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五个桔核读后感 > 地图 > 五个桔核读后感,2024五个桔核读后感范文
五个桔核读后感相关栏目
五个桔核读后感热门栏目
五个桔核读后感推荐
五个桔核读后感

(共 742 篇)

  • 1、 张五常《卖桔者言》读后感
    张五常《卖桔者言》读后感 卖桔者言是在书香博客的书目中看到的,看到这样的题目往往以为的是一篇叙事小说,往往不会与经济联系起来,当在网上搜了这本书的简介后,我不假思索的将书浏览阅读了一番,虽是粗略的翻看,里面的内容却深深地触动思维的迸发,开始对张五常的了解不多,只知道张是一华人经济大家,从他的着作开始慢慢了解他,了解这个不走寻常路的经济学家。 看后,我想大多数人记忆尤深的是其实证实证主义精神,什么事都是亲力亲为。再有就是书中摒弃经济学机械、枯燥的词藻,没有烦人眼睛的数据图表,经济理论原来可以和我们如此接近。但对着电脑闪烁的屏幕,虽抱着极大兴致,终究还是囫囵吞枣,只能日后借来摸的着的本子再看三遍。 当然,也正因为未能细读,加上文中内容广泛,自己不可能一一道来了。但既是读后感,那就把自己看后所感写上便是。 张在此书后部为广大学子写出了自己关于读书的方法,其中“以理解代替记忆”列于首位。也许很多人都深谙其理,但终于还是难以理论联系实际――只为考试而读书。张也许是有感于此,便运用其睿智,在书中把理论化为市井之言,读者无需强记,读时便知其言,也知其所言,读后更可化为己言。 首篇的《卖桔者言》,内容正是张的强项,人家是价格理论专家嘛!关于价格歧视,我的理解就是以不同的价钱卖给不同的买家,为什么如此,除了信息的不完全,买家的边际收益也是影响因素。买家的收益,除了富人和穷人关于金钱买来的东西的不同价值观外,还有买家的心理收益。例如同一阶层的两人在对同一商品分别砍价¥1和¥1.5,他们所得除了物质还有心理的愉悦――因为他们觉得自己买到的是比别人便宜的,当然这其中也包括了信息的阻断,因为他们没有任何利益驱动会把自己的“低价”透露出去。谈到信息,自己的实证经历让我得到了“买家的信息更完整交易更容易达成”的论调,这在后面会谈及。 接下来的章节,张很大部分花在了关于产权这一炙手可热的话题上。养蚝、养鱼、建灯塔…无不向我们说明这样的事实:在产权明确界定,而且可以自由交换的条件下,如果产权交换的交易成本为零(或很低),则产权的初始分配对资源的最优配置没有影响。并且交易的各方所得皆是其最优。养蚝者得到利益,环境得到保护;三文鱼放养者同样小本得大利,消费者获得实惠价钱;私塔建造者得到回报,过路船只买来航海安全…由于非市场的原因,产权很多终于还
  • 2、 新卖桔者言读后感

    新卖桔者言读后感(一)

    刚看到《新卖桔者言》这本书时,我内心也期盼着重新认识一下张-五-常。

    既然有《新卖桔者言》当然就有旧《卖桔者言》了,后者于1984年出版,前者问世已经是25年之后了。无论新旧,两者的目的都是希望可以训练同学们的观察力,训练同学们的想象力,训练同学们用简单的经济理论与概念来解释表面看是复杂无比的世界。作者希望同学们知道,地球上的有趣现象多得很,只要能放开自己的好奇心,没有成见,可取的题材俯拾即是。需要的理论根底,懂得选读物两年的苦学足够。

    经济学果真如此简单?老人家举了好几个例子说明他没骗大家。

    老人家最得意的一个是:除夕之夜,他一个大教授带着一群学生在香港街头卖桔。第一次尝试这项壮举时天公不作美,降下倾盆大雨,打落了不少桔子,最终惨淡收场,老人家笑言空多桔少。第二次总算顺利把所以桔子卖光了,而更重大的意义在于:此举有证有据地推翻了经济学传统的大名鼎鼎的价格分歧理论。一个有实据在手的后起之秀,只消三招两式,就把一个纯理论高手杀得片甲不留,老人家直呼过瘾!

