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观后感 > 李献计观后感 > 地图 > 李献计观后感,2024李献计观后感大全
李献计观后感相关栏目
李献计观后感热门栏目
李献计观后感推荐
李献计观后感

(共 2671 篇)

  • 1、 观李献计有感

    李献计观后感

    因为有自己所看重的、所珍惜的,所以我们会执着,会留恋,会去计较得失。当放下一切,真的可以如佛所言脱离苦海。但何人不计得失?那岂非无所恋无所惜。自己该珍惜的都没有,是有感情的人能做到的吗?人一生太短,看不懂起点与终点,因此会执著会留恋

    李献计在成功通关之后不断地在不同的时代行走,一扇扇错误的门后有着各种的生活。但是为了找到能够拯救王倩正确的门,他没有停留在任何一个都可以重新开始的生活里。这种执着让人钦佩。

    就好像是人在旅途,一辆开往终点的车,行驶在各色美景的路上。有人经不住美景,放弃了终点,而最终选择了中途下车,流连在路途的美景之中。而有人放弃了美景,一直秉承着自己最初的愿景,到达了终点。

    往往,后者被人称道,因为他们经受住了诱惑,坚守了自己最初的冀希。毕竟环境在不断变化,人能够不为外界所左右,保持自我的坚守,着实不易。

    但时代变迁,世界上的事物、观念也在发生着改变,最初的愿望是否真的是你所愿呢?走到最后的有三种人,一种人坚守的是自己所愿,最终到达了终点,但也错过了无数风景。这种人里,有人说值得,有人说不值。但无论值与不值,都确实的错过;第二种人,亦所愿,但没达到;第三种人,所守非所愿,无论达否,具是遗憾。

    留恋、执着本身,也在得失之间。

    圣人眼中的生命是经历,而我们这些庸人眼中的生命却是选择。圣人坦然接受结果,随缘做好自己;而我们则在计较、选择,执着地对结果抱有巨大的期盼,希望越大,失望越大,于是就陷入了落差的痛苦中。

    痛苦和中途下车,都是失去。但这些人也不一定就没有所得。最初的憧憬并不美丽或并不可得,那么是执着于痛苦中,还是在新的美景中寻觅新的终点呢?失去的终点恰恰是得到的起点。只是人们看不到以后的情景,故看不透终点与起点的融合。

    我们都是凡人,不能像圣人那样看开,能随缘放下。我们会因为珍惜而留恋、执着。只是别太悲伤,有些留恋不能放在手里,有些执着注定没有终点。

  • 2、 我是李小龙观后感

    他是谁,他是周杰伦的偶像,他是周星驰的偶像,他是科比(kobe bryant,r.i.p)的偶像,他也是甄子丹的偶像……他是你的偶像的偶像,他就是李小龙。

    大多数世人对他的理解,可能停留在“哦,李小龙啊,是个很能打的人”,但这只是他的银幕形象,而非他本人真实的样子。现实中的李小龙,除了是一位武术家和电影演员、导演,他还是一位作家、画家、运动员、舞蹈家、哲学家、诗人、思想家,甚至也是一个企业家(创办了振藩国术馆)。不过李小龙本人却认为“我首先是个生活的艺术家”,对他来说,不管是练功夫,还是看书、画画,都源于他对这件事物本身的热爱,源于他对生活的热爱。

    李小龙的国籍是美国,这是没有争议的事实,他出生在旧金山(sanfrancisco,旧称三藩市)原名李振藩,这是国人很传统的思想,在某地出生的,就要振兴一方,也要名震一方。不过李小龙的道德观念是传统中国式的,他的父亲(当时一位著名的粤剧演员)希望孩子接受传统中国教育,所以李小龙成年之前都是在香港度过的,“我接触了地道的中国文化,为之倾倒,深感自己的确是其中的一份子”,“‘我是中国人’的观念却早在当时就已彻底成形”。希望一些总拿李小龙的国籍说事的人,多去了解一下,也可以消停一下。看一个人对中国怎么样,不应该看他的国籍,而应该看他对中国做了什么。

    因为父亲的职业关系,李小龙很小就有机会接触表演甚至出演角色,不过都是一些“联袂出演”的角色,就是跑龙套,最多是一些配角。

    从儿童到青春期,似乎总是精力无穷的李小龙到处调皮打架,突然某一天想到要是哪天身边的小伙伴们不在了,得只身和人打架会不会吃亏?遂决定拜师学武,于是投入咏春大师叶问门下,叶问是我国一代武学大师,《叶问》电影也出了系列(甄子丹演了一把偶像的师父),不过一开始大家谈论叶问的时候,说的最多的就是“李小龙的师父”,好一个“高徒出名师”!

