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书笔记 > 凡出言信为先弟子规读书笔记 > 地图 > 2024凡出言信为先弟子规读书笔记大全
凡出言信为先弟子规读书笔记相关栏目
凡出言信为先弟子规读书笔记热门栏目
凡出言信为先弟子规读书笔记推荐
凡出言信为先弟子规读书笔记

(共 2388 篇)

  • 1、 凡出言,信为先——《弟子规》读后感

    《弟子规》是我们生活的典范,让我看了深有体会。这本书是根据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它告诉我们许多道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孝敬父母,友爱兄妹,在一切言行中,要谨慎。看见别人有了进步,就要虚心向他学习,在和大众交往时,要平等仁慈......

    凡出言,信为先这句话在这么多道理中,是对我印象最深的。它的意思是:人与人之间,只要是说出口的话,就要讲信用,不能食言。这让我想起了博玄说过的一句话:以信待人,不信思信;不信待人,信思不信。意思是:对人诚心诚意,本来不相信,也会相信了;但对人虚伪无信,就是本来相信的,也再不敢相信了。看,他说得多有道理啊!

    我们应该讲信用,这样才能受到别人的尊重。记得在思品书上,有一篇文章,是写宋庆龄的。宋庆龄小的时候,折纸折得十分好看,栩栩如生。有一天,她又在折纸了,她的同学小珍看见了,羡慕地说:你折纸折得真好看,明天我到你家去,你教我折纸,好吗?没问题宋庆龄一口答应下来。第二天,宋庆龄一家本来要去一位老奶奶家的,但宋庆龄想到了昨天答应小珍的事情,便没有去老奶奶家,一个人在家里准备了许多纸等小珍来,然而,小珍却没有来,她失信了。但宋庆龄一点儿也不后悔,她说:小珍虽没有来,但我做到了一个讲信用的人!从小就有着优良品质的宋庆龄,长大后成为了一代伟人,受到人们的爱戴。

    最后,我奉送大家一句:

    人而无信,万事皆虚。

  • 2、 凡出言,信为先——弟子规读后感范文550字
    凡出言,信为先——弟子规读后感

    弟子规是我们生活的典范,让我看了深有体会。这本书是根据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它告诉我们许多道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孝敬父母,友爱兄妹,在一切言行中,要谨慎。看见别人有了进步,就要虚心向他学习,在和大众交往时,要平等仁慈……“凡出言,信为先”这句话在这么多道理中,是对我印象最深的。它的意思是:人与人之间,只要是说出口的话,就要讲信用,不能食言。这让我想起了博玄说过的一句话:“以信待人,不信思信;不信待人,信思不信。”意思是:对人诚心诚意,本来不相信,也会相信了;但对人虚伪无信,就是本来相信的,也再不敢相信了。看,他说得多有道理啊!我们应该讲信用,这样才能受到别人的尊重。记得在思品书上,有一篇文章,是写宋庆龄的。宋庆龄小的时候,折纸折得十分好看,栩栩如生。有一天,她又在折纸了,她的同学小珍看见了,羡慕地说:“你折纸折得真好看,明天我到你家去,你教我折纸,好吗?”“没问题”宋庆龄一口答应下来。第二天,宋庆龄一家本来要去一位老奶奶家的,但宋庆龄想到了昨天答应小珍的事情,便没有去老奶奶家,一个人在家里准备了许多纸等小珍来,然而,小珍却没有来,她失信了。但宋庆龄一点儿也不后悔,她说:“小珍虽没有来,但我做到了一个讲信用的人!”从小就有着优良品质的宋庆龄,长大后成为了一代伟人,受到人们的爱戴。最后,我奉送大家一句:人而无信,万事皆虚。

  • 3、 凡出言,信为先——弟子规读后感范文500字
    弟子规是我们生活的典范,让我看了深有体会。这本书是根据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它告诉我们许多道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孝敬父母,友爱兄妹,在一切言行中,要谨慎。看见别人有了进步,就要虚心向他学习,在和大众交往时,要平等仁慈……“凡出言,信为先”这句话在这么多道理中,是对我印象最深的。它的意思是:人与人之间,只要是说出口的话,就要讲信用,不能食言。这让我想起了博玄说过的一句话:“以信待人,不信思信;不信待人,信思不信。”意思是:对人诚心诚意,本来不相信,也会相信了;但对人虚伪无信,就是本来相信的,也再不敢相信了。看,他说得多有道理啊!我们应该讲信用,这样才能受到别人的尊重。记得在思品书上,有一篇文章,是写宋庆龄的。宋庆龄小的时候,折纸折得十分好看,栩栩如生。有一天,她又在折纸了,她的同学小珍看见了,羡慕地说:“你折纸折得真好看,明天我到你家去,你教我折纸,好吗?”“没问题”宋庆龄一口答应下来。第二天,宋庆龄一家本来要去一位老奶奶家的,但宋庆龄想到了昨天答应小珍的事情,便没有去老奶奶家,一个人在家里准备了许多纸等小珍来,然而,小珍却没有来,她失信了。但宋庆龄一点儿也不后悔,她说:“小珍虽没有来,但我做到了一个讲信用的人!”从小就有着优良品质的宋庆龄,长大后成为了一代伟人,受到人们的爱戴。最后,我奉送大家一句:人而无信,万事皆虚。

