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色识读后感 > 地图 > 色识读后感,2024色识读后感
色识读后感相关栏目
色识读后感热门栏目
色识读后感推荐
色识读后感

(共 7044 篇)

  • 1、 读《色识》有感600字

    识色,识心,识人生——读《色识》有感

    这是一本朴实无华的书,祭红色的封面,仿佛一块璞玉般,没有华丽装裱,没有花哨图案,却有一种质朴沧桑的美。这就是张晓风的《色识》

    初读《色识》,只觉得它的文字澄澈诗意,隽永优美,富有韵律感。一篇篇散文虽短小精悍,却意味深长,似一个个跳跃的音符,却奏出一支行云流水的乐章。张晓风的散文是一幅淡雅山水画,洗去铅华雕饰,留下清新自然;是一支悠扬轻音乐,抹去激昂曲调,留下安详宁静;是一杯温开水,滤去酸甜苦辣,留下温暖质朴。读罢《色识》,只觉得心灵接受了一场圣洁的洗礼,受到了文字优美的熏陶。

    再读《色识》,我不知不觉被书中一个个富有禅意和智慧的故事所吸引——《东邻的竹和西邻的壁》中优雅的文字提醒我们生活中并非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一碟辣酱》用朴实的文字告诉我们生命的厚礼只赏赐给那些勇于尝试的人们;《高处何所有》用深邃的文字点拨我们成功的路上并不只有鲜花和掌声,还有荆棘,挫折和深深的孤独感。

    三读《色识》,我又发现:张晓风是一位饱经世间沧桑,却仍超凡脱俗的隐士,更是一位肆意渲染的色彩大师。祭红、牙白、娇黄、鹧鸪斑、鹦哥绿、坠红、桃花水、砚水冻……张晓风不知从哪里搜集了天地间所有的颜色。红绿,竟可成为“老红、坠红、冷红”“静绿、空绿、颓绿”“朱弦绿酒”“残绿断红”“露红烟绿”……简直让我迷乱期间了。在她的带领下我领略了色彩的魅力,感悟了人生的多彩!

    她用美丽的文学启迪了我的心灵:人生难免有柴米油盐的烦琐,也有工作学习的压力山大;更有两点一线的枯燥乏味。但只要坚持一颗淡然自持的心,纵使世事纵横万千,我们依旧可以笑看庭前花开花落,观漫天云卷云舒,我们的生活依旧多姿多彩。幸福是蕾,它必然会绽放,它必须在疼痛中献出醉人的芬芳。因为人生不是一般跌宕起伏的小说,而是一场苦中有乐的修行……

    《色识》让我徜徉在美文的海洋中,让我陶醉在一场文学的奇妙盛宴中,《色识》让我识色,识心,识人生!

  • 2、 陆犯焉识读后感800字:陆犯焉识读后感

    当孩提时的陆焉识挺身而出把即将被送回娘家恩娘冯仪芳留在陆家时,就注定了他与冯婉喻一生一世的苦难因缘。

    放荡不羁的才子陆焉识虽然不情愿娶冯婉喻,但终因抵挡不住恩娘的眼泪而不得不屈服于娘;而自幼倾心于陆焉识的冯婉喻满心欢喜的嫁入陆家,对新婚后即刻出国的陆焉识毫无怨言,满怀期盼地在家中苦苦等待。四年后陆焉识博士学成归来。

    已掌握多种外语的陆焉识回国后在与婉喻共同生活上的几年里虽然与她共同孕育了一儿两女,但在内心深处也并没有完全接纳冯婉喻,恩娘与婉喻的争风吃醋,处处都要占婉喻的上风。(也恰恰因为有了恩娘这个主角夹杂其中,婉喻误将陆焉识对自己的冷淡理解为时陆焉识的不得已,从而更加坚定了婉喻地陆焉识的深爱。)

    这时的冯婉喻是个可怜的女人,让人同情。之后,连他自己也不明白是什么罪行让他获刑十五年,因他的伶牙俐齿他不断被加刑,直至死刑。钟情于她的冯婉喻得知后,为能给他减刑不惜出卖自己,最终使他的刑期改为无期,而这直到冯婉喻死了陆焉识都不明白。

