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爱心树读后感一句话 > 地图 > 爱心树读后感一句话,2024爱心树读后感一句话范文大全
爱心树读后感一句话相关栏目
爱心树读后感一句话热门栏目
爱心树读后感一句话推荐
爱心树读后感一句话

(共 2991 篇)

  • 1、 《一句顶一万句》读后感_800字

    《一句顶一万句》读后感800字

    舍不得掩卷是有些个理还没码完,有些个人要跳出来蹦跶显形,有些个事要对照明鉴。“这日子过的是以后,不是过的以前。”这样想来,还有什么可值得掰扯的呢?显然是要说给自个的。 对路就好,瞅的上眼的指定也能喝上一壶,就照着《白鹿原》和《黄金时代》来码吧。那个自我的寻找和存在的模式还是值得深究的。说顶天立地、出人头地也好,说自由自在也罢,在自我成长、成熟的磕磕绊绊中,定有劫数、有偏移、有丰满,但是不得不承认,有多半是要被抛进这凡尘淬火中半途而废,半途而亡的,为此无常,叹息一声。所以,老刘用上半部提这仨问题也是煞费苦心:我过去是谁?我现在是谁?我可以成为谁? 这里面多出来一个时间模式。 这后面我们分两条线走,一个是瘸腿,一个人;一个是瘸子,好多人,有悲欢离合。 事儿得一件一件理,可理儿就是那么个理儿,瘸腿一个人,原本不必理,自认门清,无法无天,自得其乐。瘸子不行,在亲情、爱情、友情的俗世里如果瞅不见自个,又找不到说的上话的,多半就是瘸子且不得好终。整个下半部人生就是这样:事码不好,话说不上,人找不对,即便阴差阳错找对了也是失了魂丢了人,即使懂得了一些道理也过不好当下。为何?因为瘸子好面子,他忘了自个是谁,总是活在别人的认为里,根,弄差了;因为瘸子把现在活在了以前里,自然也就没了以后。因为瘸子总是一个事掰扯到另一个事,其实码不清也就算了,怕就怕恶魔缠身后的私语,我不杀人,也要放火。如此这般,落下了病根:在循环往复里得了一个可怕的病:在过往的世界里沉沦、寻找,在如今的世界里继续犯错、丢失,及无从谈起的未来。 瘸了腿的有可能成了瘸子再爬不起来,没了耳垂的曼卿反倒值得期许。虽也下眉叹息,武断有余,然知书达理,勇气可嘉。奈何老刘回回绕绕,浓墨重彩,独独至此也是惜墨如金,亦无从谈起以后,当真是无一安好,好不孤独。 家人不能选,我且珍惜。 过往不必选,唯有珍惜。

