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好好说话读后感1000字 > 地图 > 好好说话读后感1000字

好好说话读后感1000字

发布时间:2019-11-16 来源:互联网

《好好赚钱》读后感_5500字。

一本好书,就像新的世界,让我们沉浸其中,废寝忘食,我们可以经常去读一些经典的书籍作品来丰富自己,每个人对于作品,都会有自己独特的心得体会,最好我们可以用读后感文章的方式,将阅读中的体验记录成文。作品读后感究竟该如何写呢?推荐你看看以下的《好好赚钱》读后感_5500字,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请收藏。

是超越因果律的第一因、唯一因,是抽象的,是事物唯一的源头,比因果律更高级。这个理论告诉我们,看透事物的本质,要把事物分解成最基本的组成,从源头解决问题。

亚里士多德对于第一性原理是这样表述的:「在每一系统的探索中,存在第一原理,是一个最基本的命题或假设,不能被省略或删除,也不能被违反。」

第一性原理强调用少量的基本数据进行分析,强调事实和少量假设,从问题的最本质出发,进行推理思考,而不是类比思考。不被过去的经验知识所干扰。

第一性原理的思维方式强调独立思考,而非人云亦云。强调质疑 ,不轻易接受否定的答案。

第一性原理的思维方式强调实验,用实践去验证。

#虚心涵泳 切己体察#

曾国藩谈读书心得:“善读书者,须视书如水。”他推崇南宋朱熹的读书方法:“虚心涵泳,切己体察。”

涵:水泽众多,引申为滋润的意思。曾国藩说:“涵者,如春雨之润花,如清渠之溉稻。”但“润花溉稻”时,“雨之润花,过小则难透,过大则离披,适中则涵濡而滋液;清渠之溉稻,过小则枯,过多则伤涝,适中则涵养而兴。”

意思是,春雨润花,清渠溉稻,一定要适度,既不能小,也不能大。

也就是说,读书须如润花溉稻,必须浸润其中,且要适度:过小则花叶难透、稻苗枯萎;过大则如花之披离,稻伤于涝。

泳,曾国藩的解释是,“泳者,如鱼之游水,如人之灌足。”鱼戏游水中则乐,人亦有乐水之性。

他说:“善读书者须视书如水,而视此心如花、如稻、如鱼、如濯足。”只有这样,“涵泳二字,庶可得之于意言于表。”

在曾国藩看来,所谓涵泳,是说读书要把书看作水一样,能使花稻得以滋润,能使鱼和人得到快乐。也就是说,读书实际是一种对人的滋润过程,是一个快乐的过程。要使心意得到滋润,便必须像用适度的水润花溉稻以滋润心意,同时充分感到读书的快乐。

虚心涵泳,是从如何读书说明才会有心得出发的,但真正要有心得,更多的也许来自“切己体察”。

切己体察:读书要结合自己的阅历和现实感受与书相融相通,认真体会思考后对知识作出更理性、更深层次的探求,这样收获来的知识,反复感之,故而难忘;左右解释,故而不偏。

君少整理自网络

WeChat:xinqiwei520

我们试图运用“第一原理思维”的思考方式进行解析,也就是说,一层层剥开事物的表象,看到本质,看到不变的东西,然后再从本质一层层往外走。

如同我们希望能把正在做的事情一直做到老一样,我们也希望在多年以后,你依然愿意翻阅这本书。

第二,它应该是一本好用的理财工具书。

我们用了4年时间,终于从浩如烟海的信息中找到一条普通人的理财必经之路。本书里没有一夜暴富的诱惑,没有读起来顺口的“鸡汤”,更多的是切己体察、知行合一的分享。本书想以财务作为切入点,有步骤、有工具、有实践地去帮你理财,进而理出清晰的理想生活的模样。

第三,它应该是生动有趣、简单易读的理财入门书。

我想把这个纷繁复杂的金融世界,读成一本言情小说,情节简单,结局明了。

我写下这本书,只希望打开这本书的你,会有收获。

切己体察、知行合一的分享

◆ 第1章 投资的本质是认知

本质上,投资其实是我们整体认知的财务变现,能够把我们对于政治、宏观经济、中观行业、微观商业、人性,甚至是对于自己的认识投射于损益这一维度上。

◆ 什么是好好赚钱

真正的安定,是拥有对于金钱的把控力。当我们建立起一套适合自己的思维逻辑系统,能够将金钱、智慧、经验、人脉等因素综合起来加以活用时,才会真正体会自由。

查理·芒格说过这样一段话:

当走到人生的某一个阶段时,我决心成为一个富有之人。这并不是因为我爱钱,而是为了追求那种独立自主的感觉。我喜欢能够自由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而不是受他人意志左右。

所有的问题,都和思维有关。猎豹移动的CEO(首席执行官)傅盛说:“认知,几乎是人与人之间唯一的本质差别。技能的差别是可量化的,技能再累加,也只是熟练工种。而认知的差别是本质的,是不可量化的。”

“投资应该是人生最后一份职业”

◆ 理财前的准备

#双曲贴现#

又称非理性折现,是指人们宁愿要金额较小的眼前酬劳也不要金额较大的日后报酬;

相较于延迟和复杂的结局,人们更倾向于简洁及时的。

在决定要做出什么样的选择时,拖延的时间才是最重要的因素。

这个现象描述了折现率是一个变量,具体是指人们在对未来的收益评估其价值时,倾向于对较近的时期采用更低的折现率,对较远的时期采用更高的折现率。

面对同样的事件,人们在现在这个时刻,与站在未来某个时间点上做出的决策相比,可能有所不同。

by:君少 整理自网络

在行为经济学提供的双曲贴现模型中,有一个点叫“时间贴现”,讲的就是个人对事件的价值估计,随着时间的流逝会下降的心理现象。

简单来说,就是当面对两种选择(一种是报酬较多却需要等待一段时间才能获得,另一种是报酬较少却能较早获得)时,人往往会不理智地选择后者。因此在生活中,人们会倾向于选择去做一些即时满足的事情,而不去做一些更重要却见效很慢的事情。于是,拖延症便形成了。

我们往往夸大了一年时间能发生的改变,而低估了五年时间的力量。

关于自由,我的定义是:自由,取决于一个人能多大程度地安于不确定性。

实现财务自由的一个最基本的标准,就是我们的被动收入刚好可以覆盖日常生活的支出费用。

◆ 为什么缺钱的总是我们

芒格说过两句非常著名的话。

第一句,“如果我知道自己会在哪里死去,一定不会去那个地方”。

第二句,“如果我想帮助某个国家,比如印度,我应该怎样帮助它呢?我应该先考虑什么会伤害它,只要不去做那些会伤害它的事情,就是帮它了”。

人生有一个万能的四大法则——不行就分、喜欢就买、多喝点儿水、重启试试。

◆ 富人思维

梭罗说,一个人的富有程度跟他能够忽略的东西的数量成正比。

不把囤积金钱本身当作金钱的价值体现,而是以通过金钱获取的好处来衡量它的价值。

我们追求财富也一定要看到财富背后的东西。钱是一种资源,资源在流动和交换中为我们带来的长期价值才是更重要的。我们要多训练自己对钱的看法。

富人思维就是能提高我们财富亲密度的思维方式,具体表现为不给自己设限,充分利用包括钱在内的所有资源努力达成目标,而不局限于自己现在的处境和条件。

◆ 理财先规划

“我理想的财务状况是什么?”

我发现,答案并不是某个具体数字,而是一种状态:在每一个时间点上,知道现在做的所有事情给了自己什么。在金钱上,它也足够覆盖掉我做的这些事情,就是收入完全可以让我们独立地做这些事情。

复利=FV(rate,nper,pmt,pv,type)

式中,rate为利率,nper为期数,pmt为每一期投入的金额,pv为初始投入本金,type为指定付款时间是期初还是期末,期初支付(输入1)或者期末支付(输入0或省略)。

你想过自己可以成为亿万富翁吗?听起来好像是天方夜谭?其实,如果你每年拿出7万元,然后按照7%这一稳定的收益率进行投资,70年后你就会成为亿万富翁!

◆ 会赚先会花:明智购物

purge

英: [pɜ:dʒ]

美: [pɜ:rdʒ]

vt.肃清; 清除,(使)净化; (使)通便;

n.泻药

第一招:搬家炸裂法

“炸裂”一词来自英文单词“purge”,是清扫和清除的意思。

设想一下,如果我们马上就要搬家,需要做一次有组织、有计划的大扫除。所谓的炸裂,就是在你奔向新生活前,迅速果断地把那些尘封已久,而且未来也几乎没有使用可能性的存货统统找出来,然后做个了断。

好东西法则

怎么判断一样东西有没有价值呢?教你一个简单的方法。

把你对一样东西的相对喜爱程度从1分到5分划分个标准,然后用这个分数乘以你每月使用的频率,所有低于10分的,都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考虑丢掉。

我们常见的错误是:

·购买瞬间,高估了单次购买的快感值,购买了不需要的东西。

·错误估计了实际使用时的场景(频率),买了过于粗糙的日用品。

乔布斯的购物原则

乔布斯曾经因为找不到满意的家具,整个客厅只放了一盏落地灯。这其实就是一种与其将就、不如坚持讲究的态度。我们拥有的东西不在于多,而在于每一件都恰到好处。

《格调》一书里就提过,在真正看不见的上流社会的生活里,完全没有我们想象中的名牌奢侈品,他们会花钱去定制自己喜欢的、真正舒适的东西。

所以,要想明智地为自己买单,要记得“我需要、我喜欢、我适合”的“三我”法则,时刻把自己真正的需求放在最核心的位置。

郑重地向自己提问

这件东西我需要吗?是健康需要、成长需要,还是虚荣心需要?

这件东西我喜欢吗?是真正喜欢,还是因为人云亦云而喜欢?

这件东西适合吗?是符合我的消费能力,而且适合我现阶段的生活状况的吗?

◆ 告别“月光”,先从这五步做起

合理的储蓄有另外一个名字:支付给“未来的自己”。

◆ 急需用钱时,你有哪些好选择

面对机会,你在最坏的情况下也能自己承担,就是最好的结果。

我们每年都有一次修改账单日的机会。如果遇到某次账单金额过大、还款吃力,可以充分利用这个机会,延长免息期。

◆ 公司为你提供的社保

·个人养老金:根据你的养老金个人缴费金额和退休年龄计算确定(来源于个人账户)。

·基础养老金:根据退休当年所在地职工平均工资和个人缴费年限计算确定(来源于统筹账户)。

在退休前需要累积缴纳养老保险满15年,才能够参与统筹账户的分配。否则你只能领回自己交的那部分养老保险,丧失了从国家的“养老金大金库”(统筹账户)分一杯羹的机会。

个人缴纳的全部医保和单位缴纳的部分医保(比如有的地方是30%)每年返还至个人医保卡中,可以刷卡买药、看门诊。

·符合一定条件的医疗消费可以统筹报销。

医保停止缴纳3个月后不再享受医保报销待遇,如再次缴纳,需要连续缴纳6个月,才能享受医保报销等,所以强烈建议长时间不缴纳医保的人,可以自己去社保中心个人缴纳社保,或者购买一份商业医疗保险。

失业保险基本参照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制定,根据工作和缴纳失业保险的年限不同,可以领取3—24个月的失业津贴。

即使你一直失业,也不能一直领取失业保险,有一定的时间限制,最长能领取两年。

生孩子相关的检查费、接生费、手术费、住院费和药费可以用生育保险报销,但是超出规定的医疗服务费和药费不能报销。此外,如果因生育引起疾病的医疗费也可以由生育保险报销。

在私立医院分娩,是不能享受生育保险的。

如果已经发生断缴,也不用着急。

1.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年限都是可以积累的,如果中断,缴够年限就可以。如果到了退休年龄,还是不够最低缴费年限,可以依照当地的规定办理延期缴费

2.医保一旦中断,医保待遇从中断当月的下个月起就停了,重新缴纳还是可以报销的。万一断缴,不少地方的医保卡会有一定时间的恢复期,在此期间只能手工报销。还有的地方规定,如果断缴超过2个月,会有6个月的等待期,这6个月中你是无法报销的。

一般的正规渠道只能缴纳三险(养老、医疗、失业),找代理公司可以缴纳五险一金。

◆ 住房公积金,只能等买房用吗

2015年出台的规定为大家带来了福音。对于那些无房的职工,只要连续缴纳公积金满三个月,无须租房发票、税票也可以支取住房公积金。

具体提取方法:当你连续缴纳公积金满三个月后,在证明自己与配偶都在本地无自有住房的情况下,携带租赁合同、租赁费用申请表等,就能去当地的公积金管理中心办理提取公积金业务。

可以提取公积金余额用于农村集体土地上的自建房,或者对现有的住房进行翻修或者大修。注意,这个和装修还是有一定差别的。

当和公司解除了劳动合同,也不打算去其他城市工作或者继续从事其他工作时,也可以对公积金进行一次性提取。

◆ 没买保险?可别先急着投资

单身期,建议尽早配置意外险和重疾险,并且补充医疗险。家庭形成期,尤其是买房以后,随着家庭经济责任大大增加,应该增加寿险。年纪渐长,步入老年后,则以意外险为主,根据身体状况还可以适当补充医疗险、防癌险等。

一个较全面的保险组合可以这样搭配:意外险+寿险+重疾险(健康险之一)+医疗险(健康险之二)。

重疾险更偏向于“雪中送炭”,确诊后即可按合同约定,一次性赔付全额。如果你提前配置了重疾险,一旦确诊患有重疾并及时理赔,顺利的话两周左右就能收到保险公司的全额赔付。说是“雪中送炭”,一点也不为过。

赔付金额根据保额而定,可用于治疗,还可做其他补偿。赔付的这笔钱还能用于收入补偿,作为治疗后的康复费用等,保障更全面。购买长期重疾险,每年保费固定,不会随未来身体变化而提高费用。

医疗险可以“锦上添花”,治疗后才能根据合同约定,报销医疗费用。不同于重疾险,医疗险要在治疗完毕后,才能去保险公司报销已花去的医疗费用。

目前,市面上不少医疗险都有几千元到1万元的免赔额。请仔细看一看免赔条款,不超过免赔额的医疗费用是无法报销的。具体的报销范围,强烈建议大家仔细阅读保险合同的相应条款。

另外,目前一些医疗险也在升级,针对一些疾病开始提前垫付医疗费用,越来越人性化。医疗险的赔偿只能覆盖治疗时的医疗费用,无法补偿我们的收入损失、后续康复费用等。在我们已经化解了财务风险后,报销补偿已发生的损失。

此外,医疗险一般为短期险,保障期限通常为1年。1年之后,如果想继续获得保障,要重新购买。

医疗险的投保对被保险人的健康状况是有要求的。年龄越大越容易生病,续保有问题的医疗险根本起不到长期保障作用。所以,续保是否有保障,续保有哪些条件,也是我们在购买医疗险时要关注的重点。

