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万历十五年心得 > 地图 > 万历十五年心得
万历十五年心得相关栏目
万历十五年心得热门栏目
万历十五年心得推荐
万历十五年心得

(共 3823 篇)

  • 1、 有关万历十五年心得系列

    在日常生活里,我们会遇到一些震撼心扉的事情,我们可以梳理一下思绪,汇集成文。心得体会比较注重在工作、学习、生活以及其他各个方面的主观认识和感受,你知道写心得体会应该从哪一方面入手呢?

    万历十五年心得 篇1

    《万历十五年》是我寒假读的第二本书,第一本是《红楼梦》,我在读完《红楼梦》之后,不知道该怎么评价这本书留给我最初的印象,我觉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微妙而复杂,而更多的是建立在道德的基础上。而读罢《万历十五年》,我又不得不为黄仁宇深刻的思考所触动,中国社会的管理过多的依赖道德而不是法制,这哪仅仅是明朝所特有的呢?殊不知,在接下来的清朝一直到如今,社会上都不可避免的存在着或轻或重的管理问题。

    《红楼梦》是小说,尽管有许多内容是虚构的,但是毫无疑问,小说的情节是建立在生活的基础上的,是生活的再现与升华,所以里面大部分内容可以作为我接下来论述的凭据。

    余秋雨在《千年一叹》中提到过:中国人将过多的精力放在处理人际关系上。这一点在《红楼梦》里体现的淋漓尽致。或者说《红楼梦》当中的人物关系是建立在这样的事实面前展开的,随便举一两个例子,比如黛玉刚进贾府,一个“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一方面反映了黛玉的心思缜密,深谙人情事理,但更反映了在当时社会上人与人交流与相处存在的一种隔阂;又比如众人讨贾母的喜欢,泼辣的王熙凤、“佛爷”似的王夫人、正经而又严肃的贾政还有那宝玉这些自不用说,单说贾母给宝钗庆生辰请邢夫人、尤氏和惜春,一个“不敢不来”已经将伦理体系的大家长所具有的威慑力体现出来。

    《红楼梦》里面还体现出了一种强烈而又自然的“脸面观”。在《红楼梦》当中,我们能经常听到婆子骂丫环,或是主子骂奴才,而其中经常出现的词就是“上了脸了”,毕竟在奴才或是丫环的心里,脸面与身份是对等的。“上了脸了”,其实一方面是由于身份对他人脸面价值的内心的不认可,而另一方面是对脸面的有无并且多少与地位的直接挂钩深表赞同。

    以上所详述的身份、脸面都是建立在儒家道德的基础之上的,而贾府被抄家,同样也是由于道德,即在道德层面上社会的不认可。而贾家在道德上的失败,归根仍旧是道德治家的的缺陷。

    由家上升到国,这种问题就更加深刻并且以新的形式地暴露在社会管理层面,这在《万历十五年》中有较为详尽的叙述。

    在《万历十五年》中,黄仁宇以历史上极其普通的1587年切入,从波澜不惊的表面深入剖析了时代背

  • 2、 有关万历十五年心得汇总

    读后感大全的编辑特意为你呈上“万历十五年心得”。当我们对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想法时,如果我们及时记录自己的思绪,就是一篇优秀的心得。经常写心得会形成一个很好的习惯,它可以丰富自身的文化,丰富我们的思想。请收藏好,以便下次再读!

    万历十五年心得【篇1】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我的感受:那就是被主宰的悲哀命运。我觉得这句话适用于这本书里面的每一个人。

    黄仁宇的这本《万历十五年》,介于学术与通俗之间,读起来有如在读一本小说。他的文字虽然通俗,文笔也不失生动,却在深入浅出中演绎了深刻的道理,字里行间充满了微言大义,为中国历史的研究和写作开辟了一块新的天地。每一位阅读这本书的人都会觉得,原来历史可以这样写,原来历史是如此的有趣、复杂、丰富,原来历史人物并不是只有历史书上才真正灵动、有趣。

