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观后感 > 森林手记读后感1200字 > 地图 > 森林手记读后感1200字

森林手记读后感1200字

发布时间:2019-11-06 来源:互联网

夫子手记读后感4000字。

观看电影或者视频,已经是人们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的思维和事情情节一起跳跃,我们将观后的感受和启示写成的文章叫做观后感。老师们经常会安排我们来写观后感作文,那么观后感怎么才能写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夫子手记读后感4000字 ”,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本网站。

《夫子手记》一书由周和平所著,这是一本散文集,包括各方面的内容,不同的散文告诉我们不一样的道理,让我们从中受益,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书,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读过这本书?下面给大家带来的是夫子手记读后感4000字。

今天因台风才有空坐下来,看我所看,想我所想,思我所思。早饭后,虔诚地捧起周和平老师赠于我的散文集《夫子手记》,重头到尾再次翻阅,久违的书香扑面而来,沁人心脾。说来惭愧,整个暑假,我都在东跑西走,走亲访友,忙的不亦乐乎。周老师赠书于我,我多么渴望快速浏览一遍,然后,再写几句心得感受,方才对得起敬爱的周老师赠书于我。可我多次开了个头,又不得不放下。因为周老师散文集,内容太丰厚丰富了,我一时半会不知从何写起,唯恐自己不才,胡言乱语会亵渎一颗高贵的灵魂一般,不敢冒然动笔。我更担心自己拙劣肤浅的文字,不足以表达我内心对周老师的敬仰和感激之情。所以,一直到我离开长竹园也没有心得写出。今天已是8月23日了,算算日子,周老师赠书与我已个把月了,内心深处深感不安,总感觉心愿未了,感觉自己欠周老师一个大大的人情,真是万分对不起周老师的厚爱了。

回想,暑假郑州之行的7月24号中午,这个特殊的日子让我终身难忘。那天中午,由发小张道芳夫妇做东,盛情邀请到周和平老师陈老师,闻晓一小家作陪招待我们,我们倍感荣幸!24号上午,我们先去我三爸家看望三爸三婶。赴约前,我自作主张热情邀请三爸一同前往,三爸爽快答应,道芳夫妇也高兴得很。我们到酒店时,周老师夫妇俩已先于我们在酒店等候多时啦。百闻不如一见。当我见到温文尔雅的周和平老师和温柔善良的陈老师夫妇俩时,感觉他们特随和、特亲切。周老师虽说是60开外的年纪,但满头黑发,不见银丝。周老师面容娇好,白干白净,圆圆的娃娃脸也不见皱纹。尤其是周老师操着一口童音,说话非常好听甜美。记得我爷爷在世时经常讲,一个男性到老还有着一口童音,这个人一定主贵。爷爷的话在周老师身上得到验证啦。人人都说岁月不饶人,可岁月拿周老师也没办法。

听周老师说,那年他退休时,庆幸繁重的教学生涯结束了,该轻松快乐的安享退休生活了。谁知道,天有不测,陈老师居然生病了。陈老师虽说贵体有恙,但陈老师的貌美和气质,依旧让人感觉得到她年轻时候的不同反响,陈老师绝不是一般的女子。陈老师乐观面对病痛,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又加上周老师悉心照料,精神情感多方面给予慰藉,陈老师的病情不仅得到控制,而且精神状况也很好。可见周老师对陈老师自始至终都一往情深,不离不弃。亲人的关怀,周老师的付出,大病后的陈老师才会有今天我们看到的模样。

那天午餐,尽管我是第一次见到鼎鼎大名的商城名师,后又由商城老家调到郑外,最终百炼成钢,一举成为省级著名的骨干教师的周老师,我并没有觉得周老师高高在上,让人敬而远之。相反,我倒感觉周老师非常的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真真切切的感觉周老师就是一位可遇而不可求的人生导师,给我指点迷津来的。我又持仗周老师是我小姑同学,叫我三爸表叔。呵呵,我没有啥拘束的,特别放松。席间,我天真冒昧的跟周老师交流,说:我经常在朋友圈发一些自己拍的小景小点,还顺带记些流水账。我写的东西,俊芳从来都不关注的,他几乎没有赞美过,肯定过。我是不是很遭人烦啊,被人笑话?周老师,您怎么看啊?周老师一口肯定,说:你这种状况,很好,很难得,要继续保持!你这个年纪还能保持一颗童心,好奇心,还能处处发现美,实在很难得。周老师还特别跟俊芳强调:一个男同志,如果碰到妻子更年期那几年,是很难过很要命的事情。俊芳,张治目前还能保持这么好的一个乐观向上的心态,用自己的眼睛发现美,用手机捕捉美,还能记下自己所思所想,真的不容易,你要懂得珍惜啊!真的!周老师一席话,不知道俊芳听进去没有,反正我听的很激动,很受鼓舞。当时,我像喝醉酒似的,开玩笑的跟三爸、周老师、道芳说:这么多年,我已被生活磨练成关汉卿笔下的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的一粒响当当铜豌豆了,谁也打击不了我啦!哈哈,事后想想,真有些大言不惭。总之,这么多年感觉自己遇到事,眼泪汪汪的,气的跟腌鸭蛋样的情况少之又少啦。我觉醒了,感觉人生很短暂,生气是一天,快乐也是一天,何不快快乐乐过好每一天呢。气,找着我,我也不生气啦。

吃饭期间,包括周老师都谦虚的愿意当学生聆听三爸讲话。我们都认真听学识渊博,修养极高的三爸讲解好多好多东西,什么茶叶的雅名、几个朋友起名字有啥讲究、喝酒时如何用词、社会风云变化,事先有哪些征兆等等。听三爸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确如此。跟高人在一起,随时长知识,能学到很多东西。可惜,俺离得太远,聆听太少,非常非常遗憾。

饭后,周老师热情赠送两本散文集《夫子手记》给我,还有一盒信阳毛尖。倒转过来了,我们初次见面,能得到周老师如此厚爱,我真是心花怒放,高兴不已。从接到周老师的书开始,我就暗暗对自己说,回家后,定要好好拜读周老师大作,向周老师学习:学习周老师做人,做事,做文章等等。由郑州回来,我就迫不及待的手捧《夫子手记》快速的浏览了一下。首先,我看了《写在前面的话》,其中一句,如果她以九分真、七分善、三分美、二分艺术、一分亵渎浪费了你的时间和感情,我向你真诚致歉!当我读到这句时,一个温文尔雅,弯腰向读者致歉的谦谦君子,立马跃然纸上。哇,周老师为人也太谦虚啦,文如其人。

接下来,我看了目录,整本书为上下两卷,上卷为《灯下漫笔》,下卷叫《杏坛散论》。上卷它又分写几个部分:百味人生、校园情话、漂泊书简、有刺玫瑰、师生情深、至爱亲情、等九个部分。下卷,主要是教育杂谈、教育观察、教学随感、作文漫谈、夫子素描等六个部分。因为我们是中年南下广东的,所以,我先是打开上卷的子目《漂泊书简》来看的,我想在周老师这里找到共鸣。古今游子都有一个共同的心结:家乡永远是远离故土的游子心头萦绕的那份牵挂。每个游子心里都有一个故乡,即使我们身在远方,心依旧栖息在家乡。

