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800字 > 少年读史记的读书笔记 > 地图 > 少年读史记的读书笔记

少年读史记的读书笔记

发布时间:2021-06-25 来源:互联网

《少年读史记》读书笔记。

书是良药,能医治愚昧之症。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在阅读一篇书籍后都会独属自己的感悟。对于读后感,"读”是感的基础,“感”是由“读”而生。写读后感可以分享自己的看法,从中带来思考。什么样的读后感可以让人眼前一亮呢?小编推荐你不妨读一下《少年读史记》读书笔记,仅供你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最近,我读一套书《少年读史记》,这套书分类五本,分别是《帝王之路》、《霸主的崛起》、《辩士纵横天下》、《绝世英才的风范》、《汉帝国风云录》,它们是由张喜骅编著。本书插图精美,语言精炼有趣,把司马迁的《史记》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现得淋漓尽致。

本书选取了唐尧、虞舜、夏桀、商汤、商纣、周武王、周成王、秦始皇、西楚霸王项羽、汉高祖刘邦、吕后和汉武帝的事迹来写。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要属《乱世中的超级辩士——苏秦合纵的故事》和《各个击破——张仪连横的故事》了。

苏秦是战国时期非常有名的辩士,也是鬼谷子的弟子。苏秦到了秦国,本想得到秦王的赏识,可他不但没有得到赏识,反被侮辱了,于是他去了其他六国。他用油嘴滑舌的方法把六国联合起来,叫合纵抗击秦国。秦王被吓到了,他原本想吞并六国统一天下的梦想,被苏秦的合纵联盟击碎了。这样的太平日子过了十五年,苏秦死后这个联盟的秘书长没有了,大家又开始心怀鬼胎。

我记得《三国演义》中有一句话:话说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句话真是没错,苏秦有个师弟叫张仪,也是辩士,他用欺骗的战术组织了连横。先让秦王送土地给楚国,再联合齐国攻打楚国。然后把楚怀王抓起来,去打韩国、齐国。张仪又挑拨燕国和赵国的关系。就这样,原来结盟的六国被瓦解了,后来被秦国一个一个地打败。

苏秦主张合纵,张仪主张连横,他们的事业都相当成功。只不过在游说各诸侯时,他们多用“作伪”之词,往往为了利益不择手段。关于这两位成功人士,司马迁只欣赏他们在困境中奋发的精神,并不认同他们的权谋之术,甚至批评他们是“真倾危之士哉”。

合纵连横是发生在两千年前的古代古国,但在今天,美国和我们要打贸易战,处处限制中国的发展,我们中国也在采用类似合纵的战略,用“一带一路”来交朋友。我们中国的朋友多了,美国就不敢欺负我们了。不过,我们的“一带一路”是充满正能量的,是帮助沿途国家发展经济,助推世界和平。

《少年读史记》这套书,让我了解到了《史记》中的历史故事,使我对历史产生了更浓的兴趣,从中也学到了各种应对事情的方法及策略,对我受益无穷。也希望大家都能去读一读,领略其中的智慧。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800字扩展阅读

《少年维特的烦恼》读书笔记(优质读后感)


《少年维特的烦恼》是由德国文学巨匠歌德在1774年创作的书信体小说,它的出版震撼了德国乃至欧洲整整一代青年人的心,是哥德早期最畅销最有代表性的作品。读这本书对我们今后怎样面对人生中的困难和挫折,有着很大的警示和启发的作用。

小说的主人公维特在初春的一天,为了排遣内心的烦恼,告别了家人与朋友,来到了一个风景宜人的偏僻山村。不久后,在一次舞会上认识了当地法官的女儿绿蒂,故事由此而展开。当他回到城里生活了一段时间后,第二次来到这个山村时,在人生的迷茫中,使他在圣诞节的前一天,在绝望中跟绿蒂作了最后的诀别。两天后,留下了遗书,在午夜时分默念着绿蒂的名字,拿起绿蒂丈夫的手枪结束了年青的生命。

