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庸医与华佗读后感 > 地图 > 庸医与华佗读后感,2024庸医与华佗读后感
庸医与华佗读后感相关栏目
庸医与华佗读后感热门栏目
庸医与华佗读后感推荐
庸医与华佗读后感

(共 5626 篇)

  • 1、 [读书心得参考]华佗读后感万能版(3篇)

    真正的读书源自内心的热爱,这份爱纯粹天然。观看一本书之后,我们对于作品每个人都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可以写一篇读书笔记,用文字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读后感是人们读完书后的真情实感、独到见解。那么,怎么样才能写好一篇读后感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书心得参考]华佗读后感万能版(3篇)”,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华佗读后感【篇一】

    今天我读了一篇文章,叫《华佗学医》,里面讲了:华佗的家乡有一年疾病流行,华佗立志学医,到西山拜师。他从细心照顾病人到苦读医书药典,勤劳刻苦地学了六年,通过师傅测试后出师学成医术,下山去治病人,虚心向同行与长辈求教学习,成了名医。

    华佗后来成了东汉末年杰出的医学家,别人都叫他神医,他精通内外儿妇针灸各科,其中最拿手的是外科。古人都说他能把死人救活呢!

    读完了这篇文章,我学到了华佗有爱心,坚持不懈、虚心又热爱医术的精神,我们都要向华佗学习!

    华佗读后感【篇二】

    看影片《华佗与曹操》在幽暗的牢房里,一个身着白衣的人挺立着。只见他浓眉紧拧,不时地用手将着胡须。突然,他猛一抬头,从眼里尹出一道道仇恨的光芒一他,就是电影《华佗(tuo)与曹操》中的华佗。这位一代神医为什么被囚于监狱之中呢?又是谁将他囚禁的呢?原来在公元200年的官渡之战中,华佗为曹操治好了难以医治的头风病。曹操非常高兴,当然对华佗是另眼相待,挽留,他当自己的私人医生。但华佗志在为天下百姓治病,不愿做曹操的奴仆。曹操心中不悦,恩威兼施,华佗无奈,只好就范。华佗身在军营,心却向着百姓。

    他趁自己夫人生病之机,向曹操请假暂离军营。曹操准假,华佗像飞出笼儿的鸟一样,赶回家去,为千家万户解除病痛,尽管曹操多次派人催促,但华佗仍未回转。在一次又一次的诊断医疗中,华佗发现给病人做手术时,因为没有麻药,病人疼痛难忍。华佗和夫人下决心制造麻药。于是,他们带着爱子沸儿出没深山高岭,寻找草药。沸儿年幼无知,一次,捡起一种野果吃了下去。哪知这野果有毒,沸儿无辜地被夺去了生命,华佗和夫人悲痛万分,但终于以沸儿生命换来的毒果制成了麻药,取名麻沸散以纪念沸儿。曹操早对华佗怀恨在心,见他一去不复返,便乘机逮捕了华佗,并关进了监狱。华佗狂放不羁,虽被囚禁,但抱定士可杀不可辱的志气,不向曹操低头。这下,曹操犯了难,心想:杀了华佗吧,谁给自己治病?不杀吧,他又不听自己的话。怎办?

    最后,曹操决定派曹不劝

  • 2、 优秀读后感:读《庸医与华佗》有感

    人的一生难免会犯错误,关键是如何处理错误。有些人会勇敢的去承认错误,也有人及力的掩盖错误。读了《庸医与华佗》后我的感触很深。

    医生的职责是救死扶伤,文中的医生却犯了一个诊断的错误。他把病人腹中的幼小的生命胎儿看成了肿瘤。当切开患者的腹部时,他犹豫了:如果把胎儿强行拿掉的话,并告诉病人拿掉的是肿瘤的话病人一定感激的恩同再造。他没准还会得到一个华佗再世的美名呢!当他看到那蠕动的小生命时医生的职责告诉他不能为了名利而杀害生命。为此他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患者家属得知真相后并不原谅医生的错误诊断把他告的一败涂地,几乎破产。我觉的患者家属的作法不对,医生为他们留下了一个可爱的宝宝而他们却一味的找医生的错误。如果人们都像患者家属那样那么已后就不会有医生这样作了。我觉得那位医生才是华佗再世,希望这样的医生以后会,希望以后不再出现老天知道这样的事了。

