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周易的读后感 > 地图 > 周易的读后感

周易的读后感

发布时间:2023-05-06 来源:互联网

周易的读后感6篇。

读后感大全栏目精选:“周易的读后感”,欢迎阅读。

有没有具有参考价值的作品读后感范文?阅读了作品之后,心中有诸多感慨。这时读后感的出现就帮助我们不断提升自己,一边记录想法的同时一边回顾书籍,为使用时更加方便,下面是栏目小编整理的“周易的读后感”。

周易的读后感 篇1

在现代科技发展的今天,封建的制度在不断的废除,但是有一项文化却是与时代潮流相反易经文化,随着现代人思想上的进步,开始探索老祖先留下来的精神食粮。朱熹说过:不知易,无以习。老子得易之体,孟子的易之用。但对于这本集中代表我国古代的哲学思想的书,我们还存在着太多的疑问,若没有曾老师的指导,我也许无法体,也无所用了。

首先,我澄清了多年在心中的误解,以前,总以为易经是用来算命的,但是曾老师给了我很好的解释:易经里的说词只是给你参考用的,并不是算准你的是非祸福。算的命有事都是:真作假时假作真。有时都是不可信的。算出来的是上天给你的参考工具,用不用都是可以的,根据自己的切身环境去使用罢了。

易经告诉我们凡事都有阴阳两方面,为人处世如此,思考问题亦如此。所谓阴阳就是相对的正反两方面,你不能太阴,也不能太阳。因为物极必反,万物都讲究平衡。万物既是对立又是统一,互生互换。

曾老师说学习易经的意义一个是纠正似是而非的观念,第二个是具有神秘性道德性第三个是求同存异。何为道?道就是自然规律,万物都是在自然规律中生长成熟,而易经就是根据自然发展出来的一套系统,所以现在我们心中的善与恶,美与丑,只有在用自然去比较是最合适的。

曾老师讲到过天地人三才。易传里有张三才图,上阳为天,下阴为地,人在天与地阴与阳之间,图像边框是圆的,所以又称为天人合一,意为人与宇宙互为协调。

系辞里讲过八卦变化的问题: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意思是:八卦排成阵列,天地间的万物变在其中了;八卦重叠成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便尽在其中了;刚爻柔爻递相推移,变化之理便尽在其中了。从中可以看出周易是多么的广大以及它深怕的哲学思想。

然而,曾老师也讲到过,每一个人只讲对一部分,很难把它讲的很全,所以要研究易经一定要比较宽广的包容性,要彼此尊重以上只是一点新的和感悟,不成完美。更何况易经还要人更三圣,世立三古呢,眼下自己的感悟又能算什么呢?无非献丑罢了。

周易的读后感 篇2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道:盖文王拘而演《周易》可见《周易》出世来之不易,那《周易》究竟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对于今天的社会有什么作用或是意义呢?

《周易》是一本涵盖天文地理,博古通今,涵盖丰富的中国古代文化的奇书。它被后人认定为儒家经典,更是列为六经之首。《周易》是一本深奥的书,如我们这辈年轻人是不太懂的,因而只能是浅尝辄止,无法深入研究。

《周易》结构内容分为上下两篇,其中上篇共有三十卦,下篇共三十四卦,共是六十四卦,而每一卦又有六爻组成,所以《周易》一共有三百八十四卦。

所谓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说明了《周易》推崇的是一种朴素的一分为二的唯物主义观,认为太极乃宇宙统一体,而天地或阴阳则成就两极,由天地生出春夏秋冬四季再者就有了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即所谓的八卦。有人为八卦编了个顺口溜:乾三连,坤三断,震仰盂,艮覆碗,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八卦所对应的八种基本自然景象分别是: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古人遵循的是一种朴素唯物主义,自然就会有实在的景物组成意象,为人们提供一种思维方式和解答的途径,把对人生的诠释寄托在八卦中,教人学会做人之道,养生之道,对人生应该有什么样的态度。每一卦中有六爻,即有六个符号组成,六个符号分为上下两个部分,分别取八卦中的一卦。每一卦都有爻辞,因为一卦有六爻,所以就有六条爻辞。爻辞中有九和六作为爻题,阳爻为九,阴爻为六,一卦六爻自下而上,若为阳爻则依次是初九,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九上,若为阴爻则依次为初六,六二,六三,六四,六五,六上。爻辞所处的位置代表着事物发展不同的阶段:

初爻是指事物的开始;

二爻是指事物崭露头角;

三爻是指事物有所大成;

四爻是指事物进入了更高层次,有更深入的发展;

五爻是指事物已经或将要成公;

上爻是指事物的终结。

《周易》里说:乾:元,亨,利,贞;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用九:见群龙无首,吉。乾卦告诉我们,在人生旅途中我们要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用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生命,对待生活。因为乾卦卦辞里说生命是生生不息的,是亨通,祥和和坚贞的。用九中说,一群龙是多么的强大厉害,却始终没有争强好胜之风和抢出风头的,大家都像兄弟姐妹一样平等相处,和舟共济,这样才能更好的避免灾难,获得大吉大福。在《易经的哲学与智慧》一书中,作者讲到乾作为六十四卦之首,由六阳爻组成,展示了阳刚之气的萌芽,生长,盛大,乃至于亢穷的变化过程,具有极强的辩证色彩。

其实人生道路上,我们总会遇到磕磕碰碰,遇上大风大浪,如果不能积极面对,自强不息,那么不用大风大浪,就是小的挫折也会一下子把我们打垮。记得有人说过:人像花这样的娇弱而不坚强,即使可以保持着外表躲避风雨,但仍然恋着阳光,暴风雨来临时,无论多么华丽的外表都无法遮挡。的确,一个人如果不能经受风雨的折磨打击,面对生命中突如其来的苦难挫折不能做到自强不息,积极进取,以乐观心态待之,那么他就无法越过障碍,到达成功的顶峰。换言之,他就是一个难成大器之人,也许更甚者,只是一个绣花枕头中看不中用。毕竟,不经风雨,长不成大树;不受百炼,难以成钢!

《周易》道:坤: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卦代表着人类宽容柔顺的品格。坤卦卦辞告诉我们,宽容柔顺,就像是顺从公马的母马一样,元始,亨通,充满了中正的爱心。作为君子就应该效法坤卦体现的精神,西南得朋,顺而从之,东北丧朋,功成身退,安心而中正,这样才会大吉大利。《象传》说,大地厚重所以承载万物,君子应该仿效大地的做法,以一颗宽容柔顺之心包纳世间万物,无论是人还是事。

宽容之心,人应有之。谁能不犯错误呢?圣贤也有过错的时候,何况是我们这样的凡夫俗子呢?既然这样,我们就应该在别人有过错的时候,以一颗宽容的心原谅他,给别人一个改正错误的机会,也为自己减少一些不必要的仇恨与怨言。所谓宰相肚里能撑船,尽管我们不是宰相,但一样可以做到肚里能撑船,因为我们拥有宽容的心态。退一步,海阔天空,给别人一个台阶,也是为自己人生铺路,不是吗?人最厉害不是一辈子能够交上很多的朋友,而是一辈子能够让很多仇人成为朋友!

不可否认,《周易》是一本深奥难懂的书,也许要花一辈子的时间去参透,可是它包含其中的人生智慧却是显而易见的,它教我们学会怎样面对人生,怎样成功走完人生,怎样在有限的生命里点缀灿烂!乐观,质朴和科学是《周易》的特点,当然,一千个读者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读《周易》都会有他自己的独特的见解,所以我只能说以上只是个人的一点体会,如有不妥之处,还望一一指正!

周易的读后感 篇3

中秋佳节来临之际,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已于9月20日晚八点档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第十期《周易》。

本期节目穿越了上古、中古、近古三个历史时期,带领观众识读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的《周易》,感受涵盖万有的深邃东方智慧,歌颂先贤们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和美德。一部《周易》述天地之道,究万物之理,从思辨的哲学高度,揭示出先民对自然、社会、人文整体和谐的探索,集中表达了中国文化的理想境界,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节目中高爽饰演的是周文王姬昌的儿子,即后来灭商建周的周武王姬发。高爽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戏剧系,原中央军委总政治部话剧团演员,专业出身的他在舞台上的表现令人过目不忘,后世记载周文王以仁德治国,遍寻天下遗贤。节目以《史记》《墨子》等古代典籍中的记载为依托,设计出了周文王带着伯邑考、姬发、姬旦三子邀请闳夭、太颠、南宫括、散宜生、姜子牙等贤者出山,共治周国的过程,生动再现了渭水访贤的历史典故。

演员高爽除了在《典籍里的中国》中的表现可圈可点,在影视剧中同样也大放光彩。高爽的戏路很宽,曾出演过电影《八佰》中的88师军医汤聘辛,与张译、姜武、王千源等戏骨同台演绎;在2021年初的热播剧《紧急公关》中,饰演了沉稳机智的秘书李岩,在《美人鱼》、《白发》等影视剧中也有高爽的身影,今年白玉兰奖最大赢家《觉醒年代》中,高爽饰演了一名北大学子,爱国青年郭心刚,因担忧国家危亡而一夜白头,生命的最后他躺在病床上哭求李大钊、陈独秀救救这个国家、救救这个民族的戏份看哭了无数观众。

私下的高爽是一个十分热爱运动的大男孩,社交平台中高爽经常分享自己打篮球的照片,积极阳光的生活态度也让他收获不少观众缘。

周易的读后感 篇4

《周易》这本书在我很小的时候就有听说过了,不过它比《论语》这些书要神秘得多,我还记得是从外公那里第一次看见这本书的。正是过年,淘气的表弟不知道从哪里翻出来了一本发黄而且还没有封面的书,结果外公很宝贝地拿过这本书,不让表弟玩。外公就说这是《易经》,然后叔伯们,姑丈们都说这本书很好因为年纪太小,记不太清楚,不过,《易经》是一本好书,我从小就知道。

渐渐长大,还是没有拜读这本书,我心中有小小的疑问:这本书不是很有名吗?怎么都没有怎么看到同学看呢?

大学后,专业的原因我正式有机会阅读了这本书,而且知道《易经》也叫《周易》。

看了才知道,这是一本关于四百五十卦易卦典型象义的揭示和相应吉凶的判断,包括六十四卦卦形及卦辞、爻辞的书。简单一点说,就是类似于看风水,算命的书。难怪外公会读它我外公的业余兴趣是帮人家楼房看风水。

不过,虽然是关于算卦的书,不过我还是怀着浓厚的兴趣读下去,因为我得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句名言居然是出自于《周易》,我想,这本书不会那么简单,应该是一本充满哲学的书。

作为四书五经中的一本,《周易》在古代是专门用来预测未来、决策国家大事,也讲述了怎么处理自然与人,人与人的关系。在我看来,这其中不免包含着一些不科学的理论,但是在文化方面,还有在讲述人与自然,人应该怎么才能成功的方面,我觉得有它精妙之处。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潜龙勿用,阳在下也。见龙再田,德施普也。终日乾乾,反复道也。或跃在渊,进无咎也。飞龙在天,大人造也。这是出自《周易》的第一卦《乾》。大概的意思是:君子应该像天宇一样运行不息,即使颠沛流离,也不屈不挠;如果你是君子,接物度量要像大地一样,没有任何东西不能承载。在潜伏时期还不能发挥作用,必须坚定信念,隐忍待机,不可轻举妄动;时机未到,如龙潜深渊,应藏锋守拙,待机而动;龙飞到天上,是预示着天下万民都会因此得到福泽;君子应该自强自立,终日努力不懈。当积极选择之意,当退则退,当跃则跃,可上可下,跃就跃进九五之位,退则退往群众之渊,才能够没有错。这里面,包含着高深的哲学意味。多少年来,这些话一直支持和鼓励许多人为成功而努力。这些话教会我们,要有所作为,就要自强不息,有博大的胸怀,然后要充分认识自己的能力,怀着坚定的信念,等待时机成熟,最后勇敢,坚毅地走向成功;而且要果断,做错了立刻改正。

《周易》中的哲学道理还有很多,例如阴极必反,阳极必至说的是凡事不要太过,必须有分寸;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则告诉我们,既要注意天时,把握自然变化,更要注意人和,处理好人际关系,这是取得成功的极为重要的一步。

《周易》是我国古代寓意极深的巨作,即使到今天,它依然对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都产生深刻的影响。我看《周易》,也只能看懂其中很小的一部分,还有很多知识,哲学道理潜在书中。不过,仅仅是这么一部分,我都受益匪浅,它教我很多人生或者是处事的道理。在休闲的时候,拿起《周易》,细细品读,相信你会有所收获!

