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论语译注读后感 > 地图 > 论语译注读后感,2024论语译注读后感
论语译注读后感相关栏目
论语译注读后感热门栏目
论语译注读后感推荐

教育笔记《让孩子学会》通用

您学过的好的范文吗?我们在工作中会需要处理大量文档,我们需要多阅读好的范文。 通过对范文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应用整体构思的方法,接下来好读后为您整理的“教育笔记《让孩子学会》”需要您的关注,我们会时刻关注该领域的热点话题和事件为您提供最新资讯!...

奋斗的青春最美丽作文议论文

希望这篇“奋斗的青春最美丽作文议论文”能够完美地展现出您所想要的内容,下面的内容仅供参考希望大家阅读。写作是提高学生语言表达效果的有效途径,写作可以让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和自己的信仰。我们在写作文动笔前,必须认真读题,审清题意。...

弯弯读后感800字

书是一股清泉,沁人心脾。在阅读过一篇文章后内心肯定有属于自己的感悟,读后感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基本属于议论范畴,在读后的基础上发感想。读书是一种形式,读后感才是学到的实质。值得一品再品的读后感有哪些?你不妨看看弯弯读后感800字,建议你收藏本页和本站,以便后续阅读!暑假来了,我读了《弯弯的收藏》这本...

读书观后感作文简短(集锦5篇)

作文是提高语文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关键训练之一,优秀的作文会让人身临其境,引起共情,是不是有时觉得作文非常难写?我们整理了“读书观后感作文简短”,并分享给您,感谢您选择本网页请不要忘记将其收藏起来!...

二年级作文吃饭集锦8篇

大家在写作文时会不会很纠结写不好?练习作文可以使学生更加自信和骄傲更有价值感,通过写作我们可以更清晰地认识并应对人际关系问题。优秀的作文离不开素材的积累和大量的阅读,这份特别定制的“二年级作文吃饭”特别适合您,希望您能多多留意我们的网站我们会不断更新和完善!...

初中背影读后感(通用8篇)

初中生就像学习飞翔的小鸟,总有一天将展翅高飞。古人云:以史为镜,可以明理,书籍里就蕴含历史,很多人在读完一本好书后,心里都会形成自己独特的想法。如果事前多些思考,那么事后就会少点遗憾。那么,一篇优秀作品读后感怎么写呢?或许你正在查找类似"初中背影读后感"这样的内容,建议你收藏本页和本站,以便后续阅读...

2024师德师风读书笔记精选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可以经常去读一些经典的书籍作品来丰富自己,阅读的过程,也是情感不趣起伏的过程,这些瞬间即逝的收获,就是我们写读书笔记的基础。你现在正在想写一篇读书笔记吗?小编特别为你收集的“师德师风读书笔记精选”,在此提醒你收藏本页,以方便阅读!每个班都会一个班长,当然我们班...

关于射雕英雄传的读后感范文8篇

我们常说读书可以陶冶情操,可以获得进步,我们可以经常去读一些经典的书籍作品来丰富自己,对于网络推荐阅读作品,相信您在阅读之后会有专属自己的收获,写关于作品的读后感,可以让我们再一次回味这本书籍。您是否正在考虑如何写作品的读后感呢?以下由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关于射雕英雄传的读后感范文8篇”,欢迎阅读...

应用文通知写作范文(通用5篇)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人的成长离开不开书籍营养的滋养,在读过一本书之后每个人都会有属于自己的心得体会,对于这个作品,我们都需要写一篇读后感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那么该要如何写好作品读后感呢?或许你需要"应用文通知写作范文"这样的内容,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

滴水穿石的启示读后感(合集6篇)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凡是取得伟大成就的人,他们都对书有着不同一般的痴迷,阅读作品后,我对作者的想法更加了解,心中感触颇多,为了加深印象,就可以写一篇读后感,把心中感受写出来。作品中哪些情节让您印象最为深刻呢?小编特别编辑了“滴水穿石的启示读后感”,供您...

论语译注读后感

(共 6858 篇)

  • 1、 《论语译注》读后感集锦

    通过阅读作者所写的作品,我收获颇多。写读后感首先要读好原文,好读后编辑精心整理了“《论语译注》读后感”的相关内容下面请您看详细的介绍,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我们的网站!

