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书笔记 > 读书笔记大 > 地图 > 读书笔记大

读书笔记大

发布时间:2019-10-29 来源:互联网

大医精诚读书笔记。

古语有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人类的成长,都是和阅读联系在一起的,对于推荐阅读作品,相信您在阅读之后会有专属自己的收获,那么,就让我们静下心来好好的写一篇属于自己的读书笔记吧!你对写读书笔记熟悉吗?小编特别从网络上整理了大医精诚读书笔记,还请多多关注我们网站!

寒假的时候读了孙思邈的《大医精诚》感触颇深便写下这篇读后感,现在正好把它当作选修课考核稿件。
本篇文章我主要谈谈《大医精诚》给我的启示,这些启示总体概括就是《大医精诚》给我的“四心”。

一是细心,书中说“今病有内同而外异,亦有内异而外同。”所以医生不能单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合抱之木,始于毫末”,医生的服务对象是人,责任感必不可少,要给与患者足够的关心细心。

二是专心,学医需要扎实深厚的医学知识,文中说“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深自误哉。”我觉得这句话说的很对,这要求我们在医学基础知识学习期间,要勤恳奋斗,持之以恒,以后行医的过程中要精益求精,学而时习之。

三是静心,孙思邈说“夫为医之法,不得多语调笑,谈谑喧哗,道说是非,议论人物,炫耀声名,訾毁诸医”大时代的背景之下,很多人容易迷失自我,而医生却不能这样,我们应该“牢记使命,不忘初心”,往往静心学习,才能“吹尽黄沙始到金”。

四是仁心,医者仁心,在古代医术又被称为仁术,文中说“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医生应有慈爱之心,对待病人一视同仁。医生只能表现出从内心感到难过的同情、怜悯、关心的心情,才能做到“精诚”。

这让我不禁想到一位南医校友,在他的身上我能看这闪闪发光的“四心”,她就是袁慧英。袁慧英1961年毕业于南京医学院医疗系,毕业后她参加支援内地建设,先后在贵州六枝矿务局中心医院和大屯煤电公司职工中心医院担任了20年的医生。2001年12月12日,已退休的袁慧英从东方电视台得知新疆有11名病人食物中毒,于是她当即乘飞机赴新疆与当地医生一起投入救治。15日准备返沪的袁慧英,因放心不下尚未脱离危险的病人,便前往病人家中了解情况。途中因发生翻车事故不幸殉职。

大概袁慧英的生平是《大医精诚》的真实写照,她学医时专心,行医过程中静心,对待病人细心,并将自己的仁心洒满人间。她的“精”在有精湛的医术,“博极医源,精勤不倦”;她的“诚”在有高尚的品德修养,有“大慈恻隐之心”。“医者仁术,大医精诚”八字她当之无愧。我认为我们每一位南医学子都应向袁慧英学习,不仅仅是因为她高超的医术,更因为她至精至诚的精神。

作为一名医学生我也会不断向《大医精诚》靠拢,努力做到“精诚”二字。

hDh765.com更多精选读书笔记阅读

有关大外交读书笔记


《大外交》是一本非常深刻的著作,其非常注重对历史事件以及外交史上著名人物的分析点评,因此想看懂这本书,必须先了解国际外交历史事件,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的有关大外交读书笔记,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有关大外交读书笔记【1】

《大外交》为美国学者基辛格所著,该书结合其外交经验与理论功底,向读者讲述了现代意义上主权国家外交形成以来以美、俄、英、法、德等,为主的国际关系与秩序。由于史实过于庞杂,以下笔者仅就自己感兴趣的点总结一些粗浅的结论与思考,对史实不作赘述。

一、世界大战前的世界

若将国家人格化,或许每个国家都是利己主义者,道德至上的国际秩序就像理想国一样不可实现。但理想国本身就是一种超越设置,其不是用来实现的,而是让人们知道有这样一种努力的方向。

