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梅花绝句读后感 > 地图 > 梅花绝句读后感,2024梅花绝句读后感
梅花绝句读后感

(共 5951 篇)

  • 1、 夏日绝句读后感

    夏日绝句读后感(一)

    南宋女诗人李照清博学多才、智慧过人,着作了许多古诗词。《夏日绝句》就是其中一首。第一次读到这首诗时我就感触甚多。

    每当读起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诗句时,我就会怀念起中国千千万万个人民英雄:黄继光、董存瑞、王进喜、狼牙山五壮士等等。他们有的为了人民的利益而牺牲,有的为了祖国的兴旺而牺牲,但他们都是我们永远忘不掉、永远铭记在心的革命英雄。因为人民英雄的这种精神是永垂不朽的。

    就像诗里说的一样:一个人活着,就应该做一个人中豪杰,就算是死了,也要死得壮烈,有价值,要做一个鬼中英雄。到现在,还敬佩项羽的伟大壮举,宁可要对着乌江自刎,也不肯屈服于敌人,不肯回江东苟且偷生。这是一首颂咏历史时候的诗。诗中怀念、赞美了历史上的英雄项羽,称颂他作为英雄生,也作为英雄死,宁可壮烈牺牲,也不苟且偷生的英雄气概。诗中前两句为佳句,壮志豪情,广为传诵。

    这首诗也借赞颂项羽宁死不屈的精神,讽刺南宋统治者的屈辱偷生、逃跑妥协的卖国求荣行为。也表现出了诗人的爱国情怀。

    我们也要向以前的英雄、诗人们学习,爱国爱人民。

    夏日绝句读后感(二)

    我读过不少古诗,领略过那些诗人不同的感情。但是,给我印象最深的,最能感动我的,还是《夏日绝句》这首诗。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朝的女词人李清照,她,是我国历史上最着名的女词人之一。这首诗中,先写了那些贪生怕死、不思收复失地的南宋统治者,后写项羽失败于刘邦,不肯忍辱偷生,最后自刎。在这首诗中,淋漓尽致地描绘出了那种慷慨、英雄无畏的精神。其中用了一个思字2020,直接抒发胸怀,写出了那些英雄对死的看待。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又是一个多么铿锵的句子。古今中外,有多少的英雄豪杰,为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存在,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慷慨就义!但是,不管他们生也罢,死也罢,他们永远是我们心目中的英雄,他们的光辉形象,永远留在我们的脑子里,誓不抹灭。不!单留在我们脑里还远远不够,我们得让这些英雄世代流传,用他们来激励世人该怎么做。

    这首诗不但表达了古今中外英雄气概,也写出了她爱国、为人、救国的宣言,她的气概凛然可敬。也正是这凛然可敬的气概,让我惊叹,让我感动,让我震撼,她堂堂一个女子,竟作出如此荡气回肠诗,难道不是所说的巾帼不让须眉?是呀,别感叹自己渺小,你依然可以像她及她写的诗中的英雄一样闪着耀眼的光芒。所以,我们要好好读书,你现在的努力

  • 2、 《梅花绝句》读后感400字

    昨夜,下了一场大雪,天气冷极了,天寒地冻的,简直来到了冰天雪地之中。

    我透过窗子望去,外面的树木被寒风吹得东倒西歪,就连一向苍翠挺拔的青松,也在很不情愿地摇曳着脑袋。我心里不禁发出疑问:在这寒冷的天气里,还有谁会不向北风屈服呢?

    就在我穿戴整齐准备出门的时候,只觉一股淡雅清新的香气扑鼻而来,沁人心脾。循着香味,我来到了院墙边,墙角边的一株梅树竟然在雪中缀出朵朵红蕊,那么鲜艳,那么美丽。真是令我好一阵感叹,要知道,这里寒风象刀子,雪花如鹅毛,在这恶劣的环境里,梅花竟然不畏风雪,独自屹立着,那瘦弱的枝杆是怎么经受寒风欺凌的?

