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马克思的自白读后感 > 地图 > 马克思的自白读后感,2024马克思的自白读后感范文
马克思的自白读后感相关栏目
马克思的自白读后感热门栏目
马克思的自白读后感推荐
马克思的自白读后感

(共 9606 篇)

  • 1、 马克思的事业的读后感6篇

    马克思的事业这本书你读了吗?今年恰好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的纪念一年,下面给大家带来的就是马克思的事业的读后感精选10篇,一起欣赏!

    《马克思的事业》读后感(一):系统了解马克思主义《马克思的事业》有感

    马克思主义,相信身为大陆的中国人中的一员,对于这个应该不陌生吧。因为我们从小学开始就已经在接受关于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爱国主义教育,中学的正直书上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还专门用了很长的篇幅来进行介绍,在历史课本上谈到的中国近现代史,对于民国之后中国工禅当的成立到发展壮大,也提到了马克思主义.......可以说从以上的这些种种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对于我们国家是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对于我们每个普通人来说是不是也是这样呢?

    可以说这个问题对于不同年龄不同对象的中国人来说使用者不尽相同的回答的。例如对于老一辈尤其是参加过红军的人来说,可以说对于马克思主义是相当熟悉的,对相关的重要观点以及讲话甚至可以做到倒背如流的境地;对于在党政机关工作的领导干部或则其他理论工作人员来说,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前世今生,甚至发展也能讲的头头是道;但是对于其他大部分的普通人来讲,尤其是没有经历过之前的那些艰苦岁月的80,90甚至00后们,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对于他们来说是比较痛苦的,为什么这样说是因为大部分人之所以要学习马克思主义,不是因为对其感兴趣,而是因为学校升学考试等是必须要考的,所以很多人为了一个好的分数也只能去死记硬背,对于马克思主义本身可以说就没想过要去深入的了解。甚至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有些人深受西方等国家意识形态的影响,对于马克思主义也产生了歪曲的理解,认为中国不再需要马克思主义等言论也屡屡可以看到。

    究竟马克思主义是什么?究竟我们国家现在还需要马克思主义不?可以说想要回答这些正直意味相当浓厚的问题时(不怕被查水表的前提下),我们首先应该对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来龙去脉进行深入而系统的了解,并且结合我国的发展实际才能勉强回答上来。但是这个过程可以说是相当枯燥乏味的,对于背书已经害怕的人们来说,想要祖宗到这一点还是非常困难的。所幸的是,在看到这本由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韩毓海编著的《马克思的事业》就能够为我们系统解读马克思及其思想提供很便捷的路径。

    在本书中作者从马克思思想的两个方面,分为批判旧世界和创造新世界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中讲述了马克思其思想提出的起源,可以说这与我们平时在正直书上看到的不一样的就

  • 2、 22年后的自白我是犯人影评

    这部电影早在17年就已经搬上了日本的荧幕,当时的评价还是很不错的。如果喜欢看悬疑类犯罪电影的还是可以去看一看的,毕竟豆瓣评分也有7.2分。来自22年前一桩连环杀人悬案在一封自称是凶手的自白书中又被拉进了人们的眼帘,就此展开了持续了22年的追踪。

    这部电影怎么说,还是很烧脑的,接下去要提到的可能会有一点点剧透,如果想自己去猜杀人凶手的,记住了没有一个角色是随随便便就出现的!当然最后的结局也还算是给法律留下了一点点尊严,坏人被绳之以法,但是这之中受到牵连的人,人生却发生了极大的改变。

    在电影中,有几个关键的人物,警察、嫌疑人1号、嫌疑人2号以及主持人,这四个人物是关键的,也是扑朔迷离的,但是看着看着你就会明白电影的套路就是不到最后一刻,你永远不知道原来还有反转!虽然日本版的也是翻拍的韩国版的,但是在这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的修改。

    故事的一开始就是直接说出来1995年的东京的5起连环杀人案,在日本的片子中,也是毫无顾忌的说出了警察在这破案的过程中的无能,即使凶手在眼前也没有能够抓住,而且凶手逃脱了以后,在将近22年的时间内没有现身!直到一部自称杀人凶手的独白被发布出来,这一件陈年往()事又被放到了大众的眼前!

