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机智的海娃读后感 > 地图 > 机智的海娃读后感,2024机智的海娃读后感
机智的海娃读后感相关栏目
机智的海娃读后感热门栏目
机智的海娃读后感推荐
机智的海娃读后感

(共 5092 篇)

  • 1、 中学生课外阅读《机智的海娃》有感

    前言:读后感的内容,来源于我们对书记的领悟,因此,小编收集整理了大量的读后感,供大家学习阅读!

    中学生课外阅读《机智的海娃》有感

    今天我看了机智的海娃这篇电影片,让我受益匪浅。

    海娃他机智勇敢遇到了事情沉着冷静,这是我所不及得。我最佩服他的勇敢,看完机智的海娃后我想我一定要学习他遇事不乱的精神。

    这部电影主要写了::在坑日战争时期儿童团团张海娃克服重重困难,送给游击队消灭敌人的故事。

    当看完这篇电影是我沉默了:海娃他遇事不乱沉着冷静,他勇敢而且准确的送到张连长手中。当他遇到鬼子时能在那么短的时间里想到那么好的方法,他遇到敌人而不乱,想起我在5.12大地中的表现我不知不觉的低下了头。从他把鸡毛信一藏就什么也不怕了这句话,说明他把这封信看得比他命都重要。以小见大也说明他很爱他的祖国。而且我从他诱敌入圈这个环节说明他当时已经做好了被敌军杀死的可能,这种惊人的勇气,难道不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吗?海娃他是民族的英雄,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在抗日战争时期只要我们留心观察还有许多像海娃这样的小英雄比如说:王二小、张嘎等等。王二小是在这么多的小英雄中最让我感动的,他引敌入圈,自己却被杀死。小兵张嘎帮助八路打鬼子,每次自己都会受伤,还很高兴。

    它们身上都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每次遇到鬼子时都能沉着冷静的去面对丝毫不畏惧。我想作为一个小学生来讲,我们是不是应该学习他们的沉着冷静保卫国家的优秀特点呢?我的心告诉我:是的。同学们你们说呢?

  • 2、 英雄海娃 (550字)

    《鸡毛信》观后感

    电影《鸡毛信》中海娃是个机智、勇敢的孩子,他不怕危险,英勇地完成了党交给他的任务。

    他的英勇事迹使我深受感动。抗日战争时期,小交通员海娃利用放羊作掩护与日本鬼子斗智斗勇,终于完成了送信任务。送信期间,海娃在途中遇见鬼子,并与鬼子机智斗争,最后诱敌负伤、完成任务。看完了这部影片,我们应该向海娃学习,回顾以前革命先烈的事迹,领会他们的精神,在未来的学习中,学习海娃的精神来激励自己,争做时代的好少年,未来的小主人。影片给我了很大的启发:在危险的情况下,要冷静,不要冲动,不能逃跑,要随机应变。我要学习海娃,热爱祖国,热爱党。好好学习,长大了为人民服务。

    欣赏着海娃的聪明机智,我不禁联想我们自己。算起来,我们和海娃是同龄人。我们不愁吃来不愁穿,都是家里的小王子,小公主,还会时不时在父母怀里撒娇。而小海娃呢,不论严寒酷暑,不论刮风下雨,每天都要在那高高的山岗上站岗,保家卫国。所以,海娃的所作所为,无疑是我们心中的小英雄,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我被海娃那机智勇敢、意志坚强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一定要倍加珍惜。

    五年级:沈依彤

  • 3、 教育机智读后感

    教育机智读后感(一)

    最近,我认真的学习了《教学机智》,这本书真好,我学到了很多有用的教育理论和知识。

    一、即使对孩子具有教学意向隐含着使孩子处于一种柔弱和依赖状态的意味,也有一种教育学的意向,因为说到底它也是对孩子的良好生存和真正的成长的关心。

    二、教育学的理念。

    首先,避开对教育问题的所有陈见和标准。

    其次,教育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它的多元含义有些与教育学这一概念是重叠的。

    第三,课程和教育学一个最直接最显而易见的区别就是前者趋向于侧重教育的材料及教材和教学过程的组织,管理、计划、安排、选择、审核、评判等。相反教育学则易于找出教育和抚养孩子的人性的因素。

