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作文大全 > 滥竽充数改写作文 > 地图 > 滥竽充数改写作文
滥竽充数改写作文

(共 6617 篇)

  • 1、 滥竽充数改写作文

    写作可以增强人们的记忆能力和思维灵活性,而且读者可以通过作品感受到作者鲜明的情感和内心世界,从而产生共鸣。要写好一篇作文,需要平时不断积累,同时也需要借鉴优秀作品的一些方面。读后感大全非常推荐“滥竽充数改写作文”这篇文章,绝对值得一读,欢迎大家阅读、收藏,同时也分享给周围的人!

    滥竽充数改写作文(篇1)

    话说南郭先生逃走以后,一直隐姓埋名,躲在深山老林中,连觉都睡不安稳。生怕被抓住,那时一定是诛灭九族呀。

    南郭先生想:唉,这么躲也不是办法。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呀,说不定我去学吹竽,等水平高了再去自首,大王就会让我重新回到乐队里。一天,南郭先生去酒店吃饭,一看到处贴满了通令,不禁吓了一身冷汗。在吃饭时,南郭先生得知在他桌旁吃饭的几位先生是几位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隐者。他打听到几位隐者的住处,准备第二天就到那里去学吹竽。第二天,南郭先生就收拾好行李出发了。这隐者的住地地势险要,少说也有一万级台阶,而且山坡特别陡,简直是直线登山。南郭先生看了看地形有点打退堂鼓。可他又想了想自已的状况,于是便咬牙坚持了下来。到了隐者的家,隐者被南郭先生的诚心诚意打动了,于是便收他为徒。从此,南郭先生起早贪黑,一改他在齐宣王那里充数的心理,开始脚踏实地的学吹竽,有空就练习,度过了一个个寒冬酷夏。七年过去了,这段时间里,齐湣王不仅在悬赏他,还在找人替补南郭先生。一天,告示贴到了村口,南郭先生想去试试。师傅怎么也拦不住他,就给他一个沉甸甸的箱子,说在路上打开。南郭先生很好奇师傅给他的箱子,刚走出村子就打开了,一看,顿时呆了,都是师傅吹坏的竽,有的扭曲变形了,有的吹出了豁口,师傅是吹了多少年才吹坏这么多竽呀!他马上回去向师傅道歉,并再也没有提这件事了。三年以后,师傅让他去试试。于是他当着齐湣王和所有大臣的面吹了一首《深林晨曲》,这一曲吹出了鸟鸣虫叫,竽音袅袅、绕梁不绝。齐湣王拍案叫绝,封他为首席竽师,俸禄是别人的两倍。有人叫道:这不是南郭先生嘛!齐湣王笑道:是南郭先生就更难得了。

    南郭先生喜极而泣,马上跑去向师傅报告,师傅脸上的每一道皱纹都舒展开了。

    滥竽充数改写作文(篇2)

    自从齐宣王去世以后,他的儿子齐湣王便继承了他的王位。齐湣王和他的父亲一样,爱听吹竽,唯一不同的是,他不要许多人一起吹,而是一个一个地单独吹。

    有一天,齐湣王正在批奏折,突然对着身旁的`太监说:朕批奏折批乏了,扶朕去睡会儿

  • 2、 狼改写作文

    写作文是一个发掘和挖掘自身潜在能力的过程,这对我们的文体和逻辑能力都有很大帮助。优秀的作文能够深深地印刻在读者心中难以忘怀。但是如何写出一篇好的作文呢?本文致力于为您提供有益的建议和指导,希望能够满足您的期望,让您喜欢。

    狼改写作文【篇1】

    傍晚时分,太阳早已坠入西山,天空中乌云密布,仿佛有不好的事情发生。我(诗人)来到石壕村时,感到非常疲惫,想找一户人家住下来。

    天色渐渐黯淡,凛冽的寒风吹拂着石壕村,落叶在空中打着旋。每家每户的窗户都是漆黑一片。周围一片死寂,除了风声,再没有别的声音了。我随手敲了一户人家的门,并说明了自己的身份。出来开门的是一个老人。他看见了我,让我进屋,并把门锁好。

    到了屋里,他的家人拿出饭菜,热情款待我。我问他:“老人家,石壕村为何如此萧条?”他回答我说,在这个兵荒马乱的年代,人民生活苦不堪言。每到夜晚,城里的差吏总要到石壕村抓人。以前只抓壮年,现在除了儿童,谁都要被抓去服役。现在大家都不敢点油灯,唯恐被抓去。他最后告诫我说:“今晚好好休息,明天早点走,走得越远越好!”

