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书笔记 > 林清玄人间有味是清欢读后感 > 地图 > 林清玄人间有味是清欢读后感,2024林清玄人间有味是清欢读后感
林清玄人间有味是清欢读后感相关栏目
林清玄人间有味是清欢读后感热门栏目
林清玄人间有味是清欢读后感推荐
林清玄人间有味是清欢读后感

(共 7028 篇)

  • 1、 热门读后感:人生有味是清欢读后感模板汇总(9篇)

    俗话说:“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我们都知道读一本好书是非常重要的,想要在书中获得知识读中外经典名著就很有必要。当我们细心阅读完一部作品后,就会有独到的见解。这时候,我们不妨坐下来好好写一篇读后感。那么,你会不会在看完一本书籍后写一份读后感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热门读后感:人生有味是清欢读后感模板汇总(9篇),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人生有味是清欢读后感【篇1】

    曾记得多年前,初识着名文化学者于丹老师,是在她对《论语》《庄子》的解读中。她用浅显而生动的语言,引领芸芸众生回归古代先哲所提供的生存智慧里而不能自拔。而今天,当我打开电脑,开始阅读人民网推荐的于丹老师新作《人生有味是清欢》,顿觉倍感亲切自然,一种温馨油然而生这本书讲述了作者对人生、文化、社会、生活的再度思考,也是她50年来一改以往风格自剖成长经历和心路历程的一部哲理散文集。作品以更多的笔触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对生命的意义为重点,让我体会到生命流逝中的温馨与感动。 犹如一个丰富而简单的人,我喜欢。因为有她,无数个沉寂暗淡的日子被照亮,我的眼前仿佛打开了一扇窗,阳光进来,豁然开朗。

    本书中延续了于丹老师作品的独特风格,细腻宁静、娓娓道来,以小见大,意味深长,处处引经据典,她从生命、成长、幸福、闲情、行走、流年六个部分,与读者一起分享人生的酸、甜、苦、辣,同时也有许多学者的哲思,小到一本书、一碗牛肉面、一座城、一个节日等等,她都赋予了生命,这需要静下心来阅读,这种阅读带来的是凝思沉想,撩拨生命的律动,是与内心相呼应的东西,体现了中国梦的一部分。

    因为心中有爱,所以更凸显博大。《人间有味是清欢》包含着人间真爱、大爱、至爱,不仅让我感动,更催我行动。她就像深山老林中汩汩流淌的那汪清泉,慢慢滋润了我的心;她又像一盏灯,一盏永不熄灭的灯,照亮我人生前进的方向。

    喜欢在居室外的阳台上放一把折叠椅,闲暇的周末午后,阳光透过玻璃窗照进来,我打开电脑开始阅读《人生有味是清欢》,沉浸在她带来的美妙阅读中,而窗外,白云朵朵,飘飘转转。

    这真是一种美好地享受。

    人生有味是清欢读后感【篇2】

    人生有味是清欢

    ——题记

    苏轼一生才华横溢,名满京师,却仕途坎坷。在历经官海浮沉,喧嚣红尘后,世事淡然,他寄情于山水,沉醉于诗词,尝遍了人间百味后,发出“人间有味是清欢”的感慨。林清玄先生说“清欢是来自

  • 2、 读后感收藏:人生有味是清欢读书笔记(940字)

    古语言: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读书对我们是有很大影响的,所以有很多人就很喜欢看各种的书籍,而当不同的人在看完作品后,相信也会有对于它的专属心得体会,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为自己所看的书籍写一份读书笔记,你有了解过读书笔记应该怎么写吗?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读后感收藏:人生有味是清欢读书笔记(940字)”,相信您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人生有味是清欢读书笔记(篇1)

    幽兰生于林,不因人不识而芳;仙鹤鸣于野,不因人不闻而不发;星宿列于空,不因人不见而韬光。人生就当经得起春兰碧挂,日月齐华,也受得住春意阑珊,月缺星疏。能在光环之下,也安于平凡之中。

    林赛在纽约地铁站台的高山流水,却未引来知音驻足。或许是曲高和寡,或许是路人的趋炎附势。但林赛能够走下舞台,摘下光环,在吵杂的人群中倾情演奏,即便没有观众,她也值得我们尊重。

