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角度不同读后感 > 地图 > 角度不同读后感,2024角度不同读后感
角度不同读后感相关栏目
角度不同读后感热门栏目
角度不同读后感推荐
角度不同读后感

(共 9757 篇)

  • 1、 读《角度不同》有感500字

    有时,我们发现站在这种角度去思考问题是行不通的,这时,我们就应该站在另一个角度去思考,哪怕再不行。总有一天,我们会以一种独特的角度解决问题。

    《角度不同》是一篇很短的文章,却悟出了深刻的道理。

    从文章中得知发明家爱迪生想从植物中找出天然橡胶的新原料,做了很多实验。当他第五万次实验失败后,助手劝他放弃,因为助手觉得毫无结果。而爱迪生却说:“有一个结果,那就是我已经知道有五万种东西是不行的。”

    原来,爱迪生虽然失败了五万次,但却一直乐观。爱迪生这么努力,就是能发明更多东西,造福人类,也为了能成为优秀的发明家、科学家。在助手泄气时,而爱迪生鼓励自己,是因为他看问题的角度,结论就不同,心情也就不同。

    当我们做奥数题时,用假设法和枚举法都不行,有些人就开始放弃,一位自己没有得到结果。其实,我们是有结果的。结果就是我们已经知道有两种方法是不行的。换一个角度看问题,也许会有一个很乐观的答案。换一个角度看世界,世界也会变得更加美好。

    当一个人历经风风雨雨,他就会明白从多个角度看世界,得到的会是不同的世界。换一个角度看世界,就会看到不一样的风景,拥有不一样的心情,展现不一样的人生。

  • 2、 观《二十二》有感:不同角度看历史

    不同角度看历史

    ——观《二十二》有感

    保琲

    第一次走进影院看纪录片,总觉得纪录片在影院不会特别卖座,走进影院发现并没有想象的一两个人。这部电影还未上映就被炒得沸沸扬扬,或许因为他的主题或许因为网上盛传的排片率不高但希望大家不要忘记历史。《二十二》,从20万的受害者到22个人的晚年,可能是时光带走了他们的记忆、可是却始终都带走不了在每个中国人心中的历史,一向不太喜欢文字还原历史的我走进影院,以为导演给我们的是历史重现的画面感,可是并没有。

    不管观影的高中生是抱着不落后追求一个挂名的勿忘历史或者是赶着热点,就我个人而言从开始的学习到主题形式的深入问题,总给我一种不同一般的观影体验。

    在百度搜索中有这样的两个字眼来描述这部影片、“深情”“凝望”,我不知道这样的标签到底源自于什么样的深意,从我的眼中看去这部影片可能是让我们去深情地凝望这段历史、这段反复被人提起却还未被解决的历史;去深情地凝望这一个在历史中被伤害的群体,我仍然喜欢称为群体,即使只剩一个人我也不能忘却20万庞大数据给我的冲击。曾经无数的影视作品中这段历史不断被重现,这次导演反其道而行,他反观老人的晚年生活,以此来突出他拍摄的目的。记得有这么一句话叫做说,这部片子不是让人们去看历史是多么残酷,让我们多么讨厌侵略者,而是通过这个22个老人的晚年生活来表示现如今的我们不该忘记历史,亦要正视历史,然后走到未来。那么老人的历史呢,曾经的花样年华、却被战争残害、用自己顽强的意志和巨大的勇气活下去换来别人的鄙视和嘲笑;那么老人的未来呢、没有结局的历史,然后等了一辈子没有等到的道歉还被拒承认。

