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有效教学十讲读后感 > 地图 > 有效教学十讲读后感

有效教学十讲读后感

发布时间:2019-10-19 来源:互联网

国史十六讲读后感。

如果说,一本书就是一个台阶,那么在人的一生中将有千万道台阶等着我们去跨越。人在阅读的过程中,知识与能力在同步增长。在阅读过一篇书籍后内心肯定有属于自己的感悟,读了作品以后,光有零星的思索还不够,这时需要认真地写一篇读后感。如何写一篇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读后感呢?你可以读一下小编整理的国史十六讲读后感,有需要的朋友就来看看吧!

国史十六讲读后感(一)

中国的历史如同流水源远流长,我对国史更是蜜蜂喜欢花朵一般,看到国史书便会欣然读起来,可是幼时的我读后觉得索然无味,昏昏欲睡,对国史的兴趣一天一天减弱。今年暑假,我在书店无意中发现了这位国史老师《国史十六讲》。读了一会儿,发现这本书内容突出重点,讲得既深又透,讲出了一个所以然,给了我具有历史深邃感的启示,再一次激发了我读中华文明史的兴趣。

《国史十六讲》讲述了从中国起源到清朝灭亡的所有精彩片段,介绍了各个朝代不同的风情,各国的友好往来和各式各样的古玩。就这些足以让我们大开眼界了。其中我最喜欢第7讲与第16讲。他们分别讲述了中国的兴盛与衰败。让我一会为祖先喝彩,一面为他们忧虑。来自:作文大全

唐朝被人陈为活力四射的世界性帝国,从李世民到武则天,从盛唐气象到东西方文明的交汇,从佛经进国土到佛教繁荣,都能体现出唐朝那时是如此兴盛、庞大。在唐朝618-907年中国家统一,南北朝运河的开通,几座雄伟的京地的修建,与国内的贸易扩大,均刺激了世界各国。唐代的中国发展成了世界大国,亚、欧两洲各地的商人,留学生那个时候的中国人眼界格外开阔,对其他各国的文化光采博收,将印度的佛教以中国本土的学识与仪式来变化着使用。

假如唐朝比作中午的烈阳的话,那清朝便是傍晚的夕阳,真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呀!虽然拥有贤明、武功与文治都无与伦比的康熙皇帝,还是政绩颇为可观的雍正,但经受了八国联军的踩踏,清朝变得不堪一击,最后灭亡了。

樊树志教授说过:这是一个不容易到达的境界。谁不能至,心向往之。虽然我没经历中国的文明史,但我能从《国史十六讲》中深深感受到一穷二白任人宰割,繁荣昌盛受人喝彩,让我们这一代中国人发奋努力吧,使祖国更加强大。


国史十六讲读后感(二)

终于磨磨蹭蹭地看完《国史十六讲》一书。这本书是我半年前在南京一旧书摊淘得。以前看的历史书,大多讲历朝历代兴替的政治得失及宫廷权力斗争,而这本书主要从经济和文化发展的角度概述了中国通史,给人更多的启发。

对于中国来说,到了西汉中期,基于小农经济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已经很成熟了,唐宋期间达到巅峰状态。从汉代以后,在2000年的时间里面,政治制度建设方面基本没有突破,只是技术层面的修修补补。朝代兴替的革命过程中,破坏大于建设,既没有技术方面的突破性进步,也没有制度的革新。新的朝代完全继承上一个朝代的经济模式和政治制度,社会越来越僵化,越来越没有活力,到明清时期中国衰落是一个必然的过程。

中国历史上,也有商业贸易比较发达的时候,但不幸的是,这种商业发展没有像欧洲一样产生工业革命和社会革命。明初和清初时期,帝国国力强大的时候,帝国的政治理念和政治制度不是鼓励发展商业,而是采取各种措施限制商业发展,明末所谓的倭寇很大部分是参与走私的沿海居民。宋末和明末,基于增加税收应付对外战争的需要,中央集权控制松弛,沿海地区商业贸易迅速发展,中国面临较好的发展机会,但因为国力赢弱,这种发展被外族武力入侵战争打断。

与欧洲比较,中国古代经济领先但没有率先进入资本主义时代,一是重农主义的政治理念下,处处防范和限制商业发展,没有起建立保障和鼓励商业发展的社会制度和机制;二是生产力水平停留在小农经济和手工业时代,没有显着的技术进步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三是文化方面停留在对古代经典的诠释,帝国专制集权限制了知识分子的思想自由,虽然在每个朝代兴替时期,有过短暂的思想自由,但不过是昙花一现。新的朝代建立后,社会秩序又回到了从前。

总之,历朝历代的兴替,基本是原样复制,缺少制度革新,没有技术进步,限制思想自由,政治越来越僵化,社会越来越没有活力,国家逐渐从领先变为落后。


国史十六讲读后感(三)

历史见证了一个时代,并且携带着巨大的信息量,给予了我们一个可以深入剖析她的机会。历史是什么?我们又该如何解读她?诸如这类的问题一直在困扰着我们每一个人,历史的魅力就是这么大,总是会让我去深究其中一个微小的细节,说白了,要的就是这么一种读出了东西的快感!最近在读樊树志老师的《国史十六讲》,从中我读出了许多东西,拿来与大家一起分享。

这是一本全面解读历史的好书,从大同到小康、从早 期中华的礼乐文明到诸子百家的学说着作、从秦始皇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帝国体制,再到唐、宋、元、明、清的辉煌与衰亡,纵横几千年的华夏史学文明及其思考在樊老师的笔下被深刻地描述了出来,给予了我历史深邃感的启迪,使我不仅抓住了浮出水面的史学之莲。而且潜入了湖心!

我们知道,秦朝建立后,中央集权也随之形成,首先要求全国在文化上必须高度统一,其次是在交通上的高度统一,再而是意识形态上的高度统一,以上三个统一诠释了中央集权制的精髓!在樊老师的整本书中,我们看到了一幅诸多王朝辉煌与没落全过程的宏图巨制,然而细细咀嚼,我发现每一个王朝都离不开一种制度,那就是刚才我们提到的中央集权制,在谈到刘邦时,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刘邦建立的汉朝,最大的贡献就是汉承秦制。这句话表明刘邦虽然推翻了秦朝,却继承并维护了秦始皇开创的中央集权的帝国体制,充分肯定了这一制度。古代皇族们为了巩固他们的政权,小心地拿捏着手中的那把戒尺,重了不行伤了自己,轻了亦不行镇不住那帮觊觎权力金钱的所谓臣子!野心勃勃的政客们在无所不用其极的寻找着可能更迭现有政权的任何一个机会,唐末的藩镇割据、党争现象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在那个时代,中央集权制无疑代表的是最先进的制度!它能使政权得以稳固,百姓得以安居乐业,经济得以长足发展,于是各个朝代都曾拥有过一段辉煌的历史。

然而几千年的集权统治同时也禁锢了中国人的心灵,老百姓甚至已经习惯了被无条件支配的生活,因为国家就有这个权力!适应这种制度就是百姓的义务!那么民主呢?民主到哪里去了?谁又来疾呼民主?时至今日,我们仍然摸不到那本该触手可及的民主,这难道不是一种悲哀吗?从史学到事实,我不禁扪心自问,这会不会已经成为了一个亘古不变的陈规?古往今来,中国从分裂到合并,从合并到分裂,从集权到集权,之后从集权再到集权,似乎进入了一个死循环

《国史十六讲》持论稳健,饶有兴味,使我能够大胆地联想现实与历史的级差,用一种较为发散的思维思考史学精要,挖掘现实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让我学会了如何多视角地看待历史现象,同时也校正了我看待现实的方式不能用历史的眼光来审视现实,更不能将历史的思想延用到现在!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扩展阅读

国史十六讲的读后感


国史十六讲的读后感(一)

终于磨磨蹭蹭地看完《国史十六讲》一书。这本书是我半年前在南京一旧书摊淘得。以前看的历史书,大多讲历朝历代兴替的政治得失及宫廷权力斗争,而这本书主要从经济和文化发展的角度概述了中国通史,给人更多的启发。

对于中国来说,到了西汉中期,基于小农经济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已经很成熟了,唐宋期间达到巅峰状态。从汉代以后,在2000年的时间里面,政治制度建设方面基本没有突破,只是技术层面的修修补补。朝代兴替的革命过程中,破坏大于建设,既没有技术方面的突破性进步,也没有制度的革新。新的朝代完全继承上一个朝代的经济模式和政治制度,社会越来越僵化,越来越没有活力,到明清时期中国衰落是一个必然的过程。

中国历史上,也有商业贸易比较发达的时候,但不幸的是,这种商业发展没有像欧洲一样产生工业革命和社会革命。明初和清初时期,帝国国力强大的时候,帝国的政治理念和政治制度不是鼓励发展商业,而是采取各种措施限制商业发展,明末所谓的倭寇很大部分是参与走私的沿海居民。宋末和明末,基于增加税收应付对外战争的需要,中央集权控制松弛,沿海地区商业贸易迅速发展,中国面临较好的发展机会,但因为国力赢弱,这种发展被外族武力入侵战争打断。

与欧洲比较,中国古代经济领先但没有率先进入资本主义时代,一是重农主义的政治理念下,处处防范和限制商业发展,没有起建立保障和鼓励商业发展的社会制度和机制;二是生产力水平停留在小农经济和手工业时代,没有显着的技术进步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三是文化方面停留在对古代经典的诠释,帝国专制集权限制了知识分子的思想自由,虽然在每个朝代兴替时期,有过短暂的思想自由,但不过是昙花一现。新的朝代建立后,社会秩序又回到了从前。

总之,历朝历代的兴替,基本是原样复制,缺少制度革新,没有技术进步,限制思想自由,政治越来越僵化,社会越来越没有活力,国家逐渐从领先变为落后。


国史十六讲的读后感(二)

这本《国史十六讲》就如一本简明历史词典,将中华的历史清晰地罗列了出来。断断续续的看完,看完之后不觉大呼过瘾!

它例数了中国历史上几乎所有数的出名字2020的重大时代、人物和历史事件,并加以客观的分析和评述,篇幅虽不长,却将一段段历史的真相展露在我们眼前。

看着这些历史片段,不禁感叹我们民族的坎坷历程。事实上,我们这片土地曾被无数次的占领,我们的民族曾被多次的奴役。但令人吃惊的是,无论是纷乱的五胡时期,还是最终建立霸业的元代和清代,这些外来的新民族都已成为了现在的中华民族的一员,并在共同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着。是什么让这么多有着不同信仰、迥异习惯的民族融合成为一个大家庭呢?

首先,是对于不同民族的平等开放的态度。

自盛唐时代起,中国就以豁达的心态接受外来文化,从胡床,胡服的盛行到胡舞等文化的引入和融合,这不仅仅表现于外来商品的交易,更重要的是开始将外来文化吸纳入本国文化中。曾看到有专家介绍说,盛世唐朝之所以能够如此接纳外来文化,深层的原因是对本国固有文化的信心。从我们这些千年后的人的眼中回看,不得不承认,事实的确如此,中华文明不仅没有因为众多的外来文化而消失,反而因为他们的加入而变得更加的完善、更加的丰富多彩。

其次,是对他人的尊重。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的尊重更重要的是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尊重。

这一点上,我尤为为我身为中国人而自豪!!!


