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800字 > 秦始皇本纪读后感 > 地图 > 秦始皇本纪读后感,2024秦始皇本纪读后感
秦始皇本纪读后感相关栏目
秦始皇本纪读后感热门栏目
秦始皇本纪读后感推荐
秦始皇本纪读后感

(共 1651 篇)

  • 1、 秦始皇本纪读后感800字精选9篇

    书是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阅读一本好书能够让我们受益匪浅,阅读完作者写的作品以后,其实我的内心五味杂陈。我们从作品当中领悟到的人生奥妙是可以通过读后感来记录的。怎样让自己写出一篇优秀的读后感呢?以下是编辑收集整理的“秦始皇本纪读后感”,还请多多关注我们网站!

    秦始皇本纪读后感 篇1

    《史记》是我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倾其一生心血创作的我国古代第一部通史。书中记述了黄帝以来的传说,商周的史迹,春秋战国时期的动荡。时间跨越三千多年,比较详细地记述了我国这一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史,是一部伟大的史学巨着,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珍宝。

    《秦始皇本纪》记载了秦始皇在其历代祖先积蓄力量的基础上吞六国,统一天下,第一次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强大国家的过程,肯定了秦始皇的丰功伟绩;同时也记载了秦始皇称帝后由于缺少历史经验而采取的种种做法;尤其是写了秦始皇死后,秦二世以非法手段谋取政权,倒行逆施,终致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将秦王朝彻底葬送的悲惨教训。

    读完《秦秦始皇本纪》我发现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雄才大略的君主,他非凡的功绩在中国帝王中也只有数人能与之相比,虽然他在晚年大兴土木,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但他对中国历史所作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

    秦始皇这一类皇帝在历史上,他们可谓是少有的人才,虽然我们和他们一样,有着一样的头脑,学的知识学的知识要比他们更丰富,但是他们确能用自己有限的知识去管理无边大的国家,我们要向他们学习,把自己有限的知识融入生活中,让我们的生活更多彩!

    秦始皇本纪读后感 篇2

    1在中国历史中,项羽无疑是个传奇人物。他没有尺寸的封地作为根基,硬是凭借自己的勇猛善战,不出三年,就灭亡了秦朝。虽然最后天下还是落入刘邦手中,项羽的这份伟业也是“近古以来未尝有也”。根据太史公描述的项羽的事迹,他的成功与失败可以从中找到原因。

    成功首先需要的是建立目标。项羽小的时候,便有雄心壮志。他不学写字不学剑法,认为“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他看到秦始皇出游,不假思索地就说出“彼可取而代也”。项羽的霸气是与生俱来的,他从小就有一统天下的志向,这也是他东征西伐、所向披靡的动力。

    要打胜仗光靠雄心壮志是远远不够的,项羽的勇猛果敢、坚决果断是他成功的另一大原因。当面对强大的秦军时,项羽做出了惊人的破釜沉舟的举动,不给自己和士兵们留后路,于是楚军无不以一当十,最终大破秦军。当

  • 2、 纪录片从秦始皇到汉武帝观后感800字

    《从秦始皇到汉武帝》是一部由金铁木导演的纪录片,不知道各位小伙伴们有没有看过呢?该片共有6集,每集长达50分钟,主要讲述了从秦始皇时期到汉武帝时期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小编这里给大家带来了一篇网友的观后感,一起欣赏吧!

    最近刷了历史纪录片《从秦始皇到汉武帝》,对秦汉的正直史颇感兴趣,发现有意思的几点:

    1,每一代君王都有历史赋予他的历史使命,而且不可操之过急,如实现国家统一就是很漫长的道路(这里的国家统一并非单指领土,包含正直经济文化等中央集权式统一)

    2,秦始皇很伟大,他废分封立郡县,创三公九卿制,实现书文同轨,建立第一个中央集权国家。秦朝的正直体制是史无前例的,但世人早已习惯春秋战国近600年的分封诸侯体制,对于这个新国家内心还不认同,秦始皇太想世人认可他的国家,但又操之过急几年时间又修长城筑阿房宫,不懂得休养生息,短短15年就灭亡了。

