往沈阳的火车。他看到坐车的人很多,就把座位让给了一位老人。他看到列车员忙不过来,就主动帮着扫地,倒开水,帮助下车的乘客拿东西,忙个不停。从这一件事中我体会到了雷锋叔叔乐于助人的好品质。

    我长大以后也要学习雷锋叔叔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才能成为国家的有用人才。雷锋叔叔无论干什么事情,都可以严格要求自己。他心中有着伟大目标,所以不管有什么困难,他都能克服。特别是他刻苦努力的学习精神,是值得我们小学生学习的。

    今后如果学习上遇到问题,也应该像雷锋叔叔一样,反复思考,反复讨论,实在不懂就去问老师。只有认真的学习态度,刻苦的学习精神,才能学好一门功课。我也要学学雷锋叔叔,扶盲人爷爷过马路,在公交车上为老爷爷老奶奶让座位等等。最后,我想对雷锋叔叔说:雷锋叔叔,你虽然死了,但是,你乐于助人,为人民服务的精神都一直活在我们的心中。

  • 3、 初三读后感:《项链》

    世上真不知有多少能够成功立业的人,都因为把难得的时间轻轻放过而致默默无闻。

    题记

    一个炎炎夏日的午后,我在书架上抽出一本《莫泊桑小说集》,轻轻翻开书页,看到了其中一篇短篇小说《项链》。

    它讲述的是一个小职员骆尔塞的妻子为了参加上流社会的晚会用丈夫买鸟枪的四百金法郎买了裙袍,还借来了好友伏来士洁的钻石项链,在晚会上脱颖而出。回家后却发现项链丢了,在寻找多日都未找到的情况下,他们借钱买回价值三万六千金法郎的一模一样的项链还给了物主。此后的十年里,他们拼命地打工赚钱才还清了债务。后来,偶遇好友伏来士洁,才知道那时候借给她的不过是价值五百金法郎的赝品。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谁不希望在晚会中引人注目,受人尊重?谁又能说这是一种奢求呢?命运真的让人无法捉摸,一条项链就足以让她或平步青云,或一落千丈。曾经的美丽,无法留滞,又有谁真的知道,自己下一秒钟,会是什么?在当时的社会,华丽的首饰就是一种富贵的标志,也是满足人们虚荣心的一种方式,我从中也深刻地感受到资本主义社会金钱至上的社会本质和豪华败坏的社会风气。

    其实人们都知道虚荣心这个东西只是徒有的虚名,是不切实际的,但是还是有很多人为其所动。一句阿谀奉承的话语,一个望尘莫及的眼神,一场光彩夺目的聚会,都会让人得到虚荣心的满足。有时还要刻意的去谋取:遇到别人,就会谈及自己与某某名人见过面,有某某富贵亲戚然而,靠着别人才能获得的荣耀,只能证明自己是无足轻重的。

    其中令我记忆深刻的一段话是:那个替她照料琐碎家务的布列塔尼省的小女佣人的样子,使她产生了种种忧苦的遗憾和胡思乱想。她梦想着那些静悄悄的接待室,如何蒙着东方的帷幕,如何点着青铜的高脚灯檠,如何以前在她生活得能够吃饱穿暖的时候,她总是幻想着,但当她失去了一切,不再有佣人帮她,而是她自己在做粗重的家务活时,她才开始怀念自己原来的生活。可是,这一切都是徒劳的。倘若当时她肯放下永无休止的幻想,去脚踏实地做一些有意义事情,她现在会拥有什么样的生活?我想,应该会过得更好,也不至于会因为还给别人一条项链而倾家荡产,负债累累。

    这不禁让我想到我自己。这个暑假里,我总是感到生活的无聊,时间的漫长,总是有时间去玩和休息。殊不知,开学后又有怎样繁重的作业和紧张的学习等待着我,放学后不求能够到哪里玩,只是睡上一觉都已经觉得是种奢侈了,于是就开始怀念起暑假的日子。人就是这样,有的时候执着于追求曾经的记忆。

