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800字 > 小步走路读后感 > 地图 > 小步走路读后感,2024小步走路读后感
小步走路读后感相关栏目
小步走路读后感热门栏目
小步走路读后感推荐
小步走路读后感

(共 5070 篇)

  • 1、 读《小步走路》有感范文500字

    暑假里,我读了《小步走路》这本书,被两个鸭哥哥的耐心和小鸭子的坚持吸引住了。这本书写了三只鸭子迷路了,年纪最小的那只鸭子一会儿吵着要找妈妈,一会儿说他的脚好酸。聪明的鸭子大哥教他“一小步、一小步”地向前走,鸭子二哥还给他取个名字叫“小步”。小步在哥哥们的鼓励下,时快时慢地埋头走路。有时走累了,他又赖在原地不想动,哥哥们总是耐心地提醒他“一小步、一小步”地向前走。最后,小鸭子果然走到家了。

    读着读着,我想起了我学琴时的一件事。有一次我碰到了一个很难很难的曲子,我对妈妈说:“妈妈,这个曲子太难了,我弹不会了。”妈妈说:“咱们一点一点地弹,一定能弹会。”我听了妈妈的话,按妈妈的要求一行一行地弹,一遍一遍地练习,果然最后一遍弹会了。

    还有一次,老师让我们背诵一篇课文,这篇课文有六个自然段,我们都说:“课文太长了,我们背不过。”老师温和地说:“我们一段一段地背诵,一定能背过的。”结果我们按老师说的方法,果然很快就背熟了。

    我觉得我就像书中的那只小鸭子,而老师和妈妈就像鸭子哥哥,当我遇到困难时,他们总是耐心地鼓励我,帮我把困难变成一个一个小台阶,鼓励我坚持克服困难,就能不断进步,取得成功。

    我读了这个故事,明白了我们不管做什么事,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一定不要害怕,要学习小鸭子,一小步一小步地努力,最后就一定能成功。

  • 2、 《小步走路》读后感500字2024

    暑假里,我读了《小步走路》这本书,被两个鸭哥哥的耐心和小鸭子的坚持吸引住了。这本书写了三只鸭子迷路了,年纪最小的那只鸭子一会儿吵着要找妈妈,一会儿说他的脚好酸。聪明的鸭子大哥教他“一小步、一小步”地向前走,鸭子二哥还给他取个名字叫“小步”。小步在哥哥们的鼓励下,时快时慢地埋头走路。有时走累了,他又赖在原地不想动,哥哥们总是耐心地提醒他“一小步、一小步”地向前走。最后,小鸭子果然走到家了。

    读着读着,我想起了我学琴时的一件事。有一次我碰到了一个很难很难的曲子,我对妈妈说:“妈妈,这个曲子太难了,我弹不会了。”妈妈说:“咱们一点一点地弹,一定能弹会。”我听了妈妈的话,按妈妈的要求一行一行地弹,一遍一遍地练习,果然最后一遍弹会了。

    还有一次,老师让我们背诵一篇课文,这篇课文有六个自然段,我们都说:“课文太长了,我们背不过。”老师温和地说:“我们一段一段地背诵,一定能背过的。”结果我们按老师说的方法,果然很快就背熟了。

    我觉得我就像书中的那只小鸭子,而老师和妈妈就像鸭子哥哥,当我遇到困难时,他们总是耐心地鼓励我,帮我把困难变成一个一个小台阶,鼓励我坚持克服困难,就能不断进步,取得成功。

    我读了这个故事,明白了我们不管做什么事,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一定不要害怕,要学习小鸭子,一小步一小步地努力,最后就一定能成功。

