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中外名著读后感 > 如梦令读后感700字 > 地图 > 如梦令读后感700字

如梦令读后感700字

发布时间:2022-09-23 来源:互联网

实用!李清照词《如梦令》读后感大全。

莎士比亚曾说过:“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我们都知道读一本好书是非常重要的,想要在书中获得知识读中外经典名著就很有必要。只要我们认真的看过一本书并投入进去,就一定会在书中感悟到不一样的人生道理。这时候,最关键的读书笔记怎么能落下!那么,在你看完那些中外经典名著后有没有收获一些人生哲理?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实用!李清照词《如梦令》读后感大全,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李清照词《如梦令》读后感(篇一)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学习,想象词所描绘的情景,感悟词人的快乐心情及对大自然、美好生活的热爱。

3、初步了解词的有关知识以及学习词的方法。

教学重点:

品读字词,想象词境,领悟情感,并能用语言表达出来。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吟诵词,并能吟出“沉醉”的感觉。

教学过程:

一、话题引入,通读全词。

1、了解诗与词的不同

出示李清照的词,比较诗与词有什么不同?

——诗每行字数一样,词不一样,有长有短。

——读起来的气势不一样。

——题目的不同。(了解词牌名)

2、认识诗人——李清照(课件出示:李清照生平简介)

二、初读体会,把词读“胖”

1、播放音频:听读

2、自己试读,挑生朗读。

3、把词读“胖”

根据课件提示的注释,理解词意,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自己读懂了那句词或哪个字的意思。

自由交流。

三、深读品味,把词读“瘦”

1、我们能不能把这首词读成一个字?看看,这首词是围绕这里边的哪一个字来写的?小声地读一读,品一品。

自由交流。

2、围绕“醉”字美读全词,想象画面。(板书:醉)

——醉态一:醺醺沉醉,忘记了回家:“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醉态二:醺醺沉醉,找不到回家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1)你强调了“晚”,为什么强调它?①喝酒喝了很长时间②天色晚,看不清。

(2)你强调了“深处”,说说看!想象一下:①放眼望去,你看到……②深深地嗅一下,你会感觉……

诗人真的是喝醉了,(板书:酒醉)

——醉态三:醺醺沉醉,不找回家路:“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让我们想象一下:

视觉上,那时的天空……荷塘……鸥鹭……(关注色彩:绿叶、红花、白鹭、余霞,落霞与鸥鹭齐飞,荷塘与天空同色,这是一种梦幻的色彩)

听觉上,你的耳边萦绕着……(鸥鹭扑棱声、鸣叫声;水声,惊叫声、划桨声、嘻笑声、歌声、岸边的偷笑声……)

深深地闻一闻,沁入心脾的是……;皮肤上感受到的还有……甚至,还有惊起一滩鸥鹭之后的无限遐想。

哦,诗人在这美景中被陶醉了。(板书:景醉)

(3)当我们的感觉这样流动着,交织着,你的心底,弥漫着一种什么情绪?(欢乐的,轻松的,愉悦的,美好的,沉醉的',梦幻的……)

美酒加美景,给了她美丽的心情,这种心情,让我们读着,看着,也跟着陶醉了。

齐背《如梦令》。(板书:人醉)

3、你听——(《如梦令》歌词)播放蔡琴《如梦令》,尝试跟着唱和。

四、对照比读,延伸课外课件出示李清照的另一首词《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比较:这两首词有什么相似的地方?生仔细观察后交流。

这就是《如梦令》这种词牌名的词的特点。字数、句式和韵律都是一样的。这首词咱们以后还有机会细细地品味。

五、课后作业

推荐朗读:李清照的《声声慢》。走进李清照,了解李清照前后期作品的不同。

板书设计 如 梦 令

酒醉、景醉、人醉

【《如梦令》教后反思】

在教学《如梦令》一课时,我认真研读了《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古诗词的教学建议:“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景,体会诗歌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所以,我用了以下方法:

一、诗与词的对比。

在课堂开始,我先让学生了解了诗与词的不同,从而更好的认识词、学习词。

二、朗读全词,读出节奏。

诗词具有音律美,读来抑扬顿挫。通过配乐配图范读,再让学生自读、指名读等方式,使学生能读出词的节奏、初步了解词的情感。

三、结合注解理解内容。

古诗词的教学,最忌逐句串讲。由于这首词的意思浅白,贴近生活,学生易于理解,再加上学生课前已经预习过,因此,教学时我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首先让学生在注释的帮助下,把这首词的大概意思读明白;接着全班交流,请学生说说哪些句子的意思,让学生明白我们在不知不觉中读懂了词的内容,而作者却只用33个字就把一次郊游的经历写清楚了,感悟古诗词语言的凝练、含蓄。

四、把握重点品味语言。

教学时先让学生自己品读,发现哪个词最能概括表达词的意境,并联系词的内容说出自己的体会。要求学生不仅要感悟哪个词用得好,还要说明为什么好,具体表现在哪里。

在尊重学生独特体验的基础上,我再结合自身对文本解读,引导紧扣词眼,欣赏 “醉”字,分析词人陶醉在哪些美景中,因何陶醉,并感悟“醉”字和整首词意的关联,以及作者为何对那日的情景念念不忘。进而体会语言运用的精炼、巧妙,进一步感悟词的意境、情感。像这样凭借情境,让学生咀嚼诗句、品味诗句的语言的丰富内涵和情味,学生就有了很具体的感受调适。此时鼓励学生把这首词背下来,于永正曾这样说过:谁拥有语言,谁就拥有了智慧。好的古诗文,好的现代文一定要背,不背不记就不是学语文。

在这节课上,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了这首词,也能有感情的背诵,但是由于教师的激情不够,没有很好的将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出来,所以学生在描绘词的意境的时候,表达的不是很好。我在今后的教学中,也要继续努力,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李清照词《如梦令》读后感(篇二)

教学目的:

1、把握这首词深婉细腻的艺术风格。

2、对词中描写的景象展开想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在诵读品味中提高审美情趣,培养学生诗词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借助工具书或注释自主学词,解读文句,理解司的意思。

教学难点:

对词中描写的意境展开想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收集李清照的生平资料、词的配乐朗诵。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诗歌到了唐朝已发展到了颠峰阶段,于是,宋代文人另辟蹊径,发展并完善了词这一文学样式,词也是诗的一种,配上音乐可以歌唱,词的句子有长有短,所以又叫长短句。提到宋词,人们就会想到一名杰出的女性,她被认为是婉约派词的正宗,提出“词别是一家”主张的女词人----李清照。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她的一首词。板书课题:如梦令

学生齐读课题。

师:学习这首词的时候,我们要开动所有的感官,用耳朵去听,用嘴吟诵,用脑思考,用心想象。

二、读中渲染,理解词意

1、出示课件,听配乐朗诵。

师:这首词听起来非常具有舒缓委婉的音韵美,一是因为本词的押韵;二是因为词人擅用对仗,使节奏明快、和谐、上口。

学生倾听,初步感知内容。

2、学生自由读词,把字音读准,把词读正确、流利。

3、检测初读情况。

师:“兴”是多音字,在这里应读成“xìng”。同桌之间讨论一下为什么?

学生交流讨论。(“兴”在词中的意思为“兴致,情趣”,所以应读成“xìng”)

指名诵读,师生评议。

全班齐读。

4、自主探究,了解词的意思。

(1)学生借助注释自己学词,理解词的意思。

(2)小组内交流能理解的词句的意思及自己不懂的地方,教师巡视。

(3)全班交流,教师点拨指导。

5、指名说说这首词的意思。

三、反复吟诵,感悟意境

师:读诗词时我们不能光理解意思,还要感受诗句描写的情景。这是一首非常美的词,需要我们好好的品味。同学们,你们能从中读出哪些画面?(板书:溪亭日暮 藕花深处 一滩鸥鹭)

1、画面一:“溪亭日暮”

(1)指名读第一、二句。

(2)“溪亭日暮”,让你想起怎样的画面?(课件出示黄昏情景)

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想象的画面。指名读这两句。

(3)在这样的地方,这样的时候,词人会在溪边的亭子里干什么呢?

(4)这首词是词人当天写的吗?(生:从“常记”可以看出已经隔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为什么词人经常想到这件事呢?(生:这件事非常有趣,值得回味。)(板书:常记)

小结:这首词构思巧妙。从“沉醉”一语可以看出,女词人和游伴们在溪边的亭子里曾举行过一次时间不短的郊宴,一边说笑、行酒令,一边喝酒,充满了欢乐的.气氛,直至夕阳在山才匆忙上船。请再次深情朗读第一、二句。

2、画面二:“藕花深处”

(1)说说你对“藕花深处”的理解?

从“藕花深处”可以判定是词中描写的是春末夏初时节,荷叶茂密,荷花绽放,香气四溢的景色。(师引导学生想象)

(2)讨论:为什么词人和同伴们会“误入藕花深处”?(因为“沉醉”)还有别的原因没有?(这是一次泛舟出游,目的地是溪边的亭子,可见周围是水乡,水路纵横。)

(3)深情诵读第三、四句。

3、画面三:“一滩鸥鹭”

(1)从“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既然误入,慢慢划出去,不也行吗?(不行,已是“日暮”时分。)你能想象出“争渡”的情景吗(从“惊起一滩欧鹭”可以想见浆声、水声和少女们的笑语喧哗声一时并作,酒意也消失了。)

(2)学生带着自己的情感体验、朗读这几句。

4、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件让词人觉得非常有趣,值得回味的事的经过。

四、了解词人,深入体会

1、说说你对李清照的了解。

指名说。(课件出示李清照的生平资料)

师:这首《如梦令》是她的早期作品,格调清新而又明快,从中可以看出女词人早年曾经有过的幸福的生活。可是,到她43岁这一年,金兵攻陷北宋首都汴京(今河南开封市),她逃难到了江南;不久,丈夫赵明诚又病故。随着生活境遇的变化,她的词也显得悲凄起来。

2、课件出示李清照《如梦令》的另外一首: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这两首词的时间、地点、景物、人物都不同,心境也不同。虽然都“醉”,课文这一首因美景、心情陶醉,后一首词人为花而喜,为花而悲,实则是伤春惜春,以花自喻,慨叹自己的青春易逝。而“常记溪亭日暮”之情景,是追忆美好的青春时光。(板书:美好的青春时光)

学生对比朗读,读出感情。

板书:

如梦令

宋[李清照]

溪亭日暮

常记 藕花深处 美好的青春时光

一滩鸥鹭

李清照词《如梦令》读后感(篇三)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鉴赏一首词。往往要用:心,眼,耳,鼻,舌,身,意,七种感官交叉感悟。心是最难说的一个字。佛经用三藏十二部都没全说清。词人往往只能用‘心’字。心比‘意’高。意如虚空。手通意。所以如来之手连孙悟空都跳不出。人的七种感官感物不同,不仅有高低,各职不同。一般人都丧失俩至三根,每一根或多或少都还不很健全,所以感悟不准确。

常记溪亭,是心与意识,溪为心记住的物,是不磨灭。亭为意造,在一段时间不磨灭。溪对人与万物来说,是最珍贵。作者的心也是这么认为。可以说刻骨难忘。沉醉是五根随心而高兴,还希望心时时带它们去玩。五根感觉要差些,只能用醉来形容。所以不知归路。这里‘归路’是比兴,是心所感觉的路,这里作者感觉身体太放纵了,忘记心来世间的目的。

