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读秦始皇本纪有感 > 地图 > 读秦始皇本纪有感

读秦始皇本纪有感

发布时间:2019-11-04 来源:互联网

一部历史,了悟生活——读《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有感。

通过读书我们能够提高自身的素养,还能够开阔我们的视野。阅读的过程,就是人不断成长升华的过程。在阅读了作品后,心中感慨万千,不禁为作品所深深折服,为了充分回味作品这个作品,就可以好好写一篇读后感。怎么写作品的读后感呢?以下由小编收集整理的《一部历史,了悟生活——读《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有感》,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动动手指请收藏一下!

第一次体系化的了解到秦统一六国的全部故事。

全书以上下两篇讲述了秦的崛起兴衰以致灭亡,上篇以秦的崛起为历史背景,讲述了三十五代帝王为秦统一所做出的贡献。下篇则具体讲述了秦王扫六合的故事细节,其中以三家分晋,长平之战,邯郸之战等脍炙人口的故事讲述了六国的兴亡衰败。最后,又讲述了秦建立后的兴衰。三公九卿制,修筑万里长城,大求仙药,焚书坑儒等,使秦国逐渐丧失民心,孟姜女哭长城也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产生的。

通读上下两本书,知认识人对国家兴亡的作用也是尤为重要的。在秦始皇前的三十五代君主中,能够重用人才,不注重身份,国界的君主往往能在自己的统治时期为秦的统一做出自己的贡献。秦孝公重用商鞅变法图强,使秦国成为当时最强盛的国家,政治经济也迅速发展。而商鞅本是出自魏国却因魏主不懂识人而丧失强大的机会。秦武王重用甘茂,抓住时机,东进中原,扩大了秦国的疆土。秦昭襄王重用魏冉、白起、范雎,运用远交近攻的策略摧毁六国的生力军。秦庄襄王重用吕不韦,切断六国南北合纵连横通道。秦王嬴政虚怀若谷,知人善用,重用王翦、蒙恬、尉缭、李斯等人,使秦国进入作文最强盛的历史时期。也正是秦王身边人才的协助,才最终在秦始皇的手中完成了历代君主所期盼的统一。

而秦强大以后,又面临短暂的生命。二世而亡一直是人们所耻笑的事情,而梦想秦国能够世世代代相传下去,自称始皇帝的秦王嬴政,也终没有逃过死亡。求仙药妄求长生不老,以致在临终之时因无太子而导致的一系列闹剧,最终的秦国也没有逃过二世而亡的命定。不立太子,是他惧怕死亡,一味求仙,也显得更为荒诞。

任何英雄都是时势英雄。没有时势,就没有英雄施展才华的舞台,也就没有英雄成为英雄的平台。所以,仅仅有成为英雄的潜质而没有机遇,永远不会产生英雄,拥有平台后,立即绽放异彩。而人才只有在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上升期、鼎盛期得到重用,才能发挥出最大效益,才能被别人与后人牢牢记住。再优秀的人才,如果出现在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时代,都无法将效益发挥至最大化。韩非有着比商鞅更系统的改革方法,却最终没能成功,也正是缺少一个所谓的平台的出现。

历史,只是过去,而我们应从中汲取那些有力要素。正如书中提到的那样:如果不能增加生命的长度,就一定努力增加生命的宽度!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编辑推荐

暑假读《史记.秦始皇》有感


这个暑假,我读的第一本书是《秦始皇》。这本书出自伟大的历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

赢政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称自己为皇帝的人。他十三岁继承秦国王位,二十二岁亲理朝政,三十九岁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他虽然有着巨大的丰功伟绩,可是他也有着残暴的一面。

每当他消灭一个诸侯国,就让百姓们用自己脆弱的双手把这个国家的宫殿一模一样地再建。在修建过程中,如果出错一小步,就会惹来杀身之祸。

他为统一政治与字体,就把春秋时期著名的书籍全部焚烧,还规定:如果再写这些书,轻则死刑,重则满门抄斩。

在中国,最著名的建筑当属万里长城。万里长城,这样的宏伟,想像一下,当时人们没有机器,只有双手,而且那些墙砖沉重而又结实,人们一步步地运上去,累死了多少人。这样的建筑可以说是用鲜血凝结成的,因此很多人为此而造**。而我觉得:这样是值得的,虽然累死了很多人,但却给后世换来了千百年的太平。

秦始皇虽是个暴君,但他也有许多过人之处。我们看人不能只从单方面看,要全面客观地看待。

读秦始皇有感


读秦始皇有感

最近一段时间,对历史有了兴趣。所以找了《秦始皇》这本书来看,这本书主要是对《史记》里的《秦始皇本纪》的解读。讲秦始皇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人生历程。从中感觉有一些值得我们借鉴的东西和大家一起学习学习。

我认为秦始皇能够统一六国要归功于三个因素。

第一,法律严明;这是沾了几十年之前的商鞅变法的光。当其他地方还是由上层人想提拔谁就提拔谁的时候,秦国实行的是依法治国,有能耐、干得好、有绩效的就能升官发财,没能耐降职辞官。这让多少人看到了希望,充分的提高了人们生产和战斗的积极性,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足以见得法治的重要性。现今,我们在岗位上更要坚持法治的思想,遵守和维护组织的各项规章制度,不仅能保证公平公正,更能保证我们持久的积极性。

第二,当然还有秦始皇这个人自己的因素,能够虚心纳谏。当时的各国上流社会,那是相当的乌烟瘴气;那些富二代甚至是达官贵人皇亲国戚乃至国君能够不为非作歹就已经是凤毛麟角了,因为他们都是世袭啊,就算再不济也不会掉级。可是秦始皇居然还能够虚心纳谏,逆耳忠言也毫不介怀,虚心接受。天下优秀的人才都再往秦国跑,那真是号召效应。一个有才能的人可能考虑不周密,但架不住一群又一群的人一块想点子啊,三个臭皮匠还能顶个诸葛亮呢,更何况这么一群治世能臣了。对面有个人出了一个坏主意想害你,结果你这儿有一百个点子等着回击。这样子起码立于不败之地了。当然,现在大家似乎都不会因为别人说什么而动粗了。那么我们再遇到别人建议或者批评的时候,是不是应该更加认真对待,虚心听取不同意见,而不是立马反击呢。予别人,是云朵一样的轻松;予自己,是空气一般的宁静。

第三,这个也跟秦始皇这个人性格有关系,觉得对的就要坚持下去。想当年商鞅变法的时候,多少上层贵族的利益受到损害,那么多人反对,那么大的阻力,要不是秦孝公一直在坚持怎么可能会做下去。秦始皇完美的继承了这个优点,只要他认定了是对的,就算再多的人反对,他也要做下去;当然还要尊重现实,权衡利弊。坚持就是胜利。当我们在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的时候,不要因为别人一两句“你是错的,不对,回去吧”就放弃了;只要还不能够证明你坚持的事情是错的,或者说当你也被弄糊涂不知道到底谁是对的谁是错的时候,勿忘初心,坚持下去,总会守得云开见月明的。

以上是我对于这本书的一些感悟,拿出来和大家分享,也希望大家能够多多指正,不吝赐教,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读《真秦始皇》有感


寒假期间,我阅读了青年草根学者程步先生的一部力作《真秦始皇》。通过学习历史,我们都对秦始皇有所了解,知道他始终扣着一顶暴君的帽子。可当我读完这部小说时,对秦始皇的印象却有所改观

这本书以正反论证的方式分析了历史,并对秦始皇做出一个公允的评价。确实,他用伏尸百万,流血漂橹的方式统一了中国;他焚书坑儒毁坏了众多的文化典籍;他征发七十万罪犯来为自己修建宫殿、陵墓但是,他在位三十七年却没有妄杀一位大臣;他制定了世界上最早的保护人权的法案;他灭六国却未诛灭其王公大臣,而自己却被六国贵族夷灭三族这众多的历史事件夹杂在一起,让我有些凌乱,他到底是怎样的一位君主?

秦国在攻打楚国前,老将王翦提出要用六十万军队才能灭楚,而大将李信却说只要二十万人。秦始皇听信了李信的话,而王翦因为计谋不被采用,负气卸甲归田了。不久,李信大败而回,在秦始皇面前有三条路:第一,斩李信。以秦始皇暴君的名声斩了他毫不奇怪;第二,不杀李信,再发兵让他戴罪立功;第三,向王翦认错,请他出征。历史上大多数君主都会选择第一条路,例如:诸葛亮斩马谡,汉武帝斩王恢明明是自己的错却要斩杀将领。而秦始皇是怎么做的呢?他得知李信兵败,大怒。不过他没想怎么处置李信,而是驾车前往一百多里外的王翦的老家频阳,当面向王翦作文认错。

秦始皇用几乎恳求的语气对王翦说:楚军正在向西推进,我知道将军您有病在身,可是您怎肯心抛下我不管?秦始皇真的害怕楚军吗?非也!以秦国之力,现在的楚国不可能撼动秦国江山。而王翦依旧不依不饶:老臣年迈体衰,大王您还是另择良将吧。秦始皇再次认错:老将军别说这样的话了王翦说:大王如果你非逼不得已让我去打楚国那就非六十万不可。这话有点欺人太甚了吧,敢和一个暴君这样说话,他活够了?秦始皇怎样回答呢?都听你的!一个君王对自己的臣子这样,其胸襟可见一斑了吧!