    常听人说“梅花香自苦寒来”,当时也并不理解,只是听说也就记下了,现在想来,也正是这冰天雪地,万花凋零的时候,才更显出雪中怒放的寒梅是如此的高贵,也正是这冰天雪地,才更能展露它冰心玉骨洁的仙姿。“若非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寒气愈重,它的清香就愈是芬芳,还有什么可与它媲美?

    古人曾吟有一诗,正是称诵它那坚强的品格和高贵的气节:

    幽谷那堪更北枝,

    年年自分著花迟。

    高标逸韵君知否,

    正在层冰积雪时。

  • 3、 夏日绝句读后感700字6篇

    一本好书往往塑造着一个人的气质和谈吐,阅读作者的作品时,我有很多感悟想写下来。不如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以下内容“夏日绝句读后感”为小编收集整理,欢迎阅读,希望你能阅读并收藏!

    夏日绝句读后感(篇1)

    这是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写的一首绝句。是一首写项羽的诗。大家知道号称“西楚霸王”的项羽吗?他与刘邦争夺天下失败之后,退守到乌江边上。他本来可以渡过乌江,重新招兵买马,可是他觉得自己没有脸去见江东的父老,就在江边自杀了。

    李清照也是在朝廷南逃的情势下被弄的家破人亡的。她在写这首绝句时内心一定很感慨和愤怒,也一定会感到和项羽同病相怜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一句应该算是对自杀的项羽一种勉励吧。活着,要作人间豪杰;即使是死,也要成为鬼中英雄。多好的句子!既表扬了项羽他那种有情有义一心一意拿走江山的报父之心,又鼓励他要在鬼中成为英雄。我们知道,人死了就什么也不能带走,即使存在鬼魂,一定也只是在空中飘来飘去的空气罢了,它不可能能看见李清照写的这首绝句。但,夏日绝句还是能成为一首名作。因为它反映出了当时朝廷腐败的一种程度。

    读夏日绝句,我感触甚多。

    夏日绝句读后感(篇2)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同学们琅琅的读诗书声在走廊回荡。这不是李清照写的夏日绝句吗?那激动的情怀啊

    当时,金兵满山遍野,有点像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的感觉。他们砸烂宋王朝的琼楼玉苑,掳走徽钦二帝,王朝一片混乱,只好被迫南逃,从此有了南宋。

    到后来,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不但不思平叛,还居然用绳子临阵脱逃!一个大将军居然逃跑!李清照为国为夫感到无比耻辱,在路过乌江时,李清照诗性大作,创出此诗。同时也暗讽了南宋王朝和自己的丈夫。

    这首诗是写给李清照丈夫的,提醒他回去治理国家、军队的。这是一首怀古抒情诗。前两句语出惊人,直抒胸臆,将那种生死都无愧的英雄豪杰的气魄展现在眼前,让人肃然起敬。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后两句歌颂项羽的悲壮之举,不苟且偷生的精神。在李清照看来这种失败中表现出的英雄气概相当可贵。不肯过江东精神,实因感慨时事,借史以抒写满腔爱国之情,以此来讽刺南宋王朝不思进取、苟且偷生的无耻言行。整首诗主次分明、起调高亢,鲜明而强烈地提出人生的价值取向,激起人的爱国情怀,是首极致的爱国佳作。

    其实,当时宋代的岳飞也是和项羽一样的英雄。他是闻名中外的抗金英雄,是个舍

  • 4、 《绝句一百首》读后感

    朋友,你读过《绝句一百首》这本书吗?这本书都是五言或七言的绝句,有的描写了花红柳绿的春天;有的描写了碧波荡漾、绿如翡翠的湖面;有的描写了各式各样的奇花异草真是美不胜收,举不胜举。而我对《梅花》这首诗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充满着喜爱的心情,所以反复读了好几遍。《梅花》这首诗的作者是王安石。作者借物言志,生动形象地刻划了梅花不畏严寒,不怕孤立,敢于斗争的坚毅性格。

    在严寒的冬天,那些娇花嫩草早已枯萎了,只有几枝梅花却冒着严寒,迎着飞雪昂首怒放。梅花在严冬恶劣的环境中,是那样的英姿勃勃,傲然挺立。它在风雪中不弯腰,严寒中不低头!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我读着这博大精深的诗句,倍感梅花不愧为花中英豪,使我对梅花油然而生敬意。梅花倔强、坚韧,百折不挠,不正是我中华民族性格的象征吗?

