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600字 > 粥店的鸡蛋读后感 > 地图 > 粥店的鸡蛋读后感,2024粥店的鸡蛋读后感
粥店的鸡蛋读后感相关栏目
粥店的鸡蛋读后感热门栏目
粥店的鸡蛋读后感推荐
粥店的鸡蛋读后感

(共 9620 篇)

  • 1、 《粥店的鸡蛋》读后感

    时间:2012年8月5日书名:《粥店的鸡蛋》地点:家作者:邓冒锦

    内容:有两家卖粥的小店。左边这家与右边那家每天的顾客相差不多,都是川流不息,人进人出的。

    然而晚上结算的时候,左边这家总是比右边那家多出百十元来,天天如此。

    于是,我走进了右边那家粥店。

    服务小姐微笑着把我迎进去,给我盛好一碗粥,问我:加不加鸡蛋?我说加。于是她给我加了一个鸡蛋。

    每进来一个顾客,服务员都要问一句:加不加鸡蛋?有说加的,也有说不加的,大概占一半。

    我又走进左边那个小店,服务小姐同样微笑着把我迎进去,给我盛好一碗粥作文。她问我:加一个鸡蛋,还是加两个鸡蛋?我笑了,说:加一个。

    再进来一个顾客,服务员又问一句,加一个鸡蛋还是加两个鸡蛋。爱吃鸡蛋的就要求加两个鸡蛋,不爱吃的就要加一个,也有要求不加的,但很少。

    意义:在人们做决策时,思维往往会把第一信息所左右,这正如右边的小店中,让你选择加还是不加鸡蛋,在左边的小店,是加一个还是加两个鸡蛋,这是第一信息的不同,所以决策也不样,聪明的人常用此法达到自己的目的。

  • 2、 读《粥店的鸡蛋》有感

    时间:2012年8月5日书名:《粥店的鸡蛋》地点:家作者:邓冒锦

    内容:有两家卖粥的小店。左边这家与右边那家每天的顾客相差不多,都是川流不息,人进人出的。

    然而晚上结算的时候,左边这家总是比右边那家多出百十元来,天天如此。

    于是,我走进了右边那家粥店。

    服务小姐微笑着把我迎进去,给我盛好一碗粥,问我:加不加鸡蛋?我说加。于是她给我加了一个鸡蛋。

    每进来一个顾客,服务员都要问一句:加不加鸡蛋?有说加的,也有说不加的,大概占一半。

    我又走进左边那个小店,服务小姐同样微笑着把我迎进去,给我盛好一碗粥作文。她问我:加一个鸡蛋,还是加两个鸡蛋?我笑了,说:加一个。

    再进来一个顾客,服务员又问一句,加一个鸡蛋还是加两个鸡蛋。爱吃鸡蛋的就要求加两个鸡蛋,不爱吃的就要加一个,也有要求不加的,但很少。

    意义:在人们做决策时,思维往往会把第一信息所左右,这正如右边的小店中,让你选择加还是不加鸡蛋,在左边的小店,是加一个还是加两个鸡蛋,这是第一信息的不同,所以决策也不样,聪明的人常用此法达到自己的目的。

  • 3、 《粥》读后感

    既然中国消息人士把这碗《粥》端到境外报刊、电台,闹得纷纷扬扬,掀起了轰动效应;而作家木人也在境内报刊破破例一再话说这碗《粥》,这情状就像广东话所说的搅成一镬粥那样,那么,我们也来说说这碗《粥》。大概也不能算是趋时,不能算是凑热闹吧。

    其实作家《话说这碗粥》中的许多话,早在10月中旬香港某报的特稿中就说过,只不过又在国内的刊物再说一遍就是了。不过,无论如何,承认是一篇幽默讽刺小说。有寓意,总算是有了进步。众所周知,寓言是有寓意的,有时也会有解释产生歧义的现象。但讽刺寓言对所描绘的形象,倾向非常鲜明,是褒是贬,白纸黑字。是很难活动变人形的。举例言之,譬如《中山狼传》自然是讽刺那中山狼忘恩负义,故后人有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的成语;也讽刺东郭先生迂腐、是非不分。以致救狼贻害。作品中的形象褒贬倾向是不可能改变的。你总不能说对中山狼是歌颂;自然,也不能说对东郭先生是歌颂,虽然他是那么善良。