    突然喜欢导演这种简单朴实低调的表达方式来带给人们的思考以及对历史的重视,介绍中有这样说,“剧组以拍摄为目标,关爱为目的”,或许换种称呼,在我的眼里他更能算是一种艺术形式的采访,通过与这些老人的深入交流,影片不仅突破了历史资料和证据收集的局限性,更从客观、人性的角度,纪录这群幸存老人目前的生活状态,展现她们的生活态度,同时也自然的融入了中国各地的风土人情。影片没有刻意设计的情节,只是以细腻的感情和敏锐的洞察力去捕捉老人最随意、最自然的生活状态和无加修饰的情感流露。[引自百度]有人说,导演是在揭别人的伤疤来获取商业利益、而后导演也进票房费用捐赠给这个群体渡过晚年,我觉得这方面其实更像是一个新闻传播的伦理问题,当然更好的选择就是在能够避免这个

  • 3、 从不同角度多样描写秋日的优美句子

    对于入秋,每个人心里都有不同的印象。每个人对入秋的印象汇总为秋天的诗篇。您是否在收集和整理关于入秋的句子呢?请您阅读读后感大全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从不同角度多样描写秋日的优美句子》,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从不同角度多样描写秋日的优美句子【篇一】

    1.深深呼吸着秋日的气息,静静的聆听着秋日里那篇篇卷卷的美丽。

    2.接着,又来到了操场上,我躺在秋天的草地上,仰望天空,天显得格外高,要不怎么说“秋高气爽”呢!小草们抚摸着我的胳膊、我的脸。我们边朗诵秋天的诗:“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边享受着草儿抚摸着我们的那种舒适、凉爽的感觉。

    3.当清晨第一缕凉爽的风从窗外飘进来,吹在脸上,很凉爽。当第一片树叶从枝头随风飘落,落在满是落叶的地上。仿佛闻到了秋天的味道,听到了秋天的声音。

    4.秋天,那永远是蓝湛湛的天空,会突然翻脸而露出险恶的颜色,热带台风夹着密云暴雨,洪水暴虐。一会又风和日丽,飒飒秋风吹过,望天会从心底泛起缕缕淡淡的愁思。秋就是这样,用秋风引导出内心的忧愁。

    5.深秋,树叶枯黄了,纷纷扬扬地落在地上,像铺上了一层黄地毯,惟有鸡冠花不忍谢去,颇有独立寒秋的味道。

    6.秋天的美是成熟的它不像春那么羞涩,夏那么坦露,冬那么内向。

    7.最近你还好吗?挣扎和思念,都怕你听见,如何遮掩,对你痴痴地爱恋,一颗温柔的心跳在黑夜里独眠,想你,是我永远的语言!国庆节快乐!

    8.秋天结束了春天的明媚爽朗和夏天的生机勃勃,一阵秋风吹来,只有秋虫渐唱渐衰的悲鸣和秋木愈来愈孤立的寒枝。所以,秋天给多愁善感的诗人们莫名其妙地增添了一段说不出的愁:关于秋天的愁。

    9.饱满的稻谷,将农人的希望染黄。如金的秋阳,挂在父母黝黑的脸庞,汗珠滑落的瞬间,我的梦想从父母的肩膀上开始飞翔……

    10.秋风一吹,树上的叶子像一只只蝴蝶慢慢地,慢慢地着落在地上,给大地铺上一层金色的地毯。

    11.秋天的阳光,闪着水银的色彩,小草匍匐在绿叶上,一种沉醉和清馨绕着你不肯离去,红色的星星,枫叶在秋天里窃窃私语,阳光透过森林照在地上,让人向往,很是美丽。

    12.雨还在下着,不过没有了刚才的悲凉与孤单,因为这里有苍翠欲滴的老松树一望无际的田野,一座空房子和连绵起伏的山。雨在下着,那老松树用它那沙哑的声音在叙述自己经历过的风风雨雨,因为那些风风雨雨在它身上留下了数不尽的伤疤。

    13.小草弟弟也不认输,它们换上了

  • 4、 几篇从不同角度去看《乌合之众》的读后感示例

    人们把所有丰富的经历以及学习的知识都总结在了书里,等待我们去领悟。在阅读古斯塔夫·勒庞的《乌合之众》过程中,书中的描述让人欲罢不能,我们就可以通过文字的方式把那些心得体会记录下来,我们如何去领会《乌合之众》的内函呢?以下是读后感大全小编收集整理的“几篇从不同角度去看《乌合之众》的读后感示例”,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几篇从不同角度去看《乌合之众》的读后感示例(篇一)