    由于梅花傲霜雪,又有醉人的清香,所以从古至今的诗人、画家都把它作为高洁的象征,吟诗作画,寄情抒怀。

    梅花在风雪之中傲然挺立的形象,前进。清香四溢的精神,将永远鼓舞着我们。

  • 5、 读《夏日绝句》后感
    读《夏日绝句》后感 ——我心中高洁的灵魂 六(3)班 秦玉琦 似浪,涌起了我心中的感慨;似风,吹散了我心头的迷茫;似光,照亮了我人生的方向。 那是李清照的《夏日绝句》 最近,我校开展“经典诵读”的活动,心情跟着那诗中欣喜若狂的快乐而转变,跟着那诗中怒发冲冠的悲愤而转动……读着这些,会情不自禁被深深地感动,沉沉地入迷,但《夏日绝句》更让我震惊、惊叹…… 读着读着,我眼前渐渐浮现出她——李清照的形象:遥望皎洁的明月,忍不住心中对项羽的思念。然而她只是一介女流之辈,在古代这么充满封建、男尊女卑的社会里,却能有如此大的作为,心中有如此深的爱国情。她凝视着茫茫月夜,让自己远大的理想和抱负,让颠沛流离、境遇孤苦的后期生活的点点滴滴,化成一篇篇瑰玮的文字,流传千古。 我从“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中认识了她,让我体会到了她对国家的一腔热血。回看她的后期生活,那苍劲有力的字后影藏着的难道不是悲愤欲绝的倾诉吗?不都寄予了她对国家的热爱吗?或许,我们只能从她韵味声长的词中读懂她的感情,读懂她那颗滚烫的爱国心,读懂她那种不怕困难、顶天立地的精神。 李清照,她是悠闲而又忧伤的,早期的生活也算是平静幸福的,但南渡以后,金兵入侵,生活凄凉贫苦,但她心中那份远大的报负从未改变,是古代罕见的伟大女词人,被称为“千古第一才女”。现在,男女平等,女强人层出不穷,但最令我佩服的还是她。她既有巾帼之淑贤,更兼须眉之刚毅;既有常人愤世之感慨,又具崇高的爱国情怀。她不仅有卓越的才华,渊博的学识,而且有高远的理想,豪迈的抱负。瞧!全诗仅二十个字,连用了三个典故,但无堆砌之弊,因为这都是诗人的心声。如此慷慨雄健、掷地有声的诗篇,出自女性之手,实在是压倒须眉了。再看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就应该做人中的豪杰!即使是已经死了,也应该成为鬼中的英雄!多么铿锵有力的诗句呀!这让我自然而然想到了一些为国捐躯的豪杰、英雄。邱少云、戚继光等人为了国家的昌盛抛头颅,洒热血,浴血奋战,他们都不是贪生怕死之人,为了人民的利益付出了自己的生命,用自己炙热的鲜血演绎出无数壮丽的诗篇。他们活着就要做人中的豪杰,宁可死也要做鬼中的英雄。他们的豪情、大义凛然已经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他们是我心中的一座座丰碑,但他们都是堂堂七尺男儿,而李清照却是一个女子,一个生长在封建社会的女子,她
  • 6、 读《拒绝句号》有感

    生命不要句号

    读《拒绝句号》有感

    一个圆溜溜的句号,许多人都喜欢,因为它代表着大功告成,代表着一种成果与收获。而作者却要拒绝句号,这着实让大家吃了一惊。

    文章写了作者认为句号有着另一种意思,不是一种圆满的结束,而是精疲力竭的放弃,自寻清闲的逃逸,江郎才尽的低头认输,收获后的自满自足,甚至是已经达到的辉煌的目标。所以,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要拒绝句号。

    拒绝句号,就意味着为自己更伟大的目标而无休止地奋斗,是与自身的惰性与保守作对抗。一些人满足于现状,心安理得地为自己画上一个句号。而更多的人则用双倍的力量去拒绝句号,把名号变成了逗号,朝着更远大的目标前进。

