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观后感 > 东京一年的读后感800字 > 地图 > 东京一年的读后感800字

东京一年的读后感800字

发布时间:2019-11-06 来源:互联网

东京一年读后感:换个角度看生活。

电影或电视剧,是可以影响一个人一辈子的,作品的情节,经常让我们生出万般感慨,在观赏了后,心中感慨万千,不禁为作品所深深折服,通过写观后感的方式,我们在不知不觉是成长。观后感究竟该如何写呢?小编特地花时间为你收集并编辑了东京一年读后感:换个角度看生活,供你参考,希望能帮到你。

东京一年这一本书是作者在东京生活一年的日记,里面展现了她对于一些艺术、作者的看法。书中没有什么曲折的情节,也没有什么深刻的哲理,有的知识平平淡淡。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东京一年读后感:换个角度看生活,快来看一看吧。

这本书是蒋方舟独自在东京生活一年的期间写下的,大概算是日记的一种,记录了这一年时间她在东京的所见所想。

对于蒋方舟并不算熟悉,当然,熟悉的作者本来也非常非常少,只是偶然间看到这本书,然后看着看着就看完了。书本身就比较短,内容很概括、凝练,蒋方舟不是一个磨磨唧唧的人,有些地方甚至让人觉得有点儿太概括了,反正这本书挺容易看下去,就是一个日常的记录,没有什么曲折离奇的情节,没有什么高深的道理,也没有什么干货,就是看看别人的生活,想想自己的。

蒋方舟可看过太多书了,所以为什么别人写个日记都能写这么好,而有些人的日记都是早上我起床,然后吃了一个早饭。她对文学和艺术了解挺多的,在东京去看了好多的艺术展,书里写了很多她对于一些著名作者和艺术家的看法、理解。

一个作家的生活,还是可以值得羡慕的,可以一个人到东京生活一年,不是为了工作,也没有什么特别的目的,如果有的话大概就是找找灵感、体验生活。这是作家的优势吧,毕竟普通的上班族通常是不能这样的。

也许这个可以叫做深度游,居住一年比起上车睡觉、下车拍照的旅行确实是会来得深刻得多。

书里提到一些人在这一年的时间里自杀的事情,一些蒋方舟认识的人,这些人因为某些原因自杀,可能是因为抑郁症,也可能就是找不到活着的意义,他们的自杀让人感到惋惜,而蒋方舟和她身()边的一些人,在面对这些事情的时候,也会问问自己我苟活的理由又是什么呢?

印象中很多天才作家、艺术家都会有轻生的倾向,大概是因为这类人都太过于敏感,感情太充沛,所以世间的美好在他们眼中放大很多倍,世间的丑恶同样放大很多倍,而且自己并没有能力去改变那些丑恶的东西,所以竟然不能改变,就厌恶、逃离,如果整个世界都是这样的,那就离开这个世界。艺术家们好像都比较极端,梵高、尼采这些人既是天才,也是疯子。

独自去陌生的地方生活一年,这样的事情对于现在的我来说,是没什么好期待的,大概是因为很多自己想去的地方都去过了吧,对于其它的地方、风景、人文都没什么特别的向往,去过的那些地方,给我的感觉是,看到什么样的风景、留下什么样的记忆,不仅仅取决于风景本身,还在于你是什么样的人,更在于你路上碰到的人或者那些一起旅行的人,同样的地方,和不同的人去,带来的感受迥然不同。

看过蒋方周写的几篇短篇小说,几乎都是关于爱情的,而且都是很悲伤的那种,都是把美好摧毁给你看的那种,我想她大概也不是一个很相信爱情的人。之前看过一本关于感情方面的心理学书籍《亲密关系》,书里给一些人划分了类别:安全型、逃避型、回避型,当然,安全型是最好的,不过每个人因为原生家庭的原因、人生经历的不同,可能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问题,安全型的人毕竟也不算太多。

有些人是克制和冷静的,不那么容易把心里房间的门打开,至少不会轻易的全部打开,这需要时间。有些人从小就缺乏某些东西,于是在后来碰到的时候,就当做救命稻草一样抓着,结果这根以为的救命稻草,最后却是压死骆驼的最后那一根,这是一件让人很绝望的事情。每个人的坚强大概都是有程度的,不在乎的事情,当然不怎么能伤害到你,越是在乎什么才越会被伤害,所以慢一点,再慢一点,但愿好运,余生可期。

HdH765.cOm更多精选观后感阅读

观《二十二》有感:不同角度看历史


不同角度看历史

——观《二十二》有感

保琲

第一次走进影院看纪录片,总觉得纪录片在影院不会特别卖座,走进影院发现并没有想象的一两个人。这部电影还未上映就被炒得沸沸扬扬,或许因为他的主题或许因为网上盛传的排片率不高但希望大家不要忘记历史。《二十二》,从20万的受害者到22个人的晚年,可能是时光带走了他们的记忆、可是却始终都带走不了在每个中国人心中的历史,一向不太喜欢文字还原历史的我走进影院,以为导演给我们的是历史重现的画面感,可是并没有。

