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书笔记 > 少年高科技知识大博览读书笔记 > 地图 > 2024少年高科技知识大博览读书笔记大全
少年高科技知识大博览读书笔记相关栏目
少年高科技知识大博览读书笔记热门栏目
少年高科技知识大博览读书笔记推荐
少年高科技知识大博览读书笔记

(共 7493 篇)

  • 1、 读少年高科技知识大博览有感作文650字
    读少年高科技知识大博览有感

    科学技术简称就是科技,可以说如果没有科技,就没有我们人类现在的安逸生活。其实科技从表面上看是一个既简单且又实用的科学,但对于我来说,我所想了解、探知的却是比科技更高深的高科技。寒假刚开始,我就买了一本名为少年高科技知识大博览,它使我有幸探索梦寐以求的高科技世界。20世纪是人类历史上科学技术最为辉煌的世纪。相对论、量子理论以及遗传密码的发现,是这个世纪人类科学智慧的三项伟大杰作。20世纪的成就,不仅大大超过了前一个世纪,而且也远远超过了过去几千年的总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为高空物理、天体物理、放射化学等一批基础科学和航天技术、核能应用技术等一批高技术的诞生开辟了道路;普朗克、薛定谔等人创立的量子理论,为微电子、光电子、激光技术、新材料、核技术等高技术及其产业的问世打开了大门;沃森和克里克提出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揭示了大千生物世界的遗传奥秘,开创了分子生物学,由此产生的基因工程技术为人类解决粮食、健康、环境和快捷。我们的21世纪,必定是信息时代,是新材料和先进制造技术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的时代,是高效、洁净和安全利用新能源的时代,是科学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时代,是人类继续向空间、海洋和地球深处不断拓展的世纪,是生命科技的世纪,是人、自然、社会协调发展大世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具有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必须需要科学知识、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在全社会的普及和提高。高新科技科普的意义,就在于它能踏着21世纪高新科技发展和转化的鼓点不断前进。未来世界各国的综合国力竞争,将越来越首先表现为科技实力的竞争。在振兴中华、实现四化的进程中,我们少年儿童则更该多吸取科学知识,为中华民族的兴盛、强大供出一点力。

  • 2、 读少年高科技知识大博览有感作文(精选优质读后感)

    本文《读少年高科技知识大博览有感作文650字》由读后感大全整理,仅供参考。

    读少年高科技知识大博览有感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泡桐树小学城北分校六、一熊斯亮科学技术简称就是科技,可以说如果没有科技,就没有我们人类现在的安逸生活。其实科技从表面上看是一个既简单且又实用的科学,但对于我来说,我所想了解、探知的却是比科技更高深的高科技。寒假刚开始,我就买了一本名为少年高科技知识大博览,它使我有幸探索梦寐以求的高科技世界。20世纪是人类历史上科学技术最为辉煌的世纪。相对论、量子理论以及遗传密码的发现,是这个世纪人类科学智慧的三项伟大杰作。20世纪的成就,不仅大大超过了前一个世纪,而且也远远超过了过去几千年的总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为高空物理、天体物理、放射化学等一批基础科学和航天技术、核能应用技术等一批高技术的诞生开辟了道路;普朗克、薛定谔等人创立的量子理论,为微电子、光电子、激光技术、新材料、核技术等高技术及其产业的问世打开了大门;沃森和克里克提出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揭示了大千生物世界的遗传奥秘,开创了分子生物学,由此产生的基因工程技术为人类解决粮食、健康、环境和快捷。我们的21世纪,必定是信息时代,是新材料和先进制造技术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的时代,是高效、洁净和安全利用新能源的时代,是科学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时代,是人类继续向空间、海洋和地球深处不断拓展的世纪,是生命科技的世纪,是人、自然、社会协调发展大世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具有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必须需要科学知识、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在全社会的普及和提高。高新科技科普的意义,就在于它能踏着21世纪高新科技发展和转化的鼓点不断前进。未来世界各国的综合国力竞争,将越来越首先表现为科技实力的竞争。在振兴中华、实现四化的进程中,我们少年儿童则更该多吸取科学知识,为中华民族的兴盛、强大供出一点力。
  • 3、 读《闯入太空——高科技与航天》有感500字

