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观后感 > 迷失的少女观看心得 > 地图 > 迷失的少女观看心得
迷失的少女观看心得相关栏目
迷失的少女观看心得热门栏目
迷失的少女观看心得推荐
迷失的少女观看心得

(共 8741 篇)

  • 1、 网瘾写真《迷失的少女》观后感

    今天,我观看了一场电影,片名叫《迷失的少女》。讲的是一位读高中的女孩名叫彩仪,她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家庭里。因为从小母亲就离家出走,抛下小彩仪和弱智的弟弟,缺乏母爱的她失去家庭的温暖,失去良好的家庭教育,使她形成了自暴自弃的人生观念,误入歧途,滥交朋友。因朋友诱惑,导致她沉迷于网络,后来在曹老师的苦心教导下,她终于又重新回到课堂,用功读书,不过中途她觉得自己不是读书的料,所以她决定离开学校出去外面赚钱,途中历经了许多艰辛

    观看完影片,我感触很深。在当今这个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网络的用途非常广泛,它给生活、学习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使我们享受着秀才不出门,尽知天下事的方便;与此同时,网络的危害也是巨大的,特别是我们青少年的明辨是非能力和自主能力还比较差,更加容易沉浸于网络游戏或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我们的身边有许许多多的例子为我们敲响了警钟,例如:我懊恼,如果能够早点认识到网络游戏的真实本质,我就不会踏上犯罪的道路,更不会有25条生命的逝去。这是来自北京市未成年犯罪劳教所的小芳对自己曾沉迷于网络的忏悔,她是2002年北京市蓝极速悲剧的策划人之一。我希望自己的亲身经历可以给同龄人警示,可以提起全社会对网络的关注,能够唤醒哪些沉迷于网络无法自拔的孩子们。网络游戏中的暴力和血腥正是挑逗人类主宰欲望的诱惑,黄色信息的蔓延正侵蚀着人类的本性,赌博,迷信等等的负面信息肆意传播,这些对我们的身心健康发育和成长产生过最严重的影响,最终把我们推向犯罪的道路。小芳的追悔发人深思。片中彩仪就是经常上网而荒废了学业,当她反省过来,想要用功读书时已经是为时过晚了,如果当时她不沉迷于游戏就不会有后来的那些人生挫折,沉迷网络的代价是沉重的,彩仪的遭遇再次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如果当时当她遭遇家庭的不幸时能够勇敢的面对生活,不自暴自弃,而是向着自己的理想利用自己的音乐天赋的话,那么她的前途将会充满阳光。

    我既同情彩仪的不幸遭遇,更气愤她的不明智、走歪路,沉迷于网络。在此,我向全世界学生发出呼吁:我们要深深吸取教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好好学习,认识网络的利弊,谨思慎行,才能走出一条健康发展的阳光大道。

    老师的评语:小作者观察深入、细致、全面,能够认识到片中主人公走上网络的原因和网络的利弊,做到了读与感的密切结合,感由文得,情由心出,写出了真情实感,中心明确。

  • 2、 迷失东京影评

    迷失东京影评(一)

    我一直笃定地相信,两个在艰难时分互相温暖的人,会滋生出微妙的爱情。于千万人之中遇到了那个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中,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电影《迷失东京》便是这样一个故事。

    让我们先抛开爱情不说,说一下二位主人公。

    一个新婚两年的年轻女子,因为丈夫在东京的工作而随他来到了这里,可丈夫却忙于工作冷落了她,连一起坐下说话的时间都没有,更别提了解她因为身处他乡而产生的内心的孤独。她唯有借吸烟、泡酒吧、听cd、独自短途旅行来排解。

    一个已婚20多年的中年男人,和妻子育有孩子,无可避免地面临中年危机。而且事业上,不巧作为一个老影星他又行将过气。这次是来东京是为了拍摄一个威士忌酒的广告,日本的接待方对他很和善,甚至为他安排了“特殊服务”,但是东京的一切还是与他格格不入。