秦始皇还是你印象中的暴君吗?王翦作为一个六十多岁的老谋深算的将军,如果不是深知秦始皇为人,怎么敢这样说话呢?能做到像秦始皇这样主动向自己的臣子认错,在历史上的君主之中又有几人?再看看历史上众多被公认为贤明的君主,他们就没有暴行了吗?一将功成万骨枯,历史上哪一位开国君主不是踏着鲜血登上王位的,难道他们就应该被称之为贤明吗?不尽然吧。秦始皇统一了六国,结束了那个战乱、动荡的年代;他书同文、车同轨,使整个国家融为一体;他焚书,但它却保留了所有书籍的副本,最终却被项羽付之一炬。他真的是暴君吗?

秦始皇,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他的成就是巨大的,他的气度是非凡的,他的魅力是永恒的,他是当之无愧的千古一帝!

《王立群读史记之汉武帝》读后感


《王立群读史记之汉武帝》读后感(一)

窦婴实际上是在元光四年的十二月二十九日,也就是元光四年十二月的最后一天被处死的。那么窦婴之死,是武帝初年非常重大的一个事件。因为汉武帝初年第一个被杀的宰相就是窦婴。到底他的死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我们这一集做一点分析。

先讲第一个原因,窦婴之死的原因非常多。第一个原因,是窦婴自身的原因,窦婴自身的因素呢,最重要的,也就是第一条,就是受灌夫的拖累。因为在田蚡婚宴上,灌夫借酒劲指桑骂槐骂田蚡,结果导致自己被抓。这件事情发生以后,灌夫可以说是危在旦夕,窦婴就挺身而出去营救,所以被灌夫拖累,这是窦婴之死的第一个原因。

第二个原因就是遗诏事件。在东朝廷辩后,事情虽然不了了之,但王太后用绝食要挟汉武帝把窦婴下狱,窦婴为了救自己,这才拿出了景帝遗诏,但皇宫中却没有副本,这样,窦婴就因为景帝遗诏罪被杀。

那么,除了这些因素之外,还有什么原因导致窦婴最终被杀呢?首先,田蚡有责任,窦婴最后被杀跟田蚡的关系很大,东朝廷辩的时候,他公开地说窦婴谋反,这是很恶毒的。

其次,大臣们有没有责任呢?大臣们的失语,是慑于太后的威势,大臣们不敢说话,也有责任,但是大臣们很无奈。再次,王太后在窦婴之死的问题上有很大的责任,在东朝廷辩的时候,大臣们为什么失语呢?是因为太后的权势啊,而最后她又拒绝吃饭,用绝食,要挟、威胁汉武帝,所以她有很大的责任。最后一个人,汉武帝。在窦婴之死中间,汉武帝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汉武帝是同情窦婴的,但是他最后处死了窦婴,汉武帝是恨他的舅舅田蚡的,但是他却重用了田蚡,所以汉武帝,他的冷酷跟自私,也是导致窦婴最终被杀的重要原因。


《王立群读史记之汉武帝》读后感(二)

今天开始休假,在开车回老家的路上听《王立群读史记之汉武帝》,其中我觉得很值得思考和学习的观点有:

情商低,好运也无法长久 - 王娡和栗姬

栗姬无疑曾经是个好运的女人,年轻貌美的时候就交给汉景帝,深得宠爱,又在薄皇后无子无宠的情况下,生下的黄长子被立为太子。看起来她的地位是无可动摇的,她的心里也一定是这样想的,再加上她单纯,幼稚,没有什么心机和政治头脑,于是为了吃醋而对常给老公进献美女的长公主冷漠,为了吃醋在皇帝病重托付的时候出言不逊。

运气好的人最容易犯的错就是,以为自己会一直幸运,因为自己的幸运不会被别人抢走。而运气不好的人往往从更卑微的处境起步,但是更懂得筹划与经营;运气不好的人也更懂得舍弃可以不计较的,专注努力抓住最关键的。王娡就是很会经营,她是在生下一个孩子之后离婚改嫁,嫁给了汉景帝,生活的阅历一定已经给了她超过栗姬的成熟和智慧,有着一种与单薄的年轻貌美不同的成熟魅力。王美人的孩子是汉景帝的第10个儿子,但是她步步为营最后让自己的儿子成了太子,并且汉景帝晚年能够为了让她的儿子做一个平安太子而花费那么多心思。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帮助儿子pK赢比他年长的9个皇子,又要防止新得到皇帝宠爱的美女和皇子不会取代他们母子。

能笑到最后的人也必须是个不与命运里改变不了的部分做无谓斗争,懂得抓住重点去改变你自己能够改变的方面的人。栗姬纠结得是和皇上之间的所谓专一的,山盟海誓,海枯石烂的爱情,她用无用的怨恨去与改变不了的命运做无畏的斗争,怨恨咒骂汉景帝,长公主,汉景帝宠爱的其他美人,汉景帝的儿子们。与栗姬犯了同样错误的就是同样结局悲惨的汉武帝的皇后陈阿娇。而 王娡是更看得清自己的处境,她不纠结于争风吃醋,步步为营地争取能够支持自己的人,把处境向有利于自己的方向转变。薄太后和吕太后都曾经面对被丈夫冷落的艰难处境,但是她们都懂得适时忍耐,适当谋划自己的人生。

蒙曼对武则天的一句评价就是,一般人是有好机会也不一定能抓得住;能人是有机会就能抓得住;而强人是没有机会也要创造机会的人。

无声胜有声,无招胜有招- 汉文帝和汉景帝

他要面对的是后宫里机关算尽的几代人,包括窦太后,他的姐姐长公主,他宠爱的美人们,他的儿子们;还有前朝有着各自价值观和打算的大臣们。 他默默地看着后宫,朝臣等一切的明争暗斗,默默地按照自己的打算随机应变地利用可以利用的资源,所有的这些人都成为他手里这盘大棋局的棋子,可见他是个 深谙权术的人 。

不是每件事你都要各自折腾,四处亲历亲为的,你要学会用脑子,合理规划和利用资源。 懂得如何经营,比使蛮力要重要的多。不是你越辛苦,做的越多,就能得到的越多,离你的目标就越近。选择,方向,或者叫策略比你的努力要重要的多。

汉景帝是一个城府极深的人,只做不说,他按照自己的谋划去做事,但是不会轻易明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立场。他可以忍耐很久,但是一旦动手就很果断。比如他在离刘荣为太子的时候没有立他的母亲栗姬为王后,就说明他是看出了这个女人并不配得上做这个位置,他只是不反映,默默观察。而在他病重托付的时候栗姬出言不逊的时候,他的忍耐到了爆发的点,废了刘荣的太子之位,把栗姬打入冷宫,并且杀了栗姬背后的外戚势力。还有对废太子刘荣,他没有亲自动手,而是用了天下闻名的酷吏来处理废太子的事情,逼死了刘荣,清楚了太子刘彻等级道路上的障碍。

琢磨做事与琢磨做人- 公孙弘,周亚夫,李广

周亚夫属于只琢磨事,不琢磨人的人,就是说他只专注于解决具体的问题,但是不善于洞察人心,说白了就是不懂得照顾别人的感受。所以在他屡次立功的过程中,也得罪了包括窦太后,汉景帝等等的很多关键人物。虽然他有功,有能力,但是在汉景帝的心目中,周亚夫是他难以驾驭的人,恃才傲物,并不认为当权者给予的机会是他建功立业的基石,并不对当权者心服口服,没有谦卑之心,没有顺应当权者之心 。对于难以驾驭的人,有战争的时候他能够解决问题,但是在不需要他立功的时候他的难以驾驭可能给当权者造成很大的麻烦。所以在晚年汉景帝的心目中,周亚夫是不能辅佐新太子登基的人,是必须清除掉的障碍。

而大器晚成的公孙弘是个既会做事,也会做人的人,虽然他的道德品质受到诟病,但是他依然能够善终。公孙弘也属于那种在不幸运中度过了漫长岁月而历练出看人看事的本领。 公孙弘是个形象气质很好的帅哥, 但是出生贫寒,年轻的时候做监狱里的一个小办事员,后来犯了事这个工作也丢了。后来只能放猪为生。于是不甘心的他在40 岁的时候开始走读书做官的道路。他后来两次被举荐做官,是因为他对后母很孝顺,也并不是因为他的才华横溢或者任何专业素养。

第一次被举荐的时候,他已经60岁了,但是因为一篇报告而得罪了汉武帝, 于是主动辞官,这次难得的机会他并没有抓住;第二次被举荐的时候,写的文章被判为最后一名,不过汉武帝很赏识他的文章,点为第一名,这一次他已经70岁了。最后以80岁的高龄在丞相的位置上寿终正寝。 公孙弘死后家无余财,他的钱财都用来接济老朋友和养门客。

公孙弘的处事之道:(1)外儒内法:他看出了汉武帝的推崇儒术只是政治需要,汉武帝是个热爱权利,控制的人。所以他的做法正得皇上没有说出来的心里的真实想法,恰如其分地投其所好。 (2)善于察言观色:不会把自己的方法强加给汉武帝,而是列出好几个方案给皇上, 通过试探发现汉武帝比较欣赏那一个方案, 防止自己的意见和皇帝相左。别的大臣在汉武帝面前滔滔不绝地发表自己的看法的时候,他默默地在一旁察言观色,如果汉武帝同意的他就表示支持,对汉武帝不同意的他就也不支持。

