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张居正大传读后感 > 地图 > 张居正大传读后感,2024张居正大传读后感
张居正大传读后感相关栏目
张居正大传读后感热门栏目
张居正大传读后感推荐
张居正大传读后感

(共 9895 篇)

  • 1、 《张居正》(精选)

    张居正这套书一共4册,我花一周时间把它认真读完,这是我自读完《明朝那些事儿》以后读的第二套历史类小说,读完后我不禁掩卷而思。

    张居正是明朝万历年间伟大的改革家,在他的提意和行动下,本被贪官花掉所有钱的户部(财政部)收入了几百万银子(约要等于几十亿人民币),这是什么概念,相当于一个身无分文的人在五年内拿到了几十亿元!我终于知道,奇迹是创造出来的,而这个奇迹,是张居正创造出来的。

    因改革而利益受损的人有很多,他们联合了起来,极力反对张居正改革,还好皇帝对他非常信任,让他继续改革。本来很快就是灭亡的明朝在张居正的改革下,又重新焕发了生机,开创了继永乐盛世以后的又一太平盛世。

    然而,有些什么都不懂,只知道遵守祖制的读书人,在张居正父亲张文明死后,不顾改革正在进行中,强烈要求张居正回家守制。张居正当然不同意,好不容易做到这样,如果一回家,这些事谁来管呢?但是那些读书人一再要求,还上书批评张居正不孝,其中还有他的学生。学生骂老师,这可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事啊!最后,这些读死书的人在被打了几十大板后罢官。

    当改革接近尾声的时候,张居正积劳成疾,一病不起,没过多长时间就死了。贵族们趁机破坏改革成果。此后,明朝进入无可救药的深谷中。

    张居正的一生是悲剧的,他一心为民推动改革,敢于与天下富豪为敌。只为创立太平盛世,延长这个朝代的“生命”。

    张居正的一生是伟大的,他的一生可以用岳向身上四个字来概括:精忠报国。

  • 2、 居安,需思危 1200字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万仞之峰,毁于松土。——题记

    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没错,一昧地沉溺享乐,会使自己停滞不前,被时代的潮流所抛弃,导致自己一事无成。所以啊,居安,更应思危。

    高傲的白玉兰日日享受着暖阳的爱抚,倾听着黄鹂的天籁,却忽视了自己身体可能存在的毛病。等到恶毒的害虫把自己侵蚀得千疮百孔,容颜尽失时,她才幡然醒悟,留下了悔恨的眼泪。大自然存在着这样的现象,而身为万物之灵的人类,是否也会像白玉兰一样对自己身边潜藏的祸患而浑然不觉呢?

    我们知道,南宋可谓是中国历史上最窝囊、最失败的王朝。江南俊秀的美景消融了南宋君臣们的意志和决心,他们安于和谈,乐于享受,忘记了收复那些无数先辈们用身躯和热血所捍卫的土地。当忽必烈侵略的号角响彻北国,元军大举南下之时,纸醉金迷的生活让他们畏惧了勇猛的侵略者,腐朽的国家机器在外力的侵略下一触即垮……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20世纪30年代,战争的阴霾笼罩着欧洲大地,法西斯德国的气焰愈发嚣张。英、法等国为了能够苟安一时,不断地采取对德国姑息纵容的绥靖政策,去赢得那所谓的“一代人的和平”。面临着强大的邻邦,竟然还这样不思进取,妄图坐收渔利,这种做法真是可笑之至。而更为讽刺的是,空前膨胀的法西斯悍然发动了大规模的战争,西欧相继沦陷,连强大的法国也未能幸免。一场人类的浩劫竟然就在人们的眼皮底下发生了,这样惨痛的回忆还不会让我们反复地深思吗?

    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时代,若没有强烈的忧患意识,若没有对于小小隐患的足够警觉和重视,只会导致它们日复一日地扩大,等到这些猛虎亮出它们凶恶的獠牙时,人们只能自己吞下这疏忽的苦果。

    比尔·盖茨曾对他的下属语重心长地说:“不要看我们公司如此辉煌壮大,即使如此,我们也可能在一夜之间垮台!”微软公司作为现代实力最为雄厚的“巨头”,真可谓是历风雨而不衰,而其原因就是他们的职员即使满载盛誉,也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排除那些可能存在的隐患,致力于对每个细节近乎苛刻般精益求精的研究,最终缔造了不可磨灭的神话。