    具体的个中细节,大家可以自己去看电影,总之,最后给大家一点提示就是,凶手一直都在看着整件事情的发生和进展,他也是全程参与到了这个后续的一些相关的事件当中去,至于凶手为什么会去犯罪杀人,这部电影还给凶手找了一个理由!但是我们看这种电影,更多地是要思考,为什么要犯罪,即使痛苦,也不要去打扰了别人的生活!

  • 3、 我的自白书读后感

    任脚下响着沉重的铁镣,任你把皮鞭举得高高,我不需要什么自白,哪怕胸口对着带血的刺刀!这是我和妈妈在寒假读的一首革命诗歌,诗的名字叫做《我的自白书》。

    这首诗的作者是革命烈士陈然。陈然是中共重庆市委机关报《挺进报》的特支书记,他负责《挺进报》的印刷工作。由于叛徒的告密,陈然不幸被捕。在狱中,陈然受尽各种严刑拷打,始终只承认《挺进报》从编辑、印刷到发行,全部是他一人所为,他决心牺牲自己,保护组织和同志们。特务们用威胁利诱的办法要他写自白书,陈然拿起笔,写下了这首惊天动地的诗篇。

    这首诗表达了作作文者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无限仇恨和对无耻叛徒的蔑视。当我读到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的时候,我能感受到作者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面对酷刑和死亡,陈然毫不畏惧,他用生命保护了组织和战友,换来了和平。

    今天我们生活在如此美好的年代,没有敌人的侵略,没有战争的纷扰,享受着衣食无忧的幸福生活。我们还常常因为遇到一点困难而退缩,因为不想学习而懒惰,想想都觉得很惭愧。我们应该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继承革命先烈的优良传统,勤奋学习、不怕困难、坚强不屈,用优异的成绩告慰为我们创造幸福生活的革命先烈们。

  • 4、 《马克思是对的》观后感

    树立远大理想,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马克思是对的》观后感 作为一名标准的80后,马克思的名字如雷贯耳。我从书本上、电视上无数次见到过马克思的名字,也无数次地学习的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历史等理论。他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创始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缔造者,国际共产主义的开创者,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思想家但是当我再去思索我真的知道马克思吗?似乎确实难以作出一个肯定性的回答。马克思也似乎成了我最熟悉的陌生人。 当带着思考看完《马克思是对的》后,我对马克思的形象突然立体了很多,对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也有了更多感性和理性的认识。节目通过《你好,马克思》《洞悉世界的眼睛》《不朽的〈资本论〉》《解放全人类的胸怀》《千年思想家》5集让我们看到了马克思的伟大,至今他对于社会主义的构想仍在影响着许多国家的发展,尤其是在中国,这种伟大使得我们只能以瞻仰的角度去看他;同时我们也看到了马克思的平凡故事,这更让我感想万千平凡马克思何以伟大? 马克思出生在德国的一个普通家庭,他的父亲是一名律师,这是一个出生平凡的马克思;马克思不善理财,他留有一把浓密的大胡子,穿着不修边幅,一度穷困潦倒,这是一个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马克思;青年马克思在爱情上面临着考验,年轻时对燕妮进行了疯狂的追求,为她写了无数首情诗,但他与燕妮的爱情曾遭到燕妮父母的强烈反对,进行了长达七年的爱情长跑才终成眷属,这是一个离不开爱情的平凡马克思;马克思在工作中与恩格斯建立了伟大的友谊,但生活甚至只能靠恩格斯的经济救助,这是一个生活离不开朋友的平凡马克思;青年马克思也曾叛逆过、迷惘过、苦恼过,这是一个有烦恼的平凡的马克思马克思的平凡人生与我们现代青年何其相似,甚至更为平凡。 而当17岁的马克思在中学毕业作文中写道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作出的牺牲的话语时,当平凡的马克思立志选择一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时,平凡的马克思不再平凡。马克思一生不为了钱、不为了权,而是为人类幸福而工作。正是这个信仰使得他一往无前。他勤于读书、善于思考、坚持梦想、敢于批评、勇于实践、不畏苦难,一步一步朝着那个最初的梦想靠近,从而成就了举世名著《资本论》的诞生。马克思以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作为指导,通过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并使唯物史观得到科学验证和进一
  • 5、 读《我的自白书》有感_读后感700字