从小,爸妈教育我们好人有好报,长大一点之后我们开始发现好人不一定有好报,再经历一些事情之后就明白了好人没好报背后都是有原因的,就是所谓的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可恨之人也必有可怜之处。

非常着名的那句李广难封的李广属于那种专业技术强,但是有点恃才傲物,恃才而爱冒险,性格耿直,并且在与当权者的相处中并不谨慎的人。

有的人是只琢磨做事,不琢磨做人;有的人是只琢磨做人,不琢磨做事;而更厉害,能走得更远的人是既琢磨做事,又琢磨做人的人。这样的人通常知道进退,知道屈伸,知道应对。能够成熟,理智地应对遇到的人和事。悉心思考,不诚惶诚恐,不患得患失,不过激反应。

被动谦卑和主动谦卑- 卫子夫和卫青

卫子夫和卫青姐弟经历了从最卑微的歌女和家奴到权倾朝野的皇后和大将,后来卫青还娶了他从前的主人-平阳公主。

最难能可贵的是他们能够在拜托了卑微的地位之后,还能保持谦卑的态度,谨言慎行地躲过了很多年。卫子夫没有像栗姬那样因为得宠和儿子被立为太子而任性猖狂,吃醋争宠,出言不逊;卫青也从来没有因为立下大功,姐姐是皇后或者自己是驸马而张扬跋扈。

在卫子夫刚得宠怀有皇子的时候,当时的皇后陈阿娇的母亲长公主陷害卫青,差点让卫青丧命,不过在他脱险之后,终生都没有再提起过这件事,也没有因此而报复任何人。历史上也没有记载过卫子夫或者卫青在得势后报复任何人。在汉武帝不仅给他封侯,还给他的3个孩子封侯的时候,他坚决拒绝,反而为他手下的将领争取皇帝的奖赏。

在他屡屡立下赫赫战功,显露出色的军事才能的时候,此时他已经是大汉倚重的重臣,并且他也是皇后和太子背后的外戚,这时候汉武帝对他的态度就比较微妙了,防备之心渐长。于是汉武帝开始提拔年轻,才华横溢的将才霍去病来压制卫青,卫青不得不面对事业每况愈下的处境,但是他也没有任何怨言或者过激的举动,而是宠辱不惊,默默地承受皇帝对他的恩宠或者不公。他迎娶了平阳公主以后,也没有小人得志的无耻嘴脸,而是和公主相处得很融洽,最后寿终正寝,与公主合葬在一起。

虽然卫子夫最后因为巫蛊之祸没有得到善终,但是从始至终她并没有做过任何迫害后宫嫔妃,迫害皇子,参政弄权的事情。我想在老年汉武帝的心中,对卫子夫和他们的孩子的悔恨是一直陪伴着他的。

读《秦始皇陵》有感


上一次我们了解了世界上最大的地上皇陵——古埃及金字塔,今天就让我们了解一下世界上最大的地下皇陵——秦始皇陵。
通过阅读我知道了:秦始皇陵南边靠骊山,别边临渭水,景色优美,环境独秀。陵园依照秦国都城咸阳建造,大体成回字形,整座陵区总面积为56.25平方千米。
我还知道秦王朝是中国历史上辉煌的一页,秦始皇把他生前的荣华富贵全部带入地下。陵园陪葬分布众多,规模空前,除闻名遐迩的兵马俑陪葬坑,铜车马坑之外,又新发现了大型石质铠甲坑、百戏俑坑、文官俑坑以及陪葬墓等六百余处,出土的文物多大十万余件。相信随着考古工作的进展,肯定还会有更多意想不到的发现。

阅读本篇文章我了解了古代帝王是多么奢侈,耗费了那么多的人力、物力,为自己建造了现如今世界上最大的地下皇陵,可见,那时的帝王是多么的残酷、残暴。我们生活在一个这么幸福的时代,国家富强,人民安居乐业,没有压迫和剥削,我们要努力学习,为这个社会贡献出一份力量,为这个祖国添砖加瓦,把祖国变得更加强大,更加富饶,科技越来越发达,综合起来的科技胜过美国。让我们国家的地位成为世界第一。这些事情都会由我们晚一辈去完成,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们要认真学习,直到祖国真正强大的时候,并且要牢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要伤害到自己,也不要伤害到别人!要是不能“贵在坚持”那你只能唱“明日歌”了。

王立群读史记读后感


王立群读史记读后感(一)

看完了王立群先生的新作《王立群读史记之项羽》,心中有一种感动,仿若穿越时空的界限,将项羽的影子投射在了我的心中,依稀看见那个时代的残血夕阳 项羽有太多的遗憾,或者说本该成为英雄的人却无法成为真正的英雄。但是他身上具有的素质断定了项羽这一生成就不了统一中国的帝业,辛苦打下的天下只能拱手让给刘邦。姑且不论项羽霸业未成的真正原因是什么,但是读完此书后,觉得项羽乃至楚汉争霸对现代企业管理有如下启示:

1、单打独斗永远团队作战:一个好汉三个帮这句古语在项羽和刘邦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前者是失败的淋漓尽致,后者是成功的淋漓尽致。君不见,刘邦身边人才济济,文有张良、陈平、萧何等,武有韩信、樊哙、彭越等,也正是这些文臣武将充分弥补了刘邦个人能力的不足,形成了很好的互补型团队,最终成就了帝业。而反观项羽,绝对是当时的单打冠军,名副其实的霸王,但身边真正派得上用场的得力助手又有几人。我们能记住的好像只有亚父范增和堂叔项伯,前者说实话也不是什么高水平的谋士,后者更是吃里扒外,不下三次救助了深陷危机的亲家刘邦。

2、最高领导人永远应当戒骄戒躁:项羽是霸业的创造者,同样也是霸业的摧毁者。由于自身能力超强,所以在项羽的眼中和心中几乎看不见能人,几乎看不到别人的长处。项羽的不容逆耳、刚愎自用、心胸狭隘、所封不当早就妇孺皆知。这里只想特别指出他性格上的一个致命弱点:易发怒。纵观《史记》,有关项羽的记载用得最多的两个词就是怒和大怒。整个《项羽本纪》记载了项羽一生中只有一次笑,那就是乌江自刎前的仰天大笑。实际上,项羽身上的弱点同样在很多企业的创业者和最高管理者身上或多或少都有所体现。无论如何,即使昨日如何伟大,如何成功,都应当戒骄戒躁,永远不要成为企业继续创造辉煌的绊脚石。

3、战略永远战术:对照项羽和刘邦,项羽是一个缺乏战略大局观的人,而刘邦在张良等人的辅助下则步步为营,很好地实现了起初的战略布局。荥阳会战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在这场耗时28个月的楚汉争霸中最长的一场战役中,项羽的疲于奔命就是只重战术、没有战略和注重一城一池,没有大局观念的鲜明体现,虽然荥阳大战从表面上看是以项羽的胜利而告终,但是真正的胜利者却是刘邦,除了双方中分鸿沟、楚河汉界,韩信还控制了整个黄河以北的广大区域,形成从北面、东面包围项羽的态势,为最终的十面埋伏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石。

4、虚心学习竞争对手的优点:论个人天赋,项羽应当强于刘邦。但为什么二流的刘邦最终战胜了一流的项羽,关键因素之一就是刘邦的三善:善听、善用、善赏罚。翻译成现代汉语,刘邦是一个从谏如流、善于倾听;能将合适的人放在合适岗位;奖赏分明的优秀领导人。而反观项羽,这三个要素没有一项能得及格分。因此,最终的胜负可想而知了。这点同样适用于现代企业和企业家,重视竞争者研究,无论是系统的对标、竞争者分析还是竞争者情报收集永远都应当是企业的一项重要工作。因为,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王立群读史记读后感(二)

读完《王立群读史记》后,不禁对汉武帝产生崇敬之感,这种感受是由然而生的,也是发自内心的。试想一下,历朝历代,有几位帝王能够对生前的错误和失策进行反思,临终前为自己在世时的过失进行忏悔而下罪己诏呢?又有哪一位帝王能够在罢除百家、独尊儒术之后,还能广开言论,接纳四方闲士入朝为官呢?这些,也就是我对这位一代雄主产生崇敬的原因。不过,我对汉武帝的敬佩之情更多的还是来自于他力抗外敌、开疆括土的雄才大略方面。

汉武帝一生在位54年,差不多有百分之九十的时光是在对外战争中度过的。他南征东越、南越,北击匈奴,一代雄主的武治水平发挥到了极致。于是,在武帝时,便出现了卫青、霍去病、李广这样的军事天才。这三位军事家当年都有感天动地的豪情壮举,让人不由肃然起敬。卫青匈奴未灭,何以家为,一生熬战到白头;霍去病在战场上与匈奴作战深入敌穴,奋勇当先,直到流尽最后一滴血;李广在寡不敌众的情况下,至死不向敌军屈服,最后以身殉国。