    生命如同一条线,那时隐时现的句号则像线上的一个个小结。当我们成功时,那些结仿佛就会出现,这时,如果你的惰性发作,结就会出来,给你的奋斗之旅画上名号,从此平平庸庸,淹没在茫茫人海中。而有些人,奋力地打开了这个结,跨过了这个结,把这个结作为了自己新的起点,更加努力,他没有停歇,而是一次次地启程

    这让我想起绍兴籍运动员孟关良,他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与对友杨文军夺得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块皮划艇金牌,这时的他已是30多岁的人了,本可以戴着光环,从此退役,过上幸福安逸的生活。然而,在他休整了一年后,为了祖国的荣耀,为了心爱的事业,他毅然返了国家队,克服了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以顽强的意志努力拼搏,蝉联了这个项目的冠军。这是皮划艇中史无前例的辉煌。孟关良,他就是一个跨过句号,把句号画成逗号,把成功化整为零的人。

    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常常把不能画上句号时画上一个自鸣得意的句号,也常常在获得一点点成功时画上一个自以为是的句号,甚至在遇上一点困难时画上一个自暴自弃的句号 

    正如作者所说:最积极和充实的人生是不断将句号变成逗号的人生。我们应当努力去做到这句话,拥有一个积极与充实的人生。

  • 7、 梅花魂读后感

    梅花魂读后感(一)

    这篇文章通过一位身在异国他乡的老华侨对梅花的挚一爱一,反映了他对祖国的眷恋之情,一如梅花,忠贞不渝,表露了一位华侨老人的中国心。

    句朵梅花寄深情,情有独中因一爱一国。一位老人,他的三次哭泣,次次让我心疼。

    第一次,他由诗句想到了自己,思乡之情无法控制,因而潸然泪下。这是外祖父第一次流泪,这泪水凝结着一位老人对家乡、对祖国深深思念之情。这冰凉泪是思乡的泪。

    这是外祖父第二次流泪。如果说第一次的无声流泪是外祖父思乡之情的涌动,那么这一次呜呜呜地哭就是外祖父一爱一国感情的宣泄。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那是只因未到伤心处啊!外祖父思念家乡、眷恋祖国,他想回国却因身一体原因不能回去,多少心酸,多少无奈啊!这泪水是无奈的泪水。表现了一位身在异国他乡的老人刻骨铭心的一爱一。

    这是第三次写外祖父的眼泪,虽是泪眼朦胧,却让我们倍感心痛。所谓落叶归根,能回到祖国的怀抱是外祖父的夙愿,而今却成为终生的憾事。只能将这份情感寄托在梅花身上,寄托在后人身上。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对祖国的深深眷恋,这万千愁情郁结于心,这泪水饱含一着对家乡的深深情意,是饱含一着深情的泪。

    哦!外祖父的情感,深深的把那浓浓的乡愁表达出来。感动了我的心,哦!乡愁。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这是宋朝诗人王安石写的。梅花,是那么不屈不饶,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的愈一精一神,愈秀气。我们都是中国人,一定要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不能受到一点磨难就放弃。我要学习梅花的一精一神,坚贞不屈。

    哦!我要学习那浓烈的梅花魂。

    梅花魂读后感(二)

    古人曾云:梅雪争春未肯降,一騷一人搁笔费评章;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从这些著名的诗句中,我们可以看出梅花是多么纯洁,它那不畏严寒的品一性一曾经影响着多少世人。我又学了【梅花魂】这一课,更加让我对梅花产生了许多敬佩之情。

    作者出生在东南亚星岛,从小和外祖父生活在一起。有一次,作者在外祖父的书房玩耍时,不小心把一副用水墨画的梅花图给弄脏了,外祖父很生气。说梅花图是不可以随便糟蹋的,因为梅花是我们祖国的名画,愈是寒冷、它却愈一精一神,也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但是在临走时,为祖父送给她一副梅花图和一条绣着梅花的手绢。可是在那悲凉的情绪中,为祖父显得是那么苍老。多少年过去了,当作者看到那幅梅花图和绣着梅花的手绢时,便会想起身在异乡的为祖父,和为祖父那一颗眷恋祖国的心。

