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把奖章当玩具读后感 > 地图 > 把奖章当玩具读后感,2024把奖章当玩具读后感
把奖章当玩具读后感相关栏目
把奖章当玩具读后感热门栏目
把奖章当玩具读后感推荐
把奖章当玩具读后感

(共 5675 篇)

  • 1、 把自己当回事儿读后感感悟

    《把自己当回事儿》作者杨天真,从经纪人转型成为老板,她敢想敢做,不断突破,她有非常通透的思维,聪明但不复杂,她所传达的思想状态我都特别喜欢,这本书所传达的思想,一定要把自己当回事儿,活出自信,不辜负自己。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独特的环境和气场。所以,即便面对同一件事情,不同时代的人也会有不同的反应。沟通,或者说人际交往,更是如此。“真诚是沟通中最重要的,没有之一。”这句话是这本书中第一章的概括,在人与人的关系中,真诚是避免战争的底线。在沟通中,真诚的态度会为我们在制定策略和推进沟通的时候设置一个起码的底线,这个底线可以让双方在互相信任的状态下进行沟通。

    “两点之间,直接最短”很多时候,我们都不敢说出心中最真实的想法,就如同我们不敢说出那声“不”,底线不是条黑乎乎的死线,它的作用是给我们提供一套完整的行为方式准则。而边界意识也给了我们在沟通过程中可以说“不”的勇气。在为人处世的千百种方法中,选择最真诚的那一种,无数次的实事证明,真诚的往往就是最高效的。

    在自我沟通和自我定位中,不是每一个人都能一开始就找到自己的燃点,在我们不知道要什么的时候,就先从自己不要什么开始。别做情绪的绑匪,也别做情绪的囚徒,情绪绑架之所以会让人不知所措,不是因为恶意,恰恰是因为善意。把别人当回事儿,也要把自己当回事儿。面多为我们好的,只有我们自己才明白自己想要什么样的人生。

  • 2、 把伤痕当酒窝读后感

    把伤痕当酒窝读后感(一)

    其实,当一个人被伤害后笑得越潇洒,越无所谓时,他的心可能就越痛。题记

    当那个老人慈祥的笑着时,有谁会注意到,老人背后那种心酸。他也许只是故作潇洒,也许是真的无所谓。可我认为,前者的可能性更多。老人不想得罪人,他要吃饭,他要带孙子,他不能没有钱。其实你们可以注意到,身边的人总是伤害着我们,也被我们伤害着。我也是,被人伤害,却还是装成无所谓,只是一味的让自己心中的伤痕不断加深,不断扩大。我也出口伤人过,他们的痛我也明白,我想我们都能注意到,北上后笑得越无所谓的人往往是被伤的最深的人。

    我把原文给大家看一下:

    我伸了一下懒腰,望着窗外阴暗的天。快要下雨了,而此时已近黄昏。

    心情不错。是的,我搬家了。

    桌前放着一本书,其中的一章,标题赫然是,把伤痕当酒窝。正当我准备看看这个标题背后的内容时,父亲叫我:出去找一个拾废品的人来,家里正有一堆没用的旧东西。

    下了楼,我走在一条极其平凡的街道上。一些高雅人士所鄙薄的低俗人等,全部在这条街上济济一堂,先是五家大排档,然后是一排小吃摊,再过去就是农贸市场。这些人有时的确粗俗,譬如他们的三轮车撞到你却不说对不起只是表情怪异的一笑;譬如你买东西跟他们讨价还价到最后他们会蛮横的说,我不卖了。后来我渐渐想通,前者是因为他们还没学会城里繁琐的礼貌用语,因此他们只能投以抱歉的微笑,但是这一笑遭遇到了城市人翘起的嘴角和傲慢的眼神,所以这个笑容顿时变味;后者更好理解,因为城市人砍下的价格已然超过了他们接受的底线。

    一个老人缓缓的从我身边滑过。牵着条狗,另一只手里搓着健身球,背部倔强的挺直,眼角流露出幽默的笑意。

    这种笑意的内涵,正由这条平凡的街道默默的注释着。

    拾破烂的终于在这里被我搜索到。这位老人,头发全白,我很少看见如此纯粹的白了;一种慈祥的感觉洋溢在他的脸上。他的身后,悠悠然跟着一个孩子,这是老人的孙子。

    天更暗了,一些雨点开始打落在我们的脸上,我们三个默然前行,再也没有说话。

    到家了。老人嘱咐孩子等着,然后随我上楼。进门时我发现老人的鞋子很脏,我不希望他将泥土带进我的新家。老人似乎明白,脱下鞋子,赤着脚进来。虽然这时早已立秋,天气转凉。

