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历史名著读后感 > 地图 > 历史名著读后感,2024历史名著读后感
历史名著读后感相关栏目
历史名著读后感热门栏目
历史名著读后感推荐
历史名著读后感

(共 1774 篇)

  • 1、 关于历史名著读后感合集

    书籍是智慧的阶梯,是打开思维的钥匙。在阅读了作者的作品,我们的收获是很多的,读后感最终还是要回归书籍本身,不可偏离主题。写好作品读后感都有哪些细节呢?推荐你看看以下的历史名著读后感,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历史名著读后感【篇1】

    希刺客厉夫的恨很极端,他将恶魔的手伸向了所有人,即使这些人中有一部分是无辜的。而他的爱同样也是极端,我想他的恨与他的爱是成正比的。他在凯瑟琳死后以及在他自己快要死的时候,他说他看到了凯瑟琳,并且在他的房客洛克乌德先生说做梦时看到了凯瑟琳是,他居然对着打开着的窗,哭着呼喊着凯瑟琳的名字,可想而知,他对凯瑟琳的爱已经深入骨髓,是任何情感都无法取代的,这也是为什么,到最后的时候那么孤单,没有人敢亲近他,因为他拒绝了所有人,他把所有的爱都给了凯瑟琳,虽然凯瑟琳已经离他而去了……

    希刺客厉夫将爱与恨当成了他的全部,但可悲的是,最后他得到了他想要的一切,他得到了呼啸山庄和画眉山庄,他让他恨的人都得到了悲惨的代价,但是那一刻他却觉得空虚,他没有了恨,他失去了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意义,他的心中存在的应该就只有对凯瑟琳无尽的爱,所以他选择去找凯瑟琳,当他的生命开始倒数的时候,那四天有时他会展现出真心的笑容,也许那一刻他想到并且看到了他的最爱凯瑟琳,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希刺客厉夫停止了呼吸……

    希刺客厉夫的爱是极端的,他的恨也是极端的,而这两种感情都是折磨他的源头,折磨了他一生,但是我觉得作者是仁慈的,在最后的时候,将希刺客厉夫和凯瑟琳葬在一起,这也算是对希刺客厉夫最后的安慰与救赎吧……虽然或许有很多人都会说,希刺客厉夫最后的下场是他的自食其果,但是我想没人能否认他对凯瑟琳的爱的执着,这也许就是他身上惟一的闪光点,虽然显得苍白无力,但是它是真实存在过的,这也成为了希刺客厉夫黑暗苦涩人生中的唯一亮点了……

    当然在这本书中,除了希刺客厉夫和凯瑟琳苦涩爱情外,还有几段令人印象深刻的爱:埃德加终生爱着凯瑟琳,但是他的可悲之处就是永远的不到凯瑟琳完整的爱;哈里顿和小凯瑟琳之间那种年轻人之间简单的爱;以及在听完丁耐莉叙述的故事之后,对小凯瑟琳产生爱慕之情的洛克乌德先生的这种隐密之爱……

    全文由见证所有事发生的老管家丁耐莉之口来讲述,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去叙述,而听众就是房客洛克乌德先生,以一种讲故事的形式向读者展现这个跌宕起伏,情感复杂的成年旧事,整件事发生在几十年中,

  • 2、 历史的温度3:时代扑面而来,转瞬即成历史读后感800字(3)篇
    历史的温度3:时代扑面而来,转瞬即成历史读后感800字 第(1)篇

    以史为鉴,历史在过去,历史也在我们身边

    书中的每个人物,都让我见识到了与历史课本中不一样的另一面。

    感情这种东西,无论在何种时代,它的性质都是如此相似。

    其实每个女孩,心里多多少少对于爱情都有一些幻想。这些幻想,源于自身原生家庭爱的缺失。特别敬佩那种在爱情里始终保持理智的人。不论如何,作为一名女性,都应该独立,经济独立,精神独立,人格独立。