    怀着忧患意识,我们才能够在任何时候都不会被外物所干扰,才能够保持明亮的双眼,洞穿时代的重重疑云,做出最正确的判断。

    步入21世纪,我们承担着比任何时候都更为沉重的历史责任。我们有幸于生活在先辈们用热血换来的和平时代,享受着国强民富的改革发展,不需要体验残酷的战火硝烟,但我们同样也不能忽视东海日渐汹涌的波

  • 3、 张居正大传 读后感(3)篇
    张居正大传 读后感 第(1)篇

    提起张居正,第一印象就是为王朝续命。本书介绍张居正经科举进入权力中心,年轻时官场历练,不满严党媚君乱政谢官归籍,游历三年心系天下,体察民间疾苦,后经历一系列政治动荡进入权力核心。巩固权力后,任人唯能,进行大改革。苦心经营十多年后,奇迹般地把弊病重生的大明朝治理得井井有条,形成中兴局面。其后病故,身败,家破,让人无不唏嘘。张居正是位有理想的实用主义者。任人用事处处体现了“不事虚文,务求实效”的原则。他专权,专权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他的目的是要富国强兵。为了这个理想,他整顿吏治,改革财政收入,加强武备。不计个人荣辱,触及皇室贵族、地方地主阶层,甚至文官集团的利益。亲历前四任首辅均不得善终,他一心谋国,却没自己的身后事做安排。中国历史上的改革,大多以流血开始,以流血结束。相比较,商鞅的幸运在于,车裂之后改革措施得以延续。对明朝而言,张居正最大的悲剧在于人亡政息。倒张运动中,各项善政悉数罢黜,万历中兴戛然而止。在一个没有原则的环境中,似乎无论怎么做,都没法保证制度的延续性。即使把改革措施制度化,然而制度亦可被皇权推翻。万历出于泄愤而倒张,容易让人理解。让人想不明白是万历为什么要停止各项改革呢?如果仅仅为了泄私愤,觉得太不理智。本书成于1943年,当时倭人大寇中华,中国有亡国之危。最后一章朱东润讲了张同敞抗清殉国的故事,想必是在激励同胞保家卫国。

    张居正大传 读后感 第(2)篇

    用十数天的时间读完了朱先生的《张居正大传》。由于对明史和张居正的持续兴趣,在《风雨张居正》之后又读了这一本。因为之前的阅读积累了一些对张居正的了解,故而这次的阅读不光感同身受更深入我心,以致数度哽咽泪水涟涟!这世上有许多人不是为自己存在的,他们心怀国家胸怀天下: 海瑞是这样、曾国藩是这样、张居正也是这样! 张居正说“念己既忘家殉国,逞恤其他,虽机阱满前,众镞攒体,孤不畏也。 ”我在《风雨张居正》中曾经说过:如果张居正不死、如果变法继续推行、如果万历像朱元璋或朱棣一样上马能打仗下马能安邦,如果……正因为历史没有“如果”,所以才会大厦覆倾独木难支,而明朝再无张居正!总说读史使人明志,我却没有,我读的是伤心、生气、不平、愤懑,我总是感情用事,所以才有书友教导我“读书读史,要心平气和” 尽管这样也还是外娚打灯笼。全书到最后一章气贯长虹,以张居正之孙张同敞赴死一节引出作者朱东润先

  • 4、 《张居正》读后感

    大约两三个星期前我在我们这最大的盗版书市场买了一套熊召政刚获奖的那部《张居正》,虽然是盗版但价格不含糊。共分两本,摞起来有一个砖头那么厚。 第一本,《木兰歌》和《水龙吟》我看得挺认真。第二本比第一本厚,我看得有些不耐烦了,所以跳着看的,只看了看开头和结尾。按理说我写这读后感由此也显得底气不是那么充足。

    看完了之后对于张居正了解的还是不多------包括他的比较有名的“考成法”,他的“一条鞭法”在第二本直接就没看。但对于当时的宫廷黑暗还是多多少少有些感慨油然而生。印象最深的就是深宫大内大小太监的贪墨、政府官员自上而下令人咂舌的结党营私互相倾轧贪污~。张居正的几句话也有印象:自古以来侍君难,侍幼君更难!孟子曰:治国不难,不得罪于巨室!另外, 张居正用循吏不用清流我觉得是很有见地的。他不用海瑞,而起用了一开始仅仅是九品衔礼部观政的金学曾,就是让官员放开手脚去做事而不是整日夸夸其谈坐而论道,这对于整饬官僚主义就很有效用。这里倒不是要诋毁海瑞,只是他因为“清廉”二字所累,在为官时断案处事变得比较偏激。书上也说了,他做了四品苏州知府后把一个膏粱富庶的苏杭天堂治理得连年欠收,富户外逃。同时张居正很注意做事的灵活性,比如为了继续获得大内司礼监掌印太监冯保的支持,一口答应把一个淮运总督的肥差让一个因贪污被查处靠行贿又妄想爬起来的胡自皋。他说:“为了惩治一百个贪官,你起用一个大贪官,你干不干?”