  • 4、 初三读后感精选

    我们写作品的读后感时应侧重哪些地方呢?在阅读了作品后,感到身临其境,如一幅画,优雅的笔触渲染着泼墨之洒脱。在阅读过一部书籍后,内心肯定有属于自己的感悟,下面由读后感大全编辑给大家来分享初三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三读后感 篇1

    逛图书馆突然看到一本熟悉的书《流血的仕途》,为什么熟悉呢因为看过,之前看是电子版的,都说看书要温故知新,书是需要反复读的,我就从图书馆借阅了这册图书,书不厚但是是上下2册,说真的我不太喜欢看书分好几册那样的,本来没多少内容非要分个几册几十册太累,像图书馆那样的地方,你看个1册2册在等3册不知道让谁借去了,下面我就说说这本书的作者和内容

    曹升,年近30,杭州人士。文章连载一年多来,一直雄居天涯煮酒论史人气第一,成为与当年明月齐名的历史红人。读者称其为曹三公子。15岁入浙江大学,19岁毕业。研究历史十载。因《流血的仕途》一文,一举成为当下最炙手可热的历史写作明星人物。后期有出了一本《嗜血的皇冠》光武皇帝之刘秀的秀,这本书我也借阅到了,下个月的观后感有的写了。

    《流血的仕途》站在主人公李斯的角度,已正史记载为主,正史无法准确记载的地方,用合理的推理和揣摩,接续空白,贯穿前后,对李斯这一历史人物进行还原,李斯被历史评为最有名的宰相之一,华夏五千年有多少人从这个世间走过,又有多少人能在历史上留名,李斯帮秦始皇统一6国,虽然秦朝很短暂,而且李斯的下场并不好,但是并不影响李斯在历史中的精彩表现,说到作者也是个厉害人,大家看电视剧都是讲三国,汉,唐,清这些朝代的,没有拍过秦朝或者以前的,因为历史资料太少,可供参考的太少,可作者却用李斯的语气,思想写了这本书,而且销量还不小。说明作者的功底还是很厚的。虚构与史实都让人信服。这本书用现代文笔写出来,有时候还有网络语,停有意思,作者是学历史的,古文上也比较扎实,大家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最好古文方面需要有一些基础,要不看着有点累。

    通过读书了解了世界,丰富了自己的生活也丰富了内心,多读书,读好书。

    初三读后感 篇2

    《简爱》是一部生命力顽强的书——即使它只是叙述了一个平凡女孩的成长故事。那么吸引我们的眼球是什么呢?是简的内在,她的勇气、爱与自尊。

    简从小就失去了双亲,原先是被送进舅父家,却被暴力相待,最后被送进了罗沃德孤儿院,却仍受到了精神和肉体上的摧残,后来她登广告谋求家庭教师的职业,被桑菲尔德庄园的女

  • 5、 读《猎人笔记》有感-初三读后感500字

    朝霞泛着柔和的红晕,不是像火一样烈焰喷射。太阳既不像酷热干旱时那样火红,也不暗淡如暴风雨前那样,而是清净明丽又宜人灿烂屠格涅夫这位大自然的描绘师在《猎人笔记》中留下许多美丽的俄罗斯田园风情画。可是在这美丽得令人无法置信的地方,却有着一个悲惨的职位农奴。

    农奴,这个陌生的名词,似乎离我们很遥远,但在十九世纪中叶的俄罗斯,却还有地主农奴之分。

    如果你是农奴,那么就意味着你的财产、自由甚至你的生命,全部都在你的主人地主的手中,你种了十份的粮食,就要交八份给地主,自己顶多能留下二份来养家糊口这是十分艰难的。

    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世界闻名,拉船的纤夫便是农奴,他们的皮肤因为终日在烈日下工作而变得黑,黑得发亮。拉船,需要极大的力量,可纤夫们却瘦得皮包骨头,船绳深深地陷进了他们的皮肤,留下一道深深的印迹。他们的步履踉跄,似乎随时都会倒下去,双目低垂,眼中没有一丝丝希望,看到的,只是绝望。

    农奴,一些人刚出生就是卑微的,注定是要被压榨的。《里戈甫村》一篇中的小树枝儿苏契卡就是从小在主人家工作的,他对主人害怕至极:在小船沉入芦苇荡时,他有了生命危险,拼命挣扎,在最危险的情况下,他也不敢拉一下主人的衣襟!

