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观后感 > 童年河有感 > 地图 > 童年河有感

童年河有感

发布时间:2019-10-28 来源:互联网

观《苏州河》有感。

记忆中难忘的事,经常是观看一些经典的影响记忆,观看的过程就是思维不断跳跃的过程,观看完的以后,心中会有莫名的感触,有很多的想法,写观后感可以让我们杂乱的思维得到整理。观后感究竟该如何写呢?为此,小编特意呈上“观《苏州河》有感”,供你参考和使用,请收藏和分享。

观《苏州河》有感

娄烨,很喜欢的两个字,连在一起,就是一个很喜欢的名字。因为《颐和园》知道这个导演,但没有看过他的任何片子所以对这个人也就谈不上了解和喜欢。《苏州河》是我看的第一部娄烨的片子,喜爱,非常喜爱。最近一年看过的片子不少,能给我很大惊喜的只有《钢的琴》,还有,就是这部《苏州河》。

《苏州河》给我的震撼,就是看完后的几天里,我仍然无法平静。这几天里脑海中时不时地闪过那条苏州河,那座桥,那些磁性的旁白,那个世界上最灵气的女孩,那个忧郁的文艺片男主,还有那条美人鱼…过去了好几天,苏州河仍在我的脑子里。我想我再不写下这篇观后感,接下来的一段不短的日子可能还会在苏州河的旁白里上课,吃饭,睡觉。写下这些感想,是我想放下苏州河,放下那个灵气的大眼睛女孩,能否做到,我不知道,但试试吧。

影片的开头,镜头晃来晃去没有焦点。在一声声旁白里,苏州河出现了,那座桥出现了,桥上的人船上的人也都出现了。孤寂,满满的孤寂。我不是一个孤独的人,但这部影片仅仅开头的几分钟,就把我内心深处所有的孤寂情绪都引了出来,甚至有想哭的冲动。人在这个世界上,在苏州河边,在流年里显得多么渺小和无力;在别人的眼里,在上帝的眼中,我们是多么平凡又有些滑稽。渺小至此,那我们到底为了什么而活着?这个问题不忍细想,因为我一想起这个问题就有些恐惧。而渺小是会产生孤寂的。

那个女生太有灵气了,她的笑容和那双灵气逼人的眼睛让人想把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全都双手奉上。而看到她的忧伤,你又仿佛感同身受,想陪着她一起哭,如果能陪她哭就好了。想起编剧史航夸周迅的时候说:我以为在夜晚的她是会发光的,没想到她白天也在发光。没错,就是灵到发光。牡丹和美美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人,也是完全不同的感觉。天真的女孩牡丹信任马达,爱马达,看到她跟马达在一起开心又鬼灵精的样子,我笑了,因为她的快乐笑。后来,她得知马达欺骗了她后的那个眼神,也许我永远都不会忘记。她对马达付出了所有的信任和义无反顾的爱,被背叛了,然后呢?牡丹有多伤心啊,会不会从此以后不再信任别人?还没等我晃过神来,牡丹从那个桥上翻下了苏州河,然后不见了。她跟马达说:我会变成美人鱼来找你。还是那双灵气逼人的眼睛。从那时候起,我开始抱怨写这个故事的人,这么灵的女孩怎么会忍心把这个故事安在她身上?也从那时候起,我爱上了周迅。

一开始我觉得马达好酷啊,可以骑着摩托车载心爱的姑娘去兜风。还在想着以后找男朋友也要找个会骑摩托车载我去吹风看河的人。可马达没有我想的那么酷。马达是个送货的,日子过得不宽裕。白天送货,晚上看盗版DVD看到天亮。他想过要骑着那辆摩托车去干大事,可到了,他成了个送货的。看了只让人从心底感到绝望。到底是为了什么呢?不为了什么的话,为什么还要活?所以,故事的最后,牡丹和马达都死了。

"如果有一天我走了,你会像马达那样找我吗?" "会啊"

"会一直找吗?" "会啊"

"会一直找到死吗?" "会啊"

这电影不是讲爱情的,讲的是生和死。生活好像怎么样都绕不过那个令人恐惧的问题,娄烨用他那些晃来晃去的镜头告诉我们,生活的另一面就是那个样子的,就是那样绝望的。这让我觉得很冷。我是个天生的乐观主义者,但同时,悲观的时候也比别人要悲伤。我知道,我的生活不会像电影中的主人公那样跌宕,也不会那么绝望,但是一想起来,还是冷的受不了。

明天的我依旧会笑着迎着朝阳和紫荆花,蹲坐在文化广场,看老人们打太极,并感慨:今天天气真好啊。那点绝望要留在心底,生活要继续啊。

hdh765.Com更多观后感延伸读

观月亮河有感


月亮河观后感

印度与加拿大合拍的《月亮河》是一部艺术电影,我完完整整、安安静静地观看了两遍。

印度妇女地位低下,寡妇的命运则更为悲惨。影片的故事背景是1938年殖民统治下的印度,社会正处于思潮激荡时期。愚昧的传统观念认为丈夫的死是妻子带来的厄运,寡妇被族人剥夺一切财产,送往寡妇之家,不许佩戴首饰,只能穿白色纱丽,一天只有一顿饮食。

影片的开头是8岁的楚娅在懵懂无知中成为寡妇,剪掉长发,被狠心送往寡妇之家。在这里住着许多可怜的寡妇,女主角卡利安妮是个恬静似水,有着天使般外表的年轻女子。看似清苦、枯井一样寂寞的寡妇之家,其实深藏着罪恶,肥婆麦杜马提为了满足私欲,竟然安排卡利安妮到恒河对岸的贵族老爷家卖身,由此埋下女主角悲剧结局的种子。

卡利安妮和婆罗门阶级(印度最高贵的种姓)青年,追求真理,信奉甘地的纳拉扬一见钟情,就在我以为影片终于展现一片希冀,卡利安妮苦尽甘来,从此和纳拉扬这样一位英俊,有学识的意中人走向幸福婚姻时,事情却发生逆转,原来糟蹋她的是纳拉扬的父亲,一位满口仁义道德,道貌岸然的社会名流。背负沉重精神枷锁的卡利安妮被黑暗的社会吞噬,等到纳拉扬赶来,她默默沉入了圣河日夜不息、静静流淌的恒河。

麦杜马提把幼小的楚娅又送到对岸,重蹈卡利安妮的命运。莎肯塔拉知道后,抱着昏迷不醒的楚娅,追上火车,让纳拉扬把楚娅交给甘地。看着火车远去,莎肯塔拉思绪万千结尾似乎还是给整部影片晦暗的基调带来一丝亮色。

影片一改以往印度电影的传统风格,完全没有唱唱跳跳的歌舞表演,画面朴素写实,清冷压抑,摒弃了华丽的布景,甚至独具特点的印度电影配乐,剧中人物全部穿着白色系服装,没有浓妆艳抹,和《阿育王》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特点。最重要的是,印度传统电影往往回避社会现实矛盾,剧中一派歌舞升平,麻痹民众。这种类型化、模式化的歌舞片即使拍一千部也比不上一部《月亮河》。《月亮河》勇于揭露印度底层女性的悲惨命运,斥责印度的种姓制度、女性地位的不公、愚昧的传统观念,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不仅感慨,当年看《阿育王》以为代表了印度电影的最高峰,其实错了,还有比之更好的电影啊。

《月亮河》的英文名是WATER(水),非常简单。整部影片的叙述手法如同恒河水一样,平静沉默,没有波澜壮阔的桥段,没有急转直下的矛盾冲突。卡利安妮被送去卖身、和纳拉扬一见钟情、发现真相、沉入恒河,剧情的发展都是平稳的,没有剧烈的大悲大喜,即使纳拉扬赶来,得知卡利安妮死了,也没有撕心裂肺的嚎咷痛哭。但是,演员所有的情感都深深蕴藏在内心、眉梢、眼睛、脸庞和身体的每一部位,因而才使影片弥漫着一股淡淡的哀伤与愁思,更增添打动人心的深沉力量。

爱情是文学与影视作品表现的永恒主题。两人初见,纳拉扬正要发火,突然看见卡利安妮,马上放缓语气,转换话题,打听她的住所,令人忍禁不禁,原来爱情会这样快速降临,那是因为她值得他这般倾心。看,卡利安妮白色纱丽裹身,面容沉静,出水芙蓉,心地善良,确实只有纳拉扬这样英俊、学识丰富的法律系高材生才相配。其实她也心有所动,完全不像她的表面那样平静,一边桎梏于礼教,矜持地、坚决地拒绝纳拉扬相送,一边又暗示说出自己的住所。

于是牵出下一段纳拉扬不顾世俗,不弃她的寡妇身份来相见的情节。好事多磨,这里是寡妇院,男人不许进来。莎肯塔拉冷冷地给了他闭门羹。看来两人要想越过身份、地位、世俗观念的鸿沟见一面比登天还难。就在他万分沮丧地返回时,意外淋了一身水,可是那是卡利安妮在楼上拧衣物,刹那间雪霁天晴花开,天地广阔,楼上楼下的人分别由恼怒、惊慌变为无尽的欢喜。

纳拉扬是理想中的印度男子,英俊儒雅,出身上层,道德高尚,敢于冲破世俗观念,真心爱上别人避之不及的寡妇,并决定和她共度一生。在得知卡利安妮遭受过自己崇敬的父亲的侮辱后,经过一夜思考,仍然没有嫌弃无辜的女主角,第二天一早还是来找她,这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升华了两人的爱情内涵,由最初对她美丽外表的迷恋,上升为两个灵魂的吸引。可惜,等待他的却是一具冰冷的尸体。是他来晚了吗?此恨绵绵无绝期,留给观众无尽的遗憾和思索。

《月亮河》主要的内容并非关乎爱情,但是男女主角的爱情一波三折,花明柳暗,经历了短暂的光明后以悲剧告终,深化了影片表现的主题。

这部影片虽说是印、加合拍,其实除女导演是印裔外,包含的印度元素并不多。由于开拍时受到印度保守势力的恐吓,影片是在斯里兰卡拍摄的,演员基本上也是当地人。影片公映时,女导演迪帕梅赫塔还收到人身安全威胁,在印度本土上映则是两年后的事。

影片开头表明这是一段悠长的往事,实际上我觉得也是讲的今天的印度,这个恒河流域孕育出的文明古国依然存在传统陋俗。前段时间看报纸,报道印度两个青年男女相爱,由于女方是高贵的种姓,而男子来自低等的种姓家庭,按照风俗他们不能相爱、通婚,两人为捍卫爱情而私奔,女方家族追上他们后,亲手对他们处于石刑致死。骇人听闻,而且法律不会惩罚行凶者!