    读到张居正时,我感到了世态炎凉,生前的荣华和身后的悲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当时,张居正搞经济体制改革,在道德立国的环境下,试图改变文官系统,以效率代替道德伦理对官员进行绩效管理,却得罪了全体官员,招致死后两年被抄家。申时行试图建立和谐社会,希望通过诚意感化官员们道德的一面,使“不肖者犹知忌惮,而贤者有所依归。”却因为立太子一事被迫辞职。海瑞试图保持执政意识形态集团先进性,却仅凭一人之理想,干预境内的农田所有权,同时损害了地主和农民的经济利益,而被迫辞职。戚继光试图实现国防现代化,采用现代军事理念管理军队,并且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但是张居正倒了,戚继光也跟着被革职。李贽主张个性解放、思想自由、提倡功利主义,但在当时的环境下,最后选择了自杀。作为他们的统治者万历皇帝,实际上也失败了,虽然贵为皇帝,他并不自由,他不能出皇宫到各地视察,不能将自己喜欢的儿子立为太子,甚至不能决定死后和自己喜欢的嫔妃葬在一起,于是他三十年不理朝政。

    从他们身上,我们清楚地看到,整个明代社会在发展,但是国家管理系统却保持原样,而且一切改革都被视为异端。所以那些历史人物虽然努力想作出改变,但在整个一成不变的体制面前却只能碰壁,帝国也就走到了尽头。

    以史鉴今,通过读《万历十五年》,我们了解到,法治与德治在中国自古就是一对矛盾,当今中国正进入社会转型期,改革所产生的利益的重新分配,需要我们居安思危,时时去拨开安定的表象,看清这个时代的脉络和架构。这也是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想要告诉我们的,就是用长远的眼光来看待历史。不要片面

  • 3、 有关万历十五年心得通用

    每当在比较隆重的场合或者重要的时刻。在平时我们要学会写好一篇干呀,我们怎样才能让自己写好一篇感言呢?“万历十五年心得”为读后感大全编辑为您收集并提供,欢迎阅读,希望你能够喜欢并分享!

    万历十五年心得【篇1】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600字心得体会:

    伟人和政治家,谁更值得敬仰?你又想成为谁?张居正太善良,太残忍;太聪明,太愚蠢。张居正有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他意识到改革必须以摧枯拉朽般的力量摧毁原本的一切,在废墟上重建。他剑指文官作风,甚至过于严厉。他想要富国强兵,百姓安康。他之所以要辛苦钻营,权倾朝野,是因为不做一个杀伐决断的首辅,改革必然受到阻碍。即便在这过程中他谋取私利,那么试问做到内阁首辅的位置想要敛财何须至此?

    太善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何须大动干戈推行新政?太残忍,想要根除陈腐做派必然会在当时造成损伤。太聪明,出身贫寒要有多大的才能和城府能坐上首辅的位置,又是怎样的深谋远虑能找到国家运行的软肋?太愚蠢,耗尽了自己的一生,却落得了满朝文武的批评,死后甚至成为了攻击的符号。

    所谓错误,“张居正的根本错误在自信过度,不能谦虚谨慎,不肯对事实作必要的让步”。张居正从来都没有错,只是成为一个伟人和得到善终,中间横亘着最遥远的距离。

    申时行,大智慧的典范。申时行是处理人际的高手,“没有忽略文官的双重性格:即虽为公仆,实系主人;有阳则有阴。他必须恰如其分地处理此中矛盾。”时势要求申时行充当和事老,他就担任这样的角色,至于别人的评论如“首鼠两端”,就只能付之一笑。

    申时行是机器运转的润滑剂。这个世界需要伟人竭心尽力将光明带到人们眼前,更需要有这样的人拼尽全力将黑暗挡在背后。申时行是太极高手,懂得怎样协调皇帝与文官,以及文官之间的关系,保证思想的传承和国家的有序。更令人惊叹的是,做完了这一切,他能够全身而退。然而,出色的政治家和伟人之间,仍然横亘着最遥远的距离。