    不知过了多久,外面嘈杂的声音把我惊醒。两个全副武装的差吏敲响了邻家的门。敲击声越来越大,仿佛要把门敲碎。只听“吱呀”一声,门被打开了。差吏怒吼:“老太婆,怎么不早来开门?”

    老妇人生气地说:“你们快走吧,这里已经没有男人了!”

    差吏问她:“那你们家的男人哪去了?”

    老妇人悲伤地说:“我的三个儿子都被你们抓去了!小儿子捎信回来说,我的两个大儿子应征防守邺城,已经战死了!小儿子也只能活一天算一天,家里哪有什么男人啊!”

    差役恼羞成怒,问:“那你们还有别的人吗?”

    老妇人说:“还有一个孙子和他的妈妈。”

    差役想把孩子的妈妈带走,老妇人赶紧阻拦:“你们就放了她吧,她连一件完整的衣服都没有,还要带孩子,怎么出门?你们就让我去吧,我虽然不能打仗,但能为官兵做饭。”说完,她对孩子的妈妈说:“你一定要把孩子养大,将来有出息。”然后被差吏带走了。

    村子渐渐平静,只听到断断续续的哭声,我心里一阵刀割,然后便再也睡不着了。

    早晨很快来临,我告别了屋主人,动身赶路。经过隔壁时,只有一个老头在门外。他告诉我,昨天他在老妇人的掩护下翻墙逃跑,回来时老妇人早就被抓去服役。我向他告别,登上了路程。在路上,我脱口吟出几段诗:

    暮投石壕吏,有吏夜捉人。老

  • 3、 丑小鸭改写作文

    学生时期我们经常和作文打交道,通过写作能提高人们的各项能力素质,写好一篇优秀的作文一定要主动背诵一些素材,最近是否在寻找一些优秀的作文呢?小编陆续为大家整理了丑小鸭改写作文,供有需要的朋友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丑小鸭改写作文【篇1】

    一只母鸭正安静地坐在茅草下孵小鸭。“噼、噼!”蛋壳一个接一个地裂开了,小鸭子从蛋壳的裂缝里钻了出来。

    意外的是还有一个最大的蛋还没有裂,母鸭没有放弃,而是坚持不懈地孵。不久,“噼!”蛋壳裂开了,从蛋壳里钻出了一只与众不同的小鸭,它长得又黑又丑,兄弟姐妹都嘲笑它,所以母鸭帮它起名叫做丑小鸭。

    母鸭带小鸭们去池塘边游泳,这是鸭子们的第一堂课。丑小鸭比其它小鸭都游得好,自游自在,非常平稳。

    母鸭又带小鸭们去养鸡场,在养鸡场里,丑小鸭很不受欢迎,整天被养鸡场里的主人打。养鸡场里的鸡也欺负丑小鸭,只有妈妈保护它。养鸡场里有一只老母鸭对母鸭说:“它虽然长得不好看,但身体很结实,他是一只公鸭,将来总会有出路的。”一天一天过去了,丑小鸭整天被兄弟姐妹嘲笑,就连母鸭也不理会它了。丑小鸭难过极了,就离家出走了。

    丑小鸭来到了一块沼泽地。沼泽地杂草丛生,有一些野鸭在筑窝,可是,“砰,砰”两只野鸭被枪打死了,丑小鸭吓得躲在了杂草里。猎狗跑了过来,看也不看一眼,就跑了。

    天黑了,丑小鸭来到了农家小屋。屋里住着一位热心的老奶奶,老奶奶收留了丑小鸭,给丑小鸭吃的、喝的。老奶奶家里养着一只猫和一只母鸡,过了几个星期,丑小鸭突然想游泳,对母鸡说了原因,就告别了。

    丑小鸭来到了水边自由自在地游玩。冬天到了,水面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丑小鸭昏倒在冰面上,与冰块结在一块。等丑小鸭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却在一个非常温暖的小屋里。小屋里有一群小朋友,小朋友想跟丑小鸭玩,丑小鸭以为小朋友要欺负它,就飞到屋外的雪地里昏昏沉沉地睡觉了。

    丑小鸭醒来时,苹果树在开花,紫丁香散发着香气。春天来了,它举起翅膀飞起来,飞到了树荫下游水。丑小鸭看到自己的倒影,它不是那只粗笨的、深灰色的鸭子,而是一只白天鹅。

    丑小鸭改写作文【篇2】

    丑小鸭变成了美丽的天鹅后,大家都很羡慕他,那原来欺负他的人会怎样呢?