国史十六讲的读后感(三)

《国史十六讲》,发现这本书内容突出重点,讲得既深又透,讲出了一个所以然,给了我具有历史深邃感的启示,再一次激发了我读中华文明史的兴趣。

《国史十六讲》讲述了从中国起源到清朝灭亡的所有精彩片段,介绍了各个朝代不同的风情,各国的友好往来和各式各样的古玩。就这些足以让我们大开眼界了。其中我最喜欢第7讲与第16讲。他们分别讲述了中国的兴盛与衰败。让我一会为祖先喝彩,一面为他们忧虑。来自:作文大全

唐朝被人陈为活力四射的世界性帝国,从李世民到武则天,从盛唐气象到东西方文明的交汇,从佛经进国土到佛教繁荣,都能体现出唐朝那时是如此兴盛、庞大。在唐朝618-907年中国家统一,南北朝运河的开通,几座雄伟的京地的修建,与国内的贸易扩大,均刺激了世界各国。唐代的中国发展成了世界大国,亚、欧两洲各地的商人,留学生那个时候的中国人眼界格外开阔,对其他各国的文化光采博收,将印度的佛教以中国本土的学识与仪式来变化着使用。

假如唐朝比作中午的烈阳的话,那清朝便是傍晚的夕阳,真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呀!虽然拥有贤明、武功与文治都无与伦比的康熙皇帝,还是政绩颇为可观的雍正,但经受了八国联军的踩踏,清朝变得不堪一击,最后灭亡了。

樊树志教授说过:这是一个不容易到达的境界。谁不能至,心向往之。虽然我没经历中国的文明史,但我能从《国史十六讲》中深深感受到一穷二白任人宰割,繁荣昌盛受人喝彩,让我们这一代中国人发奋努力吧,使祖国更加强大。

必备!国史十六讲摘抄汇编8篇


静下心阅读一本书的时候,我们就好像进入到了另一个世界一般。人类的进步,都是与读书相伴而行的。在阅读作者写的作品时,脑中不停的有新的想法,此时可以抽出一点点时间写写读后感,分享自己的想法。怎么写作品的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必备!国史十六讲摘抄汇编8篇”,欢迎阅读,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思路!

国史十六讲摘抄【篇1】

中国的历史如同流水源远流长,我对国史更是蜜蜂喜欢花朵一般,看到国史书便会欣然读起来,可是幼时的我读后觉得索然无味,昏昏欲睡,对国史的兴趣一天一天减弱。今年暑假,我在书店无意中发现了这位国史老师《国史十六讲》。读了一会儿,发现这本书内容突出重点,讲得既深又透,讲出了一个所以然,给了我具有历史深邃感的启示,再一次激发了我读中华文明史的兴趣。

《国史十六讲》讲述了从中国起源到清朝灭亡的所有精彩片段,介绍了各个朝代不同的风情,各国的友好往来和各式各样的古玩。就这些足以让我们大开眼界了。其中我最喜欢第7讲与第16讲。他们分别讲述了中国的兴盛与衰败。让我一会为祖先喝彩,一面为他们忧虑。来自:作文大全

唐朝被人陈为活力四射的世界性帝国,从李世民到武则天,从盛唐气象到东西方文明的交汇,从佛经进国土到佛教繁荣,都能体现出唐朝那时是如此兴盛、庞大。在唐朝618-907年中国家统一,南北朝运河的开通,几座雄伟的京地的修建,与国内的贸易扩大,均刺激了世界各国。唐代的中国发展成了世界大国,亚、欧两洲各地的商人,留学生那个时候的中国人眼界格外开阔,对其他各国的文化光采博收,将印度的佛教以中国本土的学识与仪式来变化着使用。

假如唐朝比作中午的烈阳的话,那清朝便是傍晚的夕阳,真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呀!虽然拥有贤明、武功与文治都无与伦比的康熙皇帝,还是政绩颇为可观的雍正,但经受了八国联军的踩踏,清朝变得不堪一击,最后灭亡了。

樊树志教授说过:这是一个不容易到达的境界。谁不能至,心向往之。虽然我没经历中国的文明史,但我能从《国史十六讲》中深深感受到一穷二白任人宰割,繁荣昌盛受人喝彩,让我们这一代中国人发奋努力吧,使祖国更加强大。

国史十六讲摘抄【篇2】

终于磨磨蹭蹭地看完《国史十六讲》一书。这本书是我半年前在南京一旧书摊淘得。以前看的历史书,大多讲历朝历代兴替的政治得失及宫廷权力斗争,而这本书主要从经济和文化发展的角度概述了中国通史,给人更多的启发。

对于中国来说,到了西汉中期,基于小农经济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已经很成熟了,唐宋期间达到巅峰状态。从汉代以后,在2000年的时间里面,政治制度建设方面基本没有突破,只是技术层面的修修补补。朝代兴替的革命过程中,破坏大于建设,既没有技术方面的突破性进步,也没有制度的革新。新的朝代完全继承上一个朝代的经济模式和政治制度,社会越来越僵化,越来越没有活力,到明清时期中国衰落是一个必然的过程。

中国历史上,也有商业贸易比较发达的时候,但不幸的是,这种商业发展没有像欧洲一样产生工业革命和社会革命。明初和清初时期,帝国国力强大的时候,帝国的政治理念和政治制度不是鼓励发展商业,而是采取各种措施限制商业发展,明末所谓的倭寇很大部分是参与走私的沿海居民。宋末和明末,基于增加税收应付对外战争的需要,中央集权控制松弛,沿海地区商业贸易迅速发展,中国面临较好的发展机会,但因为国力赢弱,这种发展被外族武力入侵战争打断。

与欧洲比较,中国古代经济领先但没有率先进入资本主义时代,一是重农主义的政治理念下,处处防范和限制商业发展,没有起建立保障和鼓励商业发展的社会制度和机制;二是生产力水平停留在小农经济和手工业时代,没有显着的技术进步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三是文化方面停留在对古代经典的诠释,帝国专制集权限制了知识分子的思想自由,虽然在每个朝代兴替时期,有过短暂的思想自由,但不过是昙花一现。新的朝代建立后,社会秩序又回到了从前。

总之,历朝历代的兴替,基本是原样复制,缺少制度革新,没有技术进步,限制思想自由,政治越来越僵化,社会越来越没有活力,国家逐渐从领先变为落后。

国史十六讲摘抄【篇3】

历史见证了一个时代,并且携带着巨大的信息量,给予了我们一个可以深入剖析她的机会。历史是什么?我们又该如何解读她?诸如这类的问题一直在困扰着我们每一个人,历史的魅力就是这么大,总是会让我去深究其中一个微小的细节,说白了,要的就是这么一种读出了东西的快感!最近在读樊树志老师的《国史十六讲》,从中我读出了许多东西,拿来与大家一起分享。

这是一本全面解读历史的好书,从大同到小康、从早 期中华的礼乐文明到诸子百家的学说着作、从秦始皇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帝国体制,再到唐、宋、元、明、清的辉煌与衰亡,纵横几千年的华夏史学文明及其思考在樊老师的笔下被深刻地描述了出来,给予了我历史深邃感的启迪,使我不仅抓住了浮出水面的史学之莲。而且潜入了湖心!

我们知道,秦朝建立后,中央集权也随之形成,首先要求全国在文化上必须高度统一,其次是在交通上的高度统一,再而是意识形态上的高度统一,以上三个统一诠释了中央集权制的精髓!在樊老师的整本书中,我们看到了一幅诸多王朝辉煌与没落全过程的宏图巨制,然而细细咀嚼,我发现每一个王朝都离不开一种制度,那就是刚才我们提到的中央集权制,在谈到刘邦时,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刘邦建立的汉朝,最大的贡献就是汉承秦制。这句话表明刘邦虽然推翻了秦朝,却继承并维护了秦始皇开创的中央集权的帝国体制,充分肯定了这一制度。古代皇族们为了巩固他们的政权,小心地拿捏着手中的那把戒尺,重了不行伤了自己,轻了亦不行镇不住那帮觊觎权力金钱的所谓臣子!野心勃勃的政客们在无所不用其极的寻找着可能更迭现有政权的任何一个机会,唐末的藩镇割据、党争现象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在那个时代,中央集权制无疑代表的是最先进的制度!它能使政权得以稳固,百姓得以安居乐业,经济得以长足发展,于是各个朝代都曾拥有过一段辉煌的历史。

然而几千年的集权统治同时也禁锢了中国人的心灵,老百姓甚至已经习惯了被无条件支配的生活,因为国家就有这个权力!适应这种制度就是百姓的义务!那么民主呢?民主到哪里去了?谁又来疾呼民主?时至今日,我们仍然摸不到那本该触手可及的民主,这难道不是一种悲哀吗?从史学到事实,我不禁扪心自问,这会不会已经成为了一个亘古不变的陈规?古往今来,中国从分裂到合并,从合并到分裂,从集权到集权,之后从集权再到集权,似乎进入了一个死循环

《国史十六讲》持论稳健,饶有兴味,使我能够大胆地联想现实与历史的级差,用一种较为发散的思维思考史学精要,挖掘现实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让我学会了如何多视角地看待历史现象,同时也校正了我看待现实的方式不能用历史的眼光来审视现实,更不能将历史的思想延用到现在!

国史十六讲摘抄【篇4】

《国史十六讲》,发现这本书内容突出重点,讲得既深又透,讲出了一个所以然,给了我具有历史深邃感的启示,再一次激发了我读中华文明史的兴趣。

《国史十六讲》讲述了从中国起源到清朝灭亡的所有精彩片段,介绍了各个朝代不同的风情,各国的友好往来和各式各样的古玩。就这些足以让我们大开眼界了。其中我最喜欢第7讲与第16讲。他们分别讲述了中国的兴盛与衰败。让我一会为祖先喝彩,一面为他们忧虑。来自:作文大全

唐朝被人陈为活力四射的世界性帝国,从李世民到武则天,从盛唐气象到东西方文明的交汇,从佛经进国土到佛教繁荣,都能体现出唐朝那时是如此兴盛、庞大。在唐朝618-907年中国家统一,南北朝运河的开通,几座雄伟的京地的修建,与国内的贸易扩大,均刺激了世界各国。唐代的中国发展成了世界大国,亚、欧两洲各地的商人,留学生那个时候的中国人眼界格外开阔,对其他各国的文化光采博收,将印度的佛教以中国本土的学识与仪式来变化着使用。

假如唐朝比作中午的烈阳的话,那清朝便是傍晚的夕阳,真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呀!虽然拥有贤明、武功与文治都无与伦比的康熙皇帝,还是政绩颇为可观的雍正,但经受了八国联军的踩踏,清朝变得不堪一击,最后灭亡了。

樊树志教授说过:这是一个不容易到达的境界。谁不能至,心向往之。虽然我没经历中国的文明史,但我能从《国史十六讲》中深深感受到一穷二白任人宰割,繁荣昌盛受人喝彩,让我们这一代中国人发奋努力吧,使祖国更加强大。

国史十六讲摘抄【篇5】

《国史十六讲》讲述了从中国起源到清朝灭亡的所有精彩片段,介绍了各个朝代不同的风情,各国的友好往来和各式各样的古玩。就这些足以让我们大开眼界了。其中我最喜欢第7讲与第16讲。他们分别讲述了中国的兴盛与衰败。让我一会为祖先喝彩,一面为他们忧虑。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国史十六讲》读后感2021-国史十六讲读后感800字范文,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国史十六讲摘抄【篇6】

最近阅读了中华书局2006年版的《国史十六讲》,感觉收获很大。本书主要以时间和朝代为序,分十六个专题概述了中国自史前到清朝前期的历史。作者结合最新的科研成果以及自己对各朝重大历史事件与思想文化的理解,将中国古代历史完整,简略,却又清晰的展现在读者面前,无论是对于历史爱好者,还是史学研究者而言,都不失为一部好的史学作品。

首先,以各朝各代的代表为每一讲标题,重点更为清晰。名为《国史十六讲》,在形式上分十六个章节,以讲座的形式概述中国历史。章节名称特点鲜明,通过标题读者便可以清楚的了解到各章的主要内容及作者的侧重点。总的来看,作者更侧重于思想文化方面。从先秦的诸子百家到秦汉魏晋南北朝的经学、谶纬、清议、玄学,再到宋朝开始继续发展的新儒学,包括有明一代的朋党之争与文人社团都有列专题进行专门叙述。而其他的部分思想文化也间接地在文中提及,即史前和夏商周等思想问题,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盛行于唐代的佛教文化,晚明开始的西学东渐及清朝前期的文字狱问题。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国史十六讲》里含有作者对中国古代几千年思想文化价值观的深刻思考。