    虽然头顶教授头衔,老人家卖桔也没有秘方,在大街上的阿伯怎样卖,他也跟着怎样卖。所谓价格分歧,用大白话来说,就是:同样的货品、同样的成本,以便不同的价格出售。就这样简简单单的一个实践,就把经济学课本上的分析推翻了,老人家对用复杂无比、高深莫测的数学方程来拟合经济活动、推导结论一直有微词,他本人也不屑用数学作推理,他说实不相瞒,经济推理斗快,斗准,用数的斗不过我。

    卖桔者多如恒河沙数,卖出个经济学成果来的却只有张-五-常。老人家告诉我们,要抱着好奇的心、带着经济学的眼光去看待问题、分析问题。

    读罢整本书,我对作为老人家推理依据的政府公布的失业率、通胀率是否真实可信心存疑问,但不敢否定老人家来源于几十年来的实践经验以及理论研究的真知灼见。至于里面有一篇文章谈到autarchy与democracy,老人家的观点恕难认同了。

    新卖桔者言读后感(二)

    最近,利用工作之余,在同事的推荐下读完了张五常先生的《新卖桔者言》这本书。张五常先生的着作,不同于其他经济学着作那样晦涩难懂,这本书最大的特色就是以平白的文字2020阐释深奥的经济学道理,通俗易懂而又耐人寻味。通过读新卖桔者言,我认识到不论在工作还是学习中,不仅需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务实的实证精神,实践是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根

  • 3、 [精选推荐]小桔灯读后感范文五篇

    多读书,能使人精神焕发,充满自信,充满魅力。观看一本好书之后,我们会受益匪浅,有一些启发。通过写一篇读后感来记录自己读过之后的所思所悟。读后感就是读书笔记,它是阅读一个作品后的心得体会。你收集了多少优秀的读后感范文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精选推荐]小桔灯读后感范文五篇》,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小桔灯读后感(篇一)

    世界上的作家有很多,我最喜欢的是冰心;冰心的作品也有很多,例如:《去国》、《超人》、 冬儿没有父亲,但她有男孩般的性格,天不怕,地不怕。冬儿八九岁时就帮妈妈卖菜,价《小桔灯》……我最喜欢她写的《小桔灯》。

    《小桔灯》里有很多的人物。其中,冬儿姑娘的性格最让我赞赏。

    ,很孝顺。冬格公道儿常对妈妈说:“妈,我爸爸撇下咱们娘儿走了,你还想他呢?你就靠我得了。我卖鸡子,卖柿子,买萝卜,养活着你,咱们娘儿厮守着,不比有他的时候还强么?你一天里淌眼沫泪的,当得了什么呀?”读到这里,我就被冬儿的坚强、勇敢所感动。是啊!一个小女孩都那么孝顺、懂事,我们呢?一些生长在富裕家庭的同龄人,能为父母分忧的人,恐怕是越来越少了。

    书中还有一处就是:“有人称赞冬儿真能干,真有力气,浇菜、喂猪,天天一清早,就上西直门取货,回来还来得及做饭。做事是又快又好。”我想:“我们做事能不能又快又好呢?”我们是可以的,但就要看你愿不愿意做。当读到那儿时,我仿佛感受到了冬儿的辛苦。

    冬儿就是我的一面镜子,从镜子中我看到了自己的不懂事和懒惰。我从内心感到羞愧,我也要像冬儿一样做事又快又好。

    小桔灯读后感(篇二)

    今日,我读了冰心奶奶的一本好书,名叫《小桔灯》。读完之后,使我深有感触,心境久久无法平静。

    这本书主要说了:冰心奶奶去看朋友遇到一个小姑娘,他妈妈病了。冰心奶奶帮她找完大夫,就买了桔子去探望她们俩。离开时,小姑娘做了个小桔灯送给冰心奶奶照明,虽然照不了多远,但她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却鼓舞了冰心奶奶。

    其中有一句话让我十分感动:“这朦胧的桔红的光,实在照不了多远,但这小姑娘的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鼓舞了我,我似乎觉得眼前有无限的光明!”读完了这句,使我无比感动。因为小姑娘的家已经穷苦到连年夜饭都是红薯稀饭了。她依然很乐观,认为:“大家都会好起来的,”并且还安慰了冰心奶奶好几次呢!俗话说的真好哇!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啊!这个小姑娘实在是太懂事了。明明很瘦,脸色也很