苏州园林观后感精选


读后感大全相关专题:“苏州园林观后感”。

我们在欣赏优秀的影视作品时,优秀的影视作品,向我们展现了全新的世界。这个时候我们可以选择在观看后写一份观后感。观后感相当注重“感”,也就是从作品中领悟出的道理与思想。怎样保证作品的观后感不落俗呢?有请阅读读后感大全为你编辑的苏州园林观后感,供有需要的朋友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苏州园林观后感 篇1

苏州的园林驰名中外,尤其是拙政园。拙政园的放生池中种着荷花,夏天,池中金色的鱼鳞与粉红的荷花交相辉映,美丽极了。拙政园的建筑虽然不是很高大,不过,它风墙黛瓦。放生池边的亭子与建筑相对,显得很朴素。啊,苏州,你是典雅的。

苏州的老房子虽然油漆一块块脱落,但气势仍不减当年,仍旧能从粗狂的轮廓中看出它们当年的雄伟。这些饱经风霜的老房子虽然今天破旧不堪,但在从前,它们甚至比园林里的房子更加典雅。啊,苏州,你是饱经沧桑的。

苏绣也是苏州的代表之一。苏绣但是简单,却蕴含着无数种巧妙的针法、无数代人不断的钻研。其实,苏绣是没有秘诀的,如果硬要说有,那就是—练。苏绣的针法需要花一生的时间去悟。不过,如果你悟出来了,那么,你秀出来的东西就栩栩如生。啊,苏州,你是充满艺术气息的!苏州,你是典雅的,你是饱经沧桑的,你更是充满艺术气息的!我爱你,苏州!

苏州园林观后感 篇2

在拜读完完金学智老师的佳作之后,就不自觉的回想起这首诗,姑苏的景致和人文,被无数才子化作缠绵悱恻的诗词,流传在两千五百年前的历史之中。而苏州城内的园林,就是画龙点睛的一笔。金学智老师的书大致分为八个版块,分别是建筑构成,山水构成,花木构成和关于意境的清新朴素,曲折幽深,透漏空灵,秀婉轻柔还有总结饿综艺大观。

苏州园林在中华土地乃至于世界都有着重要的地位,不仅仅是华夏子孙的骄傲,更是世界的瑰宝,其中比较著名的几个在书中也有详细的介绍,例如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退思园,留园等等。

如果说,苏州的园林是块美玉,那么这些细节和金学智老师就是匠人,他的文笔渗透了姑苏的情怀,化作了玲珑剔透的一座城。整本书从宏观到微观,从写实到写意,不仅带我们领略了大体的气概,就连雕刻在石面上的花木兽禽都一一在目。

苏州园林观后感 篇3

在拜读完完金学智老师的佳作之后,就不自觉的回想起这首诗,姑苏的景致和人文,被无数才子化作缠绵悱恻的诗词,流传在两千五百年前的历史之中。

而苏州城内的园林,就是画龙点睛的一笔。

金学智老师的书大致分为八个版块,分别是建筑构成,山水构成,花木构成和关于意境的清新朴素,曲折幽深,透漏空灵,秀婉轻柔还有总结饿综艺大观。

苏州园林在中华土地乃至于世界都有着重要的地位,不仅仅是华夏子孙的骄傲,更是世界的瑰宝,其中比较着名的几个在书中也有详细的介绍,例如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退思园,留园等等。

如果说,苏州的园林是块美玉,那么这些细节和金学智老师就是匠人,他的文笔渗透了姑苏的情怀,化作了玲珑剔透的一座城。

整本书从宏观到微观,从写实到写意,不仅带我们领略了大体的气概,就连雕刻在石面上的花木兽禽都一一在目。

要说苏州园林的最大的特色啊,并不只是“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美景,而真正引人入胜的更在于它的“花木寓意,叠石寄情。”

例如拙政园,她被誉为“中国园林之母”可见其造诣之深,初为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住宅,拙政园的后池种满了荷花,一到三伏的盛夏,接天的莲叶无穷碧,映日的荷花也别样红。荷花的品性高洁,花木中它的寓意最高,正如园主人的性情,不好官场荣华富贵,也不鞠躬于车马前,隐居之后留心于农事,造福于百姓,这何尝不是荷花寓树人。

我最中意的园林在苏州一个叫木渎的小镇上,它并不出名,那里没有人山人海的游客,倒也落得清闲,它有个很美的名字,叫做虹饮山房。它的建筑风格相较于拙政园显得亲切了许多,就像一幅水墨丹青,落到人间,满怀柔情的展开画轴,成了人们口中传唱的歌谣,就等你迈入其中,听树下的女子弹琵琶,拂手抬袖间,苏州的评弹和着吴侬软语回响在她的一颦一笑间,这苏城的风华和婉约早就揉进了你的眼帘内,叫人怎么能不如痴如醉。

苏州的园林比不上紫禁城的大好河山,也敌不过长安洛阳那富贵花开的繁华,却能寄你一份求之不得的奇缘。

姑苏总有下不完的细雨连绵,唱不尽的才子佳人,这一切的一切,请你好好的看。

苏州园林观后感 篇4

苏州园林闻名于世,其中,拙政园更是出名。为领略拙政园的魅力,我慕名而来,决定一睹它的风采。

来到拙政园,只见门外本来就很小的空地,似乎要被挤大了,人声鼎沸,原本就炎热的天气,似乎更闷热了。衣服上出现了大片的汗渍。“真像在蒸笼里啊!”我心里想,“看来拙政园真的很出名啊,我一定要亲眼目睹它!”’人群正缓缓向前移动,过了许久,这才到了我们,我们买好票,随着人群走进拙政园。

我前脚刚踏进拙政园,一股清凉的风就迎面吹来,使人精神大振,再穿过一条长廊后,一潭清水映入眼帘,远远望去,这水潭就像嵌在石板路上的一块翡翠,光滑的不见一丝裂痕。我徐徐走向水潭,只见水边遍布着奇形怪状的巨石,就像水池的守卫。水清澈见底,连水底游动的鱼儿都看得一清二楚。凉风习习,日光之下水潭泛起了涟漪,波光粼粼,水草随着水波摇晃,好像在和我问好呢。

湖面上开满了荷花,碧绿的荷叶与墨绿的湖水互相掩映,似乎融为一体了,纤细的叶茎托着的粉嫩荷花,多像高贵的公主呀!荷花的颜色与姿态都不一样,有的荷花颜色由紫到粉;也有的全身粉红。有的荷花直直挺立在那儿,也有的则弯下腰来静静地躺在荷叶上千姿百态,荷花在绿叶的衬托下显得格外生机,美丽翠绿的荷叶之下,一群小鱼绕着叶茎嬉戏,他们时不时吐出晶莹的泡泡,看样子很兴奋,“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当为此景。正当鱼儿们玩得开心时,一个乌龟从水草丛中探出脑袋,鱼儿们吓得惊慌失措,四处逃窜,但很快又回到了原来的地方,欢乐地玩耍。

岸上,亭台楼阁掩映在绿树之下,叶间的缝隙射出道道光芒,白墙黑瓦上映出斑驳的影子,印象最深的就是四面荷风了,它是一座小亭,立在石板路中间,四周都是开满荷花

的池塘,后面还有一座名为“玉泉”的井。炎炎夏日,我多想坐在亭子里观赏周围的荷花,感受清凉的风吹在脸上,热了就从井里打上来一壶清凉的水,喝个痛快,该多惬意啊。

拙政园,有水有楼,有花有草,一步一景,不愧是闻名于世的园林啊!

苏州园林观后感 篇5

苏州,一个多雨的地方,层层瓦片中悄然盖上青苔,一场牛毛细雨,在碧绿的湖面上点过,留下层层涟漪,苏州之园林,在似雾的雨中,沉醉着。我沉醉于烟雨朦胧中:我爱你,苏州园林。

所有的园林中,我最爱的,惟有沧浪亭。这是失意诗人苏舜卿归故里的深居之处,园林的大门缩一圈湖水与绿树掩映之中,金色的门环,却像一只晶亮眸子在婆娑的树影中闪亮着。

低着头跨入,绕过一排宛若奇人雕出的怪石,便有一小汪水停在中间,也不知是不是修了暗渠,才能让那水流进来的。水池旁,悬了一块凸凹不平的石头,凸起处磨得光亮,凹下的地方,却积了几个小水洼。灰色大蜘蛛坐在网中央,悠然平视着湖面。它瑟缩在树叶投下的荫凉中小憩。顺着长廊走,是一条崎岖通幽之路,青苔,似一张青纱,铺在泥墙之上。它们轻柔地伏在了墙上,看着远处微波轻漾中粼粼泛光的太阳。不知何时,转入一间居室,圆形镂空的窗户上没有过多的装饰,隐约能瞧见对面是一丛翠竹。竹叶还是新生的呢!仿佛要伸进窗来。未免太像拙政园的“听雨阁”了,窗子对面有一排瓦,雨来了,就是一番别有风趣的乐章。

沧浪亭以竹称名,正叹竹林在何处?不料真的“转入此中来”,成片的翠竹在矮墙的一角站着,小风吹过,竹叶敲打在一起,恰似动听的风铃。

转弯处圆拱门旁有丛斑点竹,突然想这其中会不会是黛玉的潇湘馆?是否有个化为苦降仙子的美人泪撒翠竹呢?我的指尖抚过竹叶,竹枝。不经意自回廊处的一阵风,携了些人语吹过来,和着竹枝摇曳之声,惬意至极。