    父亲让他稍坐,便进房里整理废品。只剩我和他孤坐客厅。忽然想起晚上我要上课,便丢下老人自己到房里穿戴整齐。

    然后准备出发。我觉得我应该戴上手表。一个中学生的时间,若不珍惜,很容易从指尖溜

  • 3、 把时间当朋友读后感

    把时间当朋友读后感(一)

    工作以来,我延续了上学时读书的习惯,每个月都会去图书馆借两三本书看。读书可以让我学到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可以和睿智的伟大的人谈话,可以了解我可能永远也没有机会去到的远方,也让我对现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找到了答案。就在最近,我读了一本李笑来写的【把时间当做朋友】。

    这本书主要是从心智成长的角度来谈时间管理,指出时间管理是成功的关键所在。它告诉我们如何打开心智,运用心智来和时间做朋友,在时间管理上取得突破,进而用心智开启自己的人生成功之旅。

    所谓的心智,其实就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表现,这与传统教育体制下,我们从小被要求做到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不一样的,心智体现在计划能力、思考能力、实践能力、良好的习惯和耐心等方面,而耐心,在作者看来,是让人成功的核心素质之一,没有耐心,失败了却不愿意花时间总结经验、反复尝试,那么离成功就会越来越远。

    我们80后这一代,生长在改革开放、物质文明高速发展的时代,比起先辈们少吃了很多苦,但是一旦离开了象牙塔,我们迅速被大众所普遍认可的房子、车子、地位、权利,这些成功的代名词所包围,而现实的残酷却让我们当中的大多数人背负着沉重的压力,渐渐迷失了自我,只是一味的强调努力、奋斗,却很少思考自己的人生目标究竟是什么。

    绝一切的问题本源在于时间,心智弱的人把时间当做敌人,心智发达的人却把时间当做朋友,他准备得更早,从一开始就知道自己想要获得的东西,然后一步一步的计划,养成良好的习惯,并且加倍努力,因为他早就看到了那种结果,加倍努力只是一种自然而然养成的习惯,而成功也会越来越近。正如我最喜欢的泰戈尔的诗句:the best does not come alone, it comes with the company of the all。最好的永远不会单独而来,它会伴随着其他的惊喜接踵而至。

    把时间当朋友读后感(二)

    改变人生命运的无非两样东西:一个是你读过的书,一个是你遇到的人。题记

    凯开这本书,最初是因为同学兴致勃勃张牙舞爪地推荐,他也是老师,你真应该看看,非常不错的,此书作者,李笑来,新东方资深教师,怀着一点怀疑,还有一丝期待,期待这个同样是教师的人能够给我一精一神上帮助,我翻开了它。

    看了书名就知道这是教人如何管理自己的时间的,以前也读过不少,不过收效甚微,过一段时间连书名作者都想不起来

  • 4、 《把时间当朋友》读后感
    《把时间当朋友》这本书之所以对我影响最大,是因为它让我明白了很多事实,这些事实比我们经常所听到的大道理要真实很多,有用。明白这些事实后,马上改变了我以后的处事方式。1.关于时间管理 要管理的是自己,不是时间。是的,很多时候,由于我们的头脑太过活跃,受其他事情的干扰,而无法完成自己该做的事情,浪费了很多时间。如在宿舍,受电脑上的音乐游戏娱乐各方面的干扰,就无法完成作业,做该做的事,学该学的知识。但只有专注聚集,才能真正有效率地完成手头的事情。而专注力,自制力,不受外界干扰,是需要我们去管理自己的。 2.关于人际关系建立 生活的智慧就在于,集中精力改变那些能够改变的,而把那些不能改变的暂时忽略掉。专心打造自己,把自己打造成一个优秀的人,一个有用的人,一个独立的人,这比什么都重要。打造自己,就等于打造人脉。-我们不防去观察一下那些成功人士,都是集中精力专注于打造自己的人。自己做强了,做大了,胜过他人了,自然而然地就会有人来找你帮忙,解决他们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或是与你合作。在这过程中,人际关系网自然就建立了。 3.关于专业是否有兴趣问题 首先,这些人并不是对正在做的事情(专业学习)没有兴趣,而是没能力把目前正在做的事情做好。只要一件事儿你能做好,并且做到比谁都好,或者至少比大多数人好(有成绩感,有收获,你就会花时间精力继续努力下去,并获得更大的成绩感),你就不会对那件事情没兴趣。-这让我明白:很多时候是我们自己学不好,就拿对专业不感兴趣为借口,而不花时间精力去学习。这样找借口,不学习之后,又怎么会知道自己到底有没有能力做好呢?
  • 5、 把时间当朋友读后感400字

    你读过《把时间当朋友》这本书吗?你读完之后有什么读后感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把时间当朋友读后感400字,与你分享!