40岁的人,尚不顾一切地往外跑,本来就是一种不安分,就是一种挣扎和逃避,调到新郑我得到许多,也失去许多,最令人头疼的是,遥遥千里,父母病有什么病痛,连床前尽孝的时间和可能也没有。这样的句子完全是在描述我的心情,我完全理解,感觉一个游子的心是悲苦的,无奈的。漂泊异乡的情感之苦,非亲自平常是咂摸不出真味来。当我们身在异乡,某一天偶尔听说有亲朋好友不远千里来看我们,我们就会欢喜不已,就像小孩子盼过年一样高兴不已。离开家乡后,不少亲朋学生来看望我们,使我们在漂泊中获得许多慰藉,是我们最最感激的事情。此时此刻我们的心情是相通的。尤其是调到北方后,有过许多挫折和不快,心灵创伤至今还时时隐隐作痛。但若任苦的潮水泛滥而淹没自己,只能使自己更加痛苦。超脱或解脱的办法,唯有孜孜不倦地工作,让抑郁不快在工作中得到释放、淡化。或想想那些远远不如自己的为了生存依旧在生活底层苦苦挣扎的人。是啊,这种情况,你不能每天哭丧着脸,于人于己都不利,自己要会想。我改变不了环境,改变我自己,总可以吧。豁达勇敢的面对新生活和新环境,未尝不是自我解脱的良方。接着就是看到与儿子留学书,书信中,周老师为儿子凭着自己的实力,一步一台阶由北大走出国门,公派留学的成长而高兴。同时又为一个大二学生独自闯天下犹豫担心,故而谆谆教诲,千叮嘱万嘱咐。一个心系心疼儿子的慈父,一个为了儿子的前程,又不得不放手,让儿子展翅高飞的大胸襟大写的父亲,鲜活的站在你的面前。你除了敬佩还是敬佩!周老师做父亲是成功的!

hdH765.com更多观后感扩展阅读

参观夫子庙观后感800字模板


有时候读书对人的影响不如观影,在观看过程,会不断的各种想法迸发出来,观看完的以后,心中会有莫名的感触,有很多的想法,在写观后感作文过程中,纷繁杂乱的思维可以被很好地梳理。您是否正在考虑如何写观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参观夫子庙观后感800字模板”建议你收藏并分享给其他需要的朋友!

参观夫子庙观后感(篇1)

上海有一座城隍庙,它坐落在着名的豫园,我去过好多次。南京有一座夫子庙,却是第一次去。

今年暑假,爸爸妈妈带我去了南京。爸爸说:“夫子庙晚上去才好看!”于是,我们选了一个傍晚,来到了历史悠久的夫子庙。从“状元楼”入口,我们走在了夫子庙的一条古香古色的商业街上,窄窄的马路两旁是一家紧挨一家、各具特色的商店。天色渐渐暗下来了,每家商店的屋檐下,亮起了一盏盏大红的灯笼,金黄色的霓虹灯勾画出每座仿古建筑的轮廓,给夫子庙增添了节日气氛。爸爸说:“夫子庙天天都在过节,欢迎着中外游客。”

不知不觉,我们来到了秦淮河。河的南岸有一块巨大的照壁,照壁上“秦淮人家”四个大字倒映在静静的水面上,更增添了夫子庙的独特风情。河上有一艘艘脚踏的、电动的游船,还有一只只用半透明塑料制成的兔子灯,浮在水面上,用来点缀秦淮河;河对岸,是一幢幢明代建筑风格的民宅。

我们租了一艘游船,在秦淮河上荡漾了半小时。不知不觉,肚子饿了,我们来到了幽雅的“香君酒店”。酒店很具特色:窗是细木格子,桌椅是红木的,服务员小姐都穿着漂亮的“古装”。一家三口人只需花上100元,就能品尝十几道小吃。我们一坐下,服务员小姐就端来了“雨花茶”,递给我一本厚厚的菜谱。

“这么多菜!我们肯定吃不了。”爸爸惊叹道。

“少点些菜吧!”妈妈提议,“请给我们介绍一下。”

小姐一一介绍起来:“盐水鸭是南京特产,菊花脑在上海很难吃到,来一盘吧……”这样,我们足足点了15种小吃!

一会儿,节目表演开始,首先是民族舞蹈《江南美》,只见三位小姐手拿一块红色手帕,欢快的音乐一响起,她们翩翩起舞,宛如三只蝴蝶在花丛中飞舞……当舞蹈结束时,喝彩声和掌声响成一片!

哦,夫子庙的夏夜,真叫我难忘。

参观夫子庙观后感(篇2)

大年初一,我和爸爸一起游玩了夫子庙,那热闹的情景让我难忘。

过年时,年味最浓的地方就属夫子庙了。初一下午,我们就迫不及待地进入了夫子庙。

夫子庙在过年时人最多了,大年初一天气给力,夫子庙景区游人如织,光门口就已人山人海,好不容易才挤进花市。“不到夫子庙,等于没过年;到了不买盏灯,等于没过好年”。传统的夫子庙灯市所在地——东牌楼“人如潮来灯如海”。人们扶老携幼来观灯,挑上一盏自己满意的买回家。我也想要个蛇灯,就对爸爸说:“爸爸,我也要买个小蛇灯。”爸爸欣然同意,帮我买了一个小巧琳珑的蛇灯,把我高兴坏了。

买完出来,天黑将下来,正好去夫子庙观灯。白天票价35元,晚上40元。里面各式各样的花灯都亮了起来,有动物,有人物,还有古建筑物。今年夫子庙灯会首次“玩”起了高科技,大成殿许多灯组被标注上了“扫一扫灯组”。灯谜不知道如何猜,扫一下即知答案,大门口的灯组上扫一扫,便出现观灯指南,均不收费。大成殿明德堂前广场上一座足有三层楼高的圆形星空顶棚状花灯前,游客们在集体“玩”手机。这个灯组专业名称是“魁星点斗”,一片星空下,魁星脚踩祥云,拿着一支笔,传说他是主管科举考试的神仙,被他点中或梦见他的人就是状元。

看完花灯,天已大黑,这时夫子庙核心景区—文德桥一线也进入最美丽的时刻。只见灯光璀璨,流光溢彩,画舫载着游客在秦淮河上来回穿梭,欣赏着两岸的美景和灯组,再现了朱自清与俞平伯笔下《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里的景象。

参观夫子庙观后感(篇3)

举世闻名的夫子庙位于南京市中心偏南,秦淮河北岸的贡院街旁。它建于宋朝,是南京一组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

伴着晴朗的天气,我步行来到了夫子庙。刚到门前,便看到牌坊上写的一行对联“十里繁华邀九州俊彦,六朝遗韵扬千载风光”,它是说南京这座六朝古都、十里秦淮风光旖旎,繁华似锦。

走进大门,一直向北走,便是江南贡院,江南贡院就是我国古代进行科举考试的场所。未进门,便看到一块木牌坊,上面写着几个金色的大字——“江南贡院”。它雕梁画栋,结构精巧,让人看着就觉得气势非凡。迈进江南贡院的第一步,我就感到这里十分凉爽,顺着这条路很快就到了考棚。一个格子一个格子的,每个格子里有一位考生,他们的桌子上都摆着干粮,饿的时候吃。因为他们要一连考好几天。顺着这条路走到了后门。一出门,原来那种凉爽的感觉就立刻消失了,比起外面那种人多而且吵闹的地方,我更喜欢里面。

出了江南贡院,我顺着人流继续往北走,便看到了秦淮河。它伴着夫子庙景区流淌,仿佛在诉说着十里秦淮的动人故事。秦淮河里的画舫络绎不绝、川流不息,河水缓缓的流着。对面朱红的照壁上两条金光闪闪的巨龙活灵活现,惟妙惟肖,尤其在夜晚的灯光和秦淮河水的映衬下,更是栩栩如生,成为了夫子庙独具特色的一处景点。

向东看去,便是大成殿。大成殿里面的广场中央立有孔夫子的塑像,我从庙殿里看到了孔夫子一生的写照。走进后面的一个小演奏厅,里面还有乐器表演,但那个时候不是演出的时间段,所以没有看到,真有点儿可惜。