    3,刘邦很聪明,大家不是不接受郡县制吗?开始就搞分封和郡县并立,刘姓和非刘姓都封王,然后在晚年默默的干掉非刘姓诸王,如韩信,彭越,英布,死前搞个白马之盟,确保只有刘姓者可为王,即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为实现真正统一先迈出一步。

    4,汉文帝刘恒很识趣,前任汉惠帝暂不说,在位时间短,没有话语权,都是吕后掌控。汉文帝是刘邦不受宠的儿子,只是吕后当政,刘氏子孙不错的都被吕后残害了,吕氏覆灭后大臣迎接刘恒当了皇帝。当时三分之二的土地诸侯掌握着,中央力量薄弱,即使大臣贾谊怂恿刘恒削藩,他也不为所动,因为他知道时机未到,为实现真正统一他选择蓄势待发,休养生息,开创文景之治。

    5,汉景帝刘启很着急,一上台就想削藩,晁错一怂恿他就下旨削藩,旨意还没到诸侯国,七国就叛乱了,打着诛晁错,清君侧的口号,刘启一着急杀了晁错,叛军还是一路进攻,幸亏当时前线有自己的弟弟梁王坚守,后方有周亚夫切断叛军粮草,历()时3个月的七国之乱才平息,但也间接削弱了诸侯国力量。整体来看刘启在位16年,奉行与民修养政策,发展生产、减轻赋税。

    6,汉武帝很大胆,西汉四代帝王为他攒够了家底,他再也无法忍受匈奴的侵扰,在位54年,40多年和匈奴打仗,家底没了,就搞盐铁官营,也就是盐和铁只有国家才能卖,这多赚钱啊。对待诸侯国搞推恩令,也就是诸侯死了封地要均分给儿子不能只传一个,这样一搞,诸侯国越搞越小,最后只能中央说了算,真正实现国家统一。

  • 3、 秦始皇本纪读后感

    《秦始皇本纪》中一共有五篇歌颂秦始皇功业的碑文,内容大同小异,大都讲诉了始皇的功绩,小编收集了秦始皇本纪读后感,欢迎阅读。

    秦始皇本纪读后感【一】

    今天又欣赏了司马迁笔下的《秦始皇本纪》,《秦始皇本纪》记载了秦始皇在其历代祖先所积蓄的力量的基础下,横扫六国,一统天下,建立了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强大国家的过程,这就可以肯定秦始皇的丰功伟绩;当然,也有很多体现了秦始皇因为经验不足所犯下的错误;尤其是写秦始皇死后,秦始皇之子秦二世以许多非法的手段篡取权政,最后在区区两年多的时间里将秦王朝彻底葬送的悲惨教训。

    这一篇主要讲解了秦始皇称帝后建立,实施的一系列制度与措施的片段,表现了秦始皇的雄才大略与恢弘气度。

    司马迁笔下的秦始皇是将其作为一个因为缺少历史经验而招致失败的悲剧英雄来进行写作的。

    我个人认为,如果秦始皇吸取前代商纣王和夏桀王的失败经验,也许秦朝可以是一个复兴文化的朝代,可与唐朝相提并论,假如秦始皇不是一位暴君的话,可能会使国泰民安,因为毕竟六国都是秦始皇所打垮的,所以如果有人想谋权篡位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或许国泰民安之后就没人想到谋权篡位了。

    像清朝时,慈禧太后篡位之前那样,天下大和,虽然仍有一些不安定因素,但是毕竟只是小部分,家家欢乐,家家太平。

    秦始皇的威严与神武是我们后人无不敬佩的,只是他的暴行让我们对他的有一些不好的印象,即使秦始皇的行为有种种的不对之处,但是司马迁在史记中对他的评价还是肯定与赞扬的方面占大多数,尽管也对其有许多的批评与不满,但总体还是在称赞秦始皇。