少年维特走向极端,是他诸多烦恼累积的结果,是他对人生感到绝望后的选择。在今后的人生中,我们也难免会遇到不如意的时候,难免会有困难和挫折的时候,我们要热爱生命,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人生,绝不能像维特这样承受不了人生中的压力而走向极端,要相信自己的努力,相信我们的世界会很精彩。但是,小说的主人公没有做到这一点,年纪青青多才多能,令人惋惜。

在人生的迷茫中,维特也有过一些努力,躲避过,隐忍过,但始终没有能够摆脱人生中的烦恼,没有找到摆脱烦恼的方法。当他得知绿蒂已经是阿尔伯特的未婚妻的时候,在朋友的劝说下回到了城市;当在城里公使馆当了办事员看到种种社会阴暗面的时候,他下决心尽可能使自己适应这份工作,但最后他忍受不了在伯爵家吃饭时受到众人的嘲笑,辞去了公使馆的工作。

离开公使馆后他仍然试图改变命运,想去参军,但在侯爵将军的劝说下放弃了。在迷茫中,他怀念绿蒂,又回到了曾经去过的山村。当他回到了那个山村的时候,绿蒂已经嫁给了阿尔伯特;他曾经作过画的两个孩子,小一点的那个已经死去;向他讲述过内心秘密的农夫,也已经解雇了。后来得知那位被解雇的农夫杀了人,维特想去救他,竭力为他辩护,结果遭到法官的反对。

面对种种变故,他感到很烦恼,身心痛苦到了极点,最后在绝望中结束了年青的生命。少年维特的烦恼,是年轻人走上社会后,对爱情、工作和生活中感到迷茫时的困惑,这些困惑在我们今后的人生中,或多或少都会遇到,是勇敢的去面对走出困境,还是像维特一样选择绝望,是留给我们每一个人去思考的问题。

总之,《少年维特的烦恼》是一本很值得一看的好书,通过看《少年维特的烦恼》,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很有帮助。你看了这本书,也会像我一样有对人生的思考,走进少年维特的精神世界,探索我们的人生历程。

读史记苏武牧羊有感


苏武,一个不朽的传奇

每当我漫步在青山环抱之内,畅游在绿水潺潺之中,享受生活的快乐时,便会想起一个人。他有着常人没有的爱国之情,忍受了常人不能忍受的孤独,承担了常人承担不了的使命,他就是苏武,一个不朽的传奇。

公元前100年,苏武以中郎将身份出使匈奴,回来时匈奴内部发生了叛乱,苏武一行人被扣留,匈奴贵族多次对苏武威逼利诱,劝其归顺匈奴,又找来汉朝降将李陵来说服苏武。苏武宁死不屈,誓死不降,匈奴便把他流放到贝加尔湖去放羊,并告诉他:什么时候公羊生下了小羊,便放苏武回去。苏武在北海边孤苦伶仃一个人呆了19年,陪伴他的只有公羊和使节,年复一年,使节上的毛脱落了,苏武的胡须和头发也苍白了。

19年后,新的匈奴单于即位,它与汉朝签订了和平协议,却扣住苏武不放,说苏武已经死了,当汉朝的使臣找到贝加尔湖,却发现苏武健在,于是扬言道:汉朝天子射到一只大雁,演的脚上系着帛书,写着苏武还在北方的沼泽中。匈奴只好将苏武放回去了。苏武被以最高待遇迎进国内。昭帝封他为典属国,秩中二千石,赐钱二百万,公田二顷,宅一区,表彰他不辱汉节的功绩。

苏武一个人身处人迹罕至的贝加尔湖,而且一呆就是19年,这十九年中,我们无法想象他都承受了哪些常人无法承受的痛苦,妻儿的怀念,故国的向往,处境的悲凉,这一切夜以继日都在苏武的心头萦绕,但苏武只是淡然一笑,默默的和使节一起忍受这不公的待遇。谁不想荣华富贵?谁不想锦衣玉食?但这一切都应该是以良心作为前提的!国家信任你才派你来完成如此重要的使命,如果现在昧着良心通敌叛国,岂不是猪狗不如之人!苏武在十九年中,唯一带着的东西就是皇帝赐给他的使节,尽管毛都掉光了,苏武还是使它如珍宝,使节在他心中已经成了国家的寄托,也在无形中给他力量,使他坚持下来,使他视死如归。后来苏武回国,依旧拿着这根使节,连皇帝见了都热泪盈眶,苏武的忠心天地可鉴!