    练武之后的李小龙慢慢地变得沉心静气,“不论是演戏、习武,还是做人,武术都带给我很多体悟“。

    成年后的李小龙再次踏上美国的土地,成了一名大学生,进入西雅图的华盛顿大学研读哲学(李小龙非常喜欢西雅图的湖边景观,去世后墓地就设在那里)。

    李小龙在大学期间创办了振藩国术馆(并结识了自己的终身伴侣),教授自卫术,但他不甘于一直这样,机缘巧合之下得到了一个在功夫锦标赛表演的机会,而被制片人邀请去拍戏。李小龙非常注重自己的银幕

  • 3、 李献计历险记影评

    李献计历险记影评(一)

    《李献计历险记》这部20分钟的动画短片,可以说是2009年最牛屄的中国动画片之一(之所以加上这个“之一”,是因为我并没有看完2009年所有的中国动画片,或许还会有比它更牛屄的作品存在,所以我也不敢把话说满了)。这部动画片的气质其实十分谦虚,它没有花费哪怕一秒钟来阐述自己如何“牛屄”,只是自顾自地讲完了一个混杂着青春伤感和集体回忆的故事,然后就沉默地等待着那些可能会存在的观众发表自己的意见。

    而我作为本片的一个观众,则是在网络上无意间看到的。看完第一遍之后,我马上又看了一遍。这个20分钟的短片里,有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打动了我,以至于让我在随后的几天里,一直在琢磨着、惦记着这个动画片,并且固执地向那些我觉得值得让他们知道这部短片的朋友们推荐。

    《李献计历险记》这部动画短片的故事并不深刻,结构也不复杂。我虽然对制作动画片的技术知之甚少,但也能大致地猜测到制作本片的技术并不复杂和昂贵,否则不可能由一个人就完成这个短片的所有制作(后来我才知道,本片作者“年轻优秀的飞行员”用了两年半时间来制作本片)。但就是这么一个相对简单的动画片,却凭借它独特的创造力,彻底颠覆了我对中国动画片的所有印象。

    作为一个生于70年代的人,我所知道的中国动画片就是《大闹天宫》、《哪吒闹海》、《铁扇公主》、《天书奇谭》、《小蝌蚪找妈妈》、《没头脑和不高兴》等等,它们有一套完整、严谨的美学风格和叙事体系,并深刻影响了我的童年。然后,似乎是在一夜之间,我长大了,它们也销声匿迹了。

    成年之后很多年,我慢慢地知道了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在过去的那些岁月里发生的故事。我亲身经历并见证了当代中国所发生的种种巨变,一种风格的动画片消失不见,似乎只是这个变化过程中最微不足道的事情。

    然后,一些要么稀奇古怪要么似曾相似的“卡通片”开始出现在我的视野中,那种笨手笨脚的拙劣模仿,彻底暴露出了制作者既没想法又没办法的心态。他们忘记了过去的道路,又找不到未来的方向,结果在现世的繁华中彻底抓狂,以一种大无畏的拜金精神和不要脸姿态,把中国动画彻底带到了沟里。

    在这架轰隆作响的体制战车勇猛无比地向着沟里猛冲的时候,《李献计历险记》、《打,打个大西瓜》这种独立制作的中国动画片,出现在2009年,并凭借网络的力量,终于找到了它们的观众。起码对于我这样的观众来说,《李献计历险记》这种“一个人的大片”,让我重新对中国

