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培根随笔论虚荣读后感 > 地图 > 培根随笔论虚荣读后感,2024培根随笔论虚荣读后感范文大全
培根随笔论虚荣读后感相关栏目
培根随笔论虚荣读后感热门栏目
培根随笔论虚荣读后感推荐
培根随笔论虚荣读后感

(共 4905 篇)

  • 1、 不爱慕虚荣,踏踏实实做人——《项链》读后感

    《项链》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位夫人因弄丢了别人的项链,为了把钱赔给别人,她四处赚钱。最后,从一个爱慕虚荣的人变成了一个勤劳朴实的女子。

    从这个故事中我懂得了许多的道理:做人不能爱慕虚荣。虚荣的人,听见别人的表扬高兴得都快要飞起来了,而听被人的建议时,则不屑一顾,不予理睬。踏踏实实的人呢?他们从不羡慕别人拥有什么,而是有自己的目标,一步一个脚印为自己的目标努力。虽然他们朴实无华,但是却绽放光芒。所以我们要做一个脚踏实地、谦虚的人,而不能做爱虚荣者。

    我记得在我上幼儿园时,看到别的小朋友手里有我心仪的玩具,就吵着让爸爸妈妈买;看到小朋友穿比我漂亮的衣服,我就眼红,哭哭啼啼嚷着也要买。现在我知道这样做是错的。并不是别人拥有的东西,自己也要有。这应该就是一种虚荣的表现吧?所以我懂事之后就不这么做了。从现在开始,我要踏踏实实地做人,要有自己的理想与目标,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去获取成功和喜悦!

    这个故事真是让我受益匪浅,希望大家也去品味品位。

  • 2、 读后感:虚荣的爱情读后感作文范文

    读后感也可以叫做读书笔记,是一种常用的应用文体,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在这里为大家整理了读后感:虚荣的爱情读后感作文模板,希望同学们可以从中学到一些写作技巧。

    我是一个性情中人,也是一个容易感动的人。没等看完节目,我早已经是泪流满面。看完节目,我的心情好几天都不能平静。我很想对节目中的每个人物作一个评价,说说我心中的感受,但又怕有失偏颇,于是又打开电脑,通过互连网,又重新看了一遍。同时又看了网上网友们对节目中人物的评价,与对自己想法和感受进行了对照。我发现大多数网友的观点,和我的观点几乎都是相同的。

    我认为节目中的孙凯文不值得蔚蔚去那样孤注一掷的去爱。

    首先,他没有主见。在他堂姐孙小姐口口声声的说保护她弟弟的刻薄的言辞和口吻下,孙凯文表现得像一个女人,优柔寡断,没有一点男人味。

    其次,孙凯文骨子里就有一种对爱情理解的偏见。他原以为薇薇是富二代,所以才要了这个女孩子的msn号码,愿意与她交往。其实,我认为,真正的爱情是没有身份的界限的。只要两个人拥有相同兴趣爱好,拥有共同的语言,身份地位并不重要。比如香港富商李嘉诚当初只有初中文化,就开始创业,然而他的第一夫人却是家境殷实的大学生。这说明,孙凯文作为一个成年男人,他的思想还是不成熟的,受到他家人婚姻大事需门当户对等传统思想的灌输太多。这也说明孙凯文爱的是一个女人的地位和身份,而不是真正爱的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思想、随想情的女孩子。

    再次,他对爱情的理解,只是一味的索取,更不值得薇薇去全身心的投入这份爱情。从节目开始到结束,从头到尾都是他在享受一个女人的无限馈赠,相信广大观众和我一样,从始至终,都没有听到或看到,他给薇薇买过任何一样东西。虽然他的堂姐孙小姐口口声声说他们孙家是有钱人,但是这也证明了孙凯文才是真正的骗子。他不但骗色,而且骗钱。诚然,他现在是一个学生,也许他没有经济权利和实力,让他为爱情花费金钱。但是,他为什么在刚认识不久,就告诉薇薇描写自己的生日呢?这明显是在巧要钱,讨礼物呀!他明显是一个想被富二代女孩花钱包揽下的一个真正吃软饭的包二爷。如果孙小姐不发现薇薇是一个普通家庭的女孩子,如果薇薇真是富二代女孩的话,很难想象,他到底要花一个富二代家庭出身的女孩子的钱,还要花多久!他是不是想要利用自己是出国留学的身份,继续欺骗薇薇的金钱和感情?他是不是从来就是打算要靠富二代家的女孩傻乎乎的经济供给,继续把学上完?