纵观武帝一朝,除出了一批杰出的军事家,还有一批出色的外交家,张骞就是其中的一位佼佼者。汉朝自高祖刘邦时代起,中原地区就不断遭到北方强大的游牧民族匈奴侵扰与破坏,人畜伤亡损失惨重。自高祖时代起,就被迫答应对方,以和亲与进贡的方式来换取短暂的和平。但是匈奴的胃口越来越大,单靠和亲与进贡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于是到了文帝时,匈奴依然在边境进行破坏骚扰活动。汉武帝时,对于匈奴的出尔反尔,武帝决定以战争的方式来解决匈奴的问题。这样,在武帝继位的第二年,朝臣献策选贤,武帝决定在都城长安张榜贴告,进行选秀,向全国征集优秀人才,派最有胆识和才华的人去西域月氏进行交涉,说服当地国王,派人配合汉军夹击匈奴。说起来,这可不是一件好差事啊。去西域月氏全程差不多有上万公里,路上若赶上天灾人祸,保不准还要丢掉性命。但是,许多有志之士都把它当成一次为朝庭效力的好机会,奋勇当先赶来报名。经过初赛、复赛、淘汰赛,到这年5月份的全国总决赛,最终张骞和堂邑父顺利胜出,得到了自己心仪的角色出使西域。至此,张骞和堂邑父与100余名随从于公元前139年踏上了西行之路。一路上历经千辛万苦,途中还被匈奴扣压过十年。但张骞虽历经屈辱,却意志坚定,持汉节而不失。直到后来匈奴内乱,张骞和堂邑父侥幸逃出。逃出后,他们来到了一个名叫大宛的国家。大宛国早就听说汉朝是个强大的国家,且对汉主非常崇敬,所以当地国王一听说汉使来了,认为这是个极好的外交机会,便以礼相迎。数月后,大宛王便派使臣把他们带到了一个叫康居(今哈萨克斯坦境内)的国家呆了一段时间后,便由康居的武士护送他们来到了最终的目的地大月氏。月氏王很有礼貌地接待了他们,但拒绝了他们联手夹击匈奴的要求。尽管如此,张骞仍不愧是一位了不起的出色外交家。后来,他和堂邑父与在匈奴认识的胡人女友一起,在再次绕过匈奴边境时被匈奴扣压,后又因匈奴内部战乱而顺利逃了出来。回到长安后,他们得到了长安市民英雄般的礼遇,汉武帝也大加赞许,张骞一行受命出使,先后历经13年,最终艰难回朝复命。不久,张骞再次出使西域,与上次不同,这一次他顺利完成了使命。

汉武帝时人才济济,除了外交家和军事家以外,还有许多杰出的文学艺术家。比如编纂了《淮南子》的淮南王刘安,儒学家董仲舒,大文豪司马相如,谋略家东方朔,《史记》的作者司马迁,这些都是非常了不起的文学艺术家。


王立群读史记读后感(三)

千古一史唯《史记》,闹得沸沸扬扬的王立群读史记,号称以四十年功力去解读《史记》,想来也自不俗。抱着这样的心态去读了《王立群读史记之汉武帝》,一读之下,却发现在王教授的笔下,《史记》中那些鲜活的历史人物,却一个个成为尔虞我诈的小人,要么就是不懂权谋的傻冒。

无论是汉武帝成为太子的诸多波折,还是汉景帝为太子即位铺平道路的手腕,或是汉武帝时代诸多风云人物的故事,在这本书里只剩下权谋,只剩下尔虞我诈。而且这里的权谋不是谋略,如果说谋略还让人想到机智,想到才华,那么权谋则是委琐,则是奸诈。

《史记》的恢宏和雄美从古至今感动了无数人,李白的气魄,苏轼的胸襟,都与《史记》不无关系。无论是先秦的诸国纷争,还是秦末的楚汉相争,汉武帝时期的讨伐匈奴,都不仅仅是单调的历史事件,而是以生动的画面存活于《史记》中。与此相应,是那画面中一个个鲜活的人物,血性而富有激情。

那曾经让匈奴闻名丧胆的卫青、霍去病。此二人对汉民族之功不可谓不高,可是在王教授的书中,也不过是无数次地强调卫青是卫子夫的弟弟,而卫子夫是汉武帝心爱的女人。自然,关系是有,可是若仅凭关系而无将才,又如何能破得了匈奴?如果卫青遇害,谁是最痛苦的人?当然是他的亲姐姐卫子夫!那么,谁最希望卫子夫痛苦?当然是与卫子夫争宠的皇后陈阿娇。这种话即使有道理,那语气却绝不像是一个学者所说,倒与爱捕风捉影的狗仔队语言差相仿佛。王教授对卫青的将才不注意,却独独对渲染那点关系别有嗜好,不免让人怀疑他的品味。

王教授在书里还时时对笔下人物做出貌似聪明的评价,可这是否便证明了他的高明?恐也未必。如他对窦婴的评论:窦婴很聪明,只是他不通权谋,不会来事;而与其说他不忠诚,不如说是贵公子的优越感太强。可见权谋是王教授的挚爱,一个人不管才略如何,如果没有权谋,也便只落得不会来事的评价。《史记》中虽也时有评论,可是那是太史公的无限感喟,而王教授的这种评论,只显示出他对八面玲珑之人的无限欣赏。

对那种历史上的正直之士,王教授总是自作聪明地以为他们是没事找事。这一点主要表现在对汲黯的评价上。汲黯不阿谀,不奉承,冒死批评汉武帝,也不过换来王教授的如此评价:这一次汲黯的确有些过分。官场之事,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何况是对当今圣上?汲黯不懂批评艺术,或者也不是不懂,而是唯恐绕着弯子别人听不明白,有点存心的意思。

显然,这种态度不是王教授欣赏的。若依王教授的观点,那么唐朝的魏征就更是不识相的人了,明朝的方孝孺则简直是一个傻冒。可是岂不知,正是这些刚直之士,才铸就了历史长河中的铮铮铁骨。人性的复杂自是不可否认,可是读史若只读出权谋,只读出人性的无赖和阴暗,那便是读史者的问题了。

王教授此书丝毫未论及《史记》的文才,只是剥离其中的故事,而这些故事又多侧重于权谋之事。《史记》中的血性男儿,《史记》中的文采武略,在王教授的笔下几乎不易寻到,而此书给人的印象便是丧失了《史记》之魂,不免有买椟还珠之嫌。

令人敬佩的秦始皇_读《吴姐姐讲历史故事》有感400字


这几天我读了《吴姐姐讲历史故事》,知晓了历史知识,也看到了一个令人敬佩的人----秦始皇。

《吴姐姐讲历史故事》讲述了从上古到明朝的中国历史故事。

秦始皇嬴政是一个集聪明,勤奋,严厉于一身的人十分值得我们敬佩:他十分的聪明,但他的聪明不是来自于自身,而是来自于他的能臣们,比方说范雎,这位提出了远交近攻的能人他的智慧就这么为嬴政所用了,这就是嬴政的聪明之处;最值得敬佩的地方就是他那勤奋。他的勤奋在于他规定了当时中国的文字,规定中国道路的宽度,规定了长度的标准,规定了中国的一切;时他又非常的严厉不管是对他人还是对自己都严格要求:他要求他的子民们建造万里长城,也要求自己每天读一百二十斤重的公文。

秦始皇正是令我敬佩呀!他能做到的,我都不能做到。就比如说他的聪明-----让别人来帮助自己,我就完全不能做到,因为我的性格有些许暴躁,脾气不好,不善于跟人打交道,常常会发生吵闹,嘴巴不好。他很勤奋,我却懒惰,父亲总说我懒得像猪一样。他的严厉,我只能做到一半----对他人要求严格。虽然我现在不行,但我以后一定会聪明,勤奋,严厉的。

优秀读后感:读《秦始皇传》有感


寒假里,我阅读了张分田编着的《秦始皇传》,本书详细的记述了秦王朝的历史文化传统,特别是秦始皇在位期间一系具有深远意义的政治经济,法律制度,思想文化以及工程军事方面的成就,客观的评价了这位千古一帝的功勋与不足,肯定了他在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无与伦比的卓越地位。

在几次阅读后,我从自己的思维角度出发,深刻的思考了秦始皇为何能在短短的实际执政不到三十年的时间里建造了首个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完成华夏大一统。

秦始皇是我最景仰的古代人物,我认为它是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英雄。中国历史悠久绵长,皇帝也多如牛毛,但是出类拔萃的只有可怜的几位,多数属于庸碌之辈,而我以为,除了秦始皇其余那些所谓明君圣主,没有一个胜过他的,都是在他建立的政治基础上做少许的修整,后辈的那些皇帝几乎是完全的继承了他的衣钵,可以说尽管大秦帝国存在的时间甚短,但也可以说一直存在下去了,只是朝号更换,本质上没有变动,从这个意义上来来说,他不愧是始皇帝。

所谓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秦始皇对中国进行了一定的改造,对中国人进行了改造。他领导的秦国正是一个厉行严刑峻法,限制官吏特权,实行一统的国家。秦始皇在中央创建皇帝制度,实行三公九卿,管理国家大事。地方上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同时又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对外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修筑万里长城,修筑灵渠,沟通水系。由于工程大多浩大,耗费人力物力巨大,所以得罪了六国旧贵族和百姓,自然留下了千古暴君的骂名,但实际上,秦始皇留下的却是一个保护了中国农耕民族的军事工程和一个近乎完美的政治体系。

秦始皇不是太残暴而失天下,而还是因为太仁慈和信任这个官僚阶层而失天下。他未能在统一之后及时的将李斯革除,从而酿成死后其叛变倒戈,未能扶立扶苏,致使二世为赵高所用。而其因看中赵高的法律才识委以信任也是后患。所有的这些,都断送了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的梦,断送了大秦帝国的前程。

作为一个普通人,对秦始皇的了解除了《秦始皇传》,最早的印象是来源于初中的历史课本,他是一位暴君的地位在我的心中曾不可动摇过,但在深入了解后,才发现他是一个刚毅坚韧,君临天下的英雄,一个无人能及的英雄。