不管观影的高中生是抱着不落后追求一个挂名的勿忘历史或者是赶着热点,就我个人而言从开始的学习到主题形式的深入问题,总给我一种不同一般的观影体验。

在百度搜索中有这样的两个字眼来描述这部影片、“深情”“凝望”,我不知道这样的标签到底源自于什么样的深意,从我的眼中看去这部影片可能是让我们去深情地凝望这段历史、这段反复被人提起却还未被解决的历史;去深情地凝望这一个在历史中被伤害的群体,我仍然喜欢称为群体,即使只剩一个人我也不能忘却20万庞大数据给我的冲击。曾经无数的影视作品中这段历史不断被重现,这次导演反其道而行,他反观老人的晚年生活,以此来突出他拍摄的目的。记得有这么一句话叫做说,这部片子不是让人们去看历史是多么残酷,让我们多么讨厌侵略者,而是通过这个22个老人的晚年生活来表示现如今的我们不该忘记历史,亦要正视历史,然后走到未来。那么老人的历史呢,曾经的花样年华、却被战争残害、用自己顽强的意志和巨大的勇气活下去换来别人的鄙视和嘲笑;那么老人的未来呢、没有结局的历史,然后等了一辈子没有等到的道歉还被拒承认。

突然喜欢导演这种简单朴实低调的表达方式来带给人们的思考以及对历史的重视,介绍中有这样说,“剧组以拍摄为目标,关爱为目的”,或许换种称呼,在我的眼里他更能算是一种艺术形式的采访,通过与这些老人的深入交流,影片不仅突破了历史资料和证据收集的局限性,更从客观、人性的角度,纪录这群幸存老人目前的生活状态,展现她们的生活态度,同时也自然的融入了中国各地的风土人情。影片没有刻意设计的情节,只是以细腻的感情和敏锐的洞察力去捕捉老人最随意、最自然的生活状态和无加修饰的情感流露。[引自百度]有人说,导演是在揭别人的伤疤来获取商业利益、而后导演也进票房费用捐赠给这个群体渡过晚年,我觉得这方面其实更像是一个新闻传播的伦理问题,当然更好的选择就是在能够避免这个群体收到伤害的同时能够让社会有所反思,在影片艺术形式上的刻意隐藏和回避,无疑这样的影评我觉得他也在保护老人的基础上引起了社会的深刻反思,将观众走入老人的真实内心世界,聆听老人道来她们的故事。我坚信传播必然产生意义、而这部影片的意义就在于存封于国人心中的记忆和历史正渐渐的被正视和追究。

看完整部片子,其实没有像其他历史剧画面重现的视觉冲击来得严重,并没有给人以血腥和暴力的战争画面来刺激观众的内心,相反,导演以一种平静的记述手法描绘老人的晚年生活,但是鲜少有人不感觉到沉重压抑的心情,这样想来也和全片的基调有关。鲜少有像样的片子能够减少视听中的音乐部分,甚至有影片能够通过音乐来叙述故事,没有音乐,老人的呼吸、叹息、回忆声响,影院里什么其他声音,可能是担心错过些什么吧,但确实没有音乐的气氛让我的内心十分压抑,总感觉被人摁住了喉咙。全片开场的唢呐声,一个老人的葬礼,多人的送行,引出22个老人晚年的不同境遇,结尾再次回到唢呐声,然后一片白茫茫的,不知道导演的暗示是否那么明显,但全片的基调必然与其开篇的白茫茫与葬礼脱不了关系。我喜欢导演的画面感觉,几乎贯穿全片的自然光线,让画面显得自然温柔,简单的某些画面构图对比,却又默默强调着战争残骸的痕迹。有人说导演是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记录,但在整个片子结束以后我并没有觉得这些东西离我们很远,或者说是能够让我们冷眼旁观。这样剧组的组成在这样的观影感受中让人不觉冷漠反温暖。(《二十二》剧组是由一支特别的队伍组成,除了国内外的专业电影人士,还包括各方学者及爱心团体加入。)这样的题材和艺术处理方式,让我更深的理解着这段历史。

呼吁社会正视某些东西的影片不在少数,或者说所有的电影都在呼吁和引发人的思考,所有的生产和传播都有他自身的意义,而我觉得每个人都会理解到不同的意义。这部影片带给我的更是一种对待历史的态度,一种引社会反响的艺术形式。我记得片中有人这样说“慰安妇”这个词是来自于日本,不喜欢将这样的标签给她们,她们其实也是一群普普通通的老人,可是她们却也是不普通的历史英雄,我喜欢称她们为英雄,尽管没有战争中的牺牲,没有战场中的鲜血,她们仍然值得被历史铭记,被社会铭记、被中华儿女们铭记,而不是孤独的一人独自带着这段黑暗的记忆离去。在我们了解历史的同时正视历史,然后更多的能够关注和帮助解决,帮她们得到那还在发酵中的道歉和尊敬。

历史、铭记;她们、铭记;肃然起敬。

生活,要的就是冒险:初中一年级读后感


前言:读后感的内容,来源于我们对书记的领悟,因此,小编收集整理了大量的读后感,供大家学习阅读!

生活,要的就是冒险:初中一年级读后感

所有这些事情,以及我个人后来十多年的惊险遭遇,我可能以后再一一叙述。看完这一段,我合上了书,脑海中的思绪又乱了,一个个画面浮现在我的眼前,这些事情也让不满足于现状,不甘平庸,有冒险和实干精神,性格坚强的鲁滨逊得到了满足。

从一开始鲁滨逊决定要背弃双亲和朋友,离走他乡时,他也将注定会遇到那么多心惊胆战的故事。从他自己第一次出海成了海盗的奴隶,到自己抓住时机逃走,又卖掉了佐立和小船,在一个城市过上了安逸的生活,可是一心想冒险的鲁滨逊又准备去非洲卖黑人,结果途中穿沉入了海中,唯独自己获救,逃到了荒岛,救了一个土人并把它变成了奴仆,鲁滨逊还建立了自己的王国,无忧无虑。这些事情在冥冥之中就反应了他的未来。