    地主们身上穿着绫罗绸缎无所事事,农奴们则要每天穿着整洁的制服去给他们当牛作马;地主们餐桌上都是山珍海味,而农奴们则是有了上顿没有下顿

    最后,借用别林斯基的一句话来评价这部巨著:从一个前人所不曾有过的角度接近了人民。

  • 6、 《简爱》初三读后感合集

    读完一本好书后我们或许会想把自己的思考和感受记录下来,在欣赏了作者的作品后我有了自己的感悟和思考。我们可以将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记录下来,写成读后感,你收集整理了多少有关作品读后感的范文呢?因此,栏目特意整理了《简爱》初三读后感,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动动手指请收藏一下!

    《简爱》初三读后感 篇1

    一八四七年十月,英国出版了一本署名为夏洛蒂勃朗特的长篇小说——《简爱》引起了轰动,成为了传世之作。今年暑假,我一口气就把它看完了。

    在我的心目中,《简爱》是一部完美而伟大的著作,因为它使我懂得了什么是善恶美丑,学会了怎样做人,而书中的主人公简爱就是我学习的榜样,她的聪明、善良、坚强、有主见,是最令人敬佩的。简爱的一生悲欢离合。她遭遇了许多挫折和坎坷,能够说是不幸的,但是她却从不向命运低头,任何困难在她面前都会感到恐惧。简爱从小父母早亡,她被送到舅舅家,但是舅舅不久也去世了,她只好跟着舅妈生活,受尽了她的虐待。而且她舅舅的儿子约翰里德还是一个又胖又大、蛮横无理、猪狗不如的禽兽。他经常无缘无故地打骂简爱,但她的舅妈不但不去制止,反而支持她野蛮的儿子。然而,简爱是一各顽强的、决不向恶势力低头的人。她再也忍受不了了,她对约翰的恨压倒了对他的畏惧,不顾一切地跟他对打起来。当然,结果可想而知,简爱受到了她舅妈的惩罚。但她的这次举动足以令约翰胆颤心惊。舅妈越来越厌恶她,便把她送到了劳渥德教会学校。那里的孩子们受冻挨饿,伙食恶劣,还要遭到很多惩罚。那里生活环境不卫生,结果斑疹伤寒夺去了好些孤儿的生命。简爱痛恨那里。8年之后,她毅然决然地离开了那里,去了桑菲尔德,到罗切斯特先生家里给他的女儿做家庭教师。

    在桑菲尔德,她追求自尊自爱,坚强勇敢。应对罗切斯特的轻视,她说出了那句“你以为因为我穷,低微,矮小,不美,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她虽然爱罗切斯特,但当她以为罗切斯特先生要娶英格拉姆,又要把她留下的时候,她恼火地说:“你以为我会留下来,成为你无足轻重的人吗?你以为我是一架自动机器吗?一架没有感情的机器码?我们是平等的!”简爱是一个坚强的人,也是一个靠个人奋斗的人,她想的只是自己怎样在社会获得一个平等地位。她有尊严,并且努力维护着自己的尊严。

    怀抱着《简爱》,我深深地明白:我就应坚强地活着,努力地活着。

    《简爱》初三读后感 篇2

    “简爱”、“简爱”,反复念叨着这两个字,当初的我尚且不知这个名

  • 7、 读《孔乙己》有感作文500字_初三读后感

    《孔乙己》这本书讲述了在鲁镇,一位嗜酒的下层知识分子孔乙己,因贫穷和未取得功名遭到嘲笑。在这种情况下,孔乙己却不思进取,不想方法去谋生,而是进行偷窃。最终因偷窃被人打断了腿,悄无声息的死去了。

