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读后感 > 地图 > 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读后感,2024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读后感
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读后感相关栏目
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读后感热门栏目
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读后感推荐
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读后感

(共 2656 篇)

  • 1、 [精品]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读后感合集3篇

    读后感大全推荐更多专题:“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读后感”。

    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读后感 篇1

    哈佛大学的罗森塔尔博士于1960年在加州一所学校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

    新学期,校长对两位教师说:“根据过去三四年来的教学表现,你们是本校最好的教师。为了奖励你们,今年学校特地挑选了一些最聪明的学生给你们教。记住,这些学生的智商比同龄的学生都要高。”校长再三叮咛:要像平常一样教他们,不要让学生或家长知道他们是被特意挑选出来的。

    这两位教师非常高兴,更加努力教学了。

    我们来看一下结果:一年之后,这两个班级的学生成绩是全校中最优秀的,甚至比其他班学生的分数值高出好几倍。

    知道结果后,校长不好意思地告诉这两位教师真相:他们所教的这些学生智商并不比别的学生高。这两位教师哪里会料到事情是这样的,只得庆幸是自己教得好了。

    随后,校长又告诉他们另一个真相:他们两个也不是本校最好的教师,而是在教师中随机抽出来的。

    正是学校对教师的期待,教师对学生的期待,才使教师和学生都产生了一种努力改变自我、完善自我的进步动力。这种企盼将美好的愿望变成现实的心理,在心理学上称为“期待效应”。亦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罗森塔尔效应”等。它表明: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功,但是能不能成功,取决于周围的人能不能像对待成功人士那样爱他、期望他、教育他。所谓“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

    阅读《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便更进一步了解了皮格马利翁效应。将这一原理运用到教育实践中,将教师比喻为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形象地说明了学生的智力发展具有巨大的潜力,教师对学生的期望越高,学生智力发展的可能性就越大。

    本人所在学校是江苏省三星级高中,由于诸多客观因素,生源质量不容乐观。学生不可避免地感觉到物理难学,因而成绩不理想。在潜意识当中,我认为这些学生的智力不够,把学不好物理的责任推到学生身上。“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皮格马利翁效应体现了暗示的力量,在本人身上,教训颇为深刻。

    “皮格马利翁效应”也从另外一个角度提醒我们:自尊心和自信心是人的精神支柱,是成功的先决条件。

    那么如何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呢?以下的做法对我有所启示:

    1.不故意为难学生,以免让学生感到难堪。

    2.不把学生的错误公开。

    3.过激的批评后要适时地降温。

    4.用爱心去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

    5.多表扬鼓励,少指责埋怨。

    6.注意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耐心去培

  • 2、 《皮格马利翁效应》读后感2000字

    第一部分人际关系中存在幻想

    要理解幻想的产生,需要回顾婴儿早期认知世界的过程。刚出生的婴儿对世界上任何一件事物都没有概念,连区分自己和外界事物都很困难。他有任何需求都可以从母亲那得到满足,所以婴儿知道有些东西可以给他带来安慰。20世纪精神分析学家温尼科特提出,婴儿理解外在事物时会产生幻想,例如幻想泰迪熊是像母亲一样的存在,他从泰迪熊上找到安慰,对于成长阶段的婴儿,这是他认知外部事物的第一步,即在外部世界与内心世界之间建立一种连接。泰迪熊本是一件玩具,是婴儿幻想让它有了安慰自己的意义,这件玩具对婴儿来说变得跟妈妈一样重要。这种幻想技能,在人们成年后,会被无意识地用到人际关系中。因为感情的传递很多时候依靠非语言方式,所以人们对关系的理解经常靠猜。例如两个同事相见,互相问好,各自都会把一句早上好在心里翻译一遍,如他跟我说话是不是有点冷淡之类的,日常生活中是没有旁白的,所以可以看出人际交往中,人们情感层次虽然丰富,但往往靠猜,你读取别人的意图,判断你们关系的远近,进而决定下一步如何对待他。人们就是在不断幻想别人的心理,在幻想中搭建这个人的形象。