    三、机智与其说是一种知识的形式,还不如说是一种行动。它是全身心投入的敏感的实践。1.机智它意味着指向他人的实践,充满机智就是打动他人,它不可以事先计划,机智表现为对孩子的体验的理解,尊重孩子的主体性,润物细无声。2.教育机智:机智保留了孩子的空间、保护那些脆弱的东西;机智由榜样加以调和,防止伤害,并将破碎的东西变成整体,它使好的品质得到巩固和加强,加强孩子的独特之处,促进孩子的学习和个性成长;3.机智通过言语、沉默来调和;通过眼睛、动作、通过气氛加以调和。教育机智离不开智慧和真诚。比如,在课堂之中,教学常常不能完全按照我们老师的设想那般顺利进行,具有偶然性和不可预测性。这就需要教学机智。机智考验了教师诸多方面的能力。我们应该运用智慧将不利因素转变成有利因素,我们需要动用真诚发挥教学机智的优势,在最少的时间内恰当处理课堂上的突发事件。只有用真诚的态度,开启智慧,灵活运用教学机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进入自主学习的意境,掀起课堂教学一个个高潮,才能达到教师所希望的境界。

    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更好地与书为友,在自己的教学路上,不断充电、加油。

    教育机智读后感(二)

    暑假,我有幸拜读了范梅南先生的力作《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书中用了很多的事例和体会,把枯燥的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观点阐述得生动、明白,读来令人倍感亲切、深受启发。那些关于教育的真知灼见,值得我们一遍又一遍地阅读、品味。

    人说:读书足以移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使人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养性灵。因为书中有着广阔的世界,书中有着永世不朽的精神。虽然沧海桑田,物换星移,但书籍永远是新的。这句话说得一点也不假,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 4、 娃女的形象——《娃女》读后感

    当然,作为连载小说,在故事情节上,总要有点吸引人的特点。但我以为,《蛙女 》的创作,虽也注意到传奇性,却没有着意追求惊险情节,它仍是以那段时代生活中光 明与黑暗的斗争作为情节发展的线索,以蛙女在特定境遇中的命运构成情节中心。的确 ,当《蛙女》每天一段在《解放日报》陆续发表的时候,它曾经吸引了很多读者,不只 有青年,而且有老人。在我所居住的宿舍和我亲友的家庭里,就有过三位七、八十岁的 老人每天与儿孙争读《蛙女》,重温他们往日在旧上海的生活。这当然是由于作者善于 说故事的特长在《蛙女》的创作中得到了很好的发挥。但作为连载小说,《蛙女》的情 节,如刘铁生诱骗蛙女捞钻戒以至捞银箱的经过虽具有一定的曲拆性,又都是发生在特 定的生活环境里,但吸引人们热切关注的,并非黑社会的描绘所造成的某种神秘气氛, 而始终是蛙女的生活和命运。这就使得《蛙女》有别于一般的连载,而显示了它自己的 艺术特色。

    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把哈良一家的遭遇,交融在揭露旧社会的生活画面里加以描绘 ,这也使《蛙女》所控诉的主题,以及小说的情节,一直是沿着光明与黑暗斗争的中心 线索在发展.刘铁生、金宝昌之流,虽然依靠反动政权、帮会丑类胁迫卢秀云,诱骗、残 害蛙女,妄图谋夺史建国的资产,而社会的光明面,也正利用这一事件,启发了船民的 觉悟,团结了广大的工人,开展了正义之争。处于小说情节的中心的,虽不是沈阿四这 类矫健的船民,而是飒爽英姿的蛙女.但是,作者却正是围绕着蛙女的特殊的生活条件与 境遇,把小说的故事与情节结构得丝丝入扣,握娓动人。

    从蛙女的形象与性格创造来看,由于要适应连载小说的特点,难于写得集中和丰满. 然而,无论是在开始捞钻戒时和胖普察的周旋与水下的献技,还是在魔窟中巧计应付刘 铁生,暗中转移银箱,或者最后从猪仔船智赚独眼龙跃江潜水,小说都多面地写出 了她的朴实、娇憨、机智、勇敢的性格,给人留下了活泼可爱的印象。

    卢秀云虽非小说中的主要人物。但她却牵连粉哈良与蜂女的过去与未来的际遇,而 作者对她的用笔,也并不少于哈良。对于解放前的黑社会,可能由于作者的取材是来自 何接经验,因而,刘铁生、金宝昌以至阿发老马之类,形象与性格未免显得色调单 一,甚至有点漫画化,可关于这位羡慕虑荣,落风尘的卢秀云,倒是写得比较丰满,写她 在蛙女的感召下思想感情的转化,也自然可信,并能激起人们的同情。

