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加缪手记读后感 > 地图 > 加缪手记读后感,2024加缪手记读后感怎么写
加缪手记读后感相关栏目
加缪手记读后感热门栏目
加缪手记读后感推荐
加缪手记读后感

(共 626 篇)

  • 1、 《秘书工作手记》读后感

    《秘书工作手记》读后感

    本季度读了《秘书工作手记》这本书,觉得像我们作为办公室工作一线的员工,该多点学习书中提到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思考成果。它说的是真话,直面你在这一职业(秘书或者文员)中可能会遇到的林林总总,敢于揭露职场真相。最后,从每个工作片段中找出问题,从而矫正你的错误行为,引导你走正确的路子。说白了,就是告诉你在这一领域内,你要遵循的规矩。

    作者在书中讲到的职场心法有很多,现就着重讲作为办公室人员应该具备的几点习惯:

    1、势源于自动自发。一个人的逐步擢升,根本原因在于自动自发的工作习惯。书中谈到的一个人从普通职员做起,一步步登上核心位置,无非是从一些小事做起,没人要求做的,他自发自觉去做,并一直坚持下来了。这也让我想起以前领导给我的评语,当中有句话,说的就是自己工作不够主动。当时可能没在意,如今细想,还真是那么回事。现在的职场,不是领导吩咐做什么你才做,让你怎么做你才做,这无疑是一台工作机器,是没有灵魂的。我们应该积极的发挥主观能动性,从小事做起,积小善而累加人望,增加领导和同事间的信任。工作中主动承担点,要知道现在做的这些小事,有可能会为未来做成大事打下基础。

    2、养成勤记日记的习惯。日记的记录形式有很多,可以是流水账,也可以直观的说些自己的看法见解。写日记可以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平时可以多看书,把一些看到好的东西也可以一并记录日记中。时间长了,自然写作能力也会有提升。古人云一日三省吾身,这就是为写日记提供的良好素材。让我们知道,这一日下来,有哪些做的好,又犯了什么错误,受到领导批评,怎么才能做好,有什么借鉴的学习方法,明天我该会做些什么工作,我要怎样才能做好。这些都可以记下来,时间长了就会有长进。载着,我认为的写日记最好是手写,现在自己都发觉好多常见字,每每碰到要手写时,竟然写不出。

    3、善于交朋友。认识朋友的多少和层次决定了你未来的走向。书中说到,结交朋友,要看重品格,建立每个人的信息库,朋友间的相处,要当好听众,要满足对方。当然,个人的品格很重要,这是前提,详细记录朋友的各种信息,说明你很在乎他。朋友间谈话,你要甘当听众,注重聆听。朋友间有需要,尽量满足。朋友如此,我们同事间理应如此,大家相互扶持,团结向上,方能做好工作。

    其实,很多的时候,我们没有去关注,没人去在意生活工作中的小细节。我想说,这也是艺术。你成功了,是属于你自己的成功,别人抢不走,是

  • 2、 《漂泊手记》读后感

    很难想象在人类最大的暴行面前,仍有这么一种博大、温暖的情怀存在。这是小说主人公雅各积60年的经历和思考所达到的。但绝不是建立在对历史、记忆的忘却和背叛上。恰相反,自从7岁时他在墙缝中目睹父母姐姐被纳粹杀害,惨景就没有一天离开他。他们生长在他的身体里,先是死去的亲人,后是无数被杀害的犹太人。他每次进门都要略作停顿,好让死去的姐姐贝拉的亡魂先进去。他在最幸福时也会看到亡魂的眼睛。私人记忆在对历史的寻找中渐上升为人类记忆的一部分。拯救并收养了雅各的学者阿索斯对他说:“你的记忆就是你的未来。”阿索斯领引雅各进入人类的历史和地球的历史——这本书里有最美的关于地球自然现象的文字——告诉他:“我们无法控制生命中的偶然小事,这些细小的东西凑在一起,就成了我们的命运:你重新回去拿忘记带的东西的这段额外的时间或让你躲过了一桩祸事,或为你带来了灾难。但我们每天都可以坚持最高的法则,那是最高的人类价值观,是我们唯一可见的法则。”雅各是这么做了。他在目睹耳闻纳粹的暴行也看到普通人救助犹太人的善行。他得到阿索斯及其希腊朋友们(无论学者还是平民)的小心呵护。他在到处搜集纳粹对犹太人暴行的过程中看到人类生命(包括生命的愿望、人性)是怎样被拒绝、蔑视、践踏、毁灭。他在堕落最甚的地方寻找灵魂。他学会尊重并爱护有人性、有渴望的生命,从人类的最高价值观上、也出于本心这么做。这是艰难而缓慢的过程,悲痛需要时间,但是他终于看到亡魂们“在银河系的某个角落,正一刻不停地朝赞美诗篇飞去”。