    秦始皇名叫赵政,当秦国在六国中占绝对优势时,庄襄王死去,十三岁的秦始皇即位,同时政务由大臣来管理。秦国也无时无刻地他国进攻,凡是对秦国不利的,都一个个铲除。秦国二十几世纪的国君累积下来的功绩。终于在秦始皇这一代局出,秦国迅速的强 大起来,很快就统一了六国,但是这么一个空前强盛的国家,怎么会在短短的几十年毁于一旦呢? 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对语言、文字、尺度等一系列都进行了统一的规定,他的功劳对以后的华夏产生巨大的影响,然而他在获得天下以后,为自己的私智。秦国永久的连续,不曾册封一个诸侯国,使得秦国十分独立。这一是秦国快速灭亡的一个重要因素。情始皇性残暴。一般都用武力解决的。 曾花重金去寻找人灵芝奇药。还请人来炼长生不老丹。由此看来秦始皇的贪念就巨大无比。在民怨沸腾的时候,竟然去建阿房宫。结果还没建成。

  • 4、 《项羽本纪》读后感800字

    是谁刹破这黯黯的黑夜,吹响了江东的号角?是谁破釜沉舟的决心,砸碎了秦关的城门?又是谁在乌江末路的悲壮中,演绎了一场千年绝美的霸王别姬呢?是男人就要恩怨分明,你是堂堂的大丈夫。是男人更需要儿女情长,你弹剑做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姬虞姬奈若何?”一出《霸王别姬》,唱断了多少人的柔肠?你就像一颗亮得刺眼的流星,划过历史的天空,在极度辉煌过后,是毁灭。异于寻常的流星,你的毁灭是惊天动地的,留给后人的,是一声声的叹息。

    项羽,一个贵族世家的后裔,一个英勇善战的英雄,率军攻秦,尽显男儿本色。刘邦,一个平庸之辈,好酒色,无胆略,然而却在楚汉战争中战胜了你。结果是这么得令人出乎意料,让人不得不回首深思。其实刘邦和你各自有着自己的优点与不足,就好像一对瑕玉一样。你有着英雄的气魄,但你却无法冷静地面对挫折,乱杀无辜。刘邦有着过人的肚量,但他却不能率兵打仗。一个兄弟情义,一个背信离义。

    在历史的舞台上,不同的抉择决定了不同的命运。谁能够在确定的时间,做出正确的选择,谁就能避免失败,从而取得成功。一场千年的等待,是你打破了这暗世的哀鸣,是你扬起楚江东的旗帜,多少江东子弟为你出生入死,为了你讴歌传颂,杀殷通太守,是你挥就的号角,定陶之战是你悲痛的伤痕,但你又绝不言弃,力拔山兮气盖世的你又拿起你的龙盘虎戟,披上你乌金的铠甲,冲向硝烟漫漫的战场。在那个时代,你是神话般的英雄!你那异于常人的双瞳,你那惊破敌胆的怒喝,你的乌骓,你的霸王枪当刘邦与你获得了推翻王朝的胜利时,刘邦听从大臣的建议,不杀子婴、约法三章,不受搞赏、秋毫无犯,而且退出秦王宫、还军霸上。但与之相反的你却不听善言,杀子婴、烧宫室、屠咸阳,曹无伤被诛,让人不禁为你叹息,试问天下谁敢助项羽的楚国?可你也是一个有着矛盾并非完美的一个人,你可以屠城,可以杀人不眨眼,却在鸿门宴上下不了杀手,即使范增暗示了无数遍。如果说你的滥杀无辜使你失去了人心,那么在鸿门宴放走了刘邦就是你不明是非,不分敌我而犯下的又一重大错误。还记得在你受围攻时,你在面对正在追击你的故人吕马童时,竟最终自刎以给吕马童一个人情。在我看来,你的这一刎,的确彰显了你过人的豪气,让后人更是为之而敬仰,但我们也从中看到了你的无奈和不自信。当然做人应当讲义气,但义气不能代替原则!作为一个君王,一个领袖,应当以大局为重,以国家的利益为重,不能失去应有的立

  • 5、 读秦始皇有感

    读秦始皇有感

    最近一段时间,对历史有了兴趣。所以找了《秦始皇》这本书来看,这本书主要是对《史记》里的《秦始皇本纪》的解读。讲秦始皇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人生历程。从中感觉有一些值得我们借鉴的东西和大家一起学习学习。