    曾经思考过一个问题,如果一个人不再相信感情,简直冷酷得可怕。没有人可以牵动她的情绪,读书时,专注于学习,工作时,专注于工作。一切都是按部就班,不为任何人放弃,不为任何人拼搏向上。这样的人生,从来不为任何人,只为自己。仔细一想,确实足够理智。但是再转念一想,这样的人生,是不是也写满遗憾。纵然不用品尝感情里的心酸失望,可也品尝不到甜蜜的美好。我们总说,不能太过于依赖某人,某一段感情。不能把某个人当成自己的救赎。当感情来临时,不辜负感情,当感情逝去之后,也能安然做自己。做一个倔强,独立的自己。

    祝我们,既清醒又幸运。

    历史的温度3:时代扑面而来,转瞬即成历史读后感800字 第(2)篇

    人的命运并不是由自己掌握的,在动荡的年代,那些历史留名的人物因为时局的波谲云诡而让人唏嘘。著名如溥仪者,作为末代皇帝,看惯了风月,受尽了屈辱,历经了变迁。纵观整个人类史,战争的发生频率和造成的伤亡比例其实是在下降的(《人性中的善良天使》)。但是对于亲身经历战争的人和国家,统计数字是没有意义的,痛苦是真切的。当1937年南京城内的居民看到了拉贝给与的生的希望,他们是幸运的;当施道芬贝格因为毫厘之差没有将希特勒暗杀并且因此被处决,他是不幸的;当中国人民志愿军在长津湖被冻死在冰天雪地而不是战死沙场,他们是绝望的。我们寻找活着的意义,我们去窥探别人的秘密,我们崇拜并制造偶像,我们想洞悉人性。我们不该追求幸福,因为幸福是持续的满足状态,而这,是不可能达到的。我曾拥有过很多幸福,即便它转瞬就消失了,我也时常回味那种春风得意的感觉。我曾深信“不求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但是当它一次一次来了又走了,我的信仰终于被动摇。我不断思考着“意义”这个哲学问题,我没有想到答案,只能任由痛苦缠绕。所以,读到茜茜公主和戴安娜王妃的故事,我感同深受。

    历史的温度3:时代扑面而来,转瞬即成历史读后感800字 第(3)篇
  • 3、 中纪委推荐:历史的教训读后感600字(3)篇
    中纪委推荐:历史的教训读后感600字 第(1)篇

    坦白来说这本书并不有趣,反而非常烧脑,在很多时候我会产生因为太难读而弃书的想法。

    不过它烧脑的原因并非它的文字很晦涩或者是前后文的逻辑非常难以梳理,而是它需要很深的文化沉淀和知识累积。通俗的讲它更像是一篇论文,但是你想看懂这篇论文需要事先看过它的参考文献。否则你会由于不知道文章中的很多典故而很难跟上作者的思路,门槛很高。这也是我在看这本书时遇到的最大的问题,我对欧洲中世纪历史以及政治经济学的了解仅仅浮于表面,对于希腊神话以及西方的史诗类作品也只是浅尝辄止,对于文章中提到的很多东西需要进一步百度或者看其他读者留下的书评才能继续读下去。

    我感觉这似乎也是一种不错的对知识水平的检验方法(笑)

    不过从另一种方面来讲这也可以说是我推荐这本书的原因。因为这本书可以让你发现你的知识网络的缺陷在哪里,毕竟这本书是中纪委官方推荐,应该可以稍稍窥测出一点主流的知识网络应该了解的知识广度。从而可以让你有针对性的进行补充,比如我可能需要读一读中世纪欧洲历史。

    不过这本书的最后一章给整本书带来了升华,那是一场非常难忘的阅读体验,在阅读的时候你仿佛感到前面的章节会在你的身旁歌唱,灵感与感悟纷至沓来,让你最后一部分的阅读酣畅淋漓。

    要不要试着变得更加渊博一点,从读懂这本书开始,特别是在它很薄的前提下。

    中纪委推荐:历史的教训读后感600字 第(2)篇

    习近平总书记推荐书。高度浓缩版 wasp保守主义历史摘要。

    knowing yourself。生物学赋予历史的教训 生命即是竞争 生命即是选择。人的演化一直是社会性的而不是生物性的。社会进化 是习惯与创新相互作用的过程。不过  我认为人类从历史中完全无法汲取教训  即便是战争 我们也可以美化其为平衡的手段。

