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经典著作读后感1000字 > 地图 > 经典著作读后感1000字,2024经典著作读后感1000字范文大全
经典著作读后感1000字相关栏目
经典著作读后感1000字热门栏目
经典著作读后感1000字推荐
经典著作读后感1000字

(共 7637 篇)

  • 1、 《自私的基因(20世纪经典著作)》读后感_800字

    《自私的基因(20世纪经典著作)》读后感800字

    自从阅读《物种起源》、《自私的基因》以及《三体》等科学及科幻类的书籍后,不仅会让自己发觉个体的渺小,甚至会有一切皆无意义的空虚感,这也是为什么《自私的基因》作者本人都因自己的研究及观点得抑郁的原因。无论人活得多么透彻,在任何阶段都会容易产生“我是谁?”的疑问,然而《自私的基因》这类书籍可以帮助迷茫者更清楚更客观的认识自己。不过,知道“我是谁”后,并非万事大吉,因为等着自己的是一个更大的困惑——为什么而活,活着的意义在哪里?在寻找“我是谁”答案的过程,至少人还有积极乐观应对一切的热情和动力,因为想找到答案。当真的发觉已找到答案时,“活着的意义”容易引人步入情绪的深渊。既然如此,反过来想想,活着也许没有意义,活着也仅仅为了活着,换而言之,活着的意义就是活着本身。没有人活着不遭遇难题和困境,甚至活着就必将千疮百孔,但千疮百孔时的疼痛、治疗时的酸楚、痊愈后的痒胀、伤疤裂开时的苦楚以及过程中获得的温暖、照顾,都是活着的意义,甚至是活着的勋章。这两天《圆桌派》出了上下两集《圆桌女生派》节目,专门为三八节而打造的,主题是活出漂亮的自己,尤其是探讨女性的活法,尤其对婚姻对男女平等的分析,再一次让我感叹人无论是男还是女,总不知不觉就会活在他人的眼光里,活在所谓的社会标准中。我觉得“我是谁”不难找到答案,但“活着的意义”真的太难把控,他人的眼光、环境的影响、自己的绑架,都为自己的“活着”添加着限定语,最大的问题是不知不觉间自己就认可了这些限定,甚至觉得理所当然,甚至觉得那就是自己所要的。我觉得活着的意义不应该太在意那些限定语,而应该关注那个关键的主语——我,“我活着”就是最大的意义。理解起来,即是为自己而活,为剥离一切强加内容及标准的自己活着,连活得漂不漂亮也是自己的标准,是自己内心的渴望。这并非鸡汤,也许会成为带血泣泪的砒霜。

  • 2、 《自私的基因(20世纪经典著作)》读后感_1000字

    《自私的基因(20世纪经典著作)》读后感1000字

    《自私的基因》这本书取了一个不太讨巧的名字,这个标题以及这本书前几章中充满煽动性的论述很容易将读者引入“基因决定论”的误区,但实际上,这本书讨论的是基因的统计学意义。它给了我们一个解释世界的新工具,让我们理解为什么这个世界上会出现人类,为什么人类会有各种各样的天性。

    全书最有价值的部分是“进化中的稳定策略”这一概念,这与博弈论中的“纳什均衡”有非常高的相似之处。并且这个概念有一个明显的优势:我们可以编写简单的程序来验证这个理论。利用这个概念,本书解释了很多有趣的现象:

    1、为什么动物会“计划生育”呢?

    2、为什么孩子与父母之间既有爱又有矛盾呢?

    3、为什么雌性会要求雄性提供“婚房”呢?

    4、为什么有一个较长时间的“订婚期”对雌雄双方都有利呢?

    5、蚂蚁也会种植粮食,畜养家畜?

    6、为什么群居昆虫中会大量出现不育的个体呢?

    7、为什么线粒体会从一个寄生生物变为人类细胞的一部分呢?