    然而,世间没有张居正,那么时代永远不会进步;世间没有申时行,那么国家将会陷入混乱。为人若如张居正,无愧于心,却不得善终;为人若如申时行,左右逢源,却无所作为。

    这两个问题,真的很难回答。

    万历十五年心得【篇2】

    还没看这本书之前,我对万历皇帝的印象就是明朝的荒唐皇帝,三十年不出宫门、不理朝政、不郊、不庙、不朝、不见、不批、不讲。可看了这本书之后,我才知道万历皇帝并不是我想象中的那样。由于嘉靖皇帝的荒唐事

  • 4、 万历十五年心得

    感言其实就是因为某些事情内心有所感触而抒发于外的言论,当我们经历过某些撼动人心灵的事情时。此时想必内心有所触动吧,是时候抒发出来了,感言对于我们还是非常重要的。万历十五年心得是我们花时间整理的内容,通过本文希望能帮助到您!

    万历十五年心得【篇1】

    我曾经以为《万历十五年》会是一幅宏篇巨构的历史,就算不满眼艰涩的文字,也该是难逃作者的主观臆断落了下乘(这也是我不喜欢读历史评论的原因,作者有所偏好,不够客观)。但显然,是我胡乱猜测了。

    这本书初读显得琐碎,你甚至不觉得它多有文采,就平淡无奇的讲一个故事,甚至有点无聊。

    但到了后面,你开始被它吸引,于平淡中跟着作者不慌不忙的一路过去,竟有点欲罢不能。

    看书喜欢窥探作者的三观,企图找出作者的狭隘和洋洋自得。然而这次只看到作者对历史的悲悯、清醒的目光以及高远的视野。这丝毫不夸张的文字,突然让我怀疑:是作者没有斐然的文采,还是不屑炫技,只想安安静静地讲好一个故事?

    再说故事。

    我们总宣扬人定胜天,认为这样才算英雄,作者却让我们看到到历史的偶然与必然:历史大车轮下,很多人物被裹挟着前进,根本无力反抗。真要反抗未必会失败,只是难如登天!自动开启hard模式,何苦?

    历史人物也是人,不是历史课本里的寥寥数语,万历皇帝,海瑞,戚继光,张居正,他们未必没有争过,没那么高尚,也没那么不堪,但最终也未能扭转历史的潮流。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黄仁宇一生经历了太多,对历史有一种天生的悲悯和冷静,者注定了这本书的成就:很多人写史读史,却最终陷入偏见,客观是最基本却最难做到的。黄的高度,黄的经历,足以让很多人说一声佩服,让很多人汗颜。

    至于人物各自的故事,突然没有了兴致,罢罢罢,不讲了。

    万历十五年心得【篇2】

    万历十五年,即公元1587年,在中国,在这看似平平淡淡的一年中,发生了若干为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事件。书中着重写了万历皇帝、改革家张居正、调和者申时行、清流海瑞、武将戚继光、哲学家李贽等六人的事迹和思想,从正面或侧面描绘了该王朝的面貌,让今人读来,能够感知那个年代,也对明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有一个较为直观的认识。

    对明王朝道德的认识:

    明王朝没有西方一样强大的宗教力量,他们只有以四书五经为代表的儒家文化,规范着帝国的道德,儒家文化是明王朝的根本,成为指导人们的唯一的道德标准,进而成为治国标准。道德规定着包括皇帝在内的所有人的行为和思想

  • 5、 有关万历十五年心得集锦

    有哪些优秀的感言是能给我们参考的呢?每当我们面临一些场合或者重要时刻。感言也可以帮助我们见证每一个值得记录的时刻,感言能够帮助发表人表达内心也能激励他人。以下内容标题为《万历十五年心得》,是编辑为您特意收集,相信您在本文中有所收获!