    是呀,一

  • 8、 《梅花魂》读后感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梅花魂》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本文通过描写梅花的秉性,叙述了一位华侨老人深切的眷恋祖国之情,让我们体会到他那一颗热爱祖国的赤子之心。这篇文章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作为中国人,我们要做个像梅花一样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人。

    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爱国人士,古有文天祥、岳飞,近有赵一曼、刘胡兰,现在更有我们广大的中国人民。

    野心勃勃的日本一直对中国的钓鱼岛虎视眈眈,想霸占我们的领土。他们野心十足、气势汹汹;四处惹事生非的美国也横加干预。但我们中国人是从不会屈服的,不管处境多危险,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我们仍昂首挺胸、仍不屈不挠、仍据理力争保卫领土,就像梅花一样经霜傲雪、不俱严寒。尽管钓鱼岛是还未被开发的荒岛;尽管日本想尽种种办法威逼利诱;尽管美国偏袒日本。但我们是决不会退让半步的。为坚守领土、扞卫尊严,举国上下自发举行了抵制日货的抗日*。我们中国已不再是以前任人宰割、随意瓜分的国家了,我们已是一个强大、不可侵犯的国家。

    我们学生是未来的希望,是祖国的栋梁。我们在幸福中成长,沐浴着温暖的爱的阳光长大。而这一切的一切是谁无私奉献给我们的呢?啊,是祖国这位伟大的母亲呀﹗我们全靠她,我们更应该保卫她,让她不受欺凌。

    读了《梅花魂》,我细细回想着,这一课教会了我许多,不仅教会我好诗词和写作手法,还教给我一个永生难忘、刻骨铭心的道理——要做一个顶天立地、不屈不挠的中国人。

  • 9、 梅花后记读后感

    梅花后记读后感(一)

    在《梅花》后记中,朱自清先生怀着感伤的心情追忆了与无隅君相聚的场面,以及为了帮助贫困的家庭积蓄些钱财以安葬英年早逝的无隅君,朱先生与友人到处奔波而又四处碰壁的景况,所以当开明书店答应印行亡友的作品《梅花》集时,作者悲喜交加,感慨万端,所以作者仿佛按纳不住积蓄已久的感情,开篇便点明:这一卷诗稿的运气真坏!我为它碰过好几回壁,几乎已经绝望。现在承开明书店主人的好意,答应将它印行,让我尽了对于亡友的责任,真是感激不尽!从诗稿的命运转到主人悲剧性的短暂人生,物在人亡,而且想来这份诗稿虽卖是卖了,想起无隅的那薄薄的棺木,在南方的潮湿里,在数年的尘封里,还不知是什么样子!强烈的感伤使作者在文中反复强调自己于心不安的自责,同时也为了求得心灵的慰藉,作者又以充满敬重的心情记叙了为这部诗集的出版呕心沥血的林醒民君,以及关心这部诗稿的白采与周了因先生。由一部诗稿的辗转出版,将人物的命运安排,世道的艰难与坎坷连接在一起,布局紧凑,着墨虽平淡无奇,但扑面而来的却是一股浓烈的人间至情,由此可以折射出大写的人字2020,树起人格的丰碑。

    文章用语舒缓,韵味悠长,体现出深沉的感情色彩。心理学认为:人的多种多样的情感都可以按照对比的性质配合成对;凡是配合成对的两种情感在性质上彼此相反。例如:悲与喜、乐与哀、爱和恨等等,情感的这种特性可称之为两极性。人的两极情感彼此结合在一起便呈现出复杂的情感状态。例如开篇一段,作者的心情便是悲喜交加,结尾作者这样写道春余夏始,是北京最好的日子。我重繙这诗稿,温寻着旧梦,心上倒像有几分秋意似的。这种悲凉的情感实际上就是人类普遍的永恒的体验,它内涵的复杂与丰富,也正是它的感染力所在。

    梅花后记读后感(二)