    《论语译注》读后感【篇1】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是一部记录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及其**言行的书。其中不少言论颇具哲理,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我们每个人从小都受到了《论语》的熏陶,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温故而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等等。其实,《论语》的道理都是最简单的,《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我们,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它教会我们如何看待生活,如何做人,如何增强我们的幸福感,理解生活的真谛。

    尽管我对《论语》仍是一知半解,但读《论语译注》后,受益匪浅,感悟颇多。

    心态决定一切。孔子告诉我们做人的标准,不是苛责外在世界,而是把有限的时间、精力,用来“苛责”内心。每个人的生活都充满了遗憾和失望。也许我们无法改变这个事实。我们能改变的是我们对这些事情的态度。

    这是告诉我们如何以平和感恩的态度对待生活中的缺陷和痛苦。首先,我们应该能够正确地面对生活中的遗憾,而不是纠结于其中,否则只能加重我们的痛苦;其次,我们应该尽我们所能来弥补这个遗憾。虽然我们无法左右外面的世界,但是我们可以让我们内心的世界变得更加从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在现实中我们都在恪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做人信条。我们都要求自己对人,不要太过苛求,要多一些宽容和理解,要本着平等和理性的态度去尊重每一个人,彼此之间留一点分寸,有一点余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一个好心情和相处得很好。

    我看过一个小故事:一头猪、一只羊和一头牛被关在同一个畜栏里。有一次,牧民捉到猪时,猪大声嚎叫,激烈反抗。

    绵羊和乳牛讨厌它的嚎叫,便说:“牧人常常捉我们,我们并不大呼小叫。”小猪听了回答道:

    “捉你们和捉我完全是两回事,牧人捉你们,只是要你们的毛和乳汁,但是捉住我,却是要我的命呢! ” 所以说,立场不同、所处环境不同的人,很难了解对方的感受。因此,我们要学会用对自己的心去对待他人,学会换位思考,遇事先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想,多体会他人的难处,就可以做到仁者爱人。

    海纳百川,靠的是宽容的心。在工作、生活中我们多为他人着想,实际上是为自己铺路,宽容不是纵

  • 2、 关于论语译注读后感合集

    读书常常可以增加我们与他人的共情感,结识到更多好朋友,读完作者写的作品能吸取源源不断的知识。此时就可以写一篇读后感来记录下自己的收获和体会。或许你正在查找类似"关于论语译注读后感"这样的内容,在此提醒你收藏本页,以方便阅读!

    关于论语译注读后感【篇1】

    在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长卷上,记录着一位饮誉世界的集大成者的名字,“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他,就是被李苦禅大师赞为“至圣无域泽天下,盛德有范垂人间”的先哲——孔子。

    《论语》以语录体的形式记载了孔子及其门徙的言行,是后人了解孔子及儒家思想的最基本材料,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地位最重要、流传最广泛的典籍之一。“半部《论语》治天下”,自古至今,无论在士人当中还是在老百姓中间,《论语》一书都是中国人的一部不能逾越的圣典。《论语》作为中化文化的源典,其论证的主张思想已浸透到到中国两千多年的政教体制、社会习俗、心理习惯和行为方式里去。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在我国建立统一王朝的两千多年里,曾经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儒家的思想观念,伦理道德对于传统的中国人具有深远的影响,《论语》中的许多格言和概念已经融入了我们日常语词。

    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注重字音词义、语法规律、修辞规律(读后感)及名物制度、风俗习惯等的考证,论证周详、语言流畅,表述清晰准确,是当代最好的《论语》读本之一。《论语译注》汇编了研究孔子的重要文献《论语》二十篇,并作了较为具体的分析和解注。透过文字,我们仿佛和孔圣人正面晤对,聆听他“性相近,习相远”的人性思想、“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任人唯贤”的'人才观念、“各因其才”、“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教学方法……而在我脑海中最难以忘却的是他“为政以德”的教育思想,耳畔时时想彻的是“道之以德,齐之以礼”,“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等表露其“治理国政要把道德教育放在第一位”的这一教育思想的经典论述。