  • 5、 读《抗日小英雄-海娃》有感作文

    《抗日小英雄——海娃》讲述的是一个14岁少年海娃送鸡毛信的一个小故事。

    我读了《抗日小英雄——海娃》,感受最深的是海娃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日本鬼子周旋。当我读到最后几小节时我感动得哭了,因为前面说了,海娃已经受了伤,昏迷了,一个游击队员把他抱进了张连长的部队后,他醒了过来,因为伤口很疼,所以只说了一句话:“信……鸡毛信……”后来他又昏迷了。

    我们新中国的青少年正是缺乏这种勇敢。有一次,我进游乐场玩,发现一位小朋友连海盗船也不敢玩。看!这不就是一个例子吗?我再说一个例子,又有一次,在我家旁,有一个已经16岁的儿童,到现在也不敢单独睡觉。

    我们决不能像那种懦弱胆小的人学习。那些人经不起风浪,一遇到困难就悲观。我们应该像那种勇敢的人学习。那种人经得起风浪,遇到困难喜欢自己解决。

    今后,我一定要像海娃学习,做一个勇敢的人。

  • 6、 教学机智读后感

    教学机智读后感范文一

    马克斯?范梅南教授是北美现象学教育学的领袖人物之一。《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一书是当代西方现象学教育学的经典之作。该书在北美和欧洲拥有广泛的读者,在教育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该书于1991年在加拿大和美国同时出版,随后不久,便被译成了西班牙、挪威、朝鲜等不同语言的译本。范梅南教授以他独到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和敏锐的教育经验,从现象学教育学的角度,以教师、父母和学生的生活经历为原材料,对教育学的诸多方面进行了十分深刻的和有益的思考。他在本书中提出的新型教育学思想和概念,如教育机智、教师替代父母的关系、教育的情绪、教育生活的体验、对学生的主体性的体验,等等,引起了教育界、学书界的广泛关注和兴趣并在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盛行,对以责任和使命为基础的pedagogy一词还很陌生的北美掀起了一股教育学热。

    在《教学机智》中,我们看到的不是抽象的理论分析,而是一个个教师与学生相处的生活故事,教育是具有不同生活体验的教师和学生共同构建的活动,在共同建构的过程中,每个人基于自己的生活体验有着不同的态度和立场,教师如果对学生的生活体验进行搜集和研究,并针对每个人的不同体验组织教育活动,将对个体的成长和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教育机智就是通过温和的言语及适时的沉默来加以调和。同样的话以不同的方式说出来可能会产生相反的效果,温和的言语可以促使我们变得更加随和,甚至突然之间从新的方面看待事物。所以声音和言语形成的气氛与教室里的教育关系的相关性说得再重要也不过分。作为教师我们就需要时时注意我们的语调、我们说话的方式。适时的沉默是机智的最有力的调和剂之一。此时无声胜有声,默默地给予、默默地聆听,它是一种耐心的等待是对孩子的期望与信任,它给孩子自己认识和成长留下了空间。但凡事都要有一个度。克制、沉默绝不等于对孩子的行为漠不关心,放任自流。没有限制和标准的自由不是真正的自由。孩子们还是需要我们时时引导、指点,有时甚至是约束的。何时克制自己,何时以一种直截了当的方式行事,何时保持沉默,何时这些对于我而言,无论在生活还是工作中,都值得自己去不断学习、体验、回味!

    因此教育者有必要进行自我反思。反思是与实践紧密相连的。只有针对实践和研究不断进行反思,才能更好地改进实践,教育者才能更好地担当起自己的职责。简言之,教育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它的意义也需要到生活世界中寻找。《教学机智》就是呼唤我们回到

  • 7、 《机智的王子》读后感 (500字)

    今天,我在图书室借了一本书《机智的王子》说的是:一天,王子和仆人到森林里玩,不知不觉中他们就离皇宫越来越远,天渐渐黑了,他们在树林里转来转去,就是走不出去。

    这时,忽然从树林里窜出一伙强盗。这强盗抢了他们的东西,还杀了仆人,正准备杀王子时,强盗头子说:把这家伙留下来的给我当仆人吧。于是,强盗就把王子带回家,让他为自己干粗活。

