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呼吸课读后感 > 地图 > 呼吸课读后感,2024呼吸课读后感
呼吸课读后感相关栏目
呼吸课读后感热门栏目
呼吸课读后感推荐
呼吸课读后感

(共 7440 篇)

  • 1、 呼吸课读后感

    导语:《呼吸课》是一部极其令人感动、让人惊异的小说。作者安泰勒向我们展现了一段婚姻:期望,失望,孩子们如何在家庭中掀起风暴,丈夫和妻子如何再次坠入爱河。

    呼吸课读后感

    网上流传过这样一句话:即使最幸福的婚姻,一生中也有100次离婚的念头和50次想掐死对方的想法。

    婚前,你看他哪儿都好;婚后,他的缺点和恶习就像跳蚤一样,一个个蹦出来,而你对他的柔情与耐性也像青春一般,一丝丝减少。于是你恨恨地问自己:究竟是当初没带眼识人,上了他的当,还是这男人变化太快?

    小说《呼吸课》写的就是婚姻的跳蚤,婚姻内部深深的无奈。

    玛吉和艾勒这对夫妇要动身去参加一位老友的葬礼。从准备出发开始,两人之间的争吵和冲突不断爆发并逐渐升级。艾勒在每件事情上与玛吉唱反调,玛吉甚至跳车出走了一段时间。几伴随着一次又一次的争吵引发了玛吉的回忆,她想起了自己遇到艾勒前的生活,自己和艾勒的相爱,想起了他们结婚,生子,一起将孩子抚养长大再送走的种种。28年里,他们重复着同样的争吵。同样的指责,同样的怨恨年复一年地被翻出来,没有一件真的被忘记。但同时玛吉也回忆起28年里,他们也重复着同样的玩笑,同样的情话,默契到只要一个手势一个眼神就心照不宣地传达支持和安慰。《呼吸课》以温暖中带着点小伤感的笔调描绘了人到中年家庭的危机、婚姻的缺憾、爱情的无奈。作者写出了普通人婚姻的真谛:无奈与忍耐,粗糙中温情洋溢。

    也许婚姻就是这样:经历过种种生活的无奈,偶尔也会迸发出希望的闪电,但最终,还是会归于忍耐。在玛吉的回忆中,艾勒一直是少言寡语,甚至是冷漠的,他不留情面,总是指出自己认为错误的地方;而从艾勒的角度出发,却认为玛吉总想控制一切,想改变别人,让人觉得不舒服。他们夫妻双方有感情,也没有出现第三者,但是总在其他方面出现问题。他们的生活单调古板,琐事缠身时就会对彼此说出不留情面的刻薄话。生活有时让人压抑得忍无可忍,但又必须拿着耐心来挨着。这就是繁琐生活的真实体现。

    书中每个角色都是向善的,最后的婚姻结局也并非离散或圆满。这和平常在小说中读到的婚姻中那种无奈的人性纠缠又有所不同。作者在书中塑造了生活的矛盾和沉重,然后又把这些矛盾化解,给了书中的人物一条出路。

    过来人会告诉你:相敬如宾才是婚姻中最大的谎言。有吵有闹,有烦有躁,这才是真正的婚姻生活。就像呼吸。呼气,失去;吸气,得到。无论是细碎的家庭生活,还是几乎被遗忘的激情和爱,都在

  • 2、 读《呼吸课》有感

    导语:《呼吸课》是安泰勒作品中最有力也最令人感动的一部,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读《呼吸课》有感,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读《呼吸课》有感

    我们终将放手

    关于爱我们不能强求的那些《呼吸课》

    在门诊时间长了,奇奇怪怪的病人的故事都会遇到,有些时候会觉得,小说都不敢这么写;而在一个好的作家,却不需要多么离奇的故事,就能够打动人心,告诉我们,从那些生活中,难得提炼,却能够体味到的情愫。

    《呼吸课》就是这样一本书,一个玛吉老太太,一个叫做艾勒的老头,两个看上去那么没有主角味道的人,却拉开了生活光怪陆离的序幕。在这个像是公路电影的长镜头里面,老头老太为参加老太闺蜜的丈夫的葬礼而开车出发,颇为顺道地去了儿子前妻家探望他们的孙女以及试图挽回他们的婚姻,中间他们甚至还阴差阳错因为讨厌一个在路上挡道的人,而假装他的车轮有问题,结果却真的发现出了端倪历经波折,玛吉一贯的和稀泥大法以及装疯卖傻自动美化功能、艾勒的实话实说戳破真相,让这场似乎很有理由的挽回亲情和爱情的旅程变成了一场闹剧:在玛吉的口中,他们都相互相爱,她天真的认为,只要相信这种想法,一切都能够变成美好的样子;而艾勒却认为他的妻子就是一个谎言专家,因为他让他的前儿媳相信,他那不负责任的儿子,是可靠可以托付的;而他们自身的婚姻呢,也充满了问题