  • 2、 《一句顶一万句》读后感_900字

    《一句顶一万句》读后感900字

    这本书历时17个小时,上班看,下班看,走路看,逼真的生活琐事很吸引人,让人停不下来。作者撒下了一张人物大网,前五章我还手写了人物关系,后面发现很多人只出现了一次就没在往下写了,作者展现出种种生活中的小细节,让我明白了很多道理,边看也边自我反省,才知道原来夫妻之间、恋人之间能说得着话是这么的重要,友谊的小船可以因为一只兔子、一袋烟、一起喷空、喜欢同一个人而共同驶向远方,也可以因为一句话、一个小行为、一个馒头、一个布袋、十斤肉这种小事情说翻就翻。 杨百顺喜欢罗长礼,喜欢喊丧,可是生活的无奈让他不得不卖豆腐、杀猪、破竹、挑水、种菜、卖馒头,就是没有喊丧,想当初他听说罗长礼要喊丧,打着摆子发着烧几十里路都要跑着去听,兴趣是多大的老师啊,最后巧玲丢了,他改名叫罗长礼。老马喜欢吹笙、老汪喜欢乱走、老胡喜欢做木匠活、老史喜欢听戏、杨百利喜欢喷空、宋解放喜欢动不喜欢静、原来,每个人都在苟且之外存在一个远方。 吴香香和老高、庞丽娜和小蒋、庞丽娜和老尚、牛爱国和章楚红这几对出轨的人都和自己的爱人说不上话,均和小三能说上话,能一宿一宿的说,说完这个说那个,本书改变了我对小三以前的观念,小三能出现,说明夫妻本身感情出现了缝隙,能离就离了吧,给彼此一条生路。就算是挽回,也得能说到一起,三观一致。 关于友情,从牛爱国身上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特别是他和杜青海,复员后隔着几千公里的路程,现在的杜青海也早已不是以前的杜青海了。自从离开重庆来到攀枝花,很多好朋友就真的只有想念了,刚开始还常打电话,后面慢慢就打得少了,偶尔发发微信,很多事情没有一起经历,就会断层。我要跟你说一件事情的话,还要解释其他几件相关的你不知道的事情,到现在才明白,有的朋友只适合吃吃喝喝侃大山,有的朋友适合说真心话,有的朋友值得一辈子记挂在心里,有的朋友可以为你解惑:肉是肉、骨头是骨头,一件件给你码好。 曹雪娥也就是巧玲说“日子不是过以前的,是过以后的”,初看这句话,没啥特别的,细想一下,我何曾不是常常纠结在过去的朋友、过去的复读经历以及结婚过早,现在想想,有啥大不了的啊,日子不是一天一天变好了吗? 一句顶万句,刘老,谢谢您!

  • 3、 《一句顶一万句》读后感_1000字

    《一句顶一万句》读后感1000字

    这本书不愧为刘震云最大气的一部作品,读完闭上眼,一个个人物一庄庄事情甚至他们说的一句句话每一个表情都如在眼前。悠悠百十年浩浩荡荡如一副磅礴的画卷,在时间这条长河中连绵起伏。人生来都是孤独的,千年的孤独使人陷入了无边无尽的茫然和无助。我看到了一个个孤独的灵魂和疲惫的心灵,我看到了孤独中的无奈,无人可诉的愤懑。看到了孤独中的忧伤,孤独后的荒凉和苍老。通书就讲了一个说话,为了说话每一个人都在找与自己说的着的人,找到了又丢失了,有的以为找到了知己,对方却拿他当笑柄,如老杨之于老马。有的找不到或者找到过,因为某种原因丢失了,干脆不再找,自己和自己说话,如走戏,或寄情于畜生,如老马汽修厂的老马之于猴。应该说每一个人都是孤独的,活的卑微又无奈。主人公杨柏顺为了摆脱孤独为了找一个说的着的人,背负着孤独不停的奔走,不停的寻找,父子间说不着,兄弟间说不着,夫妻间说不着,有话无处说是该多憋屈和无奈,最后只有和五岁的养女说的着,也被他弄丢了,从此又陷入了无尽的孤独与寻找中。几十年后杨百顺养女的儿子牛爱国也为摆脱孤独踏上了漫漫的苦寻之路,先与同学冯文修说的着,当兵后与战友说的着,时过境迁后他确实已经没有一个可以投靠的人了。其实想想,我们在有委屈憋闷时又有几个人可以张开怀抱随时接纳你呢?哪怕只是那一点温暖,那一句触及心灵的话。当初说的着是真的,现在说不着也是真的,因为时间在变,各人的利益追求在变,重要的是人心在变,那个人已经不是当初的那个人了!能够说贴心话,温暖心灵的朋友真的很少,或许有的人一生都找不到,或许有的人曾经有过又丢失了,现在如果有这个人是不是应该珍惜不被丢掉?开始纳闷为什么书名要叫一句顶一万句,现在想来应该是,一句贴心的话比一万句敷衍来的温暖,和说的着的人说话一万句不嫌多,和说不着的人说话,一句都是啰嗦。所以我们的祖祖辈辈为了这一句顶一万句,带着无尽的热忱和希望埋头找下去,对抗孤独摆脱孤独。因为说不着引发了一系列的变故。做杨百顺时想要杀人,做吴莫西时想杀人。牛爱国也因为个说不着引起的变故,几次想杀人。或因为愤怒或因为欺骗或因为尊严被揉厉或因为付出的真心被践踏,人都有想杀人的时候,等熬过了这些想杀人的时候,心也就熬糊了,过后他们想想也是不值得,苦,是肯定苦的,把这些苦收起来,以胸腔为釜光阴做柴,慢慢熬,等到一腔苦水熬成了一碗,干了它,咽下去的也只是一碗