兴尽晚回舟,一个晚字,当然有后悔之意。舟是渡人与万物的。

误入藕花深处,藕花是长在郁泥里,艰难突破水层。这里只佛看见人们生活艰难而忧郁。

全句是说李清照进入佛门感觉晚了些,但她还是如溪水高兴得很。

争渡,争渡。是一争一渡,再争再渡。争是万物再生存中竟争,万物难逃这个法则,这叫命运。渡是自己生存下来还得舍身躯救别人,这叫生命。比如人在船上,已经危险,明知危险还去驾船渡人。有人在火中,明知去救会死,但还是跳进火中。这时命运与生命就容入一体。.所以争渡四字是人们几千年都没搞清的问题。一般人难以协调。这时受惊得是鸥鹭。鸥鹭是一种能飞但又不肯飞的鸟,有能力救人但又不去救人。清照对这部分人太失望。它不仅学佛。还学易。这首词还包含易经河图与洛书。

李清照词《如梦令》读后感(篇四)

“常记溪亭日幕,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在宋朝溪亭的一处荷塘里,一位少女正在泛舟。脸色微红,似乎有一丝醉意。一不小心,小舟驶入了藕花丛生的深处,她用力地划桨,倒惊起了一滩鸥鹭,无奈兰舟还在打着旋……

初读之下,便能体会到这首词的欢快和气氛。据说当年李清照的闺中词传出去后,京师轰动,他们都在为这位才女的才华所惊叹。

《如梦令》这一词牌名为后唐庄宗曲。“如梦,如梦,残月落花重。”它本来不叫《如梦令》,经考苏轼把原名《忆仙姿》改为《如梦令》。其中以李清照与秦观二人最出名。

李清照当时是快乐的。少女快乐的文字深深地映在我们脑海中。但是,“误入藕花深处”的少女,将来会不会误入一个比藕花溏还要深的深处呢?误入一个变乱尘间是否是她的命中注定?毕竟,她从辛弃疾身边走来,从软弱无能的宋末走来。当她深感“锦样年华水样流”时,回首韶华,又有多少泪水和淡然?

“诗酒还需趁年华”。青春易逝,追悔莫及。何不放手一搏,在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将辉煌!

李清照词《如梦令》读后感(篇五)

夏日的一个夜晚,我独自一人站在庭院里赏花,看着那美丽的落日,不禁又想起了那天游览溪亭,饮酒赏景的情景。

那天,我约了几个好朋友,一起饮酒,那时正值傍晚,夕阳滑落的景象十分美丽,只见那落日像一个喝了酒的醉汉,涨红了脸,跌跌撞撞地向下走去,发出微弱的光,映亮了周边的云彩,像一只只火凤凰,在夕阳身边飞舞着,十分漂亮!太阳疲疲软软地悬在天边,只剩下最后小半张脸了,再射不出刺眼的光芒,,只是无力地流出橘红色的色彩,流在天上,流在湖里

兴许是太高兴的缘故,我多喝了几杯,不禁有点儿醉醺醺的,分不清东、南、西、北,就连回家的路都忘了怎么走了。不知不觉,夜幕降临了,一轮明月挂上了天空,我喝的尽兴后,才知道要回家了,于是,我调转船头,准备回家,我奋力划着小船,可是,走着走着,便发现不对劲了,疑?都走了这么长时间了,怎么还没到家呢?于是,我便四处张望了起来,原来,我走错方向,误入了荷塘深处。我揉了揉双眼,不禁被这荷塘月色给吸引住了,那一朵朵荷花就像一个个亭亭玉立的少女,十分美丽,有的含苞欲放,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有的已绽开了笑脸,好像在向我问好;有的还是个花骨朵儿,小巧玲珑,饱涨的马上要破裂似的。我深吸一口气,啊,好香啊!一股清香顿时沁入心脾,我继、续向前划着,不知不觉中却早以惊动了在沙洲上栖息的欧鹭,惊得它们扑棱棱地飞了起来,在银色的月光下,显得格外美丽

在这么美的景色下,我不禁诗兴大发,随即吟出了《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李清照词《如梦令》读后感(篇六)

每天我都过着无忧无虑,清闲自在的生活,常常会去溪边那座小亭子里饮酒作诗,好不快活。然而,我最喜欢在傍晚时分观赏夕阳西下,那天的落日,真可谓是美伦美奂。

那天,我与朋友相约溪头小亭,一边饮酒,一边欣赏落日美景。夕阳映红了云霞,尽情地释放出最后一丝光亮。她静静的漂浮在水面的上方,远远的天边金黄一片,夕阳似被水冲洗过的红色气球,如悬挂在天际的大红灯笼,在溪面上推出了长长的倒影,构成了一幅美不胜收的画卷。

我看着夕阳慢慢西沉,稍微不注意,她便悄无声息地跳进了清澈的水中,带走了一片霞光。我沉醉在这如诗如画的景色之中,开怀畅饮,喝得酩酊大醉,直到天黑才想起回家。我固执地拒绝了朋友,独自乘船返回,可恼中昏昏沉沉,迷失了方向,根本找不到回家的路。

我漫无目的地泛舟湖上,饶有兴趣地欣赏着水中的荷花。今天的荷花似乎格外粉红,那一朵朵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冰清玉洁,有的含苞欲放,饱胀地马上就要破裂似的;又的微微盛开,抿开了小嘴儿,露出了黄黄的花蕊儿;又的全部绽放,宛如恬静的少女,静静地立在水中央荷叶像绿色的大圆盘,上面还挂着几颗晶莹剔透的露珠。无私的荷叶将花衬托得更加美丽动人,让她们无需孤芳自赏,片片荷叶围绕在身旁。

此时的我不知不觉划着小舟进了荷花深处,被满塘的荷花、荷叶围着仿佛到了世外桃源。随着时间的飞逝,我头脑些许有点清醒,忽然隐隐约约看见前方有些什么,便划上前看个究竟,原来是一群群洁白的鸥鹭,正悠然自得地喝着水,见到我这个不速之客,全部扑棱棱地拍打着翅膀飞走了。