    听惯了那些婆婆妈妈的离婚结婚复婚绿帽子小三的故事,这样的家长里短也很正常,但是关于爱,我们总是不能强求的。在这个路途当中,我们见到那个见到谁都会热络起来的玛吉,也挽回不了所有的事情,而那个耿直的老头艾勒,却其实也在包容这个显得有些离谱的家庭,最终,他们依旧需要认识到自己的位置,并且选择放手。

    存在在这个故事当中的问题是,我们已经认识到了我们自己才是事情发生的元凶,但是我们却不肯承认我们对于这些事情其实是无能为力的。《呼吸课》告诉我们,我们其实能够管好的只有我们自己,生活就在这种失去和得到之间,爱流淌在时间当中,时而出现,时而隐匿,我们没有办法去苦苦追寻它,只能够放手,而它应该出现的时候,自然会出现的。

    我们俩以后为什么活着啊,我们还剩下那么多日子?

    为今天,亲爱的。

    我们终将放手。

    读《呼吸课》有感

    在美国,似乎优秀的女作家都叫安妮,光我知道的就有安妮赖斯、安妮普罗克斯、安妮泰勒,她们才华过人,她们洞悉人性,她们让我对安妮这个名字顿生好感。

    安妮泰勒应该算是一个高产的作家,只是她的作品我见到和不多

  • 3、 《呼吸》读后感1000字

    常言道:“传屐朝寻药,分灯夜读书。”在不同的时期,我们看过不同的书,通常老师会在读完一本书后要求学生写一篇文章,我们就可以将自己的感想记录下来写一篇读书笔记,读后感需要重点写哪些方面呢?你不妨看看《呼吸》读后感1000字,仅供你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呼吸》读后感 篇1

    年度科幻,作为一个自诩科幻迷的读者,肯定不会错过。短篇集,虽然没有长篇那么宏大,但是作者很会写,那么小小一个故事冷不丁就戳中你了。

    如果有时空之门,可以回过去到未来,但是这个世界只有一个,逻辑永远自洽,那么所有结局都已注定,还是否要去努力改变。

    如果宇宙终归寂静,那么我们的活动,是否加快了这个过程,那如果是?是该停下来么,显然不是,探索自身与探索宇宙一样艰深。

    人的思想到底是不是自由了,一个小装置就能撕裂我们的常识,其实对于自由的定义,一但抠字眼起来总会变成诡辩。。。。谁或者什么又能完全自由,不存在的。

    当虚拟ai拟人化到类似人类成长,那么对这个ai该如何处之,是人还是物,根本无法辨清。退一步,对于真实人类,抚养下一代又该秉承什么原则才是好的呢没有答案,一切都太难了。

    与其上相反,ai育儿会是超越人类的存在,还是只能制造低能,科技到一定程度后,更多的选择是不是就一定会更好?

    人类从说到写越来越不依赖自身记忆,那么,到底是完全客观正确而毫无感情的记录更好,还是充满感情但是主观错漏百出的记忆更温馨,这是一个度的问题,记忆有其温柔自私的一面,而记录也有事实正确的存在必要。

    世界是神创的,吗?现在的科学就一定正确么,我们从何而来,该到哪去,这永恒的问题,答案永远似是而非。相较于时空穿梭,多重宇宙就不存在逻辑悖论,当平行宇宙中的自己相见后,由于可以见到不同选择的不同后果,那么每一次选择,还要遵从什么原则呢,未来所有分支的你,是现在的哪个你决定的呢,又该如何对待现在的选择?