  • 4、 核舟记读后感

    核舟记读后感(一)

    在一个核桃上雕刻出五个人、八扇窗、三十四个字2020以及各种船上用品,其精妙就不用我多说了。

    上面刻的是苏轼游赤壁的情景,雕刻者雕刻的惟妙惟肖,作者描绘的生动形象。用赞雕刻者高超技艺、摹泛舟入休闲神情来描绘再合适不过了。

    在老师的讲解下,眼前仿佛浮现了这巧夺天工的珍宝。

    其实除了雕刻者的高超技艺值得我们惊叹外,雕刻者的细心与耐心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如果雕刻者有一丝的马虎,也许今天我们就不能领略只应天上有,不该凡间现的奇宝。我想在生活中雕刻家对待每一件事情一定都是极其认真的,认真已经成了他们的习惯。对于我们学生来说,认真是非常重要的,但又是非常难做到的。养成认真的好习惯应该从日常小事做起,而不是只在考试中认真。老师经常告诉我们要认真写作业,就是为了让我们养成认真的习惯,在考试中不用太克制自己,自然而然就会认真了。反之,如果我们平时不能认真做作业,考试时也就很难认真了。

    对于这个雕刻家来说,除了细心,耐心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串念珠都雕刻的历历可数,除了可以看出雕工细致外,更能表现雕刻者的耐心。雕刻品绝不是一下两下就可以完成的,它需要无数次的雕刻。面对这些一成不变的重复动作,如果没有足够的耐心,是绝对不能完成的。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用雕刻,但耐心应该是我们必备的。重复的读一篇课文直到背下来是枯燥无味的,可是为什么有的同学可以背下来,而有的同学不可以呢?这就体现了一个耐心。面对一道不会的数学题,如果能耐下心来仔细的计算,大多数题都一定能解出来,这就是耐心的威力。

    我一定要学习雕刻者的细心和耐心,面对生活中的每一件事。

    核舟记读后感(二)

    《核舟记》的创作者是魏学洢。他是明朝末期人,他的父亲则是与历史上臭名昭着的大宦官、想弑君篡位的魏忠贤进行了坚决激烈斗争的大忠臣。但弹-劾奸人不成,反而惨被下狱斩首而怨死。魏学洢时年仅二十九岁,就在他护送父亲灵柩回家的途中,又不幸悲愤而亡,真是英年早逝啊!令人叹息。但这位既不是大官,又不是名士,更不是着名诗人作家的无名小卒却凭借他的笔墨乍现,给后人留下了大名篇《核舟记》。

    魏学洢在他二十五岁时写了这篇文章,给他悲惨的人生点缀了美丽,增添了色彩。我对古文的喜爱,就在于不仅有景、物的描写,更能抒发豪情,表达志向。《核舟记》正是这样的文章。

    《核舟记》描写的是一名艺人王叔远送给作者的一个迷你小船。天哪,你想象得到吗?八分长

  • 5、 读《枣核》有感

    读《枣核》有感(一)

    六一班 吴林枫

    书是什么?是能让你尝遍世间的酸甜苦辣,是能让你懂得许多道理,是能像妈妈一样陪在你的身旁,是能让你在迷茫中拨开云雾,是能照亮你前行的路……

    这个星期,我读了一篇名叫《枣核》的书,这篇文章主要叙述了作者儿时的伙伴托他带两颗枣核到国外去,虽然不知道干什么,但是还是带了。到了友人家,发现是因为友人在国外定居了,思念家乡于是就在自己家后面弄了一个小花园,里面有假山,垂柳,睡莲池。其实就是北海公园的缩影。 而那些枣核则是她思念家乡的枣树,刻意托作者带来的。

    读了这篇文章,我就在思考,或许,文中老人的家就是个微型的中国。在那里,垂柳、睡莲池假山还有未长成的枣树都是她绵绵思乡情意的寄托。 " 可是我心上总像是缺点什么。也许是没出息,怎么年纪越大,思念越切。 " 这是那位老人的心里话,说得真好。海外漂荡的人儿,在家庭和睦、事业有成之时,回首往事,炽热的思乡情怀怎能不犹然而生?我们知道,在那些海外游子的心中,始终有一个位置是不可取代的,在那里,装的是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国。

    对于游子来说,时间的流逝,高山大海的阻隔,都不会磨灭他这种思乡之情,爱国之心。故乡永远是他们心中不变的牵挂,最能触动他们心底最脆弱的心弦,无论多么遥远,无论离开多少年,故乡永远是游子们心中永恒的烙印;无论国籍是否改变,乡音永远是游子们最熟悉的 语言 .

