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张大千传读后感 > 地图 > 张大千传读后感,2024张大千传读后感
张大千传读后感相关栏目
张大千传读后感热门栏目
张大千传读后感推荐
张大千传读后感

(共 4408 篇)

  • 1、 《张大千传》读后感

    是的,张大千是一位著名画家,曾与毕加索相谈甚欢。毕加索是西班牙人后移居法国。张大千是中国人,新中国成立后先后移居印度,巴西,美国,台湾等地,直至老死他乡,他生于四川。

    我向来比较喜欢读人物传记,之所以读这本书是基于张大千的名气的。读完这本书,除了对张大千的生平有所了解外,我还知道了一些新的东西,譬如:

    1.诗、书、画是一体的,画家要在画上题诗写字,向来需要诗情和书法的功底,画画要先练书法。

    2.什么是艺术?艺术是情感之流露,灵魂之表达。

    3.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画画也是如此,他不辞艰险游历祖国大好河山,青城山,黄山,华山,远去敦煌。

    4.画画要不断学习,向古人学,向老师学,向国外学,向朋友学。

    5.当身患眼疾,几乎无法作画,面临艺术生涯结束的挑衅,他依据:穷则变,变则通,通则达的理念,改变自己的画法,改为泼墨式画法,得到突破和实现质的飞跃。敢于改变的勇气和魄力足以让人称道。

