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书笔记 > 苏州读书笔记 > 地图 > 苏州读书笔记
苏州读书笔记

(共 585 篇)

  • 1、 【热】苏州国林读书笔记模板

    写好作品的基本思路是什么呢?在看完作者写的作品后,相信对于这个作品会有不俗的收获。大家写读后感时,不要仅停留在对原文的简单摘抄,以下由我们为大家精心整理的“苏州国林读书笔记”。

    苏州国林读书笔记 篇1

    在拜读完完金学智老师的佳作之后,就不自觉的回想起这首诗,姑苏的景致和人文,被无数才子化作缠绵悱恻的诗词,流传在两千五百年前的历史之中。

    而苏州城内的园林,就是画龙点睛的一笔。

    金学智老师的书大致分为八个版块,分别是建筑构成,山水构成,花木构成和关于意境的清新朴素,曲折幽深,透漏空灵,秀婉轻柔还有总结饿综艺大观。

    苏州园林在中华土地乃至于世界都有着重要的地位,不仅仅是华夏子孙的骄傲,更是世界的瑰宝,其中比较着名的几个在书中也有详细的介绍,例如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退思园,留园等等。

    如果说,苏州的园林是块美玉,那么这些细节和金学智老师就是匠人,他的文笔渗透了姑苏的情怀,化作了玲珑剔透的一座城。

    整本书从宏观到微观,从写实到写意,不仅带我们领略了大体的气概,就连雕刻在石面上的花木兽禽都一一在目。

    要说苏州园林的最大的特色啊,并不只是“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美景,而真正引人入胜的更在于它的“花木寓意,叠石寄情。”

    例如拙政园,她被誉为“中国园林之母”可见其造诣之深,初为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住宅,拙政园的后池种满了荷花,一到三伏的盛夏,接天的莲叶无穷碧,映日的荷花也别样红。荷花的品性高洁,花木中它的寓意最高,正如园主人的性情,不好官场荣华富贵,也不鞠躬于车马前,隐居之后留心于农事,造福于百姓,这何尝不是荷花寓树人。

    我最中意的园林在苏州一个叫木渎的小镇上,它并不出名,那里没有人山人海的游客,倒也落得清闲,它有个很美的名字,叫做虹饮山房。它的建筑风格相较于拙政园显得亲切了许多,就像一幅水墨丹青,落到人间,满怀柔情的展开画轴,成了人们口中传唱的歌谣,就等你迈入其中,听树下的女子弹琵琶,拂手抬袖间,苏州的评弹和着吴侬软语回响在她的一颦一笑间,这苏城的风华和婉约早就揉进了你的眼帘内,叫人怎么能不如痴如醉。

    苏州的园林比不上紫禁城的大好河山,也敌不过长安洛阳那富贵花开的繁华,却能寄你一份求之不得的奇缘。

    姑苏总有下不完的细雨连绵,唱不尽的才子佳人,这一切的一切,请你好好的看。

    苏州国林读书笔记 篇2

    “妈妈,这个是给你们家长看的书哦,你一定要仔细看的”,一天孩子兴致勃勃地拿了这

  • 2、 苏州国林读书笔记(精选7篇)

    古语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人一生的进步都是和书籍的阅读相伴随的,我相信每个人看了不同的作品之后,内心也一定会有所触动,这时候,我们就需要为自己感受到的想法写一篇读书笔记,怎么写好一份优秀的读书笔记呢?为了让你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苏州国林读书笔记(精选7篇)”,建议你收藏本页和本站,以便后续阅读!