  • 4、 《一句顶一万句》读后感_1500字

    《一句顶一万句》读后感1500字

    《风雨杨百顺》

    这本书是我很连贯的读下来的,此片读后感全是一个对全书脉络的梳理吧。这是一本真正吸引我的书,所以我不是作为饭后的消食儿来读的,也不是无聊的时候随便翻翻的。而是在认真的窥探和揣摩一个人的一生,他给周围的人带去了什么影响,他又被附近的环境怎样熏陶。

    此文以他在各个时期不同的名字来展开。

    杨百顺:   首先说杨百顺这个名字,更准确的讲应该叫杨不顺,纵观他的一生,虽渺如历史长河中的一粒砂子,但也跌宕起伏。杨百顺这个名字是他父亲起的,他们弟兄三个分别叫百业,百顺,百利。估计应该是父亲希望他们百业顺利,但是事与愿违。在家的时候他不愿意随他爹卖豆腐,吆喝也吆喝不出来,还爱跟他爹顶嘴,因此挨了不少的打。后来有一个进入官场的机会,还因为父亲的暗箱操作而夭折了。本想跟着老裴去学剃头的手艺,误打误撞做了屠夫,因一句抱怨话,导致师徒关系破裂,只得卷铺盖乱滚蛋。在他无路可走的时候碰到自己的同学,经同学的引荐,又干起了染布的行当。(同学情对于以后职位的发展还是很重要的)不料天有不测风云,一只猴子的失踪给他带来了灾祸。

    杨摩西:杨摩西是他的第二个名字。离开染布坊他只能回家,在家里窝了一段时间觉得还是得出去干事儿,就准备去延津,路上碰到传教士老詹,又做了老詹的徒弟,他不是真心信主,只是希望借着这层关系在延津市找个活计。师傅老詹为人心善,虽然一辈子传教只收了八个徒弟,但他还是坚持不懈,乐此不疲。(真正有信仰的人是很值得敬佩的)老詹收他为徒也有条件的,就是让他改个名字,叫杨摩西,因为摩西是宗教人物,曾经带领人们走出了苦难,老詹希望他也能成为那样的人。但是很遗憾,别说普度众生,他连自己都度不了。老詹给摩西找的是做竹具的事儿,他就跟着老板做事儿,但是他做竹具不认真,老是把竹子劈坏,最后他被辞掉了。(干任何事儿,都得专心和投入才能出成果)

    说来傻人有傻福,他正愁没事做,街市上有演戏的缺一个角儿,他顶替上了,当时市长正在观看,被打动了,所以他被选去了帮市长种菜。所以机遇很重要,而且这种机遇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说起来这个市长也不是啥好玩意儿,不琢磨政治,天天琢磨种菜捧戏子)。最后市长垮台了,他也跟着受牵连。(这就跟过去官员们站队一样,跟对了人,将来飞黄腾达,跟错了人默默无闻,甚至受牵连)