    我认为秦始皇能够统一六国要归功于三个因素。

    第一,法律严明;这是沾了几十年之前的商鞅变法的光。当其他地方还是由上层人想提拔谁就提拔谁的时候,秦国实行的是依法治国,有能耐、干得好、有绩效的就能升官发财,没能耐降职辞官。这让多少人看到了希望,充分的提高了人们生产和战斗的积极性,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足以见得法治的重要性。现今,我们在岗位上更要坚持法治的思想,遵守和维护组织的各项规章制度,不仅能保证公平公正,更能保证我们持久的积极性。

    第二,当然还有秦始皇这个人自己的因素,能够虚心纳谏。当时的各国上流社会,那是相当的乌烟瘴气;那些富二代甚至是达官贵人皇亲国戚乃至国君能够不为非作歹就已经是凤毛麟角了,因为他们都是世袭啊,就算再不济也不会掉级。可是秦始皇居然还能够虚心纳谏,逆耳忠言也毫不介怀,虚心接受。天下优秀的人才都再往秦国跑,那真是号召效应。一个有才能的人可能考虑不周密,但架不住一群又一群的人一块想点子啊,三个臭皮匠还能顶个诸葛亮呢,更何况这么一群治世能臣了。对面有个人出了一个坏主意想害你,结果你这儿有一百个点子等着回击。这样子起码立于不败之地了。当然,现在大家似乎都不会因为别人说什么而动粗了。那么我们再遇到别人建议或者批评的时候,是不是应该更加认真对待,虚心听取不同意见,而不是立马反击呢。予别人,是云朵一样的轻松;予自己,是空气一般的宁静。

    第三,这个也跟秦始皇这个人性格有关系,觉得对的就要坚持下去。想当年商鞅变法的时候,多少上层贵族的利益受到损害,那么多人反对,那么大的阻力,要不是秦孝公一直在坚持怎么可能会做下去。秦始皇完美的继承了这个优点,只要他认定了是对的,就算再多的人反对,他也要做下去;当然还要尊重现实,权衡利弊。坚持就是胜利。当我们在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的时候,不要因为别人一两句“你是错的,不对,回去吧”就放弃了;只要还不能够证明你坚持的事情是错的,或者说当你也被弄糊涂不知道到底谁是对的谁是错的时候,勿忘初心,坚持下去,总会守得云开见月明的。

    以上是我对于这本书的一些感悟,拿出来和大家分享,也希望大家能够多多指正,不吝赐教,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 6、 遇见秦始皇观后感 遇见秦始皇心得体会

    手起刀落,生死之间,是男儿的豪迈,英雄的果伐,亦是谢幕的孤独。那些与狼烟一同逝去的历史,随着英雄的倒下二功过留评。历史自有判断,人们自有解说。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

    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

    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古时越女用这首歌来表达自己缠绵悱恻却无法言说的爱恋,像一股股细水长流而又清澈见底的山间流水,沁人心脾却又隐晦不觉()。

    我想,小优对师傅便是这样一种爱恋了吧?

    因为是你,所以才会在你不经意的离开时手足无措,因为是你,所以才会头也不回地冲进火场确保你的安好,因为是你,所以才会在收到生辰礼物时快马加鞭地跑去寻你。

    一切都是因为你,因为是你,因为是白起。

    世人皆说白起杀伐果决,屠戮无辜,而小优知你不是这般,你会在夜黑风高的夜里只身冲进狼群保护小优,会满足小优一切无理取闹,会倾尽所学守在一旁给小优默默地教导,会精心准备好生辰礼物保护小优平安。

    若非黄土白骨,我守你百岁无忧。

    师傅的爱,便是这般了吧?