    ⋯⋯

    作者提出的meme概念更是完美解释了人类的种种不符合基因要求的行为(比如丁克),尽管作者强调他的目的是“把基因切得更小,而非要重构一个关于人类文化的宏大理论”,但以本书的理论来解释人类文化的种种现想必是很有趣的。

    人类的文化meme具有同基因一样“不朽”的特性,他们都具有复制自身的能力,基因在复制过程中存在“错误”,而文化meme在继承发扬的过程中也有着不断的增删过程。作者认为,有一条对一切形式的生命普遍适用的法则,即一切生命都通过复制实体的差别性生存而进化。人类的文化也正因如此(在每个继承文化并差异化发扬的人手中)得以进化。

    在这个进化的过程中,自然选择淘汰掉了一些基因,而人类社会也不断得淘汰掉劣质文化;自然选择留下的基因最大的特点是“自私”,而人类社会筛选剩下的文化想必也具有“自私”的本质,这种“自私”是指这种文化更易被人理解接受而且易于传播。例如宗教,就是一个典型的文化meme,它解释世界的方式更加简单更易于接受,并且无数伟大的音乐家艺术家们丰富了它的内涵,使其不断进化,从而达到“不朽”。

    全书最感染我的一段话:

    我们不应指望生殖能带来永恒性。但如果你能为世界文明作出贡献,如果你有一个精辟的见解或作了一个曲子、发明了一个火花塞、写了一首诗,所有这些都能完整无损地流传下去。即使你的基因在共有的基因库里全部分解后,这些东西仍能

  • 3、 《自私的基因(20世纪经典著作)》读后感_1100字

    《自私的基因(20世纪经典著作)》读后感1100字

    实在是太精彩了! 强烈推荐,人生必读,不管你是否认同作者的理论,都值得去体会其逻辑推理的方法,正是这种逻辑之美深深打动了我 基因是自然选择的单位 进化上的稳定策略ess,evolutionarily stable strategy,是一堆个体采用各种策略经过许多次多世代的厮杀以后剩下来的个体所采用的一个或者几个策略,回头看会发现采用该策略的个体能够更好的处理和它采取相同以及不同策略的个体之间的博弈(而由于恶意策略大多与自己本身相处不来,末日场景除外,所以平常大家采用的策略往往带有善意的居多,这是我的不成熟的推论,我是想说人性本善啊,或者说为了自私而不得不表现善意) 是否知道还有多少次博弈或者是否知道博弈的结束时间,将严重影响个体采用哪种策略,通过计算机模拟类似进化环境并引入ess规则的多次博弈过程的实验过程,非常的有趣 寄生和融为一体的区别在于采取寄生行为的个体(其基因的载体)是否与被寄生的个体共享生殖途径 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是昆虫,这是一个生物数量上的好的近似 meme 模因 文化基因 具备基因的基本属性 适用于基因所适用的定理和推论 例如进化 例如ess 有意思的角度 不过我并不喜欢这部分内容 太玄学了 延伸的表现型 万事万物都有可能成为基因的表现型,其中大部分属于延伸的表现型,延伸是指这样的表现不属于携带比基因的个体的生物学上的身体的本身,脑细胞属于身体的一部分,而思想或者记忆不是,所以后者属于延伸的表现型,基因通过对这些表现型施加影响,决定并改变着世界,这里我觉得争议在于影响程度,不在于论点本身 基因(复制因子),载体,个体,群体:不同个体以及由不同个体组成的群体,都是这些个体的基因的载体,个体以及群体之间利益关系或者进化角度的亲密程度取决于共有的基因所占的比例 为什么会形成多细胞生物以及独立的生物体 为什么生物体几乎全部采用瓶颈般的生命循环 即由一个细胞重头开始生长一遍周而复始?因为这样有利于进化,不这样的几乎都被这样做的给干掉了。那么为什么这样有利于进化呢?因为这样才能产生独立而统一的个体,独立是因为从1个细胞开始自己生长,当这个个体作为一个发生了变异的基因的载体的时候,这个个体是特立于其它个体的,这样更有机会将这个变异遗传给下一代;统一是指如果这个生殖细胞中的某个基因发生了变异,那么这个细胞最终生成的个

