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800字 > 为什么读经典读后感800字 > 地图 > 为什么读经典读后感800字,2024为什么读经典读后感800字范文,为什么读经典读后感800字左右
为什么读经典读后感800字相关栏目
为什么读经典读后感800字热门栏目
为什么读经典读后感800字推荐
为什么读经典读后感800字

(共 4765 篇)

  • 1、 别让猴子跳回背上:为什么领导没时间,下属没事做?(经典版) 读后感(3)篇

    阅读本书的初衷是关于时间管理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如何排除干扰。

    作者的论述风格幽默,不过面略窄一些,讲的都是自己同下属之间的任务纠葛,对初任管理者的朋友比较适用。

    猴子指的是下一步的行动,而不是指的整个任务,这个需要明确。

    书中提出了安肯自由量表的概念,将员工工作分为自下而上的五种:

    而要解决员工猴子多的问题,便需要消除低层次的两种行为。

    如何避免猴子跑到自己身上呢?安肯提出了非常好的一个悖论:问进展怎样的该是领导,一定不能让员工这样问。厚黑的一点是,将猴子扔给下属,如果不能解决便是不服从。谨慎“我们”这个词,一旦别人说这个,就把猴子的一只脚扔过来了。

    以上都是如何预防下属扔过来的猴子,书里也提到了作为管理者如何应对必然存在的猴子,集中力量解决重要的猴子;出现问题深究原因,同团队负责人沟通,一起解决;作为领导,不要做只会制造猴子的机器,对猴子的结果负责,及时跟进进度。

    这本书略贵一些,所以没有买,读的pdf版,有需要的可以加我微信。

    十年前,听一次培训课《问题分析与解决》,老师开场就举了猴子理论的故事,并提出了第一个问题,如何界定问题?从那时起知道了猴子理论。

    本书也可看作时间管理的书,也可看作是管理者与下属的责任和沟通的书。

    所谓的猴子理论,就是每个人都应承担自己的责任,会谈后下一步的责任。猴子理论是由威廉.安肯三世提出的一个有趣的理论。猴子理论,就是让责任待在它的主人身上,不要让别人的猴子爬到你的身上。注意五个原则:1、老板和下属都必须明确猴子;2、老板每次和下属的讨论、辅导,应该控制在5-15分钟之内,每天控制总的讨论次数;3、只能在约定时间内讨论,不耽误老板率先履行自身的责任;4、最好通过见面或者电话的形式讨论,而不是邮件;5、每次讨论完,要约定下次沟通的时间。

    管理者的责任不是帮助下属做事,是通过沟通指导下属更好地完成任务,多注意“我们”还是“我”的问题,“我们”基本代表下属将本应自己承担的责任推给管理者,不要让下属变成监督管理者的人,应该管理者监督下属。管理者多问,下属回答。

    本书的面有点窄,适合初当管理者看的书籍。

    ——2019年读完的第15本(电子书)

    时间:2019.2.22

    关键词:时间管理、领导力

    阅读原因:刘润《5商个人篇》推荐

    感受:类比手法,将双方对话结束时的下一个步骤,比喻成“猴子”。

    个人认为,全书主要探讨,领导如何避免自己的时间被

  • 2、 为什么要读经典读书笔记

    大多数人都有一颗文艺青年的心,喜欢看些文学作品,这是爱好。但是一旦走上职业道路,就发现这些书似乎没什么价值,对自己的专业根本没什么帮助。加上读了几本专业的畅销书籍,越发觉得花在这些书上面的时间很不值。

    这就是一种很普遍的内行人和外行人的现象,读了书的人越觉得知识不足,越喜欢读书;没咋读书的人,就越远离书本,越觉得读书没用。

    但是现实就是,机会偏向高知识群体。

    最近很多人问我读文学作品到底有没有用?毕竟自己专业又不是从事相关行业,再费时间去读小说,似乎毫无价值。

    我的观点是:如果你不从文,读文学经典对职业确实帮助不大,但是读这些书是有用的。特别是成年以后,就更应该有选择的读书,不能再凭着自己爱好,一心只读小说。

    我的建议是以读专业书籍为主,辅以文学读物,尽量广泛阅读。

    但是读文学经典是任何读书的起点。

    那么,在互联网时代为什么要读经典?