  • 4、 观李献计历险记有感

    李献计历险记观后感

    去年,我在网络上看到了动画短片《李献计历险记》,当时它已经是倍受网友们推崇的一部动画,被看做中国动画潜力的证明。故事讲一个彪悍的北京土著李献计得了差时症,为重获前女友王倩的爱情去打一款有着神奇穿越功效的游戏,打穿这款游戏李献计就可以穿越时空,让王倩重新爱上他。我看完以后,也深为它成熟的编导和剪辑感慨,动画片的节奏非常明快,创意新颖,夸张而不拘一格。今年年初听说《李献计历险记》将被拍成电影,由房祖名和王子文扮演男女主角,我还特别激动。今年夏天在网络上发现了电影《李献计历险记》的官方微博,我将它加为好友,时常在微博里欣赏一些片花。当时我初步了解到这部电影由真人部分和动画部分组成,是一种大胆尝试,很多大牌明星在影片中助阵,心里越来越期待。

    官方微博宣称影片将在十月初上映。十月三日,我就迫不及待地去影院买票。但是家附近的电影院却说没有安排这部片子,他们承认知道《李献计历险记》,但本影院不放。我不甘心,跑到远处一家影院。这里却只在中午11点和12点安排了两场,我去时已经放完,明天不再有场次。我觉得很奇怪,《李献计历险记》怎么刚上线,就被下线了呢?难道是现在的电影院不看好国产动画,嫌弃国产动画。我心里面还对电影院的短见产生了不平之情。

    还好,我坐了六站公交车,终于找见了仍然放映《李献计历险记》的影院。影片被安排在21点45分,而且还在所谓的贵宾厅,全厅不过二十个座位。我感慨北京的电影院也太挤兑国产动画了。

    贵宾电影厅里只有6个人,当影片演之三分之二时,除我以外其他五个人都愤然离去,我是唯一一个耐心将电影《李献计历险记》看完的人。

    显然《李献计历险记》迅速从影院下线是有它的内在原因的。我觉得编导肯定将所有的观众都假设成了网络动画《李献计历险记的》的粉丝,情节交代得不清楚,没有看过网络动画《李献计历险记》的人一般看不懂。整个影片似乎得了差时症,一会讲2008年的事,一会儿是八十年代,一会是九十年代,一会是李献计跟王倩海誓山盟,一会是与王倩初见,一会是王倩死。影片如同意识流。动画与真人穿插在一起,真人扮演国内发生的故事,而动画部分则表现李献计在中东如何解救美国总统的女儿,这段情节是由李献计讲述给警察们听的,内容本来就夸张荒诞,由动画表现就更显得不真实,似乎是李献计故意蒙骗警察们的,或者李献计得了比差时症更严重的精神疾病。电影人物众多繁琐,较网络动画加了李献计的父

  • 5、 李学生观后感模板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我们很方便就能看到电影或者电视剧,此时用文字表示自己的心情,写一篇观后感不失为一种好选择。能将共鸣以文字的形式表现出来,就是观后感存在的意义。观后感是从作品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写好作品的观后感有哪些诀窍呢?我们特地为你收集整理“李学生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李学生观后感 篇1

    本以为是一部十分枯燥的电影,然而在真正观看并聆听电影编剧和主演的讲述之后,才真正发现这部电影的感人之处。

    李学生的一生本该是平凡的一生,他出身贫寒,中年丧妻,自己一个人承担起照顾老人孩子的重任,在不得以的情况下他外出打工以偿还欠下的债务。他的结局本该是打工多年以后还清欠款,回到家乡与家人团圆,可是他高尚的品格让他走上了另一条不平凡的路:在浙江省温州市打工时,奋不顾身迎着飞驰而来的火车,从火车道上救下两名儿童,自己却献出了年轻的宝贵生命。他这一举动看似突然却并不意外。他本就是一个乐于助人,有正义感和奉献精神的人,最后一刻的举动正是他人品的写照,是想都不用想,下意识都会做的事情。只是没想到这次却成了他为别人为这个社会做的最后一件事情。平凡与伟大在他身上融为了一体,他平凡的生命里散发出了伟大的光辉!