    他以一己之力,实现自我,耀我中华,堪称伟大。

  • 2、 张大千观后感
    张大千观后感 代卉 张大千出生在四川成都的一个书香家庭,从小受到二哥张善子的影响,不仅触发了他的爱过热情,同时也为他的绘画引路。他执笔一生,用生命画出了壮美的山水,用笔墨泼洒出动人的画面,他用他的满腔热血,以他的满心乡情留给世人永恒的记忆。 他曾画过一幅自画像,画中有与风抗争的松树,正如他自己以生命对抗命运,用画笔勾勒自己的不满与愤慨。他曾留学日本,并对日本人说为什么自己是中国人外国话却说得这样好,换来的确实亡国奴的嘲讽,从此他不再说日本话,还雇人翻译日语,他用倔强展现了一个中国人的自尊。他是一个职业画家,以卖画为生,为了一家人的生计他日夜不辞辛苦,栉风沐雨,岁月留给他的是厚厚的老茧,以及苍老的白发。 在他生活的年代,当时并没有人意识到绘画的价值,于是他毅然决定前往敦煌莫高窟去感受隋唐时期独特的绘画魅力,他倾其所有,向银行贷款,可是不幸也接踵而至,他的二哥去世而他却没有见上最后一面。可以说,这是张大千一生最悔恨的一件事,他的二哥也是爱国画家,曾作画《怒吼吧中国》,画中的十八只猛虎象征的是十八省联合抗日,正是二哥的言传身教,才使张大千对祖国有着满腔的热血,满心的乡情。 成功不仅源于热情,也源于勤奋。 张大千常常从早上画到晚上,深夜与油灯相伴,他从临摹石涛入手,临摹的次数甚至于十次,他坚信的是“七分人事,三分天事”,在他的桌边是石涛的语录,他翻遍了无数次,“山川予神遇而迹化也”,这是何种的境界,当时的名人也丝毫没有察觉自己所买的石涛真迹竟是张大千的仿作,足以见得他的作品亦真亦幻,犹如“石涛再世”,当时名人讳莫如深,齐白石闭门不见,他的作品真的达到了无与伦比的境界,可是他不满足于成为另一个石涛,只想拥有属于自己的风格。 他终于在莫高窟找到了自己所追寻的,在这里他看到了壁画的精美绝伦,自己每天深入洞窟之中,即使条件艰难,仍苦中作乐,临摹了二百多幅壁画,从这里他明白了“曹衣出水,衣带当风”的美妙。正是勤奋升华了天分,才会让他的人生绽放异彩。 漂泊各地,梦里不知身是客。他漂泊世界各地,多次举办画展,无疑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搭建了一座桥梁,他曾与毕加索进行历史性的会面,并且互相赠画,他以对艺术的热情也将中国的文化传播世界各地。他收藏了多达五百件的石涛真迹,即使变卖自己的画也要收藏到石涛的画,即使贫无立锥
  • 3、 观大师之张大千有感
    观大师之张大千有感 行走,怒吼——张大千的一生似乎只做了这两件事。他不拘泥于世俗的规则与道德,这样的他似乎该被历史遗忘和谴责,可他偏偏拥有中国人的血性以及难能可贵的坚持,这让张大千注定有资格聆听世人为他唱响赞歌。 在古老的岁月中,张爰与僧人争执一宿夜坚持要做不烧戒疤的和尚。信徒如野马,烧戒如笼头。上了笼头的野马,才能驯成良驹。这一晚,昭示着他脱缰的人生——必定快意驰骋,没有低头温驯的可能。也是这一晚,他从僧人那里带走今后响彻后世的名称,大千。 生在乱世,日本人心存掠夺中华文化、粉饰“东亚共荣”的企图,将小算盘打在张大千头上。张大千的性格也初有体现,他机智的将自己收藏的珍品背地运走,坚持不肯跟日寇同流。画画不仅是他的爱好,更是他养家糊口的本钱。张大千为了画如痴如魔,从临摹到创作。他热爱临摹石涛,因为自己千遍万遍的苦练让所有人都觉得他的画就是石涛真迹。也因此张大千赚了很多笔小财,却收获了很多传统思想的大家的不耻,可他依旧开心依旧自得。张大千就是这样一个人,任何道德与规则都不能妨碍他的脚步,只要他觉得自己是对的。而往往,大方向上这样的人也总是对的。 另一面,他坚毅的品行也令我为之倾倒。我一直想做一个有魄力的人,却从没做到像他那样敢于有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因为要游历,传播中华文化,增加绘画内涵,他开始了长达30多年的漂泊;因为向往与毕加索交流,国人最重视的“面儿”他却无视;因为爱上敦煌壁画,渴望从中汲取精髓,他不顾艰难劝阻在莫高窟中摸黑创作,苦中取乐。他的魄力毅力更坚定了他对国粹对世界文化及交流的贡献。张大千对画画何其执着,一个拥有爱好并能用自己的努力将爱好融入人生,人生依傍爱好的人,该是多么光辉伟大,多么不容易。想做就去做,做便要做到最精致,多么想要他这样主观操控的生活啊。 人生几何,不如快意渡过。晚年的张大千踏上台湾时时隔峡而望,思念遥远的故土。而后世的我隔时间重雾遥遥望他,是在羡慕他走过的每一步都开出花。
  • 4、 《张大千传》读后感2024范文

    是的,张大千是一位著名画家,曾与毕加索相谈甚欢。毕加索是西班牙人后移居法国。张大千是中国人,新中国成立后先后移居印度,巴西,美国,台湾等地,直至老死他乡,他生于四川。

    我向来比较喜欢读人物传记,之所以读这本书是基于张大千的名气的。读完这本书,除了对张大千的生平有所了解外,我还知道了一些新的东西,譬如:

    1.诗、书、画是一体的,画家要在画上题诗写字,向来需要诗情和书法的功底,画画要先练书法。

    2.什么是艺术?艺术是情感之流露,灵魂之表达。

    3.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画画也是如此,他不辞艰险游历祖国大好河山,青城山,黄山,华山,远去敦煌。

    4.画画要不断学习,向古人学,向老师学,向国外学,向朋友学。

    5.当身患眼疾,几乎无法作画,面临艺术生涯结束的挑衅,他依据:穷则变,变则通,通则达的理念,改变自己的画法,改为泼墨式画法,得到突破和实现质的飞跃。敢于改变的勇气和魄力足以让人称道。