  • 3、 《方形的蛋》读后感---爱慕虚荣要不得
    《方形的蛋》读后感---爱慕虚荣要不得 海豚绘本花园的书看过一些了,每一本都是精华。刚开始收到这本书的时候我自己也很好奇的,不知道这会是一个怎样的方形的蛋,我还是抑制住自己强烈的好奇心等着和女儿一起阅读,一起揭开这神秘的面纱。果不期然女儿放学回来看到这本书,也充满了好奇,问“妈妈到底有没有方形的蛋啊?我怎么没有看到过呢?”开始我们奇妙的阅读之旅吧。 看封面就很别具匠心,群星环绕,蓝色背景,正中心 有一只亮光中略带娇羞的小母鸡。再翻开漂亮的环衬,各种各样圆形的蛋,椭圆形的蛋,上圆下椭的蛋,也有下圆上尖的蛋,就是没有找到一个方形的蛋。这些蛋和这只小母鸡到底是什么关系呢?可以说此时此刻我们对这本书是越来越感兴趣了。 福洛克农场里有一个家禽俱乐部,每一个星期四,鸡太太、鸭太太、鹅太太和一大群太太们一起聚会,大家都在各种各样的炫富“别踩到我的戒指,这可是正宗的巴黎货”,原来不光在人类的明星界流行着巨型的鸽子蛋戒指,在家禽的富太太界也流行大鸽子蛋戒。“我在大风中一连飞行了5360公里,平均每小时飞行34公里呢”“我昨天晚上上收集了13公斤上等的蠕虫呢”“我一晚上就下了56个蛋”,虽然女儿对速度的理解不是很深刻,也不知道5360公里到底有多远,但是她看到一晚上就下了56个蛋,就开始问我了“妈妈,我在奶奶家里看到过了一个鸡一天只能下一个蛋,这个鸡会下56个蛋,是真的吗?”孩子也开始对这些富太太们的话产生极大的怀疑了。 看看这时候我们的小鸡乔吉特和那些衣着华丽的富太太们比起来,是那样的朴实,木真,稚嫩,有点格格不入的感觉。大家开始问乔吉特了“你最近怎么样啊?”“我?我……嗯……今天早上,我下了一个方形的蛋!”这成了一个特大新闻在农场里炸开了锅,乔吉特一夜间成了明星了。记者们大老远的都来采访她。这时再看看我们的乔吉特再也不是以前那个朴实的小母鸡了,走起路来昂首挺胸大摇大摆的,说起话来也夸夸其谈了。她把翅膀雄赳赳的竖起来,把靴子上的马刺擦的亮闪闪的,无论走到哪里都是自信满满的样子。乔吉特一夜成名,画面上那个蜷缩在角落里的小母鸡,骤然成为故事的主角。那些意气风发的太太们在这一页都成了陪衬。可是乔吉特的心里乱极了,她觉得自己的脑子一下子变得空白了。 终于有一天,一只好奇的鹅太太开口想看看那个了不起的方形的蛋,乔吉特虽然满口答应了,心理却七上八
  • 4、 培根随笔论学问读后感

    培根随笔论学问读后感(一)

    这本书分为《论求知》、《论美》、《论善》、《论真理》、《论健康》、《论家庭》、《论友谊》等多篇随笔。在《论求知》中,培根说道:人的天性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修剪移栽。可见求知可以改变人的命运,在我们的一生中是相当重要的。培根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散作家、哲学家。他不但在文学、哲学上多有建树,在自然科学领域里,也取得了重大成就。培根是一位经历了诸多磨难的,复杂多变的生活经历丰富了他的阅历,随之而来的,他的思想成熟,言论深邃,富含哲理。这本书就是他的言论集。求知可以作为消遣,可以作为装饰,也可以增长才干。狡诈者轻鄙学问,愚鲁者羡慕学问,唯聪明者善于运用学问。读书为学底用途是娱乐、装饰和增长才识。在娱乐上学问底主要用处是幽居养静;在装饰上学问底用处是辞令;在长才上学问底用处是对于事物的判断和处理。因为富于经验的人善于实行,也许能够对个别的事情一件一件地加以判断;但是最好的有关大体的议论和对事物的计划与布置,乃是从有学问的人来的。在学问上费时过多是偷懒;把学问过于用作装饰是虚假;完全依学问上的规则而断事是书生底怪癖。学问锻炼天性,而其本身又受经验底锻炼;该人底天赋犹如野生的花草,他们需要学问底修剪;而学问底本身,若不受经验底限制,则其所指示的未免过于笼统。多诈的人渺视学问,愚鲁的人羡慕学问,聪明的人运用学问;因为学问底本身并不教人如何用它们:这种运用之道乃是学问以外,学问以上的一种智能,是由观察体会才能得到的。不要为了辩驳而读书,也不要为了信仰与盲从;也不要为了言谈与议论;要以能权衡轻重、审查事理为目的。有些书可供一尝,有些书可以吞下,有不多的几部则应当咀嚼消化;这就是说,有些书只要读它们底一部分就够了,有些书可以全读,但是不必过于细心地读;还有不多的几部则应当全读,勤读,而且用心地读。有些书也可以请代表去读,并且由别人替我作出节要来;但是这种办法只适于次要的议论和次要的书籍;否则录要的书就和蒸馏的水一样,都是无味的东西。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因此,如果一个人写得很少,那末他就必须有很好的记性;如果他很少与人会谈,那末他就必须有很敏捷的机智;并且假如他读书读得很少的话,那末他就必须有很大的狡黠之才,此可以强不知以为知。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之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学问变化