    这本书里有愤怒,有关于罪恶的描述,却找不到任何卑琐的字眼。

    爱终结了全篇。在第一部的末尾,雅各对尚未出生也不知性别的孩子这么留言:“我的儿子,我的女儿:愿你们永不会对爱无动于衷。”在第二部中,一个犹太集中营幸存妇女在日常生活中对晒过太阳的被单气味的珍爱(她总爱去嗅一嗅那上面的阳光味),在烘烤面包时悄声说出的话语(那么细小的对生活的愿望),都被诗一样的语言写出,令人心痛和心动。她的儿子在最终理解了父辈(他们保持记忆的方式,他们在现世生活中的缄默),寻找到雅各的心灵轨迹后,发出的忏悔就像是对雅各留言的呼应:“我荒掷了爱,我荒掷了爱啊。”他开始柔软而丰盈,爱充实了他。

    对这本书只读一遍是不够的。事实上我一直在读,任何时候,翻到哪一页都可以开始,可以进入。它有福音书般的质地。毋庸讳言我读它总会想到“文革”,想到那些无辜被扼杀生命的

  • 3、 稻草人手记读后感

    稻草人手记读后感(一)

    稻草人望了望那一小片还在田里的麦子,不放心的说再守几天吧,说不定鸟儿们还会来偷食呢!

    麻雀张狂地啄着稻草人的帽子,而这个稻草人,像没有感觉似的,直直的张着自己枯瘦的手臂,眼睛望着那一片金黄色的麦田,当晚风拍打着他单薄的破衣服时,竟露出了那不变的微笑来。

    这是三一毛一的【稻草人手记】的序言。

    初读时,我不懂这本书何以以【稻草人手记】作为书名,我也不明白这个序言和整本书有什么联系,读完后反复咀嚼,才恍然大悟。

    三一毛一的【稻草人手记】不过是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平凡记忆。在这段回忆里,有她和荷西平淡的夫妻生活;有她和假想敌婆婆之间由心存芥蒂到和睦相处的婆媳故事;有加纳利群岛上热情友善、无私奉献、乐善好施、热一爱一生活的一群老人,有尖刻自私、恶意敲诈的卖花女,也有让三一毛一忙得像女佣般无奈的招待生活但不管是喜是忧、是善是恶、是好是坏,三一毛一都把它们写的生气勃一发、洒脱浑厚,表达了她对他人的诚恳、对生活热一爱一和对生命的思考。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种种磨难,生命的坚强和脆弱,愤怒和平静,一爱一和恨,乐和痛,欢笑和泪水,在她的笔下都成为了温柔的微笑。

    试想,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也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不如意的困难,碰碰磕磕,跌跌撞撞总是在所难免的,柴米油盐的平淡生活也许会磨蚀我们生活的激一情,但不管怎样,我们依然要像三一毛一笔下的稻草人一样,即使衣服破了,挂着枯枝般的手臂,看着美丽的麦田,露出的依然是虔诚的微笑。

    此时,我才明白序言中的稻草人原来是坚守、乐观、自信、旷达等的象征,这大概就是三一毛一想通过【稻草人手记】传达的思想吧。

    稻草人手记读后感(二)

    这个稻草人就是三一毛一,三一毛一的幸福如稻草般短暂停留,然后被狂风卷走,飞散在天涯海角。

    三一毛一的这本【稻草人手记】是写给她一爱一的荷西,内容是回忆两人在撒哈拉与加纳利的生活,语言风趣幽默。她在序言中写了一个稻草人,当麻雀啄着稻草人的帽子时,稻草人只是定定地看着远方金黄的麦田,轻轻微笑。这个稻草人就是三一毛一,三一毛一的幸福如稻草般短暂停留,然后被狂风卷走,飞散在天涯海角。

    三一毛一第一次出国的时候,父母小心叮嘱,告诉她吃亏就是占便宜。三一毛一怎么也想不明白这个道理,到了国外后,按照父母说的话去做,却失去了自我。在一次大打出手后,那个充满个一性一与激一情的三一毛一又回来了。三一毛一写道:国民外交固然重要,但是在