    他们沦落异乡,偏偏这个异乡不是英国不是澳大利亚,而是日本东京,这里没有他们熟悉的语言,没有他们熟悉的面孔,甚至连人们做事情的方法都让他们感到陌生。二人既然“同是天涯沦落人”,那就“相逢何必曾相识”了。在酒店的酒吧里他们开始了交流,眼波传达出绵绵友善的情意,并在接下来搭起讪来。

    慢慢地,两颗心开始靠近,并滋长出了微妙的情愫。可是现实的条件下两个人不可能有结果,在短暂的心灵交汇之后,他们又回到了各自的生活,而这段在东京的经历也许只是会变成影响他们一生的美好回忆。

    如果注意过《迷失东京》的海报,就会发现海报的最上面有一行字,“everyone wants to be found.”这是整部电影的主旨。作为charlotte,她希望她的摄影师丈夫能多关心她一点,把她从每天在东京的“留守生活”中解救出来。她的丈夫可能永远也不会知道自己的妻子在夜里坐在窗边看着东京的夜景那些绚丽的霓虹时心里是多么无奈,而在白天charlotte一边给美国的朋友打电话一边抹眼泪的那种落寞。那种感觉我想只有亲身经历过寂寞的人才能真正地体会——那种即便世间热腾喧嚣却依然与你无关的感觉,你对于世界,只是个陌生人。作为bob,他已面临了生活上的中年危机和事业上的瓶颈,30多种雷同的地板颜色放在他面前,妻子逼问他做出一个选择,这无疑是家庭生活的一个悲哀——在感情的热潮慢慢退去之后所无可避免地进入每日柴米油盐酱醋茶阶段。他与妻子的交流想必除了家务琐事之外,也没有什么别的话题了。但作为家里的顶梁柱,bob也需要

  • 3、 观《迷失东京》(LostinTranslation)有感

    《迷失东京》(lostintranslation)观后感

    东京的街头。熙熙攘攘的人流,各种颜色和大小的招牌从悬在人们的头顶,巨大的卡通恐龙被投影在写字楼的外墙上;马路上汽车的轰鸣、商店的广告和其他的声音混成嗡嗡的背景音。一辆奔驰车缓缓行驶于拥挤的车道上。忽然,车里的乘客,一个西装革履,面色疲惫的中年男子,bobharris,在窗外的人群中发现了一个背影:柔软的金色长发,黑色的大衣,大红色的手提包,迈着似乎犹豫的平缓步调。他停车走出来,快步追上了那位女士。hey,you!charlotte随之转过身,看到是他,又惊又喜。harris拥抱了她,而charlotte在他的怀里哭了;他轻抚她的长发,在她耳边低语了几句,又吻了她。接着,他们分开了。harris一边退后,一边微笑着注视着她,渐渐地没入人群。charlotte又鼓起了精神,擦去眼泪,转过身,笑着朝前走去,也慢慢地消失在远处

    这就是电影《lostintranslation》的结尾。translation常用的意思是翻译,但它还有另一个意思:向另一种本质、形式或外表的转变。影片中的男主角bobharris是一个辉煌不再,开始厌倦家庭生活的中年男影星;女主角charlotte是一个刚刚大学毕业,结婚,还不知道自己要将来做什么的女孩子。显然,他们都是lostintranslation。harris来东京拍广告;charlotte随在日本工作的新婚丈夫来到东京,顺便游玩一趟。他们住在同一家酒店。就着样,两个迷茫的人相遇了。他们一起出去玩,在房间里面看电视,去吃饭,互相温暖了对方那颗空虚而又有些焦虑的心。两星期后,harris拍完广告,回美国了;而charlotte留在了东京,两人就这样分开了。一个平淡、波澜不惊,甚至还有点闷的故事。

    这不是一部令人激动的爱情片。按常规思路,两个寂寞的人相遇后,应该首先渐渐相爱,接着激情做爱,最后告别旧爱,开始幸福的新生活。然而在本片中,虽然两人都对自己的配偶有些不满,又都挺喜欢对方,但是他们没有更进一步。这是不落俗套的一笔,而且也更凸现了电影的主题:迷茫和人与人之间的慰藉。