是这十九年的厮守,是忠心和泪的交织,是对故土的留恋,是坚强的信念,这一切使苏武成为永恒,使苏武成为一个不朽的传奇!

暑假读《挪开石头的人》读书笔记800字


在周末,我读了一篇小故事,叫《挪开石头的人》。它讲的是一个国王想让自己的居民养成好习惯的故事,我来讲讲吧!

有一个非常聪明的国王,他知道如何教导自己的居民养成好习惯,他也非常注重培养人民的勤勉与细心。他常说:如果人民总是想把事情让别人办,那好事就降临不到这个国家的头上了。

在一天晚上,这个国王故意把一块大石头搬到通往皇宫的路上,自己躲到一边观察有什么情况。

这时来了一个农夫,车上装的是拿去磨坊的谷物。是谁这么粗心大意,把石头挡在了通往皇宫的路上?农夫抱怨道。这些烂人怎么不把这块大石头搬走?尽管他这样抱怨着别人的懒惰,自己却绕过了石头不再管了。

这时又来了以为年轻的战士。他还在想着自己在战场上的威武,并未注意到这块大石头,差点儿还被大石头绊一跤。他生气的举起剑,责骂来过这条路的人懒惰,没有人把这块大石头搬走,而自己哼着小曲儿,跨过石头,走远了。

一天、两天、三天,好几天过去了,虽然有很多人都经过了这条小路,可是都没有把这块大石头搬走。

直到有一天晚上,有一个贫穷的少年经过。他已经工作一天了,非常累了。他经过这里的时候, 喃喃自语道:这么黑的天,别人一定看不见这块大石头,它会绊倒人的,我要把它移开。虽然这个贫穷少年非常得累,把这块石头移开是很不容易的事。但是他最终终于把这块石头搬到了路旁。就在这个贫穷少年准备离开的时候,他无意间发现了一个盒子。盒子上写着:送给把石头移开的人。这个贫穷少年打开了盒子,就惊呆了,原来,盒子里装满了金子!

农夫和战士以及其他经过这里的人听到了消息,又去了那条小路,希望也能找到一块金子,但是,他们失望了。

国王对他们说:我们常常会遇到障碍和重担。如果选择绕过,可能会失去成功的机会,懒惰的代价往往是失望。

读了这篇小故事,我明白了疲惫的年轻人移开了石头,它只是为了给别人带来方便,谁曾想他会得到一盒子的金子?多为他人着想一下,不是个坏处,也是我们从小就应该学会的。学着去为他人解决一些难题,自己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老天爷也从来不会亏待任何一个有爱心的人。

《罪与罚》读书笔记(精选)


今天我们来看罪与罚这本书讲了什么。主人公拉斯柯尔尼科夫是一名穷困大学生,因交不起学费而被迫辍学。生活贫苦让他堕落不堪,拿着父亲的遗物---一只手表到放高利贷老太婆阿廖娜抵换钱用。在抵换的过程中被恶毒的老太婆强制压价和克扣。他受无政府主义思想毒害,幻想着自己可能就要成为下一个拿破仑,也为了不让母亲和妹妹遭受更多的苦难,他决定杀死这个放高利贷的老太婆,并用她的钱拯救同为贫苦的人。