    我觉得我们要向文中的医生那样把生命放在第一,不能像病人家属那样不理解他人的想法。

  • 3、 华佗与曹操

    看影片《华佗与曹操》 在幽暗的牢房里,一个身着白衣的人挺立着.只见他浓眉紧拧,不时地用手将着胡须。突然,他猛一抬头,从眼里尹出一道道仇恨的光芒一他,就是电影《华佗(tuo)与曹操》中的华佗。 这位一代神医为什么被囚于监狱之中呢?又是谁将他囚禁的呢? 原来在公元200年的官渡之战中,华佗为曹操治好了难以医治的头风病。曹操非常高兴,当然对华佗是另眼相待,挽留,他当自己的私人医生。但华佗志在为天下百姓治病,不愿做曹操的奴仆.曹操心中不悦,恩威兼施,华佗无奈,只好就范。 华佗身在军营,心却向着百姓。

    他趁自己夫人生病之机,向曹操请假暂离军营。曹操准假,华佗像飞出笼儿的鸟一样,赶回家去,为千家万户解除病痛,尽管曹操多次派人催促,但华佗仍未回转。 在一次又一次的诊断医疗中,华佗发现给病人做手术时,因为没有麻药,病人疼痛难忍。华佗和夫人下决心制造麻药。于是,他们带着爱子沸儿出没深山高岭,寻找草药。沸儿年幼无知,一次,捡起一种野果吃了下去。哪知这野果有毒,沸儿无辜地被夺去了生命,华佗和夫人悲痛万分,但终于以沸儿生命换来的毒果制成了麻药,取名麻沸散以纪念沸儿。 曹操早对华佗怀恨在心,见他一去不复返,便乘机逮捕了华佗,并关进了监狱.华佗狂放不羁,虽被囚禁,但抱定 士可杀不可辱的志气,不向曹操低头。这下,曹操犯了难,心想:杀了华佗吧,谁给自己治病?不杀吧,他又不听自己的话.怎办?

    最后,曹操决定派曹不劝华佗认错,以振自己的威严。但是,华佗软硬不吃,威武不屈,让曹王碰了一鼻子灰。 华佗在狱中主活极其艰苦,但仍时刻想着救死扶伤,便夜以继日地赶写;,要把自己的宝贵医术传给尼世。当他叠叠写成的医书交给狱卒时,这些狱卒都屈于曹操的威下,胆小怕事:i;不敢接受。华佗只好流着泪,痛心地把宝贵书烧毁了。 曹操屡次碰壁.咬牙切齿,最终把华佗杀害了。一代名医虽死于曹操的刀斧之下,但在历史上,华佗英名万世流芳,而曹操将永远留下枉杀华佗的千古罪名。 看过这部影片,华佗那种无偿地为百姓治病和身囚牢房而坚持写书,把宝贵医道传给后世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的。