  • 5、 培根随笔论幸运读后感

    培根随笔论幸运读后感(一)

    幸运并非没有诸多恐惧的灾殃,厄运也不是没有安慰和希望。谈厄运

    开头的这句话是我的座右铭,它选自《培根随笔》,这本书是一部很好的名着,虽不是小说,但内涵比小说反映得更加直接,更加突出,毫不含蓄,而且,每篇的篇幅都较短,为什么?

    培根曾在《谈快捷》一文中说:冗长而玄妙的讲话不利与快捷,就像长袍拖裙不利于赛跑一样。所以培根力求以最短的篇幅摆明事实,讲清道理,摈弃那种空洞、肤浅、繁聒的毛病,注重文字2020的深刻老练、沉稳有力,几乎篇篇都是警句格言层见叠出。

    此书共收录了58篇文章,众多精彩的文章中,我最喜爱的,就是此文开头的《谈厄运》。在这篇文章中,培根将幸运与厄运放在一起,进行对比。

    如果奇迹就是统摄自然,那么它们大多在厄运中出现。美德如同名贵的香料,焚烧碾碎时最显芬芳:因为幸运最能揭露恶行,而厄运则能发现美德。这,便是培根的思想,也是这篇文章的中心。

    如培根所言,如果一个人,他的人生如通向天堂的大道,由金子铺路,周围都是没有刺的、开得姿态盎然的鲜花,溢满馨香,可这些,却都是由幸运所造就的,那他的人生,将了无意义。同样,他的人生,也是由金子铺路,鲜花萦绕,但是,在此之前,他已翻越了刀山,横跨了火海,虽伤痕累累,几乎体无完肤,但他所拥有的金子,更闪耀,他所拥有的鲜花,更诱人!那是因为,上帝在给予他厄运的同时,还赠送了一份礼物坚忍,可前一个人,却只有幸运,没有赠品,偶尔的礼物,就是节制,全然不敌坚忍,更加有英雄的气概!

    话说回来,幸运并非都是美妙,有时候,我们都是在经历了一些困苦才获得它,就像刺绣,正面是令人赏心悦目的图画,而反面,却是五彩线条无规律交错成图,并未赢得人们的欢心。

    而厄运也并非都是可怕,前文已述,上帝还赠送了坚忍,同时还有安慰、希望,所以,不要害怕厄运,也许,它能带给你,更多的美丽。

    犹记得小升初之际,我天天都优哉游哉,因为是高校子弟,根本不愁上不了好学校,所以,天天看着同学们拼了命地学,心里一点也不着急,就这样,我顺利上了一所每个学生都眼红的好学校,这也算是幸运吧!这件事甚至成了我炫耀的资源!