    吴摩西:这个名字说起来故事太多了,这里简要描述。他离开官府之前,被街上做馒头

  • 5、 《一句顶一万句》读后感_1300字

    《一句顶一万句》读后感1300字

    “不,得找。” 一幅看似平淡无奇,实则波澜壮阔的画卷就这样卷起来了。在阳光明媚的早晨看完这本书,却觉得甚是寂寥。刚开始看这本书时,觉得很头疼,书中人物太多了,几乎每个章节都会新人物,全是老丁、小韩、老詹、老高这种称呼,而且每一个人物做什么也会写得非常详细。硬着头皮看下去,跟着作者的思路,就像忽逢桃花林,一切豁然开朗。 书中的主人公杨百顺和牛爱国,两个你想不到有什么联系的人,却冥冥中有着千丝万缕。两个人的一生都在奔走,有无奈,也是为了心中的那个执念。 杨百顺,从一开始在家就不喜欢自己做豆腐的爹,以至于讨厌做豆腐。去学堂免费旁听到上新学事件,知道真相的他就好像潜藏已久的炸弹被点燃,在心里将老杨、杨百利、老马等人杀了,离家出走。杀猪、挑水、破竹、种菜、做馒头,为生活所迫,他样样能做。本书中最喜欢的片段还是杨百顺和巧玲的相处,是最能让人感到温暖的存在。但天意弄人,巧玲丢了。杨百顺四处奔波寻找,最终改名罗长礼(他小时候最崇拜的人),定居在陕西。故事的前半部分就这样戛然而止。 牛爱国,从小爹不疼娘不爱,在学校闯了祸后来去当兵,再回来沁源结婚生子。妻子出轨,他找能说得上话的朋友拿主意,决意拖着妻子。结果闹了一通,后来妻子还是跟人跑了。他假意出门寻找,走上了跟杨百顺当年一样的道路。因自己母亲曹青娥(巧玲被拐后改的名)临终前那封信,无意中碰上延津人,他踏上了回延津的路。最终也没弄明白杨百顺最后想和巧玲说的话是什么。而他,也一直在寻找章楚红的路上,故事结束了。 实在是理不清人还乱,书中时间跨度上百年,出现的人物少说也有百余人,主人公的经历也是非常复杂。作者用轻描淡写的语气,不紧不慢地述说着几代人的平凡一生。鸡毛蒜皮、强权欺压、邻里小事、家长里短、恩怨情仇……你都能在本书中找到,但终归离不开“找能说的着话的人”这一主题。 书中的每一个人物,都在围绕着“找能说的着话的人”这一主题,谁和谁说得着成了朋友,谁和谁结婚了却说不着,谁会说话能把复杂的事理清楚,谁总是能把一件事说成另一件,谁一句话改变了谁的一生,等等等等。这也就是书名《一句顶一万句》的来源吧,说话成了本书的核心。 杨百顺和牛爱国,甚至书中出现的大部分人物,一生都是不幸的。杨百顺能说的着话的人是与他没有血缘关系的女儿巧玲,但巧玲丢了。牛爱国能说的着话的是路过打尖饭店的老板娘章楚红,最后也不知所踪了。 找

  • 6、 《一句顶一万句》读后感_1900字

    《一句顶一万句》读后感1900字

    语言是心灵沟通的桥梁。俗话说:“话不投机半句多”,相反的,和投机的人说话,能说到人心坎儿,一句也就顶得过旁人滔滔不绝说上一万句。“一”与“一万”也就是“说得上话”和“说不上话”的区别。这本书没有牵扯任何重大历史事件,呈现的是众生相,讲的是过日子的琐事,宛若《清明上河图》。打开这幅偌大的画卷,能看到各行各业的普通老百姓,扑面而来的都是烟火气息。书中除了杨百顺和牛爱国几个主要人物有姓名,其他人物都是以“老”加“姓氏”称呼:比如老马、老段、老李、老朱等。毕竟人物之杂故事之多,若是个个都起名字,读者很难记住。按故事内容,本书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讲的是爷爷辈,后一部分讲的是子孙辈。以前从来没有认真思考过“说话”的重要性。看完这本书才体会到,生活如此艰难,若是没有一个能和自己说得来的人,心里该有多苦!能有说得上话的人,心里就舒坦。就像书中所写:“一天不吃饭死不了人,一天不说话就把人憋死了”。在那个物资匮乏、信息封闭的时代,劳苦大众的消遣方式不多,通过说话,一个个苦闷的心灵得到排解。