  • 3、 小步舞读后感

    小步舞读后感

    小说给我一种莫名的哀愁、叹息,它没有曲折的情节,却让人感到一种说不出的悲伤。

    小说用第三人称讲诉,反映一个历史事件。开头是一段论述,引出下面的故事。

    小说细致描写了苗圃花并园,和在苗圃花园练舞的那个老舞蹈家的华丽的装饰和手杖等。那花园就像一条主线,作者巧妙地把那对老舞蹈家的命运与花园联系在一起。

    可以看到老舞蹈家留下的手杖,还有苗圃花园,以及曾在宫廷风靡一时的小步舞,这些都是法国资本主义革命前的产物,而后来现代化街道明显是革命后的城市。

    那个老舞蹈家的叙述和他爱苗圃花园的感情,还有在解释小步舞时的严肃表情和他只留下那华丽的手杖,反映了他那惋惜的感情。

    小说并没有说明为什么那一对老舞蹈家抱在一起痛哭,却让人能理解那种感情;最后花园被烧毁、现代化街道建成,却能让人想象那对老舞蹈家的命运。

    最后可以知道这个小说是反映法国资本主义革命前后的法国巴黎。

  • 4、 小步舞读后感3篇

    一本好书就像沙漠中的一捧清泉,滋润我们的心灵,阅读作品,是对作品的一个初了解,读后感的写作需要投入自己的真情实感。提升自己哪些方面的能力可以帮助我们写好作品读后感呢?急你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小步舞读后感”,如果合你所需,不妨马上收藏本页。

    小步舞读后感【篇1】

    小说给我一种莫名的哀愁、叹息,它没有曲折的情节,却让人感到一种说不出的悲伤。

    小说用第三人称讲诉,反映一个历史事件。开头是一段论述,引出下面的故事。

    小说细致描写了苗圃花并园,和在苗圃花园练舞的那个老舞蹈家的华丽的装饰和手杖等。那花园就像一条主线,作者巧妙地把那对老舞蹈家的命运与花园联系在一起。

    可以看到老舞蹈家留下的手杖,还有苗圃花园,以及曾在宫廷风靡一时的小步舞,这些都是法国资本主义革命前的产物,而后来现代化街道明显是革命后的城市。

    那个老舞蹈家的叙述和他爱苗圃花园的感情,还有在解释小步舞时的严肃表情和他只留下那华丽的手杖,反映了他那惋惜的感情。

    小说并没有说明为什么那一对老舞蹈家抱在一起痛哭,却让人能理解那种感情;最后花园被烧毁、现代化街道建成,却能让人想象那对老舞蹈家的命运。

    最后可以知道这个小说是反映法国资本主义革命前后的法国巴黎。

    小步舞读后感【篇2】

    我曾看到过这样一副漫画:一天,放学回家的路上,小红和小明正要回家,他们路过一个垃圾桶时,看到桶外有很多垃圾,而桶内切只有一点垃圾,小红把垃圾捡起来,丢进桶里,而小明则拿出纸笔写了一条标语贴在垃圾桶上:文明只差一步。

    是啊。文明往往只差一步,如果人们能向前迈出这小小的、的一步,垃圾就能乖乖地待在桶里了,桶外的垃圾可能也就不存在了,可是为什么垃圾桶外还存在那么多的垃圾呢?

    现在的人们太懒惰,不愿向前迈出这小小的一步,也许,他们认为这只是件鸡毛蒜皮的小事,有什么大不了的。的确,一个人在垃圾桶外扔一点垃圾没什么,但你可曾想过,如果人人都在垃圾桶外扔垃圾,马路会变成什么样子?垃圾桶又有什么用,难道只是一个象征性的摆设吗?

    我的老师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大家都知道,香港是东方璀璨的明珠,是亚太地区的航运、贸易、金融的中心。可是,在香港和大陆之间的路上,归香港管辖的路上,你找到一点垃圾都是十分困难的事,路上的围栏十分干净;而归我们中国大陆管辖的路上,垃圾随处可见,围栏上都是些脏东西。这又说明了什么呢?

    这是一幅很简单的漫画,它告诉我一个道理:

  • 5、 走路上学读后感

    读后感是指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一段音乐,或者一段视频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走路上学读后感,欢迎阅读参考。

    走路上学读后感(一)

    暑假学校建议我们看几部电影,其中有一部是《走路上学》。我看了这部电影后受益匪浅。

    电影根据真人真事改编。讲述了生活在云南怒江边上的小姐弟俩——姐姐娜香和弟弟瓦娃上学的感人故事……

    学校在江对面,为了能上学,姐姐每天不得不冒着生命危险溜索过江,因为通往学校既没有路,也没有桥。看着姐姐能天天上学,弟弟瓦娃羡慕不已,但妈妈一定要爸爸回来带他溜索才放心。可爸爸在外打工总也不回来。于是瓦娃就偷偷溜索过江,来到了日思夜想的学校,偷听了老师讲课。