    虽然幻想是无意识的,但是否有倾向呢?作者认为是有的,而且他认为幻想的方向取决于你的需要,即你只会看到对方身上对你有意义的信息,你把过去的经验,现在的需求和未来的期待融合在一起,加工成你看人的滤镜。你会想象这个人是你希望或害怕的样子,然后用这层滤镜推测这个人心里的反应,想象他对你的反应代表什么含义。每个人的滤镜不同,这就造成同一个人的表现被解读为不同特质。你会把自己解读的这个人当成他真实的样子,他做的每件事你都按照自己的理解分析出意义。一旦你为对方创造的形象定格了,这个形象会被反复印证,你会按照你那套解释的框架来分析这个人做的每件事,更加深你对他的判定,而这种幻想一旦建立起来,很难改变。人们不仅无意识地创造别人的影响,还会无意识创造别人的行为。

    第二部分人们会在彼此的需要中互相创造

    这里需用一个精神分析理论中的概念来解释,那就是投射认同。投射认同指人们会无意识地诱导别人,让这个人产生一种特定的行为。最早提出投射认同概念的人是心理学家克莱因,他认为,人在婴儿时期形成了与母亲的互动方式,这个方式逐渐固定下来后,人们在成年后会把它带到跟其他人的关系中。也就是说人们在不知不觉中释放一些情感信号,诱导别人做出自己想要的反应。人们实际上是在强迫别

  • 3、 皮格马利翁效应读后感400字(3)篇
    皮格马利翁效应读后感400字 第(1)篇

    近一年来读的最慢的一本书,很多段落、句子要反复阅读几遍甚至要读出声音才能更好的读懂理解。本书给我们生活中很多事情以理论支持,也解释了生活中的种种困惑。推荐阅读n皮格马利翁是希腊神话中的塞浦路斯国王,善雕刻。他不喜欢塞浦路斯的凡间女子,决定永不结婚。他用神奇的技艺雕刻了一座美丽的象牙少女像,在夜以继日的工作中,皮格马利翁把全部的精力、全部的热情、全部的爱恋都赋予了这座雕像。他像对待自己的妻子那样抚爱她,装扮她,为她起名加拉泰亚,并向神乞求让她成为自己的妻子。爱神阿芙洛狄忒被他打动,赐予雕像生命,并让他们结为夫妻。后来被用在教育心理学上,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或称“期待效应”、“罗森塔尔效应”,也成为了表示一个人只要对艺术对象有着执着的追求精神,便会发生艺术感应的代名词。后来被用在教育心理学上,也称“期待效应”、“罗森塔尔效应”,比喻教师对学生的期待不同,对他们施加的方法不同,学生受到的影响也不一样。对心理学领域的影响:皮格马利翁效应(pygmalion effect):也有译“毕马龙效应”、“比马龙效应”,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robertrosenthal)和雅格布森提出。他们在原神话的基础上,进行了一项有趣的研究。他们先找到了一个学校,然后从校方手中得到了一份全体学生的名单。在经过抽样后,他们向学校提供了一些学生名单,并告诉校方,他们通过一项测试发现,这些学生有很高的天赋,只不过尚未在学习中表现出来。其实,这是从学生的名单中随意抽取出来的几个人。有趣的是,在学年末的测试中,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的确比其他学生高出很多。研究者认为,这就是由于教师期望的影响。由于教师认为这个学生是天才,因而寄予他更大的期望,在上课时给予他更多的关注,通过各种方式向他传达“你很优秀”的信息,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注,因而产生一种激励作用,学习时加倍努力,因而取得了好成绩。这种现象说明教师的期待不同,对儿童施加影响的方法也不同,儿童受到的影响也不同。借用希腊神话中出现的主人公的名字,罗森塔尔把它命名为皮格马利翁效应。亦称“罗森塔尔效应(robertrosenthal effect)”或“期待效应”。你可以对自己说:“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n皮格马利翁效应是说人心中怎么想、怎么相信就会如此成就。你期望什么,你就会得