    我看的这些里头有两件事印象也很深刻:一个是礼部六品主事童立本上吊自杀事,一个是工部尚书朱衡被内宫秉笔太监吴和假传圣旨恶意报复事。第一件跟我有相似处。我也是一个不得领导青睐,处处受气酸腐木讷的小人物。虽然不像童立本那样被人利用一番后反又被训斥一顿,回到家因为无钱买米一家上下饿得眼冒金光无奈一时想不开只得上吊自杀,但是自己觉得个中甘苦跟他也差不多了。第二件事,堂堂的工部尚书,对于中官的戏弄、报复无可奈何,只能干受着这也在当今社会中屡有发生,俗话说: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不路无尸骸。 这部书中最最让我感到瞠目结舌的是万历皇帝的冷血。张居正从朱翊君十岁登基就满腔热情、赤胆忠心地辅佐他,教给他知识和做明君的的道理。甚至从自己十岁儿子的身上想到儿童爱玩的天性,给朱翊君买了当时比较风行的风葫芦做玩具,寓教于乐。同时呕心沥血,使得万历朝从元年之初太仓无一两银子发展到万历九年太仓银共计四百多万两,这些都无一不凝

  • 5、 张居正读后感
    张居正读后感(一) 近日读了熊召政先生的《张居正》,小说文笔流畅,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熊先生对明代的历史典故十分熟悉,很多背景知识的描述引用显示出了熊先生深厚的文学功底。 《张居正》共4本,读起来并不觉得十分吃力,在春节期间是我难得的好读物。通读下来,对作为改革家的张居正有了一番更深的了解,尤其是他竭力推行改革,开创了万历新气象,大有一扫明朝颓废景象之势。在任期间,他大胆起用人才,清量土地、改革税制、整顿讲学,并在皇太后、皇帝和政治盟友冯保的支持下达到了人臣所能得到的及至。在其回荆州埋葬父亲时,沿途官员的巴结奉承、随行队伍的气派,都大有盖过帝王之情形。至此,张居正达到了其政治生涯的顶点。 繁华过后总是难免寂寞。张居正任首辅十年,所积累的权势和人脉看似深厚不可动摇,却没有想到在其去世不久就被小皇帝迅速清算,多年的心血也随之而去。 当然,在熊先生的笔下,张居正还是作为正面出现的,对张居正忧国忧民的情怀也是值得肯定的。但,通过查阅资料,读者可以发现张居正在其去后所遭遇的情形决非偶然,在其政治生涯中存在着一些失败,正是这些失败导致了其身后的不幸: 1、张居正与小皇帝的关系处理得并不好,对小皇帝的教育并没有起到效果。小皇帝刚刚亲政,就把火烧到了自己的师相身上,这是为什么?单单是因为张居正拒绝从国库拿银子补贴内廷?非也。或许是张居正的权势大得已经引起了小皇帝的不安,才痛下此手。想想当年高拱就是因为轻视小皇帝才被罢相,因此万历却不是一个简单的听张居正教导的小孩子。事实上,有记载表明万历在少年时即显示出较高的天分。 2、张居正失去了广大官员和士林的支持。虽然推行改革势必触动了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而招致他们的反对,但张居正的问题决不仅仅在于此。根据《明史》记载,到了最后世人对张居正"日恶之".从后来查抄张府看,张居正虽不算大贪,但也决非洁身自好,一个一向反对贪腐之人,竟背地里如此作为,难怪万历要动摇对老师的好印象了。在其任首辅期间,其父亲在荆州收取了地方官员奉送的数千亩的良田,恐怕张居正未必全然不知情的。 3、与冯保的联盟导致了内在的不稳定。按照明朝的祖制,内外官员是不能结交的。张居正与冯保的联盟既使张居正得到了政治上的有利支持,同时也使自己陷入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境地。 熊先生还提及李太后对张居正有
  • 6、 《风雨张居正》读后感