重疾险和医疗险的对比,如表5–2所示。

综合来看,面对重大疾病风险,重疾险的保障更全面。如何权衡,可以从以下几点来考虑。

第一,在年轻、身体好时,我们会优先考虑配置重疾险。如果预算充足,再考虑补充配置医疗险,价格也不贵,一般几百元就能搞定。

第二,重疾险的赔付、医疗险的报销互不影响。你可以用医疗险解决大额医疗费用,用重疾险赔付的钱更多地补偿康复期费用、收入上的损失等。

表5–2 重疾险与医疗险

第三,要是给父母配置保险,如果父母身体健康,选医疗险更合适。年事已高时购买重疾险,杠杆作用太小,有的保费支出甚至会超过保额,并不划算。

时刻记住保险的本质是转移风险

大家可以参考以下几个计算保费与保额的方法,确定自己的保险区间。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延伸阅读

《小王子》读后感_5500字


《小王子》读后感5500字

小王子经典语录:

【1】:狐狸说:“对我来说,你只是一个小男孩,就像其他成千上万个小男孩一样没有什么两样。我不需要你。你也不需要我。对你来说,我也只是一只狐狸,和其他成千上万的狐狸没有什么不同。但是,如果你驯养了我,我们就会彼此需要。对我来说,你就是我的世界里独一无二的了;我对你来说,也是你的世界里的唯一了。” --安东尼·德·圣-埃克苏佩里 《小王子》

【2】:星星发亮是为了让每一个人有一天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星星 --安东尼·德·圣-埃克苏佩里 《小王子》

【3】:如果你说你在下午四点来,从三点钟开始,我就开始感觉很快乐,时间越临近,我就越来越感到快乐。 到了四点钟的时候,我就会坐立不安,我发现了幸福的价值,但是如果你随便什么时候来,我就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准备好迎接你的心情了 --安东尼·德·圣-埃克苏佩里 《小王子》

【4】:“你们很美,但你们是空虚的。”小王子仍然在对她们说,“没有人能为你们去死。当然啰,我的那朵玫瑰花,一个普通的过路人以为她和你们一样。可是,她单独一朵就比你们全体更重要,因为她是我浇灌的。因为她是我放在花罩中的。因为她是我用屏风保护起来的。因为她身上的毛虫(除了留下两三只为了变蝴蝶而外)是我除灭的。因为我倾听过她的怨艾和自诩,甚至有时我聆听着她的沉默。因为她是我的玫瑰。” --安东尼·德·圣-埃克苏佩里 《小王子》

【5】:我太年轻了,甚至不懂怎么去爱她。 --安东尼·德·圣-埃克苏佩里 《小王子》

【6】:如果你爱上了某个星球的一朵花。那么,只要在夜晚仰望星空,就会觉得漫天的繁星就像一朵朵盛开的花。 --安东尼·德·圣-埃克苏佩里 《小王子》

【7】:我们整天忙忙碌碌,像一群群没有灵魂的苍蝇,喧闹着,躁动着,听不到灵魂深处的声音。时光流逝,童年远去,我们渐渐长大,岁月带走了许许多多的回忆,也消蚀了心底曾今拥有的那份童稚的纯真,我们不顾心灵桎梏,沉溺于人世浮华,专注于利益法则,我们把自己弄丢了。 --安东尼·德·圣-埃克苏佩里 《小王子》

【8】:一旦你驯服了什么,就要对她负责,永远的负责。 --安东尼·德·圣-埃克苏佩里 《小王子》

【9】:如果不去遍历世界,我们就不知道什么是我们精神和情感的寄托,但我们一旦遍历了世界,却发现我们再也无法回到那美好的地方去了。当我们开始寻求,我们就已经失去,而我们不开始寻求,我们根本无法知道自己身边的一切是如此可贵。 --圣爱克苏贝里 《小王子》

【10】:狐狸说:“我的生活很单调。我追逐鸡,人追逐我。所有的鸡都一个模样。所有的人也是。所以,我感到有点无聊。但是,如果你驯养了我,我的生活将充满阳光。我将辨别出一种与众不同的脚步声。别的脚步声会让我钻入地下。而你的脚步声却会像音乐一样,把我从洞穴里召唤出来。另外你瞧,看到那边的麦田了么?我不吃面包,小麦对我来说毫无用处。麦田也不会让我联想到任何事。这是很可悲的!但是你长着金黄色头发。当你驯养我以后,这将是非常美妙的一件事!麦子的颜色也是金黄色的,它会让我想起你。而且我也将喜欢聆听风儿吹过麦田的声音……” --安东尼·德·圣-埃克苏佩里 《小王子》

【11】:你在你的玫瑰花身上耗费的时间使得你的玫瑰花变得如此重要。 --圣埃克絮佩里 《小王子》

【12】:我始终认为一个人可以很天真简单的活下去,必是身边无数人用更大的代价守护而来的。 《小王子》

【13】:时间会缓和所有的悲伤,当你的悲伤被安抚以后,你就会因为认识过我而感到满足。 --圣爱克苏贝里 《小王子》

【14】:只有用心灵才能看得清事物本质,真正重要的东西是肉眼无法看见的 --安东尼·德·圣-埃克苏佩里 《小王子》

【15】:我会住在其中的一颗星星上面,在某一颗星星上微笑着,每当夜晚你仰望星空的时候,就会像是看到所有的星星都在微笑一般。 --安东尼·德·圣-埃克苏佩里 《小王子》

【16】:使沙漠显得美丽的,是它在什么地方藏着一口水井。 --圣埃克苏佩里 《小王子》

【17】:如果有人钟爱着一朵独一无二的、盛开在浩瀚星海里的花。那么,当他抬头仰望繁星时,便会心满意足。他会告诉自己:“我心爱的花在那里,在那颗遥远的星星上。”可是,如果羊把花吃掉了。那么,对他来说,所有的星光便会在刹那间暗淡无光!而你却认为这并不重要! --安东尼·德·圣-埃克苏佩里 《小王子》

【18】:所有的大人都曾经是小孩,虽然,只有少数的人记得。 --安东尼·德·圣艾修伯里 《小王子》

【19】:语言是误解的源头。 --圣爱克苏贝里 《小王子》

【20】:小王子:我那时什么也不懂!我应该根据她的行为,而不是根据她的话来判断她。她香气四溢,让我的生活更加芬芳多彩,我真不该离开她的...我早该猜到,在她那可笑的伎俩后面是缱绻柔情啊。花朵是如此的天真无邪!可是,我毕竟是太年轻了,不知该如何去爱她。 --安东尼·德·圣-埃克苏佩里 《小王子》

【21】:狐狸:如果你驯养我,那我的生命就充满阳光,你的脚步声会变得跟其他人的不一样。其他人的脚步声会让我迅速躲到地底下,而你的脚步声则会像音乐一样,把我召唤出洞穴。 --安东尼·德·圣-埃克苏佩里 《小王子》

【22】:“有一天,我看了四十四次日落!” 过了一会儿,你又说: “你知道,悲伤的人会爱上日落的。” “那么你是很悲伤了?”我问,“看了四十四次日落的那天?” 小王子没有回答我。 --圣爱克苏贝里 《小王子》

【23】:这是我的一个秘密,再简单不过的秘密:一个人只有用心去看,才能看到真实。事情的真相只用眼睛是看不见的。 --圣埃克絮佩里 《小王子》

【24】:也许世界上也有五千朵和你一模一样的花,但只有你是我独一无二的玫瑰。 《小王子》

【25】:我们肉眼看到的星辰,也许在亿万年前已爆裂死亡,此刻它们的光芒到达我的瞳孔,是最神秘的意外。 --安东尼·德·圣-埃克苏佩里 《小王子》

【26】:你知道的-当一个人情绪低落的时候,他会格外喜欢看日落…… --圣埃克絮佩里 《小王子》

【27】:如果你要驯服一个人,就要冒着掉眼泪的危险。 --安东尼·德·圣-埃克苏佩里 《小王子》

【28】:One loves the sunset, when one is so sad. 当一个人情绪低落的时候,他会格外喜欢看日落。 --安东尼·德·圣-埃克苏佩里 《小王子》

【29】:我的那朵玫瑰,别人会以为她和你们一样,但她单独一朵就胜过你们全部。因为她是我浇灌的。因为她是我放在花罩中的。因为她是我用屏风保护起来的。因为她身上的毛毛虫是我除掉的。因为我倾听过她的哀怨,她的吹嘘,有事甚至是她的沉默。因为她是我的玫瑰。 --圣爱克苏贝里 《小王子》

【30】: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星星,但其中的含意却因人而异。对旅人而言,星星是向导;对其他人而言,它们只不过是天际中闪闪发光的小东西而已;对学者而言,星星则是一门待解的难题;对我那位商人来说,它们就是财富。不过,星星本身是沉默的。你,只有你,了解这些星星与众不同的含义。 《小王子》

【31】:真正重要的东西,肉眼是看不到的。 --大老师 《我的青春恋爱物语果然有问题》

【32】:审判自己比审判别人难多了。如果你成功地正确审判了自己,那么你就是一个真正的智者了。 --圣爱克苏贝里 《小王子》

【33】:她其实是不愿意让小王子看到自己哭泣。她曾经是多么高傲的一朵花…… --圣埃克絮佩里 《小王子》

【34】:生活才不是生命荒唐的编号,生活的意义在于生活本身。 --圣·埃克苏佩里 《小王子》

【35】:当你抚平你的忧伤的时候,你就会是我永远的朋友,你要跟我一起笑。 --安东尼·德·圣-埃克苏佩里 《小王子》

【36】:玫瑰花:哦,如果我想跟蝴蝶交朋友的话,当然就得忍耐两三只毛毛虫的拜访咯。 --安东尼·德·圣-埃克苏佩里 《小王子》

【37】:因为是心甘情愿地沉溺,即使死亡也无须被拯救。 --安东尼·德·圣艾修伯里 《小王子》

【38】:因为忘记自己的朋友是一件悲哀的事情,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朋友,如果我忘记了小王子,那我就会变得和那些除了对数字感兴趣,对其他事都漠不关心的大人们一样了 --安东尼·德·圣-埃克苏佩里 《小王子》

【39】:狐狸:你看,看到那边的麦田了吗?我不吃面包,麦子对我来说一点意义也没有,麦田无法让我产生联想,这实在可悲。但是,你有一头金发,如果你驯养我,那该有多么美好啊!金黄色的麦子会让我想起你,我也会喜欢听风在麦穗间吹拂的声音。 --安东尼·德·圣-埃克苏佩里 《小王子》

【40】:使沙漠美丽的,是你不知道它在哪藏着一眼泉。 --安东尼·德·圣-埃克苏佩里 《小王子》

【41】:不知道你能不能明白生命叫做孤独,我就是这样,孤独地生活着,没有一个人真正跟我谈得来。 --圣·埃克苏佩里 《小王子》

【42】:成人们对数字情有独钟。如果你为他们介绍一个朋友,他们从不会问你“他的嗓子怎么样?他爱玩什么游戏?他会采集蝴蝶标本嘛?”而是问“他几岁了?有多少个兄弟?体重多少?他的父亲挣多少钱?”他们认为知道了这些,就了解了这个人。 --圣·埃克苏佩里 《小王子》

【43】:只有小孩子知道自己在找什么。他们把时间花费在布洋娃娃身上。因此对他们而言,洋娃娃就变得很重要。一旦有人将娃娃拿走,他们就会号啕大哭…… --圣埃克絮佩里 《小王子》

【44】:“你知道……我的花……我是要对她负责的!而她又是那么弱小!她又是那么天真。她只有四根微不足道的刺,保护自己,抵抗外敌……” --安东尼·德·圣-埃克苏佩里 《小王子》

【45】:我就在繁星中的一颗上生活。我会站在其中的一颗星星上微笑。当你在夜间仰望天际时,就仿佛每一颗星星都在笑……你--只有你--才能拥有会笑的星星…… --圣埃克絮佩里 《小王子》

【46】:夜晚,我喜欢聆听星星,它们就像五亿个小铃铛一样…… --圣爱克苏贝里 《小王子》

【47】:“所有的人都到哪儿去了?”小王子终于又开腔了:“在沙漠上,真有点孤独。” “人群里也是很寂寞的。”蛇说。 --安东尼·德·圣-埃克苏佩里 《小王子》

【48】:正因为你在你的玫瑰上花费了很多时间,你的玫瑰才变得如此重要。 --圣·埃克苏佩里 《小王子》

【49】:我不愿意人家粗心大意地读我的书,因为在这些记忆记下来时,我承受了太多太多的悲伤。 --圣爱克苏贝里 《小王子》

【50】:“你这的人们”小王子说,“在一个花园里养了五千朵玫瑰,但是他们却找不到自己所要寻找的东西。” --圣爱克苏贝里 《小王子》

【51】:你什么也不要说,话语是误会的根源。 《小王子》

【52】:我在想星星们闪闪发亮是不是为了要让每个人找到回家的路。他说:“看,我的那颗星星,恰好就在头上却距离如此遥远!” --安东尼·德·圣-埃克苏佩里 《小王子》

【53】:《小王子》的结局让我们陷入了两难的猜想:到底是幸福的活着,还是永恒的离别? --圣爱克苏贝里 《小王子》

【54】:倘若一个人对一朵花情有独钟,而那花在浩瀚的星河中,是独一无二的,那么,他只要仰望繁星点点,就心满意足了。 --安东尼·德·圣-埃克苏佩里 《小王子》

【55】:星星真美,因为有一朵看不见的花。 --圣埃克絮佩里 《小王子》

【56】:我想你心里清楚,你可以要求我做任何事,无论牺牲多大,无论何时,我都愿意。我写这段话不是要你感激我,因为你永远不会真的需要我,但是你在孤单寂寞时,想想我这段话,也许能够减少孤单的感觉。虽然你伤了我的心,但我原谅你的所作所为。 --安东尼·德·圣艾修伯里 《小王子》

【57】:当你真的喜欢一个人的时候 就会想很多 会很容易办蠢事 说傻话 --安东尼 《小王子》

【58】:能快乐旅行的,一定是轻装旅行的人。 --安东尼·德·圣-埃克苏佩里 《小王子》

【59】:对了,我要告诉你一个很简单的秘密。就是用心才能看见真实。真正重要的事,用眼睛是看不见的。 《小王子》

【60】:要想结识蝴蝶,就得先忍受两三只毛毛虫的叮咬。 --圣·埃克苏佩里 《小王子》

【61】:只有心灵才能洞察一切,最重要的东西,用眼睛是看不见的。 --圣·埃克苏佩里 《小王子》

【62】:夜里,你要抬头仰望满天的星星,我那颗实在太小了,我都没发指给你看它在哪儿。这样倒也好,我的星星,对你来说就是满天星星中的一颗。所以,你会爱这满天的星星...所有的星星都会是你的朋友。 --安东尼·德·圣-埃克苏佩里 《小王子》