    苏州国林读书笔记 篇1

    大好的清晨,幽静不失光彩,我的目光却停在这篇《苏州园林》之上,久久不能移开。

    这幅绮丽的“画卷”,主要描绘的是独具匠心的苏州园林。作者叶圣陶先生将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远景近景的层次勾勒得淋漓尽致。遥想当年,那些伟大的设计師和匠师大概也盼望着自己的后辈们能如此欣赏自己的杰作。

    诚然,苏州园林与北京园林相比是有所不同,却也不同得别致。北京园林的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彰显的是皇权的磅礴大气,而苏州园林的特点是淡淡的典雅,白墙黛瓦,有几分徽派的美感,又依山傍水,给予人们安静闲适的感觉。

    一篇文章之所以能引起我极大的共鸣,是因为我曾亲身观赏过这文中的景色。曾经,我穿过闹市街口,立于园林的大门前,凝望着门内的美景,有种恍若隔世的感觉。“居士高踪何处寻,居然城市有山林。”步入园内,环绕在身边的是清脆鸟鸣,眼前是婆娑的树影、清冽的山泉、叠嶂的山影、嶙峋的怪石。“浓枝高下绕亭台,初染胭脂渐次开”,写的是娇艳的花簇。绵绵细雨中,打伞的苏州姑娘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耳边是吴侬软语,心中是大好河山。此情此景,不禁令人感叹:祖国的江山秀丽如画。

    江山如画,画如江山。祖国处处是美景。华夏儿女们,带上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我们出发!

    苏州国林读书笔记 篇2

    xx年我们学校组织了综合实践活动——游苏州乐园。现在我又读到了一篇文章也是关于苏州的,名叫《苏州园林》。苏州的园林多的很,例如有拙政园、留园、沧浪亭和狮子林。

    作者曾留意过苏州园林的资料,发现这些园林的主人都曾是仕途不得志的文人。比如:

    拙政园为明代王献臣弃官回乡后所建,王献臣学识渊博,擅长诗文,但仕途不得志,官场受诬陷连遭贬谪。

    留园也是建于明代,为徐泰时的私家花园,徐泰时也曾被诬陷过始终被罢职不用,回乡后专门治园圃。

    网师园建于南宋,主人叫史正志,亦曾遭贬谪,最后流寓吴中,构建此园。

    最后还有著名的沧浪亭,它的主人是北宋的苏舜钦,曾屡次上书议论时政得失,被罢

  • 3、 观《苏州河》有感

    观《苏州河》有感

    娄烨,很喜欢的两个字,连在一起,就是一个很喜欢的名字。因为《颐和园》知道这个导演,但没有看过他的任何片子所以对这个人也就谈不上了解和喜欢。《苏州河》是我看的第一部娄烨的片子,喜爱,非常喜爱。最近一年看过的片子不少,能给我很大惊喜的只有《钢的琴》,还有,就是这部《苏州河》。

    《苏州河》给我的震撼,就是看完后的几天里,我仍然无法平静。这几天里脑海中时不时地闪过那条苏州河,那座桥,那些磁性的旁白,那个世界上最灵气的女孩,那个忧郁的文艺片男主,还有那条美人鱼…过去了好几天,苏州河仍在我的脑子里。我想我再不写下这篇观后感,接下来的一段不短的日子可能还会在苏州河的旁白里上课,吃饭,睡觉。写下这些感想,是我想放下苏州河,放下那个灵气的大眼睛女孩,能否做到,我不知道,但试试吧。

    影片的开头,镜头晃来晃去没有焦点。在一声声旁白里,苏州河出现了,那座桥出现了,桥上的人船上的人也都出现了。孤寂,满满的孤寂。我不是一个孤独的人,但这部影片仅仅开头的几分钟,就把我内心深处所有的孤寂情绪都引了出来,甚至有想哭的冲动。人在这个世界上,在苏州河边,在流年里显得多么渺小和无力;在别人的眼里,在上帝的眼中,我们是多么平凡又有些滑稽。渺小至此,那我们到底为了什么而活着?这个问题不忍细想,因为我一想起这个问题就有些恐惧。而渺小是会产生孤寂的。