    把时间当朋友读后感400字【1】

    像所有励志类、成功学或教授的书一样,读《把时间当作朋友》并不需要去推理论证作者的观点,需要的只是信仰作者的观点,并且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坚持不懈地实行。

    我这么说并没有要贬低它的意思,作者也说更重要的是行动。

    阅读起来,作者在强调这样一个事实:出身、家势、人脉、智商对于一个人成功与否的影响是微小到可以忽略不计的,真正起决定作用的是人对自己的控制,提前的准备和计划,坚持不懈的行动。

    而这一切都是可以通过自我训练而习得的。

    全书给我最大震撼的一句话是:我们竟然可以用我们的大脑控制我们的大脑。作者故意用一种坚定不移、众所周知、平静的语气说出这句话。

    我不知其他人是否如作者所暗示的那样也知道这个道理,但我是从来没有这么想过更没这样做过的。

    一个人活到一定的年纪当然知道什么事是正确什么事是不该做的。

    十几岁的少年也应该知道天天打游戏是没有前途的,但却完全管不住自己。

    而一旦认为你不应该录属于你的大脑,而应该是你拥有你的大脑,并且应该控制娃娃亲的大脑时,问题就由不能天天打游戏转化成你要控制你的大脑,作者又明确地告诉你,你可以控制你的大脑。

    只要有一次成功的事例,控制自己的大脑将在所有的类似问题发挥作用。

    原本是理智与天性(懒惰)的斗争,变成了控制大脑的游戏。

    《把时间当作朋友》副本书共七章。

    整本书所运用的事例都非常新颖独特,有作者的读书所得,也有亲身的经历,透露出作者对这些问题深入的思索和自身的睿智;即使是我以前看过的故事作者也讲解出新意。

    我比较喜欢前四章,不只带给我很多新奇的观点,更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这点事实上比观点更重要。

    比如说在第三章讲到要记录时间的开销,获得时间的感知能力。

    读完这一章我才知道怎样去获得精确感知时间、做时间预算的能力。

    第五、六章主要在矫正一些错误的观点,但可能我极少看成功学方面的书,没有这些错误观点,觉得没有前几章吸引人。

    第七章在进行最后的催眠,写得很有力度。

    如果硬要给这本书挑个毛病,那就是,虽然作者也强调正确的目标的重要性,但整本书几乎没有提及如何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一个正确可行的目标。

    当然这不是一本全方位教你成功的书,这只是本讲如何运用心智获得解放的书。

    不用太苛求,何况完美的书这世上本就没有。

  • 6、 《把时间当朋友》读后感2000字

    《把时间当朋友》读后感2000字:我们不防去观察一下那些成功人士,都是集中精力专注于打造自己的人。

    如何打开心智,如何运用心智来和时间做朋友,如何理解时间管理的意义,在时间管理上取得突破,进而用心智开启自己的人生成功之旅,知名博客李笑来与你一一分享。这是一本帮助你走向独立,走向自由的省身之作。

    这本书之所以对我影响最大,是因为它让我明白了很多事实,这些事实比我们经常所听到的大道理要真实很多,有用。明白这些事实后,马上改变了我以后的处事方式。

    1.关于时间管理

    要管理的是自己,不是时间。是的,很多时候,由于我们的头脑太过活跃,受其他事情的干扰,而无法完成自己该做的事情,浪费了很多时间。如在宿舍,受电脑上的音乐游戏娱乐各方面的干扰,就无法完成作业,做该做的事,学该学的知识。但只有专注聚集,才能真正有效率地完成手头的事情。而专注力,自制力,不受外界干扰,是需要我们去管理自己的。

    2.关于人际关系建立

    生活的智慧就在于,集中精力改变那些能够改变的,而把那些不能改变的暂时忽略掉。专心打造自己,把自己打造成一个优秀的人,一个有用的人,一个独立的人,这比什么都重要。打造自己,就等于打造人脉。-我们不防去观察一下那些成功人士,都是集中精力专注于打造自己的人。自己做强了,做大了,胜过他人了,自然而然地就会有人来找你帮忙,解决他们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或是与你合作。在这过程中,人际关系网自然就建立了。