    (1)“世上的事情,原来件件藏着委屈。”杨百顺的一生经历过许多事,名字也由一开始的“杨百顺”改为“杨摩西”,又由“杨摩西”改为“吴摩西”,最后又从“吴摩西”改为了“罗长礼”。原本改“摩西”这个名字,是因为老詹希望他像摩西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一样,把深渊中的延津人,带出苦海。没想到他始终是独自一人在苦海挣扎。

    (2)“每个事中皆有原委,每个原委之中,又拐着好几道弯”。在老高和吴摩西的谈话中,我终于明白为何“清官难断家务事”。因为街上的事,一件事就是一件事;家里的事,一件事扯着八件事。人们诉说往往只说那委屈的一件事,别人如何去断八件事呢?再者,夫妻间吵架,总喜欢把一件事说成了另一件事。生活就是一锅浆糊,一团乱麻,没有那么容易理清利害,也不能使用快刀去斩。

    (3)“两人的心离得远,对同样一句话,就有不同的理解;你认为是句好话,她听起来不一定觉得是好话。人相互一有隔阂,对方便无做得对的地方;同做一件事,本来是为对方考虑,对方也把你想成了另有想法。”牛爱国的妻子出轨是因为和他说不上话,和别人说得上话。无论牛爱国怎样挽回,都没有用。等他与一个有夫之妇勾搭上了,才理解妻子为何偷人。当他欲带情妇私奔时,老崔的一番话让他知难而退:“你跟她说得着,是因为她现在由丈夫养着,你就是与她说个话

  • 7、 读后感《加了一句话》

    阅读是开启智慧之门的一把钥匙,而书籍是进步的阶梯。

    今天,我就看了一则故事《加了一句话》。这个故事主要讲的是:有一天,一位诗人遇到一位双目失明的老妇人正在街上乞讨。这位诗人很可怜她,给了她一些钱,然后又悄悄地在她那写着我什么都看不见的木牌上添了四个字春天到了。到了晚上,又有许多人经过这条街。然而,当他们看见这块木牌的时候,不论是谁,都会掏出硬币给老人。

    春天到了,我什么也看不见!诗人只是加了四个字,竟然产生了这么大的效果。我觉得文字实在是太神奇了,仅仅加了一句话而已!一句话!只有四个字!文字实在是太美妙了,竟可以牵动人的丰富情感,使人笑,使人哭,使人忧,使人喜。反正,我认为,人的喜怒哀乐肯定都是由语言、文字控制的。

    难怪人们能够互相交流,这都是文字的功劳呀!而且,故事中的诗人是那么善良,如果世上每个人都像他一样善良,那么和平将会充满整个地球。地球也将会成为一个美丽、和谐、充满爱的星球!

  • 8、 一念之转四句话改变你的人生读后感欣赏

    《一念之转:四句话改变你的人生》是一部由美国拜伦凯蒂和史蒂芬米切尔共同著作的书籍,书中主要讲述了可以让我们用新的眼光看待时间烦恼的四句话。对读者有很大的启发。网友读完这本书的感受是怎样的呢?一起来看看吧!

    这本书的核心概念就两个字转念。

    作者为什么会写这本书?因为很多读者,还有没读过这本书的人,他们都会有自己的苦。而作者写这本书的目的就是帮助大家去认识自己的苦,然后去化解,寻找到解脱的办法。

    也许你会怀疑,作者在书中阐述的内容可信吗?