定是要去赏赏怪石的,它们奇形怪状,却又有典雅之相。据说,留园的石,才是最具韵味的……

买下一本苏州园林的名信片,将我对它浓浓的爱,收藏好。

苏州园林观后感 篇6

读叶圣陶的《苏州园林》让我对它无限的向往。花草树木的映衬、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都让我感到迷恋。

苏州园林讲究完美,他像一幅山水画一样呈现在游客的眼前。重峦叠嶂的假山、九曲回转的回廊想画幕一样铺开来。踏在幽深的回廊上仿佛可以听到古代诗人在雨打芭蕉驻立窗前低吟的读书声。“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就是这种意境吧。

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一到春天我想那应该是花的海洋吧。红楼梦里的史湘云醉卧海棠花应该只有在苏州园林才能看到这样的美景吧。“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苏州园林的夏季应该像这样一样充满生气吧。

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对称是一种美,而不对称要营造登峰造极的美,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邱壑。

苏州园林是人间的仙境,过惯了喧闹的城市生活的凡夫俗子可以到苏州园林占占这里的仙气。

苏州园林观后感 篇7

苏州园林,是一个充满诗情话意的地方.我喜欢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往往是数园相通,景致相连的,给人一种安静详和的感觉.桥、廊、亭、竹、石、水是它最大的特色。

江南水乡的水独具魅力,首先它是一潭活水,活泼而又雅致,乖驯而又调皮;其次,水呈绿色,水波一晃,交相辉映;最后,江南独特的水文化也造就了苏州园林中水的景致.水呈碧绿色,水中长着水藻,养着金鱼,随着河道的变化,水也随之变化,或成屿、或成岛、或成滩.形态各异,初夏时节,河水里绿的浮萍,粉红的荷花和活泼的金鱼构成一幅美妙的图画,让你体味到一幅鱼戏莲叶间的优美景致。

有水必有桥,苏州园林里的桥大多是石桥,大半为拱桥,其形式各异,依河道宽窄程度布局.桥上的石料取自太湖,太湖石是石料中的上品,易于雕刻,所以桥上一般也雕着许多精美的图案,如威武雄壮的狮子等,但设计者匠心独具,把桥栏上雕成园林中最美的景色,供游人观赏,真是让人拍案叫绝.而且石桥非常坚固,屹立在两岸数百年不倒,桥与水、与天配合极佳,倘若你划一只小船过这座桥时,就更能体味到苏州园林的桥的特点。

苏州园林的第三个特点就是石,这个石字不是指一般的石头,而是指奇石、怪石.有人曾仔细观察了一下,发现整个苏州园林中几乎全部都有怪石相间,这些怪石未经人工雕琢,经历了风吹日晒,形成独特的形状.有的孤峰独起,下枕一尾小石,状如狼毫;有的支离破碎,旁截出天,形似苍鹰;最奇怪的莫过于沈园内的一块巨石,形如古柏,石上经风雨洗刷,载有历代文人撰写的诗句,更彰显出了苏州园林怪石多,奇石美的特点.这里不妨再说一点,苏州园林里的石头或采于塞北,或掘于江南,跨地域之广,更体现出中国石文化在园林艺术中的交汇融合。

前面写到苏州园林的水,有水就有桥,有桥就有亭子.苏州园林的设计者大多是工于丹青的高手,当年设计园林时也许没有想到造好后会是如此这般天堂美景.亭子或踞于山巅,或屹立于水滨,高低相间,错落有致,从不同高度欣赏都会有不一样的感觉,苏州园林里的亭子有四角亭、八角亭、十二角亭;样式繁多;名字各异;每座亭子间都有长廊相接,苏州园林里的长廊成功运用了国画等写意手法,营造出一种隔而未隔,界而未界的心里感觉,从而获得最美的享受.借景在这里也体现得淋漓尽致,让园子主次分明,层次清楚,为游览者的欣赏提供了方便.无论是亭子还是长廊,里面都有壁画,多为经典之作,不远处是湖畔,近处有竹林,芭蕉和各种花卉互相结合,不又是一幅美丽的图画吗

真不愧是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今观之果真如此啊!

苏州园林观后感 篇8

苏州的园林比不上紫禁城的大好河山,也敌不过长安洛阳那富贵花开的繁华,却能寄你一份求之不得的奇缘。姑苏总有下不完的细雨连绵,唱不尽的才子佳人,这一切的一切,请你好好的看。

虎丘素以“苏吴中第一名胜”著称,以有2520xx年的悠久历史,宋代大文豪有“到苏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的千古名句。位于虎丘的万景山庄借山光塔影,恬美如画。我们在那里拍照留影,甚是高兴,。绿树成荫,气息清新,让我们有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感觉。虎丘的几处泉也很吸引人,尤以剑池为胜。剑池,是唐代李季卿品评的天下第五泉。石壁上刻有"虎丘剑池"四字,相传是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的手迹。剑池位在千人岩底下,呈长方形,深约5米。池上两崖如劈,藤蔓披拂。崖底便是一汪碧波,形如长剑,澄澈透明,冷气逼人。崖壁上有宋书法大家米芾手书"风壑云泉"刻石,字体雄浑遒劲。

留园位于苏州阊门外,现全园占地约50亩,大致可分中、东、西、北叫个景区。其间以曲廊相连。迂回连绵,达700余米,通幽度壑,秀色迭出。留园以宜居宜游的山水布局,疏密有致的丰间刘比。独具风采的石峰景观,成为江南园林艺术的杰出典范。留园于1961年被列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渐被称为全国四大名园之一。留园虽小,但却有种小家碧玉的感觉。听导游跟我们讲留园的历史与发展过程,我们不由得为此惊叹!

苏州园林观后感 篇9

XX年我们学校组织了综合实践活动——游苏州乐园。现在我又读到了一篇文章也是关于苏州的,名叫《苏州园林》。苏州的园林多的很,例如有拙政园、留园、沧浪亭和狮子林。

作者曾留意过苏州园林的资料,发现这些园林的主人都曾是仕途不得志的文人。比如:

拙政园为明代王献臣弃官回乡后所建,王献臣学识渊博,擅长诗文,但仕途不得志,官场受诬陷连遭贬谪。

留园也是建于明代,为徐泰时的私家花园,徐泰时也曾被诬陷过始终被罢职不用,回乡后专门治园圃。

网师园建于南宋,主人叫史正志,亦曾遭贬谪,最后流寓吴中,构建此园。

最后还有著名的沧浪亭,它的主人是北宋的苏舜钦,曾屡次上书议论时政得失,被罢了官贬到苏州,在此构建了沧浪亭。

其它的还有一些如曲园、耦园、退思园等等。通过这些园林可以看出中国文人与平民大众的关系和他们对封建思想的依恋程度。

以前的文人只占社会的一小部分,他们将那么多美好的食物溶在一起,把不同特征的物象集中起来以突出自己的高风亮节,这就是中国文人的精神气质,也恰恰是因为中国文人的这样一种品质,才使得我们这个国家的整体思想得不到解放,才能使自己的精神不至于这样垮掉。

通过苏州园林,让我看到了我国古代文人的许多不足,他们尽管是社会的精英,但是如果连他们都不能获得解放,那么但愿我们这些祖国的栋梁能使祖国兴盛起来,前提是我们要好好学习,学会做人。

苏州园林观后感 篇10

通过读《苏州园林录》,从中了解到苏州园林从春秋战国时期发迹,由于吴国的国王内治城池宫室,外修院闱别院。开苏州之先河,为苏州园林之滥觞。可以说,苏州园林和苏州古城是同步产生和发展的。所以苏州园林是经过千百年来,前人的智慧和汗水的结晶而遗留下来的艺术瑰宝,在我的眼中那不是一座死气沉沉的庭院,而是一副活的历史画卷。鲜活的记录了我们的祖先伟大的智慧,和给我们留下的精美礼物。

书中一开头就写到的夏驾湖,写的相当的美丽,并且还有诗词为证,解释说明此湖的美景竟然可以比西施更加美丽,连西施都比不上。我想是它太美了,可以说是可远观而不可亵玩,可惜到了清初就已经没了,变成一片平地,不然真想去看看那的景色是否有书中所写的那么迷人。

在全书中最令我感兴趣的是,寒山寺。南园。这两处,作者都是从前人的历史资料上来详细描写,并且用了浓墨重笔去详细描写,使我在书中看到了一幅幅的画一样的。我喜欢寒山寺是因为它经过两起两落却任然毅力不倒,反而更加的恢弘壮大。寒山寺迷人的地方就是“近郭古招提,毗连浒墅名区,渔水秋深涵月影;傍山新结构,依旧枫江野渡,客船夜半听钟声。”我觉得寒山寺最好的景色应该是登上寺院西南的“枫江楼”,那应该是别有一番景致。等高而观课纵览古运河两岸的美丽风光,江远山近水尽收眼底,真是令人心旷神怡啊!!并且还可以领略张继《枫桥夜泊》诗的意境。

南园虽然美但是在五代的时候,还是稍逊于“沧浪亭”。文中写到南园到了春天,杨花开的很茂盛,基本上开满了城南路,并且周围叠石为山,引泉为池,岛屿峰峦,出于巧思,求致异木,品种甚多,亭台台榭,借景而造。由此可以看出当时的园林景观都是十分有讲究,比如说假山的堆叠也很有讲究:“可以说不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重峦叠嶂,或者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宽畅的就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上假如成河道,往往安排桥梁”。池沼的边沿很少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不由得让人联想起柳宗元的《小石潭记》里的描述“为坻、为屿、为嵁,为岩”和“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两者可以说是一模一样。

总之,在我看来苏州园林是我国园林的标本,也是我国最美的园林。

苏州博物馆观后感精选


我们整理了苏州博物馆观后感,并分享给您。电影和电视剧也通常能够调动我们的思维能力,同时我们的思维也在不断随着剧情发生变化。写一篇观后感,可以更好地从剧中领悟出作品想表达的理念,观后感可以帮助自己写作文的适合有更好的题材或者感受。你有没有关于写观后感方面的疑惑呢?供你参考和使用,请收藏和分享!

