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观后感 > 林青的远方观后感 > 地图 > 林青的远方观后感,2024林青的远方观后感
林青的远方观后感

(共 7248 篇)

  • 1、 歌舞剧《林青的远方》观后感

    《林青的远方》观后感 10月26日,艺术学院团校培训学员在秀山教学楼105观看了《林青的远方》 第六期团校培训《林青的远方》大型歌舞剧视频观看。通过视频的观看,让我了解林青一辈人为社会人民的努力,和当时人们所处局势硝烟弥漫,动荡不安。在那样的年代,林青等人在毕节建立了党支部,并担任党支部书记。这是党在贵州建立的第一个支部。 舞蹈剧分为求索星火光芒远方四幕上演,第一幕描述了林青在革命队伍里的成长。第二幕为星描述了林青回到家乡的艰难奋斗历程。第三幕讲述了遵义会议的光芒,第四幕讲述了林青和战友们送别中央军。 每一幕演员都认真倾情的演出,淋漓尽致的表现林青等人为人民奋斗努力的那种坚持和信仰。 每一个和平年代,都是经历过磨难与艰辛的,也正是这些磨难与艰辛,成就了我们这些人生活在现在的强大的祖国,和平安定的美好的生活 。 《林青的远方》不仅是缅怀先辈,回忆惨痛的历史,更是一场爱国主义的教育,让我们知道我们现在安稳生活是多么的来之易,那是用上一辈人用鲜血换来。有的人死了,但他还活着,永远的活在了人们的心里,林青就是这样人。林青,作为毕节人民的骄傲,他是值得被毕节人民悼念和推崇的,一个生命被永远定格在二十四岁的青年,他没有后人,一生为革命事业所奋斗,我是多么庆幸自己生在这个满地飘散着热血奋斗的土地。 作为新生代的我们,作为一名团员的我们要向林青学习为国家为人民。我们新青年一代要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把学习当做首要任务,去完成属于我们的任务,少年强则国强!
  • 2、 《青蜂蛱》观后感

    《青蜂蛱》观后感

    友谊与团结互助才是最重要的;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智慧、创新和实践才能成功。 ——《青蜂蛱》观后感 《青蜂蛱》是一部由周杰伦主演的电影。看了之后,我十分受益,懂得了好多道理。 (注:片中的两位男主角我记不清楚名字了,所以用主角一和主角二代替。) 一、友谊与团结胜过一切 我从《青蜂蛱》中的两个男主角身上体会到了——两个人要想成功,之间不友善,不默契,那什么事也干不成。就像电影中那样:刚开始的时候,主角一和主角二相互配合,做成了许多许多的事,而当主角一成了“青蜂侠”之后,他就认为自己才是唯一的英雄,主角二不过是他的跟班。因此,他们之后没有再合作。结果主角一屡战屡败,险些命丧黄泉,死无葬身之地。后来,他们重归于好后,一起消灭了坏蛋。 二、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我还从主角一身上明白了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道理。就如第一个道理中说的:主角一成青蜂侠后,十分自大,准备一个人干大事,不与同伴合作,结果什么事也没有干成,而后来他明白了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个道理后,痛改前非,卷土重来,在关键时刻救了主角二的性命,共同创造了奇迹。 三、智慧创新加实践就会成功 从主角二中,我学会了发明不仅仅在智慧与创新,还要运用实践才行。在片中,主角二是个十分聪明、很会发明创造,敢于创新、乐于实践的人。他发明的“青蜂侠”牌战斗轿车更是在对付黑帮中帮了大忙。这辆车不仅在车前引擒盖上、车门上有四把“加特林”机枪,还在车底装有威力巨大的导弹,更绝的是,它的车辆里能伸出一双机械手,刺进别人车的外壳,还能喷出火焰,是男主角二的智慧与技艺的结晶。 好电影,《青蜂侠》!也!