    这个暑假,妈妈给我买了一本名叫《闯入太空高科技与航天》的书,把我的眼光带向那浩翰的太空,让我的思绪在星际驰骋。

    真是不看不知道,原来第一个尝试坐火箭的人,还是来自中国呢。那个叫万户的官员,手持两个风筝做为翅膀,把47支最大号的升天炮竹绑在一起,自己坐在绑在火箭上的小座椅上,成为有史以来最大胆的飞天实践。

    进入上个世纪,现代火箭诞生了,成为人类走向太空的天梯。俄罗斯的联盟号,美国的水星号等载人飞船都相继升空。尤里加加林成为第一名航天员,耶科夫斯基创造了119小时的留空记录、阿波罗号则直接带着登上了人类梦寐以求的月球。

    神舟号系列飞船载着中国人的梦想升空了,从杨利伟到第一名女航天员刘洋,神舟飞船一次次抒写辉煌,成为我们中国人的骄傲。那一声声的点火口令;在星箭分离的那一刻,我们总是多么激动,多么庄严,多么豪迈。

    李白有诗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日月。登天梦想已成现实,而探索永无止境。在不远的将来,长征五号、长征九号将会完成我们自己的空间站、太空工厂,在金星、火星、木星等星系建设太空港。也许下一代太空船的指令长,航天工程设计师就在你我之中,今天的青少年必将担负起祖国的重任,去创造更多更大的辉煌。

  • 4、 高科技就在我的身边_读《党旗飘飘——党的一大到十八大》有感500字

    十八大,对于我们小学生来说,似乎难以理解,认为那是大人要关注的东西。但你看了这本书对一切都明白了《党的一大到十八大》。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设成小康社会前进。这是十八大的主题。每每我读到这里,心中便产生无限遐想:在荒无人烟的戈壁大漠里有这么一群人默默无闻的奉献着自己的青春、梦想和生命。他们不远万里来到这里,每天与骄阳风沙相博。在世界高科技的领域不懈奋斗。有了他们,才有了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的惊天一吻。

    我又不禁浮想联翩:在另外一个地方,那是一片海湾。他们整齐地穿着橘黄色的工作服。设计的问题如一个个面部狰狞的怪兽,迎面而来,闷热的空气时刻侵袭着他们,他们毫不惧怕,最终,成就了蛟龙号下水7000米的深度。

    走出联想,走出家门。商店里琳琅满目的智能云电视,苹果三大件。大街上,人们开着小轿车穿梭于各处。耳朵里插着无线耳机休闲地听着音乐,一副悠然自得。曾经的小道,随着汽车的增加一次又一次扩宽。

    回到家中,肚子提出了抗议。来到厨房,按下电磁炉的蒸鱼键,它开始了工作,电饭煲显示在烧高,软,糯的粥。

    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在党的英明领导下,高科技就在我们的身边,提升着我们的生活质量,我们正走在一条通往幸福生活的大道上。

  • 5、 知识大融通的读书笔记

    这是一种理想,也是一种信仰,一种强烈的愿望意图将全部人类的知识领域糅合在一起的信念。

    你可能会问“爱奥尼亚式迷情”是什么?相信这个问题熟悉古希腊历史、古希腊哲学、古希腊神话与传说的朋友都不会太陌生,因为一提到爱奥尼亚,你至少能立刻想到泰勒斯。

    泰勒斯

    在公元前6世纪,出生于爱奥尼亚群岛米利都的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在两个世纪之后被亚里士多德推崇为物理科学的创始人。