    姜的故事,不宏大,设定都是小小的,但是意义一样深刻,而且,特别的温柔,所有故事中,不论是时空还是人物都趋向于善良的本心。

    最后有感而发,自己自诩科幻迷,但是看的不多,迷科幻是因为科幻小说的优越性就在于它一定会发人深思,好的科幻作品它一定夹带私货,而以科幻形式写出来,又可以很好的避免审查。不过这同样带来门槛,这私货不一定是好的,也不一定是显而易见的,所以,需要读者有尽量多的知识来发现它,以及足够牢固的世界观体系来防止被它带偏。所以,介于自己

  • 4、 《轻盈的呼吸》读后感

    轻盈的呼吸,这样的美妙呼吸属于十六岁的花季少女奥利娅。奥利娅是如此的美丽、充满活力,在学校她是最耀眼的一个。然而在最美的如花年华,奥利娅却黯然凋零了,她就像那轻盈的呼吸,轻轻地消逝在世上。

    奥利娅是个我行我素的女孩,与她周围的女孩相比,她显得特立独行----身边的女孩注重整理仪容,而奥利娅却不在意。什么是最美,那是一种自然的、不加修饰的美,就像这种轻盈的呼吸,奥利娅身上就有这种美,这不是那浓妆艳抹能比拟的。

    奥利娅的死是男权社会下的牺牲品。奥利娅被父亲的朋友诱奸,奥利娅把这件事写在了日记本上。后来奥利娅在火车站死在哥萨克军官的枪下。原因是奥利娅说她并不爱他,并让他看了谈到马柳京的那页日记。 哥萨克军官指责奥利娅勾引他。

    在那个时代,女性的地位是如此的低下。奥利娅被诱奸,得不到帮助。后来奥利娅被枪杀,哥萨克军官仍然有理地指责奥利娅,完全没有对生命的尊重与惋惜,也没有怜悯奥利娅的可怜的命运。在当时,男性是社会的主导,而女性没有话语权,女性得不到关心与尊重。一个生命就在男权社会的蹂躏下逝去,奥利娅的那种单纯的、易碎的美与当时的男权社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 5、 《为了自由的呼吸》读后感
    《为了自由的呼吸》读后感 黄春梅 终于借到了《为了自由的呼吸》这本书,如获珍宝。细细读来,收获匪浅,让我在教育教学中找到了一盏指明灯。 《为了自由的呼吸》是原潍坊市教育局局长李希贵在2005年出版的带有自传性质一本书。该书比较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在高密四中档语文教师、校长,以及出任高密一中校长,高密市教委主任,山东省教育局长的心路历程和理性思考。他用朴实的语言和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亲身经历的点点滴滴的教育故事,展示了他追求“自由呼吸”的教育理念。读后感触颇深。 在《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中,李希贵用三条主线将若干取自生活,源于实践的小故事串联起来,每个故事都融入了自己对教育独特的感悟与思考,那点滴心语,可谓画龙点睛。这三条主线分别是教学线、教育线和管理线,而统领这三者的便是一种“人”的精神,一种尊重人、欣赏人、珍爱人的可贵思想 “教育其实很简单,一腔真爱,一份宽容,如此而已。”这是《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楔子里开篇语中的一句话,也是道出了教育真谛的一句话,令我感触颇深。“教育本来挺简单,只是我们人为地把它搞复杂了。把孩子们当作活生生的人来看待,让校园里充满民主、平等,让老师、学生在校园里自由呼吸”,从而“到达心灵之花自由开放的生命田园”。而反思我们的教育,为了所谓的提高学生成绩,我们只顾眼前的利益,把学生大量的时间用在机械重复的作业上,课堂上大量的讲解挤占了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老师非常认真地在告诉学生真理,其结果呢?老师的辛勤付出换来的是学生学习兴趣的低落。书中有这样一句话“什么时候孩子们在我们的课堂上学会独立思考了,什么时候孩子们能够探寻属于自己的答案了,我们的教育也就成功了。”这句话很简单,但很有道理,我们老师的任务不应该是告诉学生真理,而应该是引导学生去发现真理。俗话说:差的老师只会给学生带来奉献,而好的老师会教给学生学会真理。 管理上,让学生自由呼吸。 他注重经营学校文化,在高密四中提出了“永不屈服”、在高密一中提出了“为四十岁做准备”的极具个性化的校训,以振奋师生的斗志,内化为每一个人的生命动力。他始终站在学生和教师的角度思考问题,经常思考教育应给学生留下什么?提倡民主从课堂开始,着力造就一个“选择的校园”,给学生创造更多的“第一次”,哪里闪光就打造哪里,让学生在校园里“自由呼吸”
  • 6、 与公司同呼吸读后感

    与公司同呼吸读后感(一)