    ▎读经典是掌握其他知识的基础,会逐渐提升理解力。

    对于读书量很大的人,这一点应该深有体会。而一个常年不接触书本的人,一开始拿着一本书几乎是茫然的,读起来很慢,逐字逐句的抠读。更别说一开始接触专业的学科图书,那几乎是看不下去。大多时候,人们把专业书本说无聊,其实不是无聊,只是因为理解力不够,所以就看不下去。而不断的,系统的读经典就是慢慢提升理解能力的过程。我自己是深有感触,读的越多,记忆力越强,理解能力越强。当再上手专业学科的专业文本时,读起来也是比较轻松的。所以问为什么还要读经典?这是一个提升理解能力的过程,你会发现自己越来越牛逼,真的。

    ▎经典文学可以教你如何做人,拔高情商。

    经典文学的意义就在于其在特定时期的历史价值,和永恒的文学价值。而什么是文学价值,其实就是人性的价值。例如,当你读***时期的伤痕文学、反思小说,以及后期的寻根小说等等,会从这些经典作品中窥见历史背景下,人性的原形。有些作者写的很赤裸,用一些事实来冲击你的心灵,这就是文学价值。相信我,这可比一部电影要有冲击力的多。而当阅读这些经典作品时,就是在炼化心灵,拔高情商,在为人做事上更懂得分寸。这是阅读经典的好处之二。

    ▎熟悉一段历史。

    国史大师吕思勉说:历史的意义不在于什么“以史为镜,可知兴替”。其实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在特定历史下研究普通人的生活状态,以及什么样的社会环境导致大人物的必然出现。说白了历史可以看到社会进化,这才是历史的真正意义。而看经典文学作品就可以

  • 3、 我们为什么要读经典读后感范文欣赏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很多人对文化知识的渴求也越发强烈,因此,经典书籍成了很多朋友的首选。我们为什么要读经典呢?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看看网友们是怎么说的吧!

    我当老师这么多年,一直觉得用知识来对别人进行考试,在一定的层面上考的是记忆和理解,很少能考到思维和过程。西方的教育,包括日本的教育,很少会拿知识点来考孩子。比如,我们考甲午战争一定要问你,甲午战争发生在哪一年?这是考知识。日本人怎么考?问,甲午战争有没有可能避免?这样的方式,考察出来的是思考、是人生观价值观教出来的人是不一样的。

    南怀瑾曾经讲过一句话,他说我们以前读的书一辈子都管用,现在教材上教的东西,小学读的到初中就不管用了。以前学的东西为什么会管用呢?因为学习的是能够影响他一生,能够形成他价值观的、提升他认知能力的、提升他的心智的东西;而现在这些东西不学了,或者学得太少,或者学不得法。

    比如说,我们教孩子《论语》,第一节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背诵并默写。现在是小公鸡咕咕叫,背诵并默写。前一个小孩子到了80岁,有老朋友来访,把门一开,看到老朋友来了,很高兴,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后一个小朋友,一看老朋友来了,说:小公鸡咕咕叫!

    但如果他一开始背的就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就是君子不器,他的心胸就宽了,他的眼界就高了,他的立足点就结实了。

    教育不仅仅是工具,教育不是仅仅教给你一些专业技能,然后让你找份工作;人类最初的教育,不是把人教育成一个专业的工具,而是把人教育成人。

    苏格拉底的教育、孔子的教育、耶稣的教育、释迦牟尼的教育、经典的教育是头脑的教育。在今天,经典的教育和专业技能的教育这两者都需要。但人们往往重视专业技能的教育,而忽视头脑的教育。而后者恰恰是教育最本质的功能,让人成其为人。古人的知识并没有我们今天这么多,但恰恰是那些知识不很完备的时代,出现了一批伟大的、完美的人格。

    读经典根本没有一个非常具体的直接的目的,而是我们心灵的需求。

    一个心智达到充分发育的人,一个认知能力得到充分提升的人,他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都会超乎同龄人。

    还有家长和老师认为,教《论语》嘛,是不错,但是小孩们不感兴趣。那么我想问,现有的哪一门课是按照学生的兴趣来设置的?所有的课程之所以设置出来,一定是两个目的,第一他未来生活的需要,第二他心智发育的需要。如果纯粹根据兴