被称为英国小说之父的丹尼尔笛福在《鲁滨逊漂流记》中写鲁滨逊制作大缸道我大缸做得不成功,但那些小器皿却做得还像样,像那些小圆罐啦,盘子啦,水罐啦,小瓦锅啦等等,总之,一切我随手做出来的东西,都还不错,而且,由于阳关强烈,这些瓦罐都晒得特别坚硬。这一句话,写了在制作陶器的过程中鲁滨逊尝试了各种办法,做出来的东西不但奇丑无比,而且易裂易碎。但他并没有气馁。在经历了无数次失败后,终于做成了一些小器皿。

好比我们生活中,做事,不也应如此吗?虽然一开始会很很不顺利了,但这样才能激励出人的斗志,常言道失败乃成功之母不经历风雨,又怎能见到彩虹?,所以,只要自己努力奋斗了,失败的下一刻也许还是失败,但在下一秒,便能是成功。就像鲁滨逊的一生,虽然遭遇了意想不到的挫折,历经了无数次失败,但他终究还是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在这个充满现实主义的年代里,应跟着自己的意愿走,总没有错,因为,生活,要的就是冒险!


生活,要的就是冒险:初中一年级读后感模板


前言:读后感的内容,来源于我们对书记的领悟,因此,小编收集整理了大量的读后感,供大家学习阅读!

生活,要的就是冒险:初中一年级读后感模板

所有这些事情,以及我个人后来十多年的惊险遭遇,我可能以后再一一叙述。看完这一段,我合上了书,脑海中的思绪又乱了,一个个画面浮现在我的眼前,这些事情也让不满足于现状,不甘平庸,有冒险和实干精神,性格坚强的鲁滨逊得到了满足。

从一开始鲁滨逊决定要背弃双亲和朋友,离走他乡时,他也将注定会遇到那么多心惊胆战的故事。从他自己第一次出海成了海盗的奴隶,到自己抓住时机逃走,又卖掉了佐立和小船,在一个城市过上了安逸的生活,可是一心想冒险的鲁滨逊又准备去非洲卖黑人,结果途中穿沉入了海中,唯独自己获救,逃到了荒岛,救了一个土人并把它变成了奴仆,鲁滨逊还建立了自己的王国,无忧无虑。这些事情在冥冥之中就反应了他的未来。

被称为英国小说之父的丹尼尔笛福在《鲁滨逊漂流记》中写鲁滨逊制作大缸道我大缸做得不成功,但那些小器皿却做得还像样,像那些小圆罐啦,盘子啦,水罐啦,小瓦锅啦等等,总之,一切我随手做出来的东西,都还不错,而且,由于阳关强烈,这些瓦罐都晒得特别坚硬。这一句话,写了在制作陶器的过程中鲁滨逊尝试了各种办法,做出来的东西不但奇丑无比,而且易裂易碎。但他并没有气馁。在经历了无数次失败后,终于做成了一些小器皿。

好比我们生活中,做事,不也应如此吗?虽然一开始会很很不顺利了,但这样才能激励出人的斗志,常言道失败乃成功之母不经历风雨,又怎能见到彩虹?,所以,只要自己努力奋斗了,失败的下一刻也许还是失败,但在下一秒,便能是成功。就像鲁滨逊的一生,虽然遭遇了意想不到的挫折,历经了无数次失败,但他终究还是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在这个充满现实主义的年代里,应跟着自己的意愿走,总没有错,因为,生活,要的就是冒险!


独居的一年读后感范文


《独居的一年》一书由约翰欧文所著,是一个关于爱欲与成长的故事,有事让我们哈哈大笑,有时让我们默默流泪,当你找到爱时,你就找到自己,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读过这本书?下面给大家带来的是独居的一年读后感范文精选10篇。

看到书名以为是主人公度过了一年的独居时光,并在一个人独处的时间里逐渐找到了爱。但是开始看前十页的时候发现书的尺度真的好大,一个不幸的家庭,双子的离世,父母之间的隔阂,小女孩从小就生活在怀念哥哥的日子里。而一个年仅16岁的男孩,爱上了比他大23岁的女人,这是爱吗?一个情窦初开的年纪,在我们的眼里,或许这是奇怪的,或者有违常理,可是难道这样的爱就不是爱吗?可能每一个人在每一个阶段对爱的体会都不一样吧。4岁的露丝又是怎么理解父母之间的感情,她会认为他们之间有爱吗?她怎样看待她从未见过的哥哥们,她和哥哥们有爱吗?可她也只是从墙上一个又一个照片里认识他们,从父母讲的故事里知道他们,幼小的她理解的爱或许是母亲对失去儿子们的痛苦,最后干脆也离她而去。

整个书中最喜欢玛丽恩,她不是一个女儿的好妈妈,但是一个活的最自如的人,最喜欢对玛丽恩在码头等候埃迪的描写:她坐在挡泥板上对抗狂野不羁的东北风,努力把车头上埃克塞特年鉴翻飞的册页压住,她的双腿漂亮修长...总是能想到这是一副敢爱敢恨的女人孤独又潇洒的画面。埃迪爱上她或许是因为之前接触的年长女性是一个不修边幅的女人,而玛丽恩在埃迪的身上找到的是逝去的儿子们的影子,他的年龄与他们相仿,干净帅气,给她死气沉沉的生活带来了阳光和生机。但是这一切都是短暂的,埃迪只是暑期工,他们不能一直陪伴彼此,所以最后她只能带走与儿子之间所有的记忆,用相框里一个个故事来温暖自己的后半生。