    丑小鸭变得这么美丽,他准备回家探亲。在回家的路上,讥笑他的小鸟认不出他。小鸟惊讶地问:“你是谁呀?”天鹅说:“我是你从前讥笑过的丑小鸭啊!”这时,小鸟呆住了,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他继续往家

  • 4、 滥竽充数读书心得

    “古来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书是利剑,能斩破黑暗之愚。生活可以清贫,但不能无书,书给与我们的不单单是知识,还有性情和视野。在阅读作品后,心中感触颇多,会有一些独到见解。对于写读书心得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着手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滥竽充数读书心得》,供您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滥竽充数》讲述了一个有着深刻意义的故事。战国时期的齐国国君齐宣王喜欢听吹竽,要三百人合奏。南郭先生其实并不会吹竽,却装腔作势,混在齐宣王的吹竽队伍中。后来齐宣王死了,齐湣王即位,他也爱听竽,但他喜欢听独奏。南郭先生再也呆不住了,只好收拾行李连夜逃跑。

    这个故事里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人物就是南郭先生。我为南郭先生感到悲哀,他如果学到了真本事,哪里还需要弄虚作假,不就可以踏踏实实地在宫中拿着高薪水,舒舒服服地过日子吗?可他却没有下功夫,没有真本事,还耍起来小聪明,靠糊弄人混日子,最后只能落荒而逃。

    在现实生活中,像《滥竽充数》中的南郭先生那样的人其实不在少数。记得四年级时,我也曾经当过一次南郭先生呢。那时,我报名参加了学校的葫芦丝培训班,刚开始时还挺有兴趣的,可几次课下来,又要记谱又要记指法,我就有些不耐烦了。于是,老师上课时,我就用手指在那里乱按,也没有发出声音,装模作样地在那里瞎吹,还为老师没有发现而感到沾沾自喜。然而,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等到葫芦丝考试时,啥也不会吹,闹出了笑话,被老师狠狠地批评了一顿。再拿我们班的陈小明同学来说吧,他每次背书都自己签字,平时单元测验时经常趁老师不注意瞄一眼语文书。,每当老师要抽背时他都说自己背了。结果等到期末考试时,抽屉被清空了,他没有地方可瞄了,试卷第二面的课文填空题几乎全错。

    现在读了这个成语故事,我深深体会到了做人不能像南郭先生那样不学无术,这种人最终只会被时代所淘汰。要想今后能干一番大事业,必须从现在开始脚踏实地,好好学习,绝不能蒙混过关,自欺欺人,因为弄虚作假是没有好下场的,最终只会害了自己。

  • 5、 读《滥竽充数》有感

    要想有一番成就,就必须有真才实学,学习也一样,决不能华而不实,弄虚作假,自欺欺人。一天,我翻开了寓言故事,那具有传奇色彩的民间寓言马上把我吸引住了,特别是《滥竽充数》一文,至今仍令我受益无穷。这则寓言告诉人们,做人要虚心,不能不懂装懂,必须有耐心,才能学到本领。

    这则寓言,记叙了这么一件事。话说战国时期,齐宜王喜欢听竽,并且要300人合奏,他对每位乐师都有重赏。一天,一位南郭先生也申请入队,齐宜王答应了。其实南郭先生并不会吹竽,每次吹奏时,他便装腔作调,蒙混过关。后来,齐宜王死了,齐泯王继位。他也喜欢听竽,但却喜欢独奏,南郭先生知道后,便连夜逃跑了。

    《滥竽充数》,似乎描写着我往日的行为。这个学期,英语老师要求我们多读、多背英语单词,成绩才能踏踏实实,然而我并不在乎,每当齐背时,我便摇头甩脑,装模作样,应付一下就算了,因此每到听写,我总是名落孙山。

    滥竽充数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做人不能像南郭先生那样学而无术,经不起考验,这种人始终会被时代淘汰,成为二等废物。

    正所谓眼望高山,脚踏实地。我明白到身边明日的栋染,一定要有真才实学,决不能有半点虚假,只要我们树立信心,努力付出,何愁登不上知识高峰。

  • 6、 滥竽充数的启事

    《韩非子内储说上》中有个故事叫滥竽充数。讲述的是齐宣王爱听三百人一起吹竽,有个南郭先生请求加入吹竽队,齐宣王没家考核,就很高兴地批准了。后来,齐宣王死了,齐王继位,要每个人单独吹竽,原来不会吹竽的南郭先生只好偷偷溜掉了饿。故事不长,但它使我懂得了:齐宣王式的干部要不得。为什么呢?因为。我么现在处于改革开放的时期,人才成为宝贵的财富,而选拔人才又成为挖掘的关键,成功与否正在于我们领导干部有无伯乐的眼力,能否分辨真才与庸才。