  • 4、 《毕淑敏心理咨询手记》读后感

    《毕淑敏心理咨询手记》读后感

    注重心理健康教育 人人拥有阳光心灵

    每一个人都在寻求更好的发展,那就不但需要强健的体魄,也要一颗非常阳光的心。

    题记

    我怀着一颗虔诚的心好好地阅读了《毕淑敏心理咨询手记》,对心理咨询一窍不通的我,原本以为书中记载的都是一些枯燥的心理理论,真正接触到这本好书后才发现,书中都是作者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写下的一些手记,它涉及到了多方面的心理问题,也有很多当事人的曲折故事。

    毕淑敏以其独特的作家视角和心理医生的洞察力,恰如其分的语言,形象生动的词汇,描绘出当事人的感受、困境、矛盾,内心的种种挣扎,从她的行文中可以感受到每位来访者的真实感觉,如身临其境。书中的当事人,有成年人,也有学生,这让我想到在现代社会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必不可少,也十分紧迫。读完这本书,我心中减少了对心理咨询的粗浅认识,也学到了心理咨询的一些些知识,在学生进行心理咨询的时候应该更有底气了。我仿佛触摸到了打开孩子们心灵之门的钥匙,心觉温暖。

    当今的学校里,专职心育教师的还是很少,还不能满足学校心育工作的需求;许多从事心理教育的老师渴望自身专业素质能得到进一步提高,他们凭借着一份热情,无私地投入这份工作,渴望自身工作能得到领导、同事、家长、社会更多的支持和关注;心育的方式方法如何更好的、有效地服务于我们的孩子《毕淑敏心理咨询手记》这本好书在一定程度上开启了老师们在教育工作上的心灵之窗,让我对心理学这门枯燥的课程有了新的认识,并且学习到的知识可以用在生活和工作中。

    毕老师用一个个鲜明的事例阐述了心理健康这门学科的魅力所在,我跟着她的故事,心被她的文字2024、语言轻轻地拨动:我明白了老师要定时开展心理教育,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疏导;小学生的心理不像成年人,需要我们去挖掘,我们应走进他们的心灵,进行填补和删减;站在讲台上时,我们的身份是教师,与孩子进行心与心的沟通时,请忘记教师的身份,把自己当成她的父母、哥姐,让他们信赖你,愿意与你倾诉;找准心理教育的切入点,更有针对性地指导;我们更多关注的不应只是现象,而是追寻问题的源头;不能泛化,认为孩子一错皆百错,一好便是光环照耀,万事皆好;在姿态上与学生平等,与学生对话时,要弯下腰来,与孩子平视,用我们的肢体语言表达对孩子的尊重与关爱心理咨询可真是一项科学工作,我们要学会用科学的助人知识来帮助求助者,使他们认识到困扰的原因所在

  • 5、 读《加缪文集》有感800字

    这是一个关于雅克的故事。主要记叙了雅克少年时天真无瑕和调皮捣蛋,还有伴随着这段多彩年华的种种生活的艰辛。极度俭省的外祖母、战死的父亲、眼盲的母亲。当然,还有他那些聪慧的玩伴和恣意胡闹的沙滩经历。通过阅读,我发现全文的记叙感情大多带着冷峻的漫不经心。可是,每每作者的笔墨触及雅克那无忧的生活和调皮的心态,作者就好像变得爱怜起来。我猜这种温暖的情感色彩可能是出于作者对自己的孩提身世的眷恋吧。而后,当作者写到雅克那双目失明的母亲时,情感似乎突然变得晦暗了,转而是一种哲理性的诗意的同情,这种同情,伴着雅克内心的童稚的慰藉,将黑暗描写得无比明亮了。