  • 4、 加拿大作家蒙格马利绿山墙的安妮阅读有感

    静下心阅读一本书的时候,我们就好像进入到了另一个世界一般。《绿山墙的安妮》就是一部让人印象深记得的作品,它由露西·莫德·蒙哥马利撰写,一篇优秀的《绿山墙的安妮》读后感是怎么样写的呢?下面是由读后感大全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加拿大作家蒙格马利绿山墙的安妮阅读有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加拿大作家蒙格马利绿山墙的安妮阅读有感(篇一)

    这本是讲述了绿山墙农舍的卡思伯特兄妹决定领养一个男孩,帮着做田里的农活。令人大吃一惊的是,孤儿院送来了一个爱幻想、喋喋不休的红发孩,这个红发小精灵般的女孩叫安妮,天性活泼乐观,想像力极为丰富。

    她聪明而勤奋,凭着自己的努力考取了大学,但为了照顾玛莉拉,她又放弃了学业。令人十分感动。安妮生性乐观,尽管总是喋喋不休,还爱幻想,把止痛药当作香草浆加在蛋糕里;臭骂林德太太;因为“胡萝卜”这个外号与班上最帅的男孩闹别扭,她太可爱了。安妮长得并不漂亮——红头发、还有满脸的雀斑,但是安妮有着一颗纯洁善良的心,她爱幻想,一切平凡的事物在她眼中都是妙趣横生。她在1岁的时候就失去了父母,尽管她在孤儿院里没有朋友,尽管她生来并不美,可是安妮生性乐观、爱幻想。

    我应该学习安妮的善良,她对喜欢的事情不放弃的精神还有她活泼乐观、聪明勤奋。真希望和安妮做好朋友呀!

    加拿大作家蒙格马利绿山墙的安妮阅读有感(篇二)

    我读了《绿山墙的安妮》,有很大的感受,这本书写到安妮从小就没有爸爸,妈妈。她是个孤儿,被人家收养,她是一个很顽皮的小孩,小时候不懂事的时候,经常犯错误,犯了错误再改,还洋洋得意的,她已经把处罚当成了一种乐趣!

    安妮一天天长大了,自己知道控制自己的脾气,也知道容貌的美丽并不是真正的美,只有心灵美才是真正的美。她通过做的一些事情,改变了她的一切。她很聪明,天真可爱,在学习上非常刻苦,她和她的小伙伴们很团结,勇于帮助别人,助人为乐,她的梦想很多,付出了许多努力,最后她的梦想现实了!

    我们要向她学习,勇敢,活泼,坚强,团结友爱。冲破一个个难关,朝着我们的美好梦想前进吧!

    加拿大作家蒙格马利绿山墙的安妮阅读有感(篇三)

    书是我们的好朋友。它给我们带来了许许多多的欢乐。

    我这天给大家推荐一本书,叫做《绿山墙的安妮》。

    这本书讲了绿山墙的马修和玛瑞拉想领养一个男孩,帮忙做家务。不料,阴差阳错,孤儿院送来了一个富有幻想·喋喋不休的

  • 5、 《八十天环游地球》中的福格先生

    福格先生是《八十天环游地球》书里的主人公。他同几个人打了个赌,要八十天环游地球,赌金是两万英镑,最后他赢了。

    福格先生环游地球的路线是伦敦苏伊士孟买加尔各答香港横滨旧金山纽约伦敦,如果福格环游的是中国,我肯定会对他的行程感兴趣,没准儿还会花上一些时间和精力来求证环游路线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可行性呢!

    好啦,现在我们不谈环游路线了,单说福格靠什么要素赢了这场赌注吧!