(一)、美国道德

最初就是一群逃离欧洲渴望自由之人组建起来的美国没有沉重的历史传统负担,建立之初就有了欧洲大陆旧国家历尽艰辛才能获得合理且近乎完美分权制衡的宪法,其得天独厚的地缘政治条件,使其能够奉行孤立主义,而其似乎是先天的道德感,又使其具有传教士精神,深信美国负有传播其自由体制与贡献世界和平的使命。美国嫌弃欧洲国家间实行的“国家理由”论,认为民主国家之间不会有战争,即国家层面的人性本善,只要其他人类摒弃均势的外交传统,像美国一样信奉民主与国际法,世界即能和平繁荣,但事实上美国一直受益于均势而不自知,只要欧洲均势运作良好,美国便无需介入国际政治。同时,美国的实际外交与行动也并不都是符合其道德观念,如西进运动实际上与欧洲君主的扩张没有区别,只不过以美国必须成为强国的理论作为解释使其合乎美国的道德观,美国在攫取利益的同时却又不愿承认其是为了利益,在运用现实政治手段时,总声称是为了原则。

代表美国实际利益与道德观念的关键人物是老罗斯福和威尔逊,前者在深信美国造福世界使命的同时将国家利益与国际均势结合,推行强力外交,如1906年占领古巴;而后者却将实践及发展民主自由作为美国外交动机的主要脉络。威尔逊之后的美国外交理念一直有他的影子,但在务实层面却一直保留着老罗斯福的作风,这使美国也只有美国在外交上会面临道德困境。

美国独特的地缘政治使其远离欧洲所需的均势,强大的经济军事基础又使其不必过分担心外来的扩张,因而能够倡导一种道德至上的秩序。而对于处在欧洲大陆上的不同国家来说,邻国的强大就意味着自身的弱小。

(二)、欧洲均势

均势理论是启蒙运动时期主要政治思想家的想法,其认为世间所有物质均依据理性原则运作,且这些原则会相互平衡,总的来说是会趋于公益的方向,其特点为将同时存在着多个国力相当的国家提升为国际秩序的指导原则,但三十年战争证明了其难以成立。

均势不是克制的结果,而是因为没有一国能够强大到令别国屈服。权力均衡降低诉诸武力的机会,共同的价值观则减低诉诸武力的欲望。但共同的价值观在梅特涅体系衰微即克里米亚战争之后便不再起作用,中庸温和的外交战略随之而一去不返,外交更加仰赖权力。

俾斯麦与黎塞留相似之处在于奉行以国家利益至上为外交原则与反传统使自己的国家强大。法国因国家利益至上原则崛起而因革命理想主义衰落,如此带有讽刺性的情况似乎在申明国家利益至上原则的普适性。

信仰的号召力远比权力的号召力来得强大,就像三十年战争时期宗教的号召力比民族国家的号召力来得强大一样。信仰缺失造成的不仅是独立个体的精神困境,也许同时也带来了国家间的尔虞我诈。共同价值观之下的战争起码有一定的底线或守则,而一旦权力至上,信仰缺失,底线也随之消失。但同时宗教狂热也是可怕之物,其能带领一个国家走向辉煌,也能使其自我毁灭而不自知。

(三)、俄国恐慌

俄国位于欧洲的边缘, 由欧洲和亚洲之间的一大块缓冲地带构成,由于这一位置的缘故,俄罗斯人的历史经历完全不同于其他欧洲人,他们所发展起来的文化也相应地不同,同时其中心莫斯科地带四周没有天然屏障来阻止其他国家的入侵,这导致其天生不安全感。书中提到:“自有史以来,俄罗斯一直是个特例。它很晚才步上欧洲的政治舞台,比法国及英国的统一晚了许多,而且欧洲传统的外交原则似乎都不适用。”其特殊性表现在具有自命不凡的使命感,这与其东正教教义所衍生出的普世主义即俄罗斯民族的“弥塞亚意识”有关,于是其向外扩张毫无节制不断地将非俄罗斯民族纳入俄罗斯版图,这又加强了普遍不安全感,在这两种力量的煎熬中,最后演变成不扩张就分裂的恐惧感。在强迫性不安全感及宗教般狂热两相激励之下,在欧洲的要求与亚洲的诱惑两相拉锯下,俄国在欧洲均势中始终占有一席之地,但在情感上从不属于欧洲。于是俄国无论是在欧洲均势良好运行还是被破坏的情况下总能通过外交技巧攫取利益,但“弥赛亚意识”的确最终将其带上自我毁灭。