    3.关于专业是否有兴趣问题

    首先,这些人并不是对正在做的事情(专业学习)没有兴趣,而是没能力把目前正在做的事情做好。只要一件事儿你能做好,并且做到比谁都好,或者至少比大多数人好(有成绩感,有收获,你就会花时间精力继续努力下去,并获得更大的成绩感),你就不会对那件事情没兴趣。-这让我明白:很多时候是我们自己学不好,就拿对专业不感兴趣为借口,而不花时间精力去学习。这样找借口,不学习之后,又怎么会知道自己到底有没有能力做好呢?

    4.关于人生职业规划

    其实,我个人并不相信什么职业规划。我只是朴素地用自己的经验得出适合自己的结论:没有谁能给我做职业规划。-人生职业规划,是一生的时间。我们是否有能力去做这个规划呢,更重要的是我们是否有能力去执行好这个规划呢?尤其是我们大学生,对很多东西不了解,人生的经历也确实太少,而生活中变动太大,太多。我们一般得大学生有能力去做这个人生规划吗?如果不能,我们是否应该

  • 7、 《把伤痕当酒窝》读后感3篇

    把伤痕当酒窝读后感 (一)

    其实,当一个人被伤害后笑得越潇洒,越无所谓时,他的心可能就越痛。题记

    当那个老人慈祥的笑着时,有谁会注意到,老人背后那种心酸。他也许只是故作潇洒,也许是真的无所谓。可我认为,前者的可能性。老人不想得罪人,他要吃饭,他要带孙子,他不能没有钱。其实你们可以注意到,身边的人总是伤害着我们,也被我们伤害着。我也是,被人伤害,却还是装成无所谓,只是一味的让自己心中的伤痕不断加深,不断扩大。我也出口伤人过,他们的痛我也明白,我想我们都能注意到,北上后笑得越无所谓的人往往是被伤的最深的人。

    我把原文给大家看一下

    我伸了一下懒腰,望着窗外阴暗的天。快要下雨了,而此时已近黄昏。

    心情不错。是的,我搬家了。

    桌前放着一本书,其中的一章,标题赫然是,把伤痕当酒窝。正当我准备看看这个标题背后的内容时,父亲叫我:出去找一个拾废品的人来,家里正有一堆没用的旧东西。

    下了楼,我走在一条极其平凡的街道上。一些高雅人士所鄙薄的低俗人等,全部在这条街上济济一堂,先是五家大排档,然后是一排小吃摊,再过去就是农贸市场。这些人有时的确粗俗,譬如他们的三轮车撞到你却不说对不起只是表情怪异的一笑;譬如你买东西跟他们讨价还价到最后他们会蛮横的说,我不卖了。后来我渐渐想通,前者是因为他们还没学会城里繁琐的礼貌用语,因此他们只能投以抱歉的微笑,但是这一笑遭遇到了城市人翘起的嘴角和傲慢的眼神,所以这个笑容顿时变味;后者更好理解,因为城市人砍下的价格已然超过了他们接受的底线。

    一个老人缓缓的从我身边滑过。牵着条狗,另一只手里搓着健身球,背部倔强的挺直,眼角流露出幽默的笑意。

    这种笑意的内涵,正由这条平凡的街道默默的注释着。

    拾破烂的终于在这里被我搜索到。这位老人,头发全白,我很少看见如此纯粹的白了;一种慈祥的感觉洋溢在他的脸上。他的身后,悠悠然跟着一个孩子,这是老人的孙子。

    天更暗了,一些雨点开始打落在我们的脸上,我们三个默然前行,再也没有说话。

    到家了。老人嘱咐孩子等着,然后随我上楼。进门时我发现老人的鞋子很脏,我不希望他将泥土带进我的新家。老人似乎明白,脱下鞋子,赤着脚进来。虽然这时早已立秋,天气转凉。

    父亲让他稍坐,便进房里整理废品。只剩我和他孤坐客厅。忽然想起晚上我要上课,便丢下老人自己到房里穿戴整齐。

    然后准备出发。我觉得我应该戴上手表。一个中学生的时间,若不珍惜,很容易从指尖溜走。

  • 8、 《把时间当朋友》有感2000字

    暑假到了,的读后感频道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把时间当朋友》有感2000字,供各位参考!