周易的读后感 篇5

《易经》的内容博大精深,这并不是封建迷信。有些时候,还是非常玄奥的。我先给大家做个简单的介绍:如今,人们看到的《易经》分别由伏羲、周文王和孔子三位圣人所完成。《易经》被称为中国文化的源头,在古代列为百经之首、大道之源。《易经》由象数和义理两部分组成,有三大原则,分别是变易、简易、不易,简单的说:变易告诉我们,宇宙万物,没有一样东西是不变的;简易告诉我们,宇宙万物随时都在变,尽管变的法则很复杂,但我们懂了原理、原则以后,就非常简单了;不易告诉我们,宇宙万物随时都在变,可是却有一项永远不变的东西存在,就是能变出来万象的那个东西是不变的,那是永恒存在的。

分享一下我的感悟吧--通过阴阳看祸福。

阴阳学说是中国文化的基石,中国古代一切文化都是在这个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太极功夫也是这样的。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可分阴阳,阴阳是任何事物对立统一两个方面。阴阳是泛存的,万事万物可分阴阳;阴阳是对立的,如白天黑夜不能同时存在;阴阳是互根的,有阴就有阳,如白天过去就是黑夜;阴阳是统一的,阴阳是一体的两个方面;阴阳需平衡,纯阴不生,纯阳不长,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阴阳平衡的结果,阴阳失去平衡就会不稳定,直至产生新的平衡;阴阳是转化的,此时为阳,彼时可能为阴。

太阳为阳,月亮为阴,暑为阳,寒为阴。阴阳交替,产生天气变化,太阳月亮的运行,构成了一寒一暑的流转交替。《易经》的道理是宇宙只有冷与热两种对比,人们觉得春秋两季,不冷不热最舒服,刚好中和。其实,春秋只是寒暑交替的过程,秋天是开始冷的小冷,春天是开始热的小热,夏天是热到了极点,冬天是冷到了极点,这样一寒一暑,便形成了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

阴阳是转化的,阴长阳消,阳长阴息;盛极必衰,物极必反,夏天,寒气从地底开始发生,然后逐渐上升,随着阴气的逐渐增强,阳气的逐渐消退,天气渐渐凉爽起来,直到冬天,暖气从地底开始发生,然后逐渐上升,随着阳气的逐渐增强,阴气的逐渐消退,天气渐渐暖和起来,直到夏天,阴阳又开始转化,周而复始。这就是古人说的:冬至一阳生,夏至一阴生,而所谓三阳开泰就是指阴阳各半的时候,雨水时节,说明春天开始了,万物就要复苏,新的生命就要破土而出了。

因此,我们要把人生的祸福看做阴阳,它同样是阴长阳消,阳长阴息;盛极必衰,物极必反的道理。所以老子才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可见,祸福像阴阳一样,是可以转化的。祸中包含着福,福中包含了祸,祸非祸,福非福,祸福都是暂时的,不因得福而盲目快乐,也不因遇祸而气馁,得意的时候告诉自己成功不是永远的,失意的时候告诉自己阳光总在风雨后,不可以一时之得意,而自夸其能,亦不可以一时之失意,而自坠其志。

你要知道,当你正在经历苦难时,当你身处祸中时,请你不要悲叹沮丧,不要一筹莫展,一定要豁达、释怀,因为,当祸来临的同时福也开始往脚底慢慢升起了,总有一天,祸会过去,福会降临,否极泰来,正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而当你正处人生得意时,当你身处福中时,也请你不要傲慢自居,不要刚愎自用,摔跤总在得意时,一定要收敛、谦让,因为,在福气降临的同时祸根也就埋下了,稍不注意,福可变祸,乐极生悲,正所谓塞翁得马,焉知非祸。

祸福看似绝对对立的两个极端,实则相互依存,互为因果,好运中潜藏着危机,厄运中孕育着希望,祸福相依,互为因果,二者在一定的条件下向着各自相反的方向转化,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转化与前者不同,寒暑的转化是阴阳的自然转化,而这种转化不是自然实现的,是与当事人所持的态度,所采取的行动密切相关的。面对厄运、不幸、灾难,只有心态平和、情绪稳定、积极进取,才能遇难呈祥、逢凶化吉,度过山重水复的困境,创造柳暗花明的未来。

无平不陂,无往不复。在人生的旅途,追求一种淡泊,坦然面对生活对你的赐予,包括所有的磨难与不公,用平和淡定的心态去看待沿途的一切。得意莫轻狂,失败不言弃。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应该成为我们共同的选择。

有时间的朋友可以去研读一下,以上只是一个粗浅的解读,望诸君更有收获。

周易的读后感 篇6

一个偶然的机会,接触到了《周易》这本书。二十几年前,看有的文章中说,中国的《周易》,是二进制之父,假如没有《周易》,电脑也许要晚发明很多年,甚至几百年。我是做无线电工作的,知道二进制是数控的基础。

在我的知识里,那时只是听有些老人说过《周易》这本书,理解为《周易》应该是算命方面的书,怎么还能与电脑,二进制联系在一起?所以,我就找了一本《周易》来看。《周易》与二进制的关系很简单,马上就明白了。但是,其中有很多的奥妙和很深的哲理,却让我至今都没有把玩明白。为了明白,后来又看了很多版本的《周易》,虽然没有过深的明白,但因看了很多年,也有很些点滴的体会,在此纪录下来,以供大家分享。

《周易》到底是一本什么书,全世界都在研究与讨论。这本书包罗万象,天文,历史,军事,哲学等等都有涉及,就象我们现在也有很多人在研究《红楼梦》一样,世界观不同,造成研究结果的不同。我不是这方面的专家,谈不上研究,但是书中的文字与哲理,我认为是很值得我们一看和把玩的。

古人云:不看《周易》,不能为将相,这话自有一定的道理和依据。纵观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几个谋略家,象姜子牙、张良、诸葛亮,包括近代伟人---毛主席,这些人对《周易》都有很深的研究和造诣。

我看《周易》,虽然没有看懂什么,也感悟到了其中有些为人的道理。象书中第一卦,乾卦,乾为天,说的是君子要效仿天的美德以自强不息,这是告戒我们做任何事,都要自始至终,不要半途而废;还说潜龙勿用是说万事不要强出头,能办的就办,能做的就做,不能做的千万不要去做,通俗的解释就是说,枪大出头鸟。包括古时候说皇上是九五之尊,这是对乾卦第五爻(发音:遥)的总结和概括,爻辞飞龙在天,所以用这个来形容皇上。

坤卦,坤为地,是要我们效仿大地的美德厚德载物。这是教我们做人要有博大和宽广的胸怀,做人不要斤斤计较;恒卦,孔子在《周易》的系辞中说夫妻之道,不可以不久也,故授之以恒,这是教我们知道,怎样做一对好夫妻,夫妻的形成,就要持之以恒;姤卦,一阴五阳,有一女侍五夫之象,也有老男娶少女之说,这不是正配。卦中一说女人的淫荡,二让我们勿娶此女;还有否极泰来这个成语,也是来自源于《周易》;《周易》里有否卦和泰卦。是说世间的事物不能终否,到了一定的程度,必然要往好的方面转化。阴极必反,阳极必至的道理,是告诉我们,任何事只要持之以恒,就有成功的希望。这也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事物的量变,必然要达到质的变化。对于做人或做事而言,都要掌握度的含义,万事都不要过度,过度后,一定要引起反方向的变化。

在《周易》这本书中,全书都在贯穿着一个位的概念。尤其是孔子为之作的系辞,对位的关系,有更多的阐述。主要是说天尊地卑,君有君位,臣有臣位。包括每一个卦,都有位的关系。虽说这是我们所批判的封建思想,但在今天的社会来说,每时每刻,无处不在的都有对位的要求。所说的做人要在位不越位,该说的要说,该做的要做,不该说的千万不要胡说,不该做的千万不要去做,那样就会适得其反。这是我们做人和做事中很关键的一个环节。

现在的企业都讲团队精神,假如做人能把握好度与位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能处理的很好,团队也一定会团结。

如果有人把《周易》单纯的看成算命的书,我认为就是大错特错了。不错,《周易》涉及了算命,但算命或预测,对于这本书来讲,它只是一个极小的方面。我不反对算命,但做人不能全部信命。现在有时我也算着玩,那是在对某件事情,举棋不定或很迷茫的时候,我自己就算一下,当卦上说的很时,我会信心百倍的去把事情作完,当算的不好时,我就要冷静的考虑事情的过程与结果,理智的还是要去把事情办完。不要认为算得不好时,就不办事情了,那样是不对的。有很多的事情,我们是贵在参与,在参与的过程中,我们也能学到很多的东西。

还有很多,很多,在此就不一一的例举了。总之,《周易》能位于我国的五经之首,一定有它的道理。以上只是我看《周易》粗浅的认识,有不到的地方,望朋友们点评。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延伸阅读

周易读后感


周易读后感(一)

在现代科技发展的今天,封建的制度在不断的废除,但是有一项文化却是与时代潮流相反易经文化,随着现代人思想上的进步,开始探索老祖先留下来的一精一神食粮。朱熹说过:不知易,无以习。老子得易之体,孟子的易之用。但对于这本集中代表我国古代的哲学思想的书,我们还存在着太多的疑问,若没有曾老师的指导,我也许无法体,也无所用了。

首先,我澄清了多年在心中的误解,以前,总以为易经是用来算命的,但是曾老师给了我很好的解释:易经里的说词只是给你参考用的,并不是算准你的是非祸福。算的命有事都是:真作假时假作真。有时都是不可信的。算出来的是上天给你的参考工具,用不用都是可以的,根据自己的切身环境去使用罢了。

易经告诉我们凡事都有一陰一一陽一两方面,为人处世如此,思考问题亦如此。所谓一陰一一陽一就是相对的正反两方面,你不能太一陰一,也不能太一陽一。因为物极必反,万物都讲究平衡。万物既是对立又是统一,互生互换。

曾老师说学习易经的意义一个是纠正似是而非的观念,第二个是具有神秘一性一道德一性一第三个是求同存异。何为道?道就是自然规律,万物都是在自然规律中生长成熟,而易经就是根据自然发展出来的一套系统,所以现在我们心中的善与恶,美与丑,只有在用自然去比较是最合适的。

曾老师讲到过天地人三才。易传里有张三才图,上一陽一为天,下一陰一为地,人在天与地一陰一与一陽一之间,图像边框是圆的,所以又称为天人合一,意为人与宇宙互为协调。

系辞里讲过八卦变化的问题: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意思是:八卦排成阵列,天地间的万物变在其中了;八卦重叠成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便尽在其中了;刚爻柔爻递相推移,变化之理便尽在其中了。从中可以看出周易是多么的广大以及它深怕的哲学思想。

然而,曾老师也讲到过,每一个人只讲对一部分,很难把它讲的很全,所以要研究易经一定要比较宽广的包容一性一,要彼此尊重以上只是一点新的和感悟,不成完美。更何况易经还要人更三圣,世立三古呢,眼下自己的感悟又能算什么呢?无非献丑罢了。

周易读后感(二)

一个偶然的机会,接触到了【周易】这本书。二十几年前,看有的文章中说,中国的【周易】,是二进制之父,假如没有【周易】,电脑也许要晚发明很多年,甚至几百年。我是做无线电工作的,知道二进制是数控的基础。