  • 3、 远方的家观后感汇总

    在观看电影的过程中,我们的大脑会跟着情节思考。我们在观看时可能会产生一些不一样的想法,我们在观赏时,需要仔细地领会,初次写观后感,可以简述内容、发表内心感悟,最后表达一种积极的期望或祝愿。你是否在寻找作品的观后感呢?以下是读后感大全编辑为大家整理的“远方的家观后感 ”,仅供你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远方的家观后感【篇1】

    最近,我们在看一套精彩纷呈的电影,名叫《远方的家》

    影片给我们展现了许多清新自然、安宁幽静、清丽新奇的美丽景观,从悠悠绵软的白云中,我们体会到了温柔纯洁的性格,从湛蓝明亮的天空中,我们体会到了浩瀚无垠的胸怀,从碧草如茵的草原中,我们体会到了豪迈广阔的气概,从恬美娴静的湖水中,我们体会到了我们应该波澜不惊的道理,从艳丽明快的民族装饰品中,我们体会到了民族文化的古典雅致,从别具特色的特产小吃中,我们体会到了这里浓浓的风土人情,从斑驳苍白的藏獒标志中,我们体会到了百姓对我们友好的善意,我对着这恬静清秀、大气磅礴的良辰美景留下了深深的印象,然而,我印象最深的是两个非常惊险的片段。

    在十分险峻的独龙江公路上,环境极其恶劣,整个公路长达96.2千米,路面崎岖不平,铺满了尖利的小碎石,还经常发生小型雪崩、塌陷等危险现象,边疆行摄影组乘坐的车子也被滚落的石头砸了一个让人胆战心惊的洞,让人的心都悬了起来,能坐车就已经不错了,最让我害怕的是另一种情景。

    只见滚滚的怒江惊涛浊浪,汹涌的江水放肆地剧烈拍击着对岸,宛如一头强悍威猛的雄狮发怒了,使劲全身力气凶狠地咆哮着冲向对岸,发出沉重雄浑的“哗啦”声,让人望而生畏,可就在这令人恐惧的怒江上,还能看见一位位朴素老实的村民拉着铁索,抱着物品,在没有任何保护措施下,快速地用最原始的方式——滑铁索飞快地划过

    对岸,让人为他们捏了一把汗,马戏团里也经常有许多惊险的马戏,可是看到这个情形,我不但没有感到欢欣,反而心里感到异常的沉重,听说每年都有很多求学寒子不得不通过这种方式过江,每年都有不少不幸地被无情的江水吞没,我不禁觉得自己真是无比的幸运,有这样安全舒适的学习环境和生活条件,我们一定要好好珍惜。

    看了《远方的家》,我心里产生了很多想法,多希望我能身临其境,感受那里如诗如画、如梦如幻、别具一格的秀美风光啊!

    远方的家观后感【篇2】

    《远方的家》我每集看完后都深受教育和感动,看到祖国的大好河山,大大开阔了眼界。当看到党的好政策落

  • 4、 远方的家观后感通用

    远方的家观后感的内容均为读后感大全小编收集和整理的,让我们都努力变得更加优秀吧。除了读书让我们成长,观影也是一种成长方式,这得益于我们在观看的时候所产生的想法。 我们可以花点时间来写一篇观后感,以提高理解,观后感要适当的总结全文,升华感点。

    远方的家观后感【篇1】

    《远方的家》是由中央着名主持人彭祖主持,带领摄制组和两辆车队由广西边境出发,走人云南边疆,寻找边疆的美景。体验边疆旅游节目。踏上艰难的边疆行感动也自从开始。

    摄制组在奔腾不息的湅沧的边上,学校、场镇却在江的对岸,听村民介绍、离这最近的一座桥也有708公里远。所以两边互相弄了绳索,这样如果你想去那边,就可以用滑轮把你滑过去,但是小孩的妈妈说:走,赶集去,你们去不去。他们都会很高兴的说去,每次穿戴好衣服时,来到江边就会被吓得哭起来。记者问:这里没有修桥吗?他们说,有是有,但是桥离这里太远了,如果要走的话,就要一天的时间才能到达,政府他们说要修桥,可是好长时间了,一直没有修桥。一位阿姨说:这里一般很小的孩子根本不可能过来这里。