    万历十五年心得 篇1

    《万历十五年》是一本很有意思的书,作者选取万历十五年作为一个分界线,介绍了神宗万历,首辅张居正,申时行以及清官海瑞,将军戚继光,哲学家李贽等人的经历,挖掘出这些看似风光的人物各自的经历中隐含的的悲剧,从中看出他们所处的大明王朝表面繁荣下的无奈。

    关于明朝,说句惭愧的话,如果不是因为这本书是写的万历年间的事情,我对它的理解最多也只是停留在万历是明朝的一个皇帝,明朝有段时间是万历年间而已。至于戚继光,李贽,海瑞,张居正这些人在看这本书之前也只是知道他们都是明朝的,但不知他们其实是一个时代的人物。更不清楚,其实中国古代对于社会机制的设计已经十分成熟,成熟到,就算皇帝徒有其名,不做任何动作。下面的文官机制也能基本上照常运行,它已经将自身内部的人训练成了它自己的齿轮,不会因为某一个人或者某几个人的不合作就乱了套,哪怕这个制度是封建皇帝制。

    万历十五年吸引我的,是能认识到里面几个真实的人。在黄仁宇先生夹叙夹议的文字里,我看到了他们内心的挣扎。印象最深的是万历皇帝,书里虽没有万历心理活动的描写,但作者对一件件事原因的分析,还是把万历个人的形象很完整的呈现出来了,虽贵为天子,但他终其一生都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很多时候,他企图用个人的力量和传统习俗做抗争,但强大的阻力将他推回。

    万历在十岁那年登基成为大明帝国的主宰,由于年纪尚小,大部分的决定背后都有张居正的协助。他曾经励志做一个圣明的皇帝,但得知张居正的真实面目之后,他才知道自己被最尊敬的老师蒙骗了这么久,他的世界观受到了强大的冲击,在随后数次与朝廷文官的争斗中,也让他心灰意冷。他发现了自己虽贵为九五之尊,但实质上不过是封建礼教的一面旗帜,是文官集团为了保护其所有权而创造的符号象征。

    一个国家的最高权力者尚且如此,这个王朝还能走多远呢?

    万历十五年,张居正已死,死后被大清算,家产抄了,儿子革职,所有的荣耀都被剥夺,甚至差点开棺戮尸。一个厉行改革的大官,一度掌握举国的重大决策的大权,却沦落至此,子孙都不得保全,之前有多荣耀多尊贵,现在就有多卑微,多惨淡。

    其实张居正所厉行的改革

  • 6、 万历十五年心得系列

    高尔基曾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个人要想获得伟大的成就,就必须多读多思。在读过一本书之后每个人都会有属于自己的心得体会,此时就可以写一篇读书笔记,用文字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一篇优秀作品读后感怎么写呢?经过收集,小编为您献上万历十五年心得系列,欢迎你的品鉴!

    万历十五年心得 篇1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我的感受:那就是被主宰的悲哀命运。我觉得这句话适用于这本书里面的每一个人。

    黄仁宇的这本《万历十五年》,介于学术与通俗之间,读起来有如在读一本小说。他的文字虽然通俗,文笔也不失生动,却在深入浅出中演绎了深刻的道理,字里行间充满了微言大义,为中国历史的研究和写作开辟了一块新的天地。每一位阅读这本书的人都会觉得,原来历史可以这样写,原来历史是如此的有趣、复杂、丰富,原来历史人物并不是只有历史书上才真正灵动、有趣。

    读到张居正时,我感到了世态炎凉,生前的荣华和身后的悲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当时,张居正搞经济体制改革,在道德立国的环境下,试图改变文官系统,以效率代替道德伦理对官员进行绩效管理,却得罪了全体官员,招致死后两年被抄家。申时行试图建立和谐社会,希望通过诚意感化官员们道德的一面,使“不肖者犹知忌惮,而贤者有所依归。”却因为立太子一事被迫辞职。海瑞试图保持执政意识形态集团先进性,却仅凭一人之理想,干预境内的农田所有权,同时损害了地主和农民的经济利益,而被迫辞职。戚继光试图实现国防现代化,采用现代军事理念管理军队,并且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但是张居正倒了,戚继光也跟着被革职。李贽主张个性解放、思想自由、提倡功利主义,但在当时的环境下,最后选择了自杀。作为他们的统治者万历皇帝,实际上也失败了,虽然贵为皇帝,他并不自由,他不能出皇宫到各地视察,不能将自己喜欢的儿子立为太子,甚至不能决定死后和自己喜欢的嫔妃葬在一起,于是他三十年不理朝政。