  • 4、 《弟子规》读书笔记
    弟子规总序开篇是这样教育我们的: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它从人之根本出发,教育我们要从这几个方面对自身进行德行的塑造。首孝悌,就是说做人首先要心中有爱,要孝敬父母。 一个人如果连对他有养育之恩的父母都不能尊敬的话,那么他就丧失了做人的根本,对长辈、对领导、对同事、对兄长、对朋友就更谈不上发自内心的尊重,他所做的事情也就很难得到认同。次谨信,告诉我们做人要谨慎,要讲信用,也就是要诚信为本。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企业,如果不能诚实待人,那么他依靠什么立足社会呢?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意思是和大众交往时要平等仁和,要时常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们学习,以上这些事是学习的根本,非做不可。如果做了还有余遐,还要学习一些其它方面的知识充实自己。这是教育我们如何待人处事、如何学习,要经常学习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缺点,从各个方面来约束自己,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 学习了《弟子规》,就是要把圣人教诲贯彻到生活中,落实到一言一行中。学习《弟子规》,我想不仅是一个提高个人修养的过程,更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爱周围的人,爱这个世界。只有这样,这个社会才会变成和谐的社会。
  • 5、 弟子规读书笔记

    【篇一:《弟子规》读书笔记】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弟子规》的前身叫训蒙文,本来是教育小孩子用的,今天却成了企业培训的热门话题,有的企业不仅请老师讲,还要求员工全文背诵。这种现象说明企业对员工德育的重视,也可以理解为企业文化建设和员工职业素质提升的一个途径。但同时,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长期存在的一个问题:即本应该由社会承担的教育责任在现实中是缺失的,弟子规中的诸多行为规范教育本应在孩童时代完成,然而这个时期,我们的孩子却在为应试教育而忙碌着,今天的教育重才轻德,企业为员工计、为自身计,也便不得不承担起重新教育的义务。

    《弟子规》是讲如何做人的,对做人的要求,在企业里同样重要。比如孝,孝子在古时是备受推崇的,古时还有举孝廉的制度。今天企业在用人时同样重视德,推崇德才兼备,并把德放在首位。如果当老板得知某位员工是个孝子,会对其更加信任而敬重。反之,则可能对其有所戒备,甚至弃之不用。

    品德好的员工,企业不需要花时间去教育他,更不必花精力去防止他做坏事,他们会自律。在企业里学习弟子规,一是可补人生修养之课,二是与职业化相融合,帮助员工提升职业修养,成为有利于社会、家庭、企业,并有利于个人的职业人士。这让我想起曾经给一家企业做咨询时,他们的文化中所提倡的五心原则,这几条原则已经大大超出了企业赢利的简单目的,而且都是对员工大有裨益的。其五心原则表达如下:

    忠心献给企业;

    孝心献给父母;

    诚心献给同事;

    爱心献给社会;

    信心留给自己。

    具体来讲,在《弟子规》里强调,做人要懂规矩。规矩是什么?规矩就是角色定位,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表现出自己该表现的行为。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企业这个道理是成立的,对个人也同样适用,做人做事需要原则、需要规矩。我们常看到一些素质过硬的老兵,即使脱下军装成为普通百姓,但在举手投足之间,依旧能现出军人的规范,这就是习惯,规矩已经成为方圆了。

    《弟子规》出自民间,作者李毓秀,学历秀才,职业为私塾先生。李先生毕生研究儒学经典,为教学之需而做《弟子规》,并使其成为通俗易记的流行教材。其生活于民众之中,体验社会教化之需求,做《弟子规》将孔门儒学的精髓在凡人社会中落地,实为传承文化之大功。儒家思想绵延二千年有余,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一是因为其颠簸不破的真理,二是无数先贤将其继承发扬。李先生的功绩不禁让人想起宋代张载的

  • 6、 弟子规读书笔记大全

    《弟子规》这本书是人们的生活规范,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编写而成,以下内容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弟子规读书笔记,希望能帮助到您!