    首先,福格先生的成功得益于他平时严谨的做事态度。

    福格先生很像一面钟表,有它自己的行动规律。他对自己的生活周密计划,什么时间吃饭,什么时间看报,什么时间打牌,什么时间睡觉等等,所有计划好的事情,他都严格贯彻执行。

    也许有人会说福格先生真是教条古板得可以,这样生活岂不是太累了吗?但是,我想说正是他对于时间的掌控如此严谨和认真,才为他后面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二、福格先生极富正义感和同情心。

    面对可怜的乞讨女人,他慷慨解囊,伸出援助之手。

    看到即将屈死的艾娥达,他见义勇为,甘冒风险。

    遭遇印第安人劫火车,他临危不惧,大胆授命。

    三、福格先生遇事镇静,有着超强的自制力、思考力和决策力。

    八十天环游地球,福格先生遇到了很多困难和阻力。但我看到的福格先生总是并没有为此表现出丝毫的喜悦、不慌不忙、平静、不放弃、一言不发、心平气和、镇定自若、沉默寡言、脸上没有一丝失望的痕迹、冷静、沉着、安静、脸上没有一丝异样的表情、表情仍和往常一样平静、脸上一点激动的表情也没有这一切的一切,显现出福格先生处变不惊的心理素质,强大的内在力量。

    没有什么事能难住福格先生!暴风骤雨吗?不!铁路断修吗?不!火车遇劫吗?不!面临审判吗?不!哪怕是面临巨大的失败,他倒下了吗?没有!他充分展现出其沉着冷静、勇敢无畏的人格魅力!

    从对福格先生的成功要素剖析,我体验到这几句话的意义所在:

    1、要有远大的目标,要善于制订计划,并完成计划。

    2、从小事做起。一个人的习惯好不好,素质高不高,往往反映在小事上。

    3、坚持是一种品格。

    4、不找借口。

    成功的路就在我们脚下,看我们做怎样的自己!

    福格先生的成功要素我抛出这块砖,希望引出大家的玉哦!

  • 6、 《八十天环游地球》中的福格先生800字

    福格先生是《八十天环游地球》书里的主人公。他同几个人打了个赌,要八十天环游地球,赌金是两万英镑,最后他赢了。

    福格先生环游地球的路线是伦敦苏伊士孟买加尔各答香港横滨旧金山纽约伦敦,如果福格环游的是中国,我肯定会对他的行程感兴趣,没准儿还会花上一些时间和精力来求证环游路线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可行性呢!

    好啦,现在我们不谈环游路线了,单说福格靠什么要素赢了这场赌注吧!

    首先,福格先生的成功得益于他平时严谨的做事态度。

    福格先生很像一面钟表,有它自己的行动规律。他对自己的生活周密计划,什么时间吃饭,什么时间看报,什么时间打牌,什么时间睡觉等等,所有计划好的事情,他都严格贯彻执行。

    也许有人会说福格先生真是教条古板得可以,这样生活岂不是太累了吗?但是,我想说正是他对于时间的掌控如此严谨和认真,才为他后面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二、福格先生极富正义感和同情心。

    面对可怜的乞讨女人,他慷慨解囊,伸出援助之手。

    看到即将屈死的艾娥达,他见义勇为,甘冒风险。

    遭遇印第安人劫火车,他临危不惧,大胆授命。

    三、福格先生遇事镇静,有着超强的自制力、思考力和决策力。

    八十天环游地球,福格先生遇到了很多困难和阻力。但我看到的福格先生总是并没有为此表现出丝毫的喜悦、不慌不忙、平静、不放弃、一言不发、心平气和、镇定自若、沉默寡言、脸上没有一丝失望的痕迹、冷静、沉着、安静、脸上没有一丝异样的表情、表情仍和往常一样平静、脸上一点激动的表情也没有这一切的一切,显现出福格先生处变不惊的心理素质,强大的内在力量。

    没有什么事能难住福格先生!暴风骤雨吗?不!铁路断修吗?不!火车遇劫吗?不!面临审判吗?不!哪怕是面临巨大的失败,他倒下了吗?没有!他充分展现出其沉着冷静、勇敢无畏的人格魅力!