    “华枝春满,天心月圆。绚烂之极,归于平淡”安于平凡,往往最为非凡。

    梅妻鹤子,兰馨松盛。林逋不为明推暗就,甘心作田垄间的农夫。哺糠醊醨,采菊植桑。陶潜不为五斗米折腰,安守草屋八九间。持杖芒鞋,日冷青松。苏轼从高阁下,安于山水间飘荡。安于平凡,不为追功逐利,而是在平淡中自省,平衡得失。

    平凡和伟大,似乎是对立矛盾的,其实是相辅相成。安于平凡,隐去光芒,更能造就伟大。

    帝子阁楼前的惊鸿文赋,抒放了王勃在穷途迷路时仍长歌当哭的豪迈,“落霞与孤鹜齐飞,水天共长秋一色”,平凡的一生却声断衡阳,满腹诗文却安作童子小生。浔阳江头的仙乐箜篌,引得江州司马青衫尽湿,昔日的风华绝代,如今甘愿嫁作商人之妇。然而时下,在物欲横流,光怪陆离的社会中,又有几人能安于平凡?人们都对功名利益趋之若鹜,放不下勃勃野心,不能胼手胝足地做实事。大学生择业非名企不就,对薪资低的工作不屑一顾。家长为了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往往揠苗助长,从小就给孩子报各种辅导班。但是,我们在疯狂追逐成功的同时,渐渐也在忘却初心。

    安于平凡并非安于平庸,而是携着初心出发,就像如众星拱月般的林赛,放下身段,走进大众,在平凡中追求着音乐的真璞。在我们现今社会,也有许许多多在平凡岗位上做着不平凡的工作的人,他们身上的工匠精神同样也激励着我们,玉汝成于平凡,平凡蕴含伟大。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在平淡中临深履薄,在平凡中瑀瑀前行。我愿携着初心,带着平凡奔向大道青天。

    人生有味是清欢读书笔记(篇2
  • 3、 读人间有味是清欢有感

    读人间有味是清欢有感

    今年,我局按惯例开展了“书香机关、尚行公仆”的读书活动,其目的在于深入培养热爱学习、崇尚学习、主动学习的良好氛围。借此机会,我阅读了于丹老师的《人间有味是清欢》,这本书分生命、成长、幸福、闲情、行走和流年六个部分,清新淡雅的文字引人入胜,通过生活中一个个小故事透露出一缕缕感悟,让我感觉自己又重新坐到讲堂里,听老师传道解惑,静静地去思考人生,思考生活。以下通过文章中的一些细节谈谈自己的感受:

    在《寻常岁月,漫成节日》中,一位刚毕业的大学生因为在工作和生活中找不到自己的定位,而心生困惑,不知如何才能得到幸福,于老师开解他,有一份稳定体面的工作,一个真心相爱的伴侣,还有一帮交心的朋友分担忧愁、分享快乐,这就是他拥有的幸福。正如我们常说“当你因为没有鞋穿而哭泣的时候,想想那些失去双脚的人。”其实,你看我,我看你,人人都有一些别人羡慕的幸福,但不要虚构着别人的幸福,浪掷了自己手中握住的价值。作为一名公务员,一名财政干部,我们需要保持“清廉”,面对生活,应该时刻向低标准看齐,享受属于自己的平淡和轻松,对外面纸醉金迷的世界要保持警惕,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已之心。我们财政干部手中或多或少有些权利,如果只片面地看到别人的繁华似锦,追求那些不切实际的精彩,超出了公职人员的底线,触碰了红线,必将会受到党纪国法的严惩。