    而现在,我面临中考,面临考高中的压力,试卷、分数、作业很多很多的东西,压在我的肩膀上,砸在我的胸口上,盖在我的鼻子上,使我呼吸困难,有时,连呼吸一口新鲜空气都成了奢望,可同学们却不这么累,那是因为,他们早已经历过这种痛苦,对他们而言,这只

  • 6、 培根随笔论求知读后感

    培根随笔论求知读后感(一)

    求知可以作为消遣,可以作为装饰,也可以增长才干。当你孤独寂寞时,阅读可以消遣。当你高谈阔论时,知识可供装饰。当你处世行事时,正确运用知识意味着力量。懂得事物因果的人是幸福的。有实际经验的人虽能够办理个别性的事务,但若要综观整体,运筹全局,却唯有掌握知识方能办到。求知太慢会弛惰,为装潢而求知是自欺欺人,完全照书本条条办事会变成偏执的书呆子。求知可以改进人和天性,而实验又可以改进知识本身。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实习尝试则可检验修正知识本身的真伪。狡诈者轻鄙学问,愚鲁者羡慕学问,唯聪明者善于运用学问。知识本身并没有告诉人怎样运用它,运用的方法乃在书本之外。这是一门技艺。不经实验就不能学到。不可专为挑剔辩驳去读书,但也不可轻易相信书本。求知的目的不是为了吹嘘炫耀,而应该是为了寻找真理,启迪智慧。有的知识只须浅尝,有的知识只要粗知。只有少数专门知识需要深入钻研,仔细揣摩。

    所以,有的书只要读其中一部分,有的书只须知其中梗概即可,而对于少数好书,则要精读,细读,反复地读。

    有的书可以请人代读,然后看他的笔记摘要就行了。但这只限于质量粗劣的书。否则一本好书将象已被蒸馏过的水,变得淡而无味了!读书使人的头脑充实,讨论使人明辩是非,作笔记则能使知识精确。因此,如果一个人还原做笔记,他的记忆力就必须强而可靠。如果一个人只愿孤独探索,他的头脑就必须格外锐利。如果有人不读书又想冒充博学多知,他就必定很狡黠,才能掩饰他的无知。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总之,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

    不仅如此,精神上的各种缺陷,都可以通过求知来改善----正如身体上的缺陷,可以通过运动为改善一样。例如打球有利于腰肾,射箭可扩胸利肺,散步则有助于消

    化,骑术使人反应敏捷,等等。同样,一个思维不集中的人,他可以研习数学,因为数学稍不仔细就去出错。缺乏分析判断力的人,他可以研习经院哲学,因为这门学问最讲究繁琐辩证。不善于推理的人,可以研习法律学,如此等等。这种种头脑上的缺陷,可可以通过求知来疗治。

    培根随笔论求知读后感(二)

    在《论求知》中,培根说道: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可见求知可以改变人的命运,在我们的一生中是相当重要的。

    透彻的说理,隽永的警句。善于用诗化的语言阐述精辟的

  • 7、 培根随笔论死亡读后感

    培根随笔论死亡读后感一:培根随笔论死亡读后感

    人,畏惧死亡,天经地义,并非脆弱。生命是可贵的,而畏惧死亡,则是珍一爱一生命的一种体现。无论你是强者,还是懦夫,在没有压迫、没有威胁、没有必要时,死亡是恐怖的,也是令人惋惜的,它不期而至,瞬间夺走你的一切,好比亲人、挚友、财富、智慧或是你所一爱一的,所有都是你的牵挂,你的至一爱一。死亡有时是无情的,好人没好报,恶人活千年。凡此种种,使人们对死亡既畏惧,又憎恨。

    值得注意的是,人内心的情感尽管脆弱,却也未必不能与死亡的恐怖相匹敌,进而战胜对死亡的恐惧。即使生命难得,有时在人们心中却不是最重要的。孟子意味深长道: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人世间,有的人为保家保国而死,有的为生死之交的友谊而死,有的为血脉相通的亲情而死,有的为破裂的一爱一情而死,有的为狂一热激进的理想而死,有的为血海深仇而死,有的为金银万贯的财富而死,有的为逃避现实而死这些与死亡抗衡的因素不胜枚举。其中有积极的,亦有消极的。积极因素是伟大可敬的,它超越了死亡,死得重于泰山;而消极因素是低贱可悲,它被死亡局限了,死得轻于鸿一毛一。

    超越死亡,不仅要超越对死亡的恐惧,也要超越死亡的痛苦。文中有句话说得好:在强烈的追求中死亡,就像在情绪激昂时受伤一样,不会有疼痛的感觉。是的,当一个人在火热的追求中,他能不顾一切,只有一个方向、一个目标地狂奔,甚至能与夸父相媲美。尽管他在追求的同时牺牲了自己,他也死得其所,死得光荣。对他来说,死的瞬间毫无疼痛,反而是充满喜悦与自豪。所以,矢志于崇高事业的人能超越死亡的痛苦。总之,我们必须栽培理想,天天耕耘,到了收获的时节,期望如愿,壮志已酬,生存还是死亡,已不重要了。