    那个女生太有灵气了,她的笑容和那双灵气逼人的眼睛让人想把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全都双手奉上。而看到她的忧伤,你又仿佛感同身受,想陪着她一起哭,如果能陪她哭就好了。想起编剧史航夸周迅的时候说:我以为在夜晚的她是会发光的,没想到她白天也在发光。没错,就是灵到发光。牡丹和美美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人,也是完全不同的感觉。天真的女孩牡丹信任马达,爱马达,看到她跟马达在一起开心又鬼灵精的样子,我笑了,因为她的快乐笑。后来,她得知马达欺骗了她后的那个眼神,也许我永远都不会忘记。她对马达付出了所有的信任和义无反顾的爱,被背叛了,然后呢?牡丹有多伤心啊,会不会从此以后不再信任别人?还没等我晃过神来,牡丹从那个桥上翻下了苏州河,然后不见了。她跟马达说:我会变成美人鱼来找你。还是那双灵气逼人的眼睛。从那时候起,我开始抱怨写这个故事的人,这么灵的女孩怎么会忍心把这个故事安在她身上?也从那时候起,我爱上了周迅。

    一开始我觉得马达好酷啊,可以骑着摩托车载心爱的姑娘去兜风。还在想着以后

  • 4、 苏州家庭教育读本读后感

    苏州家庭教育读本读后感(一)

    五2班 孙羽尧妈妈

    五年级刚开学的时候,女儿带回来一本《苏州家庭教育读本》,并叮嘱我要好好阅读。我还开玩笑说,妈妈这么高的素质还用再学习吗?女儿很认真地告诉我一定要好好学习。按照女儿的指示,我认真读完了五年级版的所有章节,感觉获益匪浅,有一些感悟记录如下:

    一、父母是有“有效期限”的。

    龙应台说,做父母是有“有效期限”的,不该偷懒那十年。孩子在小的时候,父母对他们来说是万能的,是完全可以依靠的。这就是父母对孩子教育的黄金时期。等孩子一到了青少年时期,父母的“有效期限”就快到了。该说的,该教的,该做的,应该早在“有效期限”内就做足了,过期后的父母再怎么努力,也比不过那10年有效了。在孩子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逐步形成的过程中,父母不偷懒,不回避,身体力行的努力,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花上成倍的精力也会收效甚微。

    二、父母是“终身学习”型的。

    我们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不能抱着“天下无不是的父母”这样的观念固步自封。孩子成长的每个阶段都不是一成不变的,父母要蹲下身来学会聆听,要学一点心理学的知识以更好地了解掌握孩子的动态。之前一直认为女儿有一些不思进取,不愿意树立较高的学习目标,为此还甚为烦恼。过后经过沟通了解,原来是女儿怕完成不了故意佯装无所谓。突然有一些小小的心疼,为人父母一定不能武断,要不断的再次成长,以便能跟上孩子成长的步伐。

    三、教育不能假手他人。

    陪伴是最长情的爱,教育不能完全假手他人。有一段时间我也曾以为帮孩子报了兴趣班就万事大吉了,还能理直气壮的说爸妈花钱花精力送孩子上各种兴趣班,学不好只能怪孩子自己不努力。理性的说,社会上大量的兴趣班、辅导班的第一要紧事是挣钱,孩子不是流水线上的产品,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如果父母自己都不愿意付出时间、付出心思来琢磨自己的孩子,根据孩子的特点来个性化的制定一些学习、游戏计划,那怎么能单纯指望非亲非故的社会培训机构呢?

    四、父母是最好的榜样。

    女儿有时候很宅,我总希望她多出去运动。为此我自己也会利用周末、节假日散步、爬山,鼓励她一起出游。希望孩子将来变成什么样,首先自己要向那个方向努力,这样她才能站在我们的肩膀上无限接近目标。

    苏州家庭教育读本读后感(二)

    杨欣玥妈妈

    在理想的最美好世界中,一切都是为最美好的目的而设。

    ——题记

    很荣幸有机会能读到这样一本关于如何对孩子成长陪伴,学

  • 5、 苏州园林读后感

    苏州园林读后感(一)

    玖叶圣陶的【苏州园林】让我对它无限的向往。花草树木的映衬、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都让我感到迷恋。

    苏州园林讲究完美,他像一幅山水画一样呈现在游客的眼前。重峦叠嶂的假山、九曲回转的回廊想画幕一样铺开来。踏在幽深的回廊上仿佛可以听到古代诗人在雨打芭蕉驻立窗前低吟的读书声。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就是这种意境吧。