    作家说他这篇幽默讽刺小说是批评食洋不化的儿子,偏于保守的徐姐、不负责任的爸爸,侈谈民主的堂妹夫。这些。也许都是事实吧。(不过,作家还漏掉了一个主要人物妈妈,不知作家准备给妈妈戴上顶什么帽子)然而。寓言小说所写的那个家庭,稀粥如此坚硬,永世改变不了的稀粥,关键问题在哪儿呢?爷爷在寓言中确如作家所说的,是宽厚、慈祥、开明、从善如流的人物吗?那么,我们不妨从作家遗漏了的,寓言将结束处对妈妈主持膳务的描写,看看作家的倾向。妈妈每顿饭前照例要请示那几个老问题,做汤呢不做呢?切肉片还是切肉丝?这些都得由爷爷拍板。虽然说了不准备过问,但仍得去问,即使回答不要问我,也算有了回答。这又才能心安理得去完成炊事。而问爷爷的时候还得诚惶诚恐;做好饭唤人家来吃饭时,心情是东张西望如坐针毡,特别要揣摸(原文如此)爷爷的脸色。这是和穆亲切的人情味吗?这是宽厚、慈祥、开明、从善如流培养出来的心理状态?另外,爸爸买什么茶叶、做不做汤等等也一概去问爷爷,打老爷子的旗号,这又是怎样形成的呢?还有,寓言中写的:是否认为今

    夏天气过热,喝茶是喝八块钱一两的龙井还是四毛钱一两的青茶,用香皂用白兰还是紫罗兰还是金盾,大家一律听爷爷的。这样的描写是什么意思?是开明从善如流呢,还是它们的反面?寓言对爷爷的描写,有作品的文本在,怎么能说变就变?这倒要问问作家是不是另有隐衷了?要不然,为什么可以承认寓言是批评这个,讽刺那个,惟独在关键处采用活
  • 4、 粥的突破作文

    创作文章可以使人对中华文化更深层次地体会和领会,透过撰写我们更能真正理解别人的观点和感觉。只有用心观察,才能从生活的点滴中探讨出“珍品”。如想全面了解“粥的突破作文”相关内容,本文绝对是不可或缺的,希望能给您带来帮助,请收藏!

    粥的突破作文(篇1)

    “条条大道通罗马”这话不假,他让迷惘者看到希望,它让失落者得到鼓励。但是,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独特的路并非易事。前人为我们创造了丰富的物质和文化遗产,坚守固然重要,创新更难能可贵。试问能有多少人敢突破传统,打破窠臼,脱颖而出?

    纵观我国的书法史,从李斯的小篆开始,发展至宋朝,历经千年的演变,早已形成了一门艺术,其中大家辈出,我们熟悉的王羲之、怀素、张旭,已经让人们望其项背,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亦难以超越。偏偏在北宋出现了一奇葩,正业皇帝没有当好,副业诗词书画却顶呱呱。宋徽宗赵佶突破了传统的书法笔法,独创了“瘦金体”,在书法史上独占鳌头,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就是“宋四家苏黄米蔡”,虽各有所建树,但都未独创一体。每每翻看宋徽宗书写的《千字文》,我都是肃然起敬,对他顶礼膜拜。

    你看过《手艺》之《食全石美》吗》?福州雕刻师孙兆勇打破了寿山石(红、黄、白)多用于印石的传统,利用寿山石的其他俏色,加上独特的想象力,耗时xx年打造了143道满汉全席(满汉全席其实只有108道)。这xx年,孙师傅孤独寂寞的行走,曾遭到业内朋友和家人的质疑。特别是当同行的朋友都开上豪车,住上别墅,他仍住在平房老屋时,生活的窘态时刻考验着他的初心。那时有人开价1000万,欲买走他的全部作品,他都没有答应,更没有动摇自己的选择。石头宴在福州的三坊七巷展出后,引起了轰动,每一道菜都栩栩如生,让人垂涎欲滴。终于在20xx年孙师傅登上了世界吉尼斯之最的光荣榜。之后,他带着他的独一无二的石头进行全世界巡展,传播寿山石文化。

    无独有偶,现代艺术家蔡国强突破了传统的绘画方法,没有用笔墨、油彩等来绘画,而是采用火药,利用火药爆炸后落在纸上产生的焦痕做画,其效果满震撼人心。他还会以天空为画纸,利用火药瞬间的爆炸,在天空“画”出独特的风景画。他将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火药,创新、应用发挥到极致。