    强盗家里也有一台织布机,王子每天干完活就去织布。强盗头子见他织的布很漂亮,说:这布可能值钱哩!王子说:你那到京城去卖,一定能卖大价钱!强盗头子把布拿到京城卖,国王看到就知道是小王子织的,就派人出去找他,后来他们终于知道小王子是被强盗抓了去,立刻命令把强盗头子抓起来。原来小王子在布上织了一段话。

    我记得我读三年级的时候,那一天期末考试,有一题难住了我,我就好像慌了神一样在那儿使劲想,就是想不起来,离考试结束的时间快到了,我更是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监考老师看到了,说不要紧张慢慢做,这时我就鼓起勇气镇定了下来,想着这道题该怎样解最后我终于答出了题目。

    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遇到危急情况时,不要惊慌失措,要沉着冷静的想办法来解决问题,这样你才会不断的成长!

    五年级:冯玉涵

  • 8、 [精]机智故事读后感合集

    是不是觉得写好范文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在写文档之前,我们不妨先找些优秀的范文模板来借鉴。范文包含了充实的素材,我们可以运用到以后的写作中去,今天编辑为您提供机智故事读后感,供你参考和使用,请收藏和分享!

    机智故事读后感(篇1)

    大家应该都认识孔融、诸葛亮、司马绍和其他名人吧?这本书将所有名人和其他人的机智故事都给集结了起来。这本书用了很简单的文字巧妙地表达出了那些人的智慧。这本书让我越看越来劲,越看越放不下。

    我给你们讲一个我最喜欢的故事吧:一位英国的讽刺作家斯威夫特正在写一篇小说,可是他写着写着,写不下去了。他为了散散心,于是收拾行李外出旅行。在去另一个城市的途中,下起了瓢泼大雨,当他们到达旅馆时,全身都沾满了泥水。他就让一个仆人为他刷洗衣物,那个仆人就偷懒没有刷洗。第二天早晨,当斯威夫特发现他的衣物上仍然沾满泥水时,他就去找那个仆人。那个仆人却说:根本没必要洗,洗了以后还是要脏的。斯威夫特也就没有在责备他,就收拾行李继续出发。仆人就提醒斯威夫特没有吃早饭,结果斯威夫特居然说:没有必要吃早饭了,反正吃完了还会饿。结果仆人一听到这句话,马上就跑去刷洗衣服了。

    这位讽刺作家非常地聪明。第一点,他知道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于是就说了同样的话。第二点,他的话让仆人悟出刷洗衣物和吃饭一样的同时,还在叫仆人不要偷懒。这两点就被一句话如此清楚地表明出来了。

    这本书里还有更多非常经典的故事,在这里我就不多说了。就让大家一起去读吧!

    机智故事读后感(篇2)

    勇敢机智

    读《王二小的故事》有感

    三(1)班 许可妮

    星期天,我读了王二小的故事,觉得二小是个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勇敢机智、不怕牺牲的人。

    抗日战争时期,放牛娃王二小的家乡是八路军的抗日基地,经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扫荡。一天,王二小放牛时被日本鬼子抓住要他带路,机智的王二小假装听话的样子,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当四面八方响起枪声时,敌人知道上当了,就气急败坏地用刺刀挑死了王二小。

    看完了这篇故事,我被王二小深深地感动了。他非常机智勇敢,在强大的敌人面前临危不惧,沉着应付,他为了防止日本鬼子威胁到乡亲们的安全,不顾个人安危,引鬼子进入八路军的包围圈,最后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我要学习王二小这种宁可牺牲自己也要保护乡亲们的精神,热爱我们的班集体,维护我们班级的荣誉,积极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在学习和生活中,不会永远都一帆风

  • 9、 《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读后感

    《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读后感

    经朋友推荐,有幸读到范梅南先生的《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一书,这本把现象哲学运用在教育中的着作,语言平实,读来流畅,宛如做了一次难得的精神之旅,让人受益匪浅。