    在百家讲坛上看了《风雨张居正》,不单单被张居正励精改革、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热情和能力所感动,也为郦波老师的微笑和才学所折服。 带着对郦波老师的敬佩和对一代名相张居正的敬仰,我认真研读了由郦波老师著的《风雨张居正》一到八集,竟然从各个方面都有收获。

    一、关于教育

    在当时“四最组合”——最好的老师、最好的陪读、最好的母亲、最好的学生的教育下形成的教育结果却为零。万历皇帝在他最敬爱的张居正老师死后,大张旗鼓地反攻清算,把张家逼的家破人亡,还差点焚棺鞭尸。更可怕的是他以后不理朝政,将万历新政的成果一下子吞噬殆尽、把大明江山的资本挥霍一空,让大明王朝真正踏上了灭亡的不归路。老师、母亲对小万历太严厉,生活上严厉、学习上严厉,小万历如有半点错误和过失,都会上纲上线,使得万历皇帝处处时时事事依赖张居正,没有了自主性,更没有创造性,而且在心灵深处埋下了叛逆的种子,所以导致这样不堪回首的结果。

    这个教育失败的根本原因就是教育太强势。

    和张居正一样的老师、和李太后一样的家长也比比皆是,必须惟命是从,使孩子和学生表面上唯唯诺诺、窝窝囊囊,然而骨子里的叛逆随

    着他们的长大生根发芽壮大,然后就有了惊人的毁灭力,家长和老师悔恨不已。

    严厉和宽容都是两种美德,更是两种教育方法。把两种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培养孩子和学生比较健全的人格和品德。当孩子犯了生活上或学习上的错误时,我们做家长或做老师的,必须宽容他们,让孩子和学生充分感受温暖的爱心,然后在爱心的情感基础上老师和家长即使严厉有加,孩子和学生也能欣然从内心接受,这样,在孩子和学生的心灵深处和我们大人建立的关系是亦母、亦师或亦友。

    二、关于为人处世

    通过徐阶战胜严嵩的第一个手段“忍”的事例,我深刻地理解了“忍气吞声”的含义,它可以细分成两层境界,“忍气”是忍,但不如“吞声”的境界高。

    生活中遇到不顺心或憋屈的事,我们能“忍气”,但总要发发牢骚,以求心里平衡。如果忍了气又把所有的牢骚闷在肚子里,然后不动神色地烂在肚子里,那就是“吞声”的境界了。徐阶正是忍气更吞声才战胜了大奸相严嵩。

    我们周围的人当然不是严嵩,但我们和同事相处,和家人相处,甚至是夫妻相处时,同样常常会有憋屈的事。把那些难免憋屈的事,隐忍了再吞进肚子里,就会使矛盾化干戈为玉帛,慢慢地用大度在周围树立起自己的威信,相当于用内功战胜了对方。

    三、关于人性

    张居正对待落榜挫折和困难胸怀坦荡,

  • 7、 《张居正》读后感2024范文
    大约两三个星期前我在我们这最大的盗版书市场买了一套熊召政刚获奖的那部《张居正》,虽然是盗版但价格不含糊。共分两本,摞起来有一个砖头那么厚。第一本,《木兰歌》和《水龙吟》我看得挺认真。第二本比第一本厚,我看得有些不耐烦了,所以跳着看的,只看了看开头和结尾。按理说我写这读后感由此也显得底气不是那么充足。 看完了之后对于张居正了解的还是不多------包括他的比较有名的“考成法”,他的“一条鞭法”在第二本直接就没看。但对于当时的宫廷黑暗还是多多少少有些感慨油然而生。印象最深的就是深宫大内大小太监的贪墨、政府官员自上而下令人咂舌的结党营私互相倾轧贪污~。张居正的几句话也有印象:自古以来侍君难,侍幼君更难!孟子曰:治国不难,不得罪于巨室!另外,张居正用循吏不用清流我觉得是很有见地的。他不用海瑞,而起用了一开始仅仅是九品衔礼部观政的金学曾,就是让官员放开手脚去做事而不是整日夸夸其谈坐而论道,这对于整饬官僚主义就很有效用。这里倒不是要诋毁海瑞,只是他因为“清廉”二字所累,在为官时断案处事变得比较偏激。书上也说了,他做了四品苏州知府后把一个膏粱富庶的苏杭天堂治理得连年欠收,富户外逃。同时张居正很注意做事的灵活性,比如为了继续获得大内司礼监掌印太监冯保的支持,一口答应把一个淮运总督的肥差让一个因贪污被查处靠行贿又妄想爬起来的胡自皋。他说:“为了惩治一百个贪官,你起用一个大贪官,你干不干?” 我看的这些里头有两件事印象也很深刻:一个是礼部六品主事童立本上吊自杀事,一个是工部尚书朱衡被内宫秉笔太监吴和假传圣旨恶意报复事。第一件跟我有相似处。我也是一个不得领导青睐,处处受气酸腐木讷的小人物。虽然不像童立本那样被人利用一番后反又被训斥一顿,回到家因为无钱买米一家上下饿得眼冒金光无奈一时想不开只得上吊自杀,但是自己觉得个中甘苦跟他也差不多了。第二件事,堂堂的工部尚书,对于中官的戏弄、报复无可奈何,只能干受着这也在当今社会中屡有发生,俗话说: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不路无尸骸。这部书中最最让我感到瞠目结舌的是万历皇帝的冷血。张居正从朱翊君十岁登基就满腔热情、赤胆忠心地辅佐他,教给他知识和做明君的的道理。甚至从自己十岁儿子的身上想到儿童爱玩的天性,给朱翊君买了当时比较风行的风葫芦做玩具,寓教于乐。同时呕心沥血,使得万历朝从元年之初太仓无一两银子发展到万历九年太仓银共计四百多万两,这些都无一不凝
  • 8、 人在变途——《张居正》读后感