    这个礼拜我们读的是乌合之众,嗯,是沐风所写的中国版的《乌合之众》,以下是读完后想法:

    01、一个人变得无脑,通常是各种原因作用的结果,所以不要轻易给别人贴标签。

    其次,不要忽视自己的任何一个小缺点,也许哪天他就和其他的小缺点一起共同组合产生化学反应带来不可预见的后果。同理,可以培养一些小优点,也许某个时刻也能大放光彩呢!

    02、人们更容易花掉偶然性收入,因为没有可以对标的努力。

    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大家很容易花掉得来的钱,大吃大喝大额购物,消费一些平常舍不得的东西。

    偶然性收入会带来另外一个问题:提高大家的消费阈值。所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因为购买了不符合自己消费层次和消费能力的名贵产品,提高我们的消费水平。待消费完毕,再回到原来的普通生活水平会很不习惯。

    03、利益和安全感算是非理性行为的终极解释,其余都是他表现出来的各种现象。

    看起来是人们在路口聚集乱糟糟的.一群之后就过马路,其实是因为一开始走的人并没有受到任何惩罚,反而增加了通勤效率,于是自然谁也不肯吃亏。还有,当我们闯红灯被车撞了以后,不是白撞,而是哪怕车原本没有责任也得赔偿,这其实就是一种很不好的暗示,暗示随意闯红灯可以增加通勤的效率,风险却并不大。

    所以我们的所以过马路的成本是非常低的。我。最终总结人外在形态可以到,内心的各种行为都有其内在规律,不要轻易的批判一个人,也不要让自己轻易轻易的让自己成为乌合之众。

    外在行为可能乱糟糟,内心却其内在规律,不要轻易的批判一个人,也不要让自己轻易轻易的让自己成为乌合之众。

    几篇从不同角度去看《乌合之众》的读后感示例(篇二)

    本周书单为《乌合之众》,作者庞勒是法国的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这本讲大众心理的书也受到了另外一位心理学大牛弗洛伊德的盛赞。可能因为太学术的原因,加上又是碎片化的阅读场景,这本《乌合之众》看起来其实有点吃力。

    一、群体无智慧vs群体智慧

    其实从书名

  • 5、 从不同角度去看的《一问一世界》读后有感示例【分享】

    高尔基曾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一问一世界》后,我被作者描绘书写的情景吸引,印象深刻,对于这个《一问一世界》,我们都需要写一篇读后感来加深对《一问一世界》的理解。《一问一世界》读后感究竟该如何写呢?下面是读后感大全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从不同角度去看的《一问一世界》读后有感示例”,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从不同角度去看的《一问一世界》读后有感示例【篇一】

    看完了杨澜的《幸福要问答》后感触颇深,结果第二次去图书馆就看到了这本书的姊妹篇《一问一世界》后。便迫不及待的买下来。

    这本书与上本书相比有所不同,上一本书主要的篇幅是描写女性该如何实现个人价值。而这本书涵盖的面就显得更广一些,他是描述一个人如何从多方面来实现个人的价值。

    本书贯穿的线索有三条,最大的一条是以杨澜的人生为线索,其次则是以杨澜在《杨澜访谈录》中所采访到的嘉宾的人生为线索,最后是杨澜创办的阳光集团的过程为线索,这三条线索可以集中体现出杨澜的人生价值。她的人生价值来源与何处呢?