  • 4、 《自私的基因(20世纪经典著作)》读后感_1600字

    《自私的基因(20世纪经典著作)》读后感1600字

    读《自私的基因》 2018年6月10日 席大大 最近看过几本评价不错的书,比如《失控》,比如《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最终命运》,还有本书《自私的基因》,都是从作者自己的专业出发,揭露出我们现在社会或者一些行业的问题。 最经典的《失控》,就是从生物学角度出发,让我们对科技的发展产生了崭新的视角。《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最终命运》的作者,是个语言学家和社会学家,从社会学、考古学和语言学的角度出发,阐述了人类社会的最终命运走向。而本书《自私的基因》,作者是个演化理论学者,从生物,或者说基因的角度出发,重新阐述了进化论;当然本书最重要的不是进化论,而是在阐述过程中,我们联想到的我们人类社会的问题。本书几乎没有什么谈及人类社会,但是处处都可以对标到人类社会,所以从1976年出版后一直畅销,被评为20世纪经典书籍。 这本书的本质,就是达尔文的进化论。而达尔文在写进化论的时候,由于当时知识有限,有不少现在看起来是错误的描述。而作者从“基因是自私的”这个观点出发,重新诠释了一遍进化论。不过问题也是明显的,作者并没有证明“基因是自私的”,而是把这个观点作为公理,直接拿来证明其他的观点。 本书的逻辑,是看上去是说由于基因是自私的,所以自然界慢慢通过演变淘汰了不自私的物种或者基因。而我们一般人一般的逻辑是,自然界通过慢慢的演变,确实淘汰了很多种物种或者基因,但是留下来的,自私的基因会比较多,但是肯定也有不自私的,但是是为了有利于自己的繁殖或生存,比如备胎什么的。但是无论如何,“存在即合理”,即使这个“合理”也是为了证明大自然的不合理而存在的。 大刘在《三体》中一直强调,“生存是宇宙的第一要务”,所以小到单细胞,大到人类,都是为了自己(或者自己物种)的生存作为出发点。 有段时间,新闻上总是说“男人将来就慢慢消失了,因为女人可以生孩子”。读完本书,才明白这个道理从生物学角度来说是说不通的,这是因为不明白“不朽的双螺旋”是多么精妙的复制和减半我们的dna,男女的dna再交换并结合成新的个体,有性生殖比无性生殖更多种多样,物种更多,优秀物种出来并更能生存下去。 也有人在研究“长生不老”,人类在作为不断进化的生物来说,就一直需要新的生命体出来替代老的,整个物种才能进化,才能修复,适者才能生存。当然从个人角度来说,肯定还是很希望长生不老的

  • 5、 外国经典著作在人间读后感

    一本好书就像一艘帆船,可以帮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阅读作者写的《在人间》后,心中会有莫名的感触,有很多的想法,面对《在人间》里的情节、人物,我们需要从相关的角度去分析它。怎么才能避免将《在人间》读后感写的如同流水账一样呢?考虑到您的需要,读后感大全特地编辑了“外国经典著作在人间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外国经典著作在人间读后感 篇1

    书一直是人类的朋友,这位朋友与我们每个人的交情都不大一样。也许只是泛泛之交,或者是心心相惜的难求知音。正所谓书海无涯,浩瀚的书海实在是让人难以企及。

    我喜欢书,更喜欢看书,书是我最好的朋友,给予了我知识和快乐。然而,我最喜欢的一本书,就莫过于《在人间》了。《在人间》是苏联作家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二部。小说描述的主要是主人公阿廖沙从1871年到1884年这一时期的生活。

    从书中,我看到了阿廖沙悲惨的命运,他忍受着非人的生活还要遭受生活带给他的压迫这是一个少年该承受的吗?我对这本书的印象特别深刻,书中的人物也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里:善良的外祖母神圣得像圣母再世;吝啬刻薄的外祖父让人感到可气又可怜;嫉恶如仇的轮船厨师斯穆雷粗俗中却流露着正直;裁缝妻子为沉重的生活带来了一丝温馨……