    如何打开心智,如何运用心智来和时间做朋友,如何理解时间管理的意义,在时间管理上取得突破,进而用心智开启自己的人生成功之旅,知名博客李笑来与你一一分享。这是一本帮助你走向独立,走向自由的省身之作。

    这本书之所以对我影响最大,是因为它让我明白了很多事实,这些事实比我们经常所听到的大道理要真实很多,有用。明白这些事实后,马上改变了我以后的处事方式。

    1.描写时间管理

    要管理的是自己,不是时间。是的,很多时候,由于我们的头脑太过活跃,受其他事情的干扰,而无法完成自己该做的事情,浪费了很多时间。如在宿舍,受电脑上的音乐游戏娱乐各方面的干扰,就无法完成作业,做该做的事,学该学的知识。但只有专注聚集,才能真正有效率地完成手头的事情。而专注力,自制力,不受外界干扰,是需要我们去管理自己的。

    2.描写人际关系建立

    生活的智慧就在于,集中精力改变那些能够改变的,而把那些不能改变的暂时忽略掉。专心打造自己,把自己打造成一个优秀的人,一个有用的人,一个独立的人,这比什么都重要。打造自己,就等于打造人脉。-我们不防去观察一下那些成功人士,都是集中精力专注于打造自己的人。自己做强了,做大了,胜过他人了,自然而然地就会有人来找你帮忙,解决他们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或是与你合作。在这过程中,人际关系网自然就建立了。

    3.描写专业是否有兴趣问题

    首先,这些人并不是对正在做的事情(专业学习)没有兴趣,而是没能力把目前正在做的事情做好。只要一件事儿你能做好,并且做到比谁都好,或者至少比大多数人好(有成绩感,有收获,你就会花时间精力继续努力下去,并获得更大的成绩感),你就不会对那件事情没兴趣。-这让我明白:很多时候是我们自己学不好,就拿对专业不感兴趣为借口,而不花时间精力去学习。这样找借口,不学习之后,又怎么会知道自己到底有没有能力做好呢?

    4.描写人生职业规划

    其实,我个人并不相信什么职业规划。我只是朴素地用自己的经验得出适合自己的结论:没有谁能给我做职业规划。-人生职业规划,是一生的时间。我们是否有能力去做这个规划呢,更重要的是我们是否有能力去执行好这个规划呢?尤其是我们大学生,对很多东西不了解,人生的经历也确实太少,而生活中变动太大,太多。我们一般得大学生有能力去做这个人生规划吗?如果不能,我们是否应该实实在在地做好眼

  • 9、 《把时间当朋友》读书笔记

    《把时间当朋友》读书笔记

    昨天在社群里有一位小伙伴给大家分享了李笑来的《把时间当朋友》音频资料,我听完觉得有些做法还是值得自己去执行和思考的,趁着周末我在网上找了《把时间当朋友》这本书的文字版,浮光掠影走马观花地过了一遍,同时业简单记录了一些阅读心得。

    1、发现问题

    雷军曾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你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这样的一句话不仅适用于军事战场、企业管理之中,同样也可以运用到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当中。

    书中列举了我们中间的绝大部分的人都经历过或者未来会经历“勤奋而又懒惰”的困境。而这种经历表面上看像是个人的“时间恐慌”让他们产生压力,背后却人们勤奋找捷径而懒惰的执行。

    面临大城市那高不可攀的房价、逢年过节家族乡邻间的互相攀比、朋友间愈发充满金钱气息的关系......当初的理想与眼前的现实差之千里,让我开始产生恐慌,然后我们开始变得追求速成了。

    财富,我们学习如何快速实现财务自由;

    身体,我们寻找什么减肥药能让自己快速变魔鬼身材;

    课程,我们在搜索帮你快速翻身的成功学教程;

    沟通,我们学习怎么利用话术将对方拿下;

    ......