    当下乃为成事而拾掇的往昔 往昔尤为解惑而展开之当下。

    自由 平等 其实可以并存  犹如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  界限还清晰么?但在所有政府形式中 民主是最困难的一种 因为需要最大限度普及聪明才智。

    财富的集中是自然且不可避免的。大多数政府都是寡头政治。柏拉图把政治演进归纳为君主政治 贵族政治 民主政治和独裁政治相继出现的过程。

    中纪委推荐:历史的教训读后感600字 第(3)篇

    1968年的书,2014年翻译过来。中纪委推荐,

    局限性大概有,书名为历史的教训,看似是历史和文学的结合,实际上主观的

  • 4、 历史名著史记读后感

    《史记》是我国历史名著,文化瑰宝,史记作者是我国古代文学家司马迁,一起看看历史名著史记读后感吧.

    篇一:历史名著史记读后感

    史记中有许多个经典小故事。

    如烽火戏诸侯、刘邦的故事等。

    看史记故事,看每一篇故事我都会有不同的感受。

    看商纣王与妲己的故事,我为比干的直谏而感动。

    为商纣王的残忍而心酸。

    看到商纣王对妲己的痴迷为她做的一切。

    我心中充满了气愤。

    看到武王伐纣的故事,我感谢他的义举,因为他拯救了一方百姓。

    看时,我有时会把自己当做故事中的人物,有时我会想如果我是妲己,我会劝商纣王以国事为重。

    如果我是商纣王,我会专心务国,以国事为重。

    史记作者司马迁的坎坷人生让我感动万分。

    司马迁生于公元前145年,大约死于公元前90年,字子长。

    司马迁出身与史官世家。

    汉武帝天汉三年曾因李陵事件被被捕下狱。

    司马迁痛苦万分,曾想过一死了之。

    可他并没有那样做,因为他想到自己历经千辛万苦创作的史记还没有完工,所以打消了这个念头

    看了这本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一篇文章是刘邦的故事。

    这篇文章里的人物生动形象,故事活灵活现。

    所以我很喜欢。

    篇二:历史名著史记读后感

    西汉时期著名历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忍辱负重完成了一部伟大的史学著作《史记》,它记载了上起黄帝下至汉武帝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变迁。

    我怀着浓厚的兴趣,利用假期的时间阅读了这本《史记故事》。

    里面除了我熟知的《指鹿为马》、《鸿门宴》、《姜太公钓鱼》、《毛遂自荐》、《完璧归赵》、《荆轲刺秦王》等故事以外,还有许多我不了解的历史故事。

    其中《赵氏孤儿》就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这个故事讲述的是晋景公年间,赵氏家族的权利和威望随着战功赫赫而不断壮大,所以奸臣屠岸贾欲除掉忠烈名门赵氏家族。

    程婴为报恩采取了调包计,含泪用亲生儿子替换了孤儿,并且含辛茹苦把孤儿抚养成人,为赵家报仇雪恨,赵氏孤儿恢复本姓,被赐名赵武。

    整个故事荡气回肠,我被故事中程婴这个人物深深感动,他为维护正义而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是多么的感人肺腑啊!让人感到欣慰的是忠义之士最终沉冤得雪,正所谓善恶到头终有报,我们中华民族惩恶扬善的思想在这里又一次得到了升华。

    篇三:历史名著史记读后感

    《史记》这是一本丰富头脑,补充知识的神奇的书.