    读完这本书,我有很多感受。封建礼教的可怕。但更多的是,悲哀。对于孔乙己这个人,我“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其实细想一下,造成他悲剧的原因便是他自己。他一直在固守着封建礼教,每天说一些“之乎者也”的话。在时代发展的过程中,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他不但没有开拓思想,反而一直的固守旧的思想。被时代淘汰似乎成了必然。

    不仅如此,在别人嘲笑他时,他从没有反思过自己,每天都活在自己的世界中,贫困,却从不想着去打工谋生,而是好吃懒做,进行偷窃。这一切都说明了这个人的不上进,他的悲剧似乎也是必然的。试想一下,如果他能正当工作,那么他的结局也定不会如此悲凉!

    在这个故事中,我明白了,人不要一成不变,不要只活在自己的圈子里。不要在被时代抛弃了之后,才后悔,叹息。一定要懂得变化,抓住时代的脉搏,尤其在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

    此外,一定要珍惜现在的生活,现在这个美好的时代,一切皆有可能。

  • 8、 《青铜葵花》读后感_初三读后感500字

    《青铜葵花》这部作品,几年前我就看过。看完后,我说不出什么感觉,但又实实在在地体会到纯洁的美和一股淡淡的哀伤。

    通读全文,的却很值得流泪。当读到葵花为了给家里省钱而放弃一次珍贵的照相机会,当读到青铜为满足一位过路人的心愿而脱下自己的芦花鞋,在冰雪中步行了好几个小时,当读到兄妹俩看不到马戏,青铜蹲下来让葵花骑在自己身上时,我忍善良不住要流泪只为这纯美的文笔,这是一般动人的情!

    生活中人们总追求欢乐而逃逼悲伤,但《青铜葵花》中这一段美丽的痛苦却涌现着贯穿此书始末的淡淡的哀伤,着实让我着迷。青铜与葵花懂事听话,懂得为家里分忧,这无疑是给我们这些城市孩子敲响了警钟。大麦地经历了蝗灾,水灾。火灾,仍顽强的活下来。这又是一中怎样的大麦地精神?

    让我感兴趣的是,一般文学作品使用邪恶反衬善良,用猜疑来衬托真诚,用霸道来衬托淳朴。而《青铜葵花》这部作品并未涉及到一个方面角色,却将善良,真诚,纯洁表现的淋漓尽致。

    一开始,我认为嘎鱼是坏孩子,但渐渐我就发现,非也。青铜奶奶病了,他送来两只鸭子,城里人要带走葵花时,嘎鱼帮青铜和葵花藏起来等------所有的人物有声无声的表达着美好善良。

    在文中,青铜是个哑巴,但却勇敢顽强,将上学的机会让给妹妹,将妹妹的过失揽在自己的身上。这个苦命的孩子是大麦地人的写照。至文末,一声撕心裂肺的葵花则像一颗流星划破天际,给人以心灵的震撼。

    我相信,我还能看懂美,听懂美,读懂美。《青铜葵花》就是最好的证明!

  • 9、 初三读后感5篇

    读《杜威教育名篇》有感

    欣赏《杜威教育名篇》,感觉自己一边读着,一边对其中的遣词造句都要一一品味、琢磨才能似懂非懂地和自己的教育实践联系起来,颇费时间,也颇费精力。但读到其教育上的兴趣和努力,马上从脑海中跳出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来。因此,读书笔记也就这方面来简单谈谈吧。

    细心的教师会观察到,有些学生刚入学时,对学习充满了兴趣,充满了积极性。他们在教师的教育下满足了求知欲,提高了自尊心,取得了教师和家长的赞扬与欢心,他们越学越想学,越学越有兴趣,积极性很高。有些学生由于某种原因而没有能满足求知欲,磋伤了自尊心,他们没能以行动获得教师与家长的欢心,他们越学越难,越学越苦,越学越灰心,最后完全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并趋向某种事物所特有的意向,它标志着一个人参加某种活动的积极性,是个体主观能动性的表现。从生理上讲,兴趣能使大脑皮层经常处于兴奋状态。从心理学上讲,兴趣是一个人有选择地、愉快地探求知识并有情绪体验色彩的一种意识倾向。