    东京是一个再好不过的背景:这里繁华,喧闹甚至疯狂;日本人礼貌和含蓄,但近乎虚伪。想想车窗倒映出的五光十色,那个舔我的丝袜的妓女,那个把一大堆日语翻成一句英文的翻译,游戏厅里沉醉的玩家,色情舞厅在这喧嚣和狂乱中,何处可

  • 4、 《迷失东京》影评600字

    《迷失东京》影评 《迷失东京》我已经看了三遍,看一次写一次影评,这对我来说是史无前例的。 一开始的时候,只是想要一个拥抱,后来又多了一个吻,一不小心又多了一段婚姻,一个孩子,等一切消失之后才想起来,原来一开始的时候只是想要一个拥抱。 片中的男女主角,各自有自己的婚姻,鲍勃和妻子结婚25年,夏洛特和丈夫结婚两年。影片的开始,是鲍勃接受三得利的邀请去拍三得利的广告,而夏洛特则是陪着丈夫去工作。一个正在经历中年危机,另一个则怀揣着对未来的恐惧。整部电影没有什么跌宕起伏,但是很耐看,很值得回味。 记得第一次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在外面旅行,好像是忘记带耳机还是嫌麻烦没戴,总之,我是全程静音看完的,这种观影感受不是随便什么电影都能给我的。为什么能静音看完,因为我能从这部电影里看到寂寞。年轻的时候看过一本书,讲述了寂寞和孤独的区别。后来《春光乍泄》中,黎耀辉又说我原本以为我和何宝荣不一样,但其实寂寞起来,每个人都一样。我不禁在想,人一生寻找一个伴侣,是为爱多一些,还是为排解寂寞多一些。 我相信鲍勃和夏洛特一开始和爱人在一起,决定共度余生,都会说:我们是为了爱。但是当爱情的冲动渐渐消失,对未来,对现实,或许都会有不同的看法。鲍勃对生活失去热情,妻子寄来地毯样品让他选,他看都不看一眼,随便说了一个颜色,夏洛特给朋友打电话,说起自己对这段婚姻的迷茫,但是朋友有事没听清,她便立刻挂断。在有人陪伴时,两人都很正常,是那种非常融入社会的正常,只有夜深人静,一个人的时候,才能展现出真正的自我。这种剧情放在城市里简直就是绝配。在我眼里,夜半的城市,简直就是寂寞的代名词。回忆起大学时每一个靠着窗边听广播,每一个三更半夜陪着别人走路的夜晚,无论是那个收音机,还是那些人,都在帮助我排解寂寞。有时有很庆幸自己养成了早睡早起的习惯,因为本来属于寂寞的夜晚,我把它奉献给了睡眠。不是我想早睡,只是怕习惯了那种寂寞。 不知不觉走到今天,我也有了我的爱人,关于爱情,我选择只字不提,因为说不出,为爱也好,为责任也好,为寂寞也好,我愿常伴她左右。 有时候我觉得自己是个很神奇的人,我喜欢那种孤独的感觉,同时也享受陪伴的乐趣。
  • 5、 人民的名义观看心得

    人民的名义观看心得

    黑暗是固有的,不是因为有光明才有黑暗;黑暗是常态,这个时空中永远存在。也正因为如此,我们需要呵护一点光明,面对无尽的黑暗,我们需要足够的勇气。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铁腕反腐,从严治党,中央反腐的力度愈来愈深,从上无禁区到下无死角,这股反腐之风吹遍华夏大地!