我在这迷宫般的水塘中寻找出路,可始终没有发现。我低头一看,水中有一轮圆圆的明月,猛然间抬头,缺乏下月亮不知何时一静静滴挂在当空,将月光轻轻柔柔地撒满荷塘。水平如镜,只是偶尔有几只小鲤鱼是不是跳出来,继而钻井水里,不见了。荷花也陶醉了,弯下腰谁在这荷塘月色的安静与祥和之中。

我被满塘的荷花包围这,躺在小船里,一切都睡了,我也睡了,谁在这充满诗情画意的荷塘深处

李清照词《如梦令》读后感(篇七)

我经常回想起往昔的快乐时光,想起自己游山玩水的经历。

记得夏日的一个傍晚,我悠闲地来到一条溪流边的亭子,溪流清澈干净,偶尔也泛起几朵白花,哗啦啦地流淌不息,奔跑向前。亭子也很美丽雅致,几扇卷帘自然垂下,微风轻拂,丝丝心动。

我斜倚在柱子边,斟着小酒,小口地抿着品味着,太阳也渐渐下山,一切都显得那么静谧而详和。天暗了,变成深蓝色的了,几丝白云依旧停在原地,似乎不曾移动,太阳依旧光芒万丈,依然那么贪玩。她找来云朵姐姐们,与她一起玩化妆舞会。这儿一组红色的,那里一群橙色的,中间一队粉红的,还有浪漫的玫瑰红,可爱的小鸡黄等等,各种或浓或淡的绚丽色彩组合起来,再加上太阳金灿灿的光晕,就如一朵镶了金箔的七彩花一般,明艳且迷人。鸟儿们归林了,叽喳地欢快地叫着,仿佛给这幅生动的画卷配上了天籁之音,很是悦耳。

我坐到船上,陶醉的欣赏着夕阳西下的美景。我不禁大口大口饮酒了,也许是心生快意吧!我凝望着西边的日落美景,嘴里念念有词,感慨道: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哪!接着,我又将酒杯倒满,举杯邀夕阳,仰项饮酒尽。酒下了肚,忽然觉得好晕。天仿佛就在刹那间,黑了下来。

我游兴已得到了满足,便准备乘船回去,由于喝了太多酒,天又黑了,我醉醺醺地面对着回家的路,却毫无头绪。乘着酒劲儿,我胡乱地选了一条路。

花了一会儿,不知不觉中,我竟侮辱了一片荷塘。荷塘里荷花争奇斗艳,每一朵都争相怒放,粉嫩嫩的,仿佛一触即碎。有的荷花已完全舒展开了,有的还是含苞欲放,不论哪类,都很美,别有一番风采。此时的我,沉醉其中,好像自己也成为了百花中的一朵,仿佛自己就是这花海中的仙子似的,我心里忽然感觉:其实,当一朵不起眼的荷花,也是不错的嘛!

荷叶呈深绿色,经脉呈翠绿色,风儿嬉戏,鼓动了荷叶,使荷叶扭起了腰,在池面上漾起了一圈圈的涟漪。我随口吟道:真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哪。