    同时他提出的哲学思想“所有物质最终都由水构成”,在现在很多人看来可能是荒谬无比的,我们也知道这确实不符合现代人类的科学认知,但它真正的重要性在于其表达了有关“世界的物质基础和自然界的统一性”的哲学思想。也就是说,从那时候起,便有一些人类的先驱与智者认为这个世界的所有事物最终都能由少数理论来统一解释。

    这也是我们一直以来所追求的。

    那么,这样我们理解“爱奥尼亚式迷情”就容易多了。

    这个词是威尔逊(作者)从物理学家兼历史学家霍尔顿那里借来的,“指的是一种相信科学具有统一性的信仰,它宣称世界是有规律的,同时可以用少数自然定律加以解释”,也就是说,各学科或者各种科学之间本没有什么界限,而这种隔阂在很大程度上都是认为造成的。我们希望打破这种隔阂,实现人类知识、科学和艺术的统一。

    迷情,也就是一种执念。

    在泰勒斯之后,古希腊世界出现了一大批伟大的人物,他们的天才智慧直至现在仍让我们无限景仰。在他们的努力下,人类最初的科学和知识有了极大的发展,许多学科有了自己独立的体系,许多人使得一些本存在于其他学科中的知识独立出来,可以说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这个趋势从那时起延续到现在,三次科技革命,使学科体系越来越具体,也越来越分散。这是坏事吗?这无疑是一件好事,人的精力和时间毕竟是有限的,分门别类,可以让我们个人的研究更加深入,使得我们越来越接近科学的真谛。

    庞大的学科分类体系

    可这又一定是好事吗?各学科融通的需要越来越紧迫,因为知识的分裂,使人们思考世界的方式往往局限于一个或少数几个方面,然后人们就会疑惑,就会陷入迷局,看似目标就在前方,其实离真理缺越来越远……

    走向反方向

    当然,人类文明史上也不乏为追求知识体系统一的先哲先贤、伟大人物,他们追随着泰勒斯的遗志,为了心中的“爱奥尼亚式迷情”,而孜孜不倦地努力着,奋力地向前摸索、一再跌倒却仍在坚持……

    就像上世纪之初大放异彩的那个老人――现代物理学的奠基人、在物理学上建立统一理论的

  • 6、 《知识大迁移》读书笔记1000字

    《知识大迁移》读书笔记1000字:

    花了1周时间读完威廉·庞德斯通的《知识大迁移》。下面说说读完本书我有哪些收获。

    这是一本很「严谨」的研究各类知识对人们生活、财务上有什么样的影响,以及在互联网时代人们应该如何求知和成为什么类型的人才才能更好的应对高速变化的未来。

    「严谨」是因为本书使用了大量篇幅,用调查数据来讨论缺乏某种知识会影响到人们的哪些方面。在数据的地方我选择了速读,只在结论处做「只字不差的阅读」,喜欢数据统计的可以选择精读,其中提到了一些调查统计方法和框架。

    书中大多数研究调查对象为美国人民及其他欧洲国家,所以书中的一些结论不一定适合我们,仅作为参考。

    有一个贯穿全书的重要概念——「达克效应」,根据维基百科上的解释:是一种认知偏差,能力欠缺的人有一种虚幻的自我优越感,错误地认为自己比真实情况更加优秀。

    kruger和dunning将其归咎于元认知上的缺陷,能力欠缺的人无法认识到自身的无能,不能准确评估自身的能力。他们的研究还表明,反之,非常能干的人会低估自己的能力,错误地假定他们自己能够很容易完成的任务,别人也能够很容易地完成。康奈尔大学的daviddunning和justinkruger于1999年首次在实验中观测到此认识偏差。

    简单来说,达克效应就是:自己不知道自己是无知的。这个比不懂装懂还要恐怖!