苏州博物馆观后感(篇1)

由于这个周末又下起了绵绵细雨,出去游玩赏景的计划泡汤了,所以妈妈临时决定带我和小妹去参观苏州革命历史博物馆。

在端庄严肃的革命历史博物馆内,一共向我们展出了三个不同时期的重要事迹。

第一展厅介绍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讲述了在我们苏州的抗日战争以及国共之争。虽然这些事情离我很遥远,而且我也不熟悉,但地道战以及老百姓利用太湖边的芦苇作隐蔽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第二展厅介绍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这个展厅不是很大,展示了一些农耕地工具和当时的生活方式。

第三展厅介绍了改革开放新时期,先后有很多国家领导人都到我们苏州进行了视察。邓小平爷爷在1959年的春天,再一次来到我们苏州视察,在哪春暖花开的季节里,这里的春景令邓小平爷爷赞叹不已!丝绸、折扇、波士登羽绒服……这里展出的东西都是我们苏州的骄傲!

苏州革命历史博物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全是革命先辈用鲜血换来的,我们要珍惜现在这美好的生活,努力学习,将来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苏州博物馆观后感(篇2)

在苏州,有一个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博物馆,就是苏州博物馆。今天,我们就去了哪里。

苏州博物馆看上去像古建筑的样子,但是窗户又透出现代建筑的风格。在其中一个展厅,两条金龙映入我的眼帘:它们昂首挺胸,仰望天空,全身金光灿灿,满身鳞甲,给人一种既威严又悠闲地感觉,仿佛正在慢慢地巡视,但却把这当成了散步。

看完了金龙,我们继续向前走,看到了一个佛塔模型。在它的上面有许许多多五彩缤纷的宝石点缀,有绿松石、蓝松石,还有白舍利。再向上看,有四大天王和四大天女站在塔上。四大天王手持兵器,仿佛要大显神通;而四大天女则在跳着舞,衣袖仿佛还在随风飘动。往顶层一看,哇!只见一颗巨大无比的白色珍珠在灯光的照耀下映出绚丽夺目的色彩,仿佛一个小光球放在塔顶上。

我在展馆内还看到了雕刻精美的莲花盆、栩栩如生的陶制牛、猪、鸡等等。在展馆后花园的池塘里,开着朵朵粉红色的荷花,荷花下,锦鲤欢快地游来游去。池塘中间有个大大的亭子,鸟儿和人们都在亭子里休息。

苏州博物馆是我见过的最特别的博物馆,希望下次还有机会到这里来玩。

苏州博物馆观后感(篇3)

苏州博物馆新馆位于东北街西首204号,紧靠临顿路。它是现代化的博物馆,由国际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设计。博物馆里有瓷器。书画。刺绣。雕刻等文物,被分为四个常设展览,为吴中风雅。吴塔国宝。吴门书画和吴地遗珍。还有一个特展厅。

首先,我走进了“吴中风雅”。一块块精雕细琢的玉进入了我的眼帘。瞧!那块玉多美啊!上面雕刻着牧童和黄牛,那牧童多么活泼可爱。我不禁想起了所见这首诗: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我仿佛听到了牛在叫,牧童在吹笛,使我身临其境。看!那块玉巧妙地运用了绿莹莹的线条,雕刻着一个少女正在跳舞的形象。真是如诗如画,富有遐想。

其次,我参观了“吴塔国宝 ”。玻璃橱里有一只五代秘色瓷。这只五代秘色瓷器黄中带白,白中带青,光亮细泽,刻了一条条动人优美的花纹。这些大大小小的花纹连成一片片花瓣交错在一起,远远望去,没有任何瑕疵,使人们不禁啧啧赞叹。

接着,我参观了“吴门书画”。走进书画区,一阵墨香扑鼻而来,那一张张扇面上,写着毛笔字,有大有小,字迹遒劲潇洒,我看得简直入了迷。

最后,我又去了“吴地遗珍”。那里遗留下来的文物,非常珍贵,也非常神奇……

啊!苏州博物馆在无行中使我们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也丰富了我们的科学文化知识。苏洲博物馆,下次我还要去好好地参观。

苏州博物馆观后感(篇4)

夏天的太阳像一个大火球一样,热辣辣地烤着大地,我在家里热得有些受不了,虽然已经赤了上身,但是汗珠还是一颗一颗地冒出来,弄得身上滑溜溜的,像一条小泥鳅。爸爸看到了我的样子,神神秘秘地对我说:“阳阳,我们去一个既能长知识又能乘凉的好地方吧!”我好奇地问了爸爸,他告诉我:“那就是最近十分火热的活动-参观苏州博物馆。”

我和爸爸穿了对付夏日的武装,去了苏州博物馆,还未到博物馆,远远望去只见那里人山人海,人们排着长长的队伍等待着进入博物馆。过了一段时间,一排排黑白相间的现代化建筑群映入了我的眼帘,我们进了博物馆。我们最先来到了“夏日无上清凉,雪景绘画展馆”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绘画挂在了墙上,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幅踏雪访友的雪景画。画上的大地盖上了厚厚的一层白雪,松树压弯了枝头,偶尔有白雪在往下掉落,一位大官骑着马,穿过小桥,去山上的好友那里游玩。看着看着,心中仿佛感到了阵阵清凉,那雪画得细腻的像真的一样,松树仿佛在风中摇晃,白雪莎莎地掉落,马儿好像在跑动,如此形象逼真的图画仿佛身临其境般的感觉。看着这样的画心中想起了自己以前学画的情景,真是相差甚远。

过了画展馆,一路上还看了许多的展品,有各种时代的瓷器,有各种民族的风俗,有战争时期的武器,有现代建筑的假山,小桥,流水,有夏日乘凉的紫藤园,还有一个个时代的英雄人物。最后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博物馆。

苏州博物馆,你让我感受了中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让我看到了精致的展品,真不愧是苏州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苏州博物馆观后感(篇5)

国庆节,我去了苏州博物馆参观,它是由世界级的建筑大师贝律铭设计的。博物馆外观是由灰白两色组成的,从远处看,就像一幅水墨画。

博物馆内收藏了3万多件文物,有史前陶器、玉器;春秋青铜器、玉器;六朝青瓷,五代秘色瓷,还有竹木牙角器,文具,赏玩杂件,民俗小摆设,织绣服饰等。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五代秘色瓷----莲花碗,是由一个碗和下面的托盘组成的。为什么说它是“秘色”?我看了介绍,原来是吴越国钱氏控制了窑厂,命令这些瓷窑专烧供奉用的瓷器,老板姓不能用,所以叫秘色。它装饰的像一朵荷花,大大小小的花瓣连成一片。上的釉很精致,黄中带白,白中带青,处理的非常精精细,很光滑。

我又到了下一个馆,最引人注目的是“真珠舍利宝幢”,这是国宝级文物,也是苏州博物馆珍藏文物之一,是北宋遗物,距今已经有1千多年了。它是用楠木做成的,高122.6厘米,每一个地方都做得很精美。制作者用了很多珍贵材料,还用了10多种特种工艺技法精心制作,巧夺天工,精美绝世,光装饰的珍珠就有3万多颗,体现了苏州工艺美术的繁荣和精美,同时也可见北宋时期吴人高度的审美水准和丰富的文化。

这些文物是体现了古城苏州的品味与风格,是文明记忆的汇聚凝结和传承。

苏州博物馆观后感(篇6)

我去过金碧辉煌的故宫博物院、历史悠久的陕西博物馆、好玩有趣的自然博物馆等一些著名的博物馆,常常被那里的展品所吸引,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我最难忘的要数游览苏州博物馆了。

苏州博物馆面积不是很大,坐落在美丽的苏州古城内。小桥流水、白墙黑瓦、竹林环绕、鸟语花香。这里展示的有精美的越王勾践剑,有非常稀有的秘色瓷碗,还有浑身装饰了金银珠宝的佛骨舍利塔。我在里面看呀、听呀,就像一只小鱼,来到知识的海洋尽情畅游。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那只象牙船了。

我一进入三号展厅,房间里可真是人山人海,大家都围在一起,这是在看什么呢?我挤进去一看,原来是一个巨大的象牙船。这只象牙船有1.60米长,是用整只非洲象牙雕刻而成,乳白色的象牙船上刻满了各式各样的小人。解说员告诉我说:“这只象牙船雕反映的是郑成功收复台湾在海上指挥作战的事。”只见郑成功身穿战袍,一手持令旗一手抓着腰间的长剑,神情坚定,威武的坐在船中央,两只眼睛遥望远方,他似乎在说:“将士们,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战争,将敌人赶走,收复台湾!”他的身边围满了士兵们,他们有的一手举着大刀一手拿着盾牌,护卫着战船;有的双手紧紧攥着长枪,两眼圆瞪,似乎正要向敌人扎去;还有的身子探出,把手里的弓箭拉开,眼睛微眯正在瞄准目标。那丰富的表情和姿态让我似乎看到了战火硝烟,听到了隆隆的炮声,感受到那场激烈的战斗。在将士们的下方,还有十来个水手,他们低着头、使着力,在船头拿小旗的人指挥下,正奋力向前划船。

听解说员阿姨介绍,象牙船原本是有一对,存放在北京圆明园的,在八国联军入侵时给侵略者抢走了。一直到2006年,中国的一名老先生到法国时才看到了这只象牙船。他想办法不惜重金把这只象牙船买了下来并无偿捐给苏州博物馆,才使我们能欣赏到这件精美且有意义的雕刻。可惜,另一只象牙船还流失在外,不知在什么地方,而台湾也还没有回来,真希望他们都能早日回来。

听了这个故事,我心里对那位老先生非常敬佩,更加喜欢这件展品了。我觉得,参观苏州博物馆不仅让我增长了见识,更加让我明白只有国家强大才能有我们的美好生活。我喜欢苏州博物馆,期望能游览更多的博物馆!

苏州博物馆观后感(篇7)

今天小记者们来到了苏州状元博物馆,一进门就看到了很多状元之间的关系,亲家状元、祖孙状元、状元世家……光是苏州就出了51位状元,清代就已经有26位了,我们苏州的人真是个个博学多才呀!