    可小优熟读兵法,却看不懂你的心。

    我本以为此生与大王并不会有交集,我是为了嬴政而来,如今却无法只为了嬴政而去。

    未见赵丹时,小优觉得赵国的大王应是像那书中说的一般老态龙钟蓬头历齿才对,却不想这般年轻,剑眉星眸,满眼之间尽是飒爽,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大抵如此了。

    大王招小优前去伺候笔墨,君心难测,本想安稳保身以求度日,却走进了你的心。

    后人皆说赵武灵王文韬武略知人善用,胡服骑射的故事更是源远流长。赵惠文王虽不及灵王但极会用人,廉颇蔺相如哪个不是一代名士?而你,赵孝成王既不会做事也不会用人,昏庸无道政绩平平,长平之战更是一败涂地使赵国折损了四十五万精兵。

    但小优知你不是这般。

    你会深夜挑灯处理政务,会与与别国的质子勾心斗角,会铺陈军务布设一切,会为了江山社稷操劳计谋。

    我知你贤明,我知你生不逢时,我知你会护我。

    无论是在宴席上喝的酩酊大醉的你,还是在书房里埋头熬夜的你,小优都想好好怜惜。

    天龙八部里萧峰曾说过这样一句话:阿朱便是阿朱,四海列国,千秋万代,就只一个阿朱。

    而在这乱世之中,四海列国,千秋万代,也只一个赵丹。

    小优的赵丹。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初遇你时,你是那高高在上的嬴政,虽只三岁,却拥有了常人不及的谨慎,看着你狼吞虎咽地吃着碗里的寿司,脑里却不由自主地想到了未来你一统天下的风采。

  • 7、 读《真秦始皇》有感

    寒假期间,我阅读了青年草根学者程步先生的一部力作《真秦始皇》。通过学习历史,我们都对秦始皇有所了解,知道他始终扣着一顶暴君的帽子。可当我读完这部小说时,对秦始皇的印象却有所改观

    这本书以正反论证的方式分析了历史,并对秦始皇做出一个公允的评价。确实,他用伏尸百万,流血漂橹的方式统一了中国;他焚书坑儒毁坏了众多的文化典籍;他征发七十万罪犯来为自己修建宫殿、陵墓但是,他在位三十七年却没有妄杀一位大臣;他制定了世界上最早的保护人权的法案;他灭六国却未诛灭其王公大臣,而自己却被六国贵族夷灭三族这众多的历史事件夹杂在一起,让我有些凌乱,他到底是怎样的一位君主?

    秦国在攻打楚国前,老将王翦提出要用六十万军队才能灭楚,而大将李信却说只要二十万人。秦始皇听信了李信的话,而王翦因为计谋不被采用,负气卸甲归田了。不久,李信大败而回,在秦始皇面前有三条路:第一,斩李信。以秦始皇暴君的名声斩了他毫不奇怪;第二,不杀李信,再发兵让他戴罪立功;第三,向王翦认错,请他出征。历史上大多数君主都会选择第一条路,例如:诸葛亮斩马谡,汉武帝斩王恢明明是自己的错却要斩杀将领。而秦始皇是怎么做的呢?他得知李信兵败,大怒。不过他没想怎么处置李信,而是驾车前往一百多里外的王翦的老家频阳,当面向王翦作文认错。

    秦始皇用几乎恳求的语气对王翦说:楚军正在向西推进,我知道将军您有病在身,可是您怎肯心抛下我不管?秦始皇真的害怕楚军吗?非也!以秦国之力,现在的楚国不可能撼动秦国江山。而王翦依旧不依不饶:老臣年迈体衰,大王您还是另择良将吧。秦始皇再次认错:老将军别说这样的话了王翦说:大王如果你非逼不得已让我去打楚国那就非六十万不可。这话有点欺人太甚了吧,敢和一个暴君这样说话,他活够了?秦始皇怎样回答呢?都听你的!一个君王对自己的臣子这样,其胸襟可见一斑了吧!