  • 4、 读《为什么精英都是清单控》有感

    读《为什么精英都是清单控》有感

    apd-tpd-付卫东

    闲暇之余有幸读完《为什么精英都是清单控》,内心澎湃不已,慢慢整理思绪,敲打着键盘,弹出如下所感:

    “精英”——令人兴奋,向往的字眼,每个人都希望成为业内精英,成为社会精英,成为时代的弄潮儿。清单控,无时无刻不清单,古人云:“预则立,不预则废”,磨刀不误砍柴工,做事之前,有着充分的准备,明确的目标,便能事半功倍。清单控,不仅要着眼于清单:一目了然、简单明确;更要落实于“控”,清单是计划,是指引,“控”则是奋力的行动,努力的实现,两者相互配合方能发挥无限的力量。否则,就会变成无效清单,一张废纸而已。

    我们处在一个什么都快的社会进程中,每天都有众多的事情:工作、生活、查邮件、看资讯、带孩子、逛商场等等,令我们焦头烂额,苦不堪言,每天时光匆匆而去,过的倒也“充实”,但仿佛又什么也没做。这时,就需要开始整体杂乱无章的大脑,把各种事情列出清单,排出时间轴,标清轻重缓急,如此,便能更好的把握时间,掌握自己,让自己工作生活更轻松。清单,虽薄薄一纸片,却能带来众多好处:让事请更简单更条理,让自己减轻焦虑,提升大脑专注能力,强化信心,清理思维。

    在工作中,每个人都同时负责多个重要项目,这些项目往往同时进行,为了更高效率更高质量的完成项目,就需要一个清单,列出:项目进展、项目节点、项目任务等,一方面利于不同项目的时间追踪,完成程度;一方面能够清晰看到问题所在,以便制定最佳方案解决问题。最终实现完成一个项目:可以根据清单返查,个人获益最大,客户满意度最高,可谓是一石三鸟,何乐而不为。

    我有幸在一个高速发展的公司——catl,每一个catl人为了公司的发展和个人的福利,都在竭尽全力的向前。自2015年7月入职,进入热管理组这个大家庭,一晃就快两年,在这期间,和兄弟姐妹们渡过一个又一个快乐充实的时光。忘不了,当项目进展困难时,大家列出问题清单、方案清单,各抒己见,充分表达观点,最终解决问题时,那洋溢在脸上的笑容;忘不了,为了建立新模型,大家列献清单,思路清单,然后抽茧拔丝,虽夜已深,人已静,但那股热情,那股拼劲,最终难变易,易变无;忘不了,在部门组织的拔河比赛中,大家积极参加,列出比赛技巧,注意项目,然后认真实施,加油呐喊,虽然败了,那参与的狂热,淌汗的脸庞,坚毅的神情,虽败犹荣。忘不了太多的场景,太多的画面,大家为项目而流汗,为成果而欢