其次,文中无时不显示出作者严谨的学风以及灵活的写作技巧。本书包含了学术界的最新研究成果,而且作者将中外同时期的文化做比较,也结合了部分国外学者对中国的研究成果,这说明其研究不拘泥于时间地点的限制,这也使得本书有视野开阔的鲜明特点。以第一讲为例,史前史一般由于枯燥很难激起读者的兴趣,然而作者在第一章中即以对西方人类起源说中的主流观点夏娃理论发出质疑,并且以中国的考古成果进行考证。

这在引起读者阅读兴趣的同时也表明了历史研究是不断进步的,我们应该抱着质疑的观点来看待历史,这样历史研究工作才能不断的有新的突破与进展。此外,本书旁征博引,清晰明确的表达出自己的观点,使得读者在轻松阅读的同时不仅巩固了基础知识,也对学界对某些问题的看法有个大致的掌握。而且,樊先生在写作过程中援引不少诗词及成语典故,使得语言表述更为形象生动,引人入胜。

再次,书中将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进行同时期的比较,在通览全局历史方面有较大的帮助,也对各地读者容易混淆的相关概念进行了阐述。解释了中国分封制下的封建制度与欧洲中世纪的feudalism的区别,指出了两者的不同。此外,也对东林非党问题做了详尽的解释,指出朋党与政党的区别。对晚明开始的西学东渐与东学传入西方也有独特的见解,这些都是研究中国历史值得注意的地方。

最后,除了重点对文化史的探究外,对政治制度,经济等各方面的论述也是详略得当,重点分明。书中的图片及数据使得论点更为清晰。关键字用黑体标出,更便于读者阅读。诸如论述秦汉时中央集权体制初建的维持方法,解释魏晋风度的特点,分叙唐朝佛教的各派别等等。以黑体字表明论点,并于后文详细分述。这有助于读者把握重点,理清各部分的基本脉络,并且加深对思想文化方面的理解。

《国史十六讲》确如先生所说,不纠缠于历史的细枝末节。但是其简练的文笔却最大的概括了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脉络,将中国文化史的发展过程深入浅出的展现在读者面前。全书主次鲜明,重点清晰,对于我们了解以及研究历史有着很大的帮助,也是史学论文写作的一个很好的范例。

国史十六讲摘抄【篇7】

寒假期间,抽空读了樊树志先生的《国史十六讲》。本书是樊先生为复旦大学精品课程国史概要撰写的讲稿。出版之后,受到了意想不到的欢迎,一再名列各种畅销书的排行榜,一度排行第一,是一本读者自己选出的深入浅出的好书。这本书凝结了作者自己的读史心得,力图对中华文明史上的重要问题,进行具有深度和新意的解读,不再纠缠于历史的线索和细枝末节,给不同专业的学生一个历史深邃感的启示,激发学生重新思考中华文明史的兴趣,也同样使读者深切体会到了可以换一个角度看历史的方法。

在这十六讲中,我最喜欢的是第九讲宋:繁荣和创造的黄金时代。传统史家的笔下,宋朝是屡屡遭受非议并评价不高的时代,积贫积弱,在与骑马民族契丹、女真、蒙古的较量中,总是处于下风。但实际上,宋朝有它辉煌的另一面。宋代的辉煌在平日教学中有很多体现,在学生平时的试题中也有很多史料,可见已经是史学界的共识了。

宋朝处在中国历史从中世向近世转变的转折点,也就是学者们常说的唐宋之际的社会变革时期,无论在经济、科技、文化各个领域,它都是繁荣与创造的黄金时代。

一、政治上,官僚政治与体制内改革

经过唐末五代的激烈社会变动,贵族政治彻底崩溃,取而代之的是新的官僚政治体制,其突出的特点是君主独裁体制的形成。主要表现为:首先是宰相权力的削弱,如二府三司制的确立,分割了宰相的权力,加强了皇权。其次是军事权力的集中,如杯酒释兵权,强干弱枝,虽然这种重内轻外的方针,产生了许多负面效应,如军队战斗力在为削弱,但是军权毫无疑问地高度集中于中央了。再次是财政权力的集中,如设转运使,把各地税收机关收归中央掌握,地方税收除留一部分供地方开销外,其余全部上交中央。

官僚政治对于贵族政治而言,是一种进步。但是它也有新的问题,官僚机构的空前庞大就是其中之一。这种官僚政治给北宋带来所谓三冗的局面,于是出现了体制内的改革。范仲淹的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虽然都没有逃脱失败的命运,但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二、经济上,传统农业的新发展和商业革命

农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中部和南部水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粮食产量相应增加,耕作技术与经营方式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传统农业的新发展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它为工商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导致商业革命较早的出现,成为宋朝历史的一抹耀眼的亮色。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他的《全球通史》中写道:除了文化上的成就之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主要的表现就是北宋的商品经济空前繁荣,城市发展。唐朝的坊市制被打破,商业发展中时间、空间的限制被取消,这种变革在社会与经济的发展中有着巨大的意义,它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趋势,把商业活动从封闭的坊中解放出来,扩散到大街小巷的沿线,形成了近代都市商业街的雏形,为都市商业拓展了新的空间,也为都市增添了繁华的商业气息与市井色彩。于是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景观:政府宣布取消对于夜市的禁令,商业活动不再有时间的限制,开封城内出现了通宵达旦的商业街。这样一个细节,从一个侧面展示了唐宋之际的社会变革。

同时城市中还出现了专门的娱乐场所瓦子。北宋还出现了中国最早的纸币交子,在商业和金融发展进程中的历史意义,无论如何估价都不嫌过分。

而到了南宋的时候,天下流行这样的谚语苏湖熟,天下足,说明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

三、科技上,领先于世界的科技成就

宋代,古代的四大发明中的三项: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都有了划时代的突破,北宋的毕昇发明的泥活字,开创近代活字印刷的先声;指南针在北宋后期已经普遍用于航海;北宋初年,火药广泛使用于战争。而这些成果传到欧洲,导致欧洲结束中世纪时代而进入近代文明时代,推动了西欧的社会转型。

因此,我们说,宋代时,出现了政治革命、科技革命、商业革命,中国社会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是中国中世纪的结束和近代的开始。这样的观点与传统的史家的观点有所不同,我们从另一个角度认识了宋朝的历史,开阔了视野。感谢樊先生的《国史十六讲》,把复旦大学课堂上的讲义贡献给社会大众共享,奉献给我们这些没有机会进入复旦大学听课而又对此心向往之的读者!

国史十六讲摘抄【篇8】

樊树志先生的《国史十六讲》确实不错,脉络清晰的讲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些大的时代,很明显针对的对象是刚刚进入大学的本科生或是具有高中文化水平的历史爱好者。唯大学者,方能放下身段,用浅显的文字,对普罗大众进行这样的知识普及,可惜现在的大学,早已不是几十年前的大学了。

樊先生的讲义非常精当,对于中国历史上一些令人非常感兴趣的问题,都做了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解释(当然,这是对于我们这些历史盲来说的)比如,对于建文帝的下落,晚明时期中国与国外的贸易关系,全球化始于元,发于明,盛于晚明等等的阐述,以及对于清初大玉儿下嫁多尔衮等流言的考证,都非常新颖而具有说服力。

当然,因为是讲义,不可能讲的太深太透,如果说中国历史是一条长江大河的话,樊先生的讲义,固然不是飞机航拍抑或卫星图片,最多也就是游轮在江面上一路而下,挑几个著名的美景指点下,然后就轻舟已过万重山了吧。对于此江此河的各处的水文状况等等,只能是泛泛而谈了。而且,最令人惋惜的是,樊先生的讲稿中,我们可以隐隐约约的时常感觉到一些意犹未尽,一些欲言又止,一些题外之意。樊先生讲义的大纲,也未能脱去主旋律思维的影子。

最明显的就是只讲治世,不讲乱世;只谈正溯,不提余脉了。这正是让人感到悲哀的地方,读史是为了明今,是为了更好的看清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个时代,而非钻旧纸堆,搞些杜甫究竟是冻死的还是吃冷肉噎死的这些话题。所以对于历史的评述中,我最希望看到的是史学家能以其深邃而智慧的眼光,给我们指引。现在发生的一些事情究竟历史上面究竟有没有发生过,历史上这些事情的后果是什么,其来源、起因是什么,其结局又是怎么回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到透古观今,而历史研究者要做的,当然少不了借古讽今了。

当然,这些在皇权逐渐加强且失去约束的时候是要砍头的,然而樊先生为什么留着这么多欲语还休呢?难道是怕什么吗?我们以为早就过去的一些事情,对那一代、下一代,乃至下下一代的国人,究竟有着怎样的影响呢?这一切一切,还未知。

关于国史十六讲摘抄范文锦集8篇


“活到老学到老”,可见读书是我们一辈子的事。书中蕴含着许多人类的智慧及思想,尤其是那些经典书籍作品。我相信每个人看了作品之后,内心也一定会有所触动,此时就可以写一篇读书笔记,用文字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那么该要如何写好作品读后感呢?面对这些问题,小编为大家收集了“关于国史十六讲摘抄范文锦集8篇”,赶紧看看对您有没有帮助吧,喜欢请收藏哦!

国史十六讲摘抄 篇1

中国的历史如同流水源远流长,我对国史更是蜜蜂喜欢花朵一般,看到国史书便会欣然读起来,可是幼时的我读后觉得索然无味,昏昏欲睡,对国史的兴趣一天一天减弱。今年暑假,我在书店无意中发现了这位国史老师《国史十六讲》。读了一会儿,发现这本书内容突出重点,讲得既深又透,讲出了一个所以然,给了我具有历史深邃感的启示,再一次激发了我读中华文明史的兴趣。

《国史十六讲》讲述了从中国起源到清朝灭亡的所有精彩片段,介绍了各个朝代不同的风情,各国的友好往来和各式各样的古玩。就这些足以让我们大开眼界了。其中我最喜欢第7讲与第16讲。他们分别讲述了中国的兴盛与衰败。让我一会为祖先喝彩,一面为他们忧虑。来自:作文大全

唐朝被人陈为活力四射的世界性帝国,从李世民到武则天,从盛唐气象到东西方文明的交汇,从佛经进国土到佛教繁荣,都能体现出唐朝那时是如此兴盛、庞大。在唐朝618-907年中国家统一,南北朝运河的开通,几座雄伟的京地的修建,与国内的贸易扩大,均刺激了世界各国。唐代的中国发展成了世界大国,亚、欧两洲各地的商人,留学生那个时候的中国人眼界格外开阔,对其他各国的文化光采博收,将印度的佛教以中国本土的学识与仪式来变化着使用。

假如唐朝比作中午的烈阳的话,那清朝便是傍晚的夕阳,真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呀!虽然拥有贤明、武功与文治都无与伦比的康熙皇帝,还是政绩颇为可观的雍正,但经受了八国联军的踩踏,清朝变得不堪一击,最后灭亡了。

樊树志教授说过:这是一个不容易到达的境界。谁不能至,心向往之。虽然我没经历中国的文明史,但我能从《国史十六讲》中深深感受到一穷二白任人宰割,繁荣昌盛受人喝彩,让我们这一代中国人发奋努力吧,使祖国更加强大。

国史十六讲摘抄 篇2

终于磨磨蹭蹭地看完《国史十六讲》一书。这本书是我半年前在南京一旧书摊淘得。以前看的历史书,大多讲历朝历代兴替的政治得失及宫廷权力斗争,而这本书主要从经济和文化发展的角度概述了中国通史,给人更多的启发。

对于中国来说,到了西汉中期,基于小农经济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已经很成熟了,唐宋期间达到巅峰状态。从汉代以后,在2000年的时间里面,政治制度建设方面基本没有突破,只是技术层面的修修补补。朝代兴替的革命过程中,破坏大于建设,既没有技术方面的突破性进步,也没有制度的革新。新的朝代完全继承上一个朝代的经济模式和政治制度,社会越来越僵化,越来越没有活力,到明清时期中国衰落是一个必然的过程。