【63】:一直朝前走,也走不了多远。 --安东尼·德·圣艾修伯里 《小王子》

【64】:人是没有什么时间去了解什么事情的,他们在商店里买那些现成的东西,但是没有商店可以买到友谊。所以人已经没有朋友了。如果你想要朋友,就请你,驯服我吧! --圣爱克苏贝里 《小王子》

【65】:她天真地显露出她那四根刺,随后又说道: “别这么磨蹭了。真烦人!你既然决定离开这儿,那么,快走吧!” 她是怕小王子看见她在哭。她是一朵非常骄傲的花…… 《小王子》

【66】:花是弱小的、淳朴的,他们总是用自己的方式保护自己,以为有了刺就可以显出自己的厉害。 --安东尼·德·圣-埃克苏佩里 《小王子》

【67】:花总是表里不一,而我太年轻了,不知道该怎样爱护她…… --圣埃克絮佩里 《小王子》

【68】:狐狸说。“对我来说,你只是一个小男孩,就像其他成千上万个小男孩一样没有什么两样。我不需要你。你也不需要我。对你来说,我也只是一只狐狸,和其他成千上万的狐狸没有什么不同。但是,如果你驯养了我,我们就会彼此需要。对我来说,你就是我的世界里独一无二的了;我对你来说,也是你的世界里的唯一了。” “我开始明白了。”小王子说,“有一朵花……,我想,她已经驯养了我……” …… 《小王子》

【69】:我从来没想过要伤害你,但你想让我驯服你…… --圣爱克苏贝里 《小王子》

【70】:我的花生命是短暂的,她只有四根刺可以保护自己,抵御世界,我却将她独自留在我的星球上了! --圣埃克絮佩里 《小王子》

【71】:这个熟睡的小王子最叫我感动的地方是,他对一朵玫瑰的感情--甚至他睡着了,那朵玫瑰花的影子,仍像灯光一样照亮他的生命…… --圣埃克絮佩里 《小王子》

【72】:人总是这山望着那山高。 --安东尼·德·圣-埃克苏佩里 《小王子》

【73】:在人群里也是很寂寞的。 --安东尼·德·圣-埃克苏佩里 《小王子》

【74】:人们早已忘记了这个道理。可是你不应将它遗忘。你必须永远对自己所驯服的东西负责。你要对你的玫瑰花负责。 --圣埃克絮佩里 《小王子》

《无声告白》读后感_5500字


《无声告白》读后感5500字

告白何以无声?

(一)

莉迪亚死了,可他们还不知道。

大概是因为死不见尸吧,她的家庭成员们拒绝相信失踪的莉迪亚已经死去,尤其是她的母亲玛丽琳。那些熟悉的日常生活情景开始一幕幕在玛丽琳眼前浮现,似乎等她再睁开眼,莉迪亚就会像往常一样掀开被子露出乱糟糟的头发,跟她说“早安”。哥哥内斯则开始回忆头天晚上有哪些异常,但是突然想起自己没有对莉迪亚说晚安。汉娜则提出莉迪亚被绑架的可能性。于是玛丽琳准备从莉迪亚的朋友入手开始调查,但是,莉迪亚似乎并没有朋友,只有勉强算认识的一些同学。挨个问去,一无所获。最后只好报警,菲斯克警官开始了常规调查。

星期四早晨天刚亮,警察抽干湖水,找到了莉迪亚。

莉迪亚是怎么死的?这是整部小说将要解释的问题。

然而第二章一开始,作者就给出了答案:

(二)

玛丽琳最希望与众不同,而她的母亲沃克尔夫人却是一位家政课老师,“家政课老师”这几个字似乎就充满了传统与保守的气息。

于是玛丽琳改变策略,做医生成了她的梦想。因为“做医生是她能想象到的最能与母亲的生活方式拉开距离的职业。”为了实现这个梦想,她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比如在辅导员异样的目光下选修物理课,比如在物理课拿到“A”后去到了只有她一个女性的化学实验室,并且在期中测验中拿到第一,让讲师不得不收起嘲弄的笑容,等等。“她一直喜欢用这种方式让人刮目相看。”

直到她遇到她的授课老师詹姆斯·李。

詹姆斯·李所教授的课程叫“美国文化中的牛仔”,“据说,课后作业是观赏影视作品《西部独行侠》和《荒野大镖客》”。课程本身听起来这么酷,课后作业又如此轻松,这样的课程当然会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哪怕今天也是这样呢,不是吗?不过在此我对玛丽琳选这门课的初衷有所怀疑,她这么刻苦学习(虽然不见得是爱学习)的姑娘,似乎不太可能选这种“水课”混日子吧?倒是“牛仔”这个词本身所代表的那种自由、放浪不羁似乎更有吸引力。不管怎样,她和詹姆斯·李就这样相遇了。

这位教授身高至多不过五英尺九英寸,甚至连美国人都不是,竟然要给他们讲牛仔的历史?学生们表示不服。在课程进行过程中,一些学生就大摇大摆地溜出了教室。而在玛丽琳眼里,他看起来像个穿着大人衣服的小男孩。下课时,他说“我在办公室待到下午三点”,“然后,他直视前方,对着远处某个不存在的地平线凝视了几秒,玛丽琳在座位上不安地扭动起来,仿佛他是在直接盯着她看。”于是她就鬼使神差地走进了他的办公室。一番交谈后,她吻了他。她知道,就是他了。因为她内心有个声音在说:“他明白什么叫作与众不同。”

但遗憾的是,这只是一种错觉。与其说詹姆斯·李懂得什么叫与众不同,倒不如说他是被孤立然后不得不“选择”离群索居。作为一个华人非法移民的后裔,他的最佳生存策略是拼命融入人群,极力避免与众不同。

(三)

沃克尔夫人极力反对这门婚事。甚至在婚礼上她还一直对玛丽琳念念叨叨“这样不对,玛丽琳,这样不对”,“你应该嫁给一个更像你的人”。言下之意,詹姆斯不像个美国人。但玛丽琳反而更坚定了自己的信念,越是母亲反对的,她越是要坚持,毕竟,她的最大的愿望就是尽可能远离母亲那种保守至极、乏味透顶的生活。至于她和詹姆斯结婚的决定,反抗母亲的倔强和对詹姆斯的爱,哪个更多一些?可能她自己也不太清楚,也并不重要,或许在她心里,这两者是多么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啊,所以当然要义无反顾,即便婚礼是她与母亲在余生的最后一次见面,即便她不惜把做医生的梦想往后放了又放。

然而让玛丽琳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婚后的家庭生活并没有那么充满激情。丈夫詹姆斯安于做一名兢兢业业的教师,成为教授是难得的一件喜事,然而玛丽莲对此反应冷淡。她自己整天忙着喂饱内斯、陪莉迪亚玩,这是她作为一个家庭主妇不得不承担的任务。甚至偶尔想起自己还有过梦想,提出要出去找一份助教的工作,也要引起丈夫的嘀咕:难道我一个人工作还不够养家糊口的吗?她对生活的期待在柴米油盐中一点点消磨,而她自己却浑然不知,只是感到一阵又一阵似有还无的窒息不时地将她笼罩。孩子,丈夫,房子,这就是她所要管理的全部了,而这恰恰是她曾拼死逃离的那种生活,但,它就像是一副无形的枷锁,悄然锁住了她。

直到沃克尔夫人去世。所有的遗物都会被扔进垃圾堆,就像这个人从来没有存在过,除了在烹饪书上宣扬妇道的文字旁边留下的无数的铅笔划痕,沃克尔夫人生命的印迹无处可寻。这一幕极大地刺激了玛丽琳,她母亲也曾梦想着过上金光闪闪、萦绕着香草味道的生活,最后却孤独终老,像一只困在这座空荡荡的小房子里的可怜苍蝇。对于母亲人生的渺小,她感到愤怒。于是她留下了这本烹饪书,要时时刻刻提醒自己。

在那个风雨交加的晚上,她暗暗下定决心,要逃离过去那压抑的生活。她一厢情愿地说服自己,她的家庭没了她照样会过得很好。在家里敷衍几天之后,她终于策划了一起出逃。悄然消失,无影无踪。但遗憾的是,几个月后,逐渐大起来的肚子让她不得不放弃这次出逃。

这次出逃对这个原本看起来很美满的家庭造成了深远的影响。玛丽琳算是彻底放弃了自己的梦想,但把它移植到了女儿莉迪亚的身上;而詹姆斯已经和助教路易莎勾搭上了,最后还被玛丽琳捉奸;莉迪亚则获得一个极其重要的信息——如果她不讨好母亲,母亲就可能会突然消失。

(四)

“不像她”的丈夫已经让玛丽琳绝望,于是有着一双好看的蓝眼睛、更像她的莉迪亚就成了她唯一的指望。玛丽琳希望女儿莉迪亚能够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成为一个与众不同的人,绝不要让她重蹈玛丽琳自己的覆辙。而对一个女孩子来说,没有什么比做医生更能与那种生活拉开距离的了。于是玛丽琳亲自辅导莉迪亚的课程,数学、物理、生物、化学。在玛丽琳眼里,莉迪亚就应该是“别人家的孩子”。莉迪亚逐渐知道她母亲想要的是什么,当母亲问她想不想做什么的时候,她的回答总是标准化的“是的,是的,是的”。于是,莉迪亚和玛丽琳之间达成了一种默契,这是一个交易,也是一个威胁。莉迪亚会努力做好玛丽琳交代的每一件事,作为交换,玛丽琳承诺明天还会陪伴莉迪亚。似乎只要莉迪亚有一丝懈怠,耳边就会传来玛丽琳从未说出的“怎么,你不喜欢这样吗?这样的话,可能明天你就见不到我了哦。”语气还是那么温柔,但让莉迪亚背脊发凉。

而詹姆斯,这个懦弱孤僻的男人,在他得到玛丽琳的那一天就害怕,“有一天,宇宙之神会认为他们不应该在一起而把她夺走,抑或是她意识到爱上他是不对的,于是就像突然闯进他的生活一样突然消失。时间一久,这种担惊受怕竟然变成了习惯。”于是自觉或不自觉地讨好自己的妻子。当妻子把已经把女儿逼得整天战战兢兢,完全没有她这个年纪该有的率真活泼时,他不但没能帮助女儿化解来自妻子的压力,反而用诡异的方式给女儿强加了另一种压力。他永远都在担心女儿像他那样无法融入人群,甚至看到莉迪亚在电话里和同学聊天时,他会露出欣慰的微笑,然而他不知道的是,她们聊的只是作业,全不是这个年纪的小女孩所应该感兴趣的其他东西。甚至当莉迪亚发现这点后会当着他的面假装和朋友聊天。在莉迪亚某一次生日那天,他特地为莉迪亚挑选了一份礼物。莉迪亚想,父亲亲自挑选的礼物一定是很特别的,比如学校里那些女孩带的那种很漂亮的金项链。但是当礼物从撕开的精美的包装纸中滑落到莉迪亚的膝盖上时,“莉迪亚觉得她的心仿佛掉进了冰窟窿”。那是一本书,《如何赢得朋友和影响他人》。“我觉得你可能需要它,它能帮你赢得朋友,变得更欢迎。”詹姆斯微笑着如是说。“太棒了,谢谢,爸爸。”莉迪亚微笑着如是说。

哥哥内斯似乎是唯一一个能够理解家里这种微妙平衡的人。他能够理解莉迪亚的苦恼,总是尽其所能保护这个可怜的妹妹,虽然在家里他们也是竞争者的关系,争夺父母的爱。但显然,有着一副中国人面孔的内斯,在有着蓝眼睛的妹妹面前,完败。对莉迪亚而言,这个家就像是一个漩涡,她拼命挣扎却无能为力,只有内斯一直拉着她,她这才不至于沉到水底。于是,当莉迪亚看到内斯的哈佛邀请函,突然一阵惊慌。她不惜剪掉邀请函,后来还把录取通知书藏在床底。但终于内斯还是收到了哈佛重新寄过来的通知书。在内斯参观哈佛的那个周末,莉迪亚心神不宁,似乎内斯从此就一去不复返,彻底抛弃她了。她忍不住给打电话,准备告诉他一件大事——父亲詹姆斯和玛丽莎有地下恋情。但内斯在电话里心不在焉语带奚落。“怎么了?妈妈抱怨你的家庭做作业了吗?”“昨天晚上吃饭的时候,你必须不停地说啊说啊说啊,他们的注意力都在你身上。我猜得对吗?”

莉迪亚目瞪口呆,说不出话来。他的哥哥内斯已经彻底变成了陌生人,在他眼里,这些没日没夜困扰她的事情根本不值一提。她还没来得及再说话,内斯挂断了电话,他说他没时间听莉迪亚说,并嘲笑着反问她为什么不把问题告诉杰克。而杰克,在内斯眼里就是那种乱勾搭小女生的不折不扣的坏男生,内斯反复警告杰克不许接近莉迪亚。但最终,莉迪亚还是上了杰克的车,她跟着杰克一起抽烟,甚至做好了准备和杰克发生关系。只是,杰克拒绝了她。因为杰克爱的是内斯。这一点,竟然是汉娜最先发现。是的,杰克是同性恋。他和那么多女生约会,似乎只是为了掩盖他是同性恋这个事实。他接近莉迪亚也不过是想从她嘴里知道更多内斯的情况,以及内斯到底是怎么看他的。然而内斯只把他看成一个骚扰他妹妹的小混混,拒之千里之外不说,还对他恶语相向。但杰克只是默默地关注着他,那么隐忍,那么卑微。

(五)

从母亲出走的那个夏天开始,莉迪亚非常害怕失去母亲和父亲,但不久发现,她最大的恐惧变成了“失去内斯”,“他是唯一理解他们家那种奇怪而脆弱的平衡的人。他完全清楚发生过什么。他总是托着她,不让她沉下去。” 那个晚上,内斯和莉迪亚一起坐在码头边,内斯竟然一把将莉迪亚推入湖中,而莉迪亚在下沉的过程中产生了一种解脱的快感。但随即,内斯温暖的手抓住了她。就在这一刻,她意识到一切都错了。这种依赖从一开始就是错的。之前是害怕失去父亲和母亲,而不得不继承他们的梦想,但这个交易带给她的只是无尽的痛苦;而后是依赖内斯,但内斯终究也要离开。为什么自己不能独立生活呢?于是,她对自己许下新的承诺,她要重新开始。

于是她下到小船里,解开缆绳,推了一把码头,小船朝湖中心慢慢漂去。直到“湖边的灯柱变成小点”,“她感到异乎寻常的平静和自信”。“仰望夜空,她觉得自己仿佛在太空漂浮,毫无羁绊,一切皆有可能。”是的,她需要这样一种仪式感,那就是溺水、踢水然后浮出水面,她相信经过这一番仪式,她就能以全新的自己迎接明天的朝阳了。于是,她满怀着希望,跨出小船,走进水中……