    记者看见对面有两个孩子,便滑了过去,正要快到了的时候,被卡住了,他们说这是正常现象,有时这里还发生事故坠入江里死了的事情。出现卡住的现象是因为身上带的东西很多,要靠臂力才能得救。那两个孩子都是6岁,一个叫斯那拉姆,另一个叫次仁卓玛。记者问:你们想过去吗?那两个孩子都想过去,可是很怕坠入江里,只好在那等着父母的到来,他们很想去赶集,但是又怕,别说去赶集,连城市都没去过,如果这里修了桥,他们又可以去玩,又可以去上学。如果说去过那个远远的桥,但是要走七八个小时才到记者又滑过来了,然后他感动的甚至哭了,说:有些事情等你真正做到的时候 ,你才会理解它到底有多辛苦,现在我的手还很疼,但是村民们天天在这滑,他们都没有任何抱怨,这说明都有一颗坚定的心

    尽管《远方的家》还未全部播放完毕,但是我相信后面还有更多的感动等着我,让我怀揣着一颗真城的心,跟随着节目继续寻找吧!

    远方的家观后感【篇2】

    远方的家读后感

    1.

    《远方的家》100集值得一看,可以系统了解边疆各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边境风貌,边境贸易,旅游观光,国门界碑,边关哨所,铁路、陆路、水路交通,从广西开始,到云南、西-藏、新疆、内蒙、黑龙江、吉林、辽宁结束,经过中央四套边疆行随行记者的系统和详细介绍,不出家就可以到全国各地旅游,能学到很多书

  • 5、 《远方的家》观后感400字

    《远方的家》观后感 34集电视连续剧《远方的家》看完了。有2点感触。 一是:老了,儿女在哪里,家就在哪里。父母全心全意地爱着儿子的小家,把儿子家的买洗烧,接送孙子都承包了,自己舍不得买好的吃,买贵的穿,替孙子交学费,眼都不眨一下的。把全部的退休工资都垫在每天的开销里了。但是,儿子媳妇以一种应该的姿态坐享其成。这就是社会上普遍的现象,叫孝子。等到孙子大了,媳妇就各种理由变着法子赶老父母走,给他们的小家腾地方。 所以,上海人要记住老句不脱手,脱手不老句。金窝银窝,都不如自己家的老窝。千万不能卖掉老房子。 《远方的家》里,这对老夫妻,将老家的房子卖掉了,给儿子在北京买了三居室的大房子,媳妇要将房子换成学区房,一下子就把老人出全资买的房子变成媳妇也有一半的房子了。房产证上很容易就抹去了老人的名字换成儿子媳妇孙子的名字了。在剧里没有体现,在生活里比比皆是呀。 二是:老北京人有那么实诚的富大爷吗?将四合院都租给了外地人。本地人老房东才母子2人,搬进来的外地人那是全家倒啊,不但母子进来住,还有外地的村里姐妹也跟着住进来,还有儿子、女儿家住不进去了,也搬进来住的老两口,更是将门面房也租给外地人开家政公司,房东不收租金不算,还要倒贴进劳动力帮她们打工,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精神。 我倒要问一问:这些个外地女人是只狐狸精投胎吗?这些北京老爷们都怎么了? 还有那个宋歌的婆婆,一个外地人,徐娘半老了,值得一个老北京绅士神魂颠倒地追吗?还被那个老女人架子十足地拒绝之。 我看,这部剧的编造成分过多了。只有一个地方是真实的,那就是外地老夫妻在儿子家,无立足之地。
  • 6、 《青红》观后感600字