在我的知识里,那时只是听有些老人说过【周易】这本书,理解为【周易】应该是算命方面的书,怎么还能与电脑,二进制联系在一起?所以,我就找了一本【周易】来看。【周易】与二进制的关系很简单,马上就明白了。但是,其中有很多的奥妙和很深的哲理,却让我至今都没有把一玩明白。为了明白,后来又看了很多版本的【周易】,虽然没有过深的明白,但因看了很多年,也有很些点滴的体会,在此纪录下来,以供大家分享。

【周易】到底是一本什么书,全世界都在研究与讨论。这本书包罗万象,天文,历史,军事,哲学等等都有涉及,就象我们现在也有很多人在研究【红楼梦】一样,世界观不同,造成研究结果的不同。我不是这方面的专家,谈不上研究,但是书中的文字与哲理,我认为是很值得我们一看和把一玩的。

古人云:不看【周易】,不能为将相,这话自有一定的道理和依据。纵观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几个谋略家,象姜子牙、张良、诸葛亮,包括近代伟人---一毛一主席,这些人对【周易】都有很深的研究和造诣。

我看【周易】,虽然没有看懂什么,也感悟到了其中有些为人的道理。象书中第一卦,乾卦,乾为天,说的是君子要效仿天的美德以自强不息,这是告戒我们做任何事,都要自始至终,不要半途而废;还说潜龙勿用是说万事不要强出头,能办的就办,能做的就做,不能做的千万不要去做,通俗的解释就是说,一槍一大出头鸟。包括古时候说皇上是九五之尊,这是对乾卦第五爻(发音:遥)的总结和概括,爻辞飞龙在天,所以用这个来形容皇上。

坤卦,坤为地,是要我们效仿大地的美德厚德载物。这是教我们做人要有博大和宽广的胸怀,做人不要斤斤计较;恒卦,孔子在【周易】的系辞中说夫妻之道,不可以不久也,故授之以恒,这是教我们知道,怎样做一对好夫妻,夫妻的形成,就要持之以恒;姤卦,一一陰一五一陽一,有一女侍五夫之象,也有老男娶少女之说,这不是正配。卦中一说女人的一一婬一一荡,二让我们勿娶此女;还有否极泰来这个成语,也是来自源于【周易】;【周易】里有否卦和泰卦。是说世间的事物不能终否,到了一定的程度,必然要往好的方面转化。一陰一极必反,一陽一极必至的道理,是告诉我们,任何事只要持之以恒,就有成功的希望。这也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事物的量变,必然要达到质的变化。对于做人或做事而言,都要掌握度的含义,万事都不要过度,过度后,一定要引起反方向的变化。

在【周易】这本书中,全书都在贯穿着一个位的概念。尤其是孔子为之作的系辞,对位的关系,有更多的阐述。主要是说天尊地卑,君有君位,臣有臣位。包括每一个卦,都有位的关系。虽说这是我们所批判的封建思想,但在今天的社会来说,每时每刻,无处不在的都有对位的要求。所说的做人要在位不越位,该说的要说,该做的要做,不该说的千万不要胡说,不该做的千万不要去做,那样就会适得其反。这是我们做人和做事中很关键的一个环节。

现在的企业都讲一团一队一精一神,假如做人能把握好度与位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能处理的很好,一团一队也一定会一团一结。

如果有人把【周易】单纯的看成算命的书,我认为就是大错特错了。不错,【周易】涉及了算命,但算命或预测,对于这本书来讲,它只是一个极小的方面。我不反对算命,但做人不能全部信命。现在有时我也算着玩,那是在对某件事情,举棋不定或很迷茫的时候,我自己就算一下,当卦上说的很时,我会信心百倍的去把事情作完,当算的不好时,我就要冷静的考虑事情的过程与结果,理智的还是要去把事情办完。不要认为算得不好时,就不办事情了,那样是不对的。有很多的事情,我们是贵在参与,在参与的过程中,我们也能学到很多的东西。

还有很多,很多,在此就不一一的例举了。总之,【周易】能位于我国的五经之首,一定有它的道理。以上只是我看【周易】粗浅的认识,有不到的地方,望朋友们点评。

周易读后感(三)

【周易】这本书在我很小的时候就有听说过了,不过它比【论语】这些书要神秘得多,我还记得是从外公那里第一次看见这本书的。正是过年,淘气的表弟不知道从哪里翻出来了一本发黄而且还没有封面的书,结果外公很宝贝地拿过这本书,不让表弟玩。外公就说这是【易经】,然后叔伯们,姑丈们都说这本书很好因为年纪太小,记不太清楚,不过,【易经】是一本好书,我从小就知道。

渐渐长大,还是没有拜读这本书,我心中有小小的疑问:这本书不是很有名吗?怎么都没有怎么看到同学看呢?

大学后,专业的原因我正式有机会阅读了这本书,而且知道【易经】也叫【周易】。

看了才知道,这是一本关于四百五十卦易卦典型象义的揭示和相应吉凶的判断,包括六十四卦卦形及卦辞、爻辞的书。简单一点说,就是类似于看风水,算命的书。难怪外公会读它我外公的业余兴趣是帮人家楼房看风水。

不过,虽然是关于算卦的书,不过我还是怀着浓厚的兴趣读下去,因为我得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句名言居然是出自于【周易】,我想,这本书不会那么简单,应该是一本充满哲学的书。

作为四书五经中的一本,【周易】在古代是专门用来预测未来、决策国家大事,也讲述了怎么处理自然与人,人与人的关系。在我看来,这其中不免包含一着一些不科学的理论,但是在文化方面,还有在讲述人与自然,人应该怎么才能成功的方面,我觉得有它一精一妙之处。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潜龙勿用,一陽一在下也。见龙再田,德施普也。终日乾乾,反复道也。或跃在渊,进无咎也。飞龙在天,大人造也。这是出自【周易】的第一卦【乾】。大概的意思是:君子应该像天宇一样运行不息,即使颠沛流离,也不屈不挠;如果你是君子,接物度量要像大地一样,没有任何东西不能承载。在潜伏时期还不能发挥作用,必须坚定信念,隐忍待机,不可轻举妄动;时机未到,如龙潜深渊,应藏锋守拙,待机而动;龙飞到天上,是预示着天下万民都会因此得到福泽;君子应该自强自立,终日努力不懈。当积极选择之意,当退则退,当跃则跃,可上可下,跃就跃进九五之位,退则退往群众之渊,才能够没有错。这里面,包含一着高深的哲学意味。多少年来,这些话一直支持和鼓励许多人为成功而努力。这些话教会我们,要有所作为,就要自强不息,有博大的胸怀,然后要充分认识自己的能力,怀着坚定的信念,等待时机成熟,最后勇敢,坚毅地走向成功;而且要果断,做错了立刻改正。

【周易】中的哲学道理还有很多,例如一陰一极必反,一陽一极必至说的是凡事不要太过,必须有分寸;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则告诉我们,既要注意天时,把握自然变化,更要注意人和,处理好人际关系,这是取得成功的极为重要的一步。

【周易】是我国古代寓意极深的巨作,即使到今天,它依然对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都产生深刻的影响。我看【周易】,也只能看懂其中很小的一部分,还有很多知识,哲学道理潜在书中。不过,仅仅是这么一部分,我都受益匪浅,它教我很多人生或者是处事的道理。在休闲的时候,拿起【周易】,细细品读,相信你会有所收获!

《周易》读后感2000字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当电子书取代了纸质书籍,当浅阅读充斥社会,不禁感叹:经典,你在何方?其实,经典常在,只是知音觅矣。暑假时,我品读了群经之首——《周易》,其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甚为经典,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所在,因此,引起了我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书中说道:天的运动刚强劲健,君子应像天一样,不断运行,不断努力,发愤图强。经过一番思考,不禁发问:君子是不是只需不断努力就能成功?我以为不一定。在我看来,这句话应该是“天健行,君子以之自强不息”,天上的日月星辰在不断运行,君子通过顺应这种规律,根据环境与自身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是自己变得强壮,生生不息。《逍遥传》中也提到:“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辨”,人生于天地间,应顺天而行,遵循事物的正确规律和方法,而不是只让君子埋头苦干,不松干劲。在我身边,不发努力刻苦之人,却为何有些成绩普普通通?爱因斯坦说过:“成功=艰苦劳动十正确方法+少说空话”他们缺少正确的方法而埋头蛮干,没有遵循客观规律,才会如此。所以说,君子不仅要努力刻苦,还需顺应天道,才能使之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大地的气势宽厚和顺,君子应效仿它来增厚美德,客载万物。古德之心,泱泱中华之传统。仁、义、礼、智、信五德修身,方可齐家治国,平天下!成孔子“志士仁人,无求生意害人,有杀身以成仁”的德之师;义之忠,成岳飞“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德之将;礼之谦,成孔融“三岁让梨,尊长尚礼”的德之贤;智之慧,成孔明“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德之臣;信之守,成季布“一诺千金,千金难买”的德之志。道德之心,使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对道德的关注和讨论,是一个民族的道德自觉。如今,道德失范现象层出不穷。最令国人尴尬的是老人倒地无人扶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美德消失不见,但深入观察,是因为“助人为祸”导致好人难做,不禁发笑:是老人变坏了还是坏人变老了。还有像广场舞的音乐声变成了扰民声,共享单车乱象跌出,更有为制止“中国式过马路”而在街道安装了智能过街的交通闸门,看到这里,我认为这些道德陋习应从思想意识上纠正,而不是靠不必要的科技产物来进行约束。老子说过“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真正有道者,其德行是自觉主动的,出于自然,所以表面上没有“德”的痕迹,而那些被动的,刻意地去做已不是有道德的表现,这种道德已经变质了。现代的物质文明,呼唤着道德精神的指引。“不义富且贵,于我与浮云。”社会竞争,不应该忘记我们身体里应该流淌着道德的血液。为师者,以袁文婷为标,传道授业,德诲桃李;为官者,以沈浩为标,廉政爱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商者,以海尔为标,先义后利,商场竞争不忘道德操守。为国者,更应该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规范法律法规,弘扬传统美德。日本地震,我们以德报怨,积极的救援,才是一个国家应该有的道德风范。

品读经典,我读懂了自强不息,正如梁启超所言:“君子自励犹天之运行不息,不得有一暴十寒之弊,学者立志尤须坚忍强毅,见义勇为,不避艰险。” 面对浩浩荡荡的世界潮流,根据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当代的君子们要不断为社会输送正能量。读懂了厚德载物,正如梁启超所言:“君子接物,度量宽厚,犹大地之博,无所不载。面对各种现实问题,当代的君子们肩负着提高整个社会道德风尚的责任,让人们的生存环境更加美好。不仅是个人,社会中也需要为政以德,政者正也,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革故鼎新,自强不息。国家要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富强民主。如此,才能启道德之心,重振尚德之邦,展华夏雄。

品读经典,含英咀华,你会发现,经典的力量,从未远去。

《周易我读》读后感300字


宇宙浩渺,大道衍衍

苍茫与浩瀚之间,蕴藏着无穷奥秘

《易经》,则天机直泄

摘自《周易我读》

确切的说,《周易我读》这本书,我并未完整的读过几遍,读完第一遍时,我脑子是一片空白的。

只记住了一句话,这句话我几辈子都不会忘,这句话就是:不学《易经》,是做为一个中国人最大的损失。

《周易我读》这本书买半年多了,玄极文化学习和了解半年多了,我为什么学呢?

简略的写一下以下几个原因:

1、因为可以更好的了解自己和他人。

2、学习中华文化的根,正是很多人望穿秋水的智慧,也是我最望穿秋水的智慧。

3、学习宇宙规律,遵守规律才能成功。

4、可以算命看风水,可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这些智慧转化到我们自己的事业上来。

5、趋吉避凶、未卜先知,唯有中华文化的源头《周易》。

想掌握真理的,是最需要详细了解学习的的!

乾,元亨利贞。

坤,利永贞。

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拜读《周易》有感


为有源头活水来

——拜读《周易》有感

悠悠五千年,历史老人用沧桑之手、岁月之锄,耕耘了多少伟大与不朽?

峥嵘岁月稠,时光巨轮用淘沙之浆、乘风之帆,筛选了几多珍珠与瑰宝?