    小说开篇写的是雅克父亲和母亲生下雅克的情形。那是一个雨天,一切显得匆匆忙忙。在一个偏僻的小镇和还有无尽的黑暗里。然后,雅克降临了:她站了起来,两个男人看见病人身旁有个血淋淋的难看的东西,似动非动,发出一种持续的声音,吱吱哑哑地好像来自地底下,几乎不易察觉。马上,在一片朴素的欣喜中,远处传来了战火的召唤,父亲毅然投入了进去,然后就只剩了一具枯骨,一个坟墓。高麦利亨利,在马恩战役受了致命伤,1914年10月11日死于圣布里约。人生的意味在巨变和悲喜中达到了极致的层次。可是,母亲由于双目失明不能到坟边细细流泪,于是,年青的雅克去了。在父亲的墓碑上,他发现地下的父亲竟然比自己还要年轻。这时,柔情、爱怜还有震慑瞬时充斥了雅克的心胸:在凝固的他周围,在这些他不忍目睹的坟墓之间,接下来的时光本身被击得粉碎,岁月的脚步不再是齐整地追逐着那条流向终点的大河,它们只不过是碎裂声、激浪和漩涡终于,他发现了,在这阵奇特的眩晕里,这座所有人最终都要建立的雕塑,正随着岁月逐渐变得坚强,人们在此默默地消失,等待着最后的风化碎解。他不再存在,只剩下这颗惶惑的心,抗拒着死亡的威胁,在这世上苟且偷生了四十年,这颗心总是以同样的力量冲击着那堵将他与整个生命的秘密隔开的墙在死亡之前,最后为了生存而去弄个明白,哪怕一次,一秒钟,却是从来不曾。就是在这躺着比自己年轻许多的父亲的坟墓跟前,年过四十的雅克第一次感到了生命的荒诞和可贵,可他正在懊悔,四十年的人生最终的重点就是躺入眼前的一座座墓碑,而他利用四十年干了什么,这时的他却迷惑了。死亡,从来不曾离开过,而生命,在死亡的威胁下似乎变得非常愚蠢。他正在寻找,寻找一种摆脱荒诞的办法。可是,面对着父亲的坟,面对着眼前隔离生与死的神秘

  • 6、 《毕淑敏心里咨询手记》读后感1000字

  • 7、 夫子手记读后感4000字

    《夫子手记》一书由周和平所著,这是一本散文集,包括各方面的内容,不同的散文告诉我们不一样的道理,让我们从中受益,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书,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读过这本书?下面给大家带来的是夫子手记读后感4000字。

    今天因台风才有空坐下来,看我所看,想我所想,思我所思。早饭后,虔诚地捧起周和平老师赠于我的散文集《夫子手记》,重头到尾再次翻阅,久违的书香扑面而来,沁人心脾。说来惭愧,整个暑假,我都在东跑西走,走亲访友,忙的不亦乐乎。周老师赠书于我,我多么渴望快速浏览一遍,然后,再写几句心得感受,方才对得起敬爱的周老师赠书于我。可我多次开了个头,又不得不放下。因为周老师散文集,内容太丰厚丰富了,我一时半会不知从何写起,唯恐自己不才,胡言乱语会亵渎一颗高贵的灵魂一般,不敢冒然动笔。我更担心自己拙劣肤浅的文字,不足以表达我内心对周老师的敬仰和感激之情。所以,一直到我离开长竹园也没有心得写出。今天已是8月23日了,算算日子,周老师赠书与我已个把月了,内心深处深感不安,总感觉心愿未了,感觉自己欠周老师一个大大的人情,真是万分对不起周老师的厚爱了。

    回想,暑假郑州之行的7月24号中午,这个特殊的日子让我终身难忘。那天中午,由发小张道芳夫妇做东,盛情邀请到周和平老师陈老师,闻晓一小家作陪招待我们,我们倍感荣幸!24号上午,我们先去我三爸家看望三爸三婶。赴约前,我自作主张热情邀请三爸一同前往,三爸爽快答应,道芳夫妇也高兴得很。我们到酒店时,周老师夫妇俩已先于我们在酒店等候多时啦。百闻不如一见。当我见到温文尔雅的周和平老师和温柔善良的陈老师夫妇俩时,感觉他们特随和、特亲切。周老师虽说是60开外的年纪,但满头黑发,不见银丝。周老师面容娇好,白干白净,圆圆的娃娃脸也不见皱纹。尤其是周老师操着一口童音,说话非常好听甜美。记得我爷爷在世时经常讲,一个男性到老还有着一口童音,这个人一定主贵。爷爷的话在周老师身上得到验证啦。人人都说岁月不饶人,可岁月拿周老师也没办法。

    听周老师说,那年他退休时,庆幸繁重的教学生涯结束了,该轻松快乐的安享退休生活了。谁知道,天有不测,陈老师居然生病了。陈老师虽说贵体有恙,但陈老师的貌美和气质,依旧让人感觉得到她年轻时候的不同反响,陈老师绝不是一般的女子。陈老师乐观面对病痛,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又加上周老师悉心照料,精神情感多方面给予慰藉,陈老师的病情不仅得到控制,而且精神状况也

  • 8、 2024推荐:《局外人》加缪读后感(620字)