    几枚小小的枣核告诉我们,即便是在海外事业有成、家庭美满的游子们的心目中,让他们魂牵梦萦、无限牵挂的还是自己的家乡、自己的祖国。读完萧乾的《枣核》,我被深深地打动了,小小枣核饱含着浓浓乡情,不是游子,实在难以体会!但同时我也觉得枣核里的浓浓乡情也折射出游子们漂泊海外的深深遗憾 ?? 他乡虽好,终非故乡,思念可以排解内心一时的寂寞,却不能抚慰心灵长久的孤独。如果游子们能早日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在祖国的大地上,辛勤地工作、快乐地生活,那该有多好啊!

    读《枣核》有感(二)

    今天,我读了一篇名叫《枣核》的文章,读完之后,感慨良久。

    这篇文章讲的是作者的一位故友托他从家乡给他带几颗生枣核的故事。我从文章中可以看出作者的故友是一个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人。他一下车,就先问枣核带来了吗?他把枣核托在掌心,像比珍珠玛瑙还珍贵,可以充分的体现出游子久别故乡后对家乡的思念是多么的深厚,仿佛一切珍珠翠钻、荣华富贵都比不

  • 6、 核舟记读后感700字

    生活的苦难永远没有尽头,这是我看完作品这本书一个最大的感触,读后感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切入。您想起写作品的读后感就不知道从何入手吗?经过收集,读后感大全为您献上核舟记读后感,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动动手指请收藏一下!

    核舟记读后感 篇1

    《核舟记》的创作者是魏学洢。他是明朝末期人,他的父亲则是与历史上臭名昭着的大宦官、想弑君篡位的魏忠贤进行了坚决激烈斗争的大忠臣。但弹-劾奸人不成,反而惨被下狱斩首而怨死。魏学洢时年仅二十九岁,就在他护送父亲灵柩回家的途中,又不幸悲愤而亡,真是英年早逝啊!令人叹息。但这位既不是大官,又不是名士,更不是着名诗人作家的无名小卒却凭借他的笔墨乍现,给后人留下了大名篇《核舟记》。

    魏学洢在他二十五岁时写了这篇文章,给他悲惨的人生点缀了美丽,增添了色彩。我对古文的喜爱,就在于不仅有景、物的描写,更能抒发豪情,表达志向。《核舟记》正是这样的文章。

    《核舟记》描写的是一名艺人王叔远送给作者的一个迷你小船。天哪,你想象得到吗?八分长的一个坚硬核桃,不知是什么样的工匠,居然能够用刻刀、画笔勾勒小船,居然能在上面做成小窗,有窗栏、窗户!还居然有八扇!箬蓬也是栩栩如生。一个完整的船舱,居然只有四分长,真是鬼斧神工啊!可是,这还不是主体部分哟!

    船头厚仅二分,上面居然有三个小人!你说神不?!此舟点明的主题是大苏泛赤壁。这船必是苏轼的仆人驾舟了,东坡先生与他的两个朋友同游赤壁。黄庭坚与苏东坡共执一手卷,相互指点侃谈卷中之物,兴高采烈,神采飞扬。置身于广阔天地间,胸襟顿开,浩瀚江面上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四周更是山高目小,水落石出。两次畅游赤壁,各异季节,带来不同景色,更是颇有一番情趣。佛印和尚袒胸露乳,犹似笑弥勒一般,想必是闷得慌了,到江上风多处乘凉,无比快活。总之,我就像亲眼看到三人如何开怀畅游,悠闲自在的豪迈气度和潇洒姿态。作者观察细致,下手更是妙笔生花,写得既有条理,又令人陶醉,惟妙惟肖,生动地展现了历史上一个着名的文学故事,太令人叹服了!