    《史记》是我国最早的纪传体通史.这部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多字.此书也开创了纪传体史书的形式,对后

  • 5、 作文读后感800字2024 读《铭记历史 圆梦中华》之感

    作文读后感800字2024 读《铭记历史 圆梦中华》之感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我们生活在幸福和平的今天。而在70年前的中国,和今天又有什么不同吗?这个问题引发了我的好奇,把我带进了历史。

    1931年9月18日夜晚,日军炸毁了沈阳北门柳条湖南满的一小段铁路,并将三名身穿东北军士兵服装的中国人尸体放在现场,作为东北军破坏铁路的证据,诬称是中国军队破坏铁路并袭击日本守备军,并以此为借口发动侵略战争。在南京,我仿佛看见被日本军炸毁的古城墙,看见日军举行的惨无人道的杀人比赛,看见我的同胞们一个个被日军毒死、害死!他们不是被杀死,就是被活埋,不是被活埋,就是被细菌毒死!浙江死于细菌战的至少有六万人,而受细菌伤害的则有几十万人!在不停的战火中,浙江死亡的总人数达到了19万多人,受伤的人数也超过了7万人。死伤3万多人,而失踪的也超过了一万四千多人!为什么会有战争,为什么会有死亡!

    中国的胜利是许许多多的人民英雄和革命战士牺牲自己的生命换来的,如杨靖宇。它虽然受了重伤,但他仍然用尽自己的全身力气去和敌人拼搏斗争,最终壮烈牺牲。敌人解剖了他的遗体,惊讶的发现,他的肚子里没有一粒粮食,有的只是未消化的野草、树皮和棉絮吉鸿昌宁死不屈也死在了自己的椅子上,他死也不倒下的精神永远的留在人们的心中。

    还有少年战士王二小,他用自己的生命机智的把敌人引进埋伏圈,让八路军消灭了敌人,自己却英勇就义了。杨来西和他的军犬接受了任务,他扮成农民去打日本鬼子。军犬一见日军就冲上去撕咬,杨来西也被激怒了,拿起锄头就砸倒了一个鬼子。但最终他和他的军犬都被日军杀害了。正因为中国有这些英勇无畏的战士们,中国的实力也渐渐的变得强大了。终于在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这14年艰难曲折的斗争是多么不容易啊!

    读完这本书,我觉得中国的战士们真是非常的英勇果断,还有浓厚的爱国热情,他们宁愿死也不和日军合作。他们都为中国的最终胜利牺牲了自己的宝贵生命。战争是残酷的,我们都不想回到以前的战争,我们都希望世界和平,但落后就要挨打! 所以,我决定珍惜现在的每一天,好好学习,把祖国建设的更加强大,就让我们行动起来吧!

  • 6、 《细看历史有学问》读后感800字

    有一种说法,认为缠足一事自唐代开始,起源于波斯人的舞蹈。南唐与大唐相距不远,况且,缠足起源于舞蹈一说的可信性也较之前者尤甚。或许李后主的娘娘只是一个著名的缠足者,而非开创者?

    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告诉我们,南唐后主李煜在唐人对弓鞋痴迷的审美基础上,别出心裁地将这种弓鞋用长长的布帛缠起来,以代替袜子。

    清朝有个叫方绚的,自称评花御史,又称香莲博士。对古代女子缠足一事从诸多角度和方位予以分题描绘,可以说是关于中国女子小足的专著。同时,这也反映了封建文人和士大夫们对女子香莲充满丰富联想意会和封建历史积累的审美欣赏、审美感受及审美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说,《品藻》亦可谓是一部香莲美学之作。如此书中《香莲五观》一节说:

    观水有术,必观其澜;观莲有术,必观其步。然小人闲居工于著,操此五术,攻其无备,乃得别戴伪体,毕露端倪。

    严重跟风的女性们为了这两朵金莲所暗含的审美趣味,付出了自由的代价。受人尊重的朱熹朱老爷子极力倡导缠足,认为这是天下大治的基础。因为女人缠了足,便可做到男女隔离、授受不亲、静处深闺。

    在男人们呼喊着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而不肯伤及自己一根毫毛的时候,却被一种近乎变态的性心理驱使着,口耳相传着女人小脚的千般妙处。瘦欲无形,看越生怜惜、三寸金莲、柔若无骨,愈亲愈耐摩抚。更有人将两只严重变形了的小脚中部所形成的塌陷,形容为两轮弯月,实在是处心积虑到极点了。吴承恩在《西游记》里把本是男身的观音菩萨化为美丽的女子,而且是小足观音:玉环穿绣扣,金莲足下深。可见明朝的风气对小足是何等着魔!明朝时期男子择偶第一标准,就是看女人的脚是否够小。男子嫖妓也多玩妓女的一双纤足,因此被戏称为逐臭之夫。