中国历史上,也有商业贸易比较发达的时候,但不幸的是,这种商业发展没有像欧洲一样产生工业革命和社会革命。明初和清初时期,帝国国力强大的时候,帝国的政治理念和政治制度不是鼓励发展商业,而是采取各种措施限制商业发展,明末所谓的倭寇很大部分是参与走私的沿海居民。宋末和明末,基于增加税收应付对外战争的需要,中央集权控制松弛,沿海地区商业贸易迅速发展,中国面临较好的发展机会,但因为国力赢弱,这种发展被外族武力入侵战争打断。

与欧洲比较,中国古代经济领先但没有率先进入资本主义时代,一是重农主义的政治理念下,处处防范和限制商业发展,没有起建立保障和鼓励商业发展的社会制度和机制;二是生产力水平停留在小农经济和手工业时代,没有显着的技术进步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三是文化方面停留在对古代经典的诠释,帝国专制集权限制了知识分子的思想自由,虽然在每个朝代兴替时期,有过短暂的思想自由,但不过是昙花一现。新的朝代建立后,社会秩序又回到了从前。

总之,历朝历代的兴替,基本是原样复制,缺少制度革新,没有技术进步,限制思想自由,政治越来越僵化,社会越来越没有活力,国家逐渐从领先变为落后。

国史十六讲摘抄 篇3

历史见证了一个时代,并且携带着巨大的信息量,给予了我们一个可以深入剖析她的机会。历史是什么?我们又该如何解读她?诸如这类的问题一直在困扰着我们每一个人,历史的魅力就是这么大,总是会让我去深究其中一个微小的细节,说白了,要的就是这么一种读出了东西的快感!最近在读樊树志老师的《国史十六讲》,从中我读出了许多东西,拿来与大家一起分享。

这是一本全面解读历史的好书,从大同到小康、从早 期中华的礼乐文明到诸子百家的学说着作、从秦始皇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帝国体制,再到唐、宋、元、明、清的辉煌与衰亡,纵横几千年的华夏史学文明及其思考在樊老师的笔下被深刻地描述了出来,给予了我历史深邃感的启迪,使我不仅抓住了浮出水面的史学之莲。而且潜入了湖心!

我们知道,秦朝建立后,中央集权也随之形成,首先要求全国在文化上必须高度统一,其次是在交通上的高度统一,再而是意识形态上的高度统一,以上三个统一诠释了中央集权制的精髓!在樊老师的整本书中,我们看到了一幅诸多王朝辉煌与没落全过程的宏图巨制,然而细细咀嚼,我发现每一个王朝都离不开一种制度,那就是刚才我们提到的中央集权制,在谈到刘邦时,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刘邦建立的汉朝,最大的贡献就是汉承秦制。这句话表明刘邦虽然推翻了秦朝,却继承并维护了秦始皇开创的中央集权的帝国体制,充分肯定了这一制度。古代皇族们为了巩固他们的政权,小心地拿捏着手中的那把戒尺,重了不行伤了自己,轻了亦不行镇不住那帮觊觎权力金钱的所谓臣子!野心勃勃的政客们在无所不用其极的寻找着可能更迭现有政权的任何一个机会,唐末的藩镇割据、党争现象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在那个时代,中央集权制无疑代表的是最先进的制度!它能使政权得以稳固,百姓得以安居乐业,经济得以长足发展,于是各个朝代都曾拥有过一段辉煌的历史。

然而几千年的集权统治同时也禁锢了中国人的心灵,老百姓甚至已经习惯了被无条件支配的生活,因为国家就有这个权力!适应这种制度就是百姓的义务!那么民主呢?民主到哪里去了?谁又来疾呼民主?时至今日,我们仍然摸不到那本该触手可及的民主,这难道不是一种悲哀吗?从史学到事实,我不禁扪心自问,这会不会已经成为了一个亘古不变的陈规?古往今来,中国从分裂到合并,从合并到分裂,从集权到集权,之后从集权再到集权,似乎进入了一个死循环

《国史十六讲》持论稳健,饶有兴味,使我能够大胆地联想现实与历史的级差,用一种较为发散的思维思考史学精要,挖掘现实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让我学会了如何多视角地看待历史现象,同时也校正了我看待现实的方式不能用历史的眼光来审视现实,更不能将历史的思想延用到现在!

国史十六讲摘抄 篇4

《国史十六讲》,发现这本书内容突出重点,讲得既深又透,讲出了一个所以然,给了我具有历史深邃感的启示,再一次激发了我读中华文明史的兴趣。

《国史十六讲》讲述了从中国起源到清朝灭亡的所有精彩片段,介绍了各个朝代不同的风情,各国的友好往来和各式各样的古玩。就这些足以让我们大开眼界了。其中我最喜欢第7讲与第16讲。他们分别讲述了中国的兴盛与衰败。让我一会为祖先喝彩,一面为他们忧虑。来自:作文大全

唐朝被人陈为活力四射的世界性帝国,从李世民到武则天,从盛唐气象到东西方文明的交汇,从佛经进国土到佛教繁荣,都能体现出唐朝那时是如此兴盛、庞大。在唐朝618-907年中国家统一,南北朝运河的开通,几座雄伟的京地的修建,与国内的贸易扩大,均刺激了世界各国。唐代的中国发展成了世界大国,亚、欧两洲各地的商人,留学生那个时候的中国人眼界格外开阔,对其他各国的文化光采博收,将印度的佛教以中国本土的学识与仪式来变化着使用。

假如唐朝比作中午的烈阳的话,那清朝便是傍晚的夕阳,真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呀!虽然拥有贤明、武功与文治都无与伦比的康熙皇帝,还是政绩颇为可观的雍正,但经受了八国联军的踩踏,清朝变得不堪一击,最后灭亡了。

樊树志教授说过:这是一个不容易到达的境界。谁不能至,心向往之。虽然我没经历中国的文明史,但我能从《国史十六讲》中深深感受到一穷二白任人宰割,繁荣昌盛受人喝彩,让我们这一代中国人发奋努力吧,使祖国更加强大。

国史十六讲摘抄 篇5

《国史十六讲》讲述了从中国起源到清朝灭亡的所有精彩片段,介绍了各个朝代不同的风情,各国的友好往来和各式各样的古玩。就这些足以让我们大开眼界了。其中我最喜欢第7讲与第16讲。他们分别讲述了中国的兴盛与衰败。让我一会为祖先喝彩,一面为他们忧虑。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国史十六讲》读后感2021-国史十六讲读后感800字范文,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国史十六讲摘抄 篇6

最近阅读了中华书局2006年版的《国史十六讲》,感觉收获很大。本书主要以时间和朝代为序,分十六个专题概述了中国自史前到清朝前期的历史。作者结合最新的科研成果以及自己对各朝重大历史事件与思想文化的理解,将中国古代历史完整,简略,却又清晰的展现在读者面前,无论是对于历史爱好者,还是史学研究者而言,都不失为一部好的史学作品。

首先,以各朝各代的代表为每一讲标题,重点更为清晰。名为《国史十六讲》,在形式上分十六个章节,以讲座的形式概述中国历史。章节名称特点鲜明,通过标题读者便可以清楚的了解到各章的主要内容及作者的侧重点。总的来看,作者更侧重于思想文化方面。从先秦的诸子百家到秦汉魏晋南北朝的经学、谶纬、清议、玄学,再到宋朝开始继续发展的新儒学,包括有明一代的朋党之争与文人社团都有列专题进行专门叙述。而其他的部分思想文化也间接地在文中提及,即史前和夏商周等思想问题,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盛行于唐代的佛教文化,晚明开始的西学东渐及清朝前期的文字狱问题。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国史十六讲》里含有作者对中国古代几千年思想文化价值观的深刻思考。

其次,文中无时不显示出作者严谨的学风以及灵活的写作技巧。本书包含了学术界的最新研究成果,而且作者将中外同时期的文化做比较,也结合了部分国外学者对中国的研究成果,这说明其研究不拘泥于时间地点的限制,这也使得本书有视野开阔的鲜明特点。以第一讲为例,史前史一般由于枯燥很难激起读者的兴趣,然而作者在第一章中即以对西方人类起源说中的主流观点夏娃理论发出质疑,并且以中国的考古成果进行考证。

这在引起读者阅读兴趣的同时也表明了历史研究是不断进步的,我们应该抱着质疑的观点来看待历史,这样历史研究工作才能不断的有新的突破与进展。此外,本书旁征博引,清晰明确的表达出自己的观点,使得读者在轻松阅读的同时不仅巩固了基础知识,也对学界对某些问题的看法有个大致的掌握。而且,樊先生在写作过程中援引不少诗词及成语典故,使得语言表述更为形象生动,引人入胜。

再次,书中将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进行同时期的比较,在通览全局历史方面有较大的帮助,也对各地读者容易混淆的相关概念进行了阐述。解释了中国分封制下的封建制度与欧洲中世纪的feudalism的区别,指出了两者的不同。此外,也对东林非党问题做了详尽的解释,指出朋党与政党的区别。对晚明开始的西学东渐与东学传入西方也有独特的见解,这些都是研究中国历史值得注意的地方。

最后,除了重点对文化史的探究外,对政治制度,经济等各方面的论述也是详略得当,重点分明。书中的图片及数据使得论点更为清晰。关键字用黑体标出,更便于读者阅读。诸如论述秦汉时中央集权体制初建的维持方法,解释魏晋风度的特点,分叙唐朝佛教的各派别等等。以黑体字表明论点,并于后文详细分述。这有助于读者把握重点,理清各部分的基本脉络,并且加深对思想文化方面的理解。

《国史十六讲》确如先生所说,不纠缠于历史的细枝末节。但是其简练的文笔却最大的概括了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脉络,将中国文化史的发展过程深入浅出的展现在读者面前。全书主次鲜明,重点清晰,对于我们了解以及研究历史有着很大的帮助,也是史学论文写作的一个很好的范例。

国史十六讲摘抄 篇7

寒假期间,抽空读了樊树志先生的《国史十六讲》。本书是樊先生为复旦大学精品课程国史概要撰写的讲稿。出版之后,受到了意想不到的欢迎,一再名列各种畅销书的排行榜,一度排行第一,是一本读者自己选出的深入浅出的好书。这本书凝结了作者自己的读史心得,力图对中华文明史上的重要问题,进行具有深度和新意的解读,不再纠缠于历史的线索和细枝末节,给不同专业的学生一个历史深邃感的启示,激发学生重新思考中华文明史的兴趣,也同样使读者深切体会到了可以换一个角度看历史的方法。

在这十六讲中,我最喜欢的是第九讲宋:繁荣和创造的黄金时代。传统史家的笔下,宋朝是屡屡遭受非议并评价不高的时代,积贫积弱,在与骑马民族契丹、女真、蒙古的较量中,总是处于下风。但实际上,宋朝有它辉煌的另一面。宋代的辉煌在平日教学中有很多体现,在学生平时的试题中也有很多史料,可见已经是史学界的共识了。

宋朝处在中国历史从中世向近世转变的转折点,也就是学者们常说的唐宋之际的社会变革时期,无论在经济、科技、文化各个领域,它都是繁荣与创造的黄金时代。

一、政治上,官僚政治与体制内改革

经过唐末五代的激烈社会变动,贵族政治彻底崩溃,取而代之的是新的官僚政治体制,其突出的特点是君主独裁体制的形成。主要表现为:首先是宰相权力的削弱,如二府三司制的确立,分割了宰相的权力,加强了皇权。其次是军事权力的集中,如杯酒释兵权,强干弱枝,虽然这种重内轻外的方针,产生了许多负面效应,如军队战斗力在为削弱,但是军权毫无疑问地高度集中于中央了。再次是财政权力的集中,如设转运使,把各地税收机关收归中央掌握,地方税收除留一部分供地方开销外,其余全部上交中央。

官僚政治对于贵族政治而言,是一种进步。但是它也有新的问题,官僚机构的空前庞大就是其中之一。这种官僚政治给北宋带来所谓三冗的局面,于是出现了体制内的改革。范仲淹的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虽然都没有逃脱失败的命运,但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二、经济上,传统农业的新发展和商业革命

农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中部和南部水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粮食产量相应增加,耕作技术与经营方式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传统农业的新发展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它为工商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导致商业革命较早的出现,成为宋朝历史的一抹耀眼的亮色。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他的《全球通史》中写道:除了文化上的成就之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主要的表现就是北宋的商品经济空前繁荣,城市发展。唐朝的坊市制被打破,商业发展中时间、空间的限制被取消,这种变革在社会与经济的发展中有着巨大的意义,它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趋势,把商业活动从封闭的坊中解放出来,扩散到大街小巷的沿线,形成了近代都市商业街的雏形,为都市商业拓展了新的空间,也为都市增添了繁华的商业气息与市井色彩。于是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景观:政府宣布取消对于夜市的禁令,商业活动不再有时间的限制,开封城内出现了通宵达旦的商业街。这样一个细节,从一个侧面展示了唐宋之际的社会变革。

同时城市中还出现了专门的娱乐场所瓦子。北宋还出现了中国最早的纸币交子,在商业和金融发展进程中的历史意义,无论如何估价都不嫌过分。

而到了南宋的时候,天下流行这样的谚语苏湖熟,天下足,说明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

三、科技上,领先于世界的科技成就

宋代,古代的四大发明中的三项: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都有了划时代的突破,北宋的毕昇发明的泥活字,开创近代活字印刷的先声;指南针在北宋后期已经普遍用于航海;北宋初年,火药广泛使用于战争。而这些成果传到欧洲,导致欧洲结束中世纪时代而进入近代文明时代,推动了西欧的社会转型。

因此,我们说,宋代时,出现了政治革命、科技革命、商业革命,中国社会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是中国中世纪的结束和近代的开始。这样的观点与传统的史家的观点有所不同,我们从另一个角度认识了宋朝的历史,开阔了视野。感谢樊先生的《国史十六讲》,把复旦大学课堂上的讲义贡献给社会大众共享,奉献给我们这些没有机会进入复旦大学听课而又对此心向往之的读者!