夫子庙真是一个热闹非凡、座无隙地、人山人海的旅游景区,它是南京这座古城的缩影,它在世界上也享有盛誉哦。

参观夫子庙观后感(篇4)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这一句诗形容的就是当年古都金陵夫子庙周边的风景。南京夫子庙,就是祭奉孔夫子的地方。可以这么说,你来了南京要是没到夫子庙,就没来南京。可是我今天来夫子庙的目的不是来感受它厚重的文化,也不是欣赏它的美景,而是来品尝它的美食。

一下地铁,我就打开了我那双专门用来搜索美食的雷达眼,开始在四面八方搜索美食,寻找当地名吃和一些在网络上评价最高的百年老店。

没走几步,我就发现了一个挂着“梅花糕”牌子的摊位。只见那梅花糕的外形像个冰淇淋,表面呈金黄色,棱角分明,犹如梅花怒放。我立即买了一块,一口咬下去,啊!真的甜香松韧,上面的一层软软的小汤圆配着一粒粒酸酸甜甜的葡萄干,酸中带甜,甜中带酸,十分爽口。再一口,就吃到了里面包的红豆沙,又香又甜。听制作梅花糕的爷爷讲,此糕源于明朝,发展到清朝时就成为江南地区特色糕点小吃。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时见其形如梅花,色泽诱人,赐名“梅花糕”。这一美名也因此流传至今。

咦!前面怎么排着长队?抬头一看,原来是网络上评价最高的百年老字号“乔当家脆皮火烧”。相传当年大诗人李绅吃了,还为此提了一首诗:“玉人指甲长,火烧分外香。两相皆上品,对月透华光。”我连忙加入队伍中。排队时,前面的奶奶讲起了“火烧”的故事:最早的火烧出现在保定,据说起源于明朝,有一个皇帝在那打了个败仗,于是杀马充饥夹火烧吃,结果发现很好吃。在这一带就用马肉夹火烧,后来不知谁发现驴肉夹火烧更好吃,因此驴肉火烧由此而生,后来传到南京。终于轮到我了,我选择了一个鸡肉火烧。热乎乎的火烧,一层又薄又酥的面皮被里面的汤汁所浸透,里面鸡肉Q弹可口,不停地刺激着我的味蕾。火烧外脆里嫩,吃起来别具一格,真是美味。

吃完小火烧后,我的肚子里有了一点底,又加入到另一条更长的队伍中。这排队等候的是南京最负盛名的“桂花盐水鸭”。为什么叫它桂花盐水鸭呢?那是因为盐水鸭在桂花盛开之时最美味,而且鸭肉中还有淡淡的桂花香。终于,我拿到了一盒梦寐以求的正宗桂花盐水鸭,我来不及仔细端详就拿了一块塞进嘴里。呀!鸭皮白,肉嫩,肥而不腻。曾吃过炖煮炸熏等各种做法的鸭肉,桂花盐水鸭给了我一种返璞归真的感觉。

又品尝了几种小吃后,我摸着圆圆的肚子,心满意足地离开夫子庙。当然,夫子庙的美食不止这么点,如果下次有机会再到南京,我一定再和你好好分享。

参观夫子庙观后感(篇5)

俗话说:“正月十五闹元宵。”我从电视上看到南京夫子庙正月十五有30多万游人闹元宵。秦淮灯怎会这么吸引人?自己很想去探个究竟,凑凑热闹。

正月十六,我终于如愿以偿。晚上六点半钟,天还未全黑,我就和爸爸来到“南京夫子庙”正大门牌匾下。还未进门,就看到门口游人如织,人山人海。才进门转过弯,就看见大街小巷上游人熙熙攘攘,比肩接踵。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三个一群,两个一伙,高的、矮的、胖的、瘦的、美的、丑的、蓝眼睛的、黄头发的、黑皮肤的,人流如潮。我发现街上所有的店铺里都是人,我还看见小商小贩在卖兔子灯、小空竹、溜溜球、飞天仙子、手摇如意,有的一闪一闪,有的嗡嗡直叫,还有的造型别致。

我来到“天下文枢” 牌匾下,看到广场上搭了个大舞台,舞台前面有些会闪闪发光的卡通灯,有活灵活现的兔子灯,有憨态可掬小熊灯,有惟妙惟肖的恐龙灯。舞台周围的树梢上挂满了孔明灯、绣球灯、兔子灯等。最有趣的还是舞台上有个人扮的卡通兔与小朋友一起表演龟兔赛跑的节目。

我走到广场前的岸边,看到秦淮河照壁上有副巨大的二龙戏珠灯画,倒影在水中,五光十色,波光粼粼,随着灯光变化,两条龙就像在水中嘻嘻游玩,真是惟妙惟肖。一条游船缓缓过来,微波荡漾着,我赶紧按下了相机的快门,记录这美丽的夜景。岸边人头攒动,人的海洋,大家有的在拍照,有的在说笑,有的在品尝小吃,有的在赏灯。

我登上文登桥,挤到桥边向河两边看,看见两岸红红的灯笼一直顺河延伸,迷迷茫茫消失在朦胧的远方,就像天上的银河一样,看不到尽头。

我转到小吃一条街,看见各种各样的特色小吃:新疆的烤羊肉串、夫子庙的鸭血粉丝汤、海南的火烧鱿鱼、李记臭豆腐等,让人目不暇接。

一边品尝小吃,一边欣赏亦梦亦仙的秦淮夜景,不知不觉到了22点,我们都错过了回家的末班车。

夫子庙的夜景竟然是这样让人流连忘返啊!也解开了我心中的谜团。

活法读后感心得体会4000字


《活法》一书由稻盛和夫所著,作者从正面阐述了生命的意义以及人生应该有的状态,这都是很多人不敢直接讨论的,作者从这里讨论以及阐述,让我们找到生命的真正价值。下面给大家带来的是活法读后感心得体会4000字。

译者在前言中把活法不无夸张地同孔子的论语相比,我颇不以为然。但是,不能否认稻盛的经济成绩摆在那儿,这一点孔老夫子无法望其项背。孔夫子做过短暂的司寇,并没有如愿一展宏图实现其理想与抱负,但孔子给中国人留下了二千五百年的精神财富。稻盛和夫却是凭一己之力,向世人证明了自己,也之所以如此,他的话被许多崇拜他的人奉为圭臬,当做圣经,是成功者的语言,以至于为了说明活法的地位,当做中国的论语与子曰来介绍。

尽管如此,活法的序言部分让我读来仍有一种神神道道的感觉,工作是一种修行,但是把科研上获得成功归结于打开造物主的睿智宝库,接受了神灵的启示。把爱迪生在电气和通信领域的发明拿来做例子。我理解这些搞科研的人,无数次实验的失败,垂头丧气的挫折感,几乎走投无路的境地,忽然灵光一现,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或许事后额手相庆天可怜见的,有一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感叹吧。这里的灵光,稻盛把它归结于造物主的青睐,在我看来,那是对自我思维方式的一个革命性的突破。有一个发明六六六农药的励志故事,恰恰能说明这个问题,通过六六六次实验获得了成功,你就想问,造物主的青睐为什么就定格在六六六呢?为什么不是一六八?或者是八八八?