(四)第一部分的思考

欧洲国家的崛起过程充满艰辛,法国从黎塞留执政时开始就使出浑身解数防止自己被东侧的强敌征服;德国到俾斯麦时代才从一盘散沙中勉强自立起来;而英国则竭尽全力防止低地国家落入任何一个欧陆强权的控制而威胁到本国;俄国则充满不安,始终在扩张与崩溃之间反复。欧洲忘记道德是因从无这种经验,美国忘记是因其与生俱来而不需要特别记起,其倾向于和平是默认状态,若不被邪恶的势力所打破,本可以自动维持,“民主国家之间不会有战争”尽管没有史实支持却一直是美国传统信念的一部分。一个国家只有自身强大才能言道德,弱小国家永远是牺牲品。但一旦国家利益至上,各国都希求扩张,安全也将不保,国际秩序总是深陷于一个二律背反的状态。

二、世界大战时期的世界

仿佛每一国际体系都有其内在一致性,最稳定的两种国际体系是维也纳会议的产物和二战后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但稳定的国际秩序都有一个可怕的弱点,即对于致命的挑战几乎完全无法预见。一战前,俄罗斯无节制扩张,英国光荣孤立,俾斯麦去职后的德国似乎陷入无节制的扩张,政治领袖威廉二世优柔寡断,政府被民意挟持,外交充满了短视与轻率,这让德国成为全欧疑惧的对象。法俄同盟成了欧洲迈向战争的分水岭,一战爆发的原因可谓匪夷所思,有政治理由的国家无严谨的动员计划,而有严谨动员计划的国家却无政治理由,而本可阻止连锁反应的英国却在此时犹豫不决。历史上同盟总是为加强一国在战时的力量而存在,但一战前巩固同盟却成了求战的基本动机,未能配合理性政治目标来结盟,使每一个同盟都牵扯到太多利害关系,欧洲均势体系完全被打破,古旧的外交理由与手段被抛弃,只剩下现实政治欧洲逐步走向外交末日机制。

一战并没有带来每个国家所期盼的结果。拿破仑之后的维也纳体系用共同的价值观维系了欧洲的百年和平,而一战留下的却是混乱的社会与意识形态冲突,和平缺乏存在的必要条件。美国的介入,或者说威尔逊理想主义在欧洲的空降,更让欧洲陷入分裂与混乱。在战争中加入道德因素是欧洲各国不曾接触的,欧洲各国认为战争因国家利益而不可避免,而威尔逊却要抽象战争。当欧洲传统互相制约的均势思想与以民主国家都爱好和平为前提的国际联盟碰撞时,显然是不以和平为前提的国家掌握了讨价还价的筹码。凡尔赛体系基本上使欧洲一片混乱,和约缺乏对惩罚措施贯彻的条例,战胜国没有得到赔偿,战败国德国却逐渐掌握了讨价还价的筹码。国际联盟基于国家爱好和平的前提,但欧洲传统政治外交思想显然不这么认为。凡尔赛体系下的欧洲外交关系个人化,德国采用顺应政策取得主动地位与崛起机会,而战胜国却处于被动,洛迦诺协约几乎意味着威尔逊理想主义的破产,欧洲秩序面临难解的窘境。全欧洲对德的退让是否导致了二战前的被动?

二战时期的历史走向似乎完全几个强国的国家领导人及外长决定。法国在战后的衰落与面临的窘境似乎助长了纳粹德国的成长。民主国家的民众在大难当头时是毫不留情的,即使当初是为满足他们一时的希望才造成灾难也不例外。绥靖政策有存在的理由,希特勒的崛起也不是历史必然,德国本可以用一种和平的方式朝着大国方向发展。

斯大林老练地运用各种政治手段使苏联在战争中坐收渔利,或许俄国的国家特性本就如此,也许有刻板印象的意味,但笔者认为无论是民族还是国家,刻板印象的形成总有原因,从18世纪以来沙皇俄国再到苏维埃俄国,意识形态的改变并没有改变其国家利益至上的国际关系原则。罗斯福希望通过类似于威尔逊的国际联盟的四大警察构想打破均势,但他没能等到战争结束。事实上其构想在战后也难以实现,二战留下权力均衡已毁的地缘政治大真空形势,欧洲面临一个野心勃勃且意识形态不同的军事大国苏联,且其从来都没有将集体安全作为一项建议考虑,若是不依靠美国,整个欧洲势必都成为苏联的势力范围。冷战格局就是战后漫长而痛苦的挣扎。