    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一到春天我想那应该是花的海洋吧。红楼梦里的史湘云醉卧海棠花应该只有在苏州园林才能看到这样的美景吧。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苏州园林的夏季应该像这样一样充满生气吧。

    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靠,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对称是一种美,而不对称要营造登峰造极的美,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邱壑。

    苏州园林是人间的仙境,过惯了喧闹的城市生活的凡夫俗子可以到苏州园林占占这里的仙气。

    苏州园林读后感(二)

    在拜读完完金学智老师的佳作之后,就不自觉的回想起这首诗,姑苏的景致和人文,被无数才子化作缠一绵悱恻的诗词,流传在两千五百年前的历史之中。

    绝苏州城内的园林,就是画龙点睛的一笔。

    金学智老师的书大致分为八个版块,分别是建筑构成,山水构成,花木构成和关于意境的清新朴素,曲折幽深,透漏空灵,秀婉轻柔还有总结饿综艺大观。

    苏州园林在中华土地乃至于世界都有着重要的地位,不仅仅是华夏子孙的骄傲,更是世界的瑰宝,其中比较着名的几个在书中也有详细的介绍,例如沧一浪一亭,狮子林,拙政园,退思园,留园等等。

    如果说,苏州的园林是块美玉,那么这些细节和金学智老师就是匠人,他的文笔渗透了姑苏的情怀,化作了玲珑剔透的一座城。

    整本书从宏观到微观,从写实到写意,不仅带我们领略了大体的气概,就连雕刻在石面上的花木兽禽都一一在目。

    要说苏州园林的最大的特色啊,并不只是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美景,而真正引人入胜的更在于它的花木寓意,叠石寄情。

    例如拙政园,她被誉为中国园林之母可见其造诣之深,初为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住宅,拙政园的后池种满了荷花,一到三伏的盛夏,接天的莲叶无穷碧,映日的荷花也别样红。荷花的品一性一高洁,花木中它的寓意最高,正如园主人的一性一情,不好官一场荣华富贵,也

  • 6、 苏州园林观后感精选

    读后感大全相关专题:“苏州园林观后感”。

    我们在欣赏优秀的影视作品时,优秀的影视作品,向我们展现了全新的世界。这个时候我们可以选择在观看后写一份观后感。观后感相当注重“感”,也就是从作品中领悟出的道理与思想。怎样保证作品的观后感不落俗呢?有请阅读读后感大全为你编辑的苏州园林观后感,供有需要的朋友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苏州园林观后感 篇1

    苏州的园林驰名中外,尤其是拙政园。拙政园的放生池中种着荷花,夏天,池中金色的鱼鳞与粉红的荷花交相辉映,美丽极了。拙政园的建筑虽然不是很高大,不过,它风墙黛瓦。放生池边的亭子与建筑相对,显得很朴素。啊,苏州,你是典雅的。

    苏州的老房子虽然油漆一块块脱落,但气势仍不减当年,仍旧能从粗狂的轮廓中看出它们当年的雄伟。这些饱经风霜的老房子虽然今天破旧不堪,但在从前,它们甚至比园林里的房子更加典雅。啊,苏州,你是饱经沧桑的。

    苏绣也是苏州的代表之一。苏绣但是简单,却蕴含着无数种巧妙的针法、无数代人不断的钻研。其实,苏绣是没有秘诀的,如果硬要说有,那就是—练。苏绣的针法需要花一生的时间去悟。不过,如果你悟出来了,那么,你秀出来的东西就栩栩如生。啊,苏州,你是充满艺术气息的!苏州,你是典雅的,你是饱经沧桑的,你更是充满艺术气息的!我爱你,苏州!