    活动结束了,但温暖还在,这温暖像火种,它有点燃人心的力量,我们中华民族不正是有这样的火种一直传递才造就了泱泱大国五千年的文明吗?今天,李学生走了,但我们会接过他的火种,继续传递下去。

    李学生观后感 篇2

    读了《学生第二》,让我看到了李校长真实的一面,他敢于发言,敢于讲真话。记得这本书上说了这样一个案例:“在一次校长论坛上,李校长问一些所谓的具有先进教学理念的校长,假如学生和老师发生了矛盾,告到校长那里,校长会批评谁?那些校长都毫不犹豫地告诉他批评老师。问他为什么?因为学生第一,教育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当先进的教育理念碰到了教师与孩子的矛盾,孩子胜!”其实这些先进的教育理念是没有错,(范_文_先_生_网)但是被一些人理解错了。经没错,念经那和尚嘴歪了。以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在纠正教师没有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只知道照本宣科,全然不顾学生“死活”,认为教师才是教育的核心,学生应该完全听从老师的教诲,否则,就是学生就会误入歧途,不能成才等等。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家庭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成长,越来越需要高质量的教育,以

  • 6、 《李学生》电影观后感

    《李学生》电影观后感

    孤独的灿烂

    生命里有着多少的无奈和惋惜,又有着怎样的愁苦和感伤?雨浸风蚀的落寞与苍楚一定是水,静静地流过青春奋斗的日子和触摸理想的岁月。

    ——路遥 《平凡的世界》

    昨晚单位组织观看电影《李学生》,主任嘱咐我们备好纸巾,借着不用开会的机会,我们都欣然前往。在开始前,我百度了解了《李学生》这部电影的背景。

    影片《李学生》是以一名普通农村青年李学生为原型,阐述他在2005年温州市打工时,奋不顾身迎着飞驰的列车,从火车道上救下了两名儿童,而他却献出了自己年仅37岁生命的英雄事迹。

    在观看的过程中,我几经动容,电影尚未结束,而我已泪流满面。我感动于他为不负借债还钱的承诺,离开久病的父亲和年幼的孩子,孤身一人打工赚钱的诚实守信;感动于他遇见小偷行窃,勇敢地冲上前去的侠义胸怀;感动于他在自己身无分文的情况下拾到别人的提包,却不为所动,还给失主的拾金不昧;感动于他为了工友们能一起找到工作,宁愿放弃自己的打工机会,也要和工友们同甘共苦的团结友善;更感动于他不畏牺牲生命铁轨救人的英雄壮举。

    莎士比亚说"善良的心地,就是黄金".是的,正是由于他的淳朴,他的勇敢,他的诚实,他的善良,才能受到老板娘的帮助,才能受到工友的拥护,也才能捕获张兰的喜欢。

    尽管李学生已离我们远去,但作为英雄,李学生的名字一直没离开人们的视野。

    我也知道,铭记,才是对英雄最好的告慰;传承,才是对英雄最好的纪念。

  • 7、 《李保国》观后感

    建立扶贫工作国家支援平台,让扶贫工作执行者能适时交流工作经验,反馈问题并得到系统性建议,得到全方位帮助指导, 这样不仅有利于扶贫工作的问题发现和困难掌握,也有利于推进民众对扶贫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前些天看了电影《李保国》。说实话,电影拍得不怎么样,但他的事迹让人感动,让人切实体会到什么人才是民族的脊梁。

    它让我们有一些特别的思量:扶贫工作是我们党、我们国家一个重要工作,但它为什么没有程序、没有作业指导书?如果我们在此工作中,把问题、困难都集思广益一把,让研究心理、行为、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农植栽培等等专家集中起来,首先出台一个扶贫工作指南,比如说怎么判定该地区适合农业扶贫?工业扶贫?外送劳力扶贫?适用方向确定后应该怎么做?多长时间进行阶段总结?扶()贫工作的抓手在哪儿?开展工作技巧是什么?注意事项是什么?就比如电影上群众不学的问题,如果我们办一块小实验田,实行保密管制、学习技术必须交费(我想那些心理学、行为学、企业管理学专家可能会有更好的意见)说不定推广更快。这样虽然减轻了个人的影响力但对整个受众群体可能更有利于他们学习技术溶入社会的能力。

    在以上工作指南落实的同时,建立扶贫工作国家支援平台,让扶贫工作执行者能适时交流工作经验,反馈问题并得到系统性建议,得到全方位帮助指导, 这样不仅有利于扶贫工作的问题发现和困难掌握,也有利于推进民众对扶贫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扶贫工作是当前我们党我们国家非常重要的工作,成果的好坏不能只建立在工作人员个人素养上,而应该成为一个系统的工程,一个为人民谋利益、为人民创幸福的全民参与的工程。

  • 8、 电影李学生观后感

    好人一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奉献自己,点亮别人!这样一位英雄,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来学习的!李学生是舍已救人的榜样,是一个真英雄!衡量一个人的价值,有时候真的不能以金钱来衡量,最重要的是看他为这个社会的付出!