    1、不断的选择

    杨澜曾是央视当家花旦,在事业鼎盛时期,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习后,回国创办阳光传媒集团,在这不断选择的过程中杨澜的身份在不断扩大与变化,最后不但成为了一名优秀的主持人,还是一名企业的老板,这样的不断的选择中实现了杨澜的人生价值。

    2、不断探索成功的奥秘

    杨澜之所以创办阳光集团,是因为她想做一个高端,经典,又富有时代气息的电视品牌。为了这个目标的诞生,公司需要支付大笔的开支和极具创意的节目形式。正是因为杨澜在不断的探索与创新精神,才使得她的节目经久不衰。

    3、对工作的敬业

    杨澜的节目以访谈为主,才发现她在这十年间她采访了不计其数的人。但要采访一个人前,杨澜要从各类书籍,报刊中做功课。她对工作敬业到无论在何处都要抱着与采访嘉宾有关的资料与书籍阅读,目的是从海量信息中提炼出有价值的东西,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正是这样的敬业态度,才使得嘉宾对她提出的问题赞赏有佳,创造良好的价值。

    所以价值从何而来?它来源于你的努力,及对成功的希望与对新事物的不断尝试,还有对人生的不断抉择,就能实现人生价值。

    从不同角度去看的《一问一世界》读后有感示例【篇二】

    彼得·巴菲特说,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的好奇心。杨澜说“我的好奇心无可救药。”这本《一问一世界》的主要内容基本上是围

  • 6、 换个角度读后感汇总

    伴随着岁月流逝,总有一部作品能给我们带来最初的感动。在快节奏生活中阅读作者的作品,您可以在都市生活中体会到作者的感想,我们不妨尝试将内心所想用文字体现出来。您是否想起写作品的读后感就大脑空白呢?考虑到你的需求,读后感大全编辑特意整理了“换个角度读后感”,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换个角度读后感 篇1

    早在小学时便听过《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这本书,大家对它的评价大致是震惊了!或也许是我们疯了,他们才是正常人!等等。对本书的一致好评让我十分想拜读这本颠覆正常人思想的书,但由于各种原因,直到最近才阅读完这本书。

    对于这本书,我的评价是:作为小说,它是成功的。但作为如作者与书商宣传的纪实及学术类书籍,我认为是富有争议的。

    从小说的角度看,我认为书中许多角度都十分引人入胜,引人思考。

    作者的文字一直令我思考:天才和疯子,是否真的一步之遥?书中很多被送至精神病院的疯子,都有着清晰的头脑与逻辑。他们提出的许多观点,作为正常人的我,经常被怼得哑口无言。

    印象很深刻的一段:一位患者被家人和伴侣认作被附体了,因为几年前开始模仿他人。她模仿的惟妙惟肖。除了外形,她的眼神、动作和语气等和附体的人完全相同。

    令人毛骨悚然的是:那些附体的人,都是活人。

    作者问她为什么要这么做,她说:因为她好奇别人的世界是怎么样的。于是她选择换个角度看。

    太平常的一句话,完全想象不出这是出于一个精神病人之口。这让曾经也这么想过的我被吓了一跳。

    但思考过后,我开始明白为何她被认作是精神病人。

    因为疯的不是这句话,而是为这句话所付出的行动。

    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曾经的我也这么想过,但我选择的是多看书,去看书中的另一个世界,这是普通人的行为;科学家想看另一个世界,于是去探索宇宙、生物这是天才的行为。对比之下,精神病人与普通人甚至天才最大的区别不在于他们的奇思妙想,而是他们因为这些奇思妙想而将行为及思想变得诡异起来。

    那一步之遥,或许指的就是这个。

    同时,这本书的另一个成功之处在于能够引发作者进行深入的思考与探究。

    书中的很多观点与常人的观点往往是相似的,因此也能引发常人更多的思考。除此之外,这本书还让我有了一种想去阅读之前毫无兴趣的学科书籍,想去了解更多的知识,看更大的世界。

    但不得不说,作为一本学术类书籍的话,它并不能被称作优秀。

    首先,它的语言并不严谨。全书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是类似我的一个物理学教授说、学心理学

  • 7、 写角度的作文

    作文能充分展现个性体现思想深度和能力,写作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身边文化的知识。希望这篇“写角度的作文”可以满足您的期待让您感到满意。感谢您的浏览!