三、世界大战之后的世界

美国似乎是一个崇尚道德政治并且能够时时自省的国家。冷战时期美国领导的同盟保证了国际秩序以道德,甚至偶以弥赛亚的方式去维持。美国维护自由的价值理念渗透在遏制政策中,遏制理论陪着美国人走过了四十多年的建设、斗争岁月最终获得胜利。由于它的模糊歧义,受害的是美国人的良知。在传统上追求道德完美的过程中,美国人自我折磨考验,经过一个世代的斗争,因努力不懈与争议不断同时掺杂着道德政治与现实政治的张力而遍体鳞伤,但却能达成早先预定的大多数目标。朝鲜战争在双重误解下爆发,共产党认为美国不会在朝鲜半岛有所举措,而美国则以原则性问题看待,将朝鲜战争视为正邪之战,是代表世界自由而战。参与朝鲜战争使美国保障了其在亚洲的地位,北约从政治联盟转向军事合作组织,而苏联成了最大的输家。笔者认为,二战后的美国实际上取代了英国之前在欧洲均势中的位置,经历了战争的美国,其理想主义色彩有所下降,但并不是消失,她懂得使用各种手段来为其理想奋斗。

苏联本身就是一个不健康的国家,社会里病态的疑忌深入人民生活,共产主义所要求的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或许像是道德政治一样的存在,苏联社会内部只有高压,意识形态并不是最终目的,对外苏联也是如此。不扩张即崩溃的诅咒在20世纪末再次起效。冷战时期中东国家利用两个超级大国的对抗来为自身谋利益,他们谴责着冷战实际上也从中受益。这种完全现实主义的做法无非印证了道德政治非普适性。或许道德政治就像个人道德一样建立在物质基础之上,只有自身强大到不畏惧他人的不道德时,才有资格谈道德。且民族自决的美国观念也认为英法不应在中东地区保持殖民时期留下来的势力,故中东的混乱在所难免。冷战中不结盟国家实际上学到,对美国施压一般会引来它的真心抗辩,然后它会对被抱怨的事项去设法解决,至于对苏联施压就有风险,它可能会激烈反弹,翻脸不认人,美国成了那个时期的软柿子。不结盟政策的产生实际上也是出于现实主义的考虑而非道德判断。

法国在遭受两次世界大战后国家心理严重受创,美国并没有意识到欧洲大陆的权势均衡在美国介入之前运行了三百多年,二战后欧洲在美国的支持下复兴,但是一旦欧洲意识到自身并没有那么需要美国时,其传统的运作方式便会重生。戴高乐带领下的法国是现实政治的发源地,其也很难走出现实政治框架,进行美国价值观的合作。各国为什么要合作,以美国的观点,所有合理性的人都应当得到相同的结论;因此共同目标多少被视为当然,所以重点摆在以何种机制去执行,促成最终的和谐。但欧洲的做法来自长久以来各国厉害交互冲突的历史,调和利益是欧洲外交的本质。欧洲领袖视和谐为必须借助政治家精细的动作来逐案检讨、增强的东西。美国需要理解的是,国家只有在具有共同的政治目标时,才会长时期合作,必须注意这些共同目标,而不是应该用何种机制达成这些目标。

四、总论

整本书向读者展示了世界秩序如何一步一步走向今天,顺理成章却又出乎意料,其未来不得而知。或许现实政治才是世界主流,道德从未深入人心。两次世界大战似乎意味着均势体系的不适用与国际制度的无效性。或许战争才是常态,和平才是特殊年代的产物。民族自决使得混合民族居住的国家有了分裂的理由,民族主义的觉醒对世界秩序来说或许并不是一件好事,而事实上民族划定也无确切标准。国家变成民族而不是国王所有,那么国家间的战争就变成了两个民族间所有人对所有人的战争。民族国家未形成之前欧洲的贵族道德年代如同卢梭的自然状态般一去不返。不知是文明的高度还达不到保证世界和平的水平,还是文明太高而呈现出最原始的争夺。历史似乎表现出循环的姿态,不过每个时代装饰了不同的科技,或许只是现在不处于好时代那个点。