造物主的青睐也好,思维的革命性突破也好,基础都离不开前面说的修行。稻盛和夫强调了工作是一种修行,他是工程师,他是企业家,视工作为生命,视工作为修行,自然不错。其实,做任何事,都可以当做修行,人活在这个世上就是来历劫来修行的。修行的终极就是朝闻道夕死可矣。

第一章开篇第一节这一段让我很受触动。稻盛先生讲了一个活生生的故事,没有了序言中的仙气。说早年松下幸之助有一个讲演,谈到了水库式经营,企业经营要像水库一样,景气时期为萧条期做好储备,经营应该留有余裕。有人听了不懂,提问松下:水库式经营当然很理想,但现实做不到。怎样才能做到,如果不教我们具体的做法,说这些有什么用呢?他们想的是如何建水库,松下却在说怎么经营水库。松下露出了一丝苦笑,方法不知道,但你必须要这么想。全场一片哗然,年轻的企业家稻盛却感到一股电流通过全身。

看了这一段,本人也犹如电流通过全身,醍醐灌顶。拈花微笑的故事是真的存在的。稻盛先生的感受,我全然相信无疑。这绝不是他故作高深,故弄玄虚。当然用了五十多年的岁月,我才有些感触,深感惭愧啊。

稻盛和夫在书中说道,刚开始的京瓷,不过是不足百人的街道工厂,他不断讲述一定要把公司办成世界第一的公司的理想。这样的豪言壮语好像谁都说过吧,翻翻小时候的作文本,比比皆是。尤其是中国的孩子,更加语出惊人。如果女孩子说我的理想是当个营业员,男孩子说当个公交司机,都不敢往作文里写(如果熟悉我们那个年代,这些理想也应该算有点盼头的理想,家里兄弟姊妹多的,政府的就业政策是一工一农一活络档子,菜场商店公交公司好歹还在大城市,如果是排行老大,那么农村的广阔天地在向你招手)。

那时我们的远大理想很多是当科学家把祖国的科技事业推向世界领先,当一名解放军保卫祖国的边疆,最不济也得说当个老师做精心培育祖国花朵的园丁。我记得自己在作文里曾引用了一句诗词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但没有挂靠什么具体的光辉职业。老师楞了半天后才说,好,好,乘长风破万里浪,志向远大。其实,我心里有自己的小秘密,想干什么很清楚的,知道自己最崇拜的是什么。不过,从来没有公开喊出来,怕别人说我脸皮厚。

所以,稻盛先生敢于这么说,恰恰击中了我们的软肋。我想稻盛先生这么说的时候心里肯定没有明晰的、如何当世界第一的计划吧。更多的是一种愿景,以及对自己,对下属的一种精神激励。然而,就是这样一种精神鼓舞,不断地灌输给自己和自己的员工,全体京瓷人居然同稻盛先生一起踏上寻梦之路。

很多人的愿景都消失在半路上。京瓷靠什么能走到最后?在稻盛先生的字典里没有不能两个字,要成为第一,就要披荆斩棘努力向前,没有其他选择。京瓷承接的项目,却是高技术含量的,连大企业都拒绝了。这些项目远远超出京瓷当时的技术水平。稻盛和夫明白,自己街道工厂拿项目拿订单与大企业比没有优势,只有劣势。京瓷要生存,京瓷要发展,只有证明自己行,不但行,而且是在尖端层面也行。没有选择或许就是最好的选择,天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神灵保佑,京瓷人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科技难题,把自己送上了世界第一的宝座。中国古人有一句俗语叫富贵险中求,这句话放在这里或许合适。

京瓷如果不是这样不断挑战自己,达到行业顶端,用高科技高研发能力打破了技术壁垒,而是像一般企业只接一些简单容易的订单,即使没有破产,也一定泯然众人矣。获取制造技术含量低的订单,对手多竞争激烈不说,利润也少得可怜。曾经见识过国内一家配套生产耐克橡胶鞋底的生产厂家,那真叫挣一个辛苦钱。雇佣一批廉价外地劳务工,发了工资,还了银行利息,每年就是个位数多一点的利润,哪有多余的钱再用于技术改造、设备升级。

稻盛先生一直认为,梦想的实现只能靠一步一步,一天一天踏实努力的积累,就是今天的不断累积,现在这一刻的不断延续,不知不觉中,京瓷走到了现在的位置。急功近利是人的天性,稻盛非常明白这一点,当一名优秀的领导人尤其要摒弃这一通病,它的危害性很大,常常使人利令智昏,致企业于危险境地。京瓷成为世界第一不是跳跃出来的,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就像武侠世界,正派武功扎实打基础,进境缓慢,讲究修为。邪派高手夺秘籍吃灵药,奇门兵器歹毒暗器,武力值短期突飞猛进,最终难免走火入魔。动不动就提倍增式发展,爆发式扩张的,请他好好学习一下经营之神稻盛先生的想法。这种说法,绝不是一个有辛苦创业经验的人会说出来的。

稻盛讲得这些个成功或励志的道理,没有多少人明白的。生活所迫也好,命运多舛也好,都浑浑噩噩就混到了现在,早年的理想早已随风而去。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这句话现在为什么吃香?都有这样或那样的理由蹉跎了岁月,一梦醒来,回头已是半百身,多少的唏嘘与泪流。年轻时早想明白固然是一件好事,后知后觉也不是没有成功通道,不怕乡音无改鬓毛衰,坚定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信念,无非是向天再借五百年,拼不了爹,就拼个好身体吧。

《生死十日谈》读后感4000字


生死十日谈一书由孙惠芬所著,讲述了辽南农村自杀问题,折射出当下农民的精神生活现状和真实的情感困境。下面小编带来的是《生死十日谈》读后感4000字。

有一种阅读,叫欲罢不能欲读不忍;有一种情感,叫触之即痛痛到锥心;有一种泪水,叫苍天孕之苍生溢之。

孙慧芬,这位出生于大连庄河,供职于辽宁文学院的乡村叙述者,用《生死十日谈》(《人民文学》2012、11期)的惨烈、悲壮、郁结、苦痛,一次次把我在阅读的攀登中放倒,又一次次把我拉起来,逼着我、扶着我、诱着我、陪着我,翻过痛苦的高山,步入弥望的苍茫。

泪水,这卑微的温、弱小的咸,一次次在我不算年轻的心田滴落。可我知道,比起孙慧芬讲述中的那些有声的恸哭、无声的抽咽,我的泪水,充其量只是一种物伤其类的悲戚而已。

一个人一辈子必然有一次生死,这是命定的规律;一个人决然绝然的自戕其命,则可能有着各不相同的悲剧动因。据说,每年全球会有100万人以自杀的方式结束生命,辞别尘世。又据说(竟然查不到公开的、具有权威性的资料),中国大陆自杀的人数占据全球总数的四分之一,而农村自杀人数又接近中国自杀人数的60%!如果这是真实的,那就是说,在广袤的农村,每年将有十几万生灵,以非自然的殒命,使自己在生命史中,缺损了、断裂了、飘零了。

自杀本身只是具有社会学、心理学意义的事件或样本。可是,当自杀以如此批量规模像收割麦稻似的一茬茬地从乡野间将我们的父老乡亲砍倒毙命之时,当自杀以当事者的无声无息、亲属们的欲言又止、领导者的遮遮掩掩风一样飘过、云一样散去之时,当我们已经为新农村建设讴歌、为城镇化树碑之时,农村、农民以及他们立身为命的农业,到底处于什么现状、存在何种问题、有着什么样的退路、出路和生路,就不是可以坐而论道的侃侃空谈、居高临下的表演拯救、隔靴搔痒的抚慰关怀可以触及真相、补救现实了。

它的前提是,必须先滋生出牵心挂肺的痛感、看得见刮皮连肉的血色才得以靠近的仁心厚德!

悠悠苍天!曷其有常?