    《青红》观后感 忘了是哪里看到的还是听某个人说的:当我们渐渐长大回首以往的时候,我们会发现父辈们的教导往往是正确的。每个人都有青春,青春意味着热情,追求,然而青春却是容易犯错的时候。走过青春的父辈们知道这其间的得失,他们也曾如我们一样在青春的这个时候有着这样那样的梦想与期待,甚至是爱情的种子。然而,也正因为经历过,他们才知道里面的酸甜。我们后生往往讨厌他们的训诫,以为他们迂腐落后,然而只有真正到他们这个年纪的时候我们才能知道他们的智慧。 这是一部令人心绪复杂的电影。刚开始,想必谁都会觉得父亲的过分的严厉,是的,就是现在我也这么觉得。然而,那父亲也说了,他知道女儿现在会恨他,但将来她会感激他的。这是作为年长的经验,就如他当初的幼稚照他想的现在想想以前真该听他丈母娘的话不该来这山沟沟。他觉得他女儿将来也会感激他的,而按影片的发展确实验证了他的话。然而,他还是过分严厉了,对于我们这些跟他们立场不一样的人来说,他就是家庭的暴君。可是,我们往往陷于过分美好的想望而忽略了本质。可以说,他既是对的也是错的。可是,这都是外人的评价,于他当事人有什么用,他们关乎的是他们自己的路,而不是一个社会的问题。 青红是不幸的,他们这一整个家是不幸的。要怎样评判爱情呢,要说爱情是美好的,但他们家正是毁于狂烈的爱之中,可我们又宁愿相信世上的真爱,因为我们需要它,倘若连爱都失去了意义,那这世上岂不是太可怕了么?我不知道导演想要表达什么,他或许是为了说明父辈的不易,或许是为了证明父辈的经验。但对于我们这些处于青春的年轻人来说,屏幕上到底还是屏幕上的,倘若青红没有被侮辱,我们照样相信他父亲是错的。我们可以认为导演只是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在电影里。可是就算青红没被侮辱,我们就真能说他父亲是错的吗,他只不过为了儿女更好的生活,他只希望儿女未来不至于像他们现在这样后悔。他错了吗?我不知道,他错在了感情,但是他在理智上绝对是对的。倘若,我们感同身受,置身于他的处境,或许我们便能懂得他的不易。 影片的基调是沉闷而伤感的,看完之后真是感触良多啊。我们这处于青春的年轻人该怎样才能有个无悔的青春,美好的爱情,我们该怎样谱写我们生命中最美好最值得留恋的时候。我们不希望悲剧,我们希望能够自由,顺着我们希望的路前进,但同时我们也害怕伤害,害怕困难。怎么说呢,我希望,我们的青春能够无悔地走一遭。
  • 7、 电影《青魇》观后感

    《青魇》观后感

    我不是影评人,对电影本身、其行业及所涉及的娱乐圈也完全没有认识,我的观后感,只是针对电影内容而作,至于其它的,我不懂,也不予置评。

    我喜欢看恐怖片,尤其是涉及心理学的恐怖惊悚片,我都喜欢。我渴望能从中发现心理学上的意义。抱着这种态度,我不断寻找着好的电影。

    当然,给恐怖片赋予心理学的意义,这本身并不科学,恐怖电影的真实意义在于以恐怖为噱头制造商业价值,我的要求有点无礼了。但是我坚信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任何一部真诚(请原谅我用这一个词汇,我实在是想不出其它的字眼)的电影,其内在都包含有天然的道理,玄妙近乎道(这个地方,我不知道该怎么表达,或者这么说,任何让观众看着顺眼的电影,都有其道理所在,顺乎理,我不详说,你懂的)。一部好的恐怖片,其必然是能打动人心的,而其打动人心的点,就是心理学点所在。

    《青魇》这部电影让我喜欢的地方,是其内容真实,自然,合乎心理发展的规律,并能自圆其说,而不是像有些烂片那样为了恐怖而恐怖,也没有像有些大陆烂片那样屈服于逻辑思维和唯物哲学。

    《青魇》讲述的城市白领青年郝冬在心理医生的帮助下,利用梦,一步步揭示出潜藏在潜意识深处被其遗忘了的记忆。其过程,就是典型的心理治疗过程。

    首先,城市青年郝冬长期失眠,并产生幻觉,看见一个白衣女子被人杀害并抛尸楼下。这是第一步,是郝冬现在的精神状态。这里我们说一下心理创伤。所谓心理创伤,就是不可抗拒的外在事件被经验到,从而造成客体的恐惧、悲伤等负面情绪。严重的心理创伤,造成的负面情绪过于严重,超出了客体的承受范围,客体的自我保护功能就会自动将其压抑,使客体暂时不会体验到过分强烈的情绪。但是压抑的创伤,只是压抑,不会消失,它终究还是会重新浮现。创伤性事件的浮现,带来的必然是强大的负面情绪的释放。强大的负面情绪的不断释放,而创伤性事件却仍被压抑,无法回忆到,这就显得负面情绪没有来源,就会造成客体的错乱,从而产生各种心理或精神症状。

    在郝冬这里,他的心理创伤,导致他长期失眠,并逐渐产生幻觉,而这个幻觉必然跟他的创伤性事件有关。他需要做的,就是找出他的创伤性事件,重新经验并体验其所带来的负面情绪。后面一层一层的梦境,正是他一步一步揭开记忆的面纱,发现并重新经验创伤性事件的过程,只不过这个过程是在梦里进行的。

    其后,我再说郝冬的女朋友,电台心理栏目主持人伊凡。这个人物是郝冬以她的心理治疗师为原型创造

  • 8、 观后感:《远方的牧歌》电影观后感

    《远方的牧歌》展现了少数民族独有的生活面貌,可以说《远方的牧歌》大大开阔了观众的眼界,丰富了观众的视野。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远方的牧歌》电影观后感,希望大家喜欢!