  • 5、 读《新加坡为什么能》对廉政建设的几点感想
    标本兼治 表里兼顾 ——读《新加坡为什么能》对廉政建设的几点感想 三组9号 吴正兵 (读完《新加坡为什么能》这本书,使我受益良多,但是这篇读后感,却迟迟未能写出,感觉可以写的东西很多,任何一点展开来都有许多可值得深思、探讨和学习的地方,可又惭愧于自己的能力有限,害怕眼高手低,因此写的很是纠结) 我认为,新加坡的以德倡廉、以俸养廉、以规固廉、以法保廉,使人不想、不必、不能、不敢贪,体现的是一种廉政建设中标本兼治、表里兼顾的工作理念。 一、以德倡廉,使人不想贪,从思想上治本 从社会层面来讲。这里作者从思想、道德的角度阐述了新加坡是如何推进廉政建设的,认为其中的关键是对儒家的传统思想进行的一种继承和发扬,一种对“忠、孝、仁、爱、礼、义、廉、耻”内涵的全新阐述,并重新确立“君子”定义,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进而成为指导社会发展的一种道德力量和精神标杆。在中国,在当前,这些思想和道德标准应该是同样适用的,虽然我们不一定就将他标榜为儒家思想或儒家精神,但就其实际内容而言无疑是存在诸多共通之处的。我们追求的共产主义理想,非常远大、非常高尚,但现实中,我们却往往忽略了细节、忽略了小节,以至于虽然社会对好坏的评价、在大是大非问题上还是非常明确的,但对一些小过错、小瑕疵却可以十分“宽容”,甚至“纵容”,即便人们心中都知道这样或那样是不对的,但却不能坚持原则,甚至还出现了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现象,正是这些问题形成了一种大环境、一种社会风气,这种环境和风气也势必会影响到公务人员,于是走后门、托人情,逢年过节请吃送礼就成为了一种常态。因此,我们需要重新塑造社会的道德风气,怎么办,就是要从小处着手,从细节做起,一点一点地去改变,不能急功近利,不能妄想靠一次运动、一次活动就可以改变整个社会风气,我们需要的是一种一以贯之、滴水穿石的精神去推动,一段时期只抓某个具体的项目(可以包含几个具体的细节和内容),比如抓交通文明,可以从遵守交通信号、遵照交通标志、行人过马路走斑马线、机动车与行人互相文明礼让等方面做起,再比如抓礼仪文明,可以从规定公务人员着装、文明用语等方面抓起,从晚辈对长辈、学生对老师的称呼和见面问好的方式等细节抓起。其中的关键在于一抓到底、盯牢不松,直至成为一种社会普遍认同并自觉遵守、自觉维护的思维、生活、工作方式,一个一个项目做下
  • 6、 读《为什么薯条这么迷人》有感
    我最爱吃薯条,所以一看到《为什么薯条这么迷人》这本书就被深深地吸引了。那么薯条究竟是为何得到那么多人的青睐呢?我迫不及待地打开了书本。 这本书是台湾大学的张文亮教授创作的。书中的内容是以好奇心很强的武林高手草上飞和博学多思的教授之间一问一答的方式呈现的。问题涉及到文学里的科学和生活里的科学两部分。张教授特别擅长将冰冷的科学变成一个个精彩的故事。所以,读完整本书,我在想其实这本书是在说,科学知识为什么这么引人入胜。 在26篇的妙趣横生的科学短文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张飞威震长板坡——心理战术的应用》。这篇文章主要讲述的是张飞在长板坡大叫一声中隐含的不为人所知的科学知识,令人叹为观止。首先,他大喝一声“我乃燕人张翼德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这听来稀松平常的自报身份其实学问大着呢!他面对七八十万的敌人,竟先问“谁”,俗语上称为单挑,数学上称为一对一函数。再说到“敢”,对方中,有人想上,有人愿上,可符合“敢”的人却少之又少。所以,他采用的这种将生死置之度外的心理战术作战法,吓得敌人往后奔逃,竟无人再回来。在阅读这本书之前,我也阅读过《三国演义》,看过张飞威震长板坡的故事。可当时不过草草略过,对曹操七八十万军马竟然如此不堪一击并没有深入了解。读了这一章节,我不禁拍案叫绝。不仅领略了张飞的勇敢,我还明白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博大精深和科学的妙不可言。原来,心理战术如此神通广大!当然,最重要的是,我发现自己的阅读习惯该改改了,粗略阅读不可取! 这本书给予我最深刻的生活启迪的一章是《熨衣服有诀窍--水蒸气与纤维的互动》。上周末,妈妈想让我尝试熨衣服,我头脑中立马浮现出书中的相关内容。心想,这下真的可以学以致用了!我仔细观察着眼前的这件衬衫,努力回想书中的内容。书中提到动植物的纤维孔隙多、吸水也多,纤维在晒时水份会蒸发,所以动植物之类的天然纤维自然皱褶多,而人工纤维则相反。我迅速在头脑里做出了判断,这件衬衫应该是天然纤维。往标签上的衣服成分上一查,果然如此。接着,我就根据每件衣服标签所展示的布料种类给熨斗调温,并按书上的方法顺着一定的方向推。熨好衣服,我把衣服拿起转、挥、折、拍。这一系列的操作是为了让水蒸气较容易散走,以免背面有水蒸气余渍。如此这般,一件衣服才大功告成。然后,我如法炮制,一会儿就熨好了一大堆的衣服,真的太有成就感了,当然,也累坏了!原来,平时穿在身上平整服帖的衣服有这么
  • 7、 《为什么精英都是时间控》读后感800字