船儿继续向前进,却早已惊动了一群正在休息的鸥鹭,它们扑棱棱地飞起,下了我一跳,将我从沉醉之中拉了回来,酒也醒了一半。

于是,我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HDh765.com更多中外名著读后感编辑推荐

三个词的故事——《骆驼祥子》读后感2500字


三个词的故事《骆驼祥子》读后感2500字
我相信经典是经过时间淘洗过后的最美的贝壳,美在其华丽的本身,也美在其经过时间淘洗后的返璞归真。初读,你对经典一见如故,再读,又仿佛见她第一次回眸。
我相信,《骆驼祥子》是一部永恒的经典,它能让我忍不住扑哧一笑,也能让我掩面潸然落泪。它既是一支诉说着炎凉世态落寞人生的悲歌;又是一曲抚慰了真实人性朴素魂灵的安魂曲。在百感交集中,在作者的复杂情感背后,我觉得这本书诉说的太多太多。但细细想来,也许,这本书就是三个词的故事。
矛盾
这个故事发生在一个污浊又美丽,衰老又活泼,杂乱又安闲的帝都北京。正像老舍所描绘的那样,这座城市充满矛盾。衰老颓废、污浊破败是这座城市的外貌,但在那古老的城墙根下、在那深深的胡同中,却也不乏美丽的灵魂。
就拿本书的主人公来说吧,祥子,是一个勤恳、好体面的、有着骆驼一般吃苦耐劳精神的普通车夫。人们将他称为骆驼祥子,一是因为他佝偻的背脊,再一个就是因为他那股倔强又善于忍耐的脾性。在他身上,你甚至可以看到一种野心,他渴望通过自己的汗水换来他梦寐以求的好生活吃穿不愁、充实快乐。暂且撇开他的愿望不说,他对生活的那种积极进取,对生活的毫不服输,已足以让人动容;而那性格泼辣却敢爱敢恨的虎妞以及那个有尊严、有责任感的小福子,也让我感到可爱,感到亲切。也许是因为作者对下层人民的怜悯吧,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人类几乎所有的美德。
但是,作者给他们每个人安排的命运却又与它们的善良相互矛盾,他们每个人终究逃不过精神或是肉体上的死亡。
就说我最喜欢的人物小福子吧。她的美丽,她的勤劳,她的富有责任和尊严都是那样令人喜爱。而生活却又是如此无情,它将一个富有尊严的人逼得只能在妓院中屈辱偷生,将一个美丽的女子摧残地如秋雨中枯黄而凋零的落叶。而她最放不下的家庭和亲人,却又无情地抛弃和出卖了她,最终让这个善良的人儿死在了一片小树林之中,却也没有人为她记挂半分。
美丽的消亡比消亡本身更可怖。
精神的死亡比肉体的死亡更加令人痛苦。
造成这一切的究竟是兵匪的暴力,是刘四爷的贪婪,还是洋大夫的冷漠?
我想也许都是,又也许都不是。
愚蠢与残忍是这里的一些现象,所以愚蠢;所以残忍,却另有原因。
面对这个冷漠的社会,作者也许只能用一句冷淡的评论来控诉,来呐喊。他们是施暴者,也是被施暴者。他们给下层人民带来了无数的痛苦,而他们本身也正在被那个黑白颠倒的社会所左右。病态的人际关系,让人们世代相传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观念变得模糊,让人性变得扭曲和麻木。就如祥子,要不要让他善有善报得到一个好的结局,我觉得,作者似乎也是矛盾着的。我在阅读中,常常感受到作者其实不忍心让祥子就此沉沦颓废,想把他的结局写得好一些。但是他又不能违背残酷的现实,只能让祥子最终走向自暴自弃,成为一具行尸走肉。
我不知道,在这本书中,我应爱谁,恨谁。毕竟人性的本身就意味着矛盾。在一个矛盾的社会里,人们矛盾地活着,也许才是这本书真正的背景。
无助
其实,我并不厌恶祥子这个人物,因为我觉得作为一个未经启蒙的人来说,他的坚韧已令人钦佩。
在三次失车的过程中,他受到的打击简直太多太多。这既是对他身体的伤害,更是对他信念的一次次冲击,对他希望的一次次冷嘲热讽。与此同时,这痛苦的经历也让他发现,生活在社会中的他竟是那样孤立无援。
这个银白的世界,没有他坐下的地方,也没有他的去处;白茫茫的一片,只有饿着肚子的小鸟,与走投无路的人,知道什么叫作哀叹。
北京城,意味着万般繁华,而对于祥子而言,却如同孤岛。它像生活在孤岛上的人,一次次声嘶力竭的叫喊给他带来的只是精神上的折磨。他甚至连流落孤岛的人都不如,因为在他呐喊的时候,纵然人来人往,多了的只有冷眼与嘲笑。
这场景不免让我想到了鲁迅的《药》中的人血馒头。人们对自己中一员的死是那样的满不在乎,甚至没有半分同情。似乎那个人的死,对于这个社会而言只是让侩子手的腰包鼓了些,让人们又有了几个人血馒头。同在一个病态的世界里,祥子也一样。他的不幸并不是无人知晓,只不过人心太冷太冷。也许,真正让人绝望的并不是命运中的不幸,而是那人性的冷漠。
当他的生命里终于出现了亲人,却也是因为被逼无奈。待他释怀了,舒坦了,自己的亲人却又被死神夺走了。他看着她的离去,竟没有一点办法,唯一能做的就是卖掉黄包车,为她添上一具棺材,看她永远地沉默。
这一切的一切都让他热烈的心变得冷漠了,一盆盆冷水让他滚烫的鲜血变得冰冷了。他开始用同样的态度对待别人,逐渐变成他所痛恨的那些人自私、冷血。他被那个社会同化了,失去了自我,转而成为了那个社会的代名词,成为了那个社会的一部分。
我想,祥子就是那个社会中的人的缩影,他们被自私与冷血困扰,又用同样的态度困扰着别人,这也许就是那个社会的不治之症。
希冀
在全书的最后,作者用一场行刑将时间定格。那时的北京正处于一年中最美好的时光,万物更新,阳光灿烂。而在这样美丽的日子里,作者却不谈鸟语花香,反倒用鲜血来点缀这最美的风景。
囚犯的死是由祥子的出卖造成的。但他的热血飞溅也让祥子麻木已久的神经微微一颤,让他有了些许思考。
是的,这思考并不深入,换来这思考的代价也太大太大。但若每个人都开始思考,每个人都有想要改变的些许念头,那么这个社会就会有希冀!(读后感)
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最伟大的牺牲是忍辱,最伟大的忍辱是预备反抗。是的,牺牲和忍辱虽让人痛苦,却不一定让人绝望。因为在牺牲和忍辱过后,还有预备反抗。我不知道,这预备反抗,还将意味着多少牺牲和忍辱,还将创造出多少预备反抗。但我知道,只要在这社会中还有牺牲和忍辱,就还有希望。
不知道何时何地会埋起他自己来,埋起这堕落的,自私的,不幸的,社会病胎里的产儿,个人主义的末路鬼!
文章的最后一句,竟是这样一句呐喊。不再是先前若有若无的态度,而是一种发自内心深处的呐喊。在这呐喊中,有悲悯,亦有憎恨,但更多的应是那一份小小的希望。我想,作者渴望埋起的并不只是像祥子一样的人,他真正希望的是将这个污浊不堪的社会彻底埋葬。
在那个把人变成鬼的世界里,这一点点的希冀,就足以驱走黑暗!
在那个几乎等同于地狱的世界里,这一点点光明,就可以让人们看清前方的道路!
矛盾、无助与希冀,构成了一个真实而又虚幻的故事。在这三个词的背后,是一个巨人对光明的呐喊。这呐喊,不仅仅属于一个时代,我想它属于整个世界!

《查令街十字街84号》读后感600字


《查令街十字街84号》读后感600字

2018年1月25日(周五)那天早晨,囫囵吞枣般的把《查令十字街84号》读完。大概用了两个小时,其中还包括了玩手机,上洗手间,和同事聊天的时间。可见我那时有多浮躁,只是为读完而读的这本书。然后匆匆写了读后感,如果迷信点,那就是老天惩罚我的浮躁,不知道怎么操作的,居然写好的读后感丢了。什么狗屁读后感。丢了就丢了,事实是自己粗心丢的。不管了,我只记得当时写的里面有一句,若干年后从新品味这本书。何必等到若干年后。周六,生病,在家休息。午睡前细细开始读,读了点。后来周日起床。发现家里卫生打扫了,没什么事,抱着这本书家里晃悠了一会,躺在有阳光的沙发上继续读。

读完了言归正传,我废话真多。读完全本,我想用一个词语,偷窥。我偷窥了他们的信件,他们的隐私。从英国到美国距离有多长,通过一个在报纸上看到的小广告,因“专营绝版书”建立起通信联系。从陌生人,买主,卖主的关系,到最后息息相关的朋友,甚至可以理解为素未谋面的家人。唯一的遗憾就是直到弗兰克死,都没有见到海莲。