老师为小记者们做了自我介绍,就带小记者们参观讲解。据说,这里曾是一位状元——潘世恩的故居,他历经清代的4位皇帝,还被称为“4朝元老”是一位学术有成的状元宰相。他的家族被人们俗称“贵潘”,为什么要用潘世恩的故居来建苏州状元博物馆呢?因为潘世恩是内阁大学士,在状元中比较有名,有代表性。

在博物馆里,小记者们见到了许多文物有李家驹的殿考试卷、魁星图、潘世恩的亲笔题字……让小记者们大开眼界。

最后的知识问答环节,充分体现了小记者们的知识面广的这一特点。老师报问题的话音未落,小记者们就举起了手,看来小记者们个个学富五车呀!

小记者们最后采访了老师,提出了各自的问题,老师一一为小记者们解答。

这次不仅仅让小记者们增加了知识,老师的解说也让小记者们印象深刻。每一个厅,每一个图都给小记者们做了详细的介绍。每个小记者都收获了很多。

苏州博物馆观后感(篇8)

今天我和妈妈去参观苏州博物馆。一进博物馆的大门,就看到一个花白头发的志愿者老爷爷在给一群人讲解,我们赶紧凑过去听听,他指着玻璃窗外的围墙对我们说:“设计师利用拙政园的围墙建了一些假山,看下面水池里的倒影就像是一幅水墨画。”我们看了一下,真的很像呢,设计师真聪明!

我们紧跟着老爷爷参观了青铜器、陶罐等,别看这些东西看上去破破烂烂的,有些还碎了,但是老爷爷说这些都是几千年前的古董,是证明我们苏州是个鱼米之乡、拥有几千年古老文化的历史见证。我们还看到了很多美丽的玉器,我最喜欢的是一艘清代的白玉雕刻的江南渔船,它一共运用了阴、阳、圆、透四种雕刻法。为什么说它是江南的渔船呢?老爷爷告诉我们:第一,它的船头是平的。第二,船舷上挂着一个鱼篓。第三,它有摇橹。我们真佩服老爷爷的知识渊博!我们还看到了一只有一米多长的象牙,上面雕刻了58个人物,非常精美!听老爷爷说象牙原本有一对,都被外国人抢去了,有个爱国商人千辛万苦寻找回了这一只,另外一只雕有50个人物的象牙至今还没有找到呢,真希望能快点找到啊!

接着我们还参观了笔墨纸砚,老爷爷说古代的墨是香的,是用松木烧成的烟灰做成的,真神奇!我们还看到了很多宝贝:莲花碗、舍利塔、核雕等等。老爷爷讲解完离去时我们送给了他热烈的掌声来感谢他。

最后我们在一个亭子中休息了会儿,看到水池里养了很多观赏鱼,有红色的、黄色的、黑色的、花色的,最漂亮的是一大一小两条金色的鲤鱼,它们在睡莲和莲叶间快活地游来游去。真是: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苏州园林观后感800字精选


读后感大全栏目精选:“苏州园林观后感”,欢迎阅读。

好的影视作品能引人深思。欣赏的过程可以引发我们许多的感悟,有观后感的表达,我们的感悟是非常重要的,撰写观后感能帮助我们加深对作品内涵的了解,写作品观后感时应该从什么角度开始着手呢?以下内容是小编特地整理的“苏州园林观后感”,希望你能从中找到有用的内容!

苏州园林观后感【篇1】

苏州,水多,桥多,园林也多。

大大小小的园林大约有一百多座,它们星罗棋布,分布在城市里的各个角落,如同散落于地上的星辰。其中,以四大园林——拙政园,留园,狮子林,沧浪亭最出名。

园林中有许多美妙绝伦的景观。园林里的水有的是一道天然的屏障,将喧闹的城市与安静的园林隔开;有的则如一条小溪,穿梭在园林之间,使园林变成园中园;有的则形成了一个个深潭,形状各异,蓝天倒映期间,不时有几只小鱼冒出头,吐个泡泡,打破了水天一色的和谐;有的则设计成一个大湖泊,苏州盛产太湖石,湖中便有了这集“瘦、皱、漏、透”于一身的美妙景观。这就是苏州的园林。

漏窗也各不相同,其间雕刻的花纹有的是一棵高大挺拔的青松,有的是枝叶繁茂苍翠挺拔的修竹,有的是娇小却在寒风中毫不畏惧的梅花……透过漏窗,就能看到不同的风景,好似漏窗两侧是不同的时空。漏窗的一侧,常常都是阳光明媚的长廊。漫步长廊,尽头总有一座与众不同的桥,有的是单拱的石桥,如沧浪亭的石板桥,有的是辟邪的曲桥,如狮子林中部的九曲桥,如西园湖心亭两侧的木栏桥,有的是袖珍的小桥,如网师园中的引静桥,有的是廊桥,如拙政园中的小飞虹。这些桥,或高跃于碧流之上,或横卧于清波之间,或飞跨于涧泉之侧,成为了衔接山水,牵手亭廊的纽带,使游人在小桥流水的闲情中,有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惬意。这就是苏州的园林。

园中遍布各类植物。虎丘剑池的栏杆上,爬山虎郁郁葱葱;拙政园听松风处,松树直入云霄;耦园的藤花舫,紫藤竞相开放……国色天香的牡丹,含羞欲语的月季,临凌风婀娜的丁香,灿若云霞的杜鹃,更不用说遍地生机的书带草,使园林四时景色不同,让人百游不厌。这就是苏州的园林。

苏州的园林是文人墨客智慧的结晶,是他们充满豪情壮志却又只能寄情于山水的杰作。

苏州园林观后感【篇2】

通过读《苏州园林录》,从中了解到苏州园林从春秋战国时期发迹,由于吴国的国王内治城池宫室,外修院闱别院。开苏州之先河,为苏州园林之滥觞。可以说,苏州园林和苏州古城是同步产生和发展的。所以苏州园林是经过千百年来,前人的智慧和汗水的结晶而遗留下来的艺术瑰宝,在我的眼中那不是一座死气沉沉的庭院,而是一副活的历史画卷。鲜活的记录了我们的祖先伟大的智慧,和给我们留下的精美礼物。

书中一开头就写到的夏驾湖,写的相当的美丽,并且还有诗词为证,解释说明此湖的美景竟然可以比西施更加美丽,连西施都比不上。我想是它太美了,可以说是可远观而不可亵玩,可惜到了清初就已经没了,变成一片平地,不然真想去看看那的景色是否有书中所写的那么迷人。

在全书中最令我感兴趣的是,寒山寺。南园。这两处,作者都是从前人的历史资料上来详细描写,并且用了浓墨重笔去详细描写,使我在书中看到了一幅幅的画一样的。我喜欢寒山寺是因为它经过两起两落却任然毅力不倒,反而更加的恢弘壮大。寒山寺迷人的地方就是“近郭古招提,毗连浒墅名区,渔水秋深涵月影;傍山新结构,依旧枫江野渡,客船夜半听钟声。”我觉得寒山寺最好的景色应该是登上寺院西南的“枫江楼”,那应该是别有一番景致。等高而观课纵览古运河两岸的美丽风光,江远山近水尽收眼底,真是令人心旷神怡啊!!并且还可以领略张继《枫桥夜泊》诗的意境。

南园虽然美但是在五代的时候,还是稍逊于“沧浪亭”。文中写到南园到了春天,杨花开的很茂盛,基本上开满了城南路,并且周围叠石为山,引泉为池,岛屿峰峦,出于巧思,求致异木,品种甚多,亭台台榭,借景而造。由此可以看出当时的园林景观都是十分有讲究,比如说假山的堆叠也很有讲究:“可以说不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重峦叠嶂,或者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宽畅的就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上假如成河道,往往安排桥梁”。池沼的边沿很少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不由得让人联想起柳宗元的《小石潭记》里的描述“为坻、为屿、为嵁,为岩”和“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两者可以说是一模一样。

总之,在我看来苏州园林是我国园林的标本,也是我国最美的园林。

苏州园林观后感【篇3】

苏州园林,是一个充满诗情话意的地方.我喜欢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往往是数园相通,景致相连的,给人一种安静详和的感觉.桥、廊、亭、竹、石、水是它最大的特色。

江南水乡的水独具魅力,首先它是一潭活水,活泼而又雅致,乖驯而又调皮;其次,水呈绿色,水波一晃,交相辉映;最后,江南独特的水文化也造就了苏州园林中水的景致.水呈碧绿色,水中长着水藻,养着金鱼,随着河道的变化,水也随之变化,或成屿、或成岛、或成滩.形态各异,初夏时节,河水里绿的浮萍,粉红的荷花和活泼的金鱼构成一幅美妙的图画,让你体味到一幅鱼戏莲叶间的优美景致。

有水必有桥,苏州园林里的桥大多是石桥,大半为拱桥,其形式各异,依河道宽窄程度布局.桥上的石料取自太湖,太湖石是石料中的上品,易于雕刻,所以桥上一般也雕着许多精美的图案,如威武雄壮的狮子等,但设计者匠心独具,把桥栏上雕成园林中最美的景色,供游人观赏,真是让人拍案叫绝.而且石桥非常坚固,屹立在两岸数百年不倒,桥与水、与天配合极佳,倘若你划一只小船过这座桥时,就更能体味到苏州园林的桥的特点。

苏州园林的第三个特点就是石,这个石字不是指一般的石头,而是指奇石、怪石.有人曾仔细观察了一下,发现整个苏州园林中几乎全部都有怪石相间,这些怪石未经人工雕琢,经历了风吹日晒,形成独特的形状.有的孤峰独起,下枕一尾小石,状如狼毫;有的支离破碎,旁截出天,形似苍鹰;最奇怪的莫过于沈园内的一块巨石,形如古柏,石上经风雨洗刷,载有历代文人撰写的诗句,更彰显出了苏州园林怪石多,奇石美的特点.这里不妨再说一点,苏州园林里的石头或采于塞北,或掘于江南,跨地域之广,更体现出中国石文化在园林艺术中的交汇融合。

前面写到苏州园林的水,有水就有桥,有桥就有亭子.苏州园林的设计者大多是工于丹青的高手,当年设计园林时也许没有想到造好后会是如此这般天堂美景.亭子或踞于山巅,或屹立于水滨,高低相间,错落有致,从不同高度欣赏都会有不一样的感觉,苏州园林里的亭子有四角亭、八角亭、十二角亭;样式繁多;名字各异;每座亭子间都有长廊相接,苏州园林里的长廊成功运用了国画等写意手法,营造出一种隔而未隔,界而未界的心里感觉,从而获得最美的享受.借景在这里也体现得淋漓尽致,让园子主次分明,层次清楚,为游览者的欣赏提供了方便.无论是亭子还是长廊,里面都有壁画,多为经典之作,不远处是湖畔,近处有竹林,芭蕉和各种花卉互相结合,不又是一幅美丽的图画吗

真不愧是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今观之果真如此啊!