  • 7、 历史名著读后感

    历史名着读后感范文一

    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正如她自己所说,是在两寸象牙上细细的雕刻,它是奥斯汀的代表作。这部反映婚姻问题的小说是作者作品中最受欢迎的一部,也是她本人最喜欢的作品。作品生动的反映了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处于保守和闭塞状态下的英国乡镇生活和世态人情。其社会风情画似的小说不仅在当时吸引着广大的读者,实至今日,仍给读者以独特的艺术享受。她是第一个现实地描绘日常平凡生活中平凡恩的小说家,在英国小说史上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整部作品没有滂沱的气势,没有曲折跌宕的情节,但就是这种简单,精致深深地吸引着我们。奥斯汀短暂的一生几乎都是在英国的乡间度过的,也许就是周围朴素,宁静的氛围孕育了她淡然的气质。并不能因为没有丰富的经历,就对她的对于事物的分析能力有所怀疑,读过《傲慢与偏见》的人一定会为她细腻,敏锐的情感所折服。在写《傲慢与偏见》时,她只是一个十几岁的女孩,难道这不是一种天赋么?她的确很少接触外界,但思想存在,想象存在,这一切的存在就足够。

    历史名着读后感范文二

    她不愿描绘苦难的人生,赚取人们的泪珠,因而就选择了理想的人生,作为自己讴歌的对像。在她理想的人世间里,只有同情和爱恋,只有互助与匡扶。所以,母爱、童真,和对自然的歌颂,就成了她的主旋律。

    她这两本含蓄隽永、富于哲理的小诗集,竟会使我久已沉默的心弦受到拨动,从而在她的影响下,我读懂了人世间几乎所有美好的事物,我坠入了凉静的安闲的境界,我会想到人生是多么有意义呀。

    母爱是博大无边、伟大无穷的。当她在一个雨天看到一张大荷叶遮护着一枝红莲,触景生情而写下: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母亲,在她的心目中,是人生唯一可靠的避难所。

    与对母亲的颂扬相联系的,便是对童真的歌咏,以及时一切新生、初萌的事物的珍爱。儿童是纯真的,因而也最伟大,草儿是弱小的,世界的欢容却须赖它以装点。她放情地赞美纯真的童心和新生的事物,表现了她的纯真与纤弱,对真、善、美的崇仰和坚强的自信心与奋斗精神。

    她亦有独特的审美情趣,歌咏自然,描绘自然之美:晚霞边的孤帆,在不自觉里,完成了自然的图画。春何曾说话呢?但她那伟大潜隐的力量,已这般的,温柔了世界了!不施浓墨重彩,没有夸饰与渲染,只是用轻淡的笔墨将自然的本色美显示出来。她崇尚自然的美学观和娴静温柔的性情,也已经表现在这短短的诗行中了。

    阳光

  • 8、 《汤因比历史哲学》读后感800字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而对于历史哲学的研究对于实用派就是知兴替。这也是应该是最终目的,汤因比强调,为了持有一种公正的呃全球观点,必须抛弃自己的幻觉,即把自身所处的特定国家,文明和宗教当作文明的中心并认为他们比别的国家,文明和宗教优越。这样的历史学立场是全面认识世界真实景象的巨大障碍。为了为人类的呃发展提供更加宽广的视野,所以要从整体上研究历史,关照自己所处时代和所在地域以外的事物。在最近的五百年中包括大气层在内的整个地球表面都由于惊人的技术进步链接在一起。但是人类还没有在政治上联合起来,人和人任然是按照各自方式生活的陌生人。两次世界大战和世界范围内的不安,沮丧,紧张和暴力说明现代人类陷入了非常危险的境地。 汤因比看来,和其他人相比,历史学家们对这种情感并没有更多的免疫力。对于现代西方的历史学家而言,国家的立场具有特殊的吸引力。这不仅因为国家在历史学家们成长的社会中无孔不入,而且因为他们的原始材料很大程度上是按照国别的形式出现的。这些历史学家所开发的最丰富的资源是各个政府的档案,这种充足的特殊资源是他们成功地加大自己产品厚度的主要原因。因此,部分地由于时代的总的精神,部分地由于心理冲突,部分地由于专业经验,现代西方的历史学家们被吸引到国家这同一个方向,把国家作为历史研究的基本单位。 汤因比反对西方历史学把国家作为历史研究基本单位的普遍做法,主张历史研究的基本单位应该是文明。他说,通常看来,寻找历史研究的基本单位似乎最好从现代西方历史学家一般的观点人手,也就是说从某个民族国家人手。但是,他的真正计划是从西方的民族国家中选出一个看上去最符合现代历史学家历史研究基本单位标准的理想国家,然后,以这个为例,根据历史事实检验现代历史学家们看法的正确与否。