    我们“勤奋”的去搜索着各种能比别人快的方法,试图能让自己超出别人,但是却忘记了最基本的春耕秋收、等价交换的道理,试图跨越播种阶段直接收获果实的阶段,期待着守株待兔、一劳永逸般的好事降临于自身。

    2、分析问题

    现今社会充斥着各种浮躁,亦使得多数没有经验和方法、没有积累和资源的年轻人变得躁动不安。当我们想速成的时候也就难以用逻辑去思考,就火急火燎的随大流把别人的目标当自己的目标。

    如此一来,我们就掉进了陷进:我们却忽略了自己与别人的差距所在,别人的目标对于他而言是现实的,但是对我确实一个不切实际的目标,所谓的理想或者欲望罢了。

    一段时间后这种欲望会让我们开始对现状不满,我们急于摆脱现状却又无法做到知行合一。

    所以,我们罗列出自身“我有的”及“我要的”,分析清楚“我要的”中,哪些是可以用“我有的”来交换的,哪些是目前“我有的”不具备的,那就脚踏实地的去储备。

    3、解决问题

    立即行动,是解决拖延的最好良药!拖延的本质原因是来自恐惧(包括自身和外部):一是怕自己做不好有风险,二是怕来自外界的评价。

    其实,只要做事就一定有困难和问题,这个是生活常态。外界善意有建设性的批评是我是努力改善提高的方向。

    所以,当你得出战略分析的结果后,从现在开始就

  • 10、 《把时间当朋友》的读后感2000字

    如何打开心智,如何运用心智来和时间做朋友,如何理解时间管理的意义,在时间管理上取得突破,进而用心智开启自己的人生成功之旅,知名博客李笑来与你一一分享。这是一本帮助你走向独立,走向自由的省身之作。

    这本书之所以对我影响最大,是因为它让我明白了很多事实,这些事实比我们经常所听到的大道理要真实很多,有用。明白这些事实后,马上改变了我以后的处事方式。

    1。关于时间管理

    要管理的是自己,不是时间。是的,很多时候,由于我们的头脑太过活跃,受其他事情的干扰,而无法完成自己该做的事情,浪费了很多时间。如在宿舍,受电脑上的音乐游戏娱乐各方面的干扰,就无法完成作业,做该做的事,学该学的知识。但只有专注聚集,才能真正有效率地完成手头的事情。而专注力,自制力,不受外界干扰,是需要我们去管理自己的。

    2。 关于人际关系建立

    生活的智慧就在于,集中精力改变那些能够改变的,而把那些不能改变的暂时忽略掉。专心打造自己,把自己打造成一个优秀的人,一个有用的人,一个独立的人,这比什么都重要。打造自己,就等于打造人脉。-我们不防去观察一下那些成功人士,都是集中精力专注于打造自己的人。自己做强了,做大了,胜过他人了,自然而然地就会有人来找你帮忙,解决他们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或是与你合作。在这过程中,人际关系网自然就建立了。

    3。 关于专业是否有兴趣问题

    首先,这些人并不是对正在做的事情(专业学习)没有兴趣,而是没能力把目前正在做的事情做好。只要一件事儿你能做好,并且做到比谁 都好,或者至少比大多数人好(有成绩感,有收获,你就会花时间精力继续努力下去,并获得更大的成绩感),你就不会对那件事情没兴趣。-这让我明白:很多时候是我们自己学不好,就拿对专业不感兴趣为借口,而不花时间精力去学习。这样找借口,不学习之后,又怎么会知道自己到底有没有能力做好呢?

    4。 关于人生职业规划

    其实,我个人并不相信什么职业规划。我只是朴素地用自己的经验得出适合自己的结论:没有谁能给我做职业规划。-人生职业规划,是一生的时间。我们是否有能力去做这个规划呢,更重要的是我们是否有能力去执行好这个规划呢?尤其是我们大学生,对很多东西不了解,人生的经历也确实太少,而生活中变动太大,太多。我们一般得大学生有能力去做这个人生规划吗?如果不能,我们是否应该实实在在地做好眼前的事情,让自己时时刻刻都有收获,或许这比规划来的更加实在。

    5。关于心智

  • 2019-10-29

  • 2019-11-11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1-11

  • 2019-10-09

  • 2023-01-29

  • 2019-09-25

  • 2019-10-11

  • 2019-09-19

  • 2021-06-24

  • 2023-01-15

  • 2023-02-04

  • 2019-11-06

  • 2019-09-20

  • 2019-09-21

  • 2019-11-11

  • 2023-06-03

  • 2023-05-17

  • 2019-10-24

  • 2022-12-18

  • 2019-09-21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3

  • 2019-11-02

  • 2023-05-19

  • 2019-10-11

  • 2023-06-15

  • 2023-04-02

  • 2022-12-26

  • 2023-01-31

  • 2019-09-20

  • 2019-09-21

  • 2019-09-28

  • 2022-12-12

  • 2019-09-28

  • 2022-04-21

  • 2019-09-20

  • 2019-09-20

把奖章当玩具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把奖章当玩具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把奖章当玩具读后感、2024把奖章当玩具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