    秦始皇还是你印象中的暴君吗?王翦作为一个六十多岁的老谋深算的将军,如果不是深知秦始皇为人,怎么敢这样说话呢?能做到像秦始皇这样主动向自己的臣子认错,在历史上的君主之中又有几人?再看看历史上众多被公认为贤明的君主,他们就没有暴行了吗?一将功成万骨枯,历史上哪一位开国君主不是踏着鲜血登上王位的,难道他们就应该被称之为贤明吗?不尽然吧。秦始皇统一了六国,结束了那个战乱、动荡的年代;他书同文、车同轨,使整个国家融为一体;他焚书,但它却保留了所有书籍的副本,最终却被项羽付之一炬。他

  • 8、 《秦始皇的秘密》读后感

    《秦始皇的秘密》读后感

    《秦始皇的秘密》一书大胆的采用了历史推理写作,以破案的方式对秦始皇的一生展开了研究,其中包括秦始皇的生父问题,秦始皇后宫问题,秦始皇的弟弟与假父问题,秦始皇的叔父的问题几大部分,写作方式大胆,容易引起读者的兴趣,以别样的方式向读者展示了一个真实的秦始皇,其中作者对于秦始皇的研究方式,对于史料的处理方式都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

    最近在图书馆偶然看见李开元先生的《秦始皇的秘密》一书,初看便引发了我极大地兴趣,连读几天,终于读完,有了一点体会,想要和大家分享一下。可以说这本书引人注意的便是它的写作手法。推理式的手法是这本书最大的特点,李开元先生以一个侦探的视角分析了与秦始皇有关的种种历史疑团,如在分析秦始皇的生父时用了排除法,并引导读者站到历史人物的角度去分析,并从当事人的动机和当时的历史背景得出吕不韦是清白的这一结论。

    这种推理式的手法,使读者产生了一种代入感,读者带入历史人物中,思考自己在处理历史事件时的反应,可以更深的去理解体会历史的脉络。其次,我认为这种推理式的写作手法增添了读者阅读时的趣味,一环扣一环的推理易吸引读者,一步一步的推理,读者很快就看完了,轻松而不枯燥,让读者主动跟随作者的思路。

    可以说,这本书给了我很大的惊喜,李开元先生在处理秦始皇的生父问题上采用了将具体人物列表,并一一分析的方法,直观而又方便研究,我觉得这种方法对我们以后的历史研究很有帮助,我们在利用史料的时候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将关于某一方面的内容建档储存,列表处理,这样反而能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当时的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也更方便于我们的研究。

    我很喜欢李开元先生将自己放在历史人物角度看问题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使我们有了一种代入感,想想自己在当时的情况下会做出的选择,对历史人物也就多了一份理解,我们便会发现帝王将相其实也就和平常人一样,他们也有自己的小心思,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他们的某一个决定也是受当时的环境和事件发展的影响,他们也有自己的身不由己。李开元先生在这本书中做的最好的就是他将秦始皇变得接地气儿了,一个历史书中木刻般的人物很难引起人的思考和共鸣,但如果他能够走下来,变更容易让人理解他,认识他。

    《秦始皇的秘密》中对于史料的处理方法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李开元先生在书中分析秦始皇的后宫时对于《史记·秦始皇本纪》秦始皇三十七年条的处理方式是逐一分析,吃透每一句,并

  • 9、 秦始皇读后感作文精选

    时光荏苒,作文陪伴了我们很多年,通过写作文,我们可以表达我们的想法。如果我们的知识储备不够,那么完成一篇作文是很困难的,那么你是否在寻找作文的模板呢?以下是读后感大全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秦始皇读后感作文”供你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秦始皇读后感作文【篇1】

    清晨,我坐在阳台上看《秦始皇陵大探险》这本书。读着读着,我觉得自己也成为了书中的一角,经历了主人公身边发生的点点滴滴。

    书中人物——对古代文明极感兴趣的业余考古家老爸,和只对女孩子有兴趣的儿子国荣,以及人见人爱的美莉等,一起来到秦始皇陵观光,却不幸陷入因地震而开裂的地下,进而意外来到了秦始皇陵的地下宫殿。不时遇到累累白骨和嗖嗖暗箭,地宫里阴森恐怖,杀机四伏!最后他们战胜重重困难,找到秦始皇的棺木,并发现了长城、五岳……