    舟子(撑船的人)两人不能算作主要人物,只能作个陪衬,但雕刻家王叔远仍将他们听茶声、作呼啸状刻画得入木三分,更体现了他们泛舟江上时的悠闲、豪爽之情。

    这核舟长不过一寸,宽不过二厘,但窗格、茶具、船浆、五个人物却尽其所展,实是不可名状的惊人之作。难怪作者惊呼:噫,灵哉,怪哉!。

    核舟记读后感 篇2

    人应以悠闲、放松的心情去

  • 7、 小桔灯读后感

    《小桔灯》这篇文章是一个关于爱和同情的故事,是冰心阿姨写的一本书。下面请欣赏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小桔灯读后感,希望大家喜欢!

    小桔灯读后感篇1

    我读过中国著名文学大师冰心奶奶的短篇小说——《小桔灯》。它讲述的是抗战时期重庆郊外乡村一位家境贫寒的小姑娘的故事。

    小说中小姑娘面对突如其来的苦难所表现的镇定、勇敢、乐观精神鼓舞了冰心奶奶,同时也感动了我。她才八九岁,面对父亲的失踪和母亲的病重,她没有胆怯。到邻居家借电话为重病的母亲请医生;安慰冰心奶奶“我爸爸一定会回来的,那时我妈妈会好了,我们大家也都好了”,多么坚强的小姑娘啊!

    故事中令我感动的还有小姑娘那颗感恩的、善良的心。从“我站起来要走,她拉住我,一面极其敏捷地拿过穿着线的大针,把那小桔碗四周相对地穿起来,……”给“我”做了一盏小桔灯。我仿佛看到一个灵巧的小女孩做桔灯的特写镜头,仿佛看到她那双智慧的大眼睛。因为冰心奶奶帮助她打电话请医生,后来又带着几个桔子来看她病重的妈妈,小姑娘的内心很感激冰心奶奶,她要用微弱的小桔灯光为冰心照着回去的山路。她懂得用自己的行动感恩,多么可爱的小姑娘啊!如果世界上人人都象她那样充满爱心,这个世界该多么美好啊!

    冰心奶奶的《小桔灯》是一篇情文并茂的好作品,它给我们小朋友塑造了一个值得学习的好榜样。自从读过这篇作品后,我心里经常亮着这盏温暖的小桔灯。

    小桔灯读后感篇2

    一本散发着墨香的《冰心作品集》摆在我面前,那淡雅朴素的封面,那用真情织成的内容,深深地吸引着我。我按捺不住心中的那份渴望,一次又一次地去翻阅它,品味它。

    不知不觉,看到了著名文章“小桔灯”三个大字映入我的眼帘!平日里爸爸经常跟我提起“小桔灯”这个名字,今天看到《小桔灯》这篇文章时,好奇心便一个劲地“怂恿”我快点把这篇文章读完。

    《小桔灯》这篇文章内容虽然不多,但震撼力很强。让读者读完之后,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感悟。文中轻描淡写了一个地下共产党员的女儿。小姑娘的父亲是一位地下党员,因党组织受到破坏,而离开了家。母亲因受到追踪特务的殴打而吐了血。然而,这位小姑娘不像一般孩子一样惊慌,而是能够替大人做事。对一个只有八九岁的小女孩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小小的年纪,就要担起这么重的担子!当我读到“她独自一人上山,到乡公所楼上打电话给妈妈请大夫。遇到作者后,平静的回答了作者问的话之后。”我感到她多么地勇敢、镇定啊!就是因为她的坚强,她的

  • 8、 读《核舟记》有感 800字

    读《核舟记》有感

    《核舟记》的创作者是魏学洢。他是明朝末期人,他的父亲则是与历史上臭名昭著的大宦官、想弑君篡位的魏忠贤进行了坚决激烈斗争的大忠臣。但弹-劾奸人不成,反而惨被下狱斩首而怨死。魏学洢时年仅二十九岁,就在他护送父亲灵柩回家的途中,又不幸悲愤而亡,真是英年早逝啊!令人叹息。但这位既不是大官,又不是名士,更不是著名诗人作家的无名小卒却凭借他的笔墨乍现,给后人留下了大名篇《核舟记》。

    魏学洢在他二十五岁时写了这篇文章,给他悲惨的人生点缀了美丽,增添了色彩。我对古文的喜爱,就在于不仅有景、物的描写,更能抒发豪情,表达志向。《核舟记》正是这样的文章。

    《核舟记》描写的是一名艺人王叔远送给作者的一个迷你小船。天哪,你想象得到吗?八分长的一个坚硬核桃,不知是什么样的工匠,居然能够用刻刀、画笔勾勒小船,居然能在上面做成小窗,有窗栏、窗户!还居然有八扇!箬蓬也是栩栩如生。一个完整的船舱,居然只有四分长,真是鬼斧神工啊!可是,这还不是主体部分哟!