    在《做一株土生土长的庄稼》中,于老师提到自己硕士毕业就到柳村的一间印刷厂锻炼,那里条件极其艰苦,从擦拭车间地板上的油墨,到对医古文校稿,再到写自己的第一本书,两年的时间,培养了她的坦率、信念和一种接地气后朴素的勇敢,某种意义上说,柳村的生活经验铸就了她以后真正的职业化人生。看到这里,让我感同身受,我自小在城市里长大,2020年通过全省公考,到了宁乡县南田坪乡财政所工作,在乡镇,除了做好财政本职工作外,还需要配合完成政府的计生、综治、党建、到村走访等工作,白加黑,五加二,纷繁而繁杂,确实比较辛苦。两年后,我通过选调考试进入了长沙市财政局,但却仍然怀念乡下的日子,忙碌而淳朴,可以说,没有乡镇工作的那两年,我的人生经验就打了折扣。在那里,我学习了如何从事基层的财政工作,如何与基层百姓打交道,为他们服好务,看到了他们的朴实和勤劳,在那里,留下我许多工作的印迹,而乡下的生活也充满“欢愉”,它是我生命中宝贵的财富。

    通过这本书,我有几点自己的感悟:

    一是需要做个

  • 4、 《人间有味是清欢》读后感

    《人间有味是清欢》读后感(一)

    一点昏黄泼墨跃然纸上,随水墨晕染开来的浓墨幻化成点点微黄的淡彩,遂其形状又似海边日出时分,天边金黄色的一抹淡云若动、若静。黄色泼墨下是一点饱和碧色之泼翠,随水渗开,好似中国古代水墨山水中远处的青山。书的封面中,碧色与黄色交染不知是苍山青翠了斜阳,还是霞光的微黄温暖了青山。

    这一暖、一冷两色调泼墨的晕染中,人间有味是清欢的主题,以行书之笔浮现在此书封面中央,书法浓墨与泼墨晕染开的淡彩交相辉映。翻开中国水墨古典风的书面,伴着淡淡墨香的灵动文字2020,我也追随作者,行走山川、渡过江河,走过于丹先生走过的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杭州,醉梦西湖畔,寻找前世在湖边丢掉的一湖烟波;踏着丽江穿越千年的青石拱桥,聆听桥边吱呀呀的水车转动着潺潺溪水,伴随着布农铃叮咚作响,依稀看到千年马帮从山中向我们慢慢走来;走进巴黎那氤氲着玫瑰花香与琥珀色酒香的小巷深处的红酒坊,捧起一只酒杯,轻轻地从木质酒桶最下面的龙头中拧出一杯红酒,把酒杯放在手心,用手心温暖着杯底,慢慢地摇,品着慢慢摇出的酒香,回味曾经踏遍千山万水、尝遍世情风霜百味的岁月,体会逝水流光中那些生命的瞬间。

    伴着阵阵书香,我仿佛走进了作者的昆曲老师周铨庵先生与她的爱人谢锡恩老师他们位于胡同里大杂院的家,我想,那一定是个安静而又清爽的初秋午后,夏季的蝉鸣和空气中的余热还尚未散尽,高爽的天空带给了我们夏去秋来的丝丝微凉,大杂院古老的青砖院墙畔,百年老杨树上苍老的绿叶和灿灿的黄叶还在老树干上错落着,一阵风过,一簇簇叶儿,金黄、苍碧,簌簌飘飞,有的飘到远方的马路,有的寻找新的土地,化泥、护花,有的则飘过青砖院墙,飞进周铨庵老师与她老伴儿朝夕相伴的大杂院儿里的小平房。屋里的泥地,斑驳不堪,正中间放着蜂窝煤球炉子,旁边是把旧躺椅。谢锡恩先生靠在躺椅上,吱吱呀呀地慢摇,翻开一卷书页泛黄的线装诗集。周老师则在屋里端茶倒水,手持简陋的茶具,嘴里还哼着最爱的昆曲儿。二老夕阳之年深居陋室而吟曲作诗的淡淡清欢,那份与君相伴便是晴天的暖流,也流进作者的心田,随着作者灵动的笔墨,跃然《人间有味是清欢》的书章,让我们伴着幽幽书卷香气,感受着于丹先生从孩提时代行至知天命之年,一路走来的心路旅程。眷恋着孩童时代的作者端午节时手腕上系着的五彩绳;怀念着来不及与作者说再见就匆匆离世的张主任、耿总;珍惜着与爱人、家人、学生相处的分分秒秒,学会爱,更