我们每一个人都在寻找爱的路上越走越远,或许爱是相依陪伴,或许爱是独自离开。有些爱是圆满的太阳,而有些则是有缺失的月亮,我们可能会忘记自己,但一定不会忘记爱。

当看到这本书四分之一的时候,觉得作者似乎对书中的角色都充满了厌恶。但因为要掩饰这一点,作者的笔触刻意的与书中的角色疏离。于是便去查找背景资料,作者欧文童年父母离异、曾经孤僻自闭。突然明白书中所引的这句:童年时代,总有一瞬,门被打开,显现未来。因此,安下心来,再次令自己投射于这部小说之中。小说对父母之间的冲突描述精准,虽然有些伏线拉的有些过于冗长,仍交待的很清楚,但对内心描写笔力不够。书中的角色都有点自闭的影子。自闭的人都很敏感,但表达上会有欠缺,这不是有意而为,好像脑中有个橡皮擦,往往在旁人看来最为关键的那一点恰恰是被抹去的那一点,又好像有个不受控制的开关,被随意拨弄着。而这些角色的表现,有种矫枉过正的姿态,那是因为自闭的人在观察世界的时候,要竭力去判断哪些是正常人会做的事情--无论好事还是坏事,从而得出应该这么做才正常的结论。否则,所要面对的就是群体漠视的状况,无处逃脱与无边无际的孤寂。看到最后是宽容,不出所料。至于爱情,无力评说。以书中这句话结尾:勇敢是接受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不去做无谓的事。只是,那些事情仍然还在,不会离开。

拿到书的一刹那,看到粉嫩的蕾丝书皮,感官上满满的少女感。的确,少女的一些特质也体现在欧文的文字中,比如细腻,比如一些看似暧昧却又点到为止的温柔。接着是题目,widow(寡妇)在中文的标题中没有体现,乍一看来是违背了欧文的想法,但通篇读过之后,独居却用的恰到好处。在我的理解中,独居不仅仅说的是露丝独居的那一年,也可以代指玛丽恩的孤独忧伤,代指特德看似忙忙碌碌却又掏空身体的各种勾引,还有那个沉浸在玛丽恩怀中无法自拔的倔强少年。

整个第一部分:1958年的夏天,可以说是围绕着性这个永恒的主题进行的。作者在手法上处理的很奇妙,不会让你觉得大篇幅的不可描述让你反胃。这一部分,玛丽恩是女主角,轮渡岸边的第一次出现,不会想到这已经是一个拥有三个孩子的母亲了。亲眼看到失去两个儿子的她,对生活对丈夫对家庭,不再有太多的留恋了,以至于再后来的十几年里,露丝成了整天活在对母亲回忆里的孩子。露丝在特德的教育下,成了一个优秀的作家,她不埋怨那个选择离开的母亲,但也不会给予同情。玛丽恩的仓促收场,给读者留下深深的感慨。然而她可能想不到,几乎年过半百的她却给迷茫的少年埃迪带来了一生的影响。埃迪从此无法爱上比自己年轻的女性,在后来的文学生涯中,他只写熟悉的自传体小说,同样的主题,谨慎的下笔,一切的一切,总得来说还是对玛丽恩的眷恋。玛丽恩在他的人生中,已然不只是肉欲的满足者,他看到的是更多关于母爱的,女性的,永恒的意义。曾经在家里,他一直认为奥哈尔夫妇的婚姻生活已经是维持的状态,但看到后面反转的是,看到在轮渡码头等他的父母,相互依偎,以儿子为骄傲的幸福家庭。

越读到后面,越觉得每个人都可以单拿出来,讲述他们的故事,写一本书。中年的他们也好,老年的也罢。欧文是宽容的,也是严苛的。宽容到描述露丝丈夫细节的举止动作,严苛到残忍的事实,露丝也要面对。好在,这种独特和激进,欧文尽量做到让人理解。每一个角色的欢笑,泪水,青春,故事,体会到了,也多多少少懂得了。当你找到爱的时候,也就找到了自己。

怪不得是村上春树的偶像,原谅我一个读书小白并没有看过村上春树的书,也没有看过当代文坛小说宗师约翰欧文的书。独居的一年,粉红色的蕾丝封面,满满的少女心。封面上当你找到爱的时候,也就找到了自己让我对这本书产生了很大兴趣,这是一本越看越想往下看的书。这个故事里的每位成员都有些反常,他们一直在现有生活之外寻求另一种可能:母亲玛丽恩为忘却丧子之痛和丈夫的背叛,与比自己小二十岁的少年埃迪擦出火花;父亲特德一边创作古怪的儿童读物,一边流连于各色女人的怀抱;少年埃迪迷失在忘年恋的激情中,从此无法爱上比自己年轻的女性;4岁的小女儿露丝,则在父母间破碎的关系以及对死去哥哥的想象中,挣扎着长大,渐渐成为一名作家。这年,露丝41岁,已是位单身母亲。在这独居的一年里,她第一次遇见真爱,也突然理解了父母的选择,理解了在自己身上发生的一切。1958年夏,当16岁的埃迪第一次在码头遇见比自己大20岁的玛丽恩的时候,他可能就觉得自己会与这个比自己大20岁的女人有一段愉快但无法向人诉说的故事。而这一年夏天发生的故事将成为他后来写作的灵感源泉。他的第一本小说就是以此为题材写的。玛丽恩在遇到小埃迪的时候,让他想到了自己意外失去的两个小儿子。一次意外的交通事故,让两个翩翩少年失去了生命,而这一切作为母亲的玛丽恩都亲眼目睹了,以至于以后的很多年都没能走出来,他把小埃迪看成了自己的儿子,但到最后却成了一段忘年恋。特德,一个儿童读物作家,而他的书中插图要比文字占比大,似乎他擅长的是画画。正因为画画,使他流连于各样女人之间。埃迪,露丝,玛丽恩,特德,故事里的主人公都成为了作家,他们将自己的生活写进书里,与世人分享,成为了情感的宣泄口,可见写作的魅力无限。遇见爱,抓住爱。勇气,时机都很重要。当你找到爱的时候,也就找到了自己。