    陈然,革命烈士,中共地下党员,《挺进报》特支书记,1948年4月,处于地下状态的中共重庆市委机关报《挺进报》被国民党当局破获,作为特支书记的陈然被捕,他受尽种种酷刑,自始至终只承认《挺进报》从编辑、印刷到发行,全部是他一人所为他决心牺牲自己,保护组织和同志们。敌人要他写下自白书,陈然拿起笔,写下了惊天动地的诗篇《我的自白书》,表决了他作为一个中国共产党员的自白,读了革命烈士陈然的这一首《我的自白书》,我思潮起伏,感慨万千。

    这首诗是一个共产党的自白,是一个共产党在面对敌人的皮鞭、刺刀的情况下仍然毫不畏惧写下的自白。当我读到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这一句诗的时候,我仿佛看到了革命烈士陈然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面对敌人的严刑毒打、面对死亡的到来,陈然一点儿也不怕,在他的心里,自始至终都有一个信念在支撑着他,那就是: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为革命斗争到底!正是这一个信念,使他不畏惧黑暗势力、不畏惧死亡,他想的只有牺牲自己,保全组织。他深深地明白只有这样,我们的革命事业才能继续进行下去,我们的革命最后才能取得胜利。

    《我的自白书》使我看到了一位共产党员的伟大为了革命事业哪怕抛头颅、洒鲜血也在所不惜。革命烈士陈然最后是求仁得仁,他英勇地牺牲了,他在死前最后一刻还高呼着共产党的口号。读到这里,我不禁潸然落泪,对于这样的人、这样的革命烈士,我们无法不感动,陈然牺牲时未满26岁,但是他生的伟大、死的光荣!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他这样一位为国捐躯的革命烈士!事实上,还有千千万万个像陈然一样为了我们的革命事业,献出了他们那独一无二的身躯的共产党员,他们的身躯倒下了,可是他们那高大的英雄形象和崇高的革命精神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我们生活在现在这个和平年代,我们要永远缅怀革命烈士,我们要牢记我们现在的生活是革命烈士用鲜血换来的,我们要珍惜现在这种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我们要努力奋斗,为祖国的大好江山舔砖加瓦!

  • 6、 读马克思传有感

    读马克思传有感(一)

    如果人只是为了自己而劳动,他也许能成为有名的学者,绝顶聪明的人,但他决不能成为真正的完人和伟人这句话是我在马克思传中看到的,当时令我触一动,感受深刻。他的思想魄力更让人震撼。他不仅拥有才华和智慧,而且拥有别人没有的信念和执着,在他的生命里充满的是对整个世界的思考,而不仅仅局限于自己的人生。想想现今社会,有多少人在思考所谓的人生,又有多少人在思考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绝大多数人都在思考着自己,追求物质生活的享受。

    贝多芬用音乐奏出人生的不屈不饶,但他一生的孤独与痛苦谁又能明白?