五千年前的某个夏日,碧空万里,生机盎然。一位奇异伟岸的智者,在松软的黄土地或者是挺立的黄土墙壁上,用如椽之手抑或是一支细细的柳条,划下开天辟地的一个简单符号,人类历史一画开天,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易经》从此诞生。

上下五千年,悠悠未了情!《易经》经上古先贤圣人不断升华完善,最终形成《连山易》、《归藏易》和《周易》三个版本。历史的可贵之处在于优胜劣汰,历史的残酷之处同样在于优胜劣汰。中原文化的发展加上周文王推演和孔子的诠释,《周易》从八卦发展到六十四卦,成为中华文化之源,而《连山易》、《归藏易》则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留给我们的只有“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无尽遗憾。

相对于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辉煌灿烂文化的衰退,中华文明之所以保持一枝独秀,历久弥坚,与她虚怀若谷、兼容并蓄的民族文化性格有非常重要的关系。在中华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周易》如同一泓汩汩而流的清泉,涓涓不息,以自强不息的生命之水浇灌了中华文明的主干支流,以厚德载物的容纳气度,培育滋养了中华文化的基本基因,成为中华文明的源头活水,大道之本。

从先秦以来的诸子百家争鸣,到汉代之后儒释道三家的聚散离合,争奇斗妍的各家学说经常是华山论剑,各持一端,互不相让。但不管哪家思想,面对《周易》时都无一例外地心悦诚服。孔子五十研究《周易》,留下“韦编三绝”的经典传说;老子师法《周易》,写下《道德经》这一千古绝唱。儒家也好,道家也罢,《周易》成为他们共同尊崇的经典,儒家尊之为“群经之首”,道家尊之为“三玄之一”。直到现在,中华文化主干之争中,“儒家主干”论者坚持认为《周易》归儒,“道家主干”论者则千方百计找出《周易》属道德理由。一本书几乎被扯成了两半。就连源于古印度,兴盛于中华大地的佛家学说,也在中国化的进程中大量接纳了《周易》的思想,从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各家学派尤其是对中化文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并融入民族性格的儒释道三家的共尊,奠定了《周易》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基础性、奠基者的地位。

《周易》,这位在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历史长河中闲庭信步的老者,何以受到如此尊崇?

《周易》的伟大之处,在于其既能囊括宇宙、贯通古今,又能形象具体、简单明了。正所谓“大道至简”,《周易》用简单的阴、阳两个符号为载体,以天、地为支撑,以风、水、雷、火为要素,以山川、大泽为串联,演变组合成六十四卦,从宏观上描绘宇宙变迁,从微观上关注个体发展,讲述了万事万物的孕育萌芽、成长发展、刚健有为和起承转合等不同阶段的发展规律。几千年前的古圣先贤们,在纷繁复杂中抽丝剥茧,在洪荒宇宙中冥思遐想,在天地玄黄中灵光独显,用最简单、最直接的符号方式形象地诠释了浩瀚的宇宙,莫测的世界和多变的人生。

《周易》的平凡之处在于其“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周易》之道是平凡之道,人不分高低贵贱,地不分天南海北,在一呼一吸之中,在一举一动之间,在一草一木之上都真实存在,须臾不离。《周易》中的“守正”思想,告诫我们在任何时候都要正确认识自己,合理定位自己;“中孚”思维则倡导诚信做人的理念,强调真情换真情,挚信换挚信的重要;“中和”观念更是提出了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以及自然界万事万物之间和谐顺畅、适度自然的共处之道。这些论调,即便是在高度信息化的现代社会,依然是万事万物遵循的准则,有一些甚至上升为国家意志或者成为国际共识。因此,《周易》既有居庙堂之高的庄严、典雅,又有处江湖之远的自然、质朴,从诞生到现在一直受到各行各业人士的追捧,尽管有“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之分,那只是认识程度不同罢了。

有人说,埃及的金字塔、巴比伦的空中花园只是有形的物质之谜,而《周易》则是无形的精神之谜。《周易》最吸引人们眼球的地方,也许也正在于此。千百年来,从儒释道大家到巷闾平民,读易、研易、解易者不少。近现代以来,不少国外科学家也加入到了研究《周易》的行列。浩浩荡荡的队伍,集思广益的研究,终究不过是盲人摸象,始终没有人能触碰到《周易》的全貌。卜筮之书、哲学之书、历史之书、科学之书等等论调不绝于耳,但最终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谁也没法准确定位,只得以“百科全书”姑且定位。最为神奇的是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在研究中发现六十四卦符号竟然与二进制原理完全吻合,从而发出中国人在五千年前就发现了计算机原理的惊叹!每个研究者也许都能无限接近《周易》,但确实始终无法触碰到其本质与核心。这位白发飘飘的老者,经过几千年的风雨兼程,仍然童心未泯地“犹抱琵琶半遮面”,让多少人衣带渐宽、皓首白发!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也许五千年前的智者,正是以这种恬淡虚静的人生态度仰观俯察,用一份从容、一份自得和一种不受限制的心灵自由,推演归纳,掘通天之渠,引天河之水,德润世间万物。“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也许这就是《周易》本应该有的境界。

作者:冯宏伟(荣获“文化润心灵,书香沁站班”职工“读书之星”学习心得评选活动二等奖)

大学·中庸·尚书·周易读后感300字(3)篇


大学·中庸·尚书·周易读后感300字 第(1)篇

用了大约五个月读完《大学 中庸 尚书 周易》,对我最深刻的应该是几点:

《大学》要点,我总结为“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的精髓就一个字“诚”: 就是你说了并做到了,就成了,就这么简单!

《中庸》要点是“中庸者,走正道,永不偏离也!”,《中庸》最精彩的结尾部分“衣锦尚纲”篇,国人都这样,则世风必如日东升矣!

《尚书》要点是如何治国,原来在尧的时代已经确定了一年365天,三年一闰月,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还有节气,我们的祖先是如何的睿智,几千年过去了,还一直沿用。二十四节气的名称为: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尚书》中讲到,远古时候的官职是按照节气来任命的,这才是原汁原味的崇尚自然,崇尚天道。还有《秦誓》中的秦穆公,几千年过去了,如今,不管是国家、企业、社会、家庭,能做到秦穆公这样的人仍然很少,过了几千年了,哎,呜呼哀哉!

《周易》,此前一直以为就是算命掐卦的,一直对它不以为是,谁知读完才明白,这是中华民族的精髓文化,叫你怎么做人做事的,最经典的开场白,就是前面几卦:乾卦、坤卦、屯卦、震卦、需卦,简直是绝了!西方有星象学,中国有周易,但是周易比星象深刻多了!


大学·中庸·尚书·周易读后感300字 第(2)篇

有个词叫内圣外王,我的理解是内圣讲的是一个人的品格,性情,需要读礼仪教化怡情养性之类的书结合着实践来修得。而外王既是讲外在的一种王霸之气,更加需要的是外在的器物经世致用之学,结合着对时势的准确分析,熟练运用官术权术,并对各种势力利益集团进行权衡,制衡和控制,达到为己所用,为天下所用的目的,而要达到这些,不仅需要内圣的修饰作用,更加需要的是个人对各种实用方法技能的运用,而这些方法技能都需要从书中,老师及周围的人当中去学习。在古代社会,功成主要是无外乎文成,武成,官成;文成,即习得诗词写作之技能,结合着内圣之用,辅之以情、趣及对世事之洞明,李白,杜甫如也;武成,即先练得勇猛无敌之功夫,辅以内圣,习得古圣贤兵书之要义,行军打仗之良策,于实践中灵活运用,兵圣孙武,飞将军李广是也;官成,同样内圣为所需,习得经世致用之学为官运亨通之基准,对下,服务于万民,对上,忠于国家,对为官之道不断优化改进,减小平衡自身敌对势力,达到一个官位的相对平衡和信任,狄仁杰,曾国藩是也;如是实用之学乃功成必不可少也。功成自然名就,内圣则流芳千古,内不圣或内圣不足,则功业很快被后人所遗忘。

大学·中庸·尚书·周易读后感300字 第(3)篇

天地的道理,可用一句话包括尽致的:“天地化生万物,所以有令人不可测之妙者,就是对待万物都是至诚无息。”天地的道理,是博大,是笃厚,是崇高,是光明,是长远,是永久。现在拿天来说,不过是那么多的小小的光亮,可是说到它的大,是无穷的大,曰月星辰都悬系在这上面,万物都盖在这下面。现在拿地来说,不过是一小撮的泥土,可是说到它的广和厚,是广到没有边际,厚到没行底止,它却载着华山那样大的山不觉得重,收容了河,又收容了海,亦不会泄漏了什么,万物都载在那里。现在讲到山,不过是拳头那么大的石块,可是说到它的广和大,草木生长在这上面,禽兽居住在这上面,宝物储藏在它那里。现在更讲到水,不过是一瓢那多的水,可是说到它那不可测量的深和广,龟鳖蛟龙鱼鼍都生长在这里面,多多少少的货财,都繁殖在这里边。诗周颂维天之命这首诗上说:“天的吩咐,是这样的严肃,永久是这样的严肃。”这就是天之所以成为天的道理。喜欢古人对天和地的这种理解。

周易读后感1500字


《易经》的内容博大精深,这并不是封建迷信。有些时候,还是非常玄奥的。我先给大家做个简单的介绍:如今,人们看到的《易经》分别由伏羲、周文王和孔子三位圣人所完成。《易经》被称为中国文化的源头,在古代列为百经之首、大道之源。《易经》由象数和义理两部分组成,有三大原则,分别是变易、简易、不易,简单的说:变易告诉我们,宇宙万物,没有一样东西是不变的;简易告诉我们,宇宙万物随时都在变,尽管变的法则很复杂,但我们懂了原理、原则以后,就非常简单了;不易告诉我们,宇宙万物随时都在变,可是却有一项永远不变的东西存在,就是能变出来万象的那个东西是不变的,那是永恒存在的。

分享一下我的感悟吧--通过阴阳看祸福。

阴阳学说是中国文化的基石,中国古代一切文化都是在这个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太极功夫也是这样的。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可分阴阳,阴阳是任何事物对立统一两个方面。阴阳是泛存的,万事万物可分阴阳;阴阳是对立的,如白天黑夜不能同时存在;阴阳是互根的,有阴就有阳,如白天过去就是黑夜;阴阳是统一的,阴阳是一体的两个方面;阴阳需平衡,纯阴不生,纯阳不长,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阴阳平衡的结果,阴阳失去平衡就会不稳定,直至产生新的平衡;阴阳是转化的,此时为阳,彼时可能为阴。

太阳为阳,月亮为阴,暑为阳,寒为阴。阴阳交替,产生天气变化,太阳月亮的运行,构成了一寒一暑的流转交替。《易经》的道理是宇宙只有冷与热两种对比,人们觉得春秋两季,不冷不热最舒服,刚好中和。其实,春秋只是寒暑交替的过程,秋天是开始冷的小冷,春天是开始热的小热,夏天是热到了极点,冬天是冷到了极点,这样一寒一暑,便形成了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

阴阳是转化的,阴长阳消,阳长阴息;盛极必衰,物极必反,夏天,寒气从地底开始发生,然后逐渐上升,随着阴气的逐渐增强,阳气的逐渐消退,天气渐渐凉爽起来,直到冬天,暖气从地底开始发生,然后逐渐上升,随着阳气的逐渐增强,阴气的逐渐消退,天气渐渐暖和起来,直到夏天,阴阳又开始转化,周而复始。这就是古人说的:冬至一阳生,夏至一阴生,而所谓三阳开泰就是指阴阳各半的时候,雨水时节,说明春天开始了,万物就要复苏,新的生命就要破土而出了。

因此,我们要把人生的祸福看做阴阳,它同样是阴长阳消,阳长阴息;盛极必衰,物极必反的道理。所以老子才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可见,祸福像阴阳一样,是可以转化的。祸中包含着福,福中包含了祸,祸非祸,福非福,祸福都是暂时的,不因得福而盲目快乐,也不因遇祸而气馁,得意的时候告诉自己成功不是永远的,失意的时候告诉自己阳光总在风雨后,不可以一时之得意,而自夸其能,亦不可以一时之失意,而自坠其志。