    而造成「元认知」缺陷的原因,书中已经给出了结论——缺乏基础常识,导致人们无法在现实世界中对一些信息深度加工和联结,从而对信息产生错误的理解,这进一步加深了自己的认知偏差。

    再一个,获取信息的渠道如果存在问题,也会出现「达克效应」。比如,经常阅读新闻信息的人如果选择的新闻来源是带有强烈的个人偏见或是经过过度简化的,读书笔记那能从中获取有用信息的可能性很低,甚至可能会影响到你的思考。

    针对这个问题,本书的作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法:

    选择声誉良好的在线报纸、电视新闻节目用于获得宏观视野

    选择定制新闻工具和社交网络,用于订阅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如公众号、聚合类新闻软件

    最后,作者提出:「狐狸」式的广博胜过「刺猬」式的专精。

    却实,在分工越来越精细的互联网时代,如果只知道埋头于自己擅长的领域,时间长了很容易出现思维定式。而如果在精通自己领域的情况下,还能学习更多领域外的知识,不但能促进自己领域专业能力的进步,还能提升自己的认知广度和深度,这对生活、财务的好处不言而

  • 7、 《天文知识》读书笔记

    今天我读了一本叫《天文知识》的书,里面有一个故事叫《牛顿的故事》里面讲的是:牛顿,来自于林肯郡。

    他是一位美国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数学家。在天文学方面,1672年牛顿创制了反射望远镜,他还解释了潮汐的现象,指出潮汐的大小不但痛塑望月有关,而且与太阳的引力也有关系,另外,牛顿从理论上推测地求不是球体,而且两极稍扁,赤道略鼓,并有词说明了岁者现象等。

    在物理学上,牛顿基于伽利略开普勒等人的工作,建立了三条运动基本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并建立了经典力学的理论体系。在数学上,牛顿创立了牛顿二项定理,分学。在光学方面,牛顿发现白色日光有不同颜色德光构成,并制成牛顿色盘关于光的本性,牛顿创立了光的微粒说。

    在牛顿的著作《自然科学原理》中,他用数学解释了哥白尼的日心说和天体运动的现象。牛顿对人类的贡献是巨大的,正如恩格斯所说:牛顿由于发明了万有引力定律而创立了科学的天文学,由于进行了光的分解,而创立了科学的光学;由于创立了二项定理和无限理论而创立了科学的数学,由于认识了的本质,而创立了科学的力学。

    为纪念尼殴杜恩的贡献,目际天文学联合会决定打662和小行星命名为牛顿小行星。我感受到科学是无比神圣和奥妙,我们要像牛顿那样不断探索科学的奥秘,努力学习。

  • 8、 科技托起强国梦读书笔记(读书笔记)

    我读了中华魂《科技托起强国梦》这本书,我知道了我们国家经历了很多曲折,发展到今天不容易。我们国家有好多爱国的科学家,他们从小立志,勤奋学习,为我们国家发明了先进交通、劳动工具,各种先进的飞机,各种核武器,还有我们国家的造桥技术很先进,我们国家交通道路便利,我们农村水通路通电通为我们带来了好多好处。看到这些我的心情很激动。我的理想是能够制造出一种世界最先进的战斗机。你问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梦想,因为现在中国的军事和科技相对落后,和美国等先进国家有一定的差距。所以,我就想做这样一个科学家,来努力赶超发达国家。

    更多读后感请参考,读后感大全网,如转载请标注来源!https://m.dhb100.com/

    中国曾是世界上最发达、最富有的国家,可是在明、清两朝,因为不注重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其他国家迅速发展的时期,我们还在原地踏步。于是,他们侵占了我们的领土,掠夺了我们的财富。所以我们要自强不息!我们用的手机、汽车等都无一不体现出了科技对生活的影响。我还想用先进的科技改变我们的生活。为了实现这个梦想,我现在必须要努力学习。只有一直保持着勤奋学习的信念,我才能为实现我的理想打下坚实的基石,也为了实现将来更高的梦想而奋斗。我们不能被别的国家的利益所迷惑,应该想到有了国家的强盛,才有我们民族的强大。

    祖国哺育我们成长,少年强则中国强,我不但要好好读书学习,我还要强身健体,我们要有“天下兴衰,你我有责”的责任感。国家需要我们掌握高新技术的新一代,来真正实现科技强国梦!