(六)

为何“告白无声”?因为沟通和理解的缺位。

小到家人之间的误解。玛丽琳和她母亲之间,莉迪亚和她母亲之间,詹姆斯和内斯之间,内斯和杰克之间,明明都存在着至少单向的感情,哪怕只有一方愿意倾诉或者愿意倾听,那么沟通的通道也不至于被彻底堵死,但遗憾的是,他们之间鲜有双向的交流。但又不得不继续相处,那就只能产生某种交易进而形成某种妥协了。但是强势者会一再提要求,甚至是以关爱对方的名义。但事实上,大多数的“为你好”只是一厢情愿罢了,甚至只是为自己可悲的失败的人生找一个接盘侠而已,这是何等的自私,何等的不负责任!而弱势者别无选择,只能一退再退,退无可退,最终崩溃。

大到文化之间的藩篱。在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尽管经过了60年代的女权运动、嬉皮士、黑人民权运动以及学生运动的洗礼,自由、平等和正义的普世价值开始为人们所接受,但是一些传统的文化藩篱却依旧根深蒂固不可撼动,比如种族歧视。长着一副中国人面孔的詹姆斯即便身为人师晋升教授,也仍然得不到社会的普遍认可和身边人的基本尊重。这也导致了玛丽琳向她示爱时,他是如此激动,就像是溺水的人看到岸上人扔过来的绳索,只知道死死地抓住她,甚至都没有考虑他们之间是否有真正意义上的爱情。在玛丽琳性情大变后,他的出轨对象——助理玛丽莎,也依然长着一副中国人面孔,他们之间的交往,更像是文化孤岛上两个孤独的人的相互拥抱取暖。

沟通和理解的缺位,让这个家庭脆弱到了极点。第一次危机,玛丽琳的失踪就几乎摧毁了这个家庭,每个家庭成员都失魂落魄,生活一团糟;第二次危机,莉迪亚的死亡,终于打破了这个家庭一直存在的微妙的平衡。让人略感安慰的是,玛丽琳和詹姆斯重新意识到了彼此的存在,只是代价,未免过于沉重……

暑假赚钱有感600字


虽然我现在正在读书,但是长大后还是要努力赚钱来赡养父母的。我们每一天的零花钱都是父母给的,现在我们的经济是要依靠父母的,但是到我们长大后就反过来了,因为那时父母已经老了,我们还强劲有力。通过了赚十元钱的这一次活动,让我懂得了许许多多的道理,也让我在这一次活动中长大了许多。

我是给爸爸捶背赚到的十元钱,虽然这是在自家做的事,但是收获还是不少的。我十元钱,虽然捶的没有那些专业人士捶的好,但是我还是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了。

刚开始捶的时候以为半个小时很快就过去了,可是我万万没有想到时间竟然过的那么的慢。实话告诉你们吧!其实我还多捶了五分钟呢!刚开始的时候有些不乐意,但是我又想了想:人刚开始做事的时候总是要大度一些的吧!所以我就下属不计上司过吧!捶背期间我把爸爸当成自己的上司来看待,

当然了,爸爸当成把看成我下属来看待了。捶背的时候我在那儿想:该怎么捶呢?如果我真的是在一家店子里客人捶背的话,如果总是用那一两招来捶的话,未免有些烦,所以我边捶边想。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想出了几种捶法:1、捏肩膀2、捏脖子3、捶肩膀4、按太阳穴5、把两只手合起来弄得像一把枪一样,张开来捶背,捶的还有响声6、捶背7、拍背8、捏背

经过这一次赚十元钱的活动,让我明白了:赚钱原来是如此的辛苦,既要靠胆量又要靠健壮的身体。更何况像我们的父母现在这样的身体,又要努力赚钱,又要管教子女,这是够累的了!所以在今后的日子里我要更加的孝顺父母,努力读书,争取以后让他们过上衣食无忧的幸福生活!

《娱乐至死》读后感_5500字


《娱乐至死》读后感5500字

唯见长江天际流

——读《娱乐至死》

1、你是哪一派?

全民娱乐的时代,尼尔·波兹曼的声音显得如此“不合时宜”。所以,这本经典不被众多人阅读是理所当然的了。

大学时,室友Z来自江苏,主修对外汉语,辅修新闻学。她喜欢看书看报,是《南方周末》和《锵锵三人行》的铁杆粉丝。另一位室友M来自吉林,是SJ组合的超级迷妹。尤其是帅气的韩庚,把她迷得神魂颠倒。

毕业多年,我的脑子里还能记起这样的画面:下课回到宿舍,Z同学津津有味地看窦文涛和嘉宾谈天说地、针砭时弊,M同学被SJ的真人秀节目逗得哈哈大笑。像我这样的“自由派人士”,学习累了,就暂时加入M同学的阵营,看满屏帅哥活蹦乱跳;太闲散了,就自动归队到Z同学阵营,听窦文涛“胡说八道”。

同处一间宿舍,Z同学和M同学能友好相处,但在娱乐方式上,交集甚少。我欣赏Z同学的自律与克制,总能对众人趋之若鹜的娱乐方式保持距离,也羡慕M同学的活泼和开朗,哪怕是到了期末临时抱佛脚的时候,也要关注SJ的一举一动。压力再大,看一期节目就好了。实在不行,看完后再逛个贴吧,妥妥的治愈了。

即便如此,我很清楚地知道自己成不了Z同学,也无法拥有M同学的生活状态,反倒是乐意做个“自由派”。

《娱乐至死》是Z同学喜欢的书。看这本书,我像是回到了学生时代,回到了Z同学的队伍。

我还是当年的“自由派”。你是哪一派呢?

2、媒介之下,鸿沟之上

《娱乐至死》初版于1985年,至今已有三十余年。当时的背景是电视时代蒸蒸日上,电视改变了公众话语的内容和意义,政治、宗教、教育、体育、商业和任何其它领域的内容,都日渐以娱乐的形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而人类无声无息的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心甘情愿,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种娱乐至死的物种。

三十多年后的今天,互联网大潮席卷全球,电视的霸主地位已逐渐让位于互联网。据 eMarketer 数据,中国成年人每年每天花费在移动设备上的时间将达到 2 小时 39 分钟,较去年上涨 11%,而每天观看电视的时长预计为 2 小时 32 分,较去年下滑 2%。这意味着,今年国内成年人用户使用移动设备上的时间将第一次超过使用电视的时间。

移动网络对公众生活的影响渗透到每一个角落。在今天的中国,十八线以外的小乡村里,农民拿着手机刷微信,甚至逛淘宝,不足为奇。

波兹曼说,某个文化中心流的媒介对于这个文化精神重心和物质重心的形成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偏远地区,利用网络发家致富的典范不少,但对很多人来说,移动网络是他们的精神吗啡。

不管你有没有体验过,说到快手视频App,相信很多人都不会陌生。这款中国第一大短视频应用,日活量超过千万。当你打开这个软件,肯定会纳闷如此低俗、简陋、粗糙的app为什么是中国短视频App的榜首?因为其用户人群是海量的乡村人口。

打开快手,一个个自虐视频、低俗黄段子和各种行为怪异的人、残酷而荒诞的场景,甚至令人不适的画面,让你隐约看到了光鲜时代的暗面。据说,在快手上,最容易火的一招就是自虐。所以上面充斥着自虐的视频:自虐式喝酒、自虐式吃东西、炸裤裆、跳冰河。如果不加解释,你或者以为是电影拍摄。

大家只会把这个当作一个猎奇的花边新闻,却不会深究其背景。这不是个例,而是一个群体,一个庞大的在快手上自虐的群体。更残酷的不是自虐,而是快手中儿童的精神世界。

十二三岁的少年鼓王,他已经辍学,跟着戏班子在广袤的乡村丧事大舞台迸发能量,自由张狂;海量公开秀恩爱的小孩子,他们秀恩爱、秀怀孕,其中的最小的孕妇十五岁……

主流世界都把视角聚焦在跑的飞快的一线城市,而把农村和来自农村的人忘在脑后。快手中的世界和北上广深完全是两个没有共鸣、没有交集的世界。

就像是同一张纸上的两个圆圈,虽然在同一个空间,但几乎没有交集,两个圆圈之间也难以流动和沟通。所有的资源、权力都在属于那个北上广深一线城市的圆圈里,而在农村那个圆圈里,虽然人数众多,但资源和机会却少得可怜,两者之间横着看不见的结界。

一边是高铁飞驰,高楼林立的北上广深,一边是快手中混沌沉沦的中国农村。两个如黑白一样对称的板块,正好构成了一个完整真实的中国。

显而易见的是,黑白板块之间的鸿沟越来越大。

3、杀不死你的,让你自杀

天主教对人类罪恶进行了分类,最后归总为“七罪宗”: 贪食、好色、贪婪、愤怒、懒惰、妒忌和傲慢。“七罪宗”为人类所有罪恶的根源。

科技在来满足人性的“七宗罪”方面,可谓“润物细无声”。

两个月前,一篇名为《被手机游戏围困的乡村和未来》的文章,刺痛不少人的痛点:

“短短的几天假期里,我见识了手机游戏的巨大威力——除了睡觉,哪怕吃饭、上厕所、走路,村里的青少年手中也往往横着手机。聊起游戏,他们不由眉飞色舞;谈起别的,则表示兴趣缺缺,甚至压根不答话。”

这篇文章是一个教育工作者的春节返乡手记。关于青少年与游戏,他描述的情景,只是冰山一角。

何止农村,城市也好不到哪里去。沉迷、困扰、失控、与现实世界的联系越来越远,手机游戏,正在一步一步毁掉孩子的未来。

看看《中国游戏产业报告》就知道,2017年中国游戏用户规模达到了5.07亿人。早在2017年2月,《王者荣耀》的日活跃用户便达到8000万人, QuestMobile数据显示,《王者荣耀》单日使用次数一度达到8.2次,人均最高单次时长则为5.1个小时。《绝地求生》《荒野行动》等“吃鸡”游戏火爆之后,更是侵蚀着大量青少年的宝贵时光。

这些游戏对很多青少年而言,意味着生活的全部。

在网络扁平化发展的情况下,只要有足够的资源,一款游戏能够轻松占领许多网页和榜单的显要位置。

近些年,随着《穿越火线》《英雄联盟》《王者荣耀》和“吃鸡游戏”的相继火爆,青少年的选择更多了。

同村的许多小学生都表示,哪怕每个游戏被限定只能玩2个小时,每天换5种游戏,一样能玩10个小时。更有聪明的说,随便拿父母的身份证号注册,玩多久都不会有影响。果真是“地球不爆炸,游戏不放假。宇宙不重启,玩家不休息。”

面对防不胜防的手机游戏,学校里有教师激愤地说:“横着拿手机的都不是好学生!”

一百年前,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呼吁“救救孩子”,如今言犹在耳。

在这个严重的社会问题面前,延伸出的辩论有很多。拥护者说,持刀杀人不能怪刀。但是他们没有想过:刀不会诱人杀人。

网络游戏不是单纯的“刀”,它的诱惑力才是。当不良游戏被一遍又一遍地示范时,青少年会不知不觉沉迷其中。

在人性的弱点面前,网络科技只要巧妙的动动手指,让人骇然的事情就会发生:那些杀不死你的,终将让你自杀。

4、边界在哪里?

微信产品经理张小龙曾说,他不希望用户长时间被粘在微信上,而是应该“用完即走”,他觉得这样才是一款好的产品。

相比于众多为增强用户粘性而绞尽脑汁的产品经理,张小龙的格局一下子就摆在那儿了。

哲学上有一个词叫“异化”。这个词源自拉丁文,有转让、疏远、脱离等意。在德国古典哲学中被提到哲学高度。黑格尔用以说明主体与客体的分裂、对立,并提出人的异化。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异化是人的生产及其产品反过来统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

当人长时间沉迷于网络无法自拔,实际就是人的“异化”。这究竟是一件好事还是坏事?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这个问题恐怕不能单纯的用“好”或“坏”来回答了。

凯文·凯利在《失控》中有一个重要预测:未来的科技和组织,会越来越接近像有生命的生物有机体那样,呈现出“有机体化”的趋向。

在探索生命本质特性,或者说“生物本性”,有一个“边界最大化”定律。就像两个大的地理环境的交界处,可以看到更多的物种多样性,大多数创新来自于现有技术的边缘。

如果说“科技与人文”的边界催生了苹果这样独特的物种,那么,我们如何知晓文化、商业、科技等领域的边界?对此,KK回答了三条指标:

A、边界通常在现有的法律还难以界定的领域,称之为“律师看不懂”。

B、边界通常有自己的亚文化因此催生了很多的行话俚语,称之为“一般人听不懂”。

C、边界通常吸引了大量年轻人的关注,称之为“年轻人扎堆”。

如果你发现了这些现象,你可能就找到了边界。

想到时下火热的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以今日头条为例,据说在头条,产品经理的地位是很低的,一切交给数据,数据说了算。在大数据技术下,AI集成了比产品经理强大得多的对各种各样用户的理解和服务能力。

如果用户是一个猥琐的人,热衷于在今日头条上刷低俗的内容,他一打开今日头条页面,看到的全是他想要的。作为一个产品经理可能很难接受:难道我要提供这样一个界面吗?但是作为AI来讲就无所谓,科技比人更懂你。

KK在另外一本著作《科技想要什么》里面说,现在人类已定义的生命形态仅包括植物、动物、原生生物、真菌、原细菌、真细菌六种,但技术的演化和这六种生命体的演化惊人相似。技术应该是生命的第七种存在方式。技术是生命的延伸,它不是独立于生命之外的东西。

当人工智能技术日益成熟,边界在哪里会不会是一个“伪问题”?

5、娱乐之后,还剩什么?

写这篇文章前,碰巧刚读了梁宁谈产品的一篇文章。此刻,浮上脑际的别人问梁宁的问题:人与人的差别在哪里?

我很喜欢梁宁的回答:底层操作系统不一样。

何谓一个人的“底层操作系统”?用梁宁的话说,如果把人想象成一部手机,人的情绪就是底层操作系统,能力只是手机里面的一个App。

底层操作系统如何决定一个人的人生轨迹?这其中,最绕不开的情绪是愉悦、痛苦和恐惧:成就最高的人中,他们有一个比快乐更重要的天分——痛苦。巨大的痛苦让他们无法停下来,不断前行;恐惧决定一个人的边界:你的操作系统只能支撑你到这了。因为恐惧,你无法再继续前行。愉悦决定一个人的方向:你不厌其烦的地方,就是你的天分所在。

痛苦和恐惧很好理解,“愉悦”会给我们一种错觉:是娱乐带给我们的东西吗?不是。这里的“愉悦”有别于娱乐后的快感。理解“愉悦”,先要知道什么是“感官兴趣”、“自觉兴趣”和“志趣”。

梁宁举了个例子:

刷抖音只是“感官兴趣”。这种兴趣很原始。好奇,多变,不稳定。就好像你在抖音上刚被一个小哥哥/小姐姐撩得动了心,下一秒又被一个更美的迷住了眼。这样的我们和一只追逐毛球的猫没什么区别。我们不停地被主人手中变幻的玩具所吸引。外界的刺激决定了感官兴趣的长度和强度。这很动物!