所有人的生命都是一部历史:读《骆驼祥子》有感


每个人的生命就像是一部沉淀的历史,默默叙述着一个故事。与此同时,也反映了自己所处时期真正的历史。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个社会同样孕育一类人。

《骆驼祥子》为我们呈现了一个要强怀梦的车夫经历的兴衰历史,最终沦为了一个堕落自私的末路鬼。这是偶然,也是必然,偶然在于那个黑暗世道下所经历的天灾人祸也许会有不同,必然就是没有人能摆脱沉沦的局面。最初的祥子多么耐苦忠厚,他不奢望有荣华富贵,不奢望守株就能够捉到兔,他只想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自食其力,娶上一个自己喜欢的人。就是这么小的平凡的愿望,最终还是变成幻影,石沉大海。我感到愤愤不平,为什么他有梦想,也为之付诸行动,可是上天还是一次一次打击他!?他比故事中的所有人都拼命,可是命运的枷锁牢牢地震慑住他,凭什么!凭什么!我痛恨将祥子连车带人抓走的兵,他们是如此的蛮横跋扈,强抢强掳,可怜的祥子用血汗筹集三年的车没了!这只是一遭,奸诈的孙侦探又威胁祥子交出了他最后的积蓄。而后虎妞欺骗祥子娶她,她可谓人如其名,长的虎头虎脑,可是他得为自己的错误负责只能委屈求全。好吃懒做又迷信的虎妞后来难产,死了,他只得卖了刚买的车安葬。一次又一次的痛楚,他往肚里咽,可他还决定在做一个上进的祥子,只要他爱的小福子和他一起生活。得知小福子自杀后他再也承受不住生命中的痛,最后的希望及善良的本性全然泯灭。既然努力没用,再努力挣钱也只是等别人来掏尽自己的兜囊,那为何还要拼命?不如坐等享乐,沉迷于吃喝玩乐。

虽然造成祥子这出悲剧的编剧是那个阴暗的社会,但导演依然是他自己。他虽然健壮忠厚,但他是自私且无脑的,无论是在曹宅丢钱后想着偷回几样东西补偿,还是拒绝曹妈为他设想的生钱之路生怕丢了钱,还是在他丢车之后抢别的车夫的买卖及至最后他的沦陷,无一不是自私的表现,而推翻这个吃人的社会,只有人们都认清现实成了群打成阵才行,而自私是当时社会人们致命的弱点。

我庆幸我处于21世纪,自然没有吃人的制度,所有的努力都能化为成功,而我们比祥子多一份幸运,多一份知识,少一份拮据,少一份挫折,自然不能生在福中不知福,应比祥子多一份努力,谱写一段可歌可泣的史诗!

《史记》读书笔记之秦始皇之死:史记为什么没有记载兵马俑?


《史记》读书笔记之秦始皇之死:史记为什么没有记载兵马俑?

读《史记·秦始皇本纪》到始皇下葬,其中详细记载了秦始皇的墓葬规模和形制。让人惊讶的是,这其中竟然只字未提兵马俑。

原文记载:始皇初即位,穿治郦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余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令匠作机驽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二世曰:“先帝后宫非有子者,出焉不宜。皆令从死,死者甚众。葬既已下,或言工匠为机,臧皆知之,臧重即泄。大事毕,已臧,闭中羡,下外羡门,尽闭工匠臧者,无复出者。树草木以象山。

根据历史记载复原的地宫模型,一定远不及真实地宫百分之一的震撼

这段文字高度浓缩了秦始皇陵的形制规模,每个字里都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大气布局,这种气吞天地的设计,恐怕只有秦始皇这种不可一世的帝王才能驾驭吧。

简单解释一下原文,说是秦始皇从即位就开始修自己的陵墓,直到自己吞并天下为止。从全国发配了七十万人,打穿骊山来实施这一重大工程。里面奇珍异宝、机关强弩就不说了,那只是常规配置。牛逼的来了,首先他用水银做成江河大海,天文地理完全按照天下布局进行还原。然后用南海才能捕到的一种人鱼的油来做蜡烛,点很久都不会熄灭。紧接着,他的孝顺儿子秦二世胡亥说:“我爸爸后宫里那些没生儿子的宫女妃嫔,出宫也不合适。”所以全都殉葬了,想想当初秦始皇吞灭六国时,尽收后宫之女,这下子殉葬的美女恐怕不计其数。秦始皇下葬之后,又担心修陵的工匠知道里面的机关,很可能泄露出去,所以关闭地宫中门,将工匠全部活埋。七十万人修了一辈子皇陵,竟然落得如此下场。最后在陵墓外种上树木,让这里看起来就像一座普通的山。

秦始皇陵里没有兵马俑?

司马迁写史记的具体时间不详,考虑到司马迁本人是汉武帝时期的人,离秦始皇去世还不到百年时间。从《史记》里这些详尽记载来看,当初秦二世费尽心思坑杀所有工匠想要隐藏秦始皇陵墓的秘密,其实早就流传出去了。

既然如此,为什么整段记载里,完全没有“兵马俑”?

看过兵马俑的同学都知道,那可是整个军队啊!每个陶俑据说刚发掘出来的时候,都是有颜色的。这么大规模的陪葬品,怎么会在《史记》里只字不提呢?

规模宏大的兵马俑,却在《史记》对秦始皇陵的详尽记载中只字未提。

兵马俑根本就不是秦始皇的陪葬品?

我只是看书提出点疑问而已,没想到还真有人对此做过研究。有一种说法目前得到越来越多的支持,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兵马俑根本就不是秦始皇的陪葬品,而是他的太祖母秦宣太后芈八子,就是前段时间热播电视剧《芈月传》里的那个芈月。

先别急着喷。这次专家的说法我还是服气的。理由有二:

一、当初秦宣太后芈八子把持秦国朝政,在秦国影响力很大。临终之时下令让身边的近臣为她殉葬。当时她的儿子秦昭王毕竟不像秦始皇的儿子胡亥,为人仁厚宽容,没有答应母亲临终的要求。可是作为儿子,他深知母亲一生心念回归楚国故里,作为人殉的交换,秦昭王令工匠用陶俑制作了整整一个送行军队,包括辎重车队,陪葬在母亲陵寝旁,以此象征送母亲回归楚国。

二、兵马俑刚刚出土时,全身色彩斑斓,秦国的士兵服饰颜色不应该是这样。古代人相信“金木水火土”的五行理论。在《史记》里就有记载,秦始皇称帝时,他认为周为火德,而秦灭了周,应当是水能灭火,所以秦为水德,而水主阴,阴为杀,所以是黑色。于是下令从此以后全国服饰都以黑色为主,以此推论秦国的士兵服饰也应当是黑色的。可是兵马俑却穿着色彩斑斓的衣服,这完全就不是秦国的士兵,更可能是为芈月送行的楚国士兵。

万事都不是绝对的,虽然大家这么多年都说兵马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品,可是《史记》里却对此只字未提,或许打开一下脑洞,真是芈月的送行部队呢?

《历史穿越报——秦始皇》读后感600字


读史可以明智,可以滋养品性,可以开阔胸襟,可以涤荡情怀……从小了解历史,就是在心灵里种下一颗好奇历史,想了解历史的种子。

最近我读完了《历史穿越报——秦始皇》,这本书讲的是秦始皇那风风雨雨的一生。

嬴政(秦始皇原名)本是秦国皇室,却在赵国出生,父亲在他 1 岁时跑了,他只能与母亲相依为命。不幸中的万幸是,在13岁时,因为有仲父吕不韦的帮助,他回到了秦国,并当上了皇帝,但他还年幼,好在有母亲和吕不韦的辅佐,但后来,母亲把朝廷弄得乌烟瘴气。又过了几年,嬴政22岁的时候,他已经可以掌控大权了,但他接下来就可以享乐了吗?不!他的野心可不止是坐上皇位,他要统一六国,于是秦始皇便求贤若渴,重用了一大批人才,远交近攻,分化离间……短短九年就统一了六国,建立了中国,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虽然他统一了六国,但百姓们却不怎么爱戴他,因为秦始皇称帝之后凶残成性,不把老百姓们当人看,当他们是奴隶,修长城、修皇陵、坑道士、焚诗书,搞得天下民不聊生,为秦国的灭亡埋下了种子。

读完这本书,我对中国的历史有了初步的了解。有人说秦始皇功绩勋勋,也有人说秦始皇有很大的过错。功就是他统一了六国,统一了文字,也统一了货币。他的过也不小——平时平白无故的屠杀百姓,让百姓们不分昼夜的为自己做事,结果许多人都被活活累死了。最后秦朝很快走向了灭亡。

人有勇谋,有策略是大本领,但走向成功后还是要控制自己的欲望,民主、善良、亲民才能走得更远。我想当今社会也一样,要有一颗友爱的心,对别人好,别人才会对你好。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有朋友,多一个朋友总比多一个敌人要好。

历史上还有许许多多这样的故事,让我们一起了解历史,从中懂得更多的知识和它蕴藏的道理吧!

王立群讲史记读后感


王立群讲史记读后感

《王立群读史记》开播了。作为一个历史爱好者,位于二十四史之首的《史记》我是必看的,我当然要看看解读史记的节目喽!