    我一看到这个书名,就已经深深的吸引了我。

    希望您阅读完读后感大全网的读后感后,能够收藏。https://m.dhb100.com/

    看到这个书名我就知道,肯定是关于国家历史以来的发展过程、经历。在这本书中我知道了很多为了祖国或者是追求梦想、努力追求,取得成功的人。这本书共有五章,每章20页。每章都代表着各种不同的含义。

    其实呢!读这本书最适合的阶段大概就是小学阶段。因为这本书的整体含意就是那些人为了什么而努力,就因为努力取得了成功、胜利。科技在发展,我们在成长,我们就是接手科技发展的人。所以我们要好好学习,去接手科技的发展、在进一步的深入发展。要像书里写的一样: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精。创造或发展每一样都需要坚持,不是随意地就可以创造出来。都需要一股坚持不懈、勇往直前的精神。但是你又要在坚持不懈、勇往直前的精神、基础

  • 9、 《知识就是假设》读书笔记

    知识是一切力量的源泉,是文人骚客抒发豪情壮志的资本。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知识就是假设》读书笔记,喜欢的过来一起分享吧。

    《知识就是假设》读书笔记1

    德尔斐的神谕说苏格拉底是“这个世界上最智慧的人,因为他知道自己一无所知”。苏格拉底所知道的,以及布朗劳斯基领悟到的就是知识,真正的知识,是很得到的,或许根本是不可能获得的。真正的知识很容易被误解或者反事实,最重要的是,它从不可能被精确地获得。对那些通过观察获取的东西,我们总会抱有一些怀疑。

    苏格拉底认为自己一无所知,而我们现在却是恰好相反,总是认为自己知道的太多了,懂的太多,也会认为自己是个懂知识的人。实际上,我们在学生时代学的那些,根本就不是知识。只能说是背了一些应试教育下的答案,而且还是只有对错之分的答案。

    真正的知识很容易被误解,不可能被精确地获得。对于这句话,在落雪兰老师的国学课上,大家可以深深的体会到。在学生时代,国学也曾被节选到课堂,然而,我们只是记住了那几段话,就连字面意思都没能理解,更别说其背后真正的意义了。其中有许多被人们相传的名句,经过老师的解读,才发现这么些年,都被我们误解了。而其真正的意思,有时候却刚好是相反的。

    而对于那些通过观察获取的东西,我们总会抱有一些怀疑,有许多事情,我们并不能去好好的衡量。例如文中写的那样,每天一杯酒,到底对身体是有益的还是有害的?3d眼镜对儿童的眼睛是不是有损伤?等等,这些问题,实际上每天都充斥在我们的生活中。

    《知识就是假设》读书笔记2

    文章的开始,作者就借用德尔斐的神谕说苏格拉底,是“这个世界上最智慧的人,因为他知道自己一无所知。”的话,直接指出,我们所领悟到的“知识”,即真正的知识,是很难得到的,或许根本不可能获得。

    因为,真正的知识很容易被误解或者反事实,最重要的是,它从不可能被精准的获取。确实是这样,回头看看我们走过的路,学过的“知识”,当我们自认为自己理解并掌握时,在生活中应用时却总是事与愿反。我们原来认为的很多想当然,在生活或工作中却处处碰壁。因此,让我们开始怀疑自己掌握的“知识”。

    事实上,知识之所以不可能被精准的获取,不仅是因为生活的复杂性,也是由于我们测量的任何东西都是具有不确定性的。并且,很多事物实际上很难被测量。就像文中所提到的,智力应该怎么测量?减肥的最佳方式是什么?每天一杯酒是否对身体有益?3d眼睛是否会损伤儿童的眼睛?什么样的刷牙方