    读完《张居正》,一直有写点读后感的冲动,只是没有变成行动。再说,空有满腹感慨,却是无从落笔,怕是写了有点辞不达意,索性不动笔“亵渎”自己“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读后感”了,免得“茶壶里煮水饺”,弄巧成拙一番。好在,有朋友读完了我推荐的《张居正》一书,随手写了一封邮件过来,题为《人在变途》可"借"为读后感,了却一番心思。

    再说,昨日去了一趟殡仪馆,给同学的先生送了一程,几多感慨皆为“人在变途”......

    《人在变途》

    昨日读罢《张居正》,长长的叹了一口气,似把积压在内心的郁闷全都吐出来,个中滋味难以言表。对张居正这个明末首辅,更是有种无法道明的感觉。总之,读书的过程,心态起起落落一直在变化,随着情节对张居正由崇拜到厌恶,由厌恶到同情。

    《木兰歌》《水龙吟》,是我对张居正最崇拜的两个章节。他与冯保联手运用权谋成功击败高拱,上任后积极治理国政锐意改革,打击贵胄体恤百姓,其中的精彩章节令我着迷,不由得如李太后般暗恋上他。有些思想更是语出惊人发人深省,最经典的如:“用一个贪官可以惩治千百个贪官”,“清官也必须行贿”,像这些言论在这之前,是我无法理解的,经张居正解释后,真正是茅塞顿开,不禁被张居正高人一等的智慧谋略所折服。

    可读到《金缕曲》,我的思想逐渐转变,觉得张居正不似我想象的那般完美,对张居正也是越来越厌恶。他金屋藏娇沉湎女色,与李太后关系暧昧,在抵御女色方面不及高拱。在棉衣事件的处理上,他偏袒权贵借刀杀人,在不徇私情这方面不及海瑞。一面对家人管教严厉一面是自己为所欲为,这种两面三刀不及冯保光明磊落。特别是到了执政后期更是权力至上独揽专权,以不惜牺牲跟随自己多年的老部下为代价,达到巩固自己地位的目的。种种行径令我唾弃不齿。

    读《火凤凰》时,我余怒未消,边读边准备构思一篇严厉批评张居正的文章。可是,越读下去,我的怒气就越减一分,批评思想不由自主地退化。看到冯保被罢黜,张居正被抄家,张四维的反水,小皇帝的复仇心态,玉娘的饮鸩殉情......这种巨大的宫廷政变,如同深受,让我深切体会到官场沉浮世事难料,所有的一切在一夜间已灰飞烟灭,从中我似乎读懂了张居正的“陋行”、他的变化。有些事情许是不得已而为之,毕竟人在江湖,你死我活的斗争时时刻刻都在发生,何况,没有设身处地考虑问题是难以理解的,也是没有发言权的。