    写角度的作文【篇1】

    从古至今,英雄一词似乎都为男儿所有。提及此词,人们大多想到的是在战场上厮杀的将领,如霍去病;或为国家利益而舍小我的刺客,如荆轲。但在我心中,亦在英雄的领域为她们留有一席之地。

    第一次听到和亲公主之名,是缘于历史读物上昭君出塞与解忧公主的故事。书中大赞统治者的英明,用联姻取代了战争,但合上书,我心中却是疑问,和亲公主们呢?为何没有人为她们道一句赞词?

    和亲对于他们意味者什么?意味着以后的岁月不再有故乡温婉的韵味,取而代之的是用塞外黄沙填尽的余生;意味着与亲人的永别,自此再不会听闻故乡的音讯;意味着要割舍心中的那位良人,不再会有良人掀开喜帕的娇羞,也无法向他人述说心中之感。

    这对于一名女子来说是何其残酷,但为了天下苍生,为了征人不再只靠羌笛解乡愁,为了思妇不再望月流泪,她只能无奈的放下心中万般的不舍,披上如火的嫁衣,拜别于朝廷,从此踏上未知的远方。

    她们走过荒废的城邦,路过废墟中升起的残烟,裙摆被塞外大风扬起,又抚过被鲜血染透的狂沙,然后以纤弱的身躯‘走到’两个交战的国家前,大喝一声—“停!”。

    从此灯火长明万家,共暖欢喜天下。安居其业的百姓会在茶余饭后赞叹当今圣上治国有方,但没有人会想起那远在塞外的女子,没有人会关心她生活习不习惯,过的开不开心。

    也许她的姓名会在某位说书人口中被不经意提起,然后人们或叹息而过。

    时过境迁,她们的足迹与故事被层层黄沙所掩盖,但我依旧被他们这沉默的英雄所感动。

    写角度的作文【篇2】

    “妹妹要来我们家了!”这是一句让我欲哭无泪的话,九岁的妹妹根本就是自私、固执、刁蛮的代名词。

    曾经提醒她别边看电视边吃饭,她眉毛一横,眼里滚动着凶狠的熊熊燃烧的火焰:“我偏要!”包里钱不够买书,请求她借两块,她不屑地瞄了我一眼,嘴巴翘到天上去:“自己买,不借!”

    她要来我家,简直是我活受罪,我常常对着她高傲的背影偷偷地“嘁”一声,在她旁若无人地挤开我时对她吐舌头……

    可是,那一次,我在看见她蜷缩着身子被寒风侵虐时,分明感到一股酸意涌上鼻头……

    那是一个被凛冽的寒风肆虐的下午,冷清的空气里不时飘来几句气急败坏的抱怨声:“你也真是!大冷天带我出来看书!”