    有这么一则消息:某单位要到国外买一套先进的技术设备,需要挑选一批人出国考察购买。去过外风光,谁不愿意?于是,申请的人很多,最终挑出了一写人出国。可实际上,这些人根本就不懂,买回来的设备根本就不配套,成为了一堆废铜烂铁。选出这么一帮南郭处士,难道领导干部没责任吗?他们不是又重捣了滥竽充数这个典故。

    齐宣王主张的是一齐吹,提倡吃大锅饭。吹多吹少一个样,吹和不吹一个样,吹好吹坏一个样。这也是使得南郭先生在吹竽队里混饭多年的原因。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在科学的竞争归根究底就是人才的竞争的今天,我们难道允许齐宣王存在吗?愿我们的领导干部都成为内行,专家,能够慧眼识真金。打破大锅饭,使南郭先生原形毕露,无处藏身。

    国家要振兴,企业要发展,领导干部千万不能成为当代的齐宣王。

  • 7、 读了《滥竽充数》有感

    滥竽充数这篇文章是讲古代齐国的国君齐宣王很喜欢听人吹竽,它总 叫红里的300个月师一起吹竽给他听 主人公南郭先生平时不学无术,整天游手好闲,他听说了 齐宣王的爱好后,就跑去对齐宣王说:“仁慈的大王啊,我 你是个乐师,请允许我吹竽给你听。“齐宣王高兴的把它编进了那只300人的吹竽队里,其实南郭先生不会吹竽,他混在300人里面摇头晃脑装成很会吹的样子。

    就这样,南郭先生骗过了齐宣王,赚了很多钱。不久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当上国君,他不喜欢听合奏,他喜欢每个人单独吹竽给他听。南郭先生觉得再也混不过去了,就收拾行李 悄悄逃走了。

    其实,南郭先生我也做过。有一次,老师主持画黑板报,我就在旁边指手画脚的说这个不对那个不对,老师见到了表扬了我以为我会画画。然后有一次老师要贴画画纸上去,他叫了三个人出来领了一张画画纸,其中我也有份,可是我不会画画,我只能借身体不舒服的借口来抵挡这次“灾难“。经过这次事情以后,我再也不敢学南郭先生了

    同时我也学到了一个没有真正的才干的人,混在行家里滥竽充数,或者拿不好的东西,混在好的东西里面充数这样是不好的行为也很快会被发现!

    所以我在此劝告同学们你们也不能做南郭先生哦!

  • 8、 《滥竽充数》续写

    南郭先生从皇宫逃出,连夜赶路,风尘仆仆地来到他自认为安全的地方他的老家。

    一进家门,他的妻子满脸笑意地迎了出来,大声地朝里屋喊道:娘!快出来呀!南郭从宫里头回来啦!他回来啦!闻声,一个满头银丝、手拄拐杖的老人慢慢悠悠地从里屋走出,嘴角、眉宇之间的笑意止不住地流淌,声音虽有些颤抖,但是也藏不住其中的喜悦:我儿回来啦!快,快进屋!

    南郭先生一路奔波,显然累坏了,迫不及待地进屋坐下。接过妻子递过来的水,南郭咕噜咕噜喝下,一杯不够,又连喝几大杯,这才勉强恢复过来。

    妻子也随之坐了下来,眼里闪着丝丝泪光,望着眼前的丈夫,温柔地问道:南郭,这些年在宫里头过得还好吗?

    南郭先生看着眼前泪眼婆娑的妻子,叹息一声:唉!别提了!说罢,他便把宫里发生的一切以及逃跑的经过一五一十地讲给妻子和母亲听。

    妻子听后,一改之前的温柔,暴跳如雷,气得直跺脚,大声喝道:南郭,你怎能做出这样大逆不道的事情来呢?这可是欺君之罪呀!这可要诛杀九族的呀!你怎如此糊涂!你,你真是气死我了!说完,妻子便摔门朝里屋走去。

    南郭先生的母亲也气得连连摇头,却仍是心平气和地说:儿啊!你可真是犯了大错,这样的糊涂事也岂是你能做的?听娘一句,人在做,天在看,你啊,迟早都会被发现的,还不如快些自首,新帝继位不久,你或许还能换来一线生机!