  • 5、 人间有味是清欢读后感

    【篇一:人间有味是清欢读后感】

    人生永远都是忙忙碌碌,生命无时无刻不再向前推进,我们总觉得闲适的时光,永远都那么少,什么才是我们可以抓住的时光呢?最近在读于丹老师的新作《人间有味是清欢》,她以一个女性清丽的口吻,娓娓道来,她书中讲述的道理,让我们明白,人的一生充满了种种不确定,前途叵测,我们无法预知下一刻会发生什么。只有给生命中留白,给生活中留闲,才能在寻常平凡的日子里,寻找到自己内心的那一方幸福。

    《人间有味是清欢》是于丹对人生、文化、社会、生活的多方考量,也是她第一次自我剖析其成长经历和心路历程的一部哲理散文集。

    全书紧扣作者的自我成长经历,从生命、成长、幸福、闲情、行走、流年六个部分与我们分享了自己的人生。

    一碗面、一座城、一个节日,在她的笔下都生动鲜活,都有了各自的生命,以女性独有的温馨视角,去串联出哲理的教育意义,让我们在这个物欲横流,浮躁繁华的社会中,感受到一份宁静,获得内心的充实和幸福,体会夕阳、流水、落花、让我们感动的那些瞬间。、

    人生在世,难得体会这种清欢有幸觅得一处好景致,有幸觅得一处好光阴,一定要放下手头的所有事情,推掉生意场上的接洽交易,暂时停止官场的迎来送往。放慢自己的脚步和新,把自己一颗长期负累的心,从困境中拔出,该书以哲理性的小故事为我们解疑惑,聊人生,全书的文字,行云流水,如诗般美好,她以深厚的国学造诣为我们展开一副传统文化的画卷,古典之美跃然纸上,我们沿着美好文字铺就的道路一直前行,忽然就感悟了人生就应该时不时停下来看一看四时风雨,用心去听,用心去感,境无好坏,唯心所造。我们认为的清欢不拘于书中《清明:血脉里的眷恋》中,直到姥姥和父亲离世才知道人生总有遗憾,子欲养而亲不在,所以当父母高堂健在的时候试着多去了解他们,倾听他们。清明时节的雨和断肠诗都是闲愁,是实在的忧愁,是对时光的迁就,我们在年轻的时候总是无法参悟。

    《寻味:舌尖上的天地缘》星云大师花大把的时间。烹制出食物本来的味道,纯粹的食材,我们难道没有从吃饭和节日以及生活的小细节里。拒绝喧嚣,复规宁静,拒绝奢华,返璞归真。

    《人间有味是清欢》是于丹取自苏轼的《浣溪沙》也是苏轼豁达的思想体现。于丹在书中不少经典语句我们的今生不过是从岁月里借来一把光阴,冠上自己的名字,走自己的人生的节序如流。这是对生命的叩问,对岁月流逝无法把握的无奈,其中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净水流深,这看似深邃的天

  • 6、 读《人间有味是清欢》有感
    读《人间有味是清欢》有感 曾记得多年前,初识著名文化学者于丹老师,是在她对《论语》《庄子》的解读中。她用浅显而生动的语言,引领芸芸众生回归古代先哲所提供的生存智慧里而不能自拔。而今天,当我打开电脑,开始阅读人民网推荐的于丹老师新作《人生有味是清欢》,顿觉倍感亲切自然,一种温馨油然而生这本书讲述了作者对人生、文化、社会、生活的再度思考,也是她50年来一改以往风格自剖成长经历和心路历程的一部哲理散文集。作品以更多的笔触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对生命的意义为重点,让我体会到生命流逝中的温馨与感动。 犹如一个丰富而简单的人,我喜欢。因为有她,无数个沉寂暗淡的日子被照亮,我的眼前仿佛打开了一扇窗,阳光进来,豁然开朗。 本书中延续了于丹老师作品的独特风格,细腻宁静、娓娓道来,以小见大,意味深长,处处引经据典,她从生命、成长、幸福、闲情、行走、流年六个部分,与读者一起分享人生的酸、甜、苦、辣,同时也有许多学者的哲思,小到一本书、一碗牛肉面、一座城、一个节日等等,她都赋予了生命,这需要静下心来阅读,这种阅读带来的是凝思沉想,撩拨生命的律动,是与内心相呼应的东西,体现了中国梦的一部分。 因为心中有爱,所以更凸显博大。《人间有味是清欢》包含着人间真爱、大爱、至爱,不仅让我感动,更催我行动。她就像深山老林中汩汩流淌的那汪清泉,慢慢滋润了我的心;她又像一盏灯,一盏永不熄灭的灯,照亮我人生前进的方向。 喜欢在居室外的阳台上放一把折叠椅,闲暇的周末午后,阳光透过玻璃窗照进来,我打开电脑开始阅读《人生有味是清欢》,沉浸在她带来的美妙阅读中,而窗外,白云朵朵,飘飘转转。 这真是一种美好地享受。 (作者:山东国华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高西友)标签:读有感、高西友、
  • 7、 《人间有味是清欢》读后感2000字