    每次读《与公司同呼吸》都会有一些新的想法。

    一个公司的存在首先是人的存在,一个公司要得到健康长远的发展,就必须要有一支忠诚、敬业、有责任心的团队。而我们每一个人也需要依托公司的良好发展来不断提升自己。《与公司同呼吸》这本书就是从员工的角度阐述了忠诚、敬业和责任的含义,以通俗易懂和大量的案例来告诉我们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员工,如何做一个对公司有用的员工。

    公司和员工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书中作者清晰地指出:不和公司同呼吸,就没有员工的自我实现;员工成长是公司发展的动力,公司发展是员工成长的根基,只有员工和公司同呼吸才能实现双赢。

    这本书分九章从九个方面阐述了职业的含义,分别是忠诚、敬业、责任、协作、主动、公道、高效、创新和执行。我就其中体会较深的章节谈谈自己的体会。

    《与公司同呼吸》从以人为本的精神出发,辨证地回答了为谁工作、怎么工作、怎么有意义地工作,工作的结果如何等等。

    此书写的非常好,是职场人生的好向导。

    读《与公司同呼吸》,给我们的第一感觉就是实用。

    现在市面上的书籍多在理论和理念的层面上,而《与公司同呼吸》一书一方面在理念上进行了梳理,同时在操作层面上谈出了的一些具体的做法,如果作者没有多年在企业高层管理第一线的经验,是写不出那么实用的方法的。

    读《与公司同呼吸》,给我的第二感觉就是浅显易懂、具体实用。

    现在市面上的书籍多在理论和理念的层面上,而《与公司同呼吸》一书把公司与员工的关系形象地比喻为大船与船员,公司是一艘大船,员工都是船里的船员。个人想要获得发展,必须与公司(单位)保持步调一致。其理念也通俗易懂又实实在在,如满怀感恩之心、放弃责任就是放弃成功、把事情做在前面、没有执行力就没有竞争力等。并用许多具体的案例来引发读者的思考,这些案例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有以一当十的效果,让人记得住,能借鉴,做到举一反三,并列出了具体的操作方法,有极大的借鉴作用。

    如在做事公道一章,提出了职业人必须奉行做事公道的基本准则,在处理个人与国家、集体、他人的关系时,坚持真理、公私分明、公正公平、光明磊落。因此,在这个基本准则下必须摆好个人利益与公司利益的关系,必须摆好个体公平与集体公平的关系。

    对这点我也深有同感,如我部的绩效考核涉及到各种奖惩,涉及到员工切身利益,在实施中会有各种情况出现,经常会有团队提出一些理由来加分或不扣分,这些理由听起来也可能会有一

  • 7、 《用力呼吸》读后感800字

    生活中,总会有透不过气的时候,唯一的办法只有用力呼吸。更多的时候,我们是在用力寻找自己,寻找那个躯壳以外的叫做精神的东西。 读陆星儿这部日记体散文《用力呼吸》,使我有种灵魂相遇的快感。在追随陆星儿一起用力呼吸时,会听到她的心也在用力呼喊,而且真真切切地听出她喊出什么。 不同经历阅历的人,会从这部《用力呼吸》中听到自己内心久已压抑的呼喊。 生命,从来不是可推算的公式,它是个无常的变数,死亡随时随地地发生,不仅是人的死亡,还有灵魂的死亡、信仰的死亡、爱情的死亡活着的人唯一能做的,是真实诚实地善待自己的生命,珍惜自己的信仰和爱情。 我佩服陆星儿的自我恢复能力,她具有永不放弃的货真价实的坚强。 癌症和痛苦似乎并不影响她思想的活跃和旺盛,思想的触须因痛苦而无休止地努力延伸,反而促使她更多地思考那些对于生命至关重要的问题。痛苦刺激她思考幸福,死亡刺激她思考生命,不听话的躯体刺激她竭力弘扬精神。 陆星儿说自己一生开过两次刀,第一刀生出个儿子,第二刀生出个自己,而且生出个全新的自己。 我喜欢她身上一种毫无矫饰的本色纯朴与不存心机的随意安详。她那理想主义情怀和人间烟火气奇妙地混合与一身,让我感到她天性不属于浪漫。大病之后大彻大悟的她,变得纯粹了,轻盈了,浪漫了,有韵味了。读她这部《用力呼吸》,完全可以从一个很纯朴很平和的人的精神深处,发现惊人的浪漫。她说:我这人表面上看很随意柔和,但骨子里有一种只听从自己心灵召唤的坚韧,这给自己带来曲折,但也救了我。我的精神始终是浪漫的!她变得比以往更喜欢活在人堆里,她热爱和心痛一切有生命的东西。 也许上帝考验了陆星儿的生命忍耐力厚,决定补偿给这个坚强的女人一片艳阳天,大病之后大彻大悟的陆星儿变了,变得越来越有韵味了。 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变老,但未必每个人都会变得越老越有韵味。 读一读《用力呼吸》吧,它会告诉我们,对于每一段人生历程都有必要珍惜和回味,惟其倾注过生命,惟其无法重复。