    但陆焉识明白冯婉喻是深爱着她的。他是在高墙内、在荒无人烟的大西北,在冯婉喻从不失约的探监中一点点感受,一点点回味,一点点醒悟到的。为了爱,他不惜冒真生命危险越狱,潜逃回家准备向冯婉喻表白;为了爱,他没有打扰他们的生活,只是默默地来到冯婉喻的身边,默默地跟随,默默地注视,然后默默地离开;为了爱,他毅然自首又回到了大西北,回到了那个让他生不如死的地方,承受这非人的待遇。

    这次回去,他开始提心吊胆的熬着每一个日子。他不想自己在劳改期间因死于自杀或是因逃跑被击毙而连累冯婉喻,连累孩子们,因此他务必学会与管教们斗智斗勇。之后他最后想明白了,对妻儿最好的保护方法就是与冯婉喻离婚,他忍痛做出了艰难的抉择。

    被特赦陆焉识,几经周折最后回到了家,但年过七旬的冯婉喻已经得了老年痴呆,已经不认识他陆焉识了。再相聚后的四年里陆焉识尽心尽力的照顾着冯婉喻,他陪伴冯婉喻一齐等待着冯婉喻心中陆焉识,直到冯婉喻生命的最后一息。

    那时那刻陆焉识对冯婉喻的爱是实实在在的,是心无旁骛的;冯婉喻陆焉识的爱是始终如一的,是坚毅执着的。他们对这份爱的执着,他们对这份爱的坚守让人感动。这时的冯婉喻是幸福的女人,令人羡慕。

  • 3、 闻香识女人读后感

    每个女人身上都散发出一种独特的味道,只有我们认真的,发自内心的去了解你才会懂得。以下是关于这本书的读后感范文,欢迎阅读!

    闻香识女人读后感(一)

    好女人是一首诗、是一支歌、是一幅画、是一本书、是一束花、还是醉人的美酒、淡雅的清茶,从来没有统一的答案。女人的美丽与优雅、性感与浪漫、恬静与柔情、洒脱与活泼、风韵与香气真是千姿百态女人味,没有矫揉造作的行为。古典式女人是以擅长琴棋书画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与否,而现代式女人是进得厅堂、下得厨房、听歌剧、弹钢琴、读经典、论时尚、写美文其展现的独有个性魅力与才智,如诗、如歌、如画、如花,能带给你无穷无尽的回味,享受与消魂。

    有一种女人天生丽质――属柔顺型的香味。一袭如瀑长发垂落肩边,给人一种清新爽洁的感觉 这种女人风姿绰约,言谈之间常常浸润着一股淡淡的温柔,犹若西子捧心,让人怜惜、爱不释手,她们具有一种磁石般的吸引力。 她们完全自然地散发出晨光、月影、清风般的气味。 往往让人联想到刚采的花朵,成熟果实和一千零一夜的故事,丝丝缕缕的感觉,耐人寻味,令人神魂颠倒。

    有一种女人气质高雅――属古典型的香味。一如古典的美丽动人心魄,举手投足间牵动他人心思,庄重矜持与成熟优雅的完美结合,好似香香公主般在自然中吸引着别人。这种女人文采飞扬,字里行间真情流露,让你欢喜,让你忧愁,当你遇见后,就不会忘记。高雅的生活习性,俗气的东西难以融入了她的空间,俗气的人也不会成为她的朋友。但她不乖僻,只是常以漫不经心的态度对待周边的环境与事物,以示其较高社会地位与富有。喜欢徜徉于黄昏的落日余晖,漫步于晨曦微露的徐徐清风,沉醉于情思朦动的幽想,陶醉于幽幽的烛光晚餐,沐浴于情深意浓的音乐,那种高雅古典气质,犹如百合、栀子、兰花、檀香那股清新淡雅的幽香,恰似凉爽的清风,徐徐袭来,令人流连忘返。

    读过这本书之后,我最大的感触就是聪慧的女人懂得如何避免用女人的弱项和男人的强项比,懂得如何用女人的强项和男人的弱项比。一个幸福的女人无论走了多远,走得多累,眼神中、仪态里、言语中,永远都抹不掉那种优雅、那份灵秀,仿若一曲情歌、一泓清水。内心幸福的女人无论那时多辛劳,别人觉得有多苦,她都能安之若素。幸福花开,只存心间!做人做事做强者。

    闻香识女人是一本好书,给我的感触颇深......