    在范梅南先生的书中,教学机智是这样被描述的:它是不可以事先计划的,它是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不断总结、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形成的一种教学修养,是教师的人生阅历、文化修养、个人学识长期积累后自然形成的,是一门教学的艺术就学校教学实践而言,我认为教学机智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随机应变、灵活创造的能力,是教师教学的基本素质之一,它也是教师管理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利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以独特的能力驾驭课堂,用教学心理对待偶发事件,把握教育契机,都是教学机智发挥的作用。在《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一书中,范梅南例举了一些平日里很容易被我们忽略的教育时机或情境,来说明教育即成年教师和父母与年幼儿童或学生之间交往生活过程。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教育本身确实是个体验的过程。完成这一过程,首先需要教育者具有相当敏锐的观察力,捕捉教育时机,运用教育智慧,才能撞击出心灵的火花,取得最佳的效果。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教师的主要阵地都在课堂。课堂千变万化,具有偶然性和不可预测性,教师教学机智的表现相应主要也在课堂。所有的课堂教学都不可能完全按照我们老师的预设的那样顺利,常常会有一些意外生成。而这些意外又可能使我们老师感到尴尬。作为老师,要善于处理课堂教学中的突发事件,因势利导,冷静处理,灵活运用教学机智,科学巧妙地利用各种契机为课堂教学服务。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抓住教学心理,利用自身的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把握教育契机利用独特的能力来驾驭课堂,只有这样才既能使课堂气氛生动活泼,又能使教学任务顺利完成。使教学机智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出良好的作用。教师既要利用教学机智引导、激发学生的积极思考,又要对偏离课堂内容、误入歧途、有悖教学目标的学生思维及时堵住,做到断流时导,漫溢时堵,堵疏并用。

    教学机智不是单纯的技能和技巧,也不是与生俱来的禀赋,更不是虚情假意的做秀,它应是一种充满教学智慧,具有较高层次的教学艺术,是教师综合素质的反映,是教师个性品质、教育理论素养、教育实践经验等多种因素熔铸而成的精华。

    读范梅南先生《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一书,我真正理解了这句话,教师应设法运用教学机智,让知识本身吸引学生。

  • 10、 优秀读后感:学会机智沉稳

    寒假里,我观看了《闪闪的红星》这部电影,这部电影十分吸引人。电影的主人公是潘冬子,大意是:红军被胡汉三困在山上,盐很快吃完了,冬子与爷爷下山取盐的故事。

    冬子做事十分机智沉稳,而我面对事情则没有冬子机智沉稳。

    我不由得想起了我自己的故事。那天,我和姐姐比赛溜冰,我穿上溜冰鞋就开始溜,过了一会儿,我有些累了,便坐在旁边休息。突然,我看见有个人贼头贼脑的,还在东张西望,十分像个坏人。我立马对在不远处的姐姐喊道:姐姐,这里有个坏人!谁知,这个坏人比姐姐先注意到了喊声,发现我是在说她。便脚底抹油,溜了。这时,听到我喊声的姐姐也赶了过来,她看到坏人跑了,便开始责骂我:你这个小笨蛋,你知不知道已经打草惊蛇了!我的脸涨得通红,说道:对不起!对不起我真笨!真没用啊姐姐说:不要再说对不起了,有这闲工夫,还不快去追。我说:好好!我知道了,我这就去追,姐姐,你快去报警!姐姐说:好!但你可得跟紧了。我说:我知道了,姐姐,那你可要快点,我一定会跟上的。姐姐又说:嗯,我知道了!之后,我紧跟着坏蛋,和姐姐用手机联系。姐姐叫的警察很快到了,将坏人抓进了警察局。

    看了冬子的故事,我知道了:做任何事都要机智沉稳,只有这样做,才能更好地做好这件事。

  • 2019-09-20

  • 2019-10-24

  • 2021-09-15

  • 2019-10-24

  • 2019-10-23

  • 2022-09-05

  • 2019-11-11

  • 2023-04-19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09-25

  • 2022-01-24

  • 2022-12-16

  • 2021-07-08

  • 2019-10-29

  • 2023-05-01

  • 2019-09-21

  • 2019-10-29

  • 2019-09-23

  • 2019-09-20

  • 2019-09-21

  • 2019-10-24

  • 2023-01-10

  • 2019-11-04

  • 2022-12-14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1

  • 2019-09-28

  • 2019-09-20

  • 2019-10-20

  • 2019-09-22

  • 2019-09-25

  • 2019-09-21

  • 2022-12-27

  • 2023-05-03

  • 2019-09-22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1

机智的海娃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机智的海娃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机智的海娃读后感、2024机智的海娃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