    船头厚仅二分,上面居然有三个小人!你说神不?!此舟点明的主题是大苏泛赤壁。这船必是苏轼的仆人驾舟了,东坡先生与他的两个朋友同游赤壁。黄庭坚与苏东坡共执一手卷,相互指点侃谈卷中之物,兴高采烈,神采飞扬。置身于广阔天地间,胸襟顿开,浩瀚江面上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四周更是山高目小,水落石出。两次畅游赤壁,各异季节,带来不同景色,更是颇有一番情趣。佛印和尚袒胸露乳,犹似笑弥勒一般,想必是闷得慌了,到江上风多处乘凉,无比快活。总之,我就像亲眼看到三人如何开怀畅游,悠闲自在的豪迈气度和潇洒姿态。作者观察细致,下手更是妙笔生花,写得既有条理,又令人陶醉,惟妙惟肖,生动地展现了历史上一个著名的文学故事,太令人叹服了!

    舟子(撑船的人)两人不能算作主要人物,只能作个陪衬,但雕刻家王叔远仍将他们听茶声、作呼啸状刻画得入木三分,更体现了他们泛舟江上时的悠闲、豪爽之情。

    这核舟长不过一寸,宽不过二厘,但窗格、茶具、船浆、五个人物却尽其所展,实是不可名状的惊人之作。难怪作者惊呼:噫,灵哉,怪哉!。

  • 9、 核舟记作文(集合6篇)

    写作文这种经历大家都经历过吧,作文,可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丰富情感。以下内容是读后感大全的编辑特地整理的“核舟记作文”。相信会对你有所帮助!

    核舟记作文 篇1

    一、复习导入

    二、诵读第二段

    此段和以下两段的基本教学程式是:

    ①学生用一字一顿方式齐读一遍,教师按节奏领读一遍;

    ②解释词语,概括段意。

    ③练习背诵,并在试背过程中作诵读指导

    ④以提问方式外导学生弄清雕刻家的艺术构思。

    (以下只写解释、指导和提问的内容,不写过程。).

    1.解释和指导:

    ①首句读法:“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②按这样的顺序记诵:舟首尾——舱。舱上篛篷——旁开小富。

    窗启——雕栏。窗闭——见字。

    2.提问:

    ①“山高月小”等四句为什么脍炙人口?

    (这正是在船上所见到的景象,一写水上,一写江边;一写秋景,一写冬景,语言精炼而形象生动。)

    ②雕刻者刻此16字,有什么意图?

    (借文坛掌故暗示舟在赤壁附近的江上。)

    三、诵读第三段。

    1.解释和指导:

    ①读法:“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珠/可历历数也”。

    ②注意层次:首句写三人的相对位置;第2至5句写苏、黄;

    第6至7句写佛印(“总一分”式写法)。

    2、提问:

    ①雕刻家是用怎样的方式让人识别这三个人物的?

    (“峨冠多髯”是苏武的外形特征;佛印是和尚,一望而知;余下一人可谁知是苏轼的好友黄庭坚。)

    ②为什么雕刻家选用了“共阅手卷”这个细节?

    (联系泛舟的背景来看这个细节,是足以表现人物的闲适生活和旷达胸襟,这正是雕刻品的主题。〕

    四、诵读第四段

    1.解释和指导:

    ①“横卧”:横放。楫横卧,以示不用。

    ③读法:“其人/视端/容寂”。“端”,正。

    ④也是“总一分”式写法:前两句总写,以楫定位,故先出楫。后两句分写,先出居右者,后出居左者。

    2.讨论:舟子只能算陪衬人物,为什么把他们的表情动作刻得如此细致?