    在反腐这个宏大的时代主题面前,文学必不能缺席。素有“中国政治小说第一人”之称的周梅森沉淀八年之作《人民的名义》,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牵头,国家一级导演李路指导,由此一部反腐大戏搬上了大银幕,一经播出便引起了全民热议。《人民的名义》主要讲述了由工厂拆迁、企业之间的经济纠纷而暴露的一桩特大贪污腐败案件,以检察官的调查行动为主线,错综复杂的官场关系为辅线,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最终将一连串的利益集团一网打尽的故事。

    这部剧之所以能够引起如此大的反响,是因为剧中的情节贴近生活,让人感同身受,生平第一次感觉到反腐贴近了每个人,我想这就是人民的名义吧!

    观剧反思生活,反思自己,在反腐这个大舞台上个人显得微不足道,我们能做的就是以廉洁律己。在高速公路收费这一特殊的行业里,每天都要接触数以万计的现金,如何抵挡金钱的诱惑显得尤为重要,尤其作为一名财务人员,要在监督他人的同时严格要求自己,因此在日常工作中就要加强个人的道德修养,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既能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又能在小事小节上牢牢把握住自己,将廉洁时刻记心中。捧着一颗廉洁的心来上班,不带走半根草回家去!

    黑暗固然存在,但黎明终将到来;反腐之路漫长道远,愿廉洁之风劲吹!

  • 6、 观《迷失东京》有感

    观《迷失东京》有感

    蘑菇丸子碎

    毕业后还住在学校,竟有种无处容身的感觉,像是一个把房子租出去的房东,虽拿着钥匙,再进家门却恍然屋是人非,坐在自己的沙发上倒拘谨的像是寄人篱下了。比如坐在图书馆却没法上网,比如去不了之前一整年都没怎么去的食堂,比如想要洗澡却需要跑去健身房。当然最后一点若算上强制健身,倒也是个优点。

    百无聊赖的周日下午,只好翻出以前下载的老电影,想来一部一小时零四十一分钟的《迷失东京》,应当足以打发午饭后没精打采昏昏欲睡的自己了。

    可是这电影意外的好看。

    真的好看。

    如果用一句话简单概括,不过是一个与妻子不和又遇上中年危机的男子和一个因丈夫太忙而闲着没事的女子,在异国他乡机缘巧合的相遇,共度美好时光派遣孤独寂寞的简单故事。然而,或许是比尔莫瑞含蓄的眼神,或许是斯嘉丽约翰逊真挚的笑容,他们之间发乎情止乎礼却张力十足的对手戏,这两个美国人在东京这座城市因格格不入而略显呆萌的喜感,一切都自然又生动,有淡淡的幽默。像风吹一片叶子pia在你脸上,你没法不注意到这片鲜活,忍俊不禁,再揉揉眼睛。

    虽然不想剧透,可是电影中的几幅画面一直留在我脑海中让我浮想联翩感慨万千。一个妓女敲开比尔莫瑞的门,想要勾引他却因为日本人奇葩的英语发音而导致沟通障碍,引发误会蜜汁尴尬。斯嘉丽走在东京的寺庙里听和尚们庄严肃穆地念经却没法被打动反而倍感孤独,给朋友打电话可是别人很忙,只好坐在窗前对着街景发呆。两个人一起吃火锅可是都抱怨难吃,抱怨去餐厅竟然要自己动手煮饭。比尔陪斯嘉丽去看病可是一个坐在等候座位上和人鸡同鸭讲,惹旁人发笑,一个茫然看着医生不懂他在解释什么。镜头中多次闪过他们各自无所事事打开电视,不停换台却每一个都看不懂,只好无奈关上电视发现自己更加无聊。他们的孤独、寂寞、无聊、无措让他们的感情迅速升温,而他们仅仅来到东京几周。

    一个人在陌生的环境中到底有多难融入?我总是乐观的考虑这个问题。语言不通?可以学啊,说不好也还有肢体语言。难以理解的文化习惯?可以从了解背景与历史开始慢慢接受,至少长了见识。吃不惯的食物喝不惯的凉水?可以自己做饭啊,更何况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美食。我一直相信所有的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只是需要去学习,去理解,在这个过程中让自己更加强大,更加包容。