国史十六讲摘抄 篇8

樊树志先生的《国史十六讲》确实不错,脉络清晰的讲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些大的时代,很明显针对的对象是刚刚进入大学的本科生或是具有高中文化水平的历史爱好者。唯大学者,方能放下身段,用浅显的文字,对普罗大众进行这样的知识普及,可惜现在的大学,早已不是几十年前的大学了。

樊先生的讲义非常精当,对于中国历史上一些令人非常感兴趣的问题,都做了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解释(当然,这是对于我们这些历史盲来说的)比如,对于建文帝的下落,晚明时期中国与国外的贸易关系,全球化始于元,发于明,盛于晚明等等的阐述,以及对于清初大玉儿下嫁多尔衮等流言的考证,都非常新颖而具有说服力。

当然,因为是讲义,不可能讲的太深太透,如果说中国历史是一条长江大河的话,樊先生的讲义,固然不是飞机航拍抑或卫星图片,最多也就是游轮在江面上一路而下,挑几个著名的美景指点下,然后就轻舟已过万重山了吧。对于此江此河的各处的水文状况等等,只能是泛泛而谈了。而且,最令人惋惜的是,樊先生的讲稿中,我们可以隐隐约约的时常感觉到一些意犹未尽,一些欲言又止,一些题外之意。樊先生讲义的大纲,也未能脱去主旋律思维的影子。

最明显的就是只讲治世,不讲乱世;只谈正溯,不提余脉了。这正是让人感到悲哀的地方,读史是为了明今,是为了更好的看清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个时代,而非钻旧纸堆,搞些杜甫究竟是冻死的还是吃冷肉噎死的这些话题。所以对于历史的评述中,我最希望看到的是史学家能以其深邃而智慧的眼光,给我们指引。现在发生的一些事情究竟历史上面究竟有没有发生过,历史上这些事情的后果是什么,其来源、起因是什么,其结局又是怎么回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到透古观今,而历史研究者要做的,当然少不了借古讽今了。

当然,这些在皇权逐渐加强且失去约束的时候是要砍头的,然而樊先生为什么留着这么多欲语还休呢?难道是怕什么吗?我们以为早就过去的一些事情,对那一代、下一代,乃至下下一代的国人,究竟有着怎样的影响呢?这一切一切,还未知。

党史国史读后感


党史国史读后感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历史的车轮总是不停地向前转动,无关兴衰成败,更无关世事人情。转眼间,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了92年的光辉历程,我们的伟大祖国也将迎来其64岁的生日。回首历史,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无论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之中,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及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之中,都既有波澜起伏、大浪淘沙的壮阔之景,也有止步彷徨、陷于泥沼的困顿之象。然而,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无论是改革发展的成功经验,还是误入歧途的反面警示,都可以让我们以史为鉴,进而知兴替、明是非,为走好未来之路,奠定坚实的历史基础。

当今的中国,犹如一艘傲然驶于苍茫海上的复兴之舰,在暗流涌动、暗礁密布的改革深水区,新问题、新困难势必会层出不穷。然而,仔细研读党和国家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新老问题之间总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有的新问题是老问题的延续与发展,有的则是多个相关老问题的聚集与发酵,即便出现的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全新问题,其本质上也终究不会脱离我们促进党和国家和谐发展、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出发点。因此,新形势下,重温党史国史,无疑对于提高党员干部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增强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的自觉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于改革发展而言,用好党史国史这个利器法宝就要求我们吸取历史上成败兴衰的经验教训,(.org)认识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客观规律,并结合实际提高运用规律指导当下工作的素质能力。既要以史为鉴知不足,通过重温党史国史中熠熠生辉、可圈可点的成功经验,比照并发现当前工作中做得不到位、不合理的地方,明确不足之处,做到心中有数;又要以史为鉴避危险,敢于正视并认真反思党史国史中我们曾经出现的失误与不足,做到深入剖析,深入理解,并能举一反三,以此有效避免在当前工作中上演历史的悲剧;还要以史为鉴正衣冠,在学习掌握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将其积极融入当前改革发展的现实背景之下,做到学以致用、学用结合,提高应对改革发展中新问题、新矛盾的能力。

史乃今之鉴,今为史之延。党史国史本就具有动态发展、不断向前的特点。低头看看我们当前所走的道路,无论是依规照律保稳定的平道坦途,还是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之路,终究都会在历史车轮的转动下,碾压出清晰明了的条条辙痕,成为明日中国发展的借鉴之处。而究竟是明鉴还是昏鉴,终将取决于我们当下的路走得如何。因此,要用好党史国史这个改革发展的动态指南,就要求我们要科学合理、谨慎细致地走好当下的每一步,尽最大努力减少血的教训跟痛的领悟,将改革发展的成果最大限度地惠及人民,将行之有效的成功经验原原本本地留给后人,赢在当下更赢在未来,不断推动党和国家的事业向前发展,不断续写党史国史的辉煌篇章!

国史大纲读后感


国史大纲读后感(一)

《国史大纲》是一本简要的中国通史,它与我们以前所用的教科书有很大的不同。

以前所用的历史教科书,大家都不会很陌生,它依据历史的发展,分阶段地从政治辐射到经济文化等多方面,虽然将所有的事件内容表达得很清晰明了,但总是千篇一律,文字2020枯涩。而我们总是只能将一些冰冷冷的事件从历史长河中抽出来死记硬背,我们也不能质疑书本,没有独立思考,这根本不是在学历史,而是把这种意识形态强行塞到我们脑中。这种没有对历史的反思,我想,把课本上的东西记得再熟,我们也不能了解中国怎么样兴盛起来,又怎么样落后下去。像义和团运动,书上只说这场运动是如何爱国,如何轰轰烈烈,一点没提那些团民是如何愚昧,如何残忍。爱国主义教育固然重要,但不能理性对待就容易变成民粹主义,只知帝国主义罪恶,不知我们怎么给了帝国主义罪恶的口实。

而在《国史纲要》这本书的序言中钱穆先生就已经指出了,研究历史,撰写《中国通史》的目的在于:(1)能将我国民族以往文化演进的真相明白示人,为一般有志认识中国已往政治社会文化思想种种演变的人们提供所必要的知识。(2)应能在旧史统贯中映照出现今中国种种复杂难解的问题,为一般有志革新现实的人所必备参考。前者在于积极的求出国家民族永久生命的源泉,为全部历史所由推动之精神所寄;后者在于消极地指出民族最近病痛的征候,为改进当前方案所本。这也是他撰写此书的主旨。该书有简有繁,概述了中国从古至今的历史,重点描写了各朝的经济、政治制度及思想状况,重点的重点是以上的种种造成的影响。整本书都突出了他深入理解本民族传统与文化的个性与特性的主张。这本书写出了中国曾经的强盛和病态。和强盛一样,《国史大纲》一书也特别突出了中国历史上的种种弊病,包括政治、经济、思想等等方面的某些病态的、不合常理的东西,如书中提到的中唐以后中央与地方统治上的冲突与弊端等。

在全书的序言中,先生也说的很清楚,他反对两种倾向,一是全盘否定,以为整个中国封建史就是黑暗专制的代名词,没有任何光明可言;一种是全盘美化,以为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两种泾渭分明的倾向到现在依然如此。先生看来两种态度都失之偏颇,前者以西方现代政治理念为标准进行生搬硬套,自然看来事事不顺;后者则是抱残守缺,这种观点本来没什么市场,但现在有些却因着民粹主义而复活,说什么儒家文明是人类未来的出路这样不着边际的话。弃其糟粕,取其精华说起来很简单,但我们在没分清楚什么是糟粕什么是精华的情况下,要形成理性的共识无疑是缘木求鱼。

对于书的结构,钱穆先生也提出了自己的思路,从政治制度、经济状况和思想文化三个方面梳理社会的变化。经济是基础,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是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这样的论述在宏观层面还可以,但到了微观层面就容易纠缠不清。仅就政治制度的演化来说,在漫长的农业经济时代,经济基础变动不大,但政治制度却有了不少的变化,书中把它归结为这样一条线索,秦之前家国不分,王室即是政权,大臣皆为天子私臣;秦至唐是王室政权逐渐分开的过程,王室高高在上,丞相作为朝廷领袖是政权的最高行政长官,门下执行中书封驳,读后颇有点君主立宪的错觉;从宋开始君主集权加剧,但丞相仍然是公认的领袖,直到明太祖出私心废宰相直领六部,王室和政权又合二为一,所以先生才会借助顾炎武说出我朝政事崩坏皆从太祖废宰相始的话来。反过来,专制的政府为自己的利益又限制了民间经济的生长,否则在明朝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

出于同一原因,专制政权用八股文钳制人民思想,从此思想界再无出现大师的可能。明朝的历史表明,政治经济文化谁决定谁这个问题远不像结论表明的那样清晰。对此,先生持有的似乎是一种混合的观点,在某一具体时期,重点论述其中的某一部分,战国时期以思想流变为核心,两汉以制度变化为核心,三国两晋南北朝以思想和经济变化为核心。在特定时期某一部分会占主要地位,影响其他两部分,形成那个时期的主要风貌。

钱穆先生是主张改良的,认为革命是一种极端,是矫枉过正,而真正的进步是在和平的环境中产生的,他用不同时期经济状况的对比证明这一点。革命是否正确,站在不同立场上的人有不同的结论,但社会的持续进步不能单靠革命的带动,则是确定无疑的。

据了解,《国史纲要》这本书是是37年抗战时,钱穆先生恐怕一旦战争失败,中国会彻底消亡,于是抱着写最后一部中国人的历史资料的悲壮心情进行写作的,字2020里行间无不体现出他的高傲的民族主义情绪。《国史大纲》整本书是一个感情的蕴含物,它传递了钱穆先生对中国以及中华民族的希望。这一点在所有的历史着作里都是可贵的。一部饱含感情的的书远比一部生硬的书有趣味、有意义。《国史大纲》的作用主要是思想层面的,其主旨则在发明其相互影响,及先后之演变发展,以作国人如何应付现时代之种种事变作根据之借鉴。这说明作者的主要意图是记述历史以对时事及后世造成影响。钱穆先生写《国史大纲》可谓用心良苦,他通过这本书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民族的信心和希望。他的这种精神,实在是值得我们去学习。


国史大纲读后感(二)