    不仅如此,主人公阿廖沙也是因为厨师斯穆雷给他看了果戈里的作品,才引起了他对书籍的热爱,激发了他对正义和真理的追求,才促使他怀着“做个顽强的人,要想办法改变自己,不然我就真的毁了”的决心,踏上了奔赴喀山的路。我真心希望他会有好的前程。

    《在人间》是高尔基对阿廖沙少年时期的回忆,也展现了阿廖沙少年时期心灵成长的曲折、坎坷的历程,它是世界文化园林的魂宝,是世界文化底蕴的宝贵遗产。

    再次翻开这本略显破旧的书,心中不禁感慨万分。是啊!从前,我并没有那么爱看书,爸爸妈妈给我买的书,看了一遍就扔在那儿,不去管它了。现在回想起来,我觉得那样做并不好,久而久知,那本书便会被我渐渐遗忘,可能再也不会去碰它了。那么,我就少了一份知识,少了一次美的欣赏,少了一个阅读的惬意感,我会失去一些很重要的东西,一些无法从其它地方进行弥补的东西。所以,我更应当百倍珍惜。

    这本书的作者高尔基说的没错,书籍确实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它带领我们进入了一个奇幻的世界,在那儿,我们可从丢掉所有的烦恼和不愉快,享受书带给我们的乐趣与无限的遐想。

    外国经
  • 6、 在人间经典著作读后感受800字

    人们把所有丰富的经历以及学习的知识都总结在了书里,等待我们去领悟。在读了高尔基写的《在人间》以后,不禁为作者精湛的笔法所触动,最好的心得其实是自己“产出”一篇属于自己的读后感!《在人间》中哪些情节让您印象最为深刻呢?下面是读后感大全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在人间经典著作读后感受800字》,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在人间经典著作读后感受800字(篇一)

    最近,班里流行起一股“童年”风,每天到了教室,一本本《童年 在人间 我的大学》便出现在面前。

    《童年 在人间 我的大学》是一本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这本书里总共有三个部分。

    书中讲了阿廖沙(高尔基的乳名)在父亲去世后,随外祖母和母亲来到外祖父家,在这里,阿廖沙度过了自己三岁到十岁的童年生活,字里行间涌动出了一股生生不息的热望与坚强。在这个部分里,高尔基用幽默生动的语句描绘了一个慈祥的外祖母,两个自私的舅舅和一个暴力的外祖父,让人回味无穷。

    第二部分是1871年至1884年的事,这便是《在人间》,在这段时间里,他为生活,与外祖母摘果卖钱过活,为了挣钱,阿廖沙不惜当绘画馆的小学徒,船上的洗碗工,圣像作坊的徒工。尽管在人生道路中经受磨难,但是各种书籍最深深地吸引着他。他怀着自己坚强、坚定的信念奔赴喀山。

    到了《我的大学》,整本书便接近了尾声,虽然阿廖沙来到这里,没有实现梦寐以求的大学梦,而这里的贫民窟、码头成了他的社会大学,在码头、面包店、杂货店都看到过他的身影,后来,阿廖沙阅读了大量革命民主主义的书和马克思主义著作,直到参加了革命。在喀山的四年,他的思想、学识、社会经验得到了长足进步。

    读完这篇本书,我不禁被高尔基妙笔生花的写作方法感到震惊,尤其是对人物的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仿佛一个个鲜活的人物跃然纸上,比如《童年》第一章的一句话“她低下头,默默地站在那里,直到墓穴被填平”,读了这句话,我好像真的看到外祖母满脸樵椊,看着父亲的棺材被两个乡下人埋到地下去。令读者也不禁感到悲痛。

    在这本书里,高尔基埋下许多伏笔,剧情一波三折,让人难以琢磨,给人以神出鬼没的感觉。让读者也有时喜笑顔开,又有时悲痛欲绝,又有时为人物命运而担忧。既表达了自己对苦难的认识,和对社会人生的独特见解,又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倔强、富有同情心和不断追求的青少年。