    发展是硬道理,创新不可缺。不破不立,能够突破传统,另辟蹊径,选择一条不同寻常之路才是出路。

    简评:宋徽宗独创“瘦金体”,孙兆勇打造石头宴,蔡国强采用火药作画,“发展是硬道

  • 5、 鸡蛋的胜利读后感

    作为故事人物,父亲、母亲、“我”和乔。凯恩也围绕鸡蛋产生鲜明对比。父亲、母亲勤奋劳作。父亲在母亲的影响下变得雄心勃勃,但他总有一些不切实际的奇思怪想。

    《鸡蛋的胜利》通过一个男孩“我”的第一人称视角,在回忆和联想中讲述自己和父母的生活事件。故事情节展开于我父亲养鸡发家失败的经历。这时,事件的场景是乡村。乡村生活分成两部分:父亲婚前生活和婚后生活。父亲本性天生乐观、热情,作为农场工人,他的单身汉生活过得相当满足。“我”对父亲的婚前生活作了田园化的描述:父亲有一匹自己的马,星期六晚上进城与其他农工一起喝酒、娱乐。父亲娶妻生子后,有文化的母亲使他开始有了在社会中出人头地的“志向”,而父亲是发家手段是养鸡,但是父亲的努力与接踵而至的失败总是和鸡蛋联系在一起。母鸡、鸡蛋、小鸡的“可怕的循环”,尤其是小鸡迷茫、灾难四伏、受制于“上帝的神秘目的”的挣扎中的生命历程与父亲的灾难性经历和“我”的内心活动相互交织、呼应。事件的另一个场景转换到城镇生活。父亲经营饭馆生意,而父亲寄予厚望的畸形小鸡标本展示和鸡蛋戏法恰恰又毁灭了父亲的希望。事件场景从乡村到城镇的转换强化了父亲追寻成功而依然无法逃脱失败的历程。

    故事情节围绕与鸡蛋有关的事件发展。故事始于“我”出生以前,这时的父亲过着与鸡蛋无关,也不想出人头地的生活。对父亲的往事,“我”并没有亲身体验,因而这段故事的来源可能是父母,而快乐的生活色彩或是“我”在听到的故事中加以想象成分,或是父亲对往事的情感流露。在这段描述中,一些情节的联结是通过虚拟语态表达的。这段故事与其后部分形成对比。“我”的童年与父母的乡村生活以父亲在发家梦想的驱使下经营养鸡生意为情节,而结果是父亲生意失败,“我”则因为在养鸡场的生活而失去了幸福快乐的童年。故事的主要情节部分详细讲述的父亲带着他的“宝藏”——畸形小鸡标本—离开乡下进城,而最终再次失败。

    作为故事人物,父亲、母亲、“我”和乔。凯恩也围绕鸡蛋产生鲜明对比。父亲、母亲勤奋劳作。父亲在母亲的影响下变得雄心勃勃,但他总有一些不切实际的奇思怪想。他在实践自己计划时,“舞台恐惧症”使他无法进入自己的角色,难怪在凯恩这样的局外人看来,父亲有些轻微的精神错乱,而不听摆布的鸡蛋使他的性格更具戏剧性。母亲则是个乡村教师,沉默寡言,眼神忧郁,对丈夫儿子出人头地抱有无可救药的期望。父亲在与母亲的共同生活和养鸡经历使他变得习惯性沉默,

  • 6、 《寒风中的山鸡蛋》读后感

    《寒风中的山鸡蛋》读后感

    今天,我拿出《知恩图报的101个故事》这本书,反复阅读了其中的《寒风中的山鸡蛋》这个故事,我认为这是一篇极有教育意义的好文章.故事内容是:老一位奶奶在坐公交车时,一位年轻人给老奶奶让座,老奶奶把这件事深深记在心里,以后,每天都在公交车旁等候那位曾给她让座的年轻人.终于,年轻人来了,那是个冬天,刮着寒风.年轻人本以为这位老人是要饭的,却不曾想到是自己给让过座位的老人.老奶奶给了年轻人一些山鸡蛋,这是城里没有的.老人在寒风中的等候,就是为了表达心中的感谢,年轻人不经意的让座,温暖了一位老人的心!

    这个故事给我的最大启示是,学习老奶奶,有一颗感恩的心!

    所以,我们要感恩老师,把我从一个无知的孩子,培养成为一个有知识,品德好的小学生!感恩父母,把我教育成一个懂事的孩子!感恩同学,给予我学习上的帮助!感恩

    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怀有一颗感恩的心,让心中永驻一抹亮丽的阳光,那样,我们的世界才能更美好!

  • 7、 母爱如粥读后感

    母爱如粥读后感(一)

    读完了《母爱如粥》这篇文章后,我的眼睛已经湿润,心里已经不再平静,八年零七十三天,这是常人难以坚持的,可是这位伟大的母亲却做到了,正是这位母亲的坚持,她创造了医学上也难以解释的奇迹。其实,哪一位母亲对儿女不是这样任劳任怨,含辛茹苦的,她们在我们背后洒过多少汗水,流过多少眼泪,做子女的未必都知道。

    我是从小喝粥长大的,对粥有着深厚的感情,自然就会想起为我做粥的母亲。全家围坐餐桌旁,津津有味地吃着,显得其乐融融呢。这粥香香的,甜甜的,实在太好吃了。它包含着母亲的慈爱、关怀和浓浓的亲情,充满母爱的味道。回味唇齿留香,永远温暖我心。母爱如粥,品出真情!祝福天下所有的母亲永远快乐幸福,健康长寿!