《东京家族》观后感(一)


《东京家族》观后感

首先说实话我并不会写影评,也没有进行过尝试。对于这电影的前身《东京物语》我也一无所知,它的拍摄手法也道不明一二,至于山田洋次、小冿安二郎是何许人也更感迷惘。只是凭勉力记起老师的只言片语以及自己的浅薄认知进行评论。

本片的导演是山田洋次,它进述了平山夫妇去东京看望儿女的一系列故事。大致是抱着迫切想念来,带着痛心明悟去的故事。不得不说是现实而悲伤的,影片令我几欲落泪,或是伤心或被感触。在几度描绘的家庭画面中,被隐于儿女的谦卑微笑下,冲突以暗流们方式展现在观众眼中,与如画而温暖的东京景象相交,反衬出一种刺骨的冷漠。

整篇电影多采用固定的拍摄视角,给人的感觉就是静,仿佛处于完美的生活、道徳规范之中,又好像完全以老人祥和满足的晚年心态来观注一切,然而愈到后来愈品出一种痛心的失落寂寞来。有些拍摄角度则让人身临其境嗅出一些细节来,耐人寻味。(比如有个在家中的镜头据老师讲是将摄相机嵌于地板之下进行身临其境的拍摄。)

接下来从我的观影角度来介绍剧情吧。平山家族的长子幸一是医生,很成器。二女二也开了间理发店,忙忙碌碌。唯独次子游手好闲无所作为。(但是饰演次子昌次的妻夫木聪不知是演员的关系还是原着的描述,总感觉透着随性真实的气息,颇对我的味口,让我一开始就隐隐猜到影片走势来。)

影片开始儿女们集聚在长子家中,在与父母通话中的语气毕恭毕敬,颇符礼仪,拉开了极有融洽感的序幕,只是惟独昌次不在其中。不光没有接到乡下来的父母,被大家埋怨,说话间也很少使用敬语,嬉皮笑脸。从兄弟姐妹的话气来看,大家对昌次的态度明显是不认可的,且从小都是如此。兄长姐姐不客气地评论他的老爷车和他糟糕的生活现状。甚至与他嬉笑的外甥都嫌弃他的菲亚特。

他或笑或低头掩了过去。严肃传统,不易亲近的父亲很关心昌次生活,但一谈到工作一类的事情就会陷入冷场,透着恨铁不成钢的意思.。昌次每一遇父亲质问工作状态,总是迫不及待想逃,父亲认为儿子偷懒不肯吃苦,;但儿子在大城市努力生存,怀揣理想自有苦处。父亲以为表面看到的就是全部,想表达的明明是关心,儿子感受到的却只有责备与压迫。

影片的第一个冲突点就是明面上的家人们与不成材的次子昌次之间的矛盾。饭桌上父母兄姐谈笑锁事,昌次和小外甥玩作一团,其间谈及母亲,父亲笑着说:这个人一时半会儿还死不了呢,要死也是我先死,这样比较幸福。(我看第二遍时才发现这个细节的伏笔)

儿女们各回各家,背景音乐自然而然地响起,悠长的或号或笛的音乐配合置放在榻榻米上的摄像头拍摄到老头子和老太太发自内心的微笑,渲染出温暖的详和满足感。

继续看下去,剧情开始细微变化,暗流涌动,长子带父母周末出行的计划因为病人的紧急情况而受阻,父母本准备好衣装,满怀期待地将要出门,却又一次如孙子所说无限期向后拖延了。这一阶段剧情就此展开,子女们的表面热情逐渐逝去,工作忙碌的子女再无闲心顾及父母,二女儿家庭犹为突出,开始还带老人家去泡温泉,后来因为理发店和女婿各种工作原因将老人们像乒乓一样踢来踢去,与其说奔波于子女家中,不如说于东京漂泊流浪更为贴切一些。借鉴其他影评中的观点,影片之所以称为家族而非家庭就在于此子女们各自成家,老人却找不到家的感觉。

一字之差,其间的距离却遥远出无家可归的凄凉。

影片描述的第二个矛盾就是儿女工作与老人之间的冲突,而这一矛盾在儿女们送老人去宾馆达到了一个小高潮。二女儿提议出钱送父母去宾馆,寻问家族主心骨长子幸一,幸一微笑表示赞许,声明对父母是享受,实际上似乎为抛下了担子感到轻松。在宾馆里,两位老人穿着白色的睡衣并排坐在床上,直勾勾地望着玻璃窗外缓缓的,绚丽的摩天论,成双的寂寞和美景形成鲜明地讽刺感,真的让人不是滋味。

次日清晨,两人相伴于海边,老头儿笑老伴夜间打呼,两人夜间难以入睡,尽管五味杂老人也逐渐释杯,至少:还有彼此相伴。他们相视,说:我们回家吧

不料暗流开始爆发,二女儿埋怨着将老人们赶出家门,苍老面颊上难掩尴尬无奈,蹒跚着各自为寻找住处而奔波,想尽办法在外过夜。看到此处,观众除了泛上眼眶的心酸,就只剩下淡淡的愤怒。