    本书总体来说,通俗易懂,文字比较简洁,不需要人民去思考就可以了解其中的意思。主要说出了如何去管理时间,如何去利用时间,在极大限度地让时间去创造出更多时间。

    序言是总章的引子,总括一下主要说的内容。当然这章也是一个吸引的引子,看完这章后,我们会很好奇接下来去读完正文。确实这一章写的好,即作为一个引子也给我们对总书的概括,也是我们进入这本书的门。第一章说明如何提高我们的专注力,我们的专注力什么时候是最强的,什么时候是最弱的,如何才能避免在最低的时候重新提升起来。第二、三、四章,主要从一天的时间来分析这些时间内,我们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如何在不同的时段里把专注力提升上去,当然,他说的非常详细,为什么我们在不同时间,我们的专注力会出现不同的情况。这几章其实可以对我们的以后的生活与工作都有很大的帮助。

    最后两章,把工作的时间利用到极致的方法,把自由时间利用的到极致的方法,从两个角度去让我们要以长远的目标为导向,不断地提升自己,提高自己的劳动生产率,让我们做的更叫极致。

    其实纵观全文,不难看出作者的一个观点:工作要专心的工作,生活要快乐的生活。这样才能让我们的每一天都过的有意义充实。在文中作者提出了美国式的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这块我觉得大家可以看一下,美国人的生活很轻松,他们没有像我们那样每天都要加班,他们是准时上班,准时下班,但是美国人的创造力比我们强,就好像美国的苹果公司,美国的facebook等大的公司,为什么他们可以准时5点下班呢?因为他们已经把活都干完了。所以作者提倡的观点:不建议加班,尽量工作都要在上班完成。这样有一种效果:就是可以提高我们的生产率。

    另外,作者还提出一个观点:要不断地自我投资,让自己每分每秒都在进步,那这个要怎么实现呢?将我们自由时间利用到极致。一、投资一下自己主要专长,可以让自己工作事半功倍,二、将被动娱乐改成主动娱乐,让我们的大脑不断在思考,而不是被动的接收。对于自己多读书啊、多运动、多玩智力游戏(象棋、围棋等)、演奏乐曲

    三、要培养一下自己的业余爱好,让自己得到放松与专注。

    最后,我们要利用这本的知识,结合自己的情况,去制定一下自己的计划,用于改善自己,使自己更强大。

  • 8、 读《希特勒为什么要杀犹太人》有感

    最近,我经常读《十万个为什么》,我对里面其中一篇《希特勒为什么要杀犹太人》最感兴趣,通过阅读这篇文章,解决了以前我很多迷惑、不解的问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有600多万犹太人惨遭杀害。原来在德国及其它欧洲国家,有很多人从事商业和金融业,经济实力很强。希特勒执政后,为了增加军费开支,扩大侵略战争的物质基础,全面掀起了排犹、反犹浪潮,借机大肆侵吞犹太人的财产,要彻底把犹太人从德国的经济生活中排挤出去。为了掩饰对犹太人的迫害,希特勒把犹太民族说成道德败坏的劣等民族。从此,德国法西斯踏上了屠杀犹太人的罪恶道路。

    读完书后,我非常同情犹太民族那悲惨的命运,因为执政者的残暴、不仁,不计其数的犹太人惨死在他们的屠刀下,一间间集中营成为了人间的地狱,无数犹太人的尸骨堆满了每个角落,成为了犹太历史上充满痛苦与血泪的一页。直至今天,地球上还有一些国家处于炮火分飞的环境,许多无辜的生命在战火中灰飞湮灭,许多家庭支离破碎,留下了无限的痛苦与哀伤。什么时候,我们这个世界才不会有战争?什么时候,我们每个人都能过上幸福、安定的生活?