    【弟子规读书笔记一】

    弟子规总序开篇是这样教育我们的: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它从人之根本出发,教育我们要从这几个方面对自身进行德行的塑造。

    首孝悌,就是说做人首先要心中有爱,要孝敬父母。一个人如果连对他有养育之恩的父母都不能尊敬的话,那么他就丧失了做人的根本,对长辈、对领导、对同事、对兄长、对朋友就更谈不上发自内心的尊重,他所做的事情也就很难得到认同。次谨信,告诉我们做人要谨慎,要讲信用,也就是要诚信为本。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企业,如果不能诚实待人,那么他依靠什么立足社会呢?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意思是和大众交往时要平等仁和,要时常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们学习,以上这些事是学习的根本,非做不可。如果做了还有余遐,还要学习一些其它方面的知识充实自己。这是教育我们如何待人处事、如何学习,要经常学习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缺点,从各个方面来约束自己,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

    学习了《弟子规》,就是要把圣人教诲贯彻到生活中,落实到一言一行中。学习《弟子规》,我想不仅是一个提高个人修养的过程,更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爱周围的人,爱这个世界。只有这样,这个社会才会变成和谐的社会。

    【弟子规读书笔记二】

    我利用了暑假时间详细阅读了《弟子规》这本书,使我感悟很深。我发现,宣扬《弟子规》是非常必要的,它可以帮助我们建立明确的价值观、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敦厚善良的心性,同时对家庭和谐、社会风气的净化,也有莫大的助益。

    《弟子规》分别是总叙、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这八个部分。以下是我阅读后的体会与大家分享: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这是弟子规第一段。古人的教育目的,首先是教做人,有余力,则学文。弟子规如何教孩子做人呢?这一段讲的是总的原则,后面还会具体事情具体说。总的要求是:首先要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是,一切言行谨慎、讲信用。对待大众平等仁和,亲近仁德的人,向他学习。能够做好这些,还有精力,才可以学习知识,如果做不好这些,学习知识是没有用的。

    在弟子规第四课信,我知道了能实现诺言,便是守信;不能实现诺言,无论是出自不得已,还是故意食言,都违反了做人的基本要求

  • 7、 读《弟子规》读书笔记

    《弟子规》给我们的启示就是要把圣人教诲贯彻到生活中,落实到一言一行中,以下内容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弟子规》读书笔记,希望能帮助到您!

    【《弟子规》读书笔记一】

    我阅读和背诵这篇文章后,使我懂得了以下六方面的道理:第一节 使我懂得了我们要尊老爱幼,尊敬长辈爱护儿童。努力做到听老师和家长的话,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情。

    第二节 使我明白了兄弟同学之间应该和睦相处。决不能贪图钱财。努力做到团结大多数人,做一个平易近人的好学生。

    第三节 使我知道了只有早睡早起才能身体好,使每天都能精力旺盛地学好每一门功课。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当严格遵守作息时间。

    第四节 使我懂得了做人不能欺骗他人,只有诚实待人才能使他人相信自已。我们要做一个诚实可信的好学生。

    第五节 使我知道了人们应该爱护花草树木,保护好我们生活的环境。

    第六节 使我明白了我们必须充分发挥自已的聪明才智,我要必须充分表现自已的才华努力学好每一科功课,争取做一个品学兼优的三好学生。

    【《弟子规》读书笔记二】

    今年寒假,学校要求我们背《弟子规》。回到家我问妈妈什么是《弟子规》,妈妈说《弟子规》主要讲在学习和生活中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妈妈还说要我对照自己的行为认真阅读,背诵。我一听来了兴趣,心想自己平常是家里的乖乖女,应该不会与书中所说的有多大差距。

    我每天详细阅读《弟子规》却发现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有许多缺点。

    《弟子规》中说: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 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可是我偏偏和书作对,我的书桌上放着练习本,练习册,漫画书所有和学习有关,无关的书全都放在书桌上,东一本,西一本,我的书桌成了旧书摊,要想找一本急用的书,有时比登天还难。现在我得好好收拾收拾,保持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

    《弟子规》中还说:出必告,反必面。但是我出去玩却常常忘记和家人打招呼。有一次我出去玩,没有告诉妈妈,我回到家里妈妈狠狠地说了我一顿,我读过《弟子规》以后,我知道自己做的不对,我出门时要和妈妈打招呼,回家时也要跟妈妈说一声。这样妈妈就不用担心了。