    读后感大全网提供给您优质的阅读读后感的平台,希望您能喜欢。

    《远方的牧歌》电影观后感1

    今天,我观看了一部名叫《远去的牧歌》的电影,受到了很深的感触。

    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深山里的哈萨克民族一家一年四季“赶场”的生活,最后在新时代的背景影响下搬出深山、幸福生活的故事。

    他们的淳朴令人难忘。

    记得有一段是演哈三被派去赶羊群,在妻儿的百般劝阻下,他依然去执行了任务,走前还说了一句:“派我去我就去,哪里来的那么多事!”他走的是那样毅然决然毫不回头。可当他在雪中倒下时,他那种坚韧的品质便随着寒风一起被带走了。妻子的埋怨,女儿的哭泣,乘着风,把他送去了远方……我想,这便是山谷中,哈萨克民族的与生俱来的天性吧,舍己利人,把大家共同的利益永远放在心中的第一位。

    老组长的两只动物,也让我印象很深。在影片的中后部分,在老人抉择是否要离开熟悉的家园时,给出了答案。当他把老鹰放飞后,它啄完食又回到了老人的家里,之后,又回归天空,在蓝天的怀抱里翱翔。而他的马,陪伴了他一辈子,在快死时见到主人又立刻站了起来,向远处奔去。我记得老人当时说过一句话:“去吧,去寻找你的归宿吧!”我感受到的,不仅是老人与马的深情,还有万物都是自由的,都应该回归本性。就像这马儿,它终是要奔去远方的,像这鹰,它终是要去飞翔天空的。一切都会回归本质的。

    而在新时代的发展背景下,实行了“乡村振兴”的政策,鼓励牧人搬出深山。本就支持保护环境的老人,即使心怀不舍,依旧搬了出去。他明白,草原是他生活了一辈子的地方,他爱这土地爱的深沉,但就是这样,就更应该尊重和保护这片土地,让它也回归原来的样子。

    牧歌虽然远去,但那情怀与精神永远在深山中荡漾;牧人虽然离开,但这片山这片草,永远不会忘记。

    《远方的牧歌》电影观后感2

    天空中雄鹰一声长啸,草地上一群群的羊,还有马背上的哈萨克族牧民,这一幕幕画面让人看着多么亲切。作为一个新疆人,特别是又在阿希工作了这么久,对这些画面看着还是很熟悉的,随着电影中情节的深入,又让人觉得很震撼。羊群转场过程中的艰辛、恶劣多变的天气,道路的险峻等等,这些都是我无法想象的。

    《远去的牧歌》为我们展现了哈萨克族牧民,世代四季转场游牧,特别是改革开放40

  • 9、 昨日青空观后感范文

    由苏尚卿、段艺璇和王一博等配音的送花爱情电影《昨日青空》就要上映了,很多网友都曾或多或少的看过,小编这里整理了一些网友对这部电影的观后感,一起来看看吧!

    还是打了,实际三星半,问题挺多的,情节和矛盾点的设置缺少细节,让整个故事看起来很真空,1小时15分的片长用了四大段背景音乐和海量旁白进行情绪渲染,煽情效果还行,我旁边那个看着像还在上高中的小姑娘是哭得一抽一抽的,过了这年纪的看来就堆叠得有点像写矫情小作文了。但我有私心,分往上走一点,也不谈这些对于目前的国漫来说算是严重硬伤的问题。