    去年写了《人间有味是清欢》读后感的上篇,跟着大文豪梁实秋品尝了北京美食。2019年开年之际,补上《人间》读后感的下篇,让我们继续跟着梁先生品尝南方美食。

    福建省有一道菜叫西施舌(沙蛤),文中提到,郁达夫曾在《饮食男女在福州》一文中记录了西施舌这道菜:色白而腴,味脆且鲜,以鸡汤煮得适宜,长圆的蚌肉,实在是色香味形俱佳的神品。初到闽省的人,尝到西施舌,莫不惊为美味。实则,西施舌自津沽青岛以至福建,在浅海沙地上都可以捕捉到,是沿海人称之为沙蛤的软体贝类,呈厚实的三角扇形,外壳是淡黄褐色的,顶端有点紫,打开外壳,就有一小截白肉吐出来,吐出的白肉象是一条小舌头,故名西施舌。梁先生在文中记载,他第一次吃西施舌是在青岛顺兴楼的席上,文中描述一大碗清汤,浮着一层尖尖的白白的东西,初不知为何物,主人曰乃是西施舌,含在口中有滑嫩柔软的感觉,尝试之下果然名不虚传,但觉未免唐突西施。读到这里,你可能想沙蛤吃到过呀,哪里有书里说的美味,但是在今天,沙蛤的做法已经大相径庭,不再是高汤氽西施舌,仅取其舌状之水管部分。现在的做法,多是把沙蛤的软肉都做入菜中,不再是只取其舌状部位,实际味道会差别很大,用文豪的话来说就是精粗之差不可以道里计。

    接下来跟着大文豪继续吃吃逛逛,我们到的下一站是杭州,要介绍给大家的是杭州名菜,西湖醋鱼,先不说味道,书中提到,民国时期要想吃西湖醋鱼,想宴请宾客,也必去楼外楼品尝,楼在湖边,凭窗可见巨篓系小舟,篓中畜鱼待烹,固不必举网得鱼。普通选用青鱼,即草鱼,鱼长不过尺,重不逾半斤,宰割收拾过后沃以沸汤,熟即起锅,勾芡调汁,浇在鱼上,即可上桌。西湖醋鱼汁里加醋,但不宜加多,可以加少许酱油,亦不能多加。汁不要多,也不要浓,更不要油,要清清淡淡,微微透明。上面可以略撒姜末,不可加葱丝,更绝对不可加糖。如此方能保持现杀活鱼之原味。我们现在在一般餐厅里吃到的西湖醋鱼与楼外楼西湖醋鱼风味相去甚远,用作者的话说,就是往往是浓汁满溢,大量加糖,无复清淡之致。想吃西湖醋鱼,还是要到楼外楼,西湖醋鱼何处美,独数杭州楼外楼。

    说道鳝鱼,北方人对鳝鱼是没有概念的,大文豪喜欢到处吃美食,所以知道,在北方只有河南的餐馆卖鳝鱼,做法有两种,一是生炒鳝鱼丝:鳝鱼切丝,一两寸长,猪油旺火爆炒,加进少许芫荽,加盐,不需其他任何配料。这样炒出来的鳝鱼,肉是白的,微有脆意,极可口,不失鳝鱼本味。另一做法是黄焖鳝

  • 8、 必备!《人间有味是清欢》读后感(890字)