    八月即将远赴马德里的我呢,惶恐不是没有,只是一直将它埋在心底,直到《迷失东京》让它从重重禁锢中挣脱。可能几个月后上映一部新

  • 7、 迷失的男孩读后感

    【篇一:迷失的男孩读后感】

    最近我在妈妈的帮助下,正在看一本非常感人的书:《迷失的男孩》一个被称作它的孩子。我刚刚才看了一小半,但已经被书中主人公大卫,深深地感动了。《迷失的男孩》是大卫的自传,讲述的是大卫4岁到12岁和12岁到18岁的亲身经历。在那段日子里,他遭到母亲精神和肉体上的残酷虐待,在家里生活的每一天,他的生命都受到严重威胁,差点濒临绝境。然而,强烈的求生愿望和无法被征服的内心给了他生存的动力,大卫最后终于战胜了远比自己强大百倍的对手。

    我感动大卫并没有过分渲染他所经历的生命受到威胁的重重困境,而是着重描写他永不屈服的决心和意志,而这正是鼓舞我们所有人的东西。这个故事让我看到,不管生命中的逆流看起来有多强大,人们都能克服困难而走向光明世界,它能激发起人类心灵深处最强大、最有力的旋律,鼓励人们向精神的极限挑战,在逆境中永不屈服,在绝望中寻找希望。

    在这本书中,我也痛恨大卫的母亲,她歇斯底里的虐待让我心悸,同时我也想到了我的妈妈,庆幸我有这样一个慈爱温柔的妈妈。我想天下众多的母亲都是爱自己孩子的,每一个孩子都深深地爱着母亲,但愿类似大卫被虐待的悲剧不再发生,但愿每一个孩子都能在母亲的关怀下健康快乐的成长。

    【篇二:《迷失男孩》读后感】

    迷失男孩?难道是一个男孩迷失了吗?哈哈,不对,你想错了,读了《迷失男孩》这本书,你就会知道。

    这本书的主人公是大卫佩尔泽,也就是作者本人。这本书是作者的自传,他讲述了一名男孩在七岁开始,母亲就开始虐待大卫,经常让她吃别人吐出来的饭菜,几乎天天不给他吃饭,所以男孩经常去偷别人带来的午餐,但是,过不了多久,就被别人发现了,母亲知道后,不仅不给他饭吃,反而更加虐待他。母亲经常将有毒的药放在一个桶里,然后将桶放在卫生间,让大卫在有毒气体笼罩的房间打扫卫生。后来,母亲一气之下居然把大卫赶出家门。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流落街头,而是被好心人碰到了,当好心人知道他的处境后,给他做了一份全套配料的披萨饼,等他吃饱后,又把他交给公安局。大卫一直不肯说出自己的家。公安局只好把他送到一户领养人家,从此,他过上了很幸福的生活。

    这本书告诉我们,不管生命中的逆流看起来有多么强大,人们都能克服困难而走向光明的世界。这本书你激发人类心灵深处最强大,最有力的旋律,鼓励人们向精神的极限挑战,在逆境中永不屈发,再绝望中寻找希望。这本书告诉人们这样一个真理:即便在黑暗的夜