    李学生,是个37岁的年轻人!但是就是在他37岁的年华,为了救助他人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是什么让一个人忘记了自己的生命而来救助他人?是责任?是义务?都不是,是自己的那颗善良、乐于助人的心!是来自于日常的习惯,是心中一直秉持的信念!在面对飞驰而来的火车,是救人还是漠不关心,是生还是死?这一瞬间的抉择,真的容不得一个人想太多!他舍身救人就是第一反应,就是他内心的真实想法,就是他身上一直都留有的品质!

    他是个好人,一生都是!在父亲的眼中他是一个孝顺的孩子;在朋友眼中,他是一位热心、善良的大哥!不仅仅是为了救助两位在铁轨上玩耍的孩子,他曾经做过的好人好事也是令人敬佩!在一次工厂失火后,李学生同志带领大家奋战在救火的第一线,并且冲进了火海扛出了煤气罐!这时的他身上没有任何的防爆装备,如此英勇的举动,感动了许多人!

    我们不能忘记这位英雄,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或许我们很多人都很难做到他那种境界,但是,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学习他的精神,也会让我们的人生变得更加的充实!在当代不缺好人,但是好人要有所行动!我们不能只做善良的看客,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如有能力也要伸出自己的援助之手!虽然现在有些关于救人被讹等的新闻出现,但是我们要相信,帮助有需要的人是我们每一个人最原始的选择!

    同样,就这部电影来看,我还认为,不给别人添麻烦,也是我们要学习的一点!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尽量让自己陷入一种危险的境地,还是要有一点居安思危的意识。李学生同志就是为了救两个顽皮的孩子而付出生命的!自己的错误行为别让别人为你买单!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要学习李学生同志的精神!英雄已逝,但是他仍活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用他的精神感染着我们!

  • 9、 电影《李保国》观后感

    初心不忘是忠诚

    ———看电影《李保国》有感

    郎舒云

    8月5日上午10点,在崇文街影院观看了电影《李保国》。我不懂制片艺术,当然也不敢妄加评论。这部电影吸引我的是主人公的人格魅力。

    这两天,眼前,一直浮现着李保国教授那奋战的身影;耳畔,一直回旋着李保国教授那朴实又铿锵有力的话语;心灵,一直被李保国教授的事迹和人格震撼着;脑海,一直苦苦求索着李保国教授这样倾情奉献的根源……斟来酌去,脑海中出现了一句话:初心不忘是忠诚。

    初心,纯洁、热烈、美好,她是人生的希冀和梦想,她是事业开端的承诺与信仰,她是迷途困顿中的责任与担当……她在向真、向善、向美的追寻中,她在多年如一日的坚守中。

    "天下至德,莫大于忠".每个人只有不断强化"不忘初心"的忠诚品质,才能守住心神,站稳脚跟,挺直脊梁,百毒不侵,万事不扰,攀岩直上。

    李保国教授就是这样的人!让我佩服,让我震撼,让我仰视,让我反思,让我学习!

    他忠诚于党和人民。正因如此,好不容易脱离农村生活的他才会积极响应学校号召,走进太行山,跑遍山上的沟沟坎坎,寻求破解山地土地成活率低的方法;才会不在意"山当餐桌地当炕,躺在地上啃干粮"的艰难生活;才会有自掏腰包对前来听课村民进行奖励的举动;才会有面对村民质疑不配合时"赔了是我的,赚了是你的"的铿锵话语;才会在生病住院村里果树急需他指导时,拔掉输液针头,口中说着"活着干,死了算"匆忙奔向田间的坚定身影;才会在30多年里,直接帮扶村庄40多个,间接带动百余村的发展,让10万多贫困农民脱贫……这就是一个共产党员的忠诚所激发出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拼搏精神和奉献精神!