    他以一己之力,实现自我,耀我中华,堪称伟大。

  • 5、 张大千的绘画艺术读后感1500字(3)篇
    张大千的绘画艺术读后感1500字 第(1)篇

    张大千是20世纪中国画坛最具传奇色彩的国画大师,其绘画艺术造诣极高,被誉为“五百年来一大千”、“东方的毕加索”、“世界第一大画家”。张老在世界画艺上的成就除了遗传天赋,还有他从小家庭环境,更重要的是自身努力。

    母亲是他的第一个启蒙老师。自幼开始随母亲学画,花鸟、山水和人物,在危机之时用书画赢得别人信任和喜爱,有神童之美称!他真正的绘画生涯是从临摹古人书画开始。明末山水大画家石涛是他最崇拜的大师,他的临摹达到了以假乱真的高度。他师从曾熙、李瑞清两位大师,刻苦勤练,通宵达旦。受大师指点,‘师法古人,师法自然’。1941年,张老历经千辛万苦前去敦煌。敦煌之行,张老开始学习临摹人物壁画,几年如一日。张老以其高深的绘画艺术再现了敦煌壁画的雄奇瑰丽,无人能及。古老璀璨的敦煌艺术经张老的挖掘和大力弘扬,不仅震动了中国的文化艺术界,他的名气在中国画坛上也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除了绘画,张老还热爱读书。他教育年轻人

    :“作画如欲脱俗气、洗浮气、除匠气,第一是读书,第二是多读书,第三是有系统有选择地读书。”他还说:书画同源。因此他拥有‘诗书画三绝’的美誉。

    他相信‘外师造化,中得心得’。他一生爱荷,并且在自家房前亲自养荷,以便观察荷在各种自然情况下的千姿百态,让荷真正走近自己的心里。他曾赠予毛主席一幅《荷花图》,毛主席极其喜爱,一直将它挂在办公室的墙上。

    他一生爱画,并且为此一次又一次不惜重金。他曾以500两黄金的价格买下一幅国宝级画《韩熙载夜宴图》。

    对于满满艺术天赋的张老来说,有付出就有收获。晚年,张老自创笔墨泼彩画法。他的画作《爱痕湖》于20世纪60年代展于纽约、波士顿、芝加哥等地的著名画廊,2003年又展于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是世界公认的张老泼彩山水最精彩的作品。画面前景为青翠的山峦,后景为一泓湖水;湖的后岸有淡墨、淡彩勾勒的房舍。此画融会西方抽象派艺术与中国传统文人艺术,使中西文化达到了水乳交融的程度,不仅是张老的画艺臻于化境的象征,也是中国传统艺术最成功的突破。

    2010年5月17日晚11时30分,经过近60轮激烈叫价,《爱痕湖》以人民币一亿零八十万元的天价成交,这是中国近现代书画首次突破亿元大关,成为中国近现代书画市场价格新的里程碑。

    张大千的绘画艺术读后感1500字 第(2)篇

    张大千很出名,可是我一直对他知之甚少,即使

  • 6、 《奇异多趣的大千世界》读后感400字

    暑假里,我在外婆家看了一本书,名字叫《奇异多趣的大千世界》,这本书里面有一篇文章,让我特别记忆深刻,它就是“跳蚤的非凡跳跃本领”。

    这篇文章里面是这样说的:跳蚤是咬人或其他动物以吸取血液为生的害虫,人们常常想尽办法来消灭它们。但是,它们的跳高和跳远绝技,常常可以跳过人们地捕捉。跳蚤为什么有这种本领呢?科学家研究发现,跳蚤主要靠它的三对后腿来跳跃,一跳可以跳出60厘米多远。跳蚤体长不足2毫米,60多厘米相当于其身体的300多倍!跳蚤每小时能跳600多次,而且可以按此速度连续跳三天三夜不疲劳。它们的这种非凡跳跃本领,全靠每只后腿内一滴微小的头盔状特殊蛋白质。这滴蛋白质虽然非常小,但是弹力却相当惊人。跳蚤跳跃时的加速度是极大的,因此,它所受到的超负荷比火箭发射的太空人所受到的还要大30倍,但跳蚤却若无其事。