后来,平山先生寻访老友,戒酒多年的他听闻沼田先生对家庭的不满,念及自身处境,竟畅饮数杯,醉倒在酒屋。老太太去了昌次家中,见到了昌次的女友纪子,朴实善良的纪子令她感到高兴且欣慰,兴奋之余与昌次畅谈年轻时的爱情故事。导演精准地抓住了观众们的审美朴实的美最撼动人心。通过拍摄床上床下的如小时候般谈天的画面,描述了一个为儿子找到好姑娘而高兴的母亲,一个沉浸于幸福因母亲和女友的融洽而满足的儿子,塑造了温馨充满希望的格调,令人情不自禁扬起嘴角。

然而剧情急转直下,老太太兴高采烈的见到了醉酒归来的老头子,却在楼梯上就永远闭上了眼睛。事情马上要发展到最为美丽的转折,命运却将其全盘打碎。我从小到大有两次梦到父母去世,每每惊醒都是泪湿了枕头。很难去想父母离去的场景,对于儿女来说其实是世界崩溃般的痛苦。

我清晰的记得昌次赶到医院时的画面,他摇晃着母亲,述说犹如梦境的昨天,述说着母亲的笑容,他喃喃着,呼唤着,终于失声,奔出病房。平山先生始终沉默,淡淡地说着,这就结束了吗。

翌日,他走出门看火红的朝霞,昌次站在他身后,他一如既往淡淡地说,昌次啊,你妈,走了呢。昌次淡淡地嗯了一声,一如父亲。父亲转身回屋,擦肩。一瞬间,昌次的脸上泪如雨下。抑制了许久的泪水终于在这一幕难以控制,看到此处,该唏嘘,该难过?

电影继续,长子和女儿迫不及待准备后事,商量父亲的问题,女儿丧服未脱甚至开始思索遗物的分配问题。在一系列情节之中,纪子的善良和诚实又打动了昌次的父亲,终于将内心的情感,将老太太贴身的手表送给纪子,以她为线牵动了父子之间的感情,破除了冰墙。老头子也终于了解了小儿子珍贵的品格和看似懦弱下的温柔待人。看到电影最后,当白发苍苍严肃寡言的父亲对小儿子的未婚妻九十度鞠躬致谢时,我也跟着感慨唏嘘。正如纪子喜极而泣的原因父母为我们做的,永远比我们所看到的更多。一辈子爱着一个人,那是比男女之爱更长久的情感,表面上淡淡牵系,实际却是深深相连,看似平淡却日益深刻的爱,不也是父母与子女的最佳写照?

因为我的年龄,也是以昌次的角度看影片,其中最打动我的就是两位老人所扮演描绘的父母角色,引我深思,母子的戏码,犹令我动容。父母似乎总在身边,可我忽略了无数细节,真正以他们的眼光描绘的生活我一无所知。昌次在医院的痛苦也是许多人的痛苦。

这样平淡叙述却饱含深意的电影,像是看似平静无波的生活。也许惊涛骇浪,也许逐渐干涸,但无论生活看着多平静,到最后后悔的只有一成不变的自己。变一下生活的视角,别害怕老去,只愿在慢慢老去的时光中,能紧握住爱。


一年级观后感


一年级观后感(一):缺乏安全感可能影响孩子一生

最近看了湖南卫视推出的电视节目《一年级》,这个节目用纪实的手法真实展现了几个小朋友适应小学生活的场景。这使得我们可以从较为真实的角度来观察和了解这个对于孩子最重要的学校活动阶段。

对于小学一年级的学生而言,重要的不是学会多少知识和技能,而是学会适应学校生活,完成从幼儿园"以玩为主"到小学"以学为主"的转变,值得肯定的是,节目中的孩子在学校正是以此为主题展开小学生活的。

我仔细观看了前三期节目,感受到新时代孩子强大的生命力,以及那些张扬的个性,这是与以往年代的孩子迥然不同的。我感受到每个孩子的可爱,也发现一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现在结合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相关知识提出一些自己的观点。

因为这个节目是在一个寄宿制小学拍的,所以我更要旗帜鲜明地提出这个观点:小学生不适合寄宿生活。当然,我的本意并不是要抵制寄宿学校,而是说在父母有能力照顾孩子的情况下,把孩子送到寄宿学校无疑是不明智的决定。

很多父母可能觉得把孩子送去寄宿学校既可以培养他的独立性,又能让父母忙事业,何乐而不为?但孩子独立生活的前提是建立在与父母拥有良好安全依恋关系的基础上,小学生每天都需要跟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因为这能让他拥有安全感。就像"昊坨"在节目中与妈妈分别前说的话:"没有你,我该怎么活?"在孩子看来与父母长时间分离的恐惧与生死离别是一样的。

孩子对这种分离焦虑的恐惧,在第二期节目的回家返校后更为明显,连独立性很强的"小苹果"都用哭泣和挣扎反抗这种分离,而"昊坨"更是要用400个手榴弹把学校炸掉。因为他们发现这与幼儿园一天不见父母的短暂分离不同,5天时间不见父母是件让他们感到很没安全感的事情。

孩子寄宿最起码要到初中,这个时候孩子基本已经完成了与父母依恋关系的建立,对父母的外在依恋减少,具备了与父母分离的心理条件。

节目播到第三集,"小马哥"无疑是最引人关注的孩子。在我看来,"小马哥"是其中想做到最好、最渴望得到认同的孩子,但是为什么最终却成为一个制造问题最多、同学最不喜欢,也最让老师头疼的孩子呢?这根本的原因或许就在于他内心缺乏必要的安全感和价值感。