今天终于把厚厚的上下两册《国史大纲》看完了。

以前只是觉得老先生是一个严谨的治史者,看过他的书后,才明白,老先生的胸中充满了真正的爱国主义热忱,才明白,没有对自己的国家和民族深沉的爱,是不可能做好历史学的研究的。

老先生的书开篇不是绪言,而是没有任何题目的一篇告示(我姑且这样命名它)。我把它摘录下来和大家分享:

凡读本书请先具下列诸信念:一、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否则最多只算一个有知识的人,不能算一有知识的国民)。二、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否则只算知道了一些外国史,不得云对本国史有知识)。三、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即视本国已往历史为无一点有价值,亦无一处足以使彼满意),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此乃一种浅薄狂妄的进化观),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此乃一种似是而非之文化自谴)。四、当信每一国家必待其国民备具以上列诸条件者比数渐多,其国家乃再有向前发展之希望(否则其所改进,等于一个被征服国或次殖民地之改进,对其国家自身不发生关系。换言之,此种改进,无异是一种变相的文化征服,乃其文化自身之萎缩与消灭,并非文化自身之转变与发皇)。

我不一个国粹主义者,更不是一个狭隘的民族主义者,相反的是,我可能是中国改革开放后最早在学校里就接触外籍教师的中学生,更不要说我大学学的是被认为是最传统最优雅的法语,也不必说我在大学实习时就和那些洋人们成天呆在一起,更不必说我甫一工作就是几乎天天和外国人打交道,这样的教育背景和学习工作经历让我不得不成为一个从来就能跟上时代、愿意跟上时代的人,时至今日,年近不惑的我照样是MSN和QQ并用,周杰伦与莫扎特同听,偶和我交替共使,《欧洲史》和《蜡笔小新》齐看的双子星(偶的星座,这个俺也了解),但是我一直没有停止过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老先生上面这番话挑动了我想说出我的想法的欲望,多年不写作的我冒险拿起笔来,想直抒胸意。

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我们这个社会一直都呈现出让人眩晕的高速发展,无数大戏的幕布不断的拉开,让人目不暇接;天使和魔鬼交替出现,让人心浮气躁,几乎每天都有最新的话题在报纸上、在杂志上,在电视上,特别是在网络上形成大规模的讨论,真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现在几乎是最热门的话题就是关于国学,这不奇怪,一个国家和民族,在它日渐复苏并走向强大的时候,必然会回过头去审视自己的文化,必然想从自己的文化中找出支撑自己走向强大之路的力量,同时也要向全世界宣示自己这种强大的文化必然性,我觉得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在喧嚣的讨论中,在激烈的辩争中,关于四书五经我听得很多,关于国学启蒙我听得很多,关于国学进入义务教育体系我听得很多,因此而特别火起来的《百家讲坛》对国学的宣讲我也听到很多,但是我却很少听到国史二字2020,仿佛我们这些国学精粹,只是我们的先人们在山里挖出的一堆金子,一代一代的传到我们手里的物质财富而已,而不是一种和国家、民族的历史紧密相连的文化财富,我不明白,不读国史,不知道这些国学的历史发展进程,不知道这些国学的生成的土壤的质地的人们,能够真正读懂国学、继承国学,传播国学和光大国学吗?今天在读丹纳(Hippolyte Adolphe Taine)的《艺术哲学》的时候,我发现这个十九世纪中叶的法国史学家和批评家对艺术(一般我们可以认为诗歌、雕塑、绘画、建筑、音乐是、艺术的五大门类)的理解有这样的说法: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属时代的精神和风俗概况,这是艺术品的最后解释,也是决定一切的基本原因。我觉得这样的研究方法,同样适用于我们对国学的理解、继承、运用和发场光大。

读罢老先生的书,才发现以前脑子里的中国历史全然是支离破碎的一堆残砖断瓦,不见地基,亦不见墙体,更不见屋檐,由此自己那点可怜的国学知识,亦不过是一些断章取义的残汤剩水罢了。

读罢老先生的书,才真正的清醒起来,才知道国学不和国史并联,只不过等于是一堆支离破碎的垃圾数据,没有放进一个数据库里,就算是放进了数据库,也没有设定运算公式,也就无法得出什么运算结果。

因此我做了决定,在翻出二十年前老爸给买的中华书局出的《四书五经》的同时,再读一遍老先生的《国史大纲》;在读《四书五经》的时候,旁边要放上老先生的《国史大纲》。


国史大纲读后感(三)

我读了《国史纲要》这本书,下面我来总结一下读这本书的感受:

当我开始读这本书我发现《中国史纲》这本书确实很形象地描写了当代历史,更进一步地通过经济、文化、制度等几个方面来写,我后来才了解这本书本来是作为高中及小学历史教科书而写,但遗憾地是其中只有上古篇完成,就作为一本教科书来说这是一本很好的书。而且我发现老师上课内容有些观点及史实也来自于《中国史纲》,所以这本书很重要,也很有用。说起《国史纲要》,便不得不说钱穆,以及当时的背景。1937年抗日爆发,钱穆仓促地从北平逃离至西南大后方,教学多年来的大量教材悉数失散,时中国面临国家存亡时节,钱穆有感于中国国运飘渺,尽管他本身相信抗战中国会赢得胜利,但也对中国的命运抱持最坏的打算。钱穆在云南乡下的偏僻之处,写下国史大纲,他是抱着中国人写中国最后一本史书的心情而着,盼若中国不幸败战覆亡,至少留给后人一本中国史书,让后人知道中国的历史及文明成就,激励后人复兴中国之心。

钱穆先生对历史的温情、敬佩与冷静无一不在本书中有所体现。钱穆先生没有讲一些历史上官场的尔虞我诈方面的内容,没有披露意识形态的桎梏,没有帝王将相的奇闻轶事浮于纸上,而是重点讲解了中国文化方面的发展历程,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自己精辟的见解,同时他又不忘提醒后人如何对待和研究中国历史。从夏商周文明的探索,至春秋战国百家争鸣时期文化的繁荣,到秦朝一统天下建立封建专制帝国影响,到唐朝外交、经济、文化发展的中兴等等下来,贯穿整个历史的主线是文化。对于历史的更多的是敬意与冷静,而不是偏激与失之偏颇。如今事实是强势的西方文化盛行,国人数典忘祖,对自己古代灿烂的文化与优良传统的不自信,认为外国的才是好的,才是值得学习的,我们的本土文化受到了很不公正的待遇。可是在书中钱穆先生铿锵有力的表达了对中国文化无比的肯定及自信。这点让我敬佩不已。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四大文明中唯一流传下来的古文明,需要保护更需要继承和发展。认可并理解我们的历史,对我们的历史文明抱有崇高的敬意,会增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这种民族的凝聚力,会让我们走得更快更好。大多数人在一些枯燥乏味的历史教科书的熏陶,熟知不少无用的典故,却对其民族的精髓与意义懵无所知,这犹如空呼爱国。此其为爱,仅当于一种商业之爱。如农人之爱其牛爱国是要有基础的,不知其源,怎知其性,不知其性,何谈爱国;知其原方能爱其本,不懂我国历史怎么能全心全意的为这个国家奉献?历史的意义在于知道我们国家的精神,学习民族的气质,正是这种内在精神与气质,支撑着我们的历史延绵不绝,历史是一个国家的骨架,后人如若不知,谁来继续这个庞大构架的扩充?我们有别于其他民族的核心,就是独特。换句话说就是我们民族的精神与气质。这就是我们研究历史的现实意义。所以说历史并非毫无价值。相反,历史的价值是普世的。

《国史大纲》前言里指出了研究历史的意义。很多时候我们在说为什么要学历史的时候,都会说这么一句话:以史为鉴。问题是鉴个什么呢?当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后记里说,已史为鉴是不可能的,历史总在不断的重复不断的上演,该发生的一千年前会发生,一千年后还会发生,该犯的错误还是会犯。《国史大纲》前言里说,一个国家的国民,尤其是知识线在水平线上的国民,对本国过去的历史,应该抱有一种温情与敬意,不妄自菲薄,不狂妄自大。这样的人多了,对自己民族文化理解更深入,国家才有向前发展的希望。评判历史人物或历史朝代之所作所为不仅要站在现代的高度去俯瞰全貌,而且要走进当时的环境中去体察其目的、背景。有可能以现代标准谓之野蛮的行为,在当时是进步是科学是有效的。秦皇汉武历来是争议极大的两个帝王。其实争议双方都有道理,暴君也好伟人也罢,因为彼此观察角度不同。我以为如果以秦汉背景分析以后世之影响力去考核,秦皇汉武都是伟大的皇帝。比如始皇帝刑法苛严,然背景是大乱之后的一统,乱世宜用重典,不严如何凝聚天下?何况苛严是有法可依,并非任意妄为。当然重典也应有度,只是这个度两千年后无法精确计算。若以现代法律衡量,秦皇汉武枪毙一百次都不够,最符合标准的不是袁世凯就是伪皇帝溥仪,如此岂不荒唐?再比如修秦陵、建长城,难道劳工们仅仅是被武力逼迫不得已而为之吗?若如此,其工程质量可想而知,然结果却是千年不朽。民工的责任心何来?关于秦暴政的来源多为汉代史家所载,如同清否定明一样,我们不能否认汉代史家们有偏公允的可能。

钱老提到了历史资料和历史知识两个概念,使我恍然大悟,我一直以来所谓的喜欢历史原来只是喜欢历史资料,因为这样能显得自己很博学,在目前史学教育极度欠缺的情形下比较能吸引人眼球,现在想想简直是亵渎了历史,可以说我以前对于历史是急功近利的。其实一开始没想到这是本教科书,一直以来想看久远年代的史书,潜意识里觉得只有这样才陪得上历史二字2020,可是钱老这本书虽是教科书,但其服务于政治的意味不浓,其根本思想乃对于历史的思考和反思,探究中国是如何兴盛起来,又是如何沦落到如今这种地步,钱老期望在这种反思中寻求拯救当下中国的方法及思想。

本书的引论部分详尽地阐述了钱老的历史观,看后受益匪浅。本书成书于中华民族历史上最黑暗最艰苦的时代,凝聚了作者对于本民族的强烈热爱以及对于当下的社会深刻思考,当时史学界出现了三个派别,传统、革新、科学,作者认为时下的历史俨然成为政治的宣传工具,例如,书中写到:革新派主张中国自秦汉以来两千年,皆专制黑暗政体之历史也,又曰:二十四史乃帝王之家谱,他们眼中的中国历史皆以专制黑暗一语抹杀,他们把当下之病症,一切归罪于两千年来之专制。显然这是种很偏激的思想。然清帝退位,并没有带来他们所期望的改变,他们又把矛头指向文化,曰:中国自秦汉以来两千年,思想停滞无进步,而一切事态,因亦相随停滞不进、两千年来思想,皆为孔学所掩弊。而同时也有极力推崇古代思想的思想。由此可见,当时的史学完全沦落为政治的工具,这是作者所不愿看见的,我们对于自己历史要分清什么是糟粕什么是精华,而后择而取之。

看到南北朝后我就开始看近代史部分了,我觉得目前官方的近代史教材都是经过过多的处理过的,我们都希望知道真实的历史,我们认为这是每一个中华民族子孙所享有的了解我们民族过去发生了什么事的权利。钱老生活在那个年代,又以其高度严谨负责的态度撰写的这本书,应该有很高的真实度。

对比一下现行历史教材的基本体例,区别还是很大的。一是用词概念。钱穆沿袭的都是传统史家的词汇党争、王霸、民变、流寇这些在今日教材的话语体系里或已不用,或者变为农民起义,泾渭分明。二是基本立场。钱穆分析北宋军事积弱,包括幽云屏障之失、内政不振、武备朽钝、兵制欠当、地方无权等等,而今日教材几乎只论朝廷腐败一点。相比而言,钱穆至少部分地接受当时的进步观念,认为革命整体是合理的,虽然仍旧视大多数民变为灾难。(但事实上中国的全部农民起义的确都不曾给社会带来本质的进步,倒是破坏极大,因为主导者往往本身只是流氓无赖,除非像刘邦、朱元璋广得读书精英辅助,方能成事。)而现行教材几乎是死守人民必革命进步,朝廷必腐败反动的思维定势雷池不敢稍动。而很显然地,要成为有知识之国民,绝不应该满足于信守那些不许讲道理、不容置疑的定见。除这两点外,在民族观念、政治局面传承流变等方面,钱穆的观点也与现行教材不同,因为教材是以政治观点为纲组织史实,而钱穆以历史观点为纲,虽然都是信念决定论点,然而政治观点显然要比个人化的历史观点僵硬,所以现行教材与这部六十多年前的教材相比,也要僵硬、枯索一些。