书中的美国是怀揣理想主义向世界推行其民主自由体制与价值观的国家,但现实政治的考虑往往使各国的认识不同。基辛格也提到美国应保持一定程度上的均衡,没有一个国家有能力能够要求其余人类接受她的意愿与喜好。但无论是何种认识占据主流,国家利益才是外交与合作最根本原因,然而现实操作上,国家利益的界定并无标准,现下利益与长远利益也很难区分。民主国家最大的弱点就是容易被民意挟持,而民意往往盲目,因民意而采取的外交行动,谁说不会像德国威廉二世在位时期那样使自己的国家陷入深渊?但美国特殊的地方在于,其理想并不因其使用了不理想的手段去实现而丧失。

基辛格提到威尔逊主义在亚洲信徒不多,亚洲没有集体安全这种体制,近两百年来的战争与现实政治似乎让人们从内心深处成为道德虚无主义者,虽未必宣之于口,但事实上更愿意坚信国际社会中强权即是公理,一切正义口号都是国家利益的幌子。老罗斯福曾说:“对于威尔逊那样信任流于空谈的和约、不能实现的诺言,却没有有效的武力作为后盾,我感到十分厌恶。在外交政策上有腓特烈大帝或者俾斯麦的传统,比以威尔逊的态度作为国家永久的方针,对国家和世界都好得太多。缺乏武力的正义,与没有正义的武力一样坏,甚至更坏。”这似乎成了现世大多数人的想法。这样的世界无需为道德感陷入挣扎,而以自身利益为导向则成为理直气壮的事,也无需相信别人的善意,因为所谓善意完全可能反而是最为彻底的恶意的伪装。这样的逻辑几乎不可证伪,因为一切反面论点都会显得像是过于幼稚。丛林理论似乎才是永远真理。但完全道德虚无主义的逻辑也不像它看起来的那样自圆其说,俄国诅咒某种程度上也反映国家利益至上原则不是绝对适用。如果国家强大就会得到别人的尊敬和服从,一直以来中国都应该格外尊敬和服从美国才对,事实上并不完全表现为此。

这本书写于冷战刚刚结束的时候,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国际局势比任何时候都更接近基辛格的预言。但预言若实现总被认为理所应当,若遭颠覆必然引来批评。脱离生活的现时代去看未来总有局限,笔者甚至不能脱离国家民族主义的影响去客观冷静地看待国际局势。文明若是处于进步状态中,当然这个进步也并无明确定义,笔者还是愿意相信道德政治才是进步的方向,尽管其如实现共产主义般遥遥无期。或许就像孔飞力在《叫魂》所说,“我们不能预见未来,然而构成未来的种种条件就存在于我们周围,只是他们似乎都被加上了密码,使我们在没有密码本的情况下难以解读,当这本子终于到了我们手中时,却又已经太迟了。”理想与现实的纠结不断反复却无法解决,或许有些问题之所以成为问题就在于其无解同时根本不需要解。每个国家都有特质,道德终归有其归宿。

以上均为笔者个人观点,不对之处还望指出。

有关大外交读书笔记【2】

基辛格的《大外交》体现了美国人务实的思维和现实主义的外交政策,这令我对现实主义的外交思维方式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并且也培养了我现实主义的外交逻辑。从黎赛留到俾斯麦再到梅特涅,基辛格所推崇的外交人物从不是虚无主义者或者理想主义者,而是紧抓最为实实在在的利益获取。

在《大外交》中,外交空想主义者在历史中现实存在,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他们往往在现实中摔得头破血流,最终一败涂地。基辛格用褒赞的语气面对黎赛留,然而对于很多人心目中的超级英雄--拿破仑波拿巴,基辛格给出的却只是沉静的叙述。在基辛格看来拿破仑的失败就是典型的太过激进以及不重视外交斡旋的结果。其后,在对拿破仑三世的评价中,基辛格写道:他(拿破仑三世)从未觉悟到这个法国国家安全的重要因素。拿破仑三世的失败是因为其没有真正理解外交的含义。他混乱的外交思维,归根结底在于拿破仑三世从没有把国家利益作为外交的终极目标,而是追求通过外交树立自己的个人名誉。然而个人名誉永远无法像对国家的治理一样,存在一个有条理的体系和步骤,于是拿破仑三世在外交中所扮演的角色更像一个神魂跌倒的小丑。