    苏州园林观后感 篇2

    在拜读完完金学智老师的佳作之后,就不自觉的回想起这首诗,姑苏的景致和人文,被无数才子化作缠绵悱恻的诗词,流传在两千五百年前的历史之中。而苏州城内的园林,就是画龙点睛的一笔。金学智老师的书大致分为八个版块,分别是建筑构成,山水构成,花木构成和关于意境的清新朴素,曲折幽深,透漏空灵,秀婉轻柔还有总结饿综艺大观。

    苏州园林在中华土地乃至于世界都有着重要的地位,不仅仅是华夏子孙的骄傲,更是世界的瑰宝,其中比较著名的几个在书中也有详细的介绍,例如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退思园,留园等等。

    如果说,苏州的园林是块美玉,那么这些细节和金学智老师就是匠人,他的文笔渗透了姑苏的情怀,化作了玲珑剔透的一座城。整本书从宏观到微观,从写实到写意,不仅带我们领略了大体的气概,就连雕刻在石面上的花木兽禽都一一在目。

    苏州园林观后感 篇3

    在拜读完完金学智老师的佳作之后,就不自觉的回想起这首诗,姑苏的景致和人文,被无数才子化作缠绵悱恻的诗词,流传在两千五百年前的历史之中。

    而苏州城内的园林,就是画

  • 7、 《读苏州园林》有感600字

    人们常说道苏州园林甲江南。我,既没有游过苏州园林,也没有游过江南。然而,通过字里行间,我却深深地感受到了苏州园林的美就在于她的细腻、古朴与灵动。

    苏州园林的布局设计是很细腻的。她,宛如一个蒙着许多层面纱的清秀女子。当你层层深入,并慢慢地撩起她那薄如蝉翼的面纱时,秀丽清纯的美便自然地呈现在你面前。那是一种恬淡的美感。淡而有味,甜却不腻,它既沁人心脾又让人回味无穷;是那般的真切,却又是那般的不可名状,真的好美。

    苏州园林只是细腻吗?当然不,你就看那狮园中千奇百怪的假山,是那般的小巧精致。可它毕竟是山啊!那层峦叠嶂,峰回路转的情趣,难道不让人有一种置身山林之中的感觉吗?山顶那小小的一块平地,给人一种细致而又不乏粗糙的感觉,极目远眺,又何尝不让人宠辱偕忘、心旷神怡呢?苏州园林真是一幅画,一幅景致隽永的山水画。

    苏州园林又是那样的古朴典雅。那镂花的窗,古朴的桌,细致的椅,精美又不显呆板,虽是雕栏玉砌,却又朱颜不改。苏州园林是与文人雅士相题并论的,她总能让人从中感悟那沧桑的历史与深邃的文化底蕴。

    那靠水的水榭,临池的亭子,妩媚又不乏端庄。俯身,便可看到映在水中的蓝天白云,还有那些活泼的鲤鱼那份灵动,早已悄然跃入我的心头。

    那宁静的池沼,活脱脱像一个文静的女子,依傍着青山翠柳,是那样的优雅。一涓细流注入池中,水面漾起小小的晕圈,灵气活现。

    更有那四季的花木装点着一切,为假山池沼披上了应时的彩衣。

    细腻、古朴、灵动苏州园林引人入胜,不是吗?

  • 8、 白发苏州读后感3篇

    《白发苏州》,是收录在余秋雨《文化苦旅》中的一篇散文,文章描述了一个不一样的“白发”苏州。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白发苏州读后感,欢迎阅读。

    篇一:《白发苏州》读后感

    看余秋雨的散文为时已有,往往夜静时慢读,那涓涓流溢的笔调淡然而凝重,轻畅却深刻,象在品读一杯醇香清明的龙井,余韵回肠。

    《白发苏州》算是其中的香茗了。作者以拟人的手法描述有如老者气度的苏州,在夕阳漫天的余晖里,他的背影便是归属与安详。

    象一个久游的旅人要寻找后回归的家一样,苏州是“太甜”、“太俏”、“太多”、“太密”,“过于流丽”又“不够苍凉遒劲”的,也许这正是拼却一生劳苦后想安睡入梦的人们渴望的家园,是一个“处处给人以感观上的宁静与慰籍”的“中国文化静谧的后院”,是一个“能给我一种真正休憩”的地方。试想人的一生少年如牛犊、壮年如苍鹰、能平静又想归返的还有什么时候呢,而也只有老年甘守平静的心才不会“去吃那份追随之苦”。