    俗话说:“良书即益友,今明永如斯。”在我们上高中时,语文老师也会要求我们多读一读中外经典名著。当我们细心阅读完一部作品后,就会有独到的见解。那么,就让我们静下心来好好的写一篇属于自己的读后感吧!那么,你都看过哪些中外经典名著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必备!《人间有味是清欢》读后感(890字)”,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人间有味是清欢》读后感【篇一】

    曾记得多年前,初识着名文化学者于丹老师,是在她对《论语》《庄子》的解读中。她用浅显而生动的语言,引领芸芸众生回归古代先哲所提供的生存智慧里而不能自拔。而今天,当我打开电脑,开始阅读人民网推荐的于丹老师新作《人生有味是清欢》,顿觉倍感亲切自然,一种温馨油然而生这本书讲述了作者对人生、文化、社会、生活的再度思考,也是她50年来一改以往风格自剖成长经历和心路历程的一部哲理散文集。作品以更多的笔触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对生命的意义为重点,让我体会到生命流逝中的温馨与感动。 犹如一个丰富而简单的人,我喜欢。因为有她,无数个沉寂暗淡的日子被照亮,我的眼前仿佛打开了一扇窗,阳光进来,豁然开朗。

    本书中延续了于丹老师作品的独特风格,细腻宁静、娓娓道来,以小见大,意味深长,处处引经据典,她从生命、成长、幸福、闲情、行走、流年六个部分,与读者一起分享人生的酸、甜、苦、辣,同时也有许多学者的哲思,小到一本书、一碗牛肉面、一座城、一个节日等等,她都赋予了生命,这需要静下心来阅读,这种阅读带来的是凝思沉想,撩拨生命的律动,是与内心相呼应的东西,体现了中国梦的一部分。

    因为心中有爱,所以更凸显博大。《人间有味是清欢》包含着人间真爱、大爱、至爱,不仅让我感动,更催我行动。她就像深山老林中汩汩流淌的那汪清泉,慢慢滋润了我的心;她又像一盏灯,一盏永不熄灭的灯,照亮我人生前进的方向。

    喜欢在居室外的阳台上放一把折叠椅,闲暇的周末午后,阳光透过玻璃窗照进来,我打开电脑开始阅读《人生有味是清欢》,沉浸在她带来的美妙阅读中,而窗外,白云朵朵,飘飘转转。

    这真是一种美好地享受。

    《人间有味是清欢》读后感【篇二】

    幽兰生于林,不因人不识而芳;仙鹤鸣于野,不因人不闻而不发;星宿列于空,不因人不见而韬光。人生就当经得起春兰碧挂,日月齐华,也受得住春意阑珊,月缺星疏。能在光环之下,也安于平凡之中。