    我读完了《弟子规》,了解了自己的缺点,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我一定要改掉缺点,做一个完美的好孩子。

    【《弟子规》读书笔记三】

    今天我读了《弟子规》一书,最使难以忘怀并受到启发的一段是父母呼 ;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 父母命 ; 须敬听; 父母责 ; 须顺承。

    这段弟子规的意思是,父

  • 8、 《弟子规》读书笔记感悟

    静下心阅读一本书的时候,我们就好像进入到了另一个世界一般。阅读《弟子规》后,我被李毓秀描绘书写的情景吸引,印象深刻,一篇优秀《弟子规》读后感怎么写呢?读后感大全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弟子规》读书笔记感悟”,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弟子规》读书笔记感悟(篇一)

    今天我读了《弟子规》一书,最使难以忘怀并受到启发的一段是“父母呼 ;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 父母命 ; 须敬听; 父母责 ; 须顺承”。

    这段“弟子规”的意思是,父母呼唤时,应及时回答,不要慢吞吞的很久才应答。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动身去做,不推辞投懒。父母教导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是为我们好,应该恭敬的聆听。做错了事,父辈教诫时,应当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让父母生气伤心。看到这里不由得我深感内疚,平时只要爸妈叫我,我都会假装没听见,只管玩我的。妈妈要是让我去做事,我会毫不犹豫地说让爸爸去做,爸爸让我去做事我会说我是你的奴隶吗?每当爸妈教我怎么做人处事时,我会一只耳朵听,一只耳朵扔,把它当做耳旁风,根本不放在心上。我要是做错了事,爸妈说我,我会想尽一切办法为自己辩护,把黑板说成白板才肯罢休,有时让爸妈气得哭笑不得。

    读了“弟子规”,让我明白了自己以前是多么的不懂事。从此以后,我要痛改前非,绝不犯错,要听爸妈的话,不再让爸妈伤心,做一个勤快懂事的好孩子。

    《弟子规》读书笔记感悟(篇二)

    晚上,伴着习习凉风,我翻开了《弟子规》,映入眼帘的是“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这样一句话。细看底下的注释,我看到了这句话的意思:至于外表穿着,或者饮食不如他人,则不必放在心上,更没有必要忧虑自卑。猛然间我想了“君子忧道不忧贫”这句古话。

    躺在床上,思绪随着凉风飞呀飞,飞到了西晋这个时期,我看到了年轻时的阮咸。虽然他家里并不富裕,吃的穿的也很平常。但是他在有钱人面前却泰然自若,一点也不自卑。六月六日这一天,每一个都把自己的衣服拿到太阳下面晒。阮咸也不例外,他根据当时的风俗,也把自己的衣服晾起来,路上看见阮咸晾晒自己的旧衣服,都来观看。但阮咸一点也不在意,他认为:富贵不是可以夸耀的资本,贫寒也不是耻辱,人活着是否有尊严关键在于他的德行和学识。

    思绪不再飘飞,回到了现在的生活。我看到了在一个幼儿园门口,一个小女孩竟然对他的同伴说送自己上学的父亲是她们家的司机!可笑可悲的背后是深

  • 9、 读《弟子规信》有感

    今天学习了《弟子规》第四部分《信》,使我明白做事情要诚信为先,做人要诚实守信。

    其中有一句话“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意思是:凡是开口说话,首先要讲究信用,说谎话和不诚信的语言,怎么可以呢?这让我想起了曾经看过的一个故事。故事的内容是:明朝一个叫宋濂的人很喜欢读书,但家里很穷。他只好向别人借书,可是别人不想借给他,就说十天内必须把书还回来,但那本书不可能十天看完。为了能借到书,宋濂答应第十天一定归还。到了第十天清晨,晚上下了整整一夜大雪,天寒地冻,那家人以为宋濂不会来了,可宋濂还是把书如期归还给了书主。书主很感动,就让他以后可以随时来看书、借书。我们应该像宋濂一样做一个守信的人。

    姑姑开了一家小家电,来的许多客人都是回头客,就连好多新顾客也是老顾客介绍来的。这都是因为姑姑的经营以诚信为本,以诚信待人,所以生意异常兴拢姑姑也经常说,她这几年做生意,最大的收获就是:做事情,首先要学会做人。