    中国大多数80 90后孩子的高三,就是这样平淡无奇地过了。校服真的很丑,总想着在外套里穿自己花花绿绿的衣服,那些成山的试卷和练习册都压不住也散不去的多余精力和荷尔蒙,被用在了怎么刷新俄罗斯方块的纪录、怎么拿黑板报评比一等奖和怎么更好地偷看自己的暗恋对象上。如此简单的一个充满遗憾的故事,在发出为什么长大就要走散啊的质问时,给我的冲击最大。生活里多的是花生这样在好朋友离开时会哭着大喊你一定要幸福鸭我会想你的的人,也多的是屠小意这样总是在最后才发现秘密的人,而他们,我们,都想问问姚哲恬们和齐景轩们,你还好吗,你在哪儿呢,我很想你。

    看预告的时候我还以为齐景轩退学是因为家庭变故,结果是真的考上了飞行员。而姚哲恬带着孩子出现在镜头里时,我听到旁边有人小声说不会是和花生的孩子吧,给我乐了好一会儿。不知道啊,1区212之后我也没再看过口袋巧克力的漫画了,怎么样都好,这一段就姑且算作彩蛋吧,是对长大就要失去的质问的回答,也是在安慰发出这个质问的人们。

    也许在把相片夹进留言本的时候,和我们走散的他们,就已经说过告别了。

  • 10、 远方的家观后感范文欣赏

    《远方的家》是一部由刘佳、梁冠华和吕中等主演的剧情电视剧,影片剧情丰富,扣人心弦,小编整理了一篇网友对这部剧的观后感,一起来看看吧!

    起初是吃饭的时候我妈调的中央一台,被宋飞的颜值给吸引住了,太帅了简直,而且他还是传媒行业。突然有了某种幻想.....哈哈哈~

    到后来慢慢地,剧中各个人物之间的关系刻画的越来越具体生动,许多道理不经意间就流露在他们的对话之中,真()实而深刻。特喜欢院子里面的老太太,真可爱。

    昨天健身完特意着急回家看大结局,但.....感觉太仓促了,很多矛盾一集就通过几句对话就点醒梦中人?有点扯,处理的不理想。不过我还是惊讶于最后宋飞真的没有去参赛,我本以为花姨和雅楠她们会背着他偷偷参奖,没想最后还是没弄成,但这样反而更真实。一开始拍的纪录片和现在深度融入到北京胡同生活中的感觉是完全不可同日语。重新拍摄重新剪辑也更能体现一个人的成长。最后也是惊讶于花姨这个角色,一开始看她嗲嗲的样子和语气,一身鸡皮疙瘩起的,但到最后才真的发现,她是那种表面装糊涂,心里明白着的人,肠子细,想问题深入(重拍纪录片就是她给宋飞说的,当时把我惊呆了),真的很温暖的一个人。

    剧中很多台词比较精髓,也跟上潮流,年轻人看了都不会觉得很陌生。剧中宣扬的价值观也非常正派,很符合当下社会的现状,比如一个老奶奶为了实现她年轻时的愿望,到老怎么也要去石家庄见一见她的初恋,谁也拦不住,她说人这一辈子总得有点东西是要自己掌控的,就索性任性一回不留遗憾。看完也是非常动容呢.....

    剧中体现的是老北京的味道,但我觉得全中国都是类似的,只要你给予人坦诚与帮助,不管你是什么人什么身份,别人总会真诚待你。不管到哪,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和包容,到哪都是家。

    看完心里很舒坦平静~

  • 2023-01-05

  • 2023-01-30

  • 2019-11-06

  • 2019-09-20

  • 2019-10-28

  • 2019-11-04

  • 2019-09-20

  • 2019-11-03

  • 2019-11-06

  • 2023-02-04

  • 2019-11-06

  • 2019-11-06

  • 2019-11-06

  • 2019-10-29

  • 2019-11-03

  • 2022-12-12

  • 2019-11-06

  • 2019-11-06

  • 2019-11-04

  • 2022-10-07

  • 2019-11-06

  • 2023-03-20

  • 2019-11-04

  • 2023-01-03

  • 2023-06-22

  • 2019-10-28

  • 2023-05-18

  • 2023-01-31

  • 2021-07-13

  • 2019-11-03

  • 2019-11-04

  • 2022-12-16

  • 2019-11-03

  • 2019-11-03

  • 2023-03-21

  • 2019-10-28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10-19

  • 2019-10-29

林青的远方观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林青的远方观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林青的远方观后感、2024林青的远方观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