你要知道,当你正在经历苦难时,当你身处祸中时,请你不要悲叹沮丧,不要一筹莫展,一定要豁达、释怀,因为,当祸来临的同时福也开始往脚底慢慢升起了,总有一天,祸会过去,福会降临,否极泰来,正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而当你正处人生得意时,当你身处福中时,也请你不要傲慢自居,不要刚愎自用,摔跤总在得意时,一定要收敛、谦让,因为,在福气降临的同时祸根也就埋下了,稍不注意,福可变祸,乐极生悲,正所谓塞翁得马,焉知非祸。

祸福看似绝对对立的两个极端,实则相互依存,互为因果,好运中潜藏着危机,厄运中孕育着希望,祸福相依,互为因果,二者在一定的条件下向着各自相反的方向转化,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转化与前者不同,寒暑的转化是阴阳的自然转化,而这种转化不是自然实现的,是与当事人所持的态度,所采取的行动密切相关的。面对厄运、不幸、灾难,只有心态平和、情绪稳定、积极进取,才能遇难呈祥、逢凶化吉,度过山重水复的困境,创造柳暗花明的未来。

无平不陂,无往不复。在人生的旅途,追求一种淡泊,坦然面对生活对你的赐予,包括所有的磨难与不公,用平和淡定的心态去看待沿途的一切。得意莫轻狂,失败不言弃。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应该成为我们共同的选择。

有时间的朋友可以去研读一下,以上只是一个粗浅的解读,望诸君更有收获。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好的范文,希望大家喜欢

周易读后感2024范文1500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道:盖文王拘而演《周易》可见《周易》出世来之不易,那《周易》究竟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对于今天的社会有什么作用或是意义呢?

《周易》是一本涵盖天文地理,博古通今,涵盖丰富的中国古代文化的奇书。它被后人认定为儒家经典,更是列为六经之首。《周易》是一本深奥的书,如我们这辈年轻人是不太懂的,因而只能是浅尝辄止,无法深入研究。

《周易》结构内容分为上下两篇,其中上篇共有三十卦,下篇共三十四卦,共是六十四卦,而每一卦又有六爻组成,所以《周易》一共有三百八十四卦。

所谓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说明了《周易》推崇的是一种朴素的一分为二的唯物主义观,认为太极乃宇宙统一体,而天地或阴阳则成就两极,由天地生出春夏秋冬四季再者就有了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即所谓的八卦。有人为八卦编了个顺口溜:乾三连,坤三断,震仰盂,艮覆碗,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八卦所对应的八种基本自然景象分别是: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古人遵循的是一种朴素唯物主义,自然就会有实在的景物组成意象,为人们提供一种思维方式和解答的途径,把对人生的诠释寄托在八卦中,教人学会做人之道,养生之道,对人生应该有什么样的态度。每一卦中有六爻,即有六个符号组成,六个符号分为上下两个部分,分别取八卦中的一卦。每一卦都有爻辞,因为一卦有六爻,所以就有六条爻辞。爻辞中有九和六作为爻题,阳爻为九,阴爻为六,一卦六爻自下而上,若为阳爻则依次是初九,九二,九三,九四,xx,九上,若为阴爻则依次为初六,六二,六三,六四,xx,六上。爻辞所处的位置代表着事物发展不同的阶段:

初爻是指事物的开始;

二爻是指事物崭露头角;

三爻是指事物有所大成;

四爻是指事物进入了更高层次,有更深入的发展;

五爻是指事物已经或将要成公;

上爻是指事物的终结。

《周易》里说:乾:元,亨,利,贞;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用九:见群龙无首,吉。乾卦告诉我们,在人生旅途中我们要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用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生命,对待生活。因为乾卦卦辞里说生命是生生不息的,是亨通,祥和和坚贞的。用九中说,一群龙是多么的强大厉害,却始终没有争强好胜之风和抢出风头的,大家都像兄弟姐妹一样平等相处,和舟共济,这样才能更好的避免灾难,获得大吉大福。在《易经的哲学与智慧》一书中,作者讲到乾作为六十四卦之首,由六阳爻组成,展示了阳刚之气的萌芽,生长,盛大,乃至于亢穷的变化过程,具有极强的辩证色彩。

其实人生道路上,我们总会遇到磕磕碰碰,遇上大风大浪,如果不能积极面对,自强不息,那么不用大风大浪,就是小的挫折也会一下子把我们打垮。记得有人说过:人像花这样的娇弱而不坚强,即使可以保持着外表躲避风雨,但仍然恋着阳光,暴风雨来临时,无论多么华丽的外表都无法遮挡。的确,一个人如果不能经受风雨的折磨打击,面对生命中突如其来的苦难挫折不能做到自强不息,积极进取,以乐观心态待之,那么他就无法越过障碍,到达成功的顶峰。换言之,他就是一个难成大器之人,也许更甚者,只是一个绣花枕头中看不中用。毕竟,不经风雨,长不成大树;不受百炼,难以成钢!

《周易》道:坤:元,亨,利牝(pin)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卦代表着人类宽容柔顺的品格。坤卦卦辞告诉我们,宽容柔顺,就像是顺从公马的母马一样,元始,亨通,充满了中正的爱心。作为君子就应该效法坤卦体现的精神,西南得朋,顺而从之,东北丧朋,功成身退,安心而中正,这样才会大吉大利。《象传》说,大地厚重所以承载万物,君子应该仿效大地的做法,以一颗宽容柔顺之心包纳世间万物,无论是人还是事。

宽容之心,人应有之。谁能不犯错误呢?圣贤也有过错的时候,何况是我们这样的凡夫俗子呢?既然这样,我们就应该在别人有过错的时候,以一颗宽容的心原谅他,给别人一个改正错误的机会,也为自己减少一些不必要的仇恨与怨言。所谓宰相肚里能撑船,尽管我们不是宰相,但一样可以做到肚里能撑船,因为我们拥有宽容的心态。退一步,海阔天空,给别人一个台阶,也是为自己人生铺路,不是吗?人最厉害不是一辈子能够交上很多的朋友,而是一辈子能够让很多仇人成为朋友!

不可否认,《周易》是一本深奥难懂的书,也许要花一辈子的时间去参透,可是它包含其中的人生智慧却是显而易见的,它教我们学会怎样面对人生,怎样成功走完人生,怎样在有限的生命里点缀灿烂!乐观,质朴和科学是《周易》的特点,当然,一千个读者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读《周易》都会有他自己的独特的见解,所以我只能说以上只是个人的一点体会,如有不妥之处,还望一一指正!

读《周易·乾卦》有感


读《周易·乾卦》有感

——人的一生要刚健进取

水川先生

乾卦是《周易》六十四卦的第一卦,是全部由纯阳的爻组成,由于阳爻本身就是刚健不息的属性,所以这一卦代表了一种积极进取的态度。我们经常听到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就是来自这一卦。

前面说了,这一卦代表积极进取,但是进取也是一个过程。那么这个过程是怎么完成的呢?我们通过一个人的一生来看一下。

我们就从这个人刚刚参加工作开始。刚入职,什么都不懂,什么也不会,入职培训的时候讲师给出的最合适的建议就是“少说、多做、多听、多想”。这个时候的状态正好和乾卦的初爻相应,所谓“潜龙勿用”。别说没有能力,即便是成熟型人才刚入职也要先仔细观察一段时间,找对自己的位置。虽然是“勿用”,但不是不让动呦。而是让人自己观察,没有能力正好就是勤奋刻苦学习的时机,有能力也要等待一个时机给自己发挥能力找到平台。

因为是初来嘛,肯定有许多人暗中观察,这也是应该“潜”的意思。好了,这个人积蓄了一段时间,有了能力。

既然被关注,当这个人的才能或特点被领导发现了,自然就会试着给出一些机会。这个时候就是九二爻的“利见大人”了。注意,如果没有能力,即便是有“大人”关注,也不会利。因为上级领导总是喜欢能干事的员工的(我说的是一般情况下,毕竟一个领导不可能让周围的人都是阿谀奉承之辈)。因此,内因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俗话说“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头脑”,此话一点不假。否则给你提供了机会,人的能力不足,也不会抓住,即使抓住了,也守不住。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人的能力终于得到了认可,并给与了适当的职位,就到了九三爻。要知道,这个位置可是有许多人盯着的,有些人也巴不得在职的犯错误。所以,在这个职位上就要兢兢业业,曾子说“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就是这个意思,生怕自己做不好,既有负上级信任,也有负自己的努力。唯一的办法就是“终日乾乾,夕惕若”,也就是白天努力工作,晚上也要查找自己的不足。

这一点在我国古代的知识分子上体现的很充分,曾国藩因为读到“宰予昼寝”,从而不敢中午午休,有的人自己制作功过格,对自己一天的言行进行记录,不断修正自己的言论。即便是这样,结果从爻辞上来看也就是“无咎”,说明这样努力奋斗,最好的结果也就是不会出现错误。要知道得到这个结果是多么地不易!

不过,做事从来贵有恒,坚持是最重要的品质。终于可以有进一步发展的机会了。为什么呢?在前面我们提到这个人努力奋斗,久而久之就会出现两种情况,第一能力提升了想在更高地平台上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或者政治抱负,第二种就是“大人”进一步认可其工作能力,也想给他平台。注意前面是内因,后面是外因。如果内因和外因相互配合,事情自然就会按照既定的发展规律前进;如果内因和外因不配合,就会转向发展的反面。

所以,九四的爻辞是“或跃在渊”。要么一跃有了更好的前途,要么没有跃好,扑空了又掉下深渊里面去了。

也就是说,在这里事情的发展有了分化。其实,大多数人的发展也就到此为止了。只有少部分人成功了,就进入下面的阶段。没有成功的,就变成了“潜龙”,如果能够吸取教训,并且志向不改,那就继续按着规律走,所以我们听到有“东山再起”的故事,就是这个道理。

成功的就变成了九五爻。九五,是尊位。我们看电视剧,尤其是古装剧在谈到皇帝的时候都说是“九五至尊”,出处就是这里。一个人无论是事业还是其他,在这个位置上基本上就是最高的位置了。所以这一爻的爻辞是“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你想,飞龙在天是什么状态?一条龙在天上翻腾,兴云布雨,那不是在最合适的位置上发挥出自己最完美的实力来了吗?至于此处的“利见大人”和九二爻处的“利见大人”,是不同的。此处的“利见大人”是说明,处于尊位的人,要注意访求贤人,不仅是自己身边的人,还要关注那些在草莽之中的人。只有这样,才能上下一心,既让贤人辅助自己,也能给贤人发挥能力的平台。而且,这样做,在九五尊位的领导体现了既居高以谦,又虚怀若谷。这样做了,任何一种赞美都不为过。

但是,到了这一个层次,几乎就是极限了,如果还要继续前进,就变成了“亢龙有悔”。也就是处于尊位的领导者自高自大,认为“老子天下第一”,当然也许是在某一个领域或者某一个行业确实有突出的贡献,但是要知道“山外青山楼外楼”的道理,没有一个人敢说自己是绝对的权威。如果这样了,就会有栽跟头的时候。“亢”就是过于阳刚的道理。过刚则容易折断。所以这一爻告诉我们,在自己处于一个较高的位置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持盈保泰,怎么做呢?只有两个途径,一个是谦虚;一个是反其道而行,以柔克刚。

谦,我们在后面会讨论到。下一卦,我们就讨论如何以柔克刚,这就涉及到了六十四卦的第二卦——坤卦。

但是,乾卦有一个特殊之处就是“用九”。经过这么一“用”,纯阳的乾卦就变成了纯阴的坤卦,卦辞是“见群龙无首,吉”。既然是“群龙无首”,怎么还会“吉”?这就是古人很多的词语被乱用、借用之后词义反而向着相反的方向。举一个例子,“乖”在现在是说小孩子听话,但是在古文里面恰恰是不乖的意思,只有在湖北话的发音里面说小孩子不听话发音是“guai四声”,或许还能听出一些古意。

那么“群龙无首”怎么理解呢?这应该是祖先们的一种终极理想,有很多龙,但是都不想居首位。不想居首的原因,不是不想当出头鸟,而是互相谦让,让别的龙来当首领。结果在现在的语境中变成了,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即便是有些古意的地方,也是假惺惺地让地位最高的人作为首领。其实在马克思描绘的共产主义社会中,消灭了阶级,取消了国家,社会按需分配,人人地位平等,岂不正是“群龙无首”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吗?