笔者曾经在农村生活十多年。可能缘于生命来到尘世之初即是和绵绵厚土与榛榛林莽有着无间的相依关系,窃以为唯有从乡村中走出者才能够有那种执拗、深切、不可更改的乡土情结。这种情结包含着复杂的乡土体认: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前,既有对于乡土爱之弥深的游子之恋,并由此延伸为对于故土到所有乡土的本能亲近,又有对于乡土贫穷、落后、闭塞、荒蛮并由此而伴生的艰难、困顿、疲惫、无望的恐惧、厌恶、恨怨和逃避。在改革开放后,既有对于现代化、城镇化、工业化向乡土逼近的期待、欢呼、鼓舞,也有对于二元结构中乡土的盘桓停滞、糟乱混沌、茫然失措的疼惜、焦灼、忧虑。2011到2012年,笔者作为工作队长,曾经带领近五十人的市县乡三级工作队员,深入一个乡镇一年多,直接参与了扶贫与新农村建设。2005到2006年,笔者主持了一个省级研究课题,采访调查,针对城镇化开展了研究;2008年,又与一位大姐一起主持了省政府的一项研究项目,重点关注农村消费与购买力问题。大姐于此有关的一个研究报告还曾经通过内参报给了国务院的领导并得到批示。但是,几十年走过来,笔者印证一个基本的现实,这既是笔者个体的困扰,也是乡村不变的难题,那就是我们的乡村依然举步维艰,曾经震撼高层、轰动全国的那句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所描述的乡村并没有多大改变。

不容置疑,中央政府一直把三农问题视为治国的大事,也一直在不懈地努力着。然而,层层流转之后,乡村却一直居于尴尬的位置:因其漫漶无边所以总难立竿见影,因其错综复杂所以重而非急。除了终于到来的一些政策性实惠之外,乡村基本上还是在自我生长中跋涉着。不仅如此,随着大批接受知识教育后辈的持续出走、大批青壮劳力的城市打工、大批务工子女的交付留守祖辈;随着炫目多彩的现代化节节逼近,乡村那种与现代化呈现异质性的伦理、文化、传统、道德,那种延续几千年的生活秩序、生态文明、生存理念,持续地沦陷着、坍塌着、倾斜着。

这是令人揪心的。更让人揪心的是,一方面乡村大张旗鼓地写在政府的工作重要日程上,一方面却游离于日常关注之外,除了发生重大群体事件。众多的各级政府官员把精力、财力、人力投入到铺天盖地的开发区建设、形象工程建设、中心城市中心城镇建设中,全国186个城市竟然有163个发誓要建成国际化大都市。好像,现代化只有城镇化,城镇化可以让广袤的乡村根本实现现代化。可是,即使首善之区的北京,目前也与国际化大都市的很多指标存在不小的距离。什么是国际化大都市?美国学者米尔顿弗里德曼提出了七项衡量世界城市的标准:①主要的金融中心;②跨国公司总部所在地;③国际性机构的集中地;④第三产业的高度增长;⑤主要制造业中心(具有国际意义的加工工业等);⑥世界交通的重要枢纽(尤指港口与国际航空港);⑦城市人口达到一定标准。 当然,这些标准还需要一系列的数字来限定。但必须知道,直到目前,能够真正称得上国际化大都市的城市,全球也不过几十个。城镇化是中国乡村发展的必由之路,但城镇化建设一定不是抓住城镇就解决了所有问题的灵丹妙药。

正直框架中的乡村,就这样被隆隆的城镇建设机器声遮蔽、被富丽堂皇的办公楼写字楼遮蔽、被无数的开发矿藏烟尘遮蔽、被主要依赖进城打工输入钱财而盖起的空荡荡的新房遮蔽。

孩子怎么样?老人怎么样?无力走出而止步于乡村的守望者怎么样?

无人倾听。

文学作为现实的反映,一直是文学自身固有的使命。当代中国文学自身的位置辨认、体内调整已经折腾了很长的时日了。迄今为止,当代中国文学据说已经找到了表达的出口,且已实现了纯文学性。莫言正在瑞典发表获得诺奖感言。不管各色人等如何看待,中国文学已经站在当代世界文学值得瞩目的行列,似乎无可否认。笔者觉得,诺奖颁给莫言而非他人,是不是至少有这样一个因素,那就是莫言是来自乡村并一直言说乡村。如果是这样,诺奖的评委们至少也暗藏着一种体认,那就是实现真正的文学性,在当代中国,离开乡村这个视域,就缺乏典型性、本质性和代表性。

可惜,从浩然在本世纪初去世之后,乡土文学在中国几乎是日渐式微。除了贾平凹、莫言、刘震云、阎连科、刘醒龙等著名作家之外,已经很少有人还坚守在这块已经显得落寞的土地上。即使以上作家,在面对乡村展开叙事的时候,也存在一个让人蹙眉的症候,那就是其文本凸显着一个重要的特征,作家和乡村已经有着明显的距离陌生。文本中的人物,已经主要的作为其写作的原型、()打磨的模特。作家们作为早已离开乡村的城市人,遥望乡村,偶尔接近,曾经的经验早已物是人非,现有的感悟也隔山隔水。比如贾平凹的《高兴》(《当代》2007年第5期刊出,作家出版社2007年9月出版),贾先生在《后记》中就自我坦承,刘高兴只是一个另类的典型。刘高兴在作品中确实是高兴着,并以高兴的乐观主义面对绝望的现实处境。可是,刘高兴这样一个游走在城市之间、处在边缘的位置的流浪者,能够实现贾平凹与乡村拥抱、触摸乡村苦痛的初衷吗?

比以上作家更让人蹙眉的是,近二十多年来,所谓纯文学的高贵,禁锢着文学人的脚步。他们似乎觉得,文学的纯度,取决于对人性的一己参悟、对情感的一维体认。一旦直面现实,扑进生活,与苦难拥抱,与血泪粘连,与苍生为伍,就会变成下里巴人,就会与尊贵、高雅、神圣遥不可及。稍微想一想,如许年来,那些如日中天的名家写手,还有多少能够将自己的眼睛,投向城市之外的漠漠乡土呢?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665575306人,占49.6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674149546人,占50.32%。实际上,如果把名义上户籍已在城镇但实际上依然是农民身份的人口算上,中国目前至少还有近十亿的农民吧。如此庞大的生存群体,却长期地被文学拒之于视野之外,文学固执地缺席于乡村,无论如何,这都是中国当代文学的悲哀甚至耻辱!

好在,有了梁鸿和孙慧芬。梁鸿的《梁庄》也是首发于《人民文学》(顺便说,因为梁鸿和孙慧芬的非虚构都在这里首发,笔者对人民文学的人民性有了深深的好感),并以《中国在梁庄》的名字由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11月)。《人民文学》编辑在2010年9期 《留言》中这样写道:中国的乡村,在现代以来的文学作品中被持续地书写和想象,直到现在,小说中农村题材依然占很大的比例。但问题正在变得明确和尖锐:记忆中的乡村、审美的乡村、在知识分子的和现代化的语境中被作为对象的乡村,它真的还在那里吗?我们关于乡村的想象、知识和判断难道不应该建立在活生生的经验之上吗?而这样的经验,我们有吗?我们心中的乡村是从电视上、书本上得来的吗?。是的,乡村活在记忆中,唯美在流逝中,谈论在口舌间,流传在现代化的语境中。可是。梁鸿看到的乡村,却是满目疮痍。故土已经安置不下那种从容、舒缓、安实、凡俗的生活,乡村还在,乡村的日子却已经跌跌撞撞、摇摆不稳。到了孙慧芬,她跟随一个自杀研究与预防课题组,直接切入那些受访者亦即自杀者的亲人,走村串户,步步跟进,目击人死灯灭的空寂,身感痛到无言的难耐,将非虚构的乡村真实,再次呈现在我们眼前。孙慧芬笔下的乡村,不仅满目疮痍,而且生死两可间。梁鸿的时候,还是满目疮痍,孙慧芬的时候,已经是怵目惊心了。乡村,乡村在坍塌!