    关于论语译注读后感【篇2】

    我读完《论语译注》,也算是对《论语译注》有了些了解,还有了些兴趣,感到孔老夫子既有学问又有思想,一部《论语注释》流传至今好几千年,被人们捧若圣经,怪不得誉为“半部论语治天下”。

    都说孔子弟子三千,贤士七十二,孔子最喜爱的莫过于德行优异的颜回了。而我和孔子的品味就偏偏不一样。我喜爱的既不是以德行见长的

  • 3、 [精品]《论语译注》读后感800字(精选12篇)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闲暇时刻拜读了作者写的作品,心中满是感动。如果有时间的话不妨静静的去写一份读书感悟,读完作品后,是否会让你有想写读后感的冲动?感谢查阅读后感大全小编为你推荐《论语译注》读后感,在此温馨提醒你在浏览器收藏本页!

    《论语译注》读后感 篇1

    我读完《论语译注》,也算是对《论语译注》有了些了解,还有了些兴趣,感到孔老夫子既有学问又有思想,一部《论语注释》流传至今好几千年,被人们捧若圣经,怪不得誉为“半部论语治天下”。

    都说孔子弟子三千,贤士七十二,孔子最喜爱的莫过于德行优异的颜回了。而我和孔子的品味就偏偏不一样。我喜爱的既不是以德行见长的颜渊、闵子骞、冉伯牛和仲弓,也不是以一言语见长宰我、自贡,更不是大政治家冉有、季路和文学家——老挨批评的的子游、子夏。我印象最深刻的除孔子外,也就是公西华了。别看他的笔墨不多,但他绝对是最受欢迎的一位了。孔子对他的评价是:

    “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就是说公西华很善言辞,如果他生活在现代,就应是一个出色的外交官弄不好当上外交部长了。据说他当年白净的脸上长着有型好看的络腮胡子,比此刻的电影明星还帅啊。像他这样仪表堂堂能说会道的男生,即使没有得到孔子的重用,在当时,怎样着也算得上是个性得体的了吧。

    “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庚。’冉子与之粟五秉。子曰:‘赤子活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

    从这段故事里可看出,当年公西华在那个大家庭中扮演着什么样的主角了吧。受欢迎,那是不用说的。不然分米的人怎样主动要求给他家那么多米?富贵,那更是显而易见的。既然他已经到了“乘肥马,衣轻裘”的程度,在那时还有几个比他更富的?此刻又有多少人开着宝马穿着裘皮大衣的?在史书上,似乎没有记载公西华家世的。也就是说,他绝对不是“富二代”。公西华的富贵,就应与他的潜质与才干是分不开的吧。

    “自贡问曰:‘乡下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下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下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这是我在这本《论语译注》中最喜爱的一段话。像颜渊那样,唯唯诺诺,谁都喜爱的弟子虽然缺乏争议,但是过得很是不爽。倒是公西华,淋漓尽致地享受了自己的人生。在生活中,我更像公西华,反正也是“善者好之,不善者恶之”

  • 4、 《论语译注》读后感分享1000字集锦

    读后感大全编辑为你收集并整理了《论语译注》读后感分享。书房是文人精神的巢穴,生命的禅堂,在阅读作品的过程当中,其实对于人物的描写手法让人感叹。读后感则是将我们跳跃的思维进行详细的记录,好让我们反复品味。欢迎阅读,希望你能阅读并收藏!

    《论语译注》读后感分享 篇1

    孔子说:善人,我不能看见了;能看见有操守的人,就可以了。本来没有,却装作有;本来空虚,却装作充足;本来穷困,却要豪华,这样的人便难于保持一定的操守了。

    我们都希望和有操守的人交往做朋友,因为他们有原则,不会为了名利而丧失底线(直白的说就是不会为了自己的利益,在背后捅我们一刀)。但是,人们不会主动说,我是有操守的或我是没有操守的,只能靠自己去分辨。

    孔子告诉我们,那些“装”的人,通常难于保持操守。为什么呢?操守在原文中用的是“恒”字,意思是长久。长久的人是不会为了虚名而做表面功夫,因为装的了一时,装不了一世。如果只是为了某种情况,去装一时,那他就不是一个长久的人。

    有人说:我们不要做那种一根筋,要灵活,要因时而变。这就涉及到哲学问题了,适度原则告诉我们,凡事不能走极端。我们说的恒、长久,也是在相对正确(或者说,我们自己内心认为正确,但另一个人不一定就完全认同)的方向上的恒、长久。典型的例子就是,人们常说日本人一根筋、不知变通,中国人灵活,然而现实是人们都愿意买日本制造的产品。

    顺便问一声,同等价位、同样功能的商品,你会买哪家的呢?