这中间最令我有感触的是司马迁的生世。

司马迁出生于一个史官家庭,他在父亲死后接替了父亲的官位,成了汉武帝身旁的一个起居注官。

一次,汉武帝派了李夫人(他最宠爱的嫔妃)的弟弟李广利和名将李陵去攻打匈奴,好让李陵护卫,李广利得胜封侯。可李广利投降了匈奴,道出了李陵只有五千步兵的弱点,李陵战败被俘。

汉武帝很生气,大家都说要严惩李陵,惟独司马迁一言不发,汉武帝问他是什么态度,他认为李陵是诈降。汉武帝听了很生气,将他打入死牢,罪名为诬上(欺骗皇上)。当时,诬上有三种惩罚方式: 1 、死罪, 2 、罚钱 50 万, 3 、接受宫刑。接受宫刑是莫大的耻辱,很多人宁肯死也不愿这样活着,可司马迁已开始写《史记》,为了写完《史记》,他开始了忍辱负重的生活。

是什么造就了司马迁呢?是挫折,是人生中的磨难,多一些磨难就多一些阅历,了解更多的人情世故。

正因为遭受如此磨难,司马迁对死亡看得淡,他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

正因为受到如此耻辱后,他才对历史的人物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他在《萧相国世家》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刘邦诛灭韩信后,封萧何五千户,萧何很高兴,大宴宾客,他手下有一个叫召平的人,劝他:你还是把家财都送给皇上吧!因为皇上是猜疑心很重,他会怕您谋反的,这样他就不会猜忌您了。萧何忍痛捐出了财产。司马迁用五个字2020来形容高祖乃大喜。如果他不惹怒皇帝,不受到劫难,是很难用五个字2020这么准确地揣摩帝王心思的。果然,萧何没受到打击,其余功臣如彭越、韩信等不是被杀,就是被贬。

有挫折,才有更好的抗压能力。现在有大学生因为同学之间闹矛盾,工作太累而自杀,这都因为没有经过磨练,这些温室中的花朵从未经过困难,在家里享受众星捧月的待遇,自然会受不了困难。

有挫折才有成功这就是我对挫折的理解。

王立群读史记读后感1000字7篇


下面由小编帮大家编辑的《王立群读史记读后感》,欢迎大家参考阅读。沐浴在书籍的世界里,我的时间都是有意义的,作品带给了我许多感触,更有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震撼着我。为了让我们更好的去理解优秀的作品,不妨写了一份读后感。

王立群读史记读后感(篇1)

读完《王立群读史记》后,不禁对汉武帝产生崇敬之感,这种感受是由然而生的,也是发自内心的。试想一下,历朝历代,有几位帝王能够对生前的错误和失策进行反思,临终前为自己在世时的过失进行忏悔而下罪己诏呢?又有哪一位帝王能够在罢除百家、独尊儒术之后,还能广开言论,接纳四方闲士入朝为官呢?这些,也就是我对这位一代雄主产生崇敬的原因。不过,我对汉武帝的敬佩之情更多的还是来自于他力抗外敌、开疆括土的雄才大略方面。

汉武帝一生在位54年,差不多有百分之九十的时光是在对外战争中度过的。他南征东越、南越,北击匈奴,一代雄主的武治水平发挥到了极致。于是,在武帝时,便出现了卫青、霍去病、李广这样的军事天才。这三位军事家当年都有感天动地的豪情壮举,让人不由肃然起敬。卫青匈奴未灭,何以家为,一生熬战到白头;霍去病在战场上与匈奴作战深入敌穴,奋勇当先,直到流尽最后一滴血;李广在寡不敌众的情况下,至死不向敌军屈服,最后以身殉国。

纵观武帝一朝,除出了一批杰出的军事家,还有一批出色的外交家,张骞就是其中的一位佼佼者。汉朝自高祖刘邦时代起,中原地区就不断遭到北方强大的游牧民族匈奴侵扰与破坏,人畜伤亡损失惨重。自高祖时代起,就被迫答应对方,以和亲与进贡的方式来换取短暂的和平。但是匈奴的胃口越来越大,单靠和亲与进贡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于是到了文帝时,匈奴依然在边境进行破坏骚扰活动。汉武帝时,对于匈奴的出尔反尔,武帝决定以战争的方式来解决匈奴的问题。这样,在武帝继位的第二年,朝臣献策选贤,武帝决定在都城长安张榜贴告,进行选秀,向全国征集优秀人才,派最有胆识和才华的人去西域月氏进行交涉,说服当地国王,派人配合汉军夹击匈奴。说起来,这可不是一件好差事啊。去西域月氏全程差不多有上万公里,路上若赶上天灾人祸,保不准还要丢掉性命。但是,许多有志之士都把它当成一次为朝庭效力的好机会,奋勇当先赶来报名。经过初赛、复赛、淘汰赛,到这年5月份的全国总决赛,最终张骞和堂邑父顺利胜出,得到了自己心仪的角色出使西域。至此,张骞和堂邑父与100余名随从于公元前139年踏上了西行之路。一路上历经千辛万苦,途中还被匈奴扣压过十年。但张骞虽历经屈辱,却意志坚定,持汉节而不失。直到后来匈奴内乱,张骞和堂邑父侥幸逃出。逃出后,他们来到了一个名叫大宛的国家。大宛国早就听说汉朝是个强大的国家,且对汉主非常崇敬,所以当地国王一听说汉使来了,认为这是个极好的外交机会,便以礼相迎。数月后,大宛王便派使臣把他们带到了一个叫康居(今哈萨克斯坦境内)的国家呆了一段时间后,便由康居的武士护送他们来到了最终的目的地大月氏。月氏王很有礼貌地接待了他们,但拒绝了他们联手夹击匈奴的要求。尽管如此,张骞仍不愧是一位了不起的出色外交家。后来,他和堂邑父与在匈奴认识的胡人女友一起,在再次绕过匈奴边境时被匈奴扣压,后又因匈奴内部战乱而顺利逃了出来。回到长安后,他们得到了长安市民英雄般的礼遇,汉武帝也大加赞许,张骞一行受命出使,先后历经13年,最终艰难回朝复命。不久,张骞再次出使西域,与上次不同,这一次他顺利完成了使命。

汉武帝时人才济济,除了外交家和军事家以外,还有许多杰出的文学艺术家。比如编纂了《淮南子》的淮南王刘安,儒学家董仲舒,大文豪司马相如,谋略家东方朔,《史记》的作者司马迁,这些都是非常了不起的文学艺术家。

王立群读史记读后感(篇2)

看完了王立群先生的新作《王立群读史记之项羽》,心中有一种感动,仿若穿越时空的界限,将项羽的影子投射在了我的心中,依稀看见那个时代的残血夕阳 项羽有太多的遗憾,或者说本该成为英雄的人却无法成为真正的英雄。但是他身上具有的素质断定了项羽这一生成就不了统一中国的帝业,辛苦打下的天下只能拱手让给刘邦。姑且不论项羽霸业未成的真正原因是什么,但是读完此书后,觉得项羽乃至楚汉争霸对现代企业管理有如下启示:

1、单打独斗永远团队作战:一个好汉三个帮这句古语在项羽和刘邦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前者是失败的淋漓尽致,后者是成功的淋漓尽致。君不见,刘邦身边人才济济,文有张良、陈平、萧何等,武有韩信、樊哙、彭越等,也正是这些文臣武将充分弥补了刘邦个人能力的不足,形成了很好的互补型团队,最终成就了帝业。而反观项羽,绝对是当时的单打冠军,名副其实的霸王,但身边真正派得上用场的得力助手又有几人。我们能记住的好像只有亚父范增和堂叔项伯,前者说实话也不是什么高水平的谋士,后者更是吃里扒外,不下三次救助了深陷危机的亲家刘邦。

2、最高领导人永远应当戒骄戒躁:项羽是霸业的创造者,同样也是霸业的摧毁者。由于自身能力超强,所以在项羽的眼中和心中几乎看不见能人,几乎看不到别人的长处。项羽的不容逆耳、刚愎自用、心胸狭隘、所封不当早就妇孺皆知。这里只想特别指出他性格上的一个致命弱点:易发怒。纵观《史记》,有关项羽的记载用得最多的两个词就是怒和大怒。整个《项羽本纪》记载了项羽一生中只有一次笑,那就是乌江自刎前的仰天大笑。实际上,项羽身上的弱点同样在很多企业的创业者和最高管理者身上或多或少都有所体现。无论如何,即使昨日如何伟大,如何成功,都应当戒骄戒躁,永远不要成为企业继续创造辉煌的绊脚石。

3、战略永远战术:对照项羽和刘邦,项羽是一个缺乏战略大局观的人,而刘邦在张良等人的辅助下则步步为营,很好地实现了起初的战略布局。荥阳会战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在这场耗时28个月的楚汉争霸中最长的一场战役中,项羽的疲于奔命就是只重战术、没有战略和注重一城一池,没有大局观念的鲜明体现,虽然荥阳大战从表面上看是以项羽的胜利而告终,但是真正的胜利者却是刘邦,除了双方中分鸿沟、楚河汉界,韩信还控制了整个黄河以北的广大区域,形成从北面、东面包围项羽的态势,为最终的十面埋伏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石。

4、虚心学习竞争对手的优点:论个人天赋,项羽应当强于刘邦。但为什么二流的刘邦最终战胜了一流的项羽,关键因素之一就是刘邦的三善:善听、善用、善赏罚。翻译成现代汉语,刘邦是一个从谏如流、善于倾听;能将合适的人放在合适岗位;奖赏分明的优秀领导人。而反观项羽,这三个要素没有一项能得及格分。因此,最终的胜负可想而知了。这点同样适用于现代企业和企业家,重视竞争者研究,无论是系统的对标、竞争者分析还是竞争者情报收集永远都应当是企业的一项重要工作。因为,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王立群读史记读后感(篇3)