苏州园林观后感【篇4】

大好的清晨,幽静不失光彩,我的目光却停在这篇《苏州园林》之上,久久不能移开。

这幅绮丽的“画卷”,主要描绘的是独具匠心的苏州园林。作者叶圣陶先生将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远景近景的层次勾勒得淋漓尽致。遥想当年,那些伟大的设计師和匠师大概也盼望着自己的后辈们能如此欣赏自己的杰作。

诚然,苏州园林与北京园林相比是有所不同,却也不同得别致。北京园林的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彰显的是皇权的磅礴大气,而苏州园林的特点是淡淡的典雅,白墙黛瓦,有几分徽派的美感,又依山傍水,给予人们安静闲适的感觉。

一篇文章之所以能引起我极大的共鸣,是因为我曾亲身观赏过这文中的景色。曾经,我穿过闹市街口,立于园林的大门前,凝望着门内的美景,有种恍若隔世的感觉。“居士高踪何处寻,居然城市有山林。”步入园内,环绕在身边的是清脆鸟鸣,眼前是婆娑的树影、清冽的山泉、叠嶂的山影、嶙峋的怪石。“浓枝高下绕亭台,初染胭脂渐次开”,写的是娇艳的花簇。绵绵细雨中,打伞的苏州姑娘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耳边是吴侬软语,心中是大好河山。此情此景,不禁令人感叹:祖国的江山秀丽如画。

江山如画,画如江山。祖国处处是美景。华夏儿女们,带上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我们出发!

苏州园林观后感【篇5】

读叶圣陶的《苏州园林》让我对它无限的向往。花草树木的映衬、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都让我感到迷恋。

苏州园林讲究完美,他像一幅山水画一样呈现在游客的眼前。重峦叠嶂的假山、九曲回转的回廊想画幕一样铺开来。踏在幽深的回廊上仿佛可以听到古代诗人在雨打芭蕉驻立窗前低吟的读书声。“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就是这种意境吧。

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一到春天我想那应该是花的海洋吧。红楼梦里的史湘云醉卧海棠花应该只有在苏州园林才能看到这样的美景吧。“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苏州园林的夏季应该像这样一样充满生气吧。

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对称是一种美,而不对称要营造登峰造极的美,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邱壑。

苏州园林是人间的仙境,过惯了喧闹的城市生活的凡夫俗子可以到苏州园林占占这里的仙气。

苏州园林观后感【篇6】

暑假时,我去了妈妈工作的地方——江苏。在妈妈的陪伴下终于有幸一睹苏州园林温婉的风采。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是用来评价杭州西湖的,但我想用来评价苏州园林也是不为过的。

那天,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妈妈便决定带我去游历苏州园林,由于留园离妈妈工作的地方比较近,于是我们便选择这个中国四大名园之一。妈妈告诉我,苏州的拙政园,留园和北京的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并成为中国四大古典名园,所以对于留园的美景我充满了期待。

进入留园大门,最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名为“古木交柯”的古树,这棵古树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它粗壮的树干挺拔的直立着,抬眼望去,绿意葱茏,尽显沧桑古朴。

渐入园内,人群开始增多,简直颇有点人山人海的架势,此刻显现在眼前的景色需要努力去观赏。此处最多的便是形态各异的盆栽,小的精巧别致,大的也别出心裁,可爱动人。

再往里走,便有许多挺拔的大树,他们如此宁静自然,仿佛未曾看见这喧闹的人群,这嘈杂的声响。最显眼的便是其中的一颗参天大树,身材魁梧,树冠硕大,树枝层层叠叠,树干刚劲,像一把天然的巨伞,为人们遮住毒辣的太阳,因而它的树下便是人最多的地方了,我和妈妈也挤了进去,享受着片刻的阴凉。

最后,我们来到了颇负盛名的“狮子林”,在门前远远望去便看到许多的假山,进入其间,园内到处都是形态各异的狮子,在古树的掩映下,显得生气而活泼,偶然看见一个山洞,在好奇中进入其间,顿时凉风习习,隔绝了洞外的炎炎烈日。仔细查看,才发现其中别有洞天,在一棵大树旁有一个巨大的狮子峰,我努力的攀爬上去,让妈妈用相机记录下这快乐的时光。

留园,以它的别出心裁和匠心独运成为了四大名园之一,也让众多的游客慕名而来,而我,能有幸一睹它的风采,算是人生一大美事。时至今日我还对它念念不忘,如若从今若许闲乘月,定要拄杖无时夜叩门!

苏州园林观后感【篇7】

苏州园林可以说是中国传统园林乃至世界范围园林中的突出代表。不同于北方皇家园林的雄伟辉煌,不同于西方园林的整齐划一,它自成体系,优雅别致,幽静安宁。个人认为它既是一副世俗画,又是古老中华文明中的文化万里长卷。有志趣,有时间,愿意去探讨苏州园林的人只是一小部分,倾洒精力的更是屈指可数。对于苏州园林,大有必要发扬它的美,让世人所知,流传下来的不只是建筑古迹,更是对美的追求和时代的踪迹。

初次认识这本书是今年暑假到苏州旅行时,园林里人头攒动,初来乍到又不能认识它的独特与魅力,一晃而过,囫囵吞枣,常是不知甚解。母亲第二天给我一本书,就是金学智的《苏州园林》,刚开始读,如看充斥着难解古文的论文,不看几行便眼花缭乱,然而母亲要求我看完这本书,我还是带过几页,稍有印象。

果然,第二天一到园林就能体会到书中所说的,在苏州园林中没有过多的对称,反而是随意,而之中又有精心设计。如拙政园水体广大,最适合在水边布置舫舟一类的建筑。“香洲”就是拙政园中的一大经典,它探头在湖面,周围三面环水,布满垂柳,几群淘气的荷花在水中央,香洲以古朴、幽静的形象展现在人们眼中。藏匿于郁绿之间。

苏州园林观后感【篇8】

秋游之行,苏州古典园林——拙政园。全园山水萦绕,亭榭精美,花木繁茂,人烟寒橘柚,红叶起秋岚,说它集天地美景、日月精华于一身,也不为过。

步入拙政园,抬头便见“兰雪堂”。门和窗,图案设计、雕镂琢磨的功夫都是美术的上品,工细而绝不庸俗,别具匠心又古色古香,充满着古典韵味。

涵青亭接踵而至。水塘遍布,假山与其相映成趣,小桥流水,繁华似锦,红枫萧萧。进去涵青亭,走上一段“水之帘廊”,两侧池塘波光粼粼。忽然“噗”的一声,水面游来一群野鸭,这些小生灵划动掌蹼,伸伸脖颈,抖擞抖擞羽毛,沐浴着阳光,在水平如镜的湖面上嬉戏,小掌划开圈圈的涟漪……

秋分后,秋叶纷飞,像一个个舞者,又似一位位仙女,落在澄澈碧蓝的湖面上,抬头看,似天女散花一般。园里的假山,堆叠的十分生动,峰峦重叠,仿佛置人于画中;竹子花木,配合的天衣无缝。青翠的竹子,橙菊,红菊,毫不输“四君子”的气质,天蓝地暖,在澄蓝的天空、明媚的阳光的映衬下,显示着别样的美丽与生机。

过涵青亭,到听雨轩,走了走、品了品其间的林荫小道。此时,虽已是深秋,然却五彩斑斓。银杏叶似一只只黄蝴蝶翩翩起舞,秋风就是伴奏的音乐,“呼——”,落叶纷飞。红枫叶,热烈而深沉,平和而静美,像一枚枚邮票,又似一只只小爪。红叶李,绿香樟,都使得深秋的园林别有一番韵味。

走过听雨轩,便到了秫香馆。秫香原指稻谷飘香。此处以前墙外皆为农田,丰收季节,秋风送来阵阵稻香,令人心醉,馆亦因此而得名。面水隔山,室内宽敞明亮,长窗裙板上的黄杨木雕,雕镂精细,层次丰富,栩栩如生。

秫香馆旁还有一处茅草屋。屋前有一株腊梅树,虽未到时节,却有几朵已盛然而放,玫红色的几小朵。别瞧不起在这茅草廊边,满天星辰般的花儿,有绣球花,白菊,黄菊,红菊,紫菊,各种各样,缤纷多彩,姹紫嫣红,别有一番春的景象。可谓是“世外桃源”了!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今日一见,果然不凡。苏州园林如仙女,从天而降,行路间步步生花,而苏州园林就是其中最美丽的一朵。亭台楼阁与山水结合,花草树木相互映衬。时而像进入亭楼,时而像进入深林,时而像在湖边游赏,时而又像进入“世外桃源”。这真的是“人在画中游”啊!

【观影感悟】观《出路》有感


【观影感悟】观《出路》有感

运行二值:司文波

第13号台风"天鸽"8月23号在广东珠海南部沿海登陆,所经之处给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其中一位大叔在强台风中徒手推车对抗台风,却因货车侧翻而罹难的视频在网上迅速传播,并引起广大网友热议。据了解,视频中的大叔有两个尚在读书的儿子,他是家中顶梁柱,唯一的劳动力。在两个月前刚刚买了一辆新的小货车。小货车在狂风中像一片脆弱的叶子摇摇欲坠,他舍不得自己的车被风吹倒,于是用自己的身体跟台风对抗。

看到这一幕,让我想起了陈为军导演拍过的一部纪录片《出路》,《出路》与另七部纪录长片都探讨着同一个主题:"为什么贫穷". "任何一部纪录片都不可能像万能钥匙。如果身处贫穷,或者身处底层的人看了我的片子,他会突然感觉到:其实很多事情都不是我个人的问题,而是我身处的游戏规则出了问题。继而他举手要求发言、要求改变,这就是解决贫穷的一条道路。" 所以陈为军把这部纪录片命名为"出路".