    相比起高尔基,我们的童年该是多幸福、

  • 7、 毛泽东经典著作选编读后感

    毛泽东经典著作选编读后感(一)

    毛泽东是近年来人们有许多争议的人物,赞之者把其捧入天堂,尊为圣人,贬之者把其打入地狱,侮辱之词无所不用其极。这些评议真是令人眼花缭乱,极易混淆视听。不仅,不同的人对毛泽东有不同的评价,人处于的阶段不同对其也有不同评价,网络上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有的青年开始对毛有许多误读,参加工作进入社会以后,对毛又有了不同的评价。

    我是七十年代生人,对毛起始的印象是从长辈那里得来的。记得,他们都是称呼毛主席如何如何,因为年龄太小的缘故,不知道毛主席就是毛泽东,大概十多岁才明白原来毛主席就是毛泽东。那时家里藏的书不多,《毛泽东选集》却有几套,我也偶尔翻翻,说实话,读不懂,对那些“阶级”、“主义”这些词汇也理解不了。对毛泽东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别人的口述,一些朴素的农民的话语,“毛主席逝世的时候,全国人民痛苦流涕,不知道以后怎么过”,“要是毛主席活着,谁敢欺负咱国家”,“要是毛主席活着,当官的贪污那敢这么厉害”。

    上了高中之后,特别是学习了中国的现代史,对毛泽东的认识比较具体了。一部中国的现代史几乎就是毛泽东的个人历史,每个历史紧要关头都有他的身影。建立农村根据地、进行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等,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赢得了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或许以今天的眼光看,这些并无特别重大的意义,但从历史的语境看,中华民族已经屈辱百年,号称东亚病夫,快到了亡国灭种的地步,还有那句话“华人与狗不得入内”,毛领导的这些运动,对于树立中华民族的信心具有何等重要的意义。抗美援朝胜利后,彭德怀的那句话特别解气,“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宣告西方列强在东方海岸上架几枚大炮就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这些历史知识,让我觉得毛泽东真是一个伟人,而且是五百年才能一见的伟人。

    上大学后,对毛泽东的认识又多了许多角度。在五七年,毛发动了反右倾运动,还制定了“引蛇出洞”的战术,许多高级知识分子被打倒。五八年毛发动了大跃进运动,放了许多卫星,小麦亩产超万斤,最后致使饿死三千多万人。毛还发动了文化大革命,国家陷入崩溃边缘。这些知识大多是教授口述的,还有一些是内部刊物刊载的,当然还有一些所谓毛如何阴险的小文章。这些东西大多是未经证实的,有些明显违背常识,大学教授本来就是毛泽东时代的改造对象,他们的话大多具有偏见。按照法律规定的证据规则,具有利害关系的证言是不能单独采信的。这些

  • 8、 读书模板:经典著作《苦难辉煌》读书

    苦难过后的成功才是最牢固的,最坚不可摧的。记住风雨过后便是彩虹,一定要坚持住。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经典著作《苦难辉煌》读书笔记,希望大家喜欢!

    读后感大全能够帮助您创作出更优质的读后感,欢迎阅读和收藏!http://www.dhb100.com

    经典著作《苦难辉煌》读书笔记1

    最近读了一本书,就是《苦难辉煌》,由国防大学著名教授、博士生导师、金一南少将撰写的。看书的过程中真是让我激情澎湃、热血沸腾。那一幕幕、一场场历史的画面展现在我的眼前。

    从1927年4.12蒋介石叛变革命,使千百万共产党的人头落地,到8月1日南昌暴动的枪声、秋收起义的火种、井岗山上的红旗;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到红军开始二万五千里长征、最后到达陕北,国共第二次合作,写的是波澜壮阔、荡气回肠、九死一生。读后,使我对中国革命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更深深地体会到共产党建立新中国的伟大,那真是用千百万烈士的鲜血换来的新中国,是那些革命的先驱用他们的智慧、他们的意志、他们大无畏的勇气建立了一个新中国,从而也知道了他们为什么伟大。这本书表现的就是中国革命史最重要的一段。历史造就了英雄,英雄也创造了历史,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共产党人不是一开始就找到了革命的正确道路,而是在革命的过程中,在不断地挫折和失败中、在不断的牺牲和流血中,掩埋掉同伴的尸体,擦干身上的血迹,继续探索着前进。