    时值冬天,聂老师却发现孩子们都穿着拖鞋甚至光着脚上课,课堂上满是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操场上是一片欢歌笑语。聂老师为孩子们的脚细心地量了尺寸,给每个孩子都买了双雨鞋。瓦娃偷偷溜索过江,妈妈知道后大怒,最后他以姐姐的红雨鞋做为不去溜索的交换条件――他实在太爱那雨鞋了,睡觉时都抱在怀里,梦里都露着笑容。

    日子就这样一天一天平静地过了,有一天,娜香在给家里买盐的时候,看到了一双适合瓦娃穿的鞋。很便宜,才十六块五。可是她的手上只剩下找回的一块钱,她认真地看了看那鞋子,最后把鞋轻轻放了回去。正巧聂老师看到这一幕,她把鞋子买下来,让娜香送给弟弟。兴高采烈的娜香,带着满心欢喜急着溜索回家,溜索到一半时,鞋子从书包里掉了出来,娜香一急,伸手去抓,一不小心却从溜索上翻下来,掉进滚滚怒江中……

    瓦娃因为姐姐的离去遭受重大打击,从此后再不说一句话。当聂老师给他上课时,要看看他的画。瓦娃无声地带着老师来到一处房梁前。那是一座美丽的桥,桥下是滔滔的江水,桥上是姐弟俩,手拉着手,快快乐乐地去上学……这是是瓦娃的梦,能走路上学,不再溜索。可是姐姐再也看不到弟弟的画了……

    春暖花开的季节,马吉乡第一座“爱心桥”在社会各界的爱心捐助下,顺利建成,瓦娃终于得以第一次走路上学。在初春的阳光里,瓦娃似乎又看到了姐姐,姐弟俩手牵手,小鸟一般从桥上飞过……

    看完了这部电影,我很感动,这走路上学的约定、这永不逝世的姐弟之情、这上学的欲望在我脑海里浮想,我也不会在抱怨爸爸妈妈,说他们没有给我好的生活,我也再不会埋怨自己的弟弟,跟他闹意见,跟他打架,而是去爱护他,保护他……同时我也希望,在那些偏远的山区的孩

  • 6、 会走路的树读后感

    会走路的树读后感(一)

    昨天看了《会走路的树》后,让我有很多联想。我就由此谈谈钉子精神。

    《会走路的树》说的是南美洲有一种可以到处游走的树卷柏。它到处游走的理由是希望能够找到足够的水分供养。当某地水分不足的时候,它就会把根从土壤里拔出来,卷起整个身体凭借着风的力量去寻找另一个水源充足的地方。当然,有的卷柏会在寻找水源的游走中失去存活的机会,而且这种机率无法估计。对此,有人认为卷柏的这种迁徙是不断地给生存创造好的环境,也有人不以为然,认为卷柏不走也能生存。于是,有位植物学家就做了个试验,将卷柏圈在一个水分充足处,隔绝了一切可能将它移走的条件。几天后,水分开始减少,卷柏做好了再一次游移的准备,可怎么也转不出这个圈子的时候,卷柏开始适应着将根深深地扎入泥土,随后的长势比任何时候都好。为卷柏找到了只要不见异思迁,充分适应环境才是最终解决生存问题的最有效的办法。

    卷柏不走的话它也能生存,只要它学会适应就行。而钉子从本质上讲就是不动的卷柏,它具有的就是坚忍不拔,不放弃,也不见风使舵的精神。卷柏的游走状态与人的生存方式以及学习、工作等极为相似。就万事万物的这种相对性而言,其实没有所谓正确的处事方法和做人原则,只有适者生存,学会适应,也许就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法则。作为一个学生,学习知识就是第一要务,而学习好并不是一件人人都能做得到的容易的事情,而每个人学习成绩的好和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其原因就是每个人学习的方法和方式不同,对于那些成绩较好的同学最有相同的地方,自己就是一颗不动的卷柏,努力去适应学习的环境,用钉子的劲头去学习。

    今天,我看了一篇叫《会走路的树》的文章,让我心中充满了一种感悟,这种感悟如一杯浓酒,让我回味无穷。故事是这样的,南美洲有一种会走路的树胶卷柏,它的生命需要水分,所以他为了水分会拔地而起,缩卷成一个圆球,随风滚动,一旦到了有水的地方,立刻就会把根钻入土壤中,暂时安居下来。