海莲一直计划着去英国,去看看她的书屋,看看书屋里的朋友,弗兰克也一再邀请海莲来英国,书屋所有人都在准备着海莲来,该怎么款待这位远道而来的朋友,可是结局却那么遗憾。这本书很薄,但是含的知识量很大。我看过其他人写的书评。

他们居然从信件往来中看到了爱情。我的天呐,理解真够透彻。也许是因为弗兰克太太给海莲的信中有句“不瞒您说,我过去一直对您心存妒忌,因为弗兰克生前如此爱读您的来信,而你们似乎有许多共通点”?我一直觉得海莲,弗兰克和书店其他店员的关系是朋友,是家人,友爱的家人。书中有句话我特别喜欢“远方有人竟能为素未谋面的一群人付出这么多关怀和慷慨,我的内心实在倍感温暖。”这句同样温暖了我的心。

作者:小小酥

《从唯一之词到任意一词》读后感心得体会


《从唯一之词到任意一词》读后感心得体会:

批评家敬文东的《从唯一之词到任意一词》一书终于被我慢悠悠但认真地读完了。这之前,我曾自我安慰式地对他说,我看书很慢,可看一本顶人家看三本。这当然是玩笑话,中间也有被个人写作、家庭琐事等不断纷扰的原因。而这本书,确实给我付出的时光带来丰厚的回报,和极为丰富密集的思考和重要的警醒。

敬文东曾说,他眼中的文学批评“既不臣服于文学创作,也不负责指导文学创作_它平行于文学创作”,这是我第一次阅读他的批评专著,我觉得从他批评的独特角度、对诗人文本的深度解析等方面,可以说他坚持甚至做到了忠于他对文学批评所提出高标准的写作定位。

这本书读来引人入胜但又时常令我想放一放,这也是为何读它花去了我不少的时间的原因_它需要我调动更多有关文学创作、社会学、哲学、心理学以及个人生活经验等诸多方面的回忆与思考,以帮助自己理解和审视他书中的言论。在阅读方面,我一直要求自己秉持开放的态度,但又不放弃保持怀疑的原则。一本书之所以带给我愉悦,除了书中精妙的论述与思想,审视和验证它们所必须经历的思考过程也尤为重要。

坦白说,开始读它,并不习惯书中占了很大篇幅的注解。它总令我分神,当我读完当页的注解,思绪已跟着飞走了,而且我会跑去找注解中所提到的比较陌生的书或人物来阅读。等绕了一圈回来,几乎忘了之前正文读到哪儿了,这让我既欢欣又懊恼。儿子的阅读速度一向很快,他要我试着不要去理那些注解,先把正文读完,有需要再回头去查。后来证实,这建议十分有效。

阅读敬文东之初,曾对其文旁征博引有所疑惑:为什么他常对一个观点要引用古今中外的文化角度进行全方位的解读与论证(这恐怕是他的文章区别于他人的重要特征),而这对于一个写作者而言,看似不够自信,也稍显啰嗦,更有炫耀之嫌。后来得知他原本是个理科生,在一个访谈中他说,“在回望来路时,我希望自己能看到事项的生长点在何处,它曾经历了哪些波折,哪些游弋和犹豫。”众所周知,理科生做事素来逻辑缜密,访谈中的话又清晰地道出了他的内心,他希望以自身成长的轨迹为论述的展示视角,并使读者既明白他的观点也明白形成他观点的脉络。我想,这或许和他从事了多年的教育工作也有些许关联。

书的副标题是“欧阳江河与新诗的词语问题”,显然是借对诗人欧阳江河新诗的分析为核心内容展开论述的。欧阳江河是我国新诗写作这一百年来最为重要的诗人之一。独特的诗歌风格与写作思维,值得任何一位诗评家仔细研读,是有志于诗歌批评的写作者无法绕过的研究对象。敬文东与其同为蜀人,对其多些关注是很自然的事。尽管在阅读本书之前,已在微信平台上读了些敬文东的文字,对其批评风格有了些了解,但那些文章毕竟不长,各种批评维度的展示都不如这本九万字的论著来得清晰。

我读这本书基本上可以用“震撼”或“吃惊”来形容,倒不是没读过和它一样犀利睿智的批评语言,而是在当下中国批评界,尤其是对名人的作品的批评,已经很少能见到像他这样大刀阔斧的态度。无论是对欧阳江河诗歌文本所获的成就的高度赞誉,还是对其文本问题的深度批评,他都以旁若无人却又极其恳切自信的态度来对待的。可以想象,写作的时候,除了倾尽全力去表达,他心无旁骛,丝毫不受外物的干扰。对诗人的赞誉他不吝笔墨,绝不含糊,不见丝毫矜持。譬如,对欧阳江河的诗歌《玻璃工厂》,说其“展现出非凡的敏锐与才华。他很清楚,如何处理物,如何处理叙事性的现代场景,尤其是如何处理围绕物和叙事性场景组建起来的现代经验……经由如此这般高质量,尤其是高难度的思考,欧阳江河几乎是以一己之力,更新了对新诗的理解。”而一旦他批评起来,那也真是刀刀见血,这里就不列举了,确实看得我心惊,诗人要有多强大的内心,才经得起这不留情面的文字……

中国人说话的“传统美德”是,话说三分好,点到为止。尤其当今你好我好大家好一团和气共同进步的现实氛围下,无论什么界,都越来越少有人愿意毫无保留地上阵,见血见肉。我之“震撼”“吃惊”便出于此。

然而细读本书的人,不难感受到他批评背后对诗歌、对诗人的火热诚挚之心,说其是“爱之深责之切”也不为过。整个阅读期间,我渐渐理解到他所说的批评文本的独立性,以及作为一个批评者内心所必须拥有的强大自信与坚定的孤独_这种孤独并非是一般意义上的不被理解或认同的寂寞或困扰,而是清楚对所要完成的事须独自肩负起使命感的那种心境。