    闻香识女人读后感(二)

    魏凤莲、沈建菲编著的这本《闻香识女人(女人全书超值金版)》共分十一章,

  • 4、 看云识天气读后感

    看云识天气读后感(一)

    刚刚上完《看云识天气》一文后,我感触颇多。

    云的形状,光彩与天气的关系用图表的形式来完成。这样把云的各种开头各种光彩与天气的关系展现得一目了然,脉络清晰。可以通过表格设计,帮助学生理清头绪,明确概念。

    上完课后,我才明白了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我在看云识天气这一方面就做不好。比如从云的形状来判定云的种类,我就在现实生活中做不好,怎么能很好地教给学生呢 下去后,多找一下关于看云识天气的云的开头光彩的图片,多分析,多比较,充实自己,适当的机会,在班上办一个云的形状,光彩的图片展览,成立一个气象预报小组,使本节课的外延更广泛,更美好。

    多补充一些看云识天气的谚语。千百年来,我国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根据云的形状,来向,厚薄,颜色,移速等变化,总结了丰富的看云识天气的经验,并将这些经验编成谚语。这些谚语蕴含着丰富的物候知识,是他们心血和智慧的结晶。让学生多积累一些谚语,是很有好处的。可以引导学生积累这些谚语:天上钩勾云,地下雨淋淋,炮台云,雨淋淋,云交云,雨快临等朗朗上口的谚语,丰富学生的知识,开拓学生的视野。

    一切教学过程最终都必须以学生获得知识,增长能力为目的。随着时代的前进,科学不断发展,它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如何使说明文说得更科学,更有时代的气息,这就要求教师以主导作用之火,去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在本文教学中怎样表现它的时代气息?可在教学中设计要学生修改,加工文章结尾的训练──看云识天气的局限性。这样的设计,可以发展学生的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总之,从本节课的教学中,我看到了不足,但我很庆幸的是,我找到了针对不足而采取的方法措施。让我们共勉吧!

    看云识天气读后感(二)

    本文主要说明了天上的云的多样化以及各种各样的云的样子和名称。

    云,主要分为卷云,卷积云,积云,高积云,卷层云,高层云,雨层云,积雨云等。

    最轻盈,站的最高的云叫卷云。这种云很薄,看上去很轻,阳光可以透过云层照到地面,房屋和树木的光影依然很清晰,卷云丝丝缕缕地飘在空中,有时候像一片洁白神圣的羽毛,有时候像一块洁白的绫纱,十分美丽。当卷云成群结队地排列在空中时,就形成了卷积云。卷积云和卷云一样,都在离地面很高的地方,那里水分很少,一般不会带来雨雪。

    还有一种像棉花似的白云,叫做积云。它们常在两千米左右的天空分散着,在云块四周散发出金黄的光辉

  • 5、 陆犯焉识读后感

    【篇一:陆犯焉识读后感】

    正文(必曾经看过很多反思文革的小说,残酷如血的《血色黄昏》,嬉笑怒骂的《哎,我的沧桑五十年》,在这方面有贾平凹的《古炉》,刘心武的《钟鼓楼》等。但是《陆犯焉》依然写出了自己的味道。

    张艺谋根这部小说改编的《归来》肯定对于文革要趋之若鹜。虽然很想看到一部狠狠揭露文革的电影,有时只有直面历史才是大无畏。现在出版业慢慢在文革方面放开了手脚,影视业却依旧蜻蜓点水,点到为止。相信不是特别研究这段历史的年轻人,对于文革可能只是觉得它不对,害死了一些人。但是这是不对的