心理学研究发现,内心缺少安全感的孩子往往具有很强的攻击性,而"小马哥"无疑攻击性较强。他在第一集就骂同学是"傻瓜"、"一群笨蛋",甚至在医务室大骂老师是"丑八怪";他经常与同学争夺东西,打斗。表面上看他蛮横霸道,盛气凌人,实际上他的内心却是弱小和不安的,最直接的体现就是第二期节目,上语文课时,"小马哥"头上套个塑料袋子,理由是害怕同学偷袭他。当"小马哥"总是带着警惕的目光与周围同学相处时,就容易认为别人是不友好的,要伤害他,他需要通过攻击别人来保护自己。这其实就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现。

"小马哥"内心缺乏"价值感"同样是导致他成长问题的心理原因,他在这方面的表现也很明显。比如第一集找宝藏时,他把自己弄丢了,就一直在说:"我已经输掉了,别人都找了很多样了。"在第三集当小老师时,他忐忑不安地说:"反正也没人与我同队……""蠢死了,果然跟我一样……"这都是不自信、觉得自己无价值、不够好的表现。这种无价值感也促使他产生了争强好胜,事事都要赢的心态,因为他需要用各种成功来填充内心无价值感的空洞,所以他才畏惧失败,计较得失。

"小马哥"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呢?除了先天气质特点的因素外,我们更要关注他的家庭教育问题。在节目中,"小马哥"的妈妈讲过在儿子刚出生一年多的时间内换了6个保姆,这其实是一件严重伤害孩子安全感的事情,因为安全感需要稳定的依恋关系和依恋对象,而保姆像走马灯似地换来换去,孩子不断经历着与熟悉保姆分离的焦虑和适应陌生保姆的痛苦,如何能建立起安全感?

"小马哥"的妈妈把换保姆的原因,归结于孩子的调皮,而真实的原因可能是她自身就是一个缺乏安全感的母亲。这很容易导致她对保姆的不信任,正如她怀疑班主任陈学冬会不喜欢自己的儿子,会抛弃他一样。

同样,"小马哥"无价值感的问题也能从母亲身上找到影子。比如第三期节目中她情绪失控地指责陈学冬时,她知道"小马哥"存在的问题,却接受不了实习班主任陈学冬直白的言语,正如她所讲:"你表达的方式……让我们觉得在你面前都抬不起头……""小马哥"平时的表现其实同妈妈一样,当受到挫折、失败和被人否定后,往往会表现出愤怒、攻击、情绪失控等行为。

虽然"小马哥"的行为带着父母的影子,但我们也不能因此对他们有太多的责难,每个父母都是从孩子走过来的,正如他的妈妈对陈学冬所讲:"我总觉得自己像个小孩子一样,在你面前……"如果她的童年没有得到父母足够的爱,没有建立足够的安全感,她内心就像永远长不大的孩子一样整日战战兢兢,很难有足够的能量去爱"小马哥",也很难让他拥有安全感。这也是为什么我总要强调父母需要跟孩子共同成长的原因。

尽管网上很多人都不喜欢"小马哥"的行为,但是我们需要知道他内心其实是慌张和弱小的,我感触最深的是他在第三期节目中当小老师时忐忑地说:"我只会讲吓人的故事……"一个只会讲吓人故事的孩子内心该有多少恐惧感啊!

在现实生活中,存在很多与"小马哥"一样的孩子,他们都需要被理解,被同情,被给予正确的爱和教育。

真人秀一年级观后感(二)

各行各业都存在很大的竞争,弱肉强食的生存规律总是在各种时代、各种场合所适用。而今,电视行业的竞争可谓精彩而丰富,各大卫视争收视,为搏观众眼球 想出了各式各样的节目形式,争奇斗艳!

而最近最火的一档节目中就有这样特别的一个,叫做《一年级》,顾名思义,真实再现了一群刚上一年级的孩子所发生的故事。有所不同的是,这个由36名学生组成的一年级一班的班主任是"暖男"陈学冬,生活老师是"女神"宋佳,两位都是演员。 当然,这是为了收视的问题,让明星来体验老师的日常可不是个新鲜的招数么!

巧的是,今年是我工作的第一年,所带的正是一年级!和一般的观众一样,我也是看到孩子们的各种表现都会忍俊不禁,看到两位明星老师招架不住的时候也会为他们心急,但却不得不说,除此之外,我也多了一些"感同身受".

大家都明白,这毕竟是一个公开的节目,很多时候明星老师还会克制一下自己的言行,加上后期剪辑等等众多因素,节目播出的只是其中一小部分。

一年级难教是大家达成的共识,难教的不是知识,而是"规矩".就像节目中那样,孩子们完全不在状态里面,不知道有多少孩子也曾经像节目中那些小孩子一样有过"想把学校一把火烧掉"这样的想法。

我总是觉得自己能在节目中孩子的身上看到我们自己班上孩子的影子。看过节目的人肯定都认识马皓轩这个孩子,就是一个"小炮筒子",一急说话就结巴,我们班上赵文强就是完全一样的!我还记得一个孩子叫"李昊煜",节目中有一次上语文课,他老是在讲话,捣蛋!当时我立刻就想到了我们班上王辛培,长得都有点像,行为举止也像,总是有很多很多莫名其妙的 问题。

还有生活老师宋佳,开始的时候都崩溃的哭了,也有家长因为孩子病了,就责怪她,这些都是真实而平常的。可以理解,谁家不宠孩子呢,遇到宠过头的就更麻烦了。我也遇到过这样的事情,我们学校食堂是用饭票吃饭的,曾经有个家长气势汹汹的来跟我说他们家孩子饭票没了,口气非常不好,意思是被班上其他小朋友偷了,结果是在他自己书包里找到的。

这个节目有血有肉,真实有趣,却有一点是没有体现出真实教育的,就是节目的重点放在了孩子们的日常生活上,课堂上的表现却画面不是那么多的。而对于我们来说,学习可能才是更重要的,课堂上存在若干的状况都是令人着急的。

每周我们学校要开会,特地用专门的时间搞了一个"讲坛",让每位老师轮流讲讲教学的经验、感悟或趣事啥的。 曾经就有一个老师在演讲中说"如果教育部门以及学校不要考试不要成绩的话,那我们肯定也是能更好地和学生和平相处的呀!"虽然好像是略带抱怨的一句玩笑话,但想一想哪里不是事实呢!