    从他们身上,我们清楚地看到,整个明代社会在发展,但是国家管理系统却保持原样,而且一切改革都被视为异端。所以那些历史人物虽然努力想作出改变,但在整个一成不变的体制面前却只能碰壁,帝国也就走到了尽头。

    以史鉴今,通过读《万历十五年》,我们了解到,法治与德治在中国自古就是一对矛盾,当今中国正进入社会转型期,改革所产生的利益的重新分配,需要我们居安思危,时时去拨开安定的表象,看清这个时代的脉络和架构。这也是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想要告诉我们的,

  • 7、 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通用

     编写一篇简短的心得体会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一篇高质量的心得体会该如何写?根据您的需求,读后感大全为您搜集了一些内容: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如果您喜欢本文可以分享给身边朋友喔!

    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 篇1

    作者提出的“阴阳”二字贯穿全文,(其中阳为堂皇的伦理道德, 阴为切实的利益索求),以1587年(万历十五年)为时间轴,上下延展,采用类似纪传体的形式,对万历年间历史舞台上的主角们作了深刻剖析,其用意在于通过这看似平淡无奇的一年中的人事变迁来透视整个明王朝的运行状况,即采用作者所提出的“大历史观”来推导出历史沿袭的前因后果,对史学研究和现今发展提出可供采纳的意见。

    人物档案:

    姓名:朱翊钧

    职业:皇帝(万历皇帝 明神宗)

    特点:活着的祖宗

    评价:有个性追求但是懦弱保守,受制于文官集团的道德压制,在立嗣一事上产生巨大矛盾,选择消极避事。

    姓名:张居正

    职业:内阁首辅

    特点:干练通达 治世能臣 改革家政治家 自身不检

    评价:几乎凭借一己之力营造万历中兴的气象,丈量全国土地,提出“一条鞭法”等。但是由于行事激进,雷厉风行,加之自身不检点,得罪了文官集团,死后身败名裂。

    姓名:申时行

    职业:内阁首辅

    特点:和事佬 圆滑世故

    评价:看透明朝政治弊端,以张居正为鉴,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喜好息事宁人,使得明朝重归衰退旧轨。

    姓名:海瑞

    职业:南京都察院右都御使(模范官僚)

    特点:两袖清风 刻板固执

    评价:理想崇高而不切实际,就个人品格而言可谓完人,但是宏观而论,则显得泥古不化。在触动地权这一敏感问题后被革职查办。

    姓名:戚继光

    职业:总兵

    特点:抗倭名将 军纪严明

    评价:与俞大猷相比,戚继光更“识时务”,认识到敏感高压区,只是在可能的范围内发挥到极致,练戚家军,摆鸳鸯阵,写《练兵纪实》《纪效新书》,一代名将,东抗倭北镇蒙,受张居正牵连,贪污等事发,身败名裂。

    姓名:李贽

    职业:哲学家

    特点:痛苦矛盾,发扬个性而未冲破儒学樊笼

    评价:看似逍遥 实则焦灼。

    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 篇2

    这本书我我我……终于看完了,想长舒一口气,这算是我看完的第一本历史书,什么想法,可能是因为对那段历史不了解,可能是因为这是一本横向写历史的书,所以大部分都是作者在不停的深入剖析,所以没有画面感,觉得枯燥,我也看不太懂,看懂了也忘了,对书里面的内容就不做什么评价了,还是只有那一句“单从人性方面来讲,心疼万

  • 8、 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集锦

    读后感大全主题栏目精选:“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敬请访问。

    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 篇1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800字!

    好了,这是给自己找输出理由,只有输出才可以检验输入的质量,否则在无数知识倾倒进大脑的梦境中醒过来,只能面对“‘的、地、得’助词添加法”水论文的现实。

    《万历十五年》是一本标了很久但是一直没有着手去看的书,原因是题目太历史化了,就像是面前的一座山。本年度一直强迫自己看专业范围内的书,于是他就被随手找到了。

    我认为,一本合格的历史作品,需要站在当代人的角度去思考和抉择,而非站在现代人的视角苛求古人。《万历十五年》给我的惊喜就是他让我感受到了有人情味的历史和有人情味的人。

    很好理解,就是历史中有鲜活的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利弊取舍,而作者在写作的过程中保持着一种感同身受的理解。无论是好是坏,他分析的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而不是怎么能有这样的想法。“怎么能”就是一种审视、评价式的眼光了,传统的纲常伦理早已被否认,如何能在现在仍然用统一标准去评价?