    以前曾经看过评论张居正的文章,用一句话说就是功过是非终难盖棺定论,现在

  • 9、 《风雨张居正》读后感_800字

    《风雨张居正》读后感800字

    一口气读完了。一股郁闷之气囿于胸口,久久不能散去,张居正,这样一位心怀天下与万民的名相,生前死后际遇不可谓不悲怆。他呕心沥血,兢兢业业几十年,为国事操心劳神、为教育万历皇帝用心用情,在他在世的时候,推行的万历新政改革让大明王朝达到了鼎盛时代、创造了一个国泰民安、国富民强的大明王朝。可是他那最得意的那名弟子——万历皇帝,却在他死后就迫不及待的对张家一族进行反攻清算,将张居正苦心孤诣创造的改革成果破坏殆尽。师徒、君臣二人,在张居正在世时二人之情不可谓不深厚、儿时的万历也并非纨绔昏庸无能之辈,何以长至十八岁成年,张居正逐渐放手锻炼让他自主处理政务、拥有了至高无上皇权之后的万历却丝毫没有继承张居正的新政改革,甚至连一丝珍惜张居正改革成果的意思都没有?万里皇帝自此不理朝政、对国事听之任之,任由国力逐渐衰落,难道真的像作者所说,作为老师的张居正是失败的?无疑,张居正是负责任的,甚至可以说是过于操切,他对于国家可说是问心无愧,他的学生却选择了和他完全相反的处事风格,有教育学家认为是张居正过于强势的对万历皇帝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被压制着监视和大家长制的教学方法导致了小皇帝成长过程中没有任何一丁点儿内心成长空间与自由,寡居的李皇后与年幼的小皇子正好需要这样一个强大屹立的依靠,可自我意识觉醒之后的青年皇帝,他逐渐认识到他是有力量掌握自己的人生的,而操劳一生的张居正此时已垂垂老矣,沉疴重疾之下溘然辞世。时间没有给万里皇帝成长和谅解张居正的机会,青春期的叛逆发生在普通家庭,最多吵闹几年,在孩子迈入社会成长之后便能体谅与父辈和解,发生在顶级上层的皇家,酿成的便是悲剧。万历封闭了自己的内心,荒废了朝政,也封闭了与张居正和解的唯一一条道路。

  • 10、 《张居正》读后感600字

    张居正这套书一共4册,我花一周时间把它认真读完,这是我自读完《明朝那些事儿》以后读的第二套历史类小说,读完后我不禁掩卷而思。

    张居正是明朝万历年间伟大的改革家,在他的提意和行动下,本被贪官花掉所有钱的户部(财政部)收入了几百万银子(约要等于几十亿人民币),这是什么概念,相当于一个身无分文的人在五年内拿到了几十亿元!我终于知道,奇迹是创造出来的,而这个奇迹,是张居正创造出来的。

    因改革而利益受损的人有很多,他们联合了起来,极力反对张居正改革,还好皇帝对他非常信任,让他继续改革。本来很快就是灭亡的明朝在张居正的改革下,又重新焕发了生机,开创了继永乐盛世以后的又一太平盛世。

    然而,有些什么都不懂,只知道遵守祖制的读书人,在张居正父亲张文明死后,不顾改革正在进行中,强烈要求张居正回家守制。张居正当然不同意,好不容易做到这样,如果一回家,这些事谁来管呢?但是那些读书人一再要求,还上书批评张居正不孝,其中还有他的学生。学生骂老师,这可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事啊!最后,这些读死书的人在被打了几十大板后罢官。

    当改革接近尾声的时候,张居正积劳成疾,一病不起,没过多长时间就死了。贵族们趁机破坏改革成果。此后,明朝进入无可救药的深谷中。

    张居正的一生是悲剧的,他一心为民推动改革,敢于与天下富豪为敌。只为创立太平盛世,延长这个朝代的“生命”。

    张居正的一生是伟大的,他的一生可以用岳向身上四个字来概括:精忠报国。

  • 2019-11-06

  • 2019-11-06

  • 2019-10-24

  • 2019-11-16

  • 2019-11-16

  • 2019-09-20

  • 2019-11-16

  • 2019-11-16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10-29

  • 2019-10-23

  • 2019-10-17

  • 2021-05-01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10-09

  • 2019-09-20

  • 2019-09-22

  • 2019-09-22

  • 2022-12-28

  • 2019-09-21

  • 2019-09-21

  • 2019-09-21

  • 2019-09-22

  • 2021-08-10

  • 2019-09-25

  • 2019-10-17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10-19

  • 2019-10-20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1-02

  • 2021-05-29

张居正大传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张居正大传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张居正大传读后感、2024张居正大传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