    (雕刻品是静止的,但“泛舟”的主题却要求给人以动的感觉。从揖“横卧”和两个舟子的自在神态可以看出,这时候的船正为《后赤赋》上说的是“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体焉”,这就有了动的感觉了。再加上居揖右那个舟子的“啸呼状”,还可以想像出此时江上有风,风助船行,“泛舟”的意味更浓。)

    五、连贯诵读

    第2至4段(过程略)

    六、布置作业:

    背诵第2至4段。

    核舟记作文 篇2

    阅读提示

    本文是一篇介绍我国古代精湛微雕技艺的文言文。可以看出,在

  • 10、 核舟记读后感(汇总6篇)

    以下的“核舟记读后感”主题相关内容,是编辑特意整理的,建议你收藏本页和本站,以便后续阅读。人们常说,书中自有颜如玉,所以我们要读书,最近刚读完作品,他的文笔力遒劲雄健,酣畅淋漓。当我们心中生发出各种想法时,不妨在阅读作品后写一份读后感。

    核舟记读后感 篇1

    读了《核舟记》,我不得不赞叹古人能工巧匠,技艺之高超。同时也佩服明末魏学洢精妙绝伦的描写功力。

    我们平常所见的桃核竟然可以被雕刻成一个如此精致细巧的船,船刻的是苏轼游赤壁的情景。

    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从这句话可以初步了解到王叔远的高超技艺。

    从这篇文章我们可以知道,这个核舟,船内有窗,共八扇。一个小小的只有八分多一点的桃核竟然有八扇窗,可以想见那窗有多么小巧。窗两旁有字,可以看的清清楚楚,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字的凹处被青翠色的颜料涂抹。窗子是可以打开的,再次感叹船的细巧精致,窗外是精致的雕栏。

    船头坐了三个人:东坡、佛印、鲁直。三人的动作、神态、衣貌清晰可观,尤其佛印手中的串珠,可粒粒数也,可见王叔远技艺之高超,雕刻之细致。

    舟尾还有两个童仆。神态、动作也是清晰可观。

    船背较平,又刻着字,细若蚊足,勾画了了。蚊子的足,不用说,都知道有多么细小,再次可见王叔远技艺之高超。

    文章以空间顺序、总分总结构进行描写,条理分明,历历在目,如在眼前。高可二黍许为人五,为窗八为字共三十有四等句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神情与苏黄不属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佛印绝类弥勒细若蚊足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写人物的精巧,详细刻画了细节,字词准确,使人读来,如在眼前。

    王叔远的技艺实在精妙绝伦,灵怪矣哉。魏学洢的描写功力也形象生动,文采斐然。

    核舟记读后感 篇2

    上周学完了《核舟记》,我不得不赞叹古人的技艺高超。我们怎么也不会想到平时我们吃的那一个个跟乒乓球差不多大的核桃上,竟然能雕刻出来如此精致细巧的船。

    这个核舟,船内有窗,共八扇。一个小小的只有八分多一点的桃核竟然有八扇窗,可以想见那窗有多么小巧。窗两旁有字,可以看的清清楚楚右刻"山高月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字的凹处被青翠色的颜料凃抹。窗子竟然是可以打开的,窗外还有精致的雕栏。这样精巧的雕刻令人由衷赞一声“技亦灵怪矣哉!”这样细致入微的雕刻品绝不是一时半刻就可以完成的,它需要无数次的精雕细刻。面对这

  • 2023-04-18

  • 2019-11-04

  • 2021-09-03

  • 2019-09-20

  • 2023-02-06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10-09

  • 2023-02-14

  • 2019-10-09

  • 2021-09-02

  • 2023-02-18

  • 2019-09-21

  • 2019-10-09

  • 2019-09-20

  • 2019-10-19

  • 2019-11-06

  • 2019-09-20

  • 2021-09-15

  • 2023-04-11

  • 2022-08-26

  • 2019-11-04

  • 2021-11-15

  • 2023-05-13

  • 2023-06-22

  • 2019-09-19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09-21

  • 2023-01-24

  • 2019-10-09

  • 2023-05-17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19

  • 2019-10-09

  • 2019-09-20

  • 2019-09-20

五个桔核读后感
五个桔核读后感栏目精心为您提供各种五个桔核读后感,2024五个桔核读后感,教您怎么写五个桔核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您。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