    南郭先生听后,连连点头,说道:娘,孩儿会记住您的话,孩儿先去了!说罢,南郭先生重新踏上了去往皇宫的道路。

    来到皇宫,南郭先生在齐缗王面前承认了自己的错误。齐缗王听后,非但没有责罚南郭,只是笑着点点头说道:你既有一颗诚实的心,朕又怎会杀你?从今以后,你就安心待在宫里,朕派人教你吹竽!南郭先生连连称谢!

    从此以后,南郭先生练就了一身吹竽的好技艺,深受齐缗王的宠爱。

  • 9、 “滥竽充数”的启示

    “滥竽充数”的启示

    《韩非子内储说上》中有个故事叫滥竽充数。讲述的是齐宣王爱听三百人一起吹竽,有个南郭先生请求加入吹竽队,齐宣王没家考核,就很高兴地批准了。后来,齐宣王死了,齐王继位,要每个人单独吹竽,原来不会吹竽的南郭先生只好偷偷溜掉了饿。故事不长,但它使我懂得了:齐宣王式的干部要不得。为什么呢?因为。我么现在处于改革开放的时期,人才成为宝贵的财富,而选拔人才又成为挖掘的关键,成功与否正在于我们领导干部有无伯乐的眼力,能否分辨真才与庸才。

    有这么一则消息:某单位要到国外买一套先进的技术设备,需要挑选一批人出国考察购买。去过外风光,谁不愿意?于是,申请的人很多,最终挑出了一写人出国。可实际上,这些人根本就不懂,买回来的设备根本就不配套,成为了一堆废铜烂铁。选出这么一帮南郭处士,难道领导干部没责任吗?他们不是又重捣了滥竽充数这个典故。

    齐宣王主张的是一齐吹,提倡吃大锅饭。吹多吹少一个样,吹和不吹一个样,吹好吹坏一个样。这也是使得南郭先生在吹竽队里混饭多年的原因。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在科学的竞争归根究底就是人才的竞争的今天,我们难道允许齐宣王存在吗?愿我们的领导干部都成为内行,专家,能够慧眼识真金。打破大锅饭,使南郭先生原形毕露,无处藏身。

    国家要振兴,企业要发展,领导干部千万不能成为当代的齐宣王。

  • 10、 《滥竽充数》读书笔记

    在宿舍,我津津有味地读了寓言故事里的《滥竽充数》这则寓言。

    这篇寓言故事可好看了!写的是: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位南郭先生,不会吹竽,却混在合奏队中,装模作样,骗薪水。后来国王死了,让他的儿子继承了王位,他的儿子喜欢听独奏。南郭先生想,再也混不下去了,只好连夜逃跑。读完后,我对这则寓言印象很深。

    我的感受是: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以及大人们工作时,不能像南郭先生一样混日子,装模作样,骗人。这样最终是混不下去的。

    不过在我们身边,可会有不少像南郭先生一样的人。在一堂语文课上,语文老师让我们同学背第二十九课《古诗两首》背下来。我们的声音那么响亮、整齐,可有不少人在混,在滥竽充数。过了一会儿,我们大家背完了,老师问我们:大家都会背吗?这是老师看见每位同学都高高地举起手。于是,老师要抽查了。老师就随便叫了一位同学,让他背,可她却傻呆呆地看着老师。瞧,她多像南郭先生啊!

    滥竽充数的寓言故事可谓家喻户晓,这则寓言通过南郭先生的故事,告诫那些不学无术、靠投机取巧和蒙骗混饭吃的人,骗得了一时,却骗不了一世;警示人们要想在事业上取得成功,只有靠勤奋学习,掌握真才实学,练就过硬的本领,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

    我希望同学们不要像南郭先生一样滥竽充数,应该脚踏实地,认认真真学习。

  • 2019-09-20

  • 2019-10-11

  • 2019-10-16

  • 2023-06-21

  • 2023-05-24

  • 2023-04-21

  • 2019-09-21

  • 2023-02-15

  • 2023-05-15

  • 2019-10-24

  • 2019-09-20

  • 2021-06-30

  • 2022-02-15

  • 2019-09-20

  • 2021-09-09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1

  • 2023-02-19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23-02-19

  • 2023-02-18

  • 2019-09-20

  • 2019-09-25

  • 2019-11-12

  • 2023-02-15

  • 2021-09-10

  • 2019-10-04

  • 2019-09-20

  • 2023-02-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16

  • 2022-03-04

  • 2022-07-10

滥竽充数改写作文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滥竽充数改写作文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滥竽充数改写作文、2024滥竽充数改写作文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