希望读后感大全网能够对您找寻优质读后感提供帮助。https://www.dhb100.com/

经过思想上的一番斗争,他开始了他的行动,在杀害了老太婆后还没来得及找到金钱,在他逃离时碰到了无辜赶回家的老太婆的妹妹,他意识不受控的也把她残忍的杀害了。等到他顺利逃回自己的住处后便病倒了。心理上的压力使他精神失常,半痴半傻。经过数月的心理逃避后他在索尼娅的劝说下到警察局自首,因为他之前的乐善好施以及主动自首,他被判处8年流放到西伯利亚。

这本书讲了人性在贫穷和罪恶的环境下就会变得扭曲,也正应了荀子提出的人性本恶。“罪”是全书的开头,仅占一章,从第二章到第六章和尾声,作家写的全是“罚”。由此看出一条罪状便会让你心灵不得安生,无论你在承受心灵上还是肉体上的惩罚,你都是无法跳脱的掉的。自我救赎的最好方法就是接受苦难对你的惩罚。

现在我们大多没有那么深刻的信仰了,但你的道德观念和思想还是有底线的吧,在你的潜意识认知里就会产生哪些事情不可以做,会受到来自灵魂深处的谴责。

人之所以痛苦,是因为你的善良和恶毒都不够纯粹。别做那一念之差导致你无法弥补的对他人对自己的伤害。正像放风筝的人里主人公小时候因为怯懦不敢出来帮助被欺辱的哈桑,并因为羞愧面对哈桑诬陷他偷了自己的手表,迫使哈桑离开。这份愧疚深深的扎根在他的心底,当他奋不顾身的营救出哈桑的儿子并把他带回家中,他对这个孩子的感情就好像对哈桑的一样,在电影的最后他终于说出那句为你千千万,这迟来的没能说出口的道歉并不会减轻他内心的负罪感,只有做点什么来弥补自己犯下的过错让自己好受一点。

我们走在人生的道路上,就是个苦僧行,尝尽人间百味然后再一轮回。不要想着去逃避,而是勇敢的面对吧。

整部小说以“伟人”和“凡人”的定义来贯穿整部小说,讲述了了主人公拉斯柯尔尼科夫和斯维德里加伊洛夫两人的自我救赎的道路,也体现了俄罗斯当时资产阶级的黑暗。

更多读后感请关注读后感大全网。http://www.dhb100.com

先说说本书的主人公吧。他是一个自尊心强,却因现实的骨感走向了犯罪的道路的人。每个想犯罪的人都会出于一些理由去犯罪,“金钱”,“权利”,“情欲”等理由,使自己的犯罪变得合情合理,而主人公给自己的理由是“伟人”。他总以拿破仑自比,认为自己就是这个时代的“拿破仑”。由于他实在是忍不了包租婆,他蓄谋了一场杀死她的计划。这就来说说主人公定义的“伟人”和“凡人”定义是什么,“伟人就是不在乎犯一两个错,不受人为制定法律的约束,我行我素”因为这一切都是成功的必要;“凡人就是受到法制的管束,只知交配繁衍的工具,平庸的一生”这使主人公变得癫狂。他的确杀死了包租婆但也错杀了包租婆的妹妹莉扎薇塔(这是个好女孩)。从此他真正的进入癫狂状态,对任何有关这个案件的消息,变得敏感,变得不安。这就注定了他不是“伟人”。细细看下去,我觉得这一切犯罪的开端是他自己的“自卑”和对“现实的不满”,他想要自己的母亲和妹妹过上好日子,自己有个完美人生。可是自己却整天却呆在又窄又挤的租房里,正向他自己所说这个租房真的能把人的心压小。我个人还是挺羡慕主人公的,有愿意为他放弃一切的妹妹,有那么为他着想的妈妈,和全心全意帮助他的朋友,还有时时刻刻支持他的女友。主人公的女友是一个基督徒的,在主人公自我救赎的道路上起着很大作用。主人公是一个偏固执型的无神论者,在他眼中,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神。神的带领是奇妙的。在女友的帮助下,他相信了神的存在,最后拿着索尼娅的十字架走上了名为“受苦”的道路。