  • 8、 观看《基石》心得
    篇一:学习党教片《基石》心得体会 《基石》介绍了王辉同志作为一名组工干部为党的事业甘当基石,爱岗敬业、埋头苦干、无私奉献,坚持原则、公道正派、清正廉洁,默默无闻地在平凡岗位上争先创优的先进事迹;展现了一名优秀组工干部“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的时代风采,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人生价值! 《基石》选题从身边的基层党组织入手,通过各地、各部门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典型事迹,展现了新时期农村、社区、非公企业、社会组织、国企、教育、机关、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等基层党组织在党的领导下和党员的带领下取得的巨大成就,阐明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性。片中的先进典型事迹让我深受教育,下面结合本支部的具体情况,谈谈我的感受。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告诫我们基层工作很重要。重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是我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一个显著特点。中国共产党正是靠着一个个像牢固基石的基层组织,铺就了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道路,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从战争岁月走向和平年代,从封闭落后走向繁荣富强,从小米加步枪走向神十进天宫。做好支部的党建工作,发挥好社区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对社区乃至地区的生产持续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人才是第一生产力,是社区不断发展壮大的基础之源。面临着市场的竞争,社区人才如何挖掘、培养,人才如何稳定,新一代人才队伍如何建设?是当今社区发展亟需思考及解决的问题。我们就要通过加强党的建设,通过思想工作使大家树立一种为国企、为党的事业做出奉献的一种精神;通过关心、解决社区居民的切身问题和困难,为群众做实事,同时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从而带动地方政策创新、服务创新和体制创新,创造出更好的地方经济效益,推进社区更好更快发展。 篇二:观看《基石》记录片心得体会 今天例会结束后,支部组织党员进行观看和学习电教片《基石》。《基石》电教片对广大党员、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重点教育片,是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的优秀电视片。观看中,片中一个个有影响力的典型事迹和人物让全体党员教师深受启发,并从中得到深刻的启迪,对本人来讲起到一个很好的教育作用。 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我要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认真查找不足之处,从现在做起,进一步增强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不懈奋斗的自
  • 9、 迷失观后感

    它所带来的影响不仅仅在于心灵上的震撼,更在于灵魂上的深思熟虑。要想写好一篇观后感,就应该结合实际,深入展开思考。通过写观后感,我们可以更加熟练地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要想写好一篇作品的观后感,就应该包含作品的基本信息和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推荐阅读文章“迷失观后感”,它将为您提供更多相关信息。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获取更多信息呦!

    迷失观后感 篇1

    20xx年3月1日,海南三亚街头,凌晨的巷道里,聚焦了一批年轻人,是什么让他们丧失了理智,在那个人头攒动的夜晚,任性、叛逆的行为,让他们必须面对法律的惩罚。

    事发当晚凌晨时分的监控录像画面显示,一群男女聚集在一起,半个小时后,另一拔人也到了现场。突然,双方发生了冲突,两群人撕扯着殴打在一起,又有几个人举着木棍冲进混战的人群。听到警方巡逻车到达,这些年轻人一轰而散,四下奔逃,年仅14岁的胡洪亮却直直倒在地上,血流了一地,再也没有醒来。警方抓获了酒后行凶的15岁少年李海涛。据家人反映,李海涛平时在家很听话,事发前一天还与父亲商量好了第二天去学校的事情。

    是什么让懂事听话的乖孩子,瞬间变成杀人凶手?

    只为了一句不称心的话,就出手打人;只为了一次轻微的挨打,就呼朋引伴;只为了一个出风头的'机会,就打群架;只为了一时脑热的冲动,就杀死了一个人。只为了所谓的“帮朋友”,就迎来了几年的牢狱生活。

    如果再给一次机会。不因为一些琐事而记恨于心;不因为出风头而出来打架,就不会有这样的结果。

    可是,时间难改。即使再怎么仟悔,也回不到那时了。所以,我们要从现在做起,严格规范自己,不要让一时脑热酿成大祸(迷失的青春期观后感)。

    若能再来一回,他们没有喝酒,没有学会去酒吧,没有学会交坏朋友,没有学会凌晨不回家,就不会有这件事的起因;若能再来一回,他们能想到事情的后果,能有坚强的意志力,能有自我控制能力,就不会有这件事的后果。

    机会只有一次,失去了就不会再来,时间不会倒流,做过的事情也不会更改。

    所以,我们不要等事情发生了再去弥补,要学会遇事冷静,才能避免坏事的开始。

    青春期的我们应该去理解别人,遇到事情要控制自己,冷静下来,想想该不该去做这件事,后果会怎么样,在交朋友这方面,有一双“火眼金睛”能看出什么可交,什么人不可交,看清是非。