在《大外交》中,历史像部宏伟的影片在眼前展现,那些历史中的风云人物近在咫尺,其中最令我敬仰的外交大家就是梅特涅。虽然梅特涅一生政治思维保守,并且仇视一切的革命,但这其实也正是为了保卫当时的奥地利统治体系。梅特涅行事低调,从不张扬,为人自律,外交手段灵活有效,保得强国环绕的奥地利呈现出一派壮观的景象。基辛格在《大外交》中说道:梅特涅最为高明的手法在于能说服大国自异中求同。(《大外交》p73 倒数第五行)。在外教学习者看来,这样的坚毅性格正是一位成功的外交家所最为重要的素质,也是最值得学习的品格。梅特涅是多边谈判的高手,更擅长心理战术。他清晰地认识到对于奥地利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如何给予奥地利最有意义的实质性保障和利益。在这个前提下,他调动所有的力量和方式,从不同的角度和方向向着一个终极目标努力。于是,奥地利化解强敌的重重包围,与各国修好,跻身欧洲强国之列。

欧洲早期的外交关系更像是将各个国家重重捆绑在一起的复杂关系,然而这些捆绑关系虽然错综关联,却如同蛛丝网一样脆弱,往往一点小的事端甚至毫无借口就能引起战乱。欧洲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积累了愈加丰富的外交经验以及多边谈判的经验。国际关系在二战后从欧洲转移到了一个新的开阔视野,多种文化以及多种背景的国家在这一时期出现,而这与我们所成长生活的年代也更加温和接近。相较复杂纷乱,很多时候战争起源由头往往早起可笑的欧洲外交史,我对于《大外交》中所呈现的二战后国际关系更加感兴趣。

从基辛格的《大外交》中,我认识到了另一位外交天才人物--乔治凯南,这位让基辛格赞不绝口的外交理论家正是美国遏制战略的缔造者,虽然其成功存在机遇性。《大外交》中对于凯南的描述并不多,但已经足够向人们清晰地呈现当年是如何避免核战争,以及时至今日,美国一切外交策略核心理念制定者的这样一个决定性人物。凯南的遏制战略最大限度地将战争爆发的可能降低下来,并且为美国赢得了在经济上压倒苏联的方向。有人说:在现实主义代表人物中,基辛格和凯南一样,是以学者和决策者兼于一身为特点的。 基辛格用感恩的口吻写道:命运可谓独厚美国,在战争结束时期赐给它济济的人才。(《大外交》p440 最后一段)。这足以显示了基辛格对凯南的惺惺相惜。

凯南是现实主义外交政策的著名代表人物,他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就与其经历密不可分。凯南具备深厚的历史学背景,他重视以史为鉴,通过历史学习经验,以更好地分析现在的世界。凯南对苏联的了解也为他后来提出遏制理论提供了现实的依据。可见,任何成功的外交理论都来源于现实,都需要切实的实践作为理论的奠基。

尽管基辛格在《大外交》中的观点充满了典型的美国式自豪和天赋异秉。实际上,基辛格和其他美国外交家们却是严格遵循着国家利益至上的外交策略,并且也是现实主义外交的最大收益者。这也正是这本《大外交》从始至终极度推崇现实主义外交的原因。实践证明,任何务实的政策都能给国家带来实际利益,而任何企图挣得所谓颜面的做法,往往最后会让人因小失大。

相比较美国的近代外交,基辛格在《大外交》中没有过多涉及近代欧洲内部各国的外交。现代欧盟的强大似乎使得人们较少地关注与欧洲具体国家的外交行为。然而,我们在实际中仍然会较多地接触到欧洲国家的外交。某些国家在外交上的僵硬以及落后的外交思维,依旧一如既往地导致了他们国家的失败。以希腊为例,在外交中没有一个指导方针,特别是在09年到10年期间,希腊经济危机导致政府不得不四处借债。而包括欧盟在内的各国以及货币组织均不看好希腊的经济,对借债一事诸多说辞。更为可笑的是,新闻部参赞头一天刚向《21世纪经济报》记者发布了希腊政府意欲向中国政府借债的消息,第二天就接到雅典强烈的斥责,其慌忙否认。而使馆旅游部门参赞则由于发展在华旅游以及发布过重视中国市场的利好消息被传召回国。外交上的毫无章法导致了希腊在名誉以及各方面的失败,也直接导致了政府在面对全球对其金融政策指责和不信任的无力。