《国史大纲》的作用主要是思想层面的,其主旨则在发现其相互影响,及先后之演变发展,以作国人如何应付现时代之种种事变作根据之借鉴。这说明作者的主要意图是记述历史以对时事及后世造成影响。钱穆先生写《国史大纲》可谓用心良苦,他通过这本书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民族的信心和希望。

那么我们应该以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去看本国历史呢?先生说要怀有一种温情与敬意,不会对本国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即视本国已往历史为无一点有价值,亦无一处足以使彼满意。历史总有值得借鉴的地方,不可能是一无是处的,鉴古而知今,历史总能带给我们温情。亦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此乃一种浅薄狂妄的进化观,对历史毫无敬意可言)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此乃一种似是而非之文化自谴,前人不知后事,只是各行其是,焉能以己之过而责之于前人之身?总而言之,我们应该带着温情与敬意,带着能够鉴古而知今的心态去学习本国历史,才能学以致用,才能报效祖国。

简单的举个例子,官方历史教科书中,打着扶清灭洋口号的义和团,是以一个正面角色出现的,讲他们如何爱国,而没有提到他们的愚昧和残忍,而本书有较为详实的阐述。不过我要说明一点,知道历史是一方面,如何看待又是一方面,我们知道了义和团的残忍就可以了,毕竟在列强野蛮入侵我们的时候,给我们造成了无法估量的伤害,对他们的任何残忍都是应该的,我们永远不会忘记那段令人心痛的历史,我们要以此时时勉励自己,努力让祖国富强,让中华民族迄立于世界的东方!

读这本书以后我收获很大,对于中国古代历史得到了深刻知识,满足了我个人在这方面的需求,由于时间关系虽然我没完整地读完这本书但我了解还是比较深刻,通过读这本书我对中国古代历史的兴趣更加提高了,具有魅力的中国古代历史浮现了在我眼前,虽然是过去但值得研究

生活十讲读后感


生活十讲读后感范文一

无疑,谈生活,生活是一个太宽泛的话题。我们只能从心出发,去探寻那种美好的可能性。

蒋勛先生的这本书,据他的自序里说是由人将他当年从事近十年的一个广播节目录音整理之后出版的。而书中的内容,也的确牵涉广泛,内容丰富。其根据的固然是台湾社会当年的生活万象,而在一个侧面上说,也是近些年来我们的社会所面临的困境所在。

虽然从书的结构看,是就十个方面独立成篇又互相贯通地探讨生活的问题,及我们可以去探索、去改善的途径。而从中一以贯之的精神是不变的,即一个深谙社会脉搏与生活之道的知识分子对于当代人生活状态的忧虑,以及他古道热肠地劝勉。之所以不说教导,是因为那种浅显文字间散发出的平和与真诚。他似乎是在同阅读者聊天,讲一些故事,说一段自白,不知不觉间就让是非分明地道出来,而那又的的确确是经得起推敲的,因为那一路我们都是参与其间的,尤其,那种对于生命的关怀,是很感染人的。

他说,我们的教育没有教会我们去合乎人性,拥抱自我,因为考试是不会考的。我们固然被灌输了大量知识,但是那不等于智慧,也没法简简单单就转化为智慧。以至于善恶的观念都模糊不清,因为我们不了解,也没机会了解,同时也没有用艺术的方式去引导他们把积郁的情绪释放出来。所以当下的境况下所谓教育,不是在教书,实在说是一份救人的工作。整个社会的教育都缺乏思想性,逻辑的训练和思维的缜密性都不够,那是很容易随波逐流的。

他说,一个不重视建设文化,而是唯利是图的社会,每一个人都会在物化自己与他人中受伤。物质消费已经成为一种价值观,而过去年代的传统里那种风范却丧失了,导致自己对于人没有清晰的定位。而单一的物质化的价值观塑造出的是一个没有自信,也缺乏人性的社会面貌。真正成熟的社会,应该是多元化的,如同巴黎,人们各自都能拥有自己的价值观,有一种不用通过与人比较就能相信自己的勇敢,安安静静地就获得满足的自信。

他说,文化倘若不与现实结合,不落实到生活中去,就可能只是一个假象。知识本身就是一种权利,那些通过考试,拿到学位,拿到编撰教科书资格的人,当然会成为官学的维护者,不然就与自己的身份抵触了。而面对那种没有节制地放任与纵容的巨大体制,我们还是可以做点什麽,不要轻易服输,努力让我们自己还有让孩子们有力量去思考、去判断、进而去抗争。这个是知识分子的责任,却也是大众的责任。因为我们所有人都在社会之中,无法脱离而独立存在,而个人的行动塑造出了社会也会反过来影响我们的生活。

他说,我们的社会之所以动乱,是在发展之中既没有了传统社会中的道德力量的约束,受了西方伦理的影响,将自己独立出对家族的依赖和责任;但与此同时,社会的法律,作为公民的道德与公民意识这样的约束体系却又还没有建立起来。而在这样不稳定的状态下自处,应该是要找回自己的信仰,在对人对事的期待与渴望中,重新体验追求本身所代表的那种高贵性。

他说,在我们的文化里,人一直是面目模糊的,也很少去思考人的意义与价值。但其实,我们可以去拥有信仰,学会去崇拜。那不是说针对某一个个人,而是在心中保有崇拜感。那不是强加的来自权力者的愚弄,而是经过自我思考而生起的敬畏。信仰最有价值的力量在于实践。而最可贵的则是自我反省的过程。了解自己的弱点,而在社会中学会谦和,寻求平衡。当内心有很多的反省与感触,心怀盼望,久而久之,就会在社会中慢慢发现一些踏实的东西。

他说,人与人的相处是不可解的,每个人都是在了解与陌生之间游离,不可能有绝对的看破。而文学也是这样一种疏离的,让人保持旁观者的冷静,不带成见地去观看一切与自己有关或无关的事。文学的终极关怀,应该是人生真相与假象反复的呈现。它能忠实地反映出人生纷繁、生活万象。同时,文学有助于建立一种对于生命的态度,即没有任何一个生命是应该被轻视的。阅读那些文学形象,比如巴尔扎克笔下小气的高老头,我们不会只是去恨他,而是观察他,能更好理解他。进而在现实的生活中,我们能通过文学中的化身,得以转换角度去思量,去关照别人,而不单是下简单的判断。

当然,文中也提到很多个人化的、细节化的内容,在此不多做归结。总之,学会面对和认识当下的生活,并且要有信念,去拥抱那种自己觉得值得一过的生活,有思索,有关照、有责任,既从容、自在,又能够坦然无碍。

《生活十讲》读后感范文二

今天,我想给大家谈的是《生活十讲》这本书。书作者蒋勋,台湾文化大学史学系、艺术研究所毕业。曾任东海大学美术系主任,现任联合文学社长。在艺术论述、散文、诗歌、小说等方面均有建树。

作者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历经十年在台湾一家电台主持了一个名叫文化广场的广播节目,每周一次,谈一些与文化有关的现象。最后,根据录音整理出了这本书。书中谈到了新价值、新官学、新伦理、新信仰、谈物化、创造力、文学力等十个方面的问题。由于台湾与我们同属一个文化根基并且有着相同的经济社会发展历程,所以蒋勋在书中所讲到的东西我觉得与当今大陆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下面,我就书中关于新价值、新伦理、谈物化这三个方面的精辟论述与大家一起分享。

一、关于新价值。作者认为现在社会一切都在商品化。我们提到的价值观,重点不在于年轻人的价值观,而是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当社会的整体价值观是唯利是图,年轻人的价值观也只会有一个字:利。以电视节目来说,媒体关心的是有没有广告,会不会卖?这就会让孩子模仿到一切东西都是可以用买卖作为价值判断。社会在制造商品,人也变成商品,在商品化、消费化的鼓励中,就会产生对于戕害生命无动于衷的结局。这让我想到这几年我们为什么会出现大头娃娃、毒奶粉、毒大米、假疫苗等一系列食品药品安全事件。黑心的企业主为了赚钱狠心把别人的婴儿命来丧。作者认为如果要检讨的话,就应该是整体的、全盘的检讨,而不是在个体行为上。因为一个唯利是图的社会,每一个人都会在物化自己与他人的过程中成为受害者。以传销为例,虽然传销在国外发展的很好,很正规,但与中国的这种土壤一结合,却产生了一个怪胎。我的几个亲戚朋友都曾被传销搞得倾家荡产、反目成仇。加入传销的人都好像中了魔一样,欺骗的全是亲戚朋友却无丝毫愧疚。甚至于一些地方政府为了保护地方利益失于管理甚至姑息纵容。我们这个社会在价值信仰上确实需要认真反思了。就像鲁迅先生当年在日本看到中国人面对自己的同胞被害麻木不仁一样,现在的中国人似乎对社会上错误的价值倾向无动于衷,甚至认同、模仿。

一个成熟的社会,应该是每一个角色都有他自己的定位,有他不同的定位过程,每个人都能够满足于他所扮演的角色。这个观念在欧洲一些先进国家已经发展得很成熟,他们长期以来重视生命的价值,所以他们的自信,不是建立在与别人的比较上。一味地跟别人比,迟早都会走向物化。

作者认为,有比较之心就是缺乏自信。有自信的人,对于自己所拥有的东西,是一种充满而富足的感觉,他可能看到别人有而自己没有的东西,会觉得羡慕、敬佩,进而欢喜赞叹,但他回过头来还是很安分做自己。

西方的工业革命比我们早,科技发展比我们快,所以他们已经过了那个比较、欲求的阶段,反而回来很安分地做自己。他不会觉得赚的钱少就是不好,或是比别人低贱,也不会窝蜂地模仿别人、复制别人的经验。在巴黎从来不会同时出现四千多家蛋塔店,这是不可能会发生的事。可是,你会在城市的某一个小角落,闻到一股很特别的香味,是咖啡店主人自己调出来的味道。二十年前,你在那里喝咖啡,二十年后,你还是在那里喝咖啡,看着店主人慢慢变老,却还是很快乐地在那里调制咖啡。记得看过这样一篇文章,一位长期在国外生活的中国人回到国内,写他回国时的感受。其中最让我记忆深刻的是他与一位当副市长的老同学见面,这位老同学对待饭店服务员的态度有点居高临下、颐指气使,他有点看不下去。本想改变一下老同学的观念,说他在国外也曾经干过服务生,并且国外的人们对他很尊重。这位老同学听后黯然神伤,他以为启发起到了作用,谁知这位老同学竟然长叹一声说:你比我们都优秀,到国外还受这种苦,早知如此,还不知在国内发展呢!他哑然无语。

二、关于新伦理。我们在看很多社会事件时,会从法律的角度,看到一个加害者,一个受害者。可是社会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整体,对于一件事情,除了法律观点之处,还会有道德、文化、宗教观点,任何一种观点的偏废,都是不好的。社会本来就需要平衡,不可能只有某一部分,只有法律没有办法完完全全让人类的文明变好,只有道德或只有文化,一样是不可行。真正好的、有文化的规范,是内省的,不是向外指责。一味地向外指责时,他就没有解读更多的东西,他就很容易被有心人士或是媒体煽动。当人们没有内省能力,忙着指责别人时,他迟早会用不同的方式杀人,甚至法律也是在杀人。今年3月23日,福建南平人郑民生因恋爱多次受挫,图谋报复泄愤,竟迁怒无辜,选择在学校门口行凶,持刀连续捅刺,致8死、5重伤的惨剧。如此惨案,我国近几年频繁发生。内省能力需要教育,并不是天生的,如果教育没有引带出个人的内省能力,最后却要求他自省,我们就是杀人凶手。就好像我们读到报纸上写,杀人凶手看到对方死掉还会微笑,所有人都毛骨悚然,痛恨得要死;可是他在电玩游戏里,不就是如此,打到一个人死掉,他当然微笑,因为他可以得分、得到奖赏。我们不可能不让孩子去接触这些东西,全世界都是如此,因为里面有商业利益,有利益就会有人做,包括色情片、暴力游戏。如果我们用因果的概念来看这些问题,要改变果就要改变因,如果我们对于因无能为力,这个果也是理所当然。