什么是非虚构?《人民文学》的编辑这样说:我们希望由此探索比报告文学或纪实文学更为宽阔的写作,不是虚构的,但从个人到社会,从现实到历史,从微小到宏大,我们各种各样的关切和经验能在文学的书写中得到呈现。梁鸿和孙慧芬也确实在文本中,扎扎实实地放入了自己的各种各样的关切和经验。梁鸿已经得奖,孙慧芬也应该不远。但是,非虚构还不能算一种得到认可的、有了自己归属的文学体式,或者,当我们赞赏这样的文本已经给予我们超出希望的很多的同时,不能不说这样的非虚构恰是当下文学没有找到社会所需要的表达言说路径的一种尝试、一种探索、一种临时试错。更进一步,即使有了梁鸿和孙慧芬,有了这两个还不算重量级的写者的勇于出列、敢当大任,并不能改变文学缺席乡村、文学愧对乡村的整体性现实。

每个人都有一己的悲欢。每个文学人都可以言说自我或忠于自我。但是,当苦难就在身边汤汤如水的流淌,当变革就在呼吸之间弥漫,当生命就在四季中失去自然的时序遽然倒下,我们是不是可以陈词如下:缺席乡村的当代文学必然地缺乏质地、纯度和厚度;只能聚焦于小我的悲欢的文学人,必然地在称量个体的小经营中疏离真正的高贵。

谁来出场?

大陆第一大媒体曾经、且好像还在穷追不舍地向人们追问着你幸福吗这样一个看似客观访谈、实则暗含诱导的问题。幸福的人一定有,就像不幸的人从来都不会没有。问题是,判断或评判一个时代一个国度的幸福感,是简单幼稚地直通通地追问,还是放下身价、低下身子、进入民间、亲自感知,这不仅仅是一种方式问题,也不仅是一种态度问题,更是一道关涉家国走向、政府职责、社会公正、执政目标的大问题。

幸福被一个人拥抱,还是为苍生共享,这不是一个二难问题。个体逐次拥抱幸福,苍生才有幸福的可能。苍生之福,固然是国之大计、社会工程,文学却也永远没有放手的权力。文学是文学人以写作活动鼓荡起的浩风劲雨。文学也是人类自我抒写并抒写苍生的时代履历。文学必须立足于苍生,苍生处才有我,我在才有我立我活。

同情、悲悯、仁爱,词眼都很美好。但是,一旦文学人仅仅出于这样的立场,即使言说乡村,叙说乡土,就势必出现居高临下、优势俯瞰的错位和错眼。这是一个难题当身在城市、跻身上等、享受现代物质文明的时候,当知性主义、哲学迷阵缠绕着我们的时候,我们满眼苍生却无处落脚。那种与乡村如鱼在水的无间,那种与父老乡亲如兄弟姐妹的血缘至亲,如何找到,何处建立?

不由得想起鲁迅,虽然还是说道鲁迅。先生是知识分子,还是大块头的;先生也属于中产阶级,还是很滋润的。但他清晰地、坚定地选择了自己的立足地苍生间。他说出的话,苍生懂得、合心;讲述的故事,只为苍生廓开活的路。于是,鲁迅不死。

苍生在底层。文学不能忘记。

底层有苍生。文学人需要找到自我。

苍天有泪,你我的泪水如何能够失却盐?

大话西游观后感4000字


大话西游观后感4000字

你在看大话西游的时候,如果笑得腹背抽筋,龇牙咧嘴,那么你很有幽默感。如果你看完了大话西游,你还笑得满地打滚,那么你其实什么都没看懂。如果你看完了大话,你忽然发现脸上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有泪水,你总算看懂了大话的第一层了。如果你看完大话,笑也笑过了,泪也流过了,忽然怔在那里,忽然觉得不知是该哭还是该笑,那么你看懂第二层了。如果你看完了大话,默默的坐在那里,你感到无处可去,你感到一种深入骨髓的悲哀和无奈,你看懂第三层了。

大话西游是个寓言,躲在古老神话的背壳里似乎很搞笑很爱情很世俗很感伤地讲述一个因为时间的渺茫和个体的彷徨所构筑的问题和它不确定的答案。

"那个人样子好怪。" "我也看到了,他好像一条狗。" 大话西游的最后一句对白你还记得么。其实这一句,就是整个电影的主题。用男人的思想就是:一个男人的无奈。

你喜欢至尊宝,还是喜欢孙悟空?答案不言自明。至尊宝放荡不羁,无拘无绊,但敢爱敢恨,纯真可爱。那么你又仰慕谁?谁是英雄?

其实从至尊宝到孙悟空的蜕变,正是反应了一个从男孩到男人的心路历程。

"等你明白了舍生取义的道理,你自然会回来和我唱这首歌的。"

唐僧是谁?我们是不是想起了我们的父母,我们的老师,我们的前辈。哪一个男人没有经历过他们的谆谆教导,又有哪一个人没有产生过一种强烈的逆反心理,没有反抗。但是,当每一个人成熟起来后,成为了男人,都会由衷地感谢他们的教诲,或者后悔没有听他们的话。

"我知道有一天他会在一个万众瞩目的情况下出现,身披金甲圣衣,脚踏七色云彩来娶我。"紫霞仙子是那种令每一个男孩子倾心的女性,她对自己的意中人要求不高,仅此而已,但是试问,你能做到吗?至尊宝做到了吗?他做到了,不过代价却是……其实,紫霞仙子就是我们心目中的女性形象,她的要求就代表了女性对男人的要求。

牛魔王又是谁?他代表了这世界上一种无形的力量,他夺走了紫霞,夺走了晶晶,也夺走了至尊宝的快乐。这种力量使至尊宝和他代表的男孩子们失去了往日的伊甸园,要想找回昔日的快乐,就必须战胜它。

说到这里,先整理一下思路,看看我们发现了什么。随着牛魔王的出现,至尊宝再也不能享受往日无忧的时光。他要找回心爱的晶晶,也要夺回更加深爱的紫霞。他曾一度寄望于月光宝盒转自,是的,月光宝盒。它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可以使至尊宝避开同牛魔王直接交锋而获得自己想要的东东。其实,每一个男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都曾经有过这样的幻想,但是,面对无情的现实,幻想一次又一次地破灭。直到最后的关头,至尊宝终于醒悟,靠月光宝盒不行,至尊宝更是没有那个本事,只有成为孙悟空,只有戴上那个金刚圈,他才有能力同牛魔王一较高下。

这真是一个极大的讽刺。你想要得到吗?那么好吧,你先放弃吧。你必须做出选择,作至尊宝,那么快乐总是很短暂,作孙悟空,你就要忍受无尽的痛苦。这个世界的规则好象是牛魔王制定的,那么恶毒,在它面前,那段经典的台词显得多么的苍白无力,只能成为一个男孩子蜕变成男人的时候留在心底最深的伤痛。

唐僧说话的方式从来就没有变过,只是在至尊宝醒悟的前后听来有完全不同的感受。那么至尊宝是自觉自愿的醒悟吗?不,他并不愿意,但是他必须拯救紫霞,必须化解人间的恨,他别无选择。虽然成为了孙悟空,成了大英雄,但他对自己的生存状态极度不满。片子的最后,孙悟空将他心中残存的至尊宝的影子幻化作一位夕阳武士,在对现实世界彻底失望后,只能构造一个虚幻的想象来了却这桩心愿,并借武士的口中表达了对自己生存状态的不满,活得好象是一条狗一样。唉,一个男人的悲怆和无奈。

"生又何哀,死又何苦。"

很早就听说过,如果你能理解大话中,"他好象一条狗"那么你才是真正理解了《大话》

也许我还不能完全明白……喜欢大话喜欢那种明明相爱却又不能死守终生的遗憾和悲哀。我只能这样骗自己,也许他也有他的苦衷。发现自己真的的接近于疯狂。大概是太过于同情怜悯自己了,才深深地喜欢着这个故事。

(三)爱情篇罗曼蒂克、海誓山盟、生死相许……面对爱情这些都是琐碎

爱情篇罗曼蒂克、海誓山盟、生死相许……面对爱情这些都是琐碎,不值一提。爱情就是爱情,不是别的什么东西。能与爱情同在的只有生命,其他都滚一边儿去。 你爱了,难道还不够吗?