  • 9、 读后感300字:读《为什么多看绿色对眼睛有好处》有感

    周末,我看了《为什么多看绿色对眼睛有好处》的书,知道了各种颜色对光线的吸收和反射是不同的。红色和黄色对光线的反射能力比较强,可达65%以上,容易使眼睛疲劳。而绿色对光线的吸收和反射相对适中,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大脑皮层和眼睛视网膜比较适应。因此,学习和工作之余多看绿色,对眼睛有保护作用。

    以前,我不知道绿色对人体有那么大的好处,特别对眼睛有保护作用。读了这篇文章以后,我懂得了这个道理。以后学习或着做什么事情,要多看绿色保护眼睛,比如,下课后,我要到课室外去看绿色的树叶,不让眼睛疲劳,才不容易得近视眼。学校种了很多绿树,我希望广州也多种一些绿树,到处都绿葱葱多好呀!

  • 10、 读经典诗文《长歌行》有感800字

    在学校开展的书墨飘香活动中,我认真品读并摘抄了很多难忘的经典诗文、名句。其中我最喜欢的还是汉乐府民歌《长歌行》。

    这是一首劝人珍惜青春,奋发努力的诗。儿时的我,不知道时间的宝贵,总认为自己有几千个甚至几万个明天,总把今天的事推到明天去做。正像一首诗所说的:“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那似水的光阴匆匆流走,像针尖上的一滴水融进我生命的海洋里。

    长大后的我,再次学习研读《长歌行》时“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句话让我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仿佛能感受到诗人那气宇轩昂的呐喊,从此句名言中,我更能体会古人对民族,对国家的衷心,也对自己努力学习或做事的决心。毛泽东曾说:“你们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世界是属于你们的,也是属于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属于你们的。” 是啊,国之栋梁,天之骄子,我们必须加油。珍惜少年大好时光,努力学习,长大为祖国繁荣、强大作贡献。

    我们中化民族的历史长河中就有许多珍惜时间的故事,像“头悬梁”,“锥刺股”,“凿壁偷光”等等,都是古人发奋苦读的典范。古人在很艰苦的条件下都能抓紧时间,努力苦读,我们今天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晚上还有明亮的电灯,条件比古人好多了,我们珍惜了吗?想想古人为我们留下的那许多惜时的名言:“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梦醒,街前梧叶已秋声。”这些无不告诉我们青少年们时间的宝贵和珍惜时间的重要。

    细想自己,回想平时。假期常常整天在家看电视,和同学玩,只有爸爸、妈妈在的时候,才会认真地看—会儿书,或应付一下老师布置的作业,其它的时间都白白浪费了。再想想我们班的少数同学,总喜欢把今天的事情拖到明天做,再把明天的事情拖到明天的明天做。或今天我好好玩一玩,明天再学习,可到了明天还是想贪玩,根本没有把学习放入心思里,如果这样下去,又有多少明天能够你使用,够你学习呢?如果只知道等待明天,被明天所妨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你就会一事无成,少年时不好好学,到老了再来后悔伤心也没用了。所以,现在的我每当偷懒时,“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就会提醒我;每当我沉迷于游戏的时候,它会教育我;每当我想放弃的时候,又是它鼓励我。

    朋友们:机会总是给有所准备的人!我们从现在起就要努力奋斗,打好底子,给自己创造更多的机会,而不是等天上掉下馅饼!不能抓住时间的人,只能是做天和尚撞一天钟。只能是等到将

  • 2019-09-20

  • 2023-06-16

  • 2019-09-21

  • 2019-10-19

  • 2023-02-23

  • 2019-09-20

  • 2019-10-22

  • 2019-10-09

  • 2019-11-16

  • 2019-10-29

  • 2019-09-28

  • 2019-09-19

  • 2019-09-20

  • 2019-09-20

  • 2023-04-05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22-02-14

  • 2019-11-08

  • 2019-11-06

  • 2021-04-02

  • 2021-11-25

  • 2022-12-01

  • 2019-09-20

  • 2019-10-28

  • 2019-09-20

  • 2019-09-20

  • 2023-03-14

  • 2019-09-23

  • 2021-04-12

  • 2019-09-23

  • 2023-05-23

  • 2019-09-20

  • 2019-10-23

  • 2019-10-29

  • 2021-07-05

  • 2019-09-20

  • 2019-09-20

为什么读经典读后感800字
为什么读经典读后感800字栏目为您提供海量的2024为什么读经典读后感800字,为什么读经典读后感800字范文,为什么读经典读后感800字大全等,带您走进为什么读经典读后感800字的海洋,让您细细品味。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