    跳蚤的这种非凡绝技,要是有一天,跳蚤的这一技能能够被人类模仿制造,将可大大造福于人类!它可以让我们跳的更高,更远,创造出更多的奇迹。它可以让我和爸爸妈妈不用一起坐火车回来了,我们可以一起跳着回去。它可以让我直接从外婆家跳到奶奶家……

    其实,这些并不是不可以实现的,也许几百年、几千年、几万年以后就可以实现了。

  • 7、 《俗世奇人》读后感:大千世界,无奇不有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

    ——《俗世奇人》 读后感

    郑茂利

    《俗世奇人》这本书主要讲了天津卫本是水陆码头,近年来,凡中华大灾大难,无不首当其冲。因而生出各种怪异人物,这些怪异人物就是冯骥才笔下的“俗世奇人”。

    天津卫里的奇人十分的多,有苏七块,冯五爷,蓝眼,张大力,刷子李,龙袍郑,泥人张,好嘴杨巴,神医王十二等。他们一个个身怀绝技。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关于酒婆的事情了。

    酒婆是一个小酒馆的头号酒鬼,没人知道他姓啥叫啥。于是,就尊称她为“酒婆”。她一进门,打怀里掏出个四四方方小布包,打开布包里头是个报纸包,又是个棉纸包,好似里头包着一个翡翠别针;再打开这个棉纸包,原来只是两角钱!她拿钱搁在柜台上,喝了一碗酒就走了。他一路东倒西歪向北走去,走出一百多步是一个十字路口,常常出事。每到路口,“酒婆”蹬一下就醒了,不带半点醉意。难道“酒婆”真的有这么神,说醉就醉,说醒就醒?不,是因为老板在里掺了假。一日,老板娘竟有喜了!老板六十有子,发誓今后老实做人,不往酒里掺水了。就是这日,“酒婆”照例来喝酒,结果到了十字路口还没有醒来,接下来的惨事就别提了……老板心里十分别扭,骗人到底对不对?几十年假酒骗人,都平安无事;不做假了,又闹出了人命。这令我陷入了沉思,那老板到底做假好,还是不做假好?

    天津卫有俗世奇人,我们六小五年一班也有俗班奇人。就让我给大家介绍介绍我们的俗班奇人之一——鼻血特。“鼻血特”原名叫郑特,身高1米5,听这外号就知道他爱流鼻血。可不是嘛,他上课流,下课流,写作业的时候也流鼻血。他一流起鼻血来,就像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只要你认真观察,就会发现身边也有许多奇人奇事。

  • 8、 张大春《聆听父亲》读后感
    张大春《聆听父亲》读后感 最初知道张大春先生,是由于武侠小说《城邦暴力团》。带了本厚厚的上册坐在毛概课的教室后排一页页慢慢地翻。翻到第二章《竹林七贤》便有一种怕被现在的自己囫囵吞枣的畏惧覆上心头,于是打算搁置一段时间再读。等着后来得闲,拿起的是那本看起来较薄的《聆听父亲》。 《聆听父亲》并非如你我所以为的是作者记录父亲教导的文字,而是张大春先生写给妻子腹中尚未出世的孩子的书。那时,作者的父亲摔了一跤之后,便再没能够痊愈。作者问病床上的父亲:“你看我是先让你抱个孙子呢?还是先写一本儿关于你的书呢?”其实这两者没有什么冲突,于是孩子在母亲体内逐日成长,那本关于张大春先生家族记忆的书被也一字一句写了起来。 作者在书中多次或明或隐地问过自己为什么要写下这些。有人说这是一部家族史,而我觉得“史”这个字眼太过于正经而完满了。此书中有作者从父辈们和奶奶口中听来的家族故事,有张大春先生自己的经历,还有作者对尚未出生的孩子说的话……对于那些家族故事,作者发挥了自身小说家的才能将其润色修补,使呈现于人前的记忆活色生香,成为一段段连缀而细致的文字。台湾作家朱天文说:“第一次他收起玩心不折不扣比谁都更像一位负责的父亲。第一次他不再操演他一向的主题——真实/虚构。” 在《我往何处去》那一章的结尾,作者对父亲说:“你可不可以不要再说那些老家的事了,听起来很烦呐——走开啦!”当初这样无情地拒绝着父亲继续怀旧的作者,为什么又要将自己曾听来的那些都记录下来呢?当作者料到自己的孩子最初可能对这些并无兴趣,又为何仍要写下这长长的十多万字呢?是否如那些忧心扞卫着祖家这种象征的人所言,“它是根,它是来历,它是饮水当思之源,它是不容践踏遗弃的记忆”? 年轻时的作者和朋友胡诌,说自己要写一个童话,讲一个小和尚从寺里逃出来,走了很远的路去天边看大月亮的故事。他说他没能写出那部童话,但因为孩子的即将到来,而“一个字、一个字地开始思索那个想像的我是怎么一回事”。 记忆也许过于庞大而繁复,有时横冲直撞地进了脑子,让人不得不去回想与咀嚼。 于是他娓娓说起自己被母亲托付在杂货铺所体验到的迷失,说着从祖辈传下来的的含有训诫意味的故事,说着自己死在远方的朋友……也说父亲的莫逆之交,说父亲对春联一年比一年深的孤愤嘲诮,说父子二人合唱的《二进宫》,还有父亲在病倒
  • 9、 张大伯作文3篇