    在学校听老师话,生活中听父母,邻居,亲戚的话,因为他们绝对不可能害我们,只是往好的方向指导我们,看完《

  • 10、 观看人民的名义心得

    观看人民的名义心得

    近日,《人民的名义》的热播刷新多项收视纪录并受到社交媒体力棒,成为当前荧屏和舆论场上最亮丽的一道风景。我们在为这部戏剧情“大尺度”叫好的同时,更是为全国人民对腐败问题的高度关注和表现出极高的热情而感动。这恰恰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普遍心声,是对当前全面推进反腐败工作的大力支持。

    这些年来,对于反腐败的影视作品,是少之甚少,作家不敢大尺度地写,导演不敢大尺度地拍,媒体不敢大尺度地投,导致人民群众对官场生态,总觉得是在隐隐约约之中,总有一层迷雾在笼罩着不敢拨开。这些不好的现象,对于推动惩治腐败工作是不利的,对于提升人民群众参与惩治腐败也是不好的。由此,让各种玄幻剧随之充斥了荧屏,一些雷人抗日神剧无视历史真相扰乱是非,难得看到有主旋律、硬主题的影视作品,如此的不良现象严重地影响着人们的视听和正确判断。

    《人民的名义》热播后,之所以获得众多的掌声,并引起媒体舆论大波,赢得公众广泛关注与称赞,出乎人们的意料。但仔细品味,剧作的成功与其准确回应公众当前对反腐败工作的新期待、新要求密不可分。过去,人民习惯从中纪委网站公布的信息中公限于看到某某高官被查处、某某高官查家中查出亿元等等,却很难见到查处贪官的现场视频和内幕资料。而在《人民的名义》中,可以向观众活生生地再现检察官办案的全过程,从他们与犯罪分子的生死较量,到犯罪分子的狡诈,再到官场政治斗争险恶,让观众从中感受到腐败现象的严峻性及惩治腐败的艰巨性。

    公众对腐败的质疑,往往就是因为不知情而造成的。而这些年来,对腐败案件的公开,尤其是对内幕真实详细案情的曝光,都是不不及时,也是不全面的。在《人民的名义》这部戏中,通过讲故事和人物塑造,把官员贪腐的过程、心理变化、利益输送的办法等进行了充分展示,让公众对腐败发生的全过程有了全面、形象的了解。如此一个活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就如现实中的一个个具体的故事,正是人们所想看到的,也是生活中耳熟能详的,这种来源于生活,又超脱于生活的故事,正是吸引观众的最佳结合点。

    另外,推进纪检监察体制的深入改革,是让这部“现象剧”能顺利播出并受追棒的原因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强力反腐,以雷霆万钧之势横扫腐败官场,以霹雳手段重拳出击,创造了史无前例的反腐记录。看到反腐巨大成效的同时,也应当清醒认识到,这是一场输不起的斗争,形成不敢腐只是反腐第一步,要实现不能腐、不愿腐尚需长远的战略谋划、严密的

  • 2019-10-19

  • 2019-10-28

  • 2019-09-28

  • 2023-04-10

  • 2019-11-04

  • 2019-11-04

  • 2019-09-20

  • 2019-10-29

  • 2019-09-20

  • 2019-10-20

  • 2019-11-06

  • 2021-08-31

  • 2022-03-11

  • 2021-08-20

  • 2019-09-21

  • 2019-10-28

  • 2019-09-28

  • 2019-10-28

  • 2019-10-28

  • 2019-10-28

  • 2019-10-28

  • 2021-09-01

  • 2019-11-06

  • 2022-06-03

  • 2019-09-28

  • 2019-10-28

  • 2019-10-28

  • 2019-11-08

  • 2019-10-28

  • 2022-03-05

  • 2019-09-23

  • 2019-11-06

  • 2021-11-16

  • 2021-11-05

  • 2019-10-29

  • 2021-08-23

  • 2019-10-24

  • 2019-10-28

  • 2022-12-18

  • 2019-10-28

迷失的少女观看心得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迷失的少女观看心得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迷失的少女观看心得、2024迷失的少女观看心得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