    《论语译注》读后感分享 篇2

    从前,我之所以读一本书是因为它来到了我的手边,而书的主人又有耐心等待我一口气或分几天读完它。后来,知道了有公共图书馆这等读书的好地方,我也懒得去翻书目卡片,只是在开放阅览室书架上随手抓一本我能读得进去的书。再后来,通过网络,也约略知道近来新出的哪几本书是值得一读的,可我也往往只关注自己感兴趣的,偶尔在浏览的网页上碰到一两本好书也都是大概的翻翻,很少有时间和心情静下心来看,相逢或相违全凭运气。所以,我读《论语》也只是因为选了《中西经典选读》这门课,于是从图书馆借了这本书。

    人们常挂在嘴边的话,我竟然不知出于《论语》。像“父母在,不远游。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道不同,不相为谋,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朽木不可雕也。三十而立……”

    我读《论语》这部书,当然不是想从中觅得修身、齐家的孔门秘传。我只是在这部书中认识了一个迂阔率性、明知

  • 5、 论语译注读后感10篇

    如果说,一本书就是一个台阶,那么在人的一生中将有千万道台阶等着我们去跨越。一个人想要获得成功,书籍就是他/她最可靠的朋友,在阅读过程中,我们经常为作者精妙的文笔所叹服,为了更好地领悟作品的内涵,我们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如何在写作品的读后感时把自己的真实感悟写出来呢?下面由小编帮大家编辑的《论语译注读后感10篇》,为防遗忘,建议你收藏本页!

    论语译注读后感【篇1】

    妈妈告诉我,十三岁之前是人记忆最好的时候,所以,我一直坚持诵读经典。四年级的时候,我背完了《论语》上册,班上进行“国学经典”考查时,我总是高高地举起手积极回答问题。每次我背诵原文都很流利,但老师让我讲解意思的时候,我却很多都不知道,于是便下定决心要好好看看《论语》的译文。

    这个寒假,我读完了《论语译注》上册,书中在每一句原文下都做了解释,阅读这本书可以一边复习原文,一边理解每句话的意思,这使我收获很大。其中,印象最深的是“学而第一”,这是《论语》的第一篇,是孔子和他的弟子关于“学习”主题的对话讨论,不仅让我学会了“如何学习”,还让我懂得了“怎样做人”。

    有子,姓有名若,他是孔子的学生,他最大的特点是有一双善于发现别人优点的眼睛,经常提出孔子的优点,并心向孔子学习。其为人处世也深得孔子的赞赏。

    曾子,姓曾名参,也是孔子的学生,他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是他的学习方法之一,他每天都会反省:“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了心呢?与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给我的知识是不是都复习了呢?”

    子禽,姓陈名亢,孔子的学生之一,他的特点是非常好问,遇到什么小问题也要请教孔子,所以进步总是又快又大。

    孔子是一位知识渊博、很有智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弟子无数,同学们又称他为“圣人”和“师仙”。在学生有困难时他总是乐于帮助并耐心讲解。他那么博学却始终保持谦虚,很善于从别人身上学习,人们夸他他也从不骄傲。他总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是说“如果三个人走在一起,当中必定有能做我老师的人,选择他的长处去学习,以他的短处为自己改正的参照。”这句话给我很大的启发,让我懂得了:要善于发现并学习别人的优点,就算有天大的学问,也要像孔子那样谦逊好学。

    有子懂得欣赏他人,曾子坚持每日三省,子禽总是勤学好问,孔子更是善于以他人为师,这些都是我学习的好榜样。以后我还要进一步

  • 6、 [精品]《论语译注》读后感范文通用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在我们上学时,语文老师也会要求我们多读一读书籍作品。在读过一本书之后每个人都会有属于自己的心得体会,此时就可以通过写一篇读后感把自己阅读其中所思所想写出来。您是否正在想怎么样才能写好作品的读后感呢?或许"[精品]《论语译注》读后感范文通用"是你正在寻找的内容,欢迎你阅读与收藏。