    我闷着一张脸,一声不吭,任由妹妹

  • 8、 读《换个角度》有感
    生活中的所有事物,都可以换个角度改变看法。有人说考试考砸了,换个角度看,这何尝不是检测自己的机会,可以促使自己下一次考试更认真努力地复习,巩固盲点呢?草儿被暴风雨折弯了腰,这何尝不是它在长久的顽强挺立后躺下来休息,为下次不畏风雨的傲然挺立呢?花儿受岁月璀璨凋零,这何尝不是它养精蓄锐为下一个春天勇敢绽放呢?换个角度看,会更美好。 曾经有一个人,在大学毕业后出来社会找工作。一开始,他充满激情,以为自己会找到一份好工作。但事与愿违,他常常失败。在他遭受第五十次没有一家公司愿意雇佣他的失败时,他感到迷茫,甚至想要放弃。 直至有一天,他突然明白,即使他有五十多次面试都以失败告终,但也给他积累了丰富的社会经验。使他明白要真正找到自己所缺乏的能力和素质,找准自己的方向和定位。五十个方向是错误的,但还有无限个方向等着他。既然自己找不到工作,那么换个角度想,说不定可以创业呢?结合换角度的分析和经验,他最终成立了自己的公司,走向了事业的巅峰。 在哪本书上看到过,有一个女生,从小长得丑,非常自卑,以至于在学校不敢抬头,沉默寡言,成绩也不好。有一次,她停在了一面镜子前,认真地审视自己。她开始不再为自己的样貌而感到自卑。并且慢慢地发现;我虽然长得不好看,但是我跟别人一样,有健全的四肢,也有鼻子、嘴巴、眼睛。而且我画画也很好看,唱歌也很好听啊。此后,她重拾信心,参加了美术作品比赛,作品被送去了县区评奖,并得到了二等奖。她还报名参加了学校的歌唱比赛,在自己真实的水平中获得了一等奖! 每个人都总有自己的短板、缺陷,这是无可避免的。但是换个角度看,我们同时拥有自己独特的优点甚至技能。都可以在同一片蓝天下共同奋斗,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明天,勇敢地踏上自己想走的路。 换个角度看问题,能让挫败的人抓住另一个机会,走向成功;换个角度看现实,能让自卑的人勇敢展现自己的优势,走向希望;换个角度看世界,你会发现灰色的天空也有翱翔的鸟儿,深色的泥潭也有顽强的小草,荒凉的戈壁也有绽放的花儿。世界依旧那么美好,明天依旧充满希望。

  • 9、 《世界因你不同》读后感

    李开复老师的自传《世界因你不同》这本书,我在xx年的时候就曾看到有同事在阅读,由于之前一直盲从于大家对开复老师的崇拜,以至于我总是以为开复老师是神一样的人物、很成功、很厉害。直到今年6月份开始认真阅读这本自传,才初步了解了开复老师,并不是我所想象的那样,他也是一个普通人,但是他与我们的不同之处在于他很幸运的生在一个良好的家庭背景下,并且因为其母亲及家人开明的思想,很早就受到优秀的西方教育,接触的人与事,对他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产生了积极、意义深远的影响,以致后来一步步正确的选择和成功。

    对于开复老师,我想用几个短语来形容:正直、诚信、儒雅、乐观、宽容、体贴、幽默、严谨、有理想、有担当、使命感、热心助人……我觉得用所有正面的词汇来形容都不为过,甚至我觉得他是个很完美的人。

    我相信,很多人都希望成为开复老师那样受人爱戴,并且很成功的人。我也曾经这么想,但是开复老师的家庭背景、教育经历、职场生涯等是每个人都不太可能复制的,这也是开复老师一直强调的:跟随我心,做最好的自己。

    整本书,叙述了从幼年聪明顽皮的开复,到中年稳重成功的开复老师,这期间的趣味、波折、感人画面,我也感同身受,时而会心一笑,时而伤心难过、百感交集。书中所讲的大部分故事细节我已记不清了,但使我深受触动的就是开复老师的座右铭:人生在世,要用勇气去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用胸怀去接受不能改变的事情,用智慧分辨两者的不同。开复老师也一直践行着 世界因你(我)不同 的价值观——想象一个世界有你,另一个世界无你,让世界因你的态度与行为发生有益的变化,这就是你一生的意义。

    从苹果、微软、google、创新工场一路走来,每一次工作的变动,都是开复老师跟随我心与积极影响世界的表现。我也感受到,开复老师在面对挫折时的困苦、朋友为利益反目时的心痛等诸多考验所展现出的镇定、无畏的品质,这正是卓越的领导者应具备的素质。成功并不一定是追名逐利,但是努力实现自身价值的过程中,名与利自然会不期而至。