    实验者将卷柏困在一块水源充足的地方,当水分减少时,卷柏准备游走,但是一次次失败了,而它的办法就是将根钻入土壤更深处,没想到卷柏重新扎根后,更加茂盛。人生也如卷柏,如果你扎根不深,不够努力,不会钻探事情奥秘,就只会停留在事情表面,无法探索内部学习不能像卷柏一样,肤浅的只从学习中获取一点智慧,而更该努力学习,奋斗,将根深深的扎入泥土,获取更多的智慧与知识,否则永远不会获得世界的奥秘。工作也不能像卷

  • 7、 读《螃蟹走路》

    海滩上微风吹拂着,阳光照耀着。岸边的一排排高大的棕榈树,轻轻地摇曳着茂密的树叶,发出沙沙沙的声音,犹如女孩子低声的唱歌。树荫下,坐满了来海滩边玩的游客。 中午,螃蟹妈妈带着小螃蟹在游客的面前睽睽之下散步,心里觉得不自在,很想快点回大海。因此螃蟹妈妈不停地回头催促后面的孩子快点走。 螃蟹妈妈突然发现,她的儿子是横着身子走路的,样子非常的难看。螃蟹妈妈非常生气,觉得孩子在很多人的面前丢了脸。 于是,螃蟹妈妈厉声喝道:小家伙,快把你的姿势纠正,妈妈的脸都让你给丢尽了! 妈妈您不也是这样走路的吗?我这也是跟您学的呀!小螃蟹彬彬有礼的说。 儿子的话把妈妈说得满脸通红,非常惭愧。 于是,螃蟹妈妈费力的纠正自己的姿势,带着小螃蟹快步走过了人群。 这个故事告诉我: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因此父母应该以身作责,为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

  • 8、 《会走路的人》读后感500字

    这本《会走路的人》这本短篇故事集收入的三十篇美德故事,通过说故事的方式,告诉我们一些人生启示。

    两条鱼这一篇述说一位男孩叫阿木,偷了两条鱼,但鱼的主人不追究,告诉他不可再犯就放他离开,而多年后,有一天鱼的主人不小心撞倒阿木家的墙,原本鱼的主人要赔,但长大懂事的阿木说:没关系,以前您能不计较两条鱼,这一堵墙算什么呢!所以从这篇故事中得知一个爱计较的人,像一只刺蝟一样,别人想靠近却又怕受伤,而一位心胸宽大,以宽宏态度来待人,往往能够亲近大家与人相处融洽。

    书中还说到守约、宽恕、管理时间也是很重要的,一个人如果能守约,最得朋友的信任,不守约的人容易引起朋友的反弹与愤怒,使朋友对他失去信心,他也因此失去宝贵知心的朋友,所以我们要重视自己答应过的事,没有能力就不要轻言承诺对方,但毕竟人人都会犯错,我也不例外,当然很希望别人能原谅,使我有改正的机会,要会体谅别人、宽恕别人,宽恕不但能卸除不小心犯错的人心中的悔恨与不安,而且也能强化之间的友谊,有一举两得的感觉。

    林良是一位资历丰富的文学家,读他的书开卷有益,不但能感染他的文字魅力,也能培养我们继承中华民族的美德!

  • 9、 观走路上学有感

    观《走路上学》有感(一)

    周歆怡

    我们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名副其实的"小公主"、"小王子",但是自从我看了《走路上学》这部电影之后,我明白了我们不能再做"小公主"、"小王子"了,要像片中的主人公娜香、瓦娃那样学会吃苦,学会面对困难,克服困难。

    本剧的主人公,傈僳族的小娜香家住在怒江边上。因为那里地势特殊,人们很穷,没有钱建桥,所以娜香每天上学都要用一个滑轮和一根绳子,在波涛滚滚的怒江上溜到江对面的学校。而弟弟瓦娃因为年纪小一些,妈妈不让他自己溜索。妈妈自己也不敢溜索,因为她自己三年前差点从溜索上掉下去。从此就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了。但是妈妈答应瓦娃,可以等爸爸回来的时候带他去溜索上学。但瓦娃实在太渴望江对面的学校了,就自己偷偷溜索去对面学校听课,去了好几次都没有被妈妈发现。

    有一次,学校新来了一个城里的聂老师,正好看见瓦娃在偷听同学上课,刚叫住他,瓦娃就吓得跑掉了。从瓦娃对学校,对学习的渴望,我可以看出瓦娃是个聪明好学的孩子。新来的老师十分善良,她看到孩子们在寒冷的天气里还是穿着一双凉拖,就发动朋友为他们每个人捐了一双雨鞋。我觉得我也要学习他们的爱心,献出一点自己的力量。