    写作本身就是工作学习中熟知的基本手段,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好的作文会历经许多次打磨,我们在写作文时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也许下面的“张大伯作文3篇”正合你意!相信你能从本文中找到需要的内容。

    张大伯作文【篇1】

    星期五的下午,小明收拾好书包,急步向新华书店走去。他来到以往卖字典的书柜前张望了一下,只剩下最后一本新华字典了。但是,就当他伸手要去拿字典的时候,一位叔叔却抢先一步拿走了字典,然后向收银台走去。唉,又晚来了一步,没买到字典,他叹息着看来下星期的查字典竞赛我参加不了了。想到这儿,眼泪不禁流了出来。

    收银台的张大伯看见了,问:你需要字典吗?张大伯关切地问。小明点了点头。张大伯要了他家的地址,和小明约好星期天晚上就把字典送到小明家去。

    星期天晚上风雨交加,电闪雷鸣,而且路上的积水足有一尺多深。可张大伯却不怕困难,用大衣包着字典,深一脚浅一脚地向小明家走去。

    再说小明正在家里焦急地等待着,他看看手表,已经10点多了。看来今天张大伯是不会来了。他想。正在这时,他忽然听到有人在敲门。他打开门,啊!是张大伯,他从怀里掏出一本崭新的字典递给小明,他浑身都已经湿透了,可字典却一点儿也没湿。小明感动得热泪盈眶,连忙塞给张大伯字典的钱,还请他留下来坐一会儿。却被张大伯婉言谢绝了。

    望着张大伯远去的背景,小明心想:张大伯真是一个热心肠的好人呀!

    张大伯作文【篇2】

    礼拜五的下昼,小明整理好书包,急步向新华书店走去。他到达往常卖字典的书架前查看了一下,只余下最终一册新华字典了。不过,就当他伸手要去拿字典时,一名大叔却超过一步拿走了字典,然后向收银台走去。唉,又晚来了一步,没买到字典,他太息着可见下礼拜的查字典比赛我参与不了然。想到这边,眼泪不由流了出来。

    收银台的张大伯发现了,问:你须要字典吗?张大伯关心地问。小明点了拍板。张大伯要了他家的所在,和小明约好礼拜天黄昏就把字典送到小明家去。

    礼拜天晚优势雨错乱,电闪雷鸣,并且路上的积水足有一尺多深。可张大伯却不怕痛苦,用大衣包着字典,深一脚浅一脚地向小明家走去。

    再说小明正在家里着急地等候着,他看看腕表,已10点多了。可见今日张大伯是不会来了。他想。正在这时候,他突然听到有人在拍门。他翻开门,啊!是张大伯,他从怀里取出一册全新的字典递给小明,他全身都已湿透了,可字典却一点儿也没

  • 10、 《张大力》读书笔记

    《张大力》读书笔记(一)

    《俗世奇人》是冯骥才写的,它写的是古时候天津码头上的一些奇人妙事,小说里的人,不奇传不成,一奇就演出各种匪夷所思的事情,都是真人真事。它写得都是生活中的事,让我深深地记在心里。大家一定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这书里有什么奇人,各有什么传奇的事,那就让我来给你们讲讲吧!