周易读后感2024范文1500字


《易经》的内容博大精深,这并不是封建迷信。有些时候,还是非常玄奥的。我先给大家做个简单的介绍:如今,人们看到的《易经》分别由伏羲、周文王和孔子三位圣人所完成。《易经》被称为中国文化的源头,在古代列为百经之首、大道之源。《易经》由象数和义理两部分组成,有三大原则,分别是变易、简易、不易,简单的说:变易告诉我们,宇宙万物,没有一样东西是不变的;简易告诉我们,宇宙万物随时都在变,尽管变的法则很复杂,但我们懂了原理、原则以后,就非常简单了;不易告诉我们,宇宙万物随时都在变,可是却有一项永远不变的东西存在,就是能变出来万象的那个东西是不变的,那是永恒存在的。

分享一下我的感悟吧--通过阴阳看祸福。

阴阳学说是中国文化的基石,中国古代一切文化都是在这个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太极功夫也是这样的。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可分阴阳,阴阳是任何事物对立统一两个方面。阴阳是泛存的,万事万物可分阴阳;阴阳是对立的,如白天黑夜不能同时存在;阴阳是互根的,有阴就有阳,如白天过去就是黑夜;阴阳是统一的,阴阳是一体的两个方面;阴阳需平衡,纯阴不生,纯阳不长,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阴阳平衡的结果,阴阳失去平衡就会不稳定,直至产生新的平衡;阴阳是转化的,此时为阳,彼时可能为阴。

太阳为阳,月亮为阴,暑为阳,寒为阴。阴阳交替,产生天气变化,太阳月亮的运行,构成了一寒一暑的流转交替。《易经》的道理是宇宙只有冷与热两种对比,人们觉得春秋两季,不冷不热最舒服,刚好中和。其实,春秋只是寒暑交替的过程,秋天是开始冷的小冷,春天是开始热的小热,夏天是热到了极点,冬天是冷到了极点,这样一寒一暑,便形成了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

阴阳是转化的,阴长阳消,阳长阴息;盛极必衰,物极必反,夏天,寒气从地底开始发生,然后逐渐上升,随着阴气的逐渐增强,阳气的逐渐消退,天气渐渐凉爽起来,直到冬天,暖气从地底开始发生,然后逐渐上升,随着阳气的逐渐增强,阴气的逐渐消退,天气渐渐暖和起来,直到夏天,阴阳又开始转化,周而复始。这就是古人说的:冬至一阳生,夏至一阴生,而所谓三阳开泰就是指阴阳各半的时候,雨水时节,说明春天开始了,万物就要复苏,新的生命就要破土而出了。

因此,我们要把人生的祸福看做阴阳,它同样是阴长阳消,阳长阴息;盛极必衰,物极必反的道理。所以老子才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可见,祸福像阴阳一样,是可以转化的。祸中包含着福,福中包含了祸,祸非祸,福非福,祸福都是暂时的,不因得福而盲目快乐,也不因遇祸而气馁,得意的时候告诉自己成功不是永远的,失意的时候告诉自己阳光总在风雨后,不可以一时之得意,而自夸其能,亦不可以一时之失意,而自坠其志。

你要知道,当你正在经历苦难时,当你身处祸中时,请你不要悲叹沮丧,不要一筹莫展,一定要豁达、释怀,因为,当祸来临的同时福也开始往脚底慢慢升起了,总有一天,祸会过去,福会降临,否极泰来,正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而当你正处人生得意时,当你身处福中时,也请你不要傲慢自居,不要刚愎自用,摔跤总在得意时,一定要收敛、谦让,因为,在福气降临的同时祸根也就埋下了,稍不注意,福可变祸,乐极生悲,正所谓塞翁得马,焉知非祸。

祸福看似绝对对立的两个极端,实则相互依存,互为因果,好运中潜藏着危机,厄运中孕育着希望,祸福相依,互为因果,二者在一定的条件下向着各自相反的方向转化,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转化与前者不同,寒暑的转化是阴阳的自然转化,而这种转化不是自然实现的,是与当事人所持的态度,所采取的行动密切相关的。面对厄运、不幸、灾难,只有心态平和、情绪稳定、积极进取,才能遇难呈祥、逢凶化吉,度过山重水复的困境,创造柳暗花明的未来。

无平不陂,无往不复。在人生的旅途,追求一种淡泊,坦然面对生活对你的赐予,包括所有的磨难与不公,用平和淡定的心态去看待沿途的一切。得意莫轻狂,失败不言弃。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应该成为我们共同的选择。

有时间的朋友可以去研读一下,以上只是一个粗浅的解读,望诸君更有收获。

《情人》的读后感6篇


读后感大全主题栏目精选:“《情人》的读后感”,敬请访问。

读后感大全编辑特别为你收集的“《情人》的读后感”,在阅读了作者写的作品后,犹如收获至宝,感触颇多。不妨去写下一篇读后感来记录自己新获得的感悟和想法吧,本文供你阅读参考,并请收藏!

《情人》的读后感(篇1)

《程总和他的情人》读后感2000字!

近日汤惠民先生力作《程总和他的情人》在汤惠民文化空间公众号里连载推出,引起了喜欢读他文章的粉丝热切的关注。我作为想学写作的死忠粉当然是爱不释手,读了又读,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程总和他的情人》讲述的是改革开放时期的人和事。用小说写现代故事很难,因为绝大多数读者对这段时期都十分的了解和熟悉,稍有不慎就会让读者有虚假之感。我看了小说一至五,第一感觉就是写得非常真实,可谓是六合人写的六合本土小说。“土”是什么,“土”就是家乡特色,就是家国情怀。本文有“两土”:一是话土。字里行间的六合土话,“厌皮猴子”“猴子瓜”“黑粑粑”等方言土话透露着六合本土气息,让读者顿感亲切。其“二土”就是让人产生联想的性描写。文章第一回中通过云林的眼睛看到的月光下的两个人初试云雨,看呆了的云林,最后只好感叹:“月光如水,月光如水。”文章第五回中开篇就是性描写,更是满足了读者猎奇的心。本文中性描写点到为止,含蓄不露、荤而不腥,土而不黄,达到雅俗共赏的效果。

本文虽然通篇没有交代年代,但是从社会事件发生让人很容易看出年代感。取材从知青时代开始,紧贴时代的脉搏。70年代的六合农村生活跃然纸上。那个时候的爱情很简单,“不在乎什么‘农字头’,对我好就行”。只是秦兰漂亮不识字,随着时代变迁,程知青变成程总后,被社会大染缸染色后,初恋的爱情婚姻也要受到考验了。开篇娓娓道来,后续情节让人不禁浮想联翩。

作家把这篇小说弄成连载,真是吊足读者的胃口了。

第二回进入改革开放时代,云松脑子活络,抓住机遇变成乡建筑安装公司的程总了。因为想要更好发展,云松想跟人合作开采发展精矿石业务,袁伯定这个老狐狸出现了,也把云松带坏了,情人也应运而生了。

文章情节开始渐入主题。文章精选两首情歌《迟来的爱》和《心雨》很切合当时时代流行。利用歌曲唱心声,把云松跟唐红拉近了。这段情节细节描写吸引读者,人物性格也越来越有灵气了。

第三回,人物事件继续推进,一边是情人,一边是妻子,冰火两重天,待遇完全不一样。

情人善解人意,事业上举头并进,互相促进。情人帮云松攻下附庸风雅的副县长,一副林散之的画,让县长松了口,拿下采矿权。而妻子不识字,想找工作,被云松冲,做看门狗都用不着。老婆的要求,云松可以置之不理,唐红提的要求他有求必应,以后还会有许多事需要这个美人做公关呢。于是云松要帮唐红闺蜜拉保险,这样宋来弟和老狐狸袁伯定出场了。

第四回,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苍蝇蚊子都进来。保险行业有潜规则。这世上没有天下掉大饼,只有陷阱,让良家妇女变金钱奴隶。宋来弟为了多做业务,只能沦为袁伯定这类心术不正企业家的小妹。

世上有得必有失。情人唐红虽然衣着光鲜,带着“劳力士”,但自己跟云松的关系见不了光。云松高智商高情商,每次买礼物都买两份,一份便宜一份贵,就连不值钱的桃木梳子都是。这表明了云松,不会跟妻子离婚,情人唐红想离开,但多种考虑也就只有哀叹:顺其自然吧。

第五回,本文是本土小说,就是要土,有生活气息。这一回开篇就是性描写,满足了读者猎奇的心。

这个章回应该是全文的人物命运的大转折,需要大事件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云松企业矿难出现,为以后人物的命运走向提供了楔子。

本文采取对比描写:一时的欢愉之后,云松从妻子和情人平时表现来看,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应该高智商、高情商地做到:“外面彩旗飘飘,家中红旗不倒。”患难见真情。云松入狱后,妻子和情人在灾难面前做出选择。妻子秦兰心急火燎,不管花多少钱,想什么办法也要把云松弄出来。情人唐红帮云松,肯为云松献身,并不是一心要得到云松,而是不想让公司就此彻底垮掉。公司一倒,她什么也没有了。

文中描写有详细有简略。略写的隐含信息很多。列其一:送十件貂皮大衣退三件,说明清官少,但有,这个社会就不会乱列。列其二:她心领神会地跟着季县长进了办公室后面休息室……省略号里的画面和信息量都让读者肆意地脑补想象。略写部分看似不着笔墨,但容量很大,这种写作手法类似国画中的留白。这样的例子多,也就不一一列举了。细节描写,如唐红送画,县长的语言、肢体表现把个贪色附庸风雅的县长写的活灵活现。

文中情节前后呼应,埋下伏笔。如本章云松与唐红完事后想起第一次跟秦兰初试云雨的感觉,一样的月光不一样的人。再如唐红送《侍女图》,为县长挑逗唐红埋下伏笔。

虽然才读到第五回,本文的许多写作特色已经显示,也让人不禁浮想联翩,这些人今后的命运怎么样呢?希望汤老师能够尽快更新公众号内容,让我一睹为快。

《情人》的读后感(篇2)

一直以为,杜拉斯的小说无论是它的主题还是叙事,都并不是能轻易被读者接受或是被广泛阅读的。但是我在大学时买到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情人·乌发碧眼》,已经是第11次印刷了。如今又重新装帧出版,追捧的人依然不减当年的热情。

6年的时间,一直不断尝试阅读这本书,一直不断缩小与这本书的距离,但到现在才发现,一直都和这本书保持着对等的距离。如隔岸相望,早已彼此熟悉了解,但仍无法触碰。

但或许,这亦是阅读杜拉斯最好的距离。

不客气的说,杜拉斯绝对是一个自恋的作家。因为小说中到处都留着她的影子,重重叠叠,支离破碎。“小说有时比生活还真实。”她说。她醉心于回忆和叙述,对文字和词语产生迷恋。这迷恋,使得她的小说充满了破碎的片段。

极其简单的情节,在杜拉斯的笔下被分割成碎片,一个完整的句子,表述着简单的事实,被拆散、被打破,被割裂;而承载着某种不定的情境、状态的长句终于走到 尽头时却遭遇到猝不及防的质疑和否定。散文诗式的段落让回忆、愿望、想象蔓延于文字的空隙之中,重新编织的画面,有了立体延伸的深度。从而她的创作呈现一 种“无疆界”的状态。她霸气十足,从不以读者为上帝,充满对文字占有的暴力。破碎的语言,冷枯而尖锐。她宁愿牺牲意义,也要保持文本的距离。“写出艰涩 的,但是催人泪下的小说”。她只与灵魂的契合者沟通。