    阅读一本好书,就好像在眼前展开了一个新世界,阅读过一本书之后人们内心多多少少都会有所感悟。为了更好地领悟书籍的内涵,我们需要写一篇读后感。读后感是人们从书中得出的一些启发和心得。您是否正在考虑如何写一篇的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2024推荐:《局外人》加缪读后感(620字)”,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局外人》加缪读后感【篇一】

    “加缪26岁写的200页左右的小说,主人公淡漠、对什么都不在乎,前半部写的东西就是一个普通人的流水账。他在母亲葬礼上没有表现出大众意义上的悲伤,甚至在第二天就和自己喜欢的人去看喜剧电影,这些我还能理解。不太理解的是对小说的解读,解读一直强调小说控诉地是司法系统对一个普通小职员的迫害,比如法官、审判员对主人公在母亲葬礼上没有哭泣的关注度甚至多过杀人的前因后果…但是难道主人公没有杀人吗?他是杀了一个人啊,虽然无缘无故虽然他内向安静,为什么解读一直强调他对社会无害?糊里糊涂地杀人就不是杀人了吗?如果主人公没有杀人但被司法系统迫害至承认,会不会更有冲击力?

    可能是我肤浅智商有限没有看懂这个故事吧。”

    《局外人》加缪读后感【篇二】

    人生在世,永远都不该演戏作假!但有人会限于社会环境而变得有心机,隐藏内心的真实。也许这才是存活之道吧!但无论如何,也要坚持内心的善良。

    我们很少信任比我们好的人,宁肯避免与他们来往。

    相反,我们常对与我们相似、和我们有着共同弱点的人吐露心迹。

    我们并不希望改掉弱点,只希望受到怜悯与鼓励。

    我们既无力作恶,亦无力为善。

    没有对生活绝望,就不会热爱生活。

    日子,过起来当然就长,但是拖拖拉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最后就混淆成了一片。每个日子都丧失了自己的名字。对我来说,只有“昨天”与“明天”这样的字,才具有一定的意义。

    结语——世界是伪善的,表象的。大家都虚伪的追求形而上,你又凭什么如此真实坦诚?但是,因为不屈服故而存在才有价值。异己的世界里,你我皆为局外人。

    《局外人》加缪读后感【篇三】

    在《局外人》的封面上面有这么一句话“孤独没什么不好的,我就像个局外人”,而在扉页上面也有一句“对于这个世界,我是个陌生人”这样的话,第一眼看着的时候会觉得这是哪个抑郁症自闭症被迫害妄想症患者的内心独白,最后在开头我们就可以看见主人公默索尔说的“今天妈妈死了,也许是昨天,我还真不知道”。

    随后在他母亲的葬礼

  • 9、 爱心与教育手记六读后感精选

    读后感大全的小编为你们准备了一些500字左右的读后感,欢迎来阅读借鉴

    爱心与教育手记六读后感

    读完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让我感受到,李镇西老师特别勤奋。在这本手记中,他常常整篇摘录过去教过的学生的优秀日记或作文,作为第一手最真实的资料,增加了文章的可读性和可信性。对比之下,我在学生资料的保存和利用方面就怠惰得多。

    我也常常把天道酬勤作为口头禅,但是实际上行动却不如心动。曾经有过的成功都是勤奋与幸运牵手使然。而寄希望于侥幸和偶然,总是让人心里不踏实。我想,今后如思进取,则需套用梁启超激励儿女的一句话: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从李镇西的《爱心与教育》这本手记里,还使我深深地感受到做老师是一件幸福的事情。教师职业,固然辛苦,但却极富挑战性。在和每一个学生每一天的相处中,要针对学生千差万别的个性因材施教,面对一个个活生生有自己独特想法的学生,工作要时时创新,但更应遵循教育的规律。在《爱心与教育》的前半部分,李老师教给学生的自我激励方法是每日九问,而在手记三中他在指导优生黄金涛学习时提出了每日十问的要求:一问今天在家早读外语没有?二问今天上课开小差没有?三问今天学习上提出什么问题没有?四问今天的功课复习没有?五问今天预习明天的功课没有?六问今天做过闲事没有?七问今天过电影没有?八问今天计划完成没有?九问今天有未弄懂的难题没有?十问今天有无浪费的时间?他要求黄金涛把这十个问题制成表格,每天按实际情况填写。并鼓励学生一两天做到这每日十问并不难,但关键是要坚持下去,唯有这样,你才能真正步入学习的良性循环。我对比了一下,这每日十问就是原来的九问中的一问今天的功课复习预习没有?拆分开来的,但我觉得这样更合理,因为复习和预习是两件事,各自要费不少时间,不能一言涵盖。这十问不仅对中学生有用,对于每一个自学自励的人都有启发。我如果照搬来指导小学生恐怕会有困难,但可以借鉴改编然后指导家长督促孩子的学习。虽然李镇西老师教的是中学,而我教小学,但我感受颇深的就是:教师首先必须要有高尚的人格魅力,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在尊敬、信任甚或崇拜的基础上接受老师的教育,学生受到的教育会更深刻,效果也更好!还有,教师也应该努力和学生建立起深厚的感情。正如李老师在书中用一个个鲜活生动的教育成功事例反复证明的那样:师生间的感情,是教育成功的第一块基石。而离开了老师的爱心,感情的建立便是无源之水。