悟空爱了,不论晶晶还是紫霞,他都要将爱情进行到底。紫霞爱了,“谁拔出我的紫青宝剑,谁就是我的如意郎君。” 爱一个人需要理由吗?

孙悟空会爱白骨精,猪八戒爱上了蜘蛛精。紫霞爱他至深,因为他拔出了一把剑。故事里的人找爱人的理由永远千奇百怪:王子要用水晶鞋才能找到灰姑娘,薛宝钗要那有玉的人来配……可生活永远现实得多,芸芸众生,谁又能许谁一个未来,自欺欺人罢了。

有理由也好,没理由也罢,可还是要爱。让我去,过程就是结果,无悔。

爱无须掩饰无须矫做无须患得患失,只要像紫霞一样说:“让我们立刻开始这段感情吧!先亲我一下。” 爱是身不由己。

至尊宝梦中也要叫紫霞的名字七百四十一次,不知道的人觉得紫霞一定欠了他很多钱。紫霞说:“就象飞蛾,明知会受伤也要扑到火上。”“我无力抗拒,向你狂奔去。”无可救药的痴迷。爱是奋不顾身。

至尊宝对晶晶说:“你杀了我吧,我不希望你看我的时候心里却想着别的人。”晶晶以为:“都是骗我的。”跳下崖去。紫霞把身体挡在至尊宝面前,刺进牛魔王的铁叉里。一时间,以后的人生如何,大家都无所谓了。连那样宝贵的性命,也打算随时给爱作了祭品。一个个一头扎进这情爱苦海,宁愿永生永世不得超生。爱深刻莫测。

三十娘流着泪说:“想我春三十娘貌美如花,却跟这么丑的人有了。”这是多少美丽自负的女子的宿命:心中的他是能文能武翩翩少年,枕边人却鼾声如雷大腹便便。谁敢说多年后眼望自己的丈夫或妻子不会有如此感觉,真不知幸福还是心酸。不过还是要为他挺身而去无限牺牲,像春三十娘为猪八戒放下断龙石与牛魔王同归于尽。

至尊宝爱晶晶,紫霞爱至尊宝,“他爱你你爱我我爱他”,千古无解的方程。所以紫霞说:“爱一个人原来是那么痛苦。

至尊宝原以为可以与初恋共度今生,谁知初恋的时候并不懂情爱人生。当年被他推开的紫霞已经悄无声息地抵达他灵魂的最深处,而他却不自知。可紫霞死了:“我的意中人是个盖世英雄,有一天他会踩着七色的云彩来娶我,我猜中了前头,可是我猜不着这结局……” 没有人猜得中结局,一切随风而去。

恋爱的时候我们都不懂爱情,懂得爱情后却失去了可以相爱的时间。

最绝望不是他不爱你或他离你而去,最绝望是你忘记了怎么去爱一个人,你已丧失了爱的能力。

请记住下面的台词:“曾经有一份真诚的爱情摆在我的面前,但是我没有珍惜。等到了失去的时候才后悔莫及,尘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如果上天可以给我一个机会再来一次的话,我会对你说三个字”我爱你“。如果非要把这份爱加上一个期限,我希望是一万年!”也顺便记住这段话的原版,在王家卫的《重庆森林》里:“如果记忆是一个罐头,我希望它永远都不会过期,如果一定要加上一个期限的话,我希望是一万年。”

至尊宝第一次说这番话是骗紫霞,第二次说已痛不欲生。或许命运是总有一天,我会在灵魂最温柔的一隅为你重复这段话,为了我们即将封存的一万年。

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四)人或仙,妖或魔,都不能脱离尘世

人或仙,妖或魔,都不能脱离尘世,都不会彻底陈腐。《大话西游》无论有多少时空要穿越,无论有多少玩笑要铺陈,无论有多少荒谬要展现,都是一场戏,所以牛魔王包二奶,孙大圣娶妻都在戏里,白晶晶既使没有刷牙,也可以象紫霞一样滴下同样意义泪。在传统港式的搞笑动作恐怖等等一切元素的包装之下,《大话西游》有意义在,有永远流传的风华。

“这时候的孩子都是玻璃罐里养蛤蟆,前途光明出路不大。”而你说,在妈那里自己永远是个孩子。居然再贴切不过。大闹天宫无非是20——22岁的黄金时光罢了,找到工作走上社会任你盖世的才华、浑身的个性也自有翻不出的五指山来压。只有戴上紧箍咒取经去,九九八十一难,做一个奇奇怪怪的佛。

你别无选择。五百年后的悟空叫至尊宝,在五岳山从事一份很有前途的职业——山贼。命运却要他扮演孙悟空,至尊宝只是个过渡罢了。

蜘蛛精来了,白骨精来了,菩你老母来了,牛魔王也来了……都是棋子,安静地立在命运棋盘的中央。

他的路线是早定好的:(1)一个人给他三颗痣(2)戴上紧箍咒(3)打败牛魔王(4)西天取经。

可怜的至尊宝什么都不知道,认认真真做山贼,还以为爱上了白骨精,和她结为百年之好。所有的事都瞒着他接二连三地发生。

真相将揭晓,在我临死的瞬间。

给至尊宝三颗痣的人是紫霞仙子。谁说的:如果你要真正了解一个人,就要认认真真的爱她,用心和她在一起。而爱上她就等于失去她,那简直是一定的。

非常喜欢紫霞的开场白:“现在我郑重宣布,这座山上所有的东西都是我的,包括你。”那样的气贯云霄,像一个童话故事。

而现实是:这个世界没有什么属于你,包括你自己。也许我们就是为了创造属于自己的东西才来到这个世上,因为年轻,所以押注于爱情。至尊宝拒绝了紫霞,他以为自己还爱晶晶。见到晶晶,他又发现紫霞才是真爱。

命运一直在同他开玩笑:至尊宝忽然成了孙悟空,千辛万苦找晶晶又爱上了紫霞。而抉择是那样残酷:要打败牛魔王救紫霞,就必须戴上紧箍咒做回神通广大的孙悟空;而戴上紧箍咒就不能有半点情欲,只有取经去。

为至尊宝不平:不明白在这样的故事里为何爱情总要成为牺牲品,干嘛不让至尊宝携紫霞纤纤小手——走先!我曾无数次在发表过类似意见,搞得很累。

爱情是那样美丽而脆弱,无法直面生活的琐碎和坚韧。哪段感情又没有绚烂的瞬间和艰难的长久,在一起就会幸福吗,未必。未必的未必,也未必。我可以等待,这是个决定。

至尊宝挖开自己的心,看到了紫霞留在那里的一滴眼泪,毕竟曾经沧海过。五百年又五百年,兜了一个大圈子又回到了原地。人没能战胜命运,而人的尊严却在抗争中得到了肯定,人的情感也必将不朽。

“生亦何欢,死亦何苦。”大彻大悟。紧箍咒,圈住昔日的梦想,圈住棱角分明的个性。成熟是一个很痛的词,它不一定会得到,却一定会失去。望着荧幕上渐渐飘远的紫霞,忽地明白了其实这是很自私的结局,这就是自私的好处至尊宝忘记或记得自己都不重要全片最后一句台词是:“你看那个人,好奇怪哟,象一条狗。”总有一天你也会走在路上,象一条狗。