    还是那个真实善良的老者,包容爱护并坚决捍卫着真实和善良。那为万古祸水红颜的西施,玩世不恭却不废人间造业钱的唐伯虎,那嘻笑怒骂中点评了千秋红楼的金圣叹……这些被世人贬评的才子佳人在苏州的怀抱中都得到了孩儿般的呵护与溺爱。而又同是这位老人,却以生命的代价在反腐的斗争中惨烈而坚决的捍卫着天下的纯洁和公正。这个苏州更象一个仁者、爱者和勇者。

    这还不全是作者要告诉我们的那个苏州。

    全文以明暗两线通篇,对苏州直接大量的描述更为了点明文中由暗线引发的深思。文章第一节中我们看到,在2500年历史的街道上穿越的苏州人,却仰慕着200历史下的西方现代文明的辉煌,而现代的西方文明也曾经苏州有过的灿烂。这种现代文明与古老传统冲击下产生的无奈与迷茫正是作者要告诉我们的:人类在接受文明时要抛弃传统,还是为了保有传统而拒绝文明?作者没有回答,他说:我一时找不到答案。

    苏州的忧思也许正是文化面临的忧思。或者作者以告诉了我们些什么。

    谁也无法拒绝文明的光芒,就象每一个古老民族要生存和发展,都必须象那只勇投烈火的凤凰,在炼烧中永生。经过这种保有真善美的不断永生,才不会因为只剩年老而悲凉,或因只有年少而遗憾。这大概是余秋雨的文化散文要告诉我们的。

    篇二:《白发苏州》读后感

    白发苏州,光读题目就有一种苍老而细腻的气息扑面而来。作者依然用他历史散文的文风挥洒自如,勾勒了部分江南水乡的诗情画意和淡淡的迷茫。我感到前面部分写的都好,惟独第

  • 9、 电影苏州河观后感
    电影苏州河观后感 上海的纸醉金迷属于一群人的生活,上海脏兮兮的苏州河属于另一群人,这里面有马达、有玫瑰,还有影片中的“我”,那个“我”,拿着喷桶到处喷着广告,让我知道,城市中那么多的牛皮癣就是这样来的。 贾宏声饰演的马达每天的工作就是在这条脏兮兮的苏州河上帮人送货,有一天送货的对象是个少女,叫牡丹,周迅饰演。接送之间,让两个人日久生情,是日久生情还是都那么寂寞,爱情可以这样产生,但是欲望几多,马达为了钱绑架了牡丹,勒索钱更重要,牡丹跳下苏州河,自杀,死前的一句话是“我会变成美人鱼回来找你”。 马达后悔了,开始寻找,直到多年后碰到一个长得和牡丹一样的女孩儿叫美美,她在酒吧里面扮演美人鱼。是不是一个人,导演并不想交代清楚,怎么理解都好。后悔了能怎么样,爱情会继续吗,故事里面的“我”看着马达坐在自己的面前,和他的酒,抽他的烟,还振振有词的想搞他的女人,是不是很荒诞,本来生活中的贱民活得就悲哀,窒息的生活里面发生什么都有可能,怪诞的很平常。 你看影片中的镜头,脏兮兮的环境、高楼大厦混凝土,沉郁的色彩,逼仄的生存空间,压缩着人的生活和人的精神,牡丹的死亡是被伤害的决绝,爱要用生命去扞卫,把后悔留个你做个纪念,为这华丽的欺骗和不配爱和爱情的城市与社会。 某些时候你要承认,人和人有一样的地方,美美和牡丹不是长相一样,而是对爱情的理解感受相似,时代扼杀和夭折的是一样的美好,理想的爱情不属于这样怪诞的现实世界,对那些改变不了自己,也改变不了生活的人,除了死还能怎么选择,扞卫了自己,脱离了现实,痛苦没办法永恒,爱的理想和完美定格成了永恒。 娄烨在这部《苏州河》里面进行了很多实验性的尝试,叙述、故事架构、人物关系组合、镜头表现,有许多值得学习的地方,纪实的镜头表现与艺术化的故事情节形成了影片独具特色的张力。娄烨的电影一直有着很压抑的情感,在这个痛苦的时代,作为年轻的电影人是压抑的,游离在主流话语之外,欺行霸市的大制作影片,和招安后的第五代导演们,掌控着这项艺术的发言权,在这个过度下,每一代年轻人的成长都呈现出面对上一代的权威压抑,能熬到老不死的死掉,熬不住的也就先结束了自己。我们的身心都很分裂,这个物质的世界是充满诱惑的,而在影片中的人物和现实中的大多数,又是在物质和精神层面都匮乏的,在充满矛盾的生命体中,我们如此绝望又一息尚存
  • 10、 皮囊读书笔记(读书笔记)