三、关于物化。作者指出经济文明不是不好,不好的是没有平衡的力量。物质与人文是两个极端,人精神上的快乐与物质上的快乐,需要平衡;没有绝对物质上的快乐,也没有绝对精神上的快乐,走向极端的任何一边,都可能导引出一种不健康的生活。中国历来都重视抑制商人,以防止官商勾结。如今抑商主义不复存在,反而空前重商。整个社会对于价值的判断只有一种标准:有没有商机?当土地的划分、开发、建造是为了便利财团,就会发生滥砍滥伐、过度开发、水土破坏的结果,让许多无辜的人受害。而若是放任重商主义继续发展,最后受害的会是全部的人,不只是一般老百姓,连财团本身也要受害,在冤冤相报的过程中,自尝恶果。我曾看过这样的报道,好像是在浙江,某医院有个脑外科博士,医术精湛,医院却无法容纳他,原因是他医德太好,太过于为病人考虑,不该用的药不开,并且影响到同事无法创收,最后,无奈地飞往国外从医。我们谁会保证永远不去医院看病?当你去看病的时候,医生为了能从你这多赚钱,把不需要的药都用在你身上,甚至于对你有害的药也用在你身上,你不感到后怕吗?在当你没有花费很多在培育人文与精神的美,没有传承做人最基本的道德时,你的股票增值、房价大涨、企业营收数字越来越高,但是你的下一代可能为了解不开的三角感情而谋杀、为了买手机而抢劫、为了一场口角杀死双亲。杭州的富二代无视行人生命仍在市区道路上飙车,河北的官二代撞人后逃逸被拦截后竟然说出我爸是李刚,一件件事情让人看了心痛。

为避免人被物化、被错误的价值观误导,树立正确的、适应社会发展的新伦理道德、新价值观,我们要找到一股能够制衡的力量,要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熏陶,从我们的传统文化里汲取精华。我们来看看我们的古人是怎么说的。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用不义的手段得到富与贵,对于我,那些富与贵就如同天上的浮云)我国历朝历代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普通老百姓,也都强调要遵守这些行为准则和道德标准。比如说,偷盗、抢劫他人财富而致富,谋财害命而致富,凭借权势霸占他人财富而致富,投机取巧而致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而致富,贪污受贿而致富,巧取豪夺而致富,欺蒙拐骗而致富,不当得利而致富,敲诈勒索而致富,如此等等,都属于不义而富的范围。

我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世界各地争相修建孔子学院,西方人士在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纷纷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智慧的源泉、精神的乐园和管理的真谛。只有通过修身、培育人文情怀、提高管理和领导才干、体会博大精深的伟人智慧、修炼广阔的胸襟,方可成就伟业。在这里,我建议大家去看看国学应用大师翟鸿燊的讲座,对我们很有启发。

孤独六讲读后感


在读过孤独六讲以后大家有没有什么感触呢?以下是小编收集的相关读后感,仅供大家阅读参考!

孤独六讲读后感一

这是我人生中最艰难的一段时光!我被命运抛到了深深的谷底,黑暗不见一丝光线,湿滑而无以攀爬,喊叫却没有回声!有时会深深的绝望,对人性、对生命是彻底的失望!那个时候,心中充塞着抑郁,只想就此放弃生命!有时又爆发愤怒,感到不公平,不想从此屈服于命运,那个力量让我又斗志昂扬!就犹如一只困于古井的青蛙,一下子想爬出来,苦苦挣扎,但是却不能改变什么!于是便又自怨自艾,想就此结束生命的探索!

而让我能够慢慢沉静下来的其中一个原因是:我遇到了蒋勋!这个人,以他的博学、思辨、深沉又轻灵、温暖又冷静的话语给我一份宁静和舒缓,给了我重新拣择的机会!

比如他说孤独,我看到自己几十年经历中的孤独时光,自己骨子里头的傲然,自己想摆脱命运之手的不甘和挣扎,自己不断想挑战自我的激情!所以,就像他说的,我是一个孤独者,注定在现实层面是失败者!当然,我也始终相信我一直在活出自己生命的多彩和激情!虽然最后都是犹如彗星划过天际,终是宇宙空间的一颗尘埃!

作为一个女人,我深深体验到,在目前这样的文化背景下,追求自己的生活,活出自己,是非常艰难的,因为你往往挑战着周围的价值观!就像他评价卓文君的一段话:我们看到男性的革命者总会以决绝的姿态出走,情绪非常悲壮,得到许多人的认同;而女性的革命少了壮烈的气氛,却是加倍困难,因为捆绑在女性身上的枷锁远多于男性,当她要颠覆所有的礼教、道德加诸于她身上的束缚时,是一场伟大却不容易被理解的革命!这个男人可以以这样的角度来看一个女人的悲喜,一个女人的梦想,无论结局如何,能够这样被人理解,就是有价值的!所以当他能够这样理解卓文君的时候,我感觉自己被他理解了,进而我也理解自己了!因为我也想,从某个角度来看,我也是一个革命者!当然这样说有抬举自己的嫌疑!

另外,他从人性的角度来讲暴力的孤独,我非常有同感!每个人内在都有一股想摧残什么、毁灭什么的能量,同样我也有!那个毁灭者有时冒出的声音令我非常害怕,我会觉得自己是个恶人,是个暴君!如何去转化这股能量呢?这是智慧!但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所以,在他的言语中,他自如地述说,你会感觉到暴力也是具有美学价值的,它不是洪水猛兽!这样,你的心自然多了份坦然和自在!

这就是蒋勋,一个思辩者给我的陪伴!我是孤独的,同样他也是孤独的!他的孤独引发我的思考和探索,所以说,所有的孤独者走在自己的生命之路上,仰天长啸,偶尔还可以彼此应和!

孤独六讲读后感二

孤独是一种宿命。孤独,无处不在。也许是上帝惩罚人类的一种方式。当我们拥有智慧的时候,孤独就不可避免。每个人都感受过孤独感,然而每个人面对孤独感的感受都不一样。大部分人都是逃避,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才会去面对。当人们面对孤独的时候,会感到不自在,会害怕这样的感受再次到来。也许这是因为人类天生就是一种群居动物,这种天性到了21世纪科技文明高度发达的时代,也无法从我们身上消失——当一个群居性的动物独处的时候,是彷徨失措的,更甚至于会心哀致死,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习惯于群居的动物们上面看到。

我们会在什么时候感受到孤独?我觉得,正是我们处于群体的时候,才能感到深刻的孤独;正是我们和亲密的人相处的时候,才能感到深刻的孤独。不知道大家有没试过,当你和你的朋友们说话,但是你的朋友们并不能理解你所表达的意思,所以当你慷慨激昂的时候换来的却是一片沉静的时候,你是不是会感到一种深刻的孤独感?即使是身边亲密的人,也是无法完全了解我的。

《孤独六讲》里面,对寂寞以及孤独这两种不同的感受,做出了明确的解析以及对比。孤独不等于寂寞,寂寞不等于孤独。寂寞与孤独的表现形式虽然都一样——一种离群的感觉,然而无论从心理感受,还是从人对离群的反应来看,都截然不同。寂寞,等于向外寻求回应而不能,就觉得这个世界再没能回应。孤独,等于不向外寻求回应而反观自身,向内寻求回应而圆满。

如果是一个寂寞的人,他怎么可能觉得快乐?他总是觉得没人理解自己,没人看到自己,没人关心自己,自己因没有关注似乎不曾存在,因而内心悲凉。他们悲凉的原因是因为,他忘了当这个世界没有别的人的时候,至少还有一个自己存在。如果人人都肯面对自己的孤独感,而不是选择逃避,也许这个世界很多问题就不会发生,至少很多人的心理问题就不会出现。也许就是因为我们习惯在群体里面的生活,我们习惯了身边有人的存在,即使他与你根本上是绝缘的,但是只要有一个人在,都会令自己的感觉好受些;因此,我们还未能习惯面对自己。

孤独,其实是一种境界,是一个能让我们好好面对自己的机会。我们内心真实的想法,我们在思考中所进行的活动,我们对某件事或是某种时刻的感受,我们是否仔细的琢磨过原因呢?我们对很多事情,都有不同的感受,有的很深刻很强烈,但是如果要让我们说出原因的时候,我们大概都很难说出来,而需要去思考、探究了之后才能说得出来。其实我们都缺乏对自己的了解,我们以为知道自己的好恶就算是了解自己了,但是仅仅是知道自己的好恶是不够的,我们还要知道我们的好恶的来源。为什么我会这么想?为什么我会这样?当我们能解答这两个问题的时候,我们才能称得上了解自我,而只有在了解自我之后,才能知道自我当中存在什么问题,自我才有可能得到发展。

其实,蒋勋这本书所写的,要比我所感受的更加深刻。无论是情欲、语言、革命、思维、伦理还是暴力上的孤独,都是一种孤独,但是这么多的孤独存在着,也因而造成了社会上的大大小小的问题。儒家虽然说到慎独,然而却没有教会人面对自我的方法。记得之前去逝了的台湾圣严法师说过的,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我们应当谨记。

高效演讲读后感


我们大多数人每天花将近75%-90%的时间花在来沟通上,比如和同事商量工作,和家人朋友聊天,这些我们每天都要做。却从来没有进行训练以使自己沟通更高效顺畅,更有目标。你有没有发现说一个话题,不能很好的吸引他人,而且感觉逻辑和亮点不足,不是十分精彩,又不能给听众留下印象。

《高效演讲》虽然内容是教你怎么演讲,但其实演讲的本质就是一种沟通。目标在于连接听众,影响听众,是一种有目标的沟通。《高效演讲》兼具了演说核心的干货指导手册的实用性,又不失小说式的可读性,对训练我们的表达力、沟通力、影响力和领导力同样有帮助。

过去我们往往太关注风格和状态,忽略了内容的准备。其实有个好内容,大家才听得下去。这本书就是把演讲内容当做重点来讲的。书里讲了一个很实用的演讲结构,也是三个部分组成的,分别是坡道、发现和甜点。

“坡道”就是你的切入点,在演讲一开始,你就要迅速抓住听众的注意力。专家提示:开头慎讲笑话少寒暄,演技最精彩的部分留在开头,牢记演讲中的七秒法则,即:听众有没有兴趣听你讲下去,取决于演讲开头7s,”讲话中用一次“我”就要用十次:“你(你们)”。

“发现”是你讲话的主体,把你需要对方知道的事情讲出来。这里你要注意,不管你需要讲多少事情,都请你把它归纳为三点。因为人的大脑,只能有效的对付三件事。一定要记住,只说三件事。

“甜点”就是一种完美的收尾,让听众记住你的演讲。这里你要注意,结尾的时候,你不用再提供新东西了,也切忌以问答环节结尾。优秀的甜点让你的演讲更具粘性,同时让人更难以忘记。甜点可以是故事、趣事、想象或比喻、想法或例子,如果能和开头呼应一下就更好了。

所有的技巧都代替不了内容和思想本身,你要表达的观点永远凌驾于所有的技巧之上。学习演讲的过程也是知识输入、存储、知识输出的过程,我要做的就是把大目标拆分成小目标,目标越清晰,针对性越强,最后达成的效果就越好。(骆芬琴)

美国十讲读后感


篇一:美国十讲读后感

篇二:《美国十讲》读后感

篇三:读《美国十讲》有感

亲爱的读者,以上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国史十六讲读后感”文章,也不知道您对这篇文章满不满意,是否有收获,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的信息,请关注有效教学十讲读后感栏目,我们时时为您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