孩子你得自己走读后感4000字范文


《孩子你得自己走》一书由苏拉所著,这是一本教育书籍,在今天这个时代,很多父母都在尽自己可能去扶孩子,而不是让他们自己走,这样会养成孩子的依赖性,并且让他们很难独立。下面小编带来的是孩子你得自己走读后感4000字范文。

《孩子,你得自己走》是一本家庭教育方面的书籍,这本书的作者苏拉是位中文博士,书中主要向我们讲述了她自己在儿子海洋从出生到小学毕业期间是如何一步步地锻炼着孩子的独立意识和能力的。苏拉认为,在所有亲密关系里,唯有亲子关系是以分离为目的的。家长养育孩子的过程,就是一个逐渐分离的过程。如果家长是在真正地、理性地爱孩子,就必须学着放开孩子。父母应该教给孩子学会独立和自强,这是一种能力,谁也夺不走的能力,这才是一个人真正的财富。

谁家的父母都是爱自己的子女的,但中国98%的家长错把爱的方式当成了爱。比如给孩子最好的东西吃,最好的衣服穿,这只是一种爱的方式,并不是爱本身。

家庭教育学家冯德全教授认为,爱孩子的方式有教育爱血缘爱和溺爱三种,什么样的爱是教育爱?

教育爱是有理想有目标的爱。父母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应有个理想,有个目标,有素质标准,有行为、性格要求。这个目标并非具体到孩子长大了干什么职业,做什么专家、董事长,而是要清晰地想象出孩子将来是个什么样的青年,具备哪些素质,有什么性格优势,希望他成就何种程度的事业。而只有血缘爱的父母、祖辈,对孩子的成长是没有理想,没有目标,没有标准,更没有清晰的想象的。他们爱孩子仅仅为了血缘感情的满足,是盲目的爱。这是一种生物爱,正如高尔基说过的连母鸡也会!

教育爱是特别满足孩子精神生活的爱。父母经常想到的是孩子兴趣广不广,求知欲强不强,爱不爱观察提问,是否喜爱动手动脑,喜不喜欢识字阅读,人际交流是否广泛,心理品质是否上进、自信等。因为要让孩子快乐,最重要的是精神快乐,使孩子热爱生活,活泼大方,多才多艺而血缘爱主要是满足孩子的物质生活,给她最好的吃穿、服务,盲目的自由自在地玩乐,让孩子尽情地享受,还误以为这就是幸福的童年、这就尽了做父母的责职。

教育爱是一种父母、子女的"双向爱",父母祖辈无微不至关爱孩子,同时也引导、鼓励、表扬孩子关爱父母和长辈。血缘爱是单向爱,它没有育儿理念,是水往下流的传统腐朽的爱。认为父母、祖辈爱孩子天经地义,而孩子太小,从不要求他关爱家人,这必然培养出一个以自我为中心和自私的人。

教育爱是十分讲究爱的态度和方法的爱。父母能了解一些心理学知识,能把握孩子不同年龄不同场合的心理脉搏。而血缘爱的父母不讲爱态、爱法,把孩子当私有财产,小时做宠物,大了当"泄气包";高兴时疯疯颠颠,不高兴时打打骂骂。

通过对《孩子,你得自己走》这本书的阅读,透过作者和孩子之间发生的教育故事,我对家长应该教给孩子什么样的爱有了更为具体的、理性的和清晰的认识。下面我结合自己的育儿体会,对做好孩子的教育和学校教育工作谈些体会,和大家一起交流学习,并期待大家提出批评意见:

爱是严格要求。苏拉认为习惯和性格是父母应给予孩子的最大的习惯。为此,他们在孩子还很小的时候就给孩子定下了许多必须要严格遵守的规矩,以此来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树立违纪就要有所担当的责任意识。而且在执行过程中他们始终坚持原则,因为只有这样才便于树立父母的威信。如孩子犯错后,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的犯错,都不只是让他意识到自己错了,而且还让孩子懂得犯了错就要承担责任。每个人在生活中不免都会犯错,而犯错后主动承担责任才能避免不在同一问题上再犯错。只有这样,才能学会生活,才能获得成长。所以,他们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教育孩子,一个人做了什么样的事就要承担什么样的结果。如在海洋打碗后,他们坚持让孩子倒垃圾来承担结果。教育工作同样如此,调查表明,学生最喜欢的老师是能够严格限制自己行为的,也就是能够严格要求学生的老师。因为每一个学生都希望自己能够向着好的方向发展,然而每个人的自控力不是很强,就需要一个令行禁止、严格要求的老师来帮助他们的成长。所以在教育工作中,特别是班主任工作中一定严格制度管理,坚持不懈地执行下去,才便于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

爱是尊重信任。苏拉这位好妈妈能够和她的宝贝儿子海洋像朋友一样相处,彼此非常尊敬,我想主要源于她非常尊重她的孩子。她从不在外人面前责怪孩子,也能够蹲下来在孩子面前主动承认自己的错误,并且能够和孩子平等地交流并听取孩子的意见,注意给孩子积极的评价和鼓励,母子关系非常亲密融洽。由于作者信任自己的孩子,所以孩子有事情愿意向自己的母亲倾诉;由于作者信任自己的孩子,所以在教育孩子时,总能耐心倾听,从不火冒三丈。尊重是教育的底线,也是爱的前提。有时孩子比成年人更需要被尊重。我们做教师的,应该时刻以尊重为出发点来实施和设计教育行为。如果我们的教育效果不明显或是根本学生就不买帐,这时我们就需要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的出发点是从自己出发的教师立场,还是从学生角度思考的学生立场。如果教师总是口口声声地说自己是爱孩子的,但却从不信任孩子,不从学生立场来设计教育行为,那我们给予学生的不是教育,而是伪善的欺骗。

爱是榜样引导。做父母的一定要做好孩子的榜样,承担起教养这样词所赋予的责任,和孩子一起成长。作者苏拉为了培养孩子做作业的兴趣,坚持和孩子一起做作业,相互评价,相互监督,相互影响,在孩子面前树立了一个热爱学习,做事认真的母亲形象。现在我们都是独生子女家庭,由于没有兄弟姐妹的存在,父母责无旁贷地应成为孩子亲密的第一伙伴。特别是作为家长,对孩子要多进行一些感情投入,既要做孩子的学伴、玩伴,更要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和榜样。只有当父母与孩子一起玩耍、一起学习时,孩子才会觉得父母与自己是最亲近的,通过彼此友好关系的积淀,才能让孩子沿着幸福、友爱的道路健康成长。与孩子一起读书、一起观察生活、一起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一起帮助孩子组织一些班级或集体活动,做孩子学校生活的坚决支持者与坚强后盾。只有成为孩子的学伴,才能激发孩子强烈的家庭责任感和巨大的上进心,孩子慢慢就会爱学习、会学习了。做孩子的玩伴,做父母的就应该拿出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与孩子一起游戏、一起玩耍和交流,有意识地引导孩子积极进行一些运动性质的游戏活动。同样,我们做教师的也要做好学生的榜样,身先士卒、为人师表,用我们的认真执着和坚持不懈的精神来影响我们的学生。如,我们可以和学生约定共同坚持读书,我们可以和学生一起坚持晨练,我们还可以和学生约定一起改变自身的不良习惯,做最好的自我等等活动。如果我们能够做到这些,你还可以发现,你在监督学生的同时,学生也在监督着你;你在影响学生的同时,学生也在影响着你。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也没有理由不去尊重学生,不去敬畏学生。

观后感《夫子手记读后感4000字》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好读后”是专门为给您提供观影感受文章而创建的网站。同时,hdh765.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森林手记读后感12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