  • 8、 当呼吸化为空气读后感

    当呼吸化为空气读后感(一)

    小麦叔叔

    这是我看过的第一本关于生命告别的书。在看这本书之前,我很小心地避开了几乎所有类似和相关题材的书。这本书最初吸引我的地方在于,作者身份的转互,并以独特的写作视角来完整部作品。这是一个特例,而正是所有的特例才有一些与众不同的研究价值。

    这是一本200多页的小册子,就像书名一样,花不了多少时间就能读完,很自然,很顺畅。甚至自然和顺畅得有一些不自然。略感意外的是,一本有关生死的书,内容是如此平和,几乎没有任何起伏,原本还以为会有什么惊心动魄地过程和描写,到最后什么都没有,轻轻巧巧地就结束了。

    这本书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比较独特的视角,同时作为医生和病人,如何看待自己,如何面对可预知的死亡。作者用超乎常人想像的冷静与理智告诉读者,也许是唯一正确的面对死亡的方式。我一直很怀疑世界上是否真的有人可以有计划地倒数自己剩余的生命,为短暂的余生做冷静理智的安排。作者甚至没有花什么篇幅去追问自己的内心,探讨生命的意义或者回忆过往的幸福,而只是平实地记述了自己的经历。这是因为这,才让我觉得这本书朴素得过分。

    我不知道有多少读过这本书的人会像我一样,觉得有那么一点点失望,嗯,就是一点点。这一点点的失望不是因为书的内容低于预期,而好像是因为一个这么厚重的话题被这么薄薄的一本书讲得平白无奇,就好比看到一个精巧的魔术,被一句话点破之后所产生的——"就这?"

    现代医学和科研几乎已经证明了人并没有什么特别,只是一台机器——有时候运行正常,有时候出点故障,最终彻底失灵。我曾经表达过一个略显消极的想法——人生就是一个认命的过程。无论是谁,最终的结果大概是:"不过如此"和"只能如此".我猜想,作为医生,可能比我们这些人更早地认识到人和生命究竟是什么。于是,就像书里所写到的那样,病人和家属更关心的是如何治疗、花多少钱、还能活多久;而医生也许更想知道的是:上帝保佑,希望我刚刚放在隔壁房间的冰淇淋还没化……

    换一个视角思考问题是一件挺困难的事情,尤其是要换位到自己的对立面。这种困难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生存的环境,认识的高度和维度,自身的社交网络等等。这种困难造成的结果是我们在大多数的时间里都无知地过活——这并不是一件坏事——遇到自己不熟悉的事情时往往不理智。我亲眼见到一个医生脸上略带微笑地对家属解释,病人目前已经处于脑死亡的状态,几乎无法挽救生命了,而家属一再哀求是否还有什么办

  • 9、 《当呼吸化为空气》读后感

    《当呼吸化为空气》读后感

    文/刘芷晴

    得知自己不幸患上癌症之后,你会做什么?是嚎啕大哭,怪罪命运不公?是默默接受,等待着死亡?还是完成自己最后的梦想,留些痕迹在这个世界。

    保罗36岁时面临这个问题时,做出了决定,所以,才有我们看到的这本《当呼吸化为空气》。他在患病后留给这个世界的,一是可爱的女儿卡迪,二就是这本书。保罗的心理需要强大成什么样子,才能云淡风轻的把这些经历都写下来,不停地回顾,也就是在这些回顾中,他认清了生命的意义。

    在书中,我曾看到这样一句话:别因为你要死了才去做或者不去做某件事情,而是要找到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不管什么时候,只要去做。是啊,我只需要问自己,此刻做的事情,有没有积极的意义?有没有把当下的每一分每一秒过好?每每这样自问,对于死亡的恐惧和未来的迷茫,就变成了勇敢和笃定。这是多好的提醒人们的句子啊,无数人用最后的关头、一些突然的警醒作为行动或者不行动的标准,充其量不过是为自己的懒惰和拖拉寻找着借口。那些熟悉的场景总是频频出现:懒懒地什么都不想干;看着别人汗流浃背,想着自己如此松散;早起几天进行晨跑,便被自己的行动和勇气感动不已,坐在沙发上捧着饮料瓶开始享受成功的自己。