    对于高高在上的皇帝,他看到了万历从小在文官的培养和束缚中长大,随居于一国之上,实则是紫禁城中的囚犯。臣子可以一边说着礼法制度、道德秩序,一边党同伐异、唯利是图;而皇帝只能表现出正面的形象,否则将会受到全民甚至是历史的苛责。他的臣下是清楚他的希望的,可是没有人选择站出来为他说话,事实上,即使言明也无法做到。多像其臣下把自己无法明言的逐名逐利的压力和未能突破传统束缚的悲怆全数砸在皇帝身上,苛求他,命令他——你是一国之君,你承载着历史使命,你必须这么做。

    除了皇帝之外,还有张居正、海瑞、戚继光、李贽,都是明朝的老熟人了。文官集团的发展使得明朝的制度受到极大影响,再加上原有的礼法制度,人人都在生活和追求的抉择中摇摇欲坠。

    说是普通人也不是普通人,但《万历十五年》确乎让读者看到了每个人的不容易。事实上,这样有血有肉的历史人物才是“以史为鉴”的前提,让人意识到——噢,原来我们都是活着的有舍有得有感情的人。否则,即使历史是由人创造的,也不过是一个个标签共同粘贴过的时间。

    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 篇2

    和事佬申时行——《万历十五年》读后感800字:

    首辅申时行,作者用了很大的篇幅来写张居正时代的改革、做法、措施,以及张居正和文官集团这个群体的矛盾来源和结果,以给申时行和事佬的做法做解释。申时行下定决心做和事佬,是在吸取

  • 9、 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汇总

    相信在平时生活中应该接触过不少的感言,每当我们在一些重要的活动或者重要时刻。若是因此而备受触动,备受启迪,就可以通过感言表达出来,感言对于我们还是非常重要的。有请阅读“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相关内容,还请您能收藏本网页!

    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篇1】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800字!

    好了,这是给自己找输出理由,只有输出才可以检验输入的质量,否则在无数知识倾倒进大脑的梦境中醒过来,只能面对“‘的、地、得’助词添加法”水论文的现实。

    《万历十五年》是一本标了很久但是一直没有着手去看的书,原因是题目太历史化了,就像是面前的一座山。本年度一直强迫自己看专业范围内的书,于是他就被随手找到了。

    我认为,一本合格的历史作品,需要站在当代人的角度去思考和抉择,而非站在现代人的视角苛求古人。《万历十五年》给我的惊喜就是他让我感受到了有人情味的历史和有人情味的人。

    很好理解,就是历史中有鲜活的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利弊取舍,而作者在写作的过程中保持着一种感同身受的理解。无论是好是坏,他分析的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而不是怎么能有这样的想法。“怎么能”就是一种审视、评价式的眼光了,传统的纲常伦理早已被否认,如何能在现在仍然用统一标准去评价?

    对于高高在上的皇帝,他看到了万历从小在文官的培养和束缚中长大,随居于一国之上,实则是紫禁城中的囚犯。臣子可以一边说着礼法制度、道德秩序,一边党同伐异、唯利是图;而皇帝只能表现出正面的形象,否则将会受到全民甚至是历史的苛责。他的臣下是清楚他的希望的,可是没有人选择站出来为他说话,事实上,即使言明也无法做到。多像其臣下把自己无法明言的逐名逐利的压力和未能突破传统束缚的悲怆全数砸在皇帝身上,苛求他,命令他——你是一国之君,你承载着历史使命,你必须这么做。

    除了皇帝之外,还有张居正、海瑞、戚继光、李贽,都是明朝的老熟人了。文官集团的发展使得明朝的制度受到极大影响,再加上原有的礼法制度,人人都在生活和追求的抉择中摇摇欲坠。