再说说斯维德里加伊洛夫,他们两的相遇也差不多是神的安排。斯维德里加伊洛夫他是一个浪荡子,他起初欠债累累,但他老婆(还未结婚)想尽一切办法救她,最后他们结婚了.婚后,他直截了当告诉他老婆,他不可能对这份婚姻忠诚但他每次在不忠诚之前,都会提前告诉他老婆,而且对每个情人相处的时间都不会太长。但主人公妹妹的出现却改变了这一切,主人公的妹妹是个尤物而且品行修养也很高,斯维德里加伊洛夫有点把持不住,萌生了背叛婚姻的想法。斯维德里加伊洛夫给自己犯罪的理由是“情欲”。他毒杀了自己的老婆。由于之前他老婆对主人公的妹妹进行造谣,让主人公的妹妹很恨他。他便想尽千方百计求的她原谅.于是他便找上了主人公,想通过他来表达他的忏悔。最奇妙的是,斯维德里加伊洛夫知道拉斯柯尔尼科夫整个犯罪过程。这个人表面说些无害还尽显善良的话和行为,但实际上是为了他的阴谋做准备,他以主人公的行为,来逼主人公的妹妹就范,当然最后没成功。后来他做了许多噩梦,慢慢发现自己的行为是错的,而他选择自杀来结束自己的一生。他的一生既可恨又可怜。

这世界上存在在太多“流血的事了”而这些流血的事大多都是自己捅出来的。拉斯柯尔尼科夫说:“不是他杀死了老太婆,是撒旦,是魔鬼,他杀死的是自己。”大多数的悔恨并不仅仅是行为悔恨,更多是对自己自杀式的悔恨。这世界也存在着太多“自以为是的伟人”,而这种“伟人”起初都是构造起来对未来的无限美丽蓝图,进入无尽幻想直至癫狂(好一点的才知道悔恨)。最后再说一句爱真的是很奇妙的东西。

什么是罪?什么是罚?什么又是救赎?这真是值得深思的问题。(沐心悠悠)

如果没有一颗坚强的心,命运便会倾其所能向你展现他的残酷、冷漠及复杂性。你有多犹豫,他便会有多复杂。

读后感大全网专门为您提供免费的读后感优质模板,如转载请标明来源。www.dhb100.com

生命的主角分别是灵魂与命运,生命不过是灵魂与命运之间反抗与追捕的游戏,以灵魂屈服于命运而终结。

小说《罪与罚》的主人公——“拉斯柯尼科夫”是从外省到京城求学的大学生,长了一颗不甘平庸的脑袋,而无情的命运却毫不吝惜的向他施舍的是贫穷和痛苦。

他聪明的头脑在不断地思考,他无法忍受富人对穷人的压榨,在不断地思考中他认为“力量要靠力量去争取”,他认为“不平凡的人”可以允许自己超越法度,他认为高利贷老太太“是个虱子”只能为害,而不能给社会带来任何益处,如果把她锁在匣子里的财产拿出来就能让许多善良的人摆脱堕落。

于是他杀了老太太,由于被老太太的善良的妹妹发现,也把老太太的妹妹也杀了,用作者的话就是“他杀了她们,也把自己杀死了。”

他失败了,“也把自己杀死了。”

第一,他杀死了一个无辜的、善良的人。

第二,他没有如愿拿到那笔钱。

第三,他没有因为杀了人而救任何人脱离苦海。

之后作者用来五个章节,通过心理描写一个杀人犯敏感的心理纠缠,犹如泰山压于胸口一般沉重的感觉——无奈、烦闷、忧郁、内疚、苦恼、悔恨所有这些无从宣泄的情感顿时接踵而至。夹杂其中的最大痛苦就是,由于自己极度的自卑而表现对亲人、朋友、陌生人无限的冷漠和猜疑。