本书随着欧阳江河的诗学之问,即“堪与新诗相匹配的词语究竟长相为何”而展开,而敬文东也认为“词语问题大有可能成为新诗面临的基础性问题,甚或根本性难题”。书中诸多深刻观点值得研思,尤其对从事新诗写作的人,尽管他说,诗歌批评不对文学创作负责,但这不等于写作者不从中受益。百家笔记网m.simayi.net而我想,受益最大的应该还是书中的研究对象,虽然自己的文本被批评家像外科医生那般解剖,然而谁能否定,这样的解剖不是可以获得最多真相的途径?医生有极大的可能比自己更了解自己。当然,也不能排除书中会因种种原因而存在一些误解。但即便是误解,也可以推动诗人进行深刻的反思与追问。更何况,对于一个进入诗歌史的诗人而言,任何人的批评都不可能是一锤定音或盖棺定论,它只可能成为帮助人们深入了解或理解诗人、诗人的文本以及诗歌本身的重要文献。从这个角度而言,批评家与诗人虽不互为依附,但他们的确互为成就者。

诗歌创作相对于批评论著,更多地涉及并需要调用诗人的潜意识,这和诗人们常说的“灵感”、神来之笔”的感受十分类似,几乎每个诗人在写作时都能遇见这样的情况。很多时,诗当中的一些句子,诗人无法说清楚它是怎么来的_有点像是水到渠成,又更像是从天而降。虽然诗人不是也不可能完全靠潜意识来完成一首诗,但不能否认的是,它总或多或少地占据了一首诗的一部分,或说它的出现令诗人获得了去写一首诗的动力或在完成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而批评家们是善用理性思维的人,对于人的心理活动、知识与环境背景等诸方面对人产生的影响的研究,是他们写作的常规性的训练与必要的知识储备。因此诗人自己不能破解之处也许在评论家那儿确实不难解析。这也是为什么,有时作者对能够深入理解自己的作品、甚至对作品所指进行了有效能指的延伸的读者或批评家甚为感动和欣慰,觉得自己遇上了知音。对能指出自己“隐藏”起来的一些情绪和感受的人,也会感到吃惊,如同自己的秘密被人发现了_无论这种秘密之前是故意设置的还是经由潜意识发挥的。

本书从欧阳江河的诗学之问切入,尝试通过对他诗歌文本的深入探讨,对引起“唯一之词到任意一词”的变化因素、过程和结果进行阐释。最初这令我想到了诗人韩东曾提出的著名论断“诗歌到语言为止”。不可否认,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而语言更小的组成单位便是词语,诗人的思想、感受固然重要,但诗歌作为优先表达审美或说通过审美情趣来表达内心的一种艺术文本,挑选和组织怎样的词语来表达所感所思,对一首诗而言确实是性命攸关的。词语的运用、结构的编排等是一首诗形式美的有机构成,是诗歌技巧的体现,决定了一首诗是否能在呈现出艺术气质的基础上,准确地表达出作者的思想内涵。尼采认为,形式对于艺术家具有头等重要的意义,“只有当一个人把一切非艺术家看作‘形式’的东西感受为内容、为‘事物本身’的时候,才是艺术家”,而词语在诗歌中具有构建诗歌形式与承担诗歌表达的双重身份,其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实用读后感】哈姆雷特读后感(4篇)


孟子曾说过:“饱食、暖衣而无书教,则近于禽兽。”读书对我们是有很大影响的,所以有很多人就很喜欢看各种的中外经典名著,每次阅读完中外经典名著后,都会体会到书中人物那终身百折不挠的精神。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为自己所看的书籍写一份读书笔记。那么,怎样写读书笔记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实用读后感】哈姆雷特读后感(4篇)”,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哈姆雷特读后感【篇一】

前些天妈妈给我买了一本《哈姆雷特》。我一看是英国著名戏剧家莎士比亚写的心里非常高兴,早就听老师讲过莎士比亚,他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戏剧家,他写了很多著名的作品如:《哈姆雷特》《李尔王》《麦克白》《罗密欧与朱丽叶》等。我立刻兴致勃勃的读起来,每天除了做作业其它时间我都用来读这本书。没过两天我就把读完了。

《哈姆雷特》这本书在情节上与历史传说并没有什么两样的,讲的是丹麦王子为父亲报仇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紧紧围绕报仇展开。

其中哈姆雷特复仇阶段的故事令我印象最深,哈姆雷特匆匆回国,参加父亲的葬礼,令他不能接受的是,他为能赶上父亲的葬礼,却目睹了母亲和叔叔的婚礼。哈姆雷特非常愤怒,他对父亲的死产生怀疑。最后父亲的亡灵告诉他自己是被叔父用毒草汁害死的,让哈姆雷特一定要为他报仇。之后,哈姆雷特展开了他艰难的复仇历程,与克劳迪斯展开了你死我活的较量。最终,哈姆雷特向克劳迪斯发出复仇之剑。

读了这本书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我被哈姆雷特的勇敢和正义所感动。我为克劳迪斯的凶狠和恶毒感到可耻。莎士比亚真是太伟大了,在他笔下个个人物栩栩如生,鲜明可感,他真是我的偶像!