    兴趣是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形成和发展的,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视学习目的性教育和知识、技能的传授

    兴趣是建筑在需要的基础上的,一个人有了求知的需要,才可能有学习的积极性、健康的兴趣指向。因此,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间接的学习兴趣。

    事实说明,人对不了解或不甚了解的事物,对力不胜任的活动很难产生兴趣,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得同时从加强有关知识的储备和技能的训练入手。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良好兴趣

    活动是培养兴趣的基本途径,只有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才能让学生广泛接触事物和现象,进而产生某种认识倾向,萌发兴趣。因此,教师除了以丰富的教学内容、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满足学生的求知外,还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进行引导、培养学生的兴趣。

    三、既要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又要培养学生有一定的中心兴趣

    小学生的兴趣常常是不稳定的、不持久的,容易变化。他们最感兴趣的是鲜明的、富有情绪色彩的故事情节,他们时刻关心的是和他们本身有联系的富有情感的东西。

    教师应针对小学生兴趣的特点,在课内外对学生进行具体指导。既要培养他们对各科的学习有兴趣,又要根据他们的具体学习情况,培养他们的中心兴趣。当然要特别注意防止他们在一定的时期内,由于过分

  • 10、 初三读后感:壮士的悲歌

    那戌守边关的战士,看着豆苗由刚发芽时的稚弱,变为成长中的柔嫩,再到衰老后的枯黄。他们一如它们,从来到这边关沙场的那一刻起,便是归无期。一股淡淡的哀凉便随着这风,悄悄弥漫。战士们总角从军,或战死沙场,或老死边疆。于是,他们悲。

    他们悲那连天的烽火,悲那不断的战争。然,谈吗无悔。自从军的那一刻起,他们便不再属于自己,从那一刻起,他们活着,便是为了他们身后的家,他们身后的国。所以,每一次的疆场厮杀都是以命相搏!

    疆场,马革裹尸,人命轻贱。战士们不断地倒下,又不断地被黄沙掩埋,无字无碑,甚至不再有人可以证明,他们存在过

    如此一般匆匆落生,溘然逝去,为的,不正是那恨过,怨过,悲过,却始终坚持的牵绊一生的使命?

    斜阳如血,一片红彤彤的惨淡,一场孤零零的生。

    夜半军中清寒的更声,傍晚故乡柔媚的曲,塞外流沙呜咽的长啸,灯前儿女温婉的叮咛

    一切都在高大的身影身躯轰然倒下的瞬间灰飞烟灭。顽强地活着,再壮烈地死。

    不知道,这是不是关于千万个热血男儿生的意义。

    羽矢纷飞,战马嘶鸣,大漠再次被烈火燎遍。或许,只有这一刻,他们感到的才是充实。曾经寂寞地,无聊地,平淡地活着,原来就是为了如今旷野中的拼死相搏。

    生死的诀别在那一刻灭天盖地压来

    或许,那一刻他们会望向关内,五十州的繁华苍陌,五十州的缠绵情思,被一道关口生生锁在里面。

    那么,而今惨烈的相搏,是否也是为了那一场凝重的繁华?

    他或死或活,终不负了那一世的守望。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12

  • 2019-10-12

  • 2019-10-12

  • 2019-10-12

  • 2019-10-12

  • 2019-10-12

  • 2019-09-20

  • 2019-10-12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12

  • 2019-10-12

  • 2019-10-12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12

  • 2019-10-12

  • 2019-10-12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12

  • 2019-09-26

  • 2023-05-28

  • 2019-10-12

  • 2019-10-12

  • 2019-09-20

  • 2019-09-26

  • 2019-10-12

  • 2019-10-12

  • 2019-10-12

  • 2019-10-12

  • 2019-10-12

  • 2019-09-20

  • 2023-05-17

  • 2023-02-19

初三读后感500字
初三读后感500字栏目为您提供大量优质的初三读后感500字,2024初三读后感500字,初三读后感500字范文等,带您走进初三读后感500字的海洋,让您品味这里的文章。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