  • 4、 华佗学医读后感

    篇一:华佗学医阅读训练及答案

    有一年疾病流行,华佗亲眼看见许多人被病魔折磨得呻吟着,挣扎着。为了病人的痛苦,华佗立志学医。他风餐露宿,历尽,来到西山,拜精通医术的老人为师。∥华佗拜师后,师傅说:“这里有许多病人,你就专门侍侯他们吧!”华佗一面耐心地侍侯病人,一面留心观察每个病人病情的变化和用药情况。,他在3年时间里就懂得了不少病的病源、病理和用药方法。3年过去了,师傅说:“你已经了3年,学了不少东西。但是还要学些医书、药典。”他带华佗到内室,只见到处是书籍、挂图。华佗高兴极了,从此不分昼夜,如饥似渴地起医书来。暑去寒来,又是3年。一天华佗正在读书,突然有人跑来说:“师傅病了,你快去看看。”华佗连忙跑去,只见师傅两眼紧闭,手脚僵硬。他摸了摸师傅的额头,又按按师傅的脉搏,然后笑着说:“师傅无大病,自会好的。”人们都华佗不懂医道。就在这时,师傅突然坐起来,哈哈大笑说:“华佗说得对,我是故意装病,试试你们的本领的。”众人听了,不得不佩服华佗的本领。∥“有志者事竟成”,华佗终于学得一手好医术,辞别了师傅,下山给人们治病去了。∥1.为文中括号出选择恰当的词语。人们都华佗不懂医道。 a.嘲笑 b.责怪 c.怪罪正确答案:b2.为文中括号出选择恰当的词语。华佗高兴极了,从此不分昼夜,如饥似渴地起医书来。 a.阅读 b.攻读 c.诵读正确答案:b3.为文中括号出选择恰当的词语。你已经了3年,学了不少东西。 a.练习 b.锻炼 c.磨练正确答案:c4.为文中括号出选择恰当的词语。,他在3年时间里就懂得了不少病的病源、病理和用药方法。 a.于是 b.因为 c.因此正确答案:c5.为文中括号出选择恰当的词语。他风餐露宿,历尽,来到西山,拜精通医术的老人为师。 a.困难 b.艰辛 c.苦难正确答案:b6.为文中括号出选择恰当的词语。为了病人的痛苦,华佗立志学医。 a.去除 b.废除 c.解除正确答案:c7.以下能反映华佗认真学医的句子有。[多选] a.华佗一面耐心地侍侯病人,一面留心观察每个病人病情的变化和用药情况。 b.华佗高兴极了,从此不分昼夜,如饥似渴地攻读起医书来。 c.他风餐露宿,历尽艰辛,来到西山,拜精通医术的老人为师。正确答案:a b8.华佗能学得一手好医术,靠的是(

    )。 a.立志与拜师 b.拜师和勤奋 c.实践和读书 d.立志和勤奋正确答案:b

    篇二:阅读11——《华佗学医

  • 5、 三思而后行——读《华佗救人难救己》有感
    三思而后行——读《华佗救人难救己》有感 六(1)班 戴文秀 最近我看了一本书,名字叫《上下五千年》,这本书中记载着许多历史故事。如“老马识途、”“四面楚歌、”“卧薪尝胆、”“华佗救人难救己”等等。 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华佗救人难救己”这个故事里的曹操。这个故事主要讲了曹操因早年得了头风病,所以他每次发作时,都会心慌目眩,头痛难忍。他请了许多名医来为他治病,可是都没有治好他的病。后来,他又请华佗来为他治病。结果,华佗在他身上扎了几针,顿时,曹操就感觉好多了。曹操非常高兴,治了几次后曹操提出让华佗留在自己的身边专门为他治病。可是华佗不愿意只为他一个人治病,就找理由对曹操说自己的妻子病了,要回家一趟。过了几天后,曹操多次派人催华佗赶快回来,可是华佗坚决不肯回去。曹操恼羞成怒,就决定杀了华佗,就在这时,有个谋士多次劝阻曹操,可是曹操坚决要杀了华佗。没有人阻止得了他。最后,华佗丧失了生命。这件事情过后,曹操毫无悔改之意,直到自己最喜欢的爱子曹冲死了以后,他才知道当时不应该杀死华佗,因为只有华佗才能救得了曹冲。 看到这儿,我觉得做任何事情都要三思而后行,不可以冲动。记得在期中考试过后,我语文考了95.5分,当时我心里特别的高兴,拿着卷子乐滋滋的。可是当我上厕所回来的时候却发现桌子上的试卷不见了,我不仅怔住了。我朝着周围扫视了一下,发现我斜对面的敏敏同学手里拿着一张卷子,上面红色的“95.5”非常醒目。于是我立即气冲冲地走过去,一把抢过了那张试卷,一边还不忘指责了敏敏几句:“你这人怎么这么没礼貌啊?不经过我的同意就拿了我的试卷,真是的……”可是,当我低头细看时,才发现手里的试卷不是我的,而是敏敏的,原来她也考了“95.5”!顿时我的脸羞得通红,而试卷上面那醒目的“95.5”变得那么的刺眼,似乎在嘲笑我。我惭愧而又尴尬地看向敏敏,现在说什么都已经晚了…… 至今回想起这件事,我都还会羞愧。唉,冲动是魔鬼,莽撞行事,真是要不得啊!看了《华佗救人难救己》这个故事,看到了曹操杀了华佗后的后悔莫及,我更深刻地明白了做事情要三思而后行,有些事情一旦做错了,就难以挽回,世上是没有后悔药的啊!