    后来在聂老师也帮瓦娃买了一双鞋子,让娜香带回去给弟弟穿。姐姐在溜索回来时因为鞋子快要从包里掉出来,而伸手去抓鞋子,以至于失去了平衡,从铁索上掉到了江里……瓦娃受了姐姐落江的打击,从此便再也没有开口讲话。

    在姐姐落江六个月后,终于在怒江上建起了一座桥,妈妈再也不用担心瓦娃会在铁索上出危险了。瓦娃也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走路上学。

    看了这个电影让我明白了:我们一定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想到山里孩子上学的艰辛,我就心头一阵酸楚,我想把自己用不到的学习用品和衣服都捐给他们。我相信: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观《走路上学》有感(二)

    俞怡霖

    暑假里,我观看了电影《走路上学》。

    《走路上学》讲的是:在云南贫困地区的孩子,每天上学都与学校夹着一条大江—怒江。对他们来说知识在彼岸,梦想也在彼岸。每天在怒江上滑索来去如飞,已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对滑索惧怕的阿妈一心不让自己唯一的儿子瓦娃滑索上学。但为了孩子有文化,只好让女儿娜香滑索上学。瓦娃羡慕姐姐娜香,也想上学。就总是在姐姐滑索放学的地方接她,让她讲讲她们学校的事。有一天,姐姐带回一只纸风车。让瓦娃羡慕不已。

    有一天,瓦娃故意支开阿妈,让她

  • 10、 读《走路上学》有感

    前几天,我读了《走路上学》这一本书,当我看到文章的书名时,就想着走路上学应该是一件十分平常的事呀,我带着疑惑仔细地阅读了这本书。

    这本书讲述了生活在怒江边上一对姐弟俩娜香和瓦娃上学的感人故事。7岁的傈僳族孩子瓦娃聪明伶俐,看着姐姐娜香每天溜索过江读书,心里羡慕不已,于是他也偷偷地溜索过江,来到向往已久的学校,偷听老师讲课,这引来瓦娃妈妈的大怒。为了弟弟不再独自溜索过江,姐姐用自己唯一的一双红雨鞋作为交换条件,让弟弟留在家里。新来的聂老师为瓦娃买了一双新鞋,娜香赶回家准备给弟弟一个惊喜,可是意外发生了,鞋子从书包里掉了出来,娜香伸手去抓,却从溜索上翻下来,掉进滚滚怒江六个月后,桥建好了,瓦娃终于可以走路上学了,他似乎看到了姐姐拉着他的手一起去实现走路上学的梦。

    读完这本书,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我们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我从小生活在城里,在爸爸妈妈的呵护下,过的是无忧无虑的生活,每次上学放学都是爸爸妈妈开车来接送,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从来不用担心吃不饱穿不暖。而在怒江边,不知道有多少个像娜香和瓦娃这样的孩子,他们没有像样的衣服、鞋子,没有电视、电话,连走路上学都是一个梦想。

    还好在一些好心人的帮助下,第一座爱心桥建成,这使我的心得到了一丝安慰,娜香、瓦娃的故事再也不会发生。我希望将来还会有更多更多的爱心桥,让每一个孩子都可以快快乐乐地走路上学。

    《走路上学》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我一定要好好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努力读书,勇敢地面对各种困难。

  • 2019-09-23

  • 2019-09-28

  • 2022-12-31

  • 2019-09-20

  • 2019-11-02

  • 2021-08-22

  • 2019-10-28

  • 2019-10-24

  • 2019-10-16

  • 2022-11-06

  • 2019-11-02

  • 2019-10-24

  • 2019-11-11

  • 2023-05-31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2

  • 2019-10-28

  • 2019-11-02

  • 2023-02-16

  • 2022-02-19

  • 2019-09-25

  • 2019-09-20

  • 2019-09-20

  • 2023-02-15

  • 2019-09-23

  • 2019-09-20

  • 2019-09-20

  • 2023-02-14

  • 2019-09-20

  • 2019-10-28

  • 2019-11-06

  • 2019-09-22

  • 2021-09-06

  • 2023-02-11

  • 2019-11-02

  • 2022-06-22

小步走路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小步走路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小步走路读后感、2024小步走路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