在这部纪录片中讲述了弘博软件学院利用贫穷人无学可上又不断挣扎的软肋进行大学招生,在招生老师王振祥眼里"宏博软件学院严格来说,不是一个学校。我们就是把学生弄进来,交钱,然后,弄走".他们认为农村的孩子和他们的父母相对好骗:"教育产业化这么多年,基本上来说,所有的优势都集中在城市里面。农村的小孩进不了大学,他们只能选择我们这种:对你的分数没有什么要求,但是最终又会发给你一个文凭的商业性质的学院。"

很多人会说《出路》中被骗的农民没有分辨是非的能力,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其实不是因为他们傻,而是因为他们受够了现在的生活,太想改变,他们会尽其所能把孩子推进去,希望孩子能改变命运。

也有很多人可能会说:不就是一辆车吗,为何要冒生命危险……在你眼里,那只是一辆车,但在他眼里,是整个生活。这个世界上没有感同身受,没经历过他所经历的困难,就无法知道他到底需要怎样的勇气,用双手跟台风殊死一搏。他对抗的不是台风,他对抗的是生活的重压。他保护的不是车,而是自己和亲人的全部生活。

在你看不到的地方,或者就在你的身边,有太多人在辛苦、努力地活着……

观印度电影《月亮河》有感:倾泻在圣河里的月光未能洗净真正罪恶的灵魂


印度电影《月亮河》观后感:倾泻在圣河里的月光未能洗净真正罪恶的灵魂

楚雅是个年仅9岁,天真无邪的儿童,因为丈夫重病而亡,她被认为不祥和带有罪恶,而被父亲送到了寡妇之家接受惩罚,乌黑美丽的长发被无情地剪掉,任凭她做着无畏地挣扎,后来,她不停地跟别人讲并自我安慰:妈妈很快来接我回去的。

卡丽安妮是寡妇之家唯一留着长发最美丽的女人,当充满童真的楚雅,第一次看到她就被她的脱俗的美而震憾,问你是天使吗?

然而卡丽安妮的美丽是寡妇之家的管理者麦杜为了私利而将她送到圣河对岸取悦贵族的工具,她都一直平静地接受这样的安排,直到有天遇见了留学归来,英俊,跟随甘地思想,试图解放大众的贵族青年那拉扬,四目相对,碰撞出爱的火花,她的灵魂开始苏醒,于是,她悄悄地与他约会,她要嫁给他。当他们一起坐船离开寡妇之家的途中,幸福的她在忐忑中得知她爱的人的父亲曾是她服伺过的贵厂贵族后,她毅然决然地离开他。

这个世界给予了她污浊,她无力反抗,但卡丽安妮与那拉扬的爱情是圣洁的,所以,她在清洗完身体后,平静地沉入圣洁的河水中。

那拉扬的父亲是个贵族的牧师,正应是正义,和平,善良的化身,但他充满邪恶的灵魂,蹂躏了寡妇们之后还掩饰说是她们的福气,认为她们是卑贱的,道貌岸然,直到听说儿子要娶的女人曾是他的猎物时,厚颜无耻地告诫儿子不必要娶她为妻,可以将她当成随时能玩弄的情人。

所谓的纯洁的教人向善的宗教,却成为个人私欲或统治阶层的工具。

寡妇之家的莎肯塔拉是唯一在工作之余看书的人,所以,她平静的外表下有颗渴望觉醒的心,她与寡妇之家大姐麦杜不同,坚持自己的信念,默默地为寡妇之家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奉献,她时常为布道的智者分担工作,直到追求爱情的卡丽安妮因为要结婚而被麦杜囚禁后,莎肯塔拉向智者寻求解惑,智者答,经书上讲寡妇有三条路可走,一条为死去丈夫殉葬,二条是若得家人同意可以嫁给死去丈夫的兄弟,第三就是法律将会通过寡妇也有权利改嫁,虽然第三条仅仅是有可能,但她仍看到一线希望,勇敢地从麦杜那里夺回钥匙,放飞卡丽安妮让她去寻找幸福。

莎肯塔拉有次地无意问楚雅她看起来怎么样?童言无忌地楚雅答:你老了,这句话深深地刺痛了她的灵魂,是的,我虽不能自渡,但仍可以拼尽全力来引渡你,所以,当楚雅被骗以为会被送回家,却成为继卡丽安妮之后可怜人儿,遭到摧残昏迷之际,震惊的莎肯塔拉在得知印度精神领袖甘地会在火车站停留时,她抱着孩子狂奔,希望能将孩子送到甘地身边,被痛失爱人,追随甘地的那拉扬看到了,伸出一臂之力,列车轰隆而去,望着小楚雅终于脱离苦海,莎肯塔拉笑了,温柔而慈祥。

寡妇之家的大姐麦杜,年老而肥胖,拥有权力的她竟然可悲地滋生私利,忘记也她也曾是受害者,她有钱喂养宠物鹦鹉,却没有给需要她帮助的死去的老人埋葬的钱。其他的寡妇,完全听天由命,愚昧茫然,有时甚至是伤害同类的帮手,因为她们被所谓的宗教欺骗迷惑。

我的兄弟姐妹,以前我一直以为神就是真理,直到现以我才知道,真理才是神!这是甘地在火车站为前来祈福的人们所说的话。

没有人狂妄地呐喊:人定胜天。

只因为不是我选择了世界,而是世界选择了我。

不是我不反抗苦难,是因为无力反抗。

觉醒吧,受苦受难的人们,勇敢站起来反抗伪善宗教,追求属于你们真正的幸福!

影片结束时有段文字,到目前为止印度累计约有4300多万的妇女仍遭受这样的摧残。

月亮静静地倾泻到圣河,却不能完全洗净那些真正罪恶的灵魂。

观《超脱》有感


让忧伤从灵魂中释放

——观《超脱》有感

作者李京桦

"我的灵魂与我之间的距离如此遥远,而我的存在却如此真实".

观看《超脱》的过程,是一个灵魂与内心不断受到震荡的过程,电影不断将一些警世名言抛出,与充满扭曲,撕裂的故事相对照。整部片子充斥着一种不可名状的忧伤与无奈,甚至有点压抑得叫人喘不过气。它是那么地让人揪心,让你释放内心脆弱的一面时,立刻就给你猛然一击。影片中所描绘的绝望,无助,窒息的感觉仿佛就是如此真切地曾发生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一般。

电影的主人公亨利是一位代课老师,而且是专业的代课老师。当他在一个学校完成他的工作之后,就会去另外一个学校开始同样的一份工作。作为一个代课老师,学校对他的要求并没有正职老师那么高,只须把课上好,不要给学生的学业留下一个空白期即可。但是亨利却是认真工作,全身心地付出。

《超脱》里讲述的故事大概有两条主线。其一是亨利作为代课老师来到一间学校。这是一间充满着负能量的学校,这里的学生无理,无耻,无所谓,无法无天,是什么造成的呢?从电影中我们看到了教师队伍的鱼龙混杂,尤其是以校长为代表的无能派;我们看到了家长们的埋怨纵容,扼杀天性缺乏关爱,如梅丽迪斯的父亲在看到她画画时,气愤地对她说:别指望我会支持你的兴趣爱好,有本事就考个哈佛;我们看到了学生的自暴自弃;我们看到了教育系统的刻板落后。大家都在推卸责任,却无力改变。这里几乎是一群被社会及父母抛弃了的学生,他们人人都是问题学生,几乎每个人都对学习毫不在乎,而且道德品行败坏。作为差生的集合体,几乎没有教师能在这里呆得住。好在学校里的教师还在坚持,尽管他们每个人都处于崩溃的边缘,每个人都有一大推问题要去面对,但他们都在恪守职业道德,尽职尽责。当亨利第一次去上课,学生马库斯用脏话羞辱亨利,亨利毫无反应,后因马库斯又羞辱了胖女孩梅丽迪斯,亨利将马库斯赶出教室。随后开始布置课堂小作业——写一篇小作文,在亨利开始说作文要求的时候,黑人学生杰瑞因没有纸笔而插嘴,语音中带有大量的脏字,可亨利毫无反应,一直讲完自己要说的话。杰瑞气急败坏地走到讲台前,把亨利的公文包砸向门口,这时亨利说道:"那个包,没有任何感觉,他是空白的,我也不会被你伤害。我明白你现在很愤怒,我明白,你没有理由生我的气。"在电影这条主线上,(于范-文-先-生-网)不可忽视的人物有两个:一个是饱受嘲笑,自卑封闭的胖女孩梅丽迪斯;另一个是素不相识的雏妓艾瑞卡。特别是他把艾瑞卡带回家悉心照料,然后在短短的数天内,就将这个污言秽语的刻薄女孩教导成了一个体贴善良的女儿……亨利无疑是一个出色的老师,不管他的学生多么调皮捣蛋,他都有办法将自己的理念灌输给他们,慢慢地,他的学生们接受了他,并将他视为偶像。

亨利的超脱,其实只是外在的。他在学生面前表现的一切,都难掩他内心所承受的压力。亨利是一个矛盾的综合体。他的内心深处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在当代理老师的过程中,亨利可以用自己独特的方式与问题学生"沟通",但是这种沟通只是表层的,他的精神世界依然是那么的孤独彷徨。

电影的另一条主线是亨利的家庭背景给他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压抑和折磨。他在七岁时亲眼看到母亲吞服安眠药自杀了,只给他留下了一卷录影带。其实,作为一个曾经快乐的少年,早在她母亲逝世的那一刻,他就已经面临不幸了。造成这个不幸的根源,其实就是来自于他的祖父,在年轻时对他的母亲做了不该做的事。就是说,亨利本身就是乱伦的产物,他的祖父,同时也是他的父亲。这种不幸,深深地压在亨利的心里,以至于几乎要把他压倒。直到,他把捡来的雏妓艾瑞卡狠心送走;他最在意的学生梅丽迪斯在他面前自杀;他唯一牵绊的祖父去世,当这些都一并袭来时,他几乎要崩溃了。最后,亨利在成为废墟的教室里朗读爱伦坡的作品:

"在那年秋季枯燥,灰暗而暝寂的某个长日里

沉重的云层低悬于天穹之上

我独自一人策马前行

穿过这片阴沉的,异域般的乡间土地

最终,当夜幕缓缓降临的时候

厄舍府清冷的景色展现在我眼前

我未曾目睹它过往的模样

但仅凭方才的一瞥,某种难以忍受的阴郁便浸透了我的内心

我望着宅邸周围稀疏的景物

围墙荒芜,衰败的树遍体透着白色

我的灵魂失语了

我的心在冷却

下沉

显出疲软的病态"

《超脱》无疑是部好电影。它用平静的语调讲述了人间社会复杂的矛盾和冲突,以及矛盾和冲突背后那些无数令人心神俱疲,心情崩溃的混乱现实。《超脱》给我们上了很好的一堂课:告诉我们需要用各种文艺来支撑我们的心灵,以保障我们的精神健康及对生活的热情不被击垮,不被扭曲,不被错误的价值观所伤害。

观张思德有感


观张思德有感(一)

15级影技一班钟如意

在本次44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课程中,我们观看了张思德—一位忠于革命,忠于党的英雄。

影片描写的是抗日战争时期,延安正处于热火朝天的大生产运动中,毛泽东的勤务兵张思德为人憨厚老实,工作任劳任怨,从不计较个人的得失。一心一意为着革命的利益和解放全中国的伟大事业而默默奉献。为解决中央机关的冬季的取暖问题,1944年他带领一斑人到安塞县烧炭。在一次烧炭中炭窑突然崩塌,张思德不幸牺牲。毛泽东主席在他的追悼会上深情地说:“我们队伍里到处是这样的人,普通、平常,像清凉山上的草一样,我们注意不到他们往往也听不到他们的声音,可正是支撑着了我们的整个事业。”在查询相关资料后,我知道,毛主席的这篇讲话发表时以《为人民服务》为题。这篇文章也成了共产党人行为准则和毛泽东思想的具体体现。

该影片讲述了失踪、入籍、进步、牺牲等一系列张思德先便作为一名优秀革命党人,成长的历程。面对他,我重新感悟了“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精神,他淳朴憨厚可亲可敬的荧幕形象,给予了我强烈的震撼与启迪,对共产党有了更深一层的体悟。

就电影本身效果来说,04年的电影,本来可以完完全全拍摄一部彩色电影,刚看时觉得不习惯,但是慢慢发现黑白色调更加具有历史感、时代感。电影主旋律是忠于革命、忠于党,但却不是是一味地说教和灌输洗脑。可能有的人会认为,这部电影刻意摆出一个高大上的形象,以及真善美的世界。但我想说,纵使有刻意美化的倾向,却也不失当时那个时代的部分真实。用它来反观当下恰恰是一个绝妙的反讽范本。在那个时代,物质贫乏并不代表精神贫困,怀念的是一种岁月,一种情怀。

“有思想的思,有道德的德”,“有思想、有道德,就是少张嘴,话多让别的同志给说了”,“作战勇敢、团结同志,办事认真”“不抽烟,识百草”“办事不吭声”……这些都是他人对于张思德的崇高评价,这样说一点也不为过。

我们应该学习张思德,在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不懈怠。除上警卫班给毛主席当警卫外这项重要特殊外,其他岗位多再平凡不过,当年一起参加革命的老乡,都早已是团级以上的干部,而他仍然是一位普通的革命老战士,站岗放哨、修轮胎、打水、编草鞋、抱小孩拉稀等等,都是再平凡不过的,但是他在平常之中做出不平常的成绩。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更应该在自己的岗位上踏踏实实、勤勤恳恳、用心办事、用心办事、真心奉献,就一定能干出一番共不同寻常!29岁短暂人生,13年艰苦卓绝的延安岁月,真是对为“人民服务”的生动诠释。他朴实如延河边的砂粒,千万粒细砂粒聚在一起,如砥柱中流的礁石,也如清凉山上的小草,千万颗小草共同摇曳,也能伸展勃勃生机。

平凡的人物,崇高的人格,有的人死了,却仍然活着,像张思德同志致敬!

观张思德有感(二)

脚下的土地叫延安

延安,是一片无比神圣的土地,走进这里拓荒石油是我的幸运,走进这里追随红色足迹、近距离接受革命精神的洗礼更是我的荣光。

枣园、抗大、杨家岭、王家坪、宝塔山、清凉山……这些中小学时期就植入我的记忆、无数次在书本里、电影中了解它光辉的历史、雄伟身影的地方,如今真真切切身临其中,怎能不肃然起敬。

脚下的土地叫延安。想想这片土地深沉厚重的历史,不能不为之振奋。长征胜利后,延安是中国共产党中央的所在地,是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总后方,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亲手培育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实事求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延安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宝库中的珍贵富。“试问九州谁做主,万众瞩目清凉山”。延安作为党由武装斗争走向全面胜利的革命圣地,在中国人民的记忆和体验中,无比圣洁和神圣,是需要献出全部的力量和情感来奉献的大地。

前几天,坪北经理部党工委组织观看电影《张思德》。这是我第三次看这部影片,但内心的感动仍然如初。一些细节、一些话语、一些镜头,总让人禁不住潸然泪下。张思德从小就是孤儿,生活贫穷、艰辛,参加革命后,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最后,在执行烧炭任务中,因炭窑突然崩塌,为救战友的生命而不幸牺牲。为了悼念张思德,中央机关和中央警卫团在延安凤凰山下枣园沟口的操场上为张思德举行追悼大会。毛泽东亲笔题写了“向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张思德同志致敬”的挽词,并发表了《为人民服务》的演讲,高度赞扬了张思德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境界和革命精神。

电影里那些耳熟能详的英雄事迹再次唤起我的记忆,撼动内心,引发共鸣。因为牺牲的高贵,所以感动;因为信仰的忠诚,所以伟大。先辈们的无私精神、人格魅力,需要用心去体会,这让我想起了我的父亲,他和张思德一样很小就是孤儿,5岁多就给地主做工,食不裹腹衣不蔽体,长大参军后才开始认字,在部队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对党怀有深厚而热切的情感。父亲说,没有共产党,他早就饿死了,哪有今天吃不愁穿不愁的好日子。对党忠诚,为党奉献,我从张思德身上看到了、领会到了,也从我父亲身上深切地感受到了。与先辈和父辈们相比,我做得远远不够,但我一直在为之努力。

“你所站立的那个地方,正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黑暗。”这曾是微博上很火的一句话,它非常激励我。我为在延安这片神圣的土地上工作而自豪,也会把这份自豪化作工作的动力,用实际行动秉持和保护这片土地的神圣,为它的熠熠生辉倾力奉献自我,成就精彩。

观《张思德》有感(三)

15级临床6班周赞

在抗日战争后期,延安正处在热火朝天的大生产运动中。电影的主人公是毛泽东主席身边的一位小警卫战士。名为张思德,为人憨厚朴实,工作任劳任怨,工作任劳任怨。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一心一意为着革命的利益和解放全中国的伟大事业而奉献自己。

影片中没有战火硝烟,没有豪言壮语,黑白胶片迁出平时的瞬间,穿越70余载岁月,这部原本没有多少悬念,但充满温情和人性光辉的电影,再次被搬上荧屏,在这群年少的观众中,产生积极反响。他通过特殊的文化语境,弥补了我们现实生活中正在缺失的一种东西,让人重新思考“为人民服务”在现阶段的新的含义。张思德之所以被人们铭记,在于他道德品质的不平凡,而他又是一位平凡到令人可以忽略他的普通站,在他平凡人生中的不平,凡事迹,直击每一位观众的灵魂深处。

对领袖他无限忠诚,毛主席在延安外出是乘坐的汽车有他站立的专属踏板,一次为了损坏的轮胎,张思德跑了很长的路,一脸尘土毛主席很过意不去拍着他的肩膀让他打车里挤一挤。张思德却笑笑不说话,依旧站在那里。因为他深知做好警卫员,便是对革命的最大贡献。对孤儿,他非常关爱她的无私的爱和憨厚的笑,终于死使得受到惊吓不愿开口说话的孤儿动情叫他爸爸。对战友,他关心体贴在去延安北部的安塞石峡峪村烧炭时,对于闹情绪消极怠工的小白,他从不另眼看待。,而是用他的憨厚和生活上的照顾感动了小白,从此小白努力工作,对工作他认真负责,抗战期间的延安,冬天靠炭取暖,张思德所在的中央警卫团,一到夏秋季就要烧炭以备过冬。这个活有苦有累,张思德干了多次却毫无怨言,他带着今带着一中自豪的精神接受任务,并完成的非常出色。

张思德18岁参加红军受过伤、立过功、走过长征路。但他参加革命的11年中一直没有升迁。许多和他资历相同的人,早已经是团长、旅长、最低也是个连长了,可是他却从无怨言。

在张思德身上所表达出来的,更多的是中国人骨子里的那种朴实,谦和,善良,是一种人内心中本能地涌动着的自我牺牲,自我奉献的精神。这种精神不论在什么时代,作为一种精神的,价值的存在,都是值得弘扬的。在今天社会转型的背影下,人性中一些可爱的东西,是从心中都有的,但又是人人欠缺的。

“忆苦思甜”,从先人的优秀事迹中从而得到自己的启发。古语有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在重温红色历史的同时,以现代人的眼光再见张思德,每一位观众都应思及自身,是否?那种纯净的“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在现代社会已消失殆尽。《张思德》带给我们的不只是深深的敬仰和感动,更多的是留给我们深深的思考。

观后感《观《苏州河》有感》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好读后”是专门为给您提供观影感受文章而创建的网站。同时,hdh765.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童年河有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