在这段情绪极端不安的日子里,拉斯柯尼科夫不断为自己的行为找出合理的解释,他始终认为自己是为了大众的利益去铲除一只吸人血的虱子,而他所持的理论是:人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是有必要踏过尸体和血泊的。可是每当寂静来临时,他又不断地受到良心的煎熬与控告,令他痛苦万分。就这样,在他自定的理论和内在的良知相互挣扎之下,拉斯柯尼科夫陷入了歇斯底里的的困境之中。如果灵魂不堪此重负,自杀对拉斯柯尼科夫来说可能是唯一的解脱。

在走投无路中,他只能去向妓女,这个世俗社会中认为是最为下贱的女人去忏悔,去寻求复活之路。就是这个人“索尼亚”,一个天真善良、纯洁无瑕的女孩解救了拉斯柯尼科夫。她为拉斯柯尼科夫带来了天使的福音——罪恶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赎罪的勇气。

由此拉斯柯尼科夫获得新生!

于是“罪”与“罚”都有了落脚点。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之路,如果是傻瓜拿破仑代替拉斯柯尼科夫的话,那注定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大战:要么作为刽子手死亡,要么作为暴君而登顶。与他不同的是,拉斯柯尼科夫的灵魂是善良而高贵的,他最终选择的是一条不伤害任何人的自我牺牲之路。这并不能理解为对命运的屈服,恰恰相反,这是一条勇者之路!(查宜)

人间值得读书笔记


这本书很像是和一位奶奶聊天,每看完一章都会不自觉地审视自己,这个审视的过程让我感到意外的放松。

“我到底能不能达到我的目标呢?”

人的一生常常想要追求一些意义,在这个过程中就会产生焦虑。因为担心自己会白白地度过一生,所以会不断地给自己的行为寻找意义,比如我在练着口语的时候会突然想这件事对我的未来到底有多大的帮助呢,我到底要不要继续学习。然后便开始焦虑地想着5年后的自己到底能不能做出一番事业,常常在一天快要结束的时候开始焦虑。奶奶却说:“别因为对未来太过焦虑,而忘记要做好当前的事情。”是啊,人生是很长的,没必要总是为未来的事情而焦急。做好现在的事,思考好现在的事,只要做好每一步,所追求的事物总会到来的,不管是理想还是金钱

“我总是对和朋友的关系很烦恼”

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常常会遇到“同路人”,也就是朋友。但是和朋友相处的时候常常会因为一点事情而感到不痛快。想要跟朋友沟通,但是又不知从何提起。这时候我们都应该清楚,改变一个人是很难的,如果你没有百分百去努力的话。如果感到不舒服,最好是先衡量一下提起这件事的后果,因为大部分情况可能都是不欢而散。可能最好的方法是改变和他/她的距离,因为缘分是无法预测的。我们和一个人可能因为喜欢同一种花而惺惺相惜,但又因为另一种草而相互远离。所以,在和朋友相处时也要记住,人生中大部分时间我们都是独处的,不必强求都走向同一个方向。

“我不知道该不该接受这样的自己”

我常常会被问这样一个问题:你是一个自信的人吗?我会因为这个问题而烦恼,因为在很多时候我都不是一个自信的人。在很长的一段时间我都想成为自信的人,所以我在改变自己的行为举止,不断地矫正自己,但其实自信并不是说话方式和行为举止就能做到的。自信就是将原本做不好的事情慢慢地取得进步后,慢慢地对自己的成就感到骄傲,而在这个过程中积累的能量就能帮助你成为一个更自信的人。比如我原来是一个在公共场合演讲感到很局促的人,在一次次的实践下慢慢地变得更加地“自信”了。所以我们需要分清自己和别人的区别,不必为了自信而强求自己马上做出改变。人生都是走自己的道路,而别人也在忙着实践自己的人生,别因为为了追赶别人的步伐而忘记自己的路,不然只会迷失。

相信《《少年读史记》读书笔记》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好读后”是您了解读后感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hdh765.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少年读史记的读书笔记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