    初三的时候第一次接触文革这段历史,那些文章里,那些血与泪里才是血淋淋的历史。喷气式,阴阳头,跪砖头,戴高帽,文攻武斗大批斗。千夫所指的骂你,根据一些莫须有的罪名。小人得志,老师,教授,政府官员。越是有头脸的人物越是跌落在尘土里,永世难以翻身。一个人掌握一个村子的命运,一句话毁灭一个家庭。小说里陆焉6为了看一场有她女儿镜头的电影,花了怎样的代价。用手表,用积攒多年的钱财,用生命只看到了五分钟的画面,听到了一句话。但是他无怨无悔。

    陆焉识在无期的劳动改造中慢慢发现了妻子的好,想念那个温柔体贴的妻子。在看了女儿的电影以后,他再也压抑不住对亲人的思念。开始了第一次的逃亡,拼尽全力看了家人一眼,然后自首再次接受改造。因为一个政治逃犯只能给一个家庭带来灭亡。儿子的婚姻,妻子的工作,女儿的不理解。陆焉识都默默承受。在脑海里整理自己的散文,自己写给妻子的家书是他唯一的乐趣。

    当四人帮倒台,陆焉识能够回到家里。又是一段磨难的开始。文革以后家人该怎样相处,文革完成的伤疤该怎么办。家破人亡以后谁来补偿。我觉得政府在这方面一直做的不好。偏偏中国人最大的优点就是知足。知足者常乐。能活着或许就是他们最大的满足了。

    我愿有一天这个国家可以直视这段历史,能拍出一部电视剧,一部电影或许更多,让人们了解这段历史。唯有了解才能心生敬畏。

    【篇二:陆犯焉识读后感】

    一直以来对中国的历史较感兴趣,为它的繁荣昌盛华丽篇章所折服的同时,也为它的不堪回首的凄惨凌辱画面所羞耻。如果说《清明上河图》能反映出唐宋时期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的生活场景的话,那么八年抗日战争则让中华大地饱受伤逝之苦。但苦难并没有随着战争的结束而消停,三年的饥饿期、十年的文化大革命让多少刚脱离惨境的中国人,再一次陷入绝望。

    而历来的作家对那个年代的描写也甚多。有余

  • 6、 闻书香识女人读后感

    导读:本书是现代著名女作家、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徐坤专门为第四届书香三八读书活动撰写的活动用书。 耕读传家久,诗书济世长。读书改变命运,读书点亮智慧人生。徐坤老师倡导女性朋友们要多读书、读好书,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以此来带动整个家庭、并进而带动全社会文化素质的提高。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闻书香而识女人,舞翰墨以晓天下。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读后感范文,欢迎阅读与借鉴!

    闻书香识女人读后感

    王红旗 《闻书香 识女人》是当代著名作家徐坤为第四届全国书香三八读书活动,奉上的一部新作。徐坤以智慧幽默、犀利深刻、侃侃而谈的妙趣横生,深入浅出、举重若轻的平易亲切,讲述了自己如何从读书到写书、再到品书论理与识人的读书心得与创作心得,表现出了中国当代知识女性,读书点亮智慧人生、读书改变生存命运的意识觉醒过程。因徐坤在这本书里倾注了太多的爱心真诚与姐妹情谊,阅读起来更是字字入心,句句扣理,颇具启发性。可以说,这是一部女性思想成长与精神解放的必读教材,更是一部能够引起女性共鸣的心灵读本。

    她开篇就现身说法,以散文来回忆读书是自己童年的最大乐趣,用偷着读书饥饿读书,来描述读书给自己内心带来隐秘的快乐。并且,在和祖母、母亲与自己的比较中娓娓道来,读书如何成就自己人格的爱与善、正确的世界观与价值观,如何照亮自己的生活与写作,渐渐地,读书与写书成为自己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她看来,读书是追求精神快乐的一种方式,是完善自我的必修课。这些亲历的读书经验,有一种带着体温的鲜活感,体验感。从中可以悟出如何读书才能读有所获,读有所用,以书相伴成长。