    林赛在纽约地铁站台的高山流水,却未引来知音驻足。或许是曲高和

  • 9、 读《人世有味是清欢》有感
    读《人间有味是清欢》有感 曾记得多年前,初识著名文化学者于丹老师,是在她对《论语》《庄子》的解读中。她用浅显而生动的语言,引领芸芸众生回归古代先哲所提供的生存智慧里而不能自拔。而今天,当我打开电脑,开始阅读人民网推荐的于丹老师新作《人生有味是清欢》,顿觉倍感亲切自然,一种温馨油然而生这本书讲述了作者对人生、文化、社会、生活的再度思考,也是她50年来一改以往风格自剖成长经历和心路历程的一部哲理散文集。作品以更多的笔触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对生命的意义为重点,让我体会到生命流逝中的温馨与感动。 犹如一个丰富而简单的人,我喜欢。因为有她,无数个沉寂暗淡的日子被照亮,我的眼前仿佛打开了一扇窗,阳光进来,豁然开朗。 本书中延续了于丹老师作品的独特风格,细腻宁静、娓娓道来,以小见大,意味深长,处处引经据典,她从生命、成长、幸福、闲情、行走、流年六个部分,与读者一起分享人生的酸、甜、苦、辣,同时也有许多学者的哲思,小到一本书、一碗牛肉面、一座城、一个节日等等,她都赋予了生命,这需要静下心来阅读,这种阅读带来的是凝思沉想,撩拨生命的律动,是与内心相呼应的东西,体现了中国梦的一部分。 因为心中有爱,所以更凸显博大。《人间有味是清欢》包含着人间真爱、大爱、至爱,不仅让我感动,更催我行动。她就像深山老林中汩汩流淌的那汪清泉,慢慢滋润了我的心;她又像一盏灯,一盏永不熄灭的灯,照亮我人生前进的方向。 喜欢在居室外的阳台上放一把折叠椅,闲暇的周末午后,阳光透过玻璃窗照进来,我打开电脑开始阅读《人生有味是清欢》,沉浸在她带来的美妙阅读中,而窗外,白云朵朵,飘飘转转。 这真是一种美好地享受。 (作者:山东国华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高西友)
  • 10、 人间有味是清欢——读《苏东坡传》有感
    历史上曾出现过你这样一位旷达之士:你是诗人,才高八斗;你是学者,嗜书如命;你是个乐天派,秉一性一难改;又是个美德家,悲天悯人;你还 是士大夫,是书法家,是工程师。 你,是苏轼。 就在一个个安静的夜晚,品读你的传记,轻轻摩挲那散着清香的纸面,我感觉仿佛在和一个高雅的灵魂对话,纵使故事的情节跌宕起伏,亲身经历过的你也只是淡然一笑,安之若素。历史上多少风一流才子,却难有第二个像你这样。像你这般人物,内心定是光明坦荡,否则怎能吟咏出那般气贯长虹的词章? 烟外倚危楼,初见远灯明灭。却跨玉虹归去、看洞天星月。 当时张范风一流在,况一尊浮雪。莫问世间何事、与剑头微吷。 想你当年初出茅庐,年少轻狂,又中科举,袍笏加身,跨虹观月,出口即成章,下笔如有神,眉宇俊朗,神情洒脱。当时宋朝国泰民安,你整日把酒临风,对月高歌,想来正是这风一流气度伴随了你一生,看你酒入豪肠,借着月光,带着剑气,氤氲成了半个大宋! 可即使还 是个潇洒少年郎,你却已懂了些人间冷暖,已知万象更迭,极强则辱,才把世间薄凉看作如剑头般渺小。或许年少的你已有预感,自己的人生不会一帆风顺,而你已释然,已经放下。 所以后来,你自愿降职,离开京师。即便是卷入乌台诗案,贬入黄州,也不改初时一性一情,倒是和友人在黄州这块荒凉之地闲庭信步。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一交一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明月似水般倾泻下来,倒映了苍柏翠竹,也倒映了你纯净的内心。你愿做那“独钓寒一江一雪”的钓者,愿做那“采菊东篱下”的隐士,而不愿为了功名利禄阿谀奉承,让才华受到桎梏铁镣的枷锁,让灵魂沾上红尘浊世的污秽。所以无论是诗中的你,还 是现实中的你,都是旷达闲逸,淡然愉悦。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一陰一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你作此篇,本是因月色皎洁,便怀想兄弟苏辙,不想到了最后,竟生出了看淡生死离别的洒脱之意。月亮在诗词中从来不只是月亮,它自顾自一陰一晴圆缺,总被多情之人加上人世离合的情愫。可你不践古人,不再跟不通情理的月亮较劲,只盼寄赏月之情于“千里”之外的苏辙,惟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且不说这一精一湛的词工,只是这份释然,便已道出你的淡逸旷达,潇洒豪放。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 2019-10-24

  • 2023-01-04

  • 2019-10-24

  • 2023-01-08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09-23

  • 2022-12-26

  • 2021-11-01

  • 2019-11-16

  • 2023-01-04

  • 2019-11-06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10-24

  • 2022-12-18

  • 2019-10-24

  • 2019-11-08

  • 2019-10-09

  • 2019-10-24

  • 2019-09-20

  • 2019-11-08

  • 2019-10-29

  • 2023-02-20

  • 2019-09-20

  • 2022-04-07

  • 2023-05-16

  • 2019-10-11

  • 2022-01-22

  • 2023-03-07

  • 2023-04-13

  • 2022-04-19

  • 2023-01-30

  • 2019-09-20

  • 2022-08-30

  • 2021-06-10

  • 2022-09-10

  • 2021-12-02

林清玄人间有味是清欢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林清玄人间有味是清欢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林清玄人间有味是清欢读后感、2024林清玄人间有味是清欢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