    《弟子规》之《信》让我懂得,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是多么的重要。

    -------------------华丽丽的分割线------------------

    近期闲来无事,从书柜中翻出《弟子规》读了起来,读着读着便感慨万千。现今,世人无论老幼、男女,都应好好读读。社会上出现的诸多不良现象,在《弟子规》中都能找到解决问题的良方。掩书静思,《弟子规》仍余音绕梁,不绝于耳。

    《弟子规》虽是古人教导儿童的初级读物,但它那浅显易懂的文字里蕴含着许多做人的大道理,对当今人们的生活、工作、家庭等方方面面都有着直接的指导意义。读《弟子规》感想很多,感触较深的有三点:

    第一,存世立身要感恩图报。一个人的存世立身不是孤立的,离不开家庭、单位、社会以及朋友圈子,在其成长、发展、成功的过程中,或多或少都受着他们的影响,也会不同程度地得到相应的帮助。所以,每一个人都应懂得,能有今天不完全是个人的努力,如果离开其他方面,或许将会一事无成,或什么也不是。在感恩图报上,首先,要懂得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弟子规》第一章《入则孝》中“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以及“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所要求的都是作为子女应该做到的基本要求,但当今的人们是不是比古人做得更好呢?生活中常常出现的有些子女动不动就对父母粗声粗气,没有好言语,给脸色,我认为,这都不符合孝的规范。《第一看点》、《新闻60分》电视栏目中

  • 10、 弟子规读书笔记范文

    为什么它能使我百读不厌呢?是它,教会我如何尊重别人———要孝顺父母;是它,帮我找到了正确的学习方法———要守信;是它,让我学会了生活方方面面注意的问题———要仔细。记得第一次打开《弟子规》,我便被“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惊呆了,原来我国古代早已把这种行为作为第一规范了,可是有几个人能做到呢?我也一样,之前妈妈叫我,我经常不回应。

    妈妈叫我干活,我也经常不理不睬。从看到这句话后,我就彻底改掉了这个坏毛病,妈妈很高兴,别人也夸我是个乖巧、懂事的孩子。继续往后翻,“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现在大多数家庭和我一样只有一个孩子,平常自己总是独霸一方。一旦放假,问题就来了,我和表哥无论大小事务互不相让,吵架、打架变成了家常便饭,妈妈、爸爸对此头痛不已,读了这句话我才懂得我们两人“兄道敌,妹道凶,兄妹争”就是不孝的表现啊。是啊,我俩吵架、打架的时候,妈妈、爸爸都不得不停下手上的活来劝架,这不是给大人添麻烦吗?从此我就尽量克制自己了。比如前几天姐姐骂我很难听的话,我本来准备马上回击,可还是忍住了。

    事后我跟姐姐讲她说的不对,他也向我道了歉,避免了一次吵架。“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这条读书学习的方法正切中我的要害,我读书时眼在书上,嘴也在念,可心经常飞到九霄云外。自从读了这句话,我就开始在学习时不左顾右盼,心不在焉,而是专心致志地学习,读书,写字、上课认真听讲。

    就是因为这样我的学习效率才大大提高,以前做作业总是需要半天甚至还得熬夜,现在只要不到1个小时就够了,剩余的时间我就可以巩固今天学的知识了。《弟子规》教会我的东西太多了,每当我读起它,就会想起卫老师课堂上讲过的话“现在很多家长望子成龙,结果孩子们成了龙,却没有成人。”既不孝顺,也不与他人好好相处。我相信,我读了《弟子规》,肯定在成人成才的过程中找到了一条捷径。

    我同样相信,每个读《弟子规》的孩子,都能成人成才、国家的栋梁。

    [弟子规读书笔记范文]

  • 2023-02-05

  • 2019-11-12

  • 2023-03-06

  • 2019-10-29

  • 2019-09-20

  • 2019-09-20

  • 2022-06-03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11

  • 2019-09-20

  • 2019-09-20

  • 2022-12-26

  • 2019-09-23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22-12-11

  • 2019-11-12

  • 2023-01-12

  • 2019-11-12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19

  • 2022-03-16

  • 2023-02-12

  • 2022-08-31

  • 2019-09-20

  • 2021-12-07

  • 2019-10-24

  • 2019-09-20

  • 2021-11-28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09-20

  • 2019-09-21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19

凡出言信为先弟子规读书笔记
在读书的时候该如何做笔记?凡出言信为先弟子规读书笔记栏目给大家带来2024凡出言信为先弟子规读书笔记、凡出言信为先弟子规读书笔记范文和精选凡出言信为先弟子规读书笔记等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