    第二、三、四章,是徐坤不同时期引起文化风暴的短论力作。那种嬉笑怒骂的侃侃而论,酣畅淋漓的一语破的,对女性意识的凸显、男权文化的剖析、男性形象的重审,对女性现实困境的洞见,以及反思女性主义的论断,表现出永不妥协的文化批判与性别关怀。甚至,她以双调夜行船的仪式,通过灵魂黑夜,考察发现男女不平等关系的全部秘密:男权统治与男权中心文化世代相因的袭染与异化,把倾斜的情感关系内化成了亘古不变的天经地义。如当年《因为沉默的太久》发表之后,那位自诩为学术权威的丁先生再无还手之力,终止了一场性别之争。她对女性历史地位与现实处境成因的精辟思辨,会如精神之光注入灵魂而使之豁然开朗。

    女性究竟应该读什么书?徐坤在第五章里提出读大师、吟经典的读书理念。大师是成就经典的大师,经典是

  • 7、 老马识途读后感

    读后感是指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一段音乐,或者一段视频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 启示写成的文章。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老马识途读后感,欢迎阅读参考。

    篇一:老马识途读后感

    今天晚上读了一个成语故事《老马识途》,说的是齐桓公手下的一个将领管仲,在大军迷路时,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他认为军中的老马有认路的本领,结果这群老马真的带他们走出了山谷,来到了齐国的领地。

    妈妈说这个故事讲的是有经验的人能起到引领作用,姜还是老的辣!

    篇二:老马识途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老马识途》,这篇文章告诉我们春秋战国时期齐桓公去攻打孤竹国,春天出发去打仗到冬天回来。国王发现景物变了,就迷了路。以后我们在学习认字、组词、造句,慢慢就会写日记了。

    每天小学生都在学知识、用知识、积累知识,开发自己的想象力和动手写作的能力,天长日久我们的知识就会更丰富。

    篇三:老马识途读后感

    管仲等人跟从齐桓公讨伐孤竹国。春往冬返,却不料被孤竹国的黄花元帅设计骗入了迷谷中,找不到出来的路。正当大家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管仲说:”老马之智可用也。“于是放出老马,大家紧紧跟随着,结果老马真的识路,很快就将齐军带出了迷谷。

    ”老马识途“比喻对某事富有经验,能为先导。

  • 8、 《陆犯焉识》读后感

    《陆犯焉识》读后感

    当孩提时的陆焉识挺身而出把即将被送回娘家恩娘冯仪芳留在陆家时,就注定了他与冯婉喻一生一世的苦难因缘。

    放荡不羁的才子陆焉识虽然不情愿娶冯婉喻,但终因抵挡不住恩娘的眼泪而不得不屈服于娘;而自幼倾心于陆焉识的冯婉喻满心欢喜的嫁入陆家,对新婚后即刻出国的陆焉识毫无怨言,满怀期待地在家中苦苦等待。四年 后陆焉识博士学成归来。

    已掌握多种外语的陆焉识回国后在与婉喻共同生活上的几年里虽然与她共同孕育了一儿两女,但在内心深处也并没有完全接纳冯婉喻,恩娘与婉喻的争风吃醋,处处都要占婉喻的上风。(也恰恰因为有了恩娘这个角色夹杂其中,婉喻误将陆焉识对自己的冷淡理解为时陆焉识的不得已,从而更加坚定了婉喻地陆焉识的深爱。)

    这时的冯婉喻是个可怜的女人,让人同情。

    后来,连他自己也不知道是什么罪行让他获刑十五年,因他的伶牙俐齿他不断被加刑,直至死刑。钟情于她的冯婉喻得知后,为能给他减刑不惜出卖自己,最终使他的刑期改为无期,而这直到冯婉喻死了陆焉识都不知道。