    这让我想起一部关于教育题材的印度电影《三个傻瓜》(也叫《三傻大闹宝莱坞》),里面的男主人公兰彻,无论是在求学,还是在步入社会的阶段,都是在做自己热爱的事情,不追求成绩与排名,并且打破陈规,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努力使自己做到更好,最终财富与名誉自动降临,他的态度与行动也积极影响着他的朋友。我清楚的记得《三个傻瓜》中两处很经典的对白,分享出来

  • 10、 世界因你不同读后感

    篇一:《世界因你不同》读后感

    《世界因你不同》读后感

    翻阅李开复自传如同渴望知道另个世界,一个有你的世界,一个没有你的世界,对比一下究竟有多不同,正如李开复所述“一个人的可贵在于他是一个诚信和负责的人,如果不具备这样的品质,不但会丧失很多宝贵的机会,也会让周围的人接二连三的失望,而这样的人,自己不但会丧失通往成功之路的基础,也会让他人处于“失信”的阴霾当中。

    我们都会觉得他的生活可谓是一帆风顺,有明智的大脑、疼惜他的母亲、贤惠美丽的妻子、成功的事业等,完美的让人羡慕,看到它被苹果、微软等国际大公司争相聘请时,我在想他是凭的什么才可以如此成功,我要如何向他靠拢。 我很佩服他,他总是可以明确的知道什么是自己想要的,让他能够清楚的认知自己“从不同的观点看问题,任何问题都没有正确答案,”这一句话反映了中式教育和西式教育的差异。西式的教育更重视的是兴趣的培养,我们也要学会静下心来看自己,究竟什么是我们想要的,因为我相信,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无可替代的,世界也会因我们而不同。

    我个人认为,虽然李开复是成功的,但并不能说明每个人都可以模仿,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所处的环境,以及自身的条件,去学习一些他如何在困境、逆境中生存和发展的承受能力,以及汲取他在失败和挫折中总结的经验和感悟。首先肯定的是,李开复从小到大接受的教育和我们国家的应试教育是大不相同的,家庭深厚的文化熏陶也不是普通人所拥有的,所以造就他善于充分发挥自己,始终保持勇气“我终于意识到,失去勇气就意味着丧失了面对挑战的机会,不但于是无补,还可能让我终生悔恨。如何从艰难中站起来,我们也可以学习他如何与人相处,如何去管理下属,如何去发挥团队的力量,“制定并与员工分享美好愿景,能充分激发员工的参与感合积极性,可以让整个团队保持激昂的斗志和坚定的方向,这是领导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是不会因为我而改变,但因为有我而不同。“成功并没有绝对意义,成功,就是做最好的自己,并把最好的自己呈现出来。”

    page- 1 -

    这个世界有李开复,也有马云,一个大儒大雅,一个古灵精怪,但都能成事。

    李开复这个世界级的传奇人物,以其聪明过人的天赋,良好的家庭熏陶,别具一格探索新奇的个性,加之后天的勤奋和努力,演绎了一场与众不同的人生经历。他总是能很理智的分析自己内心需求,很大胆并且适时地做出人生的重大选择,超越平常人的思维方式,对新事物,新领

  • 2022-01-10

  • 2022-05-26

  • 2022-10-20

  • 2023-04-26

  • 2021-07-16

  • 2022-02-03

  • 2019-10-24

  • 2023-04-24

  • 2019-09-20

  • 2019-09-20

  • 2021-07-05

  • 2019-10-24

  • 2023-05-04

  • 2021-09-08

  • 2022-02-03

  • 2019-10-29

  • 2019-10-24

  • 2019-10-29

  • 2019-09-22

  • 2019-10-29

  • 2019-11-11

  • 2019-11-06

  • 2021-08-04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5

  • 2019-09-25

  • 2019-09-23

  • 2019-09-25

  • 2019-10-17

  • 2019-09-20

  • 2019-10-29

  • 2019-09-23

  • 2019-09-20

  • 2019-10-20

  • 2019-10-29

  • 2019-10-29

  • 2021-07-20

  • 2019-09-20

  • 2019-10-11

角度不同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角度不同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角度不同读后感、2024角度不同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