    放低对自己、对生活没有要求,我们总是过于容易原谅自己,给自己找各种理由。在机会遍地的时候,躺着不动,却盼望着机会降临,等机会没有了才叹息后悔。正如保罗所说,别因为你要死了才去做什么、或者不做什么,任何你觉得有意义的事情,都值得一直做下去,不管何时,只要去做。

  • 10、 自由呼吸的教育读后感

    自由呼吸的教育读后感(一)

    李希贵老师的《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书,用非常平实的语言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一个他曾经实践过、经历过的小故事。每一个故事都能读出他对教育的独特感悟和思考,书中李希贵老师一再强调,教育其实很简单:一腔真爱,一份宽容,如此而已。教育本来挺简单,只是我们人为地把它搞复杂了。把孩子们当作活生生的人来看待,让校园里充满民主、平等,让老师、学生在校园里自由呼吸,从而到达心灵之花自由开放的生命田园。表扬学生要铺张,批评学生要吝啬。多么朴实的语言,将教育这个让人觉得漫无边际的概念,用寥寥数言解释的淋漓尽致,我不由的为李老师的观点大鼓其掌。是啊,教育确实很简单,一腔真爱,一份宽容。

    我感觉教育应该像农民种庄稼一样,春天播下一粒种子,缺少水份为它浇水,长满杂草为它除草,遭遇病虫害为它洒药,缺少营养为它施肥,让它能在一个健康的条件下一天一天的长大,直到秋天收获果实,这期间我们不能拔苗助长。

    而教师在实施教育的时候,总是希望他们的教育对象按照自己期望的方向生长,更希望他们以最短的时间内成熟,不断地把自己的养分无私地输给他们,希望他们全部吸收并强壮起来。但是肥胖并不等于强壮,孩子们不一定会你给什么就吸收什么,他们总是挑自己喜爱的零食去吃,他们才不管有没有营养,营养均衡,协调搭配的问题,只要口感好就行。

    书中提出,教育的本质是解放人包括人的智力和心灵、思维和情感,而不是束缚人,压抑人,限制人。而我们现在的教育就像现代家庭中的独生子,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什么都帮他们做了,让他们享受一切成果,升旗仪式帮他们写稿,电脑比赛帮他们设计作品,让他们临模,演讲比赛帮他们修改文章,文章差到几乎由老师为他们重写,考试场上成了老师的刑场。

    我们没有挖掘学生的潜力,反而尽力把他们塑造成另一个我们。我们要所有的孩子都朝着同一个目标发展,把本来一个个鲜活的个体雕刻成一具相同的模型。把本来丰富多彩的世界变成一个的塑像。书中说教育无痕,有效的教育是把教育目的隐藏起来的教育,是不动声色的教育。美好人性的塑造,并不需要什么高超的教育手法,融洽的氛围,和谐的人际关系,成年人的善良、民主、宽容、仁爱,这一切,就是美好人性生长的最适宜的土壤,失去了它们,任何教育都将是徒劳的。

    放开孩子的手脚吧,让他们自己走路,也许他们能够更快地奔跑起来!

    自由呼吸的教育读后感(二)

    从走上讲台之日起到今天,韩愈 说的传道、

  • 2023-05-11

  • 2019-10-29

  • 2019-09-25

  • 2023-05-01

  • 2019-09-28

  • 2023-03-07

  • 2023-05-28

  • 2019-11-04

  • 2023-02-08

  • 2019-09-23

  • 2019-10-03

  • 2019-11-06

  • 2019-11-16

  • 2023-04-22

  • 2019-11-16

  • 2019-11-16

  • 2019-10-29

  • 2019-11-16

  • 2021-08-31

  • 2021-09-03

  • 2019-11-16

  • 2023-04-20

  • 2019-11-16

  • 2019-09-23

  • 2019-09-25

  • 2019-11-08

  • 2022-12-17

  • 2023-02-11

  • 2023-02-14

  • 2019-11-06

  • 2019-09-25

  • 2021-10-28

  • 2019-10-20

  • 2019-11-06

  • 2019-09-25

  • 2019-09-25

  • 2023-04-28

  • 2019-11-06

  • 2023-02-04

  • 2023-05-03

呼吸课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呼吸课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呼吸课读后感、2024呼吸课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