    从对福格先生的成功要素剖析,我体验到这几句话的意义所在:

    1、要有远大的目标,要善于制订计划,并完成计划。

    2、从小事做起。一个人的习惯好不好,素质高不高,往往反映在小事上。

    3、坚持是一种品格。

    4、不找借口。

    成功的路就在我们脚下,看我们做怎样的自己!

    福格先生的成功要素我抛出这块砖,希望引出大家的玉哦!

  • 7、 皮诺曹的木偶

    这故事很好看,它讲述了一个名叫皮诺曹的木偶孩子,如何历经波折,接受教训,最后成为一个真正的孩子的故事。

    一个叫杰佩罗的老人没有孩子,他用木头制作出了一个木偶,当作是自己的孩子,给他取名叫皮诺曹。皮诺曹一直想做一个好孩子,可是又经不起诱惑。他逃学,撒慌,结交坏孩子,几次上当可还是屡教不改。他受狐狸和猫的欺骗,差点儿被它们吊死,多亏天蓝色的头发仙女解救。仙女教育他不能说谎,每当他说谎的时候,他的鼻子就长了一节,他连说了3次慌鼻子就会长得连房子里转身都不可以。这时皮诺曹才开始醒悟,但还是经不起坏朋友的引诱,又跟着到玩儿国去了。几个月后,皮诺曹的头上长出了一对驴耳朵,变成了一头驴子,并被卖到了马戏团。在紧急关头,还是仙女解救了他。最后,他们父子在鲨鱼腹中意外重逢,并设法逃了出来,皮诺曹决定痛改前非,终于变成了一个真正的孩子。

    这个故事讲了做人要诚实,听话、爱学习、爱劳动的好孩子,才能成功!

  • 8、 《马利,一只与众不同的狗》读后感
    《马利,一只与众不同的狗》读后感 翻开买到的这本约翰。格罗根写的《马利,一只与众不同的狗》,真的是爱不释手。 这本书讲述了一个家庭从一只极其捣蛋的狗的身上,领悟到了什么才是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东西。这只狗就是马利。马利是名副其实的“闯祸大王”,犯下了桩桩“恶行”:屡次咬坏门、大嚼家具、爱跟墙皮较劲、吞掉一条金项链、对脏尿布有着“浓厚兴趣”;马利也去宠物学校学习,好不容易以第七名的成绩毕业,最后却吞了自己的结业证书。然而,这条“坏狗”也给格罗根一家带来无法言喻的乐趣和感动:他沉默地承受珍妮对他的捶打和责备,他跟着格罗根的脚跟来来去去13年,即使在生命最后的时光也不放弃对主人的跟随…… 这是一个温馨又令人难忘的故事,使我回忆深刻,狗是一种最懂人性的动物,它们听话、乖巧、可爱,是人类最好的朋友。虽然这本书里没有人说马利是一条很棒的狗,因为它像魔鬼一样狂野,像公牛一样强壮,它的一生都是在横冲直撞中度过的,但是马利也很忠诚,他也有纯洁无比的心灵。为什么书中的马利到生命的尽头时还要跟着他的主人呢?那是因为它知道自己生活的时间不多了,想多跟自己的主人在一起。 一个人可以从狗狗那里学到很多的东西,即使是像马利那样糟糕的家伙。马利让我懂得了如何成为一个善良的、忠实的朋友。希望人类能够用心去照顾狗狗,不要再去欺负它们,折磨它们,尤其是不能去杀了它们作为餐桌上的所谓的美味佳肴,让我们与狗狗的友谊越来越深厚。
  • 9、 开皮豆读后感