通过《大外交》这本书,我不仅了解了国际关系史实,更能从中分析出不同国家和地区人们的外交性格。虽然这是美国人眼中的他国外交性格,但这种通过他人文章所分析出来的民族性格和行为风格,往往更加客观。这为我国如何同不同国家的人打交道提供了一份心理依据--美国人务实、德国人严谨强硬、法国人好面子及英国人妥协。这些经他人已经提炼分析出来的内容,是应该为我所用,以在我们中国处理对外关系上发挥作用。我想,更多地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的民族性格,也将更有利于发展中国的多边外交,增强中国的全球影响力,实现中国进一步全球化和中国文化全球化。

[有关大外交读书笔记]

《动物大逃亡》读书笔记


最近,无意中看了本书叫做《动物大逃亡》。
《动物大逃亡》这本书主要写了动物们不堪忍受被关在笼子里的生活,就逃了出来。可是,一走进城市,就给市民们带了了麻烦:把冷饮店的主人吓晕了,又把服务员刚烤好的牛肉串吃光了------于是警察局长生气地说:野生动物就应该关在笼子里,他们就是属于栅栏后面的。
但是,我想:如果警察局长也是一只动物,他愿意到笼子里去吗?我想他不会。会情愿被关在动物园吗?我想他也不会。那些动物也是有生命的。既然它们是野生动物,那就应该属于大自然。那就应该让它们回归到大自然中去。大自然才是它们的家,不应该剥夺它们的自由。
让我们大家行动起来,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生态平衡。

《大而不倒》读书笔记


《大而不倒》讲述08年次贷危机期间,从贝尔斯登被并购到美国国会推出7000亿美元救市法案期间发生的一幕幕惊心动魄的幕后故事。
这里仅以书中角色为切入点,展开我对整个事件的认知和看法。
1、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
保尔森财长在整个次贷危机中扮演的角色举足轻重。他在贝尔斯登收购事件,美林证券并购事件,拯救雷曼,拯救美国国际保险(AIG),以及推出7000亿救市法案中都是推动者的角色。保尔森自己也写了一本书《峭壁边缘拯救世界金融》,有时间可以再读读,从另一个侧面来回忆这段往事会是很美的事情。他在入主财政部之前是高盛CEO,拥有超强的能力和非凡的财富。
保尔森能够进入财政部是有人引荐他给总统,他在接受这个职位的时候甚至有几分犹豫。在我们看来这不太能想得到的,毕竟那是一个很有前途的职位。美国人总是能选到最优秀的人到最关键的职位上,或许,这就是美国能保持强大竞争力、创造力的缘故吧。
2、雷曼CEO:富尔德
富尔德作为雷曼兄弟几十年的老人,在CEO的职位上看着雷曼倒下,他注定是一个悲情角色。
在危机一步步深化的时候,雷曼的救援行动也是在一次次闯关。一次次的失败,股价越来越低,拯救难度越来越大。富尔德或许是自傲或许是偏执的性格,最终导致了雷曼的倒下,他难辞其咎!
雷曼请求巴菲特入股,这笔交易因为巴菲特的要价太高被富尔德拒绝。而后来高盛却接受了巴菲特一样的要求。
韩国想要并购雷曼,富尔德和韩国人在要价上争执不断,以至于交易无法进行。
最后时刻,保尔森力促巴克莱银行并购雷曼,在解决了近乎所有难题后,交易因为英国监管局的拒绝而告吹,或许是上帝拒绝了雷曼。这样的决定是美国财长和总统都无法改变的。雷曼倒下了,富尔德曾经高达10亿美元的股票变成了一堆废纸。我想是他的性格葬送了雷曼。
3.摩根士丹利CEO:约翰.麦克
这是一个幸运的角色,摩根士丹利也是好运的。华尔街五大投行:贝尔斯登、美林、雷曼、摩根士丹利、高盛,到最后幸存下来的就后面两家。贝尔斯登被摩根大通并购,美林被美国银行并购,雷曼倒下。
麦克一直在为拯救摩根士丹利而努力,他非常努力的配合保尔森财长的一切安排,努力的联系摩根大通、美国银行、中投、三菱以获得资金支持。值得一提的是中投总经理高西庆,他率队在摩根士丹利总部同麦克的团队商谈交易事宜,竟然在会议室晕倒了,医生的诊断是:他太疲惫了。让我对中投有了一丝好感。
总结:整部书讲述的事情是普通人无法认知的领域---华尔街投行最高深的领域。作者让普通人知道了华尔街的游戏规则,也让我们认识了美国人的行事风格,这是一部无法拒绝的作品。