    我喜欢书中的人物。国荣对任何新奇事物都要一探究竟的热血少年,喜欢他接受挑战,永不服输的性格。美莉虽然年纪小,但遇事沉着,做事细心。老爸对考古学有着超常热忱的态度和探索精神。

    我感觉秦始皇不仅统一了四分五裂的中国,而且还统一了原先各国所使用的货币、度量衡及文字。此外秦始皇夜以继日地处理国事,也可算是一位敬业勤政的国君,但是秦始皇“焚书坑儒”等的一些做法又给后人留下了残暴不仁的印象。

    《秦始皇陵大探险》这本书,透过古代文化遗产,我们可以直观地了解人类文明进程中曾经有过的辉煌,探索那些已经消逝的文明留下的种种奥秘。

    秦始皇读后感作文【篇2】

    秦始皇兵马俑给我的印象是宏大、凝重。《秦始皇兵马俑》这篇文章主要写了秦兵马俑在我国西安临潼出土,是举世无双、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它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的力量和英雄气概。

    面对着这规模宏大的模拟军阵,不得不让人把思绪拉回到公元前230年战争频繁的年代。

    唐朝诗人李白有诗云:“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这个秦王,指的就是秦始皇。他十三岁登基,二十二岁亲政,这一年是公元前238年。从公元前230年开始,秦始皇便开始了他统一东方六国的计划。他的大将南征北战,东征西讨,十年后,秦始皇终于统一了六国。当他统一了六国之后,便无心政治,想求得长生不老,永远坐在龙椅上。为了长生不老,秦始皇先后出巡五次,寻找炼仙丹之药,结果在第五次出巡返回的途中驾崩。不要说长生不老了,就连秦始皇一手建造的帝国也被项羽

  • 10、 读《秦始皇陵》有感
    上一次我们了解了世界上最大的地上皇陵——古埃及金字塔,今天就让我们了解一下世界上最大的地下皇陵——秦始皇陵。 通过阅读我知道了:秦始皇陵南边靠骊山,别边临渭水,景色优美,环境独秀。陵园依照秦国都城咸阳建造,大体成回字形,整座陵区总面积为56.25平方千米。 我还知道秦王朝是中国历史上辉煌的一页,秦始皇把他生前的荣华富贵全部带入地下。陵园陪葬分布众多,规模空前,除闻名遐迩的兵马俑陪葬坑,铜车马坑之外,又新发现了大型石质铠甲坑、百戏俑坑、文官俑坑以及陪葬墓等六百余处,出土的文物多大十万余件。相信随着考古工作的进展,肯定还会有更多意想不到的发现。 阅读本篇文章我了解了古代帝王是多么奢侈,耗费了那么多的人力、物力,为自己建造了现如今世界上最大的地下皇陵,可见,那时的帝王是多么的残酷、残暴。我们生活在一个这么幸福的时代,国家富强,人民安居乐业,没有压迫和剥削,我们要努力学习,为这个社会贡献出一份力量,为这个祖国添砖加瓦,把祖国变得更加强大,更加富饶,科技越来越发达,综合起来的科技胜过美国。让我们国家的地位成为世界第一。这些事情都会由我们晚一辈去完成,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们要认真学习,直到祖国真正强大的时候,并且要牢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要伤害到自己,也不要伤害到别人!要是不能“贵在坚持”那你只能唱“明日歌”了。

  • 2021-09-22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8

  • 2022-02-09

  • 2019-09-28

  • 2019-09-20

  • 2019-09-28

  • 2019-10-24

  • 2019-09-20

  • 2019-11-16

  • 2021-04-16

  • 2019-09-25

  • 2019-11-06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1-16

  • 2019-11-04

  • 2019-10-11

  • 2019-10-11

  • 2019-09-23

  • 2019-10-20

  • 2023-05-24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10-19

  • 2019-10-11

  • 2019-10-19

  • 2019-09-23

  • 2019-10-24

  • 2022-03-21

  • 2022-12-24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10-19

  • 2019-09-23

  • 2019-10-09

秦始皇本纪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秦始皇本纪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秦始皇本纪读后感、2024秦始皇本纪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