  • 9、 《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读后感800字

  • 10、 作文读后感800字:读《铭记历史:圆梦中华》之感

    作文读后感800字 读《铭记历史 圆梦中华》之感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我们生活在幸福和平的今天。而在70年前的中国,和今天又有什么不同吗?这个问题引发了我的好奇,把我带进了历史。

    1931年9月18日夜晚,日军炸毁了沈阳北门柳条湖南满的一小段铁路,并将三名身穿东北军士兵服装的中国人尸体放在现场,作为东北军破坏铁路的证据,诬称是中国军队破坏铁路并袭击日本守备军,并以此为借口发动侵略战争。在南京,我仿佛看见被日本军炸毁的古城墙,看见日军举行的惨无人道的杀人比赛,看见我的同胞们一个个被日军毒死、害死!他们不是被杀死,就是被活埋,不是被活埋,就是被细菌毒死!浙江死于细菌战的至少有六万人,而受细菌伤害的则有几十万人!在不停的战火中,浙江死亡的总人数达到了19万多人,受伤的人数也超过了7万人。死伤3万多人,而失踪的也超过了一万四千多人!为什么会有战争,为什么会有死亡!

    中国的胜利是许许多多的人民英雄和革命战士牺牲自己的生命换来的,如杨靖宇。它虽然受了重伤,但他仍然用尽自己的全身力气去和敌人拼搏斗争,最终壮烈牺牲。敌人解剖了他的遗体,惊讶的发现,他的肚子里没有一粒粮食,有的只是未消化的野草、树皮和棉絮吉鸿昌宁死不屈也死在了自己的椅子上,他死也不倒下的精神永远的留在人们的心中。

    还有少年战士王二小,他用自己的生命机智的把敌人引进埋伏圈,让八路军消灭了敌人,自己却英勇就义了。杨来西和他的军犬接受了任务,他扮成农民去打日本鬼子。军犬一见日军就冲上去撕咬,杨来西也被激怒了,拿起锄头就砸倒了一个鬼子。但最终他和他的军犬都被日军杀害了。正因为中国有这些英勇无畏的战士们,中国的实力也渐渐的变得强大了。终于在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这14年艰难曲折的斗争是多么不容易啊!

    读完这本书,我觉得中国的战士们真是非常的英勇果断,还有浓厚的爱国热情,他们宁愿死也不和日军合作。他们都为中国的最终胜利牺牲了自己的宝贵生命。战争是残酷的,我们都不想回到以前的战争,我们都希望世界和平,但落后就要挨打! 所以,我决定珍惜现在的每一天,好好学习,把祖国建设的更加强大,就让我们行动起来吧!

  • 2019-10-29

  • 2019-10-19

  • 2019-10-09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0-09

  • 2019-09-28

  • 2019-10-19

  • 2019-11-11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0-24

  • 2021-06-07

  • 2019-10-09

  • 2019-10-23

  • 2019-10-19

  • 2019-10-19

  • 2022-12-10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0-19

  • 2021-08-10

  • 2022-12-17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09-28

  • 2021-10-02

  • 2019-09-21

  • 2019-10-09

  • 2019-10-19

  • 2023-03-24

  • 2019-10-09

  • 2019-11-08

  • 2019-11-04

  • 2019-10-11

  • 2019-10-16

历史名著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历史名著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历史名著读后感、2024历史名著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