    死亡乃自然之一大恩惠,你应将死亡看作不可错过的时机,把握好这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的尝试,超越死亡所带来的一切。若是如此,你便不会为人生的冬季而杞人忧天了。

    培根随笔论死亡读后感二:培根随笔论死亡读后感

    伴随死亡而来的比死亡本身更可怕,不错的,死亡只是一瞬的交错,而他所衍生的东西却往往使人们痛苦万分,世界上一切的一切,在死亡之际,都是过往云烟,仅存的只是面对死亡的淡然那我们在顾虑什么?这样看来,死亡其实并不可怕,而真正令人恐惧的是死前的挣扎,在这段痛苦的时光中,时间只是过得缓慢,而惊恐无限弥漫,日积月累,这便成了人

  • 8、 培根随笔论友谊读后感

    《培根随笔》是英国哲学家、文学家弗朗西斯·培根创作的随笔集。以下是培根随笔论友谊的读后感,一起来阅读吧!

    培根随笔论友谊读后感【1】

    《培根随笔》分为《论求知》、《论美》、《论善》、《论真理》、《论健康》、《论家庭》、《论友谊》等多篇随笔。可以说,《培根随笔》中的随笔篇篇都是精品,篇篇都值得我们一便又一便地阅读、一便又一便地细细品味。

    而其中,我最喜欢的,就要数《论美》和《论友谊》两篇。我觉得,人生中最不可缺少的就是友谊,所以,我特别将这篇《论友谊》读了好几遍,其中,我特别喜欢那句:“得不到友谊的人将是终身可怜的孤独者,没有友情的社会将是一片沙漠,因此那种乐于孤独的人不是属于人而是属于兽的。”这句话将“喜欢孤独的人不是野兽便是神灵”和“一座城市如同一片旷野”这两句谚语概括起来,而且十分之精湛,令人折服。然而他在《论友谊》中的另一句话也是我们所熟悉的:“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这句话将友谊的真正含义描写了出来,而且使我们切身体会到,即使刚刚吵完架的朋友看到了这句话,也回不由自主地想对对方道歉,因为友谊对我们来说,真的是太重要了,然而培根又将友谊的真谛描写的那么自然,无论是谁,都不会否认这两点。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培根能对世上的很多事情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并写下来让后人们一代一代传阅不是一朝一夕便可成的,也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们如果想要像培根那样成为一位有名的作家的话,也要多读、多练,让自己的作品也成为作为人的一生中的“卷首语”。

    友谊是什么东西呢?谁也不能告诉我正确的答案呢?

    友谊像一根丝线,把你和你的朋友联系在一起,就此你们产生了友情。

    友谊像一条坑坑洼洼的小路,让你和你的朋友经历千辛万苦才走到一起。

    友谊像一本书,包含着许多美丽而波折的故事,当你和你的朋友共同“阅读“的时候,你们已走到了一起。

    友谊像一瓶墨水,当你和你的朋友共同吸食时,墨水里的一点一滴已经沾上了你们的友情。

    友谊比一颗珍珠还宝贵,如果你一不小心就会弄丢!

    在这里我要告诉你友谊值得你去找。

    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 分享快乐,分担忧愁

    在《论友谊》中,培根说道:”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

  • 9、 读《培根随笔#8226;论死亡》有感(高一读后感800字)

    人,畏惧死亡,天经地义,并非脆弱。生命是可贵的,而畏惧死亡,则是珍爱生命的一种体现。无论你是强者,还是懦夫,在没有压迫、没有威胁、没有必要时,死亡是恐怖的,也是令人惋惜的,它不期而至,瞬间夺走你的一切,好比亲人、挚友、财富、智慧或是你所爱的,所有都是你的牵挂,你的至爱。死亡有时是无情的,好人没好报,恶人活千年。凡此种种,使人们对死亡既畏惧,又憎恨。

    值得注意的是,人内心的情感尽管脆弱,却也未必不能与死亡的恐怖相匹敌,进而战胜对死亡的恐惧。即使生命难得,有时在人们心中却不是最重要的。孟子意味深长道: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人世间,有的人为保家保国而死,有的为生死之交的友谊而死,有的为血脉相通的亲情而死,有的为破裂的爱情而死,有的为狂热激进的理想而死,有的为血海深仇而死,有的为金银万贯的财富而死,有的为逃避现实而死这些与死亡抗衡的因素不胜枚举。其中有积极的,亦有消极的。积极因素是伟大可敬的,它超越了死亡,死得重于泰山;而消极因素是低贱可悲,它被死亡局限了,死得轻于鸿毛。