    党的领袖们之所以伟大,之所以能够有大智大勇,那是他们经过血与火的年代,百炼成钢的,是千百万烈士的鲜血凝聚而成的,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我们现在的人要珍惜我们的国家,要怀念为革命牺牲的先烈们。

    我立志加入中国共产党,我想,每一名共产党员都应当把这种勤勉、认真、坚持的精神体现在日常的工作、学习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动身边的每个人共同进步,立足本职,岗位建功。要脚踏实地,把自己的思想、智慧和力量用到学知识、练技能、做工作、比贡献上,在工作中勤奋敬业,爱岗奉献。在项目部中要认真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坚持合规管理,合规经营,以做好本职工作为荣,只有每个人都出色地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才能共同撑起城交公司这座大厦。要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业务素质,增强业务技能,树立敢闯敢拼、敢为人先的意识和勇气。面对当前严峻的发展竞争形势,要切实增强危机感和使命感,增强创新意识,以时不我待、永争一流的精神和干劲,以咬定青山不放松、不出成绩不罢休的劲头和决心,创造性地开

  • 9、 经典著作百万英镑读后感模板集锦

    读后感是写阅读作品后感受最深的一点,它不是书评。假期时我们观看了百万英镑,相信您对于作品在内心中会有独特的体验,最好的心得其实是自己“产出”一篇属于自己的读后感!我们如何去领会百万英镑的内函呢?下面是由读后感大全编辑为大家整理的“经典著作百万英镑读后感模板”,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经典著作百万英镑读后感模板 篇1

    我读了马克·吐温的短篇小说《百万英镑》这部作品,这篇文章对“金钱就是一切”和“金钱是万能的”的想法进行了讽刺。

    《百万英镑》是讲一个贫穷、诚实的人,收到一对兄弟的信,心里面有一百万英镑。原来是这对兄弟打赌,赌如果一个贫穷、诚实的人得到了一百万英镑,会怎么样。哥哥赌他一定会被捕,或者被饿死;弟弟赌那个人会靠那张一百万英镑生活三十天。他们把一百万英镑给了这个人,出国呆了三十天。没想到这段时间里,人们对这位突然暴富的富翁不停地拉拢关系,干什么都是免费的,每个人都讨好他,他的地位一直提升到了除一切王室以外的公爵之上。他还得到了一位好妻子和三万英镑的银行利息。还从两兄弟那里得到了一份很好的工作。

    看到这里,我想到:人们讨好他,不就是因为他的钱多,人们太看重钱吗?

    钱不是一切,不是万能的!

    我的学习成绩不是很好,用钱是买不到知识,不能让我每次考试考满分的。

    金钱在知识面前还是很无力的,我一定要好好学习,才能获得知识,这是金钱不能的。

    经典著作百万英镑读后感模板 篇2

    《百万英镑》是美国19世纪的幽默大师马克·吐温的作品,这本书一共收录了二十多篇文章,有对伪善的宗教和人们的荒谬价值观的讽刺,也有对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问题的探讨。

    《百万英镑》融幽默与讽刺于一体。在我读这本书时,时常会笑一笑。于是就想一直看下去。而且这本书的题目非常吸引人,比如:《火车上发生的吃人事件》、《狗的自白》、《他是否还在人间》等等。《火车上发生的吃人事件》这篇文章主要讲的是:“我”遇到了一个新交的朋友,那个朋友给“我”讲了一个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个很恶心的故事。那个故事的内容是:他在几年前一次坐火车时,火车走到一处雪山就坏了,死亡在饥饿的阴影下慢慢逼近。在第七天,火车上的人实在是饿的受不了了,便找了一个身份最低的人煮了煮吃了,第八天也是这样,直到第九天,救援队才来到出事地点救出了他们。“我”听完了这个血淋淋的故事,都想吐了。后来才知道,原来那