今天开始休假,在开车回老家的路上听《王立群读史记之汉武帝》,其中我觉得很值得思考和学习的观点有:

情商低,好运也无法长久 - 王娡和栗姬

栗姬无疑曾经是个好运的女人,年轻貌美的时候就交给汉景帝,深得宠爱,又在薄皇后无子无宠的情况下,生下的黄长子被立为太子。看起来她的地位是无可动摇的,她的心里也一定是这样想的,再加上她单纯,幼稚,没有什么心机和政治头脑,于是为了吃醋而对常给老公进献美女的长公主冷漠,为了吃醋在皇帝病重托付的时候出言不逊。

运气好的人最容易犯的错就是,以为自己会一直幸运,因为自己的幸运不会被别人抢走。而运气不好的人往往从更卑微的处境起步,但是更懂得筹划与经营;运气不好的人也更懂得舍弃可以不计较的,专注努力抓住最关键的。王娡就是很会经营,她是在生下一个孩子之后离婚改嫁,嫁给了汉景帝,生活的阅历一定已经给了她超过栗姬的成熟和智慧,有着一种与单薄的年轻貌美不同的成熟魅力。王美人的孩子是汉景帝的第10个儿子,但是她步步为营最后让自己的儿子成了太子,并且汉景帝晚年能够为了让她的儿子做一个平安太子而花费那么多心思。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帮助儿子PK赢比他年长的9个皇子,又要防止新得到皇帝宠爱的美女和皇子不会取代他们母子。

能笑到最后的人也必须是个不与命运里改变不了的部分做无谓斗争,懂得抓住重点去改变你自己能够改变的方面的人。栗姬纠结得是和皇上之间的所谓专一的,山盟海誓,海枯石烂的爱情,她用无用的怨恨去与改变不了的命运做无畏的斗争,怨恨咒骂汉景帝,长公主,汉景帝宠爱的其他美人,汉景帝的儿子们。与栗姬犯了同样错误的就是同样结局悲惨的汉武帝的皇后陈阿娇。而 王娡是更看得清自己的处境,她不纠结于争风吃醋,步步为营地争取能够支持自己的人,把处境向有利于自己的方向转变。薄太后和吕太后都曾经面对被丈夫冷落的艰难处境,但是她们都懂得适时忍耐,适当谋划自己的人生。

蒙曼对武则天的一句评价就是,一般人是有好机会也不一定能抓得住;能人是有机会就能抓得住;而强人是没有机会也要创造机会的人。

无声胜有声,无招胜有招- 汉文帝和汉景帝

他要面对的是后宫里机关算尽的几代人,包括窦太后,他的姐姐长公主,他宠爱的美人们,他的儿子们;还有前朝有着各自价值观和打算的大臣们。 他默默地看着后宫,朝臣等一切的明争暗斗,默默地按照自己的打算随机应变地利用可以利用的资源,所有的这些人都成为他手里这盘大棋局的棋子,可见他是个 深谙权术的人 。

不是每件事你都要各自折腾,四处亲历亲为的,你要学会用脑子,合理规划和利用资源。 懂得如何经营,比使蛮力要重要的多。不是你越辛苦,做的越多,就能得到的越多,离你的目标就越近。选择,方向,或者叫策略比你的努力要重要的多。

汉景帝是一个城府极深的人,只做不说,他按照自己的谋划去做事,但是不会轻易明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立场。他可以忍耐很久,但是一旦动手就很果断。比如他在离刘荣为太子的时候没有立他的母亲栗姬为王后,就说明他是看出了这个女人并不配得上做这个位置,他只是不反映,默默观察。而在他病重托付的时候栗姬出言不逊的时候,他的忍耐到了爆发的点,废了刘荣的太子之位,把栗姬打入冷宫,并且杀了栗姬背后的外戚势力。还有对废太子刘荣,他没有亲自动手,而是用了天下闻名的酷吏来处理废太子的事情,逼死了刘荣,清楚了太子刘彻等级道路上的障碍。

琢磨做事与琢磨做人- 公孙弘,周亚夫,李广

周亚夫属于只琢磨事,不琢磨人的人,就是说他只专注于解决具体的问题,但是不善于洞察人心,说白了就是不懂得照顾别人的感受。所以在他屡次立功的过程中,也得罪了包括窦太后,汉景帝等等的很多关键人物。虽然他有功,有能力,但是在汉景帝的心目中,周亚夫是他难以驾驭的人,恃才傲物,并不认为当权者给予的机会是他建功立业的基石,并不对当权者心服口服,没有谦卑之心,没有顺应当权者之心 。对于难以驾驭的人,有战争的时候他能够解决问题,但是在不需要他立功的时候他的难以驾驭可能给当权者造成很大的麻烦。所以在晚年汉景帝的心目中,周亚夫是不能辅佐新太子登基的人,是必须清除掉的障碍。

而大器晚成的公孙弘是个既会做事,也会做人的人,虽然他的道德品质受到诟病,但是他依然能够善终。公孙弘也属于那种在不幸运中度过了漫长岁月而历练出看人看事的本领。 公孙弘是个形象气质很好的帅哥, 但是出生贫寒,年轻的时候做监狱里的一个小办事员,后来犯了事这个工作也丢了。后来只能放猪为生。于是不甘心的他在40 岁的时候开始走读书做官的道路。他后来两次被举荐做官,是因为他对后母很孝顺,也并不是因为他的才华横溢或者任何专业素养。

第一次被举荐的时候,他已经60岁了,但是因为一篇报告而得罪了汉武帝, 于是主动辞官,这次难得的机会他并没有抓住;第二次被举荐的时候,写的文章被判为最后一名,不过汉武帝很赏识他的文章,点为第一名,这一次他已经70岁了。最后以80岁的高龄在丞相的位置上寿终正寝。 公孙弘死后家无余财,他的钱财都用来接济老朋友和养门客。

公孙弘的处事之道:(1)外儒内法:他看出了汉武帝的推崇儒术只是政治需要,汉武帝是个热爱权利,控制的人。所以他的做法正得皇上没有说出来的心里的真实想法,恰如其分地投其所好。 (2)善于察言观色:不会把自己的方法强加给汉武帝,而是列出好几个方案给皇上, 通过试探发现汉武帝比较欣赏那一个方案, 防止自己的意见和皇帝相左。别的大臣在汉武帝面前滔滔不绝地发表自己的看法的时候,他默默地在一旁察言观色,如果汉武帝同意的他就表示支持,对汉武帝不同意的他就也不支持。

从小,爸妈教育我们好人有好报,长大一点之后我们开始发现好人不一定有好报,再经历一些事情之后就明白了好人没好报背后都是有原因的,就是所谓的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可恨之人也必有可怜之处。

非常着名的那句李广难封的李广属于那种专业技术强,但是有点恃才傲物,恃才而爱冒险,性格耿直,并且在与当权者的相处中并不谨慎的人。

有的人是只琢磨做事,不琢磨做人;有的人是只琢磨做人,不琢磨做事;而更厉害,能走得更远的人是既琢磨做事,又琢磨做人的人。这样的人通常知道进退,知道屈伸,知道应对。能够成熟,理智地应对遇到的人和事。悉心思考,不诚惶诚恐,不患得患失,不过激反应。

被动谦卑和主动谦卑- 卫子夫和卫青

卫子夫和卫青姐弟经历了从最卑微的歌女和家奴到权倾朝野的皇后和大将,后来卫青还娶了他从前的主人-平阳公主。

最难能可贵的是他们能够在拜托了卑微的地位之后,还能保持谦卑的态度,谨言慎行地躲过了很多年。卫子夫没有像栗姬那样因为得宠和儿子被立为太子而任性猖狂,吃醋争宠,出言不逊;卫青也从来没有因为立下大功,姐姐是皇后或者自己是驸马而张扬跋扈。

在卫子夫刚得宠怀有皇子的时候,当时的皇后陈阿娇的母亲长公主陷害卫青,差点让卫青丧命,不过在他脱险之后,终生都没有再提起过这件事,也没有因此而报复任何人。历史上也没有记载过卫子夫或者卫青在得势后报复任何人。在汉武帝不仅给他封侯,还给他的3个孩子封侯的时候,他坚决拒绝,反而为他手下的将领争取皇帝的奖赏。

在他屡屡立下赫赫战功,显露出色的军事才能的时候,此时他已经是大汉倚重的重臣,并且他也是皇后和太子背后的外戚,这时候汉武帝对他的态度就比较微妙了,防备之心渐长。于是汉武帝开始提拔年轻,才华横溢的将才霍去病来压制卫青,卫青不得不面对事业每况愈下的处境,但是他也没有任何怨言或者过激的举动,而是宠辱不惊,默默地承受皇帝对他的恩宠或者不公。他迎娶了平阳公主以后,也没有小人得志的无耻嘴脸,而是和公主相处得很融洽,最后寿终正寝,与公主合葬在一起。

虽然卫子夫最后因为巫蛊之祸没有得到善终,但是从始至终她并没有做过任何迫害后宫嫔妃,迫害皇子,参政弄权的事情。我想在老年汉武帝的心中,对卫子夫和他们的孩子的悔恨是一直陪伴着他的。

王立群读史记读后感(篇4)