当你开始琢磨怎么拍,怎么运镜,怎么设计分镜头,你就进入到“自觉兴趣”。“感官兴趣”是被情绪和本能驱动着,“自觉兴趣”则加入了思考和学习。你在网上搜“抖音运镜教程”,一个动作一个动作练习,然后串联起来。第一遍太笨拙,所以你又拍了一次。

当你持续投入1万个小时,成为一个小网红时,“自觉兴趣”就变成了“志趣”。“志趣” 是把”感官兴趣”通过学习变成了能力,通过能力寻找平台获得了价值。所以“志趣”的第一个标志:你可以接广告赚钱了!

但是,每天更新压力很大?黑粉吐槽你段子没新意?你内心要有足够的动力,去忍受兴趣变成工作之后不愉快的部分。这是“志趣”的第二个标志。

让你持续快乐的事情,是你的天分所在。但你得区分这种快乐是“感官兴趣”、“自觉兴趣”还是“志趣”。你需要“刻意练习”,最终获得“志趣”。

有个朋友酷爱旅行。旅行就是一种“感官兴趣”。看山看水看美女,不用工作。谁不喜欢?但他坚持把旅行中的见闻写成文章,有意识地运营微博,这就变成了“自觉兴趣”。最后他把文章攒成书,微博月收入超过10万,还在丽江开了客栈。旅行就变成了“志趣”。

能力只是app,情绪才是一个人的底层操作系统。愉悦指引方向,痛苦提供能量,恐惧决定边界。要深入了解一个人,看他的愉悦、痛苦和恐惧。要深入了解你自己,内观你的愉悦、痛苦和恐惧。

回到正题。淹没在娱乐的狂欢中,一切都成了快感。痛苦?恐惧?愉悦?不存在的。

如果说获得快感也是一种能力,且这种能力是一款App,那么,你的底层操作系统在哪里?

6、唯见长江天际流

在《娱乐至死》中,作者对让位于电视的印刷时代颇多留恋。印刷时代,媒介以文字为主。尼尔·波兹曼说,文字比口语更接近真理,那个时代的人们有着更高的理解力,大众喜欢辩论和演讲。

进入电视时代,一切都变了。波兹曼质问:用当今的标准来衡量,那时(印刷时代)的听众具有超常的注意广度。今天有哪一个美国听众能够容忍7个小时的演讲?或者5个小时?甚至3个小时?尤其是在没有任何图片的情况下?

但是,又如何?电视时代势不可挡。

三十余年后的今天再反观电视时代,一样能发现让人留恋的东西:比如多年前,一家人可以坐在一起看电视,对电视节目各抒己见。这种沟通与交流形式,在网络时代,已经不多见了。

当网络走进千家万户,每个人的注意力都被海量的信息瓦解。人与人之间,能聊到一块的越来越少。哪怕一家人,有限的沟通之后,各玩手机,互不打扰。

但是,又如何?网络时代势不可挡。

在历史的长河里,没有逆流而上一说。站在河岸上的人,清醒也罢,糊涂也好,只能顺流而下。

放眼望去:唯见长江天际流。

《大秦帝国(套装版)》读后感_5500字


《大秦帝国(套装版)》读后感5500字

整整一个冬春交季,历时461小时。读完了孙皓晖老师16年艰苦创作,共500余万字的鸿篇巨著。心中不禁感慨万千……《大秦帝国》原著,共分《黑色裂变》《国命纵横》《金戈铁马》《阳谋春秋》《铁血文明》《帝国烽烟》六大部。作者孙皓晖:曾任西北大学法律系教授,获国务院首批特殊津贴的专家,1993年秋天—2008年4月,历时15年创作的《大秦帝国》504万字。这是目前唯一一部全面、正面表现秦帝国时代的长篇历史小说。最初接触大秦帝国是2008年左右,观看一部《大秦帝国之裂变》的历史电视剧,由黄健中导演执导,孙皓晖编剧,侯勇、王志飞、高圆圆、杜雨露、李立群、许还山等领衔主演。当时熟悉这部以商鞅为轴心的历史大戏里,王志飞演绎的战国名士商鞅,打动了观众。政治戏和男人戏,秦国的强势崛起,既是颂歌又是悲歌,这一出灿烂的悲喜剧,通过本剧客观地表现出来了。有着浩荡感激的伟岸情怀,故事大开大合,人物性情豪放,生死坦荡,对自己负责、对理想忠诚,无论观众站在什么角度去评价,都有自己的话说,一部电视剧让人有话说,说得痛快,抒发胸襟之内的块垒

民心啊,人性。质朴至高的民心人性。

商君归来兮,三生为神。夫人归来兮,三世圣女。

看到商於人民为商君的至高葬礼篇,又忍不住落泪了。

旷世的红颜,千古的爱妻,肝胆的君臣,惊天的伟业。集此一生的昭昭大德、磐磐大才,极刑车裂又何妨?!轰然车裂,也是成就他不朽英名的感叹号!他就是万古强臣,商君--卫鞅。千秋功罪,但与人评!!!

古往今来,到哪里去找这样的为政者?!血性的时代,催生了血性的王者与臣民!

当殚尽竭虑,呕心沥血,和卫鞅厉图变法,在血性秦国由弱变强历程中,有着不可磨灭功勋的国君嬴渠梁,英年呕心沥血而逝,下葬之时。上苍落泪降悲雨,黄土路滑马不行。当下,数百老秦人。泪请抬灵上山。大雨中,万千乡野匹夫为国君义勇抬灵。

“雨幕无边,天地肃穆。白氏老族长向灵车深深一躬,举起令旗,猛然跺脚,嘶声哭喊:老秦人哟。送国君哟,好国君哟,去得旱哟,日子好哟,公何在哟。一声号子,老泪纵横,齐声呼应,万众痛哭。雨雾萧萧,天地变色。妇孺挽手,童子噤声”。

更别说他,山无棱,冬雷震震,夏雨雪,乃敢与君绝,的传奇爱情!他就是,秦孝公,嬴渠梁......

我喜欢历史,之前却不喜欢历史小说,究其实,是怕自己本身薄弱的辨别力被荧幕剧本似的历史小说误导。只是零敲碎打看一些史书,最是感兴趣的莫过于春秋战国时期,那个“多事之时,大争之世”、那个“凡有血气,皆有争心”的500年的乱世激发了文人武士最大的光芒,百家争鸣、变法改革、信人奋士,诞生出一大批卓越的治世之能臣。

鲁迅先生曾说过,三国最宜做小说,春秋战国最不宜,大概是因为春秋战国诸侯并立、人物众多、事件庞杂、史料难辨、取舍实不易。凡此种种,更显得《大秦帝国》成书的难能可贵。本套书籍共6卷11本,从秦国秦孝公商鞅筚路蓝缕的法治裂变起,经秦惠文王张仪司马错的继承法治约纵连横、秦昭王白起范雎的金戈铁马远交近攻,到始皇帝李斯王翦蒙恬的大一统,包括期间不甚作为但也最终顺利过渡的秦武王四年举鼎而亡、孝文王与庄襄王孱弱四年身亡,共历一百六十余年六代七位君主,最终完成了一场伟大的帝国革命,扫六合而一统天下,建立起一个强大统一的帝国。书中每一行每一页都充满着智慧方略、阳谋政治的风骨,奋发惕励、强势生存的精神,充满着来自中国原生文明时代的英雄风骨与本色灵魂。作者写此书的初衷也是为了让中国文明源头不再因后世朝代的政治性需求而将那个煌煌璀璨的帝国功业被简单粗暴的“暴秦说”掩盖误解,而以更加客观更加丰满更加公平的姿势让后世了解。

作者孙皓晖以深厚的历史底蕴用小说为载体却最大程度的尊重历史并反思历史,宏伟地勾勒那段历史,细腻到人物的饮食起居、深刻到人物的心理剖析与性格因果,将这段历史中形形色色的英雄与奸佞的神奇故事与悲欢离合以生动串联,编织了那个社会文明框架及其所凝聚的文化传统及中华民族的巨大精神支柱。

黑色裂变

秦孝公接手君父连年征战留下的积贫积弱的秦国,在“六国卑秦”的现实无奈下,奋力而为,“求贤令”敢于细数先辈为政谬误,敢于与天下能让秦国变强变大的有志之士共分国土,让身在战国初期最为强大的魏国而不得志的商鞅感奋不已,从此历史上出现了绝无仅有的君臣共事。商鞅以其出色的法家理念在秦国掀起了一场空前绝后的彻底变法,从诸侯到郡县,国家管理如臂指使;从井田到阡陌、废除奴隶制、鼓励耕战爵位制,国家人民闻战则喜;刑上大夫、礼下庶民,法令统一、上行下效,国家精神奋发不已……历经20年彻底变法,民有余粮、兵有精武,整个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大变革,最重要的是,政令稳定、执法从严,为后世大出天下奠定了稳定而厚实的治理基础。

战国之世,变法是大势所趋,王道大而无当,谁先变法谁先强大,谁变法彻底谁持续强大。魏国经李理吴起变法一跃成为战国初期第一大强国,韩国齐国相继变法也都强大一时,之所以唯独秦国变法最终统一华夏,最重要的原因是秦国变法最为彻底持久,这不仅得益于商鞅乃彻头彻尾的法家奇才,更得益于秦孝公海纳百川般的心胸与罕见的政治手腕,从不担心商鞅的功高盖主,从不忌惮不遏制商鞅之权,让其才酣畅淋漓的发挥到极致,而只做变法能臣背后的权利支撑,一次一次化解政治危机于无形。令曾经卑秦的山东士子感慨“公之胸襟,图霸小矣,当王天下”而羞愧自杀,令千年阴蛰的甘龙复辟数年竟无处着力。历史上功全之后惨死的能臣何其多,历史上被离间的同道君臣何其多,血淋淋的历史都反衬出秦孝公商鞅“公如青山、臣似松柏、永不相负”的罕见君臣共事。

国命纵横

秦孝公之后的秦惠文王最厉害之处不在军事,而在坚定全盘维持了变法,让法治经两世而巩固得以延续。这也是其余战国变法而最终亡的主要原因。虽然第二部的张仪苏秦年代错位、战国四公子年龄差距有误,但不影响大历史观大历史事件。

秦国强大后,以大将司马错的军事奇才长途奔袭楚国粮仓,攻占中原三国魏、韩、赵与秦国的拉锯国土,山东六国嫉妒奋恨,遂合纵攻秦。此时,山东六国权利层的腐朽钩心展漏无疑,六国各有龌龊、天生将才如信陵君被忌惮不用,四公子在挂六国相印的苏秦带领下,疲于奔波,最终结局可想而知,合纵大败。

这里要说说司马错,秦国的大一统固然离不开四代英明的君主,固然离不开治世之能臣如商鞅、张仪、范雎、吕不韦、李斯,但治世之才基本来自山东六国,秦国无士子是当时公认的卑秦现象。但是,秦国统一的历史上,涌现出数个有大将奇才的本土化军事家,不止战场统兵如神,而且战场之外颇有大局意识,如司马错、白起、王翦、王贲,都是老秦人,不逞匹夫之勇,性格沉稳果决,堪称天生的兵将之才。司马错能在战国列强纵横自如、天下第一利口张仪的大势分析下,独具慧眼提出攻占巴蜀的战略,为后代出兵大一统奠定了殷实的后勤保障,诚可贵也!

再说说山东六国的合纵攻秦,之后章节还有数次合纵,秦昭王时长平大战后白起拒领兵,赵国在近乎亡国时信陵君盗窃兵符统兵而胜,虽然这和当时秦风低徘徊有关,但是也展示了信陵君的战将之才。而信陵君在此次战胜之后,并没有被故国魏国重用,反而因盗窃兵符不敢回国,赵国也因忌惮信陵君而背信弃义,不但不向魏国施压而且在赵国也搁浅了信陵君,致其最终身死异乡,可悲呼!可叹呼!亡六国者,非秦也,六国也,此之谓也!

第二部中作者有意淡化苏秦张仪建功立业的欲望,而着重下笔成苏秦张仪为天下营造成一个公平的大争之世而努力,有点自相矛盾。张仪最初选择的是山东六国,苏秦最初选择的是秦国,从此点可以看出苏秦比张仪更具有大局洞察力。而后阴差阳错,苏秦功业在六国,挂六国相印,而张仪只能选择秦国。然在秦国,张仪得到了君上的无限信任与雄厚国力的支持,而苏秦疲于奔波腐败龌龊的六国而无力自拔,此时,如果不是苏秦强烈的功业心,怎能解释他去强扭甜瓜,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张仪最终实现了自己的功业目标且全身退,苏秦却奔波一生最终被刺客暗杀,这结局固然和两人所选国家的命运有关,更和两人的性格有关,张仪豪爽不羁,和四公子明如政敌却终成友,苏秦孜孜辛劳也和其嫂其妻前倨后恭的态度有很大关系。

金戈铁马

秦惠文王之后是四年举鼎而亡的秦武王,他最大的贡献说实在点,就是死的早。以他喜用力大如牛的武夫性格,如果长期把持朝政,加上甘茂的曲意奉承,秦国估计会迅速弱下来,还好,他死的及时,并且确立的继位者弟稷乃明君明主,历史还是有很多偶然性的。

秦昭王在位五十六年,但是前期都是其母宣太后、其舅魏冉掌控朝政。秦昭王最难能可贵处在于不卑不亢,不因无实际掌权而急吼吼反抗、也不因无反抗而荒废朝政,但凡国事要事,可参加的一定参加,认真听取各方大势,认真说出自己所判,这样在宣太后之后,才能无缝链接地除去四贵接手国政。

秦昭王在范雎提出远交近攻的方略下确定了统一天下的具体步骤,实施这个步骤的主要是赫赫奇才武安君白起,对他的军事才能有目共睹,然历史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主要因长平之战的“杀降”,走进历史的迷雾,当时长平之战历时三年,若不是赵国用纸上谈兵的赵括换掉善于坚守的老将廉颇,结局亦未可知。战场厮杀赵国死伤20余万,其余20余万战败受降,试想,白起能怎样,放了这些人,三年仗白打了,管着这些人,那得耗费多大精力人力还未必能保其稳定。这个历史难题,摆在了一代战神面前,君上不明示、丞相打哈哈,武安君白起最终杀降,一举将一生赫赫功业颠覆,落得个“人屠”称号,令人唏嘘!秦国终在他金戈铁马下,成为战国中期最强大的国家。