    读书可以为生命添一盏明灯,在触动心灵的感悟中,照亮一具具皮囊。——题记

    读后感大全为您提供更多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您。m.dhb100.com

    我不经意间得到的蔡崇达的《皮囊》,给我的是一种想一睹为快的感觉,所以仅用了两天时间就看完了。看完之后胸口却是郁积着一股气,无处发泄,莫名难受。

    我想,大概是因为作者那温情又残酷、深情又理智的讲述。

    在书中,作者用一种冷静、细致、客观的笔触,将"太过在乎,太过珍贵,而被自己刻在骨头里的故事",通过文字,一点点重新挖掘出来,呈现出当时的样子。还原了年轻一代张扬理想却在骨感现实的磋磨下踽踽独行的困境。所以,整体来讲,读《皮囊》一书,没有那么轻松,会让人觉得心情异常沉重,禁不住地从心底流出眼泪、涌出叹息。

    我们每个人都拥有一具鲜活的皮囊,不管这皮囊是美艳或是普通、是俊美还是丑陋,它都包裏着灵魂和一颗心。一个好的灵魂不仅能支撑出一个好的皮囊,还会使其变的更靓丽、更耀眼,而心就像一盏明灯,把皮囊从内部照亮,荒野中就有了许多灯笼。灯和灯由此辨认,心和心,人与人由此相知。所以,拥有一个健康的灵魂和一颗美善的心不仅能照亮自己,更能点燃、照亮每一个与之相遇的人。

    人类本是群体动物,在生活的世界中彼此交融联合。芸芸众生中,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因人各有异而构成了这个丰富的世界。众多的“我”只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然而,这些独立的个体在本质上有着一致的地方,那就是每个人与他人之间通过"心"来看见彼此,照亮彼此,从而认识世界。我们每个人在交往中相互参与,我们见证他人的生命过程,他人也会参与我们的生命历程,构成了我们的经历和阅历,最终构成了我们本身。

    要想认识你自己,就必须认识你周围的他人。我们在生活中、行动中遭遇的人,我们要去认识他们,照亮他们,由此你就知道自己是谁,你在别人眼中是何种人了。

    我读这些故事,就感觉我在读作者生命中最珍贵、最真实、最痛苦的经历,感同身受,不能自已。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着与众不同的故事,这些故事影响着我们人生的既定轨迹,在我们的脑海中不断徘徊、不断深化。然而,有时我们会忽略它们,或者逃避它们。因为人类本身有着追逐快乐、逃避痛苦的本能。毕竟喜剧和悲剧,我们永远忠于喜剧。然而重视自身所经历过的悲剧或者不愿意回想的故事,何尝不是为了未来的喜剧而努力?

    人只有真正的认识自己了,オ明白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最恐惧的是什么,オ明

  • 2021-10-06

  • 2021-09-13

  • 2019-09-20

  • 2019-09-20

  • 2021-11-09

  • 2021-10-09

  • 2021-09-27

  • 2021-09-17

  • 2021-10-26

  • 2021-11-24

  • 2021-09-14

  • 2023-04-10

  • 2023-01-27

  • 2019-11-12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1

  • 2021-12-21

  • 2021-09-25

  • 2021-09-29

  • 2021-11-09

  • 2021-11-02

  • 2021-09-29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21-10-02

苏州读书笔记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苏州读书笔记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苏州读书笔记、2024苏州读书笔记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