    这本书对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刷子李》、《苏七块》等等。刷子李是一个专干粉刷一行,他刷墙的时候手臂悠然摆动,每刷一次,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上发出“啪啪”的声音,刷过去的墙,好比平平整整地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更绝的是他每次刷墙的时候必穿一身黑衣服,干完活身上绝没有一个白点,也正因为这样所以人们都叫他“刷子李”。苏七块是一位医生,凡是有人伤筋断骨就一定来找他。他呢?手指一触,隔皮戳肉,里头怎么回事,立马就心明眼亮,然后双手上下翻飞,疾如闪电,只听“咔嚓咔嚓”,不等病人觉得疼痛,断骨头就已经接上了。神吧,不过找他看病有一个规矩,就是必须要先付七块银元,要不然他不给看,所以人们当面叫他苏大夫,背后叫他苏七块……

    书中的这些人都很厉害,他们都有各自的本事,所以人们称之为奇人,而在现实生活中也有这样的奇人,我们称之为“达人”。在上学期我们学校举办了 “达人秀”,就涌现了很多“达人”,他们都有自己的特长,都发挥到了极点。但是你知道他们为能有今天的成就付出了多少吗?就拿“刷子李”来说,他刷了多少墙,练了多少次才可以做到这样。再比如说孙杨哥哥和叶诗文姐姐他们都是游泳健将,在伦敦奥运会上为中国赢得了金牌,殊不知为了这块金牌他们在游泳池中洒下了多少的血和汗,正因为他们不断地付出,才会有今天的成功。

    这让我深深地体会到:做一件事只要坚持不懈,认真地去做,就一定会成功。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张大力》读书笔记(二)

    今天我看了冯骥才的俗世奇人中的张大力,张大力原名叫张金璧,因为身强力蛮,力大无穷,所以叫大力。

    有一天张大力在街上走着,看见了候家的门前放着一快石锁,因为这个石锁普通人根本动都动不了所以石锁下写了一行字:凡是举起此锁者赏银百两。他上前去俯下身子,轻轻一摇,竟然摇动起来,许多人围上来看。只见他手握锁把,腰一直,大石锁被他轻易地举到空中。他放下石锁进到候家老板上来笑嘻嘻说:

    “原来张老师来了,快请到里头坐坐,喝杯茶!”

    张大力听了,正色道:“老板,您别跟我弄这套您的石锁上写着嘛,谁举起它,赏银百两,您

  • 2019-10-11

  • 2019-11-06

  • 2019-09-23

  • 2019-11-12

  • 2019-10-11

  • 2019-10-19

  • 2022-12-15

  • 2019-10-29

  • 2023-01-27

  • 2019-09-20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0-29

  • 2021-07-19

  • 2019-09-20

  • 2019-10-29

  • 2019-09-26

  • 2019-09-20

  • 2019-11-16

  • 2019-10-24

  • 2019-09-21

  • 2019-09-28

  • 2019-09-21

  • 2019-10-11

  • 2019-09-20

  • 2023-03-09

  • 2019-09-20

  • 2021-04-29

  • 2021-05-27

  • 2019-11-02

  • 2023-03-11

  • 2019-10-17

  • 2019-10-23

  • 2023-02-22

  • 2019-09-20

  • 2021-06-16

  • 2019-09-21

  • 2023-03-10

  • 2019-09-25

张大千传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张大千传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张大千传读后感、2024张大千传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