    《论语译注》读后感范文 篇1

    我读完《论语译注》,也算是对《论语译注》侑了些了解,还侑了些兴趣,感孔老夫子既侑学问又侑思想,一部《论语注释》流传至今好几千年,被人們捧若圣经,怪不得誉为半部论语治天下。

    都说孔子弟子三千,贤士七十二,孔子最喜欢的莫过于德行优异的颜回了。而我和孔子的品味就偏偏不一样。我喜欢的既不是以德行见长的颜渊、闵子骞、冉伯牛和仲弓,也不是以一言语见长宰我、自贡,更不是大政治家冉侑、季路和文学家老挨批评的的子游、子夏。我印象最深刻的除孔子外,也就是公西华了。别看祂的笔墨不多,但祂绝对是最受欢迎的一位了。孔子对祂的评价是:

    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就是说公西华很善言辞,如果祂生活在现代,应该是一茖出色的外交官弄不好当尙外交部长了。据说祂当年白净的脸尙长着侑型好看的络腮胡子,比现在的电影明星还帅啊。像祂這样仪表堂堂能说会道的男人,即使没侑得孔子的重用,在当时,怎么着也算得尙是特别得体的了吧。

    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庚。冉子与之粟五秉。子曰:赤子活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

    从這段故事里可看出,当年公西华在那茖大家庭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了吧。受欢迎,那是不用说的。不然分米的人怎么主动要求给祂家那么多米?富贵,那更是显而易见的。既然祂已经了乘肥马,衣轻裘的程度,在那时还侑几茖比祂更富的?现在又侑多少人开着宝马穿着裘皮大衣的?在史书尙,似乎没侑记载公西华家世的。也就是说,祂绝对不是富二代。公西华的富贵,应该与祂的能力与才干是分不开的吧。

    自贡问曰:乡下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下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下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這是我在這本《论语译注》中最喜欢的一段话。像颜渊那样,唯唯诺诺,谁都喜欢的弟子虽然缺乏争议,但是过得很是不爽。倒是公西华,淋漓尽致地享受了自己的人生。在生活中,我更像公西华,反正也是善者好之,不善者恶之,何必那样束缚自己呢?

    以上就

  • 7、 《论语译注》读后感1000字(合集5篇)

    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通过阅读作者写的作品,对一件事产生了新的看法时,这时可以用读后感的方式,充分分享自己对该作品的想法。你知道如何写好一篇作品读后感吗?读后感大全特别整理来自网络的《论语译注》读后感,在此温馨提醒你在浏览器收藏本页。

    《论语译注》读后感 篇1

    近年来,伴随着中华民族在世界上的新崛起,对孔子的研究不仅是国内文化热点,而且也成为全球文化热点之一。孔子作为世思想闪烁着界十大文化民人之首,孔子的很多思想闪烁着人性的光辉,体现了人类的共同追求。世界文明的发展需要孔子的智慧。

    儒家文化影响了中国各代伟人的思想,而《论语译注》是一本必读书,里面记载着孔子对于生活、学习、为人处事的态度。下面我就着重说一我读了这本书后深刻的心得吧!

    学而篇第一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段话的大概意思就是说:学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它,不也很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而来,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孔子也曾经这样说过:“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大概的意思也就是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体会和理解,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但是现在的学生又有多少可以做到把温故而知新作为一种快乐呢?特别是现在的80、90后的大学生又有多少是在下课后去看书的呢?这样的学习状态,我认为是很难有人才的出现了,也是中国现在的一个状况吧。

    但是我相信中国人可以做到的是有朋自远方来,乐乎。因为中国人传统以来都是好客的,我们都喜欢热闹,喜欢一群朋友聚在一起玩、说说话,这样的快乐,我想不会有人不喜欢吧。最后,“人不知而不愠”我想很少有人做到吧。我觉得90后是希望得到别人理解的一代,在被误解的时候,我们会苦恼,面对这样的情况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颗宽容的心,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颜渊篇第二十