  • 6、 老人与海读后感与启示

    我们应该把阅读看得和吃饭一样重要。阅读完老人与海后,我们可以大概了解作品的情节走向,这时我们可以用写读后感的方式来记录我们内心的想法,那么读了老人与海之后,您有什么收获呢?推荐你看看以下的老人与海读后感与启示,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你能喜欢!

    老人与海读后感与启示【篇1】

    一叶扁舟,茫茫大海。老人划着桨,撒着网。看似老人不停地在为生活奔波,倒不如认为老人在品位生活的同时,在追求生命的真谛。

    老人是孤独的。粗糙的双手挽着缆绳,远处的蓝天和大海已经连成了一片,只有偶尔有一两只海燕从头顶飞过,但老人没有感到一丝恐惧,他早已把自己看成了大海的一部分了,漂浮在大海上就等于投入母亲的怀抱。

    老人是无奈的。出去连续数月,却一无所获,连唯一的徒弟也跟着别人出海去了。老人是无奈的,但没有叹息,他仍然收拾自己的行装,继续向深海中划去……鲸鱼一口口地在吞噬他的劳动成果,老人奋力地在与鲸鱼抗争,可劳动成果仍在一点点地消失。他感到无奈,可他没有停止与生活的抗争。

    老人是坚强的。每次出海,老人都空手而归。但老人没有退缩,他相信自己的能力,只是运道差了一点罢了。老人没有为此消耗时间和精力。第二天他仍然一如既往地出海。老人用一根鱼叉与虎鲸抗争,虎鲸的鲜血染红了海水,又激来了更多的虎鲸飞踪而至,但老人没有气馁,他用尽自己最后的一丝力气,却仍然只得到了一付白骨。但老人没有被击垮。他相信:人生下来不是被击垮的。老人睡着了,他的徒弟在一旁咽咽啜泣。但老人安心的面容上却挂着一丝微笑。也许明天太阳升起的时候,老人已经划着船沐浴在海天一色的晨霭中了。

    人生下来不是被击垮的,老人在用自己的方式品味生活。

    老人与海读后感与启示【篇2】

    海平面上,旭日东升,海水泛着点点金光。天的尽头,与大海相交,海天一色。那片金光,是胜利的呼唤!

    海边,一幢小木屋。残破,摇摇欲坠。里面住着一位老人,陪伴他的,只有一个小男孩、一艘破船,还有梦中的狮子。老人已经八十四天没捕到鱼了。一天,他修补着渔网,目光锐利的穿过窗口,眺望远方。拿起略有锈迹却依然锋利的鱼叉,他再次出海。

    人是不会一直走霉运的,上天终于垂青于他,他成功的捕到了一条大马林鱼。可命运总是和他开玩笑,他出海太远了,回去的路上要经过一片鲨鱼带。老人虽凭借丰富的经验,但最终寡不敌众,拖回海滩的,只剩下一副白色的挂着零星碎肉的骨架。

    看了这

  • 7、 与和平读后感

    与和平读后感范文一

    手捧一本《战争与和平》,仿佛置身于那个硝烟弥漫的时代。以往总是崇敬拿破仑的勇敢和智慧,从未想到从俄国的角度去看这一段历史是如此不同。托尔斯泰以其深刻细致的笔触向我们描绘了一幅宏大壮阔而又生动逼真的历史画卷。我从中看到了战争的残酷,也看到了个人在历史洪流中的挣扎、探索。其中安德烈的形象最让我印象深刻。