哈姆雷特读后感【篇二】

可能在家不知道,曾有过的《哈姆雷特》这本书。可是,我也是勿囵吞枣,乱读了一次而已,不在乎它有哪些资料,直到父亲指出了我的错误,我才认真地读了一遍。

看了这本书,让我感觉哈姆雷特这个人既勇敢,又懦弱。在应付雷欧提斯的挑战的时候;在应付爸爸的灵魂出现的时候;在刺死波洛涅斯的时候,他是勇敢的。但同时他又是懦弱的,对于复仇的犹豫不决,对于他妈妈的爱非常交织,应付他叔父即位,迎娶他妈妈,哈姆雷特十分的不满,心中诅咒,却无可奈何,任凭事情发生。

恰在此时,鬼魂告诉了他的真相,于是,哈姆雷特愤怒了,也开始觉悟了,他决定报仇。

哈姆雷特是英雄,他是人,不是神,他也有人性和情爱。正由于这样,他对妈妈发出心底的愤怒,应付奥菲利娅的死,他悲伤欲绝,而当他应付自已的仇人时,善良的本性又使他犹豫不决,迟迟不愿行动。现在读来,我仍能感觉到他自已当时内心的矛盾和通知的挣扎。什么才是英雄?我觉得,这才是真的的英雄。

读完《哈姆雷特》让我感觉假如哈姆雷特没死,他需要是一个最得人心,最仁慈,最宽容的丹麦国王。

哈姆雷特读后感【篇三】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一位读者对于哈姆雷特的形象,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见解。以上的文字是他人对哈姆雷特的解读,而我眼中的哈姆雷特也是别具一格的。我认为,我们不能静态的去看待哈姆雷特这个形象,我们应该把他看作是一个动态的,富有生命力的过程。在莎士比亚的笔下,哈姆雷特从一个无知善良的孩子,一步一步的迈向成熟,最终成为一个英勇的战士。当然在这个净化过程中有许多的徘徊与后退,但是站在人性的角度而言,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如果他一有为父报仇想法,就开始为此坚定不移,进行一系列报仇行为,那么我们这个文学上的经典形象将会大打折扣,变得与那些三流小说的人物没有什么区别了。他的经典就是因为他面对复仇,道德,爱情的种种思考,“生或是死,都是一个问题”,他在积极报仇过程中所表现的一些懦弱与退怯,才让这个形象,更加的真实,更加贴近我们读者的内心世界。并且在某些地方让哈姆雷特的矛盾心理与读者产生共鸣。哈姆雷特的经典形象,在中外的文学研究史上都是无人质疑的事实。

“生或是死,这是一个问题”。哈姆雷特最经典的独白。在面对这个残酷的世界,哈路雷特的选择是多么的困难。他如果选择死亡,那么可能是什么责任,报仇都可以抛弃,因为不能要求一个死人去做什么事情,但是哈姆雷特对于死亡充满的恐惧,对于自己父亲的死,还有种种责任,让他连死都不安心。如果选择活着,那他就是要杀死自己的叔叔,要重整国家,政治,亲情,道德,责任把他压迫没有多余的空间呼吸。所以他唯有不断的批判才能让自己振作,尽可能去完成自己的使命。哈姆雷特是英雄,他是人,而不是神,他也有人性和爱情。正因为如此,他能对母亲发出心底的愤怒,面对奥菲利娅的死,他悲痛欲绝,而当他面对自己的仇人、国家的仇人时,善良的本性又使他犹豫不决、迟迟不愿行动。如今读来,我仍能感受到他当时内心的矛盾和痛苦的挣扎。他从“时代脱臼了,真糟糕,天生我要把它板正过来”这句豪言壮语,到“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这句话中,我从中体会到了深深地无奈。他一系列的语言表明他是一个纯洁,高尚,有道德,有知识,有决心,欲挽救世界,而又无能为力的人的人,但他却不停地与不平抗争!《哈姆雷特》在思想内容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深刻的揭示出封建末期社会的罪恶与本质特征,同时,它还提出了一个关于命运的问题:命运这种东西是怎样的一种存在?它既像影子一样和我们形影不离,又似阳光一样温暖人心,但更多时候,像梦魇一样深邃而可怕。

哈姆雷特读后感【篇四】

命运这种东西是怎样的一种存在?他既像影子一样和我们形影不离,又似阳光一样温暖人心,但更多时候,,像梦魇一样深邃而可怕。“上帝的意旨支配一切”(霍拉旭,第一幕、第五场露台的另一部分),这句话,无疑,相当精辟。

创作于1600~1601年的剧本《哈姆雷特》整整被推崇了几个世纪。就是到现在,依然感觉他震撼人心。而这一切不是情节的因素,也不仅仅是出色的文学手法,是它所体现出来的问题。在很大的层面上,它描写的是一种极其原始的悲剧,人的悲剧。剧中的人物,地位不同,性格鲜明,但都遭受了同样的东西的摧残,那就是摆布自己的欲望,还有被称之为命运的伟大的囚笼。这样的情形,也许自从有人以来,便不曾消失过。他们是与人共生共在的。

主人公哈姆雷特首先面对的是自己的原先的理想世界的破灭。一开始的哈姆雷特处于某种意义上的“童年时期”,他没有经历过什么巨大的挫折,生活的环境也比较单纯。一直学习西方正统思想的他认为“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我们发现了剧中所有的人物都面临着一个异常强大的势力,那就是外部世界。原本他们都像孩子一样比较快乐的生存在美好的上天为他们安排的温床里。直到他们有一天发现这个襁褓实际上是一个深渊一般的沼泽,而自己是多么的渺小。“这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唉,倒霉的我却要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哈姆雷特最早发现了自己的无能。这不仅仅是他对复仇的无能,还在于复仇这种行为本身的无能。国王的篡夺王位,王后的改嫁,都不同意义上和这个行为有共同之处。他们全都没有达到自己想要达成的目的。反而陷入了另外的困境中。

有人说哈姆雷特的剧情太过于牵强,怎么可能所有人都死了。但是这恰恰是现实所在。他向我们表现了一群对抗命运的人的最终的结局。他们尝试着改变命运,结果什么也没有解救。他们尝试着挽回过去,结果什么得到。这种无奈,依存于每一人身上,也许也就是人本身的最大的不幸。《哈姆雷特》式的悲剧伴随着每一个人,各个方面,并且无时不刻。

《实用!李清照词《如梦令》读后感大全》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好读后”是专门为给您提供读后感文章而创建的网站。同时,hdh765.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如梦令读后感7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