我时常走在学校里,会跟其他人说:"这些孩子一个个下课了看着都挺萌的,上课的时候我有时候会忍不住想发火。"为什么?归根到底还不是因为成绩,还不是因为你想要他们认真听讲,而他们却完全坐不住,没一会儿就东摸摸西摸摸,讲话走神。

节目再逼真,终究也只是一部分,绝不会是全部。教育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不断摸索、不断学习、也不断进步!

一年级观后感精选


小编特意收集并为您呈上“一年级观后感”相关内容,你有过写观后感的经历吗?一部优秀的电影可以给我们留下最深刻的印象,网络上很多人都在谈论着这部作品,观看了以后让人眼前一亮。这时我们应该刻苦钻研写好一份观后感,供你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年级观后感【篇1】

暑期读了了《一年级的小豌豆》这本书,我发现了小豌豆是一位好看、顽皮、讨人喜欢、热情、善于帮助他人的小女孩。念书之后,小豌豆了解了青草、吉布、古斯塔沃也有蓝草她们变成最好的朋友她们一起念书,一起吃饭,一起回家了,开心无比!

小豌豆是个爱好看的小女孩,青草是喜爱扎辫子的女孩子她的妈妈会给她扎许多好看的小辫子小豌豆想象她那般青草跟小豌豆说:“等着你头发长长了,我让妈妈也让你扎辫子”。

小豌豆是个顽皮的小女孩,不听妈妈得话,一下子吃完五个冰激凌,腹部都吃坏掉。

小豌豆是个讨人喜欢的小女孩,小豌豆之前讨厌冼澡,她想着即然用喷水壶给花朵浇灌,花朵会生大,那浴头给小豌豆浇灌,小豌豆不也是长大了吗?

小豌豆是个热情的小女孩,吉布的妈妈一直往他的便当盒里装好多好多的饭和好多好多的菜,吉布自身没有食欲那么多物品,因此,一到吃午饭的情况下,小豌豆每日必须帮吉布用餐,但是她自身的饭却基本上都剩余了。我喜欢小豌豆,我也要向小豌豆学习培训,做下热情,助人为乐的优秀生。

一年级观后感【篇2】

在假期里,我看了《一年级的小豌豆》这本书。她里面有很多有趣的故事,很好看。

我要向小豌豆学习的地方:第一点,因为她自己起床、刷牙、洗脸,我也要向她学习,早上起床、吃饭加快速度,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第二点,不乱发脾气,我要在新的20xx,用心去改善。小豌豆很有爱心,因为她看见楼底下有一条小鱼,等到天黑也没有人来拿回去,就把小鱼带回家来自己养了。

我不要向小豌豆学习的地方:小豌豆很调皮呢,因为别人生病,她也想让自己变生病,其他小朋友千万不要向小豌豆学习。有一天,妈妈给小豌豆带了一块朱古力蛋糕,等午饭吃完后再吃。小豌豆嘴很馋,一上午都要想着这个蛋糕。小朋友们呢,你看见好吃的东西会怎么去看呢?因为我自己也是个小馋猫,特别喜欢吃蛋糕,经常吵着要妈妈买给我吃。

小豌豆去上学,碰到的第一位老师是一位神奇的老师。听我来介绍一下吧!

秀岩老师给小豌豆他们带了一颗小松树,说这是一棵许愿树。秀岩老师还给大家发了一张红纸条,秀岩老师说,你们可以把愿望写在上面。小朋友们也可以在过年的时候写一写自己的愿望。我的愿望是:想成为一名书法家。儿童节的时候,秀岩老师送给了小朋友们每人一本日记本,小豌豆很珍惜,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像小豌豆那么的珍惜新东西呢?

《一年级的小豌豆》这本书,妈妈还给我下载到IPAD上,晚上睡觉前我都会听一下,我很喜欢这本书。它不仅教会我很多知识,还教会我怎样成为一个有礼貌的好孩子。

小朋友,你们有兴趣的话,也可以去看一看哦!

一年级观后感【篇3】

今天,妈妈给我讲了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高尔基的童年》,我听完这个故事后,被故事中高尔基读书时那种专心、认真的态度所吸引。他读书的时候很专心,把世界上的一切都忘记了。听到这里,我不由得想起了自己以前读书时的态度。每次爸爸妈妈给我买回什么新书或借到一本书,我特别高兴,总是很快的就把它看完了。我虽然爱看书,但是从书里学到的知识却很少,为什么呢?自己和高尔基比比,只是看看书中的热闹,从来没有认真的思考过,所以看完后就都忘了。妈妈说,高尔基之所以能成为世界文豪,是与他认真专心读书的精神是分不开的。所以我觉得高尔基教育了我,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有认真的态度。粗心大意造成的失败我是深有体会的。记得我在上学期参加奥林匹克数学竞赛时,成绩不是特别好,原因就是粗心,考试题我都会,就是粗心。今天我要甩掉它,我要和认真交朋友,不管做什么事都要认真!就像高尔基说的“粗心乃失败的根源,认真是成功之秘诀!”

相信《东京一年读后感:换个角度看生活》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好读后”是您了解观后感,读后感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hdh765.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东京一年的读后感8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