    安德烈一出场就是一个看似随和而又傲慢、冷漠的年轻公爵形象。他厌倦上流社会的虚伪、无聊,不愿意被这种生活所束缚,因此他积极参军作战,期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功成名就,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然而他却看到了战争的残酷和统治集团的虚伪、无能,当他死里逃生回到家中又眼睁睁看着妻子难产死去。这一系列的打击使他灰心丧气,使他感到了生命的虚无。曾经渴望建功立业的他隐居农村,只想独善其身。在皮埃尔的热情劝说下,他渐渐振作起来,在自己的领地上实施了一系列改革并取得了成功,但他仍然决定自己应该平静而安稳地度过后半生。直到遇见美丽的少女娜塔莎,娜塔莎的美丽和无忧无虑激起了安德烈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于是他再次走进了彼得堡的喧嚣之中,加入了当时俄国的社会改革热潮。他赢得了娜塔莎的爱情,然而两人订婚后,娜塔莎的背叛又让安德烈落入了生活的低谷。战争再度兴起,安德烈身负重伤,最终在娜塔莎的看护下死去。

    安德烈一生都在追寻着生命的意义和生活的价值。在起起落落中,他苦苦思索,寻求着一种超脱世俗生活的价值所在。安德烈的思索也启发我们读者的思索: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人应该怎样生活?这样的问题我想每一个有自我意识的人都应该曾经想过,也很可能像安德烈一样经过了一个反反复复、时而兴奋、时而落寞的痛苦的内心挣扎过程,甚至很可能到现在都没有找到能够真正说服自己的明确答案。我想,这个我们苦苦追寻的、左右我们的生活态度的东西就是我们常说的人生哲学吧。每个人的人生哲学都不尽相同,然而每个人追求人生意义的过程却颇为相似。是也?非也?哪里有衡量的标尺呢?

    千百年前,屈子立于汨罗江畔叹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直到现在每个人都还是一出生就在不断追寻,并且在这个追寻过程中成长、老去、直至死亡。或许,生活的意义、生命的价值就在于这如同夸父追日一般永不停歇的追寻吧!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然而人类怎能停止思考呢?虽然奥斯特洛茨战场上高远的天空依然飘浮着宁静、镇定的白云,老榕树依然岁岁枯荣,安德烈的心灵历程却不会

  • 8、 读后感大全:《战争与和平》与托尔斯泰

    读《战争与和平》,我最大的感受是震撼。但此作品的深意,我并未完全读懂。

    初读《战争与和平》,唯一吸引我的只是故事中跌宕起伏的情节。托尔斯泰-把故事安排在战争与和平间穿梭,和谐的宴谈与混乱的战争场面交替呈现,整个故事却仍井然有序,分毫不乱。托尔斯泰对高难度大场面的描绘似乎把握自如,无论是宴会,舞会,或是战争,描写都极其细致入微。每每一读,总让人有亲临其境之感。他善用精简的语言将人物的性格心理充分表现。他的作品中,字里行间始终透出质朴之气却又与众不同,从而造就了他作品的独特。

    再次细读《和平与战争》,渐渐地,我发现其涉及的哲学、政治、经济,军事和宗教等各方面,共同构成了一个庞大的思想体系,这也是托尔斯泰的思想结晶所在。托尔斯泰一生始终在思索和探寻,环境的变迁使托尔斯泰的思想和信仰不断发生着变化。在和平美好的环境中,他追求善和美;在面对残酷的战争时,他的思想又一次经历着洗礼,他曾把美好的情感屈从于战争的现实。然而,始终不变的是,即使面对战争,他的内心仍在关心那更广阔的精神与永恒。关于精神与永恒的问题,他多次借以作品中皮埃尔和安德烈的大脑来探索,借以他们的谈论来商讨。然而他们的谈论往往是没有结果的,托尔斯泰没有告诉我们最终结果,似乎是更希望我们通过自己的思索来得出答案。