大教育论读书笔记


教育是一种文化,使人得到数学方面的修养,更好的理解,领略现代社会的文明。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教育论读书笔记,欢迎借鉴,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在拿到这本书之前,我对《大教育论》及作者夸美纽斯一点都不了解。拿到这本书后,就迫不及待地研读起来。

首先,我翻开书找了一下关于夸美纽斯的介绍:他是捷克摩拉维亚人。他生活的年代是1592到1670年,相当于我国明代万历二十年到清康熙九年。他终生从事教育事业,是一位伟大的教育思想家。这本书 全面论述了教育理论的各个方面,从而奠定了现代教育学的基本框架,使教育学从综合性的知识领域中脱颖而出。

这本书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夸美纽斯提到怎样能够以少量的文字说明很多事情?他说用书本和文字的令人厌烦的废物塞满学生的头脑是白费力气。所以,必须选择或编写出小范围的从实际出发安排的科学的手册。即是说,以少量的规则和定义将全部教材呈现放在学生面前.这些规则和定义是以最简洁,更明了的语言表达的,它们本身又足以引导到更丰富的学习。我觉得很适合我们老师。老师总想着把所有的知识都教给学生,而且要求学生都必须掌握。那我们想过没有,学生能消化吗?我们讲那么多知识,重点在哪?学生知道重点吗?

该书开头几章,便深深的吸引了我,触动了我内心,解开了心中十几年的困惑:人生来,到底是为了什么?人活着是为了什么?

以下是夸美纽斯在17世纪的的解答:

“人是造物中最崇高、最纯粹、最卓越的”

“人的终极目标在于来世”——“我们在今生中的一切行动与情爱都表明,我们在今生不能达到我们的终极目的,而是一切与我们有关的事物和我们自己都有另一个终极目的。因为不论我们是什么,做什么,想什么,说什么,打算做什么,得到什么,拥有什么,都包含有一个循序渐进的原则,虽然我们不停地攀登,达到更高的层次,然而什么仍在继续前进,从没有达到最高点。”

我学习到,老师的任务就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教给学生最容易理解的知识就可以了。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要有丰富的生活经验,要有足够的书本知识。.

事实上,对于在黑暗中工作的人,一丝微弱的光线就足够了。 夸美纽斯还特别重视品德对于人的重要意义。他说:“凡是在知识上有进展而在道德上没有进展的人,就不是进步而是退步。”由此可见,德育在学校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其实就今天而言加强德育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我认同卡梅纽斯的观点要实施德育教育教师必须以身立德,让学生从教师的身上受到人性光辉的照耀。这一点上,我们应该努力地将人性中善的一面照耀学生,虽然孩子们都很小,但是爱孩子就必须保留此标记,把孩子当人看,要实施终生受益的教育,而不是在小学这个流水加工线上制造“产品”。这个“终身受益”也应该含有教师本身终身受益的教学技能,我们要作为一名专业的教育技术人员,而不是熟练的生产工人,要坚守我们工作中的智慧成分,而不要只是汗水的挥洒,身心的损伤和衰竭。

人的终极目标是与上帝共享永恒的幸福,为此,人在有形的造物之中要成为:理性的动物,一切造物的主宰和造物主的形象与爱物。人生成就要:熟悉万物,具有管束万物与自己的能力;使自己与万物均归于万有之源的上帝。人类的一切优点都完全表现在博学、德行和虔信这三种品质中,这是今生与来生的基础,是我们生活的要点。 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

我想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应当掌握一定的教学艺术,从而使自己的教学达到最优化的效果。

以上只是我对《大教育论》的微薄见解,还有更深层的意义等待我们去发现和应用。

[大教育论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大医精诚读书笔记》一文希望您能收藏!“读后感大全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读书笔记文章而创建的网站。同时,hdh765.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读书笔记大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