    超越死亡,不仅要超越对死亡的恐惧,也要超越死亡的痛苦。文中有句话说得好:在强烈的追求中死亡,就像在情绪激昂时受伤一样,不会有疼痛的感觉。是的,当一个人在火热的追求中,他能不顾一切,只有一个方向、一个目标地狂奔,甚至能与夸父相媲美。尽管他在追求的同时牺牲了自己,他也死得其所,死得光荣。对他来说,死的瞬间毫无疼痛,反而是充满喜悦与自豪。所以,矢志于崇高事业的人能超越死亡的痛苦。总之,我们必须栽培理想,天天耕耘,到了收获的时节,期望如愿,壮志已酬,生存还是死亡,已不重要了。

    死亡乃自然之一大恩惠,你应将死亡看作不可错过的时机,把握好这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的尝试,超越死亡所带来的一切。若是如此,你便不会为人生的冬季而杞人忧天了。

  • 10、 培根随笔《论美》读后感

    篇一:培根随笔读后感1500字

    很多人都喜欢这个伟大的哲学家mdash;mdash;培根,但我却不!!我讨厌这个站在贵族立场与男权视角的培根,我讨厌这个工于心计、老于世故的培根,我讨厌这个拥有着功利主义思想、深谙于官场运作的培根!

    不过,前两天读了《培根随笔》后,我才发现了另一个与我想法完全不同的培根。我看到他对哲学的执着,对政治的热衷,对生活的热爱,对理想的追求与对困难决不轻言放弃、自强不息的精神和态度。

    我恍然明白:噢!原来还有这样一个培根!

    在这数十篇随笔中,《论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避开这文章中写的都是美、德兼备的男性帝王不说,这则是一篇关于美的经典之作。它着重论述人应该怎样对待外在美和内在美的问题展开评述。善犹如宝石,以镶嵌自然为美;而善附于美者无疑最美,不过这美者倒不必相貌俊秀,只须气度端庄,仪态宜人。不错,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而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因此我想,人的外表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内涵,光有外表,只是一个躯壳,行尸走肉,又怎么能算得上是美丽呢?所以,人是因为可爱而美丽,而不是因为美丽而可爱。

    读完这书后,我忽然想起,人是没有十全十美的,而且每个人的理想与信念不同,当然,所追求的事物和追逐的梦想也各不相同,不可把自己的喜好强加在别人身上,也不能依照自己的喜好来评判他人。况且人是有两面的嘛!应多看看别人的优点,吸取精华之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为将来漫漫人生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本好书可以使人明白一个道理,一本好书可以为人建造一条捷径,一本好书甚至可以改变人一生的命运!如同培根所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不得不肯定,从某一方面来说,这是一本使人上进的好书!

    《培根随笔》是英国十七世纪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经验主义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所著。这位被马克思称之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的科学家,出生于豪门,自修获得律师资格并步入政界,几经波折后成为了国家重臣,最后又因一桩受贿案被国会弹劾去职。《培根随笔》主要讲叙培根在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的态度和想法。本书的内容涉及到政治、经济、宗教、爱情、婚姻、友谊、艺术、教育和伦理等,对于各种方面的内容培根都写出了自己的想法,从字里行间透露出培根的人生态度和处事方式。

    在这数十篇随笔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论友谊》。他在这篇随笔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5

  • 2019-10-09

  • 2019-10-09

  • 2022-06-30

  • 2019-09-19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09-21

  • 2019-09-21

  • 2023-01-11

  • 2019-09-21

  • 2019-09-25

  • 2019-10-09

  • 2023-05-08

  • 2019-10-17

  • 2019-10-22

  • 2019-09-23

  • 2019-10-09

  • 2019-09-25

  • 2019-09-20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10-19

  • 2019-10-20

  • 2019-10-20

  • 2019-10-11

  • 2019-10-17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09-20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10-09

  • 2019-10-11

培根随笔论虚荣读后感
培根随笔论虚荣读后感栏目为大家提供2024培根随笔论虚荣读后感,培根随笔论虚荣读后感大全,培根随笔论虚荣读后感2024,更多培根随笔论虚荣读后感在本栏目,欢迎大家阅读。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