    马克思是孤独的,但是马克思是伟大的。在马克思的最后几年书中这样写道,在部分地恢复了健康之后,马克思感到自己是双重残废的,一精一神上失去了妻子、生理上是病痛的加深。一精一神的麻痹和生活的无奈折磨着他,但他依然坚持搞创作,忍受一般人不能忍受的孤独,做平常人不能做的事。正是靠着他的执着、坚定信念才造就了他的伟大,哲学家的伟大。

    作为哲学家的马克思,他的唯物史观承认历史的必然一性一。从人类历史总体看是正确的。他的唯物辩证法研究的那些范畴是相当有启发一性一,开辟了认识世界的一条道路。

    个人觉得【马克思传】是对马克思这位千年伟人最好的纪念,通过这部传记,可以对马克思作为一位伟大的哲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革命导师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从书中可以学到马克思对真理的执着追求,对工作的忘我一精一神,对友谊的珍一爱一,无不感到着【马克思传】的每一位读者。纪念马克思就要学习马克思。无论过去、现在和未来。我们都要学习他的着作,学习他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并从他身上学到智慧和一精一神力量。

    改革开放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进程,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和思想。这次改革被称为中国历史上最成功的改革。这一切都证明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胜利,坚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指导实践,指导改革开放的实践。马克思对中国的贡献是巨大的,对世界的贡献更是举足轻重,他的伟大将载入人类史册,永垂不朽。

    读马克思传有感(二)

    卡尔马克思古往今来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为人民和世界奉献了一生,这位伟大人物的名字以及他的学说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在世纪之交的2000年他还被世人评选为千年风云人物,可见,他给后人留下的是无法估量的

  • 7、 马克思自传读后感

    马克思自传读后感(一)

    读了《马克思传记》这本书,我们小组成员的心里都久久不能平静,由衷地感受到受益匪浅,同时对伟大的马克思先生多了进一步的了解及敬仰。

    着着《马克思传记》由英国肯特大学政治学教授戴维麦克莱伦所着。文章讲述了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卡尔马克思的传奇一生,给读者展示了一个个人的、政治的和精神的主人公形象,同时让读者置身于当时的社会环境,深刻地体验到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及其发展过程。1818年5月5日,马克思在出生在德国最古老同时地理位置最优越的城市特里尔城,排行老三。从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酷爱知识,但并非是为了分数和奖励。马克思12岁时开始在特里尔读中学,在这里受到了典型而纯粹的人道主义的教育。在这期间,他的数学老师、希伯来语老师及他的历史老师因为卡西诺事件而受到相应的处分,反动的副校长缪尔斯被认为反对当时流行的自由主义。从卡尔离校时只与其他老师道别而唯独没与缪尔斯告别可以看出他他是气愤的,对缪尔斯是十分藐视的。这也反应了马克思耿直、有独立思想、感情分明的性格特征。我想正是因为他有这种独立的性格,他才有自己明确的判断力和自己独到的见解吧,才能写下那本深入工人阶级了解工人疾苦,以深厚的文学功底写出的深厚的《资本论》。也正是因为他有这种独立的性格,他才能大胆剖析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规律,揭示资本家发家致富的来源于相对或绝对延长工人劳动时间,榨取工人剩余劳动力,总结出闻名全世界的利润率和剩余价值论,以毕生精力创立了马克思主义,为世界革命指明方向。

    着着着着他这种独立鲜明的性格更是让很多人爱恨交织。爱他是因为他可以随时开始男孩子式的玩闹,怕他是因为它能够毫不费力地写讽刺诗文嘲笑他的对手。他曾轻蔑地谈到:有一些农村来的笨人,他们准备投考教会学校,大多数人领取助学金。这一句话让我想起来上次在校内上看到某一位电白区同学的个性签名:双休日过得真快,又要去村里那破地方见那些乡下人了。我想任何一个有修养的人都不会说这样的话,但这恰恰放映了他们不羁的性格。因而马克思在学校期间也没有交到长久的朋友,这也怨不得别人。但他也赢得了未来的妻子燕妮。只有燕妮真正懂得卡尔马克思,而且用燕妮的话来说,马克思正是他:孩童时期和青年时期的偶像。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也在启发着我们一个道理:有着自己独立的风格和造诣才能捕获有才华女子的心,才能获得彼此心理上的默契。