通读上下两本书,知认识人对国家兴亡的作用也是尤为重要的。在秦始皇前的三十五代君主中,能够重用人才,不注重身份,国界的君主往往能在自己的统治时期为秦的统一做出自己的贡献。秦孝公重用商鞅变法图强,使秦国成为当时最强盛的国家,政治经济也迅速发展。而商鞅本是出自魏国却因魏主不懂识人而丧失强大的机会。秦武王重用甘茂,抓住时机,东进中原,扩大了秦国的疆土。秦昭襄王重用魏冉、白起、范雎,运用远交近攻的策略摧毁六国的生力军。秦庄襄王重用吕不韦,切断六国南北合纵连横通道。秦王嬴政虚怀若谷,知人善用,重用王翦、蒙恬、尉缭、李斯等人,使秦国进入最强盛的历史时期。也正是秦王身边人才的协助,才最终在秦始皇的手中完成了历代君主所期盼的统一。

而秦强大以后,又面临短暂的生命。二世而亡一直是人们所耻笑的事情,而梦想秦国能够世世代代相传下去,自称始皇帝的秦王嬴政,也终没有逃过死亡。求仙药妄求长生不老,以致在临终之时因无太子而导致的一系列闹剧,最终的秦国也没有逃过二世而亡的命定。不立太子,是他惧怕死亡,一味求仙,也显得更为荒诞。

任何英雄都是时势英雄。没有时势,就没有英雄施展才华的舞台,也就没有英雄成为英雄的平台。所以,仅仅有成为英雄的潜质而没有机遇,永远不会产生英雄,拥有平台后,立即绽放异彩。而人才只有在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上升期、鼎盛期得到重用,才能发挥出最大效益,才能被别人与后人牢牢记住。再优秀的人才,如果出现在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时代,都无法将效益发挥至最大化。韩非有着比商鞅更系统的改革方法,却最终没能成功,也正是缺少一个所谓的平台的出现。

历史,只是过去,而我们应从中汲取那些有力要素。正如书中提到的那样:如果不能增加生命的长度,就一定努力增加生命的宽度!

王立群读史记读后感(篇5)

窦婴实际上是在元光四年的十二月二十九日,也就是元光四年十二月的最后一天被处死的。那么窦婴之死,是武帝初年非常重大的一个事件。因为汉武帝初年第一个被杀的宰相就是窦婴。到底他的死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我们这一集做一点分析。

先讲第一个原因,窦婴之死的原因非常多。第一个原因,是窦婴自身的原因,窦婴自身的因素呢,最重要的,也就是第一条,就是受灌夫的拖累。因为在田蚡婚宴上,灌夫借酒劲指桑骂槐骂田蚡,结果导致自己被抓。这件事情发生以后,灌夫可以说是危在旦夕,窦婴就挺身而出去营救,所以被灌夫拖累,这是窦婴之死的第一个原因。

第二个原因就是遗诏事件。在东朝廷辩后,事情虽然不了了之,但王太后用绝食要挟汉武帝把窦婴下狱,窦婴为了救自己,这才拿出了景帝遗诏,但皇宫中却没有副本,这样,窦婴就因为景帝遗诏罪被杀。

那么,除了这些因素之外,还有什么原因导致窦婴最终被杀呢?首先,田蚡有责任,窦婴最后被杀跟田蚡的关系很大,东朝廷辩的时候,他公开地说窦婴谋反,这是很恶毒的。

其次,大臣们有没有责任呢?大臣们的失语,是慑于太后的威势,大臣们不敢说话,也有责任,但是大臣们很无奈。再次,王太后在窦婴之死的问题上有很大的责任,在东朝廷辩的时候,大臣们为什么失语呢?是因为太后的权势啊,而最后她又拒绝吃饭,用绝食,要挟、威胁汉武帝,所以她有很大的责任。最后一个人,汉武帝。在窦婴之死中间,汉武帝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汉武帝是同情窦婴的,但是他最后处死了窦婴,汉武帝是恨他的舅舅田蚡的,但是他却重用了田蚡,所以汉武帝,他的冷酷跟自私,也是导致窦婴最终被杀的重要原因。

王立群读史记读后感(篇6)

说句实话,不推荐读这本书。可能是因为这本书是作者在百家讲坛电视节目的讲解的文字转述,所以在读书过程中,思绪上会有些混乱,而且错别字缺字较多。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项羽,一位家喻户晓的古代英雄,也是一名军事家。一场巨鹿之战,为他的精彩人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项羽从二十四岁跟随叔父项梁起兵反秦,仅用三年时间,就成为分封十八为诸侯王的西楚霸王,掌握秦亡汉兴之际的命运。后来,仅仅四年的楚汉战争,项羽就兵败乌江,自杀身亡,这一年,项羽才27岁。

作者从政治和军事方面剖析项羽人生巅峰跌落至悲惨下场的原因。

政治原因体现在项羽对刘邦这一大敌的迟钝觉察。从刘邦抢先入主关中,项羽的三大怒,到鸿门宴中范增举珏示意,项羽的不理会,和分封诸侯王的错封和失封都体现了项羽的政治幼稚。

军事原因,巨鹿之战不必多说,项羽采用破釜沉舟的作战方式把他自己作战勇猛这一强项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出来,取得了辉煌的战果。但彭城之战,荥阳会战中,项羽在与刘邦的楚汉之争的局面急转直下。不是说在战争上输的有多么惨烈,相反的,在表面上,赢得那一方是项羽,可是项羽赢的只是局部战争,从全面的战略部署来讲,刘邦却是最大赢家。韩信开辟的北方战场已经全面包围了项羽以彭城为都城的所谓的天下。

这一切因果,项羽在垓下之战的溃败,无言再见江东父老,自刎于乌江,着实可叹。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王立群读史记读后感(篇7)

千古一史唯《史记》,闹得沸沸扬扬的王立群读史记,号称以四十年功力去解读《史记》,想来也自不俗。抱着这样的心态去读了《王立群读史记之汉武帝》,一读之下,却发现在王教授的笔下,《史记》中那些鲜活的历史人物,却一个个成为尔虞我诈的小人,要么就是不懂权谋的傻冒。

无论是汉武帝成为太子的诸多波折,还是汉景帝为太子即位铺平道路的手腕,或是汉武帝时代诸多风云人物的故事,在这本书里只剩下权谋,只剩下尔虞我诈。而且这里的权谋不是谋略,如果说谋略还让人想到机智,想到才华,那么权谋则是委琐,则是奸诈。

《史记》的恢宏和雄美从古至今感动了无数人,李白的气魄,苏轼的胸襟,都与《史记》不无关系。无论是先秦的诸国纷争,还是秦末的楚汉相争,汉武帝时期的讨伐匈奴,都不仅仅是单调的历史事件,而是以生动的画面存活于《史记》中。与此相应,是那画面中一个个鲜活的人物,血性而富有激情。

那曾经让匈奴闻名丧胆的卫青、霍去病。此二人对汉民族之功不可谓不高,可是在王教授的书中,也不过是无数次地强调卫青是卫子夫的弟弟,而卫子夫是汉武帝心爱的女人。自然,关系是有,可是若仅凭关系而无将才,又如何能破得了匈奴?如果卫青遇害,谁是最痛苦的人?当然是他的亲姐姐卫子夫!那么,谁最希望卫子夫痛苦?当然是与卫子夫争宠的皇后陈阿娇。这种话即使有道理,那语气却绝不像是一个学者所说,倒与爱捕风捉影的狗仔队语言差相仿佛。王教授对卫青的将才不注意,却独独对渲染那点关系别有嗜好,不免让人怀疑他的品味。

王教授在书里还时时对笔下人物做出貌似聪明的评价,可这是否便证明了他的高明?恐也未必。如他对窦婴的评论:窦婴很聪明,只是他不通权谋,不会来事;而与其说他不忠诚,不如说是贵公子的优越感太强。可见权谋是王教授的挚爱,一个人不管才略如何,如果没有权谋,也便只落得不会来事的评价。《史记》中虽也时有评论,可是那是太史公的无限感喟,而王教授的这种评论,只显示出他对八面玲珑之人的无限欣赏。

对那种历史上的正直之士,王教授总是自作聪明地以为他们是没事找事。这一点主要表现在对汲黯的评价上。汲黯不阿谀,不奉承,冒死批评汉武帝,也不过换来王教授的如此评价:这一次汲黯的确有些过分。官场之事,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何况是对当今圣上?汲黯不懂批评艺术,或者也不是不懂,而是唯恐绕着弯子别人听不明白,有点存心的意思。

显然,这种态度不是王教授欣赏的。若依王教授的观点,那么唐朝的魏征就更是不识相的人了,明朝的方孝孺则简直是一个傻冒。可是岂不知,正是这些刚直之士,才铸就了历史长河中的铮铮铁骨。人性的复杂自是不可否认,可是读史若只读出权谋,只读出人性的无赖和阴暗,那便是读史者的问题了。

王教授此书丝毫未论及《史记》的文才,只是剥离其中的故事,而这些故事又多侧重于权谋之事。《史记》中的血性男儿,《史记》中的文采武略,在王教授的笔下几乎不易寻到,而此书给人的印象便是丧失了《史记》之魂,不免有买椟还珠之嫌。

亲爱的读者,以上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一部历史,了悟生活——读《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有感”文章,也不知道您对这篇文章满不满意,是否有收获,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的信息,请关注读秦始皇本纪有感栏目,我们时时为您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