铁血文明

秦昭王暮年执政难免偏差,不过比起历史中前清后昏的君主还是好很多,最终确定了合适的继承者。秦孝文王、秦庄襄王两代仅四年,在弃商从政的吕不韦经营下,最终有了千古第一帝嬴政登台。

吕不韦可谓功过相抵,要不是他独具慧眼、为政之才,就不可能有嬴异人返国更不可能有后来的嬴政,而他又因与赵姬纠缠不清的感情而最终导致了嫪毐之乱,间接导致了秦王嬴政废除后制,不立皇后而无嫡系太子,从而在始皇帝之后留下那么大的权力真空,被赵高胡亥祸害三年,大秦帝国轰然倒塌。

秦王嬴政就是大名鼎鼎的秦始皇,历史对他的误解、对整个大秦帝国的误解何其深,这也正是作者写此书的原始动力。嬴政乃天生的铁腕政治家,果决刚毅的大气魄大器局的为政魅力让身边聚拢了一大批大家大才,没有掌权前就提前物色好的王翦蒙恬,成为后来帝国统一过程中集政治军事于一体的两位赫赫大才;敢于承认错误并立即改正后全盘接受的李斯,成为帝国盘整华夏最重要的决策制定者;敢于大胆启用有将才但无大战统兵经验的王贲,成为仅次于其父王翦的军事干才,等等等等……这些,只是他作为一个出色的政治家的一面,还有难能可贵的一面是在他统一华夏之后展现出来的,那就是具有长远发展的大局观与洞察力。统一文字、确立郡县制、确立法治治国,这些举措都让已过去两千年的后世还在享用着延续着!还有一点,秦二世时帝国大乱,烽烟狼藉,当时平乱的只有章邯手下的刑徒军,泱泱大秦靠兵力立国的秦国,具有天下锐士之称的秦军呢?一半南下岭南,因王翦长远洞察嬴政最终同意的方案始终没有参与平乱,否则华夏将无岭南(今广东、广西、海南一带);还有一半北上九原(今内蒙包头一带),因承担着抵御匈奴重责而被嬴政死前叮咛的原则——六国世族复辟是内乱,匈奴侵犯为外敌,始终没有全部参与平乱。这,固然有赵高胡亥乱政失掉军心人心有关,也不得不感叹于始皇帝的大局之心。

诚然,秦帝国一统后,修长城修直道修水路都耗费了大量人力,始皇帝盘整华夏之心过于着急,民力不堪,在被郑国评说后已有了连通长城后立即返民还乡之想法,奈何未实施却骤然离世,后在李斯过重的私欲与赵高陡然显出的权力欲望下,帝国基业面目全非,终经胡亥建阿房宫、李斯建始皇陵而被冠以“苛政暴秦”!

对于李斯、对于赵高,这两个改变了人类历史的人物,其始皇帝在世时的建功表现与始皇帝之后的人格分裂,真是让人感叹于人性似苍茫大海深不可测!

前几部读来荡气回肠,后一本却让人不断唏嘘心闷堵塞——

如果始皇帝早早立太子就没有扶苏自杀胡亥登台……

如果始皇帝临终前未将蒙毅遣回咸阳而将遗诏印玺交于赵高……

如果始皇帝没有听取王贲临终遗言而疑李斯致李斯察觉……

如果始皇帝不仅以正才量人而用法家术制防范与赵高李斯……

可惜,历史没有如果!

大秦帝国在历代明君贤臣的全力努力下,只经二世便亡,还留下了面目全非的历史定论,实在令人唏嘘!

……

伟大的秦帝国骤然消逝于历史的天宇,是中国文明史的一个巨大变数。

伟大的原生文明淡出高端文明视野,是中国文明史的一幕深刻悲剧。

沧海桑田,白云苍狗,我们民族的历史脚步在艰难泥泞中并未停歇。虽然,我们对那个伟大的帝国及那个伟大的时代,有着太多太深的误解,但是,我们毕竟在那个时代的光焰所照耀的旅程上走了过来。时空渐渐深邃,光焰渐渐暗淡。是历史的烟尘淤塞了遥远的文明之光,还是现实的纷扰遮蔽了我们的视野,抑或,我们已经飞入了历史的太空,再也不需要民族传统的根基?

蓦然回首,遥望帝国,一掬感动的热泪盈眶而出。

有哪一个时代,承受了无尽的指控,却依然坚实地支撑着她的后世子孙们!

《好好做父亲》读后感


1919年鲁迅先生的《我们现在怎么做父亲》,他认为:一个好父亲应该满足3个要求:理解孩子、指导孩子、解放孩子。“教导孩子”这个永恒的课题,值得天底下的我们思索、探讨。养不教、父之过,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父亲绝对不能缺席!

“忙、忙、忙……”,这是一个忙碌的时代,是一个无法改变的事实。忙,不能成为我们忽略孩子教育的借口,更不能觉得自己出去挣钱是对家庭、对孩子更大的贡献。关键是:态度决定一切!我们要知道:

1、父爱,与时间无关,与态度有关。爱不等于百依百顺,父亲的引导,可以让孩子慢慢认识社会规范,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

2、在孩子眼中,钱没有那么重要,老爸的陪伴更重要。一位父亲在日记里写道:今天和宝宝去游乐场,又浪费了一天,……;宝宝当天的日记内容是:今天和老爸去游乐场,可以说这是我出生以来最得意的一天,……;

3、用各种方式表达对孩子的爱,来自父亲的关爱可以让孩子感到安全与信任,可以让孩子身心健康成长。

父亲和母亲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不同,特点各异,作用有别。如果把父亲比作风帆,那么母亲则为港湾,对于孩子这艘帆船,缺一不可;若果说父亲是大树,母亲则是根系,对于孩子这颗种子,才能枝繁叶茂。上帝创造了父亲、母亲,就需要我们各自承担各自的使命---对于我而言:就应该好好做父亲!

好好爱自己读后感


好好一爱一自己读后感(一)

在书店无意碰一触这本书,眼睛瞬间停留了。在扉页上,有一个女子的照片,这个女子站在窗口,一缕一陽一光映红了她的脸,她的眼睛在此刻是那样的淡然。于是,带着好奇,走进了素黑的世界,走进了【好好一爱一自己】这样一本书。

我们一直在谈一爱一自己,也明白很多痛苦的根源在于我首先不一爱一自己,一个不懂得一爱一自己,给自己快乐的人,当然也无法真正一爱一别人和给别人快乐。心在不断挣扎,过得十分辛苦。书上说从来没有命定的不幸,只有死不放手的执着。读到这里,心开始放松,心开始信赖,开始学会放下死不放手的执着亦或死不放手的固执。慢慢的,心平静了许多,一爱一自己,就学着放开自己,那样会更快乐。

好好一爱一自己读后感(二)

很喜欢这本书,淡雅的文字让我在浮躁的日子得以静心。

我不曾在一爱一情的世界里有太多的执着和怨恨。每当一个人的时候,就会害怕,感觉自己被孤立在这个世界之外,所以想要努力地拥抱人群,或者索一性一挤进人群。然而,作者素黑告诉我,无法面对孤独的人是无法承担自己,无法面对自己。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深深感慨,这个世界上,与我最不离不弃的莫过于我自己,我怎么会没有勇气去承担自己呢?

要让别人一爱一自己,首先要自己一爱一自己,自己接纳自己。

然而,受伤的时候,我们都忘记了一爱一自己。让自己狠狠沉浸在伤痛的习惯和惯一性一中。回头想来,又何必如此执着?何必让自己遍体鳞伤?挫折和磨难在所难免,一切总会过去,放下心中的那份死执,换一个角度看问题,人生又是一片豁然开朗。

好好一爱一自己读后感(三)

一爱一自己、一爱一生命、一爱一世界,是一爱一情的根。

一爱一不是目的,而是一个优化生命的过程。一爱一情最重要的意义,是通过与对方相处修行自己,让自己成长。真正的一爱一是双方心智上的进步。

世界上最富有的人是谁?不是神,不是富商,而是心胸宽大平和的人。他们不会受伤害,他们活在一爱一内,你也可以这样。

素黑这样对我们说

玖一本好书,犹如得了一位心灵导师,暗夜里点亮灯火,路再远亦不迷失。智慧的心,明亮的眼,又多了一层感恩生命,学会一爱一自己,好好一爱一自己。

在我们的世界里亲情、友情、一爱一情,散布在我们心田的每一个角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一爱一是信念,让人活的下去。因为有一爱一,我们笑的灿烂;因为有一爱一,我们哭的动情;因为有一爱一,生活有滋有味。

一爱一自己,活得独立和自重,接受自己,诚实面对自己的缺点。一爱一自己,不是孤芳自赏,而是鼓励自己、充实自己,时时激励自己将深藏的潜力开挖出来,不断提升自己。而一路走来,一爱一自己的人始终在播种希望的种一子,慢慢培育,终有一天百花盛开,绿荫满园,一路芬芳。

父母的一爱一始终是希望我们的自一爱一,我们一爱一了自己也就做好了自己,实际上就是对父母最大的报答和一爱一。对孩子亦是一样,当我们做好了自己,已经是言传身教做了孩子的榜样,要做心术正气,能量强大的人,活在当下活好自己,完成自己。

素黑说,无条件地付出的条件是,当你已很富有,心够坚定,不怕失去。那么,面对一爱一情和友情,当我们的内心已经够强大富有丰盛,当我们不怕失去的一爱一和被一爱一,还有什么是一爱一的难题呢?

一爱一自己的人,心里没有一陰一影。一爱一自己的人,绝处也能逢生。因为一爱一是信念、是希望是太一陽一,照亮自己和别人的世界。一爱一自己,无论在哪里,都是花在春天、蝶在夏天,恣意盛开尽情飞舞。唯有一爱一自己的人才能在人生每一场演出中闪亮登场。

一爱一自己,就是学会放下一些人和事。一爱一自己,一爱一在当下,立即行动。正如素黑所说,最舒服的一爱一是自在,不期待别人,不等待自己。当我们满足于此刻的生命和自我时,我们会变得快乐而富足。一爱一了自己,做好了自己,才能被人一爱一,也才能去一爱一人。

无论是遭遇阻碍,还是伤痛来袭,别紧张难过,要知道心的方向,由你掌控,必先好好一爱一自己,才能前进或转向。

好好一爱一自己,学会一爱一自己,带着一爱一自己的心去一爱一世界、一爱一他人,像素黑一样去一爱一:

他一爱一我,我加倍一爱一他。

他体贴我,我无限感恩。

他包容我,我没有骄傲。

他忘记我,我体谅他。

他忽略我,我更独立。

他离开,我随时在。

他消失,我活好自己。

好好一爱一自己,好好修自己,感谢一生有机会这样去一爱一

好好做父亲读后感


好好做父亲读后感一:与孩子共同成长——《好好做父亲》读后感

(1921字)

2011年12月10日是我生命中最开心最特别的日子,女儿顺利降生了,我当爸爸了。从计划怀孕的那天起我就在憧憬着做爸爸的快乐。也在思考如何成为一位好爸爸。例如:减少自己的其他时间,尽量多陪女儿;给女儿申请一个Q一Q号,记录他成长的点滴;帮她拍很多很多的照片;用自己的言行举止,激励感染她;成为她生活中的伙伴,引导着她一生的成长等等。看了《好好做父亲》这本说以后,好像很多想法与我相符。里面有很多数据分析、生动的例子。准确的诠释了怎么做一个一个好爸爸,爸爸在孩子生命的成长过程中的角色是多么的重要。

从老婆怀孕开始就在关注着一些育儿方面的书籍和知识。相对来说,《好好做爸爸》是我比较认可的一本书籍,他们不仅在孩子的教育上费尽心思,更重要的是把其中的教育心得总结出来,为后来的爸爸一妈一一妈一们提一供参考。《好好做爸爸》书中借用了很多育儿方面成功的案例,用来证明父亲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作用。父亲的作用有多大?父亲是孩子最好的向导和伙伴,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犹如氧气之于呼吸一样助力的功效。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一些父母讲:宝宝胆孝一性一格内向;被被人欺负了,怎么办;我家的这么小,就不听话,总是唱反调等等。其实仔细想想,这样的问题我们大可不担心,我们只要尽量多时间的跟他们保持沟通,了解孩子每个阶段的一性一格特点,做他们的向导,让他们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让他们有足够的空间,找到问题的解决办法,而不是用大人的方式强加给孩子。

父亲曾经是孩子,如今开始教育孩子了;孩子以后将成为父母,他们的明天与今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父亲在教育孩子的同时,自己也在接受教育,自己也会因为教育变得更加成熟。对于父亲来说,事业固然重要,孩子更重要。好好做父亲,与孩子共同成长,才是每位父亲应该做到的。我很不赞同用恐吓、严格的要求来建立爸爸具有震慑力和权威一性一的威信,尤其是打骂的方式。所以不少父亲很容易在孩子面前端着、摆着父亲架子,这样做的结果是,孩子容易疏远你、怕你、躲着你,却不太情愿亲近你。也有一部分的父亲是这样的,他们觉得自己出去打拼挣钱给妻儿提一供更好的生活条件,才是对家庭最大的贡献的,于是在日渐忙碌的工作中与孩子日渐疏远,甚至陌生冷漠。而这些,都是现今社会父子(女)之间无法建立亲密无间的亲子关系的普遍原因,更加是引起某些社会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如何当一个合格的好父亲,恰到其分地承担起一个丈夫、父亲应尽的责任?我想这是不少男一性一曾经或正在思考的问题。

每当在网上和新闻上看到“候鸟”、“留守儿童”这样的字眼就特别痛心。太多的孩子感受不到爸爸一妈一一妈一的一爱一,这会给他们成长过程中留下不可弥补的一爱一的缺失。一些犯罪、夭折、丢失新闻的大多发生在这样的孩子身上,总是那么的痛心和惋惜。冷静下来想想,绝大部分都是因为缺少父母的关一爱一。看到这篇文章的把爸爸一妈一一妈一们,希望你们能有所感触,生活再困难,也要让孩子感受到爸爸一妈一一妈一的一爱一。

《好好做父亲》一书中,也列举了许多因父教缺失而导致不幸事例,也用了大量的数据做说明。有子女人生失败的甚至走向犯罪的,有家庭不幸的,还有不少导致严重社会问题出现的。其中有不少是在著名人士身上发生的真一人真事,也有不少是近年来发生的引起社会关注的一些案例。通过这些触目惊心的事例,再对其背后根源的探索、分析、解读,让我们非常深刻的体会到父教的缺失对一个孩子、一个家庭甚至对社会造成多大的影响。而作者又再列举许多的由于父教成功,而使孩子成长为一个家庭幸福的希望,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材的真实事例,告诉我们一个好父亲可以创造怎么样的奇迹!