    没有读完这本书之前,我也有怀疑,可在我读完这本书后,从内心深处对作者心生敬佩,感恩作者把从自己亲身经历中提炼出的精华内容呈现出来,让我离生活的真相更近一步。

    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想,因为转念的目的是帮助人们发现让自己痛苦的真相。很多时候我们的苦,是来自自己给自己编的故事,自己沉浸在自己痛苦的故事中当主角而不自知。转念就是让我们主动去发现真相,去反思自我,觉察事情背后的底层逻辑。

    当人们做完转念作业,找到真相后,往往会有守得云开见月明的感慨,也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换个念想,眼前一片光明,美好的生活重现。这是我做完转念作业的收获。

    作者在书中给的转念作业是全书的主线,中间大部分章节都是讲转念作业在各个场景中的应用。作者举了很多例子,主人公们都是在生活中遇到了让自己痛苦的事情,而作者借助转念作业,帮助他们发现真相,从痛苦中解脱。

    那是不是说,没有什么痛苦的事,就没必要读这本书,或者说读了没用呢?不是的。转念作业不仅对重度患者有很大帮助,还可以给所有人提供一种独特、好用的思维方式。

    这本书不是教你怎么混职场、做生意,赚大钱,更多在于帮助你提升认知水平、放下包袱、去除烦恼,让你心情愉悦多一点,生气发怒少一些。

    所以,这本书被放在成功励志类,我觉得是不合适的,放在个人成长类应该更好一些。

    在这里给大家奉上作者的转念作业,包括写6道题、4句反问和反向思考 。作者认为我是自己痛苦的一切肇因,并非一部分而已。 世上没有一丁点痛苦的人是不存在的,所以这本书对每个人都会有所帮助。

  • 9、 《一句顶一万句》读后感1000字

    《一句顶一万句》读后感1000字

    罗媚

    初读此书,觉得此书非常生涩难读,人物关系复杂,墨迹无趣。内心浮躁是很难读这样的书籍。当我静下心来读完整本书之后却舍不得就这样结束,心情很复杂,很难去解释那种沉重,失落与孤单,压抑的心情。我个人觉得好的书籍大抵如此会给我们的思想带来冲击,像明镜让我们可以照看自己的模样,但它又不是普通的明镜,它能照亮我们的心灵,给我们一些启示。

    小说的叙事风格类似明清野稗日记,语句洗练、情节简单、叙事直接、朴实无华。正如书名“一句顶一万句”,一字一句都构成言说的艺术,无一句废话。

    小说的前半部写的是过去。孤独无助的吴摩西失去唯一能够“说得上话”的养女,为了寻找走出延津;小说的后半部写的是现在。吴摩西的养女的儿子牛爱国,同样为了摆脱孤独寻找“说得上话”的朋友,走向延津。一出一走,延宕百年。“出延津记”和“回延津记”表面上讲的是吴摩西和牛爱国两个人的历史,但只要对之细细咀嚼和回味,便会明白实际上讲的是孤独的历史。“孤独”世代相传,祖辈的故事在后辈的身上重演,祖辈的“孤独”也在后辈身上延续。小说所有的情节关系和人物结构,所有的社群组织和家庭和谐,乃至爱情都和人与人能不能对的上话,对的上话,然能不能触及心灵、提供温暖、化解冲突、激发情欲。话,一旦成了人与人唯一沟通的东西,寻找和孤独便伴随一生。心灵的疲惫和生命的颓废,以及无边无际的茫然和累,便如影随形地产生了。

    现实生活中也是如此,很多人想找个说得上话的人,但是越长大越发现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似乎孤独才是人生常态。书中的人物大部分都是中国最底层的老百姓,很真实的反应了底层百姓的人性和人心,读此书时我总是情不自禁的会想起我的外公,我自幼跟随外公外婆长大,印象中外公一直是个沉默寡言的人,但是他有一个“说得上话”的姐夫,在交通不便的年代,他会走上几天的路,风餐露宿,就为了能和这个“说得上话”的姐夫说说话,和这个能给自己出主意的人聊聊天、喝点小酒。像极了书中主人翁,为了一个建议,千里迢迢的去找自己认为能帮自己出主意的朋友,帮自己说道说道。