    作为思想家,托尔斯泰也矛盾与彷徨过,他的思想的逐渐成熟,也像《战争与和平》的小女孩,经历过几场所谓爱情后成了一位不修边幅却更成熟沉稳的母亲;随和善良、无贵族架子的皮埃尔,有私生子变成继承人,由不敢爱变成婚后幸福的丈夫,也更有责任和担当;安德烈冷峻聪明,但欠缺宽容,在经历爱情失败后,他在战争中死去,在死前,他也得到彻底的醒悟。

    其实,思想的产生与提升,是需要磨练的。托尔斯泰身为贵族,却蔑视贵族的腐朽享乐,一生都在追求真理。他的思想觉悟使他意识到世界的不公,他希望能帮助农民等下层阶级,却得不到农民的信任,也得不到世人的理解,连家人也同他产生了隔阂。托尔斯泰不如意的经历,似乎是成就他不平凡的思想的关键,也成就了他的多部文学巨着。

    于我而言,《战争与和平》是更胜于文学的思想结晶,托尔斯泰则是更胜于作家的思想英雄!

  • 9、 《老人与海》读后感与段落摘录

    《老人与海》是海明威最满意的作品之一,这本中篇小说是根据对海明威有救命之恩的老渔夫格雷戈里奥·富恩特斯的真实经历改编,老渔夫格雷戈里奥·富恩特斯是小说中老人的原型人物。书名几经修改,起初名为《 现有的海》。小说模糊社会背景等等因素,删掉枝节,着重描写人物的个性和故事情节,人们评价它是部异常有力、无比简洁的作品,具有一种无可抗拒的美。

    渔夫圣地亚哥年老力渐衰,连续84天出海毫无所获,没有捕到一条鱼,不少年轻渔夫拿老人开玩笑,穷困潦倒、衣不蔽体、食不果腹,老人像个十足的失败者,终于在第85天的出海中,老人捕得一条巨大的马林鱼,马林 鱼比老人所驾的小船还要长两尺,奋战了两天两夜,老人终于用鱼叉把它杀死然后拴在船头,预备凯旋返回,不料大马林鱼的血腥味却引来多条大体型鲨鱼的追食,老人拼命保全大马林鱼,终于拖回一副仅剩鱼头的巨型鱼骨 架,在无边无际海中央经历几天几夜的生死之战,靠一点生鱼片和一瓶少得可怜的水维持生命,当人们都以为老人死定了的时候,老人的归来,让老人再次获得所有人的尊重,重拾年轻时的尊严与对自我价值的肯定。

    我摘录了小说中精彩段落:

    段落一:

    老人消瘦而憔悴,脖颈上有些很深的皱纹。腮帮上有些褐斑,那是太阳在热带海面上反射的光线所引起的良性皮肤癌变。褐斑从他脸的两侧一直蔓延下去,他的双手常用绳索拉大鱼,留下了刻得很深的伤疤。但是这些伤 疤中没有一块是新的。它们象无鱼可打的沙漠中被侵蚀的地方一般古老。他身上的一切都显得古老,除了那双眼睛,它们象海水一般蓝,是愉快而不肯认输的。

    人们大都对海龟残酷无情,因为一只海龟给剖开、杀死之后,它的心脏还要跳动好几个钟点。然而老人想,我也有这样一颗心脏,我的手脚也跟它们的一样。

    “不过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他说。“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

    在大路另一头老人的窝棚里,他又睡着了。他依旧脸朝下躺着,孩子坐在他身边,守着他。老人正梦见狮子。

    我所理解的硬汉。老渔夫圣地亚哥誉为全世界最著名的“硬汉”之一,老人全身都是古老的,唯有一双眼睛是不认输的;纵使被杀,心脏也可以继续跳动;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时常梦见狮子,狮子是老人 潜在的人格,存于老人的潜意识。坚韧、智慧、优雅自尊的孤独、同时也是温情的、充满生活的热情和自信乐观,有着谦卑和气的态度,这样的男人真让人为之迷倒。这是小说对于硬汉品质的定义,老渔夫的外形随着时间打