    但陆焉识知道冯婉喻是深爱着她的。他是在高墙内、在荒无人烟的大西北,在冯婉喻从不失约的探监中一点点感受,一点点回味,一点点醒悟到的。为了爱,他不惜冒真生命危险越狱,潜逃回家准备向冯婉喻表白;为了爱,他没有打扰他们的生活,只是默默地来到冯婉喻的身边,默默地跟随,默默地注视,然后默默地离开;为了爱,他毅然自首又回到了大西北,回到了那个让他生不如死的地方,承受这非人的待遇。这次回去,他开始提心吊胆的熬着每一个日子。他不想自己在劳改期间因死于自杀或是因逃跑被击毙而连累冯婉喻,连累孩子们,因此他必须学会与管教们斗智斗勇。后来他终于想明白了,对妻儿最好的保护方法就是与冯婉喻离婚,他忍痛做出了艰难的抉择。

    被特赦旳陆焉识,几经周折终于回到了家,但年过七旬的冯婉喻已经得了老年痴呆,已经不认识他陆焉识了。再相聚后的四年里陆焉识尽心尽力的照顾着冯婉喻,他陪伴冯婉喻一起等待着冯婉喻心中旳陆焉识,直到冯婉喻生命的最后一息。

    那时那刻陆焉识对冯婉喻的爱是实实在在的,是心无旁骛的;冯婉喻旳陆焉识的爱是始终如一的,是坚毅执着的。他们对这份爱的执着,他们对这份爱的坚守让人感动。

    这时的冯婉喻是幸福的女人,令人羡慕。

  • 9、 色非色:经典情爱电影20品 读后感(3)篇

    初始打开这本免费赠送的书完全是出于好奇,慢慢接触下来,越来越认同作者与导演所想传达的。

    性,是美好的,是绝望的,也是一种艺术,也是一次救赎;然而,在大多数人眼里,尤其是中国人眼里,性,是罪恶,是淫欲,是堕落,是毁灭。其实,不过是压抑自己的本能,受限于道德、伦理、法制等的约束罢了,不敢释放,内心的喧嚣、狂虐,从来不会存在完美的人,极善之人必是极恶之人,纯洁的对立面便是淫荡。就像《白昼美人》里的贵妇人塞维莉娜虽然有钱却空虚渴望成为被万人所淫的妓女,从而做了一场乱象丛生的白日春梦 ,在世人看来,塞维莉娜是荒诞的,是不珍惜眼前幸福的,可什么才是幸福呢?美满的家庭,英俊温柔事业有成且深爱的丈夫就是幸福?不可知...《坏小子》里纯洁的女大学生堕落,沦落成荡妇,如此极差,却获得了满足与快乐,得到了圆满,唏嘘不以的同时,我们更需要的是反思。

    不得不承认性越开放社会越进步,性的开放并不代表混乱的性生活,而是将性看的不是特别重要,不诋毁,不肆虐,正常眼光看待,释放自己的天性,顺应自身。或许情色电影的艺术性便在于人的天性忽视各种伦理道德的自然释放,还原人的天性,揭露人们内心所共同渴求的,缺失的,这是纯粹的色情片所表达不出来的内涵。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各种心理疾病的推动能量都是以“性”本能为基调的,《白昼美人》塞维利娜愿意接受性虐待,《捆着我,绑着我》里的玛利亚渐渐爱上了绑架她的里奇,《春光乍泄》里的梁家辉与何宝荣明明互相深爱,却消灭在一次又一次的“不如重头来过”,一个人的回归,一个人的迷失,我们从头来过,从哪儿呢?

    曾经读赫尔曼·黑塞的《悉达多》,枯燥,乏味,晦涩,几十页小小的书我却花费将近两个月的时间勉强读完,对,只是读完,并不能够理解。在看完这本情色书后,或许才懂了一丁点,神话电视剧中常说,要想成佛成神,必须先经历人间百味,曾经只看热闹,却不曾细想过。心灵与肉体达到极致的享受,轻易放下了,便是脱离了俗世,才是真正的成佛成神。

    一个人的美好,并不仅仅在于纯洁善良的内心,而是经历了世间灾难后却仍然热爱这个世间,即便行走在黑暗中,也难掩熠熠发光的双眼。

    没有你想象的邪恶!