    我们知道,事业的成功总是以付出作为代价。

  • 8、 《走进马克思》读后感

    在我读大学的时候就非常疑惑,我们为什么要去专门研究马克思主义呢?在大学的思修课上,老师也要我们去看关于马克思的书或者视频。于是,对马克思主义一向不感冒的我,走进了这本书,决定趁此机会去了解一些马克思与马克思主义,了解要为什么相信马克思。

    恩格斯深刻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经验已经证明,任何时候都必须牢牢把握不同阶段矛盾的特殊性,以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创造性地解决自己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每一项成就无一不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取得的,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中国模式、北京共识、中国道路的题中之义。只有坚定地信仰马克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才能越走越宽广。其次,为了在一个多元的社会和多极的世界中,我们要维护好自己的“这一元”和“这一极”,更应当坚持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

    如果说“一个人死去只是躯体的死去,而灵魂仍活到世上”,那么马克思的光辉思想是永远活在人们心中的,是永垂不朽的。读马克思的著作不像读武侠小说,不像读《草样年华》或《大路朝天》,读他的著作需要一颗虔诚的心静下来读,这样思想将受到重大启发,灵魂会得到全新的洗礼,读一遍不行,要反复地读,其思想涵养、文字艺术才能被真正领悟到。他的著作不能呆在“小屋子”里读,而要带到生活中、世界中去读,才能领悟到其中的真谛!(徐荣伟)

  • 9、 观青年马克思有感

    一个人在观看一部作品之后都会有一些收获和体会,面对作品里的情节、人物,我们需要从相关的角度去分析它。那么,你在看完《青年马克思》后,有什么感想与感悟呢?由此,有请你读一下以下的“观青年马克思有感”,欢迎收藏本网站,继续关注我们的更新!

    观青年马克思有感(篇1)

    时至今日,电影已经成为人们休闲、学习的一种良好选择,在建党一百周年之际,历数曾看过的与国家、与党有关的电影—《我和我的祖国》、《高山下的花环》、《我和我的家乡》等等,首先映入脑海的是《青年马克思》,记得是在医学部会议中心礼堂,和支部党员一起观看。

    电影《青年马克思》讲述了从1844年青年马克思与恩格斯相遇,到1848年共同撰写《共产党宣言》的经历,描绘了马克思与恩格斯之间的动人友谊,马克思与燕妮之间的理想爱情,以及恩格斯与与玛丽的志同道合。1843年,君主专制下的欧洲饥荒肆虐、经济萧条,处处危机四伏。英国的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秩序,创造出新的无产阶级。秉持博爱共产理念,工人组织陆续成立。两名德国青年,马克思与恩格斯,一位困苦拮据仍不改其志,一位家缠万贯但满怀抱负,他们意识到初期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背后理论的缺乏,与政论家及激进分子们唇枪舌剑,将颠覆这些组织的乌托邦思想,改造他们的斗争及全世界的未来。恩格斯的出现,于金钱、于学识,都大大支持了马克思的思想实践。尔后,两人受托起草《正义者同盟》规章,一同完成了经典政治文献《共产党宣言》。传奇友谊的开端,伟大思想的萌发,阶级斗争的新页,革命钟声的敲响,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青春友谊故事穿越百年时空,依然让当代共产党人热血沸腾、向往不已。

    观影体会之一,就是志同道合、真挚纯洁、超脱凡俗的友谊与爱情,对青年人精神世界的滋养是难以估量的,足以使人获益一生。马克思与恩格斯出于信仰与思想的趋同而惺惺相惜,成为终身挚友,一起成就光辉伟大的事业。马克思主义不是一个人的贡献,是马克思与恩格斯共同智慧的结晶,可以说如果没有恩格斯的帮助,马克思不会成为今天我们所看到的马克思。燕妮与玛丽两位进步女性,也在毁灭旧世界的斗争中奋起,舍弃优越的生活,抵御金钱的诱惑,以灵魂伴侣的身份终生协助、支持马克思与恩格斯的事业。奋斗是幸福的,与挚友和爱人为共同理想奋斗则更加幸福。

    观影体会之二就是紧密联系实际,立足解决问题。影片中青年马克思所处的时代,欧洲无政府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思潮泛滥—以“博爱”