    母爱如粥读后感(二)

    俗话说:天有多大,母爱就有多大。是什么信念可以支撑一位肝癌晚期的女人与病魔对抗了七年?医生说这是个奇迹。儿子知道,创造奇迹的正是那可怜而尊贵、平凡却伟大的母亲!让我们一起来感受《母爱如粥》。

    《母爱如粥》讲述了一位身患绝症的母亲用了八年零七十四天的爱心粥唤醒了一个在死亡边沿徘徊的儿子的故事。

    这篇文章的题目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无私的母爱比做那母亲熬了8年多的粥。再一次向我们生动地诠释了母爱的伟大。母亲对脑死亡儿子的爱足以让身患癌症的她延长生命,创造了奇迹,而儿子的苏醒则成了对母亲最好的回报。

    日常生活中,粥是一种最平常不过的食品了,粥与我们的关系,就如粥本身一样,稠黏甜蜜,相濡以沫。饱含着家和爱的味道。理解粥的含义,就不难理解母爱了,母爱的博大和平凡正如那粥一样,吃到嘴里香甜到心里,绵绵不绝。

    母爱如粥读后感(三)

    今天,我读了一本名叫《影响孩子一生的亲情故事》。书中的每个故事都像磁石一样吸引着我。最让我感动的就是《母爱如粥》这篇文章。

    这篇文章主要讲的是一个母亲总是给儿子做粥。她每次都要从大米里精挑细选,一颗一颗放在罐子里,用火慢慢熬。熬一罐粥,通常要花费两个半小时。她小心翼翼地吹气,等把粥吹凉之后,再一勺勺喂给儿子,可儿子闭着眼,漠然拒绝了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样一直持续了八年零七十三天,第八年零七十四天的时候儿子突然睁开眼睛,不太清楚地说了声:妈妈,我要喝粥。母亲顿时泪如雨下那是儿子被宣布脑死亡后说的第一句话。可是,三个月后,就在儿子完全可以生活自理之时,母亲却突然撒手人寰。儿子在清理遗物时,发现了一本母亲的病历。原来早在七年

  • 8、 读后感阅读:甜粥

    今天,我看了《格林童话》这本书,里面只有一个故事把我深深的吸引住了,那就是《甜粥》这个故事。

    那个故事讲的是很久很久以前,有个贫穷、善良的小姑娘,她跟母亲住在一起,她们家里已经没有任何东西可吃了。后来,那个小姑娘遇见一位好心的老太太。老太太知道了她们的苦处,就送给小姑娘一只小锅,只要说:“小锅,烧起来。”它就会烧出一锅甜甜的米粥来。只要说:“小锅,停下,”小锅就自然停了下来。

    一天,小姑娘不在家,她妈妈饿了就对着小锅说:“小锅,烧起来,”小锅把粥烧了出来,可是她忘了说:“小锅,停下,”这句话。结果出事了,整个家里全都是粥,后来连街上、路上也都有。最后小姑娘回来了才叫小锅停下来,已经来不及了!

    希望读后感大全网能够对您找寻优质读后感提供帮助。https://www.dhb100.com/

    [读后感大全网为您提供优质好文章,如转载请标注来源。https://m.dhb100.com/

    [虽然,这只是一篇童话故事,但我读了以后心有感触。首先,我对老太太乐于助人的精神非常感动,要我们知道在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帮助别人。

    由于小姑娘妈妈的一次失误,造成了大量的粥白白浪费,这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小心翼翼,决不马虎,否则好事多磨.

  • 9、 “滚”鸡蛋作文

    在时间长河里作文占据的位置少不了,优秀的作文是学生们学习写作的标准,我们需要注意哪些写作格式?读后感大全小编为您搜集了一些与此话题相关的资料,供有需要的朋友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滚”鸡蛋作文 篇1

    开学第三周的下午,我和同学们接到了一个特殊的任务——学煎鸡蛋。听见这个任务后,我下定决心,要当一回大厨师!