    为了摆脱孤独和累,书中的人们努力制造声响和热闹,但这无法改变本书人物的命运,就像今天,我们很多人还像书中的人们一样为此付出巨大的成本和代价。

    当然,阅读此书也让我感受到生命的执着和顽强。为了在精神上有所寄托和慰藉,人们义无反顾地追逐“一句顶一万句”的身影,很像祖辈弯曲的脊背

  • 10、 一句话读书感言

    一句话读书感言(一)

    1、《借我一生》:浓缩了一代文人从革命年代走向现代的磨砺血途。

    2、《在绝望中寻找希望》:给你动力的笨小孩的奋斗史。

    3、《岛上书店》:每一个生命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故事,也许它不为人知……

    4、《考研单词一笑而过》:考研狗的必备神器,思思粉的小心肝!

    5、《群山回唱》:永远不要轻易给出自己无法实现的诺言,尤其对一个在绝望中寻找希望的人。

    6、《三国演义》:论厚积薄发--任巨头们龙争虎斗,到头来还是给他人做了嫁衣。

    7、《平凡的世界》:平凡的人叙说着平凡的故事。

    8、《你一年的8760小时》:道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变成自己的东西。

    9、《一个人的朝圣》:一封信,改变了一个人,改变了一个人的处世!

    10、《你要去相信,没有到不了的明天》:做自己的小太阳--没人逼你将就

    11、《萤窗小语》:安宁恬淡的文字,为年轻迷茫的我点亮心灯。

    12、《把时间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把时间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所有微小的细节才是生活的本质。

    13、《小王子》:搞笑版:一个小屁孩只身一人离家出走开发宇宙。深沉版: 你在你的玫瑰上花的时间使你的玫瑰变得如此重要。

    14、《冰是睡着的水》:在永远沉默却绝对忠诚的世界里,我成为了你,我忘记了你,但除我之外的我的一切,还深爱着你。

    一句话读书感言(二)

    读《伶人往事》一句话感言:

    容他殊途,任他自在,生死悲欢,只恨人生太短,休要难他人不过,且把自个放轻松。

    读《中国大历史》《万历十五年》一句话感言:

    人生在世各有苦衷,将心比心方知轻重。

    读莫言小说公式感言:

    泥巴(庄严·朴实·憨厚·愚钝·沉重)+ 血腥(残忍·癫狂·混乱·麻木·希望)+ 身体(贫穷·坚韧·原始·羸弱·狂野)==真实的苦难(政治·命运·人性·情爱·理想)

    附:

    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

    《生死疲劳》以人们忽略的动物的眼睛观察着世事变迁,观察着芸芸众生中那一个隐秘的角落,从土改、大跃进、人民公社再到文革以至改革开放,半个世纪的风云变幻尽收眼底。

    这是一部中国老百姓的苦难史,呈现了几代人的心灵沧桑。

    韩少功作品一句话感言

    土地里有韩少功驰骋的理想和超然的热爱,理想从土地里走来,多少哀思、沉痛,多少风霜、热血,那已不似一个真实的农村,却如一代人久经泪洗的残梦,梦里的人活在他的土地上,绝望又顽强,生生不息地延续着微茫的希望。

  • 2019-10-29

  • 2019-10-24

  • 2019-10-24

  • 2019-10-24

  • 2019-10-23

  • 2019-10-23

  • 2019-10-20

  • 2019-10-19

  • 2019-10-11

  • 2019-10-11

  • 2019-09-23

  • 2019-09-22

  • 2019-09-21

  • 2019-09-21

  • 2019-09-21

  • 2019-09-21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09

  • 2022-03-12

  • 2019-10-23

  • 2023-04-12

爱心树读后感一句话
爱心树读后感一句话栏目为大家提供2024爱心树读后感一句话,爱心树读后感一句话大全,爱心树读后感一句话2024,更多爱心树读后感一句话在本栏目,欢迎大家阅读。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