  • 10、 马克思传的读后感

    马克思的一生也是他思想形成的一生。思想的形成受很多因素影响,家庭环境,社会环境,个人性格,爱情,生活,事业,等等。这些可以被认为是偶然因素,终归也将是必然因素。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马克思传的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你们。

    马克思传的读后感1

    读罢《马克思传》的学生时代这一部分,说实话,里面的很多内容我都没有看懂,可见我是一个多么浅薄的人。对于哲学,我知道的少得可怜。唯一一次接触有关哲学的书籍,就是大一是同学推荐我看的《苏菲的世界》,但很可惜,我看了差不多三分之一就放弃了。读这本书的感觉就像在走迷宫,不停地绕啊绕却怎么也绕不出来似的。这滋味并不好受,所以读《马克思传》,我也只读到了他的学生时代。

    以前对马克思的了解除了一些基本的文化常识,可以说是零。从小学到大学,所有老师都赞扬、崇拜马克思,都用“伟人”一词来形容他。说他思想多么先进,见解多么独到,为整个社会人类进步做出了多大的贡献。但是很少有老师对我们说一些马克思的生活琐事,好像他是一个圣人,高高在上。

    麦克莱伦笔下的马克思不仅降低为凡人,而且也降低为凡夫俗子。作者从思想、生活和性情等多个不同角度给人们展现了一个真实、生动且有血有肉的马克思形象。马克思既是伟人,更是一个平凡的人,凡是平凡人所具有的七情六欲、喜怒哀乐,他都具备。

    书中描写马克思孩童时代的情况就很少。她的姐妹们说马克思早先的时候是“令姐妹们害怕的暴君。他全力地奔跑着把她们当作他的马从特里尔的马库斯上坡上‘驱赶’下来,更坏的是,他坚持让姐妹们吃他用肮脏的生面团做成的而用更肮脏的手拿着的‘蛋糕’。她们毫无怨言地忍受着‘驱赶’、‘吃蛋糕’,因为卡尔将会讲故事来酬劳她们的顺从”。看到这里,我就觉得好好笑。原来马克思小时候这么顽皮,甚至还有点邪恶,让姐们对他又爱又恨。但不可否认,他也的确很聪明,知道如何让投其所好。要明白,让他人顺从自己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从这段话中,我也猜出马克思小时候一定读过很多书。因为肚子里有东西,才讲得出很多生动有趣的故事。调皮、聪明、爱读书,我想马克思小时候的性格应该就是如此的吧!

    等马克思上了中学,他的性格更是让很多人爱恨交织。爱他是因为他可以随时开始男孩子式的玩闹,怕他是因为它能够毫不费力地写讽刺诗文嘲笑他的对手。他曾轻蔑地谈到:“有一些农村来的笨人,他们准备投考教会学校,大多数人领取助学金。”这一句话让我想起来上次在校内上看到某一

  • 2019-10-09

  • 2019-10-19

  • 2021-07-16

  • 2019-10-29

  • 2023-02-18

  • 2019-09-19

  • 2019-10-09

  • 2019-09-28

  • 2019-09-20

  • 2023-02-06

  • 2023-06-24

  • 2023-02-11

  • 2022-12-20

  • 2019-10-28

  • 2019-10-28

  • 2023-01-18

  • 2022-12-14

  • 2019-10-11

  • 2023-02-26

  • 2019-11-12

  • 2019-10-29

  • 2019-10-11

  • 2019-10-28

  • 2021-07-09

  • 2019-11-12

  • 2022-12-13

  • 2021-09-16

  • 2021-08-03

  • 2019-09-25

  • 2019-10-19

  • 2022-10-08

  • 2022-12-18

  • 2022-12-29

  • 2023-04-01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1-03

  • 2022-12-09

马克思的自白读后感
马克思的自白读后感栏目精心为您提供各种马克思的自白读后感,2024马克思的自白读后感,教您怎么写马克思的自白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您。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