    感受还有很

  • 10、 爱心与教育手记六读后感

    一爱一心与教育手记六读后感(一)

    近日读了李镇西老师的【一爱一心与教育】,不得不为李老师的人格魅力所折服。李老师和学生间的一个个故事都体现了他为人师表的尽心,超越了一般老师对学生的一爱一。他对学生的一爱一是真正的一爱一而不是挂在嘴上的一爱一。他从不忘记学生的生日,在学生生日时给学生送上一份生日礼物;在课间经常和学生一起活动;利用周末时间请学生去家里做客,假期中带领学生一起游山玩水走;对班级中的优生、中等生、差生坚持按号轮流家访等等,李老师在教育岗位上处处闪耀着一爱一的火花。

    李老师在书中这样写道: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是拥有一颗一爱一学生的心!一爱一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而要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须把自己当做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去了解他们最关心和最感兴趣的是什么,他们有哪些快乐和痛苦。教师对学生的一爱一不应该是居高临下的,而是发自肺腑的一爱一。当学生失意的时候,给他一些鼓励,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给他一点帮助;学生悲伤的时候,给他一点安慰;学生高兴的时候,走到他们中间一起分享快乐当我们把一爱一心自然而然地献给学生时,学生会不仅把我们当做老师,更会吧我们当做他们的朋友甚至亲人。一爱一学生就让我们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吧。

    这本书给我一种领悟!驹于孩子,要教导他们,有时很困难,有时也很容易,只要真正一爱一他们,他们会一爱一你得更深、更真切。当一爱一存在与师生之间的时候,就无坚不摧。作为一个教师,当然需要渊博的知识,也需要扎实的基本功本领,但更需要一爱一。

    一爱一心与教育手记六读后感(二)

    寒假里读了李镇西老师的【一爱一心与教育】,这本书他运用了手记的方式来呈现。我在阅读的过程中就像是被李镇西老师带到了他所描述的世界里,又或者是在观看着某部教育一性一的连续剧。

    书中所描述的李老师和学生间的一个个小故事都体现了他为人师表,对学生的真一爱一。特别是对后进生,他也始终如此。在他的手记二中描述的是他自己与一个后进生的故事。在文中,他说了这样一句话离开了后进生学生的研究与关注,素质教育不但是虚假的而且是虚伪的。在书中他就写了自己与万同的故事。

    其实,在每个教师自己的教育过程中都会有像万同这样的学生出现。面对这样的学生,可能更多的老师是埋怨自己,怎么运气这么不好接到这样一个学生、甚至在心里有点排斥这样的问题生。包括我,有时候碰到调皮捣蛋的幼儿、自理能

  • 2019-09-20

  • 2019-10-29

  • 2019-09-23

  • 2019-09-27

  • 2021-07-22

  • 2019-09-23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23

  • 2023-01-22

  • 2019-11-06

  • 2019-11-06

  • 2019-10-29

  • 2019-10-29

  • 2023-02-08

  • 2019-09-25

  • 2019-10-17

  • 2019-09-23

  • 2019-09-23

  • 2022-01-03

  • 2019-10-29

  • 2019-11-16

  • 2019-09-28

  • 2021-07-16

  • 2019-11-11

  • 2019-10-11

  • 2019-10-23

  • 2019-11-16

  • 2022-05-02

  • 2023-05-18

  • 2019-09-23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0

  • 2019-10-03

  • 2019-10-11

  • 2019-10-29

  • 2019-10-12

加缪手记读后感
加缪手记读后感栏目为大家提供加缪手记读后感、2024加缪手记读后感、加缪手记读后感怎么写等相关内容,帮助大家更好的表达自己对这书的感触,写出好的加缪手记读后感。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