一个正常的家庭中,应该有这样三种基本关系:夫妻关系、父子关系和母子关系,就好像三角形的三条边一样。这也意味着,要使家庭保持一种健全安定发展的状态,这三种关系必须是缺一不可的,并且每一种关系都必须是稳定和健康的。这三种关系是无法相互代替的,它们各自为一个家庭的圆满和幸福做出各自的贡献。父教与母教同时并存,是一种有效的平衡,可以互补,防止家庭教育走向极端。

一位好父亲具备的条件有哪些,就像书中提到的:1、认真负责,敢于担当;2、意志坚定,百折不饶;3、勇敢独立、不怕风险;4、目光远大、积极选择;5、是非分明,坚持原则;6、胸怀旷广、大度包容;7、勤劳节俭,自律自制;8、一爱一好运动,顽强不屈。其实做一名好父亲,让自己具备这些优秀的品质过程中,就是在和孩子一起成长。

现借书中的话来总结:

正在成长中的孩子对一爱一和关注的需要是非常强烈的,来自父亲的关一爱一可以让孩子感到安全与信任,有安全感和信任感的孩子往往才能身心健康。而这一切能否实现,全取决于你,父一爱一,与时间无关,有态度有关。

都说父一爱一如山母一爱一如水,只有以山为依靠,为榜样,用水来浇灌,来滋养,孩子才能真正健康快乐的成长。

好好做父亲读后感二:《好好做父亲》读后感

(618字)

《好好做父亲》是教育专家孙云晓沉淀XX年之育儿佳作,该书以大量的、鲜活的、现实的、正反面典型事件,让我们慢慢去体味“父亲所代表的含义”、并学着如何努力去做一个好父亲。

1919年鲁迅先生的《我们现在怎么做父亲》,他认为:一个好父亲应该满足3个要求:理解孩子、指导孩子、解放孩子。“教导孩子”这个永恒的课题,值得天底下的我们思索、探讨。养不教、父之过,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父亲绝对不能缺席!

“忙、忙、忙……”,这是一个忙碌的时代,是一个无法改变的事实。忙,不能成为我们忽略孩子教育的借口,更不能觉得自己出去挣钱是对家庭、对孩子更大的贡献。关键是:态度决定一切!我们要知道:

1、父一爱一,与时间无关,与态度有关。一爱一不等于百依百顺,父亲的引导,可以让孩子慢慢认识社会规范,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

2、在孩子眼中,钱没有那么重要,老爸的陪伴更重要。一位父亲在日记里写道:今天和宝宝去游乐场,又一浪一费了一天,……;宝宝当天的日记内容是:今天和老爸去游乐场,可以说这是我出生以来最得意的一天,……;

3、用各种方式表达对孩子的一爱一,来自父亲的关一爱一可以让孩子感到安全与信任,可以让孩子身心健康成长。

父亲和母亲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不同,特点各异,作用有别。如果把父亲比作风帆,那么母亲则为港湾,对于孩子这艘帆船,缺一不可;若果说父亲是大树,母亲则是根系,对于孩子这颗种一子,才能枝繁叶茂。上帝创造了父亲、母亲,就需要我们各自承担各自的使命---对于我而言:就应该好好做父亲!

好好做父亲读后感三:《好好做父亲》读后感

(498字)

收到孙云晓老师倾力之作《好好做父亲》有些日子了,一直都在认真的看。之前就有看过孙老师的关于家庭教育方面的一些书籍,让我在育儿的道路上受益匪浅感谢孙老师的辛勤付出。

我是一位八零后一妈一一妈一,属于对孩子的事非常勤快的这种类型,在孩子的问题上都是一手一操一办,我能解决的事情决不会“麻烦”孩儿爸。虽然之前也了解过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一性一,但没有引起我的重视,在对待老公带孩子方面我是各种嫌弃。所以当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就想着应该先自己看,看完之后再推荐给老公。

这本书从孩子的各个时期来说明父亲的重要一性一。书里利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的各种鲜活生动的案例来分析,这样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也可以更好的理解,不会显得枯燥乏味,当我们在与孩子的交流过程中遇到相似的问题时我们可以先借鉴书中的方法,当我们能获得孩子的认同时再加上自己的方法融会贯通,我想这应该也是孙老师的目的,给我们在育儿道路上指出方向,但具体的怎么做还得我们自己去努力,老师教得再好,也得学生学进去,做父亲不是职业而是事业,需要一个男人用一辈子的时间来完成,当然也需要一妈一一妈一们给爸爸机会。

希望已经成为父亲的和即将成为父亲的男士们都能一抽一空看看这本书。真的受益颇多。

好好做父亲读后感四:“父亲”意味着责任,别一直停留在“爸爸”阶段--《好好做父亲》

(953字)

虽然以前也觉得父亲比较重要,有父亲陪伴的孩子更一陽一刚些,但自从在CCTALK少儿大厅听了孙老师的讲座,才知道缺乏父一爱一,对孩子而言,是致命的缺憾。

收到《好好做父亲》这本书,第一件事就是把书给sunny爸爸,希望他的做个好父亲意识可通过阅读这本书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谁知sunny爸爸看了不到20分钟就把视线放在他的”情一人“-球赛上了。平心而论,sunny爸爸还是比较一爱一孩子的,帮孩子换尿片,喂饭,周末偶尔也带孩子出去踢球。sunny爸爸不看这本好书,我想,我自己好好看看,再慢慢把这里面的思想渗透给sunny爸爸,也不失为一种办法。

我在想,中国有多少爸爸,一提到带孩子,脑海中想到的就是”那是孩子他一妈一的事情“?有多少爸爸能做到陪伴孩子成长,从出生到成年,而不是无论什么时候都把做爸爸的尊严凌驾在一切之上?

如果我问您,”爸爸和父亲有什么区别?”,您会怎么回答?关于爸爸和父亲,最初我觉得只是口语与书面语的区别,讲的是同一个客观事物。现在我觉得区别很大。”父亲“一词比”爸爸“严肃得多,父亲=被敬重,父亲=负责任。当孩子呱呱坠地时,一个男人感觉到他做了爸爸,而孩子长大成年后,这个男人才觉得自己做了父亲。

孙老师在书中提到”在孩子眼中,钱没有那么重要,父亲的陪伴更重要“,这句话我深表赞同。我曾经对sunny爸爸说”你现在花多少时间给孩子,今后孩子也花多少时间给你。“有时,作为爸爸一妈一一妈一,我们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我们和自己的父母的关系亲密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彼此相处的时间。我有切身的体会。小学时,爸爸非常关心我的学习,出差回来晚上也是辅导我的功课。上了高中,爸爸还会给我写信。而一妈一一妈一,由于孩子较多,自己每天不仅要管家务,还要去田地里干活,顾不上和孩子谈心,能养活这么多孩子,还能供学就已经非常不错了。虽然我理解一妈一一妈一,但和一妈一一妈一的感情远远比不上和爸爸的感情。我似乎更愿意和爸爸交流自己的生活,情感问题,也觉得爸爸更理解自己。与一妈一一妈一,不产生剧烈冲突就是我人生最大的愿望了。和一妈一一妈一有很亲密的关系?我想象不出来会是什么样子,因为从来都不曾有过,今后也不大可能。

爸爸们,如果你们真的希望在你们老得动不了时,你们的孩子肯到你床前陪伴你,那你们现在就需要多点时间给孩子,陪伴孩子成长。

父亲意味着责任!别只是停留在“爸爸”阶段!

好好做父亲读后感五:学做一个好父亲 --《好好做父亲》读后感

(1982字)

从省报的读书推荐目录中看到有《好好做父亲》这么一本书。想起我们夫妇在子女教育上的失误,我买了这本书来读。这是教育专家孙云晓沉淀10年之育儿佳作,该书以大量的、鲜活的、现实的、正反面典型事件,让我们慢慢去体味“父亲所代表的含义”,并学着如何去做一个好父亲。

一直以来,总认为自己是一个合格的好父亲。能认真工作,积极要求上进,没有一抽一烟酗酒等不一良嗜好,近几年来也改掉了所谓小赌贻情打麻将的一毛一病,生活俭朴,尽力给妻儿提一供好的生活条件。通读了《好好做父亲》这本书后,方知自己不能算是一个合格的父亲,更谈不上是一个好父亲。

1991年10月20日是个特别的日子,这天,我当爸爸了,我这个曾经的孩子,从此开始教育孩子了。但没有认真思考过如何做一个好爸爸,导致了对孩子的教育是不成功的。没能做到尽量多时间的跟孩子保持沟通,做孩子的向导,让孩子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引导孩子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粗一暴的干涉、指责、甚至漫骂代替了正确的方式方法。结果是,孩子疏远你、怕你、躲着你,却不情愿亲近你。错误地认为,只要自己努力工作,拼命挣钱给妻儿提一供更好的生活条件,就是对家庭最大的贡献,于是在日渐忙碌的工作中与孩子日渐疏远,甚至陌生冷漠。以为孩子只要有他一妈一一妈一的耐心教育和生活上细心的呵护就足够了,没有认识到父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有多大。

鲁迅先生在1919年的《我们现在怎么做父亲》一文中指出:一个好父亲应该满足3个要求:理解孩子、指导孩子、解放孩子。“如何教育孩子”这个永恒的课题,值得天底下的我们思索、探讨。“养不教、父之过”,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父亲绝对不能缺席!

读完《好好做父亲》一书后,我认为,要成为一个好父亲,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做智慧型父亲,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

鲁迅先生曾说,中国人做父母最大的问题是,“小的时候,不把他当人,大了以后,他也做不了人”。

父母生育了孩子,无形中就产生了一种心理优势:我生你、养你,你是我的,你得按我的要求、我的希望去做……因此,从表面上看来,父母像对待“小皇帝”、“小公主”一样对待孩子,但在他们心里并不一定承认子女的平等地位和个人选择的机会与自一由。正是这些传统思想造就了许多粗一暴的父亲,粗一暴的父亲极不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

父亲需要避免粗一暴,用更有智慧的方法来对待孩子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首先要做到的便是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即尊重孩子的未成熟状态,尊重孩子选择的权利、犯错误的权利。

二、做宽容型父亲,让孩子在体验中成长

宽容是一种智慧,是一种特殊的一爱一,是一种胜过惩罚的教育。父亲有了宽容之心,效果会格外明显,因为严父的宽容让孩子更为难忘。

孩子做事不妥当或犯了错误,常常与他的生活经验不足有关,或者说与社会化程度低有关。成年人务必给予理解,做出合乎情理的分析,而不宜夸大问题的严重一性一,更不应曲解孩子的动机。同时,孩子犯错误之后,往往有后悔自责之意,这正是接受教育的黄金时刻。此时,如果父亲以宽容之心和颜悦色地同其剖析事情原委及是非曲直,孩子可能就会字字入心、声声入耳,成为进步的一个推动力。相反,如果不问青红皂白,猛批猛打,不许辩解,孩子也可能因恐惧而撒谎、抗拒、出走等等,使问题复杂化,甚至演化为一场悲剧。

三、做体贴型父亲,让孩子感受到父一爱一

现实生活中,有太多的父亲不敢表达一爱一。有些父亲是受限于严父的偏见,因为中国有句老话,叫“严父慈母”,许多父亲为了保持所谓的尊严,往往把父一爱一隐藏得很深,深到幼小的孩子无法感知。传统上,含蓄是中国男人的特色,许多父亲不敢直接表达对孩子的关一爱一,孩子往往无法理解这种关一爱一,他可能把含蓄误解成冷漠。在孩子最需要一爱一的童年时期,他却没有能力读懂父一爱一。没有被孩子感知的父一爱一对孩子其实没有影响力,孩子无法理解的父一爱一对孩子也没有影响力。

有更多的父亲不善于表达一爱一。他们一爱一孩子,但不知道以什么样的方式表达,比如有些父亲习惯以金钱表达对孩子的一爱一,以为满足孩子的各种需求,甚至有能力满足孩子的不合理的需求就是一爱一。这样的父亲,当他年迈体衰或多病时,孩子也会用钱来表达对他的一爱一,因为父子间已经习惯用这种方式交流,来表达一爱一。

四、做沟通型父亲,学会与孩子沟通

在沟通方面,父亲经常在两个方面犯错误:一是不会听,父亲们经常听得太少;二是不会说,父亲们经常说得太多。这两个错误,许多父亲往往一个都不缺。要成为一个好父亲,这两个错误都要改掉。

那些过于严厉的父亲,往往听不进孩子说什么,严厉的父亲往往用一大堆大道理不断地向孩子灌输,他根本不知道孩子已经对此难以忍受,父亲的说教变成了对孩子的一种折磨;那些粗一暴的父亲们,根本不去听孩子说了些什么,孩子往往自以为是,习惯用粗一暴的手段强制孩子服从,他们认为拳头比舌头更有力量;当然,还有更多沉默的父亲,他们不知道怎么样表达自己的关一爱一与管教,他们习惯用“沉默是金”来安慰自己,他们实际上留给孩子的可能是冷漠的印象。

好好活着--《活着》读后感


好好活着--《活着》读后感

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活着》

余华说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因此,忍受与苦难造就了活着。

看书过程中对作者文笔无比佩服,用第一人称讲述他在田间遇到的这个叫福贵的老人的一生。却又恨他,恨作者一次次给我们一点点美好,一点点希望,却更把我们推向更大的深渊。

第一次大哭是有庆突如其来的死亡,那个早上还迷迷瞪瞪就跑去给羊割草,中午放学又光脚跑三四十里地回家割草,急急忙忙扒了饭回学校的有庆就这样,被抽血死去。怎么能让人接受呢?等看到凤霞有了美好的家庭,却又因为生孩子大出血而死。好不容易生下的苦根,却又因吃豆子而死。骗我的,生活还是这样狗屎。

我无法再像一开始那样批判福贵,将他不幸的开始归结于自作自受。鲁迅先生说人与人的悲欢并不相通,这个世界上也从未有过感同身受这回事。没有经历过,其所言所行都十分苍白而无力。

如果有人问我如果你是福贵,你能挺过这么多苦难,继续活着吗?我想我是不能的,但是如果我真的成了福贵,可能也是这样活着。

我以前也总觉得为了活着而活着没有意义。有一段时间心理上出现了很强的抑郁情绪,其实什么也没有发生,却感觉自己在泥潭里。 在深渊,在低谷,甚至对生活失望,对人际交往无感,其实活着就是活着没有任何意义。我的经历跟福贵相比不值一提。

现在我只想好好的活着,有意义的活着。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推荐阅读:

好好活着--《活着》读后感

读《活着》有感

读《活着》有感

活着读后感精选3篇

《活着》读后感

活着余华读后感三篇

活着余华读后感

《活着》读后感800字

余华《活着》读后感

《七堂极简物理课》读后感_5500字


《七堂极简物理课》读后感5500字

爱因斯坦的理论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绚丽多彩而又令人惊奇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有发生爆炸的宇宙,有坍塌成无底深洞的空间,有在某个行星附近放慢速度的时间,还有像大海扬波一般无边无际延展的星际空间……我那本被老鼠咬破的书把这一切一一呈现在我面前,这并非痴人在犯傻时随口编的故事,也不是卡拉布里亚那地中海的骄阳让我晕头转向,更不是那粼粼的海水让我产生幻觉。这些都是事实,或者更确切地说,是对事实的惊鸿一瞥,比我们平日里模糊庸常的见解要高明一点。这样的事实看似和我们的梦境由同样的材质构成,但无论如何的确比我们平日那些云雾般的梦境更为真实。

——[意]卡洛·罗韦利《七堂极简物理课》

1、“两种文化中,人们对美、知识和探索的痴迷是一样的”

在我小的时候,中国对西方来说还是个遥不可及的所在。我读过老子、李白、曹雪芹和毛泽东的作品,深深地痴迷于这一遥远又丰富神秘的文化。后来,我开始到中国访问,结识了中国的合作伙伴、朋友,以及中国学生。我渐渐意识到,中西方的差异远没有我想象中那么巨大,两者之间的相似之处却远比我想象的多。两种文化中,人们对美、知识和探索的痴迷是一样的。我们处在一个幸福的时代,世界上不同的文化正彼此融合,成为更加丰富多彩的全球文明。这本小书正是我对这种融合的微小努力:一个科学家眼中的宇宙,它的广袤无垠,它的奇妙瑰丽,它的神秘莫测。

2、“一个没有‘浪费’过时间的人终将一事无成”

少年时代的爱因斯坦曾度过一年无所事事的时光。很可惜,现在很多青少年的父母经常会忘记这样一个道理:一个没有“浪费”过时间的人终将一事无成。那时候,爱因斯坦因为受不了德国高中的严苛教育而中途辍学,回到了他位于意大利帕维亚的家中。那个时候正是20世纪初,意大利工业革命刚刚开始,他的工程师父亲正在波河平原上建造第一批发电站。而爱因斯坦则在阅读康德的著作,偶尔去旁听帕维亚大学的课程——他听课只是为了好玩,既不注册学籍,也不参加考试。但正是这看似儿戏的行为使他成为真正的科学家。

后来,他去了苏黎世大学读书,开始全身心地投入到物理学的研究中。几年后的1905年,他向当时最负盛名的科学期刊《物理学年鉴》投寄了三篇文章,这三篇文章中的任何一篇都足以让他获得诺贝尔奖。其中第一篇指出了原子的存在,第二篇则奠定了量子力学的基础——我在下一课里会细说,而在第三篇中他提出了第一个相对论,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狭义相对论”。这个理论说明了对每个人来说,时间的流逝速度可以不一样——如果一对双胞胎中的一个人以高速运动,那么两人的年龄将不再相同。

3、“在这十年里,他疯狂研究,反复尝试,不断犯错,陷入混沌。他发表过错误的论文,有过各种灵光乍现的想法,也曾误入歧途”

爱因斯坦很快成为著名的科学家,收到了很多大学的聘书。即便是这样,仍然有些事让他心绪不宁——尽管他提出的相对论立刻获得了一片赞誉,但它与我们对引力的了解,也就是自由落体的认知产生了矛盾。他在写一篇总结相对论的论文时发现了这个问题,于是对伟大的物理学之父牛顿那著名的“万有引力”学说提出了质疑:我们能否修正一下这个理论,让它不再与新生的相对论水火不容?为此他陷入了深思,并花了十年时间来解决这个问题。在这十年里,他疯狂研究,反复尝试,不断犯错,陷入混沌。他发表过错误的论文,有过各种灵光乍现的想法,也曾误入歧途。终于,在1915年11月,他发表了一篇论文,给出了完整的解答——这是一个全新的引力理论,他称之为“广义相对论”,这是他的杰作。伟大的苏联物理学家列夫·朗道(Lev Landau)称之为 “最美的理论”。

4、“要领悟这些作品的妙处,都要经历一个从头学起的过程,但最终获得的回报将是百分之百美的享受”

世界上有许多感人至深、无与伦比的伟大作品,比如莫扎特的《安魂曲》、荷马的《奥德赛》、西斯廷礼拜堂的穹顶画、莎士比亚的《李尔王》……想要领悟这些作品的妙处,都要经历一个从头学起的过程,但最终获得的回报将是百分之百美的享受。其实,除了美感之外,这些作品还能为我们提供一个观察世界的全新视角。广义相对论,这颗爱因斯坦的明珠,正是这样一件杰作。

给我们观察世界的全新视角

虽然相对论已经提出一百多年了,但是,我们大部分人依然没有足够的认识,我们对于时间与空间的感觉依然是错误的。

我们有多少这样的错误习惯呢?

5、“自从得知地球是圆的,像疯狂的陀螺一样旋转之后,我们就认识到事实并非如表面所见”

我还记得自己对这个理论初有心得时的激动心情。那是大学最后一年的夏天,在卡拉布里亚大区孔多弗里城的一片海滩上,我沐浴在希腊风情的地中海艳阳下。因为没有学校课业的打扰,学生在假期里往往能更专注地学习。我当时正在研读一本书,书页的边缘都被老鼠咬烂了。每当我忍受不了博洛尼亚大学那些无聊的课程时,就会跑回位于翁布里亚山区的家中。我的家不成样子,有点嬉皮风格,我每天晚上都会用这本书堵住那些可怜的小动物的洞口。此刻,我时不时地从书页中抬起头来,看看面前波光粼粼的大海,我仿佛看到了爱因斯坦想象中弯曲的时空。

这简直就像魔法一样:宛如一位朋友在我耳边低声细语,告诉我一个不同凡响却又不为人知的真相,瞬间揭开了遮蔽真实的面纱,展现出一个更简洁、更深刻的秩序。自从得知地球是圆的,像疯狂的陀螺一样旋转之后,我们就认识到事实并非如表面所见。每当我们瞥见事实新的一面时,都会激动不已,这意味着又有一层面纱要被揭开了。

地球是圆的,而且是不断旋转,我们是怎样接受这样的事实的?

是因为我们接受的教育。这就是我们形成信念的好例子。

6、“引力是如何牵引两个相距甚远,中间又空无一物的物体的呢?”

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的知识领域里先后出现过很多次飞跃,但爱因斯坦完成的这次飞跃或许是无与伦比的。这是为什么呢?首先是因为一旦我们掌握了其精髓,这个理论便简洁得惊人。下面我来简要地叙述一下:

牛顿试图解释物体下落和行星运转的原因。他假设在万物之间存在一种相互吸引的“力量”,他称之为“引力”。那么这个力是如何牵引两个相距甚远,中间又空无一物的物体的呢?这位伟大的现代科学之父对此显得谨慎小心,未敢大胆提出假设。牛顿想象物体是在空间中运动的,他认为空间是一个巨大的空容器,一个能装下宇宙的大盒子,也是一个硕大无朋的框架,所有物体都在其中做直线运动,直到有一个力使它们的轨道发生弯曲。至于“空间”,或者说牛顿想象的这个可以容纳世界的容器是由什么做成的,牛顿也没有给出答案。

空间的本质是什么?

大部分人也并不知道答案的。甚至没有想过这件事。

平常的成年人不思考时空问题,我(爱因斯坦)反是。我发育很慢,直到成年才开始对空间和时间产生好奇。然后就深入探究那个问题,不管成人还是孩子,都不会有我想的那么深。

——据诺贝尔奖得主詹姆斯·弗兰克James Franck回忆,爱因斯坦认为,思考时空问题的,通常是孩子,而不是成人。引自泽利希,《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与瑞士》Albert Einstein und die Schweiz,页73。

7、“爱因斯坦从小就对电磁场十分着迷,这种东西可以让爸爸修建的发电厂里的发电机运转起来”

就在爱因斯坦出生前的几年,英国的两位大物理学家——法拉第(Michael Faraday)和麦克斯韦(James Maxwell)——为牛顿冰冷的世界添加了新鲜的内容:电磁场。所谓“电磁场”,是一种无处不在的真实存在,它可以传递无线电波,可以布满整个空间;它可以振动,也可以波动,就像起伏的湖面一样;它还可以将电力“四处传播”。爱因斯坦从小就对电磁场十分着迷,这种东西可以让爸爸修建的发电厂里的发电机运转起来。很快他想到,就像电力一样,引力一定也是由一种场来传播的,一定存在一种类似于“电场”的“引力场”。他想弄明白这个“引力场”是如何运作的,以及怎样用方程对其进行描述。

8、“引力场不‘弥漫’于空间,因为它本身就是空间。这就是广义相对论的思想”

就在这时,他灵光一闪,想到了一个非同凡响的点子,一个百分百天才的想法:引力场不“弥漫”于空间,因为它本身就是空间。这就是广义相对论的思想。

其实,牛顿的那个承载物体运动的“空间”与“引力场”是同一个东西。

这是一个惊世骇俗的理论,对宇宙做了惊人的简化:空间不再是一种有别于物质的东西,而是构成世界的“物质”成分之一,一种可以波动、弯曲、变形的实体。我们不再身处一个看不见的坚硬框架里,而更像是深陷在一个巨大的容易形变的软体动物中。太阳会使其周围的空间发生弯曲,所以地球并不是在某种神秘力量的牵引下绕着太阳旋转,而是在一个倾斜的空间中行进,就好像弹珠在漏斗中滚动一样:漏斗中心并不会产生什么神秘的“力量”,是弯曲的漏斗壁使弹珠滚动的。所以无论是行星绕着太阳转,还是物体下落,都是因为空间发生了弯曲。

9、“空间在有物质的地方会发生弯曲”

那么我们该如何描述这种空间的弯曲呢?19世纪最伟大的数学家、“数学王子”卡尔·弗里德里希·高斯(Carl Friedrich Gauss)已经写出了描述二维曲面(比如小山丘的表面)的公式。他还让自己的得意门生将这一理论推广到三维乃至更高维的曲面。这位学生就是波恩哈德·黎曼(Bernhard Riemann),他就此问题写了一篇重量级的博士论文,但当时看起来全然无用。黎曼论文的结论是,任何一个弯曲空间的特征都可以用一个数学量来描述,如今我们称之为“黎曼曲率”,用大写的“R”来表示。后来爱因斯坦也写了一个方程,将这个R与物质的能量等价起来,也就是说:空间在有物质的地方会发生弯曲。就这么简单。这个方程只有半行的长度,仅此而已。空间弯曲这个观点,现在变成了一个方程。

10、“在高空中,在离太阳更近的地方,时间会过得比较快,而在低的地方,离地球近的地方时间则过得比较慢”

然而,这个方程中却蕴含着一个光彩夺目的宇宙。从此,广义相对论这一神奇的宝藏向人们展示了一连串梦幻般的预言。它们看似疯子的胡言乱语,却全都得到了证实。

首先,这个方程描述了空间如何在恒星周围发生弯曲。由于这个弯曲,不仅行星要在轨道上绕着恒星转,就连光也发生了偏折,不再走直线。爱因斯坦预测,太阳会使光线偏折。在1919年,这个偏折被测量出来,从而证实了他的这一预测。其实不仅是空间,时间也同样会发生弯曲。爱因斯坦曾预言,在高空中,在离太阳更近的地方,时间会过得比较快,而在低的地方,离地球近的地方时间则过得比较慢。这一预测后来也经测量得到了证实。如果一对双胞胎,一个住在海边,一个住在山上,只要经过一段时间,住在海边的那个就会发现,住在山上的兄弟要比自己老得快一些。然而好戏才刚刚开始。

时间弯曲

星际穿越,经过黑洞,因为引力的巨大影响,时间相对变慢。这并没有令人欣喜,而是痛苦的,因为回到地球可能认识到人都已经老去了。

11、“在我上大学那会儿,世人还不大相信这个神秘理论的预言”

当一个大恒星燃烧完自己所有的燃料(氢)时,它就会熄灭。残留的部分因为没有燃烧产生的热量的支撑,会因为自身的重量而坍塌,导致空间强烈弯曲,最终塌陷成一个真真正正的洞。这就是著名的“黑洞”。在我上大学那会儿,世人还不大相信这个神秘理论的预言。如今,天文学家已观测到宇宙中大量的黑洞,并对它们进行了详尽的研究。但还有更精彩的。

12、“空间不可能一直保持静止,它一定是在不断膨胀的”

整个宇宙空间可以膨胀和收缩。爱因斯坦的方程还指出,空间不可能一直保持静止,它一定是在不断膨胀的。1930年,人们确确实实观测到了宇宙的膨胀。这个方程还预测,这个膨胀是由一个极小、极热的年轻宇宙的爆炸引发的: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宇宙大爆炸”。人类再一次经历了这样的事:起初没有一个人相信这个理论,但大量证据纷纷出现在我们眼前,直至在太空中观测到了“宇宙背景辐射”,也就是原始爆炸的余热里弥漫的光。事实证明,爱因斯坦方程的预言是正确的。

13、“引力波:空间会像海平面一样起伏”

此外,这个理论还说,空间会像海平面一样起伏,目前人们已经在宇宙中的双星上观测到了“引力波”的这种效应,与爱因斯坦理论的预言惊人一致,精确到了千亿分之一。还有许多其他的例子,这里就不再细说了。

14、“这些都是事实,或者更确切地说,是对事实的惊鸿一瞥,比我们平日里模糊庸常的见解要高明一点”

总之,爱因斯坦的理论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绚丽多彩而又令人惊奇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有发生爆炸的宇宙,有坍塌成无底深洞的空间,有在某个行星附近放慢速度的时间,还有像大海扬波一般无边无际延展的星际空间……我那本被老鼠咬破的书把这一切一一呈现在我面前,这并非痴人在犯傻时随口编的故事,也不是卡拉布里亚那地中海的骄阳让我晕头转向,更不是那粼粼的海水让我产生幻觉。这些都是事实,或者更确切地说,是对事实的惊鸿一瞥,比我们平日里模糊庸常的见解要高明一点。这样的事实看似和我们的梦境由同样的材质构成,但无论如何的确比我们平日那些云雾般的梦境更为真实。

15、“所有这一切都源自一个朴素的直觉,那就是,空间和引力场本是一回事”

这一切也可以归结为一个简洁的方程,尽管我的读者们肯定难以了解它的奥妙,但我还是情不自禁地将它抄录于此,想让大家看看它到底有多么的简洁美妙:Rab - 1/2 Rg_ab = Tab

就这么简单。当然了,要先学习和消化黎曼的数学才能解读和使用这个方程,要花些工夫、付出些辛苦才做得到。但这总比感悟贝多芬晚期弦乐四重奏的神秘之美要容易得多。无论是欣赏艺术,还是领悟科学,我们最终得到的将是美的享受和看待世界的全新视角。

喜欢《《好好赚钱》读后感_5500字》一文吗?“好读后”希望带您更加了解书籍读后感相关的文章,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好好说话读后感10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