    说是普通人也不是普通人,但《万历十五年》确乎让读者看到了每个人的不容易。事实上,这样有血有肉的历史人物才是“以史为鉴”的前提,让人意识到——噢,原来我们都是活着的有舍有得有感情的人。否则,即使历史是由人创造的,也不过是一个个标签共同粘贴过的时间。

    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篇2】

    1、《万历十五年》读后感300字

    平时看历史方面的书很少

  • 10、 万历十五年心得感悟合集

    每当在比较隆重的场合或者重要的时刻。心中会产生不少的新的感想,非常有必要写一篇感言,感言可以抒发我们的热情和感情,如何在感言中全面的表达我们的想法呢?小编为你收集整理了万历十五年心得感悟,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

    万历十五年心得感悟(篇1)

    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看出作者是扎扎实实地从史料走中来,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才会拥有独特的见解。在后记中他这样解释他历史观的来源:“大历史观不是单独在书本上可以看到的,尤其不仅是个人的聪明才智可以领悟获得的。

    我的经验,是几十年遍游各地,听到不同的解说,再因为生活的折磨和煎逼,才体现出来的。”可见这本书不是一个仅局限于书本的学者所写出来的作品,而是融入了作者本人经历和感受的作品。在书中,作者常常批评“道德代替法律”这一点。

    明朝时,中央集权已经达到了高峰,废除丞相制度,文官集团日益强大,但是军队建设却极其落后,依靠多次翻修的城墙巩固国防,待倭寇入侵才开始培训新兵。天下的奏折,评判的标准则仅仅依靠仁礼道德,没有强而有力的法制建设,文官集团越发强大,却无法应对突如其来的叛乱、异族的兴起,最终走向灭亡。

    中华民族是一个自古以“礼”为尊的国度,从民风淳朴的先秦、百家争鸣的春秋、诗词盛行的唐宋,甚至是大部分民族的传统文化已失传的今天,传统道德的渗透力也不可能完全消失。它就像是手表中的齿轮,在历经时光岁月的磨损之后,终于在运作中发出了不和谐的噪声。

    万历十五年心得感悟(篇2)

    最近看完了《万历十五年》,明朝万历年间的重臣,张居正、戚继光、申时行、海瑞……无一不以悲剧收场。甚至万历自己,在这种文官集团体制之下,也只能无为而治。由此可以看到一种强大体制惯性所带来的悲哀。他们每个人都各有特点,亮光闪闪,也试图做出改革,但最终失败,大部分人还落得个革职、入狱、自杀的下场。一群文官为了整个集团的平衡,国家的武备、科技的革新、商业的发展都陷于停滞。

    黄先生的大历史观是指:以一个时间基点为原点,前后各推一段时间,梳理整个大历史段的重要事件,最终要有“站在隧道外的观感”。具体到万历十五年,即为1587年为基点,以万历皇帝、张居正、申时行、戚继光、海瑞和李贽等历史关键人物为代表,着重挑选具备后世参考价值和社会历史性的事件进行阐述。

    明清两代为中国封建制度画上了一个句号。政治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达到顶峰,从明成祖设立内阁,到清雍正帝设立军机处,

  • 2023-03-07

  • 2023-02-24

  • 2019-10-11

  • 2022-04-11

  • 2019-10-29

  • 2023-02-28

  • 2023-02-02

  • 2023-01-20

  • 2023-02-13

  • 2023-02-26

  • 2019-09-20

  • 2019-09-28

  • 2019-11-12

  • 2019-10-29

  • 2023-02-05

  • 2019-10-20

  • 2019-09-20

  • 2022-01-21

  • 2023-02-28

  • 2019-10-24

  • 2019-10-24

  • 2019-10-29

  • 2021-07-16

  • 2023-03-31

  • 2023-03-19

  • 2023-01-21

  • 2023-02-04

  • 2023-03-01

  • 2023-01-22

  • 2019-10-20

  • 2019-10-29

  • 2022-01-12

  • 2023-02-12

  • 2019-10-19

  • 2019-10-23

  • 2021-04-18

万历十五年心得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万历十五年心得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万历十五年心得、2024万历十五年心得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