  • 10、 《傲慢与偏见》读后感:魔鬼与天使

    《傲慢与偏见》读后感:魔鬼与天使

    偏见不是罪过,美丽也许并不是奖赏。

    伊丽莎白,她有着优雅的身姿,美丽的面庞,独特的气质。对她的初印象却并不是很好,这个姑娘,除了骄傲和自以为是,还拥有什么?美好的女孩应该是谦逊,善良的,即使拒绝人也应该是面面俱到,顾及到他人的自尊,然而她却打破一切常规。面对达西隐含的邀请,她一针见血,摧毁所有的可能性,就像一支带刺的玫瑰。锋利的个性,犀利的语言,以及那不可一世的面容,让我很难去喜欢她。她凭什么傲慢?她有什么理由去藐视一切?她难道不会去考虑别人的感受吗?却不知玫瑰如果没有刺,那么她就不是玫瑰了。

    后来渐渐被这个美丽的女生所吸引,她是那么勇敢,追求自己所爱,爱就是爱,不爱就是不爱,当她爱你的时候,无论是什么都不能阻挡她去爱你;当她不爱你,你的一切在她眼里什么都不是。世间敢爱敢恨的人,能有几多如斯?她做到了在我内心中一直渴望却没有成真的事情,嫉妒她,羡慕着她。我已亭亭,无忧亦无惧在她的身上,有着年少的我的影子。那个时候的我和她一样,无惧无畏,听从着自己内心的声音,可是时光却带走了我的坚硬与菱角,现在的我快找不到自己了。我们是否还是最初的自己?是否我们还能保持着自己的特性?看着她游刃于各色人物之间,或真诚,或应付,就像一个埋藏在我内心的自己在前行。很希望,这个女孩可以一直坚持着,可以收获自己的爱情,可以得到那些我们曾经可望而不可即的东西。

    虽然有刺,玫瑰的花朵却是柔软的,就如同人的心。看到伊丽莎白为自己的姐妹打抱不平,看到她逐渐打开自己心门,去信任和接受达西挣扎,犹豫,就像迟迟不能飞翔的小鸟,只因为害怕从高处摔倒地底的痛苦。多想说,去吧,去爱吧,去做你自己的伊丽莎白。她是那么的善良,那么的体贴,那么的幽默可爱,这怎么能让人不去爱她呢?爱上她,是一件再简单不过的事情。

    所谓对达西的偏见,在我看来,也许是她的一种自卑。当泥遇见了云,中间的距离不是可以轻易衡量的,与其拥有过再失去,不如对自己说我不喜欢,它不好。没有希望,自然也不会有绝望。这个女孩,真得很让人心疼。

    傲慢来自于无知,来自于没有安全感。

    我一直不明白,明明是外表俊秀,明明是家境丰厚,明明就是天之骄子,那他又何必需要去傲慢的态度去证明这些呢?所谓人尽皆知,还需要证明什么?这样优秀的达西,一开始就觉得让我迷惑,让我不知所措的喜欢。因为他有点幼稚的举动反而让我看到了他的单纯,看到了在他内

  • 2022-06-04

  • 2023-02-18

  • 2022-12-19

  • 2019-09-19

  • 2019-09-21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8

  • 2019-09-20

  • 2019-10-24

  • 2019-09-20

  • 2019-09-19

  • 2019-10-23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1-04

  • 2019-11-02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1-02

  • 2019-11-08

  • 2019-10-23

  • 2019-10-23

  • 2019-10-23

  • 2019-10-28

  • 2019-11-11

  • 2019-11-08

  • 2019-11-08

  • 2019-11-12

  • 2019-09-20

  • 2019-09-21

  • 2019-10-17

  • 2019-10-17

  • 2019-10-17

  • 2019-10-17

  • 2019-10-17

  • 2019-10-09

庸医与华佗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庸医与华佗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庸医与华佗读后感、2024庸医与华佗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