    我从冰箱里拿出一个冰凉凉的鸡蛋,拿出一个碗,再切了少许小葱,开始打鸡蛋了。我把蛋往灶台上磕了一下,裂缝里流出了液体,我嚓的一声掰开了蛋壳,蛋黄和蛋白一股脑地流进了碗里,就像一个金黄的太阳。我拿出一双筷子,使劲地搅拌着。不一会儿,白色的蛋清连同蛋黄一起变成了黄油油的液体。

    我把锅烧热,再倒入油。可以放蛋了,我很害怕,要是油炸了咋办啊?我想了个坏主意:像投篮一样准备把蛋给扔进去。爸爸把我拉了回去,无奈!无奈!真无奈!爸爸说:“放一次试试,绝对不会炸的!”我小心翼翼地把蛋放了进去,放了我就跑,飞快地跑,一直跑到了阳台。

    爸爸又把我‘捉’了回来:“不许跑!”我一看锅里,油还是好好的,蛋已经变成了一个‘奶油轮胎’。我兴高采烈地晃着锅,爸爸笑着提醒道:“小心流浪汉欢喜,打破砂锅!”我一看,哎呀!蛋已经有点糊了。妈妈告诉我可以翻蛋了,我拿起锅铲,轻轻地一撬,再一翻,蛋就翻过来了!

    经过一番努力,我的蛋熟了。瞧!它又大又圆,还是金黄金黄的,就像金子做的,出起来一定很好吃吧!

    “滚”鸡蛋作文 篇2

    今天上午,我们举行了一个活动,握碎鸡蛋大赛,昨天晚上我们每个组准备了一个鸡蛋。

    刚上课,我们先学习了第十六课永生的眼睛,学完课文后,我们就准备开始活动老师先点开了课件,翻到了好多词的页面,老师领着我们读了起来。我心里想:这些词肯定是描写鸡蛋的。读完一遍后,老师又让我们猜一个谜语:外表光溜溜,里面滑溜溜,营养大大好,最多蛋白质。说完,老师又点了一下图片。这是挑战的内容。握碎鸡蛋大赛。老师问:你们觉得自己能握碎的请举手。我们纷纷的举起了手,还有几个同学没有举手,可能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的力气太小的原因吧!我是非常有信心的。第一次每个组的组长先上台,并且拿着鸡蛋,因为我们要把鸡蛋握碎。

    我拿着鸡蛋上台了,我们八个组长全部到齐之后就开始比赛了,只听同学们喊:54321。我使劲捏了一下,真的是太硬了,像一个硬硬的石头似的,但我看见杨尹秀的鸡蛋握碎了之后,我心里特别羡慕,我又使劲全身的

  • 10、 《画鸡蛋》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一个故事,名字叫做《画鸡蛋》。这个故事让我懂得了学习要认真、踏实,才能取得好成绩。

    《画鸡蛋》这个故事是十八世纪意大利著名画家达芬奇小时侯学画的故事。童年的达芬奇跟一位老画家学画画。开始的时候,老画家没有教给他什么复杂的知识,只是要他成天画鸡蛋。一连十几天都是这样。于是,他有些不耐烦了。这是,老画家才告诉他:反复画蛋是为了让他打好基础,培养细致观察和准确描绘的能力。达芬奇理解了老师让他画蛋的意义后,苦练基本功,后来终于成为了世界著名的作文大画家。

    读了这个故事,我很受启发。不管是学画画还是文化知识,都得像建高楼大厦必须打好地基一样打好基础才行。如果小时侯的达芬奇没有按照老师的要求认认真真去画鸡蛋,苦练基本功的话,那么他就不会打下那么好的绘画基础,也许长大后就不可能成为世界著名的画家了。

    达芬奇耐心画鸡蛋让我明白,现在我学习的文化知识也是将来的基础,只有踏踏实实去学,一点一滴地积累,才能打下扎实的学习基础。学习中,我一定要向达芬奇学习,再多一些耐心,多一些专心,争取稳步前进。

  • 2019-10-19

  • 2019-10-17

  • 2019-09-20

  • 2023-04-29

  • 2019-09-28

  • 2023-04-16

  • 2019-10-24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11

  • 2019-11-02

  • 2019-09-21

  • 2019-09-25

  • 2019-11-11

  • 2021-09-25

  • 2023-04-27

  • 2023-06-21

  • 2019-09-21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10-19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3

  • 2023-04-13

  • 2023-04-13

  • 2019-09-20

  • 2023-06-15

  • 2023-06-16

  • 2019-11-03

  • 2019-09-21

  • 2023-01-24

  • 2021-04-1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16

  • 2019-10-04

  • 2019-09-23

  • 2019-09-23

  • 2021-12-13

粥店的鸡蛋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粥店的鸡蛋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粥店的鸡蛋读后感、2024粥店的鸡蛋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