曾看到一个很精彩的比喻:杜拉斯就像成语故事里的刻舟求剑者,在横渡湄公河时,一不小心迷失了爱情,她永不疲倦的打捞着记忆。她将爱人的形象刻在被太平洋的潮水不断冲刷的堤坝上。她已经在这里沉沦。

对一段关于爱情的历史的反复索绕,想来这是人们能更普遍接受《情人》的重要原因:从晦涩的文字中找到了最浅显的主题——爱情。许多人看到的是爱到尽头的孤 独感,看到绝望无助的性愛,或者看到无言悲怆的别离。人们迷恋沉醉于杜拉斯的文字所描写的那段激烈但又无助的异国之恋。

杜拉斯从未写过一场恋爱,她只写爱情,关于“他”和“她”的爱情。 “他”和“她”不代表某个人,他们只是两点,而杜拉斯将他们放置在世上相距最远的地方,无论怎样相遇、靠近、相爱甚至交付彼此,每个人都无法逾越自身,他 们永远走不出出发的位置。她说:“或许就是因为爱情的遥不可及才显得弥足珍贵。” 杜拉斯笔下的爱情便是如此:欲望的灼热、绝望的冰凉,碰撞的喧嚣、归复的沉寂。永远无法接近的距离。

---再次看到《情人》,想起了大学里那些陽光灼热的夏日。曾经的文字,现在来曝曝光,亦是纪念。

《情人》的读后感(篇3)

或许人的灵魂需要多次出行度假,这种需求无法拒绝。但度假的问题是你还要回家。这些短暂的快活重要吗?生命的核心难道不是在岁月的长河中逐渐培养一个完美的人格并过一种完整的生活吗?人格分裂的生活是毫无价值的。如果缺少性事会让你感到人格分裂,那就出去闹一场恋爱。如果没有孩子会让你感到分裂,那就尽你的可能生一个孩子。但是,你做这些事都是为了过一种完整的生活,它能让你长久地生活在和谐之中。你和我可以共同完整和谐地生活……你不认为是这样吗……我们调整自己去适应那些必需的东西,同时将这种调整与我们稳定的生活结为一体。你同意我的话吗?“一个人的佳肴或许是另一个人的毒药,”他在黑暗中说,“可对我来说这既是佳肴又是美酒。”

作者用了大量笔墨去刻画工业社会人们对物质生活趋之若鹜的拜金追求和内心社会的空虚。小说通过婚外情的表象,鞭挞了那个时代对自然对人性的侵害与扭曲。

到底是一个始于性而终于爱的故事,大段大段的心理描写也是阐述尊重并强调灵与肉的全面协调,从而达到描写人性、抨击阶级、赞美爱情的根本目的。

小说用梅勒斯写给康妮的信结尾,处理手法妙不可言,除了让读者意犹未尽之外,还让读者真正了解了梅勒斯从思疑到争取的心路历程,懂得了他对康妮的爱不仅仅是肉欲,也知道康妮为什么会为了追求灵与肉的统一而飞蛾扑火。我想说,梅勒斯有种。

读完也终于明白小说的核心是女权意识的觉醒,还有阶级观念的抗争。我并不想赞美婚外情,但每个故事都必须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

很多作品要到了积累了一定的阅历和人生感悟再去读才能懂得它的意义。这部作品不外如是。

家是你生活的地方,爱是你无法自欺的情愫。

《情人》的读后感(篇4)

我要先说,这本书我还没看完,只看了大约五分之一,可是我觉得我必须要写一点什么了,因为也已经感觉到了心灵的深处的振颤,不为别的,只为那章节中反复出现的四个字--空洞无物!也许你认为它是浮燥的词语,但我告诉你它不是,想想我们的生活,想想我们的活动,难道不是到处都充次着这四个字吗?空洞无物,是啊,当你每天疲于奔命的工作时,当你参于到各种社交活动中,虚度青春时,当你在各种名牌商品中流连往返时,难道这是真实的?难道这不是空洞表象?

人之所以称为人,是因为我们的思想,可是我们的思想又真正帮到我们什么了呢?它每天在做的基本就是胡思乱想,甚至,有时,是它把我们带出了轨道,带到了一个我们从没有想到要去的地方。这怪谁呢?有多少人一生中反复的问一个谁也解不出来的问题:人究竟为什么而活呢?难道真的是为了实现共产主义?也许,就是为了一个又一个你想达到的目标,我不知道答案,但却很想知道答案。每个人的答案是不同的吧!所以每个人的人生也是不同的,但每个人的人生就是每个人想要的人生吗?我忽然发现原来我的语言也是这么的空洞无物的,我想抛弃这种空洞,我想要真实,实实在在自我,实实在在的人生,可是谁能告诉我要怎样才能找到它?

《情人》的读后感(篇5)

《情人》其畅销之剧足可与《飘》相媲美。一个饱经风霜的女人在白发暮年之际,回眸那段尘封已久的异国恋情,居然有力量把爱与恨演绎得如此动人心魄,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人间少有的奇迹。她在作品里所表现的那种伤痛,那种无助,那种绝望,那种爱到尽头的孤独,使人流涕,使人痴迷。那是一种无法理解但可提察的苍茫恒源的美丽,也是最能震撼读者心灵的核心所在。

一九八零年夏天,杜拉斯六十六岁的时候,一个二十七岁的年轻人走进了她的人生,与她共同编织了她一生中最神奇的,最动人的爱情故事。

看完了这部小说我泪流满面,我被他们那种超俗的爱恋所感动。现在社会情人是一个贬义词,是说有家庭人的情人。而杜拉斯和她的情人都是无婚姻关系的单身男女,其实他们是一种事实婚姻吧。在我心里他们是真正的夫妻。一对男女可以超越年龄的约束和世俗的压力而生活到一方老死真让我感到情爱的伟大与神圣。现在的男人追求的是青春与美貌,寻找的是肉体的刺激与享受。杜拉斯的情人—扬·安德烈他所追求的是情、是杜拉斯灵魂的美、是杜拉斯的奇异的思想和超人的才华、是杜拉斯人格的魅力!

现在的女人追求的是男人的钱财、男人的权势利益,追求的是物质上的享受。谁还会再为爱情去树立丰碑,坚守一块心中的乐园?男男女女活的好现实,非常现实的活着,平淡了就出去风风火火的玩一玩;家庭是家庭,恋爱是恋爱,分的清清楚楚,又有几人能把爱情进行到老,恪守到死?唯一与忠贞只是嘴边的一个遥远的童话。

在我眼里,情人—杨·安德烈是一位真正的懂得爱的男人,杜拉斯一个快七十岁的女人即使再会保养再显得年轻也不会有少女柔嫩的肌肤和充满激情有活力的身体了。他爱的是她的才华他们在一起的动力是两颗心的交融,心灵的吸引。现代人又有谁还会为品行的高贵,灵魂的纯洁而感动呢?

亲爱的朋友,我为他们高歌!为他们祝福!祝福他们在天堂一样的幸福快乐,做神仙伴侣逍遥自在,享受爱的甜情蜜意.........

《情人》的读后感(篇6)

读完还是不自觉地“啊”了一声,虽然翻译似乎不咋滴,还是很妙啊。

诗人和芸芸众生撒了多大的谎话。他们让人以为人要的是感情,但其实人最大的渴求,却是这种直刺刺,火腾腾,几乎是惊世骇俗的男女激情。

这段话真是惊了,仿佛撕开了一直以来人们看不到的情感面具。当然你不能说它完全正确,情感依然是迫切需要的,但是它直接刺到了人性最深处。

上一个让我有这种感受的话语还是尼采那句“当你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着你”,这简直就是对人性最为极致地剖析好嘛。

大家都对“性”避而不谈,视“性行为”为不雅之事,“但这本书却告诉我们“性”是不能逃避的,是人最原始的欲望,“性行为”也是身体的正常诉求,是非常美好的。

诚然这本书的的观念依然不能被社会所接受,可我不得不说,确实给了我不一样的价值观的冲击。

《复活》的读后感6篇


读后感大全主题栏目精选:“《复活》的读后感”,敬请访问。

书本中有很多宝藏等待着我们去发掘,阅读完作品后,我们会对自己是否喜欢这部作品产生决断。这时可以用读后感的方式,充分分享自己对该作品的想法。经过整理,读后感大全小编为你呈上《复活》的读后感,欢迎学习和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

《复活》的读后感 篇1

人为谁而活?为自己?为亲人?为朋友?为同事?为领导?

如果我们认真而又细致地思考这么一个问题,你或许会发现,还真得需要仔细地想上一想!而想一想的结果,你就会发现,其实,人是自私的!

古人就说:“养儿防老”。当我们在热情讴歌父爱如山、母爱如海之时,我们的父亲、母亲也许正看着孩子可爱的笑脸,为自己完成传宗接代之任务,也为自己能够老而有所养、无后顾之忧而正自鸣得意、沾沾自喜呢。是的,悠悠说得可能是太现实了一点,讲出了一句大白话,朋友们看着也许不舒服。然而,现实又是如此地不容置疑。

其实,用辩证法的观点来看待事物,则任何事物都有其双面性。我们不能否认人有敢于牺牲、无私奉献的阳光一面,同样也不能否认人有自私自利、欲壑难填的阴暗一面。

用《复活》作者托尔斯泰的话说,所有的人都是“由两个人合成。一个是精神的人,自己追求的只是也能使别人幸福的幸福。另一个是动物性的人,所追求的仅仅是自己的幸福,而且为了自己的幸福不惜牺牲全世界一切人的幸福”。(第一部,第十四章)所谓动物性的人,在悠悠看来,更广义地说应该称之为自私的人。悠悠认为,托尔斯泰对人的双面性分析是很透彻的,也是相当到位的。

《复活》中主人公聂赫留朵夫就是一个自私的人。他毫无顾及地利用玛丝洛娃对他朦胧而又纯洁的爱意,无情无义地并随即抛弃了她。聂赫留朵夫满足了自己的动物性的欲望,却将终身的痛苦留给了年轻而又无助的玛丝洛娃。最终,玛丝洛娃因不幸怀孕而被聂赫留朵夫的两个姑妈赶了出去,从此,走上了出卖肉体的悲惨的人生之路。

其实,对于过着荒淫无耻的生活的贵族来说,像聂赫留朵夫这种动物性的行为是“常有这种事嘛。申包克跟家庭女教师有过这种事,是他自己说的。格里沙叔叔有过这种事,父亲也有过这种事,……既然大家都这样做,那么,可见这也是必要的”。(第一部,第十八章)一旦动物性的人占了上风,人的思想就会被无耻的阴暗所蒙蔽着,灵活也就会被私欲所笼罩。

好在聂赫留朵夫心灵中还保留着那片圣洁的家园,精神的人还能苏醒于他的心间,使他的人性得到“复活”。他开始用他的行动为他的“动物性的人”赎罪。他抛弃了衣食无忧的贵族生活,将自己所继承的土地分给了农民,他为无辜服刑的人奔走呼号,想方设法为玛丝洛娃争取无罪释放。虽然,他为玛丝洛娃所作出的努力没有得到圆满成功,玛丝洛娃最终还是被判苦役,后改成流放。但他的努力显然赢得了玛丝洛娃的原谅与认可。也正是对他这种行为的认可,使玛丝洛娃没有接受聂赫留夫的爱,因为“她爱他,认为如果同他结合,就会毁掉他的一生,而她跟西蒙松一起走了,就使他完全解脱了。”(第三部,第二十五章)

无疑,《复活》让我们读到了一个感人肺腑的爱情故事,更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复活”是如此之不易。

“人性复活”的过程中痛苦的!为了让人性复活,聂赫留朵夫经常进行“灵魂大清扫”。“往往过了一大段时间之后,他忽然觉得内心活动不通畅,有时甚至完全停顿,他就开始清除堆积在灵魂中的而成为停顿的原因的种种污垢。”(第一部,第二十八章)然而,即便如此,聂赫留朵夫也时常经受不住各种诱惑的考验,有很长一段时间他就陶醉于醉生梦死的贵族生活,并以此为乐。

由此可见,要真正能经受得住各种诱惑的考验,人必须要经常进行“灵魂大清扫”,让“精神的人”时刻保持着活跃的精神。

世界充满诱惑。面对诱惑,我们也许真得应该做一个“精神的人”,而将“动物性的人”囚牢在人心的深处,永远不将之释放。尽管,这或许是一种长期的痛苦!然而,我们应该有这种作出牺牲的勇气!