    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亨犹犬羊之亨。”这段话的大概意思是说:棘子成道:“君子只要有好的本质便够了,要那些文采(那些礼节、哪些形式)干什么?”子贡就说,先生这样地谈论君子,可惜说错了。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本质和文采,是同等重要的。假如把虎豹和犬羊两类兽皮拔去有文采的毛,那么这两类皮革就很少

  • 8、 论语译注读后感1000字模板

    每个人都应该培养阅读的好习惯。读完作者写的作品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读后感的作用便是记录自己疑问的产生到最后疑问的解答。你最近在写作品的读后感吗?读后感大全小编为大家呈上收集和整理的论语译注读后感,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

    论语译注读后感【篇1】

    《论语》中的许多哲理近乎常识,却仍然深沉,世俗中有高远,平凡中见伟大,这就是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国文化精神。读《论语》,就好像是穿越千年和孔子对话,让我明白了:要重视个人对家庭、国家、社会和历史的价值!

    老子是以柔为主的辩证法,孔子则是以中为基点,法家和兵家提倡刚,这是中国文化的三足。读了《论语》之后,我更欣赏孔子的中庸之道和仁的精神。正所谓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作为儒学经典读物《论语》可谓是把这一精神阐释的淋漓尽致。孔子曾说:墨家兼爱,是无父也;扬子无我,是无君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这句话虽有失偏颇,但是却让我明白了,只有把个人放在社会的伦理体系里面,个人价值才能真正得到体现,个人的人格才能得到彰显。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就是教育我们要在学习生活中吧学和思结合起来,勤勉治学,才能学有所成。就如后世程子对其的解释: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五者,废其一,非学也。

    子曰:鱼失水则死,水失鱼犹为水也。以此教育君王要施行仁政,得道才能多助,要懂得民心所向。对于政治来讲,要想成功的治理国家需要什么?答案是得民心,若想得民心最好的方法是什么?只有仁。这一点儒家的选择是很正确的。

    子曰:君子不器。这是我非常喜欢的一句话。人并不是被控制的工具或机器,而是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思想特征。人应该充分发挥自己潜在的才能,才能使个性获得全面的发展。孔子自己后来也实践了这一点,他后来收门徒三千,有教无类,可谓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以,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这是一种多么难得的对学生和真理孜孜不倦追求的品格!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今天这个浮躁而喧嚣,熙熙攘攘皆为利往的社会里,这种精神又是多么的难得!

    一部《论语》让我感悟良多,里面的很多道理和精神都值得我们后人的借鉴。尤其是其中的中庸之道更是与今天所提倡的和谐社会相契合。儒学的那种品德和功能,是可以成为人们安身立命、精神皈依的归宿的。正如《论语?雍也》中所提

  • 9、 《论语译注》读后感分享1000字通用

    读后感大全主题阅读推荐:“《论语译注》读后感”。

    读书,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让人获得优越感,当我们从作者写的作品中获得反思,获得新的看法时,认真读完书后,大家不妨抽空写一写读后感。如何让读后感更具个性化呢?栏目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论语译注》读后感分享》,希望对你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论语译注》读后感分享 篇1

    关于《论语》的译注,从古至今有多个版本,流传最为广泛的'有宋代朱熹的《论语集注》、清代儒生刘宝楠的《论语正义》,还有现代杨伯俊先生的《论语译注》等等。

    最近我在读《论语》的时候按自己的理解译了一下,以杨伯俊先生的《论语译注》为蓝本,加之本人读论语时的感受和想法,希望对那些和我一样想通过学习古圣先贤的典籍对自己有所裨益的人们有所帮助。

    起初我在编译的时候可以说只字不敢有违杨先生的想法,原本抄录。但今天,摘录到第三天,我有个感悟:这距今数千年的典籍能够流传到如今,时代背景完全不同,孔夫子如置身当下,必要曰上一句:此乃星宿外空者也。既然他和他的思想得以保存,我认为,正是为人所用的结果。

    但是,朱熹、杨先生,也包括杨先生的弟子易中天先生,他们对于《论语》乃至诸子百家的经典的理解都遵循了夫子们那年那时的本意了吗?我说未必。毕竟那个擂鼓震震、战马齐鸣的年代已经离我们远去。我们仍去诵读经史子集,只因为它能够为时代所用,为人的行为做向导。可见,真理亦或信仰,一定是不受时空局限的,更不受人们的身份地位所限。虽然不同时代、不同社会、不同阶级、不同人群对它的理解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经典教与大家要仁爱,要宽容,要讲孝悌,仍是我们如今的为人之本。子曰:本立而道生。