    开皮豆读后感

    今天,我阅读了黄春华叔叔写的《开皮豆》快乐秘笈。本书是有发生在开皮豆周围的许多有趣的故事组成的。书中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校园彩票迷这篇文章。

    这篇文章讲述了开皮豆买的彩票失而复得的故事。文章中有几个很让我感动的人物,比如,豆豆咪,老师让同学们捐钱给一位病重的同学,文章中是这样写的,豆豆咪掏出了五十元钱递给了开皮豆,开皮豆吓了一大跳,对豆豆咪说:对不起,我可没有钱找你。豆豆咪眼圈红红的说:谁让你找了?我只想哭呢。在他的带动下,大家你一块我一块,都把自己的零用钱捐了出去。让我感动的还有开皮豆,他把自己买彩票中的500元钱毫不犹豫全部捐给了那位病重的同学。

    这篇文章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使我想到了前不久我国发生的汶川大地震,它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大家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努力减少地震带给灾区人民的损失,纷纷奉献爱心,真正体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我懂得了爱心永恒,像星星一样闪烁人间。

  • 10、 读书心得《如何做好课堂教学中的改革》

    读书心得《如何做好课堂教学中的改革》

    读了《如何做好课堂教学中的改革》一书,深受启发,感触很深。书中指出:学生的学习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学生的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更新观念,转变角色,改变传统教学方式,把学习变成学生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借助发展性的评价,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从而发展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下结合自己的学习、工作谈谈对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一些想法。

    一、小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教学策略

    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讨论和发现新问题,自己主动寻求问题的答案,是当前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大课题。对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我的理解是:素质教育是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为了实现素质教育改革的理念,必需构建旨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教师应创设自由、和谐的学习氛围,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合作、探索的情境中获取基础知识和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个性化发展,培养学生初步解决现实问题能力。

    ㈠、改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氛围,激励学生学习方式的建立。

    新课程倡导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我们教师的职能和作用提出了强烈的变革要求,即要求传统的居高临下的教师地位在课堂教学中将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教师站在学生中间,与学生平等对话与交流;过去由教师控制的教学活动的那种沉闷和严肃要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真诚和激情。因而,教师的职能不再仅仅是传递、训导、教育,而要更多地去激励、帮助、参谋;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再是以知识传递为纽带,而是以情感交流为纽带;教师的作用不再是去填满仓库,而是要点燃火炬。因而,构建和谐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的发挥、主体人格的完善、主动学习习惯的养成,有利于学生积极地、主动地、创造性地去掌握新的学习方式。

    ㈡、以改变教学模式和教学行为来带动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现代教学观认为,教学的真正含义是教师教学生如何学习。因此,要使学生学会学习,教师必须以科研实验为先导,从课堂教学改革人手,构建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新型学习方式建立的教学模式,形成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科学的教学行为。

  • 2019-10-20

  • 2019-10-20

  • 2022-09-20

  • 2022-02-11

  • 2019-09-23

  • 2022-09-22

  • 2022-09-20

  • 2022-09-22

  • 2019-11-08

  • 2019-09-20

  • 2019-10-28

  • 2019-11-08

  • 2019-10-17

  • 2019-09-25

  • 2021-05-26

  • 2019-09-20

  • 2022-09-20

  • 2019-09-20

  • 2019-09-21

  • 2019-10-29

  • 2019-10-09

  • 2019-10-20

  • 2019-09-23

  • 2022-12-25

  • 2019-10-19

  • 2019-11-16

  • 2019-09-20

  • 2019-10-19

  • 2021-09-27

  • 2019-10-19

  • 2021-08-20

  • 2022-09-21

  • 2019-10-12

  • 2019-09-23

  • 2022-03-07

  • 2019-09-20

  • 2019-10-19

  • 2023-03-19

  • 2019-09-25

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读后感、2024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