《复活》的读后感 篇2

正如名字《复活》,这部小说描述的是聂赫留朵夫的和玛丝洛娃两个人复活的故事。尤其是主人公聂赫留朵夫的精神救赎,让我深有感触,看到了人性的光芒。

聂赫留朵夫曾经是一个意气风发,思想进步的青年。后来由于受着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开始颓废,虚度光阴。但是在一次做陪审员时,他遇见了年轻时曾经诱骗过的玛丝洛娃,生活从此开始发生了质的改变。未泯的良心,人性的凸显,聂赫留朵夫开始觉醒。他决定要不惜一切代价向玛丝洛娃赎罪。

最终聂赫留朵夫不仅拯救了玛丝洛娃,也拯救了自己。他的精神得到了救赎,人格得到了升华,同时开启了他崭新的人生,成功的完成了自我救赎。聂赫留朵夫复活了,其实也是人性的回归。

在现今社会,人们对周围发生的事情所表现出来的冷漠,对弱势群体表现出来的歧视,无不彰显着人性的缺失。更有甚者受着欲望的驱使,利益熏心,不择手段。道德的沦丧,人性的缺失,触目惊心。社会在进步,人类却在倒退。

从古自今,人类一直都对人性怀着美好的向往。社会的理想美好其实就在于人性的美好。人性本善。善与恶往往就在一念之间,好人与坏人就在这一瞬间也会发生转换。呼唤人性的回归,让我们的社会多一些善,少一些恶;多一些好人,少一些坏人;多一些热情,少一些冷漠;多一些尊重,少一些歧视……“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复活》的读后感 篇3

当我第一次看到"复活"这个书名时,我心里就产生了疑问:谁,怎样就复活了?然而当我把这本沉甸甸的大书从书架上拿下来时,我知道了答案就在这一片片的白纸黑字里,只有用心去读,才能体会到作者叫它"复活"的用意。

看完了书,合上书页后,聂赫留朵夫成了一个思考的对象。这本书的主人公就是他。贵族青年聂赫留朵夫早年与家中的女仆卡秋莎产生了爱情,但没有过多的表露。当他做了几年的__官回来后,原本善良的他变成了一头野兽,他玷污了卡秋莎,给了她一笔钱后就抛弃了她。在一次法庭审理案件时,聂赫留朵夫作为陪审员,目睹了审理马斯洛娃(卡秋莎)毒死人命案的经过,当马斯洛娃的眼睛扫过他时,他心里极度恐慌,并产生了自己无法控制的悔恨情绪。随后的几天里经过思想的斗争,决定"救助"马斯洛娃,及其他一些受苦的人并与马斯洛娃一同流放到西伯利亚。

读罢这本《复活》,我的感觉就是聂赫留朵夫能洗心革面,便会他原来的自己实在是非常不容易。早先他只是一个善良的贵族青年,过着属于自己内心真实想法的生活,与卡秋莎也只是单纯的喜爱。但是周遭的人不但不认可他,反而觉得他很好笑,使他逐渐不信任自己的善良。经过三年的军旅生活,他更深刻的感受到了这一点,并决定做"跟大家一样的人"。这使他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利益主义者",迷恋酒色,享乐成癖。他把女人当作玩乐的工具,于是便在回来后__奸了那个曾经单纯可爱的卡秋莎。但是在法庭上的相遇为他敲响了警钟。他不敢直视马斯洛娃那双斜睨的眼睛。他感觉是自己曾经的举动迫使卡秋莎堕落成现在的马斯洛娃,一个__女,囚犯。于是经过多日的思想斗争,他找回了自己的本色,他要去"救助"马斯洛娃,并要彻底拯救她,与她结婚。这就是聂赫留朵夫的第一次复活,这让他重新认识了这个世界。它有许多被污染的地方需要清理。然而,我认为聂赫留朵夫能做到这一点的确是很不容易,这也是给我感触最深的一点。在周遭可以说是十分恶劣的环境中,他堕落了。可他能被与马斯洛娃的重逢所震撼,并决定重新做人,这说明了他的本质还是善良的。他重新开始记日记,"同自己谈话","同人人身上都存在的真正的圣洁的自己谈话",这是他人生的转变。试想,在一个人人都享乐的贵族环境中,一个公爵,只因一个__女、囚犯的一个眼神就改变了自己,这是多么不可思议。然而聂赫留朵夫却做到了,而且是在那个__女、囚犯近乎于玩弄的态度下做到的。这不得不让人好好思考一下自身。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聂赫留朵夫的第一次复活不仅"救助"了马斯洛娃,让她明白世上不知是黑暗,还有善良的人,也"救助"了其它受着不公平待遇的人。他帮助被诬陷的囚犯,去找典狱长、副省长,那些它并不想见的人。复活的聂赫留朵夫成为了黑暗社会中的一个亮点。

至于他与马斯洛娃一起流放到西伯利亚,并不顾马斯洛娃已不再需要他,仍旧希望马斯洛娃能宽恕他,并想继续帮助马斯洛娃,这也就是聂赫留朵夫真正的复活了,他已经彻底从一个贵族公爵便回一个善良的人了。

想想聂赫留朵夫,再想想我们自己。他在一个不甚明朗的环境中复活,找回自己,而我们在一个十分光明的环境中就应该做得更好。但是即便如此,还是有很多让人无法接受的事实。在报纸上曾刊过有个见义勇为的人总是不遗余力对不正确的事做出纠正。有次他看见卡车司机乱吐槟榔汁,好心的劝他,却因而被打了几乎送了半条命!真是讽刺,报上这活生生的案例使的原本热心的人不由得犹豫起来,最后大家看到不公平的事情不再劝阻,变成一幅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这是一个好人的"堕落"。

《复活》使我懂得了人的善良又多么重要。珍惜现在良好的环境,真正去付出自己,把握生命的每一刻,不让一丝一毫的不良因素动摇自己,这才是生活的真谛。

《复活》的读后感 篇4

读完了《复活》这一本书,作者在书中揭露了当时法庭、监狱和政府机关的黑暗,揭露了官吏的昏庸残暴和法律的反动。在严肃的法庭上,一群执法者各有各的心思,随随便便地将一个受害少女玛丝洛娃判刑。在主人公上诉的过程中,又进一步暴露了沙皇政府机构从上到下都没有好人:国务大臣是个贪婪成性的吸血鬼,柜密官是镇压波兰人起义的刽子手,掌管犯人的将军极端残忍,副省长以鞭打犯人为乐,而狱吏也以折磨犯人为能事。这是一个怎样的`群体,一个怎样的统治阶级?

小说在激烈地揭露和批判俄国社会的同时,也成功地塑造了两个丰满而复杂的人物形象——涅赫留朵夫公爵和玛丝洛娃。涅赫留朵夫是一个“忏悔”贵族的典型。小说通过这个人物在思考和探索解决社会问题的过程中,充分展示人物思想的发展,来刻画人物的。在整个小说中,他的贵族阶级旧性不断死灰复燃。因此他每走一步都要经过痛苦的斗争。这一切都使得这个人物形象显得丰满和真实可信。不过,最终他的心灵复苏是给人以强烈震撼的。

用法国著名思想家,文学家罗曼。罗兰的话说:《复活》是歌颂人类同情的最美的诗——最真实的诗,书中体现了卑劣与德性,一切都以不宽不猛的态度,镇静的智慧与博爱的怜悯去观察。

《复活》的读后感 篇5

《复活》是托尔斯泰创作的“最高的一峰”,也许,你会说它没有《战争与和平》史诗般的恢宏气魄和明亮的诗意,也没有《安娜·卡列尼娜》的波澜与不安的骚动……可是,这部作品却展现了一位伟人暮年时心灵的稳健和悲天悯人的大气!

小说开篇写道:“尽管出土的小草一概清除干净,尽管他们把石头扔进地里去,不让任何植物在地上长出来,尽管树木伐光,鸟兽赶尽,可是在这样的城市里,春天也是春天。”一片万物生机勃勃的情景一下子展现在我们面前。然而,第二句“唯独人,成年的大人,却无休止地欺骗自己而且欺骗别人,折磨自己也折磨别人”却为马斯洛娃将受的苦难作了铺垫。

本文男主人公聂赫留朵夫,一开始是个是非分明的人,后来变成一个冷漠麻木的人,致使玛丝洛娃走上了一条她不应该走的路,后来被别人陷害。男主人公开始良心发现,开始了对玛丝洛娃的“救助”,但是,“救助”终末成功。于是,聂赫留朵夫决定与卡秋莎·玛丝洛娃同赴西伯利亚流放地。这时的他感到精神上受到了“复话”。

这本书名叫《复活》,我想“复活”的就是聂赫留朵夫自我精神的复活。“复活”是一个人的灵魂从污浊变清,良心从丢失到找回的过程,所以男主人公“复活”了,变回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即使他曾经在污浊的生活中被污染过,但因为他改过了,他仍是一个没有在世俗中失去自我的人。这是一个人灵魂心灵的复活,但那些仍在欺骗自己良心的人,他们也许已经被污染得面目全非,他们也许被污染的程度连血也变黑了,他们也许已经无法自拔了……而我从主人公身上学到的最珍贵的一点就是他的自我改变,虽然他曾堕落过,但当他良心发现后,做了许多事来弥补过错,这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我想当一个人犯下错误时,不论这个错误是大是小,最好的办法就是深刻的'检讨自己,承担自己所犯的过错。

现实生活中我们不也会面对这样的时候么?原本纯洁的心灵在喧哗与骚动的浮世中可能变得污浊黑暗,但有谁能像聂赫留朵夫一样复活呢?我们永远不能欺骗自己。善与恶都是一念之差,只要受到影响便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只有仔细的把握好生命的小船,才不会迷失方向,永远保持真正的自我。

我想聂赫留朵夫已经去过新的生活,去让更多人复活,我们,也应该从迷惘中、从酣梦中复活,走向新的生活,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复活》的读后感 篇6

我一直认为,一生中曾经破碎的人,一定真正的活过。其实,在生活中,破碎的东西更为真实、深刻。而在列夫·托尔斯泰的《复活》中,我们不仅品味到一份真挚刻骨铭心的感情,而且了解了女主人公卡秋莎在男主人公涅赫柳多夫的帮助和鼓励中从破碎到重新开始生活的一段人生历程。

读过此书之后,或许有人认为是涅柳多夫促使卡秋莎破碎,但我认为,是涅柳多夫促使卡秋莎体味了人生的种百味。虽然在卡秋莎的记忆中,涅柳多夫给了她把辉煌借给昨日的今朝。但毕竟,是她的爱心和同情心让她再次重新生活——复活。毕竟,在破碎之后,她真正的活过。

我感动涅柳多夫敢于面对错误的那颗忏悔之心,敢于面对自己的错误的弥补,用自己的爱心和行动唤醒了一颗孤寂的心。

我喜欢断树残枝萎叶,也喜欢旧寺锈钟颓墙;喜欢石阶倾斜玉兰拆裂,也喜欢残月流星云重雾冷……因为当我看见人们为一个凄惨的故事结局而叹息时,我常常遗憾人们没有领悟到惨局背后的种种震撼之音,而在《复活》中,一个出乎意料的结局,展现了一颗善良的心,一个天下无双的决心。生活中,每个人都需要爱心,而且都应该有爱心,让每一个世人,在心灵的牧场上,悄悄开始用心放牧身边的一切,让世界充满美好、温馨、活力。

亲爱的读者,以上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周易的读后感6篇”文章,也不知道您对这篇文章满不满意,是否有收获,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的信息,请关注周易的读后感栏目,我们时时为您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