    所以,不要拘泥于某种解释中,按自己觉得舒服合理的解释去看它们,其实越是典籍离我们就越近,因为真理应该是最浅显易懂的,晦涩的不能清楚明白地说出来的,必定是伪真理。

    千人读《论语》必有千种解释。不要为了解释而解释,而是要用其中的思想去教化和提升我们的灵魂。否则,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论语译注》读后感分享 篇2

    《论语译注》读后感300字:

    孔子曾告诫子夏:“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论语·雍也》),意思是:你要去做个君子式的儒者,不要去做那小人式的儒者。

    孔子的这句话说明他认为儒者内部,也同时存在君子和小人,儒者并不都是君子。这个观点很值得注意,因为我们常常会把一类人都认为是好人

  • 10、 [最新]关于论语译注读后感700字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读完作者写的作品以后,我们也会有自己的想法,读后感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切入。我们如何去领会作品的内函呢?在这里,你不妨读读关于论语译注读后感,希望你能从中找到有用的内容!

    关于论语译注读后感【篇1】

    母亲告诉我,十三岁之前是人记忆最好的时候,因此,我一向坚持诵读经典。四年级的时候,我背完了《论语》上册,班上进行“国学经典”考查时,我总是高高地举起手用心回答问题。每次我背诵原文都很流利,但老师让我讲解意思的时候,我却很多都不知道,于是便下定决心要好好看看《论语》的译文。

    这个寒假,我读完了《论语译注》上册,书中在每一句原文下都做了解释,阅读这本书能够一边复习原文,一边明白每句话的意思,这使我收获很大。其中,印象最深的是“学而第一”,这是《论语》的第一篇,是孔子和他的弟子关于“领悟”主题的对话讨论,不仅仅让我学习并领悟了“如何领悟”,还让我懂得了“怎样做人”。

    有子,姓有名若,他是孔子的学生,他最大的特点是有一双善于发现别人优点的眼睛,经常提出孔子的优点,并心向孔子领悟。其为人处世也深得孔子的赞赏。

    曾子,姓曾名参,也是孔子的学生,他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兄弟姐妹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是他的领悟方法之一,他每一天都会反省:“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了心呢?与兄弟姐妹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给我的知识是不是都复习了呢?”

    子禽,姓陈名亢,孔子的学生之一,他的特点是十分好问,遇到什么小问题也要请教孔子,因此进步总是又快又大。

    孔子是一位知识渊博、很有智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弟子无数,同学们又称他为“圣人”和“师仙”。在学生有困难时他总是乐于帮忙并耐心讲解。他那么博学却始终持续谦虚,很善于从别人身上领悟,人们夸他他也从不骄傲。他总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是说“如果三个人走在一齐,当中必定有能做我老师的人,选取他的长处去领悟,以他的短处为自我改正的参照。”这句话给我很大的启发,让我懂得了:要善于发现并领悟别人的优点,就算有天大的学问,也要像孔子那样谦逊好学。

    有子懂得欣赏他人,曾子坚持每日三省,子禽总是勤学好问,孔子更是善于以他人为师,这些都是我领悟的好榜样。以后我还要进一步研读《论语》,做一个有思想、有学问;爱反省、善领悟;不骄傲、不自满;懂礼貌、又孝

  • 2022-12-06

  • 2022-09-19

  • 2022-09-19

  • 2021-07-17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0

  • 2019-10-20

  • 2019-10-19

  • 2019-10-09

  • 2019-10-04

  • 2019-09-25

  • 2019-09-25

  • 2019-09-23

  • 2022-09-01

  • 2019-10-20

  • 2022-09-03

  • 2019-09-20

  • 2019-10-29

  • 2022-09-04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2

  • 2019-09-20

  • 2022-09-16

  • 2022-09-09

  • 2019-09-20

  • 2019-09-22

  • 2019-09-26

  • 2019-09-21

  • 2022-09-06

  • 2019-09-22

  • 2019-09-20

论语译注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论语译注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论语译注读后感、2024论语译注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