  • 10、 2019年高中教师读书笔记范文

    2019年高中教师读书笔记范文

    放假期间,我读了《教师专业化的理论和实践》这本书,这本书是国内第一本系统论述教师专业化的论著,它对当前我国教师的改革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作者不仅仅从教师专业化事实的角度来理解教师群体的专业化问题,而且还高屋建瓴,视角广阔,从社会发展、文化进步的高度来看待教师的专业化与教师专业发展、教师队伍整体质量提高三者间的辩证关系。如何提高教师的素质,培养和造就能够满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师,是关系到能否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能否实现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的重要工作。它引起了我的一 些思索: 首先《教师专业化的理论和实践》的书名使我思考。在这纷纭的世界里,教师专业化究竟是什么?带着这个思考,我在书中找到了答案:教师专业化是教师个体专业不断发展的过程。教师专业化本质上是个体成长的过程,是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增长专业能力的过程。教师要成为一个成熟的专业人员,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与探究历程来拓展其专业内涵,提高专业水平,从而达到专业成熟的境界。一个精神富裕、专业化程度高的老师,他能以自己特殊的职业眼光,掏出课程的引人入胜之处,以最简洁的线条,拉动最丰富的信息,以最轻松的方式,让学生得到最有分量的收获;能从最接近学生现在的起点,带领他们直到离自己最远的终点;能最大限度地尊重每一个学生;他不仅能让学生学懂、学透知识,而且能把教学过程变成一种富有亲和力的情感体验过程,和学生一起沉浸于其中,热爱于其中,出神入化地与学生一起创造于其中,并使学生的心灵飞翔起来;他有强烈的课程开发意识,不仅关注“跑道”的设置,面更关注学生跑的过程,他能让生活成为一种教育,把教育变成一种生活。只有拥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教师才能始终站在社会进步的前缘。 其次教师专业化发展是一帆风顺的吗? 20世纪80年代以后,世界上形成了一场教师专业化的运动。要求高质量的教师不仅是有知识、有学问的人,而且是有道德、有理想、有专业追求的人;不仅是高起点的人,而且是终身学习、不断自我更新的人;不仅是学科的专家,而且是教育的专家。从目前看,教师的专业性发展遇到这样几个问题:教师只专注于自身专业的局限思考;在观念和经验上有错觉;将质量问题归因于学生、同行乃至外界;处理问题时专注于个别事件,缺乏整体、动态的思维方式;文化水平高,比较主观,满足于现状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实践中努力克服。 那么怎样有效实施教师专业
  • 2021-05-20

  • 2021-06-11

  • 2019-09-20

  • 2022-10-03

  • 2019-09-21

  • 2021-11-22

  • 2019-11-04

  • 2023-05-12

  • 2022-03-16

  • 2023-02-08

  • 2023-01-12

  • 2019-11-12

  • 2019-11-12

  • 2019-11-12

  • 2019-11-12

  • 2019-10-24

  • 2019-11-12

  • 2019-10-20

  • 2022-11-25

  • 2019-11-12

  • 2019-11-11

  • 2019-11-12

  • 2019-11-12

  • 2019-11-11

  • 2019-10-29

  • 2019-11-11

  • 2019-11-12

  • 2021-10-26

  • 2022-03-18

  • 2022-08-18

  • 2019-11-12

  • 2019-11-12

  • 2021-06-25

  • 2019-10-24

  • 2019-11-12

  • 2019-11-12

  • 2019-11-12

  • 2019-11-12

  • 2019-09-21

少年高科技知识大博览读书笔记
在读书的时候该如何做笔记?少年高科技知识大博览读书笔记栏目给大家带来2024少年高科技知识大博览读书笔记、少年高科技知识大博览读书笔记范文和精选少年高科技知识大博览读书笔记等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