    在《梅花》后记中,朱自清先生怀着感伤的心情追忆了与无隅君相聚的场面,以及为了帮助贫困的家庭积蓄些钱财以安葬英年早逝的无隅君,朱先生与友人到处奔波而又四处碰壁的景况,所以当开明书店答应印行亡友的作品《梅花》集时,作者悲喜交加,感慨万端,所以作者仿佛按纳不住积蓄已久的感情,开篇便点明:这一卷诗稿的运气真坏!我为它碰过好几回壁,几乎已经绝望。现在承开明书店主人的好意,答应将它印行,让我尽了对于亡友的责任,真是感激不尽!从诗稿的命运转到主人悲剧性的短暂人生,物在人亡,而且想来这份诗稿虽卖是卖了,想起无隅的那薄薄的棺木,在南方的潮湿里,在数年的尘封里,

  • 10、 论语名句读后感

    论语名句读后感(一)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是《论语》六则中给我感触最深的两则。前一则是说几个人走在一起,那么其中必定有可以当老师的人;后一则告诉我们敏捷而努力地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这两句话虽然出自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义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包含着一个广泛的道理:能者为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的人甚多,而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习,亦可成为我们良师益友。就说我们班上的吧。在这个近80人的班集体里,就有篮球上的猛将、绘画巧匠、书法好手、象棋大师。有的是上晓天文,有的是下通地理;有的是满脑子的数字2020;有的能歌善舞多向我们身边的这些平凡的人学习,就像置身于万绿丛中的小苗吸收着丰富的养分。高山,是那样地雄伟,绵延;大海是那样地壮丽无边,山之所以高,是因为它从不排斥每一块小石;海之所以阔,是因为它积极地聚集好一点一滴不起眼的水。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怀和大海的渊博,就必须善于从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们点滴之长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一个几岁的小朋友当然不如四十开外的教育家;平民百姓同样没有史学家的见识广博但是正是这样的不耻下问而造就了许多伟人。

    论语名句读后感(二)

    《论语》是孔子智慧凝成的结晶,它使我们深深感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博大与精深,体会到了中华文化的深邃之美。

    五年级时候,我开始读《论语》。论语中的经典句子让我受益匪浅。写作时,我常常把在《论语》中诵读过的经典句子运用到我的作文中来。比如要写珍惜时间的句子时,我马上想到了这一句: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描绘学习的快乐时光,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马上出现在我的脑海里。

    而在整本《论语》当中,孔子对孝阐述最使我难忘。孔子非常重视父母子女间的感情交流,并强调子女对父母的尊敬、爱戴和赡养。孔子认为孝不能停留在物质奉养上,他认为仅是物质上的奉养是不够的,还得在感情上对父母表示真诚的尊敬和爱戴。在《论语》中他说:今之孝者,是为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这是教导我们:百善孝为先,如果对父母在感情上不尊敬和爱戴的话,仅是物质上的奉养,否则与动物有什么区别?古代的黄香就做得很好,他小小年纪就会在寒冷的冬天里,为父亲温暖被子。这看似一个普通的行为,其实包含着黄香对父亲深深的爱。

    不过,孔子对孝的最高的要求是立身。孔子认为:父在观其志,父

  • 2019-10-09

  • 2019-09-20

  • 2019-09-28

  • 2019-10-19

  • 2023-05-07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16

  • 2023-06-01

  • 2019-10-19

  • 2019-09-25

  • 2023-05-13

  • 2019-10-24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11-04

  • 2019-09-20

  • 2019-09-23

  • 2023-06-07

  • 2023-04-06

  • 2022-12-11

  • 2019-09-20

  • 2019-09-21

  • 2019-11-04

  • 2019-09-20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09-25

  • 2019-09-21

  • 2019-09-28

  • 2019-09-20

  • 2019-10-28

  • 2019-11-04

  • 2019-11-04

  • 2019-11-04

  • 2019-11-04

  • 2022-01-18

  • 2019-09-20

  • 2019-10-16

  • 2023-06-25

梅花绝句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梅花绝句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梅花绝句读后感、2024梅花绝句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