    他忠诚于知识。原本农家子弟出身的他苦读之后,没有留恋城市的生活,而是又回到农村,还说"我学的东西,只有农村才用得着啊。"他相信知识的力量,他忠于"理论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他说"脱贫为科研出题,科研为脱贫解难。老百姓需要什么,我就研究什么。"正是这样的信念,才有了他羊场险境上的探索;才有了山沟中的高校课堂,才有了果园里的实验室,才有了太行山上的论文,才有了富岗的苹果,才有了绿岭的核桃,才有了太行山板栗集约栽培技术等28项研究成果……这就是一个共产党员的忠诚激发出的务实精神,执着精神!

    他忠诚于家庭。往往,一心扑向事业的人,家庭生活不幸福。可李保国教授,在繁忙的工作中,自知对家庭的亏欠,于是,他努力的去弥补,努力的去给家人以温暖和幸福。于是有了

  • 10、 教师《李保国》观后感

    教师《李保国》观后感

    平背中小李文杰

    10月25日下午1:00钟学校组织观看了《李保国》,我深深的被李保国的事迹所感动,一个河北农大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先进工作者、省管专家、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获得者,看上去却像是一个略显沧桑,上了年纪的农民,"把我变成农民,农民才能变成我"是他说的最多的话。三十年扎根山野,倾情奉献。用科技的力量,把荒山秃岭丢进历史,把绿水青山留给未来;用责任和担当,让贫穷困苦成为过去,让富裕文明变成现实。一位平凡的教育工作者用实际行动来演绎着不平凡的一生。

    李保国30 年如一日的扎根在太行山上最艰苦的农村,带领学生们在这里与村民们同吃同住,改造荒山,实现绿水青山,经他培育的富岗苹果卖到百元一个的"天价",绿岭薄皮核桃享誉全国。李保国把自己的论文写在了太行山上,也印在了河北山区人民群众的心中。他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在第一时间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协调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如今的荒山变成了花果山,带领全村人民实现了集体致富。然而李保国并不满足于已有的成绩,他表示:"虽然过去做了不少工作,也富裕了不少乡村,但太行山连片特困区还有很多农民没有脱贫,我想尽快把技术大面积推广出去,改变河北山区面貌,让山区真正实现山绿、民富、村美,让山区人民早日过上小康生活。"

    李保国同志走了,但他的精神却永远留在了人们心中,他的生命价值依然在发光发亮。他是党的儿子,是人民的儿子,是太行山的儿子。他是一颗种子,在巍巍太行扎根生长;他是一把火炬,点亮了山区扶贫的希望之光;他是一面旗帜,引领着人们在人生道路上奋发前行。

    李保国同志是时代楷模,他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学习他对党忠诚,心系群众的政治品质;学习他艰苦奋斗,愚公移山的拼搏精神;学习他淡薄名利,无私奉献的价值追求。我也是一名党员,工作中要时刻以一名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干事冲在最前头,不怕苦不怕累,传播中华传统美德,淡薄物质财富,追求永远的精神财富。

  • 2021-04-27

  • 2019-09-20

  • 2019-11-06

  • 2019-11-08

  • 2021-07-17

  • 2023-03-28

  • 2019-11-04

  • 2019-10-28

  • 2019-11-06

  • 2019-11-06

  • 2023-01-01

  • 2019-09-20

  • 2019-11-04

  • 2019-11-03

  • 2019-11-06

  • 2019-11-06

  • 2019-09-20

  • 2019-11-04

  • 2019-10-28

  • 2019-11-02

  • 2022-12-22

  • 2019-11-04

  • 2019-11-04

  • 2022-12-26

  • 2019-11-04

  • 2019-11-02

  • 2019-11-06

  • 2022-12-08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28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11-04

  • 2019-10-29

  • 2019-09-20

  • 2021-09-02

  • 2019-10-09

  • 2019-10-19

  • 2019-10-29

李献计观后感
李献计观后感栏目给大家提供丰富的2024李献计观后感、李献计观后感大全等,希望丰富的李献计观后感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供大家参考借鉴!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