  • 10、 经典著作霍乱时期的爱情读后感

    读书能让我们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在读了作者写的作品以后,不禁为作者精湛的笔法所触动,为了加深印象,就可以写一篇读后感,把心中感受写出来。您是否正在考虑如何写这个作品的读后感呢?读后感大全收集并整理了“经典著作霍乱时期的爱情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经典著作霍乱时期的爱情读后感(篇1)

    如果不是担心通宵阅读严重影响健康,打乱正常的生活秩序,我想能用一个晚上一口气把这本书读完,与《百年孤独》不同,这本书的写法确乎是现实主义手法,题材又是爱情,加之作者超强的文字功底和翻译者较高的翻译水平,阅读这本书确实毫不费劲,文字直接就从眼里钻进脑子里,闯进心灵。概言之,这是一本可读性极强的书,也是工作以来可以让我一口气读完的少数几本书之一。

    不过读完之后,却异乎寻常的平静,没有心灵的震撼,只是口中泛起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滋味。难道这就是作者让我们品尝的其所谓的“一生一世”的爱情的况味?

    马尔克斯曾经低调地表示,这是一本关于爱情的小说。与此同时,他在暗地里鼓足了野心,要穷尽这个题材的一切可能:暗恋、初恋、失恋、单恋、等待、殉情、丧偶、婚外恋、夫妻亲情、露水姻缘、黄昏暮情、老少畸爱……

    的确他做到了,这本书如同烹饪大师精心制作的一道爱情大杂烩,让我们品尝各式各样爱的况味,这种各式各样的爱穿插于一段如马拉松式的爱情长跑中,沿途的花花草草让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来不及欣赏更谈不上品味。好在虽歧路众多却始终不偏离主干道:初恋、失恋、单恋,漫长的等待最终迎来了黄昏暮情,似乎所有的菜肴都是为了这最后端上来的主食而准备,旨在让这所谓“一生一世”的爱恋能让人产生心灵的震撼。只可惜等到这主食端上来,我的胃已经被陆续填进去的各式菜肴填得满满的,无论这主食是多么诱人,却不得不无可奈何地硬着头皮拿起筷子夹进口里细细咀嚼,只是因为文字本身的吸引和阅读的惯性,或许潜意识里还是不想扫作者的兴。

    这本书让我稍稍有些感动的还是医生对妻子的爱,尤其是新婚初夜的那种耐心的等待,一步步地引导。或许是我的内心总是渴望一些灿烂光明的东西吧。其他的爱,尤其是纠缠一辈子的那种伺机而动的单恋,让我感觉很压抑,很阴郁,很变态。那不是爱,而是一种强烈的占有欲和变态的自我满足。阿里萨绝对不是一个爱情的守护神,而是一个爱情的野心家。他像一个影子一样活在这个世界上,追逐着爱情的生香活态却以他的自私与阴郁玷

  • 2022-03-23

  • 2022-10-14

  • 2022-09-20

  • 2022-10-20

  • 2022-09-30

  • 2022-10-18

  • 2022-09-16

  • 2021-09-23

  • 2022-09-27

  • 2022-03-18

  • 2022-09-20

  • 2019-10-29

  • 2022-10-14

  • 2022-09-24

  • 2022-03-11

  • 2022-01-27

  • 2022-06-21

  • 2022-09-16

  • 2019-11-12

  • 2022-09-22

  • 2022-09-18

  • 2022-06-05

  • 2022-10-17

  • 2022-10-18

  • 2022-07-18

  • 2022-09-22

  • 2022-10-24

  • 2022-10-27

  • 2022-09-22

  • 2022-06-28

  • 2019-11-12

  • 2022-04-29

  • 2022-05-25

  • 2022-10-26

  • 2019-11-16

  • 2022-10-24

经典著作读后感1000字
经典著作读后感1000字栏目为大家提供2024经典著作读后感1000字,经典著作读后感1000字大全,经典著作读后感1000字2024,更多经典著作读后感1000字在本栏目,欢迎大家阅读。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