    佛家有云“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也许大家看到这本书的题目,猎奇的心理会作祟,潜意识里会觉得这是一本小黄书。其实不然,只是对影片的解读,解读影片的背景,人物类型,以及其他作家,导演等等,通过剖析电影,反

  • 10、 痕迹识人 读后感(3)篇
    痕迹识人 读后感 第(1)篇

    《易经》有相人之术,孔明有识人七法,《资治通鉴》有辨人之道,曾国藩有看人八诀,看人是一件有趣但却很难的事情。《痕迹识人》这本书,让看人变得简单。从细微处把握人性,于痕迹中洞察世界,痕迹体现了一个人的过去,观点暴露了一个人的内心标准。你我的秘密,就留在痕迹里。《痕迹识人》这本书,适合教师研究,好教师和差教师差别在于课堂上给学生的刺激强度的差异,好教师给的刺激强度高,记忆留存的时间长些;这本书还适合家长朋友研究,从教育子女来说,在他们恋爱前帮他们提高看人的水准和技巧,提高择偶的标准,而不是帮忙把关。《痕迹识人》这本书对洗脑原理和反洗脑有详尽的分析,适合管理、销售人群研究学习。从不同角度看都会收获满满。

    痕迹识人 读后感 第(2)篇

    断断续续地看完这本书。会下这本书来看主要是书名吸引了我,痕迹识人,说明作者这本书写的是从一个人不经意露出的痕迹来更多地了解一个人。由于我也是喜欢观察他人的痕迹来了解他人的,所以便带着辨证的眼光来阅读这本书。书中介绍了很多作者观察他人痕迹的经验,也提出了强刺激和弱刺激等概念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他人。书中除了叙述作者的经验总结外,不断通过一些日常的小事例来丰满自己的经验,使得全书读起来不至于太过单薄。书中总结了很多作者通过痕迹识人的经验,比如着装、说话方乃至三观,可供读者作为更了解他人的参考。但其实读完全书后我并没有记住书中具体的某条总结,而是巩固了我的观察思维(前文讲到的,我也是喜欢通过观察他人的痕迹来了解他人),也就是说,我通过读这本书,参考了作者以痕迹识人的思维方式,进而对我自己观察他人的思维方式作了调整以便更好地巩固我的观察思维。我认为以这样的观察来更了解一个人是正确的,比起光听他人自己说出的话而言。忘了是在哪本书看过的一段话,大意是,阅读,不是让你读书并记住书上讲了什么,而是让你通过阅读形成自己的思维,从而将你的所学运用到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以自己独特的视角认识世界。[可爱][可爱]

    痕迹识人 读后感 第(3)篇

    书中的观点,内容都懂,但很少在意,如果想改善身边的氛围,可以用痕迹观察。看完书,也看过视频,按照重复弱刺激再写下要点吧:

    强刺激改变价值观,重复弱刺激塑造习惯。

    痕迹体现一个人的过去,观点暴露一个人内心的标准。

    造成痕迹的原因有很多,不可仅仅根据痕迹便妄下结论,而要从痕迹入手,通过沟通和逻辑判断,

  • 2021-07-12

  • 2019-10-11

  • 2019-09-20

  • 2019-09-25

  • 2019-09-20

  • 2019-09-25

  • 2019-11-11

  • 2019-10-22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8

  • 2019-10-09

  • 2019-10-28

  • 2019-09-25

  • 2019-10-17

  • 2019-10-19

  • 2021-10-13

  • 2023-01-19

  • 2019-11-06

  • 2021-07-24

  • 2019-10-28

  • 2022-11-24

  • 2019-09-20

  • 2019-09-21

  • 2019-09-23

  • 2023-01-16

  • 2019-10-20

  • 2022-07-20

  • 2019-10-28

  • 2021-07-30

  • 2019-10-29

  • 2019-11-06

  • 2019-09-23

  • 2019-10-29

  • 2019-10-03

  • 2021-09-07

  • 2021-09-11

  • 2023-02-07

  • 2021-05-26

  • 2019-09-21

色识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色识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色识读后感、2024色识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